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坚持特色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本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形成导向作用,在教学方面指导和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在研究方面形成一定的研究导向和研究侧重,凝聚一批具有相同研究旨趣的科研攻关团队。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全国范围许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逐渐意识到专业特色的重要性,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优势,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尝试。比如:一些理工科类的院校依托本校科技研究平台和研究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民族院校和边疆地区的院校侧重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一些农林类院校依托本校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研究优势,注重开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思维的研究和教学;还有一些院校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借鉴和吸收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经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交叉研究,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教学方法,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视野。同样也应该看到,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各院校仅仅是从各自的经验和传统出发,从院校自身来看缺乏系统的学科支撑和长远规划,从全国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来看,又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指导和规划,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既要厘清思路、整体规划、服务大局,又要突出特色、独树一帜。具体说来要突出以下三方面特色。

第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地域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是一项面向实际的工作,其直接任务是为教学科研单位、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人才。从以往的人才毕业流向来看,大部分毕业生扎根于母校所在省市,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从院校自身来看,各个院校又是才智汇集地方,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参谋助力,具有较强的才智针对性和辐射力。例如,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科点培养目标,无论是从扎根西北的毕业生,亦或是学院教学科研贡献,都为西北地区边疆稳定和谐、民族安定团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重要、独特的力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地域特色不仅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力,培养专门性和针对性人才的需要。

第二,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要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时代背景下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来说,也意味着在内容、载体、规律和方法等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调适和更新,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合理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网络和人学等前沿性问题的教育教学,在教学载体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介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方面也要不断熟悉新环境下人们的生活学习规律,掌握新情境下的人们的认知习惯、交往习惯和沟通方式。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合理设置新的教学研究议题,培育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的时代责任感。

第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办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是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紧密结合的。一方面,专业建设依托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继承的基础上突出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也是扎根于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学科支撑平台;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色建设在服务党和国家的发展规划和整体部署的同时,也要顺应和依托各个具体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性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课程规划、教材体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筹划、形成特色。例如,在民族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理工科类院校以及职业技术类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建设应当是各有侧重的,即在围绕党和国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色建设一是要根据所在院校的性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培育方向和教学定位,二是要基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传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总体规划、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合理导向和不同侧重。

二、区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学科范围内唯一能够衔接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培养阶段的二级学科,其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逻辑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个培养层级的基础阶段,本科生的培养应当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尝试建立复合型的课程体系。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往往更多的注重“专”的一面,忽视了专业的通识教育和实践培养,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现口径过窄的弊端。拓宽专业口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宽口径,实现两个“并重”,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和实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拓宽本科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

第二,积极创新教学模式。要实现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五个结合”,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育的结合、主干课程和辅修课程的结合、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的结合、引导教育和自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教育,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发现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及研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方面着力培养本科学生的“一专多能”,即在夯实专业功底的同时,实行主辅修制,使毕业生能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辅修专业的相关知识,拓宽就业面。第三,注重本科培养的教学实践。当前,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专业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在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要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设立固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形成系统完整的专业实践体系和操作流程,并且相应地增加专业实践的考核和评估体系,保障专业实践的扎实有效开展。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培养要求,硕士研究生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从本科期间的教学为主转变为科研能力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收集的能力、研究问题的发现能力、议题阐释和论证的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等。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硕士生培养的三年时间里,在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培养要求。第一,硕士生一年级阶段的培养重点以夯实专业功底、尝试科研入门为主,在研一阶段需要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不同于本科阶段的课程教学,此阶段的要以开放和引导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相应地增加学科前沿和科研方法论的讲授比重。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专业相关的经典名典,“制定本专业的指导性(或基本)读书目录,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训练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对于通识性科研方法的掌握。第二,经历了硕士一年级的“磨合期”之后,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都有了较为明晰的职业生涯规划,且导师和学生相互之间也逐渐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此阶段导师对于硕士生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兴趣爱好、个人潜能和职业规划,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如,对于完成硕士学业就要找工作的研究生,既要注重学生对于研究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根据不同学生职业规划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安排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具有一定科研潜力和研究兴趣的研究生,需要指导学生在专业的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不仅要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通识性研究方法,也要精通专业领域的研究特性和研究方法,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确立固定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为之后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硕士生三年级阶段在遵循上一阶段培养思路的同时,应重点围绕硕士毕业论文,指导学生熟悉和巩固所学知识,熟练研究方法论的应用,强化学生在专业研究的精细操作方面的能力。而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则是一种精英式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打下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扎实基础,而且也要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和独立的研究能力,能够对理论和现实中的重点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阐释和解题,并且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有所创新和突破。国内目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一般采用导师负责制,也有采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负责制的培养方式,一般采取导师或小组指导下的博士生独立研究、自学为主的形式。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学科平台和学术氛围有着特殊的依赖,这就需要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学术群体的整体联动优势,为博士生开展研究工作创造平台、营造氛围、提供契机。导师在博士生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和调整培养计划、指导研究选题和学位论文,同时也要关注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状况,使博士生能够德才兼备。同时,独立和创新是博士阶段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特征,博士研究生对自己的博士生涯也要有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步骤、研究方向和领域、阅读文献和书目等,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此外,博士论文的撰写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头戏,在研究主题的遴选上要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掌握学术前沿,填补研究空白,回应现实需求,创新研究方法,规避重复选题;在研究规划上,既要有宏大叙事,又要精细化和操作化,掌握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研究方法和论述方式上,既要继承已有研究方法,又要有所创新突破,既要保证各个章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又要注意具体行文的内在逻辑,确保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协同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第14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方面,要及时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向,注重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要培养其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风格;三是就业指导方面,帮助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求学过程中,导师是研究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塑造者。导师的个人学术风格、人格魅力、对待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人生态度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导师因素。

一、导师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近年来,许多大学生毕业时选择考研以缓解眼下的就业压力,研究生数量激增。读研的学生中有许多品学兼优者,但也有少数人政治上不要求进步、道德水平不高、心理脆弱、有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而这些都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研究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停留在党支部、支部活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进入研究生阶段,支部活动比本科时少了很多,研究生大都把自己的时间放到了科研、专业课学习以及实习工作上,支部活动组织少、活动陈旧缺乏新意,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一份调查问卷中显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只有12.9%的研究生选择“专心听课”,有47.3%选择“看专业书或英语书等与本课程内容无关的书”,16.1%选择“打瞌睡”,23.7%选择“聊天”。这说明,通过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重不足。

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职责。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与研究生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比较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秉好、思想动向等等,在频繁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方便导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导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严谨的治学风格等等都会对研究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调查显示,当问及“导师对您的影响”时,86.7%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有一定影响和影响大”,70.4%的研究生认为“导师最重要的是要具有人格魅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知,导师在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天然的时间优势和主体优势。

二、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的问题

(一)导师类型多样性遭遇学生读研目的多样性——师生关系多样化

事实上,研究生导师有多种类型。有学者认为根据对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重视程度,可以将导师分为:奋斗拼搏、经济实利、顺其自然和学术至上等四个类型。奋斗拼搏型一般为青年导师,他们有精力也有人生理想,期望在经济和事业上都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奋斗拼搏成为他的工作状态。经济实利型一般指学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取得成功,但遭遇瓶颈,自知难以突破转而追求经济利益。顺其自然型指仅仅把导师当成一种工作,对于经济利益和学术造诣都没有过多的追求。学术至上型则把追求真理和科学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愿意一生为之奋斗从而收获尊重和物质利益。当然,导师不仅在学术事业中有不同类型,每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生境界、价值追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随着研究生扩招,研究生的质量也引起很多人的担忧。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但很多人读研的目的似乎背离了原有的初衷。有学者对2010年广东省13所高校的1000名研究生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4.4%的研究生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还有22.1%的同学为了暂缓就业或随大流而选择读研究生。由此可知,研究生读研更具有功利性或者是对自己人生目标定位不清晰。

当导师的类型多样性遭遇研究生读研目的多样性,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也就更加复杂。有比较功利性的,学生管导师叫“老板”,因为研究生帮助导师做项目,导师发“工资”,二者形成了“雇佣关系”;也有松散型的,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除了毕业论文指导见过几次导师之外,二者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这种“放羊式”的管理模式非常不利于研究生的成长和成才;也有严谨型的,导师无论在个人品行修养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对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凡此种种,多样化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也对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第一,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注重物质利益。在价值取向上,逐步由过去的抽象理想主义,转变为明显务实和偏听偏信重物质利益,功利性比较强。对社会道德问题过于冷漠,更多的关注能给其带来物质利益的经济问题。择业时看重待遇、工资等物质回报。第二,心理问题较为普遍。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溺爱下成长,抗压能力较差。再加上学习、恋爱、就业等带来的压力,很容易产生抑郁、偏激等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就曾遇到过学生因毕业论文、恋爱等这些原因而产生轻生念头。第三,集体观念淡薄,过分强调个体意识。大学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已经处于自立阶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观念比较淡化。第四,诚信缺失,学术道德不端。一部分大学生考试作弊、履历造假、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惜违反学术道德,剽窃或他人的劳动成果、出卖研究计划和成果甚至于歪曲事实,伪造研究数据,和研究结论等等。

2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校扩招带来的挑战;高校扩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扩招的背景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入学门槛进一步降低,高校生源各方面素质良莠不齐,年龄结构、知识背景和心理素质差异明显,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整体下降。

(2)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渗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影响、网络化生存方式带来的挑战、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和挑战。

(3)高校德育教育体系存在问题和盲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认识不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不健全,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缺乏;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问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教育内容呆板单调,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五是教育载体单一等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

3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讨

在整体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基础上,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依靠“四支队伍”、做到“三个结合”、完善“两个机制”、建设“一个网络”,构建“三元三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依靠“四支队伍”,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依靠专业教师层队伍、“两课”教师层队伍、专职管理层队伍、学生会等学生党团组织。专业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两课”是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它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依靠和发挥两课教师的作用,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和便捷途径。高校思想政治管理人员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处在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也是解决学生这方面问题的最初参与者,必须发挥好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排头兵的作用。学生党团组织的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服务与学生,要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做到“三个结合”,立体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做到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手段的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普遍重教学、轻管理,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想道德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和完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讲座、说教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66-02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在进行着或大或小的变革。通过当前中学教育界反映的情况,在教育见习、实习和中学任教等环节中,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不能符合中学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究竟表现出了哪些问题,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笔者主要围绕这些问题,根据不同群体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在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内各大中学和宁夏大学师生发放大量的社会调查问卷,在准确分析调查问卷结论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授课理念和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社会调查中反映出来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很多高校师范毕业生到中学任教后,无法适应各方面的要求,不能够很透彻地讲解教材,不能正确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更不能很好地辅导和教育学生,教学成果不明显等,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在校老师的指导才能逐步达到中学的要求。

根据对银川市各大中学的社会调查,学校领导反映说,很多高校师范毕业生到中学以后,不能很快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于专业基本功和专业基础知识太薄弱而显得没有自信心;缺乏仪容仪表的搭理;没有一个踏实的工作态度,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会表现为对教材不够熟悉,对教材理解的不深刻而造成课堂教学断断续续不连贯;除了备课之外,备学生的能力也很弱,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不够,不能做到知己知彼;缺少一些基本的职业技能,对于一些诸如白板和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设备不熟悉甚至不会操作,有些高校师范毕业生的板书、普通话、教态等不合格;还有些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由于正好处于实习和工作尚未稳定期间而缺乏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精神,通常都会因为找工作和复习备考各种就业考试而分心和分神。

根据对银川一中、二中、九中和唐徕回中等中学教师的调查,他们对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包括实习生总体评价是,有25%的教师表示满意,有66%的教师表示基本满意,还有8%的教师表示不满意。而关于思政师范毕业生的从师任教能力的评价是,有26%的教师表示满意,有58%的教师表示基本满意,还有15%的教师表示不满意。这些信息主要来源于在校教师对高效师范毕业生的实习指导和平时听课以及在校观察所得出的信息结论。可见,对于新进入到中学的高校师范毕业生无论从从师任教能力还是工作表现来看,都不能达到要求,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职业技能等。

二、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高校师范毕业生在中学从师任教过程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高校的培养,由于高校重学术轻教学、教师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造成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存在着一些有待改善的方面。以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专业的培养为例,根据我们对部分教师与学生的调查发现,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少充分的专业训练和技能培养。有11%的高校教师在教学、作业和课程方面的参与后,认为从学院到院系学管办和教师等对学生的管理不太好,具体表现为不满意。有6%的教师认为当前思政专业的学风比较差,其表现为不满意。有8%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师范生对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不够。有14%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师范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他们对其综合能力的评价是不满意。有20%的高校教师认为师范生的从师任教能力普遍比较差,从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来说,还不能达到中学教师需求的合格要求。有16%的师范生在课程学习、作业、课程论文以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完成水平不满意。有25%的高校教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习不满意。

第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根据调查,有29%的教师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内容不合适,有38%的高校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的学习内容需要小部分更新。有28%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学生在对待课程学习、作业、课程小论文和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态度是只做一般表现。有25%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差一些,尤其在中学任教过程中根本不够用。

第三,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有16%的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了解很少。通过到中学进行实习与中学直接接触,有10%的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很少需要。还有31%的教师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很少需要更新。还有25%的教师在带队到中学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很少做过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有17%的教师对实习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很少了解。有38%的学生对实习的基本规范了解很少。在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生过程中,有2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还不够用。

第四,高校师范类培养方式与中学新课改要求相脱节。有67%的大学教师认为大学教学迫切需要与中学新课程改革相互衔接。大学生通过自身学习经历到中学进行实习参与教学、班主任工作等,大学培养师范生过程中有16%的教师认为必须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有56%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综合知识,有23%的教师认为必须要提高专业素养,还有6%的教师认为具备综合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有38%的教师希望有一个网络平台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种实习资源。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高校师范生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生源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宁夏本地区的,包括银北地区、银南地区以及西海固等偏远山区的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在学院中占三分之二,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水平较差。另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进校分数高,学习能力强,学习水平高。但是,就整个专业的情况与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相比,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综合能力较低。根源在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第一志愿并没有填报该专业,而是通过调剂进入到该专业学习,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高考分数线刚好上了线,对于其他专业的填报没有十足的把握,为了上大学而被迫选报了该专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最后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是因为在填报其它专业的过程中,由于滑档或者不能达到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而无奈之际就选择了愿意调剂,最后被调剂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上由两大部分学生组成,一部分是本来基础和学习能力就比较差。另一部分则是对该专业学习兴趣不大的学生组成,这一部分学生是被迫调剂到该专业学习,从学习兴趣上来说,他们对该专业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心驱动力,所以也影响学生在学习该专业的过程中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第二,高校师范专业教师的授课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通过以上在中学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师范专业学生存在着很大问题,但是存在的更大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师范专业的任课教师的任教观念和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随着全国大范围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广以来,中小学教育不断对课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科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之推广至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对教材的改版和对知识体系的调整,而是针对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对中学教育的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改革,而课程改革是改革的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基本平台,调整中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尤其对知识的难易度也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完全取消了以前的偏难、偏旧和偏繁的课程内容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学会活学活用。因而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而教师是利用教材教学生的主要角色之一,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好教材,如何有效地教好学生成为了每一位教师最主要的任务。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考核考评制度也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当然这些也都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即任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意识的转变而作为前提的。

第三,课程设置与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存在差异。中学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的高校师范类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所开设课程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中教法三门基础课为主的各种课程,随着中学新课改不断推广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依然是中学新课改之前的那些课程。从高校师范类毕业生的自身发展来看,毕业后不符合各大中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的要求,形成了高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同中学教师岗位需求相脱节的怪圈现象。因而,可以看出,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陈旧,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学教育教学改革而进行及时的改革和变动。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不能很好地规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教育教学管理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考勤、考评和考试等,由于大学生活较为松弛,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自由。对于一些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进入到大学阶段以后,不仅不能保持高中阶段的良好习惯,甚至会倒退,学习成绩只求不挂科,没有积极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大多数学生进入到大学以后,沉迷于网络游戏,沉浸在谈恋爱的爱情生活当中,还有的学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校外做兼职。之所以出现这所有的一切不良现象,除了学生自己的自制力较差以外,最主要是由于教育教学管理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敢于翘课,敢于故意迟到或早退,敢于懈怠学校的管理,尤其很多学生不惜丢失诚信而在考试中打夹带、左顾右盼,抄袭严重。

综上所述,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培养,主要以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当中,其主要表现在,该专业的学生情况没有明确地做出深入了解,缺乏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的培养教育,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意识、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管理等都没有和新一轮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骤保持一致,导致高校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岗位的需求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所以,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促进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更加胜任中学教师的岗位需求,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宁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2009.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运用的各种媒介形式并传递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种育人活动。现如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微信、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携带物,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品格、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因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一定新载体包括手机短信、微信微博和网络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创新大学生载体教育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举措,是在新时期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客观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情、社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素养和行为表现也出现新变化与新情况。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形式,以便跟上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从而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自由发展,实现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宏伟目标。

社会信息快速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出了新挑战。随着信息随带的到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主流信息与非主流信息给大学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影响,混淆了视听,也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提出了新挑战。一是当前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难以跟上现代化的信息传播速度,很难适应电视、广播、报纸等这种旧式滞后性和低效率的载体,急需跟上时代步伐。二是学生接受能力强,超前性、跟风性、潮流性是大学生的个性风格,而网络信息渠道多、覆盖面广,使得课堂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同一个信息接收平台,导致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和影响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信息网络空间参差不齐,多元化、亚文化等观念充斥其间,其交互性、海量性和虚拟性以及隐藏性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价值观念歪曲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甄别能力差,手机、Q群等网络信息模糊视野,思想变得随意,意志力下降。这种情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特别注意现代媒体对大学生的冲击力和负面影响力,如何引导大学生学习积极健康的文化,不断增强信仰,如何把网络信息时代不对称的信息转化为正确的价值行为,是高校管理工作者探索焦点问题,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高校教育改革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高校开展了以内部管理体制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与探索,但效果并不明显。现如今,高校迎面而来的是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不适应,给传统的高校思政带来了巨大瓶颈。例如,高校学分制改革,学生选修课,文理科打通以及分级教学管理等出现,打破了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开放性和自由度更强,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弱化,甚至难以在时间和地点上同步进行。敞开式校园给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困难,打乱了原有的校院系班管理框架,教育和管理变得自由而松散,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革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旧的机制体制的藩篱束缚,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模式,建立适合大学生实际、个性、喜爱、心理需求的工作载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增强大学生思政时代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原则

唯物论认为,原则是观察事务与处理问题的准绳和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优化创新。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优化与创新不能随心所欲地发挥,而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继承创新原则。创新载体是已有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继承上的一种发展、超越和提升。高校中有许多优良传统载体应当合理地继承并需要大力弘扬,例如,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培训班、开会、作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开展党团活动等,都是应当合理而科学地继承和发展的,不能全盘否定掉。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以生为本,学生喜爱的课程理论和各项活动,应继续坚持和完善,而学生厌倦和反对的应及时更新换代,坚决取缔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只有在安排密度上、运用时间上,要恰当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避免重复和活动形式的单调死板,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的功效,不断增强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大学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潜移默化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达效果和目的,须是一个逐渐灌输和渗透的过程。理性和抽象地加强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灌输固然重要,但校园文化和优秀历史文化等这种隐形无形地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可或缺,甚至会超越显性文化的载体。墙壁的名人名言,著名校友的精神,一条文化长廊,这些都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载体运用要优于这种渗透方式,比如,校园社区文化、社团文化、艺术节活动、寝室文化建设、大一军训、周末劳动大扫除等等,都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往往会让学生无形地感受到某种启迪感悟和熏陶感染,纠正了错误的人生理想和歪曲的价值观念,真正强化了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吸引力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吸引力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之一,是高校思政内容创新的根本需求。除了在教育载体内容上加强改进和优化方式方法以外,载体的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以及载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突出,自主性较强,有理想有抱负也有渴望成才,爱美、好动、时尚、选择是大学生的真实写照。因此在育人载体上要考虑全面,在选择载体上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不断增强载体的有效性和感染力。

三、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创新的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递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信息,是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可谓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须从优化活动载体、优化管理载体、优化课堂载体和优化服务载体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创新大学生的活动载体。活动载体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活动,将活动孕育于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提高思想觉悟。高校在创新思政载体上,应注重活动载体的层次化、特色化,分门别类,分类指导,精心谋划,从形式到内容上做到思想性、教育性、生动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统一。其一,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把活动目标与解决大学生心理普遍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义务服务进社区、志愿支教、无偿法律援助、送温暖送爱心、结对扶贫助学等活动,力戒走过场、搞名堂、不落实。其二,开展健康有益的大学生文体活动。利用海报和编辑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拓宽视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在活动方式选择上大学生文化状况、工作特点、年龄层次和兴趣爱好,举行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等。其三,举办大学生学习活动,开办“第二课堂”,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教育基地,感受革命伟人的精神风格;主动参加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宣传展,举办训练班等,发挥形象化教育的辅助作用,把说服教育落到实处。

创新大学生的传媒载体。新闻传媒载体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应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重要形式。尤其是QQ空间、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日益广泛,这种忘了载体具有开放性、信息的海量性和及时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远远要胜过报纸杂志、宣传橱窗、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传统的媒介的宣传作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媒体创新势在必行。一是,网络载体创新应该观念和理念的改变。新型网络媒体的出现并不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削弱,恰恰相反,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载体创新提供了重要新方式和方法,带来了新教育契机,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重新审视并更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目标和原则。二是新兴网络载体的创新应是机制的优化。大学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机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利用网络载体做好学生的思政工作,加大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的监管,积极倡导大学生寝室文明上网、文明交友。

创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载体。所谓日常管理载体,就是指让各种高校的日常管理活动承载并传导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 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当中,从而达到优化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育人实效。但我们也应看到日常管理过程中还仍然存在各种漏洞和困难问题。因此,做好高校日常管理载体的创新,应首先要提高高校管理育人的意识,更新管理理念,形成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氛围。要不断完善大学生日常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并加强配合力度,在高校各系统、各部门之间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和凝聚力,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其次,高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道德修养能力,营造浓厚的以师生为主体的民主管理的氛围。三是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自身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用率先垂范来影响学生,达到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目标。 四是要以生为本,与学生平等互动,要营造公平、民主、科学的良好氛围,争取得到学生认同、接收和赞成,进而支持和参与高校各项事务的管理,实现日常管理刚性与柔性、民主性与开放性的有效结合。

创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载体。马克思在其博士毕业论文《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社会社会的一切都是实践,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源。参与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社会实践载体的创新应是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大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应紧扣“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认真总结历年开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把握生活实践规律,积极探索大学生暑假义务支教、开展三下乡活动等长效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持久性和新颖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成效、见实效、形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应突出社会实践案列教学,采取图片、声音、PPT等多形式,图形并茂,绘声绘色,展现给大学生面前。例如,在全国许多高校中推行“第二课堂制”,这更是创新思政育人载体的有益尝试,值得广泛推广实行。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应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高校每年每学期都应该策划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途径,力求把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专业学习与理论研究、择业与就业相结合,大胆创新实践思路,在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大力开展“爱心乐园”学雷锋活动,大学生“进千村调查”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践履社会责任感和砥砺品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3.

[2]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胡滢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 2013(9).

[4]宁廷国.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5).

[5]柯文进.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思考[J] 北京教育 2011(5).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的逐步增加,许多高校在研究生管理的某些方面未能及时跟进,造成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来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最重要的教育形式。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民族复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招生人数从2000年的12.9万增加到2007年的42.4万人,增加了3.29倍,录取的研究生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不断产生,如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这必将导致研究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人生探索,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思想道德观念。

1 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

1.1 诚信意识缺乏

有一份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占0.48%。另外,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简历失实,助学贷款失信等一系列问题上,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所做也有些令人失望。例如,在毕业填写推荐材料时,部分毕业生为了能在众多应聘者中用人单位的注意和重视,使出浑身解数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夺目、完美无缺以至言过其实;虚构在学校间的任职情况,编造社会实践经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摇身一变,成为“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部分毕业生在面试中面对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发现其能力平平。

1.2 集体主义淡化

现在,研究生只有一年的时间在一起上课,其余时间分散在各自工作室,跟导师做课题,做实验,再加上集体活动较少,基本处于相对分散、以个人为主的状态。学院对研究生的管理也大多采取“自由式管理”,与管理人员接触较少。加之平时缺乏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主生活,研究生的集体活动少,从而造成研究生之间关系比较平淡,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缺乏集体荣誉感,造成了集体主义观念淡化、个人意识加强,缺少团体协作意识。目前,又加之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学生中蔓延,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膨胀也导致了集体主义的淡化,一些青年学生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什么是都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逐步丧失社会责任感 。

1.3 组织性、纪律性淡薄

随着研究生的来源、年龄范围不断拓宽,他们思想意识差距逐渐拉大。经历的不同、需求的不同、求学目的的不同造成了思维方式的不同,种种差异给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存在着人员分散、难于集中,安排集体活动困难等实际情况。有些研究生以个人事情多、学习忙为借口,躲避教育与管理;有人认为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学位,而忽视对自己思想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处处强调个人价值与利益,对思想政治教育持冷漠或抵触的心态,组织观念淡薄。

1.4 人生目标缺失

当前,一部分研究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重物质轻奉献,重利益轻追求,还有的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使用主义的影响,把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的标准,在他们心中金钱和人的地位是等同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部分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1.5 心理素质较差

部分研究生不会自我减压,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遇到难题总是压在心里,从不与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使得他们精神萎靡不振、意志消沉,严重的甚至造成精神问题,无法继续学习。

2 加强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2.1 配备专职思想教育辅导员

现在有些学校研究生也配备了辅导员,但是,由于研究生辅导员是兼职的,大量的本职工作必须完成,辅导员工作也就变成了额外负担,由此导致出现研究生几乎没有思想政治辅导员,日常的德育教育几乎变成了空白的现象。为此建议,设立专职辅导员,保证他们德育教育有专人负责,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德育教育制度。

2.2 培养过程中加重思想道德考核比重

现在,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把思想德育表现作为是否达到培养要求的考察指标之一,但是从来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硬性标准。这样一来,不论是思想道德上存在着什么问题的研究生,只要毕业论文、科研能力达到了学校要求,就会顺利毕业,从而使研究生的培养只有专业标准,而没有思想道德标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有关部门必须制定出相关政策,把思想道德标准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硬性标准。

2.3 加强对导师思想道德考察

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都实行导师负责制。近年来,由于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导致导师匮乏,从而出现了导师队伍把关不严的情况,部分导师思想觉悟很差,自然不可能培养出思想觉悟较高的研究生。因此,今后必须重视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觉悟的严格选拔,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德育觉悟的研究生。

2.4 改革完善思想道德课程体系和内容

学校除了开设思想政治课,同时应开设研究生形势与政策课,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研究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组织几场大型报告会,邀请相关专家为研究生作形势报告,与研究生座谈,回答研究生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化变为形象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采用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知识竞赛、论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在研究生中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力度,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同专业学术研究相结合。

2.5 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全体研究生进行1-2次集体活动,为大家相互交流创造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学院也尽可能的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大型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体育比赛,增强大家相识的机会,促进大家尽可能的多交流,增强研究生彼此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总之,在研究生日常管理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在新形势下把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程华.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1):60-61.

[2] 方燕.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23(8):4-7.

[3] 陈汉能.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105-108.

[4] 毛保华.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18-20.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分工;协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31-02

随着经济社会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新途径、新方法,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传统的辅导员单一从事学生直接管理的模式也表现出了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难以做到精细化、专业化,而一些高校提出的以导师为纽带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合作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

一、问题提出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高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随着部分高校以导师为纽带的专兼职辅导员加专业班主任协同工作模式的提出,共同打造一支由辅导员队伍、专业班主任队伍、导师有机结合的强有力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队伍,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打造共同出谋划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重视。目前较多高校的辅导员专业知识背景一般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毕业,且在学生日常综合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当丰富经验的高校教师,而专业班主任则选拨了熟悉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习特点、人才培养要求的课任教师,导师则聘请在该专业领域有相当建树、熟悉专业的发展方向及就业市场要求,能对学生的近期生涯发展作出相应指导的人。如保发挥这三者的各自功效,各尽其责,形成合力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协同工作的优势

1.有利于学生工作的职业化及学生发展指导的针对性。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大学生而言,在学习方式,专业认知、心理、环境适应、生涯发展等方面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课题。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往往一个辅导员要管理好几个班级,甚至是好几个专业方向不同的班级。辅导员在负责这几个班级的日常管理、思想政治、心理疏导等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专业指导工作,这对于辅导员,特别是所管理班级非所学的相关专业的辅导员来说,无疑是件难事,超出了辅导员的能力范围。

导师和专业班主任的介入能够较好地解决辅导员在学生专业知识指导上的短板。有了导师和专业班主任的介入,辅导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专业特长,专业班主任则可发挥在学生专业意识的引领、专业素养的打造、专业知识的提高等方面的专长,导师则在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各司其职同时发挥合力,既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打造,也使得辅导员和班主任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同各自的人生规划及职业生涯平台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由于辅导员队伍不稳定、职业发展平台不稳固而产生的队伍流动性过大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同时对于辅导员工作经验积累也大有益处。导师和专业班主任的介入,也是对辅导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管理知识完备,而专业知识不足的弥补,更重要的是,能让辅导员针对性的释放和分化学生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避短就长,针对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项辅导。导师和专业班主任则可更多专注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及人生发展。

2.有利于学生工作专业化。相较于辅导员单一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导师为纽带的高校辅导员与专业班主任的协同工作模式,使辅导员原有繁重的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得以针对性的分化与整合,重点改善了多数辅导员在专业上无法指导学生,事务庞杂、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对于学生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加之,高校辅导员多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与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相关的专业,可以实现由以往单凭实践经验向理论指导加经验积累相结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促使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化,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一门具有内在规律可循和方法技巧得以继承创新的教育科学。否则,如果学生教育管理达不到理论化、科学化的高度,辅导员岗位不能作为一个专业技术性岗位进行设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作为一门专业持续发展,势必会降低辅导员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度,辅导员看不到工作的真正价值与将来的发展平台,进而把从事此项工作作为今后进入行政职能部门、转岗为专业教师的一个过渡。职责上的划清,职能范围的专注,势必会造就一批在学生管理上的专才,各抒己长,互补其短,有利于学生工作的专业化。

3.有利于针对性的打造学生综合素养。当前许多高校辅导员岗位从业人员所学专业多数与所管理班级所学专业相关较少,对专业特色了解甚少,在单一管理模式下,辅导员会因管理学生过多,难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深入具体的交流和引导,同时由于辅导员对所带班级的具体专业特色、学习规律、市场需要以及岗位胜任能力不一定熟悉,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专业素质打造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将选聘的专业班主任和导师多为该专业学科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人员,学科背景丰富,对专业及市场岗位需求了解深刻,借助其学术积累优势对学生加以思想熏陶和专业引领,对学生进行专业素养、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学习方法以及就业指导等教育。在此基础上,导师、辅导员与专业班主任职责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术业有专攻”。

三、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的职责划分

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在协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如何分工协作,各自的职责如何划分是当前思政工作中讨论的一些热门话题。以下列举了我国部分学者的看法。

滕怀荣、章小成认为高校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有: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学习指导、学生成长成才规划四个职责。而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思想政治教育、团学活动与组织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学生就业管理五个主要职责[1]。王振钰认为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品德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日常事务工作,包括开展班风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及勤工助学、助学贷款事宜等;班主任则负责学生的学风建设、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事宜[2]。冯婵璟则认为,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涉及学生党建、学风建设、班团建设、学术社团管理、学生社会实践、学生科技活动、宿舍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指导、贫困生工作等,其核心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日常学生的思想教育、参与和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在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等[3]。陈凯等认为,辅导员工作主要体现在“面”上,其本职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学风建设、学生党建、社团管理和助学等方面,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和人生导师;班主任工作主要体现在是“点”上,其工作原则是:重在熏陶、淡化管理。负责学生的专业思想建设和专业学习,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等[4]。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辅导员、专业班主任与导师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主要核心职责为前者管思政方向,成为学生思想政治的解惑者与心理困惑的咨询者,后两者管业务水平和专业发展方向,成为学生学业知识的指导者与职业发展的导航者,三者的共同目标是以学生为本,共同打造学生适合市场需要的综合能力素质。各自围绕这两个核心职责及相互配合下的一个共同目标,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各司其责,同时存在工作上的互相交叉与配合支持。

四、以导师为纽带的辅导员与班主任协同工作机制

1.以工作职责为依据,建立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分工协作的长效机制。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条例明确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和相应的考评、聘用机制。如果三者权责不清、分工不明,遇事相互推诿,工作就无从谈起。明确分工,合理评聘可调动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三者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统一的长效机制。

2.以导师作为纽带,联结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工作。当前,部分高校实行的导师制,一名导师承担着一个班级甚至几个相同专业班级学生的专业认知、自身定位、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实施等方面的工作,指导着学生总体的生涯发展。导师在对相应班级的指导过程中可以综合辅导员和专业班主任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班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3.以学生为本,打造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导师、专业班主任、辅导员不应过分强调各自工作的重点,而应以学生为本,经常沟通、互相协调、优势互补,发挥合力,共同为学生思政工作及人才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各自高校的情况、人才培养方向、岗位胜任能力需求标准及学生的实际所需,建立导师、辅导员、专业班主任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比如导师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专业班主任则主要通过人格熏陶、榜样示范、专业引领等层面对学生产生影响;辅导员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贴心朋友,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符合社会需求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三者围绕学生这一共同的服务对象各司其职的同时形成工作合力。

综上所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的相互合作。辅导员、专业班主任、导师的协同合作之路还需要更多的探索,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参考文献:

[1]滕怀荣,章小成.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协作管理机制探析[J].学术纵横,2009,(9).

[2]王振钰.高校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队伍模式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3]冯婵璟.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培养人才的三重保障[J].高教论坛,2008,(2).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育人队伍;合作关系

本文则针对查摆出来问题进行整理与分析,借鉴有关高校的先进工作实践经验,尝试提出几种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合作模式,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育。人制度的建设与选择提供启示,以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导师三支育人队伍的育人合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发展。我们针对未实行或未完全实行辅导员制的院校发放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部分师生的访谈,主题是“你认为你的学校目前是否有必要设辅导员”。调查结果令人意外,认为有必要实行辅导员制的比例占到51%,可有可无和没必要的比例占到49%,基本持平。访谈结果显示,师生普遍认为实行辅导员是总的趋势,国家要求实行是基于高校辅导员的良好作用的发挥的。但要实行辅导员制,必须有相关的选拔、培养、使用、考核、奖励及今后出路等政策措施做保障,使辅导员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能限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没有实行专职辅导员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立即着手准备实施辅导员制。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后,本科生导师、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较以往有了不同。导师是以学业指导为主,辅之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生活指导服务等工作;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营造良好的班风,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指导;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具体的学生管理、服务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内,“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进程,这支队伍应该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服务型转化”。因为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工作实践中,不同的高校可以有选择性地实行不同组合的育人制度。在此,尝试提出以下几种可资借鉴的合作关系模式:

一、“二二四”合作制

“二”分别代表的是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四代表的是四年大学时间,不同的年级、时间配以不同的育人队伍。“二二四”合作制就是低年级(一、二年级)新型班主任制,高年级(三、四)年级导师制,每个年级配备专职辅导员贯穿四年学生管理。

所谓新型班主任制度,“是要减少传统班主任的非学术性的学生工作,班主任由‘学生管家’向‘学业导师’转变”。也就是一些诸如学生请假、检查宿舍卫生、组织会议等琐事不需要班主任亲自去做,新型班主任主要是引领学生了解专业、融入专业,建设优良班风、学风。低年级实行新型班主任制非常有必要,因为学生入校时间短,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的学习方式,对所学专业不十分了解,需要新型班主任及时对学生施以个性化的指导,某种程度上新型班主任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只是指导的人数较多;等到了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兴趣和特长,选择性的确定各自的导师,导师因为带的学生较少,可以更深入、更具体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辅导员制自实行以来,经历了反复试验,目前,已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新建本科院校可以直接借鉴成功的做法,选好、用好辅导员。

二、“二二四”导生合作制

“二二四”导生合作制指的是低年级(一、二年级)配备新型班主任、再辅以导生(助理班主任),高年级(三、四)配备导师,每个年级配备专职辅导员贯穿四年学生管理。

“导生制”最早可追溯到孔子兴办私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次相教学”,“导生制”正式形成源于18世纪90年代末英国教会和印度公益会的贝尔―兰卡斯特制。新时期高校的“导生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助理班主任制度,指的是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工作能力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担任“导生(助理班主任)”,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对新生或低年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和组织管理。一、二年级由新型班主任来具体管理和教育,其实也兼任了导师的职责,日常琐事由导生(助理班主任)来处理。三、四年级时再配备导师,这时的导师有点像研究生导师但又不完全相同,除了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就业择业等具体问题。每个年级都要配备专职辅导员,在具体的学生工作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兼任班主任)+低年级导生(助理班主任)+全程导师

这种合作关系是针对学生总人数较少(总数在500人以下,每年新生入学人数在100人左右)的院系。在一、二年级可以每个年级设立一个辅导员,辅导员兼任班主任。此外,在每个班级配备“导生”(助理班主任),在辅导员(兼任班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与服务工作。按照学校导修制管理办法,选拔优秀教师做导师,每个导师指导每个年级5名学生,大学四年全程跟踪教育服务。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的角色与职责冲突,有效地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全程导师四年的全程跟踪教育服务会根据学生的四年发展变化、价值取向、职业选择等因素更加明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

大学生的发展是祖国的未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工作是关系到民族发展、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高校建设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支育人队伍建设是高校在社会复杂形势下对学生加强管理与引导的重要举措。民族地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有效开展育人队伍建设,统筹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好相关的聘任选拔制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选任出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专业引领的大学生育人队伍。

参考文献

[1]廖济忠,徐建军.结构转型: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关键[J].现代大学教育,2006(4): 25.

[2]付八军,高校三种育人制度的冲突与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10(4):45-49.

作者简介

徐利颖(1973-),女,赤峰学院组织统战部副部长,副研究员,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协同建构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出现倍增;鉴于此,国家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2012年,教高〔2012〕4号文件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的目标功能,建立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接收高校学生实践制度。究竟以何种原则、方式、标准加以推进,促进实践育人的目标体系构建?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下简称思政专业)为例,就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协同建构展开探讨,旨在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界说及理论阐释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内涵

实践教学概念,最早源自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论思想。这一实用主义思想不但影响美国教育,也影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1]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实践理论。对蕴含的“惯习”和“场域”分析发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创造出支持性的“场域”和培养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惯习”结论。[2]“实践理论要同时考虑外在性的内在化,内在性的外在化的双重过程”[3],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解释逻辑、行为方式和解决方案。

(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

作为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地位的实践教学,哲学、知识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情境学习[4]等均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实践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成为实践教学中的根本性指导,对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轻技”和“重术轻器”具有积极作用。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主张关注知识结构、学习者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探索与发现未知、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5]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交互,视知识为一种基于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情景活动。作为一种情境活动,社会实践不仅反思和审视传统教学,而且提出认知学徒制、抛锚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等实践教学策略。

二、传统思政专业的社会实践课程建设概况及问题

快速工业化中,工具理性强化与价值理性弱化成为思政专业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的关键性问题与矛盾症结所在。当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统筹兼顾各学科专业内部差异性问题上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社会影响和认知度较高的自然科学,较多投入实践教学获得正常运转;而对于社会适用面广,实践基地选择存在适用的人文社会科学未获得应有重视。学科综合特性弱化专业性,思政专业尤其如此。事实上,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发展最终目标,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建立的本源。应围绕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目标,在优质品牌化理念指导下拓展实践基地的规模和数量。[6]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践教学水平不高、缺乏制度化、教学实施与基地不健全、考评机制体系欠科学等问题,[7]旧的问题尚未破解新问题不断涌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校实践教学与就业发展脱轨

实践教学缺位,学生的实践能力未获得相应提升。在对某高校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研发现,在2011级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有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公共关系与实践、班主任工作技能、军事训练6门,2014级调整并增至7门。教育活动学分由2011级的23.12%,降低为2014级的14.78%,降低2.02个百分点。按照课程与教学环节相关强弱度,2014级培养方案调整为军事训练、社会实践、计算机实验、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公益活动、创业创新实践。除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和军事训练3门课程正常开展之外,其余课程实践教学几乎形同虚设。

(二)激励机制不足,职业倦怠增强

高校人事制度和工资绩效改革滞后,平均主义“大锅饭”分配方式严重阻碍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一是高校“行政化”不仅未去反而加强,导致教学的中心地位遭到弱化;二是对教师更多地约束,缺乏科学激励示范与引导参与,强化“官方课程”,难从根本上增加实践教学权重。研究发现:缺乏激励机制,教师除部分自觉和职称晋级需要外,大部分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教学。即便投入,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职业倦怠进一步增强。

(三)实践教学注水,缺乏专业师资

大学生就业多元取向,导致对教育实习重视不够。有人借自主实习之名通过熟人关系盖章敷衍了事,当然,大部分学生参与集中实习。可条件稍好的实习单位,出于教学质量、教学进度考虑教育实习变成见习。作为师范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教育实习存在“注水”现象,其余实践教学便可想而知。事实上,实践教学与师资匹配、科学研究密切关联。调研还发现,某高校思政专业16位专职教师中仅5位双师型教师,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近乎纸上谈兵。办学30年,仅28篇教改文章。无不反映教学质量弱质。令人担忧。

(四)实践针对性差,目标不够明确

实践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在实践中寻求真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发展使命感。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和扩展学习空间,将人生理想与社会现实接轨。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实践能力相对欠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服务能力弱化,很少从就业和人才培养供给侧实施改革。另外,实践内容设计和环节安排浅层次、粗浅化。

三、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规律性与目的性

(一)规律性:实践课程建设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实践教学中,合规律性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按照规律办事。体现在课程性质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与建构逻辑。社会实践课程建设上,就是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性。1.遵循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内在逻辑实践教学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问题。无论办学层次、专业定位等宏观方面,还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环节等微观方面,合理性建构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在推行实践化建设、系统化建设、规范化建设和内涵化建设上深下功夫。”[8]既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改革,提升质量的逻辑选择。2.尊重学科建设的逻辑规律和实践理性实践教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第4~7学期,要在学习公共平台课、学科平台课,甚至部分专业平台课基础上展开,既有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经验。思政专业的规范化建设,必须遵循专业建设规律,内在逻辑、本质要求与科学路径。人才培养既要严格按照规律办事,又要在尊重实践基础上开拓创新。实践教学本质上是实践证实和理论求真的过程,倘若脱离理论指导与实践检验,学科建设无异于“缘木求鱼”。3.符合人才培养的运行规律与实践逻辑加强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基地化、课程化建设,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受真实、体悟真知,最终实现能力提升与观念转化。实践教学的系统性与创造性,亟需学校主动与政府、社会以及企事业单位协同建立实践基地。诸如借助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助学校、厂矿、企业以及乡村等载体,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借助社区福利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公益机构,建立社会活动基地。

(二)目的性:实践教学的底线思维与目标体系

合目的性是指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实践活动,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实践教学合目的性,内含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价值与目标的协同建构,目标体系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内在统一。第一,知识目标。实践教学不仅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丰富和发展理论,并促进知识生成、知识创造以及知识再生。第二,能力目标。本质上,实践不仅在于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更在于通过实践验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在教师带领下,将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扎根基层磨砺自己。第三,认知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性解决。第四,价值目标。通过社会实践课程建设,将课堂教学转为课外教学,有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EQ”和“IQ”,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善恶标准。

四、深度推进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思政教育专业建设的生态位建构

作为一个开放性耗散系统,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手段、以就业为目标、以发展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就业与发展的底线思维实施生态位建构。第一,课程设置生态位。正确处理专业与非专业、基础课与通识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及课程与课时的权重。第二,专业建设高势位。思政专业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具有明确政治方向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理论人才,通过实践教学将理论内化为实践动力和行动指南。第三,人才培养专业位,要具备在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的能力,且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的宣传、组织和管理。

(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与学分权重,强化教学过程参与和全程指导,以及实践成果转化。建立一个与政府、企业、学校、社会、个人“五方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政产学研用整体性育人。一方面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师,另一方面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服务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组织管理,具有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注重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及规范性

加强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第一,教学安排上,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必修课注重实践教学安排,建构起互通的知识体系。诸如选修课中的调查研究、下乡支教、政策宣讲以及社会服务。第二,教学推进中,课程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和逻辑性,确保实践教学持续性开展,满足不同年级实践需求。第三,教学规范,健全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明确权责与制度化规范管理,规避惯性思维和形式化实践。

(四)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联

实践教学的实践性,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展开的。脱离理论指导实践是盲目行为,思政专业师范性特征,决定为中小学培养扎根基层的思想政治教师、思政工作的教育与实践者。选择定向性和专业性教学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定向性”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以及专业素养。

(五)注重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效果测量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第一,教学过程开放性监控。邀请用人单位、家长和社会等第三方机构参与,建立客观公正的质量监控体系。第二,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设计一个科学的评价表让学生从大一到大四进行自我成长测评,并将测评成绩计入成长档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最终走向成熟,实现监督者监管自身。第三,教学效果综合测评。监控内容涉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过“课程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自评与互评、校内与校外、定性与定量等综合测评机制。

(六)强化教师主导与实践主体无缝对接

根据获取信息由感知到把握,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双向流动和反馈过程,需要积极注重实践教学的信息交换与解码过程统一,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无缝对接。一是强化教师对专业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将理论内化为能力。二是对学生实践行为实施能力建构,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角色与知识能力转化。三是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性与目的性,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

(七)注重实践成果转化与实践产品开发

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创业实践、就业择业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推进课程资源空间整合与育人体系整体优化。一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运用科学化手段促进实践教学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二是将实践成果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否定之否定中,建构科学的知识生产链和产业生态链,以及知识再造价值链。三是在反复实验基础上,将成功的实践模式加以推广。

五、结语

未来议程中,实践教学需强化以下问题研究。第一,强化系统集成研究。诸如实践教学战略性、教学安排针对性、课程设置合理性、实践过程规范性、考核评估科学性等方面。第二,强化整体性研究。实践教学与国家战略、知识转化、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结合,突出实践性、方向性、价值性和目标性科学建构。第三,强化“品牌”战略凝练专业特色,建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成长发育型问题,实践教学究竟如何开展以提高实效性,依然期待学界同仁与师生一道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借鉴、传承与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与美国综合大学影视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比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3):11-16

[2]刘洋.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48.[3]皮埃尔•布迪厄,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127-131.

[5]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7.

[6]吕丹,高鸣.社会科学类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4):90-94.

[7]刘涛.地方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