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寓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的改革方面,政府的职能发生了巨大转变,对社会事务的管理不仅牵涉政府,还牵涉非政府组织,很多原先由政府负责的公共事务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授权给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也占有了一席之地,因此,有必要重视公共管理专业人刁‘的培养,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需求.
公共管理理论作为一套完整而独立的科学体系,有着较为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面临的最大任务是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仅对政府事务进行管理,而且对社会事务也进行管理,所以,公共管理具有较一直的公益性和适应性,其管理的对象包括国家事务、政府事务和社会事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它比行政管理的对象更一直,而且体现了具体的事务性,其主体和行政管理相比也显现出多样化特征,有志愿者、中介机构、居民组织等。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中,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人市场机制,注重管理的实效性,变原有的集权为分级授权,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公共责任和社会权力在各类层级的政府组织机构管理中分化,真正有效实现民主管理。
二、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
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二者在目标、主体和方式上有重叠之处,只有从其产生环境和内涵来进行分析,只能对两者的联系有准确把握。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属于学术领域,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在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其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最初的公共行政转向公共政策,再转向现在的公共管理。而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政府管理,经历了产生、发展和科学化三个阶段。
第一,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具有一直的公益性,研究内容包括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和采取的方式;而行政管理的研究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是指公共部门的管理规律和实施方式,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第二,公共管理将工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借鉴到政府的组织管理中,将管理视作一个整体,只是两者的管理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公共管理注重和强调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第三,从权力的角度来看,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拥有者,然而这种权力应该对社会生活负责,并非毫无限制。在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中应该将权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结合,根据人民的需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三、公共管理理论对行政管理的借鉴意义
1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的企业化管理。我国因为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分集中,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而政府内部各组织机构的设置相互重叠,职责不明,导致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相互掣肘,再加上有些行政法规不健全,使得政府机构臃肿而庞杂。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公共管理应该借鉴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将管理效率放在重要位置,一切机构的设立、人员编制都应该为效率这一中心服务。这在行政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公共管理注重引人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竞争机制,这使得原有的政府公共服务垄断地位动摇,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政府工作人员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根据我国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把竞争机制引人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在某些领域开放公共服务的市场,允许相关的私营组织和机构进人,提供公共服务。在一些基础设施行业,如水电、电信、燃气供应等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将私营机构引人,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低效弊端。
3公共管理借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和企业管理在目的、对象和方法上有着不同,在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中完全采用企业管理方法并不适宜,然而,企业管理中有些方面还是值得借鉴的,如对市场需求和顾客反馈的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强调投人和产出分析、重视成本核算等,将这些科学兀素引人政府公共管理,能够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企业的绩效评估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比如在对管理人员的酬劳计算方面,按照个人业绩或经济效益产出量来进行,可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管理人员懒散的作风。可以把官僚组织进行分解,细分为很多半自主性的执行机构,引进一些企业管理的科学管理办法,如,在对人员的管理和编制中,采取劳动合同制,签订绩效合同制,或者是采用服务承诺制,改变以往的固定工资制,采用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和服务积极性。
4公共管理强调授权和分权。政府组织机构存有典型的、分明的等级,不能对社会管理新的变化做出及时回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权法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在企业,经理一般采用分权管理的办法,使层级减少,将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当中,以便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迅速反应,积极有效地解决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政府的分权和授权形式也可以借鉴这种办法来应对社会变化,将权力分放到各个社会服务和管理基层,让基层享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权,如,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等。这种民主管理模式可以让基层的管理机构享有更多政策执行权和政策决策权,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各层级政府管理机构的工作积极性。
5公共管理注重实效性。传统的政府公共管理只重视投人而忽视效果,很少对工作效率进行衡量,从而导致效果越差,投人反而越多。公共管理理论强调的是实效性,其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成本核算理论等都强调投人和产出比,主张将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相联系,对政府管理活动的投人和产出进行计算,对公共部门和公共机构提供的服务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政府依据不同的外在市场情况和利益需求做出反应,使管理机制更为灵活并具有时效性。在对公共管理财务和物力的控制方面,改变以往以投人决定拨款的预算制度,根据服务产生的效益进行拨款和预算,融人预算、产出和效益挂钩的企业管理方式。
预算是对公路工程项目做出的全面规划,当出现预算之外的事项时,应按照正规程序调整预算。无论调整前的预算还是调整后的预算,都应该严格执行,树立“预算即法”的执行意识。然而,当前公路工程项目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多与预算脱钩,存在较严重的预算执行“两层皮”的现象。严格执行预算的前提是需要有科学、合理、精确、细致的预算。然而,由于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不足、各职能部门预算编制意识差、重视程度低等原因,造成预算编制不够精准,缺乏准确的标准和依据,导致预算编制出来后可执行性差,预算执行脱钩严重。此外,实际业务执行的复杂性也是造成预算与执行脱钩的重要原因,例如材料采购时由于市场短缺造成的采购成本急剧上升,导致采购预算超标等。
二、加强公路工程预算管理的策略
1.充分论证,建立预算基础项目库
预算基础项目库是做好年度预算的基础工作。要充分做好预算项目的论证工作,建立预算基础项目库,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预算年度保障的内容,使预算工作规范化管理。充分论证,分轻重缓急建立预算项目基础库。预算基础项目库是由各个预算基础内容组成的,预算基础内容的科学合理与否决定了预算项目基础库的科学性。因此,需要对预算基础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并对预算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序,在企业保障能力有限的情形下,规范选择优先保障的项目,确保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综合协调各部门预算编制
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制造性企业,市场供需是决定企业预算的重要方面,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资金等预算都需要以市场为主导进行协调安排,市场需求决定了生产预算,生产预算决定了仓储预算、采购预算、资金预算等等。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销定产,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
3.预算即法,严格预算的执行落实
做好预算管理,必须牢固树立预算即法的理念,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监督预算的执行。事前严格按预算审批事项。凡是预算当中没有的项目,不予拨款,不予审批;凡是超预算的金额,除专项审批外,一律予以核减;凡预算内的项目,一律严格执行,杜绝消极执行的情况。事中杜绝变相执行。预算执行“两层皮”的关键环节在于事中的执行。由于市场客观环境的多变以及业务经手人的主观意愿的控制,使业务执行容易发生背离预算。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严格控制业务经手人随意变更预算执行业务的情况发生,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事后财务报销监督。事后财务报销审核监督是保障严格执行预算的关键环节。由于业务经手人执行任务时往往存在“将在外军令有可不受”的思想,把完成任务放在第一位,忽略了预算的执行标准。事后财务的报销审核可以有效的抑制这一现象的发生,没有执行预算的无预算项目、超预算项目一律不予报销结算,扭转“钱花了再说”的不正风气。
三、结语
一、社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进行了具有社会管理性质的工作,但并未形成与之相应的理论。解放初期,为稳定全国社会生活秩序,我国政府结合社会的发展曾经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调动一切资源完成了工业化体系的建设。1979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整个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形成有序的社会管理局面,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从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房、城乡关系等领域,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涉及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管理体系。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在我国具体而言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优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的政府“全能”的一种社会管理体制,改变了以前旧中国社会分散的状况;在从业人员管理方面是以国体为单位的经济基础体制;城市人员社会管理是以街道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四基础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流动管理。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为我国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但是,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也存在固有的缺点,一是所有就业社会人员都由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单位所管理与控制,不利于社会的正常流动,使社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制度的不断变迁。二是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和社会,成为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全能型政府,不但行政管理成本很高,而且在把一切权力集中到政府的同时,也把一切责任都集中到政府,社会自身缺乏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这种巨大社会变迁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波及之广、影响之深、势头之猛,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罕见的。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社会变化的挑战,为此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管理的概念和理论正在逐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社会管理的定义
如对于什么是“社会管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学者对社会管理提出了不同的定义,学界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了不同解答,对社会管理概念形成了不同的定义,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对社会管理做出了界定,第一种界定从国家管理角度看,有学者将社会管理定义为:国家通过自己的权力机关或授权部门依据一定的规则,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干预、协调、调节、控制等行为,它是政府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管理行为。第二种界定从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社会管理的内涵,认为它实际上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杜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过程。以上两种对社会管理的定义突出了国家、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但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其定义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社会管理涉及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也不应局限于国家和政府层面,其次在这种概念定义下国家作为唯一主体凸显的是国家、政府行政管理式的“硬”管理模式,而忽视了国家及各社会管理主体的引导作用。第三类社会管理的定义区分了广义的社会管理和狭义的社会管理,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较前两种定义,第三种定义中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了社会成员组成的专门机构,但与前两类定义相同的是,该类定义依然强调社会管理的管理监督方面,而忽视了社会管理中的引导、调节等“软”管理,而且广义和狭义之分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实际上,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第三种定义突出价值诉求和管理目标但没有指出社会管理的内容。基于以上对社会管理概念的分析和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考量,我们可以把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规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控制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公正、对应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稳定。这七条既是我们所理解的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也是现阶段社会管理所应包括的主要内容。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保护、维护群众的权益,促进社会公正,这是一个价值尺度,没有社会公正,协调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就谈不上。没有社会公正,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就难以化解。只有在规范行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保持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的目的。基于以上考量,我们可以把社会管理界定为:在一定的共同价值和规章制度下,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防范社会风险,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管理活动。通过这个界定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管理的概念和范围,二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三是社会管理的目标。
三、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的概念区分
我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缺乏相对独立的概念和明确的研究范围,通过上述三种社会管理的概念分析,不难看出其与公共管理的概念是十分相似的,而社会管理未来必将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甚至成为一门专业的学科,这就势必应与其他相似学科进行区分,在现阶段社会管理与公共管理概念相区分是十分必要的,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组织和以公共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与社会管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二者的相似性在于:(1)公共管理不仅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而且更强调社会公平,同样社会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在维护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和谐发展。(2)公共管理的主体不只限于政府也包含了各类社会组织,同样社会管理的主体也应是多元化的,既包括国家、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也应包含各类民间组织,市民团体等各类组织参与其中。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问题是课内积极识记,走出教室无人问津,学得快,忘得也快。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持续上。
根据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我将每次的语文小课和一日三餐后的10分钟时间乐称为“正餐+点心”识字游戏时间。识字正餐时间,孩子们与字宝宝们“打声招呼”后,就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巩固生字,有猜谜语、摘苹果、定时认读……识字点心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次,户内户外相结合,学生兴趣十足。
下面具体讲一下识字点心时间的游戏玩法:
一.早餐点心(户内)──挑战需要勇气
①识字擂台: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认读所有的生字。(挂擂主牌)
②勇过同心桥(见图):师徒互帮互助后老师抽读,读对一个字或词则师徒往桥中心前进一步,比一比哪一对师徒最先汇合。
(游戏闪光点:活动气氛浓,参与者兴奋;不足:参与面欠窄。)
二.中餐点心(户外)──剪刀石头布,碰碰我的运气
①两个组:两人对坐,将卡片叠在一起,剪刀石头布后,赢者拿一张卡片认读,对的放在自己一边,连续“对峙”直至读完卡片,五局三胜制,胜者领取一颗“星星”。(认读时也可加入组词)②四人组:两人一队,每队各派一人进行剪刀石头布,赢者读卡片后让同队的另一位从起点向前跨一步,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
(游戏闪光点:参与面广,在此基点上,孩子们可自由重组队员,重新编排,兴趣浓厚;不足:学生剪下的卡片易丢失。)
三.晚餐点心(户内户外皆可)──快乐下棋。
①同起点同终点;②异起点同终点;
本游戏涉及棋谱的来源。棋谱可由教师针对班级学生兴趣自制,也可
收集各类棋谱,如孩子们数学学具盒中的“加减法游戏棋”棋谱、平时经常性玩的飞行棋棋谱。棋谱常换,以满足孩子新口味,保证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的兴趣。
游戏时,二至四人一组为宜,将字卡放入棋谱格内,掷骰子下棋。走入格内“休息”时,读字卡或组词。字卡或组词正确的则有机会按格内“暗语”行事,一旦看了,非“行”不可。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数学中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的、意义深刻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简单性。
简单性是美的特征,也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数学的简单美具有形式简洁、秩序、规整和高度统一的特点,还具有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例如,众所周知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形式多么简洁规整,应用又多么广泛普遍。在梯形的面积公式s=1/2(a+b)h(a为上底,b为下底,h为高)中,当a=0时变成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a=b时,变成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方法在数学中处处可见。其思维方法引入深思。
二、和谐性。
各种自然形态,特别是动植物的生态以及人类的许多造物形态都有蕴含丰富的数学关系,有丰富的对称美、和谐美。作为反映和研究客观规律的数学科学,集中反映了这种美的特征。数学美的和谐性是指数学内容与结构系统的协调完备和数学所表现出的均衡对称。
三、严谨性。
严谨性是数学的独持之美。它表现在数学定义准确地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数学结论存在且唯一,对错分明,不模棱两可;数学的逻辑推理严密,从它的公理开始到演绎的最后一个环节不允许有一句假话,即使错一个符号也不行。此外,数学结构系统协调完备,数学图形美丽和谐,数学语言生动严密等等都表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例如,极限过程,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人们无法经历它的全过程,而极限理论却使我们在推理想象中完成这个过程。对它所推出的结论的正确性人们确信无疑,达到尽善尽美,令人陶醉的境界。数学美的这种严谨性,要求数学工作者具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美德,这正是数学美的伦理价值所在。
四、奇异性。
数学中新颖的结论、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令人惊讶的奇异美。例如,欧拉发现的复数z=cosθ+isinθ=e(或i),当θ=π时得到e十1(或ie)=0把五个重要的特殊的数0、1、π、e、i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函数f(z)=x+yi在复平面内处处连续却处处不可导这一反例的构思多么绝妙!诸如此类,好似天工巧设,出神入化,给人一种奇异的美感。
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一、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具体方法如下:(一)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二)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三)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四)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
二、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大量生动的感性材料给学生以美感直觉,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形象,再上升为理性形象,成为字母与运算符号间的造型艺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把正棱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圆锥、圆柱内接于球、圆锥内接于球、圆台内接于球、球内切于圆柱、球内切于圆锥、球内切于圆台以及球内切于正方体、球和正方体的所有棱都相切与球外接于正方体等等常见的特殊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相“接”相“切”问题,画出图形、分析比较,区别异同。根据多面体与旋转体的定义和性质,归纳总结各种情况下“接”与“切”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寻觅解决问题的截面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解决的途径。这些优美对称的图形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到美的神韵。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了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据青少年“好想”、“好动”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数学的奇异美,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标新立异,找出最优方法。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美的进力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毫无疑问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
多数同学能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和反证法给出四种证明(证明略),初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时机,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的整体结构特征,发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寻求其它证法。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维活动,经过观察、分析、联想,有的同学给出了一些新颖证法,其中提出了一种三角证法。
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到创造数学美的愉悦之中。
这个对学生来说,可视为创造性发现。此时,师生情感交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
预算管理就是指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调整与预算分析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
二、联合利农科技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预算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建全
公司单纯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各部门只用报各项费用数据即可。没有全员参与的意识,各部门没有专员来跟进日常预算的执行情况,有的是部门经理自己,有的是部门文员,随意性很大。在编制预算费用时候,分管部门的副总为了不让费用超预算,拿到最后的预算考核分数,可能多报预算,公司的总经理不可能事事具察,财务部预算专员的权利有限,对预算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做到很好的协调处理,财务总监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也无法做到经常性和有效性,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非但不能通过预算控制费用,反而使支出显得“合情合理”,因为“预算会议通过了”。
(二)预算参与人员没有经过较系统培训
公司预算参与人员除了部门负责人外,有的是安排部门文员来跟进。这部分人员(包括部门负责人)都没有进行系统培训。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问题较多,经常出现较大漏洞。比如:用工时推算工人需求人数的计算方法存在漏洞;费用归类有的归入无效消耗,有的归入低值易耗品开支等。仓储部在登记其他出库时把本该计入固定资产的项目费用化,而且整个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都没有一个标准规范性文件给各部门来参考执行。
(三)预算管理制度流程不清晰,有待规范
(1)公司预算控制流程上缺乏一个具有权威性的规章制度来对预算控制执行加以规范,使得预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可供遵循的标准,从而影响预算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如:费用开支是否超出预算,可能因为费用归类问题,之前预算到其它科目,而财务审核又归入另一科目,以致造成有一部份项目出现超预算开支,而另外一些项目却有预算无开支。(2)财务部在审核预算时,因为没有权限,超支无论大小、类型都要呈报给财务副总审批。有的采购可能因为是生产急需,部门领导就直接拿去给总裁批了就执行。这就造成预算监控、预算调整十分混乱。
三、己女进联合利农有限公司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起从“公司高层”中层部门负责人“基层部门预算员”的三层组织架构体系,明确各架构人员的分工与责任,充分调动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主动性。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只是一个具体的监督执行部门,主要发挥督促和指导各部门预算工作的作用。公司高层人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是对下属部门的预算负责。确定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提出的相关指标是否合理,费用开支是否必需,是否与公司的预算管理目标一致;协调确定相关部门在一些模糊费用或权责发生时的责任归属。中层部门负责人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是要详细了解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过程。清楚每项预算开支的来龙去脉,在日常预算执行过程中自主进行监督,并对出现的预算差异做出合理解释。基层部门预算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是要详细了解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的过程。辅助中层部门负责人编制预算,并对日常开支情况及时汇总跟进,及时将预算执行情况第一时间反映给部门负责人,使预算控制从基层部门就开始。
(二)加强预算参与人员的培训
预算参与人员的培训应当针对不同架构人员进行不同要求的培训。针对公司高层,主要是针对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管理的流程、预算的执行控制过程、预算的指标对整个预算的影响方面进行培训;针对公司中层部门负责人,就要针对该部门的预算编制、费用开支项目归类等,以及如何及时进行预算控制进行全面详细培训;针对基层部门预算员,不但要培训前述中层部门负责人的内容,还要特别针对各表格如何填写,日常工作中如何辅助部门负责人进行预算控制方面进行培训。
(三)确定合理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编制的可靠性
关键词预算编制销售观起点论模式利润观起点论模式
预算管理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搞好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预算编制的起点。随着现代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并运用的销售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在理论和实务上都表现出很大局限性,应通过利润观(或每股收益)起点论的预算模式加以改进。
1销售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的局限性
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模式是指以销售预算的结果为起点,分别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利润预算、现金预算等的一种预算编制模式。这种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基点,适应市场状况,得到普遍采用。然而,这种模式在理论和实务上存在以下致命缺陷,不能达到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提高公司价值的预算管理目标。
1.1销售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所依据的假设不具有现实性
销售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隐含的两个假设是:①预算编制者具有强烈追求无限利润的动机——其唯一限制是销售;②销售与利润的增减变化具有一致性。笔者认为,现代公司制度下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契约、公司利润内涵都内生地决定了这两个假设都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
现代公司制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有者关心的是投资的回报,而经营者则关心自身的效用最大化(如报酬、社会薪金、隐利等),一旦两者发生冲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理性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就有可能发生。在预算编制上,公司所有者处于直接生产经营之外,经营者编制预算并执行;所有者当然追求利润,而经营者就不一定像所有者那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去追求利润,他往往从自身当前利益出发进行管理决策。或者不计成本和风险,片面追求销售的增长,不正常扩大市场而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本;或者在可以开拓市场增加利润时,极端保守,怕冒风险有损当前稳定报酬而对市场机会视而不见。可见,作为预算编制者的经营者具有强烈追求无限利润的动机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此外,将销售视为利润的唯一限制也不合理,利润目标至少须考虑销售与成本两方面因素。
公司利润的内涵内生地决定了销售与利润增减变化并非简单的一致性关系。从数量上看,利润=(销售)收入-成本,收入的增长并不必然导致利润的增长,须考虑对应的成本变化情况,过分追逐销售,造成对市场的过度开发,忽视对成本的管理,会因经营风险过大而陷入困境。山东秦池酒厂通过夺得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迅速占领国内白酒市场,但2亿元的广告成本却压得它销声匿迹。从质量上看,利润是否会带来净现金流量的流入是关键,否则,利润增加往往成为呆账、坏账,造成虚假繁荣的陷阱。最后,从利润与公司战略关系看,需要考虑不同的战略类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利润的影响,如市场竞争程度、规模经济、政府政策等。
1.2销售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所反映的经营观念的落后性
公司经营观念经历了产品经营和市场经营两个阶段,正处于向资产经营转变的时期。资产经营是指把企业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集中等方式进行有效地运作,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它强调要考虑资产的机会成本,在社会范围内优化资产产能配置,使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市场化,达到整体资产收益最大化。销售量决定生产数量的预算编制思路,使得公司内部在是否生产,如何生产、生产多少的决策上处于被动地位,不能主动从本部门资产实际产能出发,结合公司目标利润(或每股收益)进行成本效益考核和模拟市场核算,决定本部门资产收益最优化生产预算。
1.3销售观起点论的核算模式可分析的视角具有狭隘性
首先,这种预算模式与公司财务指标体系相分离,仅反映销售及相关的计划的执行情况,不能运用财务指标进行经常的预测、反馈、对比分析,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资产运营、财务状况的及时信息,提高管理、决策质量。其次,这种预算基本上没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既不能通过预算信号向外部信息使用者发出企业现时和未来价值的信息,又不能通过外部相关市场的对管理者的经营施加约束,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治理困境。
2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的优越性
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就是以目标每股收益或利润水平为起点,分别编制收入预算、成本预算,进行反复平衡,直到实现目标利润为止的预算编制模式。这种预算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公司计划和控制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来影响公司股价,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且有利于解决公司委托问题,提高信息披露的有用性。
2.1将预算与企业的战略衔接起来
追求利润是公司经营的基本目的之一,公司战略归根结底是为了保持或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的利润追求不一定是管理当局的目的和方向;而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可以在目标一致的最大可能限度内保障管理当局的经营决策、对公司战略的设计和实施符合所有者的利益。
2.2强化公司各个层次的经营管理
按照杜邦分析法的思路,每股收益综合而详细地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实际上,在杜邦分析法下给出的是投资报酬率,增加负债率就可以得到权益资本报酬率,进而得到每股收益数据;反之,从每股收益推出投资报酬率,该指标经过杜邦分析法的层层分解后,各指标所组成的体系就与公司经营的各方面息息相关,通过控制每股收益就可以控制整个公司的经营活动。通过对财务指标体系经常的预测、反馈对比分析,可及时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资产运营、财务状况的反馈信息。
2.3顺应资产经营的趋势
以每股利润为预算的起点,内在地强调公司经营结果必须达到资产提供者最低投资报酬率(资本的社会机会成本)的要求,否则,所有者就会采取各种形式撤走资本。
2.4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委托困境
在我国,公司的财务预算由董事会编制,由股东大会批准,由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当局负责执行。预算管理涉及三方主体,且三方的利益考虑和掌握的信息都不同,管理当局有更大的管理内部信息,董事会次之。如何通过预算管理降低信息不对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提供了通过每股收益借助市场力量的思路。每股收益是证券市场的一个基础性的财务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股票走势。股票价格的变动直接反映着公司执行预算,加强经营管理的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管理当局的经营行为,对其造成外在的压力,促使其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勤勉管理。另一方面,管理当局也有通过每股收益引致股票价格变化表明良好经营的动机,这都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困境。
2.5有利于与财务报告体系衔接,增强信息有用性
随着所有者对公司经营信息需求的增强和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规范,财务预算的披露问题就十分突出。在证监会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均做盈利预测披露的情况下,对财务预算的信息需求不迫切;随着监督规范仅要求在配发、增发、发行可转债时强制披露盈利预测信息,财务预算的披露就显得格外突出。因为监管部门要求,凡在股东大会上提及财务预算的,也必须在股东大会决议中披露,这导致只在董事会上讨论财务预算成了普遍做法。我们认为,将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公开披露,可以增强财务信息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明细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为外部决策者提供更有用的会计信息。在期初编制的预算报告中的三张预算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显然有助于对公司年度经营情况进行预测,从而分析股票价格,决定是否购买或持有。在期中,将定期或适时取得的预算实际进度报告或实际的三张报表与预算比较,确认差异并予以公开披露,为实现预算提供了保障,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基于期初预算所做决策的修正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此同时,这种预算的数据结构与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一致的,每一层次的单位或个人都对应着一定的明确数据,与其权利和责任相联系,从而使财务报告明细化。
3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的可行性
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盛行,它给了决策者更大的决策空间和视角,有助于协调管理层和所有者的利益关系,促使公司经营活动与公司价值最大化相一致。在我国,一般是以销售为预算起点,且大都不太成功。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利润为起点的预算模式将更有适用性。实际上,邯钢经验就是一种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的成功运用。邯钢经验可概括为“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运用倒推法确定目标成本,即单位产品目标成本=(市场价格-目标利润);在市价外在确定前提下,首先确定目标利润才可确定单位目标成本,在预算编制上实际就是一种利润观起点论模式。
利润观起点论的预算模式的基本思路是,预算编制从选择投资报酬率、利润水平或每股收益开始,且这种选择由所有者与经营者分别进行,通过既定的程序协调决定,增强其可执行性。经营者依据协调后的指标计算成本总额和产品数量,拓展为包括成本预算在内的利润预算,与现金预算、资本预算一起构成全面预算。
参考文献
1陈毓圭.财务学术前沿课题[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组织单位不同,预算编制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别。轨道公司是在预算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综合平衡”原则编制预算计划。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总经理、财务经理、主管计划经理、主管运营经理、主管工程经理等构成,其中总经理统管全务。预算编制过程:第一步,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分析当前已经完成的预算基础上,收集企业内、外部所有信息,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资源、投资、环境等因素分析它们对公司未来经营和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给定一个预算年度的初步性预算指标,初步性预算指标一般较笼统,就收入、利润、工程完工程度等几个数据,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将初步预算指标下达给各部门部长。第二步,各部门根据基期数据为基础,仔细分解初步性预算指标,并结合具体工作内容考虑影响预算的相关因素,确定初步预算。第三步,各部门将各自初步预算上交给计划部,然后汇总,由财务部根据汇总结果确定资金预算,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表等,最后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第四步,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初步预算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确定预算目标;若预算审查没有通过,则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反馈给各部门进行修正,经过几次上下的反复,达成一致,最终确定预算目标。各层各级逐步下放、落实。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二、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执行中要加强事中控制和成本监控,通过对比经营活动的实际结果和预算之间的差距,可直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体到实际,轨道公司每年年初都会签署经营责任状,以激励各部门搞好经营工作。与此同时,落实过程中利用NC-ERP管理软件对预算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加强事中控制。如果事中控制和成本监控中发现预算超支,就要及时停止下一步工作,分析超支原因,纠正偏差,适时制定下一步预算计划,以便及时调控预算,确保实现年度经营目标。另一方面,预算执行和监控能中发现的有商机的新业务,对于这些有潜力的新业务要及时编制预算计划,以免导致预算落后,使预算全部得到切实落实。
三、预算的考核与评估
通常境况下,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要定期考核与评估预算执行结果,总结实践经验,为制定下一步预算计划提供借鉴。轨道公司每季度预算执行完毕,各部门形成预算执行报告和预算差异分析,由内审部、企业管理部、计划部、财务部组成考核小组,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报告和预算差异分析进行实地考核,考核预算执行报告和差异分析的真实性、准确性,然后将考核结果上报给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其评估考核结果,提出纠正意见,调整预算偏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由此可见,预算执行的考核与评估是确保预算不偏差、不超支的关键,对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预算管理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和应对措施
面向全体学生,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实施成功教育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每位初三学生都想在学习上获得较大的成功,实施成功教育就是对学生成功心理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形成“我要学”的主动心理,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现结合本人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成功教育法的经历,谈些做法和体会:
一、成功教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影响尤其突出,如果把学生良好的智力比作是台性能较好的机器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机器的动力。可见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意志和个人特征等)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牵引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成功教育,顺应学生的心理要求,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化学教学中,可借助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实验的趣味性、直观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创造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并帮其获得成功,通过成功感的满足与刺激,来激励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兴趣,加大学习动力,逐渐促成观察、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的有效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成功教育的做法。
1、情感的支持是一剂精神良药。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就像春天的雨露,润物细无声,渗透学生的心田,极大程度地鼓舞了学生的积极情感,融洽师生情谊。在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关爱学生是一剂精神良药,尤其是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教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都能激起他们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到被重视而不是被抛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难易,都应认真的给予分析或引导,不挖苦,不讥讽,多赞许,多鼓励,促使学生接受来自教师的情感支持的同时产生了对教师的好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关系,化学习的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表扬鼓励,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成功是人人渴望的,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力量,只要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快乐,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唤起,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因而学习信心倍增。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一些阶梯性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尽力让他们经过努力后能取得成功。让低层生“吃得了”、中层生“吃得饱”、高层生“吃得好”,极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H2实验室制法时,当学生完成Fe、Zn、Mg分别与稀H2SO4反应的实验后,提出三个问题:⑴上述反应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吗?为什么?⑵制H2应选什么药品?⑶制H2应选哪些仪器?由三位不同程度学生回答,均得到良好的效果。本人认为,教师应恰当地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应给予肯定、表扬,以激励其成功的动机。尤其是学生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后,所取得的成功更是他们愿意继续学习的动力。在教师的期待中,让学生不断地进步、成功。
3、激发兴趣,促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应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成功,让学生在成功感的激励下对学习产生兴趣,促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化学实验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从第一节绪言课我就注重利用实验的优势,一入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魔棒点灯”己使学生惊讶万分,我有意准备几根玻璃棒让学生上台演示,在他们享受“魔棒点灯”成功喜悦的时刻,我便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学习,以后将有更多的实验等待你们亲手完成,获取成功。这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另外,在课堂上多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讨论,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对产生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或查阅相关资料独立解决,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
4、鼓励竞争,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人的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方面。其中坚持性正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来自教师的鼓励、集体的帮助、个人的荣誉感都能支持学生的坚持性。学期初,我以班组为单位组织协助式的学习小组,在课堂或课外开展多样化的学习竞争活动,让不同层次学生在竞争中相互扶持,互相促进。通过竞争使每位学生都乐于做学习的主人,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例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为了突破熟记元素符号这一难点,我充分利用自制卡片,让学生抢答,比赛谁又快又准,效果很好。在参与竞争中既有成功的希望,又有失败的可能,动力与压力并存,通过组织竞赛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才能有更多的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5、发挥学习成就评价作用,激励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