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

第1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测量;实训;技能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应用”为主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能力培养为线,使高职高专教育得以健康、稳健发展。测量综合实训作为我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纯实践课程,尤其突出地体现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施工放样能力作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对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完成工程测量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后,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一次系统的训练,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过程,模拟实际路线施工过程,完成控制测量、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及带状地形图的绘制。培养学生承担施工一线的各项施工测量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进一步深化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真正掌握测量和施工放样的专业技能,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时间安排通常为三周。本文从教学组织过程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1 实验室建设及管理

1.1 测量仪器的更新

测量综合实训需要用到多种仪器,传统的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随着测量仪器的发展,GPS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中。不少学生校外实习反映仪器跟不上形势,GPS用得越来越多,校内却不能普及教学,而工程上越来越少见的经纬仪,教学中花了大量时间。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职业能力培养,应积极创造条件,有步骤的加强实验室投资,更新测量仪器设备。如购进对讲机以解决野外测量时观测人员与跑尺人员之间的联络;购入GPS定位仪等先进仪器充实实验室硬件,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1.2 加强实验室管理

学生实训仪器要爱护。综合实训所用仪器较多,经常出现保管不当的现象。实验室应建立仪器借还、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学生综合实训使用仪器应以小组为单位写借条,领取仪器后进行仪器的检校,及时发现仪器问题。若在实训期间发生仪器丢失或损坏现象,需照价赔偿。

2 测量综合实训的组织

本次综合实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一条路线的外业勘测和外业数据处理。通过实训,学生应具备下述测量技能:能进行外业附合(或闭合)导线控制点的选择;能熟练操作使用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仪器进行测量三项基本数据(高程、角度、距离)的采集;能进行导线内业计算;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并能绘制纵、横断面地面线图;熟悉操作全站仪进行中桩放样;能对各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并完成成果处理。

为达到实训效果,在实践中可灵活掌握进度。组织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利用实训基地,及时调整计划

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方便,校内有11个GPS及1个水准点可供联测和引用。为便于学生查找问题,每班分为8个组,每组5-6人,每两组一条线路独立操作。选线时两组同时进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选线。

因实训受天气条件影响,天气好时要求学生抓紧时间,若遇实习期间天气情况不佳,可适当调整计划,如选测带状图的一段。

2.2 任务明确,严格考勤

综合实训第一天要召开实训动员大会,明确实训任务及进度安排、强调爱护仪器的重要性。测量综合实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各组员的密切合作,如果不能团结一致,就会影响测量进度及成果。为保证实训任务的完成,应严格考勤,要求每个组的组长负责本组的考勤工作,有事有病向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请假。指导教师则采用不定时抽查,无特殊情况三次未到者,实训成绩考核不及格。教师每天亲临各组指导,及时纠正现场错误,减少不必要的返工,同时应杜绝作弊及造数据行为。

2.3 及时检查已测数据,总结经验

每日外业工作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进行内业成果处理,若有超出限查要求情况,及时进行重测。对于不合格成果,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在确定不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测量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可能出错的地方。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学生实践情况分析

3.1 采取操作轮流制,提高学生积极性

为避免出现“大锅饭”,个别学生不操作的情况,要求实训期间采取操作轮流制,组长制定各测站操作人员计划。操作轮流制也能进行后续问责,若发现测站数据错误,由该同学重测。操作轮流制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对自己所测数据做到心中有数,使个人技能得到锻炼。

3.2 加强学生计算能力,充分利用工具计算

高职高专教学一个常见问题是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偏差,因而时常出现测对算错的情况。

为提高计算准确性,有条件时可要求学生手算的基础上进行电算,利用专业软件或程序集,检验数据计算的正确性。如今学生普遍都有手机,又爱玩手机,可安装轻松测量软件在手机上,进行放样数据的计算。学生对此类新型计算方式都是颇感兴趣,轻松掌握。

3.3 加强记录规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态度

实训动员时对学生的记录、计算作严格要求。实训所取得的各项数据的记录,必须按记录手簿用2H铅笔认真填写,且随观测随记录;记录错误时,不准用橡皮擦去,不准在原数字上涂改,应将错误的数字划去并把正确的数字记在原数字的上方;长度单位厘米、毫米值不能改动,角度单位分、秒值不能改动。数据运算要求根据所取位数按“四舍六人,五前奇进偶不进”的规则进行数字凑整,相对误差K的值要求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以便一目了然看出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等等。通过严格的记录、计算要求,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良好习惯。

4 考核及经验总结

测量综合实训采用个人与团体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评定,突出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体现个人技能表现。采取个人技能、团队考核、教师评价相结合。

个人技能占15%,通过现场仪器抽考确定;团队考核占20%,通过团队各阶段成果完成进度、质量情况评价;教师评价共65%,包括平时表现10%,实结15%,图表资料40%。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均以不及格处理:缺勤天数超过实习天数的1/3;实习中发生吵架事件;损坏仪器工具及其他公物;未上交成果和实习报告;伪造成果或抄袭他人成果;操作考核不及格。

通过测量综合实训,能提高学生对整个测量过程的认识,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从而让学生了解数据之间的前后关联及相互影响。在测量实践中,教师要严格检查学生的实训成果,一旦超限要帮助学生查找出错的原因,加以改正,若发现学生擅自篡改数据或编造数据要严厉批评教育。测量实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很多学生毕业之际问及校内最深刻的事情,都回答是测量综合实训,充分反映实训对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更好地推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就是教改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唐杰军.道路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真安.工程测量实训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王金玲.土木工程测量实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测量;教学改革

一、园林测量教学改革的意义

园林测量是一门应用学科,是园林工程专业的学科必修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是园林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

二、园林测量的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

一些学校的老师仍旧将教学重点侧重在理论掌握的阶段。理论课时偏多、学生动手较少,这与新时期的园林人才培养方向有着不小的偏差。

2.教材内容更新缓慢

目前,大多数高职园林测量课程的教材体系仍沿用普教的教材体系,测绘行业岗位所需的高新技术知识含量比重较少,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教师业务能力局限

现如今高职高专院校不少教师缺乏对行业现状的了解,进而缺乏对课程重点的把握,授课效果自然不能符合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教学方法传统

当下有些学校园林测量课程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5.设备匮乏、老旧

由于近几年报考园林专业的学生较多,而教学设备的配备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实验条件较为简陋,学生的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三、教学改革与设想

1.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师要根据社会对园林人才的岗位需求,树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遵守行业标准和法规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生产第一线的需求。

2.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实训项目,分配教学时间、确定考评方式和评价标准。理论课程是为实训任务服务,要以适度为原则。删除过时的内容,精简陈旧的内容,补充应用广泛的新内容。实际教学中降低理论深度,加大应用性知识,特别是新技术应用的比重。具体整合如下图:

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

(1)课程内容的删减

测绘不是重要任务,因此,控制测量中的测角交会及地形图的拼接、检查、整饰、清绘不在课堂讲授;现代化园林规划对园林测量中的测距、测角和测高差的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可以将误差理论这一章节作适当的删减;而大比例尺地形测图方法中,对于白纸测图的方法,随着数字化测图方法的普及应用,可以把重点放到数字化测图方法上。

(2)项目任务中引进新技术

教学内容改革应加强数字化测量的概念,增加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等数字化仪器的介绍。应适当增加识图、用图等实用性内容。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不单独设立任务或项目,根据与任务的相关性适时引入。

3.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引领者,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体现的地位尤其重要。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参加生产实践。带着教学中的疑问深入企业培训、考核,积攒更多书本上没有的实际经验,将其标准化、流程化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渗透,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4.教学方法与评定机制优化

(1)项目化教学显奇效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不少老师甚至以为会用PPT上课就是信息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实践环节录制成视频,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深刻印象。

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把园林测量课程的内容渗透到每一个项目中去。例如:“平面控制测量”项目,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4~5人进行分组。接着,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设备和工具。待学生对仪器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教师再讲解所涉及仪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个环节教师就可借助视频和实物相结合的方法,更加直观地去演示规范操作。然后,由教师布置具体实验项目,详述任务的要求、所需要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他们各自的任务。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教师则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重点在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他们遇到的疑惑,换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索。最后,每个小组完成一张平面测绘图,由老师组织学生互评成绩,分享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

(2)完善的考评机制

教师可将考核方式由原来的实训考核加理论笔试考核,调整为三个部分:平时、仪器操作和期末。评分标准由平时∶期末=4∶6,调整为平时∶仪器操作∶期末=3∶3∶4,重点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

同时,实训项目都是分组进行,那么,最后的实训作业就由各组学生先在自己组内展开自评:回顾当日实训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测量方法正确与否;团队工作任务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有明显错误或失误等。各小组之间再将实训成果展示,分析其他组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教师汇总各组的作业情况并结合实训中的表现给出总结性的评定,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5.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

园林行业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渗透快,尤其测绘科技的发展更是导致目前测绘生产已完全被数字化测图系统、全站仪和GPS接收机所代替。

硬件建设成了实验教学改革十分关键的一环。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园林测量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完善充足的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才能不受天气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实训中,教师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配,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保养和维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特别是电子仪器和光学仪器设备的保养。

总之,目前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素质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学生能否高质量地就业与学校的发展是高度相关的,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提高我们毕业生的竞争力,需要我们对教学环节不断改革提高。

本文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现状提出了园林测量教学的规划与建设。从教学内容的精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着手,立求使教改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最终让学生受益。测量学由于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相关专业学科的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作为从事园林绿化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师,应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对园林测量教学改革进行更深入地研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远智.园林工程测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

[2]谢跃进.浅议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高职高专研究,2005(12).

第3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第4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 地形测量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9-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自2012年举办以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岗位规范设置竞赛项目,及时反映市场和企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测绘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指明了方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该赛项的竞赛项目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折射出的“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达到“按需培养”高素质测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简介

(一)赛项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依托测绘技能竞赛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等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体现竞赛项目的普适性、实用性,以及测绘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二)竞赛目的。检验学生现场分析与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具备情况;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竞赛项目及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竞赛项目。高职组的测绘赛项自2012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其竞赛项目见表1。

2.高职测绘赛项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表1可知,“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这三个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就业上岗的主要技能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核项目分别举办了5届、5届、4届。而这三个项目即是分别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紧密联系的内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分别为高职测绘赛项的“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竞赛项目打下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因此,如果“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未能很好地学习、理解、掌握,是很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中取得佳绩的(甚至在本省省赛中都难以出线,不能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测绘人才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形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测绘核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小区域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具有绘制地形图及应用的技能,是学习后续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我们通过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发现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忽略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够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出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理应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现行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大部分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性过强,过于注重原理的推导及结论的得出,忽视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不一致。因而导致比赛过程中,有的参赛学生面对新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成绩不理想。

(三)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阶段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或忽略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考核的现象;二是课程考核方法简单:多采用书面考试,很少采用动手操作等其他考核方式。期末成绩评定主要以一次期末书面成绩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测绘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投入少,导致购买的测量教学仪器数量不足、质量差、更新慢,造成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效率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也使学生对测量作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2年高职组测绘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该赛项折射出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把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测绘人才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主要是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因此,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岗位需求,明确“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为: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对接,帮助学生熟悉现代测绘仪器,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常规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以及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能力,具有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测量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职测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测量工程实际作业一线的需要,我们在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竞赛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企业专家参与以及毕业生反馈意见,针对“地形测量”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结合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确定“地形测量”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应用为目的,以“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必需”为教学核心,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测量学传统知识和最新知识进行融合,紧跟时展,使课程内容结合测量工作实际,注重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的对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地形测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由“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和七个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内容。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是: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七个知识模块是:模块一“地形测量基础知识”、模块二“水准测量”、模块三“角度测量”、模块四“距离测量”、模块五“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六“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七“数字化测图与应用(主要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与地形图应用)”。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适应高职测量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生产岗位技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产学结合”的特色。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果。我们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中,注重课外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并按照完成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分;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试卷,由于教考分离又有标准答案,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果和实训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果质量占30%,实训考核占40%。(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组织纪律、实训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爱护仪器工具、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训成果:主要反映在实训报告的质量上,包括外业记录手簿的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数据更改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实训总结的撰写是否认真、深刻等。(3)实训考核:分为外业操作与内业计算两个部分。外业操作考核根据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训期间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各个项目的全面考核或单个项目的抽考,可以采取仪器操作和口头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等。内业计算是根据实训内容,考核重点计算部分,以卷面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形测量实践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要保证地形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就是拥有先进充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效的实训场地。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年来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平台软件,如GPS、系列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软件以及数量充足的多种常规仪器设备;同时,签有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第一、第二测绘院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完善,重新制作、埋设控制点。这些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地形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另外,还多方面实现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国家测绘技术规范及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将地形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及时纳入实训内容中,营造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聘请测绘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规划上的产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生产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协议,保证校外教学实训的稳定;寻找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实现产学结合并改变学校实训仪器设备滞后于生产单位的现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次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改革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对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将工程测量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蓉,陈帅.以测绘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

[2]任文静.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6(1)

[3]葛雨霞.浅论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2(7)

[4]王金玲,周无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5]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20);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6);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2013JG46);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10)

第5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学改革

现代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的大型化、网络化、高等级向建筑工程测量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应密切关注测绘学科的发展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不断探索教学新内容、新方法,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工程上对建筑工程程测量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教学中的某些不适应及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这迫切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改革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内容,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土木工程类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我校从2005年开始对《建筑工程测量》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我校测量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对教学思想、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提出一些见解。

一、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概况

我校的学生是来自全省各个地区的初中毕业生。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学生进入职业技术学

校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但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别较大,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意识淡薄,这就给相关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对数学方面的知识应用最多。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初中数学知识相对薄弱,理性和空间的想象力难以建立,知识系统性不高,对于三角形内容和函数的相关知识应用了解不够,所以在讲授专业课时难度很大。因此,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应结合测量学内容,多讲授三角和函数的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有利于加强专业学习的基础和数学学习气氛。

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

现行教材内容陈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以讲述光仪器的测量方法为主。对于新仪器、新技术的知识一带而过,很难适应当今测绘形式发展的需要。

2.教学仪器设备落后

学校测量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有限,在近年生源扩招的情况下,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现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情况下,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加上学生多且水平有限,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经常损坏。现在在工地上广泛应用的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先进的仪器,各校配备很少,有的甚至没有。虽然我校在近两年对测量仪器投入很大,购置了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如GPS、宾得全站仪等,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导致在实训课上出现了一部分学生摸不到仪器、用不到新仪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测量的热情。

3.测量实验场地随意简单

学校在做测量实训时没有固定的场地,都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校园里地形通常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没有已知的控制点,因而教师在学生做完实训项目后,很难检核学生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另外,测量实验场地范围大,教师照看不过来,部分做实验习不认真的学生偷懒不做,或做错后不愿重做而刻意修改测量数据。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学生记忆力和毅力的培养

测量需要精确照准一个目标,需要精确对中、整平仪器,需要定心下来细心进行计算,需要专注地看、听、记、做,没有这些能力,就无法准确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一些主要的控制点的高程和坐标、角度和距离、建筑基线的测设要素和计算公式等都离不开记忆,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做笔记和实习报告,将每天教师讲授的内容记录下来,如实做好实习报告,多加复习,另一方面在巡回指导时,应向学生提问,回顾今天的任务和理论内容。从每组组长开始要求,组长再要求组员,同时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测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测量是很艰苦的工作,从事建筑施工工作要禁得住日晒雨淋,禁得住各种环境的考验,这需要有非凡的毅力。测量条件艰苦,都是野外作业,风吹日晒,环境恶劣,而且任务艰巨,各个方面都存在困难。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学会把困难当作前进动力,通过测量实习的锻炼,收到锻炼意志、培养乐观精神的目的。

2.学生测量技能能力的培养

测量工作,既精细又需要耐心和毅力。职校学生大多对学习本来就不大有兴趣,怎样培养他们的测量技能呢?教师安排测量任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即按要求在建筑施工场地选取有控制意义的控制点,通过精密的测角、量距、平差改正,得到规定要求的控制点坐标。在测量中需要步步校核检验,任何的偏差、粗心都会导致后续工作的进行障碍。在这种不断检查、纠错、总结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二是高程控制测量,即在建筑场地建立可靠的水准点,形成与国家高程控制系统相联系的水准网。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出所需的高程点。场区水准网一搬布设成两级,首级网作为整个场在的高程基本控制,一般情况下按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确定水准点高程,并埋设永久性标志。若因设备安装或下水管道铺设等某些部位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局部范围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设置三等水准点。加密水准网以首级水准网为基础,可根据不同的测设要求按四等水准或图根水准的要求进行布设。学生在看到自己经过不断努力完成的成果时,那种油然而起的成就感会使他们深受鼓舞并乐意投身到测量工作上来,投身到工程建设中来,达到这样的效果,测量实习的意义自然就会体现出来。

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大多数职业学校,实验实习教学一直充当辅助理论教学的作用和手段,教师一般是先把理论知识讲解完以后,再安排实验实习,而且都是由教师先把大致的思路和相关的要求讲解一遍,学生再按照统一的器材,按照书中统一的操作步骤、统一的方法和思路去做实验。这样做虽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不够,而且学生往往会认为实验实习可有可无,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类社会处处地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测量实训是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时间和学生讨论,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面对,而后独立思考分析,然后教师帮助引导,指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去创新,而不是死搬教条。如可以问学生:你如果不用给定的器材,是否能用别的仪器来完成这次实习?不按书中的方法,是否有别的办法?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为了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喜欢动手实习,但仅仅课堂时间远远不够。为此,教师必须开展一些实习活动,如利用课余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我校成立了测量协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指导其他同学,相互学习讨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改进

测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利于学生巩固测量理论知识,利于学生形成测量技能、技巧,同时直接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今后直接从事一线的生产,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耐心讲解、认真操作示范、细心指导操作训练,并抓好仪器使用安全,对任何环节、步骤上的错误都不放过,做到技术规范统一。

1.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

教师应结合所讲的内容,在上课时除传统的板书外,多采用一些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测量仪器时,可以把测量仪器带到教室,或者做幻灯片、图片等,简单地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对这门课学习的热情。再如,在讲到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或水准测量、水平角观测等这些具体的、有严格规范要求的、实用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视频资料,向学生演示各种仪器规范的操作方法和过程,还可以例举一些以往学生在做实训时犯错最多的操作方法,在课堂上给学生加以总结和强调。这样可以让学生记住重点,增强学生上课的兴趣。

2.教学内容上调整

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技术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以学生为本,注重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

(1)在讲课方面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要让学生能更快地提高实践技能,教师的素质和经验有相当大的作用。学校应当经常派教师进入工程施工现场,积累实践经验,结合专业特点,了解测量在工程建设中主要都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出现了哪些新工艺、新方法,然后对讲课内容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述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可以略讲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应用,删除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等方面的内容。这样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掌握更实用的测量知识。

(2)在实训教学内容上要合理选择,突出实用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为了达到高职学院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2005年我校测量课程教学由原来每周四节课改为集中在三周内学习,其中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中所占比例达80%,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做,从学中做,从做中学,以做为主。学习内容突出实用性,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抄平是建筑工程测量中经常性的工作。因此,测设已知距离、角度、高程三个基本功学生一定要切实掌握,并力求熟练技能。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总结,认为三周的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从2009年开始课时调整为四周。

4.2.3测量实训考核

测量实训用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操作技能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实习质量,应增加测量实训操作技能的考试。我校对土木工程类的学生进行测绘技能水平考试,理论和操作要求人人过关,两项通过者发放江苏省测绘局技能考核四级合格证书,并规定没有这个证书不得毕业,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因产生倦怠情绪而不亲自动手的情况发生。我校每年开展测量技能大赛,同时还积极参加联合学院、市、省、国家测量技能大赛,并在这些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些都是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增加了法码。

五、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测量大纲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以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为原则,不断结合工程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在目前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纠正“重实习轻理论”和“重理论轻实习”的两种错误思想,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正确的指导思想,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卢之章,杨廷金,程荣安.生产实习教学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6.3.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1991.5.

[3]殷耀国.应用测量学及其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

[4]崔景贵.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5]柳小燕.《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05,(1).

第6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Drawing lessons from BTEC evaluation method of British,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China's vocational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it puts forward the new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is adapted 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BE.

关键词: BTEC;能力本位;考核体系

Key words: BTEC;CBE;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91-01

0 引言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的开发大都本着“以能力为基础”代替“以知识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为此,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引进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BTEC)教学模式,结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鲜明区域特色的特点,吸收英国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1 旧有考核体系的弊端

1.1 考核方式单一 虽然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忽视了课程考核方式上的改革。长期以来,高职课程考核大都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即期中、期末闭卷笔试方式,或平时作业、期末理论闭卷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试形式这种考试方式有很多弊端,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考试前临时突击方式来应对考试,平时放松自己,使学习流于形式,这种考核不可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1.2 以知识考核为主忽视技能考核 虽然我们在课程改革和课堂实践中,积极倡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组织,但在课程考核时仍然是以知识考核为主。这主要由于技能考核组织比较繁琐,而理论知识考核容易命题,便于考核与评定。这种考核方式已经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使得“教”“考”分离,既无法评价出学生的真实的学习水平,也无法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

1.3 忽视过程考核,考核信度较低 期末考试成绩“一锤定音”在高职院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近年来,部分院校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总评成绩中纳入一定比例的平时表现成绩。平时表现状况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可以说这是成绩评价的一次进步但确实还不够。课程考核是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全面的、总结性检查和评定,一次期末考试不可能涵盖所有的考查点,要提高考核信度,在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的基础上,需要在课程教学进程中分阶段提取多次考核信息。

2 能力为本位构建新的考核体系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英国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BTEC)的学习和吸收,我们认为以能力本位的考核体系,既是是一种自主性合作考核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过程学习性考核方式。整个考核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与传统意义的终结性考试重视结果不同,该种考核方式更重视学习过程的参与,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个人体验以及对信息资料的整理与综合,强调从“做中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我们以学院英国优质课程资源引进项目中《场地勘察过程》课程为例,对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考核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将原有的一次性的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分解为五个过程性的阶段考核方式。

2.1 平时课堂考核 主要以平时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表现作为评价依据,包括课堂出勤、课前预习检查、课堂回答问题、课堂练习、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2 课堂实训任务考核 在《场地勘察过程》的学习过程中,讲授完一种仪器的操作之后,马上安排与之对应的课堂实训考核。比如在学习了DS3水准仪和水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后,马上安排水准仪的安置与读数的课堂实训考核,使学生能马上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际中进一步的总结和提高。课堂实训任务考核难度要适中,目的要明确,考核的技能要清晰通过有针对性的考核,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

2.3 阶段型理论考核 在《场地勘察过程》这门课程中,我们放弃了原有的期末一次性的理论考核方法,而是按照学习情景阶段性的组织考核。比如在学习情景一点测量的理论学习结束后,马上组织考核,重点考察高程测量和角度测量内业计算的方法。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同学们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对于自己尚未掌握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阶段性考核没有及格的同学,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两周内)进行补考。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同学普遍反映,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使同学们根据课程进度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避免了为考试而考试的应试教育的弊端。

2.4 阶段性课业考核 在《场地勘察过程》课程每一个学习情景学习结束后,马上安排与之对应阶段性课业考核,课业考核包括有:(1)应用水准仪进行场地平整及土方计算;(2)应用经纬仪结合钢尺进行地面点坐标测算、建筑轴线测设、倾斜与吊桩观测以及建筑物平面放样等;(3)应用全站仪结合建筑总平面图布置小区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在教师设计课业时要求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的一向综合逐步过渡,最后一个课业一般要求是综合性较强的大课业。通过一个学期的课业考核实践,同学普遍反映,BTEC的课业考核教会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大家知道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获得新知识。同时,课业使同学们产生了创造性学习所带来的发自内心的育悦和一种不可抑制的学习欲望和兴奋感。

2.5 综合实训考核 在所有的学习情景内容进行完以后,将全班同学按照四人一组进行综合实训考核,在综合实训中,要求同学们能根据项目任务书,计算放样元素;制定施测方案,并利用常规仪器进行点位放样。同时,在考核中,也能培养同学们整体协作配合的能力。最后,同学们得到的课程总成绩有①课堂考核(10%);②课堂实训任务考核(20%);③阶段性理论考核(20%);④阶段性课业考核(20%);⑤综合实训任务考核(30%),五部分共同组成,这样做就能够比较科学合理的反映出同学们学习《场地勘察过程》课程的综合质量。

通过借鉴BTEC教学考核模式,结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特点,我们在《场地勘察过程》这门课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职业导向,能力本位,学生中心”的特有的评价考核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在进行推广和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评价考核方法也必将替代旧有的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职教司.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7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过程评价 公路工程测量 实践教学

一、 概 述

《公路工程测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能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还应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相当,甚至根据有些专业需要,实践教学比例往往大于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有相当成熟的传统教学和考核方法,然而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需要在室外进行教学,空间的扩大和外界影响因素的增多,为教学的可控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如何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实践学习水平,对于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经过不断的摸索,从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着手,引入了过程评价的教学手段,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过程评价

《公路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组织有别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显然不适合于实践教学的评价,实践教学还应根据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强调过程的评价。 所谓过程评价,就是指采用合理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完整的反映整个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或因素,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价,能较为真实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因此,过程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指标权重划分的合理性。

首先,其过程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对于《公路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其过程评价的具体内容应根据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来确定,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较抽象、较综合、较宏观的精神现象, 是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景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中, 往往表现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 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按时出勤、课堂积极性的高低、以及对于实践项目的动手参与程度均能很好的反映出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因此,可将出勤、课堂表现、实践任务分工等方面作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评指标。

二是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水平及数据处理能力才能真正的反映出实践教学的质量效果。根据《公路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主要体现在对水准仪、全站仪、GPS等基本仪器的熟练操作,以及对每个实践任务的完成程度、成果水平等方面。因此,在对学生能力水平的考核时可设定仪器操作考核、各子任务完成情况、成果精度水平等评价指标。

其次,其过程评价的方法应设置合理。设定了全面的评价指标,还需要有合理的评价方法,使每一个评价指标能够尽可能得到正确的评价,才能确保其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在整个实践教学中,参与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因此,对于过程的评价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对小组成员实训过程的出勤、课堂表现和实践分工的参与情况的评价应以学生评价为主。由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组学生都随着各组实践任务的进程处于流动状态,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只能了解各组大致的实践情况,无法全面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各小组内的同学在整个学期内均需共同完成各项实践任务,小组内各位同学对彼此的出勤、课堂表现、实践分工及参与状态都了如指掌。因此,对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方面,采用由组长进行评价为主能取得较为真实的结果。

二是对各小组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成果精度水平以指导教师的评价为主。公路工程测量的程序和原则之一就是步步有检核,也就是说每一个实践任务的每个过程都有检核的条件,然而由于学生存在并未完全理解如何检核或没有检核意识等情况,所以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存在依葫芦画瓢,至于每一步是否都做到了?做了的步骤是否都合格了?其结果的精度水平如何?多数学生却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引领、答疑、解惑,还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因此,采用指导教师对实践各小组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成果精度水平的评价更能真实的反映出各小组的实践能力。

三是学生的个体综合实践能力还需通过实践操作考试进一步核实。各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的评价范围仅限于小组成员内的相互比较,而指导教师对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成果精度水平的评价则是以小组为单位的相互比较,仅采用前两种评价结果的结合尚不能合理的评价不同小组内个体间的差异。为了更加公平合理的评价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水平,根据工程测量实践操作的特点,采用对基本仪器的操作考试的方式来进一步核实。一方面通过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对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可以大致反映其平时在实践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通过操作考试的结果,能够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通过操作考试可以为合理的评价每个学生个体的综合实践能力提供依据。

最后,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应设置合理。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以及权重的分配,实际上影响着学生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投入分配,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评价结果。成绩是对课程学习最直观的一种肯定,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期望得到好的成绩,自然会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和要求来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尤其是比值权值较大的评价指标。对于《公路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来说,应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制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使得评价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最大可能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案例

为了反映出过程评价在《公路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本文选择了A、B两个平行班级,其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相当,指导教师配备相同,实践教学任务和教学进程也相同。在实践教学中A班采用了过程评价机制,其评价指标及权重设置见图1,B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未设置任何过程评价手段。

图1 各评价指标及权重

由图1所示,A班设置的评价指标中,出勤项根据学生是否有迟到、早退及缺勤等进行评定;课堂表现项根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参与程度进行评定;作业项根据课后作业、任务报告整理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实践操作成果项根据每次任务完成质量进行评定;操作考试项根据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的基本操作考试结果评定。在评价方式上,出勤和课堂表现以学生评价为主,作业、实践操作成果和操作考试以教师评价为主,总体评价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评价方式;在权重比例上,反映学习态度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项共占50%,反映实践操作技能的实践操作成果和操作考试项共占50%,体现了学习态度和技能水平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效果分析

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A、B两个班的《公路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进行对比分析。

一是实践动手参与率。实践动手参与率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学习态度的直观表达。

二是实践任务完成率。在实践教学安排中,每一个实践任务均设置有充分的实践时间以保证任务的完成,但最终任务是否完成除少数因实践能力原因外,大多数还是跟小组的任务意识有关。

三是实践任务成果合格率。实践任务完成后其成果能否满足精度要求,则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反映。当出现成果不合格时,学生是否能返工重测,则是小组成就意识的反映。

四是仪器基本操作考试合格率。在仪器的基本操作考试中,学生操作所用的时间和操作手法等反应了其对仪器的熟练程度,而熟练程度与学生个体在实践任务中的参与程度大致成正比;学生操作考试成果情况,很大程度上能反应出学生个体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整个学期实践教学过程的跟踪记录,A、B两个班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对比图

从图2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其他教学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行了过程考核的A班在对比分析的四个方面都远高于未设置任何过程评价的B班,各项指标评价的效果分析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在《公路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过程评价的教学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各项指标评价效果分析表 表1

五、结语

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对《公路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中采用的过程评价机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采用过程评价可大大增强教学过程管理的可控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被动变主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希望本文能为其他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索俊锋.土木大类测量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第35 卷第4 期:16-19.

[2] 杜子涛,杨小明等,测量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 ,第36卷第8期:17-18,22.

第8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工程测量 人才培养 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Training

TANG Qun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ning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ism, and strive to output a lot of quality talent to the community, adding lasting impetu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and measurement industry.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of th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combined with social posit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in th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velop training quality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effective measures designed to improve project quality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optimize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measurement; talent training; effective way

工程技术测量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影响深远,培养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技术实用型专业人才意义重大。作为优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发源地,高等职业教学致力于向社会输出高等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在实践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彰显出良好的职业精神。本文结合社会岗位对工程测量技术创业人才的要求,为培养优质的专业人才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建议。

1 工程测量技术的岗位要求

1.1 行业岗位的学历要求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该行业各岗位的入职学历要求详情为:单位技术负责人这一岗位,要求入职者学历达到本科或本科以上;作业区技术负责人这一岗位,要求入职者学历为大专及以上;而对作业组组长以及作业组组员的学历要求则为中专及以上。

1.2 岗位对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岗位要求入职者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基本的专业技能、职业的核心技能以及职业发展空间。职业素质主要考察入职者的团队精神、行为习惯、沟通交流能力等,以确保在日后工作过程中,入职者能够遵守职业操守,能够与其他同事协调合作,在岗位中发挥应用的价值。基本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各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情况,确保入职者在日后工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熟练操作各种测量仪器与设备,完成各项日常工作。职业核心技能则要求入职者具备掌握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及时了解四周建筑工程的布局,确保技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职业发展空间,则主要看该入职者的学习能力与业务管理能力与未来的发展空间,考察入职者能否善于在实践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1.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对工程技术测量专业今后的就业岗位进行了总结,这些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工程检测员、工程监理、地理环境检测员、GIS数据工程师等。同时,根据岗位定位,笔者将工程检测、控制测量、环境制图这三大职业技能的培养,拟定为职业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内容。

2 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有效措施

2.1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虽然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现阶段教学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方法有三种:

(1)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习趣味性。开展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与竞赛等环节,提高学习趣味性。教师应多倾听学生建议,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实践教学期间,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每组均指定一名组长,负责监督组员认真参与实践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练习各项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设定评分机制,每一位组员的表现均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成绩,旨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工作协调性,营造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学习氛围。

(2)制定学习计划,向学生适当施压。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学内容是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的,因此打好基础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可以在教学开始前,制定学习计划,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循序渐进学好知识。另外,透过学习计划,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到自己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成果,进步或退步的趋势均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压力。而适当施压,对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很有益处的。教师应设定奖惩机制,表扬并奖励进步明显,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退步、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教师应注意加强沟通,指出这部分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良建议。

(3)注重学以致用,满足岗位需求。教学活动除了要帮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还要加强学生对各类仪器、检测技术的操作能力。一味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懂得学以致用,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现实工作并不是纸上谈兵,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教学期间不要一味照本宣科,教师应结合社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节假日校方应积极与测量单位进行合作,分配学生去实训基地进行工作实践,使学生充分了解岗位需求,日后学习时目标更加明确。

2.2 设立双证书教学制度

对于技术专业人才来说,相较于学历证明,专业资格证书才是证明自身专业技能的有效凭证。工程测量专业教学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需获得由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中级工程测量工作资格证书。笔者认为,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内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教学应设立双证书教学制度。双证书教学制度,学生除需接受中级工程测量工作资格鉴定,还需接受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双证书教学制度的实施,不但能给学生一个专业的认定,海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保障,降低失业率。

2.3 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方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进一步考察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符合人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十分强调实践性,传统的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对工程测量技术行业存在错误认知。因此,建立多个长期校企合作式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站在生产一线,零距离接触这一岗位,经过充分的实践与锻炼,能够对该行业有深入的理解与足够的认知。如此一来,学生在日后就业时,能够迅速接手工作,直接为企业省去了上岗前培训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2.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就现阶段我国工程测量技术行业来看,传统的经纬仪、水准仪逐渐被全站仪、动态GPS等先进技术给取代。然而由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投入不足,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过于落后,直接导致学生毕业后,掌握知识与技能与时展严重脱节,在工作过程中,不能马上适应工作内容,无法满足岗位需求。因此,在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时,学校应与时俱进,结合该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努力拉近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向社会输出大量优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添加新动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知,将会造就不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结合工程测量技术行业的岗位需求,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式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定双证制度教学模式,为学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使学生在就职后尽快适应,均有利于高职高专院校向社会输出大量优质人才。因此,结合社会需求,拟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是高职高专类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

基金项目:广西区教育厅资助项目(桂教高教 2013JGA154)

参考文献

[1] 姜留涛,张福荣,刘舜.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地矿测绘,2012.3:44-45.

第9篇:全站仪测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籍测量;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以及其上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并绘出以权属为主要内容的地图,地籍测量为测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人地矛盾的进一步突出,国家对土地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加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技术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籍测量的内容和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和补充。我校开地籍测量已有数年,GIS专业和工程测量专业均开设。课程设置为理论教学安排40个学时,实践教学安排两周。作者在教学过程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借以向同行请教。

一、教学内容

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不但应具有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不动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应在权属调查等理论的理解,而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只要注重当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集成应用。主要课堂教学内容如下所示:

(1)地籍的概念,包括地籍概述、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等内容。

(2)权属调查部分,包括初始权属调查、权属调查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及绘制宗地草图等内容。

(3)地籍测量部分,一般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由于地籍测量和普通测量在有些方面是相通的,所以此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地籍控制测量的特点和技术指标,让学生理解地籍测量与其他测量相比其技术特点。

(4)地籍图的绘制部分,目前地籍图绘制大都采用计算机编制成图的方法,对测绘专业的学生来说,利用制图软件编制地籍图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地籍图制作的特点。

(5)房产测量,包括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量及变更测量等内容。

(6)地籍建库部分,此部分内容与数据库关系密切,包括建库目标、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数据库功能设计及后期维护等内容。

教学实践环节为主要安排两周的地籍测量实训,以测量校园1:500的地籍图为实训内容,要求提交地籍图、地类面积汇总表、实训报告等成果。

二、存在问题

1.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材内容陈旧,现势性较差,无法跟上当前的地籍调查与测量方法,如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GIS和遥感技术在其中的大量应用,当前的教材涉及的就比较少。其次是由于课程的文字表达性较强,有的老师不注意方式方法,多是照本宣科,即使做了多媒体课件,也是课本内容的照搬或者部分老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实时性,课堂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次地籍测量包含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两大部分内容,很多从事地籍测量教学的老师多是测量出身,教学中存在重测量轻调查的情况。地籍测量教学偏重测量技术的应用, 缺乏土地权属界定等相关知识的讲解, 即使有些教师在课堂进行了讲解, 也很少到实地进行确权实习。因此, 经常出现地籍测量的技术性与法律性之间无法融合与贯通的问题。另外,在当前高职高专的层次定位上,很多老师存在重实践和轻理论的观点,致使授课时不能准确把握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一些重要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往往浅尝辄止或干脆省略不讲。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地籍测量课程的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完成后,一般会安排连续两周的地籍测量实习。实习时存在指导老师在安排实习内容时,以测量为主调查为辅,甚至没有地籍调查的内容的不足。

同时因为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在实习场地的选择方面,如果选在校外进行地籍调查,则实战性较强,效果会比较好,但进行地籍测量时,仪器和学生安全无法有效保证。如果选择在校内做调查和测量,仪器和学生管理效果理想,但本质上学校就是一块宗地,为模拟实际,人为地随意划分宗地,这给学生一种不真实感。

三、改进方法

1.加强教材建设

现在高职测量专业使用的《地籍测量》教材存在着使用群体针对性不强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直接使用本科教材,其内容深度和广度并不适合高职学生,偏重理论而轻实践,授课时只能少讲或不讲。 二、使用高职教材,但这些教材往往是参照本科教材而来的,成为本科教材的浓缩版,无法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因此,高职《地籍测量》教材,既要在难度适中,符合高职层次特点,又要实践性强,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及时反映最新的地籍调查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2.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现势性

地籍测量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地籍调查主要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等级调查,地籍测量主要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面积量算和数字地籍图的测绘。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和前奏,因此在讲地籍调查时,一是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掌握行业术语,二是要紧密结合国家相关土地政策法规,配合最新的案例进行教学。三要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如: 引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等案例及GIS、遥感等新技术在地籍测量上的应用。这样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

3.注意与多课程的交叉融合

地籍测量是测绘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与其它课程如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测量平差等课程在内容上有重叠或相似的地方同时又有所区别。因此在讲地籍测量时,要注意让学生与以前所学课程融会贯通。第一要注重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地籍测量中的问题,如在界址点测量方面,可启发学生结合地形测量中的坐标推算来推导各种界址点坐标,在讲控制网布设时,又要根据控制测量的相关理论来解决。第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地籍测量和其它测量方式的不同,这是地籍测量授课时经常遇到的困扰,同时也是学生经常混淆的地方。很多学生学习地籍测量,搞不清地籍控制测量和常规控制测量、数字地籍图测绘和常规数字测图之间的区别。这需要老师在讲课时多加以区分,如:在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由于地籍测量主要是测量平面位置,不进行高程控制。

4.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地籍测量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因此在授课时需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教学部分因地籍测量涉及的学科较多,内容较难,可采用ppt、视频、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的融合,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讲解完理论后应实时开展相关的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以教师示范、学生互助等多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的内容贴近实际生产,实打实的锻炼学生地籍测量的能力。

四、结语

地籍测量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生产能力的双重锻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强化其实践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注意与《地形测量》、《土地资源管理控制测量》等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避免知识点的断、缺或重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参考文献:

[1]地籍测量学巨M习.詹长根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

[2]张息秀.GPSRTK和全站仪相配合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地矿测绘2005,21(3):22一23

[3]杨树平.地籍测量三个环节中的一些问题处理[J].城市勘测, 2002( 4) : 24

[4]侯永会.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城市勘测,2005,5:28一3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