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医用化学是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应届高中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减少,导致高职医学院校新生的化学基础逐年下降,部分学生对学习医用化学课程兴趣缺失,合理地利用教学课件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改善教与学所面临的困境。
关键词:医药卫生类,医用化学,教学课件,学习兴趣,改善
近几年,由于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职业教育的功能从单一的为受教育者提供技能培训转到技能训练和学历教育并举,功能的拓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生源充足,运转良好。然而在这一现象背后,也滋生着各种矛盾,问题不断凸显。
1.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的现状
1.1 高职学生化学基础逐年下滑
目前,我院招收的高职学生80%是高中文科生,只有不到20%的学生是理科生。由于高考升学率的压力,许多高中在高一上学期即分文理科进行教学,导致文科生入学时所具有的化学知识基本上停留在初中水平,对学习专科化学教材有严重的畏难情绪,厌学甚至放弃学习这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1.2 高职学生对医用化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浓。
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医用化学课程不是专业课,学得好坏不重要,只需学好专业课就行。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普遍对化学不感兴趣。
1.3 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及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脱节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由于高职院校的学时设置及实验条件所限,以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2.制作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医用化学的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在基本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1 化学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课件用于课堂教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二是突破难点,只有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教学难点时才考虑到制作和使用课件,如在模拟错误实验操作时使用,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安全,而且使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危害性,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设计过程中要围绕上述目标遵循如下原则:
2.1.1 纲要性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容纳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可选择的文字、图表、动画、声音等素材也非常广泛,这就需要在明确的教学目的引导下保持完整性与精炼性的统一,既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又要适当取舍,达到尽可能的精炼。
2.1.2 科学性原则
化学课件的科学性是指课件所展示的一切都要科学、严谨。不仅内容正确,而且有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与医用化学的知识结构、教材结构保持一致,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和形式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
2.1.3 实效性原则
医用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课件来完成,实验教学的功能是任何其它教学手段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能用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就不能脱离实验,学生在实验中所获得的操作、观察、合作、应变能力的锻炼,以及对情绪、意志品质的培养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的开发而削弱实验教学,要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2.1.4 规范性原则
在制作化学课件时,教师必须考虑呈现信息的形式,包括界面设计,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要有统一的要求,使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
2.1.5 适应性原则
化学课件应操作简便,能适应不同执教者的使用,能兼容不同的软硬件环境。
2.2 化学教学课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课件中表达内容的媒体主要为文本、声音、图形、视频(静态和动态)等。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2.2.1 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实在舍不去的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链接形式提供,阅读后自行消失,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
2.2.2 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书,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
2.2.3 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另外图形与视频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们更能够刺激人的神经,提高大脑兴奋点,活跃课堂气氛等。声音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催化剂、记忆保持的保鲜剂,在一个成功的课件中它们的功能不容忽视。
总之化学教学课件的制作不是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动画及活动图像的简单组合,而是一门综合艺术,在策划与具体制作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效果,让多媒体的优势充分体现于医用化学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作者单位:承德护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夏雨;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4)
论文关健词:多媒体教学;缺陷剖析;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对策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大学课堂上得到推广和普及得力于它是一种现代化强有力的辅助教学手段,对于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不论那一类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可能制作得十分完善,难免存在缺陷,而这些取决于课件设计者的综合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不断推出,教师使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十分顺手,优越性明显。更加激发了更多的教师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知识体系,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热情,纷纷将传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融入到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中,使得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然而,限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原理相关知识缺乏、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制作出运动生物化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免强制作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真正弄清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作出精品运动生物多媒体教学课件,才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
一、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仍不完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送变得十分简便。基于“云计算”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非常便捷地通过屏幕将视频、图、文、声和音像等直观展示出来、生动地展现语言描述及教师形体语言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这对强化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提升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不少运动生物化学教师面对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造就的教学变革和教育变革缺乏了解和认识,局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理解不透,自己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使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如下缺陷:
(一)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力强弱不一。对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至今的个别运动生物化学专业课教师,总的来说都是年龄都偏大,计算机技能基础弱,自身的知识结构陈旧,十分缺乏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软件功能的强大的了解,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变革思想上准备不足,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不清楚,所以对要自已如何去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难度大,自然就出现了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在实际教学中就会放弃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中的音响效果、动画、影像等在对体现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的真实性、生动性、直观性和实际效果,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对已具备相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学生,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的教学能力遭到质疑,造成实际上运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不足和缺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制作出一个好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程序又比较复杂,比过去的备课工作显得既繁琐,又大增加了工作量,借用其他学校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又不太合适,这就是当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屏幕显示替代了教师板书和教学引导,失去了传统教学应有的活性。多媒体技术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来阐述运动生物化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说明、公式推导,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由于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理论复杂较难理解,课程相关知识抽象难以记忆,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采取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后,一切瞬间变得直观了,复杂的事物也变得简单了。如果仅用文字来表述很难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其实质就是电子屏幕代替的黑板,并没有更多的不同,还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用电脑屏幕替代黑板进行文字板书的初级阶段,也是当前高校存在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则走向另一极端,什么都离不开计算机。传统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可能,完全依靠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展示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全程教学。一切依赖多媒体技术,老师则自始至终控制设备,学生见不到教师的面,教师搞不清学生在通过学习后有何反应,师生不再互动,这种呆板的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原来的主动式教学变成了由电脑控制的被动式教学,形成了实际上的教、学分离。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仅停留在简单、机械的知识层展示,课堂缺乏生气。课件中的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单纯展示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另一个缺陷,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因为它便于操作和使用,当然它也是最低层次的课件。对于教育理念不能转变,现代计算机技术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差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涵盖些那些内容,如何制作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他们一味地追求本课程知识的覆盖面,使运动生物化学课件变成了word文档的演示档,不但课件占的空间大,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为这种课件所展示的更多的是技术理论和原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极不适合。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样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难度小,技术含量低,容易做到。若要制作可视频且能体现图、文、声、情特色,色彩丰富的优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难度自然要大许多。仅仅依靠专业课的教师来完成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不现实的,根据课件制作要求必须请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其他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既解决了专业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何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最关键的是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投入,切实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各个层面的问题。
二、弥补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缺陷的对策
(一)强化计算机技能学习,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不仅是要从分子层面传授运动与人体的生化反应之间的关系问题,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原理,运动生物化学教师上课时必须把握全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在传统注入式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深奥复杂难懂的运动化学原理和新陈代谢变化过程直观化、简单化,是激发学生热爱本课程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和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要让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数据就是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转贴于 可见强化现代科学技术修养是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提升必不可少。
(二)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体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高质量的课件。在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体系中,因知识结构的教学理念较为注重对事物原理和理论的研究,自然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推导较多,制成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难免以文档形式展示。但是,运动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基于对工作环境研究和工作过程教育的实践性内容,如果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只有文字和公式,必然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和贫乏。因此,制作者要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既要熟悉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熟悉“图、像、音、画、动漫”运用技能,才能制作出符合本科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好课件。虽然从事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能力不如青年教师。但是,他们的优势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所以,必须让从事教学时间长的教师加强现代计算机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力度,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而让青年教师强化实践训练,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才能出精品。才能为克服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打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培训,精心打造课件精品。把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精品课件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既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内容和形式、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将复杂变简单,将抽象变直观,枯燥乏味的原理和公式变得更有趣,体现无比优越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品的产生就必须在制作中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教学思路要有前瞻性、设计思想要体现先进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的搭建要呈现出科学性。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目标明确,构思精巧,清楚地表达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根据需求,收集好素材。根据“云计算”技术所具备的强大的处理音频、动画、文字、照片、图像、图、视频效果的能力将教学过程所教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计算机对图形、图像、文字等处理能力的优秀,很容易把运运生物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变得简单明了,对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极为有利于提高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大学课堂教学对象是大学生,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素质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因为不论何种教学方法其目标都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有所成。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也要从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既简单又实用。在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弄清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研究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课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单纯演示,要实现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对话、互动,在课件构思时根据需要安排人、机对话和师生间的交流方面的内容。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应将课件设计成学生的追踪的焦点、和热点,并注意增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人性化界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这样的设计出品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才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实现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优化,克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缺陷。
3.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不论何种教学课件都必须多做,反复做,在制作中学习,在制作中完善,在制作中提高,熟能生巧,只有熟悉了,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才能升华产出课件精品,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
成功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突显出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具备前瞻性和先进性及科学性,教学模式将根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时俱进不断更新。
一、多媒体课件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 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态为动态,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教材内容和板书的缺陷。
例如,在学习高二化学“乙醇”内容时,在课前两分钟,播放有关酒的起源的一段视频,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传说,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这样就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突破重点、难点
化学经常要研究微观世界,微观粒子用肉眼无法看到,很抽象,只靠语言难以解释清楚,学生学起来也费劲。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有些反应挺复杂,反应原理的解释要用到键的知识,键也是微观的。传统教学中往往用到模型、挂图,但过于静止、抽象,不易理解。多媒体的运用可克服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提高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力。现代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处理上具有高超的能力,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对瞬间变化搞定格分析。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
例如,高一化学中的“化学键”内容,要阐述微观原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内容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很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直观地模拟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从而揭示离子键的形成。
3. 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由于时间、观察条件、器材等因素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效果的结合能模拟实验过程,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实验的效果。
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模拟错误操作。例如,酒精灯、试管的错误使用方法;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以及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的错误操作,通过电脑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不但节约实验用品,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轻松达到教学目的。二是严重污染环境,易使人中毒的实验。
4. 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个别化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
由于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能力不同,掌握知识程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在掌握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差异。班级课堂教学中对每个学生来说,教学内容、难度和步调大致相同,这在某些方面会抑制优秀学生的发展,在另一方面会使其他学生感到不适应,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化学课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选择相关的分支进行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性;学生还可以接受计算机的测试,检验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计算机的提示,调整学习内容。
二、化学多媒体课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教育手段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作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通过其特有的优势,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让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人才规格多样化,这些均符合新课改精神。
2. 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手段,可以逼真地模拟出宏观化学变化中构成分子的原子相互分离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结构时,运用课件模拟石墨和金刚石的内部结构,将两者进行对比,这样做,能使学生较直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需要注意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
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应根据教学的需要,为教学服务。多媒体并非用得越多越好,要做到需用则用,不用则弃;要根据教学进程,选择最有利的教学时机,用于最需要的关键处,不要为“装饰”课堂而使用课件。
要 通过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教学手段和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为学生参与探索、感受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知识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主要论述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心得体会和经验积累。
关键词 化学;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1-0095-02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它。面对化学学习不容乐观的现状,教师需要做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化学的学科价值,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上升为爱学、乐学之境界。笔者通过学习和摸索,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多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能力和意志力。
1 加强网络学习,做到与时俱进
现实生活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还是中考成绩,教师为了让学生多拿几分,不惜牺牲自己午休以及课间时间、放学后的时间,紧盯着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疲惫,主要是通过占有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多的习题训练来提高成绩,身心疲惫的教师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研究教学的改进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虽然大多数教师对基础知识与技能落实较好,但是对学科观念、视角和方法的挖掘还比较欠缺,对初三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知识视野还需要打开;对所授内容的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识发展逻辑的融合还缺乏研究;对知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化学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要特别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免去了翻书、查阅的繁琐,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教师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在学生和课堂上,为教师自身充电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教学中所需要的各种相关资料,包括化学史、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活、化学笑话、化学游戏、化学谜语、化学练习测试及参考答案、补充资料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来实现。网上有现成的化学课件和课件素材,教师可以直接拿来在课堂中使用,或者稍作修改,使之更适合自己的教学;教师通过畅读网络,阅读化学图书、报刊及化学教学教案,使自己的知识、教学永远具有时代气息。
如化学王国里蕴涵着很多有趣的谜语,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谜语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化学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对化学教师的知识如此渊博而产生敬佩的心理,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例如:“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无冰可以制冷,细菌休想安家(打一物质名称)——干冰”“品德高尚(打化学元素三)——锌磷镁”“父母出门(打一化学名词)——离子”“计算机做题(打一化学名词)——电解”,等等。
2 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化学价值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现行化学新教材内容的设计尽量贴近了生活实际,甚至手中的一张纸、呼出的一口气都成了学生自己的研究学习对象,这样的学习易被接受。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讲盐酸时,上课前先为学生做一个实验:将带锈铁钉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让学生观察到铁钉表面上的变化(铁锈被除去,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学生看到眼前的变化惊呆了,不知不觉中感叹化学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趁此时机,再将上述铁钉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除了能观察到上述现象外,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长时间以后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铁钉消失。此课前实验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给人类带来许多方便。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巧用多媒体,为化学实验服务
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丰富的探究。而现实中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一些学校的化学教师只能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平时的教学,置学生于观众的位置,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了。另外,在化学实验中一些爆炸、毒性较大的实验,易出错误的实验,微观物质及运动的实验,也不能进行演示。
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进行演示实验的课件,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能进行自主实验的课件即“仿真化学实验室”,要学生自己装配实验仪器,自己设计表格,根据添加的药品量自动生成数据。当学生实验错误后,可看会模拟错误操作的后果,并给予相关提示信息,学生知道哪里做错了,以后就会避免错误的发生,并可以选择重新操作加深印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
但多媒体的运用要有一个度,不能滥用,适时适度的运用,会达到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作用。多媒体不能代替实验的基本操作,一味依赖多媒体的使用,也会使学生出现疲态,适得其反。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和亲自观察,才能获得直接经验,并和学习的知识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牢靠的知识体系。通过直接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还能正确快速装置仪器,迅速排除仪器故障,表现正确的步骤和过程,精确完成实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4 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化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相关。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要从化学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化学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调动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1.微笑在课堂,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刚开学,学生对我也许是一无所知,我就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含笑做了一番自我介绍:我姓黄,边说边给出一瓶黄色溶液,讲解这里面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然后问“你们姓名中有表示颜色的字吗?”如此一问,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都在想自己名字中有无表示颜色的字。
2.相信每个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每当我教完如“元素的化合价”等识记性的知识点,将背诵和默写的要求布置下去后,我不急于要求全班所有学生一定要在第二天全部完成,而是征求他们的意见: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呢?虽然各个层次的学生提出的时间不相同,但我都同意了。
二、培养学习兴趣
古人云:“教人而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无论是“教”还是“学”,“兴趣”都至关重要。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1.利用学科特点,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现象丰富多彩,能充分迎合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从而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在实验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加强和改进实验,以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增加趣味实验。例如,演示一组有趣实验:“水变奶”“白纸显字”“魔棒生烟”等,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猜疑”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和精彩变化,从而达到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改变实验形式。如,讲灭火原理时,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定的器材,如,蜡烛、烧杯、水、沙、剪刀、扇子、盐酸和碳酸钠,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灭火原理,学生兴趣倍增,思维也异常开阔。
2.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持久的注意力和兴趣。
(1)讲故事。中学生热衷于听故事,借助“讲故事”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物理变化”时,举例“铁杵磨成针”,通过回顾该典故,学生体会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不仅很好地理解了物理变化的实质,思想上也得到了提高。
(2)竞争激励。我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赛,如,背诵元素的化合价、默写化学方程式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把竞争带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运用多媒体。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扩大知识容量,还能创设出立体化教学空间。如,分子运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等。
三、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面对的是错综复杂的现实,必须充分准备才能适应,也只有备好课,教师才能居高临下,扮好角色,应付自如。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深入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准确全面地制定教学要求。备课至少要两次,一是集体备课;二是备学情(所任班级)。
1.集体备课,“吃透”教材
如,在备《溶解度》一节内容时,我提出教学饱和溶液概念时是否可以补充一个实验帮助学生去理解,经过反复推敲,补充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从实验的现象中就理解了饱和溶液概念中“饱和”的含义,这一实验的补充,比反复讲解清晰得多。
2.研究学情,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班级间的差异,根据各班的特点,在同一教学目标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问题,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注重学法指导。
四、提供适中练习
(1)练习的数量上要控制适度,必须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2)练习应有层次,先从知识再现性练习开始,适时提高到应用性练习、综合性练习;(3)要注意及时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在练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可以收到很高的练习效益。如,教学《元素》一节时,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2.日常生活中“碘盐”“含氟牙膏”等生活用品中的“碘”“氟”是指(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单质
3.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一个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总之,保证化学教学的高效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只有加强情感沟通,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实现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真正构建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小明.化学教学实施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查有梁.给教师的20把钥匙:教师应掌握的教育学方法.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课堂;学生资源;课前准备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从生活入手,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一、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资源。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师要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一要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二要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三要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预设生活化的课前准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一、课程开发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学校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进行创新,必须努力探索符合校情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和育人途径。我们学校确立的培养目标是以艺术为抓手,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给学生有足够的时空去选择和创新,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在学校领导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研究之后,学校一致决定根据“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的原则开发儿童画课程,把它作为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生好动、爱玩,特别喜欢动手。学生喜欢用自己的作品反映童年的生活,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对客观世界、自身生活的认识,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画正好利用了这一特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2、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要能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从1999年起,学校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开设了学生美术兴趣小组。学生兴趣浓厚,绘画水平日渐提高。学生绘画作品先后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奖,具有一定的基础,内部条件十分成熟。
二、教学活动目标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获得多元的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设计与应用,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形成乐学、求美、创新、等品质;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儿童画”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使学生掌握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
2.掌握儿童画绘画的基本技法。
3.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认识儿童画,培养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审美、观察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活动内容:
根据我们的总目标,儿童画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绘画的基本技法的训练。
2、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色感的培养。
3、围绕以儿童画创作为形式开展一系列活动:
(1)、收集有关儿童画的资料,了解儿童画的绘画方法、技巧。
(2)、参观各种展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儿童画的艺术欣赏、评价。
(3)、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自然,用自己的双手绘制出各式各样的作品,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4)、学生绘画作品进行展览。
四、教学活动重点:
1、儿童画绘画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2、儿童画绘画的基本技法的掌握。
五、教学活动难点:
1、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张扬。
六、教学活动时数:每周两课时
七、教学活动过程:
学校在抓好美术课堂教学主阵地的同时,把儿童画教学向课处延伸,学校每星期二、星期四下午放学后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时机,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1、学科渗透。每门学科根据儿童画课程的内容,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增加有绘画内容,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2、围绕儿童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综合性学习。
3、开设儿童画教学课。
4、开展绘画兴趣小组活动。
(1)、面向全体学生。在各年级开展儿童画教学。
(2)、校级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儿童画,选拔优秀苗子,进一步训练提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儿童画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笔画的训练。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性情,教给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技巧以及一色彩知识。
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掌握各种儿童画的绘画方式、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体验自然,激起学生创作的火花,大胆创新。
八、课程评价:(评价分两部分)
(一)、作品展览点评。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作品展及校内作品展览,加强宣传和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同学间互评。
(二)、建立个人的成长记录袋。
1.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儿童画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2.作品集:每个阶段学生的优秀作品,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等。
3.小评论:针对某一作品进行的同学、老师及自己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小猫简笔画提高学生的夸张概括能力。
2、学生一个人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3、让学生懂得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夸张概括的笔法画小猫。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学具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或文字资料。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动物吗?
师:那么,谁能说说你都见过哪些种小动物呀?
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动物的简笔画。
(二)游戏表演、自主探究学习环节:
1、师:(提问)谁知道捉老鼠的能手是谁?
师:对,是小猫,请学生来模仿猫是怎么叫的。
课件出示猫的图片,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猫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一下,再分组练习用简笔画的方法画一只猫。
3、请学生讨论:
猫最爱吃的都有什么。
师:猫当然是爱吃鱼了呀,看这就是鱼(出示鱼的图片),鱼的特点是什么呀?
师:请学生来模仿鱼是怎么游泳的,老师来点评一下。
师:请学生结合老师前面教过的画鱼方法自己画上鱼。
(三)独立拓展练习环节:
1、学生自己练习画简笔画。
2、为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一个自己的家。
3、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课堂总结:
1、教师作本节课的小结引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动物和我们是好朋友。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2、由游戏模仿可爱的动物来结束本节课。
小学生简笔画教学课件二
活动目标
学会分四部画会冰箱。
知道冰箱都有哪些用处。
活动准备
冰箱图、画画本、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这个图大家认识它是什么不啊?
2、大家还知道是家里装好吃的冰箱那!
3、那你们还知道冰箱能干什么啊?
4、不知道了,那我们一起想想,冰箱能给你们冻雪糕,那我们吃的肉怕坏,是不也可以冻冰箱里,天热蔬菜、牛奶、糕点都能放在上面保鲜啊!
5、动脑想想才知道冰箱还有这么用处那!
6、那你们会画家里的冰箱吗?
7、我们学一学画冰箱
——拿出笔本先画出冰箱的外形,是长方形的对吧!
——冰箱是上下两个,我们从中间分两半。
——我们开冰箱时又把手,在画上把。
——冰箱下边加个底,变成大冰箱。
8、我家冰箱画完了,你们家的冰箱画完没?
9、我们是不是四部就学会了画冰箱,用水彩笔涂上喜欢的颜色。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讲计划;品质课堂
随着小学“学讲计划”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深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讲计划”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主旨,主要通过“以学定教”的基本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学习”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即贯彻“学讲计划”的重要教学理念,组织新型的教学模式,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往年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小学科学品质课程,提升科学课堂的魅力。
一、组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科学是一门内涵深刻的学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组织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课堂氛围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例如,在讲小学科学三年级(教科版)“我们知道的磁铁”时,因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基本的学习,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理解分析磁铁的一些特殊性质,并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磁铁,给其取名,在此基础上分析磁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拿来各种形状的磁铁,让学生各自选取自己喜欢的形状,在同伴之间进行观察并组织“磁铁游戏”,通过互相吸引来探究磁铁的性质。通过游戏,学生总结出了磁铁的基本性质“吸引铁制品,有正负两极”等。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在游戏的基础上给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点的补充,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引进“翻转课堂”,提升自主能力
在“学讲计划”的推动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被引进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所谓“翻转课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在多媒体技术的激发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小组合作,鼓励质疑精神
例如,在讲小学科学五年级(教科版)“给冷水加热”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从冷水加热的实验中认知冷水加热后的体积变化特点、质量变化特点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本课教学前,教师先在PPT上给学生引出一些基本问题,如“如何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呢?哪些因素影响着物体在水里面的浮沉呢?”教师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并通过讨论分析这些问题。同学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并通过教师的冷水加热实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如“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为什么会增大?为什么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教师结合实验给学生做出具w的解释,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班级授课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把班里面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指导小组内部的成员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发挥群体效应,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意识,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小学科学四年级(教科版)“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灯泡点亮的实验,感知实验中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使灯泡发亮的过程,并学会在此基础上画出电流在小灯泡内部的流动路线,并及时对实验设施进行检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指导每个小组分别带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在各自的小组内部进行模式灯泡发光的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演练,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并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总结出灯泡发光的规律,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之后教师给学生讲述具体的知识结构,并给学生展示出六幅图,看看这些图里面的连接装置是否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提出质疑,并及时解决,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在小学科学课程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严格贯彻“学讲计划”的精神内核,通过组织相应的课堂教学实验和课堂讨论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