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元宵节的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

第1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元宵节短信祝福语1. 正月十五月儿圆,美好祝福在耳边。正月十五元宵甜,祝你今年更有钱。正月十五汤圆香,祝你身体更健康。正月十五乐团圆,祝你元宵乐连连!

2. 汤圆端上来,好运滚滚来。灯笼挂起来,快乐喜连连关于元宵节诗词名句 句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句。花灯转起来,事事顺着来。烟花升起来,鸿运当头来。祝福送上来,幸福喜颜开。预祝元宵快乐!

3. 岁月的流逝有友谊的温暖,节日的问候代表朋友的心愿,祝福永远在你身边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心情愉快,平安幸福,元宵节快乐!

4. 佳节送来喜气多多,愿你合家欢乐团圆多多,爱情甜蜜美满多多,事业腾飞发财多多,生活幸福快乐多多,吉祥如意好事多多!元宵节快乐!

5. 走在人生路,观念朋友处,关心很投入,快乐最专注,元宵不唐突,祝愿为你福,生活没有苦,甜蜜最是多,好运如瀑布,幸福开心沐,祝你元宵幸福。

6. 锣鼓敲,烟火耀,张灯结彩迎元宵;舞狮子,踩高跷,眉开眼笑凑热闹;耍龙灯,猜字谜,七言八语来逗趣;迎紫姑,走百病,祛病延年笑盈盈。元宵快乐!

7. 正月十五月儿圆,美好祝福在耳边。正月十五元宵甜,祝你今年更有钱。正月十五汤圆香,祝你身体更健康,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正月十五乐团圆,祝你元宵乐连连!

8. 佳节送来喜气多多,愿你合家欢乐团圆多多,爱情甜蜜美满多多,事业腾飞发财多多,生活幸福快乐多多,吉祥如意好事多多!元宵节快乐!

9. 正月十五的祝愿,是热气腾腾元宵中最为浓香的甘甜;正月十五的祈盼,是寂静池塘里最为鲜艳的那朵莲;正月十五的惦念,是过元宵节的时候,想起你,希望看到你幸福的笑颜!

10. 冷冷的冬天,键盘上的手指也都有点不听使唤,可是,我寻爱的心,真的没有变。一直在这冬天,许下我最真的愿望,元宵节快乐!

11. 月圆,人圆,元宵圆,事事满圆!花好,灯好,焰火好,好事连连!在元宵圆夜的此时此刻,我心中有那份牵挂,捎给远方的你,愿幸福永远与你相伴!

12. 元宵到,送你一盏彩灯,愿照亮你幸福的家庭,照亮你光辉的前程,照亮你甜蜜的爱情,照亮你红火的日子,照亮你健康的身体,照亮你平安的一生!

13. 最好喝的酒也许不是最贵的那瓶,因为买得到酒却买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记得你的人,祝元宵节快乐!

14. 但愿我寄予您的祝福是最快,最早,最精彩,最难忘,最迅速,最具分量,最有盼头,最百看不厌,醉生梦死,罪大恶极,最后通牒祝你元宵节最最快乐!

15. 月上柳梢头,花灯溢彩流。人潮熙来往,指点玉琼楼。圆月当空挂,思念垂几愁?愿君共婵娟,福泽长千秋。恭祝元宵节快乐!

16. 圆圆的圆圆的月亮的脸,甜甜的甜甜的鲜灵的汤圆,满满的满满的盛给你一碗,装上我美美的美美的祝愿,元宵夜你一定要笑开颜!

元宵节短信祝福语精选1. 给你一碗元宵,从此不再伤悲,生活没有泪水,前途属你最美;给你一碗元宵,从此幸福伴随,全家合合美美,生活有滋有味。祝元宵佳节快乐!

2. 月圆之夜,赏灯观月,品味汤圆,家人团聚,聊人生百态,道世间情缘,惦记远方亲朋,祝福你我传送,元宵节之际,愿你和你的家人能过的快乐!

3. 群星闪烁,点缀这欢聚时刻;月光皎洁,照亮这温馨之夜。彩云飘吉祥,幸福不忧伤;佳节情味浓,祝福共分享。祝您元宵节快乐!

4. 爱耍龙灯,爱舞狮子,爱吃元宵,爱过节,更爱把真挚的祝福送给你,我不是神马无聊的骚扰信息,我的出现永远给力,我是祝福短信,预祝元宵佳节快乐!

5. 风清月高树梢头,月华如水,祥云升人间。灯红酒绿喧哗里,汤圆露白寄情意。人生得意须尽欢,举杯换盏,醉酒醉思念。元宵庆团圆,举家幸福又一年!

6. 庆元宵,贺元宵,又是一个好元宵;过元宵,闹元宵,家家欢喜家家笑。朋友,元宵节到了,但愿你亲人总团圆,家人永开怀,爱人永相伴,笑容永不变!

7. 烟花点燃四季的激情,花灯照亮岁月的安宁,元宵快乐是祝福的深情,好运在圆月旁边开心飞行,吉祥陪伴你一直不停,祝愿元宵佳节好心情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句好词好句。

8. 思念瀑布挂云端,飞流直下要九天,正逢今宵是月圆,飘洒祝福最欢颜,元宵佳节举国欢,祝福之琴乐绵绵,唱响快乐到眼前,祈福幸福到永远,祝元宵快乐

9. 拍拍身上的灰尘,开启思念的心门,带着元宵般的圆润,携手那天际的明月一轮,祝福给你在良辰美景好时辰,元霄节,祝愿给你最深,快乐伴你最真。

10.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寄挂,我送你大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银河,如果一勺蜂蜜代表一份祝福,元宵节我送你蜜蜂窝!祝您开心快乐!

11. 最好喝的酒也许不是最贵的那瓶,因为买得到酒却买不到心情。最好的朋友也许不是联络最多的那个,而是在特别的日子记得你的人,祝元宵节快乐!

12. 春节的喜悦绵延永远,大红的灯笼高挂心间,热闹的烟花灿烂依然,春日的温馨驱散严寒,圆圆的汤圆充满甘甜,聊表数语真诚祝愿,祝你元宵节快乐!

13. 欢欢喜喜元宵到,举国上下秧歌跳,噼噼啪啪放鞭炮,花灯谜语惹你笑,汤圆也来凑热闹,甜蜜团圆围你绕,祝福短信问你好,愿你鼠年好运天天到!

14. 明月当空,事事美满,春风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节,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梦圆圆,好事连连,好心情好身体,能挣好多钱!

元宵节短信祝福语推荐1. 明月当空,事事美满,春风送暖,情深款款,元宵佳节,真心一片,送上祝福,愿幸福平安,好梦圆圆,好事连连,好心情好身体,能挣好多钱!

2. 天上月亮圆,地上元宵圆;天上星星亮,地上灯笼亮;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闹元宵,亲爱的朋友,吃好喝好,不要忘记回我一个微微笑!

3. 闹元宵,赏花灯,花灯送祝福,莲花一盏送芬芳,二龙戏珠财源广,三羊开泰多吉祥,四季平安身体壮,五福临门家兴旺,六六大顺福绵长,祝你元宵节愉快!

4. 酒香浓郁飘万里,老友心中永牢记,每逢佳节想起你,元宵祝福最真挚,温暖温馨来惦记,愿你强壮好身体,愿你善良好心地,祝你生活顺心,万事如意。

5. 元宵到,吃元宵;吃元宵,短信叫;短信叫,幸福报;幸福报,开心扰;开心扰,福来到;福来到,财运好;财运好,家事妙;家事妙,万事好,万事好!

6. 用我的心意心愿揉成面皮,把我的祝福祝愿做成馅,用糖水蜜水做汤,每一个汤圆灌满心意,祝你生活甜蜜,身体健康,事业顺意,家人团圆!

7. 送你一碗全家福,一个幸福,一个甜蜜,一个快乐,一个好运,一个财富,一个友情,一个健康,一个平安,一个惬意,一个成功。元宵节快乐!

8.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吉祥的信,温馨的讯,如意短信发给你,祝你元宵节快乐!

9. 祥瑞的鲜花为你而开,欢乐的硕果为你结,幸福的甜蜜为你而酿,平安的阶梯为你搭,祝福的短信为你而写,祝你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 佳节共品元宵香,真诚祝福传四方,东方紫气送吉祥,南方寿星保安康,西方如来保你事业旺,北方财神送来钱满箱,真心祝愿你元宵节幸福、安康!

11. 新春是光芒的,普照你人生的每一步前程;元宵是融洽的,温暖你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我的祝福是绵长的,陪伴你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12. 元宵佳节赏花灯,吉祥之星为你升;正月十五吃汤圆,梦想之月为你圆。值此元宵来临之际,祝你及你家人阖家团圆、万事如意、元宵快乐!

13. 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一年佳节在眼前!说声珍重,道声平安,祝您元宵快乐健康,恭喜发财!

14. 今夜明月高悬,且将烦恼抛远,先吃一口汤圆,此刻快乐无边,让那温馨离弦,幸福洋溢每天,刻刻都要团圆,亲人永在身边。元宵节,无极限。

15. 张灯结彩龙狮闹,团圆欢乐一家好,家庭事业火红照,爱情友情亲情绕,平安健康都来到,真情滋润好运交,元宵节的吉祥一路抛,洒下前程更美好,洒下明天如花娇。元宵节快乐。

16. 张灯结彩过十五,欢天喜地庆元宵。一束烟花带给你辉煌一年,一碗汤圆带给你圆满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节快乐。

17. 烟火在空中绽放,感动在你我心中荡漾。新春的空气伴着呼吸进入心里,温暖着你我。晶莹的泪光在我的眼中闪烁,元宵节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动着感动的泪花。

18. 烟花纷飞,随着寂寥的风,欢快地舞动,晶莹的烟花,带着情谊,温暖了我的心窝,萧瑟的回忆里,因为有你,而更加美丽。祝你元宵节快乐!元宵节祝福语

19. 当主安慰我时再恶的诽谤不能使我愤怒;当主抚摸我时,再利之刀刃无法造成伤痕;当主拥抱我时,再深的痛楚都要烟消云散;当主定睛看我时,再久的委屈也要释放!

20. 张灯结彩龙狮闹,团圆欢乐一家好,家庭事业火红照,爱情友情亲情绕,平安健康都来到,真情滋润好运交,元宵节的吉祥一路抛,洒下前程更美好,洒下明天如花娇。元宵节快乐。

21. 张灯结彩过十五,欢天喜地庆元宵。一束烟花带给你辉煌一年,一碗汤圆带给你圆满的一年,一年又一年,我祝你年年精彩。元宵节快乐。

22. 烟火在空中绽放,感动在你我心中荡漾。新春的空气伴着呼吸进入心里,温暖着你我。晶莹的泪光在我的眼中闪烁,元宵节又到了,你眼中是否也跳动着感动的泪花。

第2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我们五年级元宵节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了解“元宵节”

学生方面:提前布置学生,借助寒假利用电脑,让学生围绕“元宵节”的主题,提出你想知道元宵节的哪些知识?可以上网收集资料,也可以问问社区的爷爷奶奶们。

教师方面:以班为单位,班主任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有关春联知识、灯谜知识和元宵灯制作方法的专题辅导讲座,学校可以让学生到电脑房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并有计划地组织大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从而培养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阶段:1.学生就元宵节活动,围绕元宵节,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联系学习搜集资料,如:元宵节的来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元宵节的民俗,过元宵节的传统等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所搜集的资料,最后制作设计一份手抄报。春节开学第二周后三——六年级每班交了五份,学校进行了评比。学校评选出了吴凌云、刘宇遥等20个优秀制作者。

2.元宵节学生动手自己制作了灯谜、元宵灯作品,开学后举办了猜灯谜活动;利用元宵佳节这个契机,我们开展了“元宵灯谜会”、“七彩元宵节”系列活动,营造节日气氛,丰富传统佳节的内涵,拓宽学习途径,培养走进生活学习的意识。教师讲授字谜的创作方法、原则,为元宵灯谜会做准备。 元宵灯谜会开始之前,学生广泛搜集了上百条灯谜,经过筛选确定比赛试题,以班级的形式展开猜谜竞赛,学生热情高涨,在快乐中体会到汉字的魅力,灯谜会还特设了学生 自创灯谜竞猜环节,学以致用,最后评选“最佳自创灯谜奖”,获奖同学兴奋不已,也增进了大家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兴趣。

此次活动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也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我们幼儿园也举行了隆重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早在几天前,小朋友们就把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的花灯带到了幼儿园,悬挂在教室里,每个班都洋溢着浓浓的元宵气息。

为了让孩子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元宵节,我们中班为孩子设计安排了三节课程《元宵节的来历》、《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活动一:《元宵节的来历》

中班孩子已经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要点花灯、吃汤圆,在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种元宵节的花灯图片、做元宵、吃元宵、闹花灯的热闹场景图片,让孩子认识传统节日的习俗,通过各种有关元宵节的的神话故事,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为什么要吃元宵等等。

活动二:《花灯谣》和《大家来看灯》

这两节课程都是讲述有关花灯的内容,通过各种花灯以及收集的图片,孩子们对花灯的兴趣已经非常高涨,抬头就能看到谜条,伸手就能摸到花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对儿歌《花灯谣》和歌曲《大家来看灯》掌握的起来不是很困难。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记住内容,我们把所有歌词里面的花灯全部画在黑板上,用图片的方式增加孩子们的记忆。

下午我园还开展了"赏花灯、猜灯谜"活动,下午3点半活动在欢快喜庆的音乐声中准时开始,老师们把幼儿准备好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到各班接走孩子,带着孩子一起看灯展、猜灯谜、领奖品。幼儿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活动在老师、家长、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元宵庆祝活动,从开始我们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从研究方案开始,老师们就一起商讨,积极动脑,理念有了很大的更新。以往多以说教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元宵节,而这次活动我们完全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元宵节,同时还充分挖掘家长资源,让他们和孩子一起制作花灯、赏花灯、猜灯谜,体现了家园共育是理念。孩子们感受到在幼儿园过元宵节的快乐,也学到了不少本领。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已有一定的不足,例如没有机会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还有些家长没有参与到我们的赏花灯活动中来,我们体会到在日后的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推出更新和新颖的活动内容,创新各个活动形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在*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为贯彻区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激励未成年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积极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由于领导重视,部

署周密,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校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精心策划,丰富内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我校围绕春节和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学会使用压岁钱、了解民俗、文明餐桌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便可行,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利用寒假,让学生在家读一本好书、学一首好歌、干一天家务、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实践活动(内容不限)。

2、开展了“用好自己的压岁钱、争当理财小能手”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价值观。

3、假期让学生自主的了解有关春节、元宵节的历史典故和名族风俗,收集春联和灯谜等。

4、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使学生懂得健康文明的餐桌文化,养成节俭的消费习惯,推广餐桌文明。

二、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春节传统习俗,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实到实处。

3、收集成果,集中表彰。学校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将主题实践活动成果上交大队部,由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选出优秀作品。

通过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孩子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学生内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根据*文明(*)3号《关于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和参与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第3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踏青、折柳、登高、放纸鸢……你知道古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吗?古人的传统习俗是怎样形成的?诗中又是如何记载这些习俗的?

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承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抵暮而归。先秦时人们就有踏青的习惯,可追溯到《诗经?溱洧》中。唐宋时期,踏青的风俗空前兴盛,着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即描绘了汴京城清明时节游乐的情景。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放纸鸢

纸鸢起源于春秋时代,发明者为墨翟,当时是用木头制成,被称为“ 木鸢” 或“风鸢”,主要被用于战争,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而风筝作为人们喜爱的娱乐玩具,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由于这一时期造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纸张来糊制。正是纸质材料在取材上的相对便宜和方便,为风筝(纸鸢)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使得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饮酒

关于酒的由来众说纷纭,汉代无论宫廷中还是民间都有重阳饮酒的习俗。重阳节饮酒的起源与汉代崇尚仙术、追求长生不老有关,其最初目的是求阳通神和辟谷成仙。酒一般用酿成,文人墨客也常采摘新鲜泡酒饮,称为“露饮”。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放灯

元宵节放灯始于汉代,当时名叫“上元燃灯”。东汉明帝刘庄因提倡佛法,曾敕令正月十五“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蔚然成风。到了唐代,元宵放灯活动盛况空前,大街小巷灯光通宵达旦,人们熙来攘往,车不能调头,人难得转身。除了民间放灯的风俗活动之外,历代文人也创作了大量生动的诗词传唱吟咏。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登高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关于其起源,一说是源于古代对山神的崇拜,认为山神能消灾避祸。同时,登临后的自然风光激发了文人创作的热情,登高逐渐演变为感性的审美活动。登高在唐代尤为盛行,涌现了许多以登高为主题,或涉及到重阳登高习俗的名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折柳

折柳送别在汉代本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地方性习俗,最初只是一种民间行为。隋唐以来,“折柳”一词才开始为诗人们在别离意义上有意识的加以运用。在诗词中,“折柳”常作为送别和寄远的符号。“折柳”之寓意当为离情常在,表示亲情或友情长系心头,永不相忘。缠绕的柳枝是思念的象征,表达的是人们对远行的亲友安康美满的祝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社

春社是祭祀土神的日子,宋代以来,确定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故名“春社”。每逢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消灾避祸、祈求年丰,其中有饮酒、分肉、赛会、踏青、踩桥、妇女停针的习俗。同时,人们也借春社之机,开展各种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春社”的娱乐性与乡俗中的庙会、集市等混为一体,形成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道饶具风味的文化风景。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斗草

斗草在周代已行,《诗经.周南》中便有记载,最初以采集草药为主。人们在单调生活之余,在田地郊野采集百草以自娱,以娱乐为目的的斗草游戏随之流行开来。南北朝时期斗百草于南方已演变为节俗,广为流传。唐代之后,人们的游乐活动异常丰富,逢踏春之日,无论后宫闺阁,或是田野巷陌,斗草之盛无处不见,而且愈渐成为妇女儿童的专属。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第4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伴随着熟悉的乐曲声,红领巾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 本期广播站为您安排的是中秋节趣话专题栏目。

乙:欢迎你的收听。

甲:我是_____

乙:我是_____。

甲:再过10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乙: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

乙: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甲: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

乙: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甲: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

乙: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乙: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甲:哇!还有神化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

乙: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王母娘娘也赐给了他一包长生药,他把不死药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在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听完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关于中秋节的歌曲吧!

《花好月圆》

甲: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国外中秋节趣话吧!。

乙:中秋节并非中华民族所独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中国传统习俗的形形的中秋节,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国人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称为“祈月节”。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用甘蔗扎拱门,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图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寿桃而非月饼。

甲: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乙:朝鲜的中秋节称为“秋文节”,也叫“秋夕”、“嘉徘”。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甲:伊朗称中秋为“麦赫尔干节”。这天是伊朗太阳历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6天方才结束。

乙: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甲: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中秋的习俗吧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吃月饼呢!

乙:说到吃月饼,我口水都流出来了。那你知道我们如何在赏月、品尝月饼的同时注意健康吗?

甲:专家提示:月饼应与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腻;若与汽水、可乐或果汁搭配,则不利健康。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无糖月饼”,仍然不能多吃。专家还指出,老年人和婴幼儿消化能力较差,过多食用月饼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潜在的糖、脂代谢异常和动脉硬化问题,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样,少吃月饼为宜。

乙:哦!谢谢你给我们讲的的月饼健康吃法。相信大家会注意的。中秋佳节快来了,我们将要欣赏到皎洁的月光,品尝到香甜的月饼,最后,我们再为老师、同学们送出祝福,怎么样?

甲:好!请听我们的美好祝福吧!

齐:送一个圆圆的饼,献一颗圆圆的心,寄一份圆圆的情,圆一个圆圆的梦。祝老师和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甲:时间过得真快,又到说再见的时候了。

乙:希望你们能喜欢我们的节目!

甲: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说再见吧!

三、音乐欣赏

现在将为您送上的是一首由古诗改编的歌曲《水调歌头》

播放《水调歌头》

第5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蹴鞠 宋代宫廷 历史文化

纵观蹴鞠的发展历史,宫廷蹴鞠是引领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风向标。宋代宫廷特有的文化环境,造就了蹴鞠独特的历史文化。宋代皇室与中央朝廷的广泛参与及重视,推动了宫廷蹴鞠的场所建筑、活动管理、礼仪道德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节庆活动及专职艺人的产生,使之成为节日宴会的重要表演活动,为宋代宫廷蹴鞠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珍贵记忆。

宋代宫廷蹴鞠的场所建筑

宋代,蹴鞠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对于宫廷蹴鞠,元代画家钱选临摹的《宋太祖蹴鞠图》,画中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和大臣赵普等进行“白打”蹴鞠的情景。宋太宗赵光义极其爱好蹴鞠,当时在朝廷的各种喜庆宴会中,蹴鞠是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宋史・孝宗本纪》记载:“隆兴四年九月戊午,阅蹴于选德殿”。①由此得知,皇帝、大臣对蹴鞠的爱好直接推动了宫廷蹴鞠场所的大规模建造,大明殿和选殿作为宫廷蹴鞠的专用场所,气势可见一斑。

宋代宫廷蹴鞠的管理

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一百四十六卷・乐考十九》中记载:“宋朝循旧制,教坊凡四部”,“由是四方执艺之精者皆在籍中”。文中的“技艺者”自然包括蹴鞠艺人归教坊直接管辖,由宣徽院统领。《文献通考・一百四十七卷・乐考二十》中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女伎,百戏之类,皆隶左右军而散居,每大飨燕,宣徽院按籍召之。锡庆院宴会,诸王赐会及宰相筵设,特赐乐者,即第四部充”。表明当时宫廷中的蹴鞠等艺人平时在左右军中生活,遇到大型宴会,由宣徽院按照蹴鞠等各戏种来安排各种艺人到锡庆院进行表演。

宋神宗赵顼元丰年间改制后废弃宣徽院,教坊都归在太常寺属下。《宋史・卷一百四十二》记载:“高宗建炎初,省教坊。绍兴十四年复置,凡乐工四百六十人,以内侍充钤辖。绍兴末复省。孝宗隆兴二年天申节,将用乐上寿……大臣皆言:‘临时点集,不必置教坊’。乾道后,北使每岁两至,亦用乐,但呼市人使之,不置教坊,止令修内司先两旬教习。旧例用乐人三百人……其中,筑军三十二人……以上并临安府差。”这里的“省教坊”、“绍兴十四年复置”、“以内侍充钤辖”、“绍兴末复省”、“临安府差”和“临时点集,不必置教坊”、“但呼市人使之,不置教坊”以及“筑军三十二人”分别指的是当时管理部门的更迭、召集表演艺人的管理形式和被管理的蹴鞠军人三十二人。

宋代宫廷蹴鞠的礼仪道德

宋代朝廷大宴,对于参加蹴鞠表演艺人的礼仪有具体规定,《宋史・礼志》记载,如遇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教坊司来不及安排,便由临安府临时选派民间艺人参加,但宴会中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由教坊司派人“前期教习之”。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具体的礼节过程,如赛前乐奏,球队服饰。赛后赢球还要“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等。这些礼仪不仅突显了封建社会的礼仪等级制度和忠君思想,对培养蹴鞠艺人的社会道德观念、增强敬业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

宋代节庆活动中的宫廷蹴鞠

宋代宫廷蹴鞠蓬勃发展,各种节庆活动如册命亲王大臣、对外使节宴会、节日庆典、皇族生日、锡庆院宴会、诸王赐会等,都有蹴鞠的专职艺人进行演出。《宋史・礼志》中记载了册命亲王大臣仪式中的制度:“马技骑士五十人,枪牌兵六十人,教坊乐工六十五人,及百戏、蹴鞠、斗鸡、角抵,次第迎引,左右军巡使具军容前导至本宫”。《宋史・乐志》记载:“每春秋圣节三大宴:其第一,皇帝升坐,宰相进酒,庭中吹栗,以众乐和之……第十二,蹴鞠”。说明重大节庆活动,必有蹴鞠表演。《宋史・礼志》中记载了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金国使臣来宋时举行的欢迎仪式,“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三百人,筑球军三十二人,起立球门行人三十二人”。可见蹴鞠表演也用于外交场合。筑球,是一种利用球门进行比赛的蹴鞠形式,《宋史・乐志》、《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均有记载,用于皇帝寿宴、宫廷大宴、外交宴会等。宋徽宗《宫词》中记载:“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宋徽宗赵佶爱好蹴鞠,在看了宫女蹴鞠后写下了这段关于宫廷“寒食蹴鞠”的诗词。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元宵记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踏索上竿。……苏十、孟宣,筑球。尹常卖”。②说明在元宵节中,朝廷还会组织一些大型的娱乐表演节目,其中包括“蹴鞠”、“筑球”。《辽史・乐志》记载:“皇帝生辰乐次:酒一行,篥起歌;……酒六行,筝独弹,筑球;酒七行,歌曲破、角抵”。说明辽国皇帝过生日,朝廷大宴的表演包括蹴鞠,当酒喝到六回合时,便是弹奏古筝、筑球表演的开始。另外,辽国在册封皇后的仪式中有“呈百戏”的记载,包括蹴鞠表演。《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记载了许亢宗在北宋宣和七年(1125)前往金朝贺金太宗吴乞买登位时,看到金朝宫廷登基宴会的演出:“酒三行则乐作,鸣钲击鼓,百戏出场,有大旗、狮豹、刀牌、砑鼓、踏索、上竿、斗跳、弄丸、挝簸旗、筑球、角抵、斗鸡、杂剧等,服色鲜明,颇类中朝”。说明大宋的民族文化已经融入到其他民族之中,宫廷文化尤为突出。

宋代宫廷蹴鞠的专职艺人

由于各代皇帝、大臣对蹴鞠的喜好及蹴鞠的开展日益盛行,蹴鞠逐渐成为宫廷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蹴鞠需要大量的专业艺人,以供宫廷宴会等演出的需要,众多以蹴鞠为生的专职艺人便应运而生。

《宋史・礼志》和《宋史・乐志》中均记载过关于蹴鞠的专职艺人。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中还记载了一场蹴鞠专职艺人的比赛:“左军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袄。乐部哨笛杖鼓断送。左军先以球团转,众小筑数遭,有一对次球头小筑数下,待其端正,即供球与球头,打大臁过球门。右军承得球,复团转,众小筑数遭,次球头亦依前供球与球头,以大臁打过。或有即便复过者胜。胜者赐以银碗锦彩,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也。不胜者球头吃鞭,仍加抹枪下酒,假鼋鱼,密浮酥捺花”。文中不仅生动地描述了整场比赛的全过程,还对比赛胜负进行了奖惩。其中“左军球头苏述”、“右军球头孟宣”二人便是蹴鞠专职艺人,并且还是队长。

此外,在岁时时节宫廷一系列的活动中,也有专职蹴鞠艺人的表演。《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记载了宋理宗寿筵时的蹴鞠艺人:“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东京梦华录・卷六》有:“苏十,孟宣筑球”的记录。陆宝、苏十、孟宣都是当时的蹴鞠专职艺人。

宋代宫廷蹴鞠的性质

宋代,宫廷蹴鞠不再是军事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是一项重要的具有表演性、技能性的宫廷文化娱乐活动。《东京梦华录》记载皇帝寿辰的蹴鞠表演:“第六盏御酒,左右军筑球”。册命亲王大臣“百戏,蹴鞠、角抵,次第迎行”。《武林旧事・卷一・圣节》中记载岁时时节宫廷的蹴鞠表演:“筑球军:陆宝等二十四人”。可见,在宫廷各种盛大的节日宴会中,几乎都有蹴鞠表演,成为深受皇家宫廷喜爱的娱乐表演活动。

由于宋代宫廷蹴鞠表演中有一个呈圆形的球门,直径约为一尺,距离地面三丈多高,置于场地中央,比民间蹴鞠的球门更小,射门的难度增大,所以蹴鞠艺人需要具备高超的技能。这反映了宫廷蹴鞠技能性特点。比赛时,球头、跷球、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各司其职,双方队员身穿不同服饰,球头与其他队员的衣着也各不相同。在蹴鞠的过程中,还伴有歌舞、美酒佳肴等,球门上还有装饰品。赢得比赛的一队会获得丰厚的奖赏,而输球的一队则被脸上涂白粉,以示羞辱。这进一步反映了宋代宫廷蹴鞠表演性的特征。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体育学院)

注释

第6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作为一种群众性的水上运动,中国各地的龙舟竞渡,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前后举办。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是中国人历来最为重视、庆祝活动最为出彩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并称“三大传统节日”;或者,将元宵节包含在内,并称“四大传统节日”。

一、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庆祝项目,又称龙舟赛。受限于不同地域的局限性的传承,关于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至今仍众说纷纭。

关于龙舟竞渡较早的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1],“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怀沙》等几十篇脍炙人口的诗词,闻一多先生赞誉其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2]由于楚王的昏庸和奸臣的陷害,屈原的救国抱负得不到施展,以致于楚国都城终被秦军所破。屈原闻讯,感到已无力拯救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殉难。相传,屈原投江后,湖南当地的百姓悲痛万分,马上出动了大批渔船从各个方向驶入汨罗江设法营救。但是,一直寻遍汨罗江、洞庭湖,都未能寻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为了使屈原的尸体不受到鱼虾的侵蚀,又向江中投放了粽子一类的食物。由此,逐渐演化为角黍投江、龙舟竞渡的端午习俗。这也是当今关于龙舟竞渡起源最广为百姓接受的一种说法。

此外,还有一种并不广为人知的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源于《荆楚岁时记》记载[1],龙舟赛却与越王勾践有关,“《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据闻一多先生的考证,他在《端午节的历史教育》[3]中论述为,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端午节),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还在急鼓声中,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闻一多先生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的说法,是学术界关于龙舟竞渡渊源较权威的解释。笔者也更为认可闻一多先生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推论,龙舟竞渡应是源于古吴越人进行的龙图腾祭奠活动。竞渡用的是龙舟,将整个舟船刻成龙形的目的,同吴越人文身一样,大概也是避蛟龙所害。只不过屈原在端午节这一日投江,后人在战国时期之后又逐渐将龙舟赛和屈原联系在一起的。

研读屈原的伟大作品之一,即根据楚国流传已久的民间祭神乐歌加工改写的民歌——《九歌》。在其《湘君》篇中[4]就对划龙舟有了直接的描写,“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郭沫若先生将其译为:”你们踌躇不肯走,等待谁呵,在那河的中流?打扮得多么美好呵,快来赶我这香木的龙舟。湘水呵,沅水呵,不要起风波! 江里的流水呵,也要心平气和! 你们等待着先生,没有来么? 吹着排箫,在想哪一个?驾着龙舟我们往北飞,在洞庭湖中我们好打来回。”可见,龙舟远早于战国之前就出现且存在了;早在屈原之前,已有龙舟竞渡之俗。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久远,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最古老的端午节,在屈原之前的龙舟竞渡,这才是端午节的真正由来。

二、龙舟赛的形式

龙舟赛是极其壮观和富有刺激性的竞技活动。自古至今有很多诗篇描写了龙舟竞渡扣人心弦的竞赛场面。

唐代诗人张建封(735—800)在著名的《竞渡歌》中写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挂彩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只将输赢分罚赏,两岸十舟五来往。”

同时代诗人刘禹锡(772—842)所写《竞渡曲》一诗则记述的是湖南沅江的龙舟赛场面,“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时至今日,龙舟赛的形式各具地域性特色,龙舟竞渡仍震撼人心。参赛的龙舟船头要有一人擂鼓助阵;舟尾有一人掌舵,作为指挥撑大桨。具体龙舟上的划桨人数根据不同龙舟的大小和长短来确定。在接收到下达的竞渡令后,龙舟竞发,奋力争先,鼓声雷动。在三峡秭归——屈原的故里,龙舟竞渡的形式尤其抢眼。龙舟赛要配以一整套楚地民歌和陕江号子的唱腔和曲调,即起鼓、挑桡、游江、招魂、竞渡、回舟等[5]。桡工和岸上的观看龙舟赛的百姓一起和调,响彻云霄的龙船调为本就壮观的龙舟竞渡更添了高亢的竞技氛围。

第7篇: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60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搭建了舞台。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需要。

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程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课标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更是思想政治作为德育课的功能体现。

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教育、历史、哲学、道德,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1.开发文学艺术资源。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诗词包含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宋诗“以议论为诗”,以理入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富含哲理的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时,我们可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乡音无改”。在讲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也可引用该诗,人从少小变成了鬓毛衰白的老人(绝对运动),然而乡愁仍在(相对静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再如,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词都富于哲理性,颇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时因材利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激情,又能增加教学厚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夂裥巳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语言简练,哲理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人生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艺术课上学生学习、积累了许多音乐、美术知识,鉴赏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但又保留了民族地域特色的乐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的中国戏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既继承又发展,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诗书画印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等等。无论是在文化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与哲学中,这些都是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耗时少、效果好,还能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发传统哲学思想资源。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易经》中对立面引起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及“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五行说,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唯心主义思想及“良知”“良能”的先验论,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何晏、王弼的“有生于无,‘无’为本”,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无物、无事”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朱熹的“理在气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指形而上之道,“气”指形而下之器)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思想,王充的“精神依寄形体”的无神论思想,范缜的“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关于“数”(指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势”(指事物发展的趋势)的辩证思想,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等,都是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开发与利用的优质资源。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大力开发和利用传统哲学思想资源,用立场、观点分析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