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土木工程学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2014年开始,辽宁省学位办加大了对硕士论文的抽检力度,2015年抽检数量为2014年的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关培养单位的重视。根据2014年辽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评价结果显示,在此次抽检中被抽到的两本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论文中,一本论文的评价结果为良好,一本的论文的评价结果为一般。从反馈的信息来看,评审专家主要从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的阅读、论文的成果与创新性、研究手段与技能、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的掌握、综合分析能力实验或计算能力及写作能力与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评定。从检查的结果来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的论文质量还有待于提高,主要缺点体现在:近几年的文献资料和参考文献较少;开展有针对性的试验比较少;缺少对实验的针对性分析;缺乏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或实验室数据的对比等等。我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为此专门组织了研讨会,将评审专家的意见反馈给我们的专业指导教师。在会上,指导教师们对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希望对我们今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论文的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我们除了参加省学位办对硕士论文的抽检之外,还把我们的专业硕士论文送到一些兄弟院校进行同行评审,评审的结果也同时作为学校评价专业硕士论文质量和专业指导教师能力的依据。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一)校内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
校内导师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加强硕士导师的遴选工作,使得专业素质过硬,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指导教师走上硕士生导师的岗位。辽宁工业大学制定了《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考核办法(试行)》,该办法规定了一名合格的专业硕士生导师应该达到诸如学术道德、学术论文抽检情况、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研究生就业情况、科研指标等方面的标准,凡是达不到硕士导师考核要求的教师将被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另外,学校定期进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工作,吸收符合条件的教师进入到硕士生导师队伍中来。通过督促硕士生导师加强自身的学术水平,来提高对硕士生的指导能力。比如,学校规定一个硕士导师在一个聘期内(一般为三年)导师应该完成的科研任务:获得的纵向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完成的横向课题进款;获得的省部级奖励的数量及奖励等级;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等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硕士生导师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所以辽宁工业大学在考核专业指导教师的时候着重强调了导师的工程素质,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的标准,专业导师将被暂时停止招生或取消专业研究生导师资格。上述采取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专业导师加强自身的工程素质、在指导专业研究生时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校外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土木行业的专业人员作为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并开展联合培养制度,即双导师制。与学术型导师相比,专业型导师的能力体现在工程实践的丰富性和对土木工程技能掌握的熟练性上。我们所聘任的校外专业导师,来自辽宁省内的土木工程行业,如锦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东北电力工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锦州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锦州宝地集团的高级工程师等等,这些导师都是建筑企业的技术骨干,都具有很强的实践专业技能,他们指导的研究生涉及到的土木工程专业领域包括设计、施工、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工程管理等等,符合三师【1】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些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善于在工程实际中发现问题,并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题目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并且有能力指导研究生解决实际工程当中出现的复杂的技术问题。校外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敬业和投入问题也是当前的一个让各个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很困惑的问题。校外导师和培养单位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校外导师的人事关系又不隶属于培养单位,培养的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出现了问题,校外导师是没有什么责任的。而且,培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成才,对于校外指导教师来说也没有带来实质上的利益,因此他们缺少投入精力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何解决校外导师的精力投入问题,是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难题的破解需要各培养单位、硕士生专业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努力,比如采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到其导师所在的企业就业、或是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和企业共同分享、或是培养单位和企业联合报奖等,这些均是可行的办法。
三、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维护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依托辽宁工业大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建立辽宁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校外实践基地。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重视实践基地开发工作,规范实践基地建设的管理,加大投入保障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维护和发展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关系。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负责研究生工作的领导定期对签约的实践基地进行走访,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同时,也了解到在基地实践的专业硕士的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加强在实习基地的学习和实践。同时,也是对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的一个促进。通过建设专业硕士实践基地,达到学校和实践基地所在企业互惠的目的,从而使专业硕士实习基地成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对企业进行走访的同时,也邀请企业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硕士指导教师来学校座谈,为培养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献计献策。
四、加强对建筑与土木工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实践考核与成绩评定
辽宁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培养基地进行至少连续半年时间的实习、实践环节训练。一般时间定在第三学期,参加实践的研究生按期提交实习、实践计划及报告,实习完毕以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组织专门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答辩会,专业研究生参加由学院答辩委员会(校外指导教师参加)组织的答辩会,对实践基地的实践内容接受委员会的答辩。答辩成绩采取两级分制,分为“合格”或“不合格”。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督促其按照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一段时间之后再组织答辩。通过这样的考核,使专业硕士研究生认识到在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加大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精力的投入。
五、结论
1980年夏天,正在读研的徐世慕名拜访了来大连开会的著名混凝土大坝温控专家朱伯芳,就此确定硕士论文题目。由此,他与“混凝土断裂力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他人生大部分时间为之孜孜努力的研究方向。
2009年11月16日,徐世正式出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他面对的仍然是打了30年交道的实实在在的“混凝土。不同的是,他正在努力地将传统的硬且脆的混凝土,通过科学的魔方,改良成为具有优异的柔韧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新品种。
“我将继续发挥学术专长,带领建工学院的学科集群走向国际一流。”56岁的徐世平静地说。
“最年轻的元老”
1979年夏天,徐世考上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赵国藩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在确定研究方向的时候,他早早地做起了准备,并瞄准了当时国内还没有开始研究,国际上才刚刚兴起的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领域。1980年,时任国家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铮老先生、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于骁中先生刚刚在《水利学报》上发表了关于混凝土断裂力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徐世对该方向的研究兴趣更大了,但是对其发展前景还不是十分明晰。
正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朱伯芳工程师正在大连工学院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朱院士是研究大坝温控的,那时他在国内已经很有名气。我去拜访他,想听听他对于我选择混凝土断裂力学作为研究方向的意见。”当时的徐世此前也未曾有与朱伯芳谋面的机会。但朱伯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世。“他对我说,60年代就想从事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但是组织不同意,安排我去三门峡大坝研究大坝温控。现在有机会了,就要好好做。这个领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你辛勤耕耘,一定能收获很多的果实。”
研究方向确定下来了,但随后又碰到更为棘手的问题――缺乏试验和测试设备。“我当时所有的研究经费总共不过500元,但要做断裂力学试验,必须测试裂缝口张开位移,所需要的夹式引伸仪一支就要800元。”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结果,从没做过实验仪器的徐世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支夹式引伸仪。
经过一番打听,徐世找到大连工学院机械系卫国强副教授寻求帮助。卫老师告诉他,加工夹式引伸仪需要16硅2锰弹簧钢,但这种弹簧钢在市场上买不到。这让徐世傻了眼。“市场上买不到,我就一家一家地到企业去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整整1周的寻找。徐世娘终于在一家军工厂找到这种弹簧钢。“但他们不卖给我。因为我想买1公斤,他们说要买就得买一捆,一捆是32公斤。”徐世一咬牙,就把这32公斤的弹簧钢搬回了实验室。随后,徐世又找到学校基建处,希望买些实验用的木材水泥、砂与石子。“我告诉他们我手上仅剩的一点经费,看能买多少?基建处的老师说,你这点钱买一样材料都不够。算了,我们送给你得了,也算为你的研究工作做些奉献。”
“走进科研殿堂的第一步,我是在大家的无私帮助下完成的。”徐世感激地说,自己当时只有满腔热情和一股子韧劲,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热诚帮助和周围同事的鼎力支持给了他无穷的力量。“经历的这些小挫折,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会以平常心对待科研中碰到的困难,努力去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
1981年的冬天,徐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当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岩石混凝土断裂力学学术会议上,他的研究论文被《水利学报》和《冶金建筑》(现为《工业建筑》)两个期刊选中。这是他进入混凝土断裂力学这个领域以来发表的首篇学术论文。与他的论文同样受关注的,还有他的实验测试仪器。徐世娘回忆说:“国内很多同行买不到16硅2锰弹簧钢。后来他们找到我,我就陆续邮寄给他们,解了他们研究中的燃眉之急。”
自涉足混凝土断裂力学领域的研究以来,徐世就一直执著于国内研究混凝土断裂力学的研究。1985年,在河海大学举行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徐世就被与会的一些老教授称为这一领域“最年轻的元老”。“搞基础研究不仅难度大,周期长,而且要耐得住清贫。”徐世说,建筑行业本身来钱又快,一旦受到市场诱惑,很多人就直接下海了,能坚持到最后的很少。“到我2004年从德国回国后发现,原先仅有的几个同行早已退休了,那时真的感到愈发寂寞。”
重视科学原创,服务国家建设
传统混凝土易开裂,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成为引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韧性差和开裂后裂缝宽度难以控制等缺陷。为克服混凝土这些不足,徐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围绕国家大项目潜心研究,努力攻关。
“建筑为什么会寿命短,是因为混凝土易开裂,开裂之后引起钢筋锈蚀,导致膨胀,又进一步引发更大范围的破坏和开裂,这样就对这个建筑结构产生严重的危害,从而致使结构失效,丧失使用功能。”徐世说,从事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减少裂缝危害的理论支撑。甚至是研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
1983年,徐世撰写基金申请书,并作为主要研究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获准项目“混凝土断裂和损伤的机理”。在这个项目中,他采用激光散斑干涉法,发现了混凝土裂缝失稳断裂前存在着裂缝的稳定扩展阶段和断裂过程区,并提出了混凝土断裂概率模型和尺寸效应公式;1984年,徐世又负责承担了水利水电科学基金项目“混凝土断裂韧度的尺寸效应”的研究工作。考虑到工程实际的需要,徐世和他的课题组成员大胆地进行了国际上最大尺寸和最大规模的混凝土I型断裂韧度测定,在国际上最早将光弹性贴片法应用于测量混凝土断裂过程区,发现了当试件高度大于2米时,混凝土断裂韧性为常数,其断裂过程区长度的影响可以忽略,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混凝土大坝的裂缝安全评定。课题的成果已应用于我国东风拱坝裂缝的防治分析中;1986年,徐世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混凝土裂缝的评定技术”的全国招标会上中标。徐世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带领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大规模的全级配混凝土断裂实验研究。该研究为我国高混凝土坝的裂缝防治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2年,徐世远赴德国继续他的研究。当时,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的赫尔斯道夫教授,对徐世完成的国际上最大混凝土断裂试件的断裂力学实验研究成果很看重,帮他联系到了当时正值盛年的斯图加特大学奥托格拉夫研究所的莱茵哈特所长,建议他去德国之后在莱茵哈特教授那里开展合作研究。赫尔斯道夫教授还专门给德国洪堡基金会写了推荐信,帮助徐世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励基金。
在德国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徐世度过了他依然忙碌的国
外研究岁月。莱茵哈特教授为徐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自由而宽松的研究环境,配备了强有力的实验研究小组。“德国教授擅长把基础研究与工程相结合,让我受益匪浅”。在这里,徐世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能解决的纯剪切断裂试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首次实现了各向异性材料和混凝土材料的纯II型断裂韧性和断裂能的测试。特别是利用这个难能可贵的可以静下心来潜心研究的机遇,他系统地完成了混凝土双K断裂模型和基于裂缝粘聚力的裂缝扩展阻力新KR曲线的理论架构和基础。
1998年开始,为发挥徐世的学术专长,大连理工大学支持他建立了国内课题组。徐世同时带领这个课题组开始了对“混凝土裂缝扩展的断裂理论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这是基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开展的课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他们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系统测试了混凝土的双K断裂模型的断裂参数,测试了不同混凝土等级的基于裂缝粘聚力的裂缝扩展阻力新KR曲线,建立了以能量释放率为参数的双G断裂模型及新的GR阻力曲线理论等。近年来,该研究成果已经在三峡大坝裂缝稳定性分析等国家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2005年6月,该成果还被作为制定我国水工混凝土断裂韧度测试规程的基本理论。
“从1998年开始,我的研究开始从‘混凝土的断裂韧性’转向‘韧性断裂的混凝土’。”徐世说,转变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变传统的配制混凝土的方式,设计制造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实现节能环保。“传统的混凝土是脆性的,它的抗拉强度比较低,再怎么进行温控,也很难避免出现裂缝,所以必须要提高材料的韧性、增强材料自身抵抗开裂的能力。”
2000年,徐世带领其国内课题组率先开展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研究。2004初,徐世完全回国后,这一研究工作取得了加速进展,在国产胶凝材料基础上研制出极限拉伸应变高达3~6%和挠跨比高达12%的应变硬化UHTCC新材料。这项研究工作改善了普通钢筋混凝土本征缺陷,可解决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长期使用安全性下降和服役时间达不到设计寿命的问题。俄罗斯《大众机械》杂志2007年撰文将该材料列为未来能够使人类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无缺的十大新技术之一,与其并列的有相变随即闪存,汽车智能一体化、可印制太阳能电源技术、防伪护照、人体局域网、等离子电弧汽化技术、网络视频技术、聪明药丸等。
“现在桥梁桥面铺装用的混凝土为了防止开裂,铺得都很厚。如果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桥面铺装厚度可大为降低,桥梁自重得以减轻,相当于桥上的汽车载荷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的隧道衬砌一般都用60~80公分厚的混凝土浇筑,如果使用新材料,降低它的厚度,隧道的开挖量减少了,用的混凝土也减少了。特别是,我们国家基础设施的重大工程结构。比如大型桥梁、高混凝土坝、城市地铁和城市建筑使用寿命如果能达到100年甚至300年以上,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国家财富的积累和真正意义的节能环保―我们不用生产那么多水泥、不用去挖那么多山和毁坏那么多植被了,就可以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了”徐世说。
以创新带动学科发展
原大连工学院老院长钱令希先生来自浙江大学,他给徐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钱老先生身上体现出来的浙大人的‘求是’精神,真的让我打心眼里佩服。”徐世说,“求是”才是科学态度,才是科学家应该坚持的。“正是钱老先生力邀,叫我从德国回来的。能有机会到浙大工作,更应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并将这个理念贯穿到我的管理和科研中。”
在受聘担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前,徐世像做基础研究一样,对国际顶尖大学士木工程学科的设置和研究方向等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发现,这些国际顶尖的大学越来越重视土木与环境工程的相互影响,特别注重学科交叉、新材料和新材料结构的研究。徐世说,材料的创新是土木工程结构领域最带有革命性的根本创新,是学科发展的制高点。目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世界著名大学得到了广泛研究,其研究趋势已经从传统的被动地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性能,包括研究材料和结构的断裂性能、耐久性能,可靠性等,转向主动地根据工程需求研究出具有集多种高性能性质于一身的高性能材料和结构。“有趣的是,这些研究高性能材料和高性能结构的学者,大多是我在混凝土断裂力学领域的研究同行。”徐世说,“我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根据研判和实地了解,徐世描绘了浙大建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已有80余年厚实发展历史学科)的愿景――学科发展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集群:岩土工程、空间结构传统优势学科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学科和建筑学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同时大力发展交通工程学科。经过几年的努力,土木工程学科进入国内前3名,水利工程学科进入前5名、建筑学进入前8名,在大平台建设上迈出一个新台阶,承担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大项目,在土木水利工程学科几个主要领域出现若干具有国际前沿水平和影响的学术成果。
“要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营造一个以创新为核心的宽松的学术环境。”徐世说,根据他自己近30年不断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和领导创新团队的管理经验,他认为三个“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分布配置是比较科学的: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大平台、大团队建设,承担和完成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对提高学校学术声誉具有显著影响的大项目、大成果,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工程科学的研究,进行长期持续性的原创积累;三分之一的科研力量从事为社会服务的横向工程项目的工作。
关键词:土力学;创新能力;教学;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06-02
一、引言
钱七虎院士指出,19世纪,人类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建造了很多桥梁,所以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人类建造了大量的高层建筑,所以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为了节约能耗、保护环境,人类必须大量的利用地下空间,因此,21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地下空间”的世纪[1]。可见,21世纪是岩土工程飞速发展的世纪,专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目前,沈阳建筑大学已增设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完善了本校的土木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土力学作为城市地下空间专业的主干课,在教学方面亟需专业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岩土工程创新性人才是现阶段沈阳建筑大学岩土方向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任务,作者进行以下几点思考和讨论。
二、土力学教学内容
土体是一种不均匀摩擦材料,兼具粘弹塑特性。岩土体的复杂性决定了一个岩土工程问题在处理时可以有多种方案,具体工程更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所以,在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仅仅依靠某个土力学基本理论很难将问题诠释清楚,需要创造性地耦合多种因素,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每个工程看成一个独有的特例[2]。故而土力学的教学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首先,使学生掌握土力学的基本知识;其次,将其与应用联系到一起解决问题;最终,提出创新和预测前沿问题。现有的土力学的教学内容从教材角度讲差别不大,没有针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进行区分,所以教学内容上比较一致。作为岩土的专业课教师在进行土力学授课时应该与时俱进,内容上以基本理论为基础,不能墨守成规,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删减,根据工程实例进行讲解,并且应该随着专业的发展适当增加前沿性的了解内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授课内容中没有与实际工程相联系的知识,学生就会感到枯燥,变为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从历年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对与实际工程和发展前沿的知识求知积极性很高。今后,可以适当增加工程案例,强调自学内容,培养自学和思考的能力。土力学教学除了教授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让学生有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实践中影响土力学问题的因素很多,没有完全一样的设计和工程,光靠背诵书本上的理论公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针对专业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可将土力学放到地下空间的应用中去,地下空间的开发与规划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共同沟等,要开发和建设这些公共设施都离不开和土体打交道,所以土力学是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基础。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土力学学习内容应与传统土力学有所区别,要不断更新,除了讲授基本知识,教师还应该对本行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有一定了解,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解决基本的土力学问题,而且能够对学生将来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做出正确的指导,更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层次上,不仅要求教师要掌握最新的理论和最新的规范要求,还要多参加实际工程的成果应用。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对教师能力水平的挑战,要求教师要努力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提升,掌握专业和学科的最新动态。所以教师在课下的时间要多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高度,多参与工程实践了解新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都要硬,才能在课堂上将讲解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工程实践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3]。
三、土力学教学方法
土作为一种特殊复杂的建筑材料,在实际工程中要求设计师具有很强的经验性,所以土力学是非常感性的一门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更加对其深刻的理解。首先,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建立最初的理解,作为一种材料从力学角度来认识土。其次,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和原位试验来测试土的特性。最后,总结土的特性形成理论体系,理解后指导实际应用。传统的土力学教学大多是“教师主讲,学生坐听”;教学手段则是多媒体课件为主,板书为辅。教学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都有影响。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学要开放和互动。目前,土力学实验教学基本是依附于理论教学,呈现理论课与实验课“混搭”状态,教学实际中存在理论教学与试验教学分离的现象,不同的教师讲解,互不干涉;实验课本应与理论课结合,使理论讲解的指标关系用实验认识得更加深刻,但目前多数实验内容分散,缺乏系统规划,造成学生对同一理论的学习出现重复和延迟。学时安排上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重视试验程度不够,而且试验课程内容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教学,没有理解性发挥和现场原位试验安排。这种试验安排与土力学的强实践性不相符。土力学实验教学过分依赖于《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它的内容多是从《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摘录而来,过于条框、生硬、抽象,很多同学不知其中缘由。应该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安排实验进行演示和验证,或者独立进行课程设置,健全成绩考核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实验项目集中或者独立成课,更容易加强认识;另一方面,除了基本室内实验,有条件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增加现场原位试验。另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创新计划等增加研究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试验方案的制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步骤的操作,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提交报告。这个过程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学生能够通过一门课程而有更多的收获。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土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也飞速发展。基于此可以考虑加入一部分自学内容,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自我提升的空间。目前有大量的岩层数值分析软件应用于土力学的教学和实践中。如Plaxis系列软件、GEOSLOPE系列软件等。一方面,教师可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可以自学一些简单的设计软件,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比如土力学中的经典问题,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过程、边坡的稳定性、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土压力问题等,都可以通过数值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将各种云图结合理论规律展示给学生,亦可生成动画[4]。另外对不方便试验的土力学问题进行演示教学。
四、土力学教学效果评价
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和具有严谨科学态度及强烈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土力学的教学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不仅要加强理论联系实践,还要不断改进和发展,理论和试验都要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通过一张试卷决定学习的效果。要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学效果的评价或考核方式也应灵活多样,如写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答辩等。考核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要激励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增加这方面的权重,如增加第二课堂、兴趣实验的考核权重。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原位试验观摩、自主设计和参与研究方案、以及数值计算技术的学习等,鼓励学生做自己感兴趣与本学科相关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进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这样既提高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去探索理论教学没有深入的问题,实现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在第二课堂可以实现阶梯式培养,鼓励基础牢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继续深造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本身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图书和网络等,团队合作,组成课外小组,大家分工查资料、做实验或者写报告和学术论文。也可以与学校科研教学团队,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积极参与这类的活动都将成为考核或评价教学效果的一项内容。
五、结论
我校地下空间专业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需要所有教师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放在专业教育的首位。教师要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这两方面协调好,二者缺一不可。针对土力学这门课程,必须将基本理论与实际工程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熟悉与土力学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科,包括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即土力学教师本身应是一个具备能够创新性地学习能力的学者,不断学习和积累,持续地获取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钱七虎.21世纪是“地下空间”的世纪[EB/OL].2011.http://
[2]师旭超.在土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101-102.
[3]王安明,李小根,姜彤,黄志全.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5(4):100-102.
关键词: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岩土工程的可靠性设计基于大量的参数的基础,还具有一定的应变性,是基础工程设计理念最核心的一块,也是研究里最受关注的一块。
二、岩土工程的可靠性概述
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相似, 它的状态是由有限个相互独立的参数确定的。这些参数大多是随机变量, 这是因为设计参数从本质上说是用来描述性状不均匀性的, 它们依赖于人类无法控制的许多因素, 而且这些设计参数的数值一般是根据试验或调查数据统计得到的。既然岩土工程问题是非确定性的, 那就要用具有非确定性模型的数学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来解决。但长期以来处理岩土工程的安全度问题主要采取定值论的方法, 用安全系数来表示安全度。认为只要采取了适当的安全系数, 就能保证工程的绝对安全。这虽然也是一种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 并且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 但是传统方法毕竟还是不完备的, 它无法提供说明工程可靠性的评价指标。本来, 可靠与否往往是指人是否恪守信义, 或就某事真伪而言的一种主观推测, 而且是一个“模糊的”、无法测度的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为了解决军事器材的失效问题, 才开始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来研究复杂系统的元件可靠性及其组合。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可靠性工程学。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应用于土木工程。
所谓可靠性是指一个系统在给定的条件下和预计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运行的概率。可靠性在系统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直接反映系统的质量指标, 而且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成败。一个复杂的系统往往是由许多子系统或元件以一定的组合联系在一起的, 其中某一部分的失效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既对各个子系统的可靠性作出估计, 也要评价它们在构成大系统的可靠性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从而控制薄弱环节, 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对岩土工程来说, 可以把整个工程看作一个大系统, 并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或单元, 运用可靠性分析的一些基本原理,分析设计所冒的风险以及在经济上要承担的风险, 并把所冒的风险限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限度以内, 这亦称为风险分析。其目标是使可能达到极限状态的概率足够地小, 因此又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
研究岩土工程的可靠性, 以下问题需要着重解决:(1)观察或试验数据(包括土的性状、荷载和环境因素等)的统计处理, 例如设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拟合度检验, 统计参数的计算和预测等;(2)现场勘探和取样对策、试验设计;(3)压实技术条件和质量控制;(4)计算安全系数和破坏概率之间的关系;(5)工程造价与安全度的关系;(6)总沉降和差异沉降的关系;(7)工程实例的风险分析与经济分析;(8)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优化与决策。
三、可靠性理论的发展
可靠性原来的含义是指一个人是否守信义,或者人们对某市某物是否真实的一种主观判断行为,可靠性概念无法测度,比较模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高军事器材的使用效率,军事专家需要对器材具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因此,出现了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概率论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器械元件可靠性的活动。在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于是抓紧对可靠性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门类――可靠性工程学。在上世界中叶的时候,可靠性工程学开始运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从而开启了岩土工程分析设计的新纪元。
四、我国岩土工程可行性分析的发展
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存在的不足: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理论的引进和研究是从上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的,距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可行性研究面很广,规模庞大,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我国对于岩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岩石方面的可行性研究比较少,岩土动力学的研究不够充分,岩土工程的特点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岩土力学物理机制与可靠性研究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有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等。岩土工程可行性研究取得的成绩:在30 年的可靠性研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其内容很广泛,包括可靠性理论的系统论述,关于建筑工程中的沉降概率情况分析,岩土参数的统计规律和渗透问题,以及岩土参数的数学统计模型等。这些成果的取得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可靠性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值得主要的是,对于桩基础的研究,国际上的研究不够充分,而我国的研究却比较活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于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五、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需要解决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对收集、观察或者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获得的数据包括岩土的属性、周围环境以及荷载等,处理的内容很多,包括统计参数的预测和计算,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概率分布拟合度的验证等;对岩土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取样,并进行初步的试验设计;采取合适的压实技术,使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计算,分析破坏概率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岩土工程安全度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差异沉降与总体沉降之间的关系;工程实例的经济分析以及安全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对岩土工程进行优化处理和决策制定等。
六、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1.地基处理技术
在对各国成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和运用后,我国也形成了符合国土状况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自从运用了我国自我开发的这些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在资源上得到了大大的节约、降低了工程成本,还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而且所形成的地基复合桩土应力比更加完美;
在对桩基和复合地基进行研究后,我国开发了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地基基础形式,这将充分发挥出桩基间的承载作用,通过桩和土来负载整个建筑的重量,减少地面承重过高发生地面下沉的现象发生。
2.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研发了后压浆桩技术。这个与传统的前压桩式灌浆技术不同,它是对已经成型的桩进行灌浆加固的一种先进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桩的抗压力,降低桩基的下沉量;岩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预制桩的设置也有很大的技巧,要多关注施工地区的环境优势,必要的时候采用预钻孔法可以起到良好的施工效果,这个方法许多场地宽阔的工程都会采用。
七、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现状
1.我国岩土工程可靠性设计现状
随着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的结构设计已经在概率法和极限状态的基础上采用了分项系数设计,与之相比较的话,岩土工程的设计工作进行的确比较迟缓。在我国,除了桩基的研究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之外,其它的岩土工程设计水平都非常有限。
2.岩土工程的特性
岩土工程的设计不足除了与研究历史比较短,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等外部因素直接相关之外,其很大一部分也是由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性决定的。与结构工程相比,岩土工程的特点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岩土工程具有天然性。众所周知,结构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后天人们自己加工的,比如钢筋混凝土等,其参数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调查以及人为设定来获得。而相比之下,岩土工程面对的对象具有天然的属性,比如土和岩石等,这些物质的属性是自然确定的,人们无法对其进行变化,而只有通过特定的试验来取得。(2)岩土性能随位置不同而变化。一般来讲,不同地方的岩土其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此外,即使是同一个地方,随着岩土深度的变化,其性能也会发生变化。在统计某一土层的变异性的时候,实际上包含了因位置变化而形成的岩土固有的变异特性。这种情况在结构工程中则是不会出现的。(3)岩土属性参数获取较难。岩土的各项性能的指标参数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的,与结构工程通过分析计算获得各项参数相比,其难度要增加很多。因此,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在试验中花费的时间与资金要在分析与计算中花费的时间和资金要多得多。
八、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鉴于以上情况,《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在极限状态与概率法的问题上,只作了一些原则的规定。如由于岩土工程自身的特性以及我国岩土工程设计发展水平,在《岩土工程规范》(GB50021-94)中,对相关的概率法以及极限状态只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比如,第12.14 条规定:岩土工程的定量分析可采用定值法,对特殊工程需要时可辅以概率法进行综合评价。第12.15 条规定了勘察成果报告中,应按不同情况提供岩土参数值。
九、结束语
由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可靠性设计时,要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和实际特点进行随机应变,不能把原来固定的设计方案生搬硬套的进行运用。
参考文献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分为春、秋两季招生。春季面向校内外招收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直博生,并在校内在读硕士生中选拔硕博连读生;秋季面向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以及应届硕士毕业生以申请考核制方式选拔录取博士生。
一、招生规模
2017年我校博士生总招生规模为800余人。各学院、学科招生人数详见《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9月版)。待春季招生结束后,将于2016年10月25日前,在《2017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10月版)中公布扣除春季招生人数后实际的秋季招生人数。
中国农业大学招收定向在职博士生的录取数量不超过各学院招生计划总数的5%,人文社科领域不超过10%。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援疆师资项目、高校专任教师及科研院所一线研究人员不受此比例限制,但高校专任教师及一线研究人员须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其承担教学或科研岗位证明,并同意为申请人“在读期间可全日制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提供保障。
二、学制及最长修业年限
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学制为5年,最长修业年限为7年。
普通博士生学制为4年,最长修业年限为6年。
特别优秀的博士生经导师推荐可以申请提前进行学位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提前毕业。
三、春季招生办法
录取为2017年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需在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个人信息。时间为2016年10月25日上午9:00至12月20日下午4:00。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免缴报名费。
四、秋季招生办法
(一)报名条件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补充条件如下:
(1)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学位认证机构出具认证报告(学士、硕士学位都在国外获得的,两学位均需认证);
(2)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3)报考非定向就业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就业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定向就业生。
2、符合招生学院对申请人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详见附表1)
3、国家专项计划
(1)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2)申请“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和“援疆师资项目”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名条件外,还需经过受援单位推荐。
我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仅指西藏大学、新疆塔里木大学两所大学人事部门推荐专职教师的专项培养项目。“援疆师资项目“仅指新疆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人事部门推荐专职教师的专项培养项目。
(二)报名时间及办法
2016年10月25日上午9:00至12月20日下午4:00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逾期不予受理。操作方式: 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admission/index.do申请人在报名前须仔细阅读《网上报名系统使用说明及报名须知》,并按照要求和提示进行操作。
(三)报名费:200元
请申请人务必在报名前仔细阅读“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博士生招生简章”及“2017年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方案”中的申请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核、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申请人自己承担,并不退还报名费。
(四)提交申请材料的要求
(1)申请人网报同时上传电子版材料
2017年博士生网上报名时,申请人在网报同时按要求提交各项电子版材料。网上提交电子版材料时间与博士生网上报名时间一致。
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注意事项:
1、申请材料在初审阶段以电子版形式在报名系统中提交。
2、成绩单、外语成绩以图片JPG格式上传,上传内容须清晰可见,单个图片文件在100K左右。
3、应届生请务必提交“学生证照片”、“论文摘要、目录”等材料 。
4、往届生请务必提交“学位学历复印件”,“学位论文”等材
料。
5、一项材料需要提交多个电子材料时,请将电子材料压缩为RAR
压缩包后上传,如“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等。
6、推荐信上传:申请人到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表格下载”中下载推荐信格式,两名副高以上推荐人填好后,申请人以图片JPG格式上传,单个图片文件在100K之内。
(2)通过学院初审进入复核的申请人需给学院提交纸质版材料
2017年1月学院初审后(部分学院是春季开学时进行初审),招生学院在学院网站上公布进入复核的申请人名单。进入复核名单的申请人3-4月份来学校参加复核时,需按学校招生简章和学院实施方案要求,将所有盖章、签字的纸质材料和证书原件交到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后留纸质材料和证书复印件留存备查。
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主要包括: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
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室公章的硕士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定向在职人员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往届硕士生(2017年春季毕业生算往届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不少于3000字或5000字,具体要求参见学院规定);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学院要求的英语成绩证明:英语四、六级、TOEFL、雅思A类、专业英语四、八级、WSK(PETSS)、 GMAT。其他英语成绩不能作为申请的报名条件,只能作为英语能力的补充材料;
10、其他可以证明自己科研或英语能力的补充材料;
(五)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不用上传电子版材料
已取得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资格的学生不用上传电子版材料。2017年元旦后,硕博连读和直博生将打印的报名登记表签字并加盖研究生学籍管理章(本校生加盖学院公章即可),交2封纸质版专家推荐信、一份思想政治情况表到相关学院,以便存入个人档案。
(六)相关说明
1、凡符合国家专项招生计划的申请人(如报考西部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援疆师资项目等)应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经核实后,学校仅按照报名信息库内容作为录取类别依据,不接受后补报名。
2、现役军人申请人,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3、现为定向就业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拟申请定向就业博士培养或正在履行用人单位服务合同的在职人员申请定向就业博士培养,报名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并提交用人单位签署了意见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报名登记表。申请者与定向培养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不能录取后果的,我校不承担责任。
4、凡在报考过程中隐瞒重要信息或在以往学术活动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通过弄虚作假取得初试、复试及录取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一律不予录取;已经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5、招生导师信息查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
(七)程序与时间进度
1.初选:2017年1-3月
(1)由学院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综合审查结果和招生导师的意见,形成进入复试考核的申请人名单,并在申请学院主页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对初选结果有异议的申请人可以通过公布的电话申请复查。
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人在相关学科专业范围内选择填报导师。
(2)国家专项计划申请人通过学院初审后,需提交学校“专项计划”招生审核组对当年专项招生计划进行审核排序,本着择优原则确定进入复核阶段的人选。
2.复核与录取:2017年3-4月
由招生学院组织,按学科或研究方向组成专家组担任考核工作。对进入复核阶段的考生进行专业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考查与综合能力面试两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申请者的学科背景、科研经历、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届时详见申请学院主页公告。
学院对申请者的考核记录及考核成绩进行严格审查,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名单将在校园网上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后报研究生院。
3、录取结果:2017年6月。
研究生院确认学院录取名单后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公示期为一周,有异议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五、录取类别
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生和定向就业生两类。
1、非在职生均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生。学费及奖助标准见后并享受公费医疗,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在职生录取为定向就业生。在读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本人与原工作单位协商解决。正式录取前申请人本人、定向培养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3、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 和“援疆师资项目”的博士生均录取为定向就业生。
六、体检
博士生在复核阶段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体格检查,体检医院为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体检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学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10000元/年;所有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博士生均须缴纳学费。直博生一年级按学术学位硕士生标准执行8000元/元,直博生二年级及以后年级、进入博士生阶段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按博士生标准执行。学制内按博士生标准缴纳四年,按学年缴纳。第一学年的学费在8月1日前缴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一个学年的学费。
(二)奖助(详见《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收费及奖助体系实施办法》gradsch.cau.edu.cn/homepage/)
1、奖助对象:二年级及以上的直博生、进入博士生学习阶段的非定向硕博连读生及所有基本修业年限内的非在职(无固定工资收入)博士生。
2、奖助类型及标准
(1)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2000元(一年级直博生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
(2)学校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0元(一年级直博生为每生每年8000元),按月发放。
(3)学业奖学金: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博士生每年8000元,获奖比例不低于30%(一年级直博生为每生每年4000元,获奖比例不低于40%)。
(4)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博士生30000元,奖励人数按国家下达数量执行。
(5)校长奖学金:博士、硕士生共20名,奖励标准为博士生10000元。
(6)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研究生导师支付助研津贴,博士生最低标准为每生每月1000元,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一年级按硕士生资助标准执行每生每月300元,二年级及以后年级按照博士生资助标准执行。
八、监督机制
继续对博士生复试考核进行校院两级纪检检查现场巡视。经查属实的招生违规行为,属于考生的问题,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属于导师的问题,将视情节轻重,取消该导师当年乃至以后的招生资格。
九、其它
(一)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申请者在提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申请学院联系咨询。学院联系人详见附表2.
(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工作时间接待咨询。咨询电话:010-62734286 咨询邮箱:bozhao@cau.edu.cn
(三)单位代码:10019;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admission/index.do
现在2017年教育部有关博士研究生招生文件还没有下达,我校公布的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届时如与教育部文件有所不同,以教育部公布文件为准。
附件:附表1、各招生学院对英语水平的基本要求
附表2、学院联系电话和邮箱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学 院
联系电话
邮箱
农学院
010-62732565
zwwmq@cau.edu.cn 园艺学院
010-62732449
rongding@cau.edu.cn 植保学院
010-62733257
weijianing315@163.com 生物学院
010-62733542
swxyyz@cau.edu.cn 资源与环境学院
010-62731427
zhangle@cau.edu.cn 动物科技学院
010-62731266
xu@cau.edu.cn 动物医学院
010-62732772
dy001@cau.edu.cn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010-82381443
shbx@cau.edu.cn 工学院
010-62736275
wangbz@cau.edu.cn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010-62736743
dyjw@cau.edu.cn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010-62737728
zhangliwei@cau.edu.cn
理学院
010-62733474
pestici@cau.edu.cn 经济管理学院
010-62738510
cheny@cau.edu.cn 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节能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方法;优点;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761.12文献标识码:A
1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保温系统保温层是由胶粉和聚苯颗粒轻骨料加水搅拌成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于墙体表面形成。其工艺做法:基层墙体—界面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胶浆层(燃烧性能B1级)—防水抗裂胶浆层—耐碱网格布层—防水抗裂胶浆层—弹性底涂、柔性腻子—外墙涂料。面砖饰面为:基层墙体—界面砂浆—胶粉聚苯颗粒保温胶浆层(燃烧性能B1级)—防水抗裂胶浆层—热镀锌电焊金属网(12.7×12.7×0.9)辅以塑料锚栓双向@500mm与基层锚固)—防水抗裂胶浆层—粘结剂层—面砖层—防水沟缝剂层。
1.1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具有的优点
1)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具有无空腔的特点,抗风压性能较好,可用于面砖饰面及100m以下建筑物的保温。
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导热系数为0.06W/m·K,挤塑板导热系数为0.029W/m·K,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3 W/m·K,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导热系数与抗裂砂浆相比较挤塑板、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与抗裂砂浆相比为小,因而能够缓解热量在抗裂层的积聚,使体系受温度骤然变化产生的热负荷和应力得到较快释放,提高抗裂层的耐久性。
3)阻燃性能好:阻燃性能较挤塑板、聚苯板好,一般聚苯板体系采用胶粉聚苯颗料作为防火隔离带材料。
1.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系统存在的问题
1)生产工艺相对简单投入少,各地生产厂家非常多,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材料生产企业为追求高利润,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控制不到位。
2)由于目前不少生产厂家无专业施工队伍,仅是出售产品,现场施工技术水平参次不齐,加之施工为现场搅拌的操作方式,受控于施工工人技术水平及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心理,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存在界面砂浆配比、胶粉聚苯颗粒配比(胶浆、聚苯颗粒比例不合适)、抗裂砂浆配比不符合要求;界面砂浆层、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层、抗裂砂浆层实际厚度经常有偏差,容易开裂。
2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该体系是由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增强用玻纤耐碱网格布,以及粘贴和抹面用聚合物胶浆组成,一般适用于涂料装饰层。由于该种外保温体系保温效果明显,增加投资不多,同时此种保温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简单,易于熟练掌握,所以普及速度较快,受到开发商、设计院的青睐,因此着重阐述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工艺做法为:基层墙体—水泥砂浆找平层—用胶粘剂粘贴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抹面抗裂胶浆层—耐碱网格布层—抹面抗裂胶浆层—弹性底涂、柔性腻子—外墙涂料。
2.1基本要求
1)结构墙体基面必须清理干净,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并检验墙面平整度 和垂直度,基面达到《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2002)中平整度及垂直度的要求。用2m靠尺检查,最大偏差≯5mm,超差部分应由土建方剔凿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平整。
2)各种进户管线、门窗或辅框、预埋拉件应安装完毕,并按外保温系统厚度留出间隙。
3)应做好外保温工程的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不会渗入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在外墙保温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有密封和防水设计。
4)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分隔缝设置与外保温系统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基屋墙体构造以及外保温系统等因素有关,由生产厂家根据所提供的产品性能来确定是否需设分隔缝。
5) 变形缝两侧及门窗洞口边缘处应预贴250mm宽翻包网格布,可根据实据情况将网格布先预粘于上述要求部位。
6)保温板固定: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及风压的大小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以粘结为主辅以锚栓固定,建筑物高度超过20m以上时宜使用锚栓辅助固定。如外饰面为面砖,可在抗裂砂浆中加入热镀锌钢丝网辅以锚栓固定。
7)抹面层施工。第一,抹面胶浆施工抹面前应检查EPS板是否粘结牢固,松动的EPS板应取下重贴,聚苯板接缝不平处≮1.5 mm应用打磨抹子磨平,打磨动作宜为轻柔的圆周运动。磨平后应用刷子将碎屑清理干净。磨平时间至少在聚苯板粘贴24h后进行,以避免对聚苯板粘贴层的扰动。第二,EPS板表面不得长期(避免阳光和风化作用损坏),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抹面胶浆应随用随拌,已搅拌好抹面胶浆应在2h用完。第三,在聚苯板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配制好的抗裂胶浆,厚度应≮3mm,并且宜≯6mm:薄抹面层主要起防水和抗冲击作用,同时又应具有较小的水蒸气渗透阻。厚度过薄则不能达到足够的防水和抗冲击性能,就防火性能而言,保护层也应有一定厚度,过薄还可能导致金属网锈蚀;过厚则会横向拉应力超过玻纤网拉伸强度而导致抹面层开裂,会使重量超过抗震荷载限值,过厚还会使水蒸气渗透阻超过设计要求。
8)贴网格布。其一,薄抹面层施工时,玻纤网不得直接铺在保温层表面,不得干搭接,不得外露,抹面层宜采用二道抹灰法施工,用不锈钢抹子在板材表面均匀抹一层面积略大于一块玻纤网的抹面胶浆,厚度约为2mm;立即将网格布压入湿的抹面胶浆中,待抹面胶浆干硬至可以碰触时抹第二道,使网格布被全部覆盖。其二,将大面网格布沿水平方向绷平,用抹子由中间向左右两边将网格布抹平,将其压入底层抹面砂浆,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100mm,上、下搭接宽度≮80mm,不得使网格布皱褶、翘边。其三,膨胀缝处网格布应断开,但装饰缝处网格布不得搭接和断开。
2.2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外墙外保温技术快速普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从构造设计上看,直接在玻纤网布复合抹灰砂浆的无网聚苯板外保温外面粘贴面砖是不合理的。一方面,从受力状况看,应用于外保温的聚苯板的通常采用点框法,粘结面积40%左右,而聚苯板本身具有受力变形的特性,由聚苯板直接承受面砖饰面层(包括粘结砂浆)荷载,必然会发生徐变,短期或许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但长期的变形将导致受力的失衡从而引发开裂甚至脱落(目前,工程上有在EPS表面加镀锌钢丝网并辅以锚栓固定贴面砖,如欧文斯科宁采用钢丝网加以锚栓的固定粘贴面砖)。另一方面,从抗风压性上看,粘贴聚苯板外保温体系存在空腔,抗风压尤其是抗负风压的性能差,会出现在刮大风时聚苯板刮落事件。第三,从防火性能上看,体系本身就存在整体连通的空气层,火灾是很快形成“引火通道”是火灾迅速蔓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在高温辐射下很快收缩、熔结,在明火状态下燃烧,即在火灾发生时,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将很快遭到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聚苯板外保温体系面层粘贴面砖的做法是非常危险的,火灾状态下聚苯板在受热后严重变形,使面砖层丧失依托,引起面砖层整体脱落造成人员伤害。当保温材料为聚苯板且建筑高度在30m以上时,宜对每层楼的窗上口做防火挑檐或防火隔离条处理。粘贴聚苯板体系中采用胶粉聚苯颗料作为防火隔离带材料。
2)从抗裂保护层受热应力的因素上看,该体系聚苯板保温层仅是3mm的抗裂砂浆内压耐碱网格布,膨胀聚苯板的导热系数为0.042W/m·K,而抗裂砂浆的导热系数为0.932W/m·K,两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22倍。由于聚苯板保温隔热层热阻很大从而使保护层的热量不易通过传导扩散,受昼夜和季节室外气温的影响,对抹灰砂浆的柔韧性和网格布的耐久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另外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是当聚苯板的温度超过70℃时,聚苯板会产生不可逆热收缩变形,造成较为严重的开裂变形。另外由于保温隔热板平整度很难控制,会造成找平抹灰厚度的不均,造成局部收缩和温差应力不均从而引起裂缝。
3挤塑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挤塑板具有密度大强度较高,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它的导热系数为0.029W/m·K,其设计构造要求与EPS板基本相同。目前市场上XPS板生产厂家较多,鱼目混珠,安徽市场上具有省级推广证书的大多为EPS板,XPS板生产厂家有省级推广证书的廖廖无几,一些正规厂家如欧文斯科宁的价格又较高,且现行技术规程JGJ144-2004是针对EPS板编制的,具有可操作性,建议工程上还是采用EPS板较为合适。
4外保温墙上贴饰面砖,出现的开裂脱落问题
这样问题一直是业内的一大难题,现工程实例上有采用无溶剂聚氨酯硬泡现场喷涂进行主体保温,以ZL胶粉聚苯粒保温浆找平和补充保温,饰面可为涂料或面砖。相关实验证明,在经过80次从70℃高温到淋水15℃循环,20次加热50℃至冷冻-20℃的循环试验,抹灰层和瓷砖饰面未出现裂纹、空鼓、脱落等现象,满足工程需要。专家们预测,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聚氨酯将在建筑领域“大展宏图”。
5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