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

第1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德育工作 异常行为 干预 艺术院校 可行性研究

一、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大多数教育者相信,大学生群体思想较单纯,在校生活学习较规律,发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乃至“95后”、“96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比起往届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越发有个性和独立,但他们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还尚待健全,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缺乏技巧,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则容易导致某些学生产生人格障碍,进而发展为病态心理,最终做出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所以,当今高校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

面对现状,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应结合高校工作,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尝试性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力图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调试方法,并努力从源头上总结出有效的健康情绪培养方式。

在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德育教育也是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高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体系教育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是否积极向上,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辅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行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也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在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我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创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下艺术类院校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创作中融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并在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道德及基本价值观。

二、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多为“90后”甚至“95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是很明确,加上需要经常靠自己处理复杂事务和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后往往只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及与同学交往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厌学情绪、自卑感、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无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干预,则极有可能让原有的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可能会迎来的挫折。具体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在某些不足之处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横向比较。尤其对于部分自我封闭、自卑感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经常给予关注,同时可以通过让其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创造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逐渐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投入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中。

2.帮助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大学校园集体生活比起中学时期相对单调的生活来说更具有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自来到大学校园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疏远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个人行为也不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相反大学集体生活中可以亲自感受到周围同学所带来的集体力量的强大,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帮助,讨论各种棘手的问题,从中也可以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在集体中可以得到更多个体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锻炼和培养他们一些将来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造就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特长,为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类、公益类活动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这样不仅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而且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日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团体打下坚实基础。

3.促进大学生人格不断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是关系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入校后,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教育,是帮助有心理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学生摆脱偏激、焦虑的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对当代社会认知能力和善恶辨别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艺术类院校里开展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进行哲学理论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传统课程,而且可以让有能力的各专业学生自行组织类似心理健康漫画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公益演出等形式的有关艺术类创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尝试。通过这些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同时融合艺术类院校的特色。

第2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当代大学生;成长;重要性;特点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国家未来的希望是那些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如果大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不过关,不光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也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和不利。为此,我们需要去正视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重新认识德育教育之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特点

1、有积极进步的政治思想但识别能力差

据一项调查表明,当代的大学生都具备非常强的历史使命感。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也有着担任富国强民的愿望,能积极的维护祖国与民族的尊严和荣誉。他们在政治上思想积极进步,但遗憾的是,由于当今时代各种浪潮的冲击与干扰,再加之大部分的学生对马列主义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没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简单的思维方式,缺乏辨证能力,无论是全面还是片面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患得患失,做事有激情但也很偏激,比较认同社会公德,但自身的文明素质不高。

2、价值观的取向易受到影响

我国在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消极因素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思想,在个人的价值观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个人价值的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功利色彩还是影响着大学生在个人奋斗以及人际交往中的表现,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越来越被大学生所接受。

3、有很强的创业成才愿望但太自我理想化

当代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主创业的愿望,更有不少的学生在校园求学的阶段就已经开始扮演进入社会的角色了,急功近利略显轻浮。大学生就是千军万马争渡独木桥后最终的胜利者,他们已经具有了理想主义的思维惯性,盲目的自信,陶醉于自我的世界当中,对自我评价的片面,理想化色彩较浓。这些都给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实现带来了不小的挫折。

二、德育教育重要性

德育教育的环境主要为外部德育环境与学校内部德育环境,其中外部的德育环境主要是通过国际国内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事业追求、人生规划及人格塑造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学校的内部环境则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的设施、环境等校园物质和精神因素对大学生成才起着保证作用。

从这些外部环境就可以显示出社会以及学校对德育教育的程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负面的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市场经济的渗透不断的影响着每个大学生,他们的思想只为有更好的工作,赚更多的钱,过更舒服的日子,眼里早就没有了在学校里能学到多少知识的想法了,加以代替的是在大学能够让自己以后赚到多少的钱。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开始拜金,唯利是图,更不会把学习放在心思上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缺失,缺乏德育教育的体现。

大学就是一个大熔炉。招录了不同家庭背景以及思想素质各异的学生,有很多的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铺张浪费,盲目的攀比。家庭好的学生不断的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有钱,自己过的有多好啊,吃的、穿的、用的有多贵,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家境不好的学生也起了变化,开始盲目的攀比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攀比不仅加重了自己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的心理。这全是价值观,个人观取向的问题,一个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学生,就不会被负面的因素所左右,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初高中时努力学习,但是考上了大学以后,没有了家人和老师的看管,他们不断的变的懒惰起来,每天不是泡在网吧玩游戏就是在外面厮混。

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高校的在读学生,其家庭条件优越,父亲为局级干部,家境优越,本来他的父母工作就比较忙,加之在考上了大学以后更没有人对他进行管教,刚开始他也是由于需要查找一些资料等方面接触网络的。但随着网络的多样化,他对网上的各种信息各种东西都产生了新鲜感,并不断的开始尝试,渐渐地,他开始迷恋上的网络游戏,久而久之他就逐渐养成了上网的习惯并形成了网瘾。荒废了学业不说,身体也是越拖越垮了。

因此,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虽然学校以及国家给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要想培养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就要认真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以及根据当代的社会变化去教育引领他们。学生才是国家的未来之星,如果学生们的德育教育不过关,不光影响这个人的发展,也对国家是一种极大的损失和不利。

三、总结

第3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 德育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313-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德育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为我们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中国高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我们的工作与中央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部分学生对集体主义取向持否定的态度,部分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不能正确辨识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却对极端个人主义异常崇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年龄趋向低龄化,思想、心理还不够成熟,对生活的积累、理解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自我监督和控制的能力还不强,情绪也不够稳定,加之高校在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修养,没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2.“德育首位”的教育是指在教育整体中,德、智、体、美其他方面教育缺一不可,而德育居于主导和统帅的地位 [1]。而中国部分高校还没有把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部分学生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仍有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加以教育和引导。在高校德育目标实现中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两课”教学还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总的来说,传统的德育工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3.一些高校德育队伍老化、方法落后。中国高校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这对于我们做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借鉴作用。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环境已经在发生变化,需要与时俱进,相应地转变工作方法。有些高校在德育工作中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形成的陈旧观念,例如把德育当做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约束,把德育方法当做“管制的手段”,一味从主观愿望出发,制定一系列条条框框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显然这种做法不符合实际,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这与我们当前所大力倡导的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更是截然对立的。

4.社会消极因素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地位的差别,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往往有所不同。具体利益的差异,使得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常常不尽一致;二是当前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发达的社会,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都多样化了。随着信息流通手段和文化传播手段的日益先进,大学校园围墙的作用愈见微弱。互联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负作用。一些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商业活动中的以假乱真以及行业不正之风屡见不鲜。这些丑恶现象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

二、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针对高校德育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应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建设,增强其实效性。

1.当前高校德育内容过于狭窄、单调,要树立“大德育”观念,通过道德素质教育,调整和拓展德育内容。高校德育必须把道德素质教育提到重要地位,把道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支撑点,在德育教育中充分重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和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德育水平。高校德育的目标是以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德育过程实质上是把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仅有教育者进行外在的灌输是不够的,它必须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反映和主动参与,使受教育者比较自觉地接受教育,通过自我的内化实现这个过程。高校的德育工作贯穿在培养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全过程。

2.研究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去的途径和做法;研究参与德育系统工程的力量,包括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课”教师队伍,业务课教师的德育骨干。应该在业务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强调教书育人的功能。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德育还要结合他们的专业教育进行才更有效果。

3.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和全方位的德育格局。全体教职工都负有德育工作的责任,要做到“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着眼教育,从严要求,注意方法,使之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各项服务工作都应有德育功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激励和教育。

4.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高校要按照“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要求,建立一支能适应高教改革新形势,一是要注重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通过各种激励措施使德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既通晓德育理论知识,又熟谙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有关知识,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努力营造人人追求高尚人格的氛围,促使德育工作者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教育人;二是要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和实践的机会,努力培养一批德育工作的专家;三是要采取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地位和待遇。

5.坚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高校应充分利用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产,来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使他们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具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精神。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结合大学生的特点,结合有关专业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来开展思想教育,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理。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多样化、多渠道、多载体的方法。

6.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的作用。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两课”教育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实效。同时,“两课”要以时代精神为主旋律,踏着时代的节拍而不断更新内容。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其重点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进”(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高质量地实施“两课”课程改革新方案,要认真总结经验,组织力量着重抓好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在提高质量、“进学生头脑”上下工夫。要切实改变那种以卷面分数来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准的考核办法,要把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表现作为对其考核的要求。

7.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第一,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校园道德文明的氛围,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对强化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减少乃至消除他们社会行为的失范,会起到很好的环境教育效果;第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必须充分意识到,也应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的先导作用,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品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情趣品位;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要通过开展各种文明健康的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活动,建设“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新的观念和广阔的视野来重新审视高校的德育工作,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把德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28

全媒体是指全新的媒体形态和传播形态,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信息管道,以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全媒体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与困境:首先,海量信息造成了大学生信息筛选的困扰,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其次,全媒体网络报道新闻时会充斥大量的负面新闻,而社会学习与社会模仿心理导致相应的负面新闻接连发生,最终造成大学生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失去信心,无法塑造自身美好的道德人格。最后,很多大学生面对虚拟的、快餐文化盛行的物化世界无法有效应对,表现出空虚与茫然、消极与避世,甚至选择错误的价值观。

本文从教育观念、组织方式、技术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德育工作观念更新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全媒体知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并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转变传统的德育观念,适应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需要。

1.了解全媒体知识,接受全媒体时代的教育理念

全媒体的突出特征就是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个性化与社群化。德育工作者要了解全媒体的含义与特征,打破传统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积极融入全媒体德育工作的大环境中去。

2.掌握全媒体知识,运用全媒体开展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全媒体的技术手段、应用方式,运用全新的教育技术和方式方法开展德育工作。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另一方面,要对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进行全新探索。

二、高校德育工作组织方式革新

传统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互的社交方式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师生之间有情感、眼神甚至肢体上的互动与交流,有一定的德育效能。但这种传统德育方式也存在弊端,比如说,教师在校时没有过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当面交流使学生某些问题时学生会难于启齿,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能向老师和盘托出;教师不能给学生以安全感,以及二者之间的信任缺失,不能做到有效沟通等。而社交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全媒体方式可以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打开新的德育教育局面。

1.开学新生教育,及时建立社交群,为今后开展德育工作奠定基础

新生教育是让大学生迅速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教育,大学新生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因此如何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开展新生教育时及时公布社交群号,让大学新生及时加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疑问,会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常规事务管理通过QQ群及时解答疑问为学生排忧解难

通过广泛运用全媒体,常规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更有针对性。社交网络的即时互动可以打破时空障碍,使沟通更加畅通。比如说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把握与监控,以及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及时疏导等。

3.学生评奖评优以及心理普查等可以发起网络投票和网络问卷

在全媒体环境下,针对学生评奖评优,教师可以对候选人发起网络投票,这样会方便、快捷地统计出评选结果。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普查,选择相对低耗环保的无纸化普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可以较为迅速地分析和总结学生的心理状况。

三、高校德育工作技术手段创新

“要积极吸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大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高科技化。”当前,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全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打破了时空限制,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已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采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和更新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1.熟练掌握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功能

有些老师面对全媒体的冲击时,选择了故步自封。德育工作者应该打破僵化的工作方式,熟练掌握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工作等这些在德育工作中运用非常广泛的全媒体,对于基础功能的掌握和熟悉是最基本的要求。

2.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

全媒体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德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积极尝试使用时下流行的、新颖的社交媒体,使其成为德育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是全媒体的受众,他们求新、求快,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和新颖软件,教师要想德育有效,就要把握住大学生的这个特点和特质,做到与时俱进。

四、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求新

高校的德育对象主要是“90后”大学生,要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90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求新、求知、变通能力较强。因此对这些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要注重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及时联系网络讯息,使其和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有一个合理的链接。

1.利用网络热点和学生关心问题进行及时施教

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时,教师要注意对网络热点事件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总结和梳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念,进而影响学生主流文化的构建。网络热点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共鸣,对学生困惑的问题及时施教、及时梳理,也能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2.聚焦热点教育事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

关于教育热点事件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德育工作者要辩证地为学生解析和回答,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导向。大学生有时候因为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不足,难免对于一些问题产生困惑,甚至错误的观点,德育工作就是为大学生拨开云雾,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3.注意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媒体环境下德育内容的核心议题就是德育内容的新颖性、即时性和与时俱进性。德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遇到问题及时施教。“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一方面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渗透德育,另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回归生活”。这是德育工作者适应这个信息化大时代该有的思路与情怀,希望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把握全媒体的时代特征,总结出更为完善全面的德育工作创新模式,让大学生更好地发展、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德育课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83

1 高校德育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育的有效性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打下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人格修养的根基,能否成为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高校德育课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其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我国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都作出了努力的探索和研究,从各方面积极改进和完善德育课课堂效果。

但在高度重视的背后仍存在着令人堪忧的德育课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一的教学观念缺乏启发性,“教师+教室+教科书”的教学特点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和创新的学习理念;二是德育资源匮乏,尤其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状况的文化资源开发较少,致使高校德育成为政治口号的代言课,缺乏吸引力与针对性;三是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这种死板、缺少人文底蕴的说教方式不能打动学生,使高校德育失去了感召力和吸引力。四是教学目标上,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造成了学生对德育课的逆反心理。德育课自身因素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目标和德育任务的完成,降低了德育课实效性。

当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不高,不仅受到德育教育自身因素的制约,而且也受到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较容易变得躁动和迷茫,这些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2 提高德育课实效性的基本方案

面对提高高校德育课实效性的艰巨任务,针对高校德育课现状与成因进行剖析与总结,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从以下个四方面努力:

2.1 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知性德育与生活德育互存共生

纯粹抽象理论的教育模式,使得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学习,抽离了德育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相互作用。学生在接受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才能完成道德认知内化与道德养成外化的相互转化,做到知行合一。反思和打破原有教育理念的束缚,可以从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面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理念上的困境。一方面将德育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拉近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避免德育课教育片面化和表面化。另一方面,要让德育课堂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引导学生用德育知识自主建构道德人格,启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里观察和感悟道德内涵,并不断地实践和修正自我道德修养。

2.2 深度开发和利用德育课资源,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其中所蕴涵的优秀的德育思想,是德育教育的根基和能量源泉。深度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德育课内容和途径,提高德育课的人文底蕴和艺术性,削弱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强高校大学生对本民族时代精神的鉴别力和坚定性。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队伍的建设,激发高校德育课教师对德育资源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为高校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注重挖掘具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德育资源,用辩证的原则对其加工和整理。选择具有丰富德育文化内涵和贴近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活的资源,融入到德育教学中,提高德育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3 创新和优化组合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焕发德育课生机和活力

高校德育课途径与方法缺乏拓展和创新,是高校德育课现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若方法错乱没有针对性,就会降低作用,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排斥心理。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能使高校德育从灌输走向对话,从呆板教学走向润物无声,从德育认知走向德育感知,再走向德育自觉。高校德育课方法创新必须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主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对高校德育内容进行讲解时,将一些专业术语,尤其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内容,用生动而活泼、浅显而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说,避免纯理论的探讨和过于狭隘繁琐的引用,增加高校德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另外,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明白德育知识的深层意思,还要解释传统德育美德的文化背景和由来,增强德育课的认同感和说服力。同时,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既不游离于实际生活,也不远离学生现实需要,确保德育课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2.4 构建德育目标层次化,关注德育对象主体性

高校大学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和问题,因此,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从教育内容和方法上的创新和改革,都离不开对不同阶段德育对象心理状况的把握。离开了教育对象的德育课,就成为了盲目的行动者,不能使教育对象感受到存在感和重要性。将德育对象和德育目的放在一致的位置,重视他们之间不同的需求和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德育课程教学,这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才能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和支持,才有利于德育课程各项活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课应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学习兴趣出发,从主动接受德育知识中在感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反思和成长,在个人思想和行为道德素养的进步中塑造出个人品质,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人格魅力,成为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现代德育课程资源开发论[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76-180.

第6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一、情境德育的“入情入境”,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情境德育是指教师根据德育目标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智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道德行为方式,并在情境中加以训练与体验,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德育实践活动。情境德育“入情入境”,引导大学生主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而自觉践行相应道德行为。

(一)启发感受领悟

以学生高度积极的主体情境体验为载体来组织情境德育过程,需要学生自由进入情境,实现亲身体验,感悟思想道德知识与情感。从这一角度讲,情境德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起基本的道德素养。扶贫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触景生情”中领悟并铭记社会责任感,践行“敬业”、“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引导反思生成

抓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情感实际,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反思生成,关键是要提高情境德育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培养道德行为能力。网络虚拟情境可谓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情境的氛围中,大学生们表达观点更加直白,与师长、同学间的交流互动更加自然,这其中的反思生成促进了大学生将“爱国”、“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转化。

(三)促进整体升华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自于情、出自于愿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情感是道德的核心,育情是德育的关键。情境德育对“境”中之“情”的重视,在整体升华阶段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感悟、反思生成的内容,使学生在升华中形成理性判断,建立良好的价值认识。建设大学校园道德文化,积极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大学生情感,积极引导与熏陶,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二、情境德育拓宽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途径

情境德育倡导价值观教育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体现学生的成长与情感需要。它所设计的情境大多来源于社会生活,其真实生动性与发人深思性很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作用显著。

(一)情境德育彰显了活动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主题情境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多种主题情境实践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对学生心灵产生的震撼也是最大的。在开展红色革命情境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观和民族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之情,使其真正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历史命题。

情境德育对活动体验与学生主体性的重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情境活动开展前就要有精心的设计与周密的思考。要区分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情境活动。在活动实施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省悟,实现内化,提升道德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觉要求。

(二)情境德育丰富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接触外界环境较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与深度上容易缺乏情感因素的支撑。情境德育主张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情感的桥梁作用,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维系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不竭动力。情境德育营造的情境氛围,通过对需要、情感等动力系统的激发,以情动人、以情育人,让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认同,并渐渐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的情境实践活动,走进社区担任见习居委会主任,直接感受居委会工作的琐碎与具体,能深深为居委主任的不避酷暑,热情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精神所感动,从中由情感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形成人生经验,培养敬业、友善的情感和意识。

(三)情境德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境德育本身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情境德育创设的德育情境具有激发道德动机,激励学生追求积极道德行为的作用。情境德育让大学生们在情境活动中,通过各种良性的德育因素的刺激和规范,使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易于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道德热情、愿望和道德责任感,引起积极反应,从而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大学生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情境主题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真实的社会情境实践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把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让其真正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三、创设多维立体的德育情境,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既是群体,又是个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场景,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大学生身置其中体察、领悟、体验。

(一)校园情境

大学校园情境指高校具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校园物质设施的人文意蕴、传媒的文化传播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主要包括景观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节日文化、仪式文化等校园文化,它们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有直接影响。例如,上海大学校园主景区的张家港路,为莘莘学子营造了学习张家港精神、勇于自我加压、敢为天下先的人文情境。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校园文化载体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课堂教学情境

首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不断理解和认同那些富有时代精神、富有实践特色、富有旺盛人气的价值理念。其次,应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来。利用能够体现一定价值冲突的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大学生自我甄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内化。2013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超级大课堂”即是以问题情境为导向,突出“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实现“百家争鸣、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与课堂总结,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得到及时修正和引导。最后,大学生形势教育的重要载体――党课、团课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创设活跃课堂情境的契机。

(三)模拟情境

模拟情境是指创设各种特定的情境,提供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设计模拟角色,营造人文氛围与德育的“情绪场”,可以在模拟情境中有效感化大学生,使他们在深刻认知模拟角色的技术上产生内心体验,达到德育的自我升华境界。社会心理活动直接受社会情境的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只有经过情境才对社会心理起作用。同一行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社会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漠视交通安全法规。“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捕捉诸如此类的社会情境因素,设计模拟角色,让大学生进行情境扮演,设置相应的情境问题引导大学生讨论,让不同的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感受及对他人的期望进而引发思考。让大学生在角色模拟及讨论结束后,对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等有明晰的认同,进而形成自律和他律。

(四)社会实践活动情境

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中去,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对于高年级大学生,应该更重视实践的作用,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实践活动情境中投入了情感和理性,提高了明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在社会参与中的成熟度和独立人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参加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使关注、关心、关爱他人成为道德共识,乐于助人成为生活习惯,推动社会风气蒸蒸日上。扶贫支教等实践活动情境,让大学生在其中既丰富了情感和生活体验,也增长了公益心、同情心、关爱之心。

(五)新媒体虚拟情境

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深受大学生欢迎,可以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许多学生认为“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多样,易于接受”。建设新媒体虚拟情境的思想教育通道,通过校院网站、各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学校可以淡化传播者的身份,减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师借助新媒体虚拟情境,还可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阵地,实施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掌握他们的情绪波动,了解其思想动态。高校德育工作部门应该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并及时更新内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以丰富的内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想象情境

第7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大势所趋,在科技、法治、管理、组织、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对包括德育在内的高等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人才的国际化流动、培养和竞争愈演愈烈,教育的国际化转型更是刻不容缓。

但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凸显的是一种在经济上的总体性或共存性的倾向,国际化则更隐含着国家主体性和个性,是以民族国家的历史、国情、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前提的。因此,本文更倾向于探讨在保持民族国家主体性前提下,如何实现本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国际化转型创新问题。

一、国际化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

冲击与挑战

1.国际化对高等人才培养的冲击

随着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高校的德育环境更加开放化、复杂化,德育内容也更具扩展性和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标准趋同的要求下,高校德育内容应更具伸展性和包容性。高校应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宏观意识、开放心态和遵守国际基本准则的意识,也要培养他们学习正确处理全球意识与民族意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国际化形势下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高校德育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

第二,培养途径。当前人类社会处于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进程中,互联网作为当前最先进的传播平台在全球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和学习方式、情感表达和思维方式。高校德育也由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教育内容渗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转变为理论、实践、生活和网络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

2.国际化对德育工作的挑战

在国际化和网络化这一突出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更加开放,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快速获得信息,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和活跃,他们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也更加高涨。然而,由于德育工作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国际化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冲撞、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较量,以及国际化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国家意识的挑战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必须及时调整更新,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

比照国际化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在目标、内容和模式上都存在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

1.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时展的迫切需求

德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发展特性。高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生活方式和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道德准则、政治信仰都在迅速更新。德育工作必须随时展而进一步发展。

2.高校德育工作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更强调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而言,由于信息的无限丰富和成长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敏锐多变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综合素质的需求和创造能力的期待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传统德育工作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

3.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适应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德育工作者对现实大学生生活实际状况缺乏了解,不够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较少考虑到他们面临的国际化背景下复杂的社会关系、高强度的社会竞争和他们自身的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对他们团队意识、独立人格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与国格意识的教育并未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此外,对学生对外来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德育工作较弱的一环,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如何实现国际化背景下

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面对国际化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充分了解我国高校当前德育现状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成为极为紧迫的问题。要解决创新发展的问题,一个前提就是要明确把握受教育群体――大学生在国际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新的时代特征,另一个前提则是要深刻认识德育自身的本质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实践尝试。

1.深刻认识受教育群体的时代特征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受国际化的各种影响,又与这30年来独生子女政策的特殊成长环境相结合,在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的复杂影响下,形成了“80后”、“90后”大学生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他们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扩大交际圈、应对社会角色转换等诸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天生的自信,在为人处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

部分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表现出“大我”意识弱化,“小我”意识增强的特征,对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不再强烈关心,对自我发展和人生规划则有了更多的诉求;在人群组织机构上表现出与“大众化”的分离,即大学生对适应大众需求的产品、教育内容、娱乐活动等不再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小众化”日趋明显,他们更愿意追求具有个性标签、适应自身需要的社交圈子和小众活动;他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功利化的特征,看重学习成绩、实习经历、奖励荣誉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就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克服大学生的短期浮躁心态,更要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和内在需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深入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特性

第一,发展性。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化形势下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也必然紧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调整更新其理念和模式。德育作为教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保证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软实力”的重要基石,也必然将随着人才培养标准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二,实践性。古往今来,道德范畴的理论提升、总结和传承从来是与实践分不开的。德育工作的实践性要求只有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他们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相结合,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第三,开放性。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网络普及的今天,任何观点和价值观都能在网上找到生存的空间,在虚拟的开放环境下,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更为猛烈、汹涌。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大学生经受住当前这种复杂环境带来的冲击,并且借鉴国外的管理和教育经验,充分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规避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德育工作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第四,示范性。德育作为修正学生品德、提升学生修养的途径,其“榜样”的作用更为明显。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们“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和实践结果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模仿的行为范式。

3.努力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第一,尊重本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首先在尊重德育工作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更新德育理念,德育理念创新是指人们对德育认知态度、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等所进行的创新。[1]在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社会实践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要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面对国际化的挑战,就必然要求我们尊重德育的内在规律,更新德育理念,实现德育工作创新。

第二,理解德育特性,增强德育实效。如前文所述,德育工作自身有着发展性、实践性、开放性、示范性的特征,在理解这些特性的基础上,如何运用、发挥这些特性,增强德育实效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德育实效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2]增强德育实效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体验式教育,调整充实德育内容,更新德育方式,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机制;同时细化德育目标,使之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构建一体化的校内外德育工作体系。如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社会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反映学生的关注点,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现实指导性,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3]

第8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第一,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第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特点。当人生价值目标与现实利益发生冲突时,比较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的选择和实现上有比较明显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第三,开放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人际交往等方面与传统的封闭观念和单一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区别。对于新事物比较容易接受,然而基础文明、社会公德等却被弱化和边缘化,甚至对社会上出现的部分不良现象和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第四,诚信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如考试舞弊、故意拖欠学费、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甚至求职造假、美化简历等。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德育工作现状

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也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但是由于社会、学校和个人因素等原因,使得高校辅导员工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第一,现在高校辅导员进行德育工作形式单一,多数采用说教灌输方式,用“守则”、“规范”、纪律去规定学生可以怎样做、不可以怎样做,对越规者处之以罚。而没有在具体的活动中把德育工作切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第二,高校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宣传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学生对开展的活动也只是应付参加,辅导员没能真正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三,高校辅导员传统文化底蕴不足。由于不少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不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有效地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无法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这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

三、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互联网触及世界每一角落,不同地域、不同人种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公民道德教育途径,提高全民族素质,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非常必要。第一,德育只有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有生命力,这样的德育才具有文化之源、民族之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沉淀出的坚韧性、严谨性、审美性和感染性特点,可以陶冶情操,促使道德品质的优化。第二,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们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第三,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的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其特质,不仅要靠教育者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更要靠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根据这一要旨提出的,是根据高校辅导员长期以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辅导员通过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自立能力和自强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

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的途径

第一,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为主题的活动,如茶艺、陶艺、古诗词、剪纸、围棋等。辅导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教育。在班会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思考中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思悟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开展主题讲堂,把我们日常碰到的道德现象,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内涵,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存在较多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的现象。部分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日常行为不文明,用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利于大学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塑造,而且对于建设整个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推动力量[3]。它必将引领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第三,充分发挥武术操、太极拳等体育选修课程的作用。武术的“严谨规范、勃然进取、平和浩大”的特点使学生于健身中感悟立人之道,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勇敢、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第四,通过高雅艺术进课堂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强烈的震撼力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平等和久违的对生命的关注。将“高雅艺术进课堂活动”与两课教育相结合,是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途径的重要尝试。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第五,开展以社区为空间、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内容、以培育学生民族精神为目的的形式多样的社区化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修养和身心素养,成为“正品立德、文武兼修”的思源学子。以社区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社区实践体验。如定期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除了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打扫卫生外。还积极为老人表演武术、剪纸等民族节目,教老人们打太极拳,与老人们下围棋。学生们在老人们热烈的掌声、舒心的微笑中获得了满足感和自信心,感悟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了“仁爱”的品质。

五、结束语

第9篇: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 大学生 德育工作者 情感能力

一、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具有现实的需要

情感能力属于心理学范畴上的概念,它一般是指社会个体对情感感知、判断、控制和实施应对策略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对自我情感的感知、判断,并使自己的情绪反映呈现出稳定、恰当的状态;另一方面通过自我情感的控制,来对其他个体施加一定的影响。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为了达到与工作对象良好的沟通,并促进其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情感能力往往是对后者作用的强调。

德育工作是一种转变人的工作,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倾向、价值追求的工作,其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政治品质、心理品质、人格品质的人。大学生德育工作就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优化与提高的工作。要实现德育工作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的过程来实现,这个过程就是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只有通过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通畅的、有效的沟通、互动,才有可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而影响与大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思想交流成败因素之一,就在于德育工作者是否能够用自己情感的力量去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学生是否乐于与老师交流,是否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因此,这就涉及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问题。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教师,应当是对学生情感变化及时识别、了解并采取相应策略的人。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德育工作者,就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理解,学生也乐于向教师倾吐心声。德育工作者只有具有较强的情感能力,与学生沟通才会通畅,气氛才能欢快,德育工作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二、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应当对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有具体的要求

1.德育工作者应具有情感表达能力。一般来说,人在接触外界事物后,必然会产生对事物的情感体验,随之产生某种情绪,做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大学生也是一样,他们在日常学习、社会生活中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将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必须首先识别出学生的真实情感,在此基础上向大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面对大学生积极情感时,德育教师要予以鼓励、肯定,在面对消极情感时,要予以化解、消除。在工作实践中,德育工作者情感表达能力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情感移入。情感移入就是德育工作者将积极的情感输送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理解到。当代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情感体验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必然会具有很多不同的、复杂的情感体验。有些情感体验表露出的情绪是真实的,但有些表露出来情绪就是虚假的。作为德育工作者来说,就要深入到学生之中,通过与学生语言交流、活动交流等,细致观察学生,了解其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德育工作者应当关心学生、体察学生的态度,将自己的情感植入他们的心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获得老师精神上的支持和动力。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友、实践中面临很多压力,存在很多困惑,德育工作者要多给予他们关注、理解,多与之沟通,通过将自己的情感信息传送给他们,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帮助,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化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第二,情感自控。情感自控是德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情绪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及采用的应对心理策略。德育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工作头绪多,工作压力大,随时面临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心理也经常遭受不同的冲击,而引起情感的变化,产生情绪上的困惑与冲动。德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必须具有情绪的自控能力,而情绪自控能力的基础首先是要了解自己的情感,清醒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时刻关注自己情感的状态,这是情感自控的基础。在清醒地识别了自己的情感变化的同时,德育工作者还要具备情绪反应自我调控能力,使自己的情绪反应、情绪表现得恰当、适度,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有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思想的转化。反之,假若德育工作者没有识别自我情感状态,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就可能引起情绪的失控,在与学生交流或处置学生事件中就容易采用感情用事、粗暴、简单或失当的方式,很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极大挫伤,或引起学生的愤恨、恼怒、非议、抵制的情绪,也容易导致事态的扩大,造成负面影响或严重后果。

2.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激励能力。这种激励能力,表现为德育工作者通过良好的情感体验去激励学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获得积极的情感反应。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种动态的工作,随时面临复杂情况的考验,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积极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德育工作中,保持乐观、积极、友善、宽容、自信、顽强的情绪和态度,以达到对大学生产生良好情感激励的效果。

3.德育工作者的情感控制能力。德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群体,群内个体之间千差万别,情感表达、情绪反应不一。它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但要具有识别大学生情感、激励大学生情感的能力,还应当具备通过自己的情绪策略,应对学生情感变化,达到控制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的能力。对大学生这种情感发展的控制,不能用生硬的方式实施,而要通过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情绪的良好影响,使之发生情感体验的转变,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情绪的控制。情感控制能力本质上属于德育工作者的一种情感交际能力,它的强弱表明了对大学生情绪的控制能力,体现了对大学生情感体验转变的作用。在情感控制能力运用中,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情感体验转变的作用,来源于德育工作者对学生处境的体会,来源于换位思考后对学生情感体验的理解。只有实现了与大学生情感体验的“分享”,才能实现德育对学生情感的有效控制,从而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转变与优化。

三、积极提升德育工作者的情感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水平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环境中,当代大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其情感体验也是绚丽多姿的。这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也给当前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压力与挑战。当前,要应对复杂的学生工作形势,德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学习与实践,积极提高自己的情感能力,提升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情感能力属于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具有较强情感能力的人,其必然在心理体验、心理反应和心理策略方面十分成熟。据有关研究表明,情感能力与人的遗传因素有关,但也与人后天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有关。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学习,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个体情感变化的规律和情绪反应的理论知识,从理性上熟知情感能力的发展与变化,提高对情感能力的认识。同时,在工作实践中,德育工作者也要有意识地总结经验,积极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对待学生的情绪反应,从育人的高度,从人本主义出发,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努力实现与学生的换位思考,从学生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出发,选择实施应对的情绪策略。要在实践工作中磨炼自己的心理品质,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努力探知学生的情感变化规律,积极应对学生的情绪反应。

2.善于倾听学生心声与意见。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发挥,其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学生的需求,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应善于做倾听者,去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不是在一味地追问下进行的,它需要以真诚交流的氛围,从欣赏、理解、包容、鼓励的态度出发,激发学生愿意与之沟通,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将自己的喜悦、收获与老师分享,愿意将自己的不快、困惑告诉给老师,希望得到老师情感上的支持与帮助。因此,德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善于倾听,学会倾听,重视倾听,将倾听作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基础,将倾听作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获取学生信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施加对学生的情感影响,促进其情感体验的转变和思想的转化。

3.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发挥,需要很多场景和条件,不但需要课堂上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也需要上课时与学生的充分讨论,但更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建立起情感联系的纽带。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课堂上的教师是长者、指导者的身份,在与学生情感交流中,往往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信息灌输的较多,而学生向教师倾吐心声的机会少。因此,为了弥补教师这种身份的缺憾,它需要德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好老师,更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在课堂之余多与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活动,尤其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推进促进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4.努力增强情感知觉能力。在影响情感能力因素中,情感知觉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情感知觉就是对他人的情感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能力。作为德育工作者来说,其情感知觉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强对自我的情感知觉能力。德育工作者要对自己的情感做出深入的分析、判断、评价,它是德育工作者对情感进行自我驾驭的基础。因此,德育工作者要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思考,对自己的情感变化规律要尽量做到自我感知。第二,增强对领导、同事的情感感知能力。做好德育工作不仅仅需要自己的热情,也不只是需要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在很多情况下,需要从领导、同事的言谈、表情甚至肢体语言来获知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意见,掌握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第三,增强对学生情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情感的感知是德育工作者情感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工作中要善于从学生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现,去分析、洞察其内在的情感变化,以此来调动其积极情感。第四,要重视排除不良因素对自我情感知能力的干扰。在工作实践中,各种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德育工作的感知产生干扰,很容易造成德育工作者的情感判断的失衡。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懂得必要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等心理学规律,努力使自己做到情感体验的真实。

[参考文献]

[1]陈宁.青少年情感能力调查及教育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0).

[2]陈宁.志愿者的情感能力初探及启示——以世博青年志愿者为例[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竺培梁,卢家楣,张萍,等.中国当代青少年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