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学习数学方法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习数学方法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习数学方法总结

第1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练习;方法技巧

本人J为学习好高中数学要抓住“三个三”.(1)内容上要充分领悟概念、方法、思维;(2)表述上要熟练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3)学习中要把握三条线:知识(结构)是明线(要清晰),方法(能力)是暗线(要领悟、要提炼),思维(训练)是主线(思维能力是数学诸能力的核心).学习数学过程中要培养自己较好的空间思维能力,面对不同的题型,脑中立即要能浮现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同时,应该充分掌握以下学习技巧,才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一、错题整理,举一反三

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面对不同类型的考试,每一次都要学会整理错题和课堂反思,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查漏补缺,由于日常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是比较笼统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要对老师出的题目,从不断反复的练习中加深对有限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对每一次考试,都应该好好重视,根据自己的成绩进行分析,对出现错误的题型进行分析,不要在发下卷子之后先关注自己考了多少分.关于错题整理环节,每一次考试完了之后,我们应该将自己错了的地方进行标记,看哪个知识点出现了问题,并且做好相应的标记,对此知识点做认真的复习.这就需要我们把该类型题进行整理.

所以,我们可以自己找一个本子,整理自己不能完全做对的题目,对于一些自己实在无能为力的就在试卷讲评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解,再利用课堂剩余时间或者是课后自习时间进行错题整理.而反思环节,就是我们在进行重点错题整理环节之后,进行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自己的知识巩固等问题,使我们每一次都能从考试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二、分组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学生在学习上一般都采取个人学习的方式,很少会有学生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学习来看,学生的学习重心主要都是围绕着高考,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实践学习和知识探索能力都没有太大的追求,尤其是数学学科,很多学生总是利用课间时间去做大量的数学题目,其实这种方法是盲目的.所以,我们可以有目的的组成学习小组,每天根据教学的任务进行学习探究,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日常一些比较棘手的创新型题目,对我们的数学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之间应善于合作,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故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而且在每年高考数学中,最后两道题都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最后这两道题可能会涉及两至三个章节的知识.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组成不同水平的小组,每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成绩特征,寻求数学教师的帮忙,让老师帮忙给自己小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能够引起小组成员兴趣的课题,给大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然后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做精练,总结归纳

对于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班级统一的数学精做精练,班上可以由几个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每天出一个老师以前重点讲过的题目,让大家十分钟之内做完,当然了出题人也不必每天消耗时间去找题目,只要在自己的错题集中找一个错题就可以,每个人的错题集都不相同,整理的题目也都不一样,这样既可以定时地复习以前的旧题,还能从不同的同学身上学到不同的解题方法或是错题整理的类型,这样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又可以每天统一训练一道有意义的题目,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彼此之间的分享学习来共同进步.学习必须掌握总结归纳,要在系统复习高中数学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总结归纳,能对所学数学知识由“活”到“悟”.

同时,大家要积极广泛阅读高中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数学竞赛与讲座.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希望同学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找到快乐,当然也不要忘了劳逸结合.

总而言之,有效的、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使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心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玉敏.论开放性教学走进数学课堂[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2]逯昌林.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方法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3]严桂华.高中数学有效探究的三个“落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第2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总结归纳;举例

进入高中以后,我发现很多身边的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以致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我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注意是学习方法不等当。高中数学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学习数学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是很必要的。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即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系统化、程序化。有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从而为学好数学奠定了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归纳总结呢?

一、每节课的小结

老师讲的每一节课一般都围绕1-2个中心问题,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出恰当的总结。比如要注意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公式要注意成立的条件及使用的范围,这是说明性的小结;对典型例题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和方法。

二、单元的小结

通常概念、公式的学习是局部的、分散的,因而在头脑中呈零乱无序的状态,难以形成有规律的清晰的认知结构。因此,当每一单元结束时,若能将这些知识,方法以一个新的角度串联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结构。

三、知识间的总结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总结的层次应再提高一步。既要注意知识纵向,横向各个层面的联系,又要重视其程序化的科学组织,使大及中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通过课堂小结、单元小结、知识整体的串联,一定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数学知识的立体的网络,那一道道的习题不过是我们网中的一条条小鱼。数学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下面我就线性规划做一总结举例:

线性规划主要考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面积和目标函数最值(或取值范围);考查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的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其主要题型有以下五种类型。

类型一:求二元一次代数式最值(取值范围)

例1:设x,y满足约束条件,求z=x-2y的取值范围

解:作出不等式组的可行域,作直线x-2y=0,并向左上,右下平移,当直线过点A时,z=x-2y取最大值;当直线过点B时,z=x-2y取最小值.由得B(1,2),由得A(3,0).zmax=3-2×0=3,zmin=1-2×2=-3,z∈[-3,3].

方法点评:作出可行域,求出交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值。

类型二:求二元一次分式最值,二元二次代数式最值

例2:变量x、y满足

(1)设z=,求z的最小值;(2)设z=x2+y2,求z的取值范围;

解由约束条件,作出(x,y)的可行域如图所示.由,解得A.由得C(1,1).由,得B(5,2)

(1)z==. z的值即是可行域 中的点与原点O连线的斜率.

(2)z=x2+y2是可行域上的点到(0,0)的距离的平方.可行域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中,

dmin=|OC|=2,dmax=|OB|=29.2≤z≤2

方法点评:常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来解题,常见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有:①表示点(x,y)与原点(0,0)的距离,表示点(x,y)与点(a,b)的距离;②表示点(x,y)与原点(0,0)连线的斜率,表示点(x,y)与点(a,b)连线的斜率.

类型三:知目标函数最值,求参数值

例3:已知a>0,x,y满足若z=2x+y的最小值为1,则a=________.

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易知直线z=2x+y过交点A时,z取最小值,由得zmin=2-2a=1,解得a=.

方法点评:知目标函数最值,求参数值,转化为找出最值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

类型四:最优解有多个(不唯一)求参数值

例4:x,y满足:,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的值为( )A.或-1 B.2或 C.2或1 D.2或-1

解:由y=ax+z知z的几何意义是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1)当a>0时,要使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a=2;

第3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列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体现。数学思想就是人们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本质的认识,也是人们对数学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学思想是整个数学学科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学科的具体行为。我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量的积累最终结果是上升为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它们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一、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训练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重点应该牢牢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落实层次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了解、理解、会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需要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等。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把这些抽象的思想通过具体的数学方法体现出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在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普遍的数学思想,七年级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简介”这一章,为体现这一思想在解方程中具有指导作用,每一步都点明了解方程的目的,各个步骤的目的就是要使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把方程中的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课程标准中要求了解的数学方法有分类法和反证法,要求理解或者会应用的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图像法、降次法、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这三个层次,不能超出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将本来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上升到理解或者会用的层次,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通过数学方法认识数学思想,充分发挥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的指导

数学方法是比较具体的,是具体数学思想得以实施的技术手段,数学思想是比较抽象的,属于数学观念的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来了解数学思想,在了解了数学思想以后,在处理类似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数学思想对我们的求解过程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向学生讲授化归思想的时候,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习题,让学生对化归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从未知到已知、从一般到特殊、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化中了解和认识这一数学思想,然后,纵观初中数学的各章节内容,大多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因此,在处理有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这一思想对求解的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对数学方法的学习逐步领略数学思想的内涵,同时,用数学思想指导和深化数学方法的运用。

二、遵循规律,把握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第4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教材 数学方法 小学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现实生活

数学发展于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中到处体现了数学思想和信息,数学方法和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教师要在课堂上贴近现实生活,用活生生的例子来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数学工具,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1.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是现实中抽象而来的逻辑思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果有限。教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到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并鼓励他们大胆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思维。

2.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培养,不仅要依靠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善于利用现实生活来提高数学素养。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还要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首先要帮助学生总结生活经验;其次要鼓励 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价值;最后要用生活素材来解释数学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方法应用能力。

二、要增强数学课堂上的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数学课程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融入情趣元素,提高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1.打造趣味性数学课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来增加课堂趣味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视频、结合新闻时事、情景模拟等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起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2.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乐趣,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点评学生表现时,要发自内心的情感,语言要丰富有针对性。不能随便用“不错”“很好”敷衍了事,也不可以用“挺好的”的套话。教师要学会对学生关爱、宽容、期待和鼓励,更不能将“你不行”这样的话挂在嘴上。

三、教学方式呈现活动化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数学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演算、论证、推理的条件,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掌握基本数学工具使用、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实践经验。

1.自主型数学学习活动。该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教材内容知识。对于教材中难度小、叙述性内容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活动融入了教材阅读、习题练习、主动思考、归纳总结等内容和过程。通过开展自主型数学学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自主学习要求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学习”“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等。在开展学习活动之前,要让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做好预习准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评估学习效果并自我总结;在学习后能够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系统性的数学思维。

2.合作型数学学习活动。合作型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开展合作性学习。通常而言,在面对需要多人配合操作的试验或者复杂性数学题目时,就可以组织合作型数学学习活动。合作型学习活动主要包含小组实验、小组讨论、集体发言、总结意见、得出结论等活动内容。

四、教学过程试行问题化

“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分析知识、新问题的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培养学生数学方法、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中融入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系统的数学方法,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要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数学问题不简单的停留在“是不是”、“会不会”、“对不对”等简单的问题层面上。教师要善于提炼具有思维扩散性、挑战较高的数学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和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教师要采用系统性的培训方法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2.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策略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归纳、类比、推理、转换等数学思维方法,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策略;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机会,学会利用不同方式寻求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综合性问题,鼓励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同其他人一起合作探索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和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五、结束语

总之,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这些新思想,并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并且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5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讲授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传授数学思想。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数学学科中,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显然属于知识的范围。这些知识要素也都有其本身的内容。问题是,这丰富多彩的内容反映了哪些共同的、带有本质性的东西?实践和研究都已说明:这就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它们是知识中奠基性的成分,是人们为获得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所必不可少的。它们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即知识中的核心,也就是数学文化的“重中之重”。

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以促进学生的品性人格的发展和数学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学生和认知和情意的协调统一发展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同时发生,交互作用,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不可能发生,也不可能维持。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有关。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问题面前如何对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途径进行选择,使得解决问题最快捷,则是一项超越知识本身的心理活动。[1]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关注所使用的手段,以及收到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确立数学思想方法,可以超越具体的数学概念和内容,控制及调整具体结论的建立、联系,并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一切适合的范围中去解决问题。教师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总结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2]

一、思想和数学思想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从大量的思维活动中获得的产物,经过反复提炼和实践,如果一再被证明为正确,就可以反复被应用到新的思维活动中,并产生出新的结果。本文所指的思想都是那些颠扑不破、屡试不爽的思维产物。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思想就成为他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细胞和基础;思想和下面述及的方法都是他们的思维活动的载体。每门科学都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思想,而科学法则概括出各门科学共同遵循和运用的一些科学思想。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首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丰富,而前者比后者更本质、更深刻。其次,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方法三者密不可分:如果人们站在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并运用数学思想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那么数学思想也就成了一种观点。而对于数学方法来说,思想是其相应的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观点(例如方程观点、函数观点、统计观点、向量观点、几何变换观点等)和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只有将分类思想应用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时,才能成为数学思想。在数学思想中,有一类思想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和总结性的思维成果,这些思想可以称之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思想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近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也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基本数学思想包括:符号与变元表示的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公理化与结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整体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抽样统计思想,极限思想(或说无限逼近思想)等。

二、方法和数学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便成为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数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二是精确性,即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三是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二是提供数量分析及计算的方法;三是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强化正好是相辅相成。

数学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情感和意志的活动过程。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构成了数学教学中一个自然而和谐的统一整体。数学教育靠数学教师,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影响着数学教学。首先,教师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现代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我。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中;文科;课堂教学

文科班级的学生,很多就是因为数学太差才选择了学习文科,并且有部分学生不但基础差而且学习态度、习惯也有问题。所以,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兼数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尽最大努力去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培养好。

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审视自己的学生,也认真钻研教材,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生的教学方法。下面就谈一下我的一些文科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以基础为主,学新带旧,新旧知识相结合,二者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针对文科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我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

首先,把高中数学所用到的而高中课本又没有编排的并且在初中未学的知识,利用自习时间给予补充旧知识,如因式分解中的十字相乘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解方程中的二元二次方程组、高次方程;解不等式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三个关于二次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以上这些知识是高中数学计算中的最基本的解题工具。

其次,文科生做题量少并且知难而退,碰到难题就跳过,甚至放弃。“万丈高楼平地起”,抓好高一的数学很重要。在课堂上,我注重把握课堂节奏,在必要的时候放慢教学速度,大胆放手,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理解和消化,把基础的东西都弄懂。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学新带旧,新旧知识相结合”。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不仅可以从基础题的训练中逐步建立和增强对于数学学习的信心。同时,在不断地尝试中,学生可以切身地体会“差错”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能够做到“感谢差错,善待差错”。“感谢差错”即指是不要因为一做题就错而感到灰心。“善待差错”是指要从做错的题中寻找和分析错误原因,找出关键问题,逐个击破,重新站起来,通过归纳错题类型,总结经验,最终掌握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把高一、高二的基础知识打扎实,记牢固,为高三复习奠定基础,才会在高三时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间。因为只有站稳了根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走得远。

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我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对于学生的饮食、住宿等状况也予以适当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了,不论对课堂的管理还是对整个班风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我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再加之师生间良好的配合,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放弃,不抛弃,用心去教数学,学数学,我坚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完全可以大踏步前进。

三、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传递,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列宁有句名言:“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文科生与理科生不同,文科生学习数学惯用死记硬背公式,死搬硬套公式去做题,这样的学习习惯不仅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对于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教师必须予以改正。

在高中的教学中,常用数学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元法等;常用逻辑方法有: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常用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于转化思想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渗透和传递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在其中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简单性,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数学学习自然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对做题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怒斥或讽刺学生。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因此,教师要善于鼓舞学生,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和传递,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滚动练习

课堂练习是消化、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对一些全面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学生常常需要反复,用较长时间领会这一过程,而练习则是完成这个过程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练”可以深化认识,可以激发兴趣,“练”可以提高能力。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随着知识的累积不再是以听教师讲解为主,而是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练习,通过解题,在过程中掌握方法。所以,涵盖所学知识点的课堂练习,教师要非常重视,精心准备。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薄弱的学生,往往会出现“回潮”现象。有些错误学生犯一次,经过教师的提醒、讲解、强调,能够得以理解,但当再出现同类型的题目时,学生仍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经常会犯错误的一类题目,加强滚动练习。

除此之外,练习题的编排和选择除了重基础外,教师还要抓住高考的考题类型,考题方向。只有重基础,抓考点、多总结,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五、充分利用好晚自习时间反思学习情况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于自我感悟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个清错本,把所做过的错题或错误的想法一一改在清错本上,让学生自己认真总结,改正错误。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把教师讲过的好的解题方法,典型的类型题进行分类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加强薄弱环节的练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通常是以知识点切片的方式进行讲解的,这样,学生在头脑中难以形成连贯的知识网络,经过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反思,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驾驭全局”,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数学成绩肯定提高。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7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方法,毋庸置疑,让学生紧紧抓住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是这一数学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本文结合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

例如,在探究完“数轴”教学后,可以引出“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令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

再如,在学习“二次不等式解集”时就可以结合二次函数图像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二、初中阶段应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蕴涵下面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些思想与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运用时不仅能够说出每种思想方法,还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它们的本质。

首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分类是通过比较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某一种属性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能克服思维的片面性,防止漏解。

其次,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间有部分属性相同,而推出它们某种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形式,被称为最有创造性的一种思想方法。

再次,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指将数( 量) 与( 图) 形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

最后还要有整体的思想方法。整体的思想方法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不是着眼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地观察,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联系着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的思想方法。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的原则

首先,渗透“方法”,了解“思想”。教材的编写尊重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初中生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不可能将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教材编写的意图,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教学,更要重视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训练,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可用小学所学的“数”进行类比。经过多次重复与渗透,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类比的方法,从而灵活运用到今后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解决之中去,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其次,训练“方法”,理解“思想”。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引导学生先研究底数、指数为具体数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方法和运算结果,通过具体数字到字母的过程,必须在大量数据的练习中总结归纳得到。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在得出用a 表示底数,用m 表示指数的一般法则以后,再要求学生应用一般法则来指导具体的运算。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的条件和因素,对数学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认真分析、系统归纳、科学概括,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和梳理。

再次,掌握“方法”,运用“思想”。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获得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将简单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过程中,才能形成必备的技能。通过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比如,类比的数学方法的渗透,教师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然后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如果配合针对性的练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效果会更好。

数学思想与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并没有直接给予列出来,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形成自己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点中,以内隐的方式融于数学知识的体系中,要使学生把这种思想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并应用它来解决问题,就要努力把各种知识所表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表层化。要重视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归纳和概括,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8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 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活动中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数学活动中确立正确的观念、方向和依据,使活动沿着有效的思维轨道运行。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原理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思想方法,反过来数学思想方法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还应重视挖掘出隐藏在数学知识里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的同时,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一、数学思想方法

1.什么是数学思想方法。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法、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我们把“数学思想方法”描述为:是人们对数学内容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的抽象和概括,属于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的范畴。数学方法是处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技巧、手段和工具,它的特点是比较具体简单。数学思想是数学中处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对数学内容的本质概括,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方针,它的特点是较为抽象,属于较高层次的地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很难区分的,因此,人们常常不加区分,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2.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把数学的内部结构看成一个网状结构,那么数学知识是横线,数学思想方法是纵线,只有纵横交织,才能结成牢固的整体,这个整体有生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其内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辩证统一体。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形形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换言之: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样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方法的数学知识。例如伽略华是群论思想方法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是首先利用群论方法完成代数方程可解性理论的数学家。为了解决代数方程根的个数问题,运用了多数的思想方法,引出了著名的“代数学基本定理”。

3.高职数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是数学思想具体化的反映。在数学知识系统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就高职数学而言,主要有函数思想、极限思想、连续思想、导数思想、微分思想、不定积分思想、定积分思想等,涉及的数学方法也很多,比如直接积分法、换元法等。当然,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综合运用。

二、如何在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了解思想方法。

由于高职学生数学知识贫乏,抽象思维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一定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问题的概括过程,把握好渗透的契机,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掌握思想方法,从而发展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思想方法。

高职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教师必须分层施教,有难有易地训练学生,使学生在方法的训练过程中理解思想。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分层次渗透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都有一定的好处。

3.掌握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预习、听课、复习、做习题、改错这样一个过程一样,它也需要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另外学生也要主观、能动、有意识地形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真正从理论上到实践掌握思想方法。

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步骤

1.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数学教师,首先应不断学习,认真研读有关的文章与论著,研究数学思想方法;其次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坚持三备原则(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努力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研究教材,认真领会教材中隐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2.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

数学教学过程是概念的形成、理论的推导和掌握方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例题教学、解题训练(讲练结合)、知识总结等方面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步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体会存在于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科研奠定基础。

3.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应该遵循综合原理,即以数学知识教育为主体,把知识作为过程,其中有意渗透、综合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使之明确化,从而通过知识的传授达到思想方法教育的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训练时,可先结合教学实际从基础训练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能掌握建模的思想方法,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把握好教学过程,使教学在学生参与下来完成。教学要反映数学发展规律,遵循思想方法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去体会,在反复的实践中使学生认识、理解、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中的稳定成分,成为数学学习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第9篇:学习数学方法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学 物理教学 数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21-04

一、引言

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这使得我国的科学方法教育起步较晚。虽然起步晚,但国内一些教育学者在研究科学方法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有关科学方法教育的分析和探讨仍然在不断地进行中,使得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受到重视。在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对教师而言,为什么物理会这么难教;对学生来说,为什么物理会这么难学。究其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缺乏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系统训练,教师也没有正确处理好数学方法服务于物理教学的关系。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必备的数学方法。

本文探讨中学物理学习中有关数学方法的问题,经过案例分析对常用的数学方法进行探究,阐述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二、数学方法概述

我们从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与结构体系图1中可以看出,数学方法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之一。数学方法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广义上说,是指数学概念、公式、理论、方法和技巧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运用数学来分析、计算问题的各种具体的方式与方法。

图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与结构体系图

数学方法就是用数学语言把客观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表达出来,并对问题进行处理,是一种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推理、运算和分析,最终形成判断、解释和预言。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1.高度的抽象性

人们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总是舍弃研究对象其他各种性质和具体内容,只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并且对这些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作进一步抽象,把全部问题变成了数学符号之间的运算关系,然后对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理想化的数学概念和定量描述事物的普遍规律。

2.高度的精确性

数学方法之所以具有如此高度的精确性,是因为数学是描述事物量的关系的,而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的量是严格确定的。

3.严密的逻辑性

在数学中,逻辑推理常表现在数学定理的证明和方程式的求解上。证明和求解的过程,都要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和推理规则,步步相接,环环紧扣,只要前提正确,论证合乎逻辑,所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可靠的。

4.充满了辩证法

运动和辩证进入数学,使全部数学具有辩证的特性。在那里即使很简单的关系,如单纯的抽象的量之间的关系,都采取了完全辩证的形式。

5.应用的广泛性

数学方法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性,是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就是事物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而客观世界中任一具体事物其存在、运动、变化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形式和量的关系。

(二)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定义物理概念。中学物理中许多的概念都以数学的形式来表达,常用比值定义法。如我们所熟知的速度、密度、压强、电容、电势、电阻、功率等物理量。

2.推导证明物理定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以实验为基础,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进一步分析、推理、认证,以数学形式表达成物理公式。

3.解释物理现象。有些物理现象难以用语言文字表示,但是借助数学方法用物理图像却可以很好地描述物理现象。

三、例解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使用到数学方法时,要注意利用物理与数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向学生明确指出所用的是哪一种数学方法,介绍有关这一种数学方法的知识,点明该方法的形式,适用条件范围,完整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有意识地接受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强调逻辑推理,学生经历过逻辑推理更能获得有意义的知识,学到的知识也更为深刻。用数学表述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时,注意总结求解各类题目的基本步骤,重视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技巧。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各个知识点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数学方法可以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当学生学到的不是环环相扣的知识链,而是支离破碎的碎片式的知识时,就要利用数学方法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其思想、方法和知识始终渗透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为物理概念、定律的表述提供简洁、精确的数学语言,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提供有效方法,为物理的数量分析和计算提供有力工具。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数列法进行案例分析阐述。

〖数学知识〗

1.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

2.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常见的一种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3.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

用质量为m1的铁锤沿水平方向将质量为m2长为L的铁钉敲进木板,铁锤每次以相同的速度V0击钉,随即与钉一起运动并使钉进入木板一定距离,在钉每次受击进入木板的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为前一次受击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的 k(k>1)倍。

(1)若敲击三次后钉恰好全部进入木板,求钉第一次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2)若第一次敲击使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为L1,则需要敲击多少次才能使钉全部进入木板?并说明要使钉全部进入木板L1必须满足的条件。

[解析]

(1)铁锤每次击钉的短暂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m1v0=(m1+m2)v

它们一起运动的初动能

设钉第一次进入木板过程中所受阻力为f,则第二次、第三次的阻力依次为kf、k2f,又设三次敲击后钉进入木板的深度依次分别为L1、L2和L3,根据动能定理,有Ek=fL1=kfL2=k2fL3,则,

又因为L1+L2+L3=L

所以

(2)设敲击n次,钉全部进入木板,同理可得

Ek=fL1=kfL2=……=kn-1fLn

,则

化简得

若上式不是整数,n应取整数部分再加1,若恰为整数,则不加1。

由上面的式子

可知,随n增大而增大,但总是小于,因而当L1过小时,无论多大的n也不能使该式成立。要使钉能全部钉入木板,应有:

[评析]

利用数列解决物理极值问题,即根据数学规律,利用等差、等比数列推导出相应的表达式,再根据题中的限制条件求出极值。

四、数学方法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如果只是从理论层面上研究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数学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真实了解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笔者深入基层一线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查阅文献、访谈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进行研究。

为获取本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本研究按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实践阶段三个阶段展开。

(一)准备阶段

文献查阅,收集资料,归纳整理有关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文献,根据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制订计划,作好人力和物力上的准备。

(二)调查阶段

从实际教学情况从发,结合自身的条件,探讨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方面、多渠道展开调查,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如何更好地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

1.访谈调查。与被研究者进行谈话,进一步掌握第一手珍贵的资料。为了调查师生对数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使得调查的结果有针对性,本研究对全南县某中学部分师生进行了访谈调查,听取了师生的建议和意见。

访谈结论:通过对师生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不乐观,教师和学生不看重数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师生对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思想观念缺失,他们对理论不屑,怕麻烦。

2.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编制了学生和教师问卷,统一采取书面形式的纸质问卷,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作答,期望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旨在了解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渗透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关问卷调查的发放和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方法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统计表

类别 项目 数据 有效回收率

学生问卷 发放问卷 200 79.50%

回收问卷 173

有效问卷 159

教师问卷 发放问卷 30 83.33%

回收问卷 26

有效问卷 25

问卷调查结论: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相对缺乏应用数学方法的意识,缺乏应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教师在升学压力的强迫下,理论与实际往往脱节,教师每天重复着纯粹的习题,忽视了思维方法的培养。

(三)实践阶段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笔者就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教学实践,以赣州市全南县某中学作为教育环境,部分中学教师与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开展研究,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实践对象是全南县某中学八年级水平相当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以八(1)班为实验班,八(2)班为对照班。本次实践从2014年2月始至2014年7月止,约半年时间,以一学期为准。

教学实践结束后,以八年级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物理测试题作为测验工具,对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客观检测,并以此成绩作为后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本次测试题以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考试为样本,比较客观、公平。测验实行单人单座年级交叉考试,保证学生能够认真独立地完成测试卷,使研究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确保。测试卷在题型上设有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全卷共有5大题,24个小题。题型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题型分布表

题型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题量(个) 10 6 8

数据处理。测试卷的批改在学校数理教研组的帮助下进行,实行跨年级交叉流水阅卷的方式,全体教师客观公正地批改。

实验结果。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成绩优秀率、及格率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优秀率、及格率比较表

班级 八(1)班(实验班) 八(2)班(对照班)

统计量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实验前测成绩 33.33 11.13% 0% 34.33 12.31% 0%

实验后测成绩 52.61 34.15% 9.76% 41.00 19.05% 0.00%

注:80分以上为优秀,60分以上为及格。

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物理平均成绩及差异性,如表4所示。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物理后测成绩的差异性检验

F Sig.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假设方差

相等 0.010 0.921 2.683 81 0.009 11.610 4.328

假设方差

不相等 2.684 81.000 0.009 11.610 4.326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33.33分、34.33分,没有显著差异。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2.61分和41.00分,由F=0.010,显著概率为p=0.921>0.05,因此,两组方差差异不显著,即两组方差齐性,故选择方差齐性一行的数据作为检验结果。t检验的显著概率为p=0.009

五、讨论

经过一个完整学期的教学实践,在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八年级学生所学习的物理内容,笔者力求做到将常见的数学方法渗透到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是非常可取的,对很多学生是适应的。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学生不再是单纯地机械式地接受教学。教师通过数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最终获得成功。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后测成绩,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班在学习方面略占优势。

六、结语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个结论对修正一些中学物理教师的错误认识、更新教学观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方法的教育,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业成绩。

教师要搞好中学物理新课程的教学,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把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想慢慢在课堂中向学生渗透,尤其是数学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科学学习方法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章新友.物理学的方法论与发展前沿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2)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32

[3]吴海鹰.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9

[4]徐国忠,胡开建.科学方法100问[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