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

中医药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药管理论文

第1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

 

关健词:企业文化 知识管理

一、建立文化知识管理体系的意义

    面向21世纪,从全球范看,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形成。在未来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作出灵活快速响应,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依靠创新实施企业的研究开发,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当今企业不容忽视的使命,否则企业将被淘汰。

    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人其管理之中。因此,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是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地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竟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在公司知识生产、分配、获取、共享、利用等知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知识管理的基础措施:它是知识管理的支持部分,如数据库、知识库、多库协调系统、网络等基本技术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渠道等;(2)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其目的是使企业的知识资源更加合理地在知识链上形成畅通无阻的知识流,让每一个员上在获取与业务有关知识的同时,都能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专长;(3)知识管理的方法:内容管理、文件管理、记录管理、通信管理等;(4)知识的获取和检索:包括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工具,例如智能客体检索、多策略获取、多模式获取和检索、多方法多层次获取和检索、网络搜索工具等。

三、企业文化知识库

很多组织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客户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员工数据库等。为什么还要建立文化知识库?知识库与信息数据库有什么区别呢?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化、数字化、集成化的发展,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第一要素,因此企业在激烈的竟争环境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已经取决于知识的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或者说取决于知识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如何有利于知识的流动及其价值增值就变得十分重要,建立企业知识库系统应运而生。

    信息数据库属于知识库的一部分,但知识库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企业知识库应尽可能包含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信息和知识,使知识库真正成为信息源和知识库。

  建立知识库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开发所需的软件,而企业知识库系统软件应具有如下的功能和特性:(1)集成性。21世纪的企业是知识型的企业,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所以只有具有集成性的系统才能实现企业全部信息的集成和处理。例如多地点、多场所经营,跨国经营,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将不同部门、不同区域的信息集成起来,及时了解企业内部、供货渠道、市场营销、金融动态、客户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最新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快速作出反应,紧跟市场变化并创造市场。(2)外向型功能。在21世纪,企业的封闭状况将被彻底打破,在网络上企业是没有明显边界的,其管理系统也必须具有外向型的功能。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软件,除了具有生产管理功能之外,还应具备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的功能。通过建立知识库,可以积累和保存信息和知识资产,加快内部信和知识的流通,实现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这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和办法。知识库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知识库使信息和知识有序化,是知识库对组织的首要贡献。建立知识库,必定要对原有的信和知识做一次大规模的收集和整理,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保存,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经过这样一番处理,大量隐含知识被编码化和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便从原来的混乱状态变得有序化。这样就方-便了信息和知识的检索,并为有效使用打一下了基础。

第2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心摆药;医院药品管理;具体作用;改进工作

对于医院来讲,住院患者的每日用药发放一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随着世界医药事业的发展以及众多医药工作者的不断实践,医院设立专门部门负责中心摆药模式应运而生。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国内各大医院进行推广中心摆药模式,目前中心摆药已成为医院药品管理中的惯例,成为药品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医院每天日常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拟从中心摆药对于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具体作用、改进工作角度来进一步认识中心摆药这一药品管理模式在加强医院药品管理方面问题。

一、中心摆药对于加强药品管理具体作用

随着中心摆药工作在各大医院的实践与推广,这一工作的作用与必要性也得到大多数医疗工作者的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共识。具体归纳起来,主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减少药品使用失误。未推广中心摆药之前,各医院的药品从仓库发送到患者手中需要多个环节,中间需要工作人员几易其手,难免中间会出现纰漏,从而导致药品使用不当或者失误。1采用中心摆药模式之后,药品的发放由专门的摆药中心进行管理,减少了中间环节,内部人员也多为专业药学工作者及具有丰富经验并懂得药学原理的专业护士组成,不仅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药品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误,同时也能在药品的医嘱方面加强监督。

(二)有效减少药品库存积压与流失现象。药品库房是药品存放和供应的主要场所,为了能够有效、合理利用药品,避免药品积压,实现医院药品的有计划采购与供应,需要及时厘清库房内各类药品实用及库存情况。但在中心摆药室之前,库房与各科室内负责医护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较为分散,不能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各科室部门人员可以直接从药品库房取药,从而难免会发生药品特备是贵重药品流失现象。2只有设置中心摆药室后,取消各科室的药房等部门,减少药品库房与科室之间的联系距离,实现药品库房与摆药室内专业药学工作人员之间的科学互动,将库房药品积压与流失现象比例降低。

(三)有利于推动临床医学与药学的领域之间相结合。虽然中心摆药室出现之前,各科室药房也有药学工作者,但是只是简单发放药品,本专业知识并没有得到发挥。建立中心摆药室后,由其负责全面全院各科室药品使用,实际上无形之中加强了专业药学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各科室医生在开药过程中的医嘱等活动实现与药学工作者的交流。在新药品推广与宣传过程中,中心摆药室能够及时得到药品回馈信息,从而接触到药品的不良反应、感染等第一手资料,从而推动临床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前中心摆药改进工作

虽然,目前我国各医院中心摆药工作已取得众多管理经验与成果,在药品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心摆药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与缺陷,简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摆药过程使药品的存储条件发生变化,不仅影响了药品的质量,同时也为控制药品的使用期限增加难度。药品对于环境依赖性较强,特别是对于潮湿的空气和光较为敏感,摆药过程中将药品拆除后置于磨口瓶中,片剂药品容易变潮,外观和性能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另外,摆药室的药品种类繁多,拆除包装后摆放时核对困难增加,容易混淆使用期限,不利于药品的科学使用,药效大打折扣。

(二)药品及器材的污染问题。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医院的中心摆药室人员为了所谓的节省时间,在摆药时有时会直接用手接触药品,核对师在倒药时也习惯用手,这种接触都不可避免地造成药品污染。同时,部分医院在摆药时并没有采用一次性塑料性口服药杯,药匙也没有做到定期消毒,在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多次循环利用后,造成这类器材交叉感染现象。

(三)先进技术与设备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与应用。从上世纪80年开始,国外开始引进自动药品摆放机,随着这项技术的推广,给手工单剂量摆药工作带来巨大改变,不仅仅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人力,还能从摆药和倒药这两个关键环节上减少和杜绝药品错误的发生。虽然机器不能完全保证零失误,且需要大量成本投入,但是从目前的相关使用情况来看,结合该类机器出现之前的摆药失误,成本远远小于收益。然而要想科学引进自动药品摆放机,需要医院自身已实现病区医嘱的电子录入和信息传递。这就需要诸医院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中心摆药室的电子信息系统,为实现与自动化设备的链接做好充分准备。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具备这一能力的医院屈指可数,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推广仍需要时间。

以上三点仅是目前我国各大医院中心摆药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心摆药模式,发挥其作用,加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求各大医院针对自己具体情况进行改进。首先要加强药品摆放室的药品管理,针对不同药品对于环境的不同要求进行不同的摆放与管理,避免混放与药品使用期限不明问题。其次要加强医护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能培训,特别是针对《药品管理法》、《护士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法》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严格按照药品保护的卫生规范,杜绝对药品的违规操作。同时,为了避免药品污染和器材的感染,一次性药品器材的使用要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第3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广播 媒体融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广播电视到平面媒体,在推进媒体发展方面渐成共识: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媒体融合事关传统媒体的生存问题,事关主流媒体还能不能拥有话语权的问题;媒体融合也将深刻影响新一代媒体人的生存与发展。正如所要求的:“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只有@样才能“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是管理问题,“管理”既为“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撑,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融合“如何走”和“走多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认为广播媒体在深入参与媒体融合实践中,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重点在以下三类问题上多思考、下功夫。

一、融合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制播流程管理

2016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协同创新,用深度融合的战略谋划,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创新、渠道拓展、平台运营、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演进和一体化发展,通过双向驱动、并行并重、资源共享、此长彼长,实现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的根本性转变。”其中,“流程再造、组织重构”就是强调广播电视的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它应该是一个操作性的定位描述,指的是流程分析、流程定义与重定义、资源分配、时间安排、流程质量与效率测评、流程优化等。因为流程管理是为了客户需求而设计的,因而这种流程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得到优化。

从当前广播界的情况来看,融合过程中要加强制播流程管理和再造,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广播在媒体融合中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和功能。这一点,顶层设计已经给出了答案,要“以广播电视新闻制播为基础,打造新闻信息的‘中央厨房’,做到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以融合性业务为核心,整合广播电视资源,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主业。建立融合协调机制,统一协调融合发展中的资源调度、流程对接等工作。”可见,在融合定位上,传统广电媒体必须“新闻立台”;在功能定位上,传统广电媒体要“以融合性业务为核心,整合广播电视资源,做大做强广播电视主业”;在发展路径上,须打造“中央厨房”。明确了这些功能和定位,才能进一步审视当前广播媒体在流程上存在哪些改进空间和管理问题。

第4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

为分析目前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人员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人员现状,结合某院实际,提出改革建议。结果显示,目前医院设备管理的部门发展、学科建设、人员配置以及继续教育并不能得到医院应有的重视,急需改变现状。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医院需充分认识设备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完善人才准入制度、加强继续教育管理,同时以医院文化建设助推设备管理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

关键词:

设备管理;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现状;对策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各种先进的现代化医疗设备成为医院各类诊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可以说,临床医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疗设备的发展,甚至是决定性作用[1]。医疗设备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设备管理工作,如何指导临床医技人员正确使用医疗设备、如何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故障维修,如何及时做好设备更新与升级,保证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助推医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就成为设备管理部门面临的重点工作,也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新课题[2],而医院从事设备管理的人员在其中则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大多数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发展并不乐观,学科建设以及人员培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导致医院的设备管理工作处于滞后状态,严重影响医院发展。

1设备管理部门与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的主体是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全院医用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以及使用监管工作。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在大多数医院的定位不是很统一,有的定位为医技科室,有的定位为行政职能科室却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有的则直接定位为后勤保障部门[3-4]。以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将全院除药品外的各类医用、民用设备与物资进行统一管理,成立设备、物资管理部门,负责全院设备维修维护、采购以及物资保管、配送等工作。目前该院实行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医学装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制度,具体工作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党院办、财务部、医务部、护理部、信息中心、人力资源与发展改革等多部门共同参与。但该委员会较为侧重设备的购置管理,对于设备购入后的使用、保养、维修并未给予充分重视。

1.1设备管理部门在医院的整体地位不高,不受重视一直以来,设备管理部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医院的主体是医疗技术与医护人员,认为医用设备仅是医疗事业的补充[5],而忽略了其作为医疗技术载体的重要作用,致使设备管理工作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设备部门仅负责简单的定期保养与故障维修,忽略其管理职能。长此以往,设备管理规划、专业人员配置、先进技术培训、医学工程学科建设等得不到充分重视与规划,重医轻工的思想势必会影响设备管理从业人员积极性。

1.2设备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在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属于辅助科室,其业务人员的配置与补充远远不及全院各类设备的购置与更新速度快[6]。据统计,该院目前拥有总价值超过8亿元的医疗设备,仅配置医学工程技术人员13名。这13名工作人员承担了全院临床、医技以及与科研教学相关的全部医用设备维修维护工作,以及全院电脑、打印机、电视、冰箱等民用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其中,有5人分别专项负责计量管理、手麻设备管理、制冷手术净化气体管理以及电视维修,其余8人负责其他日常维修维护工作,并有一人兼任维修配件采购,平均每月记录在案的维修工作量近500台件。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利于保证工作质量。

1.3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医院对临床医护人员的招聘要求相对较高,而对设备管理类辅助人员的招聘重视不足,招收门槛较低,用人标准相对宽松。例如,该医院设备管理人员中,医学工程专业出身的人员仅1人,其他均为相关专业或电工、机修工转行。学历构成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6人,约占2/5,2人正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大专与中专学历5人,约占1/3,其余学历较低。这些技术人员大多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专业培训,其业务能力主要是靠日常工作中边干边学,积累经验锻炼出来的。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设备管理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不再仅仅满足于设备维修维护,要在全院设备统筹管理上下工夫,保障设备安全、有效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该院现有的设备管理人员仅限于掌握一定的实践知识,能基本做好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发展后劲不足,暂时难以具备全院设备统筹管理意识与能力。

1.4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欠缺目前,多数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仅限于工作福利、考勤管理、职称晋升、人事调整等,而非员工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在为医院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方面缺乏作为[7]。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多重视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对于设备管理等辅助学科基本不在规划范围。加之设备管理部门人员少、任务重,医学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得到很好的进修、学习机会,其技术更新速度远不及医用设备技术更新和医院引进先进设备的速度,人员学习培训的投入与设备更新升级的投入严重不成比例。工程技术人员无法独自完成大型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而需借助厂家工程师,从而增加了维修成本,也阻碍了技术人员的进步与发展。

2对策与建议

2.1医院加强对设备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医院要对设备管理部门给予充分重视,真正认识到设备管理人员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医用设备在临床诊疗、护理以及科研上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要充分发挥医用设备的作用,医院应重视设备管理从业人员的进步与发展,从人员招聘到继续教育,从学科建设到科研投入,从工资待遇到职称晋升等,缩小与临床医护人员的差距,重点加强人才培养,防止人才流失,提高管理水平[8]。

2.2完善人才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针对设备管理部门的人员招聘,应严格制定用人标准与招聘计划,限定专业背景,尽量避免从临床或者后勤部门吸纳人员,加大引进医学工程与设备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同时,对于新招聘人员实行试用管理,在试用期间对基础知识、动手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把关,并于试用期满后进行考核,征求科室领导及带教老师的意见,确定留用与否。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管理队伍的基础水平,为日后更好地从事设备维修、维护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3加强继续教育与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现代医用设备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核物理技术、光学技术、超声技术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的综合体现[9-10]。据报道,现代高新科技在医用设备上的应用仅次于航天技术,医用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面对现代化医用设备的精密与复杂,对技术人员知识范围的要求越来越广。现今从事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应具备的技能除了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各种基本元器件的性能与测试方法、测试设备的使用、设备的基本拆装、阅读原理图、维修安全知识等技术能力外,还应掌握英文阅读翻译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事件的记录、分析和总结的能力[11-12]。为紧跟高精尖医用设备的发展步伐,更好地从事维修维护工作,医院应拓宽学习渠道,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各种学习、进修和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维修质量与速度,保证医疗工作有序进行。此外,设备管理人员在做好日常维修维护工作的同时,还应学会事事总结并加以提炼、撰写论文,并多与临床科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3-14]。这个过程,既促进了医院设备管理的进步,也使个人能力得到提升。

2.4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设备管理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将文化建设融入医院的各项工作当中,实现由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转变。医院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15]。一群人如果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未来、共同思考问题的途径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原则、指导思想与方法,那么所有这些共同点加起来就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医院文化也是一种管理,可以借助文化的建设促进设备管理的提高,着眼于优化设备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行为习惯等。同时,将文化建设与设备管理相关制度、职责,以及日常工作过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充分发挥医院文化的正功能,指导设备管理健康发展,更好的地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发展的瓶颈在于人员的管理,就当前的形势看,主要应从学科建设、人才准入和学习培训3方面进行改进,这需要医院管理层面政策支持和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自身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16]。通过人员队伍的建设,使医院医疗设备保养和维修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以保障医院正常有序的运行,更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祥,葛建新.浅谈现代化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J].中国医学装备,2012(3):57-59.

[2]黄剑女.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效益[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9):886-887.

[3]王芳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建立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5(1):42-43.

[4]李帅帅,李宪军,施安,张恩科.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现状及对策[J].医疗装备,2009(3):50-51.

[5]王希林.浅析医疗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3(6):694-695.

[6]黄高峰,李争.关于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1):63-65.

[7]易少华,唐月红,姜小明.新形势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4):38-39.

[8]王波,马志军,万桐林.将医疗卫生装备纳入医院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2011(8):109-110.

[9]唐光勋.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2(8):55-57.

[10]端木俊.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刍议[J].医药前沿,2012(10):307.

[11]张际州,陆钢,万国锋.大型医院的设备维修现状与第三方服务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3):50-52.

[12]陈雅楠.医疗仪器维修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J].中国医学装备,2012(3):44-45.

[13]张利,陈毓梅.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2(21):301-302.

[14]娄志亮,杨恩才.浅谈提高医疗设备工程维修人员业务素质[J].医疗设备,2013(5):60.

[15]林加兴.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改进医疗服务[J].医院管理论坛,2012(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