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国文学鉴赏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

第1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 文本阅读;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是指除中国文学以外的世界各国文学。世界文学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早在几千年以前,在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就已经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文学瑰宝。在而后的岁月里,东西方许多民族都出现过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众多的名家名著。人们热爱和珍视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是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显示了人类成长的精神轨迹,并给世代的人们以审美的愉悦。学习了解外国文学,对扩大学生的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实际意义。

外国文学课程历来都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深入学习文艺学、美学、西方文论的基础,是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它也是比较文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1]。外国文学课程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但所占课时比重并不重,一般只有108个课时。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特别是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得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层面。在教学中介入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授课信息量,而且直观,同时通过网络资源也可以弥补外国文学教学资料的不足。但是在外国文学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中,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更别提学生品鉴分析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也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不高,整日忙于家教、推销、找工作。时代在变,我们的教学对象也在变,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通过教学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21世纪新的时代条件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们面前必须直面的严峻课题。

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有限的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这是做好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对文学作品讲清、讲透,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鉴赏的能力,文本的阅读就彰显了它的重要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文本阅读

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还是要体现在学习的主体学生身上。但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由于我国的高考制度,很多中学老师在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往往采用“文章教学法”,甚至略讲、选讲,学生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很少,即便阅读也是一个大概。进入高校以后,面对经济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家教、推销,人心浮动,根本难以安心学习,更别说按照要求阅读规定的外国文学必读书目。笔者曾就“大学生阅读外国文学”的现状进行过问卷调查,在阅读中外国文学所占的比例在整个阅读量中占60%以上的仅占5%,在阅读量中占30%-60%之间的也只有19%。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堪忧的现状。

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往往采用文学背景――作家简介――作品分析的三部曲式,学生面对庞杂的内容,没有能够从感悟上与老师进行沟通,所以收获的往往是一些笼统的东西,在离开教师自己分析作品时往往手足无措,很难做到真正的鉴赏。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不愿意阅读外国文学,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阅读重要,但是49%的学生认为阅读障碍主要来自于语言以及文化的难以理解。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感受作品。再加上面对考试,就跳过文本阅读,直接记忆别人的观点结论,这就会阻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也会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这造成了学生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作品,去分析作品,去与自己的心灵沟通,达到对作品的品鉴。

外国文学的教学,离开了作品,就不存在什么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环境也失去了依附的基础[2]。作为外国文学的教学,最基本的还是要归结到对文学作品的研究,阅读外国文学名著,深入细致地阅读、分析作品,才能发掘出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这是学好外国文学课程的前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动性的调动,不仅需要教师在讲的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更主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文本阅读的力度。2000年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高等学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阅读书目”,共100部。同时明确提出,各学校应把学生阅读作品情况,作为专业主干课程成绩考核内容之一。这两人的爱情宣言体现的精神层面非常相似,但通过对文本的整体阅读,学生不会片面的肯定简・爱而鄙视丽贝卡・夏普,而学会在时代的背景下,男女作家的视野下,体会女性苦苦争取话语权,苦苦争取社会地位的艰辛,不会厚此薄彼从而忽略丽贝卡・夏普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社会真实。同时通过这样对文本的深入学习,也会增加学生间接的社会经历,矫正一些学生在爱情观价值观上的偏差。又比如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分析的时候,很多时候如果没有对于文本的阅读,简直就是空谈,结构的严谨、语言的优美、细腻,学生没有具体可感的认识,很难体会文本带来的艺术魅力。学生只有在与文本有了亲密接触后,才能真正理解文学艺术的魅力,才能进而对作品进行研究和解读,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所学的知识也无需刻板记忆,加入了自己的感悟、理解,学习的效果相当明显。

二、以教师为主导,提升文本阅读

在21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乃至于教学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如果没有锐意创新和改革的意识,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工作。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纯粹的知识,还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在现今的外国文学教学的改革中,很多观点指向了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介入,其实外在的教学硬件还需要内在的教师素养来强化。笔者认为在面临新形势下的教学首要的一点是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给学生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教师作为教学中的引导者,如果不能对外国作品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那么又怎么会引导学生来重视这个部分呢?那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就是打了折扣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学生的终身发展、健全人格又从何谈起呢?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多样文化’,使他们了解世界、放眼世界的目标岂不成了空谈?再好的目标,再经典的文本,如果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落实,那么一切无从谈起”。

教师自身如果缺乏对文本的研究,就很难有对作品独到的见解,教学中只能根据教材的“定论”来讲述,从而会大大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再好的教学手段如果没有教师的知识积淀作为引领,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丰富补充外国文学知识,加强外国文学理论的学习,随时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积极进行科研论文的撰写,提升自己的内在积淀,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这样才能给学生指导性的建议,才能提出最新最前沿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比如对于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的讲授,本来所占课时并不多,在教材中也是简单带过,但是这位作家对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最大的认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能够把最新最前沿的对芥川的研究现状告知学生,如对于芥川小说中的人性问题,有目的引导学生去也读他的《莽丛中》和《报恩记》,学生能够通过对文本的对比研读,了解人性的趋利避害以及人性的悖谬,这就调动了学生阅读芥川龙之介作品的兴趣,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研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外国文学核心的文化内涵就是它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培养他们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重视文本的阅读,深化文本的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通过对文本的品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精神,这对外国文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笛.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前沿,2008(12).

第2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论文关健词:职业导向;文学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的教学,不但要重专业、重技能,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教育;更要重素质、重育人,重视学生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支撑,健全的教育应该是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加强人文教育,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是当今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以文学课程为载体,如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文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把课程设在职业岗位的“缺口”和岗位能力要求上,重视和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办学理念,而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人文课程的设置来完成的。其中文学课程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因为文学课程最具审美性与人文性。文学作品历来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它的形象性和文学性易于学生接受。实践已证明,人文素质教育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自信。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文学课程。通过文学鉴赏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使学生在理想信仰、价值取向、人格道德,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通过阅读欣赏文学经典使学生重返历史,重温传统,在深深的浸润中,真正体会到整个人类生存的艰巨性和伟大性,在与经典作品的心灵交融中,使学生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多一份深邃体验、一份清明理解,从而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二、文学课程体系的设置安排

课程设置主要围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成为社会合格的或优秀的公民来进行。我们的做法是:以文学为切入点,对现行的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偏重从文学作品和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以此陶冶学生性情,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位的目的;以文学史为出发点,对文学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从历史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从而树立达观的人生态度;以哲学的思辨为落脚点,对文学课程的内容进行提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授,培养学生仁、爱、亲、孝的生活态度。

我们将文学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而不仅仅只是一门课程来建设,把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的文学课程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该课程群目前由《文学欣赏》、《先秦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外国文学名家精品鉴赏》组成,我们将以文学鉴赏为主体课程,以传统文化经典为主导课,以现当代与外国文学为辅助课,分别在不同的时期开设,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文学课程的组成部分

(一)文学鉴赏。这部分是主体课程,是面向高职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优秀的文化遗产为精髓,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它融知识性,思想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本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人文素养。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名著及文学思潮与流派,通过对具体篇目的欣赏,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把审美训练及人文素质教育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既展示文学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既让学生得到审美享受,又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启迪。教学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该课程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主要的授课形式是课堂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任务是进—步培养阅读鉴赏能力,在感受、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悟性和文学素质,以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秀传统熏陶、感染学生。在教学中,我们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形象的分析,还有具体的感悟。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析,互动性较好,发言踊跃,讨论热烈。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品读,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文学欣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表达思想,从而构建起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

《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落实“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我们立足于将教学过程与陶冶情操、引发兴趣、提高素质结合起来,挖掘优秀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情感、熏陶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先秦文学。这部分以讲座的形式开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经典文章的品读,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精髓,从中得到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即古代神话、《诗经》与《楚辞》、先秦散文。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选择这门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对先秦文学有个概括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思想启迪和道德熏陶,懂得了一些做事之道和做人准则,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三)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我们进行现代文学讲座,目的是通过对现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的介绍及作品的剖析,理解他们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提高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受到积极的思想熏陶,从作家笔下的人物的追求、奋斗历程,看人物的命运,让学生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转贴于

在教学上,本课程以讲座的形式,以选讲重要作品为窗口透视作家、作家群体的创作风格,点面线结合,以期让学生获得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总体性认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另外,还通过讲座提出思考题、布置书面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进一步加强人文教育。

(四)中国当代文学名家精品鉴赏。开设当代文学名家精品讲座,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时代精神,感受作家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关注情感及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等。通过当代诗人对祖国内涵诠释诗的品味,学生们能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去解读中国,更加了解了祖国的深厚文化底蕴,懂得了祖国发展历程的艰难。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更加紧密地把自己与祖国联系在一起。通过当代名家散文对人生的解读,学生们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谛,热爱人生,珍惜人生,充实人生,不虚度人生的愿望变得很强烈。通过对当代小小说的了解,学生看到了社会中普通人的本色,从小人物身上挖掘了许多闪光点,体会了做人之道。总之,当代文学接近时代,更易于学生接受,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当代名家名篇的解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与人生,能更快地溶入社会。

(五)外国名家作品鉴赏。这部分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分三个专题进行。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笔下的“小人物”与“大主题”、莎士比亚与人文精神、巴尔扎克小说的批判现实性。

外国文学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聚集了各国文学精华,值得品读的作家作品很多,我们无法多介绍,只能是对外国文学流派做个概述,介绍几个有影响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感悟。然后老师推荐一些有人文价值的书让学生课外阅读,进一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世态人情的不同。

近年来,高职院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而社会反映高职毕业生高学历、低规格的问题,其症结不在于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欠缺,主要是毕业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因此,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从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出发,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而文学课程就是为解决学生人文素质缺乏而设置的,它是最具人文性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的最好途径。

四、文学课程的延伸

(一)在阅读、研讨中渗透人文教育。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向外延伸。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人物传记、中外名著等,可以使人的内心世界产生震撼。读到生动、有趣的情节,能够体味到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同时也增强了表达的信心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平等、协助、对话、包容、独立的现念。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弘扬人文精神,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实行开放式教育,努力营造高品味、高层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有了坚实的人文底蕴就会牢固的构筑起学生正确的精神支柱,对于学生崇高的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新载体,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提供大平台和新空间。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素质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以校风、校训、人生警句为核心,彰显校园文化精神。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认知法则、行为规范和习惯等,它由校风、教训和学风加以体现。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各个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健康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成为一种激发因素和原动力,促使师生积极进取,观念一致,形成合力,特别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校风、校训、人生警句融于新的大学精神之中。可以长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之树,彰显校园文化精神。

第3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论文内容摘要: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要发挥多媒体的长处,只有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其教与学的和谐。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重讲解,重灌输,课堂即是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贯到底的天下。外国文学是五年制师范文科专业学生专科段的必修课程。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教会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直至二十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上下五千年,一学年区区近六十个课时,教师整个的教学都在分秒必争地灌输。这对系统知识的传授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因其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内在心理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现出了明显的不足。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象、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它具备同时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同时调动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想象,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以“听”为主的情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外国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依据外国文学课程的特点,笔者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使笔者增强了对外国文学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勇气。 

一.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前,往往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吸收,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漫长的外国文学发展衍变中,名家名作浩如烟海,流派思潮纷呈迭出,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能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再加之教具的单一,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减,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利用多媒体学习环境和资源,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如在眼前;使“静”的变成“动”的,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那些呆板枯燥的文字也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声音和影像资料,打破了文体之间的界限,使不同体裁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如“文艺复兴运动”、“一、二两次世界大战”、“圈地运动”等。利用投影仪、录像机、闭路电视系统,教师不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大量的纲要及内容,不需要抄写教学笔记,可节省时间,讲解更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使用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讲解其结构、历史脉落,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如此操作我们即可发现课堂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对外国文学学习的兴趣大增,教学进度明显加快。 

在每学期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我还会抽出两到三课时或利用学生晚自修的时间,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由外国名家名著改编成的电影,如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等,由此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些名著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多媒体缩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剪刀差 

信息量大,较强的交互性,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采用灵活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一方面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习惯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能力得以升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教学中笔者进行了众多的尝试,现拿沙士比亚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作为范例说明如下。莎士比亚,欧洲最伟大的戏剧大师。歌德的“道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言涵括了他戏剧创作的丰富与成就。按照教学安排本章节为两课时,从作家生平、创作概况到代表作品一一涉及分析,九十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无法完成的。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得心应手,如愿以偿了。教学前,通过闭路电视播放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等影像资料,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罗列需要思考的问题,提供学生研讨的方向目标:从《哈姆雷特》看莎土比亚戏剧创造的特色。而后让学生遨游于网络天地:复仇故事改变的异同、创作《哈姆雷特》的广阔复杂的时代背景、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贴切生动的人物语言等等,丰富的网络给学生展示了莎士比亚众多的研究资料。在把握教学重点:“哈姆雷特形象的基本特征及典型意义”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思考的范围与深度大大突破了教师所期望的高度与目标。以上的探究活动,也使得课堂的讨论交流达到了传统教学中从没出现过的活跃程度。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一个资源环境,它突破了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料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了教学知识量。学生思路开阔了,思想活跃了,对人物与作品的分析更为深刻与客观。此探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还为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交互方便的网络使同学之间有了更为便利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开放性的教学,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还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怎样更好地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共享学习。课后可布置学生撰写名著赏析专业小论文,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提出一些见解与问题,以求大家共同探讨。 

三.多媒体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容量大,加之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学习活动中,若能集中注意力,则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就能够保证对当前作用于大脑的事物或信息产生最清楚的反映。多媒体教学根据要求适当变化“刺激场”,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实际学情采用或变换媒体,多种媒体有机配合,不断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环境,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使笔者充分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 

笔者在从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时,曾对所教的两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中学习,你认为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是否得到了培养和体现?”这一题,97个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2位回答“是”,占总人数的84.5%;“与教师满堂灌,学生只是听记的上课相比,你认为哪种更有利于你的学习?”这一问,回答是“现在的”学生人数为88人,占总人数的90.7%。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形式较受学生欢迎。 

四.调用多种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但是,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多媒体辅助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并不意味着用了多媒体就可以代替一切。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特别强调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和生成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 要善于分析具体的教学情景, 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呈现多媒体, 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它能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想象变为直观,间接变为直接,并在时间的延续、空间的拓展等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而传统教学方法,以其挥洒自如的板书、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简洁多样的师生交流活动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时,不能忽略教学规律及实际效果,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成功的一面仍要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也不应让位于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应当处理好多媒体使用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的关系。一堂课中,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 而多媒体的使用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 只能视教学流程的需要择而用之, 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 

在使用多媒体时,考虑更多的应是运用的实效性,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否则,很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删简就繁、画蛇添足,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多媒体教学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我们不能被现有的软件资料、已有的程序设计和有限的教材内容捆住手脚。 

因此,广大教学工作者应注意结合每门学科自身的特点,从学科的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注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体的辅助功能,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程智.教师专业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敏,唐蕾.外国文学史课程多媒体教学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第4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没有广泛阅读,就没有研究方向;没有广泛阅读,就没有真正的课题研究。广泛阅读,是课题研究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一旦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下来后,那么,广泛阅读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要义和必经环节。就笔者来说,因为当时研究的课题任务是莎士比亚及其悲剧(跟教材的结合点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4》中《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这是跟中学生阅读实际距离较远并且非常陌生的外国文学。为此,我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广泛阅读。为了准确深入地了解作者,我从莎士比亚人物传记读起。在这方面,我阅读了童一秋主编的《世界十大文豪———莎士比亚》,李政主编的《与名人有约》(莎士比亚部分),张可、元华翻译的《读莎士比亚》等。为了精准把握整个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我在对比了两三个翻译版本后,选取了相对最能保持原著特色的朱生豪译本《莎士比亚戏剧集》。为了研究戏剧语言尤其莎翁“莎化语言”的独特魅力,我还广泛地阅读了谢伦浩主编的《世界著名台词鉴赏》,刘孝通主编的《外国文学艺术发展史》等。有了广泛阅读,我对莎士比亚及其“四大悲剧”就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做这个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文学视野有了一定的拓展。青年教师做课题研究,最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阅读范围的扩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广泛阅读会使青年教师从阅读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从阅读中完善知识结构、延伸阅历、开阔视野。

二、课堂实践

如果说,广泛阅读是青年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基础,那么做课题研究的另外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青年教师能够把其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即课堂实践中。笔者从自己开设选修讲堂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得到启示:课题研究对于一个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锻炼了青年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选修讲堂的开设针对的对象跟平时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所以,我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掌握他们对外国文学、对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已有认知程度等情况。经过对参加这门选修课的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我才能根据他们的所需和我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找出跟学生实际相结合比较紧密的地方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课堂既能扣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让学生最大限度掌握我的课题研究的精髓所在。二是锻炼了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课前的精心筛选和准备,并对课题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这正好能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应用材料的能力。从而让自己的各种零散的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对于教学设计,也能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最精准最恰当的素材,整个的教学流程当然也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课堂实践这个环节,青年教师必将能在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教研提升

教研是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说能教书只是“匠”的话,那么,做研究就是从“匠”走向“家”最好途径了。因为有了广泛的阅读作为积淀,有了课堂的实践作为实战。就具备了使青年教师从“匠”走向“家”的重要条件了。如果对课题研究中某一个问题产生困惑,抑或产生兴趣,千万不要放手,多个心眼、多点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总结,就有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如果能尽量形成文字的形式,这也就将会成为以后教研论文的基本雏形了。就笔者自身而言,我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进行了重点分析与思考,已经形成了近四千字的单独小论文。

第5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美文学;高校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现状;改革思路

新出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英美文学为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并且占有较大比例,对于文学阅读内容,专业四级与专业八级考试还出台了相关的要求。可以说文学课程是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传统课程之一。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令人遗憾的是在如今以强调应用英语学习趋势下,诸多高校的外语院系逐渐迎合了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不断变更教学大纲,减少文学课程的课时,甚至部分院校不主张开设了文学课程。而笔者在文中就对我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开设与教学现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考。

一、当前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作为英语专业重要课程之一的英美文学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来提高鉴赏能力,并且加深了对西方世界文化的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学习英美文学不但能够快速去了解到这些英美国家中充斥的价值观,并且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过程中也能够陶冶情操,给予学生一定的人生指导,可以说这门课程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起到重要左右。然而近几年我们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诸多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没什么用,对其难以提高学习兴趣,英美文学课程发展不容乐观。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笔者通过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学生方面。通过调查我校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学生去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时间很少,而他们之所以不会对文学作品感兴趣,是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根本没用,与未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更愿意去学习与自己未来职业有关的内容。

其次,教师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多数教师在日常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沿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注重节选作品、作者背景等内容介绍,并不能融入一些文艺理论内容。并且习惯性运用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不会去注重学生参与过程,使其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显然这样的模式是难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

第三,学校方面。诸多高校图书馆缺乏英美文学的资料,并且不能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来说,对于英美文学的课时安排较少,难以使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

二、关于对英美文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1.对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

部分院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是在大三下半学期才开设的,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大三是学习任务最重的一年,诸多学生在学业压力下,很显然会对这门难度较大又相对不“实用”的课程远离。然而我们说文学应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大一就开设英美文学鉴赏课程,让学生能够尽早地去接触英美文学,逐渐感受文学的巨大魅力,而不是到了大三时候才急着“赶鸭子上架”。另外,可以定期去举行课后文学会,将其设定为必修课,在轻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们自由交谈,他们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介绍给其他学生,逐渐拓展每个人的知识面,并且提高了整体学习兴趣。

2.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给予学生被动的地位,我们如今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问答、讨论、演示等方面来全面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们在讲到约翰.班扬的作品《天路历程》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去讨论这部作品与《西游记》的差异与相同点,让每个小组学生代表来进行总结性发言,进而无形中加深了学生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除了按照年代的顺序来分析英美作家的作品,还能够从不同的文学体裁来分析,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对学生提供“实用”的内容,例如针对大四学生的论文写作课程,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指导,让学生能够将文学作品与现代文艺理论内容巧妙结合起来,进而增强了文学作品呈现的“时代性”。并且,我们还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与现实中的人与事结合分析,将“抽象”的事物转变为“具象”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例如我在课堂中教授《简爱》这课时,会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情感历程与如今的婚姻观念进行对比,对学生们的婚恋观产生一定的积极引导。

3.评估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当前许多院校的期末考试依旧沿用了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而这种评估考核方式其实是有较多缺陷的。因为英美文学作品本来就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加上期末考试挂科的压力,许多学生对于文学课程都有着应付状的情绪,不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说考试即便考了满分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所以必须要转变原有的评估方式。笔者认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可以从“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两个方面来评估,并且提高日常成绩的比例,日常成绩可以由学生上课情况、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读后感撰写等内容中考核。并且在期末考试中,要加强主观题目的分数比例,不能以固定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想,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新思维,调动起自身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充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手段

我们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取选择采用多媒体、视频、网络技术等多种方式来辅助教学。英语教师要去搜罗更多的素材去制作出生动形象的文学教学课件,还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些经典英美原声电影在课堂中放映,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去接受感谢认识,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英美文学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文学著作。

在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出了“文学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著作的能力,去掌握好文学评价的基础知识与方式,拓展思维与知识结构,借助有效阅读与分析部分英美文学作品,促进了大学生语言基本功与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我们说作为一科专业知识型课程,英美文学教学有着难以替代的位置,我们必须要认清这一课程的特殊意义,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3期.

[2]张慧荣.英美文学多维度文化导入教学范例[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陈明明.浅谈素质教育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4]佟晓萍.文学的创造性阅读与阐释——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和探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第6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读书观 文化素养 独特思维 业务素质

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要让学生对课文深感兴趣,教师必须把学生引进教材的趣味境地,教师也必须有高超的教学艺术,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树立科学的读书观

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每个人的文化涵养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牢记这条古训,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专心读书。当然这并不要求语文教师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动地,灵活地读书。把读书所得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艺术,这便是语文老师最大的收获。各种媒体的“文化快餐”接踵而至,夜读华章还有必要吗?我看,这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快餐”附以图画,形象而生动,只是从表面上给人观看、鉴赏的,它缺乏对人们语言文字的启迪;而读书则不同了,它用语言文字对人们的思维进行启迪,引发人们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感悟,使人得到了美的熏陶,极大地开拓人们的想像空间。电视让你看到的汹涌的大海,绝不会胜过你读曹操的《观沧海》所领略到大海的波澜壮阔;电影里你看到的巍峨的泰山,绝没有你读杜甫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眼界。这独特语言的韵味,这深厚的人文底蕴,非借读书不能提高。为此,只有读万卷书,才能为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博览群书,博采众长

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众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

三、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还要求“专”。每个语文教师对文本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读外国文学,要指导学生精心品味,要学生组成外国文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们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学,使他们自主体味外国文学幽默而诙谐的语言特色;教读古典文学及古诗,语文教师要对所讲的古诗文倒背如流,《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不朽的名著,教师如能有感情的面对全班学生背诵流畅,那对学生的感染力是亲切的、自然的,比从讲解词句开始授课要强百倍,此时中华古典文学的艺术瑰宝在学生们心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四、具有独特思考的精神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对人类与自然、人类文化与科学规律有更深的洞悉,并把这种洞悉的方法与能力传授给学生。对教材中的词句、参考书上的观点,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作到善于、灵活的换位、求异思维,一反以往的思维定势。

五、重视业务素质提高,适应现代教育发展

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的造诣,而且必须了解其他学科的发展动态,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师已不再是“讲坛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甚至唯一的传播者。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启发建构,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并且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的职能也由“教”转变为“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去开拓创新,发展自己。

六、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

第7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学理论 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

[作者简介]巩巧梅(1970- ),女,甘肃武山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研究。(甘肃 合作 74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5-02

一、文学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①实践教学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基础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基于面向社会服务的职业需求。在理工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学习并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实践教学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而是职业准备前的必要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司[1998]3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特别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本科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公布以来,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修订与课程建设中,都加强了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

在师范类本科院校中,宏观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要求、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微观的改革(指各门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启发式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除了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及含实践性的课程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开始了各种实践教学的探索,目标便是“因材施教”“学以贯通”。“文学理论”是全国所有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其理论的抽象和庞杂往往造成学生理解的困惑,古今中外观点的碰撞、概念繁多、流派纷呈、风格不一而足,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使师生沉陷于理论的泥潭无力自拔,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中,常常忽略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不会使用所学理论分析各类文艺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类文艺现象的感性把握,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各高校教师把解决的重点都放在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上,分别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

北师大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包括课堂讲授、组织讨论、作业方式等,课堂讲授注重知识传授和原理讲解,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讲解、名家讲座;组织讨论侧重加强学生理解和拓展研究,主要包括讨论、答疑、课后读书报告;作业方式关注学生知识扩展和思想创新,主要包括随堂论文、文艺现象讨论、专题小报告和综合考试。湖南师范大学的改革为传授知识与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理论和事例结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课堂、名家讲座、增开选修课等方式。扬州大学有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观摩经典影视、讨论、辩论、演讲、写小论文、文学创作、自办文学刊物等实践环节,同时,本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也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文艺社会学”课有社会调查、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等实践环节;“文艺心理学”有心理调查、作品心理分析、心理测试等实践内容。广西师大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现代教学方法发展,除采用讨论式、座谈式、对话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外,还观摩教学录像和经典影视片;除采用作业、课程论文方式检查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还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料和影视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厦门大学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兼以课堂讨论及文学评论写作的训练,以此逐步增进学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兴趣。

理论回归实践是一种必然。虽然每个高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把理论引向现实,在现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回归后的理论究竟起了多少作用?实际的情形是,用理论阐释理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用西方先进的理论阐释中国的文学现象的做法仍旧是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现象的主要途径。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范院校在文学理论的培养上完全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研究的方法不能让学生站在中学的讲台上用理论的知识去解读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理论课“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理解为“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学生军训、公益性劳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也不能在方法上单一地认为是“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在途径上,改变了理论教学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感悟”②。事实上,在本科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次讲座和研讨并不能解决文学理论的困惑,对学生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会有大幅提升;而如教材上作品的分析印证理论的做法,教条又牵强附会;试讲或实习等也不能解决某一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就某一门课程而言开展的实践教学,一定要紧贴课程的内容和性质进行设计,同理论建构的体系一样,实践教学也应该有一套体系。

为此,作者针对文学概论教学,探索了“一套两线”的连贯的、既紧贴理论教学又能逐步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既有益于培养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对文章的把握和解析。“一套两线”是指一套体系,两线并进。一条线突出教学改革实践,一条线是为改革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1.教学改革方面。改变纯粹的理论式教学,分“理论讲解”和“理论指导实践”两步走,使学生在掌握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后,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类型、形态、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风格特征等,除了采用写小论文、读书指导、学生助讲、专题讲座等较为普遍的实践探索模式之外,依据文学理论包括的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部分不同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建立了一套相关的实践教学设计:(1)在“文学本质论”部分,采取撰写读书报告、理论学习心得、读书心得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思考、了解、体会、感悟中认识和把握理论,目的是打好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和引导的方法。(2)在“文学创造论”中,采用“模拟创作并附创作体会”的实践模式,从而把握“文学创造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主要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3)在“作品构成论”中,由于内容多,类别多,层次多,前后内容看似分离,面对作品分析又要做到整合,所以设计“课外分组分题研讨”的模式,以期全面掌握理论,拓展思维,主要采用例举法。(4)在“文学接受论”中,学生是读者,是鉴赏的主体,为突出鉴赏的个性和多样性,采取“鉴赏交流”模式,分层次、分阶段,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步提升学生分析、评论作品的能力和水平,主要采用“人生体验”学习法。特别是在“文学接受论”中,不仅仅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阅读、欣赏、分析和评论,使学生捕捉自我的“接受心境”,感受共鸣、净化、领悟、延留等接受中的审美,以便了解对象并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合理布局、力求创见地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是检验学生对文学的基本原理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以在鉴赏交流中,设计交流话题非常关键。

2.实践平台方面。(1)以审美教育为“纲”,各相关课程教学为“目”,有关文学审美的相关理论,在学科联系中得到综合和提升,它主要的作用在于消除文学理论的“孤立性”,在综合学习和理论的应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到文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生活中审美素养的践行又可以提升文学审美和审美理论,这样各个学科便因着一个共同培养目标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2)在写作和经典阅读中感悟有关文学的特点、特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与阅读作品的选择,在个人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思考文学现象,加深对文学现象层面的理解。

三、“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如何加强和其他课程、学科的联系?怎么安排写作计划、阅读计划?怎么把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形成一套可以操作又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为文学理论主体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鉴赏、分析服务,是文学理论实践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所有问题围绕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即沿着“阅读引导―参与写作―问题讨论―鉴赏交流”的线索设计。

前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本质论和创作论的学习,同时,配合“中国现代文学”和“基础写作”两门课程,在阅读引导方面,先安排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阅读,再安排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在课堂内容的讲解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除涉及的必要的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外,更多侧重于中国现代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有关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等;在参与写作环节,仍然重点结合“文学的审美意识双重属性”和“文学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写一些描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境遇的诗文。后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构成论和接受论的学习,但仍然需要“阅读引导”,不同的是在第一阶段经典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挑重点安排“分类阅读”,“类”不必多,两种就行,一种是按照体裁划分分类阅读,一种是按照“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等三种类型形态分类阅读,在学习相应的文学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读的作品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在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欣赏、展开批评。这个阶段的“写作”主要在于检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内容以分析问题和客观评价文学现象为主。这套文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施行不仅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前面的理论学习起到了复习、再把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理论的应用性。各个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培养特点等自主选择设计实践内容,但肯定不能偏离文学理论的四项基本任务。

四、结语

就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难度和所花费的心血远远超出理论教学,但是,在文学创作千变万化的背景下,在中西理论混杂中依然在探索发展的中国文论必将走向回归现实的道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守森教授指出:“当前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目的有些模糊,大学生对学习文论课普遍缺乏兴趣,当代作家创作与文学理论完全脱节,当代艺术限于所谓‘大众传媒’的假象而情感泛滥,缺乏理性精神。因此,文学批评与理论界应回到当下现实语境,更多发出清醒的声音。”③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课程的教学要为将来的教学服务,“教”与“学”最终都应体现在“用”上,因此,各高校探索必要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注释]

①何法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0(31):327.

第8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思潮的发展离不开外国作家的影响,“异域作家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也因此成为中国学者不断关注和探讨的课题,马尔克斯作为一个广泛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的外国作家应该受到重视。以文化研究的视角,简要指出了马氏在本土与中国的所处的境况和对马氏译介及研究现状做一番梳理。通过选取中国两个代表作家与马氏的比较分析,用事实证明中国大批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创作方面的变化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吸收和创新引起的。

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志码:A

一 马尔克斯在中国的命运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1954年开始登上文坛。除一些中篇小说外,迄今为止写了15个短篇小说和4个长篇。他的许多作品都引起了文坛的强烈反响或争议。至80年代末,马尔克斯作品先后获得一次哥伦比亚全国文艺家协会奖,委内瑞拉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这都是极其难得的荣誉。尤其是《百年孤独》对世界文坛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这部小说已被译成三十五种文字,此书仅在阿根廷就再版不下四五十次,畅销世界各国,销售量已达一千万册以上,这在西班牙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20世纪50年代初,马尔克斯于《观察家报》上发表《第三次辞世》等十余篇短篇小说,由于政治原因,整个社会陷入动乱之中,他便辍学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产生了一系列的经典作品,我们将这些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创作:表现个人对死亡的忧虑,写了一些富于哲学意义的作品。主要有《死亡联想曲》(1948)、《在猫身上转世的爱娃》(1948)、《兰彼罗的眼睛》(1951)、《有人弄乱了玫瑰花》(1952)、《枯枝败叶》(1955)。

中期创作:20世纪六十年代的小说作品,具有鲜明的民主思想倾向,具有否定现实以及个人对死亡的忧虑。主要作品有《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恶时辰》(1962)、《格兰德大娘的葬礼》(1962)、《百年孤独》(1967)o

后期创作:马尔克斯早中期向后期转变的一些过渡性作品,主要有《家长的没落》(1975)、《一张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迷宫中的将军》《十二个旅居国外者的故事》《爱情与魔鬼》(1992)、这些作品的魔幻色彩慢慢减弱,现实主义的成分则显著增强。

二 马尔克斯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

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始于1977年。196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问世了,在西班牙与学界引起了轰动,当即获得了拉丁美洲最高文学奖,这本书迅速译成了英文和法文,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77年《世界文学》杂志介绍了马尔克斯的《家长的没落》和《百年孤独》,这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由于中国政治气候的影响,马尔克斯的一些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在中国是与广大读者无缘见面的。

之后这种现象才有所改变: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逐渐以开放的眼光来看世界,文学界也重新活跃起来,各国文学蜂拥而入,马尔克斯也真正地光临中国。随后,《读书》、《外国文艺》、《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等杂志发表评价马尔克斯的作品。

1983年是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关键性的一年,由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共同举办了“全国加西亚・马尔克斯及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讨论会”于五月五日至十一日在西安举行,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他的主要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和对他的重要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从此以后形成了对马尔克斯的研究热:《哥伦比亚的骄傲――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刘瑞常载《羊城晚报》1983年4月,《爆发与反响――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舒大沅载《花城》1983年第三期,随后,包括他在内的许多拉美作家的作品进入了我们的新华书店、图书馆和私人书架,中国读者容易接受马尔克斯,与他的文学作品分不开,一定程度上基于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并不陌生,马尔克斯他了解中国,当他担任拉美记者时曾多次前往新华社驻古巴分社,阅读新华社编发的西班牙文电讯电话,而1990年10月15日,他以一个普通旅游者的身份从日本东京到北京,下榻北京国贸大厦,更为马尔克斯走进中国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目前中国研究马尔克斯的专著数量不多,主要有:云南人民出版社《两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谈创作》、外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达索・萨尔迪瓦尔著)、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传》(陈众议著)、《马尔克斯》(于凤川编著,辽宁出版社,1998)、《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张国培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加西亚马尔克斯》(朱景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这几本侧重了他的生平、创作道路及各个时期主要作品的内容及意义,对作品的艺术特色都作了评述。这几本专著对于进一步开展对这位作家的研究,深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道路都有一定的帮助。

至于研究马尔克斯的论文为数不是很多,总体说来,90年代以前主要以翻译和评论为重点,90年代以后的研究比较繁华,主要以评论和述评为主,这些评论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多少可以弥补专著的一些方面所缺乏的遗憾。

首先看研究主体。总的说来,研究马尔克斯的队伍零散而广泛,上至一些从事专业工作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对马氏的研究颇有贡献,有的甚至是主力军;下至一些普通的读者,在翻阅马尔克斯的某些作品后发表一些鉴赏式的评论和感悟。

接着看研究对象。对马尔克斯其人其作的研究涉及多个层次:有从总体上把握其思想艺术特色、有的用发展的眼光探讨其艺术思维和创作走向的;有针对某一类或一部作品做详细具体的解释的;有研究其生平对其创作的具体影响的;有研究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学者影响等等。虽然研究马尔克斯的论文和著作不是很多,但已涉及到他和他作品的诸多方面,也可以说是庞杂广泛。

综上所述,30多年来,中国的马尔克斯研究已经取得了可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队伍还不够稳定,研究者的视野还不够开阔,选题较为狭窄且多有重复,观点的原创性不够等等。但我们相信,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对马尔克斯这位大家的研究会进一步走向深入和繁荣。

三 马尔克斯与中国当代作家

世界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巨匠,诸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海明威、卡夫卡等,他们创作出的一些经典之作,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脚印。马尔克斯或许难以与这些文学大师媲美,但由于历史的机缘,在80年代这一特定的时期,他成为中国文坛上红得发紫的几大外国作家之一,几乎“影响了一代中青年作家”。这是新浪网介绍老村的经

历时提及的:“两年后,回省军区教导队去报到。这时他蓦然发现:在山里真是孤陋寡闻,这几年里,南美大陆的马尔克斯以及美国的塞林格在文学界大为风行,整整影响了一代中青年作家。”

事实的确如此,他与艾特马托夫、卡夫卡、海明威一起被王蒙视作“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四位外国作家;”张炯也认为:“这时期对中国作家影响最大的三位外国作家,恰恰又代表了世界文学的三个主要潮流。这就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奥地利已故作家卡夫卡。”

上述几家之言足以充分说明马尔克斯在新时期的巨大影响:马尔克斯的灵魂,已经渗透到中国作家的心灵深处,尤其是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作者清单,他们包括贾平凹、莫言、余华、格非、阿来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但这些话毕竟比‘较抽象,本文将用事实就马尔克斯在中国的影响加以阐述。当然,“影响并不局限于具体的细节、意向、借用、甚至或出源――而是一种渗透在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这些影响需要我们细细体会。

贾平凹。他的早期作品创作是以农村青年男女的纯洁感情为素材,表现青年人对爱情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带有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但他的写实分格还是很明显的:透过美丽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这类作品具有深刻批判性。不久,他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创了一系列商周系列小说。在这些小说中,贾平凹以商周的民间文化为背景,在写实的基础上揉进了种种民间传说中怪异神奇的故事,使自己的作品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在谈及这种变化的原因时,他直言不讳的谈到以马尔克斯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他说:“我首先震惊的是他们在玩熟了欧洲的那些现代派的东西后,又回到拉美,创作了他们伟大的艺术。再是,他们创作的形式,是那么大胆,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什么都可以拿来写小说,这对于我的小家子气简直是一个轰隆隆的响雷。”这段话是贾平凹对魔幻现实主义创作观的最好体会,基于他的这种理解,贾平凹对马尔克斯的借鉴和吸收主要是创作观念上,他选择了自己熟悉并热爱的商周作为写作背景。我们知道:商周位于秦汉文化和楚越文化的交界处,兼容我国南北文化所长,又因为它远离都市,未受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这样以此为基础写出的《商周初录》、《商周在再录》、《商周又录》等,既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又完整地保存着民族的特点。这些小说与当时中国文坛的小说创作手法大不相同,引起了文坛的震动,这也是奠定贾平凹在中国文坛的独特地位的根本所在。

正是在马尔克斯的影响和启示下,贾平凹坚持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尤其是在创作思想方面的接受,注意到了“民族性”这个根本性的方面,创作出了很多反映地域文化的经典优秀作品。譬如《九叶树》、《古堡》、《浮躁》、《公公》、《村祖》、《废都》、《地》、《佛关》、《白浪》、《土门》、《走虫》等等,这更引起了他对马氏的热爱和敬佩。但必须强调一点的是:他的后期的作品坚持并创新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手法。长期以来外国的作品爱阐释哲理、宗教等,而贾平凹尽量把这种形式化为中国式的。把中国的和外国的融化在一块,然后再添加中国自己的东西,譬如佛呀,道呀等等,耐人寻味。这也是贾平凹的作品之所以能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又一根本所在。

莫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凭借一个神化世界,浓缩了拉美的百年历史和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孤独痛苦的历程。他从一个小小的立足点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使莫言认识到地区主义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无限的。莫言意识到:“我想我如果不去创造一个,开创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地区,我就永远不能具有自己的特点。我如果无法深入进我只能生长的土壤,我的根就无法发达蓬松。”马尔克斯唤起了莫言的民间意识和乡土意识,从《透明的红萝卜》开始,莫言开始频频回眸故土,到了《白狗秋千架》,他正式打出了“高密东北乡”的旗号,在那块熟悉的土地上,他胸中的淤积多年的陈年旧事,连同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印象如同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莫言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在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这两座灼热的高炉面前,建立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山脉。创作了一系列东北高密东北乡的作品,譬如《大风》、《复仇记》、《筑路》、《白棉花》、《欢乐》、《球状闪电》等等,展现了高密东北乡人民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死恩仇、男欢女爱、抗敌卫家等鲜明的主题。

在马氏的影响下,多热尔图写下了东北密林中鄂温克人的野性魅力,郑万隆在黑龙江大山关注着猎人和淘金者的命运,山东半岛的张炜,云南的阿城,山西的郑义等也都在各自的领地内孜孜不倦的开垦这脚下的厚积的“文化岩层”。他们立足于家乡本土,从而展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但新时期曾经接受过也许还在接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作家决不仅仅止于上面提到的数人。这些中国作家不仅吸收了异域的艺术世界,而且又固守自己的民间立场,借鉴他人之长来开拓自己的艺术领地和艺术风格,走出了一条条可喜的创新的成功之路。

综上所述,这样一个在国内外拥有各种荣誉的名家,穿过火热的80年代和90年代,今天仍在我们的视野中像恒星一样在闪光。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他,该向他借鉴些什么,又该剔除些什么……很多很多的问题都等待我们自己去分辨和去探讨。相信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者加入这一深具研究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伊夫,《老村:有尊严地自由写作》

[2] 汪介之,陈建华,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3] 张炯,世界格局中的当代中国文学[J],文艺争鸣,1986

[4]张铁夫,新编比较文学教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贾平凹,答编辑部问,选自贾平凹文集・求缺卷[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6]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J],世界文学,1986

[7]朱景冬,加西亚・马尔克斯[J],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8]张国培,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9] 于凤川,马尔克斯[M],辽海出版社,1998

[10] 严慧,论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小说[J],枣庄学院论坛。2006

[11]董新祥,论贾平凹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

[12]朱大可,马尔克斯的噩梦[J],中国图书评论,2007,

注释:

[1]伊夫,《老村:有尊严地自由写作》,

[2]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3] 张炯,《世界格局中的当代中国文学》,《文艺争鸣),1986年第3期。

[4]张铁夫主编,《新编比较文学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第9篇: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形式;评定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张礼牡(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江西南昌 330038)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X311)

一、以调研为基础提出改革的必要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本课题组对120名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全部通过学校的《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86人参加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有57人通过入学考试录取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是90%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美国小说原著, 只有4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过《美国文学》中的几首短诗。90%的学生认为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学史而不是文学作品;75%的学生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95%的学生对美国女性文学,美国非裔文学,美国犹太文学等少裔族的美国文学了解很少;98%的学生对文学史的了解比作品多;80%的学生认为文学考试就是测试文史知识;85%的学生不懂文学理论批评是什么。调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美国文学》课程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但却都通过了《美国文学》课程考试。所以本课题组成员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调研分析了10所高校近三年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和10所高校英语专业近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美国文学》试卷,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10所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大致一样,包括作家与作品连线题;关于文史基本知识的客观选择题及判断题;文学流派名词解释题;某某作家文学风格方面的简述题,有一所学校以阅读理解的方式测试了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10所学校测试美国文学的内容都是在1945年之前的,没有涉及非裔,华裔及犹太作家的作品,除了艾米丽·狄金森,斯托夫人外没有涉及其他的女性作家的内容。10所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美国文学》试卷题型主要是文史知识方面的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简述题,这与各高校《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相同,不同的是有8所学校考研题中包括对文学作品节选的文本分析,同时还有对原作的再创作题,涉及的内容也大都是1945年之前的。在文学常识题的测试中偶然会有几道关于1945年之后的美国文学史及文学基础知识。从本课题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厚古薄今,重男轻女,重白人轻少裔族,不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美国文学》考试形式单一,大都以期末闭卷考试作为学生的《美国文学》成绩,这种重终结、轻过程的考试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目比例大,这种重文史知识的客观题和轻文学理论运用的主观题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高低,这种考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测试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美国文学》的课程目标,只是一种应试教育,所以《美国文学》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本课题组成员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文学》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 以清晰的考试目的促进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目标决定考试的内容,所以 对《美国文学》课程进行考试改革,首先要准确定位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的目的。《美国文学》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又测试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西方文化中的精神、人格等情感价值观念,这些内容要在考试中得到体现,不应该仅以文学史和作品知识为考试内容。在考试内容上要知识与能力的兼顾,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的目的大学教育,应该向能力型考查倾斜,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来独立分析问题、鉴赏文学作品、思考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组成员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原著的能力;二、测试学生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文史知识;三、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测试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五、测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测试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很多学校在使用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而这些教材大都涉及1945年之前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期末试卷的内容注重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文史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偏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的考核,直接导致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片面认识,不符合该课程教学目标。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文学就出现多元化现象,要全面了解美国文学的文化知识,考试的内容应该把重点转移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史和作品中,同时平衡华裔、非裔、 犹太等少裔族美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作品所占的比重。期末闭卷的考试只是测量考生的共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约束了考生的想象力,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失衡,所以要完成《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除了终结性的考试之外,还有过程性的考试,过程考试内容就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文史背景知识掌握,观点辩论,要完成这些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以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试形式的选择是由考试内容决定的,传统的《美国文学》考试大都是以一份期末试卷来检测学生学习美国文学情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过程性的考试方式成了改革的热点,本课题组在《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并从不同的角度测试学生的能力。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的原著能力,本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阅读现代《美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比阅读古代作品能力强,阅读短篇文学作品的兴趣比长篇的更高,并且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体裁的兴趣不一样,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列出适合学生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作品20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通过组成学习兴趣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在学习《美国文学》期间阅读至少四部自选的美国文学作品,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交一份英文的读书报告。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及辨别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发达的社会里,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能灵活操作电脑的特长。本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文学背景知识,让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背景知识,主要作家及作品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示,每个组派一代表作英文讲解,其他同学根据PPT内容、形式及讲解员的语言表达给小组评分,这种考核形式为师范类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一个实地]习的机会。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检测学生查阅资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兴趣相同的学生小组选择一位作家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然后就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加工处理信息,找出相关的前沿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考试内容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传统好的东西应该继承,传统式的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也有其优点,激发了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试卷中客观题能考察学生思辨的精晰性、相关性与逻辑性。主观题型因为答案开放,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还可考察辩证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但客观题答案因为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所以期末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的比例为3:7,同时试卷中主观题给出学生挑选做题的余地,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只要语言流畅,观点能自圆其说都能考出好成绩。

四、以多元化的成绩评定制度带动学生考试的积极性

成绩评定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美国文学》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美国文学》课程考试由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组成。过程考核大都用等级评分法,期末试卷的主观试题采取模糊评分法,对客观性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在成绩评定时过程考核成绩和终结考核成绩的比例为6:4,过程考核成绩组合比较复杂,一般是读书报告占15%,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占15%、课堂PPT]示占10%、课堂考勤占10% 、课堂语言表达占10%,其中课堂PPT]示,课堂考勤及课堂语言表达由全班学生和老师评价成绩的平均值,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由老师给予等级评分,一般一个小组的等级分数相同。期末试卷的成绩占40%,其中由机器批阅的客观题占10%,教师批阅的主观题占30%。教师在批阅主观题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以较大的权重 。从这100分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在《美国文学》成绩评定过程中,学生《美国文学》最后的成绩有60%由老师评定,30%主要由学生评定,10%是测试学生记忆的客观题由机器阅卷。

总的来说:《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评定是由学生全程参与的,考试的分数又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对考试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学生成绩的多样化,改变了《美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次闭卷笔试“一考定成败”的现象。老师利用平时考核,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也符合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两年来,本课题组成员所担任的《美国文学》课程,学生成绩补考人数为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达95%,学生的考试能力得到了老师认可,不同个性的学生在《美国文学》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美国文学》课程考核内容,方式及成绩评定的改革,考核结果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而且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正确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