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师教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师研究;教师发展;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06-0077-03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努力争创示范性高中,建一流名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名校何以“成名”,起决定作用的是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中学因有名师而扬名。名师绝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不断反思教育实践,不断改进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实践者和教育的创新者,进而达到成名成家的理想境界。如何才能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呢?
一、唤醒科研意识,激发研究潜能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究其本质,就是期盼教师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就是希望教师对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教育现象或事实追问“何以如此”“将该如此”等问题;就是希冀教师把那些不言而喻、心照不宣的个人信念、预先假设推到个人理性的“审判台”;就是期待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当教师以“思考”的目光审视校园,以“探究”姿态从事教育,以“反思”的襟怀走进课堂时,教师无疑就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质。
(一)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首先要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而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并不会自动地走进教师的头脑。教师要有可思、可研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深入思考;要以事实、经验和逻辑为依据,敢于怀疑,勇于质疑;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并进行类比与移植;深入探究现象,勇于创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极为有益的。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以单元为阶段,以个人反思和集体讨论为方法,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以个体教学实践为对象,各抒己见,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等方面,积极探讨新思路、新认识、新方法,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思想的方式。如果组织及时,带头人引导得当,这样的集体备课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对于激发参与者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曾跟踪观察我校高中部某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学期,从初期备课组长的“独唱”到中期的“小合唱”再到后期的“大合唱”只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上,先前发言的多是中老年教师,后来年轻教师慢慢的由听众变成了“演员”,并逐步成长为“主角”。而讨论的问题也由初期侧重于“操作”(如何讲解例题、重点应该讲什么、布置哪些作业等)发展到关注“精神”(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某一个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否有益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等)。集体备课不仅要研究以后的课如何上,更要反思已经结束的课上得如何。这种集体备课活动,事实上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他们是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是要把“自己摆进去”,聚焦自己特定教育教学情境的经历、体验与感悟,描述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实际的遭遇、困惑与迷茫,以及尝试理解、诠释与解决的过程,其结果教师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研究者”的行列。
(二)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也要唤醒他们的成功意识
在“科研兴校”观念日益获得广泛认同的背景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也都越来越重视和提倡教师“做研究”。在实践工作中,部分教师虽有参与研究的热情和愿望,但由于多年来只忙于教学而疏于“写作”,表现得不自信、不积极,成功意识非常薄弱。因此,教师开始“做研究”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帮助,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赢得自信、体验成功,真真切切感受到“我能够做研究,我也能够获得另一种成功”。
我校数学组有几位中年教师参加了一次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组织的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很受鼓舞,产生了很强烈的“做研究”的热情和愿望,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后来,他们经过努力加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并承担子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学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聘请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教学论专业的教授、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等专家为顾问,制订科学周密的研究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探索。他们以校园网为平台,以网络杂志《数学角》《爱科思》为阵地,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搞研究,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们学会做研究的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密切师生关系,体验到研究成功的喜悦。该课题2006年结题以后,课题组又申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子课题。为了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学校有目的地组织该课题组教师通过公开课、展板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并请参与的同学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数学教材修订会、教改实验基地学校年度表彰大会也在我校召开,课题组成员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表彰,教师们做研究的信心与热情更加高涨。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出现了多个研究团队。
(三)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还要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
教师如果能将教书育人自觉地视为自己的职责,并化作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他就会对教育教学过程精益求精,达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境界。而一个教师具有了这种追求,达到了这种境界,其自我发展的愿望也会愈加强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也就会高涨。因此,学校应唤醒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师意识到: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二、搭建学习平台,创设交流环境
教师的研究是通过反思性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合作,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提升个人经验、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的成长过程,学习与研究辩证地统一于教师的实践探索之中。为了帮助教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丁作中寻找到研究与学习的乐趣,我们曾经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课题组为团队,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开展学习
中学教师教学任务很重,难以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了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我们提倡将工作、学习、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边教边学、边学边研,走的是以学习引领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的实践探索之路。无论是学校自主立项课题还是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课题,学校都给予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课题组负责人既可以根据需要,购买一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供课题组成员研读。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论文、研究信息等,分发给其他成员,供学习之用。为了督促检查学习效果,课题组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相互传阅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新的研究资料。这种集会,既是鼓劲会也是交谈会,参加者在分享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二)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
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劳动方式的个体性特点,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个体之间需要通过交流来分享喜悦,诉说困惑,展现自我,获得友谊。校园网给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为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的力度,2003年我校建立了“六艺牍”网站(),搭建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交流平台。教师利用它可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他人案例,思考教育问题,记录教学(或管理)心得,积累实践案例,促进自我成长;学生利用它可以回看老师教学思路,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吸取同学经验,分享同学成果,发表自己见解。这个网站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是一个极为便利的学习资源库。同时,它又为教师发表个人研究心得提供了一个园地,为师生的教学问答打开方便之门。2009年初,这个网站与学校网站整合,更名“教师发展网”,在帮助我校教师获取新课改信息、交流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举办“杏坛百家”讲座,开阔教师眼界
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谈,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是“苦干”和“苦读”所不能比拟的,这是更为有益的一种学习方式。我校设有为学生和教师分别举办的“杏坛百家”讲座。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来学校为教师做理论辅导报告或开设示范课,解答教师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课题组深化理论研究。许多专家与我校的教师保持长期联系,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充当教师研究的领路人。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教师参与是中小学开展教育研究的成功之路。
三、编制课题研究指南,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
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让教师像专业研究者那样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教育进行研究,也不是让教师发表所谓“标志性”的论文,更不是让教师把教育教学撇在一边,埋首资料堆中“另起炉灶”进行研究。而是教研结合,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换言之,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实践、为了教育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或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是源于教师自身解惑的需要且为了改变教师自身所面对的独特教育教学情境而进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使教师获得一种自我反思批判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一种反思、追问与探究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将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师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和服务对象(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与之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因此,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帮助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是十分必要的。
为保证校本教研制度的有效建立,引导我校教师研究的健康发展,追求研究效果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从2002年起,学校教科室会同教学督导委员会结合教学督导所发现的问题,效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指南,每两年精心设计一份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划拨一定数额的研究经费,供教师申请校级科研立项时参考。每年的四月,教师以课题组方式自由申报校级科研课题,申请课题获得立项以后,所得经费单项列支,由课题组按计划使用。这样一来,一方面困扰教育教学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立项课题的形式展开研究,体现出了教师研究内容的“教育性”;另一方面课题组基本上也是备课组,问题是从课堂中来,成果又应用于课堂,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为了建设学校课程,学校围绕科学与实验、亲近大师、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四个领域设计了80门课程,以课题的形式招标,教研组研发,不仅保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学校特色和学科分布,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目前已经出现了“组组有课题,人人皆参与”的可喜局面,校本教研有计划、有落实、有检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研究习惯
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是需要后天培养、提高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师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教育科学研究将伴随其整个教育人生。教师成为研究者,真正走上由学习——研究引领发展的自我完善之路,就必须由“要我研究”发展为“我要研究”,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一、具有权威性,要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教师教学用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种资料鱼目混珠。为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应试资料的干扰,真正把教师教学用书摆在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位,向时,要对教师教学用书认真学习,仔细阅读。
1、通过阅读,领会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意图。教师教学用书充分考虑了大纲、教材与教学的实际,旨在为教师教学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教师教学用书还为我们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2、通过阅读,学习教师教学用书的语言特点和编排体系。教师教学用书的主要读者是教师,因而在语言上显得同教师格外亲近。它多采取分析、建议等语气,掌握这些语言特点,对我们进行教学经验总结、撰写教学论文是很有好处的。
教师教学用书的编排体系也具有鲜明的特点,从对全章内容的说明,到对某节教材的具体分析、建议及与之相关资料,直到对全章的复习建议与基本做法,都显得非常条理、严密,富有逻辑性。
3、通过阅读,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及大纲对具体知识、技能要求学生达到的能级。关于大纲对教材内容的要求,虽然我们通过学纲心中有底,但毕竟不如通过阅读教师教学用书掌握得更具体、更明确。
二、具有实用性,要正确借鉴,合理运用。
现行化学教师教学用书具有根强的实用性,大有“包办”备课与教学之意。但我们还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自己所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所以我们要正确借鉴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建议,合理运用教师教学用书所提供的资料。
1、阅读对比,相得益彰。教师教学用书是面向多数教师编写的,可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好重点和难点,并设计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去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并进行对比。
2、巧妙利用,指导教学。毫无疑问,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大多比我们分析得透彻、思考得周密,我们应当巧妙地加以利用,以指导教学工作。如,关于氧气性质内容的教学,采用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教法建议,确实比先做实验后讲解或先讲解后做实验好得多。
3、深刻理解,创意更新。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繁重的,同时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们在使用教师教学用书、设计教学程序及具体课堂教学中,要逐步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并刻意创新,做到利用“教参”、升华“教参”。
三、具有知识性,要全面掌握,不断提高。
1、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教法建议,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应在学习中认真体会,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提高。
2、现行教师教学用书的资料部分,既详实又具有针对性,而且大部分属手头资料查找不到的,尤其是对化学史实及化学最新成果方面的介绍非常系统、全面。如大气的自净作用、液氧炸药的制造等。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对于掌握化学学科的最新成就以及知识更新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1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淡漠
由于历史原因,人们认识的普通高师只是“师范教育”,这单一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和思维在普通高师根深蒂固。虽然现在也承担教育硕士培养和教师在职培训,但这仅仅是从单层次到多层次、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化。终身教育思想、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和意识并未在普通高师领导和教师头脑中形成,也未真正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更多的是表现在口头上和形式上,教师教育机构并未真正建立或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教育的实施仍限于学校层面。观念的淡漠带来教师教育工作定位模糊,绝大多数地方高师在性质上把教师教育机构定位为培训或实践基地,这种偏移造成了教师教育机构的职能与工作任务上漂忽不定,工作方向偏离教师教育轨道,工作内容和教学功能上除了传统的“师范教育”这一教师职前培养外只是完成某项教师在职培训任务而已。定位模糊带来体制混乱,职能含糊不清自然形成了一种多头并行管理体制,学校教务、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各教学院系等部门缺乏良好的协调机制,使得教师教育工作无法正常运行,同时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和利益上的分配,教师教育工作又被人为肢解,诸如单设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教育研究与应用无法全方位展开。
1.2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但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育机构缺乏自上而下的宏观指导与统一规划,致使教师教育机构存在着不确定性,即培养和培训教师应由什么机构和组织来实施。许多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没有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机构,教师教育资源仍分散在从事各相关学科专业活动的院系中。由于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缺失,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就形成了多头并行的管理,致使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教学内容重叠交叉,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只是教师职前培养的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与上级部门的规划不力有关。由于宏观管理不力,微观管理不畅,教师教育机构缺失,组织分散、效率低下,使普通高师教师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也使得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成效不高。
1.3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基本上以本校学科专业教师为主,他们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培训者)。由于长期在高师院校工作或硕、博士毕业刚入职,他们在思想观念上、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主要还是倾向于封闭式的学科专业教学。由于各种因素和条件所限,他们没有,也无法深入到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因此缺乏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直观的、全面的了解,更缺少与培训对象(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沟通。由于教师教育专业教师紧缺,只能用学科专业教师来代替,导致校内外一些教育专家、教育专业教师重复聘任,资源浪费,甚至竞争资源。普通高师正因缺少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导致因人设置培训课程、在职培训脱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培训内容是大学相关学科专业课程内容的补遗等等。还有不少因为“运动式”的培训任务重,虽然培训项目和培训对象不同,但聘任同一培训者使用相同培训内容。单纯地完成培训任务,使得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不强。
2推进普通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针对目前普通高师尤其是地方高师教师教育发展的困惑,分析教师教育体系所涉及的各种要素可知,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2.1在观念上树立教师教育的一体观
教师教育是对教育者本身实施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性表现在使受教时段延伸即终生教育,使从教素养提高即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也就是要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一体观,其核心“在于将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养和培训,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受到连贯的、符合其阶段发展特点的教育。”一体观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可持续性,表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阶段相互衔接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动态性。教师教育一体观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体化的进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普通高师首先要正确树立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和完善一个体系完备、机构合理、内容科学、管理得当、培养培训衔接连贯、运行有序的教师教育体系。
2.2在体制上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
“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一体化。”普通高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设置专门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并不意味着学校层面领导的削弱,而只是学校领导方式的转变。应结合本校的现状,正确定位教师教育机构的性质和机构的归属,对原教师教育中心、教师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教育科学院系、继续教育学院等职能管理和教学资源部门进行整合。同时,建立与校外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的合作伙伴关系。优化、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起一个科学合理、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机构。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应建立起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支持体系,要把提高教师职后培训质量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高质量教师的重要条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应符合各阶段教师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要显示教育的阶段性,又能体现终身教育的整体性。普通高师教师教育机构更应主动融入国家教师职业制度中,积极参与国家教师资格的认证。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面对的是教师人才市场,必须加强教师教育研究,打造自身的教师教育品牌,以品牌和特色在教师人才市场中立足。
2.3在师资上建设既能进行职前培养又能进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师资队伍
论文摘要:云南对贫学洗统计与信息学院的教师教学质童“学生浏评”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课程类型等因素对教师教学质量测评结果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为使学生洲评教师教学质责准确地反映教师的真实水平,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一、课堂教学质最测评综述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照教育目标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效果、完成任务等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综合过程;也是对教师实际课堂表现与理想目标作比较的过程。向课堂要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教师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大多数学校在期中及期末的时候都进行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旨在了解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够对以后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测评对象和方法
(一)测评对象。选取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2004-2005年上半学期任课教师为测评对象,其中任课教师为28人,课程为20门,收回有效问卷2954份。
(二)测评方法。采用云南财贸学院编制的咤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问卷。测评指标体系共包含授课内容、专业知识、教学态度、教学技巧、能力培养等五个基本的测评指标,要求学生根据听课的实际感受,在描述结果的相应栏目中选择一项(例如:指标有1,2,3,4,5个分值,五分是最高分,依此类推),每项得分越高,说明对教师教学评价越高。测评过程在老师的监督下,学生进行无记名的打分。
(三)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计算机软件SPSSll.0进行处理。
三、统信学院学生测评教师教学质
(一)统信学院的大多数教师是敬业的,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是合格、称职的教师群体,总体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满意的。测评本学期上课的全院教师有2882人,全院的平均分是81.29分,优秀(85分以上)占39%,良好(75一85分)占50%,合格占4%,不合格占7%,在学生人数日益增加的大负荷工作压力下,优良率依然达到了89%;这表明统计与信息学院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较高,并且在不断的提高。
(二)授课内容、专业水平、能力培养、教学技巧、教学态度的五项指标平均得分是81.29分(4.1),从得分上可以看出学生对统计与信息学院教师教学情况的评价处于较高的水平,对老师的教学是基本满意的;然后,分别从各项指标的得分来看,学生对教师在不同的指标(授课内容、专业水平、能力培养、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上的看法上是不一致的。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学态度”这项指标,得分是87;其次是“专业水平”,得分是84.6;再次是“授课内容”,得分是81.8;然后是“教学技巧”,得分是76.8,最后是“能力培养”,得分是76.2。这表明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总体上是满意的,但是对自身的能力培养感觉到有一定的欠缺。在各项指标的方差中,“教学技巧”的方差是最大的,这说明学生对教师教学技巧的评价差异较大,教学技巧没有做指标的细化,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对指标的理解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见表)2。但是,这样的评价情况是否可以准确和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情况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间题,下文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四、学生测评中存在的问题及统计分析
(一)不同班级的学生对同一位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的测评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现在就统计与信息学院随机选取三位教师(甲、乙、丙)对其教学质量测评进行方差分析(见表3、表4、表)5,他们同时对不同的班级讲授统计学,由于这些班级人学时以相同的标准录取,故可以认为这些班级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是一致的。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客观的,那么这些班的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的。
我们看到授课内容、专业水平、能力培养、教学技巧、教学态度的指标经过差分析得到的F的值对应的概率都小于0.05,故可以认为在五个指标上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换言之该位教师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们看到的指标经过方差分析得到的F值对应的概率小于0.05,故可以认为在五个指标上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换言之该位教师所教的三个班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着明显的不同。
我们看到的指标经过方差分析得到的F的值对应的概率小于0.05,故可以认为在以上五个指标上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换言之该位教师所教的三个班级的学生对同一位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的评价有显著的差异。
从对三位教师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同一位教师讲授同一门学科,不同的班级对其评价是显著不同的,可以说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不同班级对同一位教师讲授同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出现较大的差异,但是一位教师在授课内容、专业水平、能力培养、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上应该是一致,不会因为班级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客观,学生做出的评价除了对老师教学因素的评价外,可能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班级的学生对教学质量测评的重视程度,不同班级学风的情况,学生可能对年长的教师、职称较高的教师比对年轻、职称教低的教师的主观感觉要好,还有学生对教学生动形象的教师的感觉要好于讲授枯燥学科的教师等其他原因的影响,使得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产生了偏差。
(二)学生对担任文科及理科教师侧评结果差异的统计分析。如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客观的,那么对担任文理科教学的教师的评价应该是一致。现在将20门学科中,把计算为主及较抽象的学科定为理科,把描述性较强的学科定为文科,对其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F值及所对应的概率值是0.000,0.712,0.672,0.000,0.000,在授课内容,教学技巧,教学态度的指标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有着显著的差异,也就是说学生认为担任文理科的老师在授课内容上,教学技巧,教学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对理科老师的五项指标的得分值都小于担任文科老师的五项指标上的得分值,也就是说学生对文理科老师的评价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学生对文科老师的评价要高于理科教师。
显而易见,文科学科性质决定其适合阅读,讲授起来比较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而理科相对阅读起来比较困难,讲授起来也枯燥无味,不易于理解和接受;大多数的学生很自然地对文科产生了比较大的兴趣,对理科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情绪,这种主观的感觉自然会影响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测评的评价结果。
(三)除了以上两个方面,造成学生测评出现偏差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不一致的,高年级的学生对测评内容的理解要明显比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人校的低年级学生准确。
五、完善学生测评教师教学质且的对策
(一)进一步改进测评的指标体系。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是学校对教学质量的检验,也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意见,这个环节相当关键,不能忽略,应该继续加强。但是如何使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能够达到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相当关键的。我们需要完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的指标体系,建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由于学生对指标的理解各不相同,出发点也不相同,所以建立二级指标相当关键。经过建立二级指标,避免了学生对指标的理解不清所造成的误解,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原因所在,不会片面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差,而是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因,使教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对症下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专业水平这一指标也不太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深度是有限的,他们还不具备对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价,这项表达成为反映教师是否就本课的内容进行讲授,教师是否就相关知识进行专业性的拓展和延伸,教师上课是否经常出现专业错误等情况的指标。这样学生可以较客观地完成测评表的填写,避免了学生对指标主观判断造成的错误。
(二)加强学生对测评的认识程度,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上课质量,进一步向学生强调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根据新时期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明确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及其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确立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和训练内容,从而加强教师通识素养、生物专业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技能培训。具体思路和方案是:
1.1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明确师范生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追踪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加强本课程群的教材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探索实践性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师范生职业技能实训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体系针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构建师范生教师教育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体系,将课程体系调整为学科专业基础课和教师教育课程两大方面。
1.2.1调整学科专业基础课,完善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学科专业基础课是师范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所涉及课程科目围绕中学生物所涉及到的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等课程以及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强调的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环境和稳态等内容开设,根据中学生物课程的知识重点和比例,设置专业课程结构,使师范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便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1.2.2设立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教师教育课设立公共教师教育课群和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前者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学、汉语口语、教师礼仪学、学科教学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技能训练、三笔字等常规课程,加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如微格教学训练、教师口语训练和说课训练、三笔字训练、教学设计训练;同时设立生物学科教师技能课群,中学生物学实验设计与探究、生物学经典事件解析、中学生物学教学案例分析、生物科学与社会生活等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生物知识素养。
1.3注重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能训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软件制作、网络课程创建、教学动画创作和DV创作等实验。让学生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1.4加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实践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性教育技能培训体系,根据本科生四年的学习进程分别安排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教育实习等教育实践环节,强化师范技能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师范性素养。
1.4.1延展教育实践时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至三年级增加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教育服务,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小学教育中去,进行教学观摩,加强听课训练和教学技能的训练;熟悉教育环境,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充当课堂教师的助手,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辅导个别学生或学生小组,批改学生作业;同时,要求学生实践期间对中学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撰写出教学研究论文,相互交流[7]。通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师范生充分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提前进入教师角色。
1.4.2加强教育实习活动,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大学四年学习到的教育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让师范生尽早了解当今社会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具体要求和内容,通过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师范生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能力。
1.5延展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由于课时等各类因素的限制,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课堂讲授学时少、技能训练时间少的状况。因此要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训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实验和训练环节。组织指导师范生进行各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比赛,定期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推荐师范生参加更高一级的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各种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大赛活动等也是有效的实践环节。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课余开展各项技能培训及比赛活动,比如“教学技能”、“说课”、“模拟上课”、“三笔一话”、“书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大赛,同时“班级网页设计”、“教师形象”、“朗诵”、“演讲”、“辩论赛”等一系列的大学生校园活动比赛也是很好的培训方式。这些培训与比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1.6教学案例资源建设规范,建立网络资源库“教学案例资源”是指中小学教学案例、微格技能实训等案例的资源包。资源包应包括教学单元内容及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的课件及学生作品等、教学单元的视频录像、教学反思(实训总结)与专家点评等四个部分。特别是名师授课的课堂案例,定时组织学生进行观摩。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资源”的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
1.7在中学建立长期的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师生服务基础教育
1.7.1注重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加强与实习中学的合作研究,注重教学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对接,组织师生走向基础教育一线,通过听课、实习见习指导、开设讲座、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早日进入教师角色,明白教师的责任,还可以了解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邀请中学优秀一线教师来学校作报告传授教学技能,以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困难和突发事件时的解决方法,并亲自指导学生的教学,提高教学技能。
1.7.2与实践基地建立互惠关系积极为实践教学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指导,提供师资培训、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图书的借阅等服务和帮助。向实践基地师生免费开放生物标本馆,对基地教师进行生物新课程及实验培训,共同承担实践教学与基础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并共享研究成果等。经常派学生到基地帮助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课外辅导、义教、指导中学生开展生物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等。
1.8注重高校教师自身的师范性影响从更加广义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而言,不能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局限于几门课程上,每一位高校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一种最真实的“示范”。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学科教法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各个课程教师的教育态度、教学能力、教学风格、知识面与基本功等教师职业技能无疑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甚至这种影响更深刻,产生的积极效应和潜移默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1.9积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丰富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使其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熟悉中学生物教材,了解课程标准,掌握课程改革的趋势。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适时吸纳青年教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水平高的人才,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结构,确保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讲授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议、指导、鉴定。通过教学团队内的传、帮、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
1.10加强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室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以期探索课堂教学最优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日常注重教法、学法的教科研学习,把搜集来的先进教改信息反馈给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使每位教师都能遵照学院的教学实施计划,增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1.11建立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成立生物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团队,从知识与从教技能等方面考核和评价学生的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和建立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全面提升生物学科师范教育质量
由于教师的工作属于高强度脑力工作,精神上要面对教育科研双重压力,在平日生活中又缺少锻炼,从而造成身体免疫系统失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而在教师的医疗待遇问题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事实上,国家一直很重视对教师的医疗保健工作。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制度,并且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医疗与当地的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这一系列措施都使教师的就医问题有了比较可靠的保障。或许正是国家政策的原因,使教师们在选择医疗保险是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医疗费用单位会实报实销。根据调查,实际上对于住院费用,均按各级医院的等级设定费用报销起付线,起付线下需自己负担。另外,还有重大疾病共付部分个人也要支付一部分费用。一般而言,目前每年打入职工的医保卡内的款项是很少的。统计显示,广州市区35周岁至45周岁有广州户口的职工医保卡每年仅有约800-900元的费用。教师们应明确认识到,由于自己属于多病种人群,单靠学校办置的医疗保险,很多时候是不能满足自身的医疗需求的。然而,教师收入稳定有限,一旦遇到重大疾病需要大而开支时,自身的经济状况是很难维持的。因而,教室在购买保险时,应该考虑购买的险种能够与单位的社会保险形成互补关系,计算好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达到全方位的保险作用。二是认为小毛病不需要买保险。由于教师是脑力劳动者,平时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都相对单一,不少教师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病的症状,如:静脉曲张、肺部或气管炎症、咽喉炎等。尽管这些职业病看起来并不很严重,但若不加重视,往往会导致恶劣的后果。从这两点误区我们应看到,教师十分有必要根据自身健康状况为自己额外办置若干份健康保险和一定的普通住院险,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减少了重大疾病带来的损失。例如,重大疾病保险中有一种类型始终身分红型,由于此种保险因分红不断提高大病的保障额度,既保障了社保范围以外的疾病,也可通过退保得到治疗金。事实上,这一部分的市场需求是比较大的,因而各个保险公司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口,针对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开发出适合其购买的健康保险类型。
二、教师与养老保险
教师平常收入稳定,很难有大额储蓄,退休后除了退休金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因而对于教师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我们也应该给予关注。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退休或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可以适当调整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率。教师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其养老保险应当实行社会优待。
尽管国家及社会在教师养老金问题上给予如此多的关注与优待,但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不容忽视,就是退休金的相对购买力减少。据调查显示,十年前,一位退休老教师的退休金虽然不多,但是基本与退休前工资持平,甚至略高。但如今,退休教师的退休金基本是退休前工资的40%-50%。并且,当今的物价指数不断上涨,仅仅退休金是无法满足来教师的生活需要的。据保险专业人士介绍:我国目前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得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因而,购买一定的商业养老保险,是对老年生活的有益的补充,不失为日后老有所养,满足自己的休闲需求,减轻子女负担的好方法。在众多养老保险种类中,分红保险是一种很适合教师的一个险种。此险种不但免去个人所得税,被保险人还可以每期以红利的形式分享保险人的盈利。由于大部分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较于其他职业对风险有抵触情绪,不愿意把多余的钱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分红保险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口。当然,这种方式也会产生风险,同样属于一种投机,但被保险人可以采用更高的预定死亡率、更低的预定利率及更高的预定费用率来降低风险。在将来有一份养老保障的同时,也预防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实际消费能力的下降。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应开发出更多使用的险种,供教师选择。三、教师与子女教育险
作为从业教育者,教师们深知教育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教育意识也更强,因而相对于其他父母,他们更愿意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加之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相对于其他人,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高,观念更新也比较快。对于子女教育保险,他们接受程度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并较少发生退保情况。
虽然中国当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各种收费,但是,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和教育方式的多元化,教育费用在不断增长。横向来看,几十年前,大部分人学历仅为高中毕业,大学生很少。而现在,人们学历普遍提高,大学读完还要继续念研究生,有的人则出国。工作年龄越来越滞后,教育费用也要求更高。总向来看,一个孩子教育费用的支出往往从他们进入幼儿园就开始了,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各种书本费、补课费,课外特长学习费用层出不穷。据统计,在广州这样较为发达的城市,孩子从出生到大学这二十几年中,教育费用高达30多万。如果将来还有出国等的打算,那么费用将更高。这种高额的教育费用会占一个家庭支出相当大的部分,以常规的储蓄方式来积累这笔费用往往比想象中困难,毕竟还可能存在很多以外的支出。因而,重视子女教育的教师父母就会选择购买子女的教育保险,从而达到了强制性储蓄的效果。一般来说,一个孩子在小学及中学阶段,教育支出相对整个过程来说所占比重较少,并且此时,他们的教师父母正处壮年,收入相对较高。随着孩子学历的提高,进入大学后,教育支出开始增加。甚至于就业后,可能会涉及到创业初识资金问题,这些费用可能都需要父母来承担。而此时,他们的父母也慢慢进入老年时期,收入减少的同时,自身医疗费用也会增加,这都对教育费用的支出产生不良影响。而子女教育保险证弥补了这一不平衡。它一般是在孩子成长期的前十几年进行投保,当孩子到大学甚至开始创业的时期就能够得到资金的返还,既保证了子女能够拥有完整的教育过程,又对家庭其他成员的正常生活不产生影响。
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当今许多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还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他们在传播知识、驱逐贫困的同时,确时时被贫困所困扰。在许多边远山区,医疗条件很差,看病吃药也很很成问题。教师们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到医院进行治疗的。现如今,不少农村教师仍未实行医疗保险,没有医疗费用。小病就挺着,一旦患大病,只好举债。与此同时,许多农村教师的工资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但没有如国家政策中所说的工资掉整,许多地区甚至还在拖欠,使教师们的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至于养老保险,则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导致了教师的外流,从而引起师资不足,进而恶化了农村的教育状况。
面对这一严重状况,我们因该重视起来,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在我看来,国家应该加大对医保的投入,完善教师医疗保障制度。使农村教师能与城市教师一样,享受同等的医疗待遇。同时,也要确保对农村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经费的投入。目前,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较低,短时期内只能保障其基本生活,因而,商业保险似乎还不太适合这一群体,因而,避免教师医保商业化运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还有一方面应该切实解决,就是政府对待农村教师的态度上,应该真正做到与城市教师“一视同仁”。农村教学环境恶劣,那里的教师往往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与努力。如若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再忽视了他们,那么农村教师的“出走”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同样面对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政策适当的倾向于前者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切实解决了农村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使其生活无后顾之忧,他们才能更好的投身于教育事业。也只有这样,我国农村教育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形容教师这一高尚的行业。正是教师的付出才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促进社会的极大发展。因而,应积极将保险与教师结合起来,发挥这一经济行为的特殊作用,保障教师切身利益。同时,也通过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带动保险业——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新的进步。
(一)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与发展。高等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师资队伍的竞争,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教师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学习、勤奋钻研、坚持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能否持续提升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互促进、不断转化的过程,“教”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学”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师教学发展可以将“教”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职业充满活力。
(二)体现教师的社会价值和职业价值的需要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其社会属性表明他们具有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愿望,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成为被他人尊重、受学生爱戴的示范性人物。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不仅履行了学高当师、身正为范的光荣使命,还充分彰显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园丁精神。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学生的尊敬,能够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让教师感到非常幸福。教师教学发展可以满足其体现社会价值和职业价值的需要,在不断追求个人进步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会逐步提升,职业理想和价值理念也将得到彰显。
二、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培养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培养大学教师的师范院校。高校在遴选教师时比较关注专业背景、学历学位、毕业院校、科研能力等方面。很多新教师没有师范教育学习经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教学法训练,不懂得如何开展教学活动,更不能科学规范地组织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根本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高等教育教学的需要,职后教育和培训亟待加强。
(二)教师的评价导向存在偏差
重科研、轻教学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题申请、职称评聘等竞争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普遍感觉到科研能力和水平受到的重视程度更大些。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非常出色,讲授的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但在竞争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有些科研能力非常强的教师即使教学效果比较差,仍然能够在学校占据重要位置,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大学教师的评价导向存在偏差,科研项目级别、科研经费数量、SCI论文多少仍然是衡量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机制抑制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促使他们将精力转移到科研方面,导致教师教学发展遭遇困境。
(三)教师的职后发展模式异化
多数高校对于教师的职后发展非常重视,鼓励教师攻读学位、进修培训、参加会议、交流学习,侧重于教师学科知识的丰富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尽管有些学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但这种教师职后发展模式的异化不仅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还影响了其教学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策略
如何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培养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政策引导、健全制度、搭建平台等三个维度进行强化。
(一)政策引导,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发展要想取得明显的效果,首先要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只有领导重视教学、关心教学,教师才能感受到教学的重要性。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将其贯穿于工作始终,一切工作都围绕教学开展,一切工作都服务于教学;各项资源优先投入教学,提高一线教师的地位,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教学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教师只有潜心教学、乐于教学,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倾注更多的精力,才能产生自我发展、追求进步的愿望。因此,学校管理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政策,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容动摇,使广大教师安心教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二)健全制度,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教师评价在教师发展中发挥着杠杆的功能,健全和完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引导教师处理好教学、科研及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在职称评聘、岗位晋升、项目遴选中加大对教学水平的要求,强化教学成果的地位,建立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对等关系。对于教学质量好、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成果多、备受学生好评的一线教师,学校要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在精神上进行宣传,在项目建设和经费投入上给予倾斜;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工作氛围的和谐,以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发展热情。同时,学校要以竞争为动力,打破平均主义,完善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能力的提升,为教师创造健康、和谐、有利于教学名师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
(三)搭建平台,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特点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突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探索适应学生身心特征和课程要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属性和教师个人的特点,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通过开展主题研讨、教学沙龙、讲座报告、观摩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师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找寻到教学的精神家园,明确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
四、总结
(一)全科教师培养植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综合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首先是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这种需求根植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要求,根植于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根植于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大问题的解决。这是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全科教师教育聚焦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免费定向培养全科教师,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结构性矛盾等问题;通过提高农村教师群体的培养质量、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从而实现全科教师培养满足农村教育现实需要;面向基础教育综合化课程改革的双结合,彰显出面向农村、扎根本土、实践取向的全科教师培养的价值追求。
(二)全科教师培养指向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和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近年来,师范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农村教师依然存在结构性紧缺,从而引发教师培养质量和教育公平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为解决这些问题,全科教师教育应从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养成教育等方面将师范生置身于农村真实的教育场景中,让他们深刻体会那些远离繁华城市的偏远乡村弱势群体农民的孩子,感同身受孩子们的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培养师范生致力于扎根农村、奉献农村并改变农村教育的深厚乡土情结,尤其要培养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弱势者或经济弱势者儿童群体的亲近与广博的关爱,从而将公平教育的理念融入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内化未来小学教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使其走上教育岗位后能够更多关爱儿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见,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全科教师教育政策必将教育公平作为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予以践行。
(三)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校地双赢”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仅有湖南、浙江、重庆和广西等几个省市着手探索实施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但如何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也没有固定的培养模式可资借鉴,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重庆市从2013年开始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1”培养模式。其中,“3”是指大学四年有三年在高校完成全科课程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时间在地方研训机构指导下在基地学校见习、研习,在定向区县农村小学实习,最后完成毕业论文获得学位。为此,重庆市通过搭建由“高校(University)—区县政府(Government)—研训机构(In-stitute)—小学(School)”共同组建的“UGIS”全科教师人才培养联盟新机制,对师范生的培养进行了“全面关注,全程实践、联合培养、动态管理”,形成了高等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合作发展共同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多元格局,促进了高校和地方区县的协同创新,确保了小学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走向“专业人”:全科教师培养目标的价值追求
目前,将全科教师的培养目标的界定,通常理解为“培养能胜任小学阶段所有学科教学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教师”,这种能胜任多科教学甚至是包揽所有小学科目教学的理想培养目标遭受到了部分学者的质疑。鉴于此,破解“全科性”的理论品质、实现小学教师角色从知识型的“职业人”向全科型的“专业人”转变,有必要厘清以下三对关系:
(一)全科教育与分科教育的关系
首先,从内涵来看,全科教师绝不是重复中师教育的老路。全科教师政策出台的背景确实有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的现实需求,但是,部分省市小班化和包班制的推行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则孕育着从培养“教书匠”走向“教育家”的全科教师的必然选择。其次,从全科和分科的关系来看,分科教学以学科知识的概念体系为线索来组织课程,课程体系偏重单一学科的纵深发展,割裂了各部类知识间本来的有机联系,难以适应课程综合性的要求,不利于学生作为“全人”的整体发展。相反,全科教育则秉承了综合培养的价值取向,注重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素养与开发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培养,突出全科教育的“综合性”。再次,从小学教育的特性来看,小学阶段更要求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全科小学教育人才,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科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
从各自对应的范畴和本质内涵来看,全科教育是相对于分科教育的,是指能胜任小学全部学科教学的全科教师教育,重视“学科教育”,关注教师教学知识技能以及“教书育人”能力的获得。而“通才”是指“通用之才”,通才教育是相对于专才教育的,它以培养“全人”为宗旨,以内涵丰富的人文教育为基础的更强的专业教育。显然,全科教育和通才教育各自倚重点是不同的,但有相通之处:全科教育是建立在跨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教育,它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力求在专业与综合之间寻求平衡,并指向于“通才”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全科教育需要不断深化其内涵,让全科教师成为具备综合教育素养、全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三)全科教育和多学科教育的关系
从所依托的学科基础来看,全科教育和多学科教育虽然都是以多个学科为基础,但是有本质区别。一方面,全科教育从有利于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出发,打破了“学科专业”壁垒,强调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形成学科之间的视界融合,这一融合统御在全科教育之下,成为提高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源能量。多学科教育则是以学科为研究基础,从完善各自学科体系发展的角度将学科知识灌输给学生,由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构架是零碎的、单层次的,缺乏学科知识之间的统合能力,因而在应对复杂的教学环境时容易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从学科的组成结构来看,全科教育不是多个学科之间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教育,这是对“全科性”的重要解读。通过对全科教育与上述三者的关系解读,可以将“全科性”破解为三层内涵:一是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体现;二是知识体系的“跨学科性”延伸;三是专业领域的“层次性”分类。笔者认为,对于文科类课程、理科类课程和艺体类课程三大类课程间的综合性还需加强。如文科类或理科类必须要和某一类艺体课程相结合,既要体现培养模式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之间的交融,又能兼顾多学科(主课两门且兼顾一门艺体课,注重音体美素质的培养)教学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全科教师应具备“全科综合”的专业素质,“跨学科”的理论品格以及能胜任“多层性”学科教学的“专业人”属性。它将“全科性”的三重属性统摄于全科教师“实践性”价值理念之下,不仅能适应大规模城镇小学分科教学的需要,也能适应发达地区小班教学包班制的需要,还能满足偏远农村小规模学校“被全科”教学或“复式教学”的现实需求。
三、重建“四维系统”: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个性”深描
通过上述对“全科性”三重品格的破解,有必要进一步深描全科教师的专业特质,全面刻画农村场域下“四维一体”的全科教师“个性”特征:即在“理念、知识、能力、心理”四维的基础上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专业特质分解为农村教育上的“情”、文化知识上的“宽”、综合能力上的“强”以及人格发展中的“全”。
(一)扎根农村教育的“情”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导致出现了城市毕业生“过剩”而农村教师却存在着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愿意就业农村和高校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含糊不明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把培养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愿意扎根农村、具有深厚农村教育情感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作为育人的主要目标。全科教师教育面向农村、定向小学的培养方向,恰恰体现了师范生要扎根农村、奉献农村的深厚情感和关爱农村儿童、改变农村教育的强烈意愿。它是全科教师致力于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先导和动力系统,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质量,因而成为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与灵魂。
(二)注重文化知识的“宽”
从“职业人”走向“专业人”的全科教师应具备“全科综合”的专业素质以及能胜任小学阶段多学科教学的“跨学科”知识视界,尤其强调师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养成教育、音体美素质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成为全科教师专业特质的核心系统。这就要求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宽厚扎实,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相应地,需要学校不断优化全科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拓宽公共基础课程、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延伸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引导教师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培养综合能力的“强”
知识和能力素质是教师专业特质“一体两翼”的支持保障系统。全科教师要真正适应农村小学教育环境以及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需要做到能力特质的“三强”“:综合素质能力强”才能应付偏远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被全科”教学或“复式教学”的现实需求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等弱势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专业发展能力强”才能在不同情境和条件下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学习构建适宜性的教育策略;“生活适应能力强”才能在农村教育生活环境落后的情况下能有效抵制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以积极的心态客观地理解自身所处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提升自己的从教心理,做到乐于扎根乡村并奉献农村教育事业。
(四)塑造人格心理的“全”
“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是对作品最好的理解。因此音乐课上根据音乐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一定的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接受美的教育,提高审美情趣。因此,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才能使学生真切的融入,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而人类情感的交流,首先便是通过语言的交流。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话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得到温馨,留下回味;爱看老师优美、和谐,有动感的肢体语言,从中得到启发。语言的这种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取代的,而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对于创设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是创设情境的前提。
1、课堂文学语言的准确性是创设情境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在语言发音上,切忌夹带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想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自己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可谓水道渠成。音乐课的语言应该准确的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师应用准确并有分寸的文学语言,创设和音乐作品的内涵一致的情境,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2、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文学语言,是进入情境的动力。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的。因为音乐本身作为一种艺术,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要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需要教师的语言也要相应的生动形象,精辟而精练。把音乐作品所蕴涵的艺术形象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融入音乐情境中,接受音乐的感染与熏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本文转载自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所创设的情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引情、激情、解情、动情到抒情,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应环环紧扣,富于逻辑,引人入胜。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破有重要,试想,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能创设出什么样的情景来呢?更不用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
4、语速、语调和节奏要和所创设的情境相互交融,高度一致。
对于创设不同的情景,要根据不同的音乐作品所描绘的不同的意境而议。而一手好的音乐作品,少不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同样,富有情感的语言也少不了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结合运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创设的情景,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依靠语速、语调、节奏来表现。什么样的音乐需要什么样的情景,就需要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和节奏。
如:在学唱歌曲《念故乡》,为了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主人公对家乡的眷恋、急切的怀念之情时,我采用了较慢的语速,低缓和激动想混杂的情绪去朗读歌词,以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共鸣,这样的处理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从而也看到了御用与素、力度的变化来朗读歌词,对启发学生的情绪产生了极好的效果。而又如《剪羊毛》这首歌曲,本身所描写的是牧民们在剪羊毛时那种欢乐,跳跃,轻快的意境。而教师却用了稳重有余的语调,低缓的语速,较慢的节奏来表现,这样往往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懒散而又无精打采的情绪不说,还会让学生感到滑稽可笑,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导致严重的后果就是教学任务失败。
因此,教师课堂的语言的语速、语调、节奏要符合音乐的塑造手法,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低一致,节奏感应用恰如其分。使创设的情境与音乐的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才会让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脉搏,全身心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二、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艺术是创设情境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看过戏曲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即使观众听不懂表演者的语言,也会体验到戏曲故事发展或轻松或紧张或哀伤的情节。也会体验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演员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形体语言艺术。使观众在听不懂语言的情况下根据任务不同的形体语言而掌握举重人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故事清洁曲折力气的变化。因此在创设情境的时候,除了美的文学语言,还应当恰到好处的运用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形体语言运用恰当,对于创设情景,无疑是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更可以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1、运用眼神交流,创设正确情境。
从延伸可以洞察一个人的灵魂,利用眼神交流没,是人与生俱来的一向交流本领,世界上无数的文学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一例外的对主人工的眼神作了生动详尽的描写。可见其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透彻而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完全可以从教师的延伸中流露出来,所创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的情景,甚至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表白,学生已经深切的感受到了。如:在让三年级的学生欣赏《四季啊,我在想》这首歌曲的时候。老师只要采用抑扬顿挫的语速、语调,激动的情绪再加以幸福、快乐、期盼的眼神把歌词朗读一遍,就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歌词内容里传达的老师和学生之间那分浓浓的师生情,直接就把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景之中。这样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产生联想,想到自己所尊敬、爱戴的老师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事例会一一再现,激发自己对老师强烈的情感,这样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2、利用肢体动作语言,深刻感受情境。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需要用一些手势或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情感。而这些肢体动作对于表达情感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课堂中教师的一切身体动作都可视为肢体语言。很难想象一个只说不动的教师有能力创设一个欢快活泼的情境,也很难想象一个有抓头挠腮习惯性小动作的教师能创设一个忧伤哀怨的情境。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一定要得当。如在学习歌曲《丰收之歌》时。在导入的时候,教师随着歌曲的旋律做几个简单的舞蹈化的割麦动作,就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老师创设的欢快活泼的情境之中。但也要注意所做的动作不应该过于夸张或不准确,而导致适得其反。
3、辅以面部表情,引领学生顺利进入情境。
面部表情和眼神密不可分,演员的演技好坏和它有直接的关系。而创设情境的老师实际上就是一名演员,需要尽自己的表演让学生进入自己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面部的表情是最直接的让学生感受情感的一环。笑嘻嘻的表情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忧伤的情境之中呢?很多教师为了严肃纪律,整天表情凝重,学生看到了老师如此的表情又怎能进入快乐而又轻松的情境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