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土保持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水土 保持 水资源 影响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与环境的有效措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维系生态系统的功能需要消耗一定的水量,但是若片面地强调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了流域的径流量,并以此为缘由,阻止上游地区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会对水土流失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因此,有必要从水资源的属性、水土保持措施的社会功能和水文功能等方面,全面、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以便协调好上下游用水的关系。
一、水土保持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1、涵养水源,改善水环境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高,意义重大的工程,工作人员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了很多治理措施方法,如综合运用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通过人工造林、飞播造林,栽植刺槐、山杏等水土保持树种,削弱了地表水在转入底下的过程中对地面土壤的溅蚀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侵蚀性的水土流失,而且同时延缓了入渗时间,增加了植被的吸收率,为土壤涵养水源提供了前提。森林具有很高的透水性和很强的持水性,它比一般土壤含水率高,林木根系不断发展伸长,穿透土层,给地表水渗入土壤打开了许多通道,也大大增加了土壤的透水性,从而使大量的降雨渗入土内,储蓄降水。
2、减少洪涝灾害,保障安全
水土保持是一项需要长远规划的工程,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指定详尽的治理措施,正确合理利用地理、人员等优势,适地适树,通过“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达到最根本的治理目的。
3、净化水质,防治面源污染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水污染程度也在不断加重,这对我国相对水资源较少的形式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对水质具有良好的净化作用,合理的产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通过在远山、深山河流源头和集中水源地周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利用植被的滞流和降解作用,有效降低水流中的有机染物的含量;及时清理河床中的垃圾废物,大力实施推沙坝工程;坡面造林和沟道谷坊坝工程,可增土壤入渗,防止泥沙下泄,达到控制固体污物和其中所含化学污染物的排放。
4、节约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3.4%;同时还是费水大户, 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仅为40%, 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 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到总用水量90%, 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率仅为30%~40%,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通过逐步完善节水系统和灌溉排水条件,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推行新型的灌溉措施,如管灌、滴灌、喷灌等技术,也大大节约了用水量。
二、水土保持单项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1、林草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林草措施的水文功能主要表现在树冠截留、树干滞流、林下植被及枯枝落叶层滞流和增加土壤入渗以及耗水。林草措施对水资源影响的试验研究较多,研究内容主要有林草措施调控径流的机理、林草措施的耗水量、不同植被类型与流域径流量变化的关系等。植被截留直接影响径流量。森林植被的截留作用受植被类型、覆盖度、郁闭度和降雨类型等的影响,其截留率变化较大,在12%~35%之间。地表枯枝落叶层能截蓄降水、滞缓地表径流、增加入渗,抑制土壤蒸发。根系一土壤层可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贮水量。草地的蓄水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表明草地具有较好的蓄水作用,包括草层截雨、土壤贮水对林草措施耗水量的研究可为节水型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植被耗水量的大小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乔木林>灌木林>草地>裸地。降雨量也是影响植被耗水量的重要因素。有些研究者对林草植被的减水效益进行了研究,减水效益与降雨条件、植被类型、植物年龄及覆盖度有关。不同的植被类型减水效益不同,一般情况下造林的减水效益要大于种草的减水效益 。但也有采取生物措施后增水效益方面的研究,如华北石质山区,森林覆被率每增加l%,流域径流深度增加0.4~1.1mm,其增水效益更加突出。
2、水保耕作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保耕作措施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坡面产流和地表径流量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有研究认为水保耕作法的减水效益较大,在50%以上,并且可提高土壤稳定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延缓地面产流时间、降低坡面径流流速及减少坡面产流量、增加降水入渗量。但是水保耕作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复杂,减水效益的大小与次降雨的强度、历时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如遇到长历时的暴雨不但不能保水,反而对坡面产生破坏。
3、梯田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
从径流小区或坡面研究尺度来看,单项水保工程措施对水资源的影响研究很少,主要集中于坡面工程措施尤其是水平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及其减水效益方面。关于水平梯田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表明:坡改梯后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土壤物理性状等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梯田横断面的水分分布规律为,近地面部分的土壤水分较中部、内部为少,垂直断面的水分分布从地表越往下越稳定;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受坡向、坡位、降水和蒸散变化等因素影响,阴坡梯田土壤含水量高于阳坡梯田.切土部位高于填土部位。水平梯田的减水效益显著,黄丘一区的水平梯田年均减水效益为87.7%。水平梯田的减水效益的大小与其质量呈正比,而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关系比较复杂。
三、实例分析
选取的研究区为黄河流域的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 河龙区间。该区位于黄河中游,包括河龙区间左岸、吴堡以上右岸和吴堡以下右岸3个水资源三级区。区内黄河干流全长725.1 km,全区面积11.07万km2,两岸有27条支流汇人,黄土深厚,地形支离破碎,植被稀少,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产沙区。2000年,河龙区间共有水土保持措施面积2万1 904 km2, 占区间总面积19.79%,其中梯田、林地、草地和坝地的面积分别为5 192、13 129、2 725和858km2, 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面积的23.70%、59.94%、12.44%和3.92%(表1)。
表1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1956-2000年间,河龙区间狭义水资源量为53.5亿m3。狭义水资源的产水系数为0.11,是黄河流域产水系数的57.67% 。狭义水资源的产水模数为4.82万m3/km2,是黄河流域产水模数的56.09% 。该区广义水资源量为340.8亿m ,是狭义水资源量的6.37倍(表2)。
表2 河龙区间水资源量
结果与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使局地的有效蒸散发量增加,无效蒸发量减小,从而使广义水资源量显著增加。在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作用下,河龙区间的有效蒸散发量增加81.6亿m3,增幅为39.7%;广义水资源总量增加72.6亿m3,增幅为27.1% ;水土保持措施使局地的地表径流量减少,在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综合作用下,河龙区间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0.2亿m3,减小幅度为19.2%。
结论
水土保持各项措施的实施,不仅控制了水土流失,有效地减少了面源污染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涵养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和壮大了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因此,水土保持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同时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土保持 规划研究
1 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2 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抬高和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3 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黄河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提高水土流失方面的水土利用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 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5 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防治措施
1.水土保持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植物措施(如水保造林、水保种草、水保耕作等)和工程措施(如坡面工程、沟道工程、挡墙工程等)。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km2。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1水土保持的特点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二是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三是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四是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1.2水土保持的现状
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不应就事论事,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3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水土保持的对象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括水资源。保持的内涵不只是保护,而且包括改良与合理利用。不能把水土保持理解为土壤保持、土壤保护,更不能将其等同于侵蚀土壤控制。水土保持是自然资源保育的主体。
1.4水土保持防治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2)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3)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2.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的目的: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和抬高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3.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前文已叙述。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塘、涝池,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的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长江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
4.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可以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的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效益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效益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植被;功能研究;机理;植被覆盖率
植被这个词看起来高深、难懂,实际上就是指“铺”在大地表面上的一大片植物,也就是地球的外衣。它是对一大片或者是某一种植物的代称。如果观察到某个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别严重,那它就是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很低。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国家就注意到水土流失的问题,并在处理这一难题方面不断摸索。不过由于人类、自然等原因,我国某些地方治理水土流失的速度远远不及它被破坏的速度快,从而导致水土流失成为困扰我们国家的历史性难题,即使小有成就,但往往治标不治本,探索很艰难。面临严峻的形式,国家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治理水土流失的方针政策。终于,使得这项伟大的工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目前的研究情况
1.1对比研究
这一研究主要是介绍了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在保持水土方面的不同研究。以黄土高原这一典型案例来阐述天然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机理。现在的黄土高原梢林区的一些地区在以前是一个拥有大量树种的原始森林,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土地表层的覆盖物越来越薄,最终甚至形成沙化。后来,又因为久经战乱,人们流离失所,原来被开垦的耕地也渐渐荒废,然后又经过几个世纪的恢复,才有了现在的梢林区。
为了进一步对植被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研究,科学家利用采样对比研究的方法,对黄土高原地区的某地块植被以及相应的水土进行采样,最后得出天然的植被基本上都有很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并且,森林和天然林下层拥有最强大的水土保持功能。
用人工桉树和人工混交林的实例作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混交林对水土的保护能力远远低于人工桉树对水土的保护能力,但是在土壤破坏力方面,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环境学者经过一连串的对比试验,最终得到,要因地而异的选择植被种类来及你在哪个植被的建设,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效率才能更高。
1.2机理对比
随着对植被水土保持的不断研究,科学家注意到植被的内在机理是分层的存在着,大概有以下几个层次:乔木层,在这一层上,树木的树冠宽广、树身高大,在截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对水分的吸收,树干的宽广有利于缓冲降水,还能对雨水进行储存。另外,树身高大的优势在于能够让多余的雨水沿着树干流下来,这样,降水对土壤的冲击就会大大减小,从而能够达到保护水土的目的;灌木草本层对雨水动能的减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凭借拥有大量的枝叶优势,能够起到拦截雨水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灌木草本层降落到地表的雨水动能由于高度的降低,其动能明显降低。另外,1989年,刘向东对六盘山林区的探索显示:灌木草本层的最大拦截雨水量占总拦截量的16%;枯枝落叶层对降水的阻止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它能够在内层储存水,还能够分解多余的水分。此外,它还能减缓地表的水流速度,有利于水分渗入到土壤里,减少地表的水分流失等;根层,是离土壤最近的部位,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不同的植被拥有不一样的保护水土的功能,环境学者研究得到,同样的覆盖层,从草地到灌木再到乔灌木以及森林,水土保持功能逐渐增强,总而言之,水土受到垂直分布的每一个层次上植被的保护。
1.3评价研究
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评价的最关键部分就是植被的评价指标,长久以来,我国采用单一的评价指标是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与泥沙量的关系如下:
Me=A1×e-B1X,EP=A2×e-B2X,Er=A3×e-B3X
注:Me代表了年输沙模数;EP代表了单位雨蚀模数;Er代表了单位水蚀模数;另外,x代表了森林覆盖率;A1,A2,A3,B1,B2,B3都是参数。
科学家经过不断研究有这样一个发现: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地表的水流直径以及土壤的流失越大,换言之,覆盖率越低,土壤被破坏的越严重。
2.发展前景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我国在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不过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需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存在着异样的土壤类型,不同的气候条件,要想取得有效的成果,需要合理规划这一地区的植被种植,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群落结构能够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进而可以在未来的大规模生态环境重建的工程中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由于近些年我们国家一直在使用植被覆盖率这一单一的指标,并且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向其他指标进行拓展,从而来满足研究不同地区、异样植被对水土植被保持功能的需求,进一步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我国目前的水土保持已经从小规模想大规模推进,达到分片治理的新阶段,这就使得我们应该放大研究范围,把区域方向的研究作为探索的重点,为国家的更高层次的决策提供方便;全面综合利用现今的高科技设施,可以使得在对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过程中,及时、高效利用遥感更先进技术设备,到达质量、效率的双面提高。
3.总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物质的追求,而是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水土流失的问题贯穿了几百年,是牵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植被却能很好的“扼住”这一问题的“咽喉”。所以,我国要把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提上日程,作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本片文章通过对三方面研究的介绍,说明了我们国家目前关于水土植被保持功能研究的现状,并且对未来的探索方向进行了明确,为今后生态保护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韦红波,李锐,杨勤科.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2,07,(20):489-496.
[2]刘颖.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4,12,(30):18.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水土保持;要点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伴随着水利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需要秉持着在保障资源的基础上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农田水利事业的发不断的促进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内涵,分析研究了水土流失对于水利工程的危害以及原因,并且阐述了在农田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措施。
1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内涵
水土保持工作其基本的内涵具体来说存在行业标准的界定以及法律确定的分别。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于水土流失通过一定的工作措施来对其进行预防,将水土资源实行一定的改良以及保护工作,在保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一定提高的基础上还能够提高农田的生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农田水利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人为水土流失对农田水利工程造成的危害
水土流失现象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会直接造成枯水季节的水量匮乏,使得水源枯竭,甚至会造成河道断流现象的产生。由于水源是存在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处的,而土壤会对着水的流动出现流动的行为,这样就会直接造成土壤中的蓄水量变小。从水文方面来讲,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会直接使得枯水季节的水量逐渐的变小,而洪水季节的水量逐渐的变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会使得水塘以及梯田等相关的流道发生淤积,从未使得实际的蓄水容积逐渐变小,也会造成枯水季节的水量逐渐的变小,而洪水季节的水量逐渐的变大。水土流失现象会使得枯水季节的水量逐渐的减少,而洪水季节的水量恰恰相反。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一般在比较严重的地区其植被都会出现严重的砍伐,而此现象的发生率一般在山区更高。一旦出现了暴雨天气,实际地面的坡度就会逐渐变大,在植被数量以及规模没有足够大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地面对水流的截流能力变差,而又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使得土壤的含水能力变小,如果出现入渗的速度小于降水速度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径流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瞬间的山洪。由于洪水与暴雨过程极为相似,一旦发生洪水其中夹杂着泥沙就会使得下游的人们的生命财产产生严重的破坏。暴雨天气之后很容易发生泥石流或者是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从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山洪,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房屋以及农田。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就会使得施工路段上的植被遭到破坏,由于植被的破坏就会打破土壤标称的生态平衡,严重的影响到土壤层的抗腐能力。尤其是在暴雨天气之后更加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面蚀现象。一方面因为土方开挖回填的规模偏大,需要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好防护的措施,以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量的弃土,这些弃土的产生也会更加容易出现水土水流现象,所以对于弃土的处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最后,在施工结束之后,一部分相关的施工人员为对墙面进行土石渣料清除处理,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会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
4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的实施策略
4.1因地制宜制定专门的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所以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水利工程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方案,需要有层次有重点的开展工作。具体来讲,由于水土流失的类型会呈现线装以及点状,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所以在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之前需要根据地面建筑的特征以及实际的土质状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掌握,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因地制宜的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开挖区的特征以及土方回填区等相关的特点来对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提高,进而实现制定方案的有效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案能够使得土壤的抗腐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提高土壤的防蚀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4.2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能力
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得作业区的植被造成破坏,所以需要在作业区进行排水沟或者是截水渠的设置,以这样的措施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相应的设置档土墙等相关的措施来避免山洪以及山体滑坡的出现。除此之外,应该仔细严重的进行坡面的调整工作,坡面的回填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是其工作的核心任务。
4.3推进水利工程施工环节水土保持指标监测系统的建设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环节,需要根据水土保持的特定指标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按照水土保持检测的实际内容作为检测的目标,并且通过检测来判断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把这些环节作为重点保持的对象,将检测出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促进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近几年当地的林草覆盖率、水土流失面积、气温、土质、气候类型、水土流失出现的实际原因等。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实际原因也是检测数据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土方开挖量、植被破坏情况、水土流失的位置以及弃渣点等指标。另外,也会将水土流失的危害收入检测数据中,其中主要包括对施工项目安全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边生态平衡的破坏指标以及环境受污染程度等。最后,为了使得水土的保持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成效,需要对其实际的实施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其实际的检测数据主要包括:整治面积覆盖率、复耕的实际面积、种植丛草的面积、挡土墙的实际尺寸等等。为了有效的避免水土流失的出现,就需要不断的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指标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案,进而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的解决水土流失的现象,使得生态环境的恶化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促进土地中的水渗量的增加。具体来讲,必须在一些水利工程中,水库以及梯田等一系列的工程不仅仅能够对洪峰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蓄,还能够对防洪工作得到帮助作用,最终实现提高效益的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玉新.关于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性方案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
[2]柳玉涛.水利施工中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学,2013(12).
[3]诸乐萍.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内蒙古水利,2013(3):90-91.
关键词: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U2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问题特征
铁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沿线工程量大,改变了原地貌的自然状态,使得水土流失频发,加剧了环境恶化的速度。要想避免水土流失灾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情况,利用政府监督和工程监理及时加以控制,使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水土流失防治的成效
针对铁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严重现象,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处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等,通过相关法律条文的约束,使得铁路沿线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情况日趋良好,但沿线水土保持工作才刚刚起步,技术手段与防御措施不达标,宣传工作尚不到位,铁路施工人员和原住民环保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仍然对铁路建设沿线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情况极为恶劣。
对于铁路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来说,铁路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尚无规范性模式,因此方案的质量高低与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素质能力有着极大关系,也需要在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的整体质量。
二、铁路建设水土保持问题难点
(一)工程规模大提高管理难度。铁路工程的沿线环境多为山地、丘陵,施工中产生废弃物、土石数量巨大,在工程进行时计算废弃物数量较为困难,再加之环境不便,难以做到挖方与填方的平衡。废弃土、石堆倒入沿路的河中或者沟中,如果任由洪水冲刷,导致淤积下游会严重危害下游居民的人身安全,将给沿路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给沿线群众生、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除此之外,路基开挖和隧道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挖方产生大量的废弃土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置,破坏了路基开挖面周边的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二)附属工程未进行防护。铁路工程建设的附属工程临时用地主要包括施工便道和其他附属设施。临时用地改变了原来的地形、地貌,破坏了原有植被。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忽视或者不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或者未按设计施工,乱弃乱倒,增大施工扰动面,往往会引发新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的环境破坏。临时用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尤以施工便道为甚,施工中便道等临时用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路面没有防冲措施,修筑施工便道产生的废弃土石随意排放,没有采取任何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影响工程建设。
(三)铁路施工单位水保意识淡薄。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只照顾经济利益,其水土保持方案滞后,在铁路施工中违规弃土。由于施工单位和铁路业主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差,动工初期没有对弃土场地进行认真选址,沿线违规弃土较为严重,对周遭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极易引发水土流失灾害。
(四)协调沿线群众。铁路贯穿的农村,水土保持方案在设计起初规划不到位,没有考虑到工程建成后的相关事宜,不能做到统一的规划管理。在村镇中缺乏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没有相关部门处理此事。政府对水土保持投入不够,资金更多用于其他方面,缺失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经济补贴,使现有的水土保持计划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施工管理问题。由于铁路经过区域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差异性明显,这对项目建设中的交通、施工、生活和物质供应等影响较大。并且项目建设线路较长、施工点分散,如果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产生,影响工程的顺利完成和预期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自然灾害影响。铁路工程沿线有时会分布着不良地质,这些地段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水保工程防护措施,在保证铁路安全施工的同时使其隐患减少至最小。另外在开挖土石方及采集砂石料时,由于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使得地表土石结构平衡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尚未完全恢复,使得施工区内地表,轻质渣土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剥蚀而漂移,要避免此类情况形成风力侵蚀。
三、铁路建设水土保持解决措施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铁路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沿线群众、施工队伍的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意识。利用宣传车,永久性宣传标语,电视,广播,标语等各种不同形式宣传环境保护法,刊登环境保护内容,通过各种法制宣传教育,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设立多级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定期水土保持监测公告,为水土保持决策和水土保持科研服务,为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三)改善铁路沿线农村环保观念。目前我国农村水土保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治理深度不够,农户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要加大水保投入,必须多方筹措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可能地增加投入。在尊重当地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平台,推动新农村的生产发展。
(四)封山育林治理。是指对具备封育条件的采伐地、灌木丛林、荒山地、疏林地等,采取相应的限制封禁和育林技术,让地表植被得到尽快恢复的一种措施。封育治理有投资少、适应条件宽、治理效率高的优势。实施后效果明显,被破坏的地表植物恢复良好。在封育措施上,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政府出面着力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推广电能源,气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五)统筹规划沿线工程。因铁路建设开发而引起改建以及复建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必须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废弃物应就近堆放在指定的低洼地带,并修建拦沙坝拦蓄废弃物,场地应相对集中,不得在有不稳定边坡或滑坡前缘取土采石。工程竣工后结合措施尽量全面绿化。
(六)各单位密切合作。开发建设单位积极与水保部门联系,密切配合水保部门工作,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测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的施工进度管理。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问题是众多专业,各个部门相互融洽,相互配合的一种综合性工程,铁路沿线施工更是如此,在施工时要尽可能考虑施工后期各种环境所要面临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及应对工作。
四、结束语
笔者对铁路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了保持水土环境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相关措施。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造成水土破坏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土壤侵蚀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分析了现行水保措施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为我国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过山瑶;人工营林;生态人类学; 水土保持
【作 者】吴声军,贺州学院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专职研究员,博士。广西贺州,542899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96-006
一、引 言
“刀耕火种”是生活在高山丛林中的居民一种原始的农耕方法,也称“火耕农业”。这种耕作模式是通过焚烧刀斧砍伐之后的山林,再撒下种子进行耕作,一般耕作三到五年之后再另开辟山地进行耕作。至今,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在亚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的热带雨林的山地中仍然还在使用。[1 ]80 在我国南方省区及海南岛的一些少数民族也还采用这种耕作方式,如历史上居无定所的瑶族人民,他们长期迁徙在我国南方高山丛林中以刀耕火种为生计,过着“以木叶履屋,种禾、黍、粟、豆、山芋,杂以为粮,截竹筒而饮,暇则猎山兽以续食”[2 ]153-154 的“吃一山,过一山”的生活,因而也被称为过山瑶。过山瑶定居之后,除了在刀耕火种地种植杂粮以度日外,他们还进行以人工营造杉树林为主的混耕农业。
然而,这种耕作方式被认为是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美国威廉・拉迪曼(William Ruddiman)教授认为,几千年以来的刀耕火种砍伐了大量的森林,焚烧之后释放的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同时,长期的刀耕火种也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加剧水土侵蚀和洪涝灾害的发生,减少了水源涵养。面对质疑,美国人类学家康克林以人类学的方法对刀耕火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后反驳,并进行了民族生态学研究。[3 ]3 此后,致力于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生态人类学开始兴起,对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包括刀耕火种的技术体系在内的本土性知识,这些知识包含了山地民族在适应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生态智慧。[4 ]338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刀耕火种是在维系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适度开发,在向自然环境索取物质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 ]在这种生态文化的规约下,生态平衡得以维护,基本上不会导致水土流失。[6 ]本文选择了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一个以刀耕火种营林为生计的过山瑶村落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对过山瑶人工营林过程的技术操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展开探讨,以期揭示瑶族地区本土性知识中的生态智慧。
二、田野调查点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点概况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贺州市西北部,地处湖南、广西两省区交界的都宠岭和萌诸岭的余脉之间。F瑶寨位于富川县西北部朝东镇西南方,村落地处都宠岭西岭山东面海拔800~1000米的半山腰,村落中心坐标为北纬24°57′06",东经111°07 ′07",海拔900米,距县城58公里,距镇政府驻地17公里。由于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4.8~17.5℃之间,年均降雨量为1700~1800毫米,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为高磷、高钾土壤类型。植被主要有杉、松、竹等植物,也有柏、楠木、檫木、栲树等植物,其中五针松、水杉为国家珍稀濒危野生植物。
F瑶寨共32户,178人,全为瑶族盘瑶支系后裔,因保持有嫁儿子到女方、招女婿上门的习俗,所生子女可随母姓或父姓,因此村落中有凤、唐、周、邓、黄、李、赵等七姓村民。据村民讲述,他们的先祖几百年来一直在都宠岭一带的高山地实行“吃一山,过一山”的刀耕火种游耕生活,直到民国初年才在F村定居下来,是南方典型的过山瑶村落。村落脚下为一个长约10公里的峡谷,峡谷中的溪流长年绿水长流,也是下游4公里处鸟源水库的主要水源。全村山地的坡度一般为40°~60°,山势陡峭,因而没有农田,人均山地100亩左右,村民以在山地刀耕火种种植玉米、生姜、花生、木薯、旱稻等农作物和以杉树为主的人工营林为生计。
(二)研究方法
文中资料及数据来源于笔者在2015年10月16~18日在F瑶寨的田野调查。在田野调查中运用了深度访谈法和实地踏勘法。首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深度访谈,主要是对21户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子家长进行了访谈,数量占总家长数的65.6%。访谈方式主要是笔者在村民凤DF家参加招婿婚礼,利用村民参与婚礼聚会时通过集体访谈的方式进行,同时也进户进行个别访谈。访谈内容主要为村民的山地的种植概况,包括刀耕火种中农作物种植时间、品种和方式,以及人工营林的方式及栽培管理措施。其次,通过访谈之后,在村民的带领下对村民刀耕火种山地及其种植的农作物和栽培的杉树林进行了现场踏勘。
三、过山瑶人工林水土保持结果与分析
(一)林地整理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富川县F村过山瑶居住的高山林地按地表土壤的含量可分为石头山、沙土山和深土山三种类型。石头山主要位于溪边及半山的陡峭地带,植物腐殖质难于附着在石块上,风化的碎石也随着雨水流走,仅在石缝中有少量的土壤和碎石,因而也生长着少量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在较大的石缝中也生长有乔木。沙土山一般位于石头山下一带,土壤层深度一般在10厘米至35厘米之间,风化的沙石较多,也有的大石块夹杂在林地中。这一地段是过山瑶山区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表植物遭到破坏之后,雨季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甚至可能会发生塌方和泥石流灾害。沙土山在瑶族山区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成为过山瑶主要进行人工营林的场地。深土山主要位于山脚及山冲一带,土壤多为沙壤土和红壤土,P、k等元素含量较高,土壤深度在25厘米至45厘米之间。因土壤层较厚,无机元素含量较高,深土山一带的林地历来就是过山瑶进行复合人工营林的主要场所。据清光绪《富川县志》记载,过山瑶人民在林地主要种植杉、樟、桐、松、柏等木本植物,同时也间种稻、粟、麦、姜、豆、花生、芋等农产品。[7 ]28
过山瑶一般在秋冬两季整理林地。在炼山造林过程中,过山瑶针对不同的林地,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林地整理。石头山上的草木一般不会砍伐,虽然石缝里的土壤也能培育出林木来,但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植被被砍伐后,石缝中种植的林木长势很慢,因此过山瑶对石头山的草木从不扰动,而是加以蓄禁。经过长期的保护之后,石头山成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加上藤蔓植物的覆盖,降低了山上地表的温度,减少了石山上的水资源的无效蒸发,从而增加了水资源的蓄养量,因而在石块表面出现了一层层青苔,苔藓植物所形成的生物坝有效地为石头山的生物生长提供了水分,同时在雨季也有效地截留了雨水,防止了水土流失。过山瑶在沙土山和深土山砍山整理林地时,对林地的乔木不是采取遍山倒的砍伐方式,而是保留少量高大的树木,仅对这些大树进行修枝。而砍伐的杂木墩不会挖走做燃料,特别是砍伐杉树等较大的乔木时不会使用锯子,而是用斧子砍成堆形,以免树墩积水而腐烂不能再生,同时所砍伐树墩的高度保持在30厘米以上。林地砍伐整理之后,再把较小的枝叶用火焚烧。这样一来,虽然过山瑶对林地采取砍伐地表植物的方式造林,但他们并没有破坏地表的土壤结构,特别是砍伐后的乔木树墩也能再生,其根系继续起着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蓄禁的乔木还能飞播种子,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林地生物的多样性。
虽然过山瑶的林地整理技术尽量保持了地表土壤原有的结构,有效地避免了雨水对刀耕火种地直接冲刷而造成滑坡和泥水流的形成,但砍伐地表的植物毕竟会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生存和发展,村民一边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又积极地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F瑶寨人均山地面积上百亩之多,村民也认识到所处自然环境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并不是大面积连片地刀耕火种进行人工营林,而是实行逐年分块分散地进行,避免了大面积大规模经营所带来的生态失衡后生态难以及时有效恢复的后果。村民根据家庭人口的多少,几乎每户每年都按计划新营林地30亩左右,而且经常还是分散在四到六块不同的山地,基本没有在同一地块开垦。这样一来,村民通过在林地进行林粮间作,也满足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之需。这种耕作方式与当今林区提倡的连片大规模人工营林、提高经营效益来说是反其道而行,村民对自己的做法自有理由。在田野调查中,76岁的村民赵MW老人说:“我们过山瑶历来每年所耕作的山地就只二三十亩,并不是我们不想一次性大规模地种植几百亩甚至上千亩,而是我们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也不想欠债雇请那么多的劳动力一次性耕作。我们需要的是每年都能上山劳动,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够了,这样做还能及时恢复植被,保持绿水青山。”真实的言语道出了过山瑶村民的勤劳与朴实,也道出了村民对其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生态环境攫取,则会过度干预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必然会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灾变而危及自我的生存。因而,瑶族村民采取分散的小面积刀耕火种实行人工营林时,又积极地恢复和重建了生态平衡。
(二)苗木定植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F寨过山瑶人工营林的树种主要是杉树,因杉树是浅根性乔木,其根系一般都横向生长,而且杉树幼苗细根都分布在40厘米的土壤层之内,具有很强的趋肥性。[8 ]153~154 经过林地的整理之后,村民根据山高坡陡的生态环境,在春天时便进行苗木定植,为了防止挖深坑后扰动地表土壤原有的结构而造成水土流失,他们采取了不挖深坑的苗木定植方法。
首先,过山瑶根据培育一年后的杉苗根系的长度,一般只挖一个1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浅坑,定植时先把杉树苗的主根切除,然后根据杉苗的生长态势定好朝向。先是看杉苗梢,把弯曲的一面朝向山谷定植,如果杉树苗梢很直,则看其根系的情况,把根系密集的一面朝向山外定植,或是把杉树皮颜色较浅、较光亮的一面朝山谷定植。杉苗定植方向定好之后则把杉苗侧根系在浅坑内平展开来,再把林地的浮土回填到浅坑内,最后用铁锄把回填的土壤敲紧,而且要在浅坑上把土壤壅成堆形,以防止下大雨时积水造成杉苗根系呼吸不畅而“淹死”杉苗。这样的操作方式保证了杉树苗趋肥、好气、怕水渍的生长特点,因而定植的杉树苗成活率达到98%,生长速度也较迅速,主梢每年可生长1~1.5米。由于是浅坑定植,对林地地表土壤结构的干扰性较小,可以避免雨季来临时雨水的冲刷,也可防止土壤的重力侵蚀。
其次,过山瑶在人工营林中不是种植纯杉林,而会根据林地情况适当地选择其他经济树种进行复合林经营。油桐、黄柏、厚朴等本地生长的经济林木是村民在林地里复合种植的主要物种,但这些柏科、樟科、木兰科等植物物种在以杉林树为主的复合林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占林地树种的30%以下。过山瑶之所以这样营林,主要是想充分利用复合林中不同的植物所形成的错落有致的林相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作用,人为地建构一种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在人为的操纵下就像一个仿生的自然生态系统,各种物种相互促进,促成了林木的快速生长。同时有着不同生长周期的经济植物留下的落叶、枯枝等在土壤表面形成的腐殖质,在雨季时能起到截流保土作用。如油桐树初期生长态势比杉树快,其根系能快速地起到固土保湿作用,而且三年就可以挂果。这样一来,油桐树不仅可以为杉苗的生长遮阴,而且还给村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再次,林地整理时留下的高大乔木及邻近山地的乔木可以飞播种子,特别是松树的种子在风力作用下落到刀耕火种焚烧过后的林地里的草木灰里,飞禽走兽很难觅食,而且松树种子在刀耕火种后的草木灰里发芽后,其根系能直接接触到土壤吸取水分而发芽生根。由于种子落床于刚焚烧过的林地中,大量的无机肥使松树种子快速生长,往往在第二年春天过后,刀耕火种地里就会出现青悠悠的松树苗。在没有进行刀耕火种的山地,虽然飞落在地上的松树种子非常多,但由于地表植物及落叶较多,落到地表腐殖质上的种子不是被飞禽走兽吃掉,就是在种子发芽后其根系不能及时进入到土壤中吸取水分而枯死。因而过山瑶在刀耕火种的林地里保留了一些高大的树种,凭借风力进行飞播而定植树苗,飞播定植的树苗生长速度快,而且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能在焚烧过后的林地里及时地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对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三)林粮间种方式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F瑶寨村民所居住的高山没有平坦的山地来开垦农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需主要是依赖在人工营林中间种一些农作物来解决。黄小米作为一种耐干旱、耐贫瘠的作物,适合在海拔1000米的环境中种植。沙土地适宜黄小米生长,村民一般都是在第一年焚烧之后的沙土山林地里间种黄小米,是以免耕的方式直接均匀地撒播在林地中,村民不会用铲或锄扰动林地的表土层。由于焚烧过后的沙土地有碱性的草木灰,不用再施加其他肥料,黄小米即生长得非常健壮,产量也比较高。黄小米发芽生长之后,村民只需要人工割去杂草和把长得密集的小米苗以及飞播的其他树苗进行疏苗,沙土山即长满均匀的黄小米。有大石块的地方,村民则用浮土壅成小堆而种植豆类或南瓜等藤类作物,让这些作物的枝藤覆盖在石块上。这样一来,免耕的小米快速地生长在林地的土壤中,对人工营林地起到了固土保水作用,能有效缓解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小米杆能给幼小的杉苗遮阴,呵护着杉苗的生长。村民在石块旁种植的藤类植物覆盖在石块上,有效地防止了石块在阳光下快速升温,从而降低林地的温度,促进杉苗及作物的生长。
在深土山斜坡的刀耕火种林地,村民第一年也实行免耕种植小米,在平缓地带则松土种植旱稻、荞麦、芋头、木署、生姜等作物。虽然在深土山林地动土种植作物,雨季时在作物根系的作用下,平缓地带的土壤并没有很大的流失,而林地间作的作物促进了杉苗的生长。在第二、三年里,杉树还没有郁闭之前,过山瑶仍然在林地里进行林粮间种。在沙土山林地种植玉米、豆类等作物,与种植小米一样,一般也是实行免耕种植。村民在种植玉米时,只是把正在生长的杂草清除,而对上年种植黄小米和玉米等作物留下的枯杆不会连根铲除,而是用刀割断,或是让它保持原样在林地里腐烂。种玉米时挖一个小洞把玉米种子埋进土壤中,以免野生动物取食。由于玉米种植面积较广,对于玉米的采收,过山瑶不是一次性收回家,而是分批采收,甚至在十一月份林地里仍然还有未收取的玉米棒,从而也引来了不少飞禽走兽觅食。对靠山吃山的过山瑶人民来说,虽然遭遇了暂时的损失,但瑶族村民自有他们的生存技能与认知。根据田野调查,村民的做法有三点理由:一是玉米长期不收割能有效地为弱小的杉树挡风遮阳,固土保沙,避免雨水冲刷土壤,而且使杉树在人为的生境中保持一种生长的竞争性;二是能持久地吸引鸟类及禽类动物的觅食,从而也吸引了它们捕捉林中的害虫,减少了害虫对杉树苗的侵害;三是对耕猎民族瑶族来说,他们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被野生动物食用之后,村民再捕猎这些动物作为美食,则直接实现了一种由“植物―动物―人”的能量转换。在这个能量转换过程中,既保持了林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人与自然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过山瑶在人工营林中实现林粮间种,特别是在瑶山生态系统最脆弱环节中的沙土地实行免耕种植小米和玉米等作物的做法,可以说是过山瑶人民在长期与环境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态智慧。林间种植农作物不仅可以缓解过山瑶村民的日常生活物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作物枯萎之前为杉苗的生长营造了一个适宜的生境,而在作物枯萎腐烂之后也能继续发挥作用。首先,这些作物腐烂之后形成的腐殖质能为杉苗等乔木植物的生长提供有效的有机物质;其次,由于在沙土地实行免耕,农作物收摘后留下的根系在土壤中腐烂之后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状通道,提高了地表土壤的通透性,能有效地截留一部分水流,同时也防止雨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降低地表水流量。人工营林的第一年杉树还处在幼苗期,其根系也相对较短小,村民此时种植根系较小的小米,其根系腐烂之后正好能为浅坑定植的杉树苗根系的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也能为杉苗的生长提供水分和营养,这种通透性也使在高温高湿土地上生长的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了抑制。[9 ]6 第二年后,随着杉苗的壮大,村民也在林中间种玉米等有着不同根系的作物,腐烂的根系又继续为林地保持通透性,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庇护着林木的生长。
(四)林木抚育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经过三年的林粮间种之后,杉树幼苗已经郁闭成林,过山瑶的人工营林进入了幼林的抚育管护阶段。这个时期也是杉树幼林快速生长的阶段,为了保证林木的积材量,过山瑶通过以砍代抚的方式进行林地管护。第四年后,过山瑶的人工营林地不再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但林粮间种过的林地中作物的腐殖质等有机肥料助长了杂草和杂树生长,特别是藤类植物的生长会快速地缠绕住林木,因而过山瑶村民每年的春秋两季会上山对林中的杂草进行清除。清除杂草的方式为以砍代抚,村民只是把杂草凭土砍断,而不是用铲锄把杂草连根清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防止林地里表面的土壤结构受到破坏。虽然经过几年的林粮间作之后的林木已经郁闭,但生态系统脆弱的沙土山仍然存在着水土流失的问题。过山瑶采取以砍代抚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问题。
过山瑶清理杂草的工具为砍刀,这种砍刀是根据林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情况而特制的。砍刀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弯曲头部没有突出的利尖,而是平钝的形状,刀柄可以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而随时更换长度。这样一来,村民用砍刀砍草木时,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刀尖与土壤的接触,从而保证了地表土壤结构的完整性,同时也防止刀尖伤到林木的皮层和木质,避免了林木因伤口感染细菌而影响生长。
由于过山瑶营造的是多种树种并存的复合人工林,油桐、黄柏等树种往往在营林初期的长势比杉树快。在5~8年时,油桐已经到丰果期,这时村民栽培的杉苗也已经郁闭成幼林,到10~15年时,杉树的生长速度已经超过油桐树、黄柏等经济林木,而油桐树也已经开始老化,黄柏等药用植物也已经可以收获,于是过山瑶村民采取间伐的方法,对这些间种的经济林木逐步进行砍伐,人为地让杉树在营林地中的生长获得优势生态位。为了保持水土,村民对间伐的树蔸进行了蓄禁,特别是对黄柏等以树皮为主的经济林木的树蔸,过山瑶村民没有因追求经济上的价值而连根挖走,而是让它继续在林地中起着保土固沙的作用。
四、结论与讨论
F寨过山瑶村民根据所处自然生态环境,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脆弱环节的情况下,通过刀耕火种的混农林业耕作方式向自然索取生命物质。这种耕作方式虽然在初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平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村民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最基本的土壤结构的保护基本上坚持了最小扰动的原则,并主动地实行小面积分散开垦耕地,因而并没有造成过度的山地水土流失。通过农作物和林木的混合种植以及林地的抚育,利用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调节功能,符合人类需要的生态系统得以重新建构,形成了一个人为改性的生态系统,最终达到生态平衡的恢复,实现自然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直至今日,F寨几百年来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并没有造成生态灾害,其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并没有成为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破坏生态环境,反而成为山下平地坝子农田的水源地。
在刀耕火种问题的研究中,如何看待它背上的生态破坏的恶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生态人类学角度看,F寨过山瑶人民以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作为生计是他们针对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选择。为了可持续发展,这种选择不可能是竭泽而渔,必然包含了他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智慧,有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利用与生态系统维护相结合,否则F寨过山瑶村民现在也不可能还生活在他们先祖几百年来一直生活的高山丛林中,因而这也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原因,在“技术至上”主义泛滥的今天,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发掘、整理和创新利用本土生态知识,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0 ]
参考文献:
[1]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M].严沛,校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3] VirginiaD.Nazarea,A View from a Point:Ethnoecology as Situated Knowledg[G]//VirginiaD.Nazareaed,Ethnoecology Situated Knowledge/Located Lives.Tucs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99.
[4] 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5] 蓝勇.“刀耕火种”重评――兼论经济史研究内容和方法[J].学术研究,2000(1).
[6] 廖国强.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2).
[7] 〔清〕顾国诰,等.富川县志[M].富江书院,板藏,光绪十六年重修.
[8] 彭镇华.杉木速生丰产栽培[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9] 杨庭硕,杨曾辉.清水江流域杉木育林技术探微[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4).
[10] 罗康智,杨庭硕,彭兵.对本土知识价值评估失实的社会与文化原因剖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7).
Zhou Xiaoli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310014;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杭州 311231)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ngzhou 311231,China)
摘要: 本文对区域性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案、系统功能目标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及查询设计等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该系统能集成多种数据,实现信息快速查询、快速传输与共享,对于水土保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design program,functional objectives design,database design and query of the reg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a more in-depth. The system can integrate a variety of data to search information fast, transfer information fast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关键词: 区域性 水土保持 空间数据库 元数据
Key words: on the regional;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Geodatabase;metadata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186-02
0引言
水土保持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面临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之一,也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空间信息技术已成为水土流失研究的重要手段。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预测预报研究等方面已有相当的积累,但是由于尚未建立完善、可运行的监测体系,亦无可遵循的技术标准,难以为水土保持提供可信的信息支持。同时,各部门大量资料数据难以被共享和开发,迫切需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强基础信息工程建设,客观上要求建立“区域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将区域水土流失的研究推进到数字化的新阶段,以科技投入加快生态治理和环境建设的步伐。
1系统构建
1.1 系统体系结构本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在逻辑上分为三层,即数据获取层、应用层以及数据库层。系统的核心是数据库层,它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枢纽,决定了系统的质量。一方面它是数据获取的存放地,另一方面它是所有应用系统的基础。在这个层面上,它需要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无缝整合,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另外还要实现与数据获取的接口和对应用系统的接口。
从信息流向的角度来说,数据层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
信息输入包括:现有数据库、手工录入数据、分析测定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
信息输出是应用系统,是各种信息的具体应用和表现,根据用户的不同采用如下两种模式来实现:①一种是C/S结构,以信息管理和维护为主的客户端,信息流向以交互式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接口。②另一种是B/S结构,它是轻量级的客户端,客户端主要显示数据结果,以浏览为主。信息流向为非对称结构,从数据层输出的数据量较大,输入数据平台的数据量较小。其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上图中,客户端向GIS服务器发送数据库请求,通过网络传输发送给GIS服务器,GIS服务器在从客户机中接受数据库请求后,进行数据库请求处理,然后通过网络再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即可接收结果。
在建立网上信息快速交换、信息共享和交互操作的基础上,以水土保持相关数据为对象,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支持下,将浙江区域性基础地理、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空间信息在GSI技术的整合下,并通过WEB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传输和交互。
1.2 B/S结构的服务器设计系统的架构是: Ajax+Servlet+GIS_Objects。
服务器采用Java Servlet方式,地图主要在服务器端完成,客户端采用Java Applet进行开发。可以支持较多的浏览器,不需下载或安装插件,使用方便。由于数据在服务器端,数据安全可以得到保证,而且由于只需处理用户请求的区域,数据传输量恒定,不会随着数据量加大而导致性能线性下降。GIS Applet为网络用户呈现了一个非常接近于在本机上运行单机GIS程序的模式,具有响应性能、利用本机资源能力、图形属性查询等好处;同时,打破了依赖于单机PC的束缚,而充分利用整个Internet的计算资源。每种GIS功能,如放大、缩小、区域放大、标注和查询及其输出等,都可以由一个Java Applet实现。
1.3 系统数据库设计水土流失治理的数据类型较多,主要数据有专题地图(包括数字线化图、数字栅格)、遥感影像、表格数据、文本文件等。
图形数据库:在国家、区域、县域、小流域等多种空间尺度上的水土保持及其环境数字图形(及其配套表格)。
数字栅格地图库:主要指通过点的经纬坐标及其属性值,在ARCVIEW或SURFER软件支持下生成的栅格地图。
遥感影像库:主要指卫片和航片的数字产品。
表格数据库:主要指水土保持统计、社会统计等报表。
文本文件:包括元数据文件和水保法规文件、科技文献等,以及对有关非标准化的规则、专业经验和知识的管理与记录。
其中前两类数据是现有数据的主要内容,如何高效管理这类图形文件,将是本课题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利用ARC/INOF的LIBRARIAN模块,把单个图形合理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满足对整个区域以及局部区域进行快速定位,显示、查询和分析等要求。
Librarina是ARC/INFO数据管理的基本模块之一,可管理大数据量的图形数据。通过对地图数据分层分片,并建立空间索引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快速访问和提取,必要时可以将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直接访问。
在空间上,地图数据库(MPaLibrary)把地图数据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进行分割,水平方向划分为Tiel(片),纵向划分为Lyaer(层)。用户只要指定数据范围和内容,而不必关心数据存储方式,系统会自动调入相关的而不是所的有数据。在LIBRARIAN建库过程中,数据库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Tiel结构设计和Layer设计。
2系统功能目标设计
完成信息系统的数据整合,完成原始数据入库、互传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的查询与统计。
数据集成:系统中能集成并管理多种比例尺、多种专题、多种时间、多种来源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
空间查询与统计:实现对数据的“属性+空间”联合查询和统计,并以表格和专题图方式显示。
3查询功能设计
系统对空间数据可以实现如下查询:①定位查询,用户用鼠标在地图上点击,系统返回点击位置一定范围内空间属性信息。②条件查询,用户通过与系统交互,向系统发送一系列SQL语句,系统返回满足条件的信息。名称查询,用户指定某一名称,系统返回符合该名称的数据。③综合定位查询,有1:10000图号定位、图名定位、输入坐标定位和综合要素定位等。可以在文本框里输入精确名称,也可以模糊查询。
4结束语
区域性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式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分发和数据应用机制,保证空间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和应用的统一性,为“数字水保”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数据管理标准,为各个业务领域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全面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魏涛.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平台研究与建设[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12).
[2]马新辉,文斌.基于GIS的流域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以江苏省流域环境信息系统为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8:119-120.
[3]赖志斌,程承旗.元数据和数据集一体化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01(5):9-10.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046-01
1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
由于水体存在流动性、空间变异性的特点,现阶段水文模型有两种,分别是集总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这两种水文模型最大的不同是其水体的水利学特征分布是否均匀,根据水利学分布特征的不同,两种水文模型在概念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分布式水文模型是通过水流的偏微分物理方程来展示水体在流域时间、流域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考虑到周边环境、初始条件等数据,采用一种离散化的计算方式,对其进行分析求解。影响水循环的因素有很多,模型参数主要依靠其水体移动介质的物理特性来测量、推算,分布式水文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对流域下垫面的研究。1969年首次由国外学者研究出分布式水文模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与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运用,提出了分布式水文模型更多的功能与效用。
2 WEP-L模型基本原理及水资源评价口径
2.1 WEP-L模型基本原理
WEP-L模型是一种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通过参考WEP-L模型就能了解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各个要素模拟情况,WEP-L模型的模拟对象包括天然与人工这两种,其中天然的对象是坡面-河道的主循环过程,人工的对象则是供-用-耗-排的侧支循环过程,这两种模拟对象的耦合关系需要水量平衡、各项循环要素间的水力联系得以实现。WEP-L模型可由平面、垂直这两种结构形成,其平面结构由坡面汇流计算出各项高带高程、坡度、Manning糙率系数等,通过一维运动坡法计算流体的坡面径流,从其流域最上游开始计算,直到追算至最下游,凡是河道内存在下游条件汇流就可使用一维运动坡法。WEP-L模型垂直结构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其研究对象包括融雪与冰川层、植被与建筑物截留层、土壤表层、过渡带层以及深、浅层地下水层等,由于不均匀的土地利用,通过使用马赛克法计算出每种土地类型平均面积值的地表面水热通量,可反映出表层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以及草、作物、树木根系吸水等情况,为对生态需水中土壤水作用的研究打下了基础。土壤、水面、植被蒸腾等各项蒸发量在水循环系统各要素模拟中,可参考土壤-植被-大气通量交换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地表径流的产流模式可分为超渗、蓄满,其计算方式也要有所区别,例如超渗可采用Green-Ampt模型,蓄满可采用Richards方程计算。山坡斜面土壤层计算方法可采用壤中流法来计算, 浅层地下水运动主要的计算方法是二维数值法计算,浅层地下水运动与非饱和土壤水、河水呈动态藕合关系,融化积雪的算法主要依靠温度指数法,为进一步计算出蒸腾蒸发量,可通过WEP-L模型模拟地表面-大气间能量循环过程,就能得出具体、精确的蒸腾蒸发量。
2.2 水资源评价口径
水资源有三种评价准则,基于水资源准则的有效性、可控性、可再生性又可分为三种评价口径,分别代表了狭义、广义水资源量、国民经济可利用量。本文从狭义、广义水资源口径对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做出评价。不重复的有效蒸散发量加上狭义水资源总量就可以得出广义水资源总量,狭义水资源其中包括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符合现阶段水资源概念。
3 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实例研究
3.1 研究实例概况
本文以黄河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为例,主要对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河龙区间,其中含有三个水资源三级区,分别为河龙区间左岸、吴堡以上右岸、吴堡以下右岸。河龙区黄河干流全长约为725千米,面积约达11万平方千米,两岸有众多细小分支流汇人,黄土极厚,地形龟裂,集中降雨强度大,植被稀疏,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也是黄河一带重要的产沙区。
3.2 分析方法
通过WEP-L模型模拟河龙区四十五年的水循环过程,并将其下垫面条件与无水土保持措施条件的水循环模拟过程进行对比,可直接反映出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制定出划分子流域与基本计算单元,将河龙区分为多个流域、高带等,每个高带则看作是一个计算单元。为保证WEP-L模型计算的精确性、有效性,可通过饱和导水系数、Manning糙率、地下水含水层的传导系数与给水度等进行校正。两种对比的模拟过程在保证各项参数相等时,Manning糙率会随着土地利用率而发生变化。
3.3 结果与探讨
在河龙区采用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使植被条件、土壤条件、局部地形与地貌等条件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反映出水循环的垂向过程、水平过程、流域水循环各项要素过程,其过程的变化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水资源量评价口径,随之形成多种水资源量评价口径。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使河龙区增多了局部蒸发量、减少了无效蒸发量、广义水资源量明显上升。河龙区采用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增加了水资源效应与土地利用率,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就是水土保持对水体、流域、水沙等变化产生作用的结果。传统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的方法有水文法、水保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反映出广义水资源效应,分布式水文模型则可为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提供有力的依据。现阶段还没有找出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减沙效应的方法,但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式水文模型会是今后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史晓亮.基于SWAT模型的滦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与干旱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
[2]刘佳嘉.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水循环分布式模拟与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3]董雯.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新疆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