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旨是要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分开,将其划分成项目进行实施,教学过程相对集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学生动手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积极性高。通常实施方法有以下几种。

1.1讲解法

即在课堂上,将项目难点重点分条理的展开,通过示范操作及操作注意事项内容的学习后,进行小结,然后在引出一些在理论课上的重要概念,原理解释,通过分析,做到由简入繁,这样学生就能按步骤掌握专业知识。

1.2演示法

即在课题上,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或操作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而获得自身所需的知识。它可以让学生获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将抽象理论和实际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演示的准备工作,根据课题选择好对应的设备、工具、量具及原材料。

1.3实操法

即学生上完理论课后,紧跟着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床操作练习,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做到活学活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实操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步骤,强调操作安全,提高实操的时效,实训老师也必须认真巡回指导,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实训中的问题,保证实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条件

要有与数控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实训条件。因此要求作为课堂的实训车间要有足够数量的数控机床,必要的教学场地及黑板,条件好的可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根据就业前景和用人单位需求,该校结合自身现实情况,主要的培养目标为数控操作人员、编程人员、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方向。按照培养目标的需要,制定了该校的数控设备选择方案,在设备的选择上,按照有利于培训对象熟练使用、操作、维修数控车、铣床为目标,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考虑机床的规格和配置,同时考虑人才培养所需的机床数量.同时满足合理性、经济性以及教学和企业的需求。在实训工厂内专门设一定面积的讲解场地,包括黑板,座椅,电脑设备等,从硬件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学、做及理论与实训的交替进行提供保障,在条件允许下尽量按照单人单机要求来配置。

3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

要具备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具备较为熟练的车工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展,考虑学校实训条件,借用比较直观的宇龙仿真软件,采用理论课堂教学和宇龙仿真软件教学相结合以及实习课前集中讲解和操作演示与现场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注意每个项目中学生成绩的记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的任务包括:(1)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特别是FANUC(华中)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铣床的编程方法,并熟练地运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写较复杂零件加工程序;(2)熟悉常用数控系统FANUC(华中)数控车床、铣床,能够操作面板上的各项按钮,手动输入数控加工程序及修改有关加工参数的设置;(3)能够正确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会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处理、会进行测量及计算、正确选用数控加工刀具及相应的角度、准确完成试切工件的任务、精确对刀偏值及刀补值参数的设置、正确对运行报警识别处理等操作,最终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达到数控初级工理论和技能操作要求。

4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

要有与课程相适应的教材与之同步进行。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训课题项目,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针对该校中等职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与实训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该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和教案,做到既适合学校教师水平及实训条件的要求,又适合中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的要求,同时注意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着重突出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以需求为主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

5数控技术应用师资队伍

由于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项目化处理,从而改变了课时和讲课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社会实践技能,而双师型人才是突破点,解决方法应从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和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省培和国培或进企业顶岗锻炼及技能培训方面入手,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

6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2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58-02

一、引言

历史悠久疗效奇特的中国传统医学,几千年来护佑了中华子民世世代代的健康和幸福。中国医学历史上出现的伟大医学家常常德艺双馨为后人称颂,而不朽的中国医药著作更传承着中国医学的精神。目前,一方面希望通过中医进行保健和治疗的人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有人对中国传统医学持怀疑和贬抑,评价中医不科学,所以中医不可信。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发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经中国医界人士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原始系统论医学理论。今天,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现状,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反差和貌似复杂的悖论,值得研究。本文拟以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作为理论框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二、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内涵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科学假说指“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它是将认识从已知推向未知,进而变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是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并非科学认识的目的,而是人们认识自然界事物本质和规律常用的理论思维方法和手段。

任何科学理论确立之前,往往有一个“建立假说”的阶段。人们常常通过大量的观察并积累一定的事实材料,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现象和规律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判断甚至预见。

三、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视角下中医基础理论科学性分析

科学假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科学假说是建立在一定实践经验基础上,并经过一定实践验证的理论。二,具有相当推测性。其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不够完善的科学知识和不够充分的事实材料推想出来的,还不是对研究对象的确切可靠的认识。三,具有明显过渡性。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推测性的对立与统一,是真与假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转化条件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假说的唯一客观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在整体上符合科学假说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如下:

第一,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原则,中国传统医学作为经验医学,由中医药从业医师经过几千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就像剧毒的砒霜在中医里可以入药,但它的用量是由严格限定的,这正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以大量医案、医方等方式把结论记载留传下来。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具有一定推测性。张方,李炜芳指出,中医药传统科学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现代科学思想,如系统论和演化论思想等。根据其“天人合一”理论,发展了丰富的象思维模型和方法,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掌握了一定事实材料之后,根据以往掌握的确定知识,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特点,总结病因病机理论,并在诊断治疗中加以验证。但这些认识仍有一些思辨成分,还不是人体生理病理方面完全可靠的确切知识和理论。但是,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不一定是“错误的”或“迷信”,因为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先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理论可能在未来经过验证成为科学理论;

第三,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与现代科学概念下的科学理论相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差别很大。倪培民指出,中医里面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近代西方的理性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基本原则、公理和检验知识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郑子新[4]认为,中医药是我国的传统医学, 两千多年来仍有顽强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包括宇宙观、自然观、整体观、辨证观、论治观和平衡观及其治疗作用顺应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不干扰生命活动的自然性。因此,我们相信,随着现代技术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不断应用,很多原始形态的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发生了接轨和融通,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从假说到科学理论明显的过度性特点。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先师们不断观察、实验、思考而总结提炼出的基本的系统论的理论思想,几千年来从诞生一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中医医师进行临床诊症治病的有效的医疗实践。同时,中国传统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诊治原理、原则和方法是中医药从业医师几千年来反复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些数据也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只不过中医药以经方的方式把最精华的结论记载留传了下来,而把几千年来中医药从业医师亲自尝试各种入药的原料的实验和配伍实验过程和患者服用的效果观察资料遗失了。不能因为这些历史资料的遗失而简单粗暴的认定中国传统医学是没经过实验而总结出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经过实验验证”。

中医基础理论中确实存在着假说现象,这和其他任何一门学说并无二致。假说与科学理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科学的理论都是先提出一个假说,然后在经过试验验证,经过试验验证的假说就是科学理论。对于一个科学假说是否能够成为科学理论的问题,我们分两种情况来探讨。第一种情况,在“科学”或说“实验科学”不断发展的时空框架下,肯定有一些假说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那么,我们只能通过理论来检验。这种理论上的检验包括假说的逻辑完备性、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假说的解释和预见功能。第二种情况,我们既可以理论检验,又可以进行实验验证,包括直接验证和间接验证。实验医学的手段可以完成这样的验证和论证。最终,那些经过理论和实践双重检验的假说,有的直接成为科学理论,有的经过修正、补充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有的被淘汰。

科学假说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相反,假说的作用十分重要。论者贺新华、刘奇研究认为,首先,假说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这是不言自明的,因为科学研究就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路径不断前进发展的。第二,假说是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假说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它在科学思维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最后,错误的假说对科学的发展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我们把中医基础理论基石,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看作假说。到目前为止,这些理论的综合程度现代实验科学还无法验证,这种情况说明,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未知领域,有待于今后不懈的探索。但是,五千年来中华医学的诊疗实践证明,依据这些理论进而产生的藏象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治则治法理论等在逻辑上的确具有完备性、简单性以及极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而且,这些具体理论目前正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研究:在临床上,研究者从整体观念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从“治未病”到“治已病”,诊疗活动都在日益深入开展。在科学研究中,从脏腑经络到器官组织,到细胞水平,到基因分子水平,其中很多都已证明中国传统医学的假说确实是“科学理论”。

事实上,中国传统医学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中尽善尽美,她也是需要不断发展前进的。假以时日,中国传统医学将日益朝着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如果今天,打着“科学”的旗号对中国传统医学轻易否定或贬疑,那绝对不是科学的态度。

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理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好的”,即“真”与“善”不是一个概念。对于医学问题,这一点我们尤其需要讨论。十七世纪以后,在西方实验科学框架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以生物医学为核心、以科学实验为手段的现代西方医学,虽然目前全球普遍接受,但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静止状态。因为医学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作为具有生命活力和主观能动性的生物体,既具有生物学属性,又具有社会学属性。所以西方现代医学的“实验科学”或“还原医学”模式也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因此,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

中国传统医学,在继承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中,应在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的立体框架下全面快速发展,更高效更精准地为人类健康服务。因此,言说“中国医学不科学”有其合理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所有原理不可能全部认识完成,这个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传统医学诊疗的有效性,是这门学问值得深入研究的根本原因,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对她的发展。而言说“因为中国医学不科学,所以它不可信”的人,则是对二者双重的误读与误解――对中国医学的偏见,同时对“科学”的迷信。

四、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经过现代实验验证。但根据西方文化术语科学假说的内涵,这些理论应该具有学术价值。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基础理论已经满足了科学理论在形式上的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模型和规律表述,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先将之看成科学假说,再经过不断实验验证,其中一部分理论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理论,成为由科学概念、命题判断和命题系统组成现代言语体系。当然,这一认识的达成也需要中国人早日建立充分的民族自信心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作者希望,在中国医学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再次腾飞、复兴之前,希望国人包容、自信心态的养成过程早一天完成,对“中国传统医学”与“科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认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2013-ZD-105):中医药文化国际价值及其对外翻译传播研究。作者为项目主持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2]张方,李炜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现代科学价值[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3-1774.

[3]倪培民.中医的科学性与两种科学概念[J].哲学分析.2010,1(1):139-146.

[4]郑子新.中医学的科学价值与现状和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1):682-683.

[5]贺新华,刘奇.医学辩证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第3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职业技能鉴定已成为评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将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衔接,已越来越受到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从建立工作运行机制、“课证”结合、考评师资队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的长效运行机制

1.建立了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相关管理组织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管理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重要保证条件。学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所,挂靠在教务处开展工作。所长由院长兼任,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和各系负责技能鉴定的干事,负责对全院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培训、鉴定工作的各个环节,协调、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在此之下,各教学系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

2.健全了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管理制度。

学院严格执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实情制定整套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职业技能鉴定所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计算机、英语和职业技术等级的认证规定》、《职业技能鉴定考证项目与专业对照表》、《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等,从鉴定队伍、考核条件、测评方式、考务组织、鉴定结果、证书管理六个方面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等级标准严格考核,积极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二、将职业技能鉴定纳入教学,促进课程建设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落到实处,学院要求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与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开设相应的考证课,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内容纳入课堂教学,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促进课程建设。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从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

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明确将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为: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突出民政特色,培养适应岗位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构建以岗位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民政业要求的课程体系——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

2.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

(1)课程设置的改革

针对专业的特点,打破学科限制,按专业需求进行整合,设置多个知识能力模块。以模块化结构形式,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平台,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教学模式的改革

理论教学渗透实践内容,不仅重视讲,更重视练,重视知识的更新。具体做法是增加习题课、讨论课、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大作业,提高讲练比例,让学生有比较宽裕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部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到实训室进行,采取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动手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设备控制技时,通过老师的演示讲解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来讲授继电器的控制和PLC的编程方法等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和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创新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多向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这部分内容时,把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作为教学案例,既提高了高职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教学内容的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不断的更新,特别是教学内容应跟上现场实用技术的发展;理论教学中的举例应尽量体现先进技术的工程实例,拉近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短学时的专业新知识讲座,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

(4)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采用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不再是难事。建立专用的多媒体电化教室,把一些抽象的不易表述的内容,例如《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数控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技术与应用》等部分内容通过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5)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本建设之一,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近年来我院教师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完成了30余部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工作。公开发表专业论文、教学论文300余篇。为结合有关综合课开发,我们还自编了大量的理论内部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做到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紧跟专业技术发展,教学计划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各类教材紧密配合教学计划。

三、积极探索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的教学方法、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保证职鉴模式成为专业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1.针对不同生源基础特点、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分层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课教学广泛实行“整体计划,分段教学”,即改变传统理论课学习的周课时习惯,将每学期分成几个时段,每个时段集中学习一门对应于某种岗位技能的课程,提高学生对理论掌握程度。教学中还十分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训室融为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的教学做;广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结合项目进行,项目纳入课程教学之中;设置单独的实训环节,在第3、4、5学期末安排I周的时间进行课程综合实训,强化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多样化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2.积极探索考试、考核方法改革。

在考核中,我们加大实践考核的比重,加大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考核的比重;对一些核心课程,把相关项目制作、作品获奖情况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通过考核形式的改革,学院逐步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考核方法体系,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人才市场就业准入的培训考核制度接轨。

四、依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标准,建设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素质,是办好高职教育,办出高职专业特色的根本保证。为此,在学院指导下,制订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1)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为了加快师资水平的提高,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先进企业,院校协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近年来,20余名专业教师先后到德国、新加坡、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培训。在选派教师外出培训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国内学历进修与提高。

(2)“双师型”素质队伍建设的举措

近年来,我院坚持选择优秀专业骨干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老师。优秀专业骨干教师不仅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在教学特别是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学院还提出要求:一是所有专业教师必须考取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等级证,二是青年教师必须至少参加半年本专业的生产实践和实训(主要途径有三个:实验室、实习工厂、企业),为“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85以上的教师获得中、高级技术资格等级证。我院积极聘请高校知名教授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来院进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作用,激励骨干教师投身教育工作,鼓励优秀青年尽快脱颖而出,使师资队伍形成梯队,顺利实现教师队伍的新老交替,我院先后制定了“专业带头人评聘暂行办法”、“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有关规定”和“选拔和培养优秀青年有关规定”。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因为这支队伍是教学改革倡导者、参与者、执行者,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通过引进和自身提高,我院现有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硕士学历人,在读硕士24人,36名教师具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85以上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

五、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建设实基地,保证职鉴所需设备条件成为实训地建设的基本项目

为实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与职业技能鉴定有效衔接,我院通过“3个计划”实施,普遍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可以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并就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具有较完善的软、硬件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通过“3个计划”实现“3个一体化”。“3个计划”:一是原有校内实训基地的改造计划;二是校内实训基地拓展计划;三是校内实训基地运行制度建设计划。通过“3个计划”的实施,实现“3个一体化”,即课堂与工作岗位一体化、学生与员工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3个计划”实现“5结合”。

第4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优秀吸引;校长管理;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35-03

【作者简介】凌红,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培育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品质。优秀吸引,要求校长站在发现者、陪伴者、支持者、见证者的角度,充分相信教师自身“优秀”,合理调动各种资源,将教师专业成长置于学校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范畴中,建立彰显关怀、贴合生长、协作共进的发展机制,使教师专业成长拥有持久的动力和无限的可能。

一、在“生活人”的视野中发现“优秀”

1.全面了解,取其所好。

立足“全人”,让教师更客观地认识学生,实施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同样,如果校长对待教师也能有“全人”观,以发现“优秀”的方式展开教育教学管理,就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更显完整。在完整的“生活人”的视野中,必定会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势领域,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不乏朗读者、旅行达人、烘焙大师、园艺专家。擅长阅读的不一定是语文老师,逻辑严密的未必教数学,书法美术功底好的也可能是计算机老师等等,有所专长、有所爱好的生活才丰润。这种美好生活的情怀也必定会影响到工作,也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在某个恰当的时候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2.移情体验,促其所得。

校长的管理不是发现问题勒令禁止,而是以人为本、开放情怀,能通过对教师行为的分析,洞察教师思想、情感的变化。优秀的校长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和谈话者,当教师愿意将心怀向校长敞开,还有什么工作不好切实地开展呢?我校有一名数学教师,所带班级教学质量不理想,在处理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过程中多有冲突,他本人也产生了厌教的心理。面对这样的教师,关注内心比转变行为更重要。通过一次次的谈话,我逐步了解到工具性学科质量的检测以及家长对成绩的过度要求使其内心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再加上自身对数学学科的不喜,使他的教育教学陷入了困顿。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科不胜任的教师在一所大规模的学校中不在少数,于是我校开始尝试建立相应的“转岗”机制,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谋划。如今,这位教师已顺利转岗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获得省赛课一等奖,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逐步踏上了教育管理者的岗位。

3.充分尊重,认证所思。

很多时候,为了让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有效,我们会用既定的经验去评价甚至是否定这些不成熟的行为,更不会去深究这些行为背后教师所作出的思考与努力。比如,我校有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尝试用尊重儿童初感的方式执教,但一开始课堂教学效果显得有些凌乱,欠缺了文本所体现出的条理性。这一教学方式真的不适用,真的是无效的吗?显然,作为校长,在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教师,肯定教师的尝试行为,积极倾听行为背后的思想故事,甚至在教师实践过程中出现彷徨、迷惑的时候,为其提供支持,使教师在学校的关注、行政团队的介入推动下,其草根化的创新研究科学化、序列化。尊重思考的意义,发现思考的价值,能让校长在教师专业培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立足。

二、在“团队人”的认知中卷入“优秀”

1.骨干结对,魅力感召。

我校多年来倡导的“开门献课”就充分体现了一种团队卷入状态下的优秀吸引。作为校长,我坚持每学期期初“开门献课”,率先垂范,将行政骨干教师团队凝聚在专业发展的活动中,使团队有管理和教学的双重立足,从而更有效地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同时,每个骨干教师都有结对徒弟,师徒同研共写,不断深入课堂及班级教育的方方面面,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骨干教师的理念引领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民间师傅”成为我校每一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贵人”。所谓“民间师傅”就是非学校行政任命、无师徒结对合同、由教师自主认定的“师傅”,更多时候是两人或多人互为师徒,S着事件的变化师徒的角色身份也不断变化。“民间师傅”更确切地说,是魅力感召之下的教学同僚,或称为教学“合伙人”。如,有教师在执行学校每学期一人一课研修任务的过程中,会主动邀请自己认可、喜欢的骨干教师展开听评课指导,但凡接受到邀请的骨干教师均能全情投入。

2.梯队架构,成长关怀。

每个学校都会依据自身的校情、师资配备等制订出一套适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在详细分析了我校办学发展的现状之后,我们也量身定制了积极教育理念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先后组建了“阳光俱乐部”“科研快车道”“学科工作室”等教师联盟。根据教师个性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构建梯队发展的滚动性成长网络,如三年内新教师的教研成长系列活动:站稳讲台的“与你同行”教学展示活动―扎实课堂的“我型我秀”教学反思分享活动―展示个性的“亮我风采”课例解读活动。在教研的同时,我们对一年内的新教师展开“读校史”“夸同事”“拍学生”活动,以此来将新教师团结在学校大家庭之中。在此基础上,发展优秀的新教师进入学校“科研快车道”团队,介入教师专业阅读和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拾级而上,共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3.草根共研,需求应答。

学校实施教科研一体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在日常听评课过程中,通过介入主题、核心行为、骨干微讲座等,将磨课、研课引向探索教法学法、教学规律的深度思索。在此基础上,学校也运生了不少草根研究团队,如在会课任务驱动下的临时磨课团队;日常主题教学中的研课团队;解决教育教学即时性问题的话题型团队;向学校教科室申报立项的微型课题研究团队等。这些团队集中于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自主筹建,凝聚力强,但又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所以,有些团队召集时间是周末,地点为某咖啡馆。在“优秀吸引”的草根共研氛围里,作为校长,则需把握团队中的骨干,提供支持和关怀,以便于团队更好地将任务、问题变成需求,进而策动内需,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在“发展人”的体悟中推介“优秀”

1.“年度最美”,让“优秀”充满仪式感。

我校每年都要评选“年度最美”,以此来表彰一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优秀的员工、团队,记录一些优秀的事、优秀的瞬间。首先,我们以学校文化、特殊事件为思考原点,精心设计“最美”奖项,如博览好学的“敏学奖”;科研进取的“敏思奖”;悦动创新的“敏行奖”等。其次,我们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以事迹演讲的方式,展开“最美”评选。再次,我们精心设计制作“最美”奖杯,提升获奖的纪念意义。最后,我们举行“最美”颁奖仪式:事迹推介、行为表达、颁奖词诵读、“最美”合影等。在一系列仪式流程之中,聚焦某一人某一事,或某个团队某一细节。“小细节”中体现“全人”观照,“大仪式”下彰显“优秀”品质,提升“优秀”影响。

2.“网络微影像”,让“优秀”生动可感。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推行“成长影像记录”的方式,让教师将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瞬间用手机随拍,一方面可即时分享,提升行为关注度,不断促成行为的投入度、深入度;另一方面将照片分类整理,存档积累,以便于反思成册,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总结成长经验。如,我们在新教师入职一年后开展“我的成长故事”网络微影像制作评比活动,教师生涯的第一堂课、第一次与学生谈心、第一次听师傅的课、第一次教研、第一次批作业,甚至是第一次发火、第一次委屈,生拥恼掌附上简短感性的文字,再配合精选的音乐,无一不传递着教师专业成长的美好。再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优秀”便成了一种亲切可感的生活样态。

3.“敏求讲坛”,让“优秀”弥散思考的况味。

“敏求讲坛”是以学校校训“敏求”命名的教师讲述活动,旨在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讲坛运营几年来,经历了种种转变,从形式上看,已由一开始行政命令式的布置安排,到聘请专家,再到基于教师需求的专人专项约请,渐渐走向教师的自主参与;从内容上看,由生活故事、书本故事、书本理论的分享,到生活思索、实践反思,甚至是教学主张,越来越充满了深度思考的况味。2016年下学期,教科研快车道展开了阅读经典教学理论的培训活动,在此基础上,对经典教学理论形成了自己的思索和实践体会。有了想法就要分享、碰撞,想法才能走向全面、科学、深入。

四、在“学校人”的情怀中焕发“优秀”

1.场域习养积极故事。

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空间隐喻术语,指“位置之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图式”。当我们的管理制度内化为学校每一位师生的需求行为,我们的身心便会自主自觉地汇集到某一领域,而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吸引而来,学校就成了一个心理安全、人际和谐的积极场域。在这样一个场域中,“优秀”便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行为自觉,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便有了从内需到自育行为的场景呈现。摄影组的学生抓拍到一只特殊的昆虫,教师就自觉介入昆虫研究主题活动,语文老师指导写昆虫作文,科学老师引导探究昆虫名称习性,美术老师指导细致观察画出昆虫……昆虫研究成了一个主题课程。有教师参加会课活动,草根共研团队一起投入磨课,甚至有教师参与同课异构,以供会课教师参考……

2.文化浸润积极气质。

第5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因此,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教育主体和主导者双方积极性的调动。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合理设计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师生员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培训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开展汽车文化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技能成才的思想意识

教育学家威廉・格拉瑟在他的“选择性教育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所有的动机都源自内心,学生在学校里表现不佳,其真正的理由是,学生没有在学校里找到足以令他满意的学习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职业学校的教育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使学生树立技能成才信心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实现育人成才的办学目的。笔者学校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所学的专业上。

1.开展汽车百科知识竞赛和汽车文化手抄报比赛

学校6个班级70余名学生参加了汽车百科知识竞赛,比赛内容涉及汽车发展历史、汽车品牌文化、汽车新技术知识、汽车驾驶技术及交通法规;手抄报比赛中,学生们将自己喜爱的汽车品牌和车型,将自己掌握的汽车维修知识和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展望图文并茂地展示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版面中,学生上交的60多幅作品排版新颖、绘图精美、内容丰富。两项赛事集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增长知识,扩展视野,锻炼思维,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和热爱,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2.组织学生开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

学校61名学生报名参加了校内汽车维修技能比赛,通过初赛,评出24名学生参加复赛。经过复赛,选出4名优秀选手参加北京市技能竞赛。学校参赛的冯俊伟同学获得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总成绩第一名,王亚伟、张勇强、伍俊成三位同学分别获得总成绩第3、4、6名。学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经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2名学生最终代表学校参加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汽车技术项目比赛。一系列专业竞赛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水平的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开展规范化技能竞赛,创新竞赛内容,促进学生形成比知识、比技能、技能操作比规范的职业意识。

二、以团组织和班集体建设为阵地,向学生传达正能量,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作为公交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要具备适应公交企业发展的健康人格。健康的人格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更能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视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去感受正能量,接纳正能量,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格。

1.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七星志愿者服务队”是一支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曾经被评为北京公交集团公司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不仅常年活跃在校园里,而且经常走进敬老院、公交场站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开展以“我志愿、我快乐”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日,学校团总支组织青年志愿者在校园内大扫除,擦洗宣传橱窗;教师节来临,志愿者们向辛勤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献上感恩的鲜花;志愿者服务队走进了房山区光荣院敬老院,看望退伍老兵,学习老的革命精神,为老人送去图书,为光荣院种上敬老树;到前门快速公交1线参观学习,开展站台服务、义务指路;十一期间到天安门广场疏导客流、协助安检。公益小组积极开展校内勤工俭学公益劳动,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自身人格得到不断完善。

2.以班级团支部建设为阵地积极开展“天勤活动”

笔者学校十分重视发挥班集体这一阵地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2013级预备技师班团支部精心设计了以“感恩、责任”为主题的“成人礼”主题班会,“成人礼”上全班学共同回顾了班级成立以来的每一个精彩的瞬间,观看以“感恩、孝亲”为主题的视频故事,庄严的“成人礼”誓词使学生树立起对国家的公民意识,对父母、师长的感恩意识,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意识。通过成人礼主题班会,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该项目参加了公交集团公司“2013年-2014年度‘天勤计划’好项目评选会”,学生们设计的活动项目得到了集团公司团委的充分肯定,获得了集团公司团委的天勤活动资金支持。

对此,学校团总支根据学校工作特点合理设计团总支活动计划,编制团支部“天勤活动计划项目书”。各班团支部利用“天勤活动”资金开展本班团活动,先后开展了以“参观汽车博物馆、弘扬现代汽车科学”为主题的天勤活动,以“健康校园、活力青春”为主题的篮球比赛天勤活动和以“我运动、我健康”为主题的天勤活动。系列天勤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班级建设的系列活动,开展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意识,既要靠日常的管理检查与纠正,更要靠班级集体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自我管理的思想意识。笔者学校每年新学期的入学教育涵盖了集中军训、开学典礼上优秀毕业生回访母校、蓝领精英进校园现身说法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人理念,增进学生对先进企业文化的了解,切实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学习《技工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竞赛活动,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演讲活动,“创建文明校园,争做优秀学生”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以及以拔河、跳绳、踢毽等体育类班级竞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开展评优表彰活动,树立典型,引领广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学校团总支积极开展团员教育评议活动,根据德育积分和期末学分绩点,各班团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对团员进行综合评价,评选集团公司级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和优秀志愿者。年底组织召开学校共青团年度“达标创优”竞赛表彰大会,对获得集团级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校级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和学生会优秀委员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表彰会上全体与会成员重温入团誓词仪式,借以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意识。同时学生科组织政府奖学金获奖学生表彰大会,弘扬正气,树立典型,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活动,提升师资队伍和班主任的职业素养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知识的源泉”“伦理的化身”“社会价值的代表”。事实也证明,成功的教学活动必须由教师来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师的这一职责和职业特征是参与教学活动的其他任何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我们学校通过岗位练兵、专业竞赛引进教研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建设。

1.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岗位练兵,开展技能竞赛活动

学校先后组织了教师教学论文比赛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比赛,通过比赛达到教师间互相交流经验、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比赛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参与度达到100%。

教学部门与工会积极配合,开展《创新工作室》活动。活动内容涵盖了教师的教案编写能力、课件制作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及课堂管理组织能力展示,以及考察教师按照现代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和要素,充分利用现有多媒体资源,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能力。活动促进了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2.组织教师进行典型任务工作页的编写比赛

此次比赛共收集到31名教师设计的典型工作页60个,参赛作品内容新颖,难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及培训中突出一体化教学特点,为今后教学及培训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合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设立不同的活动主题,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促进学校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1.开展“面对学校当前的现状我们自身如何调整”大讨论活动

2014年6月,针对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主观上的消极懈怠现象,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整顿教学秩序专项工作,并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面对学校当前的现状,我们自身如何调整?”主题大讨论活动。活动中,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教师宣讲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师的思想动员;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校学生加强课堂常规、行为规范和学籍管理制度的宣讲;各科室组织本部门教职工针对当前学校现状、结合岗位要求以及对专项活动的相关建议开展讨论。大讨论活动后,学校认真听取各科室、部门讨论情况的汇报。结合讨论结果,制定整改措施,使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提高教育培训服务整体水平的动力。

2.以迎接建校三十五周年为契机,在师生中开展“提升师生素质,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

为促进新学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9月,学校组织开展了“提升师生素质,加强文明校园建设”的“十个一”系列教育活动,以此推动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培训质量。“十个一”评选即:在教师中开展一次“最好任课教师”“最佳教案”“优秀论文”“最生动的模拟课”评选活动;在班主任中开展一次“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最好班集体”“主题班会”“班级环境和学生宿舍环境”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一次“最佳读书心得体会”“最佳活动创意”评选活动。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最好任课教师”“最佳教案”“优秀论文”“最生动的模拟课”评选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激发了教师对加强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有利于形成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钻研业务,积极进取的教风。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我最喜爱的班主任”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更主动地发挥其在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作用,努力建设奋发向上、文明守纪、团结友爱的班风。“最好班集体”“主题班会”“班级环境和学生宿舍环境”“最佳读书心得体会”“最佳活动创意”评选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性,营造了技能成才、劳动光荣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了良好情操和道德风尚,提高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有利于形成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

同时,学校将“过程管理”的意识渗透到“十个一”教育活动中,并使之深化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争做十个一”产生的正能量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中得到体现。为确保“十个一”活动的落实,真正发挥主题教育活动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学校先后制定并出台了系列岗位考核责任制,并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设备的监控职能,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考核,将考核约束与引导激励有机结合,使师生在参与“十个一”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过程管理、参与过程管理,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第6篇:理实一体化教学论文范文

 

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在局党委的关心和全体教职工的支持下,临武县第二完全小学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学校2018年上期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期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临武县第二完小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准绳,全面推行课堂改革,积极走开拓创新、特色办学之路,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秉承“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管理理念,以“优化环境,提高质量,提升品牌”为办学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发展学生、成就教师、辉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校园环境和谐优美,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向着“高素质、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努力前行。概括过去半年,我们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工作开创新局面

    “五育目标,德育为首”。一学期来,临武县第二完小始终把德育工作为学校首要工作常抓不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以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开展多彩活动、家校携手合作为抓手,确立了“重养成、严管理、抓落实、求实效”十二字育人方针,学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开创了德育工作新局面。

1、班子队伍建设。学校一直高度重视教职工政治素质的提高,政教处配合党支部常抓全体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期初都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学校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学校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教师作风整顿活动,严肃教师纪律。学校积极构建以“分管副校长指导抓,德育处、少先队负责抓,值日教师轮流抓,班主任具体抓,任课教师配合抓”的“五抓”全员育人体系。

2、多彩德育活动。让多彩的德育活动与重大节日紧密结合,紧贴生活,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得到启迪,感到鼓舞,受到鞭策,让学校德育工作收到更好的成效。积极开展“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读书、演讲和征文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师敬长;开展“学雷锋精活动月”系列活动,在实际行动中践行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最美少年”、“尊师爱师好少年”、“校园安全之星”、“体育之星”等评选活动,让同学们向榜样学习,晓文明懂礼仪;“我爱我校”绿色校园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做起,爱护校园,保护环境。学校积极参加市县各级德育竞赛、评比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雷雅琪、黄薇涵同学荣获临武县学雷锋最美少年荣誉称号,夏雅琴同学被评委郴州市三好学生。丰硕的德育成果既是对我校德育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校的激励。

3、学生养成教育。为营造养成教育氛围,校园处处有指导学生行为的标语,让学生在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学校建立了值日领导、教师和少先队值岗体系,每天对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巡逻检查,并建立了固定岗和流动岗,天天打分,周周总结,月月评比。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4、构筑家校教育网络。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学生人生良性成长的第一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郴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我们学校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专门建立了家长学校组织,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相关制度,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不断创新家长学校的工作机制,实施家校互动,共同改善教育环境。一学期来,学校与家长做到“勤联系,常沟通,互支持”,共同教育辅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研教改互助共进

1、教学创新注重实际。学校在教学工作中,严禁“说空话,放空炮”,致力于“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方法,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还从教学实际出发,规范了电子备课,让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理解教材,钻研教法,思考教学过程设置。网络是知识的海洋,学校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电教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让教师充分利用堂堂网和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在借鉴中感悟,在学习中提高。

2、课堂教学注重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校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全体教师积极探索三模五环六度教学模式,从学生出发,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认真领悟新课标要求,合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辅导,全面提升。领导推门听课,贴近教师,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举行青年教师比武活动和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助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年级公开课听评课活动,教师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学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教学比武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骆素荣老师在临武县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比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3、教学工作精抓实干。只有严格的管理,精抓实干,才能干出成绩。学校一直将教学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把教学常规管理作为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抓手,将“高效率、低负担”作为教学总体质量目标。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采用“月查与季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教师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的管理,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精抓中提升学校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提倡备课要“细”、课堂要“活”、作业要“精”、辅导要“实”、理念要“新”的五字方针,在实干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得到县教研室领导的好评。

4、教研教改成效显著。有效教学的着力点是教研,有效教学的生长点是教改。我们确信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扎实提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学校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和观摩课听课活动近百节次,并做到课课有点评、有反思;每月两次的教研活动做到次次有主题、有总结,力求教研教改活动做实做细。为了达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学校还开展了“课件制作学习探讨”和“毕业班教学研讨会”等大型研讨活动。学校拥有一支骨干队伍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培养小学生阅读和积累能力的策略研究》市级教研课题正在有声有色地开展。全体教师积极制作精美课件,撰写教学论文,编写教学公案,编制标准试卷,录制教学课例,学校已形成教师积极投身教研教改的良好氛围。辛勤的付出换来教研教改的显著成果,一学期来,学校收集整理教师自制教学资源达五十余件,获得各级各类奖达二十多项。教研教改的成功开展,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动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高速发展。

5、互助共进组建教研联合体。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打造城乡教研联合体,实现城乡教研一体化”新课改实施方案精神。作为牵头学校,学校迅速组织第二片区教研联合体,制定教研活动制度和方案,明确“三模五环六度”课改新模式。积极部署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比武等教研活动,真正实现五所兄弟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联合目的。

(三)打造平安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打造平安校园。学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系统(校长、分管领导、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保安员),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层级管理,形成安全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学校安全工作步上新台阶。学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楼梯护导制度,集合集会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和晨检查堂制度等,用合理的制度规范安全工作。学校每天都安排行政值日,值日领导随时检查和了解各班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值日教师每天提早到校,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读书、练字等室内活动;楼梯护导老师尽职尽责维护楼道秩序,确保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学校适时开展防火、防踩踏事故、防传染病、防雷电、防溺水、防艾滋病、拒绝、交通安全等专题讲座,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做好晨午检,发现学生未到校或者身体不适,马上与家长取得联系,确保学生上放学安全。适时开展防震安全应急逃生演练,学生在演练中增长遇险逃生自救能力。学校学校安全工作做到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总结。

(四)注重体艺素质

学校一直注重体艺卫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艺卫等综合学科课程。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改善教学设备设施。一学期来,我校紧紧围绕县局的工作部署,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推进体育和艺术特色教育建设,致力打造体艺品牌学校,在各项工作中都有所突破,为二完小的内涵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积极开展书法兴趣小组、绘画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和舞蹈兴趣小组活动,以各种形式搭建平台,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学校积极开展体艺活动,举行第二届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合庆六一文艺汇演,活动精彩纷呈,收效甚好。学校精心选送的节目《中国梦我的梦》荣获临武县第十六届中小学艺术季文艺汇演小学组一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五)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一直以来,学校都在为优化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而不懈努力。半年时间,学校通过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共投入5多万元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牌。学校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教学环境逐步改善。

(六)、 加强支部工会工作 

一学期来,学校支部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2018年学校支部继续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遵照上级精神,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同志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学校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开展“治陋习、树新风”学习教育活动。学校工会积极协助行政参与民主管理,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一直以来,学校大额经费开支、教师聘任、评先、评优、晋级、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的修改等工会都积极参与。 学校党支部和工会急教职工之所急,想教职工之所想。学校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环城跑、气排球和篮球比赛活动,丰富了教职工生活,强化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做好校务公开监督工作,全面公开教职工关心的学校财务、经费收支、评职晋级、教学奖惩、年度考核、评选先进等内容。真实地、具体地采取公开栏书面和会议口头公示等形式公开,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及时将教师不同意见反馈到学校领导,力争给教师满意的答复。学校工会积极协调退协工作,经常走访退休教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时刻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