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识字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在情境中掌握识字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生字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识字形式中识字。我经常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孩子们的识字欲望。
1.联系生活识字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往往就已经认识了一些字,因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如:在教学“春”、“奶”等生活中能看到的字时,我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奶”就是我们天天喝的牛奶的“奶”……这个“春”就是我们过年门上的对联中的“春”……学生的回答精彩不已,生活的资源是无穷的,应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去识字。
2.表演动作识字
根据学生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有些生字的特点,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就让学生表演一回。如:学习动词时,“跑、跳”等字,就可以让学生想想动作,做做动作,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明白“跑、跳”是用“足”,所以足字旁,“捡、提”是用手,所以手提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3.比较识字法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在学习新的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同这个生字形或音相同的字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请、清、青、睛、晴……这些字字音相似,字形相似,学生很易混淆。我便归类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识记。
4.在猜谜活动中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实际上是非常爱表现自己的,让学生在猜谜的活动中识字是一条非常有效的识字途径。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编谜语互相对猜。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也能编一些简单的字谜了。如:“照”——“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学生不仅自己记住了生字,锻炼了说话能力,还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5.在儿歌中识字
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的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如:“两口吕,三口品”,“小可见大可,张嘴叫哥哥”,是“哥”。让学生利用儿歌来识记生字,这样既能识字,又掌握识字技巧,可谓一举两得。
二、加强学生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可是,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首先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然后,教师出示卡片,用多种方法读(如: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读等),课堂看似热闹,可这只是好生在表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认为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认读,同桌互读等识字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识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个性化行为。
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的提高,识字量的增加,不同学段的识字教学方法应该也有所不同。可是,在平时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对生字逐个教学,这个生字怎么读,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谁来给它交个朋友。
低年级语文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识字,认清生字的音、形、义,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交给识字方法。
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只在难道、易错的地方加以指导,从而掌握所学汉字。
四、拓宽识字教学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识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生活中处处都有字,校园、街道、超市等,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有意识地和孩子一起认一认街道的广告牌,认一认商店的名称,记一记超市食物的名称等。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认识生活的习惯。
五、加强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可是,许多教师平时的识字教学方法是:首先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读,组个词;然后,谁来给大家提个醒,写这些生字要注意什么;最后,看教师示范。等到学生书写时,已快下课了,学生没能写上2、3分钟,更没法达到课标要求的10分钟。
一、导入(学习“物”字)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动物过冬》,师板书课题。
2.老师板书“物”字:边写边强调左边“牛”字做了部首后横画变成提,右边是“勿”字。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学习“舞”字)
1.课题中的小动物都指谁呢?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贴图)
2.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快乐。学习“舞”字,“舞”中间有四个小竖,代表装饰物,左手两个,右手两个,底下是跳舞的双腿,一个直立,一个踢腿。用形象记忆法,吸引学生记住。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认识“刮”“聚”“商量”四个字)
1.秋风刮起来了,你们听,秋风的威力可真大呀。出示课件:(秋风中飘落的树叶,并伴有风声,出示“刮”字,并和学生一起做刮的动作)怎样来记住“刮”这个生字,舌字加利刀旁。
2.秋风刮起来了,天气变凉了,你们看(出示课件:三个小动物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这就是“聚”)通过形象的动作认识“聚”字。
3.出示卡片:商量,齐读。强调:量读二声,在“商量”中读轻声。商量是什么意思?(几个人在一起互相说说,讨论一件事情,所以“商”里面有“八”张“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暖”字)
小燕子到南方过冬才有虫子吃,而且那儿还暖和。出示:“暖和”一词认读,强调“暖”的字形,因为有了太阳才暖和,所以用“日字旁”。
(四)学习第四至五自然段。(学习“哥”“钻”字)
1.小青蛙会捉害虫,本领大,小动物称青蛙哥哥。(贴字卡认识“哥哥”两个字)
2.青蛙钻到泥土里过冬,做个钻的动作,识记“钻”。(通过做动作来识记)
(五)学习第六至七自然段(学习“妹”“藏”字)
勤劳的小蜜蜂很胆小,小动物们称它为蜜蜂妹妹。(贴字卡认识“妹妹”两个字)
小蜜蜂真勤劳,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出示蜂巢,学习“藏”字。
(六)学习第八自然段(学习“第”字)
关键词:语文;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32-01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还就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识字的效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进行了长时间的有益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创设识字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加之单纯的识字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讲课时,必须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挂图等),帮助并促进学生识字。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增加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不断创新探索识字方法。如教“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还可以结合儿歌激发学生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如第三册《语文园地四》中“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朗诵中对“包”字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记,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二、在语境中识字
在语文教学中,提倡在语境中识字。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所以,对所学的字可以让学生多组组词,多说说话,通过组词、说话,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以达到复习、巩固目的。
三、找好范字,归纳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有时一课时要求掌握的生字达到十多个,如果每个字都要一笔一画地指导学生写好,在课堂上就必须花很多时间,这样既耗时又费力,有时甚至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写字指导时,可以找最典型的、具有普遍意义并能提示汉字结构规律的字,使学生练后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中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及结构特点。
比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可以把课文中的字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比较难写的字。指导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如指导学生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让学生观察字是左窄右宽,还是左宽右窄,这样注重细节训练,才能把汉字写规范,写美观。
四、在生活中识字
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在课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漂亮的招牌、广告牌等,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这些东西,让他们在平时的逛街玩耍当中随意地欣赏,深入其中,去探讨里面的一些知识,培养识字的兴趣。
从这一点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特别是我们的学生家长,在平时陪孩子玩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看到一个大的广告牌,问问孩子上面是什么字,你觉得什么地方好看,要你写你会怎样写等等,这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事情。对于能在生活中识字的学生,老师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你真会识字,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习识字,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识字的有心人,就一定会成为一个识字大王。”学生听到老师这真诚的鼓励,从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就会极大的增强自主识字的决心和信心。于是,自主识字的愿望就更加强烈,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他们主动在家里、街上、商场等生活环境中识字,从而增加自己的识字量,感受识字的乐趣和收获。
五、勤写勤练,养成习惯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我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每当写字课时,我便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带头练起字来。并且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及时纠正书写中的各种错误,提高练习效果。对于学生写得好的,在教室后面的“学习乐园”中进行展示。此外,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写字比赛,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六、查评到位,总结提高
关键词:识字能力;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理解字形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22-01
识字与写字教学是语文教育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喜欢汉字,逐步感受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的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识字写字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阅读和写作非常关键。近年来,在识与写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怎样把握识与写教学的理念,使识写教学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索、去实践。本文结合多年在农村学校的教学实践,从汉字的音、形、义和书写的教学中,具体谈一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汉字的音形义
一般说,一个汉字有它的音、形、义三个要素。音是字的读音,形是字的形体,义是字的含义,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对于一个汉字,要能读准字音,写对字形,明了字义和懂得用法,才算完全掌握。
(一)汉字的音
了解汉字读音的特点,有利于我们读准字音,写对字形,辨明字义。由于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形声字中声符的表音作用有了很大的局限。有人对七千五百多个形声字做过统计,结果表明读音与声符完全相同的只有三百五十个,占总数的4.7%,声韵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只有七百五十三个,占总数的10%。二者相加也不到总数的15%,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声符和字音并不和谐。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形声字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要勤查字典,读准字音,同时也要很好地了解字义。
(二)汉字的形
汉字的形体结构是靠笔画作为区别标志的。可以说,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材料,以基本笔画构成的独体字,以及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则是构成合体字的主要部件。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在掌握好基本笔画和独体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好合体字。由于汉字产生的历史较长,数量较多,形体变化大,在众多的字形中就难免出现一些读音、含义不同,而形体相近的形近字。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写成别字。对于形体容易混淆的一些字,要指导小学生弄清它们的区别所在。如关于“己”、“已”、“巳”三字的区别,可用口诀“己平已半巳封口”来帮助记忆,对于“戊”、“戌”、“戍”三字的区别可用“横戌点戍戊中空” 来记忆。
(三) 汉字的义
汉字是表示语素的,语素是语言中语音同语义相结合的最小单位。语素在口头上,用音节表示,在书面上用汉字表示。识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还要辨别字义。如“颗粒归仓”的“颗”字,常有学生写作“棵”,这是因为他们对这两个字的意义分不清楚。汉字的形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如果学习时疏忽大意,不注意字形、字音、字义,特别是对字义不求甚解,就很容易写错别字。在教学是要注意板书决不能出现错别字,还要精通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以及字义的联系,掌握词语的确实意义。如 “精简”这个词常有学生写为“精减”,如果了解“精简”来自于“精兵简政”这个成语,就不容易写错了。
总之,要避免写错别字,重要的是要养成勤查字典和经常注意字的音、形、义的习惯,并要有持之以恒的实践。汉字的音、形、义对儿童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学习之中懂得字义就会运用于生活实践中,也会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汉字的书写
写字是识字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写字的基本要求是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熟练。除了反复的练写之外,还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字形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等基本知识。
(一)字形的基本知识
书写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最小单位,有最基本的五种笔画:横、竖、撇、点和折,单笔笔画也可以连写成比较复杂的笔画。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组成合体字的重要部件,大部分是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在合体字里的位置,一般较固定。如带某旁的(人字旁、竖心旁)大都在字的左边,带某头的都在字的上方,带某底的都在字的下方。了解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位置,书写时可避免摆错位置,出现错字。
汉字的间架结构都有一定的规矩。写得合乎规矩的字就美观,反之很难看。而且容易把字写错。如“日”和“曰”。要想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平时练习写铅笔字或钢笔字可运用田字格,田字格对观察汉字的结构比例很有帮助。
(二)汉字书写的教学
教师进行认识汉字的教学时,一定要从汉字的特点,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构造以及汉字的音、形、义,书写等几个方面去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怎样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值得我们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近年来低段语文教学实践体会到:激发识字愿望、识字手段多样化、重复识记,能有效提高识字质量。
一、利用身边熟知的因素,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接触的人和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陌生的校园环境,陌生的老师和他们即将学习的知识,他们内心充满了新鲜、好奇和兴奋。汉语拼音的教学学习是一年级上半年的重点,而一味地进行拼音学习,孩子们也会感到乏味,因此在拼音教学的同时,适当地渗透汉字的识字教学,能提高孩子们对学习拼音的兴趣,也循序渐进地培养了孩子的识字意识。
1、识记本班同学的姓名
刚分班,许多熟悉的小伙伴都被分开了,眼前有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对方的姓名当然也叫不上来。因此在开学的前一个月里,以全班学生的姓名作为识字的主要对象。我为每个同学制作了一张给姓名住上拼音的“名片”,小组内拼读,带领全班认读,比一比谁拼得准,学得快。一边学拼音,一边做名片,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学完拼音之后,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他们把写有拼音和字的“名片”贴在桌子的左上角,供其他人课余时一张一张拼读,互相加深了认识。这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大部分孩子不仅学好了拼音,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学的姓名。
2、认识教室内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
在教室里有许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瓷砖、书架、课表等,这些都触手可及。因此可以在这些物品上贴字卡,如mén门、hēiban黑板,这样在进行拼音教学时,可以引读,下课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对于这些抬头可见的物体名称,不到一星期,孩子们就把这些汉字铭记于心了。
3、培养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教师就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让生活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现在的世界,外面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只要孩子能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他们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比如到超市里去买东西,货架上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啊,要孩子们一下子记住是不可能的,那就分类来记,前几次记薯片,过几次记糖果类……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我们可以大力宣扬,热情鼓励,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识字的习惯。
二、以识字手段的多样性,使识字教学情趣化
1、创设情景,挖掘潜能
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识字十多个,从孩子好动好玩的年龄上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设一定的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再如“两”和“唱”,孩子们是这样说的,“两”就像下雨了,两个小人躲在房子下面;“唱”是你也唱,我也唱,大家天天(日日)开口唱。每一次的识字教学总会出现诸如此类的识字方法,真是不胜枚举。
2、利用象形识字,增强趣味和记忆
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是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课《口耳目》中就是一些象形字。在教学时我先画一张嘴巴,然后出示一个古代的字,最后让学生猜它会是现代的哪个汉字,通过这样的逐一演示,学生便很快记住了“口”。这类的象形字较简单,不用教,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不费劲,学生很快便记住了课中的几个生字。象形字的教学片段还有很多,在教学时不框死学生的思维,不求唯一答案,鼓励学生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发现认记字形的方法,重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并予以肯定,使之成为孩子持续识字的动力。
3、猜谜,编顺口溜识字
“猜谜语”向来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猜谜语”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两头尖”的“尖”编“上面小,下面大”;“闪光”的“闪”由“门”和“人”组成,编个字谜是“一个人进门”。举完例子后让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如“坐”:两个小人坐土上;“回”:四四方方两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直观形象;“碧”:王大妈,白大妈,一起坐在石头上聊天;“器”:犬有四张口,汪汪汪叫不够……生动有趣。
“编顺口溜”识字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如在学“照”时可以编“上边月刀口,四点在下头。阳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透。”当“青”作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变成了许多形声字,学生一下子记不住且分辨不清,于是就编出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编顺口溜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加以引导,做到“宜顺畅,忌拗口;宜高雅,忌庸俗;宜准确,忌费解;宜简洁,忌烦琐。”相信日积月累,学生编顺口溜的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而且会编出更加顺畅自然,琅琅上口的的顺口溜。
三、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1、运用游戏,帮助复现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教师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不但要让孩子学会这么多生字,而且要让他们学得快乐,这就迫使教师想出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汉字不断地出现,而且让学生感到枯燥。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不同的游戏,作用也各不相同。如:为了区分一些形近字:观——现,牛——午,爱——暖,到——倒,房——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读出的字相应地举起左手或右手,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2、制作识字的卡片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 教学 做法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1.激发兴趣——“玩、乐”中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学生们才能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2.开拓创新——实践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我当小老师”等活动,使每个儿童都有自己做老师的机会,把自己学会的东西通过游戏的方式传递给其他小朋友。儿童要做好这些游戏,就必须掌握好游戏中相关的知识,从而在游戏中不随意的就掌握了一些汉字,而且也巩固了知识,体会到识字的乐趣。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例如:可布置家庭作业:放学路上有哪些你认识的字,记在本子上,明天说给大家听,看谁说的多,还可要求学生读故事然后见给大家等等这些方法都会有好的收效。
3.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70 %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学生识字难度大,因为方块字本来就不表音,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也有部分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若长期如此,问题就变得严重了。经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其次,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同时发现学生当中普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学过的字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他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字所在的儿歌念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会就不会认,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能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
4.化静为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现,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童心纯真,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小小汉字,奥妙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总之,我认为教学不单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收效也是截然不同的。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极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识字的数量会对他今后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识字质量呢?根据教学经验,我认为应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培养孩子识字的能力。怎样提高孩子识字的兴趣以及识字的能力呢?在教学中应做到识字教学“三不宜”。
一、识字不宜脱离语境
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在情境中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做到字、词、句、段一体化。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读促识。如我在《小镇的早晨》中如此教学“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的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地钻出来,在河上轻轻飘过”这一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句子中的哪些词用得好。
(学生读后,纷纷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生1:我认为这句话中的“在河上轻轻飘过”的“飘”应该写成“漂”。
师:“漂”为什么写成“飘”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的有关词语,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充分思考后各抒己见。)
生2:我查了字典,“漂”是指物体在水面上移动,“飘”是指随风飘动或飞扬。小舟在河上应该用“漂”字,而课文却用了“飘”字,一定是书上印错了。
师:你真了不起,敢于挑战课本!是课本出错了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
生3: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小镇早晨的恬静,作者用了“飘”字,是不是想突出小镇的恬静呢?
师:你说得有道理,谁还能说得更充分些?
生4:作者是想说明小舟经过河面时不留一点波纹,听不到一点声音。
生5:一叶叶小舟从河面轻轻驶过,就像在风中飘过一样,让人感觉不到。
就这样,师生形成一个共同体,互教互学,在平等对话中,学生不仅学习了字的音和形,而且通过语境理解了字义,同时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与交流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显现,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是一举多得!
二、不宜对字形进行详细分析
北师大版教材,强调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增加生字的复现机会,以达到巩固的目的,而非通过繁琐的字形分析来达到识记的目的。崔恋老师说过:“认字如认人,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通过不同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字的印象,学生就能从其他地方找出这些字,而不需要分析字的部件。
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特征,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切地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期内识记大量的生字,扫除认读障碍,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基础及教学情境,采用不同的识字方法,如换偏旁识字法、形近字对比法、形旁表义法、字频识字法等,创设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当然,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基础,有些字有必要进行字形分析。字形分析一般有几类:一是课文要求学习的偏旁;二是容易混淆的字,即形近字;三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识字方法的字。
三、教师不宜包办代替
这是一节识字课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这些字,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呢?(象形、会意、形声)
战 笔 灶 看 雀 清 鸣
生1:“看”应属于第二类。它上面是“手”字,挡在眼睛上,表示“看”的意思。
生2:“鸣”字有一个“口”和一个“鸟”,鸟儿用口鸣叫,这个字也属于第二类。
生3:“雀”,我查过字典,下面的“隹”是鸟,上面是“小”,而麻雀是一种小鸟,我认为也属于第二类。
生4:“战”就是打仗的意思,打仗时要用兵器,所以右边是“戈”,左边的“占”表示字的读音。“战”属于第三类。
生5:“清”字也属于第三类。左边的“氵”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青”表示读音。
从以上案例足以看出新教学观下的教学行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是教学的本质。在教学中,师生积极交流、互动,相互启发、沟通、补充、完善,不断获取新知,并伴随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和对获取知识的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持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要时时保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识字游戏,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
1、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动态的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动画片”。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2、“猜字谜”识字。“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学生编成“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两人在土上(坐);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休);竹子长得比天高(笑);天没它大,人有它大(一)。另外,身体语言也能帮助记忆字形,我常通过动作演示让小朋友猜。如:“掰”可以演示为手掌心相对合拢,做向两边分开的动作;“看”可以演示为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
3、“换部首”识字
汉字中大部分是形声字,可以利用其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来进行识字。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换部首”识字方法的探究,发现了一些形声字学习的小秘密: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只要声不变,换上不同的形旁就可以组成一组音、形相近的字。
二、体验生活,自主识字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准确而客观地反映着生活。积极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既能丰富学生的经验,又能深化学生的认识。
1、环境识字
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自由阅读,引导孩子和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达到将遇良才的识字目标。
2、联想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
三、小组合作,探究识字
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猜字谜,根据合体字的构成做加减法,自编儿歌或顺口溜,把字编成故事来记。这样,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极大地激发了识字兴趣和创造欲望。
1、探究性识字
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记字形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请大家讨论;“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准地记住‘碧’的字形?”生1:记笔画,是由“横、横、竖、提、……”等十四画组成的。生2: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王”和“白”,下边“石”。生3:部件记字法最好,是由“王…‘白…‘石”三个成字部件组成的。生4:记偏旁,是由“王…‘白…‘石”三个偏旁组成的。生5:我说一个字谜大家猜:“王家小姑娘,长得白胖胖,喜欢坐在石头上(打一字)。”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2、写话
一、了解汉字之美,以情趣激欲望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丰富,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民族内涵,对于学生精神领域有极大的触动,影响比较深远。中国汉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是以方块字为主,极具生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汉字主要是通过音、形、义于一体的形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时,又存在发展思维,更重要是能够起到开发智力等作用,可以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对于中国汉字需要给予创造理解,有效应用苏版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引用古人生活习惯,或是借助相关的文化背景,由此来解释字的来历,这样的识字应该充满情趣化。
苏教版第二册《识字3》教学模块,从构字结构分析,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象形字属于中国历史较长的汉字,具有鲜明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并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其与汉字的关联。以“川、燕”等汉字为例,选取由实物到象形字,然后到现代简化字,通过动画逐渐演变,加以生动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富有动感且较为生动的场景,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知欲和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识字。
二、自主探究,以情趣启智慧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极易对新鲜刺激感兴趣,与此同时还受到情绪的支配。一旦学生处于情境学习环境下,他们将会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思维活跃性,情感相对较为丰富,这个时候识字创新能力可谓最佳。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彰显个性。当学生具有自身的学习方法之后,且这种学习方法得到教师的赞扬,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自豪感。
1.把汉字构字方法和儿童识字方法同步结合,用汉字规律来识字
所有汉字中,合体字数量相对较多,占总数的95%以上。在合体字中,有会意字、形声字两种构字规律。在苏教版教材中,还存在韵文载体形式,并且诠释了构字规律,展示相对来说较为生动,被称为字族识字。如学“驰、池”两字时,驰的韵文是“有马能行千里”,池的韵文是“有水能养鱼虾”。学生自编韵文过程中,可以多认识相关的汉字,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可以借助实例对汉字的组合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感受汉字组字的乐趣。
2.创设情境和游戏来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由于低年级学生意志力非常薄弱,对事物的注意力只能保持在15?20分钟左右;他们“随性而为”“见异思迁”,他们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知识大多从兴趣出发,这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教师在进行“乌”字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借助简笔画画小鸟,特别标注不要画眼睛,告诉学生如果将“鸟”字去掉一点,这个字就变成“乌”字;而在进行“灭”字教学时,可以动手做实验,借助“一”块板子,然后将“活”字遮盖住。
三、学以致用,以情趣添啡
有位著名学者说过“活动与交往归属于发展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活动是学生生活的构成,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积极引导儿童迈入更广阔的世界,在此过程中吸收各种信息,不仅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而且可以增加想象空间。
1.建立自己的图书馆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字、词编简单的故事,配上简单的画,并装订成册,制成学生自己的简单的“书”,可收入班级图书角。这种教学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在这样情趣盎然的活动中,通过对一些字的反复写、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识字。
2.当同学的“小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识字更加感兴趣,从识字中获得成就感,教师还需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积极交流识字心得,然后进行相互探讨,当学生掌握“胡”字以后,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小老师”活动中,各展所长,部分学生将其融进谜语之中,有的学生把它们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使学习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