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本分析范文

成本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本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成本分析

第1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政府统计工作成本 三维分类 时间成本 空间成本 项目成本 成本控制

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国策。节约资源、节约成本不仅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更是政府部门高效管理的需要和必然选择,是企业和政府部门管理所面临的非常重要而又持久的任务。政府统计部门产品的“非市场产出”特性,决定了其统计工作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应有的经济理性,因此,在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资源节约、有效控制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是提高政府统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建设“节约型政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 国内外学者一直也没有停止对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关于多维成本控制这种新模式,学者们做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美国学者查尔斯・T・霍恩格伦将成本管理的范畴扩展到企业职能价值链。Johnson和Busbin认为十年前企业可以通过如价格、质量一个产品或市场变量就可获得竞争优势,当今竞争优势则需要满足多个维度的特征变量,并且已经开展到诸如时间等无形资产上。莫文、汉森认为质量就是顾客满意,而顾客满意可以用质量维度来描述,质量好的产品或服务就是在几个维度上至少一个要优于竞争对手,而在其它维度上的业绩相当。实践层面,美国国防部提出生命周期成本,将成本管理的时间范畴延伸到整个生命周期。包括酝酿、论证、研究、设计、发展、生产、使用一直到最后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耗费的研究、设计与发展费用、生产费用、使用和保障费用及最后废弃费用的总和,奠定了时间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国内文献 陈良华指出成本计量模式应是三层结构、突破账户约束、开放型、多维成本计量、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开放系统。杨立勋认为政府统计成本核算硬约束取决于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以及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二是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将企业化管理的政府统计成本核算置于四大监督主体之下,实施有效监督。王爱华认为企业为控制物流成本,应树立“三维成本观”,即支付维度的资源投入观、运作维度的资源耗费观、功能维度的时间消耗观。陈虎等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三维成本管理系统,分别从成本的管理层级维、空间维和时间维三个角度构建了成本管理体系。不仅阐述了各个维度、管理的重点,而且分析了三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单石奇认为企业的综合性,成本管理方法单一性亟待引进目标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的三维成本管理网络。张曾莲认为预算控制是一个封闭式环型循环系统,其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目标;建立控制组织;下达控制指标;提供预算控制信息;衡量工作、评价业绩;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纠偏措施;改进控制模型七环节。隋淑兰、张莉认为三维成本核算模式,是以制造成本为基础,合理借鉴变动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控制的原理建立三维一体的成本核算体系。王立明认为中小企业必须切实强化成本观念,大力推行三层次成本控制,即覆盖生产、设计与决策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综合以上理论界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到:在成本控制方面,多维成本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成本控制系统;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仍然比较少,特别是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三维(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项目维度)分析与控制的直接研究更是非常薄弱。在现实中的实务界,也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分析与控制往往注重于从统计工作的业务面、而忽略从多个维度以及多个维度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去思考问题。毫无疑问,本文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进行三维(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项目维度)分析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务界都具有创新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为我国实务界进行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提供新思路,有利于全方位、深入、有效地降低政府统计工作成本。

二、政府统计成本分析的理论基础

(一)三维成本控制理论 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研究并没有脱离成本控制这一不断发展、日渐弥新的永恒课题,仍需从成本控制的新发展――三维成本控制理论中汲取理论依据。传统的成本控制理论仅局限于产品生产到出售过程的管理,使得成本控制只注重生产成本。而三维成本控制理论,时间上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展到整个时间链条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空间上将成本控制范围扩展到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外部环境,管理决策上将视野拓展到战略的高度。三维成本控制理论在理论方面,结合会计时空观、价值链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更系统全面;在控制方法方面,综合运用目标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方法来控制成本。陈虎和杨诚等国内学者撰文构建三维成本管理模式,指出企业成本控制可从三个维度入手:时间维度根据成本控制活动与成本发生的前后,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个环节控制成本;空间维度基于价值链的角度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交货、售后服务等各个阶段整体控制成本;管理维度从战略层、技术层及项目层控制成本。王爱华和李芳等则针对政府统计部门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三维成本控制理论,指出政府统计部门成本控制可从一下三个维度入手:时间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时间链,贯穿于整个统计过程进行横向时间成本控制;空间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空间链,贯穿于政府统计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统计信息传递的整个流程进行纵向组织成本控制。作业维度上基于统计工作作业链,对政府统计部门具体统计工作项目进行成本控制。在三维成本控制理论的研究中,学者们对三个维度种类的选择有所差异。但考虑到政府统计机构与企业的运作机制存在相似之处的同时又有所差异,为了动态、系统和前瞻的从时空范围和项目维度的视角去考虑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控制,本文对上述学者的理论观点都有所借鉴。

(二)目标成本控制理论 1959年,丰田公司提出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达成目标成本。推出的“成本企画”理论是目标成本控制理论的起源。目标成本控制理论最初应用于新产品设计开发和老产品设计改型过程上,现在已经拓展到企业的所有经营环节。目标成本控制是一种以目标成本为对象,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三阶段在内的系统性全面性的成本控制方法。即用目标成本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费用的支出,藉以达到降低成本耗费,提高资本增值效益的目的。目标成本控制要经历目标成本设定、目标成本分解和目标成本实现的流程,如(图1)所示。显然,政府统计工作中无论是哪一个维度的成本分析与控制,都可以进行目标成本的设定、分解与控制。

(三)定额成本控制理论 定额成本控制理论,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前苏联引入。定额成本控制理论是事前通过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或定额成本做为目标成本,事中核算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事后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比较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并寻找原因,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控制,以达到成本控制目的的一种成本控制理论。其前提是定额成本的制定,定额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根据各成本项目耗费定额、当期费用预算和其他有关资料计算的。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虽然均依据消耗定额和计划价格确定,然而,首先,消耗定额的确定不同。前者的消耗定额是现行定额,不同于后者将计划期内均值做为消耗定额的做法;其次,用途不同上,前者用于企业自我控制和考核,不同于后者用于上级考核企业。定额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注重产品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为成本定期分析和考核提供数据,而且注重产品成本的直接控制和管理。但定额成本控制理论在实际应用时的工作量较大,且仅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消耗定额准确稳定的企业,局限性较大。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项目维度中统计项目的通讯费、印刷费、会议费等可以选择定额成本做为目标,借鉴定额成本控制理论进行分析与控制。

(四)标准成本控制理论 标准成本控制理论,最早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管理会计应用于成本预算控制并结合泰罗制的产物。标准成本控制理论是事前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做为目标成本,事中比对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做为成本控制情况的信息,事后以差异为线索,查明形成差异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对成本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控制理论。其前提是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有效经营条件(正常或高效率)下生产产品应该发生的一种目标成本。企业制定标准成本时有三种原则可供选择:一是以现有条件下能达到的最优的成本水平为标准成本;二是以历史平均成本为标准成本;三是以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为标准成本。虽然,标准成本控制理论和定额成本控制理论都以制定目标成本为前提,都将实际耗用水平与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比对,但两者理论在制定目标成本的依据、成本差异的揭示方法、成本差异的设置程度及分配方法等方面不同。标准成本控制理论的提出,使成本控制从事后提前到了事前,既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进行经营决策,又有利于简化日常成本核算。然而,通常制定的标准成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但是当企业组织机构、市场、产品等因素变化较大时,不利于对差异的分析。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项目维度中统计项目的事后调查费,可以选择标准成本做为目标,借鉴标准成本控制理论进行分析与控制。总之,三维成本的每个维度,都可以对其成本进行或目标、或定额、或标准的设定,从而对每个维度进行或目标成本、或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的分解、分析与控制。

三、政府统计成本的构成分析

(一)政府统计时间成本 目前理论界有关时间成本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对企业时间成本的探讨。贝克尔认为时间的价值就是时间的“机会成本”,浪费时间即时间价值损失构成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即时间成本。有效的时间成本控制即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或浪费获得最佳的期望结果。Stalk&Hout探讨了时间与成本的关系,认为在大多数组织内部,时间越少则花费的成本也越少。杨颖等认为时间成本属于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非必要时间浪费而引起的价值损失。胡蓓、陈建安认为时间成本是一种由于非必要时间浪费而引起的机会成本或损失。崔松等鉴于上述研究缺乏整体系统视角和时间成本的界定不全面的问题,提出时间成本是与企业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合理支出,是为满足客户或市场时间要求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未能满足其时间要求所发生的损失。并将时间成本划分为时间控制成本和时间控制失效成本两大类。但直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政府统计时间成本的研究仍较少。Dalenius、Onate等认为统计数据的取得应当考虑经济性,即统计数据的成本问题。自此,国内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研究也逐步出现,吴志强提出统计工作成本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而隐性成本就包括由于时间因素而引起的统计信息资料过期失效造成的损失等难以计量的成本。笔者认为,对政府统计时间成本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统计设计或数据分析等某个具体环节,而应着眼于统计工作全流程的所有内部和外部时间费用加以处理,并进行分析、控制,将时间成本减小到一定限度以实现政府统计部门效益最优。此外,应借鉴广义成本观,不仅包括机会成本,还包括实际发生的成本;不仅包括成本的支出,还应包括成本的节约。据此,政府统计时间成本可定义为:它是所有与政府统计部门时间压缩活动相关的必要和合理支出,是为实现用户时间要求而额外增加的费用,及未能满足时间要求而发生的损失。具体来说,包括事前时间成本、事中时间成本和事后时间成本。其中:事前时间成本,是政府统计部门在生产“统计数据”或提供“统计服务”之前工作没有做好所导致的时间成本,主要包括统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不强导致的时间浪费;事中时间成本,是政府统计部门在实施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时间压缩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时间浪费;事后时间成本,由内部损失时间成本和外部损失时间成本两部分组成。其中,前者是指由于统计数据产品或服务未能及时交付用户而发生在政府统计部门内部的损失,主要包括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数据产品及服务不能交付的调查费用及数据不合格返工,重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引发的成本。后者是由指于统计数据产品或服务交付后而发生与政府统计部门外部相关时间的损失,主要包括向用户提供数据后,由于数据不合格、用户不满意或是数据批露不规范等造成的用来处理用户投诉、退货、数据信息产品召回等外部损失时间成本。

(二)政府统计空间成本 目前,有关空间成本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组织成本和组织间成本的探讨。组织成本方面,科斯曾在《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提出了组织成本的概念,认为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存在,而组织成本是相对市场外部交易费用而言的,是企业组织对市场替代而形成的内部化市场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组织成本指的是集团内部组织上的失真失控造成的损失的货币化。国内的一些学者对组织成本的内容做了有益的拓展,李元旭提出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内部组织成本、委托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管理者时间的机会成本。组织间成本管理方面,Cooper、Slagmulder认为组织间成本管理是基于不同组织协调与合作的一种成本管理活动,其突破原有的组织边界,将成本管理拓展到各类中间组织。Gold Bach在通过组织结构安排降低组织间成本方面,指出供应链上游成员是人,下游成员是委托人,而距离最终客户最近的企业做为市场目标价格决定者通常是供应链中最优质的伙伴。Newman、McKellar认为信息传递障碍是组织间交易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信息共享是减少这一成本的重要途径。此外,成本结构分解、建立成本数据库、分享成本数据可有效的控制组织间成本。国内学者中阎达五、于富生和张敏、程宏伟等认为将目标成本分解到作业层次、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作业链改进、消除不增值作业来降低供应链成本。但目前国内专门针对政府统计空间成本的直接研究仍很少。《统计行政管理公务成本》课题组提出可按照重新划分的机构和工作流程分解机关费用数据以加强统计行政成本管理,这里涉及到了政府统计空间成本控制的措施。李芳、王爱华首次从价值链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时间成本、空间成本和作业成本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统计工作的整体成本。其中空间维度统计工作成本是指统计部门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素质等原因,在统计数据形成及管理中形成的统计成本总和。但其对政府统计空间成本定义还不够全面,对问题及措施的研究还不够详尽。笔者认为,政府统计空间成本可定义为:它是政府统计部门因空间方面组织不协调、空间委托关系未理顺、空间信息交易平台缺乏及统计人员队伍空间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成本。统计空间成本包括因统计部门内及上下级间的不协调使得统计信息处理低效而发生的内部组织成本;因统计部门空间上客观存在的委托关系未理顺而发生的委托成本;因政府统计空间上缺乏为各类用户服务的平台而发生的空间信息交易成本和因统计人员队伍空间配置不合理引发的人员空间配置成本。

(三)政府统计项目成本 目前有关项目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探讨。Spooner将成本项目分为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两个分项目。黄戬认为项目成本可分为直接工程费(人工、材料、机械使用费、技术措施费)、管理费、临设费用等。张建忠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分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分别进行核算。而专门针对对政府统计项目成本的研究相对较少。陈博东认为统计部门的统计项目成本可划分为人员成本、资源占用成本及消耗性材料成本三大类。笔者借鉴上述观点认为,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是一定时期内,政府统计主体为实现特定目的,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所牺牲或放弃的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在内的全部资源代价,也可称其为政府统计调查项目成本。政府统计项目成本既包括消耗在统计项目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又包括期间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包括执行统计项目直接消耗的办公用品、印刷费、房屋修缮费、项目调查运输费等;直接人工,包括执行统计项目人员的工资、福利、补贴等;制造费用,包括通讯费、执行统计项目人员办公用房地产折旧和执行统计项目用设备折旧三部分。期间费用,是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公共固定资产支出、组织和管理调查项目而共同发生的耗费,其中公共固定资产支出包括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和管理用设备折旧两部分,管理用房地产折旧包括综合办公用房、车库、普查资料库房、资料室、会议室、计算机房等公共服务用房的折旧,管理用设备折旧包括管理人员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所提折旧。综上所述可见,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框架体系,可构建如(图2)所示。

(四)三维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 笔者认为,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个维度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时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三个方面。(1)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交叉,具体如(表1)所示。(2)时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同一统计项目的不同环节中,在成本发生的不同时点对成本的控制也不相同,具体如(表2)所示。(3)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交叉。建立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体系的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对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与项目维度的相互影响,实现对政府统计工作成本进行全面分析。空间成本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时间成本的高低,如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在增加空间成本的同时,必然会使得统计时间延长进而增加了时间成本。导致时间成本增加的因素也会增加空间成本。时间成本与空间成本的增加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相反若统计项目成本增加只要引起时间成本或空间成本中任意一者增加,也会影响另一者。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体系中三维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四、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得如下启示:(1)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应该从时间、空间和项目三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由此可得出具体的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控制策略体系框架,如(图4)所示。(2)政府统计工作成本的三个维度控制是相互影响的。空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实施在降低组织成本的同时也会降低统计工作的时间成本;时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实施在降低时间成本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间成本;而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成本控制的共同实施同样会降低政府统计工作具体项目上的成本。(3)政府统计工作成本三维以及三维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分析,有助于政府统计部门确立统计工作三维成本控制意识;明确统计工作成本三维控制、节约思路;其最终目的是,在保证政府统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全方位、更深入、更有效地降低政府统计工作成本,提高统计信息的产出效益。

*本文系2008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关于统计工作成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08LY059)及2009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节约型政府行政成本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09CJGZ3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查尔斯・T・恩格伦著,王立彦等译:《成本会计(以管理为重点)》,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汉森、莫文著,王光远等译:《管理会计(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良华:《企业成本计量模式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4]李芳、王爱华:《基于价值链的政府统计部门三维成本控制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5期。

[5]崔松、胡蓓等:《企业时间成本涵义探讨》,《财会通讯》2007年第10期。

[6]李元旭:《管理成本问题探讨》,《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6期。

[7]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8]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会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9]程宏伟、张永海、李想:《基于模块化的价值链会计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10]《统计行政管理公务成本》课题组:《统计行政的成本》,《中国统计》2005年第10期。

[11]陈博东:《统计项目应实施成本核算》,《中国统计》2002年第10期。

[12]SeuringS,Goldbach M:《供应链成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G.S.Becker. 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Economic Journal, 1965.

[14]G.stalk,&M.Hout. Redesign Organization for Time- based Management,Planning Review, 1990.

[15]Ronald H.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 1937.

[16]Cooper R, Slagmulder R.Interorganizational Costing,Cost Management, 2003.

第2篇:成本分析范文

美国智越咨询公司(AchieveGlobal)作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培训公司之一,《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有463家目前是智越咨询公司的客户。智越公司自1992年进入中国,为中国企业服务已有十年的经验。那么,智越咨询公司是如何与客户一起进行培训成本和效益分析的呢?智越公司中国区执行总裁范礼仕用一个公司的案例作了如下分析和介绍。

最近,我们成功地帮助了一个客户弄清了培训的真正费用,也协助他们看清了究竟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才能够使投资于培训上的钱产生最大的回报。

下面我们从这个美国科技产业公司的案例来着手分析。 公司为一个销售人员的一天支付多少开销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个职业销售人员一天的真正开销:平均薪水加上该领域的福利,一个销售员的大约收入是190,000美元。这包括直接薪水、保险、股票、税金和其他州级、政府级的费用。除此之外,还有间接开销包括:汽车、保险、房屋、其它供应品、必需品、商务旅行以及娱乐。再加上公司招聘费用、培训、岗位调整的开销。这几项合计起来,一年还有40,000美元的另外开销。

与销售人员相关的还有一块很大的费用是技术支持部门的巨大开销。我们所共事的大多数公司都有技术支持部门(设计,系统工程,技术项目咨询等),因为他们的客户有很少或没有这方面的支持。这些部门的支出在许多情况下只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大多数的客户同意一年用于支付一个工程师的费用要超过200,000美元。假设其开销的四分之一列支于对销售人员的支持,则为50,000美元。

根据这一分析,在这个市场中,雇佣、培训、支持、维系一个销售人员的总开销为280,000美元。当然,这个数字是很保守的,因为我们的许多客户的这一数字是介于350,000—400,000美元之间。

如果按美国公司一年工作日225天,则每天一个销售人员的开销大约是1,350美元。 计算三天培训的间接费用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假设一项三天的培训课程外加一天的路途时间,该销售人员的直接开销是5,400美元。

直接的旅行开销是每张机票400—1,600美元,平均一天的就餐费为75美元。三晚的平均住宿费用加上税金是400美元。每天每人的会议开销是35美元。其他费用(出租车、小费、电话)为25美元一天。所以每人的旅行和住宿的花费总和是1,600美元。

把这些加到直接开销中去,每人参加一项三天培训的开销是7,000美元。

这些费用还不算培训本身。这数字看起来很高。 800美元和1,200美元 培训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培训部的组织人员开销每天约1,600美元,同受训人员基本一致。培训部领导的一天费用在1500—2,500美元之间,三天培训总开销是7,600美元。把这些费用平均到18个人的小班上是每人开销422美元。把这一费用加在7000美元基础上可得7,422美元。

关于分析800美元和1,200美元的培训课程的区别问题时,仅仅在上面的基础上加上本身的开销,则分别得到8,222美元和8,622美元。两门培训课程的费用差异在培训总成本中只占4.8%,而非像以前想的那样相差50%。 如何比较培训投资的回报

比较培训投资的回报是培训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专业机构所做的两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在销售领域的培训可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它们分别是:

1. 完成的销售是在没有接受培训时不可能做到的。

2. 即时结束某项销售,从而减少公司损失。

3. 扩大销售规模,从而扩大公司的收益。

4. 赢得销售边际利润,增加公司收入。

5. 确定放弃该商业“机会”较有利。

所有这些情况都受个人经验的影响。有些是很容易解决的,像提高边际利润。有些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像放弃销售。咨询机构认识到培训课程可以对每个参与者的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对部分培训客户研究中表明,通过销售培训,销售额达到350万美元,客户创造了700,000多美元的利润,而平均每位参与者的开销是8,622美元。这样的一个培训,投资回报是非常明显的,在这当中,培训课程是800美元,还是1,200美元,它的区别不是最关键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培训的投资回报问题。

培训参与者应该考虑的是:投资回报的结果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上文给出的分析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对此进行界定。

第3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桔秆 桔秆成型 成本分析

一、计算条件及基础数据

(一)计算条件

本计算基于农业生产作物的桔秆,经过人工处理成型(粒状、块状或棒状),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

主要农作物秸秆:玉米、大豆、小麦、水稻、高粱以及蔬菜桔梗。

(二)生产工艺过程

秸秆成刑颗粒燃料是经过秸秆收集干燥 粉碎压缩成型等工艺,把秸秆原料压制成的颗粒状燃料。

工艺流程设计

(三)基础数据

1.设计规模:年产2万吨秸秆成型颗粒;秸秆的平均含水率为20%,最终产品含水率14%,燃烧值为3700Kcal/kg。

2.固定资产投入:设备46万元,生产厂房及原材料库房60万元。

3.职工人数:23人(两班生产);年平均工资18000元 /人。

4.原材料、电费:秸秆0.06元/公斤;电0.89元/千瓦时。

5.企业所得税税率:25%。

二、企业成本测算

经测算正常生产年度企业总成本合计296.50万元,平均单位成本费用148.25万元。具体项目如下:

1.生产成本:

2.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具体见下表

项目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合计

金额(万元) 6.80 11.90 1.90 20.6

3.总成本费用及平均单位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为296.50万元/年,平均单位成本费用为295.50÷2000х10000=148.25元/吨。

4.成本对比分析

秸秆的发热量为3500千卡/kg,标煤的发热量为7000千卡/kg,而原煤的发热量一般为5000千卡/kg,目前哈尔滨市的售价为800元/吨。1吨秸秆相当于0.7吨原煤的发热量,0.7吨原煤为560元。由此换算可知,假设秸秆成型后每吨售价300元,每吨秸秆要比用煤要节省260元。由此可见,仅从价格上考查,成型(颗粒)秸秆要比原煤的成本低得多,其经济效益可观,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成本控制

(一)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不论是企业主管、生产或财务负责人,还是全体员工都应树立成本意识。要进行全员成本教育,使大家明了企业成本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把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填报原始数据联系起来,奖优罚劣,进而造成人人关心成本,个个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一线统计

全员成本管理,既是全面成本管理,又是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要纠正只抓产值、利润等大指标,忽视一线质量和成本数据的错误认识。如果产品生产工艺落后,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责任心差,不注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省原材物料,必然导致材料与能源消耗过高,成本上升,影响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应设计科学、简明的统计表格。产品生产过程是成本形成与统计的过程,对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位操作者所发生的材料与工时消耗数据,都要及时记录,准确填报。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从本企业的产品与工艺、设备、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好适用于本企业的统计表格。并尽量为一线人员着想,表格要简单明了,不生歧义,且提倡一表多用。

(三)选择适宜的目标市场,定单生产

根据市场集中原则,应在全面市场分布和动态分析基础上,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目标市场,投入企业全部力量。由于企业生产规模小,营销能力有限,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不足,撒开大网,漫海捕鱼,必然难有所获。而相对集中的市场可培育相对优势,提高局部市场占有率,且能节省营销开支,获得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以达事半功倍之效。订单形成产销网络,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又能保证产品质量,且要特别重视按合同期限交货,以建立良好市场信誉。订货生产能有效克服产品滞销,加速资金周转,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资金不足的困难。

(四)科学决策,降低非生产成本

企业的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都是有成本的,且最终会影响到产品成本。广义的成本管理,既包括生产成本管理,也包括非生产成本管理。降低非生产成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可能流于口头空喊,又可能激发上下级和部门之间的矛盾。

1.建立一套成本控制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建全成本控制的规章制度;2.严格财务制度。对各种非生产性开支进行有效控制;3.非生产性开支包括行政费用、生活费用、销售费用等。在实际运行中,应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生产和销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成本费用降到最低。

(五)建立科技基金,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在企业利润中规定适当的比例提留,做为科技开发基金,用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

1.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扩大销售,在销量上升的同时,销售成本也就降低了;2.研究和探索降低生产消耗的技术和来之不易措施,降低生产成本;3.研究和探索节能途径和技术,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秸秆成型(颗粒)是利国利民的、环保绿色的能源产业技术,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根据以上成本分析,其技术可行,投资小,成本低廉,环保利废,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好项目取得好效益。

黑龙江自然科学基金

第4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据2011年4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因卷心菜收购价暴跌,山东济南唐王镇一名菜农自杀。“菜贱伤农”终于出人命了。另外,据新华社报道,河南中牟县的芹菜获得了大丰收,而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菜农们说,品相好的芹菜收购价每斤1毛,品相差的每斤只有5分钱。据CCTV报道,蔬菜滞销席卷沪浙,农户心急如焚……辽宁省抚顺市网友“znjjznjj”表示:一声叹息啊,最近确实感觉到菜价在下降,但还是感觉比较贵,同事们都互相调侃说真是吃不起了,明年干脆一起去种菜。

没想到啊,现在是一边严重滞销的“白菜价”,一边是“吃不起”的高价菜,出现这种“农民菜贱市民菜贵”的奇怪现象,这其中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社会各界都对此现象引起了高度重视,引发了一场关于“蔬菜贱卖难买”原因的大讨论。一个共识是,流通环节繁多,中间利润高,应该减少流通环节,矛头都直接指向农产品供应链成本。

农产品供应链即从“田间”到“餐桌”的环环相扣的供应过程。从产品属性来看,农产品具有易腐、生长有一定的自然周期、产品易受生物、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从生产角度考虑,农产品生产具有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从消费角度出发,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普遍性和分散性特点。本文以普通蔬菜为例,针对目前“蔬菜贱卖难买”怪圈现象,对农产品供应链成本进行分析。

1.蔬菜供应链的成本构成与分析

蔬菜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它经过农民种植,就直接进入物流环节运送到消费者手中。蔬菜供应链有如下特点:首先,在生产环节,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周期较长;生产具有区域性、分散性,生产组织困难;生产具有随机性,气象因素决定了其生产小周期波动。其次,在消费与销售环节,蔬菜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弹性较小;在供应链上移动时,运输、装卸、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都有一定难度。蔬菜供应链的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生产成本

蔬菜种植户需要采购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农业机械设备及生产工具,在种植期间也会进行育苗、插秧、锄田、除耪、整枝、杀虫、追肥、浇水等作业环节,这一系列活动的发生会产生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及人工费用。这些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蔬菜的生产成本,这一部分成本变动性较小。

1.2物流成本

对农产品供应链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成本方面。据了解,蔬菜到消费者手中的传统渠道,一般要经过“种植户――产地批发市场――经销商――农贸市场――消费者”等多个环节,流通环节繁多,形成一条冗长的不断加价的物流链(如图1)。

环节①:通常采用公路运输,其中含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税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名目的罚款;汽车司机、搬运、仓储、物流等人员的工资。

环节②:一般发生在城市近郊,这一段市区内运输单位成本更高。通常蔬菜运到当地市郊后只能由面包车运到各个农贸市场,这必定会发生货物的二次卸装,又要增加一次运输、搬运等劳动力成本。

环节③:距离市民的餐桌大约为一公里,距离最近,加价幅度却是最大的。这些费用,通常来自于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租金、水电费和各项管理费及卸货、代销等人力成本支出,这些费用能占去蔬菜总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

(1)运输成本

环节①②③都会产生运输费用:环节①通常采用公路运输,其中含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税费、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名目的罚款;汽车司机、搬运、仓储、物流等人员的工资。环节②一般发生在城市近郊,这一段市区内运输单位成本更高。通常蔬菜运到当地市郊后只能再次卸装货物,委托当地有合作关系的物流公司运送。环节③被形容为销售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在整个资料收集过程中观察到,越到终端,消费环节加价越高,非蔬菜本身的成本也越高,价格“芝麻开花节节高”。兰州日报记者从菜地、批发市场到城市菜摊追踪蔬菜价格发现,蔬菜从收购到批发一般加价25%左右,但从批发市场到城内的零售市场,加价往往超过50%,其中少数菜品价格甚至翻倍。

以下是记者到批发市场、山字石早市、张掖路社区菜肉市场和新世界超市调查走访,对相同的蔬菜品种在这四个地方的销售价格所取得的数据(如图2)。

不难发现,蔬菜一走出批发市场,价格就随着进入的不同零售渠道而上涨,进入早市的价格上涨几毛钱到接近一倍;进入社区菜肉市场的大多数都翻了倍;进入超市则上翻了四五倍。

(2)仓储成本

据统计,仓储成本以30%/年的速率递增,而且仓储地点越来越难找,越来越靠近郊区。从而导致企业仓储成本从占整体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升至二分之一。一旦仓库远离市区,随之产生的配送成本也会从原来占物流成本的10%猛增到20%。

而另一个导致仓储难的问题是我国仓储信息化严重落后,整个仓储业还没有成为一个信息共享的整体,也没有先进科学的物流技术支撑。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仓储成本。

(3)分拣成本

蔬菜不仅如此,用面包车这种方式运进城,还要冒着以“客货混装”的名义被罚款的风险。这些费用最终都是由消费者来承担。

1.3销售成本

主要发生在环节③,这些费用,通常来自于农贸市场的摊位费、租金、水电费和工商收费、入场费等各项管理费,还有卸货、代销等人力成本支出,这些费用能占去蔬菜总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

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保鲜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时效性农产品新鲜储存的要求,蔬菜损耗率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销售中将产生20%的废弃物,这也增加了销售损耗成本。

1.4信息成本

我国农产品流通信息、收集和传达表现为信息量大、类型复杂、渠道多、随机性强、噪声多等特点。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情报功能,大多依靠传统方式信息,或者根本没有信息服务,这就使得批发市场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和传达,不能把握供需关系变化,一旦出现供需失衡,蔬菜价格也就面临困境。

1.5管理成本

供应链管理未形成体系,管理成本太高。目前农民种菜一般是小规模的,真正实现以销定产,集中经营是出路,依靠集体的力量集中种植、集中决策、合理安排各个蔬菜品种的种植面积,并通过提高农户的信息水平、种植水平、减少流通环节,推进农超对接的实施。

2.降低蔬菜供应链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2.1借鉴香港模式

香港的菜市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在超市销售的蔬菜,由于超市营运成本提高,价格相对较高,主要是针对高收入人群;另一种是政府控制所有权的菜市,称为“街市”,这种市场只收取很便宜的摊位费和水电费,因此菜价相对便宜,是专门针对普通百姓设置的菜市场。香港政府设置了蔬菜统营处让菜贩到该处购买由不同种植户的蔬菜,这样又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减低了物流成本。

香港模式除了区分不同市场,较少流通环节外,几乎没有仓储成本。香港政府的蔬菜统营处为保证每日都供应新鲜蔬菜,而不进行仓储,假若仓储也只是菜贩自己存积的一些。

内地也可以借鉴这种运作模式,让购买能力有限的普通收入人群能吃上“实惠蔬菜”。

2.2大范围实行农超对接

为了减少流通环节,农超对接是指超市直接从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货,从“田间”直接到“超市”,目的是减少流通环节。农业部公布了一组几个国家农超对接比例的数据(如表1),说明我国农超对接是非常赶不上时代的,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比例非常低。海南省曾经采用这种做法,研究结果显示,最终农超对接使成本下跌15%。因此,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超对接”直采模式的推广。这种直采模式使原来被中间商赚取的利润可直接“转移”给农民,并最终惠及消费者。

也可由政府组织投标,让一些大型菜商直接向种植户取货,然后送往市场出卖。政府需要在投标时间段内控制投标菜商的利润才可既使菜农有利可图又可使市民吃上平价蔬菜。

2.3改进保鲜技术,运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和线路,降低运输成本

蔬菜具有易腐性,这就对保鲜技术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我国现阶段保鲜技术落后,不能满足时效性农产品新鲜储存的要求,蔬菜损耗率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销售中将产生20%的废弃物,由此可见保鲜技术落后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网络模型等数学模型,对蔬菜的运输路线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等无效运输,在满足顾客满意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车辆的载重吨位和车辆装载容积,尽可能减少运输里程,尽量拓展直达运输,在最短行驶里程内,将蔬菜送达目的地,既提高了运输效率,又节约了运输时间。全面普及GPS系统,以便随时随地掌握车辆的使用情况,合理地调度和监控车辆,以提高运输效率。

在改进保鲜技术的同时,延长了蔬菜的保鲜时限,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输距离和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运输工具。如考虑某些地区采用铁路和水路运输,可以适当降低运输成本。

2.4改进装卸搬运设备,降低物流成本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恰当的数学模型,根据运输工具的情况和蔬菜包装的特点,对货物的码放方式、车载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合理决策,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同时减少货物破损率。同时,对物流行业应实施行业准入制度,进而形成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集团,充分运用现代装卸搬运工具,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又可以通过规模化运营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装卸搬运的人力成本也会计人物流成本,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减少装卸和搬运的次数可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减少货物装运。

2.5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分区产销,保持供需平衡

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了解不同地区的销售种类和供应量,提高物流管理效率,处理好供需平衡,降低机会成本,使得总物流成本降低。利用信息系统安排好运输工具回程的货物,尽量避免空载现象,也可以减少总运输成本。

另外,针对不可预测的天气原因,农户可在淡季有意识地扩种一些耐高温、收成期短的蔬菜种植,一旦蔬菜供给不足,就能解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加强引导蔬菜“均衡上市”,从根本上解决物流和信息流脱节的问题。

第5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决策成本;信息成本;成本

一、企业决策成本的构成

决策成本的研究是从21世纪初开始兴起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王智慧(2001)等人按不同决策权分配形式的特点,分析了决策成本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基于决策成本的决策权最优分配数学模型以确定决策权的最优分配位置,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张世和(2002)从决策起始因素、物质因素、时间因素等方面分析领导决策成本的构成因素。王维(2003)等从企业的决策成本形成因素,从决策权分配的角度对决策成本与决策权分配进行系统分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企业决策成本是由信息成本和成本两部分组成。

(一)信息成本

美国科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和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从信息的功能上将信息定义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可见在一个决策过程中加大信息量,可以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决策。然而,信息获得需要付出代价,并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失真造成的决策成本的增加,也同样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二)成本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增加,企业所有者深刻感到无法应付和完成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因此他们就可能委托他们认为能够胜任的专业人员他们执行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职能,这时就产生了关系。在活动中,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委托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信息成本分析

(一)成长期企业信息成本的形成分析

1、使用不完全信息导致信息成本增大

众所周知,无论企业花费多大的代价从外界获取信息情报,对企业而言要么是既成的事实要么是预测未来的境况,这些信息的使用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不仅发展迅速,而且也更需要这种迅速发展,它需要企业能够把握信息的瞬息万变,要能做好决策。然而,现实情况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企业根本无法面面俱到的把握好来自各方面的外部信息,只能大体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而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也正好处于自身的一个发展优势环境中。对于决策者而言,不同的决策者对于信息的把握以及运用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只有完全的利用信息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决策成本。

2、不注重信息的获取导致利用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增大

成长期中的企业往往陷入一个误区,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企业处于市场上的亟需,产品不会缺乏销路。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于信息情况的搜集不会太重视,反而它们还会认为过多的在信息成本上的投入是一种浪费。

(二)成熟期企业信息成本的形成分析

1、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致使信息成本增大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面对着一个复杂的市场环境,这一时期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能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他们的产出已经足以从数量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企业为了能准确的获知市场的情况,就会增加信息成本的投入。

2、组织系统钝化导致信息成本增大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其组织系统趋于钝化,使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过程中造成大量的"摩擦损失"从而使得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增大。造成信息成本的加剧增长,从而使决策成本的不断增加。

三、企业成本分析

对于企业的成本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几乎是差不多的。

1、不健康的企业文化增大成本

劳伦斯・米勒也曾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说,公司唯有发展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能激励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切行为,只有这种公司在竞争中才有可能成功。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存在健康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缺乏团队精神,员工精神涣散,可能存在这种不利的现象:人和企业的所有者即委托人之间存在自身利益上的冲突,这样会导致有损于企业集体利益的个人行为的出现,所造成整体决策的机会损失,从而形成成本。

2、竞争激烈致使知识成本增大

知识储备缺乏或知识的获取滞后对于决策的时效性的需要,会导致决策失误或机会损失。这样,知识贫乏的决策者要获得决策所需知识,则需要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如企业培训自己的员工等活动,所有这些都需要花一笔学费,形成决策的知识成本。

成熟期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是最为激烈的,由于市场的竞争除了需要企业决策者自身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外,还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经理人和员工对知识的掌握,这样对于知识的付出就增加了成熟期企业决策中的成本。

四、企业决策成本的控制

通过之前对决策成本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了解了企业决策成长增大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能有效的控制决策成本下面一些措施应当予以应用。

1、借助情报企业搜集信息

进入成熟期的企业所面对市场受到竞争者的争夺,环境复杂、竞争激烈、单单只依靠企业内部的信息搜集部门已经不足以应对如此众多的竞争者,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引入专业情报公司的帮助,它们可以搜集到企业需要的有用信息。而企业的情报部门可以抽身应对一些重要的竞争对手,实现对竞争对手信息搜集的优化。达到对外部竞争对手信息把握准确的目的,实现对企业决策成本的降低。

2、加强与供应商的协同

企业与供应商的协同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收集和原材料供应风险的防范。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互助与协作,将改变原有的竞争关系,使它们由竞争走向合作,使双方协同发展共赢。实现企业和供应商之间信息的对称,从而降低企业的决策成本。

3、引入消费者参与企业决策机制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企业经营决策效果的最终实现需要通过消费者的检验。而让消费者参与决策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消费者对于决策效果的认同,并且从中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新替代品需求情况的信息。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信息的准确性,而且可以保证决策方向的准确性,达到降低决策成本的目的。

4、建立弹性化、简单化和信息化的组织结构

建立这种结构有利于消除组织内部信息传递中的摩擦和不健康的小团体文化。弹性高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随时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和文化氛围;简单化和数字信息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从而达到降低决策成本的目的。

5、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由于委托过程中目标不一致所造成的决策成本增加问题。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会促使经理人为决策者提供所需决策信息。

6、合理分配决策权

为降低成熟期企业决策的成本,企业决策权应该是在管理层上下目标一致的原则下,按知识和信息优势分配决策权力,即将决策权分配给拥有知识和信息优势的人。

五、结语

处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出现同质同效的趋势,企业如何挫败对手,获得消费者手中的订单,成为各个厂商竞争的焦点。如何获得比他人更强的竞争力,也是我们研究的热点。企业决策成本作为影响企业的利润的一个项目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多的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决策成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任何企业都有着不可限量的影响,都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曾燕,霍国庆.信息成本研究的视角[J].中外管理导报,2002,(11).

[2]王维,盛秋生.企业决策成本的形成与决策权的分配[J].统计与决策,2003,(4).

[3]王东民.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战略选择[J].特区经济,2005,(9).

第6篇:成本分析范文

法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有相对完备的法律,而且严格依法办事。法治社会并非将所有问题都交给法律处理,但一旦交由法律处理,法律的判断就是最高和最终的判断;法律具有最高权威;包括统治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在内,全社会都没有也不应当有超越法律之上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法治是一种秩序。

2005年是中国建设法治政府10年规划的起步年,提高对法治及其进程中的代价和成本的认识十分必要。尽管人人口头上主张法治,但人从本质上是经济人,在从事社会活动时都有一本投入产出的账。如果对成本缺乏预期,一旦法治进程需要付出代价时就容易患得患失,甚至动摇。

制止“恶法”有时比

制定“良法”还难

法治有哪些成本?从静态看,法治成本包括立法成本、守法成本、违法成本和执法成本。

立法成本既指制定一部“良法”的成本,也包括消除“恶法”的影响所要付出的代价。而且,即使是一部好法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作为好法律的成本的一部分,需要加以控制。

制定“良法”的成本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从程序上看,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需要国家立法机关及立法者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相应的费用支出。另一方面,立法过程实际上是国家意志形成的过程,某一个立法建议变为国家意志的过程有一个艰辛复杂的过程。这种全社会共识的形成本身需要一定代价,有时甚至需要社会或某一部分为此作出牺牲。

国务院废除收容遣送办法的立法过程就是典型例子,可以说,没有“孙志刚们”付出生命作代价,收容遣送办法之“恶”就不易为人所认识,全社会就无法迅速形成废除该法的共识。孙志刚其实不过是压死收容遣送办法这峰巨型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人的违法行为,污染的是一条河流的某个河段,清理这种污染虽然困难,但终归相对容易;而一部“恶法”所污染的是这条河流的源头,要清理这种污染,所付出的代价要大得多。要终结一部“恶法”并且清理“恶法”造成的污染,有时比制定“良法”的代价还要大。

有时,虽然制定的是“良法”,但“良法”及其实施亦可能有负面影响。因此,制定这种“良法”的代价,就是必须同时出台与之配套、旨在消除负面影响的法律,这也应当视作制定“良法”应有的成本之一。比如,《破产法》的实施必然造成局部失业问题,而相应的社会保障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就要同时配套,否则造成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破产法》的实施。

守法不能比违法还难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是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去考虑问题的,怎么方便怎么合算就怎么来,成本成为影响一般人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

当人们用很少的成本,甚至不付任何成本,一举手、一投足间就可以守法,人们通常不会选择违法。但如果守法成本很高,甚至高到超过违法要承担的后果,人们通常就不会选择守法,甚至不惜违法。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不得随地丢弃垃圾”,如果人们走两三条街道都没能找到一个垃圾箱,随手一扔就成了最简便的法子。

因此,社会应当创造条件大幅度降低守法成本。小到一些具体的物质投入,比如多建公厕、多设置一些痰盂等等;大到制度设计方便民众以最小的代价就可以遵守法律。此外,还要通过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反过来促进人们选择守法。

守法的一种特别形式是“护法”。维护法律尊严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降低这种义务履行的成本,对“护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作证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实际中履行作证义务时的误工工资、差旅费以及安全保障等都无法通过体制内的渠道予以保障,因而公民履行作证义务的状况很差,这与成本过高有很大关系。

“坐牢一阵子,舒服一辈子”?

违法成本越低,人们就越倾向于选择违法,甚至选择通过违法获利,为此不惜付出受到较小处罚的代价。大幅度地提高违法成本,可以遏止违法行为发生,或虽然发生了违法行为,也有利于对其造成的损害后果进行有效的救济。

违法成本要“高”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尤其要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违法成本要足以让违法者望而却步,并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可能违法的人止步。违法成本要足以让违法者丧失继续违法的能力(包括物质能力和行动的自由等);违法者承担的罚款等应足以补偿其行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如环境污染后恢复原状所需的费用。让违法者承担违法成本时,还要考虑因违法而获利的情况,原则上应全额剥夺其因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利益,避免“坐牢一阵子,舒服一辈子”的现象出现。

除了物质(货币)意义上的违法成本,还包括非物质成本,比如让违法者除了承担罚款外,还将其违法记录存人信用档案,影响其未来的社会活动,借此加重其违法成本。很多时候,这种非物质的成本付出,对违法者的制约作用更大。

“有钱养兵,无钱打仗”?

基于现行的“只养人,不打仗”、“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财政体制,执法环节所表现出来的重要特征就是执法的低成本。

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执法投入少,在有限的投人中主要用于人头经费,用于业务经费支出的比例少。结果一是效率低下,违法行为无法及时得到有效查处,违法行为的机会成本下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助长违法行为;二是出现权力寻租现象,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三是导致执法队伍因无法吸纳优秀人才而素质低下。

大幅度地提高执法成本,加大对执法的投入,是法治进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唯有提高执法成本,才能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实现“高投入,高产出”。

法治进步的代价是什么

法治在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法治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分权和制约,二是严格的程序。无论是分权和制约,还是严格的程序,其实施过程中往往都不如集权或人治机制那么“雷厉风行”,几乎都一定会消解一部分效率。某种意义上说,集权反而相对容易实现高效率。

然而,从长远看,法治凭借分权制约以及严格的程序,通常可以避免错误,或者虽然出现错误但因为存在制度性的纠错机制,能够把错误扼杀于萌芽,不易出现大问题和大动荡,有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相反,集权统治往往采取“运动式”,短期可收效一时,甚至一定时期还可能“高产”,但由于集权缺乏制约,易于出现错误,而且出错了也因缺乏制度化的纠错机制,易出大动荡,从长远看其效率反而不及法治。

高水平的法治要求立法和执法的高成本,势必导致国家财政对立法和执法的更大投入。而法治越健全,分工就越细,社会法律消费就越多,老百姓为享受法治支付的费用就更多。以诉讼为例,随着证据规则的实施,“打官司”越来越规范、专业,律师服务费用的支出就成为老百姓享受法治社会需要支付的新成本。  无论在行政执法还是在司法实践中,能够用来作为定案依据的者阴是“法律上”的事实,即有法定的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在证明事实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为了“程序正义”而牺牲“实体正义”的情况。应当强调的是,就像民主从来就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一样,法治也不能保证一定公正。有时正常运行的法治程序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公正被牺牲,这也是法治进程中应有的代价。美国辛普森案件就是一个典型。

告别过去的代价

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现行体制初创于战争年代,形成于计划体制条件下,比较适合搞群众运动。这一体制与法治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法治进程中必然出现现有体制与法治要求的冲突,必然导致现有体制部分失灵,这也是社会支付的成本。

首先,传统政策调整的空间被压缩,政策回归其指导地位,逐渐退出原来对社会生活的直接规范,不再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加入WTO,让这一进程明显加快。过去那种依靠政策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传统模式面临淘汰。

过去习惯的那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模式面临转变,单纯依靠政策、依靠行政命令、依靠群众运动的方式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传统领导方法要尽快过渡为不仅依靠政策,而且更多地依法办事。

再次,同样初创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计划体制条件下,比较适合于群众运动的司法体制,也面临根本性变革。过去那种只把政法工作当作政治工作,把政法机关只当作机关,对司法官队伍只重视政治素质而忽视业务素质的状况,无法适应法治进程的要求,执法队伍的重建成为当务之急。

第7篇:成本分析范文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要提高能源的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减少污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可能会使企业未来的交易中涉及到碳排放权交易问题,鉴于此企业经营中就会面临新的问题,诸如,投资时要考虑碳排放低的技术项目、日常经营中要核算碳合规成本,并通过提高价格把增加的碳合规成本转移给消费者等,决策者需要这些信息。由此可见,在低碳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从战略的角度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碳成本管理产生的背景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需要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一是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二是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三是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四是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有关碳排放制度最大特征在于“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capandtrade)”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国家或地区政府都必须承诺碳排放量在规定限额下,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结果导致了企业因购买碳排放权而拥有碳资产,因碳排放而形成了碳成本,扩展了传统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内容,从而产生了对碳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和碳成本管理内容的研究。

二、碳成本的内涵和计量

传统的成本管理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有关,同时也与成本归集对象有关,诸如产品、服务、客户及组织的业务流程等。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归集到具体的成本对象中,对间接成本,如果不可以直接归集就要进行二次分摊。随着间接成本在组织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近来学术界对成本会计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成本的分摊,即,用传统的单一分配基础的方法分摊,还是用作业成本法多个分配基础来分摊,从理论上讲作业成本法比较好地反映了成本效益关系。在这些成本研究中,产生的成本核算是计算了产品在出售之前所归集的成本,产品出售后所发生的与此产品有关的成本,一般不纳入核算(除了担保费和售后服务费等)。碳成本管理是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一部分,它所关注的成本核算对象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成本归集对象,碳成本核算是建立在碳排放基础上的。借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15次会议通过的《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的定义,碳排放成本定义可以描述为:为消除或减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显然,碳成本计量与传统成本计量有所不同,传统成本计量是以所消耗或转移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代价为内容,而碳成本计量是以碳排放量的估算为基础。

不同的企业由于所从事的业务活动不同,其碳排放的轨迹各不相同,所要计量的碳成本内容也有所不同。由此可见,碳排放量估算标准成为碳成本计量的基础。目前,针对碳排放量的计量还没有形成标准的方法,日本产业经济省制定的以产品生命周期测算商品和服务的碳排放量的方法有比较好的借鉴价值。它要求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测算范围必须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把生命周期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材料制造和取得、产品的生产制造、产品的分发或销售、产品的使用和处置(或回收),要获取各阶段与碳排放相关信息,并估算各阶段的碳排放量,以此为基础核算产品的碳成本。这种方法细化了每种材料的投入和转换过程,以量化和追踪电、水,燃料和其他资料的耗用,从而反映与之相关的碳排放量,该标准使得不同企业基于碳排放计量的碳成本具有可比性。

恩格尔斯(Engels)以打印机为例说明产品的碳排放成本,包括:原材料制造与运输、员工工作、打印机生产各个过程使用能源而发生的碳排放、废品处理和产品寿命终了资源回收利用各个过程有关碳排放代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补偿。第一,原材料碳成本主要是指与原材料生产、使用和废弃各环节所导致的对环境影响以及治理环境过程中发生的碳排放成本。例如,电池的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第二,人工形成的碳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工在履行其职责时需要消耗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例如,工作时开启空调设备,会导致大量的CO2排放;由于人工问题产生残次品,处置这些残次品也会导致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第三,制造费用中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主要是指公用设施成本,例如,水、电和其它动力取得过程中都会涉及到碳的排放。第四,废物处置碳成本主要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处置成本,因为处置过程中需要耗用大量的能源,其结果就会导致大量的碳排放。第五,回收过程中的碳成本是指产品周期末端,即,产品废弃过程中废物处置和管理所形式的碳排放成本。另外,一些与碳排放管理相关的成本,例如,排放检查、形成报告、支付碳排放权费、咨询费和罚款等。由此可见,碳成本所涉及的内容之广、范围之大是空前的。尽管目前还没能形成被广泛认可的碳成本核算体系,但是,对碳成本的管理应成为企业增强其未来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碳成本管理内容探讨

美国环境保护署设立了环境会计项目,此项目鼓励企业了解企业经营中的所有与环境有关的成本,并将其纳入到决策中。碳成本是环境成本发展的一个部分,在低碳经济时代,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应扩展到对碳成本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p#分页标题#e#

(一)企业战略定位中考虑碳成本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战略决策中设立主要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创造。产品差异化战略中,碳效益被认为是各产品市场营销的主要因素;成本领先战略中,同样要充分考虑碳成本的有效管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企业应针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目前的碳排放水平与未来的目标排放量的差距,制定减排计划。短期内企业可能由于参与低碳经济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低碳经营的成功不但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还可以使企业的利润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由于产品赋予了明显的低碳标志,大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碳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中应充分考虑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首先,生产活动要达到碳效率目标,生产管理过程要引入精益生产手段,通过减少材料消耗和缩短流程时间降低能耗。其次在成本控制中将与碳排放相关的成本纳入控制对象,关注因减少碳排放而增加的成本。对碳成本应进行直接、间接、固定和变动成本的划分,采用作业成本法,分析并确定碳成本的动因,把由于碳排放带来的间接成本分摊到相应的产品中。再次,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碳成本核算在产品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设计碳友好产品;采用目标成本法确定产品成本时,碳成本要纳入目标成本计算。最后,对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时,要以单位碳消耗产生的利润为衡量指标,确定客户的盈利能力,要把碳效益指标纳入对组织业绩评价的考核内容中;在衡量企业的利润水平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碳效益,即,单位利润碳排放量。

(三)企业市场营销中的碳成本管理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时都应考虑碳排放的影响。市场调研首先要调研客户对产品碳排放信息的关注度,了解客户为降低碳排放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提升幅度;产品设计时要把碳效率作为产品的一个主要属性纳入考虑,设计理念要融入低碳元素,所设计的产品尽可能满足企业碳排放目标,以使关心碳排放的顾客忠实于企业的产品品牌;从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来分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未来的成长,以顾客对碳关注度为基础进行市场划分;产品包装要充分体现企业低碳意识,不但包装材料尽可能使用低碳的可循环材料,而且通过文字说明将产品的低碳信息传递给顾客,诸如“,绿色”、“环境友好”等文字的运用,树立产品低碳形象。

第8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一、成本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一)成本是企业补偿生产的尺度

众所周知,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其日常的生产耗费全部由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进行补偿,而成本恰恰就是该补偿份额大小的衡量尺度。通常来讲,企业一旦取得销售收入,首先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那部分份额划分出来,用来补偿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用。只有如此,才可以使得资金按原有规模进行周转。

(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表面来看,成本是企业的一项负担,但是深究下去,成本还可以为企业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保障。企业的成本决定了企业的产品价格,因此,成本的存在给了企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最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三)成本会影响企业的决策

努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现代企业的一项客观要求。企业若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的是制定正确的、有效的生产和经营决策。而成本便是影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首要因素,因为在市场价格为已知且无法改变的条件下,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的便是企业的成本。

二、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成本控制观念落后主要表现在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范围、手段和目的等多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控制通常以企业是否节约作为判断依据,极其片面地从成本的降低以及力求避免某种费用的产生入手实现成本控制,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过分强调了节省和节约。这样的成本管理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却很少从效益的角度看待成本,很难应用成本效益的原则进行分析决策,很难依靠发生的成本来实现更大的收益。在上述错误观念引导下,企业盲目追求低成本,导致许多有效措施难以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本控制的实现。

(二)企业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

虽然某些企业意识到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控制措施上却出现了漏洞,有些有效的政策也未能得到全面的执行,最终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成本预测机制,缺乏内部成本控制上的相关措施。第二,部分企业制定的控制措施存在 “走过场 ”现象,没能够切实进行贯彻与执行。第三,某些企业在执行中缺乏监督 、核查,工作没能具体落实到个人,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第四,某些企业只是表面上制度健全,但这些制度却只能够满足成本核算和初级成本分析,难以经受得起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措施的执行效果,使得企业预算的约束作用大大弱化,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与浪费。

(三)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成本核算在内容上的不全面主要是指企业中的许多资产未曾得到充分计量。企业的一些特殊资产,比如土地等自然资源,被企业控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由于此类资源不能够精确测量,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得到充分反映。此外,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知识资源的消耗毫无疑问应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然而现阶段的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均将知识资源的价值摊入到了管理费用当中,不曾归入产品成本的范畴,显然已不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下成本的内涵。还有一点就是企业对人工成本的核算也不完整。

(四)存货控制不严,导致资金停滞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企业对采购成本的管理相对薄弱,未能够执行预算监控机制。通常情况下,人们把预算监控称作预算管理,也就是把企业的决策目标和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规划,以便于科学地量化,从而促使该目标与规划可以顺利实现内部管理的运作。此外由于财务人员 、采购人员以及仓库保管员之间没能进行积极配合,致使采购成本占用的资金量较大,期末存货占用的资金通常会达到销售收入的两倍甚至更多倍,从而导致了资金成本高,资金周转缓慢,甚至停滞。

三、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成本控制的效益思想

企业的现代化经营首先必须把市场需求作为自身管理的导向,企业不仅仅只要求自身的产品和服务精益求精,还要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而且还要力求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效益观念作为企业一切成本管理活动的最终支配思想,要求企业从投入和产出两者的比率来看待成本投入的必要性。在产品和服务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企业应尽量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尽量多的利润产出。

(二)加强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要求企业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优越性这一角度来入手和深入,同时将所有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纳入企业强化管理的范畴,最终使得所有员工都能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关心,并进行层层控制和处处把关。只有企业全心全意的依靠了广大员工,同时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才能使企业形成群体敬业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这将会有效克服企业员工只管拿钱,不闻不问企业投入产出的固有观念,同时成功树立起了“企业是我家,人人都有责 ”的企业大局观。切实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全员责任成本意识,从而使得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成本控制现状得到了根本转变。

(三)完善生产环节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控制

完善企业生产环节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控制制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企业仓库物资管理力度,同时完善企业的材料领用制度;其次,企业要真实模拟市场运作,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市场模拟机制,并且要建立企业责任成本中心,以此来考核和控制企业的责任成本.

(四)依靠科学的投资决策进行成本控制

投资管理和成本管理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一旦企业的投资管理不善,必将给企业的成本管理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压力。在此前状态下,当论及企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成本控制的中心放到材料、定额等成本的控制上。但是,如果我们从财务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就会不难发现投资企业的投资不只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同时还能够以折旧的形式成为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只有把投资搞好了,才能够避免与企业投资有关的人工费 、材料费和修理费等成本项目上的支出浪费。

(五)树立战略成本意识

企业树立产品成本意识具体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给以足够的重视。这种战略性的思想必须有效依靠组织措施的配合才可以树立起完整意义上的战略成本意识。企业的管理层要想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要加强自身应收账款的管理,同时加大账款的催收力度,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 ;第二,企业要加强物流管理,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合理安排生产,尽最大努力降低自身的存货比例,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率;第三,企业要加强资金的调度和使用,尽量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尤其要注意及时清理企业的内部资金,尽量采用统一的结算方式和资金调度方式,从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下的企业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必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必然会导致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和难以应对。但是一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否顺利开展,企业的降本增效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的全面程度、改善力度的到位程度和降本增效意识的提高程度,这一切毫无疑问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的开展迈向崭新的轨道。

参考文献:

第9篇:成本分析范文

关键词:入侵响应;事件分类;成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9-5189-05

Response Cost Analysis Based on Fine-grained Event Categories

LI Cheng-do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Abstract: In automatic intrusion response system, cost analysis is a crucial basis for response to make decisio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cost analysis, describes security events categories fine-grandly, points out one quantitative cost analysis and examines it's validity by experiments.

Key word: intrusion response; event categories; cost analysis

成本分析,通俗的理解就是考虑价格。通常我们做事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考虑价格或者代价,就是去考虑所做事情是否值得的问题。如果收获比付出大,就是值得的;相反的收益较低,那就不值得做。

在网络安全上,我们同样也需要考虑价格和代价。这一思想,从整体网络安全的角度上看,就是目前提出的“适度安全”的概念。所谓“适度安全”,就是在信息安全风险和投入之间取得平衡。例如,如果一个企业在信息安全风险方面的预算是一年100万元,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它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不会是1000万元。

在网络入侵响应上,我们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首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家移动运营商被黑客入侵一个关键业务,那么作为响应,他可能会在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中添加一条严格的规则,用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然而,这样的一条规则增加,很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通信服务质量下滑。所以是否要采用这些措施,必须由经营者对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审议,考虑入侵带来的损失和响应造成的服务质量下降造成的损失孰重孰轻。

一个理想的入侵响应系统应该是用最小的代价来最大限度减少入侵带来的损失。入侵响应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应对入侵事件,不惜一切代价的“响应”是不合理的。因此,入侵响应必须要考虑成本,也就是说,一个基本的思想是响应成本不能超过预期的入侵造成的损失。

目前,在入侵响应的技术研究方面主要侧重于技术上的可行性或技术上的有效性,而忽视了在实际应用方面成本。这是因为技术人员和商业用户在同一问题上的考虑重点不同,对技术人员来说,并没有把费用放在第一位。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可以看出,对响应的成本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与有必要的。

1 细粒度安全事件分类描述

大量系统漏洞的存在是安全事件产生的根源,网络攻击事件更是对安全事件的研究的主体。因此与网络安全事件相关的分类研究主要包括对漏洞的分类研究和对攻击的分类研究。下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对相关分类研究进行介绍。

1.1 系统安全漏洞分类研究

系统漏洞也可以称为脆弱性,是指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软件,协议等在设计,实施以及具体的安全政策和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漏洞的存在,未经授权的用户有可能利用这些漏洞取得系统权限,执行非法操作,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漏洞分类的研究有一段时间,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法,但大多数是停留在一维的分类上面。Landwehr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层面的脆弱性分类[1]。这种脆弱性分类,主要从漏洞来源、引入时间和存在位置三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类,目的是建立一种更安全的软件系统。Landwehr的漏洞分类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这种分类方法的缺点是概念上存在交叉和模糊现象,在分类方法上还不够完善。但是它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多维的分类模型,同时也说明了按照事物的多个属性从多个维度进行分类的必要性。

1.2 攻击分类研究

对攻击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防御攻击,保护系统。攻击分类对恰当的制定攻击策略代价估算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攻击的分类方法各有不同,与漏洞分类类似,多维的角度是共同的需求。在总结前人基础上, Linqvist进一步阐述了Landwehr的多维分类思想。他认为,一个事物往往有多个属性,分类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哪个属性作为分类基础的问题。Linqvist认为,攻击的分类应该从系统管理员的角度来看,系统管理员所关注的是在一次攻击中使用的攻击技术和攻击造成的结果。因此,Linqvist以技术为基础,在攻击技术和攻击结果两个角度上对网络攻击进行了分类[2],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有系统的研究框架。Linqvist的攻击分类,如图2所示。

通过对以上这些安全事件相关分类研究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发:

1) 安全事件的分类应该以事件的多个属性为依据,从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2) 分类研究应该以应用为目的,应该满足分类的可用性要求。

所以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分类研究应该是面向应急响应过程的。

1.3 细粒度事件分类

通过以上的简要介绍,我们从应急响应过程的要求出发有重点的提取分类依据,构建了一个面向响应的多维分类模型。

1.3.1 安全事件要素分析

一个安全事件的形式化描述[3]如图3所示。攻击者利用某种工具或攻击技术,通过系统的某个安全漏洞进入系统,对攻击目标执行非法操作,从而导致某个结果产生,影响或破坏到系统的安全性。最后一步是整个事件达到的目的,比如是达到了政治目的还是达到了经济目的。

以上描述指出了安全事件的多个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作为安全事件的分类依据。从而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出发,构造一个多维分类模型。

1.3.2 细粒度的分类方法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是针对一个网络安全事件,为达到防止或减少对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补救措施和行动。根据事件应急响应六阶段的方法论[4],响应过程包括:准备,检测,抑制,根除,恢复,追踪六个阶段。其中的关键步骤是抑制反应,根除和恢复。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应急响应的网络安全事件分类方法。这种方法以事件的多个要素作为分类依据,同时引入时间概念,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有具体的粒度划分。在这6个维度中,又根据响应过程的要求,以系统安全漏洞和事件结果两个角度作为重点。

通过多维分类模型,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详细分类,确定事件的多个性质或属性,从而有利于生成准确的安全事件报告,并对响应成本进行决策分析。利用此模型,我们还可以对以往的安全事件进行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

当然,模型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每个维度的详细划分上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上的交叉与模糊,在下一步的具体应用中应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2 成本因素与成本量化

以本文提出的多维度的安全事件分类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首先需要确定与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关的费用。依据经验,我们考虑的与响应相关的费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入侵损失和响应代价。

入侵损失由既成损失和潜在损失构成。一个安全事件发生,它可能会造成一些对目标系统的损害,这是既成损失。潜在损失可以理解为如果安全事件是在系统中以继续存在可能造成的相关联的损失,记为PDC(Potential Damage Cost)。

响应代价是指针对某次入侵行为,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以记为RC(Response Cost)。

入侵响应的目的是在检测到安全事件后,为防止事件继续扩大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和行动,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尽最大可能消除或减少潜在损失。因此成本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对潜在损失进行分析。在入侵响应过程中考虑成本因素,其主要目的应是在潜在损失和响应成本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也就是说,响应成本不能高于潜在损失,否则就没有必要进行响应。

在确定成本因素之后,成本分析的关键是成本量化问题。与此相关的研究,我们参考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所谓风险评估,是指对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或网络的资产价值、安全漏洞、安全威胁进行评估确定的过程。

确定方法可以定性,也可以量化。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角度来看,完全的,精确化的量化是相当困难的,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另外,与风险评估相似,我们的工作主要是给出一个成本量化的方法,具体的量化值应该由用户参与确定。因为同样的入侵行为,给一个小的传统企业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是10万,而给一个已经实现信息化的大企业带来的潜在损失可能就是100万。

1) 潜在损失(PDC)

入侵的潜在损失可能取决于多个方面。这里我们主要从入侵行为本身和入侵目标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入侵目标的关键性记为Criticality,关键目标的量化主要依据经验,可以通过目标系统在网络中所具备的功能或所起的作用体现出来。我们取目标关键性值域为(0, 5),5为最高值。一般的,我们可以把网关、路由器、防火墙、DNS服务器的关键性值定义为5; Web, Mail, FTP等服务器记为4;而普通UNIX 工作站可以定义为2;Windows工作站可以定义为l。当然,定义也可以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进行调整。

入侵的致命性是指入侵行为本身所具有的危害性或者威胁性的高低,记为Lethality。这个量与入侵所针对的目标无关,只是对入侵行为本身的一个描述。比如,一个可以获取根用户权限的攻击的危害程度就高于只可以获取普通用户权限的攻击的危害程度;而主动攻击的危害性也高于被动攻击的危害性。这里我们给出一个表(表2),根据经验量化了基本的几类攻击的危害性。

依据上述的描述,我们把入侵潜在损失定义为:

PDC=Criticality×Lethality

比如同样是遭受到DOS攻击,若攻击目标是Web服务器,入侵潜在损失为

PDC=4×30=120;

若攻击目标是普通UNIX工作站,则入侵损失为

PDC=2×30=60。

2) 响应代价(RC)

响应代价的量化主要基本的响应策略和响应机制等因素决定。响应策略不同,代价也会不一样,比如主动响应的代价就比被动响应的代价要高;而同样的响应策略,不同的响应机制也可能导致响应代价不同。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响应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执行响应措施的资源耗费和响应措施执行以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后者在响应决策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响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为了避免入侵带来更大的损失,必要的时候需要紧急关闭受攻击服务器,如果该服务器用于提供关键业务,那业务的中断就会带来相应的损失。再比如,有时候为了阻止攻击,可能会通过防火墙阻塞来自攻击方IP的通信流量,但是如果攻击者是利用合法用户作为跳板攻击,那响应可能就会对该合法用户造成损失。这样的损失也是响应决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

因此,对响应代价的完全量化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说明响应成本分析的核心思想,同样将响应代价的量化简化,我们直接给出一个经验值(见表2)。这样,在确定了事件的潜在损失与响应代价之后,我们就可以做出响应决策:

如果RC≤PDC,即响应代价小于或者等于潜在损失,则进行响应。

如果RC>PDC,即响应代价超过了潜在的损失,则不进行响应。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扫描、嗅探等此类的攻击,响应成本已经超过了潜在的损失,那就没有必要采取响应措施了。

3 成本分析响应算法

理想化的成本分析,只需要引入潜在损失与响应代价两个量。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我们在构建响应成本分析模型,特别是评估入侵带来的潜在损失的时候,必须从响应系统的输入,也就是入侵检测系统的输出开始考虑。

在安全事件发生后,还没有完成入侵行动的情况下进行先期响应部署时本文提出的成本分析方法的重点。引起响应的有效性因素是降低反应选择在调整这种反应行动将来使用。这种反应的选择和部署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它允许任何用户干预的快速遏制入侵防御,从而使系统更加有效。本文提出的方案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本算法确定先发制人的部署响应。

2) 在成本敏感反应的方法的响应选择是基于经济因素,并采用由攻击成本和发生的损失作为响应的依据。

3.1 成本分析的响应算法流程

本文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入侵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相似性,入侵响应系统可以记录所有曾经在系统中出现的入侵行为,无论响应的结果是成功或者控制失败,发生更大的灾难。成本分析的自动响应模式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何时进行先期的入侵抑制响应行动。本文以上述六个维度的指标作为衡量,计算相应的数值,然后和系统所能够容忍的行为进行匹配比较,确定是否进行先期入侵抑制。也就是说攻击序列已达到系统不可接受的程度,系统在较大概率上遇到一个实际的攻击,此时进行先期抑制行为。

第二个步骤主要是确定候选的入侵响应集合,在这一步骤进行加强可以减少由于第一步抑制行为的不正确引起的错误。响应集合元素的选择基于上述的两个因素潜在损失和响应成本的估算。响应成本,代表了一个响应的影响对系统进行操作,潜在的损害成本一般量化因素资源或计算能力。设置成本因素精确测量在现阶段工程上来讲存在诸多的不足。虽然目前很难确定究竟是什么时间进行量化最为有效,至少在入侵方向上使用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响应系统可以在量化上做出较好的工作。

在最后一步,响应系统从候选集合中选择最好的响应方案,进行响应。

下面,对具体的实行步骤进行详细的讨论:

第1步:先期响应抑制。在检测到某个序列与攻击序列的相似度达到管理员设定的阈值的时候,系统启动先期抑制响应。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阶段,对于潜在的威胁做估算,即将上任的序列可以与多次入侵模式的前缀序列相匹配。该响应也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才确认入侵。

为了指导响应部署过程,本文定义一个概率阈值,表示可以接受的信任水平,某些攻击一旦进行,那么其相应的响应行动就应该被触发。因此,本文设计的先期抑制响应的条件为:一旦一个特定序列发生时,其前缀为攻击序列的概率超过预先指定的概率阈值,那么可以推断的是攻击正在进行。这个阈值称为信心水平,其公式如下:

步骤2:响应集合的确定。一旦我们决定做出反应,即威胁概率已经超出容忍限度之际,我们需要确定可部署的响应策略。正如之前提到,先期抑制响应可能导致错误发生,因为不正确的响应或由于响应过度而使得系统效率降低。因此,我们的目标在这里使用下列参数,损害成本(DC damage cost)和响应成本(RC response cost)。响应的选择满足公式如下:

DC*σ>RC

第3步:最优选择的条件。要确定最佳的响应,在步骤2中选择最佳的行动,本文考虑到两个因素:成功因子(SF success factor)及风险因子(RF risk factor)。前者是在已有的响应事件中成功响应,制止入侵行为的次数百分比,后者是响应的严格程度。所谓的严格程度,本文是指对资源的影响与对合法用户的影响。严格的响应可能停止入侵,但也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影响系统性能和用户使用情况。从本质上讲,风险因子代表了响应成本是与响应行动有关的。本文使用期望值来对最优响应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响应策略。其计算公式如下:

E(R)=Psuccess(S)*SF+Pris(S)*(-RF)

以上是阐述了成本分析的核心思想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成本分析的关键问题还在于成本因素的合理量化,并且成本量化的问题还与企业的具体应用相关。

3.2 算法实现实例分析

典型的响应过程如下所示:

1) 假设系统的存在的序列拓扑如图4所示,响应门限设为0.5。

序列的初始设定情况,如表3所示。

2) 检测到序列{6},检测PDC是否大于0.5,因为不存在,该点,因此不做任何处理,继续进行检测;

3) 检测到序列{6,8},那么其相应的信任水平值为表4,都是低于0.5的,因此,还是不进行操作。

4) 检测到{6,8,5},{6,8,10},{6,8,9}。计算信任水平如表5。

都正好是0.5,因此都进行计算期望值,如表6所示。

5) 因此选择{6,8,9,1}的响应作为最佳的响应策略

4 成本分析有效性验证

本文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对入侵响应的成本分析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4.1 实验系统设计

本实验选用两种攻击模式进行攻击入侵,主要的数据如表7所示。

系统的数据来源是来自林肯实验室2005年离线评估数据。由表7所示,每一个跟攻击状态相关以损害成本的整体损失成本跟踪作为对各状态损害成本跟踪的总和。虽然本文的算法可以关联多个响应行动的一系列异常,但是,为了评估本文测试了当个序列的响应情况。

4.2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测试了在不同的响应阈值情况下的平均潜在损失情况,其结果如图5所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比较稳定的门限值在0.4到0.7之间,在这之间内,平均损失比较固定。在门限为1的情况下,损失最低。

加入成本分析后,系统误判随着门限的不同而出现的情况如图6所示,图6是针对dos攻击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误判的比率随着门限的降低而降低,在0.65左右,进入误差为零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Landwehr C E,Bull A R,McDermott J P,et al.A Taxonomy of Computer Program Security Flaws[J].ACM Computing Surveys,1994,26(3):211-254.

[2] Lindqvist U,Jonsson E.How to systematically classify computer security intrusions[C].Oakland CA:Proceedings of the IEEE Symposium on Research in Security and Privacy,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