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范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第1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范文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是,课后习题的改变和创新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节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课后习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力度不够,无法有效服务于教与学。现在以两篇课文的课后习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一】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两个自然段。2.用钢笔描红。3.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例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一课,课后习题有四题:1.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一背。2.用钢笔描红。3.画出表现广玉兰旺盛生命力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句子中的思想感情。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分析】

1.《夹竹桃》一课的课后习题,第1、2两题是常规题目,重在写字和读书。第3题是词句练习。第4题主要关注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阅读难度,价值不大。而编者忽视了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即对比衬托。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却鲜明地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编者忽略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只关注了内容,运用又从何谈起呢?

2.《广玉兰》一课的课后习题,前两题是常规作业,第3题指向的是情感,重在感悟。第4题是练笔,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表达方法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练笔是低效的。其实《广玉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一是全文的详略安排合理,二是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巧妙,三是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所以,小练笔必须结合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结论】

课后习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设计,充分发挥文本的语言价值。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部分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尝试性改变。这里主要谈三点想法。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习题才有价值

课后习题不能总是关注理解,理解不是终极目标,运用才能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所以,课后习题应指向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方法引领:请仔细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我”听故事入迷的情景?

实战训练:李明和王刚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四局打平,决胜局开始。想一想,作为李明的同桌,你会有些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练习写个片段。

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在分析了以往大量的教学设计后发现,许多教师总是在讲故事的内容上做文章,讲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坚定不忘师恩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个文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呢?从这个目标出发,细读文本后,这样的教学资源是存在的,且十分重要。那就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田老师讲故事时,不仅写老师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详细描写自己的感受,从而衬托老师教学技艺之高超,抒发了对老师的钦佩、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练笔,在写作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散发文化气息的习题才有魅力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备课时,我面对“每天四问”这几个字,一个奇特的想法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曾子不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吗?教学时,为什么不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查找资料:《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你查资料,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曾子每天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没有想到,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不但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学生竟然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来读。学生在交流时说道,这几件事,在今天也并未过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一问自己: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自己学习知识了吗?这样的拓展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学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关注儿童特点的习题才有生命

我们发现,好多课后习题仍然是对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而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学生80人。

实验题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面哪一道习题更有意义,你更喜欢去学习?(说明:A题是课后习题,B题是教师设计的习题)

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B.读一读,看看下面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1.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向,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实验数据:有66个学生喜欢B题,占82.5%;有14个学生喜欢A题,占17.5%。

实验结论:相对于抽象的情感体验而言,儿童更喜欢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A题指向的是情感体验。阿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的一生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儿童却很难认识和接近那段历史,这样的距离感必然影响对句子情感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体验是困难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再说,有的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就是体验到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其意义也十分有限。B题则指向的是语文知识,即语言表达方式,第一句中有两个对仗句,结构工整,富有韵律节奏之美。第二句是一个长长的排比句,乐曲的旋律仿佛在耳畔回响,对阿炳和乐曲的理解不仅有感官上的触动,更有抵达心灵深处的震撼。

还有,学习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并不是分割开来的,情感是依附于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有助于情感的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第2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玫瑰教育 芳香之旅 情感交流 生气艺术 表扬策略 感恩情结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教师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所有成功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与学生关系良好,相互信任。一个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其工作必然是失败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师生关系,的确是越来越难处理了。其实师生交往是一门艺术,对于每位教师而言,掌握师生交际的准则和艺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对于实现教育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建立和不断完善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进行正常的师生交往呢?我确信的一点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若各位教师把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当做送玫瑰花给学生一样,那送者与受者岂不是都可以沉浸在玫瑰的芳香之中了吗?在从教的二十多年中,我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火候,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推行“玫瑰教育”的交往原则。我认为整个的教育管理过程就像一次美好的旅行,充满了温馨和芳香。下面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一、“玫瑰教育”的情感交流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常听有个别教师抱怨道:现在的学生太难教育了,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说是刀枪不入,油盐不进。他们的责怨有时我也感同身受。但是,教师应该有一颗热爱、理解学生的心。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因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要在合适的时间,在合理的场合下,及时给孩子们指点方向,教授做人的道理。所以教师的爱是开导孩子们心智的爱,教师的爱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崇高的爱。因此教师的爱就是玫瑰。除了爱心,在师生的情感交流之中,尊重和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尊,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还要鼓励他们敢于思考、敢于探索。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他们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脸面,都获得尊重;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具有前进的动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悲喜。长此以往,师生情感就会变得融洽。理解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智的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尤为重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心智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全方位地去理解他们。让每一个等待滋润的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得到温暖的照耀。

二、“玫瑰教育”的生气艺术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拥挤的课堂,学生成绩的不理想,还有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教师不可避免地会碰到生气的情况,但教师也不必为此感到内疚。世界上不存在完人,也不必存在完人——优点使人可敬,缺点使人可爱。教师既不是圣人,又不是天使。他应该清楚自己的情感并尊重学生。正如一位老师所说:“即使在生气的时候,我也不对学生进行冷嘲热讽。我对自己说,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你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弥补的。”聪明的教师并不惧怕自己愤怒的情感,因为他懂得如何表达愤怒而不造成伤害。他知道生气的艺术在于不侮辱别人。即使在学生的挑衅之下,他也不会冲动地对学生破口大骂。他既不攻击学生的品行,又不评价学生的言行。生气的时候,聪明的教师也会表现得真实。他描述他所看见的、他所感受的,以及他所期待的。他只是就事论事,而不进行人身攻击。他懂得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容易失去控制。于是,他通过运用“我”的语言来保护自己的学生。例如:“我很生气”、“这太让我生气了”,等等。这些言语要安全得多,远胜于说“你这个笨蛋”、“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当教师生气的时候,学生一般都会集中注意力,洗耳恭听。这是教师运用丰富语言表达自己愤怒的独特机会。表达愤怒的字眼虽多,但要学会使用它们并不容易。因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完全依赖于运用表达不同愤怒而又不带侮辱性的语言。教师应该恪守的黄金法则是:可以愤怒,但不可以带侮辱性。时刻记住:“一着不慎”必将造成“满盘皆输”。

三、“玫瑰教育”的表扬策略

表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表扬是一种强化手段,是使那些符合某种心愿的行为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虽然我们也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是它的作用远不如对正确做法的表扬。不失时机的表扬就像送给学生的玫瑰,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温馨和快乐,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些表扬的策略。

1.表扬要具体而真实。表扬是非常有讲究的。学生们需要的是你发自内心的、恰如其分的赞赏。学生是能够看出老师是不是发自内心想表扬他的,所以就必须对孩子们的行为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表扬一定要有针对性,最好涉及细节,而不只是泛泛而谈,否则将会从三个方面伤害到孩子。第一是妨碍了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因为他会长期高估自己。第二是学生会像上瘾了一样渴求赞美,并且非常看重来自外界的承认。最后一点是,很多研究都表明,夸张的表扬使孩子的耐性、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能力都大大降低。

2.引导学生坦然接受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只有坦然接受身边同学的长处,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模仿他人的长处,并落实到自己的自觉行为上。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别人未必具有,同样,别人具有的长处自己也未必具有。这样的素质和心态需要教师慢慢培养。一个人只有坦然接受这样的差异,才能在不断得到赞美并不断赞美别人的过程中,内心真正建立起足够的自信。

3.不同场合表扬方式不同。教师表扬学生时,不需要对环境有太多苛刻的要求,因为表扬的话学生总是爱听的,不论是在什么地方。表扬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些肢体语言,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说,在集体面前宣布表扬的时候注视着表扬对象的眼睛,冲着他慈祥地笑笑,会让学生感到很温暖。个别表扬的时候不一定那么正式,可以拍一下学生的肩膀,给他鼓鼓劲;如果是小学生,摸摸他的头,他会非常兴奋。但是总体来说,不同的场合之下表扬的效果还是不太一样的。私下里的表扬会让学生觉得温暖,对缓和师生间关系非常有效,是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方法之一;背后的表扬让学生惊喜,学生感觉这是真实可信的,会对教师心存感激;正式场合下的表扬则让学生有成就感,是学生期待和难忘的记忆,尤其是登台领奖,感受台下的掌声,那种幸福人人向往。

四、“玫瑰教育”的感恩情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曾几何时,蜡烛成了教师崇高形象的标志,教师成了世人敬仰的楷模,更成了学生心中至尊的精神象征。当你沉浸在这铺天盖地的赞美声中的时候,你是否有过“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感受?你是否想过,你在照亮了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你自己?课堂上,学生的默契配合,让你的每一次教学设计都成为一件绝美的作品,让你十年寒窗酿就的才华得以施展,让你一次次品尝着成功的喜悦,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是学生给了你幸福和成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孩子绽开的笑脸,每一个异想天开的创意,每一天的进步,无不让你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无不让你意识到在你的身边有一股鲜活的、永不枯竭的力量——是学生让你的生命永远年轻;当你站在优秀教师领奖台上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那奖杯是每一个学生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结晶——是学生回馈了你崇高的荣誉。你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你优异成绩的真正创造者。不仅如此,是学生延续了你的职业,满足了你生存的第一需要;是学生在催促你不断学习、拓宽视野;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提升、完美着你的人生。学生不忘如海师恩,你也不应忘记饮水思源。一个老师,如果内心里感恩于自己的学生,那他就不会只是执著于教书,更会专注于育人。他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他会充满爱心,关怀每一个学生;他会不惧困难,与学生风雨与共。一个老师,如果学会感恩自己的学生,就会与学生的矛盾越来越少,与学生的内心越来越近。试想,在一所学校里,学生感恩老师,老师感恩学生,那一定是充满关爱的和谐的校园。推而广之,如果社会上人人相互感恩,又何愁和谐社会不能早日实现?所以赠人玫瑰,不仅今天可以手有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在教学实践中有益的例子举不胜举,我相信同行们一定有更好的办法与学生相处。其实,你我皆知:赠人玫瑰,又岂止手有余香。只要学会用关爱交流,用真诚沟通,用情谊浇灌,让世间的真、善、美成为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谁还会感到不幸福呢?漫步在芳香之旅中,教育就不再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而是一门蕴涵着无穷魅力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