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授信客户经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授信客户经理总结

第1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信用社至6月底各项贷款余额6844万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6606万元,占比96.5%。社下辖49个村,辖区人口4万余人,贷户约7000户,现有客户经理6人,人平管村8个,管理贷款1100多户,余额1100万元。现在农村里80%以上的农户外出务工,点多、面广、线长的贷款结构给农村社的客户经理管理贷款带来了很大难度。如何充分发挥客户经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摆在每一位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我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从思想源头入手,增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是管好贷款的思想保证。

信用社撤销联络员这支队伍后彻底改变了客户经理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如何在这转型换位的关键时刻让客户经理定好位至关重要。首先是让客户经理认识到撤销联络员是大势所趋,不要寄予任何希望能重建或变相重建联络员队伍,迅速接手管理原联络员经手发放的贷款是每个客户经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其次是让客户经理牢固树立函证、清收好每笔联络员经手发放的贷款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今后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证。客户经理要有保资产质量就是保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责任感,保资产质量和真实性就是保自我生存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两个观念,客户经理就会有危机感进而迸发工作的动力。

二、认真分析现有贷款结构和质量,合理分配各项任务是管好贷款的首要前提。

初,我社有贷款户5800多户,余额5007万元,其中,原联络员经手发放的贷款有5100多户余额达3900多万元,当时仅有的6个客户经理,面对这千家万户的贷款如何进行管理确实感到迷茫和力不从心。为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工作:一是认真清理联络员发放的贷款,搞好帐据的核对,并分村打印好清册,同时在清册上要求注明借款人现住地址和联系电话。归集好每村9月30日起息的贷款户(9月30日原联络员能收息的贷款说明资产质量较好)。然后,要求所有客户经理以村为单位到原联络员那了解贷款户情况,包括:借款人现在情况,联系方式等内容,并全部记录在清册上,联络员不配合的找村支两委干部了解情况,为接管、函证、清收贷款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二是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合理搭配客户经理分片管理的贷款,做到贷款余额、户数、质量基本一致,使客户经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无攀比思想可言。

三、按月分配任务,严格绩效考核是管好贷款的主要措施。

工作要有目标和思路,同时也要有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有努力发展的方向。我社主要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联社年初下达的各项任务全部按月分配到每一个员工并经常督促,员工有了工作任务受到督促就有了工作压力,会千方百计缩小与任务的差距。二是按月公布每一位员工的业绩,认真对比,找形成差距的客观和主观的主要原因,促使先进者想方设法保持先进,落后者知耻而后勇,千方百计搞好工作早点摘下后进的帽子。三是严格绩效考核,坚决执行按量计酬、多劳多得、不劳无得的考核制度,改变了员工等客上门的工作习惯,使其学会主动出击,寻找亮点和突破口。

四、把握思想动态,适时交流、指导工作方法是管好贷款的重要手段。

小额农贷笔数、户数多,熟悉、清收、管理难度大。当客户经理走弯路时不见成效进而失去信心和斗志时,适时开展领导班子与员工间的交流,并指导工作方法,为其鼓劲加油打气,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我社主要有以下一些作法:一是以发放联系卡的方式拉近与农户的距离,要求所有客户经理对所管村农户不论是否是贷款户都必需上户发放联系卡,主要是宣传信用社的贷款方式、撤销联络员以后的贷款管理办法和金融政策,要达到农户借款知道找谁和怎么找的效果;要达到客户经理下乡农户基本都认识的效果;要达到客户经理对所辖村的地理位置、人情世故、经济发展、诚信程度都基本熟悉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我社客户经理共计发放了业务联系卡2800多张,收效良好。二是要求每个客户经理在半年内最少到每个村支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家花一天时间交流,主要是宣传政策、了解所辖村、组贷户情况,包括贷户活动情况、新的联系方式等并记录在清册上以便催收。三是由客户经理实时记录贷款户的还本、还息、新借贷款和农户的联系电话更改情况,加深客户经理对贷户的印象,达到贷款清册上基本要有农户的联系电话,达到随便说到哪一户客户经理都要有大概印象的效果。四是实行电话催收并逐渐形成制度,减少工作量和风险隐患。在今年6月份客户经理利用短信息通知客户打款的方式共计收回本息120多笔金额达40多万元,其中利息有19万多元。

五、定期总结、分析情况是积累贷款管理经验提高客户经理综合素质的良机。

每月一次常会和每月一次客户经理碰头会是我社必不可少的工作日程,传达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归纳存在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集中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听取员工的呼声是每次会议必有的内容。特别是信贷工作会是以座谈方式开展,每个客户经理要认真总结好前段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好贷户情况,作好下步工作计划,人人都要发言,个个都要献策。这样做能促使客户经理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工作习惯,在总结自己工作,听取别人工作经验的同时无形中积累了自己的工作经验,使得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促进。

六、正本清源、严格贷款发放是管好贷款的基础性工作。

把好贷款发放关是确保资产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本地无企业,我社主要是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在放贷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几个环节:一是调查关,客户经理在受理每一笔贷款申请时必需到农户家中搞好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必需取得家庭成员的签字同意。二是授信关,在搞好贷款调查的基础上,要严格审查申请借款人和家庭成员在信用社的借款情况,看是否存在不守信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授信。三是贷款发放关,首先由客户提供身份证和复印件给柜台经办人,验证身份是否真实,然后柜台人员根据客户经理提供的授信资料核查借款人和家庭成员的借款情况,如有身份不真实或有借款人不守信情况,柜台人员必需拒绝放贷,并向 主任报告。如果经柜台人员核查符合要求,则留存身份证复印件作附件,记录好电话号码到借据上,通过审批发放贷款。四是严把贷款档案整理关,对发放的每一笔贷款,信贷内勤都要收集、整理好贷款档案,对号入座,归类汇总,同时要把相应的授信额分村归类录入电子表格,由客户经理、信用社贷款审批人员签字审批。贷款授信审批与贷款发放环节的分离能有效控制违章操作的发生,也能增加贷款发放的透明度,从而能保障贷款的质量,为按时回收贷款奠定了基础。

七、营造当地诚信环境是管好贷款的发展方向。

第2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1.内容变动较大。新制度中将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中规定的填报“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的各个客户情况”修改为“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各个客户情况”。由于降低了起点,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大额授信风险。新制度将《风险预警信息报告表》并入《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新制度将两张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填报的范围由“房地产、汽车零售贷款违约”扩大到所有零售贷款违约的信息,其中法人零售贷款违约统计范围定义为小企业违约。

2.新增内容较多。

(1)在《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中增加了下列内容:

①在企业基本信息部分增加“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及“是否上市公司”等三项指标,删除“实收资本”指标。

②增加反映企业关联信息的指标,用于全面反映企业的关联关系,监测关联企业风险。如企业“前五大股东”指标和五个“主要关联企业”指标。

③增加反映贷款明细的指标。包括“贷款担保人”、“贷款行业投向”以及“贷款到期日”等指标,删除原来的多级授信指标。贷款行业投向指标,用于反映贷款的行业风险,尤其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增设了国家限制类行业指标,用于反映国家限制类、淘汰类产业风险。

(2)在《零售贷款违约法人客户情况统计表》和《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情况统计表》中增加“违约天数”指标,用于反映违约人该笔零售贷款的违约时间。

二、常见报送错误

自实施“客户风险统计制度”(新制度)以来,在报送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的报送问题较多。

1.《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中的报送问题。

(1)漏报授信客户信息。银监会规定,各相关银行对“授信额度或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元)的各个客户情况”进行填报。部分客户经理在填报时由于对指标的概念和范围不清,出现漏报现象。

(2)错报相关信息。对授信企业的“行政区划代码”、“企业名称”和法定代表人及其证件、主要股东的证件号码、关联企业的证件号码错报。

2.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中的报送问题。

(1)漏报违约客户信息。如对违约天数在90天以上的法人客户和个人客户信息漏报。

(2)错报违约客户信息。如将违约客户的违约类型由“房地产贷款(1)”错报为“汽车贷款(2)”。

三、报送错误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认真分析,究其原因,主要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1.主观原因是银行经办人员对有关指标的概念和范围理解不清;或在填报时,粗心大意、审核不严;或在交接时,没有与接交人交接清楚,使接交人不理解,造成上报的报表出现漏报、错报现象。

(1)对有关指标的概念理解有误。如“授信额度”、“贷款余额”、“行政区划代码”等,造成我行报表上报差错。

根据规定,“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能够和愿意承担的风险总量。银行对该客户提供的各类信用余额之和不得超过该客户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授信业务。“贷款余额”是指商业银行对某一客户发放的各项贷款的期末余额,包括纳入贷款科目核算的,贷款以外的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贴现,以及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其他业务的垫款余额。实际报送时,有部分客户经理对“授信额度”和“贷款余额”两个指标的概念及范围了解不深、不透。如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贴现余额,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贸易融资,而有些客户经理没有包括贴现和贸易融资,造成信息漏报。

“行政区划代码”是指与法人注册地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按照国标GB/T2260的6位编码填报。在实际填报时,由于企业的法人注册地与经营地在不同的行政区划内,有个别经办人在填报时,将企业的经营地代码填入此栏。

(2)经办人员在填报时,粗心大意、审核不严,造成报表漏报、错报。如客户大额授信报表中贷款明细栏的“担保人代码”及“担保人名称”;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表中的“违约类型”,经办人员在填报时,只要与上期的报表进行核对,或与电子报表中该违约客户的违约类型及该违约客户的原始资料进行核对,就不会发生错报。

(3)由于基层机构统计人员在交接时,没有与接交人详细说明,造成接交人不清楚而产生漏报、错报现象。如客户大额授信报表中的“法人注册地”,按照要求需要填写省、地、县三级,而部分经办人员只填写省、地或省、县,或将县的上一级行政区划填错。

2.客观原因主要是企业向我行提供的有关信息错误,或拒绝提供相关信息。如企业法定代表人证件代码错误、企业“总资产”或“总负债”漏报、股东证件代码错误等,影响我行上报的报表质量。这是由于授信企业在其法定代表人变更后,没有及时向我行公司部门变更相关信息,或者企业拒绝向贷款行提供其资产负债表或相关股东信息而引起我行报表差错。

四、减少报表报送错误的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对策来提高报表的上报质量:

1.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报表的报送工作,加强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步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填报时认真核对相关数据,从而提高报表的报送质量。

2.各级统计人员在报表上报时,加强与电子报表中的有关报表或客户报送的原始资料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减少报表的差错。

3.公司客户经理要加强与授信企业的沟通、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去,实地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联系与沟通,使授信企业自觉、及时地将相关资料报送我行的客户经理。

4.建议上级行在MIS系统中,按照银监会的报表口径,增加有关报表,使基层经办人员通过系统采集取得企业总的贷款余额,减少报表中“贷款余额”和“贷款明细”项目数据的漏报。笔者对MIS系统中的部分报表进行了核对,发现“贷款余额”的范围只包括了贴现和贷款,没有包括贸易融资部分。

5.授信企业在变更相关信息后,应及时向贷款行提供相关资料的复印件,包括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主要股东的相关证件及关联企业的相关证件,公司客户经理在收到相关资料的复印件后,及时对该企业的信息进行变更,并附相关复印件交部门统计人员,由部门统计人员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再交主管部门统计人员,直至贷款行的统计人员。

6.报表经办人员对报表的每项数据栏进行详细说明,比如此项数据应到何处去找,应填哪份资料的哪一栏,把它整理成单独的资料。在交接时,将此资料一并移交给接交人,从而提高报表的报送质量。

7.经办人员应对以前发生的差错进行整理、归类,并及时更新、补充。在报表报送时,与相关文件及此资料进行认真核对,查找报表中是否还有差错。

五、总结

正确报送“客户风险统计制度”,特别是《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辖内有可能产生风险的大额客户企业列入监测范围,并有重点地实行适时跟踪监测;及时向银行机构通报大额客户授信中的相关信息和风险状况,指导银行机构加强对大额客户贷款潜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因此,分析“客户风险统计制度”在报送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银监办通[2006]146号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完善客户大额授信统计制度和零售贷款违约客户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

第3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一、百福惠民卡的概念和特点

百福惠民卡是我省农村信用联社面向广大城乡居民发行的一款集贷款、存款、汇兑、理财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产品。

百福惠民卡的特点是:围绕“三农”中心任务,既具备借记卡基本服务功能,还专门针对农户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特点,开发了小额农户贷款,为农户节省了资金营运成本和时间。

二、推广发行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推广百福惠民卡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刘建平任组长,县政府县长助理廖华生、县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赵泉金任副组长,县农村合作银行行长叶昌规、副行长郭燕青、监事长肖润根、信贷管理部罗历洙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罗历洙同志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农村合作银行信贷管理部。同时,各乡镇也要成立由常务副乡镇长任组长,农村合作银行基层网点负责人任副组长,乡镇驻村干部、农村合作银行客户经理、各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工作由农村合作银行各基层网点组织实施。

三、推广发行的步骤和要求

1、高度重视,制订方案。一是各乡镇要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落实工作人员,制定具体推广工作实施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村(居)委会;二是要构建由乡镇政府、农村合作银行基层网点、村(居)委会和村(居)民代表组成的“四位一体”推广百福惠民卡工作联动机制;三是各村(居)要成立由农村合作银行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村(居)委会干部和村(居)民代表组成的农户资信等级评定小组。

2、积极宣传,广泛发动。要坚持按照“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针对当地农村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在圩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印制宣传单,分发到农户家中,让农户了解百福惠民卡功能,申领卡的条件及用途。

3、深入村组,实地调查。农村合作银行各网点要在驻村乡镇干部和村(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对辖区内农户进行调查摸底。一是了解农民的项目经营是否合法,是否有经济效益;二是了解农户家庭人员构成状况、承包田地面积、收入、负债、家庭财产等情况;三是了解农户的社会信用状况,有无欠债;四是匡算农户家庭及生产经营收支情况。按照上述内容,认真填制《农户基本情况表》。

4、资信评估,确定等级。由农村合作银行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所在地村(居)委会干部和村(居)民代表组成的资信评定小组(5-7人),根据《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和农户的家庭财产、收入、信誉、生产经营状况及资信评定标准,集体研究确定农户的资信等级。

5、整理结果,张贴公示。资信等级及授信额度确定后,评定小组应按各村(居)小组顺序在村(居)委会将本村(居)农户的资信等级、信用额度公示5天,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即可确认对农户的授信额度。

6、及时通知,办理发卡。农户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确认后,及时通知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带好相关手续到农村合作银行当地网点填制《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百福惠民卡申请表》,经客户经理审核完整后,办理发卡相关手续。

7、核定限额,凭卡取款。农村合作银行各网点按照《省农村信用社百福惠民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符合发卡条件的,参照其资信等级,确定卡的最高授信额度,农户如需使用贷款,可持百福惠民卡通过柜台、ATM机、转账终端、转账电话、pos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方式随还随借、循环使用。百福惠民卡不得出借或转让,对出借或转让的,取消其评级授信资格,并收回所用贷款。

四、推广发行的时间安排

农村合作银行各网点要结合支持春耕备耕和提升小额贷款工作,在乡镇、村(居)干部的支持配合下,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村(居)、组、农户中开展工作。具体工作时间分为五个阶段:

1、制订方案,宣传发动阶段(4月10日至4月25日);

2、深入村组,调查摸底阶段(4月26日至6月25日);

3、建立档案,确定等级阶段(6月26日至7月15日);

4、张贴公示,办理惠民卡阶段(7月16日至7月31日);

5、总结完善,组织验收阶段(8月1日至8月10日)。

五、推广发行中的几点要求

1、农户贷款调查面要达到100%,符合条件农户授信面要达到100%,有已评级授信、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发卡面要达到100%。

2、百福惠民卡的发卡对象须为优质客户,不得对存在拖欠贷款本息等不良记录的客户评级发卡。

3、简化贷款手续,对百福惠民卡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4、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支持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的发展,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其它事项

1、严格责任追究。推广步骤结束后,县推广百福惠民卡领导小组将对各网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责成网点限期纠正,差距较大的将追究网点负责人责任。

2、认真做好总结。各网点要进行全面总结,文字总结材料和统计表于8月15日分别上报县推广百福惠民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当地乡镇政府。

第4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2018年,小微槐荫分中心进紧紧围绕董事会“党建引领、转型突破、提质控险、稳健发展”的指导思想,在总行和槐荫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下,严格遵循《银行二0一八年度授信政策》、《小微企业金融中心二0一八年度信贷管理意见》、《银行经营性微贷业务管理办法》及小微企业金融中心各项贷款产品的业务管理办法,积极

开展营销工作,现将2018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8年11月30日,贷款余额22006.64万元,较年初增加了4971.56万元;存量户数858户,较年初增加了287户;经济利润570.1万元。

截止到11月29日,线下人工审批贷款共879笔,审批通过856笔,金额22086.2万元,已放款855笔,金额22040.74万元(含税融e贷等网贷平台业务),其中新增619户,金额15147.34万元,还后再贷236户,金额6893.4万元。

不良贷款余额90.33万元,较年初增加了61.55万元,贷款不良率为0.41%。

二、 2018年主要工作情况回顾

(一)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大力开展营销工作

1、加强与经营行交流联动,推荐业务实现较大突破。2018年,在中心支行零售部的协助下,与辖内经营行进行了密切对接,多次进行业务及政策宣讲,并为每家支行配备了对接的小微客户经理,通过不定期的走访支行,加强交流联动。在年初总行推出网贷业务尤其是稅融e贷业务以来,分中心借助辖内支行资源,实现了网贷业务成功发放125笔,金额5360.8万元。中心支行推荐稅融e贷业务笔数更是位列全辖第一,实现了槐荫分中心业务增长的较大突破。

2、加大外拓营销力度,深入市场进行地毯式推广。2018年槐荫分中心为寻求新的客户资源制订了详细的外拓营销计划,加大外拓推广的频率和广度,提高客户经理外拓营销能力和获客的成功率。同时,中心支行在前期制定了小微企业贷款推动方案,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优势,促进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

3、积极推进批量项目进度,开展多渠道对接。分中心成立以来,就把平台批量业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分中心对已有项目的济南陕汽、联兴汽车工贸继续加强沟通联系;实现了与济宁金乡大蒜经销商合作的1000万元授信业务落地;继续与济南市财金农担积极合作营销惠农贷业务,截止到11月29日,放款72笔,金额1409万元;加强与槐荫区人社局联系,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业务,截止到11月29日,放款324笔,金额3213万元。2018年分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新的渠道对接,分别与济南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山东省宝玉石协会、济南市茶叶协会、济南食品协会、山东汽配协会等机构进行业务对接。

(二)严控风险,处置不良,确保信贷资产质量良好

为有效防控风险,槐荫分中心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坚持选择优质行业,在优质行业中寻求优质客户的原则,极大地规避了信贷风险。同时,通过分中心负责人实地走访、贷审会上会、严格把关放款、强化贷后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信贷资产安全

1、为全面了解客户风险情况,分中心延伸贷前调查环节的深度、广度,对于额度较大的客户,分中心负责人参与贷前调查,最大限度的了解客户,降低风险隐患,对贷款额度进行控制。同时,要求客户经理认真撰写贷前调查报告,如实填写客户融资、担保等情况。

2、提高对风控经理的岗位职责要求,不断提高其风险把控的能力与意识,客观、公正的审批业务; 对业务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点进行点评,从源头上确保了信贷资料的质量,有效防范了操作风险。

3、在整体经济形势的下行期,加大贷后检查的频率和覆盖率,强化“贷后创造效益”理念,严格对待每一条预警信息,做到有警必落实,有险必排查,做到贷后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

第5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一、上半年主要业务指标经营情况

2013年上半度,全行业务围绕“坚定信心、克难求进、转型发展、增份额、化风险、营氛围”的工作要求,自加压力、奋力拼搏、转变观念、加强创新,从而推动上半年全行主营业务健康稳步发展。

1.全行实现账面利润*万元,去年同期增长*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万元。

2.本外币储蓄存款时点余额 *亿元,日均余额 *亿元。全行对公存款时点余额*亿元,其中对公外汇存款余额折人民币*亿元,较年初下降*万元,人民币存款较年初下跌*亿元。存款结构中,机构类存款*亿左右,各类保证金存款*亿元,较年初新增*亿元;日均余额*亿元,较考核基数下跌*亿元;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亿元,较年初增加*亿元。

3. 公司贷款余额*亿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亿元,其中钢贸核销*户金额*万元,完成市分行核销进度。个人贷款余额*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万元,个人消费贷款较考核基数新增*万元。

 

二、回顾总结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份额提升,做好存款稳定工作

1.树立份额意识和竞争意识,突出日均存款考核导向,引导全行加强客户维护和拓展,树立“高端制胜”的理念,巩固和扩大我行的客户基础,加大产品销售力度。我行抓住机遇向进出口公司营销产品*万元,增加外汇存款折*万元人民币;5月份,*支行抓住*股份增发契机,积极营销了*万元存款。

2.对存款做到日日通报,并加强考核激励,按动员-汇报-推进-追踪的流程分层次分片区召开由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及业务顾问等组成的业务推进会、专题汇报会、现场研讨会,对当前我行业务面临的经营形势认真分析,为各项业务推进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跟踪落实,营造存款业务比学帮赶超的良好氛围;

3.加强公私联动,一是结合拆迁市场专项营销活动,牢牢抓住有营销优势的拆迁地块,做好所辖区政府、拆迁办的对接及营销工作。二是通过授信企业高管AUM的提升,抓住一些私营企业主和企业高管的个人存款。三是大力营销工资业务,增加个人结算账户,提高产品覆盖度,促进我行储蓄存款的持续增长。

4.利用理财产品特别是保本理财产品锁定资金,抢占市场份额。截至6月末,我行理财产品共销售*亿元,其中保本销售*亿元,余额*亿元,较年初新增*万元;非保本销售*亿元,余额*亿元,较年初新增*万元;信托销售*万元,锁住了大量的资金。6月份我行到期保本理财产品*万元,6月份累计销售*亿元,销售理财产品越来越成为我行争夺、服务、维系客户及创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工具。

(二)围绕中间业务收入,加大产品销售力度

1.围绕中收,狠抓基金、保险、黄金、分期等产品销售,加大借记卡的发行力度,重点推广“*卡”品牌,利用金融IC卡首年免年费和工本费,扩大个人结算客户群体,提高借记卡、个人结算业务收入。明确思路,加大项目投放力度,通过项目投放来确保完成中收任务。上半年我行积极营销项目,营业部完成信托投放*万元,贡献中收*万元,贡献存款达到*亿元,为我行公司业务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

2.积极开展各项新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努力学习和研究新产品、新业务的各项政策,加大对新产品的营销及推广。我行*支行做成**分行首笔善融贷*万元,小企业特色融资产品营销取得了突破。

3.强化客户和商户拓展,进一步增强我行信用卡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网点预审批系统发卡的优势,加大汽车卡等重点产品拓展力度,加大对各汽车经销商门店的拓展维护力度。利用近阶段家电、百货消费的黄金时期做好商户分期的营销拓展工作,利用装修旺季做好安居分期的拓展和营销工作。针对信用卡中高端客户,做好现金、账单分期业务的营销工作。分期业务较去年同期发生可喜的变化,交易量增长*万元。

4.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强化业务推动,增加有效活跃客户,促进业务分流。抓好网点日常基础性销售工作,提高新开借记卡的电子银行同步率和存量客户的电子银行产品覆盖度。

(三)加强客户维护和拓展,提高客户忠诚度及贡献度

一是组织新上岗客户经理参加培训考试,提升客户经理的经营与销售能力; 加强客户经理队伍建设,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培训,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加强产品及营销知识培训,尽快提升客户经理的客户服务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系统进行客户分析,针对存量高中端客户逐个梳理,建立关系,提产品覆盖率,从而提高客户综合贡献度。以政府机构客户营销活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拓户工作,做大客户基础。三是以公私联动为手段,积极拓展中高端客户群体,将发展客户、吸收存款、拓展中收这一长期的基础性工作落到实处。

(四)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团队活力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组织归属感,努力打造团结、和谐、高效的战斗集体。

1.制定网点和机关考核方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分配机制,有效地鼓舞了士气,带动了人气,促进全行业务发展。

2.今年以来,支行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组织开展了部门副经理、客户经理等竞聘工作,鼓励更多合适的优秀人才投入到合适的岗位中,为我行的持续发展增添活力和发展后劲。

(五)坚持合规经营,落实风险防范工作

根据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支行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对柜面人员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切实提高柜面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认真落实“一月一整治”风险防范措施,规范操作,同时认真梳理关键风险点,积极开展风险排查工作。

关注贷款资金使用情况,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政策;关注多元化民营企业过渡融资;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对外投融资的落实情况。

(六)强化内控管理,狠抓安全生产工作

加强内控管理力度,做好网点安全检查,坚决遏制各类案件和重大风险事项的发生,确保零案件零事故。基层机构网点风险监督员、安全监督员、反洗钱信息员“三员”要发挥风险防范、监督预警等方面的作用。通过开展的“对照标准找差距,强基固本保平安”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1.部分网点在思想认识上对上级行的政策和思路研究不够,理解不透,对新事物新产品敏感性不强,工作节奏跟不上分支行要求。

2.网点营销服务力量、客户拓展维护力度与上级行要求不匹配。客户链条不完整,未能将上下游客户、起始端行业纳入营销范围。

3.中间业务收入增长潜力不足,中间业务规范的同时亟待找到新的增长点。

4.风险暴露事项有增加的趋势、信贷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风险防范能力有待加强。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工作,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我们必须高目标定位,调整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主动作为,全面提升我行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

(一)两项存款

1.储蓄存款:继续突出日均存款增长,强化竞赛考核,强化行外资金拓展。加强与地方拆迁办等政府部门的沟通,在做好项目衔接的同时,通过提供被拆迁人的专项理财方案等方式,做好拆迁资金到帐后的留存工作。继续做好工资的拓展营销工作,提高授信客户覆盖率。对2013年新增授信客户、新增基本户,要进一步加强公私联动。

2.企业存款:摸准信息,上下联动,重点攻关,提高资金沉淀量。机构客户是当前最有效的存款增长点,下一步将努力拓展机构客户,将加大对机构客户的走访力度,通过行领导带队营销及抓住项目贷款投放契机等方法,争取机构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中间业务

创新思维,找到中收新增点,当前环境下要积极营销和拓展新产品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要大力发展养老金业务、黄金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等来拓展中收新来源。

(三)渠道建设

1.加大电子银行业务营销,抓好每一天,对已有卡或折客户及新办卡客户进行营销,提高同步率。

2.持续加强物理渠道,进一步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和客户体验。三季度,将继续加强网点、自助银行、自助设备新址的寻找工作,进一步提高营业用房自有比例。

(四)队伍建设

继续做好客户经理的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提高客户服务及营销能力。重点开展投行业务、国际业务培训,坚决执行好上级投行业务联系人制度及客户储备制度,加强对公网点负责人和一线对公客户经理投行产品转培训,加强上级行、合作机构、分支行等多层面的联动营销,逐个走访,协助各行明确目标客户。

(五)风险防范

第6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2019年以来,XX支行始终围绕总行提出的“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三农”的市场战略定位,结合当前XX本地的金融环境与形势,深耕细作谋拓展,努力探究经营发展新路径,从服务“三农”着手,将整村授信工作广义化,积极开展“整村授信”活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今年我们家里有几十亩梨树需要投资,可是家里一时半会凑不出来这么多钱,这都拖了几个月了,多亏了你们整村授信的扶持。”

“我们村预备今年开发了一个‘十里桃花’的旅游景点,我预备着今年投资一个农家乐,谁曾想钱不够,幸好有你们农商行的整村授信进行扶持……”

   在总行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支行班子的带领下,经过支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截至3月底,XX支行已与XX个“信用村”达成整体授信合作。“信用村”总户数XXX户,其中已建档XXX户;预授信XXX户,预授信总额达到XXX万元;已用信客户XXX户,已用信金额达XXX万元。依托“整村授信”工作,我支行已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小额贷款任务。

新年伊始,XX支行领导班子就开始与辖区内的各包片行政村进行沟通,并得到了各村干部的支持。与此同时,制定了“整村授信”工作开展的流程——整体摸排、排汰劣户、整村授信、批量作业、总结提升等五个环节。龙居支行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广开言路,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了对于村民和村委会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利用客户经理前期搜集、登记客户信息的工作,将整村授信和不良清收有机结合。

二、精心挑选评议人员,确保背靠背评审真实有效。

三、选择村风正、民风淳的行政村为唯一准入条件。

第7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

1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现状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工业总产值占比已增至82%左右,而银行信贷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左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的现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对于小企业贷款,政府虽推动力度不小,但商业银行的响应有限。目前,商业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仍然显得过于保守。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以抵押为主,同时,抵押贷款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2商业银行现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基于中小企业信贷违约风险高的特点,导致了银行对其业务开展的谨慎,从而发展缓慢。也存在了巨大的问题。(1),信贷准人政策缺乏灵活性。银行偏重对大规模企业的信贷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论优劣,只因规模问题而直接被银行融资拒之门外。(2).信货授权高度集中。审查程序繁琐,这种授权方式显然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时间急”的特点。(3),激励机制和管理考核不合理。银行内部并未能形成有效的企业估价体系,仅凭领导决定制的“关系贷款”,这也挫伤了业务人员的开展业务的积极性。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3.1改进银行体系内部信息不对称

调整总、分行之间的权责关系,将信贷准人决策权限适当下放,将权限主要集中在地级分行,对于部分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信贷管理水平高的地区,适当下放到县级支行,并且建立中小企业的征信体系,信息共享。改革对职能部门和客户经理的激励与风险考核机制。职能部门和客户经理作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信贷关系的桥梁,对于信息产生与传递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他们本身的信息影响到银行管理者对他们的使用抉择,同时也影响到企业的贷款申请抉择。另一方面,他们对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理解与传递将影响到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矩阵。在信贷经营管理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作用。

3.2调整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采取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差别化信贷准人政策。第一,适当降低或取消信贷准人政策中对信用等级、企业规模的要求,将对具体信贷风险的考量集中在信贷调查、信贷审批环节,避免优质的中小企业客户流失。第二,对不同产品以及不同的贷款条件实行差别化授权。大额业务及风险度高的贷款产品审批决策权应适当集中,对中小企业客户中等以下额度、风险度相对不高的贷款,审批决策权应适当分散到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第三,改革现有中小企业信贷准人标准体系。对中小企业贷款准人,可综合考虑如下因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技术水平先进,具有一定经济规模,成长性好产品竞争力强、市场潜力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清晰合理,经营者素质好,领导班子能力强,管理规范的企业。

3.3建立高效合理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模式

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涉及到具体的授信业务流程中的三个方面分别为:客户选择、贷款定价、制度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授信风险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耍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惜贷”问题,使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首先,建立以数学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的中小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通过度量和规划目标客户违约概率、违约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估计和控制全行中小企业资产组合的整体不良率。其次,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风险评判指标,实现授信评审批量化、工厂化和标准化操作,以适应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对效率的要求。

(2)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就是要覆盖所有影响授信业务目标实现和可能造成风险隐患的因素,包括流程、产品、客户、团队、制度等方面,从总部层面的战略规划和资源分配,到各业务单位的市场开拓和产品管理,风险都应得到有效控制。1)组织框架。商业银行成立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事业部,打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开发、信贷风险管理团队,是解决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2)制度体系。确立以授信准则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主要由目标市场标准、客户标准、授信标准三部分组成。

第8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关联企业和关联交易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给银行信贷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对现行公司制度所提供的债权保护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最近,农凯、铁本、德隆,华光等系列关联企业贷款相继出现问题,而且涉及贷款金额巨大,银行损失惨重。总结教训、借鉴国外经验、采取措施加强对关联企业信贷业务的监督和管理,防范关联企业信贷风险已显得十分紧迫。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对关联企业信贷风险进行分析,并对国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关联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关联企业是指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以及在其他利益上具有相关联关系等特征的企业。关联企业是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企业之间以资产联系纽带为主要方式而连结成的联合体。关联企业体系内部利益上具有一致性。

(一)关联企业信贷的主要风险

关联企业信贷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用膨胀的风险。从形式上看,一般关联企业各成员的贷款金额不是很大,但由于其从属企业受控制企业的支配,从属企业以自己名义获取的贷款往往被控制企业挪作他用,控制企业通过从属企业获得贷款。如果将关联企业群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看待,则控制企业贷款量往往大大超过其授信额度,形成该关联企业整体的信用膨胀。

2.担保虚化的风险。信贷实践中,控制企业令从属企业为其贷款担保或为其他从属企业贷款担保的问题较突出。从属企业以自己的名义提供保证担保,在形式上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实质上,由于从属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常常被利用作为追求整体关联企业整体或控制企业利益的资源和工具,因此从属企业往往没有相应的能独立支配的财产,担保虚化,增加了其风险程度。

3.信贷资金挪用风险。在关联企业中,从属企业以自身名义获取的贷款往往被控制企业挪作他用,不仅为违规经营提供了土壤和手段,也难以真正体现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增加贷款风险。虽然银行有权利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由于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欠缺及银行与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银行在实践中很难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真正的监督。

4.贷款偿还风险。由于我国关联企业法律制度中欠缺对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的规制,没有相应的制衡机制以规范控制企业利用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在此情况下,目前的法人制度实际上是严格的股东有限责任,加之当代中国社会信用基础和信用理念的薄弱,从而使商业银行在面对关联企业客户通过关联交易侵害银行债权时,难以找到真正合法有效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债权,最终导致贷款偿还出现风险。

(二)关联企业贷款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关联企业集团内在的特点是风险产生的根源

关联企业集团是通过资产纽带,把众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联结在一起,内部经济成分复杂,成员企业参差不齐。集团公司常常通过产权纽带,对子公司实行财务监控管理,而集团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弊端。同时关联企业间关系极其紧密,其风险变化呈联动效应,一旦风险爆发,将迅速波及其他成员,出现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关联企业集团规模庞大,其下往往注册了诸多的子公司、分公司,使银行对企业的真实情况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对贷款的资金流向难以监控,决策层有时只能在信息极大不对称下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潜伏着较大贷款风险。

3.关联交易成为企业利润的调节器和逃废银行债权的常用手段

关联交易双方在形式上法律地位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关联交易客观上存在着不公平的极大可能性和因关联企业内部人控制而滥用的巨大风险。关联交易客观上存在不公平及滥用的巨大风险,是关联交易法律特征的逻辑必然。具有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操纵企业的利润并转移企业有效资产,对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很大影响,从而给债权人的利益带来损害。

4.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存在缺陷,管理粗放

部分银行信贷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对关联企业贷款贷前调查不细致,或者流于形式,贷款担保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贷后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及时的风险检测、预警体系,贷款出现风险时疲于应付,不知所措;少数信贷人员甚至与企业勾结起来,教唆企业编制虚假贷款资料,蒙骗上级行,贷款发放之初就隐含巨大风险。

二、国外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之考察

1、加强关联企业立法,保护债权人利益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均高度重视通过关联企业立法,保护债权人利益。

英美法系对关联企业债权人的保护立法以美国为典型。美国的公司法主要运用揭开公司面纱原则(theprincipleofpiercingthecorporateveil)和深石原则(deep-rockdoctrine)两个原则保护关联企业的债权人。根据揭开公司面纱原则,法律原则上承认控制公司与从属公司各为不同的法律主体,但当控制公司过度操纵从属公司使从属公司实际上丧失独立法人资格时,法律可以揭开控制公司与从属公司之间“面纱”,把控制公司与从属公司视为同一法律主体,从而责令控制公司对从属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根据深石原则,控制公司在某些情况下对从属公司的债权在从属公司支付不能或宣告破产时,不能与其他债权人共同参与分配,或者分配顺序应次于其他债权人;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同时发生支付不能或宣告破产时,则由母子公司合并组成破产财团,按照比例清偿母子公司债权人的债权,以保护从属公司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大陆法系对关联企业债权人的保护立法以德国为典型,主要是通过提高法定盈余公积金、盈余转移的最高数额、损失的承担、对债权人提供担保、控制公司负责人的责任、从属公司董事及监察人的责任、“不利影响”之禁止等措施来实现。此外,德国《股份公司法》创设了当今各国公司法上极为独特的归附制度。在此制度下,法律赋予了主公司对归附公司的原则上无限制的领导权,同时取消了对归附公司财产的限制,使得主公司可以将归附公司的财产转移到自己名下,与此相适应,母公司必须对被归附子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履行责任,从而建立了严密的债权人保护体系,大大强化了从属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2、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

国外银行对关联企业客户的风险控制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即将关联企业客户整体作为一个债务人进行管理。国外银行对关联客户一般定义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互相关联的一批债务人(两个或更多法人单位)。一种情况是:集团内的一个或几个公司对集团内的其他一个或几个公司拥有超过一半的股份,或者拥有对投票数量的控制地位,其决策影响集团中其他公司;另一种情况是:如果集团的一个或几个其他成员遭遇财务困难,集团的其他成员可能发现难以完成支付义务。前者比较容易界定和掌握,后者则是更广义的关联范围。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对第一种情况即对集团客户进行统一的风险控制,对不是集团客户但可以明显判断有关联关系的客户在风险控制上也会统一考虑。

3、建立客户经理网络作为组织保证

为实现对关联企业集团客户风险的统一控制,国外银行按照关联企业集团公司的组织层次,建立相应的客户经理网络作为组织保证。为每一关联企业集团客户配备一个“全球账户经理”,全球账户经理通常设在关联企业集团总部或母公司所在地的分支机构,如果关联企业集团的大部分业务由某一子公司承担,有时也会在分支机构这一层次设全球账户经理。全球账户经理统一负责银行对集团公司的所有事务,包括评级授信和所有信贷业务组织、协调,并报有权部门审批。全球账户经理承担对集团客户的所有风险,子公司所在地的分行不承担对子公司的业务风险,即使这些业务是在分行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事实上在银行内部有一个风险转移机制,即由总行给分行提供内部担保,分行将风险转移给总行,从而实现对集团客户风险的集中控制。集团子公司所在地分行为每一个子公司指派一个账户经理,账户经理直接对全球账户经理负责。账户经理的主要任务是经常访问子公司,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和业务需求,并向全球账户经理报告重要的进展或变化。在收入分配方面,分行对子公司办理业务的收入由分行保留,收益记在当地账上。同时在银行内部建立一个管理会计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将所有来自于集团客户的收入最终记为全球账户经理的收入。

4、做好母子公司信用评级

一般情况下,对主要的子公司的信用评级比照集团公司的信用等级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要求母公司对子公司债务出具担保或安慰函。如果分行认为某一个子公司有特殊的风险,应将有关情况报告全球账户经理,并对子公司的信用等级作相应调整。与母公司关联度不强的子公司或规模较小的子公司通常比母公司信用等级调降。信用评级主要依据客户经审计的年报,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评分。但同时注重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分析,因为贷款是在未来某一时间到期,企业未来的状况直接决定其到期偿债能力。如在西德意志州银行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历史数据只占40%,而前景分析占60%,充分体现其对企业发展前景的重视。对大型跨国集团,通常将外部评级如穆迪、标准普尔、费奇等权威评级公司的评其结果,作为掌握信贷政策的重要依据。

5、实行统一授信

在确定关联企业集团客户授信额度时,集团总部所在行为授信主办行,各分支公司所在行为授信协办行。在授信中既有总的授信额度,也有结构授信,一是明确有多少额度是需要担保的,多少额度可以发放信用贷款;二是产品结构,即按照不同业务种类进行分配;三是期限结构,即短期和中长期的信贷业务各占多少。授信又分为内部授信和外部授信。内部授信是银行机密,不得告知企业。对重要优质客户,可给予外部授信,亦即承诺授信,外部授信可以通知客户,对一年期以上的承诺授信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根据德国法律,银行对一年期以上的承诺授信要按授信额度的5%收取风险准备金)。在承诺授信额度内,分行可以自行审批发放贷款,不需上报总行。全球账户经理将对集团客户的总的授信额度根据需要分配给全部或部分子公司,对业务发展较好的子公司给予倾斜。全球账户经理通常预留一定的机动额度,以便能够对客户新的业务需求及时做出反应。对集团客户和所有子公司的授信额度均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全球账户经理可以在接受客户申请时准确掌握其授信额度的余额,做出是否同意提供贷款的决定,从而把对集团客户的信贷风险控制在事先核定的额度之内。未经全球账户经理同意,任何分行不得超过额度对集团客户的子公司发放贷款。

子公司所在分行的客户经理受理客户贷款申请后,写出调查报告,送当地分行的信贷部门,分行信贷部门提出审查意见后上报全球账户经理。全球账户经理没有直接的信贷决策权,汇总有关情况后上报总行信贷风险管理部进行审查,超过信贷风险管理部审批权限的,上报董事会进行最终审批。在审批授权上存在两种模式,如汇丰银行实行个人授权,即将贷款审批权限授予制定的个人,在审批程序中也没有信贷审查委员会,而有些银行则实行机构授权,并逐级设立了信贷审查委员会,集体审查大额、疑难贷款。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担保

国外商业银行接受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或子公司之间的相互担保。银行通常也要求母公司提供这类担保,其目的是将关联企业集团绑在一起,实行统一的风险控制。有的母公司不直接提供担保,而是出具安慰函,声明:总公司知道该笔贷款,确保进行监督,使子公司正常发展以尽量归还贷款,母公司在未通知银行的情况下不会出售对子公司的股份,等等。即使有母公司提供担保,仍要对子公司本身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做好现金流的分析和预测,确保有可靠的第一还款来源。如果母公司不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或银行认为母公司的担保能力不足,则要求子公司在集团公司之外另外提供担保(抵押、质押或保证,以抵押、质押为主),同时分行需要征得全球账户经理的同意,才可接受子公司从当地提供的担保。如果集团公司对集团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则担保金额相应从对集团公司的授信额度中予以扣除。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发放信用贷款(在授信额度内),但通常设定以下保护措施:一是要求客户不以资产对外提供抵押;二是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在偿还顺序上应一视同仁;三是设定交叉违约条款,即若客户对他行违约,银行将提前收回贷款。同时贷款发放的金额和期限要尽量与客户的现金流相匹配。

7、建立关联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国外银行均建立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对集团公司的有关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管理和使用。所有子公司的账户经理负责收集子公司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业务、调查报告、融资情况等,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向全球账户经理传送,全球账户经理汇总所有账户经理的上报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加工,建立一个可以授权共享的集团公司数据库,供全球账户经理和分行账户经理在处理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有关的业务时使用。总行通过该系统可以在任一时间掌握集团客户及其分布各地的子公司的业务情况,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8、银行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

从国际上看,关联企业客户大额授信的风险管理问题早就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银行监管当局的重视。在发达国家的关联企业客户授信业务管理中,银行监管机构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建立信贷咨询系统的做法对控制关联企业客户授信业务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德国,30年代中期就已经建立了大额授信的报告制度。1948年德国为加强对“单一借款单位(singleborrowerunit——即同属一个集团客户的企业或者通过利润转移协议附属于同一集团的企业)”授信的风险监管,建立了大额(100万马克或100万马克以上)信贷登记信息系统。德国在1997年第6次修订的《银行法》中规定,央行信贷登记信息系统收到贷款人给同一借款人超过300万德国马克的授信报告之后,将各家银行给同一借款人的授信进行汇总,并把借款人的情况及所涉及的贷款人的数量等信息反馈给所有的贷款人;比利时于1944年为加强对集团客户贷款及其他大额贷款的风险管理,也制定了大额贷款的登记制度。现在比利时的规定是当某一法律实体(即企业)或者自然人从同一银行机构获得等于或者超过25,000欧元贷款,银行必须向CCCR(中央共同信贷登记中心)递交关于其银行客户的信息。大额授信监督管理制度对银行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加强对集团客户贷款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

第9篇:授信客户经理总结范文

一、受理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业务受理是授信业务办理的第一步骤。通常在此项操作中会包括有客户的实时申请和对客户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查等。在这一步骤中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具体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致使银行通过了不满足授信条件的人群的申请,或是让无担保能力人通过了银行的审核。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多头授信,或授信主体不合规,或保证人不符合准入要求,或客户经理初审不尽职。

业务受理环节操作风险控制要点为:(1)改进规范业务受理流程。在客户或是银行工作人员接受相关申请后要及时将所有的申请登记并进行严格的审核与审批,排除掉一些风险客户的申请,从而降低业务受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2)坚持实地审查与书面申请相互结合的原则。银行工作人员在接受了客户的申请后要对客户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例如客户的店面营业执照、产权证、土地证、授权委托书或是授权委托证明,贷款申请书和有法律效力的商业合同等的真实性、有效性。为了验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客户的公司、房产等进行走访调查和验证,防止由于审核不当造成操作风险。(3)改进授信业务系统,防范多头授信。

二、评价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在调查评价这一环节中,其主要的授信业务的关键性成果就是评价结果。调查评价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客户评价、业务评价和担保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而在此环节出现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1)调查评价的人员并未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或是在实地调查中虽然进行了工作的相关内容调查,但是工作内容和方式趋于流程形式,没有真正得出具体的客户资料真实与否的结果,单一地凭着客户书面申请就通过,使结果不具有真实性。(2)在调查过程中或是调查结果的得出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调查评价人员受到利益的驱使或是上级权力的威胁,致使调查评价人员作出不实的评价和得出不实结果。调查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所需要的内容和材料的真实性有所保障。

调查评价环节操作风险的控制要点为:首先是对于首次申请的客户来说,在客户经理与风险经理双重评定下,再确认风险系数达到了正常水平的情况下予以通过。因为在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的双重评定下,对风险的担保就有双重的保险性,可以将风险最大化地降到最低。其次是完善调查评价的方法。优化调查过程中的步骤,将实地调查和外围调查做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尽可能地将贷款人和担保人的信息全部核实,并在一定条件下评定是否可以发放贷款。对于部分的抵押物,也应做出相关的规定。第三是严格对抵押物筛选和检查,对抵押物的抵押性质,价值稳定性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银行内部对抵押物及时做出保养,防止其在银行抵押期间的降值。最后是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防止相关审核及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行不法之事。

三、审批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业务审批的原则作为授信业务的核心流程,决定着授信业务最终的授信结果。常见的审批环节主要包括客户业务的受理,合格性审查、安全性审查、业务审批、批改意见和意见下达等方面。而在此环节中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1)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是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导致不符合审批条件的人群得以通过。(2)超审批权限进行审批。指越权审批、故意降低放松审批标准导致项目通过。

业务审批环节操作风险控制要点为:(1)严格执行审贷分离制度。通过建立完整的审查制度,建立相关部门对授信业务的整体部分及中间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严格将审核和贷款的步骤分离,防止风险的发生。(2)加强相关信息的审查制度。严格对客户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查,严防不符合条件的用户成功通过审查标准。(3)严格执行审批流程。严格遵守流程中的每一项操作规定和具体的步骤,不能越权审批,且其中的每一步的实行必须由专人签字确定后方可继续。(4)加强审批权限管理。严格根据审批机构的风险预估和控制能力完成审批,合理确定审批的权限,严禁超能力的授权和失职现象的发生。(5)完善授信业务系统,实行审批权限“机控”。

四、发放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贷款的发放环节是授信业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的操作风险较其他环节来说低,而且操作也相对便捷。主要涉及的内容便是合同的签订,抵押物品的登记和当面检测,贷款金额的下放等。其主要操作风险有:(1)虽然经过了部分审批但是由于上述环节中发生过失,致使相关信息没有落实就发放贷款。(2)签订了合同给予保障,但是由于合同本身存在的问题,致使相关法律问题的产生。(3)抵押物登记过程出现失误,导致抵押物未登记或是系统录入出错。贷款发放的最后一步,必须保证其法律效力和正确性。

贷款发放环节操作风险控制的核心措施是建立严格的信贷流程审查制度,其包括了合同的审查,核贷款人担保人的审查,同时建立相应的放款部门,确立相应的放款制度,保证放款的合理准确进行。随着相关审核部门的审核后,在确保信贷业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出现失误现象的前提下,进行放款操作;在审查人员和各环节操作人员均没有出现违规操作或是越权操作的前提下进行放款。还可以由部门主管审核审核人员所提供的合同不存在法律问题和缺陷,贷款对象所填选的金额、期限、利率、用途等完全符合贷款人的意向且相关授权书完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放款。分行、一级支行均应按总行要求建立放款中心(或专职放款岗),辖内所有授信业务,只有经放款中心(放款岗)审查后才能出账。同时,在对贷款人提供的抵押物的价值经由权威机构评定,无贬值、不稳定的情况下实行放款,是解决放款过程中操作风险的有效措施。

五、管理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贷后管理是针对于客户从提交贷款申请为始到授信业务的完全终结为止的整个环节。但是此项环节并不包括贷款后的具体安全性的检查,贷款金额的本金及利息的收回,贷款风险预警和处理,不良贷款的管理和解决,信贷档案的管理和更改,贷后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考核的具体内容。

其中贷后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1)由于贷后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失职,在工作过程中管理不当导致没有按时进行贷后风险评估,和对还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实时评审,从而导致风险发生时银行不能及时规避风险,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无法挽回的局面。(2)对合同的法律效率没有察觉,对诉讼时间失效、抵押物的贬值或损坏、相关合同或是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的损坏等情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没有及时整理不良贷款的信息和相关进程,没有将可以回收的贷款及时收回,从而造成银行的损失。(4)在利益的驱使下,流程操作人员对一些贷款用户违法使用免息和销毁坏账,致使银行受到一定的损失。贷后管理操作的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建立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管理,对防范用户贷款后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职或是工作不当导致银行自身的资产受到严重损失。

贷后管理的环节是贷款回收和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保证,除此之外,贷后管理还可以保证贷后工作机制合理、高效、有序地进行。该环节操作风险控制的要点在于:(1)明确建立贷后管理体制,规范贷后人员的工作,对贷后情况进行及时检查。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贷后管理相关规定进行自己的工作,对授信客户及其相关业务内容及时进行核实和检查,及时检查出贷后管理所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及时规避。每次放贷后及时做出贷后管理及风险性检查的相关报告,记录存档,以供后续工作人员的应用。(2)加强诉讼时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诉讼实效管理系统,及时提醒并清理有关账目,加强对贷款将要逾期或是已经逾期的贷款人的催收工作。(3)加强贷款的有效法律证明和相关抵押物的保存和管理,防止出现损毁或是丢失的现象。(4)各分行、一级支行要统一集中所辖抵押权证管理。严防权证管理环节发生操作风险。对于贷款流程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尽最大程度地减少银行的资金损失。(5)加强贷款账目管理。防止因为工作人员的个人意向进行坏账、呆账的非法销毁、大额贷款的违规免息等不法行为;加强系统内部的人员管理落实责任制度,做好账目的清收工作。(6)建立严格的信贷档案管理工作。(7)建立贷后检查制度,通过相关人员和机制的严格管理,确保贷后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六、结论

组织架构设计是商业银行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组织架构决定银行业务流程;另一方面银行业务流程整合与改进,则为组织架构改造创造条件。为了实施授信业务流程再造,一是要坚持加强授信业务风险垂直集中控制,完善授信中后台业务集约化处理。主要是要加快完善总行、分行、一级支行信贷审批中心和放款中心建设,加快分行、一级支行信用风险派驻制步伐。二是要按照计算机管理的要求,制定各类信贷业务的标准化流程,明确信贷业务的授权、授信、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统计分析、档案管理等各环节的操作内容和管理要求,逐步实现信贷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实现对信贷业务全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信贷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流程和内容进行操作,才能完成信贷业务,从而避免手工操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违规操作风险。同时,以统一的技术平台为依托,对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对其中不适于计算机操作的规定进行调整,将独立的、分散的制度规定进行整合,强化信贷政策制度的刚性控制,提高总行集中控制风险的能力和管理效率。要尽快制定信贷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对各级信贷人员的授权、操作程序、内容和职责要求进行规范,为全面实现信贷业务操作和管理的计算机化提供制度保障。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商业银行在防范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发展较晚,无论是理论和实践上都与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有着一定的差距。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长期的经营实践、研究和理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他们高度重视防范风险,普遍认为风险控制的重心应在事前,而不是事后完善。因此,他们一般都拥有一套完整的事前风险防范过程,包括:严格的风险监测机制,高效的风险事前预警,及时和准确的风险报告,有效的风险评估。作为风险有效管理的关键,将风险量化有助于准确识别和把握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同时将风险计算得出的结果准确记入到银行经营成本,从而准确分析出如何确保银行盈利空间。另外,他们还制定了详细的定量指标,利用信息化系统设置自动的预警标准及自动拦截指令,一旦违规操作超出预警标准则会自动拦截,防止违规操作,成功地将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结合国情,适当借鉴欧美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操作风险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桂茏.商业银行“流程银行建设”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2] 徐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现代商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