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市场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87-02
1 引言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同时这对于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化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基本取向,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重大:在宏观增收方面,农村的市场化改革,可以保证我国商品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拓展中国的消费市场,增加国民收入(、杜宇,1994);在微观增收方面,市场化也成为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蒋满霖,2003;李玉红,2006)和农村“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三大主要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且可以为资本投入农业领域提供市场机会,形成对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2004;周小云,2006)。
然而农村的市场经济在推进的过程中却受到了一些阻力。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农民自治组织――村委会的视角出发,探讨阻碍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因素。在市场经济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农村基层村委会组织的职能缺失以及职能的扩大化,村委会成为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替代品或者起着阻挠作用,并进而影响了农村各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而且由于村干部自身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又缺乏必要的外部监督机制,所以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进而综合影响了农村的市场化进程。
2 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村委会与农村市场化
在将村委会与市场化结合起来分析时,我们必须注重三个方面的因素:市场客体、市场主体以及交易体制。市场客体作为农村市场上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主要受市场主体的供给以及交易体制的影响。而市场的微观主体,即农村中广大的转业农民,是农村市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主力军。市场化的交易体制是农村市场的内部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市场化进程推进的速度。
以下的理论分析框架就是农村在市场化进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内部的正常市场交易体制发生了扭曲,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以及其数量,阻碍了农村市场化的进程。而在中国一些农村的现实状况中我们发现,这种内部交易体制的扭曲主要来源于村委会干部的行为选择。他们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在村委会管理事务以及自身牟利中寻求一种均衡,当这种体制的外部约束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这种均衡最终会被打破,并达到另一种均衡。并且在村集体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村委会干部的牟利往往与对普通农民利益的蚕食是结合在一起的。外部的约束监督的减少可以使其在既定资源下实现自己收益最大化的风险有所降低,从而蚕食更多普通农民的利益,使得市场主体数量的较少,影响了市场化进程的推进,阻碍了农村的市场化。
由于现时生活中,村委会与其组织成员村干部的行为选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在以下的理论模型中,我们对村干部行为选择进行分析,以使我们的分析能更清晰化。首先我们来分析村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个人,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同时所面对的行为选择。其次将村干部的行为纳入村委会组织的集体行动中,进一步分析其行为选择的变化。
2.1 村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个人的分析框架
个人选择是相对于集体选择而言的,只要一个人i的福利Ui只受到他自己所选择的经济活动的影响,即Ui=Ui(X1i,X2i,X3i,……,Xni),这里X1,X2,X3,……,Xn为经济人i的经济活动。
2.1.1 几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1)村干部在特定的时间内只从事两项工作,一是农业生产,一是村级管理事务。
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收入(I1)、因管理村级事务所得隐性收入(I2)及工资收入(I3)。
(2)村干部农业生产有恒定不变的资本、劳动力投入,且农业生产收益率一定。那么农业生产所取得收入只与其投入时间有关,也就是与其管理村级事务的多少有关,投入村级管理的时间越多,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就越少,则农业收入越低。
(3)村委会管理村级事务具有一定的机会成本,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村干部会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将管理村级事务与为自己谋利结合在一起,使其隐性的收益加上工资收益不低于机会成本。
(4)他们的基本工资不变,且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1.2由以上的假设我们容易得出
(1)村干部的收入函数:I总=I1+I2+I3
(2)由于在假设中剔除掉了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对村干部收入的影响,所以四个收入函数皆为管理村级事务(m)的函数。I总(m),I1(m),I2(m),I3(m)
(3)I1(m)是一个随m增加而递减的函数,即dI1/dm
(4)由假设条件(3)可知I2(m)是一个递增的函数,这是因为村干部的机会成本是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外出务工,他们收入的增加是一个递增的过程,且其增加速度递减。即dI2/dm>0,d2I2/dm2
(5)I3(m)是一个常数,即dI3/dm=0。(如图1I3(m)曲线所示)
图1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村干部,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收入最大化。其最大化的条件是一阶导等于零。dI总/dm=0。
即dI1/dm+dI2/dm+dI3/dm=0;
则dI1/dm+dI2/dm=0
由于dI1/dm0只要其绝对值相等即可。
|dI1/dm|=|dI2/dm|
由一阶导的几何特性便可得出,当曲线I1和I2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所对应总收入达到最大。由图可以看出在m*处达到最大,最大收入为I(m*)。
2.2 村干部作为村集体一员的行为分析框架
现在,我们将村干部的行为纳入村集体组织的体系中,即Ui=Ui(X1i,X2i,X3i,……,Xni,Xmk)。即村干部i的行为选择已不能仅从与自身有关的n个经济活动有关考虑,还要考虑到村集体k的m目标行为的影响。
假定村集体的整体福利目标为X,为使X最大化,最能代表全村农民利益的村委会所实施的行动为Xi,在此行为选择下,村干部的净收益YIi;村委会干部的效用目标为Y,为使Y最大化,村干部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所实施的行动为Yj,其净收益为YIj;则有:
(1)X∩Y=。即村委会干部个人的利益与村集体的利益完全相悖,二者的行为目标没有共同的部分。但这只是一种理论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村委会干部也是村集体的一份子,这种冲突不会存在,不予以进一步分析。
(2)X=Y。即村委会干部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利益没有冲突,二者的行为目标完全一致。从亚当?斯密经济人“利已心”的前提出发,这也只是一种理论的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极少存在,也不作分析。
(3)X∩Y=B。B为X与Y的公共解,即村委会干部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和村集体利益的代表,其福利效用目标不是完全一致的,也不是完全相悖,但其有公共的部分B。这是村委会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经济行为的一种常态,也是村委会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若YIi>YIj,村委会干部更倾向于实施行动Xi,则村委会干部在全体村民整体福利水平提高的目标下选择行动,最终有利于农村市场化的进程。若YIj>YIi,村委会干部更倾向于实施行动Yj,则村委会干部会在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选择行为。这样的话,在村集体总的经济利益一定的条件下,普通村民的利益可能因此受到蚕食,最终影响农村整体经济的发展,阻碍农村市场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尽管现实中村委会作为村民一个自治组织而存在,但长期所形成的基层管理体制使得村委会具有双重性质,面临着村民支持和上级机构管理的双重制约成本。这样就会加大其选择实施Yj的成本(被检举的成本、名声受损的成本及不能连任的成本等),且会随着YIj偏离YIi越来越大,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从而使YIj
从而,村委会干部的行为选择就会由于I2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因为集体村务的过多管理有约束的成本而减少参与,这在一些外部约束性较大的农村更能充分地体现。在图1和图2中表现在m2*
图23 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村委会职能,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一问题上,目前有两种意见可以借鉴:一是脱离村委会,在农村重新建立一个班子,来管理农村的经济事务;另一种是彻底转变村委会职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给其明确的职责规定以及必要的监督。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这是因为,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当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时,制度供给者会致力于制度的创新。农村新集体经济组织的建立面临的是双倍的成本,新制度的形成、新组织的建立成本大于收益。而村委会的职能转变可以减少这种变迁成本。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村干部自身收益最大化与全村庄福利最大化的统一,变村委会的阻力作用为动力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宇.中国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及开发思路[J].经济研究,1994,(8).
[2]李玉红.农村市场化对乡镇企业产出增长的贡献[J].中国农村观察,2006,(3).
[3]周小云.农村市场化与非市场化的发展选择[J].经济论坛,2006,(18).
[4]周脉伏,稽景涛,左臣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4,(4).
关键词:农村经济;市场化;多元化;国际化
一、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必要保障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转变
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进而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市场化程度。因此,转变二元经济体制将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在制度建设上应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解决农民的养老和医疗问题,使农民在无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农业经济上逐渐与市场接轨。其次,在户籍上打破城乡分割模式,解除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的壁垒,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市迁移,为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倡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应为农村提供必要的技术创新支持,促进农业科研开发,提高农业的科技竞争能力。这都保障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运行。
(二)国家财政的必要支持
农业生产具有脆弱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防范保护,农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因此加强对防汛抗旱、水利设施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稳定性。二是资金支撑,农业若想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必须走生态、节能、高效的发展之路。而财政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财政是农业发展的保险,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促使农业向着好科技、市场化之路稳步迈进。
二、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需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走向问题
1.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农业的市场化强烈地依赖城市的市场化,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也受农村市场化程度的制约。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实现依靠城市市场化的带动,城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原料供应需要农村的稳定供给,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将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扫清障碍。
2.创新农业演进。特色是现代社会的追求,农村经济在发展应注意在摆脱传统的同时保持传统,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特色文化,形成特色化的农产品,以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生态是时展的主题,农业发展应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发展立体化的农业,加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注重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提升农业的亮点化程度。同时,加强生态园的建设,形成特色的农业生态景观旅游带。这样,农村经济在生态发展中将实现多重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市场化奠定坚实的经济、科技基础。
(二)平衡发展问题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各种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将对国民经济的要素产生影响,因此平衡农业各领域的发展和平衡农业在地区的发展同样重要,它们都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没有农业的健康化何谈农业的持续化,更何谈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只有农村经济各领域平衡发展才能有序推进农村市场化。
三、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走向
(一)多元市场化
1.土地要素市场化。土地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它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要素。在我国,土地形式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或多或少限制了土地的流转。而土地流转的频次和广度影响着土地的市场化程度,所以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给予农民对土地的自由处置权将提高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水平。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转化为非农非农土地,但在此过程中存在非法征用土地的问题,也就是本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被用于非农生产。因此加强对土地非农使用的监管,减小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占征用地的比例将会提高土地在非农使用中的市场化程度。无论是农业用地还是非农业用地都要提高其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水平。
2.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
的是社会保障问题。今后,政府将逐渐解决农村人口在城市务工的基本社保问题,加大对此方面的财政支持,使得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剩余劳动力选择在城市从事非农就业岗位。未来农村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农民选择职业越来越自由,农民在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平等,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是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重要特征。
3.农产品的市场化。我国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是从放开农产品市场开始的。农产品市场化的前提农产品质量的上升,提高农产品质量不仅需要外界的科技支持,而且需要农民由传统型向创新型转变,对农民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及生态技术的培训显得非常必要。在素质和知识上有一定提升的农民将在集约利用土地的情况下倡导生态,生产出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其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此外,在城市也会打开对农产品的吸纳和深加工市场,在城乡联动的条件下,农产品将更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中国的农产品将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4.农村金融的市场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农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有农民自有资金、国家财政支持和金融机构的融资,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金融机构的融资。在我国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农民数量庞大,融资依然存在一定的障碍。今后,应进一步拓展农村资金的来源渠道,扩大融资规模和资金扶持的领域,逐步引领农村金融向市场化方向迈进。金融的市场化是一项惠农利农的好政策,它将给予农业或是农业企业足够的资金支持,使得农民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农业的国际化之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也不断在加快,农业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充分利用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前提下,我国必须不断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其市场化程度,以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标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农业的国际化一直秉承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利用国外自贸区的引进农业技术,逐步优化我国农业的经济结构,进而推进农业贸易的自由化,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的管理,不断向国际标准迈进。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农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应重视的几点问题。
1.完善战略布局。农产品走向国际,开拓市场是重点。对于周边国家而言,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在于运输成本小,价格相对低廉,因此我国应抓住优势,开展与这些国家的长久合作。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众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相对与这些国家而言,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我国更应该充分开发这个新兴市场,为农产品出口开拓新路。
2.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水平高,我国应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以消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某些技术壁垒。同时,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这样,既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又能发挥生态效益,进而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3.国内资源整合。我国国土面积大,资源分布不均衡,只有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资源,发展具有当地优势的农业生产,利用地形地貌开发新能源,才能提高我国资源的使用效率,真正提升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6.05.0023
一、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同于其他宏观调控措施之处在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并不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而是在重塑货币政策之基础,健全完善银行业体系,为未来的宏观调控做铺垫。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一就是放开我国长期坚持的利率管制,将资金使用价格――利率交给市场决定。利率管制造成利率这一重要的价格杠杆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受到严重约束,利率结构扭曲;同时,利率机制的僵化使宏观调控受到约束,导致很难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实现其货币政策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实施。放开利率管制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对利率波动和供求关系的敏感性。中央银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期调控效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之二是通过竞争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构成,即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的资本实力比例和业务范围,最终形成系统化、差异化的商业银行体系,使得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之间形成良性竞争、相互合作,发挥银行业资本配置的关键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的思路稳步推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仅剩存款利率管制开放这最后一步。2013年实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①。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中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而农村商业银行正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物。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最大的意义即是实行了股份制,在法理上明晰了产权,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1]。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在整个全国银行业系统中处于辅助地位,坚持立足“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变,以服务城乡居民,服务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继续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的作用[2]。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普遍存在趋同化现象。首先,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其次,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再次,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则兴趣不大[3]。这种银行体系只在部分金融领域中投入过多社会资源,从而引发剧烈竞争,导致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却缺乏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领域提供足够的金融扶持。由于总体上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不匹配,整个金融体系效率无法达到最优状态。
为了重点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以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中国银监会2009年了《关于做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指导农村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建设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特定区域的经营能力。银监会数据显示,农村商业银行体系机构数量初具规模,地域布局较为合理,经营管理日趋完善,服务创新渐具特色,逐渐稳固其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重要经营范围的市场地位。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337家农村商业银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876位村镇银行家,(其中开业800家,筹建76家)②;截至2012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7.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额的26.2%,同比增长20.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③,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资本数额不高,难以开展大型金融服务,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存在竞争等劣势,但也把握住了以自身特点开展金融服务的优势,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也取得了稳定的成效。例如,江阴市农村商业银行,在截至2010年末,共投放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50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84%,占江阴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60%以上。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在保护性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下,只要获得了存款就能获得利润,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采用了利率竞争之外的竞争方式。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收入来自于存贷款的利差,利率差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约有85%,尤其是中间业务不发达的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存贷款利率管制的保护下生存和发展的。而利率市场化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竞争方式,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放开存贷款利率上下限之后,各银行的竞争方式主要会回归到存贷款价格的竞争上。利差的变化和存贷款利率的竞争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有着非常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主要集中到了利率风险之上,即各种金融机构或金融工具间利率水平差距缩小。
第一,负债产品利率竞争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初期,农村商业银行凭借着自身一级法人决策优势,在中央银行存款利率可以上浮10%的政策之后,积极上调存款利率,扩大市场份额吸收存款。但是随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银行也逐渐跟进,通过优质服务挤压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量。毫无疑问的是,在存款利率一致或者相近的情况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凭借品牌优势、科技能力、综合服务质量等绝对优势,必然会挤压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空间。
第二,资产定价能力缺失的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定价能力与其贷款客户的规模和质量成正比,而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特性使得其贷款客户的规模和质量受到极大限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限制了其贷款客户的规模和质量。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为区域性的小微企业和“三农”部门。在这种定位下,农村商业银行难以跨区域经营,无法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其他城市或者农村,也没有实力设立跨区域的营业网点,经营地域受限;同时由于其客户群体定位于小微企业和“三农”部门,其产品种类、服务质量和资本规模都难以满足大中型企业的融资要求,甚至连一些资金需求比较大、市场风险较高的个人业务都不能开展。
第三,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的风险。民营银行势必将成为中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银行的加入增加银行间的竞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必然要求民营资本进入,打破现有银行体制的垄断。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3〕67号,即“金融国十条”),第九条明确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此《指导意见》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持鼓励态度,基本破除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法律障碍,只要民间资本达到了设立银行的法律条件,就有可能加入到银行业的竞争环境中。而2014年4月起,已经有5家首批民营银行获得人民银行、银监会等主管部门的批复,同意其安排和组织开设。它们是浙江地区为阿里巴巴+万向,广东地区为腾讯+百业源,上海地区为均瑶+复星,浙江温州地区为正泰+华峰,天津地区为商汇+华北。这些民营银行的加入必然会加剧该地区的银行业之间竞争,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更为甚者,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和产品服务与农村商业银行基本相同,这就更加剧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民营银行的立足点最初是地方性、区域性、社区性,市场定位则是小微企业与城乡居民。这些与现行的农村商业银行颇有同质相似之处,一旦这些民营银行设立,其经营范围将会与农村商业银行发生重叠。一般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其盈利能力较强,不一定会长期参与中小企业和“三农”部门的存贷款业务,也不会设立长期营业网点进行竞争。而民营银行极有可能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服务,就与农村商业银行发生竞争。民营银行优势在于,雄厚的民营股东资本实力、更为灵活的决策机制、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势必能够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的规则与其它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就首批5家获得人民银行、银监会批复同意组建民营银行的公司来看,其相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优势比较明显。这些组建民营银行的公司均为该地区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型公司,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在金融行业中也有不凡的竞争力,例如阿里巴巴和腾讯在互联网金融中具有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华峰集团在2008年成立的华峰小贷公司已发展至超过16亿元的体量,成为全国第二大小贷公司。
同时,其他同质商业银行的竞争压缩了其贷款客户的规模和质量。虽然农村商业银行是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三农”部门重要的商业银行,但是其他商业银行也有可能与之竞争。而在净息差不断缩水的压力下,各银行正加大力量开辟小微企业贷款的疆土,甚至以往对“小微贷”不屑一顾的大银行也把目光转向这一领域。以工行为例,截至2013年6月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1.8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20.7%。
三、利率市场化时代农村商业银行的机遇
第一,发挥传统特色优势的机遇。一是区域信息优势。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地缘、人缘与信息优势依然是农村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农村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和地方政府关系相对密切,其从业人员本土化也降低了对地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二是决策优势。从信息来源到信息加工处理再到决策,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决策链条相对较短,从而使交易成本具备优势。三是监督成本优势。这主要体现大在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于地方,信贷客户群体也集中于地方,地方的信用环境可以促使地方企业重视自身信用,从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地方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地方银行,并自觉地维护自己在地方上的信用程度。
第二,重新进行市场定位的机遇。避免走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围绕目标客户群体走专业化市场发展之路。农村商业银行注定在规模和总量上无法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所以需要定位差异化。目前,我国所竞争。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基本雷同,均希望以国有企业、房地产市场、优质民营企业和个人消费金融服务获取利润。总体的业务结构是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为辅的模式。而农村商业银行要借助其传统的“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在实际操作中要避免与其它银行同质化竞争,应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利率市场化后,农村商业银行如真正做出精品式、特色式银行,不失为一条捷径,从而围绕目标客户群体走专业化市场发展之路。同时清晰界定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范围[4],并积极寻求政策性金融领域内的政策扶持。
第三,产品服务创新的机遇。围绕自身定位和特色,转型升级自身的产品、业务与服务。农村商业银行要迅速融入市场中来,除了要迅速研究政策和产品,及时申报享受利率市场化新出炉的政策产品红利外,更多地是要围绕自身定位和特色,转型升级自身的产品、业务与服务。这其中包括:一是要引进、培养和建立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与定价能力人才;二是要建立和利用客户大数据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定价依据;三是要完善围绕市场和客户走的流程再造模式;四是要细分市场建立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尤其是要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五是要快速适应互联网金融新形势下对接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模式;六是要提取足够的风险准备资金并积极寻求主管部门与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
四、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法制构建
金融改革和法律制度构建一直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本次改革能够长期有效地持续下去。农村商业银行在本次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遇到巨大的发展机遇,在明确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定位和历史发展轨迹的情况下,构建适当的法律制度,才能助推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
(一)利率市场化法制环境发展路径的选择
考察各国金融市场改革的历史可知,其主要采取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先完善市场机制,产生金融实践,为了支持和发展市场再逐步对相关制度、法律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这种制度变迁称之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另一种是直接立法,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先建立金融改革的法律体系,并以此推动金融改革,这种制度称之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而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具有强制力优势。松山公纪认为[5],政府通过供给作为共同知识的制度安排,在经济中培养一种维持自由试验环境的能力,即保证新制度能自由地建立以及允许现有制度不断被那些更成功的制度所取代。正如大多数制度的形成是自发演进过程和人为设计过程交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政府推动与市场的自发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通过试点培育健全的市场机制,循序渐进地进行金融改革,并最终通过立法确定法律制度。
利率市场化时代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会加剧,竞争结果会更加残酷。利率市场化很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使得存贷款价格暴涨或者暴跌,我国利率市场化要避免的实质性问题是银行系统财务稳健性的下降。阿根廷1977年起实行利率市场化,在此过程中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私有化商业银行,鼓励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允许银行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行决定利率,其结果导致实际贷款利率水平急剧上升,大批企业无法偿还贷款而破产,本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只能向国际金融市场融资。企业破产导致银行业金融危机,外债大量积聚,政府通过发行货币进行干预导致通货膨胀,最终爆发经济危机,标志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这次利率市场化失败的关键在于金融市场尚未发展到完善的状态,不足以承受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金融波动,具体表现在资金的需求和供给严重不平衡,资金短缺压力在短时间内爆发引起贷款利率急剧上升,最终引发一系列危机。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果就是政府推动与市场的自发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并不能由政府立法单一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各项改革措施是在逐步培养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营利能力、管理能力,完善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的前提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施的。
(二)农村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法制构建的内容
1.农村商业银行的设立制度。2014年3月中国银监会的《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农村商业银行的设立制度,而农村商业银行的设立制度关键在于产权结构问题。该《实施办法》中规定农村商业银行的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境内非金融机构、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银行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发起人;并且规定单个自然人及其近亲属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职工自然人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境内非金融机构及其关联方合计投资入股比例不得超过农村商业银行股本总额的10%。这种产权制度延续了股份合作制的合作性和互的特点,但是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形成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据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45%,其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超过90%。自然人和非金融机构股东持有股份的限制必然导致这些股东没有充足的投票权参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重大决策,其自身利益无法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果产生密切关联,不利于激发他们的投资热情。但是民间投资者入股或设立金融机构时以资金效率为决策依据,而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因其股权极其分散导致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权责利关系不清,投资者的利益和权利无法有效保障,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设立小贷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民营银行。设立小贷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利于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使得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难以实施,应当通过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将其淘汰和整合。而到2014年8月,只有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以及天津金城银行这三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获得批准,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的投资渠道尚未成熟,也无法满足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需求。自然人和国内非金融机构入股农村商业银行是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最佳渠道之一。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的组成资本主要来源于当地的政府和民间资本,吸引民营资本也将是其提高资本实力的基本途径。所以,提高民间资本入股农村商业银行比例,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以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设立制度是强化农村商业银行资本能力的前提,以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激烈竞争。
2.农村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也是增强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主管部门都否定商业银行破产(退出)制度以保证商业银行能够持续经营,但是否定商业银行破产(退出)制度并不符合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要求。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加剧银行业之间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就是淘汰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的银行,就需要出台相关的商业银行退出机制。农村商业银行破产并不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竞争中失败,反而一味固守将会导致银行间风险持续加大、重组并购也会加重其他银行负担,将竞争失败的不利因素保留下来,实质上不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在农村信用社市场化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中,中国银监会的《关于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有效化解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支农能力”的工作目标,明确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退出机制,并且已经有农村信用合作社破产的实践④。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农村商业银行破产的规定仅在《中国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有一条程序性规定⑤,如何在《商业银行法》和《破产法》适用过程中避免农村商业银行破产带来的金融体系传导性危害和存款人、贷款人债权人利益损失尚不明确。
为解决银行破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中国可以引进国际普遍采用的一项金融防护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直接为民营银行的信用增加了保险杠,解除了存款人的后顾之忧,其若不能与民营银行同步推出,则公众势必无法摈除对民营银行的信用歧视,而这会直接窒息民营银行的生存。且存款保险缺位,民营银行的市场退出渠道也势必无法畅通,从而使民营银行陷入“不能死”的境地[6]。
3.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制度。农村商业银行是由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合作银行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期采用新型的产权结合方式和组织结构更好地提供农村金融服务,在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追求中要完成支持“三农”使命就必须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扶持。但是,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是一个完全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市场主体,与地方政府建设地方经济的行政目标和以行政命令为主的工作方式存在冲突[7]。当农村商业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商业决策的结果与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也缺乏扶持农村商业银行的动力。在此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仍需坚持基本市场定位,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将尚未完全开发而又存在大量金融需求的农村市场作为主要的经营范围。同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农村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扶持力度,达到农村商业银行和“三农”建设的双赢局面。国家要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也是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一般的扶持政策有产业政策倾斜、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政策支持、反垄断豁免、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等,并且这些政策应在农村金融机构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下来[8]。金融扶持手段应当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可以增强农村商业银行在利率竞争中的能力,也可以避免行政命令过多地扭曲金融市场。例如,中央可以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SLF等金融工具调节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也可采用放宽农村商业银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条件以增加农村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
4.农村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措施;同时也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和银行业自治组织加强自身监管,积极推进科学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在利率自由化的竞争环境中,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利率主管机构,应当负责金融机构的利率监管。立法机构可以通过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人民银行利率管理主体职责,确保及时、准确、全面掌握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和执行状况,评估金融机构的利率市场化风险,并会同其他监管机构及时采取有效防范和化解措施。立法机构也应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利率管理领域相应的监督检查权,并尽快颁布法律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监管权力及其运作程序。同时,银监会和各级监管部门应当对农村商业银行业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创新风险管理机制。最后,中小银行应当在监管部门推行新的监管体制下加强自身监管力度,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做到审慎经营和开展业务活动。
注释:
①参看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市场化改》一文,http://pbc.gov.cn/publish/goutongjiaoliu/524/2013/20130719184316951 612816/20130719184316951612816_.html.
②参见中华行业研究网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意义重大》一文,http://chinairn.com/news/20130927/124718131.html.
③参见程瑞华的《银行业协会》,http://financialnews.com.cn/yw/jryw/201307/t20130704_35994.html.
让村里的男士们进行大鼓的训练,这样锣鼓队、秧歌队山歌队等都建立起来,农民在农闲的时候也不会感到无聊寂寞,将大家组织在一起进行演练,不仅让大家的空闲时间充足起来,更是加大了农村的文化市场建设机制与氛围。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一定要做好监管力度,村民文化程度有限,极易受不健康文化的侵害,对于这点,县级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并可在各村级组建一支文化协管员队伍,对村里集市上贩卖的不健康书籍、期刊或者盗版光碟及时的制止以及禁止贩售,对于村民购买要严格的制止,村里也应该大力的宣传健康的文化氛围,让村民能够自己分辨什么是不健康文化,做好村里的文化市场监管,弘扬健康的文化。现在很多的不健康文化正在逐渐在村里进行,像文化,分裂国家的文化等,这些都需要村里重视起来,大力禁止,积极宣传,打击这些不良文化的发展,建立一个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
2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市场
农村文化市场的建立,极大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市场,极大地丰富了的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农村的文化环境得到改善,人们不再是闲的没事的时候东家长西家短的乱说,而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的做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文化市场除了上面所提的锣鼓秧歌之外,还应该组织村民定时观电影,在村里组织观看电影,与国家重视的电影下乡活动极大的密切联系起来,这样能更好地提高村民的文化认识水平,这样也极大地缩短了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水平,电影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要选择那些利于村民精神文化发挥的电影。同时,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应该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村民的文化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也极大的需要建设农村的文化市场,政府大力的扶持,严格把关,把不利于农民发展的文化垃圾清除出去,村社加大监管力度,每天宣扬积极健康的文化,可以开展每日一说的课题,每天由专人通过喇叭向村民宣传健康的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同时让村民积极的响应村社号召。县级政府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及时的与村社联系查看,组织村民到镇上或者县里进行参观学习,看一下其他地方的文化发展氛围,这样对于自己以后的文化发展也会有极大的益处,所以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的文化市场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逐渐地让村、镇、县达到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水平,共同进步。
3结束语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方法;利率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5―0026―05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重大步伐,贷款自主定价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值得金融机构认真研究。作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能力明显落后于其他商业银行,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系统研究、增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自主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必要。
一、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情况考察
2005年末,湖南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1987个,各项存款余额1067亿元,比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14.8%;各项贷款余额6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0.9亿元,不良贷款率20%,比2004年降低12个百分点。年末净利润1.62亿元,增盈0.?9亿元。资产质量的改善和经营状况的好转为湖南农村信用社科学定价的逐步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目前湖南省119个县(区)农村信用联社都有贷款定价权,信贷或计划资金部门是贷款定价的操作和管理机构,每社均配有一名以上专职或兼职利率管理人员。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央行基准利率以及贷款允许上浮幅度、贷款的品种、期限、方式以及客户对本社的贡献度等。
对30个抽样农村信用联社贷款定价的调查显示,2005年4季度调查社贷款平均利率为9.5%,比同期全省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高2.5个百分点。从总体情况看,各社根据联社制订的利率管理办法,按照贷款品种、贷款期限和贷款方式进行定价。
(一)按照贷款品种实施定价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品种较为单一,划分为农户贷款、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农村工商业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等品种。从2005年4季度的情况看,贷款价格在各贷款品种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66%~78%,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平均年利率9.06%,比基准利率高出3.61个百分点,平均上浮66.24%;农户贷款平均年利率9.59%,比基准利率高出4.1个百分点,平均上浮74.68%,农业经济组织贷款平均年利率9.63%,比基准利率高出4.1个百分点,平均上浮74.14%;农村工商业贷款平均年利率9.88%,比基准利率高出4.33个百分点,平均上浮78%(见表1)。
(二)按照贷款期限实施定价
目前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期限一般分为6个月、6个月以上至1年、1年以上至3年、3年至5年等四个期限段。2005年4季度的情况表明,6个月以内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77.97%,6个月至1年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68.7%,1年至3年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77.95%,3年至5年的贷款利率平均上浮84.73%。调查显示,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与期限长短并不完全呈同方向变动(见表2)。
(三)按照贷款方式实施定价
据调查,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基本方式分为信用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其贷款浮动幅度在66%-77%之间,质押贷款平均上浮66%,抵押贷款平均上浮77%(见表1)。
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
从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方式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很少根据信贷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规模、盈利水平、风险程度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测算,定价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建立贷款定价机制的重视不够,管理理念没有发生根本转变
两次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农村信用社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完善贷款定价机制迫在眉睫,然而,农村信用社对利率风险管理和贷款定价机制建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贷款定价主要围绕人民银行出台的利率政策进行,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贷款定价机制的主动性不强。调查的30个县(区)级联社,都没有建立起以市场价格为基准,充分考虑资金成本、各项费用、风险状况、目标收益和价格供给弹性等因素的贷款定价机制,在人员配套上也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利率管理人员。
(二)贷款定价的微观基础薄弱
一是粗放管理。尽管目前农村信用社都有自己的利率管理办法,但大多只是对贷款利率浮动权限进行规定,如何定价,如何规范贷款定价操作程序较少涉及,对利率管理的意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的合规性管理。二是适应科学化贷款定价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三是适应科学化贷款定价的信息科技准备不充分。目前,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系统不完善,利率风险管理、金融产品与服务定价等相关系统的开发尚未涉足或刚刚起步,难以适应科学化贷款定价对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
(三)贷款定价方式过于僵化
调查表明,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价格均由县级联社统一制定后下达各基层社执行。而县级联社在进行利率定价时,几乎都按“是否合规”来确定,即存款利率执行法定利率标准、不上浮,贷款利率按不超过法定利率的2倍或2.3倍上限执行、不下浮。从实际情况看,农村信用社贷款大多数有贷前调查、风险评估等一整套程序,但在对企业或农户进行贷款利率定价时,各联社却很少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程度、偿债能力、经营状况等各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定价,采取的是不论信誉高低和风险大小,一律执行统一的利率标准这种“一刀切”做法。如:某地9家县级信用联社对被市政府授予“信用村”的农产小额贷款明文规定实行优惠利率的联社仅为1家,其余8家不论信用等级一律执行9.36%(6个月以内)的利率标准。同样,各联社对于各地评出的信用农户,也仅在贷款额度上实行区别对待原则,利率价格则采取统一的上浮标准。此外在贷款利率上浮档次的确定上,绝大多数县级联社实行的是贷款“同类同价、同期同价”,上浮档次只按文件中标明的某个具体标准,没有浮动范围,利率档次的确定过于简单。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简单,缺乏科学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外部信贷环境欠佳,对尽快摆脱经营困境的迫切追求简化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理性要求。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具有效益较低、风险相对高的弱势,加之目前商业性保险、担保公司等机构的配套服务尚未延伸到农村市场,因此,农业信贷面临着高风险却又缺少相应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的局面。再加上农村金融生态欠
佳,逃废金融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大的信贷风险。在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往往选择提高风险溢价来覆盖高风险。“一刀切”和“一浮到顶”的贷款定价方法成了其应对信贷风险和尽快摆脱经营困境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贷款定价的理性要求被简化。
二是信贷的垄断经营弱化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市场化原则。尽管湖南省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的农村金融格局,但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竞争机制。目前,农业银行有意淡出农村金融领域,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大量减少,农业发展银行只从事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便垄断了农村金融服务。垄断的形成,使贷款定价的市场化运作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弱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产品按市场化定价的要求,导致了贷款定价的市场化原则的失灵。
三是中央银行长期的政策扶持淡化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风险意识。由于主客观方面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在组织管理形式、资金实力等各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其一直以来受到了中央银行的精心呵护。无论是从提供补贴性优惠利率的支农再贷款、对农信社实行低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还是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行央行专项票据,中央银行都为农村信用社增强资金实力、不断改革壮大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也正因如此,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化改革大潮中,总是难以敏感地觉察到市场的作用,缺少风险管理意识。
四是定价机制的缺失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降低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科学性。虽然农村信用社有自己的利率管理办法,确定了贷款定价的决策和操作、管理机构,但仍未从根本上建立贷款定价的科学机制。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主要服务于农村,员工素质整体偏低,贷款定价人才匮乏。从而大大降低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科学性。
三、成本加成贷款定价方法的科学选择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现状表明农村信用社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科学定价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政策扶持的逐步减弱等从客观上要求农村信用社提高贷款定价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因此,加强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的指导,科学选择贷款定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型成本相加定价模式简介
国内外金融机构目前普遍使用的贷款定价模式包括价格领导模式、客户利润分析模式、成本相加模式。结合湖南省农村信用社现状,我们认为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型成本相加模式比较适合。
该模式认为,贷款价格是由成本加目标利润而形成,任何贷款的利率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贷款经营成本,包括筹资成本、贷款费用和税赋成本;(2)贷款的风险溢价,包括违约风险补偿和期限风险补偿;(3)目标利润,既银行资本从每笔贷款中应获得的收益。由此该模式可直接表示为:
其中,R表示贷款利率,Rp表示基准利率,R0表示贷款经营成本率,Rf表示违约风险补偿率,Rd表示期限风险补偿率,R0表示目标利润率。Choose(Rp,Rc)表示农村信用社本着“综合权衡、区别对待”的原则,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客户重要性等在Rp和Rc。之间做出抉择。
(二)选择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型成本相加定价模式的理由
成本相加定价模式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定价模式,适合产品结构较为简单,比较容易测算并分配经营成本的金融机构;这种模式较少考虑客户需求、同业竞争、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用于居于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和处于贷款市场需求旺盛的商业银行。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业务单一,在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而且农村信贷需求非常旺盛,成本相加模式是现阶段最适合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的贷款定价模型,而且成本与市价相机抉择型成本相加模式部分弥补了普通成本相加模式的不足,对农村信用社而言,Choose(Rp,Rc)也适当考虑了资金供求状况和客户重要性。
(三)贷款经营成本率及其计算
贷款定价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确定贷款经营成本C,C=资金成本(WACC)+贷款费用+税赋成本
WACC指以各类资金在资金总额中的占比为权数而计算的加权平均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capital),K(i),代表第i种资金来源的个别成本。W(i),代表第i种资金在全部资金中的比重。
贷款费用指贷款发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税赋成本指发放贷款所包含的营业税及附加。
以上表明,农村信用社必须建立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的成本管理系统,规范财务费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提高成本加成法确定贷款利率的准确性。
(四)违约风险补偿率及其估算
违约风险指贷款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这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最主要的风险,在贷款定价中必须充分考虑。假设一笔贷款违约的概率为d,那么能按时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概率就是1―do如果短期无风险债券(短期国库券)的利率为r,该风险性贷款的利率r*应满足下式:
精确计算违约风险补偿率的关键在于合理并准确确定违约概率d和敏感性系数β。d通过贷前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然后根据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历史数据算出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平均违约率。敏感性系数"则需要综合考虑所在地区的信用状况,贷款所在行业的风险程度以及农村信用社对贷款风险的承受能力来确定。
(五)期限风险补偿率及其估算
期限风险是由贷款期限长短不一导致贷款损失的可能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化。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所要求的期限风险补偿率就越高。对于期限风险的度量可直接引入陈雯、陈浪南的(2000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复利模型。模型如下:
其中,Y为国债到期年收益率(复利),指购买国债后一直持到期满时的年收益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A,B为结构参数,T为期限。将(5)式两边取对数,得线形回归方程:Y=A+BT,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债数据,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结构参数A和月的值。当到期期限为了时,年收益率为AeBT,当到期期限趋近于零时,年收益率为A,A(eBT―1)正好反映国债到期期限为了时的期限风险补偿率。国债利率剔除了信用风险,单纯反映期限结构对市场利率的影响,完全可以引入信贷市场来反映贷款期限风险。因此贷款期限风险补
偿率(Rd)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出:
期限风险敏感性系数μ根据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中由于期限原因引起的概率(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和经验获得)并考虑农村信用社除利率补偿贷款期限风险以外的其他途径等因素确定。
(六)目标利润率的确定
目标利润率是农村信用社资本从每笔贷款中应该获得的最低收益,实际上是农村信用社的期望收益。可以通过农村信用社确定的利润计划、平均资产规模等因素确定。即:
目标利润率(R0)=利润计划/预计当年平均资产规模X100%
预计当年平均资产规模=(年初资产总额+预计年末资产总额)/2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水平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为了适应农村金融开放的需要,进一步顺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提高竞争力,农村信用社要从传统的利率合规性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加强和改善利率管理,在贷款定价中增加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对贷款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不仅能给农村信用社创造自身效益,而且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效益,不仅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近期效益,而且还能通过改善客观条件,带来长远效益,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的利率定价能通过调整信贷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传导货币政策。
(二)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一是要加强农村信用社专业化人才培养。农村信用社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现有员工的专业培训,分层次对利率管理人员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轮训,使利率管理人员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能准确的识别利率风险,判断风险的程度,提出规避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二是要建立信息收集系统。农村信用社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了解市场信息动态,建立涵盖社会经济、行业发展、资金供求、居民收入和社会信用状况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管理数据库,为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性数据。同时要加强对市场利率的监测,及时掌握资金供求状况和价格走势,及时掌握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对贷款价格的影响。三是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借款人信用等级是其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指标体系,对贷款客户进行总体信用评价,为准确确定贷款风险度奠定基础。四是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系统是贷款定价的核心,农村信用社要将实践经验与科学的风险评估系统有机结合,按贷款方式、贷款对象、贷款期限和贷款金额等合理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进而确定产品价格。
(三)坚持原则,科学定价
一是坚持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在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下,贷款利率必须覆盖每笔业务的成本和费用以及风险损失和目标利润,兼顾市场竞争策略,使农村信用社的价格竞争建立在理性定价的基础上,减少盲目定价。二是坚持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农村信用社要将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经营第一目标,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必须实现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三是坚持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贷款定价指标体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通过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种养殖专业户贷款适当进行利率优惠。四是坚持合理定价与深化管理统一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必须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贷款定价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技术支持体系。
(四)加强监测,强化指导
关键词:张掖市;消费现状;农超对接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90-01
扩大内需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扩大农村内需,面临着农民收入比较低,农民工就业前景艰难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农村消费,提高农村就业率,才能在根本上突破农村消费市场的瓶颈。开拓农村市场,有双重作用。鉴于张掖市生产水平低、农村市场消费机制不健全、农村居民纯收入较低的具体情况而言,开拓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提高原有市场的消费频率与消费规模、开拓新的消费项目、提升农民消费质量,提高每次的交易额度。进而可以促进张掖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一、张掖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制约因素
(一)农村消费市场整体消费水平低
如今,我市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远远的低于全国农民的平均水平,同时相对于我市城镇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来说,也是偏低的。经过相关统计表明,我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仅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28.9%根据消费品来划分,农村家庭在传统消费品以及中低端耐用消费品上消费数量较少。我们以彩电、洗衣机以及冰箱的数量作为消费品的指标对一百户农村家庭所做的调查可知,每百户农村家庭所拥有以上三种消费品的数量分别是城镇居民拥有量的93.01%、54.89%和13.21%。
(二)农村消费层次较低,消费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张掖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是表现为恩格尔系数高,生存型消费明显。从食品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食品支出结构由2000年的48.45%下降到2011年的7.17%,8年间我市恩格尔系数基本稳定在47%左右;从衣着消费支出看,张掖市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5.58%到2011年的5.61%略有回升;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家庭用品及服务支出基本稳定,由2000年3.89%微升到2011年的3.98%;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看,张掖市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2000年6.51%上升到2011年的6.86%。
(三)农村市场发展主要特征
从收入水平的角度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是商品的选择性,农村家庭所购买的商品,一般都具有经济实惠、经久耐用以及商品的档次不高等特点。其次是农村家庭消费一般以积蓄型消费为主,即农村家庭的消费大多集中在婚丧嫁娶、建房、子女等方面。再次是农村家庭消费具有从众的倾向性,即在有些农村,每家所拥有的消费品几乎是相同,即使在消费品的品牌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异。目前,影响农村商品消费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商品在结构、商品的结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相匹配。
二、农村消费不佳的原因
就消费品市场而言,农村居民虽然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表现出有效需求不足。这既与农村居民收入、购买力水平增长相对缓慢有关,也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乡经济结构失衡,落后的农村与较发达的城市“二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使广大的农村居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同步享受经济大发展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民收入增速减缓,购买力水平还比较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负担过重。农村市场信息不灵,市场服务跟不上。
三、实施“农超对接”的思路与对策
(一)实施“农超对接”的前提条件以及政策性保障
从超市角度而言,要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的关系,需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并加强对农民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超市的供货质量。从农民的角度来讲,“农超对接”可以有效的稳定供货市场,同时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此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利。
(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购买能力
第一,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提高他们相应的职业技能,进而让农村劳动力成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在政策上,倡导农民进城就业,让农民不以单纯的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再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重点扶持莫高实业、敦煌种业等“龙头企业”,发挥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等综合功能。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目前为了降低农村的消费成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农村各方面生活条件。因此,为了扩大农村的消费范围,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并大力倡导农民在建房以及改善居住条件方面的消费。
为了更好地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的模式,首先要改善农村商品的流通体制,具体措施是以有带动力的大型公司、市场、商场为依托,实施“小超市,大连锁”战略,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切实改造、提升、整合、优化现有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加快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体系。另外还要在便利店、折扣店和中小型综合超市等方便农民的消费设施的建设上加大力度。
作者单位: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
作者简介:丁正德(1989- )汉族,甘肃山丹人,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与统计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农超对接:反哺农业的一种好形式[J].求是,2009(23).
[2]曾祥明.“农超对接”模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EB/OL].中国乡村发现网,2009(6)
一、创新思路,让课题研究为教师职业生活奠基
1.机制铺路
近年来,我校完善“课题实验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拜师结对制度”、“教科研评估细则及奖惩办法”等相关制度,形成“一主三翼”网络运行机制,以教科室为主,整体规划管理课题,依靠教研组、培训组、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采取周通报制、月汇报制、月量化制、学期评价制、期终奖惩制的“五制”措施,保证课题研究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学校开源节流,优先保障课题研究活动经费,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组织教师校内比武,选派教师外出参赛,奖励教师获奖成果,每年专项投入资金不低于5万元。民主的管理体系,科学的运作机制,以及专项资金保障,为课题实验研究奠好基、铺好路。
2.学习引路
课题实验研究不是闭门造车,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
全新的思维方式作引导。实验教师只有站在科研的最前沿,站得高,才能开阔视野。我校尽其所能,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服务于教科研,每年都要新增图书、光盘、报刊、杂志等供教师培训学习时选用。利用双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将教师按学科分成八个培训学习小组(语文、数学各三个组,英语、综合学科各一个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切磋学习体会,将自己的想法、体会、疑虑展示于众,以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提高自悟能力。我们还为每组教师建立学习资料册,让每位教师主动获取信息,将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归类建档,以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历程进行理性思考,并自觉运用反思结果去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
3.骨干带路
由于农村教师年龄差异较大,研究水平不一,我们对不同教师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对于老年教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课题研究讲座,阅读有关课题资料和研究报告,使其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掌握一些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一个课题参与研究。对于青年教师,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研究范围可以小一些,可以是一节课的流程设计、一个教学片断的剖析、一种教学方法的探讨等,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会研究。对于中青年骨干教师,学校有计划地选送他们外出学习取经,借助“他山神奇”的力量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这样既保证重点,又达到全面练兵的目的,较好地处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关系。
二、更新举措,让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创新服务
我们认为,课题实验研究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应用于课题研究之中;课题实验研究应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形成常态化研究;课题实验研究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薄弱学科的快速发展;课题实验研究应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将实验成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让全校师生受益。
我校在课题研究中,以问题科研、行动科研、生本科研和全员科研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创新为中心,聚焦课堂,使我们的课堂逐步向生本的课堂、生活的讲堂、生命的殿堂迈进。
1.问题科研
我们主张教师选题,以应用研究和微观研究为主,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敏于问、善于思,及时捕捉课堂中发生的一些带共性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用教学反思的形式描述出来,一是记困惑之点,二是记败笔之处,三是记成功之举,四是记再教设计。当教师个体自我反思难以探求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时,便可寻求同伴互助。教师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进而用研究的思维、方法去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存在的缘由、解决的途径,教师的行为自然会印上研究的影子,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科研”。
2.行动科研
我们在行动科研上下工夫,引导教师研究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和社会课堂,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1)加强集体备课和说课评议
学校每月定时组织教师开展分组分年段的集体备课,在集体确定单元尤其是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主要教学策略和教学流程的基础上,实行课时备课分工,每位教师按照集体意见写出详细教案,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特长和学生学情,添加个性化教学设计,最后形成上课用的预案。然后授课教师在课题组内说课,做好课前预演,组内教师参与研讨交流。
(2)倡导课间研究行动
学校极为重视营造课间研究的氛围,行政人员分科包组,参与教师学一点、摘一点、写一点、问一点、议一点的“常规五研”活动。让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使办公室既是教师的工作室,也是教师的研究室。
(3)定期开展课堂研讨和说课活动
每个课题组根据课题研究的进程,开展家常课、研究课、对比课、汇报课、竞赛课等多种形式的听评课活动。评课时,教师根据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特别注重评价课堂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质疑,是否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评课安排有中心发言人书面交流,其他教师尽可能人人发言,这样既督促教师认真听课,又激发教师积极思考,认真甄别教学得失,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少课题研究中的问题。
(4)引导教师养成总结典型案例的习惯
我们还要求教师上完每节课都要及时地反思,写出教学后记,记录于《教学笔耕》,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形成完整的案例或论文时,再撰写于《课改足迹》上,打上自己实验探索中的烙印,最后收集、整理这些实践素材放入个人实验资料册,以便其他教师学习借鉴,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生本科研
学生也是课题研究中的主体,我们必须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充分显现课题实验研究的活力。每学期我们都要分学段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组织学生学习方法经验推介会,和学生交流课堂教与学的得失,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如何将培优辅弱落到实处”、“对课堂教学中学生‘乱’的调控”、“课内知识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等校本课题均来自于学生的交流。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书香班级”的经典诗文诵读、一分钟演讲、剪贴画报、习作展评、名言书签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参观、调查、采访……语文的课本剧编排、小记者行动、写读书笔记、电影评论……数学课中的问题生活化,英语百事通等等活动,都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融入校园,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嘴去评说,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脑去感悟。德育校本课程中的《我爱我的班级》、《可爱的校园》、《小小园艺师》、《交通安全牢记心》等篇目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形成的。课题实验研究只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师生协调配合,才能更有效地拓展实验研究的空间,实验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4.全员科研
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竞争,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课题研究需求,我们构建了一个竞赛评比的平台,每学年都要围绕“全员科研,选项研讨”的活动主题,重点选定课堂研讨,现场教学设计、微型讲座、说课评优四项内容供全体教师选项参评。我们从竞赛的结果中欣慰地发现,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所提升,说课教师能从文本解读、三维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及依据,到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作精彩的分析和陈述。参加微型讲座的教师能结合课改理念和课题实验要求对自己的教学案例作深刻的剖析。现场教学设计在环节过程的预设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法决定教法的原则,有的教学设计还附有环节过程的设计意图,凸现了教学设计灵活、规范、科学、创新的特点。课堂研讨更是让我们看到“冲模破模”带来的可喜变化,教师组织指导合理,师生双边活动充分,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三维目标训练到位,激励评价效更明显。这些比武练兵的成效,更加坚定了我们依托教科研,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信念。
三、更新评价,让课题研究为学校和谐发展导航
为了加强对研究过程的指导和研究效果的评估,我们注重行政人员蹲点实验小组,及时掌握活动信息,指导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为每位实验教师建立跟踪记载卡,依照《课题实验工作考评量化细制》进行目标量化;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课题实验工作并开展互评;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课题组或实验教师个人,采取下发失误通知单和重点谈话的方式,督促整改。
1.激励评价
(1)政策倾斜
学校对为课题研究作出贡献的教师优先安排外出学习。优先考虑评先晋级,将科研成果作为专项业绩在教师年终综合考核中累计加分。
(2)精神表彰
学校利用橱窗、广播、例会、横幅等形式对课题研究先进教师进行宣传、表彰。
(3)物质奖励
当教师教科研成果获奖时,学校在市教育局、学区兑奖的基础上,再按照《市教科研成果奖励方法》对获奖教师予以奖励。
(4)选送进修
学校每年都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教师进修指标,安排科研骨干脱产学习,为学校未来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5)媒体推介
我们还组织专班撰写宣传名师的文章,向报刊等媒体撰稿。这些以师为本,体现人性化情感关怀和人文化教育方式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投身于课题研究活动的热情,他们能真实地感受到付出有回报、科研有价值。
2.述职评价
学校每个月底都要召开一次课题实验小组负责人述职评议报告会。会上首先由实验教师通报本课题本月研究重点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研究所取得的效果怎么样,研究中有什么困惑,以及下个月的研究重点、观摩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等。再由课题领导小组根据各小组述职发言,作出定性评价。这样的述职评议不但起到了横向交流、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作用,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环节工作纳入成果评价范畴,创新了“效果即成果”的评价思路。
3.多员评价
每学期我们都定期举行课题实验汇报周的活动,请家长听课,看学生竞赛,赏师生作品。一方面,为了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学生,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家长和学生也加入课题实验研究的评价中来,对实验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说了算,同时也结合了家长和学生的评价意见,这样的评价更全面、更真实、更客观。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必要性可能性途径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公平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和结构有明显的改善,但仍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解决的有效办法是加快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市场化,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必要性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和社会为主体,以农民满意为标准,打破政府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构建起政府、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私营企业)、私人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以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空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1.满足消费主体的多元化需求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迅速展开,农业、农村、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多元化:从硬件的道路、水利设施等到软件的制度规范;从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从生产技术指导到农产品销售的信息与渠道的提供;从资金支持、物质保障到技术支持、智力保障等等。根据公共消费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可以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并有效克服 “搭便车”的行为。
2.消除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
由于我国长期采取的“城乡二元”的非均衡发展模式、“自上而下”的单向单一决策供给机制、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晰、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等多种因素的联合影响,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失衡:
(1)供给总量不足。关乎农村发展必需和急需的生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短缺严重。
(2)供给结构失调。主要表现是一些农村居民不需要或较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过剩。
(3)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公共产品的供应明显优于中西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实行市场化供给可以有效消除这种失衡现象,大大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3.降低农村公共产品消费成本
根据博弈理论,当一方或少数“特殊利益集团”垄断某个或某几种产品供给时,会造成“垄断高价格”,不仅带来供给的高利润,而且增加消费高成本,从而产生分配的严重不公,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只有实行市场化供给,多方参与竞争,多方在博弈中,克服“囚徒困境”, 实现“纳什均衡”,从而有效降低农村公共产品消费成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可能性
1.西方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指导与借鉴
西方学者罗纳德・科斯提出的“科斯的灯塔”、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戈尔丁的“选择性进入”理论、德姆塞茨的“公共产品的私人生产”论述、布鲁贝克尔的“契约解决‘免费搭车’问题”理论等理论,以及诸如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诸如日本、美国、欧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实践,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市场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
2.市场经济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1)居民收入的提高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广大农民的收入的提高,大量的具有雄厚资金力量的私营企业迅速崛起,社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为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提供了可能。目前我国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基础设施的案例,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2)对民间投资的政策松绑和鼓励。新时期,由于政府对资本收入的认可,民间资本以其天生的逐利性而进入国家基础设施行业和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投资领域。获利渠道的合法化,为市场供给提供了可能性。
3.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特性。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可农村公共产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占大部分的准公共产品。后者包括:在性质上近乎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一般准公共产品和在性质上近乎私人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电视、成人教育、自来水等。在理论上,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负责提供,而对于准公共产品,政府提供与否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私人厂商提供,还可以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提供,即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私人投资能够获取利润。
(2)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涌现。一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而自行投资建设的一些基础设施以及推行的一些制度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问题。此外,国外非政府组织如世界银行,为一些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这些非政府组织都在公共产品的市场化供给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3)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市场意识的觉醒和观念的转变,为农民自己通过市场解决公共产品提供了可能。在一些地区,对于当地农民急需的,而本地政府又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电网改造、道路交通、水利灌溉渠道等等,农民自己组织人员,出资修建,然后由出资出力者共同使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途径
1.建立多元竞争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要改变传统的完全依靠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构建有效的市场准入和竞争机制,将私人和社会资本引入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在供给主体、资金来源和供给方式上实现多主体、多渠道和多方式共存的供给模式。形成供给市场各方有序竞争与合作的格局,从而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这包括:
(1)多元化的供给主体系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化原则,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性质和“三农”的实际需要, 构筑起政府、农村社区、农村私人、非盈利性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多层次立体化的供给主体系统。
(2)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除政府财政资金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的集体资金、个人、企业和银行的资金投入。
(3)多元化的供给方式。实现政府或农村社区的直接供给、政府委托私人的供给、政府补贴私人或企业的供给等多元供给方式。
2.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
对于投资公共产品供给的各利益主体,只有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其是否应获得收益以及收益如何划分。因此,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转型中,为了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必须不断制定、维护和完善法律。包括:对政府特许权经营、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形式、各角色的职能界定、融资方式、合同制定、市场进出规则、工程招投标等予以规范,消除市场垄断和“不经济”现象;同时,明晰产权,确立利益有效而公平分配机制,保证公共产品的公平享有。为此,政府应给予农民某种支持,如定期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信息,为农民提供咨询,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帮助农民组建相关的自治性组织,加大集体行动的力量,以维护农民自身的利益;对弱势群体予以补助,使其能消费具有普遍性质的公共产品;制止以行政手段非法干预和侵害他人财产和收益的现象,保障投资公共产品生产的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政策和信息服务,帮助投资者规避市场扩张风险,使经济人能够建立确切的交易预期,降低交易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调动各方利益主体投资公共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3.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70-01
养护管理缺位,管养体制落后,管养水平低是当前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现状。“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实现管理与养护相分离”将是今后农村公路养护改革的主要方向。如何科学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管理,实现管理与养护相分离,并达到预期目标,下面结合本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实际,作简要论述。
一、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养护主体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误区,“重建轻养”思想依然非常严重,除县级公路由交通主管部门的养护管理机构负责养护外,大部分乡村公路还处于失养状态,养护资金难以落实,专业养护队伍匮乏,目前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尚不成熟。
(一)市场化养护管理资金缺乏保障
打破传统养护管理体制,走市场化养护模式,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养护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市场化养护资金的构成将不再简单的由人员工资、机械设备和小型工具使用费等构成,因此养护成本必定要远远高于交通主管部门服务性养护成本。而目前由于地区经济条件有限,最低日常养护经费落实都存在困难,因此市场化养护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二)专业化公路养护公司严重匮乏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公路养护就是扫马路。其实不然,公路养护也属于“技术工作”,养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养护知识,管理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护设备。只有具备专业的养护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科学性、发展性和效益性。目前除了交通主管部门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养护生产设备、管理人员和养路工以外,专业化养护管理公司基本为零。且近年来养护人员老龄化严重,年轻人才储备不够,交通主管部门的专业性养护人员也严重不足,致使公路养护生产率低,养护效果差。
(三)市场化养护管理标准难以统一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定养护标准和考核标准,而统一的养护标准和考核标准,既便于养护生产的管理与考核,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公路建设存在失衡问题,公路基本路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养护标准和考核标准难以统一。
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要与地区经济实际相结合
大部分地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采取的是以县级人民政府投入为主,省、设区市人民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界自愿捐助的原则。县级政府是地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主体,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因此,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要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要适时推进,切勿“急功近利”。
(二)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应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扎实稳步地推进,切勿把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搞“一刀切”。
三、科学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市场化,首先要有专业的养护机构和养护队伍作为基础,因此建议交通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结合地区农村公路养护实际状况,提前培养适合本地区农村公路养护的养护机构和养护人才,以满足市场化管理的需要。
(二)实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管理,那么摆在面前的就是如何推、如何管的问题。因此,在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之前,必须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考核办法,作为市场化管理的基础。而在管理标准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可采取分级负责、协调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县级政府负责资金的筹集及管理,乡(镇)政府负责辖区道路的养护与管理,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考核。各级管理部门根据职能和实际,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标准,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需要。
(三)在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地区养护工作实际情况,积极寻求一种过度模式,作为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的“探路石”。 可在县级公路或经济较好的乡“镇”搞试点,不断积累市场化管理中的经验也教训,并不断改进和提高,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四)在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工作中,养护资金是关键。因此县级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养护主体,必须明确资金来源,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养护资金到位。在养护资金的筹措上,除财政拨款外,可以借鉴“村村通”建设的经验,采取当地群众、沿线受益企业、包村单位捐资等多种形式,想方设法筹措养护资金,确保“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