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大道理范文

人生大道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大道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生大道理

第1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里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寓清苦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苦境。人生之旅,举步维艰,创业之始,苦字当头。

第二道茶叫“甜茶”,是用大理特产乳扇、核桃仁和红糖为佐料,冲入清淡的用大理名茶“感通茶”煎制的茶水制作而成。此道茶甜而不腻,所用茶杯大若小碗,客人可以痛快地喝个够。寓苦去甜来之意,代表的是人生的甘境。经过困苦的煎熬,经过岁月的浸泡,奋斗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成长,最后硕果累累。

第三道茶叫“回味茶”是用蜂蜜加少许花椒、姜、桂皮为作料,冲“苍山雪绿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因集中了甜、苦、辣等味,又称回味茶,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的事太多太多,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有甘苦,也有诸如名利、权势、富贵荣华等等的诱惑。要做到“顺境不足喜,逆境不足忧”,需要淡泊的心胸和恢宏的气度。

第2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084-02

一、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来说尤其如此。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宝贵时间。但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年龄尚小,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还不够深入与全面。当出现一些突况时,他们往往因为心理得不到及时疏导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爆发了很多令人扼腕的悲剧事件,大学生轻则付出了经济和法律的代价,重则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代价。这不得不发人深省,同时也为全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一)重文化课轻心理辅导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有一个积弊多年的顽疾,那就是重文化课的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或许这是受高考制度影响,在中学阶段,迫于高考的巨大压力,大部分学校很少开设心理疏导课程。为了考试,他们把有限的时间全部安排在文化课的学习和复习上,这样长期以来势必造成心理知识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不足。再加上家庭教育也很少会给孩子正确的心理辅导,有些家长甚至把学生当成整个家庭的核心和主人,很少批评指正。这样以来,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也不会自动的心理变得成熟和健康。

大学的课程设置也是以公共课和专业课为主,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有的学校甚至就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虽然辅导员偶尔会担当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但是他们毕竟不够专业。也就无法保证心理辅导的质量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在很多高校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并不受重视,从校领导到普通老师似乎都忽视了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既然学校和老师都不重视,而且又不是考试科目,自然而然地学生也不会重视这些内容。于是问题就出现了,最近几年屡见不鲜的大学生悲剧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因为就业、感情、同学关系而出现的暴力甚至自杀事件。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的意识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了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高校必须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

(二)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是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的是对每一位个体生存发展的尊重和保护。在高校,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以学生为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同时在这个阶段里面会遇到很多大事,比如学业、爱情、工作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从已经发生的很多大学校园悲剧可以看出,正是这些问题没有处理好,才导致了很多学生放不下包袱。思想走进死胡同,最后发生了

惨剧。

应对这些情况,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在恋爱、学业、就业等问题上形成专门的疏导小组。有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疏导和帮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既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也是对学校和社会负责,是在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三)塑造良好人格和健全性格的重要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要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对与大学生来说,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人格培养和性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良药。大学生只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知识水平的高深只能保证专业方向的能力。但专业知识的增加不会必然带来人格的塑造和心理的成熟。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专业知识会伴随着时间和努力而不断的增长进步。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性格就无法保证人生正确的方向。

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社会学科,其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的思想以及受思想支配的人的行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需要和客体有充分的接触和交流的。这正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学生单纯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有时会觉得单调和枯燥,借助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会更加生动活泼的开展,效果也会更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切入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学科,既包罗万象,又具有很深的理论深度。把这样一个学科讲授给受众的时候,找到一个既准确又容易接受的切入点非常重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理念和观点让大学生应接不暇。但是恰当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是大学生非常需要的帮助。他们不会排斥和拒绝这样的帮助。借助于这个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得到大学生的喜欢和追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必然会产生非常好的实践价值。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政治教育教师和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信息传播途径广泛导致学生受外来思想侵蚀风险加大,更需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很好的检验平台。辅导员老师和心理学老师可以借助这些机会和学生们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三、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新路径

(一)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既有共性的原因,也有个性的原因。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要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心理的共性既包括内容上的共性也包括时间上的共性,例如刚入学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趋于共同性。伴随着时间的推进,每个个体又会遇到自己心理问题。这和每个人的性格有关系,也和每个人的生活学习状况有关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过程,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

教师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态度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高低。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培养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第3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关键词】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交流恐惧

A Study on Group Counseling for Personal-commun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ang Shuang, Wang Y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15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y measurement, opening questionnaire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ing were recruited for group counseling in 8 weeks. They were tested with the 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 and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before and after group counseling.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ember's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9.40±2.44/14.87±3.04, P

【Key words】 Personal-communication; Group counseling; Undergraduate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王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交往能力欠缺和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1]。张改叶的研究中涉及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时,结果有79%的学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等,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2]。故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团体心理辅导也叫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发现问题的共性,产生共情,减轻焦虑,同时有机会学习和演练他人成功的交往策略;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条件下,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和支持,而且能够学习接纳和帮助他人。这种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干预方法在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如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旨在从团体辅导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策略,改善大学生不当的交往方式以及由于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加强人际的沟通与交流,增强适应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海报招募的形式从河南大学自愿报名的72名学生中筛选出15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参加团体辅导,分成新生组与混合年级组,基本情况见表1。筛选工具包括:①量表。运用本研究选取的作为评价工具的3个量表,对报名者进行测试,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前测。②开放式问卷[4]。③诊断性面谈。

1.2 评价工具

1.2.1 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PF中的交际性因子 共13道题,采用3级分制。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格交际性特质的变化。

1.2.2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5] 包含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6个题目,分别用于测量在小组讨论时、2人交谈时、参加会议时和当众演讲时,个体的交流恐惧程度。量表采取5级分制。分量表分数之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40~0.69。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表的α系数超过0.75。PRCA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流中的感受变化。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回避分量表[6] 共14道题,采用“是-否”记分。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变化。

1.2.4 团体满意度评定调查表[7] 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用以检验成员对活动的接纳和认同,显示团体辅导的效果。

1.2.5 成员自评量表[3] 通过成员报告参加活动的主观感受,结合前后测的数据结果,对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1.2.6 统计方法 调查基本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收回的办法收集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的方法,用SPSS 11.5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实施方法 将15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全部为大一新生,另一组包括各年级学生,两组干预过程相同。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团体辅导由一名指导者带领,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次,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活动[3,8],具体活动内容见表2。

1.3.1 建立关系阶段 运用一次活动时间,将团体辅导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作一简介,签署团体协约;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成员间互相认识,消除陌生感与戒备心,建立信任关系,创设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与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1.3.2 探索问题根源阶段 通过两次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认识,增强自觉的能力;同时找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个人原因,为接下来的领悟与改变进行铺垫。

1.3.3 领悟与行为改变阶段 通过4次活动,聚焦于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

1.3.4 结束阶段 在最后一次活动中,总结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完成相关量表,作为活动效果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各量表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实施团体辅导前后,团体在交际性因子、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和总恐惧分的差异上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显著性(P

2.2 主观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员对团体咨询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成员选择“不满意”的题项集中于将团体经验运用到现实中、如何自我表达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成员自评量表的主观报告表明,团体的经验对成员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开放性、自信心、接纳自我和他人方面有显著提高,团体设置的具体活动能促成个体认识上的积极转变和领悟。

在活动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的小结与收获中,成员也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有的同学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认为,“每个人都很坦诚,在小组中找到了家的感觉”,“与别人的交往不再紧张,变得轻松、自如了”,“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等。在团体进行过程中指导者也感受到了成员精神面貌上的明显改善,同时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并为这种团体力量所感染。

3 讨 论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又以心理因素为主。心理因素又包括认知因素、技能因素、行为方式及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易改变,有些则不易改变[9]。本研究证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人际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回避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改善作用。同时在本研究中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发现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与体验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1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个性特征仍有较强的可塑性,如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弱点,以及某些个性特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团体辅导中开展探索自我的活动,对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挖掘个性中的积极成分的潜力,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20个我是谁”、“自画像”分析以及动物想象投射测验等活动,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我评价当中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对潜意识自我意象的发掘与讨论,小组成员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认识自我,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在优势,从而增强自信。通过活动小组成员人际交往中的畏缩性降低,开放性提高,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研究结果也使笔者认识到,有些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尚不够深入,可能与团体咨询的特定形式有关,团体活动往往难以触及到每位成员的深层次问题,如能在团体辅导的同时,适应成员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辅助以个别辅导,则更能体现心理辅导的效果。

3.2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创设安全、和谐、轻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与他人的互动可使成员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在团体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成员彼此间的信任逐步加深,个体开始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整个团体辅导侧重于激发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支持与鼓励,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具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期感受轻松、和谐的交往氛围,降低人际交往中的顾虑和敏感性;通过前期的自我探索过程体验被关注,以及其他成员提供的积极帮助和肯定;在中后期的具体问题解决和专题辅导的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他人存在的问题,减轻了焦虑体验,并且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和交往技巧的掌握增强了自信心,在向他人提供帮助和经验参考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感的提升。团体辅导使参与者体验到了交往带来的积极情感,对交往行为的主动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3.3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认知上的调整改变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思维,配合具体的人际交流技巧的探讨和演练,如角色扮演、心理剧、关于如何拒绝别人和如何接受赞美的专题辅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家庭作业,改善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回避倾向,成员交往的主动性和开放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成员反映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分析原因一方面将团体经验内化到自身日常行为规范当中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包括如何自我表达,这往往需要在团体活动以外持续摸索和尝试;另一方面在辅导过程中应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要求成员尽可能完成作业。例如在模拟应聘的环节中,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员之间,其活动效果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3.4 新生组显示出较多共性的问题 成员均为大一新生的一组,表现出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是新环境中的适应不良。如迫切希望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中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还没有完全从家庭和以往朋友圈中脱离出来;处理不好参加团体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在组织活动中感受到大一新生的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热烈。自我开放性和对他人的关注程度都非常高。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不少同学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由此考虑到大学一年级是改善学生交往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团体辅导也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工作。

3.5 由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在开放程度上低于新生组,团体辅导应考虑到年级的差异 大一新生在生活经验、面临问题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故较容易产生共鸣。而高年级学生在各方面相对更成熟,自我认识、自省能力更强,也更内敛,其心理需求趋向于多元化,故在小组内开放程度较低。加之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本来就不易暴露,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对团体活动的感受显得略低于新生组。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活动采用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将在团体中发现的问题在个别咨询中进行深入讨论,达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由此感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应考虑到年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喹啉类衍生物,它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

级差异,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与大一新生组成的小组,在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这将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

4 结 论

4.1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交往个性特征、交流恐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行为的干预效果极其显著。

4.2 团体咨询中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困难,应引起注意。

4.3 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表现不同。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4.4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以个别咨询对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54-1256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8-290

[3]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1):179,198-212

[4]Ed E. Jacobs, Robert L. Masson, Riley L. Harvill. Group 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洪炜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82-84

[5]马弘.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2-235

[6]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244

[7]周永红,李辉,张智,等.团体咨询消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156-157

[8]邢邦志主编.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212-246

第4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爱花如痴,那是对美的永恒追求

无论何时何地,孙清鹤给每二个朋友的印象都是那么优雅而美丽。探寻她的美丽秘诀,原来,她从少女时代就迷上了插花。那一朵朵娇妍百态的花朵,经她抚弄和创作,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插花使她对美有了永恒的追求。“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但是我始终认为,女孩子不把自己弄得美美的,真的很对不起女人这个称号!”

工作后,忙于事业的她不得不离开了插花社团。直到结婚生子,成为家庭主妇,为了调剂单调的主妇生活,她重新玩起了插花。谁想,她越玩越投人。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出游,在台东一家宾馆,孙清鹤被漂亮的插花吸引,竞不顾一切地停下来认真品味,完全忘了集体活动。渐渐地,朋友都习惯了她的突然“失踪”,笑称她为“花痴”。谁也没有想到,这位“花痴”主妇后来成了中华花艺协会高雄市分会理事长。她把插花变成了自己的职业,成了专职教授插花的老师。

孙清鹤的插花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化妆不能进课堂。有一次。一个女学生没化妆就冲了进来,孙清鹤盯着她的脸不客气地问:“你是在坐月子吗?”从那以后,学生即使来不及化妆,都会在课室外跟同学借支口红抹抹嘴唇。孙清鹤说:“我觉得插花本来是在修炼一种美。你自己本身不美,还插什么花?”她还对学生说:“我希望有更多女上插花,让自己美得像花儿一样,让生活也美如花。”

爱惜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1年2月27日,孙清鹤随台湾代表团来广州,参加粤港澳台妇女友好交流活动。在活动现场,对着一盆插花,孙清鹤情不自禁地轻轻抚弄着花盆里的一片片水竹叶。“你要这样顺一下,叶片才会显得柔顺,有线条感,不会硬硬的。花草都是有生命的,就像人一样,你对它投入感情了,它自然会高兴,会有生命力。”

的确,插花给孙清鹤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人生体验:“每盆花都不一样,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每当我插完一盆花,我就更加领略到生命的可爱,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正是因为这份感悟和珍惜,孙清鹤和身边的人都相处得十分融洽。孙清鹤的两个儿媳都是做建筑的。大儿媳长得很漂亮,也喜欢花,所以有空就会去上孙清鹤的插花课。二儿媳则很男孩子气,不爱打扮,经常穿身运动服不化妆就出门。于是孙清鹤就送给二儿媳一些护肤品、化妆品,教她保养。

两个儿媳都是职业女性,孙清鹤常常提醒她们,不要只顾工作,要注意提高生活品质。比如说,偶尔插盆花放在家里,心情一下子就不同了。她还教儿媳怎么“对付”老公:”女人做女人会做的事,让男人做一点帮手。刚结婚的时候就要定好合约,不要把他宠坏了。”同时她又教育两个儿子,带孩子、做家务不是女人的专利,现在大家都有工作,就要分担一些。这样一来,两对小夫妻的感情越来越好。儿媳妇都说,希望自己能像婆婆一样越来越精致。虽然孙清鹤现在跟儿子、媳妇分居高雄和台北,但是每逢休息日,儿子、媳妇都会回家看望她。而遇到儿媳妇的生日,孙清鹤也会给她们送礼物。

眼看着她凭借插花从家庭主妇转身为职业女性,孙清鹤的丈夫乐见其成。孙清鹤的丈夫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也不懂”罗曼蒂克”,但见妻子拈花弄草,不仅把家布置得温馨浪漫,人也漂亮了,家人的心情也好了,何乐而不为呢?

孙清鹤的事业繁忙起来后,就把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交给助理做,自己只做感兴趣的东西。她说,任凭你在外面多会赚钱,柔性是不能缺少的,回家还是要做个好老婆、好妈妈,这样才能称得上“女强人”。就像插花一样,生活中也要讲究布局和平衡。

这也许就是孙清鹤华丽转身后依然能够家庭和谐、内心宁静的诀窍吧!

一花一世界,插花艺术中的人生智慧

插花的另一个迷人之处,是会慢慢影响插花者的性格。研究花艺时间久了,孙清鹤形成了崇尚自然的特点,不喜欢造作夸张,欣赏自然灵性。不仅如此,很多人生哲理也能从小小的插花中悟出来。

第5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20__年××月,××*乡接收了5名大学生村干部。近一年来,乡党委结合实际,努力为大学生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大学生村干部教育和管理,提高了大学生村干部的技能和水平,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我乡基层组织工作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思路越来越明晰。现将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乡党政领导一班人认为大学生村干部是党和国家为农村工作增添的重要力量,始终把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结合本乡实际,明确主管党务的副书记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由组织委员具体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乡党政班子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乡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关于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教育培养情况的汇报,及时提出新要求,并就大学生村干部的待遇进行督导落实。在新一届农村两委换届后,乡党委及时在全乡农村干部大会上,重新明确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各项政策,要求农村两委干部要支持大学生村干部的各项工作,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知识优势,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

二、强化管理

在乡党委的要求和指导下,各村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干部深入开展入户走访调研活动,力所能及的多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参与民事纠纷调解,帮助代办各项事务等,树立大学生村干部的良好形象。乡党委组织科坚持不定期的走访,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跟踪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督促检查。村党支部书记对大学生村干部到岗考勤认真负责,对工作日志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不良表象坚持原则进行批评教育,对乡内各部门借调要求能够婉转拒绝,保证了大学生村干部正常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动态、所分配每项工作完成情况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服务态度和工作改进等方面情况,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还坚持定期与乡组织科进行沟通,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三、帮带培养

由于大学生村干部刚步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农村工作经验。为了让他们尽快熟悉情况,早日进入工作状态、进入角色,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对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的帮带要求,我乡安排一名包村的乡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为大学生村干部的具体结对帮带培养人,明确了帮带责任,并结合大学生村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不同时期的方向和目标。在结对帮扶培养过程中,乡包村干部坚持在每月下村督导工作的同时,主动与村帮带干部配合,教育引导他们谦虚地向农村干部学习,向广大村民学习,并向大学生村干部介绍当前形势和全乡中心工作,灌输建设科学发展示范乡的工作思路,帮助他们把握农村工作的方向,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使他们不仅在村干的稳,而且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四、注重培训

乡党委坚持对大学生村干部负责的指导思想,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把大学生村干部培训纳入乡干部教育培训的计划,不断提高其能力素质。自大学生村干部到我乡各村任职以来,一是对他们统一进行了岗前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了农村的基本情况和工作特点,讲授了农村基本政策,使他们较快进入了农村工作角色;二是在年前全乡开展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让他们每次都参加对村干部和选举委员会成员进行的培训,使他们在参加换届选举的各项工作中,很快对国家扩大农村民主的政策有了深刻的认识,提升了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民意意识;三是组织他们参加各期的新一届农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特别是参加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增强农村工作综合能力,增强依法执政和廉政意识;四是定期安排大学生到乡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训,普遍提高了他们的 业务知识和为村民代办事务的能力;五是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知识竞赛、演讲、征文等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我提高意识。

五、定期点评

为了切实了解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和督促他们搞好工作谋划,乡党委每月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上报;乡领导与包村干部坚持每月到村与党员和村民代表走访座谈,每半年后还在乡里听取一次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汇报,乡领导认真负责地对他们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点评,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他们,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工作计划和措施,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整改提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投身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村的积极性。

我乡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虽然比较到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部分村干部有对大学生村干部不安程序分配工作现象;二是创新工作有待提高;三是在大学生[:请记住我站域名/]村干部教育管理方面需要更多丰富多彩活动。因此,我乡在区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将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加快建设人民群众幸福之乡进程。

第6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一、女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因素分析

交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根本要求。对个体而言,人际交往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发展成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女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女大学生非常渴望交往,但是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大量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障碍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解决女大学生交往问题国内主要采取了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训练形式的干预研究。有研究表明,对女大学生人际关系训练,不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在高校,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相互影响;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是一种协助与服务,属于教育活动的性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除重视态度与行为改变外,还重视情感体验、自我意识,更强调参与者的内省与自我成长等。团体心理辅导独特的机制使我们有理由假设:团体心理辅导采取活动的形式,可以解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克服社交障碍,塑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从而促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二、团体心理辅导及可行性分析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能被广女大学生接受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更好的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

由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之处和肯定的效果,己得到广泛的发展,应用于学校、企业、医院、社区、司法等各个领域。团体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广大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喜好,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管理培训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团体心理辅导在许多领域的良好效果得到了肯定,其功效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l)有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改善。(2)有助于积极自我的形成。(3)有助于增强自信心。(4)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和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总体结果显示,以团体形式开展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并受到女大学生们的欢迎,从不同角度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个有效而实用的干预手段。

三、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成员了解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许多社交问题都与自信心不足有关,一个人的社会适应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有关。“人际关系中的我”的活动给成员提供了一个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机会,认识到了一个人承担的不同角色,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行为,促使成员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团体活动中的分享、交流使团体成员整理自己团体活动的感受,形成了一些新的自我概念、原则和自我了解,并尝试将新形成的概念、原则应用到团体以外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我们认为这是在团体辅导结束后自信心、羞怯、社交回避与苦恼方面产生显著的后继效果的原因。

(二)团体心理辅导使团体成员尝试积极体验,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人际交往适宜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对良好交往品质的“知”早已熟悉,缺乏的是“情”和“意”的调节。团体辅导活动注重情感体验与活动后的分享与深化,这对于成员适宜交往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我认为这也是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发挥长期影响作用的原因。

与个别辅导相比,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有利于成员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团体就像一个社会生活实验室,成员可以自由地进行实验,去观察、体验、分析经由这个实验场所表现的资料,去体会自己平常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容易出现的问题。成员还可以相互学习,交换经验,获得直接或间接的劝告,团体还是学习社交技巧的地方,在这里成员抱着改变的愿望,使成员积极模仿适应行为。团体心理辅导良好的人际环境有利于成员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依赖、自卑、偏激、固执、嫉妒、怀疑等不良品质,形成积极的交往品质;在活动后期,我们还根据学生生活,安排了社交能力训练活动,如“做自己的主人”、“请求与拒绝情境设计与扮演”“最佳礼仪小姐、先生评选”,这些活动直接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人际敏感性,学习交往技巧。

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由、安全的氛围,人本主义的理念,真诚互助的模式,不但能够对每一位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能够使他们对周围的人具有一定影响。这将是一种理念上的深层次改变。团体心理辅导也应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第7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关键词]朋辈心理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6)01-0023-03

一、引言

朋辈心理咨询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青年一代各种心理问题突出,诸如滥交、吸毒、辍学等,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专业人员远远不够,不得不增加非专业心理咨询,即朋辈心理咨询。马歇尔夫(Mamarchev,1981)对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的定义是“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1]其模式主要有:朋辈电话和门诊咨询、朋辈调解、朋辈健康教育和朋辈伴读。[2]1990年,伯纳德(Benard)通过对很多朋辈咨询案例进行调查,提出青年朋辈咨询使许多青少年减轻了因滥交、吸毒、辍学等社会问题和被家庭、学校和社会抛弃的孤独感。[3]同样,在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中也使用朋辈辅导这一模式,这些志愿者主要通过聆听、谈话帮助同学缓解心理问题。[4]

这种利用同龄人互助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较好地缓解高校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匮乏的普遍矛盾。这些年,国内很多高校也尝试用这一模式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5-6]但因为朋辈辅导员是非专业人员,其胜任度并不高。[7]究其原因:一是朋辈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导致辅导效果有限。心理咨询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需有专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但朋辈辅导员往往是只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难以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不愿回访,进而又影响其他人员来访。二是朋辈辅导员辅导方式单一,导致无法有效建立治疗同盟。目前高校中朋辈心理辅导往往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咨询的方式,学生本身不感兴趣,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在治疗过程中建立牢固的治疗同盟,影响辅导效果。三是朋辈辅导员本身不具备权威性导致治疗中认同的缺失,朋辈辅导员一般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来咨询的学生眼里不具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建立辅导中必备的信赖感和认同感。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使朋辈辅导员的工作更有效率,需要一个有效的选择标准。本文以本校近五年的朋辈辅导员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表现优秀的,即适合做朋辈辅导员的学生作为样本,对其进行人格特质分析,建立有效的选择标准,为今后筛选朋辈辅导员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9―2014年在本校心理中心指导下,每年在新生中成立团体心理辅导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个朋辈辅导员带领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员是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主要为大一、大二学生。通过面试,选择易沟通、交流顺畅、主动性强且有强烈的助人愿望者担任,性别不限。每年招募大约30~36人,五年来共招募152人。本研究选择这152人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每学年开学伊始,即招募辅导员并进行培训,同时进行新生心理普查,把在普查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分组,每10人一个小组,由两名朋辈辅导员带领,运用团体游戏、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技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4]每个活动单元1.5~2小时,包括三至四个活动环节,活动结束后布置作业,让参加辅导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在团体辅导中学习的新观念,练习在团体辅导中学习的新行为等。一年开展8个单元活动,涉及了解自我、建立自信、合理情绪表达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领域。一年后对朋辈辅导员进行考核,考核指标主要是团员的缺席、脱落率和团员的满意度。

为获得优秀朋辈辅导员作为研究样本,特设定筛选标准。1.入组标准:每次活动都没有团员缺席的组别,或有团员因合理理由偶尔缺席但满意度达100%组别,两个辅导员入选;有团员脱落但满意度达100%的辅导员入选。2.排除标准:每次活动都有团员缺席或有两名以上团员脱落组别,两个辅导员不能入选。按此标准筛选出研究样本68人,以此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抽查大一、大二学生208人为对照组。

(三)评估工具

采用全国协作组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量表(16PF)[8],该量表由187个题目组成,从16个维度对被试人格的16种不同因素组合做出评估,每一测试题有三个答案,计分为0、1、2分,最后换算成标准分。

(四)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方法为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和两样本率的卡方检验。

三、结果

(一)一般资料

实验组68人(男28,女40),平均年龄18.8±0.8(18~21)岁;对照组208人(男100,女108),平均年龄18.7±0.8(18~22)岁,差异无显著性。

(二)优秀朋辈辅导员和对照组的16种人格因素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因素A(乐群性)、C(稳定性)、G(有恒性)和Q3(自律性)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在因素L(怀疑性)、O(忧虑性)和Q4(紧张性)和对照组差异也有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其他因素差异无显著性。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16种人格因素比较(X±S)

实验组

(n=68)对照组

(n=208)tA乐群性10.99±1.4810.13±1.423.458**B聪慧性9.28±2.329.30±2.11-0.053续表

实验组

(n=68)对照组

(n=208)tC稳定性15.21±3.1314.13±2.882.094*E恃强性9.78±1.819.45±1.741.084F兴奋性14.38±8.8713.26±7.740.925G有恒性14.01±1.6313.25±1.523.811**H敢为性13.52±8.7213.41±8.220.252I敏感性11.97±6.5611.18±5.800.744L怀疑性7.86±1.598.87±1.79-3.479**M幻想性13.46±3.2413.27±2.660.397N世故性10.32±1.9610.16±2.210.447O忧虑性7.94±1.679.85±2.15-5.785**Q1试验性13.14±2.9813.71±3.54-1.016Q2独立性12.27±2.7912.38±2.48-0.243Q3自律性13.38±2.0111.76±1.984.735**Q4紧张性7.75±2.129.72±3.38-4.072**注:*p

(三)优秀朋辈辅导员和对照组的人格类型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根据标准分推算出的二元人格因素中,实验组适应型和外向型的比率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人格类型比较(单位:%)

类型实验组

(n=68)对照组

(n=208)X2适应型91.1767.3014.878**外向型72.5357.69.5.433*安详机警型72.0972.110.000果断型75.062.503.547注:*p

由表2可以看出,根据标准分推算出的二元人格因素中,实验组在适应型和外向型的比率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高于对照组。

四、分析讨论

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经过系统培训才有可能胜任,朋辈辅导员作为非专业人员,其心理专业知识的匮乏是显而易见的,且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因此选择合适的辅导员采用合适的方式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中采用的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克服朋辈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的困难上有显著作用。[9]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一对一咨询的朋辈辅导员很难及时发现来访者的问题,即使发现问题也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团体辅导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团体辅导以游戏为主,游戏是事先由专业人员设计好的,包括游戏中的提问、游戏后的总结和游戏结束后布置的作业,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进行即可。这样,专业知识的缺乏就不会成为影响辅导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朋辈辅导员能否带好一个团队完成任务,其性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尤为重要。

本研究中发现,在团体活动中表现优异的辅导员,其性格特质比较明显,辅导员心理特质体现出更高乐群性,即与人相处热情,合作性强;情绪稳定而成熟,有维持团体的精神;做事尽职尽责,有始有终;独立性强,能在任何环境坚持完成任务。而相对的,和同龄人相比,辅导员表现出更少的怀疑性,即对人信赖,无猜忌;情绪较少忧虑,比较安详沉稳,安全感较高;情绪平和安静得多,内心冲突较少;在双重人格测试中,辅导员人群表现出适应型和外向型均高于同龄人。合适的朋辈辅导员在人际关系中应与人为善、豁达、主动性强;情绪稳定,自控力强;敌对心理少,能宽容人。这样的人情绪智力比较高,凝聚力高,善于和人打交道,容易赢得别人的信赖,更有可能带领团队顺利地完成任务。

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在大学中要想充分利用朋辈辅导员来协助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首先在人员的选拔中,可以使用卡特尔十六项人格测试,选出在因素A(乐群性)、C(稳定性)、G(有恒性)和Q3(自律性)分数高且在因素L(怀疑性)、O(忧虑性)和Q4(紧张性)低分者;其次在心理辅导工作方式中,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这两方面结合,一是可以快速甄别人选,二是可以极大地提高朋辈心理辅导的效果,提高其胜任度。

参考文献:

[1]Mamarchev H L.Peer counseling searchlight plus:relevant resources in high interest areas[M/OL].http://eric.ed.gov/?id=ED211904,1981.

[2]石芳华.美国学校朋辈心理咨询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8):52-55.

[3]Benard Bonnie. The case for peers[J].Adolescent Development,1990(12):16.

[4]窦丽芳,吴太山.英国高校心理咨询服务及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3(7):184-186.

[5]官锐园,樊富珉.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19-221.

[6]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7):657-658.

[7]钟向阳,蔡传钦.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3):73-75.

第8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错误认知;认知行为疗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46-02

一、一般资料

田某,女,21岁,汉族,四川攀枝花人,身高1.60米,体态适中。现为成都某高校大三学生,金融专业。求助者为独生子,家庭关系良好。求助者性格偏内向,对自己要求较为严格,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大三选修了一门课程,第九周时因忙于其他事务而错过了占期末成绩比例10%的期中测试,认为此门课程成绩必定受到影响,心里感到有压力,临近期末考试了,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精神遗传史,家人身体健康。最近失眠,食欲下降,烦躁,焦虑,情绪低落。能按时参加学习,学习努力,能与人交往,但是学习效率较低。scl-90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因子分:躯体化因子1.5,强迫症状1.2,人际关系敏感1.4,抑郁因子1.5,焦虑因子2.5,敌对因子1.4,偏执因子1,精神病性1.2,其他1.0。SAS(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为65分,SDS(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为40分。求助者的scl-90自评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SD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属正常范围,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表明求助者处于中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快期末考试了,在复习过程中,出现了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约两周。

求助者自诉:我学习一直非常用功,对每门课都很在意。每学期第九周是中期测试周,有些课程会做中期测验,有些不会。我有一门课是晚上的选修课,老师之前并没有宣布会中期测试,那天晚上我因为社团有对我而言非常重要的比赛活动,想着老师没有说要中期测试,就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去上课,哪知老师做了测试,说要算10分的平时成绩。我得知后就着急了,想着期末考试时成绩肯定会落后于其他同学,这样会影响我的成绩在班上的排名,这次挫折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以后的前途也会受到影响,父母也会失望。最近要期末考试了,我心里焦虑,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找不到学习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复习了,又想起会让父母失望,心里很紧张,饭也不怎么吃得下,晚上睡觉也不踏实。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的观察: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其辅导员反映:该生学习比较努力,上课一直都比较认真,成绩较好,性格内向,对自我要求偏高,家庭经济一般,人际关系尚可,最近快到考试了,有点紧张。

四、评估与诊断

1.诊断与诊断依据。诊断:一般心理问题,考前焦虑。诊断依据:①心理症状学依据。认知能力:注意力下降;情绪情感:情绪紧张、焦虑、烦躁;意志行为:很容易烦躁,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思维:思维反应正常;社会功能状况:能参加集体活动,上课情况良好,但是学习效果受到影响。②心理测验。根据前述心理测验结果,scl-90自评量表中焦虑因子得分明显偏高,SDS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属正常范围,SAS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表明求助者处于中度焦虑。

2.鉴别诊断。①与重性精神病相鉴别:根据郭念峰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来访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②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求助者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于考试这一现实刺激所引起的,其冲突有现实意义,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不良情绪反应强度不太强烈,只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尚未泛化,社会交往有一定影响但不严重,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③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以焦虑为主要症状,是因考试而引起,有具体的对象和固定的内容,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焦虑情绪时间短,不到1个月,症状没有泛化,故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五、咨询目标

根据咨询目标的七项原则,与求助者共同协商,达成口头协议,初步商定近期与远期目标。近期目标:①改变其错误的认知模式。②帮助来访者缓解当前的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可以很好地复习考试。③长期目标: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完善人格,以正确的认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适应不同的环境。

六、咨询方案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原理: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看法、对环境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见解等。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是探寻并纠正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观念的认知过程。求助者自身领悟能力较强,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认识,适用于认知行为疗法。

七、咨询过程

本案例包括3个阶段:①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②心理咨询阶段;③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2015年5月20。目的:①了解基本情况;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③确定主要问题;④进行咨询分析,发现不合理信念。方法: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与规则。②与求助者交谈收集临床资料,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情绪,表示理解、接纳,强调她的感受是完全正常的反应。③强调其焦虑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观念。④取得其辅导员配合,共同确定咨询目标。⑤反馈测验结果,结合问题做出初步分析,让她了解问题行为的原因。⑥布置家庭作业:在情绪出现烦躁、紧张和焦虑时,探求自己内心的想法;在烦躁、紧张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二次咨询:2015年5月27。目的:①加深咨询关系;②确定问题:提问及自我审查技术;③检查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讨论家庭作业,让她在记忆或想象中找到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引导求助者去探寻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②告诉求助者其认知评价是如何导致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的。③指导求助者通过真实性检验,帮助求助者发现自己的消极认知是不符合实际的,并找出认知歪曲与负性情感的关系,从而矫正认知障碍。主要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以下几个错误信念:其一,少了10分的平时成绩必然使得我期末成绩落后于他人(绝对化);其二,这次平时成绩的错过让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绝对化)。通过语义分析技术来纠正,换成:“我在参加一门选修课期中测试这件事上没有做好”,帮助她确立新的合理信念。④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探求自己内心自动的不合理信念,并开始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与信念辩论;在紧张烦躁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三次咨询:2015年6月4。目的:①学会合理评价,与不合理信念辩论;②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观念);③帮助求助者改变思维,放弃不合理信念,代之合理信念,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方法:认知行为疗法。过程:①反馈咨询作业:与求助者深层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进一步辩论,找到核心错误观念,即我的成绩必须要比别人更好(绝对化);成绩是衡量自己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绝对化);成绩不好将严重影响我将来的发展(以偏概全);成绩不好就无法回报家人(绝对化)。②进一步改变认知模式,强化正性思维。③布置家庭作业:练习用合理的思维与信念代替不合理思维与信念;在紧张、烦躁和焦虑时,进行放松练习。

第四次咨询:2015年6月10。目的:①巩固咨询效果;②心理测验;③结束咨询。方法:心理测验。过程:①反馈作业,焦虑症状基本消失,心态较稳定。②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现实问题,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学会接纳和自我开放,树立积极的人生理念。③心理测验结果:SAS得分46(标准分),SDS得分39(标准分),SCL―90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④基本结束咨询,做好咨询的回顾和总结,帮助求助者把咨询中学到的认知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未来生活。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本人和辅导员评价:①求助者情绪明显好转,自述:“心里平静了许多,晚上睡眠质量提高了,现在开始复习,为各项期末考试做准备,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②辅导员反应:“求助者情绪平稳,各方面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和上课的观察,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能正常学习,睡眠状况改善,焦虑不安、烦躁的症状明显减轻,错误观念、不合理认识明显改善。咨询过程完整、有条理。

3.心理测验评估:通过测验的前后对比,求助者的多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说明求助者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通过以上评估,说明本案例咨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第2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第9篇:人生大道理范文

从小爱篮球,曾想进NBA

林诣彬1971年出生于台北,8岁时跟着父母从台湾来到洛杉矶。林父在台湾原本是飞行员,绝对的高技术工种,到了美国之后,别无所长,只能开一家低端餐厅―――炸鱼薯条店为生。在那家迪士尼公园阴影下的油腻小店里,林诣彬发现来店消费的客人要么很尊重他的父亲,把他看做一个闯荡新世界的英雄;要么认为他是又一个亚洲移民,一次,一个粗鲁的顾客骂父亲为“他妈的chink”,然后打碎了店里的玻璃,要知道那时候对于林诣彬一家而言,修复那扇被打碎的玻璃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林诣彬一开始不会英文,也没什么朋友,餐厅一年营业364天,只有感恩节才休息。由于签证过期,林诣彬一家不得不每天生活在被驱逐出境的恐惧中,直到1987年里根总统颁布了新的移民改革和控制法案,全家人才获得了在美国的永久合法身份。

后来,林诣彬被送到布宜诺公园的男孩俱乐部。在那里他和弟弟约翰被教练鲍勃发掘,成为了篮球队中仅有的两张亚洲面孔。少年林诣彬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关于湖人队的一切资料。同时他记住了:对不尊重你的人,最好的回击就是在篮球场得分板上超过他,“有一个经常欺凌我的人,每天骂我‘同性恋’和‘亚州佬’,直到有次在篮球场上我俩一对一,我战胜了他,终于终结了他的恶行。”

林诣彬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进入NBA,读书之余天天围着篮球转。后来,当他意识到以自己的身高进入NBA明显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时,他于是开始琢磨起拍电影来。林诣彬觉得拍电影和打篮球有相似的地方:“就像组织后卫一般,我要去找场地、找演员和工作人员来‘比赛’。”

在华人移民里,不少父母都会逼子女去当医生、律师,但林诣彬的爸妈很宽容,听说儿子要拍电影并没有阻止,而是鼓励他全力追求梦想。高中毕业后,林诣彬先是考上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读了两年后,转学到距离好莱坞更近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电影专业,离实现电影梦又近了一步。

1997年,林诣彬和来自香港的校友李孟熙合作导演电影《人海奇花》,主演是韩裔美国演员约翰・赵。当时两位年轻的导演都还在读书,这部电影也只在亚裔美国人圈子里有些影响。除了这部剧情片,大部分时候林诣彬都是通过拍摄纪录片积累经验。或许是命运的安排,在他拍摄的大量纪录片中,就有后来让他火爆全球的赛车题材。

从洛杉矶分校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后,林诣彬开始独立执导第一部长片《明日好运到》。身为电影界的新人,而且还是个华裔面孔,林诣彬根本得不到任何公司投资。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向亲朋好友借钱,刷爆了十张信用卡,无奈资金还是不够。那时候林诣彬的制作公司已经处于破产边缘,除非他能保证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

他已经开始听天由命,却在破产截止日前一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叫MC Hammer的说唱歌手对林诣彬说:“我对你的剧本有兴趣,我给你点钱吧。”林诣彬的公司避免了关门,他的首部长片也终于得以开拍。

《明日好运到》讲述的是洛杉矶一群亚裔少年混乱的生活,涉及很多阴暗面,以及亚裔在白人社会受到的歧视。影片在2002年圣丹斯电影节(美国最著名的支持独立电影的电影节)放映后,不仅获得评审团奖,还被新成立的MTV影业买入发行权,这也是该公司购买的第一部独立电影。而直到这时,影片的所有演员才领到自己的片酬。此后,该片又于2003年4月11日在全美上映,票房突破了380万美元,而它的成本不到50万美元。

这部影片让林诣彬一下子成为北美新人导演的翘楚,《综艺》杂志将其评为最受瞩目的十佳新秀导演。

凭《速度与激情》成名,应邀执导《星际迷航3》

2005年,林诣彬执导了首部主流电影《征服怒海》,斩获1700多万美元的票房。接着,林诣彬到伦敦拍另外一部戏,环球公司的老板直接到伦敦酒店与他会面,邀请他拍《速度与激情3》,林诣彬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原因是,片中亚洲角色总被设置成坏人,这也是好莱坞电影的通病,因为白人观众很喜欢。

“环球”最终做出让步,让林诣彬根据自己的想法拍,公司决不干预。林诣彬找人修改了剧本,片中亚洲角色开始变得正面。当他与环球影业签下《速度与激情3》时,好莱坞对于黄皮肤的亚洲人还充满了蔑视。“当我进去的时候,好多人都不知道我就是导演,还以为我是一个保安什么的。”

虽然这是明星最为缺乏的一部《速度与激情》,但凭借自身的天赋和努力,该片在2006年发行后全球票房突破了1.5亿美元。环球公司看到这个亚洲小伙子如此神奇,便将第4部和第5部也交到他手上。

2009年《速度与激情4》全球票房达到3.6亿美元;2011年拍《速度与激情5》时,林诣彬的名字已经在全球灿然发光。3至5集三片取得了票房总数近14.6亿美元的佳绩,其中,《速度与激情5》更是以6.85亿美元的票房傲视群雄。如果按票房来看,林诣彬已经成为继卡梅隆之后全球最卖座的导演之一。这部电影的第六部顺理成章也交给了他,林诣彬成功跻身好莱坞一线商业片导演之列。

实际上,精力充沛的林诣彬还监制和导演了好几部美剧,其中最让国内网友熟悉的是喜剧《废柴联盟》。2012年,林诣彬还与吴征的七星电影公司合作,拍摄漫画改编电影《多罗罗》以及《公司之城》等。

林诣彬做梦都没想到,2015年春天,他会执导科幻大片《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它是2013年的《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续集。号称美国科幻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人”的《星际迷航》火了整整50年。粉丝名单中不乏重量级的名字,例如大卫・柯南伯格、“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

当时,大名鼎鼎的派拉蒙影业出品人J・J・艾布拉姆斯急于找到一个新的“船长”,以推进“进取号”(也就是“企业号”)的步伐,曾考虑几位好莱坞导演,但都不太满意。也许是因为该片具有大量史诗级的太空“飚车”和异星大战场面,后来艾布拉姆斯认定,才华横溢的林诣彬就是这个“船长”的最佳人选,于是就打电话热情邀请他。

他把“迷航”这个IP交到林诣彬手中,对他说,“你就大胆放手去做吧!”其实在此之前林诣彬和艾布拉姆斯并不认识,但是对方如此尊重和信任自己,让这位华裔导演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责任。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是2009年开启的新三部曲中的第3部,也是该系列第13部大银幕制作。其背景设定于《暗黑无界》之后,讲述了“企业号”的船员们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探索之旅,却在途中滞留异星,遭遇当地种族追杀的故事。

其实林诣彬从小就是《星际迷航》的系列“死忠粉”。家里开餐馆时,因为九点才打烊,父母晚上10点才能回家吃饭。于是每晚十一点电视台重播的《星际迷航》电视剧,就成了全家人一天当中唯一的快乐。可以说,“进取号”的船员们就像他的家人一样。

接到“进取号”邀约后,林诣彬开车回到了父母家中,看着儿时的环境,反复回想那时的心境,他告诉自己:应该接受这个邀约,《星际迷航》不仅仅是白人的特权!为此,林诣彬甚至果断拒绝了让他成名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第7部。

得到执导《星际迷航3》的机会后,尽管林诣彬非常兴奋,但也清楚地了解到,这个已经有50年历史的作品,必须要有创新的东西。于是,在和两位好莱坞编剧讨论后,他决定大胆打破迷航中常规,“走出舒适区,真正地开始探索、开始冒险。”林诣彬说,《星际迷航》系列电影真正的伟大之处也正是探索精神,“这是前进的动力,观众也能从中审视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

而在影片的故事上,林诣彬认为,要让观众在感受到《星际迷航》系列“探索太空”的魅力之余,更多的是融入其中关于人性的思考。比如,当柯克船长带领他的船员们再一次出发时,透过宏大的起航场面以及雄壮的音乐,观众便知道,他们又要开展一次充满冒险意味的探索之旅。在遭遇如同蜜蜂群阵的战机攻击之后,他们在陌生星球的探索之旅又增加了自我营救、协同战斗等星际元素。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船员们的“迷航”只是物理层面上的迷航,而反派克劳的“迷航”则成了人性层面上的迷航。两位编剧对他的想法非常认同。

用票房告诉好莱坞,华裔也能拍出很牛的科幻片

有趣的是,在挑选新兴的外星人JAYIAH这个重要角色时,试镜了两个颇有名气的女演员,林诣彬都不满意。索菲亚・宝特拉是第三个试镜的。林诣彬了解到,这女孩从5岁开始学习古典舞蹈,18岁时入选法国奥委会国家体操队。2012年,索菲亚主演的青春歌舞片《舞力对决2》在北美上映,她在电影《王牌特工》里饰演的女杀手相当抢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于是,林诣彬就大胆启用她。影片里她与伊德瑞斯・艾尔巴大战的戏份,是一场极其艰辛的对决,在拍摄时也颇为耗力。当时连拍了4天才完成。更好玩的是,由于索菲亚・宝特拉饰演的外星人全身都是“彩绘”,每次拍摄前化妆都需要5个小时。

影片中的“约克城空间站”,作为星际联邦的前沿阵地,它的造型也令人叹为观止,整座空间站从外观看来是一个直径16英里的、柔和的球体,内部却是由见棱见角的金属结构支撑。而空间站内部的城市景观则是取材于著名的土豪国家―――阿联酋的迪拜,但是视效团队为几乎所有景观都做了大量美化工作,因为星际联邦的主色调是蓝色、白色、银色和黑色,但迪拜整体色调偏重米色和黄色,所以整体色调都做了改变。

《星际迷航3》中的曲速航行视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能打造出如此神奇的效果还真不容易。当时,林诣彬的视效团队决定从真实的物理研究中汲取灵感,他们从开始就跟导演一起商量,先是研究了引力透镜效应下光线是如何弯曲的,然后参考了一段超高速摄影素材(每秒3000到4000帧),观察子弹如何在进入水中的时候制造波动。还仔细看了一些飞机越过音障时留下的航迹云。多个冲击波彼此堆叠搅动,形成了能够包围飞船的泡膜,这样就可以让人感到飞船正在进行高速、超维度的航行。

这么一部科幻冒险大片,拍摄时间却只有短短半年,由于肩上的担子太重,当时林诣彬每天只睡4个小时,后来甚至连医生都出面干预,让他多睡一会儿,不要太玩命。让林诣彬颇感欣慰的是,拍戏虽然很辛苦,却可以和家人经常见面,因为他的家就在温哥华。

2016年9月2日,科幻冒险大片《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在中国上映:浩瀚无垠的太空,神秘未知的宇宙,陌生存在的星球,在影片特效的烘托下,被展现得如梦似幻,让观众能如临其境地感受到在宇宙星辰间飞速穿梭的惊险刺激。

有网友留言,“今年终于看到一部满意的科幻大片了!剧情曲折但并不复杂,视觉效果更是赞爆!”还有影迷直言,《星际迷航3》就是一部太空版《速激》!

该片在内地上映后,连续占据日票房冠军,首周就突破2亿元,而且是零差评。在冷清的“后暑期档”,堪称一枝独秀!其实,该片7月22日在北美上映后,也是屡创票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