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

第1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知识管理绩效技术

1.引言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自其产生以来的近40余年,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它要求教学设计也要做出相应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领域的不断深入,使得教学设计呈现出了一种新兴的发展态势。英特尔?未来教育为教师的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的颁布规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概念图、blog、wiki的使用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添加了有力的翅膀。因此,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重要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将其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

2.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的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的根本特征在于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基于信息环境的教学设计这几个阶段。

既然教学设计已经迈入信息化的进程,那么何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呢?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打破了以教师主导,讲授型教学,单学科、脱离情境的封闭的教学,固定性、复述性的学习,贫乏的学习环境等为特点的传统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期工作,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所在。

3.教学设计信息化的新发展

3.1因特尔?未来教育

因特尔?未来教育是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到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精髓在于树立用技术去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实质之一就是使教师知道如何进行“把计算机应用到课程中去”的教学设计,即信息化教学的设计。

因特尔?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化教学设计。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因此因特尔?未来教育为了帮助教师提升问题设计的能力,提出了课程框架问题的概念,并作为单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框架问题又由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构成。基本问题的特点:对学生有吸引力;不应该涉及特定的主题、事件或内容,是抽象的、范围宽泛的;基本问题具有穿透性、综合性、挑战性等特点,如地球上资源能维持多久?单元问题是对基本问题的细化,为基本问题提供了学科特定及主题特定通道;单元问题也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内容问题为学生研究单元问题,并进而探究基本问题打造知识基础;大多涉及的是事实而不是对事实的阐释;都有明确的答案。具体实例可参看下表所示。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等等,最终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来实现,因此,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在现代教学中尤为重要。因特尔?未来教育的出现,成为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

3.2教学设计与知识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是应用于企业中搜集、传播、共享知识和生成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实现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同时也实现了新知识的生成,而新知识的生成需要的恰恰是创新性思维。所以,在基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能够把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融入教学,把教学看成是一个知识搜集、传播、共享和生成的过程,并对各个环节进行设计是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着眼点。

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通过显性知识获得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但却更为重要的隐性知识。本文从概念图在教学中的使用来阐释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学设计。

3.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成为决定信息化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概念图可以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所谓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使用概念图学习新知识,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记下老师的每一句话和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下图是以我对概念图的认识为例,体验概念图的形式。

知识的创新、外化是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而概念图是一种能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它在教学设计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体现教育的发展规律。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因此概念图在常规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表现为:(1)课前帮助教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起点;(2)备课时帮助教师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梳理教学思路;(3)课堂讲授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4)作为教学策略,通过学生或师生共同构图,帮助学生生成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5)用于总结和复习;(6)用于教学评价,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3.4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所谓绩效就是指行为活动的可测量的结果,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的成果,对企业来说就是业绩。然而“绩效”这个概念并不是企业培训所独有的,在人类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同样存在绩效问题,同样应该提高教师和学生行为的绩效,追求教学和学习绩效的最优化。绩效技术正是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吸收和发展教学设计的系统观、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方法等方法和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逐渐走向成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教学设计在现代教学中地位也逐步升高。许多学校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甚至有些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运用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当我们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如何测量和评价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

在绩效技术的组成步骤中,评价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评价有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随时作用于每一个步骤中。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一般也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式,但它不同于其他评价的主要特点在于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成果要在其形成的同时对其加以评价。总结性评价是证明教学设计有效性或不足最客观的办法,包括充分的收集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作出利用的决策。从根本上讲,总结性评价着眼于教学设计的结果,并力图回答三个问题:教学设计是否真正解决了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是否优化了教学?教学设计是否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绩效技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教学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绩效技术打下了基础,同时绩效技术也开阔了教学设计工作者的视野,扩展了教学设计领域的范围。将绩效技术引入教育技术领域,与教学设计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将为教学设计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学设计逐渐从学校走向企业,绩效技术也在教育领域同教学设计有所融合,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统一的。

4.结论

教学设计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特别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经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一些必然新的发展趋势。尤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信息化发展也更加明显。就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未来发展,本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望。(1)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2)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3)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学习不是传输的过程,也不是接受的过程。(4)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当前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倾向,构成了影响未来教学设计的发展走势力量。这些力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汇成了当代教学设计研究变革的洪流,正在创造着教学设计发展的崭新图景。

参考文献:

[1]盛群力.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中国知识管理网[EB/OL].省略.

第2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014-03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则是要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以系统方法为基本手段,以教与学的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特征为出发点,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为此,我们首先应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不拘泥于基本规范进行创新。通常我们认为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阐明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与修改。

一、前期分析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主要包括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特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需求分析:学习需求分析的作用是鉴定教学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总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并考虑到学校给我们提供的教学条件是否可以达到学生的期望,进行一定的增减,从而形成一个合适的目标。

(2)教学对象分析:指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当前所学概念的原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

(3)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去确定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前期分析,“教什么”与“学什么”已基本清晰,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确定学生通过课堂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即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总体目标的同时,也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有学习目标,也要有认知情感目标;还要顾及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内容的制订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必然会遇到教学顺序的问题,即“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来确定相适应的教学顺序。然后组织课堂教学,一般教学活动形式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形式: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也进入了日常教学,教学媒体种类的不断增加,更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作出正确的选择,选择的媒体一定要满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策略的要求。

四、教学成果的评价与修改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就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方案,然后实施。最后要确定教学和学习是否合格,即进行教学评价。就是要依据前面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法,分析学习者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对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的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相应的修改。

五、结合自己教学的一些看法

1.信息技术的前期分析

在课改的背景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积累,对教学内容进行刻苦的钻研,对教学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对教学步骤进行周密的安排,对教法和学法进行认真的探讨。并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要注意以任务驱动突出信息技术的信息性、以信息处理为主线强调信息技术的实践性、与其他学科整合体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努力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问题。

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上来应用计算机,但是据笔者了解,我校学生中计算机掌握程度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初中在城区中学上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比较熟练,而乡下的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时间有限,对计算机比较生疏。这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加以区分。

新教材是从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方面着手,多讲应用,少讲理论,一改旧教材从开始就使学生陷入理论的“苦海”,更谈不上什么兴趣了。当然理论知识少讲并不是不讲,而多是穿插在文中的“小知识”中,以满足希望更深层次了解计算机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也使整部教材层次分明,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目前,很多人把计算机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混淆了,其实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来学习,主要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知识;而信息技术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一种学习工具来看待,主要目标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提高自己。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可划分为:

(1)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3)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4)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目标可以理解为各个章节各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制定阶段教学目标。笔者在课堂上设计多个任务,让操作熟练的学生多做几个,而对操作不熟练的学生适当的有所选择。

3.制定教学策略

关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其中信息技术是主要部分,但不是唯一。

笔者制订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一般讲解的时候不需很多,很多知识可由学生自己来概括。教师只需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让他们少走歪路。通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做一些总结,并对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适当的分析。

(2)联系实际生活、与社会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整个世界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不再是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内,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信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触手可及的,所以要求学生对于获取信息应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出发,对信息加以评价、利用。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要求我们要同国际接轨,则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也是教育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放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会自主学习。

4.选择教学方法

在当代教育哲学的视野中,教与学是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立足点只能是学而不是教,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因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可以理解为: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法和学法的总和。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多变性、针对性,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1)课堂讲授法

通过教师口头语言和粉笔+黑板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该课堂讲法笔者采用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在听的同时,可以有视觉上的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任务驱动学习法

以“任务”为驱动,改变原有的强调“教”而忽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一定适当的任务来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任务”是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是师生活动内容的核心,主要活动者是学生,教师只起指导和总结作用,所有的理论都由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使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协同、分工、帮助等互教互学,得以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3)活动教学法

通过这个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现代的学生对游戏迷恋,可以做一个以“游戏”为主题的专题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当然这个“游戏”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造成教学的失败,学生变辅为主,沉迷于游戏中。

一节好的课能反映一种教学思想。在新课程的指导思想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由旧的教学模式成功转向新的适应时代的教学模式。因此,探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力求把握信息技术的新课程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实践,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威,史春秀,巩进生.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3.

第3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经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演绎推理,注重形式化结果的呈现与确定,而忽视探索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忽视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进行大胆猜想、验证猜想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即使有少数教师认识到了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由于缺乏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联系表示”的学习环境;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方面的优势,创设图文并荗、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数学实验环境,以利于初中生开展数学实验并获得成功。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学习功能,让学生现场计算、现场画图、现场证明,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数学实验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美国的中学内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室,英国的中学数学教材中也有许多的实验材料,他们经常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做“数学实验”,进而“发现”数学结论。

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开展数学实验的要求,新课程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出现了诸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数学实验的内容。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的张晓林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浙江省温州市教研室的胡敬民老师进行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的研究”。但是,这些实验研究主要是探索了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和初中数学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一般性操作。对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意识等问题,涉及得很少。因此,本课题在全面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置身于一个“数学实验室”之中,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2.《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们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正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作为发展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勇于创新。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包括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效果的分析研究,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的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初中数学实验课的组织策略,借助信息技术营造初中数学实验情景的策略,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对话与师生交互实验的组织方式的研究。

(3)现行初中数学教材中适宜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数学实验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初中数学实验课的学习积件的制作与共享方式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运用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再创造”的学习理论,通过教学实践与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相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设计一批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根据上述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在研究初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收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资料。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逐步完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完善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实验课的一般操作技术与评价体系。

(3)通过课题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研讨,及时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成效进行总结,探索出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一般途径与方法,开发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2.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步骤。

(1)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6月,搞好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

(2)研究初期:2006年7月—2006年8月,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向及成果,培训课题小组成员。

(3)研究中期:2006年9月—2007年7月,开展课题的各项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①2006年9月—2006年10月,确定适合借助于信息技术开设数学实验的初中数学学习内容。

②2006年11月—2006年12月,按照确定的学习内容,编写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

③2007年1月—2007年5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进行课堂实践。

④2007年6月—2007年7月,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心得。

(4)研究末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课题小组成员进行实验反思,整理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总结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途径与方法,收集部分优秀的教学案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决策保障。我校领导具有极强的科研意识,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本课题研究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与教导主任亲自参与课题实验,学校必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2.师资力量保障。承担本课题研究的数学教研组连续两次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教研组内有着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和极强的科研能力;课题负责人胡荣进老师是区数学青年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校数学教研组长,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奖;课题组成员叶甘新老师是区数学学科带头人,多年担任校教导主任和区数学教研大组组长,主持的区重点课题获区二等奖;课题组其他成员均来自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改意识,有深厚的课题研究的能力基础。

3.硬件条件保障。学校有专门的学生计算机房,即将建成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开通了“校校通”,这些硬件设施为顺利完成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七、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编撰《初中数学实验课课堂教学设计集》,建立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

3.拍录部分优秀教学课堂实录,整理一批优秀的课堂教学案例。

4.编写《“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论文汇编》。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组长:胡荣进,全面策划,主持研究,主写课题报告,负责八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成员:余芳浩,收集研究资料、整理教学案例,负责协调人、财、物的保障。

叶甘新,组织理论学习,负责七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卫华,做好活动记录,负责九年级数学实验课的具体实施与资料整理。

徐国红,负责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课件与学习积件资源库的建设与调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侯立伟.信息技术利于数学实验的开展[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

第4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管理艺术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也常常是教师最关心的领域之一。即使是学生,也比较关心课堂管理问题,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注重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且注重信息与技术相互融合理念下的技术理解、技术操作、技术设计、技术探究、技术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仅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术的学习,而且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与此同时还注重体验、制作、设计、试验、探究等多元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强调信息技术素养上的知识渗透、价值迁移和能力拓展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

一、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1)课堂纪律谈化、课堂意识模糊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课有关电脑的课,学生比较喜欢,上课的情绪是十分高涨的,但学习态度不怎么好,他们经常抱着一种好玩的心态来上课,在教室里面随意走动,吃零食,相互之间讲话聊天等等。

(2)玩游戏、上网聊天现象屡禁不止

学生一到机房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有没有网络,如果可以上网他们是十分高兴的,如果没有网络他们就会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老师的教学内容,操作要求,他们是不全理会的,自顾自己上网聊天,下载游戏、不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对课程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在初中许多学校信息技术被划分为副科,学校和老师都不够重视,在评价制度中也是低于语、数、英、物、化、政一等,学生自然不重视。现在通常每个班级一星期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处于有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生们大都以一种娱乐的心态来机房,并不是以学习的态度来上课的。

(4)学生操作水平差距很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

在计算机实际操作中,一些好的学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而差的学生要很久才能完成练习,这就会造成好的一部分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而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进度。

二、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学环境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一般是在机房上课,而不像其它课在教室内上课,教师不能时刻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因此就会出现有部分学生你讲你的,他做他的现象,根本不听老师的教学。另外与教室里上课相比,机房比较大,环境也更为复杂,相应带来的纪律问题也更多。

(2)学生操作水平上下分层严重

由于每个学生的来源不同,有来自城镇的,有来自农村的,这就造成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学生,这种差异会更明显,家里面有电脑的学生可能不用教他书本上的内容他已经学会了,而家里没电脑的学生初一进来时可能连鼠标都没有熟练掌握单双击,还需要个别辅导。

(3)教学设计过于单一

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不同,教材中用很长篇幅长介绍的一个知识点,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有短短的几步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精益求精、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班级里面每个学生已有的操作水平都是不相同的,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它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进行因材施教。

(4)评价制度要日趋完善

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对教学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从而产生荣誉感;通过评价也能让教师看到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让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也能使教师更有成就感。

三、 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应途径

我们常常以为课堂管理是为了建立课堂秩序。其实,课堂管理秩序并不是课堂管理的目标,如果只是为了使学生保持安静和驯服而进行课堂,这种说法是极其错误的。课堂管理有三个目标:1.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2.争取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3.帮助学生自我管理。为了使课堂的管理更加行之有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课堂纪律的管理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每一学期上第一节课前时向所有学生申明机房的纪律和规则。让学生明白机房是有纪律约束的,不是一个随意玩耍的地方,对于在上课时一贯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期末还可以发一些小小的礼物;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处罚,比如打扫机房的灰尘,打扫机房的清洁卫生等等,总之要做到有奖有罚。

(2)重视教学设计、合理组织上课

首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他们喜欢的东西等等,在教学资源的选择时更有针对性,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其次,教师要遵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而这个“材”并不单指教材,也指人材、教学环境等。

(3)完善评价制度、运用多种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要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一方面要树立“全程的评价观”,即在教学之前评价,教学中评价、教学后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元素。现前的评价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大都是期末让学生做一幅作品作为考试,忽略了平时测试。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平时的课堂纪律、学生平时课堂作业完成的数量与质量作为考核依据,考核要科学全面,不能搞“一刀切”、“大锅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科,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教师只有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合理组织安排教学设计、完善评价制度等多方面措施才能更有效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课本七年级上册

第5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是领导、老师们眼中的“大忙人”,学校的行政、后勤、教务等工作都有信息技术教师的身影。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定位,确立目标

不论信息技术教师的“杂事”有多少,他最主要的职责还是上好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和执行要靠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和技能、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实施和管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对照这些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分析,分析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教育教学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等等,根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制订合理的目标。

在制订目标时,既要考虑短期目标,也要有长期目标的规划。短期目标的制订可以较为具体,以表格等形式要求自己严格执行,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个人能力。将一些需要经过多方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确定为长期目标,长期目标的制订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子目标再由一个个短期目标组成,这样可以保证目标的实施落到实处。

二、及时反思,调整方向

目标的实施是教师生涯规划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表现定期的进行检查和反思,调整目标方向,保证目标的实施。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教师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结合学校开展的“三轮备课”制度,教师可先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再经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根据其他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结合集体力量和个人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中完善教学设计,课后再根据教学实施的情况,发现和总结出现的问题,以教学反思或课后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思考解决的办法,积累教学的智慧,也为以后的教学科研留下了第一手资料。

三、专家引领,终身学习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充分发挥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结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和能力,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难题和困惑,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更新很快,不仅体现在教材内容的更新,也体现在学科外延知识的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第6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较强,但因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很难将注意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其社会竞争优势,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解决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主导方向。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采用微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此课堂教学沉闷而枯燥。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将教学知识点以丰富的视频画面展现出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对微课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兴趣,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条件。在微课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完成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减少重复教学情况的出现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水平有限,导致教学内容上的重复。利用微视频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减少内容重复出现的频率,以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在实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的情况下,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为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素养,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加强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确立之后,将会获得更多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获得主动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原则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将更为生动和灵活,可以逐步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2.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总归点。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逐步地开展教学活动。在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以确保学习目标的可行性。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学设计就需要以此为依据,有步骤地组织、安排学习活动,以使学习目标通过实践来实现其自身价值。3.趣味性原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挖掘知识点的深层次内容,以丰富微课视频教学资源,为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支持。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去探究信息技术教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

(二)微课教学设计

根据信息技术微课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教学解析,以确保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微课的设计内容,适时地提出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拼音打字常见错误微课设计时,课前将学生常见的打字错误做成PPT,让学生了解常见错字的拼写难点,然后再播放打字员常见打字拼写错误微课视频,让学生对常见错误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易于出现打字错误的生字进行总结,并就常见问题提出规避方法。之后,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逐一地检查学生的指法以及确定打字的速度,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微课的形式有多种,主要由教师的授课习惯决定。在对微课的运用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做游戏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微课视频资源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以使学生充分地掌握教学内容。

第7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逐渐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素质教育也在向旧的教学传统发起挑战。所以,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更快、更科学地处理好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1]。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包括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以及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等。[7]该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能力,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促进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要运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通过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地探索和认知。利用布鲁纳关于动机的相关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相比传统板书有时会浪费较多课堂时间而言,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融入相关的音乐或图片等背景,可以引导学生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使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协调,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为了能更好地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也可以借鉴相应的现代教学理论[2]。

2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提供丰富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提供优美实用的交互式环境,有利于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通过超链接和一些管理软件,有利于科学管理使用多种教学资源。而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去发现和探究。因此,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对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其它学习环境或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老师依据教学内容及大纲的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是“主导—主体”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最佳体现。

整合的关键是: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要实现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不懈的实践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日新月异。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实施“校校通”工程和新课程改革,许多中学已经建成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多功能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少中学花费巨资建立起校园网和其他的现代教育环境。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模式等都在悄然改变,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许多学校的高中物理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上。在新的形势下,加快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已经刻不容缓了[3]。

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整合的应用与实践

3.1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和科学原理推敲

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让学生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这种多媒体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为核心,教师只是起引导支持和帮助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主动探究过程,认识和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意义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协助能力都能不断得到培养和提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情境和实验现象的展示能够得到极好的处理,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优势。

3.2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2.1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都进行充分准备,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基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资源如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等。

3.2.2教学实施

根据教学设计,在选择的教学环境下,将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落实。一般情况下是教师先布置确定明确的学习任务,然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协助学习,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师生进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教学反馈除了依据课堂的氛围感觉、跟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和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外,还可以参考其他老师的听课评课,从而改进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整合的课堂教学。

3.2.3课后拓展

为了对课堂教学及时准确反馈和监控,并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外的整合,教师在课外利用方便可行信息技术手段方式例如QQ、博客等,与同行和学生乃至家长等进行沟通。教师除了给学生以直接的指导外,还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等,必要时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方法和步骤等,同时加强学生网上学习文明和安全的指导和教育。

结论

总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学生的求知视野,使学生得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英语口译;教学设计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国口译教学进入了新时期。不可否认,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口译人才,但也面临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挑战。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已成为辅助学习和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也给英语口译课堂教学创造了无限生机。如何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口译课堂教学模式,既保留传统口译课堂教学的优点,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传统口译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口译教学质量和效果,关键在于优化英语口译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论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把各教学要素看作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程序,以解决怎样教和教什么的问题。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口译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口译教学注重人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口译教学创造了较理想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创建了以“人机结合、开方式、协作式、虚拟社区”为特点的教学模式[1]。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教学模式如下:常规模式:教师媒体学生辅助模式:媒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与其他媒体设备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载体,通过它们传播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教学内容;反馈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学习程度。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种口译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口译教学软件、多媒体设备等教育技术,能充分激发学习者口译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过程。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内容的优劣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内容,而要将教材中固定的内容灵活化,进而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教学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因此,可以将口译教学分成三个阶段,共三个学期。第一阶段是口译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和使用口译的常用技能(包括笔记技巧、数字口译技巧等),通过本阶段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口译技能的知识。第二阶段是口译学习的应用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以日常话题为主,主题包括机场接待、求职招聘、风俗礼仪等,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双语互译能力。第三阶段口译实战阶段,教学内容以商务职场中的口译话题为主,包括商务接待、商务谈判、企业介绍等,主要为了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熟悉商务活动中的口译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三个阶段的学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学生的就业岗位紧密联系。

(三)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高职院校口译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状况、工作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基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和就业状况的分析,高职院校口译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口译技能和感知口译经历,“尤其是让他们了解口译过程中双语思维的信息输入、信息输出、切换频率和速度,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可能遇到的口译场合尽可能做好铺垫”[2]。同时,结合口译课程开设经验,将口译课程的目标分为一级目标、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共开设三个学期。一级目标主要以讲解和训练学生的常用口译技能为目标。二级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双语使用能力和行业知识为目标。三级目标主要以商务主题为主线,以训练学生在商务职场环境下的口译实践能力为目标。三个目标相互联系,逐渐递进,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符合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

(四)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是一个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实施与评价的操作程序。教学方案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口译教学过程最优化。口译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口译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三个主要方面。高职院校英语口译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本着实用为主的原则,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为目标。本课程共延续三个学期,从高职二年级开始一直延续到三年级,共144学时。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口译理论讲解和口译技巧讲解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精讲多练、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原则,运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讲解常见的口译理论和口译技巧,结合部分日常情景中的专题,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第二阶段主要以教师口译技巧讲解、口译技巧训练和学生口译实操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口译技巧的细化讲解并加以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的口译技巧,然后进行专题口译实战训练。第三阶段是商务工作环境下英语仿真口译阶段,此阶段遵循“教、学、做”为一体的原则,注重训练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职业口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译技巧的学习和各相关专题的口译实训,帮助学生对口译技巧形成系统的认识,掌握各工作场景下交际性口译的实用表达。高职院校的英语口译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原有的讲授法不再适用于英语口译教学,教师必须选择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听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迎来送往的商务专题时,基于商务接待的工作场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和商务接待视频向学生展示实际工作中的商务接待流程,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听说法,借助话筒、口译实训软件等设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商务接待的现场模拟训练。口译技能训练项目设计主要包括听辨技能训练、记忆技能训练和表达技能训练。听是口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是口译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名译员的综合语言和知识水平的反映。英语是世界性的大语种,口音五花八门。要听懂各种不同的口音,译员必须在平时注意多听一些英语的口音、方言及变体,注意总结其特点和规律,泛听大量不同题材和多种口音的原声材料,逐步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和口音辨别能力。因此,必须鼓励学生通过听力软件、网络资源等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加强自身的听力训练。同时,为出色完成口译任务,译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译员要把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准确、详尽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必须有相当好的记忆力。译员为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必须通过“魔鬼训练”和“影子训练”,养成随听、随记、随译的习惯,学生只有课后借助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自主进行大量实践,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记忆能力。合格的译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表达技能训练是口译的中心环节,译员能否在有限时间内将听到的信息准确流利地由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是决定口译成败的关键。为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录音笔、录音软件、口译软件等各种设备,由易到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朗读、跟读、主题演讲、辩论、模拟口译等多种形式进行大量的口头表达训练。

(五)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口译知识、口译技巧、专题口译能力、交际能力、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考核方式包括听译、情景模拟口译、视译、小组模拟口译等多种形式。期末测试包括笔试和模拟口译实战两部分,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录音软件等对学生的口译能力进行测评。最后通过电脑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课外口译实践、技能测试、口译实践和期末口译考核进行综合评定。

三、总结

教学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既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强大冲击,也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必要措施,并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口译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口译网络资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口译训练环境,提供大量的口译实训机会,不断提高口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勉.网路环境下口译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J].外语研究,2005,(3):49.

第9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微格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校本化

一、课题研究背景

由于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同中学具有的计算机设备、学生素质和课时安排等条件差异较大,所以各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的、有发展性的开展好本校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是当务之急。而且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新课程改革也开始逐渐进入轨道,其中的一个改革目标就是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种基于教师为主体的课程重构与开展是对已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即教师根据实际教育情境的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本校学生学习。

(一)改革现状剖析

从19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全国各地就陆续地开展了计算机教育,直到19世纪90年代后期,才改称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课外到课内,从个别到系统,从专题到课程,一路发展过来……

我区的中小学从1996年开始陆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当时没有材,由任课老师自己选定,每班每周一课时(45分钟)。从2000年开始统一采用杭州市信息技术教研室编制的教材,从2000年到2011年间,省、市信息技术教研室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更改过三个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设备的要求和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不同,对教材内容在备课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更利于本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如第二版本中《页面的设置》这一课,采用明星片的设计来调节页边距的大小,这样的改编很好的落实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页面的设置》教学案例还获得了杭州市信息技术教案设计三等奖。还有如《设计专刊》《编排专刊》《设置专刊风格》《给刊物润色》等这几课时在教学内容设计时,把图片资料和内容改成用美术老师拍来的西兴古镇的图片和资料,因为这是学生们生于此、长于此的故乡。这样在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也使学生更了解、热爱自己的故乡了。对于第二版中《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身边的网络》、《网络的组成》等这样的信息技术基础理论课转变成让学生可以操作的实践课,同时又能很好的落实这些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要点。通过在教师机和学生机上安装“Netop school”多媒体控制软件,这个软件带有“聊天室”功能。对每一台进行安装后,相互之间就可以进行聊天。用这个聊天室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回答的形式展开信息技术理论基础课的学习。既满足了学生“聊天”的愿望,又使他(她)们掌握了这些理论基础知识。

对于根据教材任务指导比较单一的实践操作课,可以根据初一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加强对某一个主题的学习,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比如中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六课《走进计算机》中对“窗口和任务栏”的熟悉和简单使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把WORD窗口和任务栏用键盘上的“Prtsc键”抓拍下来,然后放到“画图”程序里,再用画图工具进行注解。

如此种种,便是开展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初衷。

(二)教学现状调查

信息技术学科在众多的初中学科中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当前不少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偏差,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通过本校、区、市信息技术教研活动的开展和交流,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现实存在的问题。

1.生源存在差异

我区处在城乡结合部,从不同的小学送上来的初一新生,通过班级调研发现在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要受到设备条件、使用电脑的频率、家庭电脑普及等因素的影响。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按照信息技术教材进行教学,因为生源信息素养的不同,会出现信息素养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因为已经会而无事可干,信息素养低的学生因为难度太大而做不了这样的尴尬局面。

2.课程目标偏离

信息技术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社会关注度不高,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有的校行政领导、老师、家长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副科,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可以有工具娱乐的学科。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一定的应试压力,久而久之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积极性降低,为了教学而教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也渐渐有所偏离。(初一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会如何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如何整理、加工并表达信息,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开展校本课程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课程目标的落实。

3.学生兴趣偏向

虽然信息技术学科在众多的初中学科中是非常受学生喜爱的一门学科,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发现初一学生因为部分教材理论基础知识枯燥、实践操作课任务驱动单一,学生们上课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或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上网聊天、玩游戏。学生对计算机作用的理解不是学习及掌握新知识的工具,而是用来娱乐的工具。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偏向,以致于教学出现误区。

4.评价方式单一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是其实践操作重于理论,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与之格格不入。但通过调研活动我们发现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式较多的采用的是理论试卷考试的形式,内容以选择、填空、判断、问答、填图、填表之类为主,主要测试的是一些基础知识。难得搞个实践应用测试,也是如测试打字速度之类易于评判的评价方式。

二、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总体架构

(一)内涵界定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指的是学校在国家教育目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式、评价等领域进行“再加工”、“再整合”,采用微格教学设计、有效任务驱动的方式方法,使原有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具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更贴近本校、区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

(二)研究目标

在国家教育目标、《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充分依托信息技术网络学习平台和学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发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资源。使信息技术课程要有利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未来的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使未来的社会成员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人的素质的不断发展。在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的过程中让这些存在个性差异、学习基础不同、家庭教育和影响迥异的学生, 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最大限度内满足“个别化”教学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真正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根据我们对整个研究的理性思考,将力图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要能关照到全体初一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对初一学生根据教材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4.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能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模式是:实践-反思-再实践……根据实践的反馈进行及时修改,以便于不断适应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所以本课题采用实验法为主要方法,同时辅之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手段。

1.实验法: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设想,组织有计划地教育实践,到一定时间后,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反思,从而得出有关实验的科学结论来。学生主要通过实验法去完成大部分的任务,本课题将通过实验法得出研究结果。

2.调查法。通过随机调查初一学生中对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接受和喜好程度,通过反思、调整,找准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3.行动研究法: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活动,通过具体行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绩。

4.内容分析法:教育和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利用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文献、信息技术课本、课堂讲授、视听教材、直观教具、学生反映、学生练习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

(四)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010年3月),制定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初一信息技术课本在《信息学课标》的指导下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拓展、改编、选用,要关照到初一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又能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信息技术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第三阶段:研究开发实践阶段(2010年3月-2011年3月),对初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开发--实践---反思--实践的顺序予以实施,及时反馈、及时修善。同时整理好实施成功的案例集。并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论文,进一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

第四阶段:分析与总结阶段(2011.1---2011.3)提炼研究精华,完成结题报告《微格教学设计 有效任务驱动---初一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筹备结题鉴定会。

三、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实践操作

从课题的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出发,我们从课程内容的微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任务驱动和评价手段的革新三方面进行了切入研究。

(一)课程内容的微格教学设计

我校现在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著。本套教科书共分五册,分别为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和九年级。本套教科书的的特点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设计一系列任务。每一课安排一个小任务,多个有联系的小任务,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每一课的学习时间。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以省、市研发的信息技术教科书为母本,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及本校的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改良,最终以达成“学生的有效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表现的调查发现,多数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设计与思路走的,少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已经掌握,不太理会老师讲什么;而个别学生有一定困难,经常完不成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活动的组织对完成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微格教学设计是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需要,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策略微观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和培训教学技能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微格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设计之目标设计

微格教学设计要求每个单元的课堂教学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因为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制定的目标往往以“教”为主,“目标要求”栏目常写成:“通过本课的讲述使学生理解……”。这样设计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方面、理解方面、技能方面和情感态度方面的行为变化。微格教学设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考虑教,又考虑学,更注意学生的发展。下面展示一份案例的目标设计。

案例1:《网游-浙江名胜》的目标设计

教学题目:第二单元 遨游因特网 第九课《浙江名胜》

所属学科、年级:信息技术七上

学时安排:1课时

所选教材: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技能、情感)

知识与技能: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保存网页、图片的方法;

(2)熟练掌握新建文件夹和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3)用””缩略图”查看文件

(4)提高学生在网上迅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试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演示个别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培养高效搜索信息的方法。

(2)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下载网上信息的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遇到难题寻求小组、网络等多种方式的帮助,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习惯。

(3)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家乡,热爱自己家乡。

从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对《网游-浙江名胜》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分类,使每个分类层次间所表现的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并且这些序列是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高级层次的内容是建立在低级层次内容之上的,并由低级层次内容逐级组合而构成的。

2.信息技术微格教学设计之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微格教学设计要求,把学生学习一个事实、技能、概念等当作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开头和结尾,中间还存在许多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还进行着不同的信息加工。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操作任务比较单一,非常切合使用微格教学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需要处理一般能够应用于所有学习结果的外部条件,还要了解学生为达到每一种学习结果所必须的内部条件。因此,采用微格教学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征,划分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所要经历的学习阶段,然后根据每一阶段的特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微格教学教学设计的过程是针对学生的学习,为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学习阶段和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的关系如下表。

学习阶段 教学活动

动机阶段(期待)

领会阶段(注意)

获得阶段(编码)

保持阶段(储藏)

回忆阶段(迁移)

概括阶段(反应)

动作阶段(反应)

反馈阶段(强化) 明确目标,激活动机

变化刺激,指引注意

新旧联系,刺激回忆

分析综合,提供指导

减少遗忘,增强保持

培养能力,促进迁移

创设情景,引出动作

准确评价,提供反馈

(二)课程教学的有效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研究中的学习方式是吸纳了“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这个理论是由G.boomer(布莫[澳])、J.Cook(库克[澳])和N.lester(莱斯特[美])等人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他们认为:协商课程意味着让学生参与、修改课程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以培养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随着协商课程同时出现的是协商学习。协商学习是指师生通过对话、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共享学习的权利。协商学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以改变过去在学习过程中被动、不情愿、受强制的状态;使教师在融合了行动研究的协商学习中得到专业的发展。根据这个理论让师生尽可能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运用有效的任务驱动,从而改变了消极依赖、被动应付的境地,使学生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

在“协商课程与协商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确定学习点来构建有效任务,通过有效任务驱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确立学习点

确立学习点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分析,教师依据《信息学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教学内容的“舍”和“添”,确定学生的学习点。例如,信息技术教材七上第四课《介绍我自己》学习点的确立,本人是通过让学生讨论对比几个“自我介绍”的范例来确立“自我介绍”要写些什么这个学习点。除了书上已有的范例,还准备了学生感兴趣的明星自我介绍案例,如周杰伦、刘亦菲、刘翔等。学生通过讨论比较指出“自我介绍”应该有中文名、外文名、别名、国籍、民族、出生地、出生日期、职业、小学毕业院校、主要成就、身高、体重、星座、生肖、血型等等,非常齐全。因为是学生参与、修改了课程方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很好的确立了这堂课的学习点,也培养了学生批判的、探究的、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再如信息技术教材七上第十五课《建立硬件资料库》学习点的确立案例如下:

案例2:《建立硬件资料库》教学实例片段----确定学习点

《建立硬件资料库》这节课,教学内容要求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资料库分类的方法。在构建硬件资料库的同时,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特点,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人在上课前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裸机,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让学生在操作课前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要网上查找内容的记录,最后学生得出这节课要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及其作用,并通过网络搜索要对其进行了解和分类。

2.有效任务驱动

“构建有效任务驱动”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实践表明这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中相当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3:《建立硬件资料库》教学实例片段二----有效任务驱动

当学生确立好《建立硬件资料库》学习点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此时即可构建有效任务。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虚拟购买自己喜爱的计算机。首先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PPT展示:学生进入相应网站后,根据对硬件设备的了解和价格特点,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机,因能马上产生价格,学生购买的非常欢。

通过有效任务驱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只想玩游戏,因为完成作业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

有效任务驱动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中使用“有效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三)评价手段的革新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微格教学设计的开展和有效任务驱动的落实都少不了通过评价手段来完善。改变以往信息技术以单一笔试、上机考试、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等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强调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因此,在评价上,除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外,更注重对学生学会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体验等素养的评价。我们从知识能力、操作技能、信息素养等方面运用无等级评价、适时点评、展览展示评价、记载评价等方法予以评定。从而勾勒出既涵盖了一般又突出了特殊的评价体系。为此,设计了“登分册”、“电子奖状”、“评价表”和“作品展览”等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

1.“登分册”评价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怕一句不经意的话有时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作任何不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方面,教师制作了“登分册”。登分册是教师对学生的每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或作品进行即时的点评,并以一定的分值进行记录,是一种涵盖所有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方式。“登分册”评价是老师对学生每一节信息技术课收获的肯定,同时也是督促学生实现每一节课自我价值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登分过程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即时点评,指出闪光点,建设性的修改意见等,能很好的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建立和睦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2.“电子奖状”评价

“电子奖状”评价是对学生进行肯定、赞赏的又一种评价方式。它主要是一种成就激励评价,重在过程激励,自我激励,鼓励学生多元、创新发展。形式如下:

3.“评价表”和“作品展览”评价

过程性评价拓宽了学习评价的领域,“评价表”和“作品展览”评价方式是教师运用性质评价工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技能和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又一种方式。

一种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是验证该课程内涵价值的重要标志。“校本化”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主张评价应当更接近真实生活的任务,以克服传统评价过于注重知识记忆、甑别学生等次的缺陷,高度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主要研究成果

本课题历经一年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一方面使本人在教学能力上取得很大的进步,同时为本校的信息技术校本科程的开展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大程度上体会了计算机的工具应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索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的开展,把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评价更趋合理化、个性化,使各个方面协调一致。这种优化后的学习环境,充满着美感和智慧,与学生对知识、对技能、对情感的要求相吻合,促使学生在交互作用中全面发展。这种优化后的学习环境,彰显了师生对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选择权的高度自主,充分激发了学生潜能,最终达成了全面提升素质与充分发展个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研究主线,通过专家引领、公开课、教师撰写反思等途径,争取更为完善有效的成果。

五、问题与讨论

信息技术“校本化”正是学校实施三级课程的有效切入点之一。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索,本校的信息技术“校本化”形式已初具雏形,但由于研究时间的短暂和受研究水平的限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值得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1.实施“校本化”后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操作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主,而这个有效任务的设计选择存在着“众口难调”的现象。

2.要真正发挥“校本化”的潜在优势,还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需要得到校、区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总之,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价值,如何切实贯彻三级课程的实施,都还将是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黄宇星主编.《信息技术微格教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2] 祝智庭主编.《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 刘宝剑主编.《信息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