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体育大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大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大学论文

第1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比较单一,教学评价缺少科学的依据,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使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体育锻炼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纸上谈兵状态,缺乏实践基础的。这种缺乏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不能够使学生在根本程度上对体育思想意识的转变,不利于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高校体育教学要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主要目标。在常规体育教学中,根据实际将品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热爱集体,团结向上,遵纪守法的品德作风,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树立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是为将来他们走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高校体育教学要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健身理念和教学原则。

(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素质教育哲学的观点是意识能够决定行动,是行动的指南。高校体育改革的观念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就无法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应变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全面发展的途径,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行是今后教育工作们的工作重点所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围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为基础。大学体育必须遵守这个原则,在此基础上发挥优势,抓住教育的重要环节,提倡"终身体育"理念,推行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坚持"终身体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很少有集中活动,团队协作的课堂目标任务,时常是学生各自占据自己的活动场地,缺乏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这种现象往往造成学生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集体的意识。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具有实践性、技能性的特点,需要协作才能完成活动。学生只有分别担任不同的运动角色,并按体育运动规则等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最后,由教师针对不同团队完成的课堂任务情况在公平、公正、民主和合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交流与互助,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其学习兴趣的了解和掌握。

(2)"以人为本",注意教学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任何形式教育的推行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素质教育也在遵循这个规律和原则,它必须是可以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发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各方面知识的积极主动性。现代素质教育必须要从传统的体育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方法中挣脱出来,努力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方向转变,向终身教育的方向转变。在理论基础方面,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课外实践中,应该增加适合的体育活动内容,例如:乒乓球、游泳、滑冰等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育时期,将不同性质的体育活动项目进行更好的融合,使体育教学更好地满足大学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健身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现体育教学"终身体育"的目的。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组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和类别的体育活动,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同样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2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在1600名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25名占20.31%的大学生没有勇气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表现出紧张慌恐,出现缺乏信心的表现;有235名占168%的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表现缺乏自信,低估自己,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和去面对,而是悲观地认为己不如人,出现自卑心理,以消极的态度参与竟争;有478名占29.88%的大学生存在定位过高,自我欣赏,产生好高鹜远的自大心理;有201名占12.56%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后就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表现出躲避现实、缺乏斗志,对困难、对挫折的承受力差,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竟争.有361名占22.57%的大学生在困难和矛盾面前退缩,缺乏应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表现出恐惧害怕心理.

二高校体育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分析

体育存在其独特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在于其教育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得天独厚的特性,也就展现出来的道德高洁、风格风范、尊谦礼让、团结协作、勇于竞争、诚信友爱的体育精神,对塑造与强化道德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因此,科学地充分利用体育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特殊功能,对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的提升,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进行体育教育,教育中体现大体育思想之德育性、知识性、技能性、趣味性、健身性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教育过程中融入就业思想、就业能力培养,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组织、适应、协作、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就业综合能力,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考验,高校体育教育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值得我们深思,也是当今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对1600名毕业生调查中有362名占22.63%的大学生是为了个性追求,崇拜某种体育项目的明星,有的达到痴迷的地步,模仿其动作,对其了如指掌;有322名占20.12%的大学生对体育教学是为了就业需求,比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泳专业,通过学习和练习,考取游泳教练员和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有594名占37.13%的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是为了强身健体,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保持健康;有139名占8.68%的大学生选择终身教育,毕业后想从事教学工作;有183名占11.44%的大学生选择了全民健身,主要是将来社会中体现自己的体育价值.

1体育教育能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大学生毕业,从学生走向社会,面临纷繁复杂社会,就业就给大学生造成身体与心理上的压力,出现身体虚弱、面黄肌瘦、食欲不振等身体问题,心理上出现慌恐、自卑、自大、消极、恐惧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缓解大学生的就业身心压力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体育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体育运动使人的身心健康,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研究事实证明,体育运动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消除心理问题,放松身心,调节身心状态,维持身心平衡,促进身心健康.

2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就业信心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感、集体荣誉感、精神愉悦感;体现体育运动的竞技性、挑战性.体育活动使学生经受烈日、寒冷、风雨等艰苦环境的洗礼,还得承受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训练的考验,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要时刻处理各种问题,如通过坚强的意志反败为胜,这需要承受巨大的的心理压力.可见,通过体育能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强的优良意志品质,更能激发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面对困难的勇气,去理智地面对就业问题.可见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个性与意志的影响具有特殊的作用.

3体育教育能凝练大学生的智慧

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展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除了有技能性、竞赛性、娱乐性以外,还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文化性、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社会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中功能性的作用,可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展示的是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在综合能力上,如编制比赛规程、规则,担任裁判,做好宣传工作,统计比赛成绩等等;在单位运动会、节日联欢会上也可以展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才华,比如健美操表演、健身表演、武术表演等等.也可在竞技项目中展示运动能力,成为用人单位受欢迎的多面手大学生;还可以走出校门与其他院校进行各项活动的交流,不断提高人际交往,加深彼此的情感,为今后成为社会人打好扎实的基础.体育教育要体现大体育的教育理念,把体育与人、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有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大学教育更重要的是为时代培养社会适用性人才,让学生具备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将来发展和个人梦想实现奠定良好坚实基础.

1.2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出不仅在于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促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展现体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社会功能一致性.

1.3体育教育在促进大学生的智商、情商、个性发展、道德礼仪教育外,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所赋予的体育功能,明确体育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有助顺利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建议

2.1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以科学发展的视角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基本技能,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大体育教育价值观,使大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人.

第3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1.1推动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

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依托社会体育理论,通过广泛的实践与社会体育接轨。在我国的高校里社会体育课程一般是公选课,从课程开设以来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好评,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现今的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发展的构想,并且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小康社会生活方式的渗入,使大学生的健康观念不断转变,越来越能认识到终身健身的重要性和伟大意义。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全民的健身水平,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多的公共体育设施,引导全民健身,对科学健身进行普及教育,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在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实践,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社会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也不再单单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而是加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其中包括实践成绩评定。为大学生制订的课外实践成绩评定可以包括许多方面,例如,为自己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安排,参加体育俱乐部等。要缓慢地提高实践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逐渐提高对社会体育实践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消除后顾之忧,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使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健康水平。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可见实践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理论教学。社会体育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对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因此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健身的自觉性普遍得到提高,并且能够对健身效果正确科学地进行评价。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学生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使体育健身成为一种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健身的良好习惯。

1.2社会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社会体育课程的设立以及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高校体育教学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和教学任务的目标,还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本着终身健身的教学理念,将社会体育教学演化成长期的、系统性的教学。大学的社会体育教学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接轨,使社会体育教学走向社会化、人性化的道路,结合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优缺点,加快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的结合进程。只有通过社会体育实践教学才能科学地掌握健身的基本技能,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实践活动,从而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反过来也能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

1.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管理人员,能够在人们进行健身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和正确的动作示范的高素质体育人员。社会指导员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所起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不仅是健身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的成功与否。但是,我国的现实状况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人们对科学健身、计划健身有着强烈的迫切需要,因此,壮大和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迫在眉睫。而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因此,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要来源。在校大学生要在加强社会体育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带动周围的人群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助力。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还能熟练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所具备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承担起组织社会体育和健身活动的组织任务。只有对全民健身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建立了对运动健身的兴趣,逐渐养成了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才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素质。

2实践环节的优化

2.1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2.1.1基础业务能力的培养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在校大学生要有扎实的社会体育理论功底,以及基本的社会体育工作技能,掌握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相关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组织团结能力,了解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

2.1.2知识面要宽广

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生应该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依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素质教育由单一的社会体育理论教学转向多学科联系教学,尤其是相邻的体育教育、传统体育教学等学科,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拓宽体育知识的教育范围,提高社会体育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2.1.3能力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教育模式也应从单纯的理论教学转向侧重创造性和能力提高的轨道上来,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

2.1.4素质的提高

素质的提高不仅要体现在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要提升综合素质。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和高校教育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拓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市场配置资源而导致的社会流动性要求学生要有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因此,不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是当前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另外,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

2.2加强基础建设

实践的基础设施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资金投入,包括实践基地、实践经费等都要进行预算。社会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设立一个好的计划,然后依据计划进行。

3结语

第4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特点;建议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而且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体育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在其教学过程中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其在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其共同点表现在两者都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都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体育教学与一般课程的教学不同之处在于一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而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技术、技能,主要还要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使其熟练掌握各种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增强其体质。由此可见,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

(一)体育教学以传授体育技术、技能为主要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学习体育这门课程。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以及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就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将体育的技术经过反复实践而转化为技能。同时促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当然,还要学习体育科学知识,以指导身体锻炼。

(二)体育教学以机体参与活动为特征

和文化课程的教学一样。体育课教学也要通过思维活动,但同时学生还要进行懈动。在机体活动过程中,通过肌肉感觉,把信息传递到中枢,经过分析、综合,去达到对体育技术、技能的认识。没有机体的参与,是不可能掌握体育技术教学内容的。机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建立起条件反射。掌握体育技术。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体育技术的过程。同时又是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过程。

(三)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育教学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青少年的身心都处在发育成长的过程中,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活泼好动。而且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班集体,男女生性格各异,素质水平、活动能力各有差异,还有环境的干扰和场地、设施条件等的制约,这许多因素就决定了体育教学组织的复杂性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四)体育教学以对学生品德、心理品质培养的特殊作用,显示其鲜明的教育功能

体育运动有它自身的特点,体育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当代社会的竞争精神。体育的规则,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纪律的品质。运动要克服自身生理负荷和器械、环境、自然条件的困难,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于拼搏的意志。体育活动具有群体特征,可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当代社会需要年青一代具备的品质,是许多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在跨世纪的人才培养中,体育教学显示了其鲜明的教育功能。二、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终身受益,促进其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树立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使体育教学充分体现现代体育发展特色。同时,体育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活动中产生兴趣,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要把学生课余自我锻炼的习惯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开展。

(二)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三)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道德指的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可以具体化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例如,结合目前我国承办的奥运会的准备工作,通过介绍奥运知识、特别是中国、台湾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典型事例来阐明综合国力的强盛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集体主义教育。教师可通过一些集体项目,如拔河、接力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充分证明自己的力量。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再如民主和法律意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比赛法,并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考核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民主评议、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教育。同时进行自觉遵守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中的法律,即比赛规则教育,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项目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克服胆怯心理、自卑意识、保守观念、封闭思想、社交恐怖症等不健康心理。

(五)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优化课堂教学

第5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大学英语词汇教与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解决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诸多问题。  

 

词汇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种语言依靠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有意义的语篇。词汇的重要性,正如wilkins(1972)指出的那样:“要是没有语法,很多东西无法表达。要是没有词汇,什么东西也无法表达”。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所学语言的词汇,是提高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的全部词汇有一百多万个左右,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我们并不需要掌握那么多词汇的数量。只要能满足日常交流沟通,快速阅读和理解就足够了。尽管如此,仍有众多学生普遍抱怨英语单词难读、难记、难写、难用。如何解决大学生词汇学习难、易遗忘的问题,如何和遗忘打赢这场仗,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所以从教学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 词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每单元词汇教学主次不分明,教学顺序无先后,造成学生词汇记忆负担过重,词汇教学效率低下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为例,在第一单元的section a中,课文生词总量为36个,一般要求词汇是34个,其中积极词汇占15个,这些词汇将在6个课时的学习中被有效地重复学习和实践,比如在词汇、课文、课后习题中。而在第二单元的section b中,一般要求词汇也是36个,其中包括20个积极词汇,要在2个课时中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这样即便是积极词汇,由于时间的原因,也只能粗略地讲解,从而使得学生无法明晰地分辨积极词汇中哪个词更积极,一般词汇中哪个词汇比较积极,形成模糊概念,造成记忆负担。 

所以,单元词汇教学要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师要敢于对词汇进行选择、删减和补充。 

2.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对于词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把握度存在问题,或求深而不求广,或求广而不求深 

如果教师把每个重点词的用法都全盘灌输的话,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学生的词汇量不但难以真正有效地扩展,反而会对词汇学习丧失欲望和兴趣,失去拓展自身词汇量的自主性。而且有一定量的词汇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先决条件。同时能让学生在不断接触词汇的过程中,将一部分认读词汇自然转化为应用词汇,这也正是“习得”的作用。 

3.词汇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 

词汇教学应当是有情景和背景依托的,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方法单一,而且缺乏语境,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词汇学习。 

4.词汇教学重记忆、轻运用 

目前的词汇教学多以老师讲解为主,练习形式比较单一,过分重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而忽视其对单词的运用。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强调音、形、义三位一体。然而,现代英语词汇教学则强调四位一体,即音、形、义、用。这里的“用”不是指词汇的用法,而是指对词汇的运用。 

5.词汇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与教授,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词汇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效率的提高 

英语教学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死记硬背的传统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记忆特点,很少涉及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很多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明了学习策略训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策略训练不仅能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成绩,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策略使用意识和学习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在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可控制的因素中,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最大,这与语言学习的环境有关。主张词汇自然习得的前提是学习者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而中国学生的外语输入极其有限。词汇学习策略训练对学习者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帮助,对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显著的影响,对低水平学生的帮助大于高水平学生的帮助。 

二 明确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寻找改进词汇教学的良方 

1.词汇学习中动机的激发 

词汇学习是一种复杂而繁琐的学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枯燥乏味。但词汇学习又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因为词汇学习就像海洋中的一艘大船,每一个语素,每一个词,每一个词组和短语就像是那一块块钢板,学生就是这艘船的主人。这艘船该有多大,怎样设计构建,怎样开动,怎样航行,全都由他们自己来指挥、建造。然而并不是每一艘船都能精美浩大,起航,也有独木舟,也有搁浅,也有沉没。怎样当好这个工程师,当好舵手才是关键。而这种动力和毅力又来源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自己的立场、条件及目标出发。 

2.帮助学生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 

许多学生记忆英语词汇时采用零碎的或片段的记忆方法。他们对接触的生词不会分析和比较,遇到生词要么死记,要么找个词汇表硬背。这种被动的记忆方法不能在头脑中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词汇难免模糊、淡化,甚至消失,这种事倍功半的记忆方式还会挫伤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的构成规律和采用了不恰当的学习策略。找到它们在结构上的内部规律,就能提高其记忆单词的效率。 

英语词汇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构成单词的元素——词根、前缀和后缀等却是有限的,比如,常见词根约有300个,常见的前缀、后缀约有100多个。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基本构件,并对单词进行分析后记忆,则会增强词汇的记忆效果。而学生对于前缀、后缀及其变体,以及各种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完全不知或知之甚少,或他们缺乏对词汇结构的深层理解,所以不得不死记硬背单词,而且还经常出现一些混淆词义或拼写错误。学生学习词汇的困难与英语词汇教学的缺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单词识记中的难点,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以帮助学生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3.帮助学生了解并把握好影响词汇学习的相关因素 

词汇教学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心理因素也影响着学生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例如,记忆时是满怀信心还是精神紧张,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是心不在焉;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词汇学习抱有极大兴趣还是勉强应付等。 

词汇的出现频率和评议环境也与记忆相关。nttion (1990)认为,学习者要经过5~16次甚至更多的重复学习才能记住一个词。通过阅读不断增加单词的复现率是记忆的必备条件。英语单词依存的书面语言环境,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记忆提供线索,另一方面可供学生反复阅读和反复识记。数量和质量并重有利于词汇学习。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越能提高其英语水平,但数量要建立在一定的质量基础之上,反之亦然。词汇教学的质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若质量要求太高,每个单词都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也是不可取的。词汇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致,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词汇教与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活跃的教学思维,崭新的教学理念,更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练习,一切新颖、有效的教学都需积极大胆的尝试与借鉴,并不断进行总结与运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尝试大有可为,教师应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的词汇教学要求,切实提高外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j].现代外语,2003(1) 

[2] 文秋芳.学习者可控因素对英语专业四级笔试成绩的影响.[a].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一)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默会知识特征在众多体育教学的理论中,美国著名学者加涅将体育运动的技能划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认知阶段,即学生从老师的讲解以及示范中得到相关的认知。其次是熟练阶段,学习者通过多次的练习,逐渐掌握了第一阶段认知的技术动作,因此其动作的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第三阶段个阶段是自发阶段,即学生将已经熟练的技术动作变成自己自发的或者是下意识的行为。笔者认为,学者加涅这个观点与本文所探讨的默会知识理论有一些契合点,因此分别从以上三个阶段入手,阐述默会知识的掌握过程:

1、上文中认知阶段也被称为社会化过程,即通过对教师默会知识外在表现的观察与学习,逐步掌握该项知识技能的基本特点,并且能够做到知识的运用。除此之外,还能够形成自己对于相关默会知识的理解。

2、上文中所说的熟练阶段也被称为联合化过程,即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技能的不断运用,逐渐地将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混合,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默会知识。

3、上文所说的自发阶段也被称为内化过程,即学生通过对教师传授知识的反复练习与运用,不仅做到对教师默会知识的理解,而且形成了自己的默会知识。而且学生自己所掌握的默会知识能够做到运用自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下意识的程度。

(二)从默会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体育教学大学体育教学作为整个高校教学的一部分,应该是知、情、行三者的统一。大学体育教学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需求与完成教学任务有机结合,既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又突出体育项目的实际应用性。通过对默会知识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该是一种独特的个人体验,即在掌握基本运动知识的前提下,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运动技巧,而且这种技巧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想要取得大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运动技能,就必须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体验,着力激发其对于体育项目的正确个人体验,同时对其偏离的个人体验进行引导。这就要求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任务型的教学方式,转向重视学生个人体验的教学方式。

二、默会知识理论影响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一)树立重视默会知识的体育观念想要做到这一点,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体育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项目的技能作用,要真正领会体育运动的意义。只有体育教师真正认识到了默会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在实践中做到“言传身教”。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对于体育运动理论与实践划分的固有认识,做到把默会知识融入客观性的知识中。既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又与学生分享运动经验。

(二)通过互动式教学传授默会知识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的互动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配合及引导,既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又重视体育课程的知识结构。由于默会知识自身天然的具有个体性的特点,因此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感受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运动时的感受,同时对学生的运动过程进行密切观察。互动式教学还体现在师生共同参与一项体育运动上,如师生合作进行篮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技术动作的走形以及细节上的不规范,从而适时的将自身经验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当学生尝试之后产生效果,其自身会从心底里认同这一默会知识,这样就实现了一次默会知识的有效传递。

三、结束语:

第7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带着手写的教案站在讲台上授课到使用电子课件坐在操作台后演示授课,从“黑板加粉笔”到“投影加电脑”的教学模式,笔者在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十多年间,亲身体验和见证了多媒体设备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惊人的应用和推广速度。诚然,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令众多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高校教师为之感到欣喜,而在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的一些问题也同样让人担忧。

1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优势

1.1 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播教学内容并接收学生的信息反馈,将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灵活性、适用性和丰富的表现力等特点。将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上,可以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开辟新的教学模式、满足个别化学习的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首先,现代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媒体。这些现代教学媒体主要通过声音、画面等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它们可以将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基本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直观、使教学更加生动。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都参与课堂活动,能使学生增加感知深度,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因此,当集先进技术和表现形式于一身的多种媒体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其在创造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上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其次,借助电脑、投影器、音响、语音实验室等设备,大学英语课程既可以实现大班教学,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甚至是教师与学生的直接对话,同时通过校园网络构建的英语学习平台,更进一步开通了教学交流渠道,使师生能够随时通过学习平台留言答疑、分享心得。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方式灵活,适用广泛,对学与教来说,无论是集体的,小组的,还是个人的,都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为学与教提供便利。

1.2 使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教师、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来完成。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使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通过电脑和投影设备的使用,教师不但摆脱了因为上课板书、擦黑板而被粉笔灰弄得蓬头垢面的窘境,而且还节省了繁琐费时的板书时间,使得英语课堂节奏变得更为紧凑,讲解更为清晰明了,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不仅如此,通过收集英语资料和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教师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就会减轻。特别是近两年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使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更是大大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个新单词和语法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和操练频率。而在以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下营造的语言教学环境中,教师却可以利用更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译等语言训练,从而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来研究、鉴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自我再高提,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的辅助下及时为学生解决问题。

2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在享受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和教师对其利用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1 传统教学观念阻碍有效的多媒体教学

英语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种崭新的考验。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普遍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是阻碍大学英语教师有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老师教学观念相对落后,不愿意主动更新知识,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传统教学,教学手段陈旧。这些老师往往很少花心思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而只是把多媒体当作传统教学的附属物,使多媒体设备成为“电子黑板”和“语音视频播放器”。这样形式呆板沉闷的课堂教学,往往容易使得学生丧失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限制了多媒体的优势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的发挥和体现。

2.2 过度依赖多媒体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事同行的交流中发现,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过度依赖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确实通过图像、音频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英语语言素材,但是过多的信息量反而会使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难以取舍,尤其是缺少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总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放在课件上给学生展示。殊不知,多媒体的使用使课堂上信息量成倍的增加,却也使教学容量过大,容易造成学生无法吸收的问题。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会用各种声音和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过多的信息输入会给学生带来视觉疲劳,学生没有时间对课件内容做出反应,没有时间做笔记,甚至会忽视教学的重点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由于课件播放方便,教师会提前把所有的知识点放到课件上,在课堂上直接播放,这样的上课方式,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也忽略了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教师变成了演示教学课件的“操作员”,而学生则成了“看课”的观众。

2.3 缺乏多媒体操作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所掌握的多媒体知识直接影响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多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老师,由于缺乏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在备课时无法将授课知识与课件有机地结合,往往只是把知识点简单地在课件中罗列出来。这样的上课方式,也只是使教学课件变成“电子黑板”,无法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另外,缺乏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课件的质量。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具有一定普遍性,因此近年来不光许多课本的教师用书会随书配备录有成品课件的光盘,网上还能找到不少不同高校教师分享的教学课件,甚至还有我校大学英语教学部每学年组织教师们集体备课而制作的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的素材不可谓不丰富。面对现成的课件,有些教师并不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加、删减和修改,而是发扬“拿来主义精神”,直接照搬到课堂上使用,虽然省去了自身制作课件的麻烦,却忘记了因材施教的真谛,教学效果也令人质疑。再有,由于缺乏多媒体设备操作的知识,教师在使用过程中不时地出现一些操作问题,而求助于专业操作维修人员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中断。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不仅教师的教学思路会被打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分散,学习兴致也会很快消失。

3 结语

第8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集视频、音频效果为一体,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画面等,除了信息量大的优点,而且形象、直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传统大学语文以书本为主,以语言文字传达信息为主的单一形式。大学语文以人文性、文学审美性和工具性为显著特征,其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这是大学语文作为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的显著特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静止的、不可见的和难以形容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感性化,较之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抽象枯燥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吸收。特别是在讲授诗歌作品时,教师往往言不尽意,很难用文字表达诗歌的意境,也苦于不能将学生带入到诗情画意的情境中,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比单纯听教师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创设的意境。如讲授卞之琳的诗歌《断章》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韵味的画面展现给学生,人、桥、风景,月夜、窗户,这样的课一定很美,很动人,学生也受到了美的熏陶,比抽象地理解诗的哲理要有效得多。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之前,传统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口授,调动学生的方式也比较单一,一般采取提问式或讨论式,而且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都是合班上大课,学生人数多,课堂纪律差,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不高。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却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吸引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有的多媒体课件通过音频、视频产生很强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加深印象,积极主动融入教学中,参与教学,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氛围下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激活,求知欲和自信心得到增强,学习效果自然更好,教学过程轻松而有序,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播放配乐诗朗诵,以便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

二、多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局限

(一)多媒体教学存在依赖设备的倾向

多媒体授课主要依赖电脑和屏幕,教师很多时候会被多媒体所左右。一方面当设备发生突然故障或者停电再或其他突况导致多媒体无法正常使用时,课程就会受到影响。教师往往由依赖设备而导致依赖这种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如果课课都用多媒体,堂堂都放多媒体,则势必会使教师的传统授课能力退化,甚至出现有的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或多或少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课堂上不运用多媒体,没有屏幕显示就觉得乏味,没有视频、音频效果的“刺激”就仿佛提不起兴趣。有了多媒体就兴致勃勃,没有多媒体就昏昏欲睡。此外,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举止、语言、表情以及板书的设计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屏幕无疑成为学生关注的中心,教师往往成为了从属或配角。

(二)多媒体教学影响了教师的个性和风格

不同的教师赋予课堂教学不同的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往往融合、体现着教师的个性,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富有特色。所以教师应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有的教学风格被固定化的程序湮没,成为课堂的附属,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制约自身的思维空间,减弱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使得本为课堂辅助的多媒体成为主体,影响教学风格。此外,有的教师一味追求动画、影音效果,盲目运用多媒体,忽视了传统教学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教学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影响课堂教学、影响学生接受知识和能力锻炼。

(三)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师生情感交流不足

第9篇:体育大学论文范文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教学是指学生针对英语语言,建构相应的理解和认知的过程。学生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英语语义建构的主动承担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相应的,教师也不应该是语义的灌输者,而应该是教学实践的组织者和语义建构的帮助者。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可以说完全顺应了英语学习的认知规律,体现出了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性和社会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相应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去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对自身的认知结构进行改进和补充,从而实现认知的准确性。在这里,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而这些在多媒体教学中都可以实现。因此,多媒体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最好体现之一,也是大学英语教学建构的领导者。教育部高教司在2004年1月,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通知,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建构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也是时展的要求,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重视,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建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原则

由上述阐述可以得知,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在于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知识、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背景分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结合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认知工具等进行设计。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因此,其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条原则。

(一)充分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努力发挥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当前的网络技术影响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自主应用。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可以轻易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或下载或输出所需材料(建立个人博客,发帖子等),从而实现自我学习或是与同学或朋友的交流,可以及时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以满足《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强调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是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要求。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输更加快速便捷,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有了极大的扩展,教学资源在全世界交换、共享已经实现,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达全球。再者,许多高校都构建了独立的校园网络,通过校园网与互联网的连接,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从网络上下载有利于创造情境的资源,丰富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这种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一体化界面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形象、生动化的再现教学内容或者让学生间接地参与社会,使得教学内容能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大学英语的学习效率。

(三)建构交互式教学和合作学习平台,教师与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