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信息化行业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值得关注的是,在渤海活塞华丽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已经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应用”,渤海活塞董事会秘书王洪波表示,在超前信息化应用的有力支撑下,公司多种新产品及发明新专利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和代表国际前沿水平,成为中国活塞第一品牌、中国内燃机活塞设计开发基地。特别在“十一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十二五”“两化融合”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公司借助信息化应用起步早、应用范围广的优势,企业经济发展增速,并有效规避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信息化应用水平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如今,渤海活塞在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已经几千万元,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砝码。
信息生产力
今年5月,山东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新闻会对《山东省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2)》进行了公布,该报告以最终得分排名形式,对山东省内各企业“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公示。报告显示,在山东省政府公布的350家重点发展的工业企业中,渤海活塞荣获本次评估最高得分,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这个成绩,王洪波并没有表露出更多的惊喜,“现在信息化在公司已经成了共识,成为提升公司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归结当前信息化应用,公司已经建成了七大信息化系统和一个‘一体化闭环协同管理平台’(BH-GOA),全面支持数字化企业的打造。”
记者了解到,渤海活塞在生产车间内推广应用在线SPC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自动化、实时性采集,根据科学合理的判定,将产品质量控制前置化,转变检验为主为预防为主,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活塞专用设备制造系统,则为公司生产设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嫁接、创新,自制柔性制造全自动铸造机、产品加工线和全自动检测线,并进行模具加工中心的研制。来自产品研发的数字化信息向下游传递,CAPP、CAM与CAD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 CAD\CAE\ CAM\CAPP一体化,实现高精数控化设备生产制造;通过SCM供应商管理系统建设应用,帮助企业优化采购流程,与各个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减少物流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物料配送的精准度,实现公司与供应商的双赢,并且能够使公司对原材料市场的各类信息做出快速的反应,做到“同等物品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实现全球采购寻源……
近期,“渤海活塞”还成功部署了由北京慧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务提供的以建设“一体化闭环协同管理平台”为主的项目——公司所有信息化系统在该平台下实现了全面集成应用,这不仅是数据的共享,更是业务的集成。王洪波介绍,由“一体化闭环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企业日常管理流程的信息化落地及管控业务的闭环管理,主要包括日常管理流程以及资金费用、产、供、销、质量、产品研发等核心业务的一系列管控。简便了工作计划的实施及上一级任务的下发、接收、执行、反馈等全过程管理,同时还搭建了门户系统、邮件系统等,让业务操作简便,效率提升。“一体化闭环协同管理平台”根据人性化的设计,还增加了:绩效考核系统,实现以提升绩效为目标的企业KPI绩效考核;企业报表中心,为企业提供辅决策得重要数据和分析。
“两化融合”重塑工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现在渤海活塞逐渐从行业的追赶者变成技术的创新者,从两台PCXT机的“孤岛”直至现今“一体化平台”;从CAD设计、MRPⅡ物料需求到ERP资源需求,企业信息化的触角又延伸到了“两化融合”的更高层面。
从信息化的维度来看,渤海活塞信息化已渗透到制造业的末端,与工业化融合,实现了全部设备数控化、自动化制造。在产销协同作用下,客户的特殊需求贯穿于设计、报价、生产、检验、交付全过程;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设计各功能模块,将成本控制到了工序,变成本核算为管理预算,实现成本过程控制。信息化始终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流程,规范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和运作方式,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快速反应的企业经营机制。
2012年7月,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经山东省经济信息委员会推荐,成为山东省五家上榜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资金”计划单位之一。
而从工业化的维度来看,目前渤海活塞成立“博海精机”专用自动化装备公司,对现有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结合精益生产,使老设备焕发生机,生产工艺、加工过程全部计算机控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嫁接、创新,自制柔性制造权自动活塞加工线、活塞全自动检测线、活塞表面处理生产线,不仅实现了由信息化向数字化的迈进,且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投入成本,同时开辟了一个新的产业,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出口到中东、南亚、南美等多国。
【关键词】管理会计报告;风险管理;业财融合;企业价值
一、一般企业财务报告的困境
据了解,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会计人才不足、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到位、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等原因,导致会计核算不尽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对公司决策支持力度不大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滞后
会计核算是公司业务的数据化表现,只有在业务发生后才能予以确认和计量,加上会计准则本身的多种假设和适用前提(如会计分期人为割裂了企业的业务周期,而历史成本原则又会导致企业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和公允价值背离),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落后,导致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滞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且传播速度快,管理者希望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及时的、完整的、前瞻性的。
(二)晦涩难懂
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学科,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语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在每个场合都需要显示自己的专业性。然而,实务中我们常见的会计报告却充满了对于非会计工作者而言显得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这就给会计和管理者沟通带来了很多障碍。会计人员认为管理者不懂会计语言,而管理者又认为会计人员故步自封,不懂业务。这种“对牛弹琴”式的沟通方式都需要对方反思如何将会计报告编制得既通俗易懂又能透过会计报告反映出管理问题。
(三)重点不明
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中,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提供除了要求及时性之外,还要求重点明确,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企业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紧急问题。显然,由于会计人员对于业务、战略等理解不能和企业管理者同步,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无法全面客观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另外,会计人员的创新意识稍微欠缺,倾向于按部就班地分析财务报表,给出自己所理解的管理建议。显然,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要。
(四)视野狭隘
视野相对较窄可能是管理者对会计人员最直观的印象了。其实,会计准则及指引等从未限制会计人员积极参与公司业务运营、战略管理等。但是,实务中,众多的会计人员深度参与企业管理实践常常是缺失的,主要原因莫过于会计工作本身相对繁琐,耗费了会计人员大部分工作时间。同时,会计和业务部门的互动性不强,这种人为制造的藩篱阻挡了业务和财务的融合。试想,在此背景下,会计何以能做到“顶天立地”(顶天意味着会计具有高度的战略思维,立地则强调会计工作比较务实,能够接地气)呢?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构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并解释如下:
(一)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
模型右侧是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与现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保持了一致,其实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的理念主要来自于1965年创立的安东尼模型(AnthonyMod-el),安东尼模型将制造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分为战略规划层、战术决策层和业务处理层。显而易见,在企业实践中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与企业组织架构是无法直接匹配的。无论是集团型公司还是单个公司,企业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划分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同时,需要通过分级授权的形式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这对于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也不例外。有效的分层虽然保持了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纵向一致”,即从上到下保证了对公司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及有效执行,但是,过分清晰的分层也可能制约了公司的创新。毕竟,大家不喜欢被人为归属于某个“朋友圈”,这不但可能导致沟通效率的降低,而且还可能打击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只是作为管理需要而虚拟存在的,和企业的组织架构并不能直接挂钩。至于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所需的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除了可以参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所列举的以外,企业财务部门还需要做深入的需求调研来确定,同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和更新。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维度
从管理的角度而言,向不同层级提供的报告,其详略程度和重点是不同的。运营层所需要的信息通常是全面而翔实的,管理层则需要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把握重点,而战略层则从公司治理角度关注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风险管理和重大事项报告等。但是,向各个层级提供的数据不是割裂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在逐层上报过程中,除了提炼原有数据外,还需要根据本层次需求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其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指引虽然分别描述了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管理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但是并未抽取出各个层级所需报告的维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五个维度入手,即公司战略、内控和风险、公司运营、财务和税务、社会责任等,只是这五个维度在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受关注的程度不同罢了。现简述如下:
1.公司战略
公司战略如何制定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在分析内外部环境以及公司愿景后形成的战略如何执行却是大家所关注的。实务中,企业可以根据其规模及偏好使用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EVA等工具实现公司战略的落地。
2.内控和风险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国内外的理论体系已经非常健全,二者独立存在却又互为补充。内控方面可以参照财政部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风险管理则可以借鉴2017年9月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和业绩的整合》以及财政部于2018年8月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700号——风险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时,企业需要做好业务的风险矩阵和分级授权管理,这是企业流程和制度拟定的基础。
3.公司运营
公司的运营,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所处的价值链以及企业的盈利模式。企业可以利用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以及五力模型来判断企业处于行业价值链的位置并确立自己可能的相对优势,进而明确企业的盈利模式[1]。选择企业是靠产品(或服务)盈利还是仅仅靠商业模式盈利?比如,对于企业不同的产品,可以视其产品生命周期按照安索夫矩阵(AnsoffMatrix)的原理将其和市场有效组合,以将其盈利实现最大化。当然,在管理单个产品时,企业还可以使用波士顿矩阵(BCGMatrix)或者麦肯锡矩阵(McKinseyMatrix)进行分析,以明确不同产品的发展策略。
4.财务和税务
财务是企业经营的数字化结果,而税务则在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同步显示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同时关注企业的财务和税务状况。盈利是企业持续存在的基础,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不但可以揭示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盈利水平,还可以在某个方面预示企业未来的走向。从税务角度而言,依法纳税是企业的义务,但是,合法地进行税务筹划亦是企业的权利。
5.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近几年来,对于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而言,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越来越多。这说明主动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不但能够全面展示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可以促进企业的业绩(如果是上市公司,也许反映在股价方面)的提升。以上五个维度就像平衡计分卡所描述的,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果和原因;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其实现的逻辑思路是:如果企业战略清晰,在企业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可控的合理保证下,经过公司高效的运营,可以在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同时,获得广泛的社会美誉度。需要补充的是,在按照上述五个维度分析企业现状时,针对企业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区分重点全部分析,也许最后还得不到解决。我们的经验是:根据问题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大小以及需要解决的紧急性进行排序,优先解决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重点问题,不但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还要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解决问题的路径、责任人、所需资源、时间期限、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其防范预案等。事后,还需要及时跟踪,以真正解决问题。
(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
关于企业的目标,学界存在诸多争议,但大家倾向于认为企业应当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非仅仅为股东创造价值。基于此,我们认为通过上述五个维度的分析及实际应用,企业应当尝试着促成企业达成以下目标:(1)战略明晰。即企业战略在一定时期内是明确的,而且会逐级传递到公司的基层员工,以保证大家对公司战略理解的一致性和可执行性。(2)内控完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理虽然是两个事项,但是如果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相对完善的,其风险管理成效也会得到合理的保证。(3)经营高效。经营的效率是企业成功的基础,经营需要技术和管理的同步支持。(4)绩效显著。此处,绩效侧重于财务绩效,毕竟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持续的财务绩效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5)口碑良好。这其实是企业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
三、企业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用需要关注的事项
实务中,为了有效运用上述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有必要处理好以下七个问题:
(一)财务会计核算规范是基础
虽然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割是既成事实,但是,随着企业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和经济发展对会计要求的提高,财务会计和管理的和谐耦合发展却是大势所趋,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成就。管理会计报告所需的信息有赖于规范的会计核算,通过企业信息化建立一套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兼容的信息平台是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的重要途径。
(二)用户需求调研是前提
“客户第一”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企业内部,会计部门可以把其他部门作为内部客户来看待。不同的业务和管理部门对于企业会计报告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战略层、管理层和运营层的划分在实务中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存在交叉情形的。在调研中,会计部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跟踪等方式设计有效的管理会计报告样式并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批准。同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报告使用者的需要持续完善。
(三)需要具备企业业财融合的理念
对于以改善内部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报告系统,应当坚持“业务的边界即是会计的边界”的原则,会计部门充当既是监管者又是服务者的角色。基于此,会计人员需要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业务的开展状况,通过观察、交流和研读行业报告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同时,会计部门也需要通过培训和非正式交流等方式让业务部门了解会计工作。通过业务和财务的良好互动,增进了解,互相支持。其实,业财融合的主要目的在于形成公司内统一的商业语言,不但可以减少沟通成本,还可以改善企业绩效。
(四)善用各种管理工具
会计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离不开各种管理工具的应用,系列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也列举了常用的管理会计工具(部分还包含模型),使用合适的管理工具可以使得会计报告更具逻辑性。但是,每种管理工具都有自己的使用边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时,我们需要综合使用相关管理工具,一方面可以互相验证,另一方面取其所长为管理所用。
(五)做好标杆管理
企业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对标杆企业的研究。可以通过标杆企业网站或其公布的报告、行业研究资料等获取标杆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及其公司战略。全面了解标杆企业及业内其他主要竞争对手状况后,拟定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及其实施路径。这种“陪跑”的策略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弯道超车,或者在其细分市场实现其领先地位。需要提及的是,在获取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时,一定是从合法合规的渠道获得并尊重对方的知识产权。了解并非窃取,这其实也是企业职业道德的体现。
(六)加强信息化工具的运用
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孤岛现象可能在逐步减少,但并未消亡。消除企业信息孤岛现象的一个有效路径是通过信息化的平台整合企业的信息,包括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充分的信息共享才能保证其数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建立企业级信息化平台时,除了整合各种信息外,需要关注企业的信息安全,分级授权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保证企业的信息安全。
《工作规范》共选取4个方面10项指标作为对标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提供了一份《冶金计量管理对标信息年报》,以方便各单位从其他信息中获得有价值的对标信息。
1.对标主指标的选择
企业计量管理从工作范围上,大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物资计量、能源计量、计量设备、计量检定校准,这也是各企业内部计量职能管理职责分配的基本规则,在各冶金企业的计量管理机构都可以对应找到类似的管理科室、作业区等部门,所以4类对标内容均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对应。在物资计量方面,我们选取了3个指标。物资计量异议是衡量企业进出厂及厂际计量准确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反映企业贯彻“以用户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原则,我们特意选取“钢材销售计量异议率”作为对标主指标,用来衡量一个企业在计量方面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水平;“物资计量系统数据信息准确率”和“计量衡器远程集中管理度”主要是针对企业信息化手段在物资计量管理上的应用程度,体现各企业在物资计量管理中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能源计量近年来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内容。冶金企业是耗能大户,绝大多数冶金企业是各地区政府重点关注的节能减排单位,所以在能源计量方面选取了3个指标。“能源仪表计量准确率”主要体现企业能源计量仪表维护水平和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程度;“能源计量信息化采集率”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手段在能源计量管理上的应用程度;“能源计量仪表配备率”主要体现企业在国家强制标准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上的执行力。计量是工业生产的眼睛,计量设备管理重在过程控制。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中过程方法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计量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程度,我们把计量设备管理列为第三类内容,即“计量过程控制”。鉴于冶金企业的规模和计量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的特点,采用80/20管理原则进行分类,重点对AB类测量设备进行控制,即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A类)和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包括关键和重要工艺监测、质量检验、厂际能源消耗等)。我们通过“AB类测量设备周期确认率”这一指标来反映设备定期检定校准的程度,指标也引入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的“计量确认”概念,要求不仅要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还要实施验证,以确认满足工艺计量要求。“关键测量过程受控率”指标,主要是以贯彻ISO10012:2003为目的,在冶金企业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实现计量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要求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测量过程进行识别和控制,并采用量化评价方法来衡量关键测量过程的控制水平。计量校准能力是企业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的基本能力,是保证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准确控制的有力手段。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冶金企业跨越发展,许多企业在国际化上取得了重要进展,高端产品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计量校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我们在这方面选取了“校准认可项目”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计量校准能力获得国际认可的程度,选取“计量标准建标项目”来反映企业计量检定校准能力适应企业发展的水平。
2.对标工作机制
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会员单位均可参加行业对标,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参与对标的冶金企业于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度对标指标完成情况用电子版和文字版上报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冶金分会将对标年报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筛选出各项对标指标的标杆,同时也将各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年度对标结果于每年一季度由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反馈给所有参与对标的单位。只有参与对标的企业才能共享这些信息,并遵守对外信息保密的原则。对标单位可通过协会,也可以自行联系,在企业间进行深入探讨,互相建立对标标杆,改善自身业绩,鼓励各企业对行业对标提出建议或意见。
二、冶金计量专业对标工作的发展成果
《工作规范》的出台,清晰了冶金行业对标思路,统一了计量管理指标统计平台,给各钢铁企业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可以提供年度行业专业管理标杆,为各企业对标超越,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促进计量管理融入钢铁主业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了条件。
1.建立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对标指标体系,统一了专业管理指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冶金行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多次进行流程优化和整合,各冶金企业计量管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有许多已经不是单一的计量管理部门,更多的是综合性的职能机构或业务公司,在计量管理指标的定义和统计范围上无法完全统一。《工作规范》在新的形势下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的指标进行重新定义,并兼顾了新世纪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给计量管理带来的变化,创新性地提出了冶金行业计量管理对标指标并在全行业,这本身就是一项行业对标的发展成果,意义重大。
2.冶金企业间对标,有效促进了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近几年的对标工作中,主要是通过零散信息引导,并再次实地考察获取详细信息进行对标学习,许多企业获得了有益的信息资料,并综合应用到自身企业计量管理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了各自企业的计量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比如:太钢2007年才开始自己的校准实验室建设和申请,是太钢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根据行业内对标信息,将武钢校准实验室管理作为学习的对象,两次赴武钢计控公司参观学习,并请武钢计控专家亲临指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校准实验室管理,经过连续两年的申请,目前共有25项计量校准项目获得认可,新建计量标准10项,基本满足了近年来太钢JIS、ASME等国外产品认证的要求。钢材销售计量异议率的高低反映了用户对太钢的态度,为了降低异议率,太钢计量管理人员多次到济钢、莱钢、马钢等企业对标参观,学习兄弟企业物资计量经验,完善了出厂计量衡器管理,配置齐全了标准比对物,在计量系统上开发完善了标准物报警和数据比对流程,有效降低了出厂钢材计量异议,连续几年计量异议率从0.07吨/万吨,稳步下降到0.05吨/万吨,2012年实现0.03吨/万吨,接近6西格玛管理水平,有力地支持了太钢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三、对标工作的进展和展望
(一)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企业对内部网络的构建和信息技术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可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了跟上现代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步伐和在飞速变化的客观环境中生存,企业必须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和提供的资源来提高企业综合营运能力,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邵维佳、孙航,2010)。目前,网络信息数字化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先已经习惯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引进现代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企业积极推广、建设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开发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使用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等现代管理会计思想,使企业的经营与网络结合得更加紧密(邵维佳、孙航,2010),改变了古老的管理理念和组织架构,精简了各项工作流程,降低了成本费用,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增强了会计数据等信文秘站:息的准确度和质量。
(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企业管理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的必然趋势,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处理和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边志新,2012)。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管理会计和信息系统的一个集成,即认为是通过系统的现代化方法,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和其他非财务综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等处理,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各个环节一切经济业务活动计划、控制与反馈的需求,以帮助各信息使用者作出一切决策的统一系统(韩东平,1999)。它可以满足管理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客观环境,帮助管理者建设相吻合的激励机制,以促使企业各层次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风险分摊。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水平。目前,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ERP软件中的一个子系统,独立于ERP软件,具有独特专一性,主要通过电子表格等辅助软件实现决策管理功能等形式存在。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生产厂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以SAP、Oracle为特征的国外ERP软件供应商,以用友、金蝶为首的自主研发本土化ERP软件供应商以及以海波龙为代表的专门财务管理软件供应商。
三、国内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典型案例
(一)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后,烟台万华与时俱进。为实现公司未来3I国际化战略,解决企业资源分配问题,其首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全预算组织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成立相应管理委员会,引进先进的预算编制工具;然后结合公司内部战略规划、经营计划、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在数字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革新,实现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实施历程是规范化预算管理,即基于Excel表格辅助软件建立预算管理体系、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设置预算管理岗位执行相应职责等;全面预算管理与信息化初步结合,即引入OracleHyperion预算管理软件,简化手工操作、提高效率、实时考核并实现预算编制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与ERP系统融合,即采用SAP软件覆盖全面预算管理循环的全过程,再与SAPERP软件集成,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李俊彦、耿云江、何玲,2012)。烟台万华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第一,实现了公司战略与业务计划以及预算的动态联动,使得公司战略目标得以科学地、合理地、量化地贯彻落实。第二,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全额、全程”得以实现,全员参与,思想行动高度统一。第三,搭建了融入企业现金流、业务流、信息流和人资流的管控平台,实现信息高度共享,数据高度集成,为公司提供实时、快速、高效、准确的信息保障。第四,信息化作为实施预算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各系统集成,可以实现预算的事前控制和执行的事中控制,以推动目标的达成和对业务的约束。
(二)许继电气
成本管理信息化由于受到公司内部实施的部门绩效评价体系EVA与其成本体系无法兼容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许继电气不得不开始寻找更好的成本体系取而代之。因此通过需求分析和意见采集后,许继电气确定实施ABC(作业成本法)来确定成本信息和实现其战略目标。许继电气实现成本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思路是先厘清各事业部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再选择部分事业部进行试点后,在许继电气全面实施;最后把ABC理论模型建成电子数据系统,选择软件公司设计作业成本管理软件,系统生成产品成本报告(潘飞,2008)。通过许继电气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方便适时地进行成本查询、动态地控制和有效地分析企业成本,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和规划,为企业决策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过程中对预算成本、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的分析和控制,可以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与此同时,还能够满足内外部不同层面的成本信息需求;能够提供变动与固定成本、可控与不可控成本、闲置与非闲置成本等不同分类标准的成本信息。 四、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现状
纵观上述两个国内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典型案例,可以直接分析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重视度不够目前,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只有一些现代化程度高的大中型企业或集团才实施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例如一些上市公司(王大江,2012)。而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够深刻且没有给予重视,又由于自身的弊端和发展的阻碍,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有着一种望尘莫及的感慨。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并不理想,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实施或极少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使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受到阻碍。
2.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已进入各个领域。基于国家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得到飞速发展,并且惯性地认为财务核算重要,轻视管理会计。此外,管理会计软件的功能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无法应用(陈宏丽,2013)。另外,戚啸艳、胡汉辉、赵红英(2006)对ERP效能进行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管理会计功能信息质量满意度显着逊于财务会计,客观地证实了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低的事实。
3.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经营机制不匹配如今,全国各地各种行业类型的不同规模大小的企业众多,其自身经营理念和机制的设计也大相径庭。而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已经实现其根本转变的企业少之又少,企业的责、权、利并没有真正统一,缺乏相应的激励、监督和约束。部分企业只重视眼前效益,忽略可以借助管理会计规划、决策与评价能力来站在战略层面上关注长期目标。因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程度与企业管理水平相关,所以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即使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也难以得到其应有的效果。
4.会计人员水平不一据财政部统计,中国目前已拥有1400万财务工作者,其中80%的人在从事财务会计记账等基础性工作,但在中国需要既懂财务知识又具有战略决策思想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竟达到300万的缺口。现有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在实务中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受阻。
5.管理会计信息化所依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目前,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相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考评系统等的不完善使内部控制在责任会计方面流失于形式,相应环节的调整和流程的优化十分欠缺,建立的速度和进程缓慢,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弱化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并限制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王昱,2012)。
6.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原模式并存正如许继电气从开始变革企业管理到实现作业成本法(ABC)管理会计信息化这一过程中,公司起初实施ABC时,考虑到此方法的新鲜性,一直是处于尝试和实验阶段;然后进一步应用,采取先局部后整体的推广方法,给大家一个过渡期与接受期;最后为弱化不适应性和谨慎性原则,将原有模式和新方法并存(崔国萍等,2012)。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症结之原因分析
管理会计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也尚短,所以企业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系统差异性短板的制约。
1.外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与所处的外部客观环境,国家经济走势、习惯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等息息相关。大环境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一个从适应到融合的中间期以达到齿轮的完全啮合。此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也会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意见,规范管理会计行为,而我国相关体系的建设仍待调整与完善。
2.内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具体对象是企业自身,故企业内部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是为企业管理进行规划与提供决策和全面预算与绩效评价,其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推广。
一是企业管理者、管理会计信息化执行者等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效果的好坏与否,一定程度上与企业领导者对其态度相关。懂得管理会计知识,具有卓识远见,并愿意花费巨资进行研究与建设的企业人,最后可以实现系统的完美兼容并提高企业价值。
二是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和设备等投放也决定着管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快慢。企业的现代化水平与信息系统的使用程度首先使企业进入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时代,在此基础上较容易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
三是企业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定位及其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设定深深地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应用。如注重成本的控制、预算的管理、绩效的评价、长期的经济效益、国际化的战略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就将会被推到核心位置。
3.不同信息系统间的差异性鉴于国内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为响应号召和自身对利益的追求,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将多种不同的应用系统引进企业管理中,例如OA办公自动化系统、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因为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所以这些系统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开发技术、来自不同的软件厂商、启用的时期不同,导致了系统间兼容性差。需要系统的使用者再投资研发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信息数据链。此外,软件供应商之多、企业引用管理会计系统方式的不一样、开发技术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来自不同系统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等基础数据的不统一,阻碍了信息化前进的脚步。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应对策略
经过上述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在国内典型案例的介绍、应用现状的总结和实施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分析,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建设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对
策略。 1.构建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其中法律环境是重要的外部环境,加快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变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形成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成长的良好培养基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只有在健全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下才能实现,其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才得以有效地运行。
2.营造适合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内部环境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应从企业文化、企业人才、资金保证和内部控制体系四个方面来完善。首先,构建一种正确的可以推动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上至股东、董事下到每一个员工都正确地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感受先进管理理念带来的氛围,接受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价值取向;其次,储备足够全面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功效,将其带到企业管理的制高点;再次,提供强有力的后台资金保障;最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供管理会计信息化赖以生存。
企业从传统商业环境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环境后,财务信息整合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的特点,对财务信息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按照“识别-评估-实现-反馈”的思路探讨了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和运行,并初步探讨了其运行有效性的评价问题。通过财务信息的整合,企业可以从整体层面分析财务业务活动,满足了新环境下的管理需要,且更好地解决了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问题。
关键词:
电子商务;财务信息;信息整合系统
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现代物流业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国民的经济生活模式。在传统商业环境下,企业各部门数据自采自用、信息不能共享,企业的管理工作缺乏从企业层面出发的总体架构,不同部门间缺乏联系,造成信息的“浪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商务活动变得更加依赖于信息的流动、信息配置和利用、不同部门间的信息流动控制,只有“信息流畅”的企业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反馈信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逐步迈向动态化、标准化和协同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资金流动”,已经延伸到“信息”。“信息”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为了探讨企业整体层面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更有效的处理信息进而从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试图对财务信息整合系统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信息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面向用户的信息整合研究。面向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进行信息整合是合理利用信息的有效途径,为用户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和优化界面提供支持平台。相关研究从用户的角度来设计整合系统,分析用户需求、确定整合内容、完善信息共享机制,顺利实现整合【1】。②面向知识管理的信息整合研究。面向知识管理的信息整合是以信息整合为基础构建,是提高企业机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旨在实现其内部的知识共享,提升用户的服务价值。相关研究通过建立面向知识服务的知识仓库,用来整合和分享知识,最终实现相关各部门的知识服务功能【2】。③面向决策的企业信息整合研究。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商务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企业的信息管理由面向过程向面向决策转变。相关研究通过从企业决策需求出发,如面向供应商、面向客户建立信息整合系统,增强企业信息集成的智能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跨越性转变【3】。综上所述,现有的信息整合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面向对象的信息需求建立共享机制,而对于企业层面的信息共享系统,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管理层所需要的信息整合方面的研究较少。为了探讨企业整体层面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更有效的处理信息而从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财务信息整合系统,以实现财务信息的优化配置,使财务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从而充分发挥和挖掘企业财务信息的价值。
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的整合
2..1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的重新界定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是财务信息的不断输入和输出,经过反馈再次重新输入的循环过程【4】。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关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或行动时所必需的【5】。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以信息流为核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新型商业模式正在逐渐生成。
(1)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全程参与。
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具有时效性、多样性和全面性等特点,这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从静态的事后核算向动态的全程参与方向发展。即财务管理参与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记录各个流程所产生的信息,再将信息传递给信息需求方,完成信息的沟通,协同完成公司的各项活动。
(2)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核算与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业务的协同管理是基于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集成,会计数据与业务数据融为一体,极大的丰富了财务信息。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核算与管理模式下,只要业务信息转换成会计信息的规则制定正确,就能实时、高效地生成会计信息,业务系统的单据可以直接生成财务凭证,真正做到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无缝对接【6】。
(3)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模糊分工。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与业务协同进行处理,以往由财务部门处理的大多数核算业务将按其业务发生地点归案到制造、营销、供应等部门来完成,财务部门内部的人员分工、岗位设置也将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将与其他部门相互融合,呈现模糊分工状态【7】。(4)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者统一”是电子商务商务模式的重要特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并非独立存在,任何一笔交易,都是这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业务的产生,都会产生资金的流动和使用价值的让渡;如果没有物流的保障,资金流便不能有序的良性流动,业务活动也难以正常运行;如果没有信息流进行后台支撑,资金流、物流都无法有效运转。因此,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统一是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应有的特性之一。综上,本文认为,不同于传统的财务信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信息是涵盖了资金流信息、信息流信息、物流信息在内的广义的财务信息,即电子商务下产生的所有与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关的信息均归属于财务信息。如图1所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财务信息是企业财务、业务、管理活动所产生信息的集成。
2.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的目标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信息整合是指将前文重新界定的财务信息通过数据库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增值【8】。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信息整合的总体目标是满足企业财务与业务活动的信息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体目标如下:
(1)保证财务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一切信息均具有时效性,只有被及时获取、整理的财务信息,才能成功的为企业创造效益、规避风险【9】。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供求双方之间的距离,这种信息的时效性也就更显得突出。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一大目标,就是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得从任何一个信息源获取的信息均能够及时为需要该信息的相关部门所获取。
(2)降低财务信息传递的成本。
如图2所示,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分为以下过程:①信息获取;②信息分析,生成财务决策(筹资、投资,营运资本管理);③财务管理决策执行;④进一步获取信息评估决策的可行性。企业通过财务信息整合,可使企业内外部分散的数据或文件等各类信息都被有效的管理起来,经过不断的分析、整理成为有用的企业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的成本。另外,基于财务信息整合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结合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等技术为企业决策层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依据,降低财务管理决策成本。由此可见,企业通过财务信息的整合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信息传递的成本。
(3)提高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的利用率。
财务数据是财务信息的载体,但同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有效的财务信息又往往淹没于海量的数据之中,使得企业对于财务数据的真实利用率偏低。经过整合后,财务数据以有序的方式被储存在一个大容量的“数据仓库”,便于需求者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得到企业决策所需的有效信息,从而提高财务数据利用率。同时,丰富的财务信息在整合后能够更便捷高效的传递给每个信息需求者,供其作出有效决策。综上,财务信息的整合提高了财务数据和信息的利用效率,使得财务信息的最大增值成为现实,创造了规模化的收益和企业效益。
(4)提升现有信息系统的综合效能。
利用信息整合技术可以将现有信息管理系统与新建信息系统统一集成到企业信息平台,解决不同应用系统、异构数据库间的集成问题。通过分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渐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而增加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操控能力。
3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及运行
3..1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原则
(1)完整性原则。
即在财务信息整合系统中要保证财务信息对象的完整与全面。根据财务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或服务目标确定数据源,根据数据源建立应用系统,确保各应用系统的财务信息通过有机关联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另外整合后的财务信息整合系统应涵盖原应用系统的所有功能。
(2)经济性原则。
在构建财务信息整合系统时,对于一个稳定持续经营的企业,其信息分析、产生决策和决策执行一般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视作固定成本。因而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变动成本:一是信息获取成本,如部门内部搜集和统计信息的人力物力,不同部门间沟通导致的时间成本等;二是财务管理决策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所导致的损失,如资金闲置产生的机会成本,资金短缺导致发展速度受到质疑的声誉成本。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要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最经济性的决策。
(3)整体性原则。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局参与性,企业必须从整体出发,兼顾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来构建财务信息整合系统。一方面,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整合系统的构建,使构建的系统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方向相协调。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信息能力来构建整合系统。如果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则便于整合体系的构建;如果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或者员工信息操作能力和新设备的接受能力比较低,则需要首先完善最基本的信息基础设施,并适当的考虑到人机交互UI(用户界面)的可接受性。
(4)动态性原则。
即财务信息整合系统能够适应数据动态变化和信息使用者需求随机改变的状况。满足动态性的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能够把各种类型的数据、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到系统中,能够及时增加动态变化的数据。
3..2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思路
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目的是为财务人员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使其做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基于此,本文通过集成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按照“识别-评估-实现-反馈”的思路来完成整合系统的构建。
(1)识别现有信息。
企业所掌握的信息很多,相对独立的分散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有序整合的第一步就是对其加以识别,本文采取“一纵一横”的思路来分析。纵向来说,按照企业价值链来识别信息源,可以完整的识别出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所有的信息,保证了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同时通过企业价值链,各信息将被串联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横向来说,对于按企业价值链识别出来的信息,通过信息检索分类并汇总到所属的应用程序,各应用程序还可以依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如业绩考核、销售量变动情况等来增加相应板块,查找并归集该板块所需求的信息,更好地为所在部门服务。
(2)评估企业信息管理基础。
信息管理基础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信息化基础和员工素质。对于信息化基础较好的部门,可以通过对现有部门信息体系的修改,将其直接变为整合体系的一部分。例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销售部门一般会有自己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情况下可以维持UI界面不变,只需将销售部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链接到整合系统中即可。而对于信息化水平较低,员工信息操作能力较差的部门,则可能需要对该部门现有信息管理体系进行一定程度的重建。而在构建新的应用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可理解性、可操作性,尽量采用简洁、直观的信息录入、调用方式。
(3)确定整合系统方案并加以实现。
识别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企业具体的情况,实现整合系统的构建。整合系统的功能包括整合数据和挖掘信息两个方面。整合数据,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用于收集和处理企业内外部产生的数据;挖掘信息是指根据财务管理目标,从收集的财务数据中挖掘、分析出有效信息,实现对各类财务信息的整合管理。而为了实现上述两个层面的功能,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整合层面划分为应用系统层、通用服务层、数据层三个部分。系统层,即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所建立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用于分类汇总和处理面向对象的财务信息,;服务层,即对应用程序所获取的财务信息进行处理时所依托的媒介和平台;数据层,即建立云数据库对企业各类数据进行管理和实时更新,它涵盖企业财务信息的方方面面,可依据企业的需要进行相关设置。在制定整合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中,要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控制系统实现成本。具体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外部招标等。
(4)反馈系统运行效果并及时修正。
根据动态性原则,系统能够评价运行效果,根据数据形式和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情况来不断修正系统的相关功能,使运行效果更加符合企业的现时需求。
3.3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
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结构模型图如图3所示,由应用系统层、通用服务层、数据层组成,应用系统层包括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自身信息处理系统、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进行信息沟通所产生数据的信息存储系统以及从企业门户搜集信息的企业门户平台信息存储系统。云数据库的信息是由各应用系统的信息实时步并汇总而来,云数据库所要求的权限较高,信息设置也最为复杂,是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主要依赖的信息平台。由于云数据库具有综合性,下面将对各个相关应用程序的功能及运行方式进行研究。
(1)企业内部各部门应用系统。
根据企业价值链顺序来识别信息,将价值链节点上识别到的信息分类存储至各部门应用系统中,在应用系统中将获取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传递。应用系统中的财务信息被实时同步到云数据库中供相关各方使用,同时云数据库还会对来自各应用系统的实时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将必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各应用系统,帮助相关部门及时更新数据或修正决策。例如,某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季度增长10%,销售部经理根据市场情况初步设定下半年增长率为15%。销售部门应用系统将这一信息传递到云数据库后,整合系统根据预期销售增长和财务系统中的资金信息分析企业资金情况,将筹资需求、可接受资金费用信息反馈到财务部门数据库中,由财务经理筹集所需资金。财务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发现受宏观政策影响,筹资计划仅能完成80%,向云数据库反馈后,云数据库决定将筹资计划受挫对预期销售增长率的影响反馈到销售部,销售经理据此将下半年增长率修正为12%。同时,企业原计划在本期投资3000万元用于技术研发,然而在实际研发中发现技术难度远大于预期,加之外部技术条件近期内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上出现拟开发的类似产品,继续研发的价值大为降低,到本期7月份公司做出终止该研发计划的决定。此时该项目本期已投资500万,故下半年企业获得2500万自由现金流。财务经理根据整合系统中的工作日志,发现销售部门最初对销售增长率预期为15%但受限于资金情况调整为12%,遂向销售部门确认市场需求仍能支持15%增长率。确认后,财务部门在整合系统中调整了生产销售资金使用计划,将前述250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生产部门通过整合系统获知该信息后做出相应的调整生产计划。
(2)面向客户应用系统。
在企业内联网上创建面向客户应用系统,其各种原始数据来源于企业与客户交往的一切运营过程和运营管理过程,并根据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集成,以便综合管理和决策应用,形成对客户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应用。在面向客户应用系统中,对企业大宗客户的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各个客户的应收款金额、账龄和客户的信用等级等信息清晰可见。当客户发出供货请求时,面向客户应用系统便将该客户的相关信息同步到云数据库中,云数据库经过分析和评价做出决策,再将信息反馈回面向客户数据库中去。例如,假设客户A为企业的稳定客户之一。通过面向客户的应用系统发现,客户A在每年6-9月会有一笔300万的订单,且该客户的信誉、资金状况均为良好,这部分信息已被同步到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分析从而进行相关提醒设置。整合系统将按照预先设置在5月底向面向客户应用系统进行预提示,指导财务部门进行预审批并预留出所需的营运资金。当7月份面向客户应用系统实际收到购货请求时,由于财务部此前已经做足准备,审批、资金等的到位速度得到大幅提升,极大的增加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3)面向供应商应用系统。
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设备、动力等物资资料的提供部门都是企业的供应商,来自这些供应商的情报科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面向供应商的信息共享,加强对供应商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和供应商进行及时交流,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效率。在运行中,企业内部部门应用系统产生的原材料库存情况数据会直接同步到云数据库中,当原材料库存低于某个限额时,云数据库便会像面向供应商应用系统发出供货邀请,面向供应商应用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决定向哪家供应商下订单。通过统筹企业全局财务信息而做出的请购决策,既不会造成原材料缺货或供应不足,也不会带来原材料的大量积压,可以实现合理的库存管理或零库存管理,从而节约企业的经营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例如,供应商B为企业供应商应用系统中经过筛选的合格供应商之一。当前述A客户6-9月300万元订单的预期通过云数据库共享到面向供应商应用系统中后,该应用系统将以邮件方式向包括B供应商在内的多家合格供应商提出要约邀请,金额为足以完成100万订单的原材料,并在要约邀请中提出声明,如A客户真正下订单后,接受要约邀请签订合同的供应商有权将合同范围延伸到剩余200万元订单所需的原材料。待各供应商报价后,企业经过分析最终选择与B供应商签订合同。
(4)银行、政府等外部应用系统。
通过建立企业的内部网与政府、银行等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连接,建立企业与政府、银行等机构之间的网络信息通道,能够及时了解政府、银行等机构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度,并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政策支持。
(5)企业信息门户平台。
企业信息门户平台用于鉴别用户,识别用户的角色及请求,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入口,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企业信息门户的建立,既可以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广泛获取来自于社会各界的公共信息,又可以依赖信息门户扩大对外交流,展示本企业形象,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宣传企业的产品等。
3..4整体视角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运行
整体视角下财务信息整合系统运行的框架如图4所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通过财务信息整合系统进行财务信息的传递与共享,降低企业及相关各方获取信息的成本,并且增加决策的准确性。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是指由企业的财务活动、业务活动及管理活动产生的信息,外部财务信息则是由债权人、债务人、供应商、客户、其他相关利益者及政府部门所产生信息的集成。整体视角下,参与财务信息交流的相关各方既是财务信息的提供方又是财务信息的使用方,是财务信息整合系统建立的主要受益对象。整合系统通过各应用系统跟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相关者进行对接,实现信息的交流。企业内部各部门通过检索整合系统中的各应用系统直接获取相关的财务信息,作为生产经营和财务决策的依据;成型的经营和财务决策又会通过管理活动对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其信息再次反馈到财务整合系统之中去,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外部相关各方依据所拥有的权限,登录财务信息整合系统查找和检索所需要的信息,去指导外部相关者做出相关决策如请求合作,追加投资等;外部相关者在整合系统中的操作会通过整合系统传达给企业,为企业增加了有效的外部信息来源。因此,整合系统建立最大的受益者是企业本身,一方面体现在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体现在外部利益相关者拥有更多与企业进行交流的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优势。财务信息整合系统是整个框架的核心,是信息采集和处理的中央平台。财务信息整合系统通过数据检索、数据挖掘等功能收集所有相关各方的财务信息于相关应用系统中,云数据库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收集和仓储。而对于收集的信息,通过大数据处理的方式挖掘出有效信息,将之反馈给各部门应用系统。由于各个应用系统之间进行财务信息交流时所使用的信息语言有可能会不同,因而会导致信息交流不畅,这就要求企业把数据格式统一。企业可运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通过对相关财务信息增加标记的方法,为企业内外部收集、处理和转换财务信息【10】。以这种语言为基础,通过对网络财务报告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可以将网络财务报告的不能自动读取的信息转换为一种可以自动读取的信息,更加方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批量需要和批量利用。
4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信息整合系统
运行有效性评价财务信息整合系统的构建是为了优化企业信息系统,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首先,系统是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整合而不是推倒重建,构建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从而避免系统构建成本。另外,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加法”即通过对相关、互补信息的共享,提高企业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量,从而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减法”是对于同一信息减少冗余的信息入口,避免信息搜集中的重复性工作。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该系统的运行有效性应当从系统效率、系统效用、系统成本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企业可根据该评价结果对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
(1)系统效率。
系统效率是指整合系统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的能力。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信息错误的能力,二是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①发现信息错误的能力通过信息冲突率来进行衡量。在整合系统运行情况下,各部门间信息实时同步,不同部门间信息相互矛盾的概率几乎为0,若因人员疏忽导致偶有差错也会立即被系统发现并提醒相关部门核对;在传统情况下,最新信息不一定能及时在全部部门间同步,因此会有一定的信息差错率。②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处理及时性来进行衡量,当企业资金等其他需求变化时,企业是否可以及时做出相关决策并实施运行。
(2)系统效用。
系统效用是指整合系统对财务管理成果的提高,可以综合选择使用多种方式来衡量管理效果的改善。例如,在整合系统作用下,企业能够结合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信息,对企业运行情况做出更精准的预测,企业不再需要投入太多的保证资金,因此在同等情况下可以降低营运资本需求量,提高现金比率。而对于系统的专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则可以通过第三方评估和对内部员工的问卷调查来进行评估。
(3)系统成本。
系统成本是指企业为构建系统需要投入的成本,用以跟企业的效用提升进行对比,包括系统构建成本和系统运行成本。系统构建成本是指购买或开发整合系统的付现成本、培训现有员工使用新系统的成本等。系统运行成本是指向系统技术维护人员支付的工资,以及向系统开发公司支付的使用费、技术支持费用等。综上,可能的评价指标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对于系统运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很多,如质量审核评价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取适合公司自身的评价指标,本文不做深入探讨。
5结语
本文基于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从企业全局出发,以财务管理角度为切入点,阐明了企业信息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企业价值链为线索识别信息,按照“识别-评估-实现-反馈”的思路,构建了一个以总数据库为核心,以企业内部各部门为单元建立的内部数据库和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方为单元建立的外部数据库为具体实施者的整合系统。本文的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企业构建财务信息整合系统,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日,王宗宝.近十年来我国信资源整合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5,33(2):157-159.
2霍汉强,欧启忠.面向知识服务的高校数字资源整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94-96.
3张公一,刘琳,孙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2,30(7):985-988.
4娄文辉.从信息理论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114.
5黄科舫,翟姗姗,李楠.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实践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0,28(4):620-624.
6刘岳华,魏蓉,等.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会计研究,2013,(10):51-58.
7杨修,姚梅芳,杨涵.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5):46-49.
一、建设原则与目标
依据《合肥市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规划指引(试行)》文件精神,以“公共服务、集聚资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原则,在县政府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统筹规划建设完善中心服务平台建设,围绕肥东县创业创新的服务诉求,创立塑造一流的省、市示范中小企业公共示范服务中心平台。项目建成可实现在线上线下为肥东中小企业和创业需求者提供境外市场推广、政策咨询辅导两大特色服务以及工程咨询、创业辅导、财税咨询、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技术创新等类基础服务类项目,为全县各类创业者、中小企业和服务者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二、建设内容与模式
(一)建设内容
1、物理平台建设。按照合肥市双创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窗口功能,拟在肥东县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第1栋标准化厂房第2层(由政府免费),建成1200㎡的线下窗口服务平台和与市枢纽平台对接的线上网路服平台。
2、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与枢纽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包括平台网站,平台管理系统和平台特色服务等内容。
(二)建设模式。前期会同县财政局共同商定选择委托安徽天方工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在肥东成立的合肥翰成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或者运营条件通过企业报名参加后招标确定采取招投标形式,择优选择专业中小企业服务公司与政府签订合同,由其负责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硬件投入由运营公司负责投入,竣工后经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主管部门验收通过后,由县财政局指定一家审计事务所对实际投入进行审计,根据审计金额,给予运营公司实际投入60%补贴。
(三)工程建设期及所有权。计划3个月完成窗口服务平线下服务场地和线上网路平台建设,服务平台所有权为县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所有。
三、运营模式
(一)运营模式。服务平台由肥东县经信委牵头组织筹建,全程对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进行监督与监管。管理上实现双重领导,在行政上属于肥东县政府,业务上接受市中企业局、县经信委指导。运营费用采取市场化和县财政补贴方式相结合模式,县财政补贴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服务平台的运营费。为加强服务质量,平台设立投诉电话,接受投诉和举报监督。
(二)运营商的选择。通过招投标方式委托专业的中小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服务平台运营,运营商独立运营,单独核算。
(三)平台入驻模式。拟筹建的肥东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涉及工程咨询、创业导、财税咨询、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等内容,对于服务机构的入驻来源一是通过招商渠道引入,拟入驻服务企业和项目由县经信委和有相关服务职能的县直机关部门推荐报备同意。二是由运营商引入。需由县直有关部门、运营商和县经信委协商,对符合标准的服务机构同意入驻,窗口设立的每个服务项目引入机构不得少于2家。
(四)委托运营期。委托运营期暂定3年,以双方签订委托运营协议为准,合同期满后另行续约。
四、服务内容见附表
五、运营管理
运营公司要按照合同约定确保正常运营,在省、市、县日常检查和调研中,要做好接待汇报、整改落实等相关工作。运营企业年服务不少于100家企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县经信委和运营单位签订年度服务任务目标。进入平台中介由运营单位、县经信委、相关主管部门共同推荐进入入驻,每年年末县中小企业局、运营公司对入驻中介进行满意度测评,满意度低于80%的中介机构退出中心,重新选择新的机构进驻。
六、运营费用补助
(一)补贴范围。涉及行政审批的前置性有关中介服务。服务的企业均应为在我县登记注册并纳税。
(二)补贴标准。为实际运营营业收入的60%,最多不超过100万。
七、运营绩效考核及退出机制
委托管理运营商在合同期内实行年度考核机制。因故不能履行协议,造成管理混乱,无法满足服务要求的予以取消运营资格。连续三年不达到预定任务目标,予以取消运营资格,重新选择。连续三年超过任务目标,建议县财政适当加大支持力度。
八、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成立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组,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委),涉企服务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的双重优势,形成一套系统的服务功能,为全县中小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落实政策扶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服务平台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加大对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吸引和带动社会投资,加快推动服务平台建设。
(三)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由县经信委、县发改委、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环保局、县市监局、县金融办等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要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完善管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四)加强指导宣传。县经信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指导和服务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情况,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要发挥网络、报刊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服务平台的宣传,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服务平台功能。
附:肥东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服务清单
肥东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7月10日
肥东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服务清单
序号
类别
项 目
内容
窗口地点
备 注
1
中心窗口
工商注册办理
提供注册公司相关的服务内容,如核名、注册登记、变更、年审、银行开户,进出口备案、海关登记、商检备案等;
中心大厅
市场监督、银行、海关等
2
中心窗口
企业财税咨询
税务登记、纳税申报与缴纳、发票领办、出口退税申报、进口关税减免申报,财务年度审计和专项审计;
中心大厅
税务、海关、发改委等
3
中心窗口
企业资质申报咨询
高新技术企业、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品牌示范企业、量化融合示范、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程技术中心认定、龙头企业、农业示范区(基地)等相关业务咨询服务 ;
中心大厅
科技厅、质监、经信委等
4
中心窗口
管理体系认证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0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AP认证、HACCP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FDA注册认证等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咨询服务;
中心大厅
认监委、质监
5
中心窗口
项目建设审批
工业项目投资立项审批,环境评价批复,安全生产预评价、项目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许可、工程设计、消防设计审核、开工建设报建、项目竣工验收等全程的项目建设咨询服务;
中心大厅
土地、环保、安监等
6
中心窗口
产 品 认 定
无公害农场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省级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相关业务咨询服务
中心大厅
农委、经委、科技厅
7
综合服务平台
政策宣贯与辅导
企业在中心注册并依据系统填报相关信息,中心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行业给予企业提供各级政府的扶持产业政策宣传和申报辅导以及各类扶持政策申报;如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科技进步奖、产业化专项资金等;
综合办公区
8
综合服务平台
技术研究咨询
企业标准制定、地方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制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科技部门的技术攻关项目申报等咨询服务;
综合办公区
9
综合服务平台
科研成果转化
根据企业工艺和产品情况,针对性的给予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工艺,同时帮助企业进行成果转化或转让。
综合办公区
10
综合服务平台
法律服务
提供法律咨询、代书、商务谈判、案件以及与企业相关的各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查询等;
综合办公区
11
综合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
商标注册、专利检索、专利申请、软件注册权登记、版权登记
综合办公区
12
综合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管理
商标、专利侵权维护服务,专利年费监控提醒、专利许可/转让办理,示范知识产权企业申报等咨询业务;
综合办公区
13
信息服务平台
线上入网接口
通过网站、移动、微信等互联网技术进入中心平台享受各项服务内容,开展预约、信息、业务咨询与服务评价等活动;
综合办公区
14
信息服务平台
网络推广
为企业提供网站开发、制作维护、企业内部局域网的组建、维护,服务器租赁托管、域名注册申请及网络宣传推广;
综合办公区
15
信息服务平台
信息化管理
采集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数据,为企业定制财务管理系统、仓储管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升级服务;
综合办公区
16
创业创新平台
创业评估
由创业导师、咨询师对创业者提出创业项目从项目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评价进行评估,给予出具创业投资建议书。
综合办公区
17
创业创新平台
创业辅导
创业导师对创业者提供一对一的专业辅导,从项目的运营模式、技术、资金管理、团队组建给予培训和实施方案,并定期开展创业沙龙交流会。
综合办公区
18
创业创新平台
SOHO之家
专业的进出口贸易人员创业辅导,对从事国际贸易创业给予市场开拓技术辅导(阿里平台、环球资源、中国制造平台操作技术培训,E-BUY等国际电商平台操作辅导)GOOGLE等推广技术辅导,以及提供货代、报关报检、进出口等。
综合办公区
19
创业创新平台
产业升级
给予现有的中小企业在产业升级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如智能工厂、数字车间、两化融合与传统制造技术改造等服务。
综合办公区
20
金融服务平台
平台众筹
给予创业者或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项目给予在中心平台项目众筹信息,线上完成项目投资资金的信息对接;
综合办公区
21
金融服务平台
银行贷款
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采取质押、担保、互保等多种形式融资;
综合办公区
22
金融服务平台
股权融资
引进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与企业对接,对需求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以及上市融资咨询服务与辅导。
综合办公区
23
培训服务平台
管理培训
定期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培训服务
综合办公区
24
培训服务平台
人才培训
联合合肥高校引进高端技术人才,采取企业人才需求数据,针对性的选择销售、财务、技术工等委托专业性培训。
综合办公区
25
培训服务平台
政策培训
按行业划分定期开展适合企业获得扶持资金支持的政策性培训。
综合办公区
26
工程咨询平台
工程投资项目
用于内部决策的投资机会研究、商业企划书;用于备案或核准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用于争取政策资金的资金申请报告、银行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办公区
27
工程咨询平台
国家投资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用于审批决策的工程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咨询和招标服务咨询,规划咨询等。
综合办公区
28
公共服务平台
机械加工
提供设备租赁、销售和产品代工服务以及工装模具设计,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等服务;
综合办公区
29
公共服务平台
绿化工程
为企业提供绿化设计、苗木花卉供应、栽培、代管等服务;
综合办公区
30
公共服务平台
环境评价
提供环境安全影响评价咨询服务、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
综合办公区
31
公共服务平台
安全评价与评估
为企业提供安生产评价与安全标准化咨询与评估及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咨询等服务。
综合办公区
32
公共服务平台
人力资源招聘
内容摘要:会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密切联系,会计信息化是如今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所在。通过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会计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现状、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 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飞跃推动了会计的飞跃,网络技术的飞跃促使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了会计信息化。会计界很多学者已经对会计信息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和研究。笔者总结如下:谢诗芬教授(1999)强调会计信息化的本质作用是一个过程,利用的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作用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何日胜教授(2000)认为,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运用在会计上的变革,它更代表的是一种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崭新的会计思想;杨周南教授(2003)认为,“会计电算化”应该改称为“会计管理信息化”,简称“会计信息化”比较确切;王文莲教授(2007)认为,“会计信息化”之词脱胎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的信息技术化及其进程。总结分析以上各种观点,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利用企业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新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融合的现代信息系统。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变革方面有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取得的效果不很理想。据权威机构调查:在对互联网的应用中,虽然有74%的企业建立了互联网站,但是建立网站质量较好的企业仅占28%,而且行业和地区发展也十分不平衡:从安全状况看,有55.5%的企业没有防火墙安全设备,64.9%的企业没有审计系统,67.2%的企业没有监测系统,72.3%的企业没有建立网站自动恢复系统。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部分实现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计算机辅助设计)、OA(Office Automation,简称办公自动化)、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企业占70%-80%,全部实现的企业均不到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核心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虽然得到大部分企业的重视,有63%的计划建设,但已实现的企业仅有2.9%的比例。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有70%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投资不够,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合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8%-10%比例的水平相距很远,还有62%的企业认为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因此,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找出策略,逐项实施,来推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快速而又健康地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
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很多,但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人员却很少,不能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结合应用,这样就造成了会计信息化人员知识的片面性。另一方面,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又没有会计知识。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人才的缺乏就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很大部分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都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信息输出的速度,而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有些会计人员甚至认为,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实现会计信息化,所以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不够重视。其实,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滞后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的会计理论几乎没有考虑计算机以及网络进入会计领域所引起的变化,严重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三)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和标准性
企业的财务软件很少能做到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企业各自为战的局面。目前,各企业所使用的财务软件缺乏通用性与标准性,数据库记录也没有严格的标准格式,只是从本企业的目的出发,应用模块仅局限于账务处理和报表处理,信息共享性很差,核算的会计信息并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四)会计信息化配套法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第一,法规不完善。现行的会计法规制度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手工会计模式基础之上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会计法》等若干有关会计核算和管理的法律, 但缺少针对会计软件合法化的条款。比如:现行会计法律制度体系是以手工会计为主要假设,在法律效力上,是以盖章签字为认定标准。但是,在目前的信息化条件下还是空白,这就使目前的信息化不能完全摆脱纸质文件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优势的发挥,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
第二,制度不健全。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欠缺,使得会计信息化不能正常地运转。由于有关数据安全保密的制度不健全,导致我国会计信息化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不强。目前,我国有数据安全保密性的会计信息化软件非常少,在使用这些软件时,数据完全暴露在用户面前,造成了数据的随意查询、修改和破坏。还有部分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的功能,对操作者、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不能完全记录下来,致使出现问题时没有办法追究责任。
(五)企业的AIS内部控制不健全
现代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称为AIS(简称会计信息系统)。大部分企业在实施会计信息化时,只关注对AIS的建立和使用,而忽视了AIS的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会计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深,企业除了各种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之外,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关的信息系统风险也日益增长。控制不佳的会计信息系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会计信息会很轻易地被毁损、盗窃和失真而导致错误的决策;会计信息系统也会发生非法访问、未经授权复制、黑客和病毒的侵入等不合规使用,从而使会计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的损害。这些不仅会影响使用信息技术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可能会影响到会计人员使用信息技术的信心和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的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宣传、增强企业财务软件的通用性和标准性等一系列措施(见图1)来推动。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从业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
要通过完善培训制度,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培训,必须使从业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的变革。会计信息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法、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方式,增扩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善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和技术,从而推动了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整个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重大变革。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改变了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而且还会引起会计工作组织的变革和会计人员重新分工,促进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和知识架构、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从很大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素质
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要求,科学地制订培训方案,做到教育对象的层次化,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更新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的各方面知识,提高会计技能,以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把会计信息化考试列入取得学历的必要条件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范围之中,以形成会计人员必要的外部压力。可以通过建立培训中心,搞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保证培训出会计信息化的合格人才。还可以在各财经院校开设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课程,保证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后继有人。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化从业人员要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以后各自的作用和地位,能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从实践中成长,不断丰富操作经验,提升工作技巧,提高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会计信息化的配套法规
要通过准则类配套法规对会计信息化进行约束,为会计信息化工作迈向规范化道路做好铺垫。在法规制订过程中,应注意数据库的加密防范技术,杜绝非法人员的入侵,设计重要数据修改之前的自动备份功能。机构和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要更加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和控制系统也要更加严格。还要建立计算机机房的内部管理制度,以便于给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运行环境。能够做到保护机器设备,防止各类非法人员进入计算机机房,彻底保护会计程序和数据的安全运行。
(四)增强财务软件通用性和标准性
要加强财务软件的开发力度,开发出较为完善和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通用财务软件。在财务软件应用系统中设置文件修改检查机制,可以解决现有人为地通过数据库系统直接操作数据,如果文件被修改,系统就可以通过自身的功能检测出来,并提醒使用者注意。也可以通过采取安全性较好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平台,充分利用系统本身提供的安全措施加以对数据的保护。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要开发出网络版软件,实现多子系统之间的自动转账功能。网络版软件是实现企业管理信息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企业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局域网,以会计信息为中心,将其联合成为一个整体。
(五)加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标准包括信息资源标准、信息技术控制标准和信息审计标准等,是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和中介机构、市场服务商提供咨询服务的基本依据。要普及会计信息化,首先就要建设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它也是实现会计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应该尽快制定出来完整系统的标准,以促进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的发展阶段,要以XBRL(简称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为基础,来促进整个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比如:开展一些宣传推广工作,介绍XBRL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建立基于XBRL的会计公共监管信息平台;依托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系统,建立基于XBRL的标准财务报告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一系列示范应用等。
(六)加强对AIS的内部控制
为了确保AIS有效安全地使用,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必须建立有效、健全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后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严密控制。首先,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处理和数据的集中处理使得信息系统被破坏时所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其次,技术的信息化使得业务控制和业务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最后,其特点决定了信息系统具有易崩溃和易被攻击的特点。所以,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高的企业之中,对信息系统的有效控制就成为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J].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11)
2.何日胜.我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8)
3.杨周南.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变革[J].会计研究,2005(10)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批准的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量由42所增加到1,300多所,增长了30倍,在校生人数由约7万人增加到680万人,增长了97倍。2002年12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首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会计热潮的追捧下,各高校呈现出纷纷上会计学专业的景象,在激烈的竞争中民办高校如何更好地发展,其专业建设至关重要。专业建设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一、民办高校的特点
由于资金来源、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不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有很多独特之处,以下就师资方面、生源方面以及就业方面的特点进行阐述。
(一)师资方面。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主要包括返聘的退休教授和副教授、自身培养的中青年副教授、中青年讲师以及博士、硕士研究生。退休教授和副教授在教学技能方面游刃有余,在教学态度上认真负责,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自身培养的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理论知识扎实,科研成果丰富,在项目的申报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中青年讲师和硕士研究生,富有开拓创新精神,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生的事物,传授新知识。中青年讲师以及硕士研究生在返聘的退休教授和副教授的指导下,在自身培养的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的带领下,能够迅速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丰富科研成果,返聘的退休教授在中青年教师的活跃氛围中,感受到青春的气息,为工作而生活,从而形成在一个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生源方面。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是“三本”生源。“三本”的学生相对“一本”和“二本”的学生有以下不足: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自学能力不强;三是刻苦勤奋程度不够。但是,他们的优点是思路比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针对这些特点,民办高校探索独特的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制定 “一主二辅”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一主”的教学计划是:对80%的学生可以用三年半的时间完成四年的教学计划,再用半年的时间强化实践,满足服务就业的需要。“两辅”的教学计划是:对20%的学生举办考研辅导班和培养拔尖应用人才班。考研辅导班采取自愿报名,自然淘汰的办法,用三年时间完成四年教学计划,用业余时间冲刺考研;对10%基础差的学生,用两年业余时间组成基础补习班,重点加强数学、外语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然后逐渐流动到主体培养模式,以满足后续课和就业的需要。
(三)就业方面。就业方面主要是面向地方、基层、面向台资、三资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满足90%的学生就业需要,满足约10%的学生考研和优秀紧缺应用人才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就业需要,民办高校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财经经类专业目前建设投入使用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审计手工实验室和计算机审计实验室,并准备投入建设企业行为模拟实验室,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满足现代化人才的需求创造条件。针对10%考研的学生和优秀紧缺应用人才的培养,民办高校通常安排优秀教师免费开办考研辅导班指导学生的报名和复习考试,并指定相关教师指导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相关科目的答疑工作,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鉴于上述的特点,民办高校应在会计学专业建设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差异化战略,实现“错位策略”,以避免正面的竞争。
二、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在对会计人才需求增大的同时,也对会计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民办高校在会计学专业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对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国际化教育方面、实践教学方面以及会计信息化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当前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要想成为富有竞争力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范莹莹、刘峥,2011)。
邵军、于小溪(2011)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但是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在会计学专业培养计划中体现不足。学生普遍对专业课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中的操行、行为科学等认识到位;对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认可度较低,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民办本科院校的生源是“三本”生源,“三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刻苦勤奋程度不够,外语和数学基础较薄弱,但思路比较活跃,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较好。随着全球经济的跨国界发展,会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在当前的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建设方面暂时没有体现出对“三本”学生自身优势的提高培养。
(二)实践教学方面。根据唐秋烨2011年的调查结果,不管是专科生还是本科生,不管是工科院校还是财经类院校,希望自己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学生占56%,希望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学生占42.4%,希望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学生1.6%,如图1所示。(图1)由此可以得出结论:98%以上的大学生希望成为以实践能力为主的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目前,高校进行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设校内实验课程;二是校外实习。校内实验课程主要以会计电算化、手工实验以及ERP沙盘实验为主。校外实习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实习。
校内实验课程开设方面,通过对河南省多数高校的调查,目前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会计手工实验、会计电算化、ERP沙盘实验、计算机审计和审计综合实训等,这些实验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了学校和企业的距离,但是各门实验课程是独立的,没有形成企业环境,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目前的审计实务采取的风险导向审计的方法,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审计方法和审计理论,还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经营目标、战略等)。另外,会计手工账模拟与电算化模拟脱节,缺乏同时适合手工账和电算化的实践操作教材。现有的教材大多为各高校或软件供应商组织编写,有些教材适合手工账课程不适合电算化课程,有些适合电算化课程而不适合手工账课程,这样不适合学生更好地比对学习。
校外实习方面,校企合作和校外授课效果不太理想,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参观学习的机会很少,目前主要是在大四上学期进行校外实习,这段时间有的学生准备考研,有的学生忙着找工作,真正从事专业实习的学生比较少,另外会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和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也很少,企业中的实务工作者也很少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校企合作开展得不够深入。从目前的实践教学来看,校内实践课程中,各门实验课脱离,缺乏企业环境模拟,校外实习的重视不够,民办本科院校没有充分利用“三本”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国际化教育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会计在服务资本市场和优化经济贸易秩序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会计准则的建设,积极推动会计国际趋同事业。2009年9月2日,中国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公布了持续全面趋同的主要项目和时间安排,于2010年启动了会计准则体系的修订工作,2011年完成对金融工具、收入、财务报表列报等重大项目的修改。2011年之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实务中如果出现新的交易或事项,将通过持续全面趋同机制加以解决。
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王海莲(2012)的统计结果表明:公办院校中开设ACCA方向课程的有30多所院校,开设CGA方向课程的有18所,而2008年刚进入我国市场的CIMA(特许管理会计师)在全国有9家院校在招生,如图2所示。(图2)目前,在河南省公办高校中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设ACCA和CIMA方向实验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开设ACCA和CGA方向(2012年新开方向)。
民办高校聘任机制比较灵活,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包括外籍华人、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等),在专业外语的学习和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河南省的民办高校中尚未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设ACCA、CIMA和CGA方向。
(四)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2010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国家标准公告《可扩展商业语言 (XBRL1)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础》、《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技术规范第2部分:维度》、《可扩展商业语言技术规范第3部分:公式》和《可扩展商业语言)技术规范第4部分:版本》;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即采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表述的会计准则)指出自2011年1月1日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的我国部分公司、部分证券期货资格会计事务所施行,鼓励其他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了XBRL的推广应用阶段。此外,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推广,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都迫切需要会计信息化人才。
目前,会计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还处于“电算化”阶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教学导向都停留在“会计软件操作”层面。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更加需要的是能够依托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会计方法(如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存货计价等)、会计业务与其他业务的整合,改善组织的运营,帮助组织实现其经营目标,从而使会计信息资源创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会计与计算机高度融合的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夯实会计和计算机两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目前河南省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普遍存在师资紧张的局面,抽调会计教师学习计算机知识不太现实。另外,学校尚没有出台系部之间联合培养模式的政策措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处于停滞状态。
三、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民办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不足以及民办本科院校的特点,本文在课程体系结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和技能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以其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增砖添瓦。
(一)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结构
1、加大综合能力培养力度。由于三本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应在课程中增加协调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要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增加操行、行为科学、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等课程,同时制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恰当途径加以培养。
在会计国际化环境下,会计课程的设置应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与财务、金融等相近的学科进行知识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在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刘永泽,2010)。当然,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系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需要中青年教师持续不断的学习。
2、重视会计信息化课程整合。XBRL报告推动着财务报告模式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高校应按照信息化思路重新设计会计课程体系,将会计信息化理念融入会计专业各门课程中,把会计人员培养成企业会计决策的参与者或者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顾问。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模式应将会计信息化背景与环境作为会计课程体系的灵魂和主线,基于IT视角,打破以往学科和课程的束缚,搭建综合性的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将会计电算化扩展为会计信息化。为了更高效的实施该教学模式,可以采用系部之间联合培养的方案,即会计系和信息工程系进行合作培养,会计系抽调教师负责会计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信息工程系抽调教师负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授工作,另外会计系或者信息工程系再抽调年轻教师学习跨专业知识,使其成为会计信息化培养的骨干教师指导学生的综合会计信息化学习。当然,该方案的实施还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系部之间良好的沟通合作。
3、开设国际化会计专业方向。随着经济的跨国际发展,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民办高校可以利用丰富的外教资源、涉外会计方向的师资优势以及学生专业外语方面道德基础知识,考虑开设ACCA、CGA和CIMA方向,引入ACCA、CGA和CIMA职业资格教育,从多方面促进会计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另外,ACCA、CGA和CIMA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对普通会计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课程的建设也会起到启发和借鉴作用;再者,CGA等协会与实务界、教育界广泛的合作关系,也会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大大拓展了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创造更多的教学和科研合作的机会。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根据三本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沟通、学习积极性差的特点,积极开设第二课堂,以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对于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多征求学生的建议。一方面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师生互动,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达到学生个性张扬、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目的。如学校可以安排毕业三五年、事业刚起步的校友或者经验丰富的会计审计人士来作报告或进行课堂专题教学,与学生交流在学业、工作甚至人生其他方面的心得体会,这样的报告或课堂结合现实社会,讲授人与学生的距离很近,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的比例较大,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副教授和教授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发展潜力较大,教授和副教授应积极引导青年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以及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以便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最前沿的会计学知识,并促使其与实践相结合。此外,校内教师之间以及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各门学科或课程的融合互通,开拓教学视野,改革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2、引进信息化复合型教师队伍。为了更有效地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民办高校应积极引进一批既懂会计、管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队伍中来。同时,可以利用民办高校专兼职相结合以及老、中、青搭配的优越师资结构选派具有综合能力潜质的会计教师到有关院校进修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会计信息化教师。
3、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民办高校的校内实训环节基本是由专业教师承担,如何配备实训教师以及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技能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关键。(1)引进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实务操作人员担任兼职实训教学指导教师;(2)安排专任教师到相关领域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大型企业、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交流,选派优秀的专任教师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兼职,从事管理与实务工作,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3)聘请具有丰富实务工作经验的退休人员承担实践指导工作并带领和指导青年教师的实践课程。
4、建立一支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实务经验的师资队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迫切需要会计国际化人才,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即具有能够讲授各类国际水平课程的教师队伍(杨雪,2010)。目前,民办本科院校拥有一批留学归国的年轻师资队伍,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双语师资队伍,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海外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交流,实施引进来策略,推动国内会计学前沿问题的研究。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技能
1、调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校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特性,采取不同的授课策略,注重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课程教学可以采用自主讲课、案例分组搜寻和讲解、“头脑风暴”式讨论、“世界咖啡屋”团队学习方式等授课策略,让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回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直接回答具体问题或做法,要尽量向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嵌入式实训教学。通过将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嵌入实训课程,学生们可以在了解企业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和经营风险、企业的性质、内部控制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业务处理,从而推动学生主动思考、规划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体验团队协作,提高学习积极性。该模式的实训课程在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从而使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使校内教学与实际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丰富实训手段。实训教学应采用互动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会计手工实训资料与会计电算化资料应实现对接;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供企事业单位真实的会计影像资料,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提高仿真模拟的实训效果,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莲.财经类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考[J].财会月刊,2012.1.
>> 海量存储时代降临 “新铁轨时代”降临 8核时代降临! 大娱乐时代降临 大数据时代降临 腾讯云进入AI即服务时代 当白板时代悄然降临 3D时代降临 亚运助推体育“微时代”降临 Windows 8时代降临 博客带动的新时代降临 网络游戏进入“服务PK”时代 寡头经济时代降临中国等 集装箱航运业巨无霸时代降临? 郭丽莎 中国设计辉煌时代降临 4G网络时代大举降临 “亿元时代”再度降临 你怎么看 “开放”时代再度降临 解析XBOX ONE新版固件 独居时代降临,你是拥抱还是抗拒? 进化无极限全画幅时代的降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游戏即服务”时代降临 “游戏即服务”时代降临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葛鑫")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COC》可以看做是游戏行业进入GaaS时代里程碑的一款游戏。
智能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诸多产业。其中,移动设备将人类带入“人人皆Gamer”的时代,使得游戏产业在3年之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
在并发的诸多深刻变化之中,GaaS(Game-as-a-Service, 即“游戏即服务”)的概念兴起和迅速落地,成为了当下游戏从业者最热门的讨论话题之一。从业者们普遍认为,GaaS是继手机休闲游戏的市场规模反超MMO(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游戏之后,游戏产业的下一场大变革,同时,它也是跨度并不长的整个游戏行业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顾名思义,和软件行业早已被普及的SaaS(软件即服务)概念一样,GaaS概念与免费、在线、云端、CRM等概念联系紧密。然而,由于游戏行业的特殊属性,使得GaaS的兴起背后又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与商业逻辑。
鉴于手游产业日益膨胀的社会影响力,对SaaS的研究已经开始出现于各种行业报告与行业会议。而以EA公司及其旗下《植物大战僵尸2》为代表的手机游戏的纷纷GaaS化,充分表明了GaaS正在以比SaaS快得多的速度落脚于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之中。
而也许人们并未留意的是,在增长速度令人咋舌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了游戏产业变革最迅速、最激进的市场。GaaS也在中国以更快的加速度开始重构产业链。 长尾结出的果实
GaaS的概念初次诞生于社交游戏开始蓬勃的美国。从2009年开始,Zynga依靠FarmValle等根植于Facebook平台的免费社交游戏开始迅速膨胀为游戏行业超新星。而以FarmValle为代表的这些社交游戏,既不同于主机游戏,又不同于休闲游戏,而是普遍具有免安装、免费注册、实时在线以及以玩家游戏内互动为基本特征等特点,同时它们比之前的端游(即需要在PC上安装的大型游戏,以MMORPG为主)难度要小的多。
2010年度Zynga日收入达到了百万美元(2010年的虚拟交易将达到16亿美元),而它的估值也随后从2010年的40亿美元翻倍到70亿至90亿美元,轻松超越游戏界老牌大哥EA 60亿美元的市值。
Zynga的巨大成功,带来了美国游戏行业关于GaaS的第一轮探讨。在2010年的GDC年会(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是全球应用开发者大会的分会)之上,围绕“其他游戏是否也可以前端免费”,“如何设置内部互动系统”等话题,参会者进行了讨论,GaaS的概念第一次在GDC上出现。
其实,就像SaaS是在全球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逻辑一样,GaaS诞生的前提,同样是用户(即玩家)数量的巨大增长。也正如《连线》前主编马克・安德森所说:“长尾足够长是产品免费的前提条件”,正是根植在Facebook巨大的全球用户数量(Zynga可以免费获得这些潜在用户)――在游戏玩家数量在局部突然增长的背景下,Zynga才利用自身对相关数据的挖掘获得了成功。
然而,真正的游戏玩家爆炸,却正是发轫于App Store和Android诞生后的2009年,而在3年后的2012年迎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大潮之中,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了,一个令游戏从业者长期梦想的天堂――人人皆Gamer的时代来到了。
在2009年,手机游戏市场仅有5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其中大部分游戏都是内置游戏。当年GDC大会的参会人员,也比2008年的1.8万人减少了1000人。而Juniper Research最近的Future App Stores报告显示,到2017年,全球智能机和平板应用消费将达到750亿美元,其中手游收入将达到240亿美元,占750亿美元中的32%。2012年的GDC 大会则吸引了2.3万名以上的参会者!
所以,回首展望,Zynga的成功,不过是GaaS在游戏界兴起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GaaS真正重塑行业的时机才刚刚来到。
2013年的GDC盛会将于11月5日在洛杉矶开幕。GDC在线社区的负责人Patrick Miller在会前进行了一系列关于行业趋势的研究与采访,并于10月15日发表了《GaaS如何改变一切》的文章。文章中引述了专注于游戏投资的Signia 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Dan Fiden的观点:“游戏行业正在面临着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不是来自于Facebook或者移动设备,而是来自于游戏GaaS化本身。GaaS对行业的冲击要比休闲游戏崛起所带来的要大得多。” 重塑产业链
正如SaaS对软件行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至今仍未冷却一样,GaaS也必将对整个游戏产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具体来说,一方面将是游戏公司自身的产品线与业务线的双重GaaS化,另一方面则是与游戏产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大繁荣,一些新的势力即将成为游戏产业的一部分。
在第一方面,老大哥EA已经率先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EA将花巨资收购的长期现金牛――《植物大战僵尸2》免费,是EA这种向SaaS方向改革的重要举措。虽然人们对该游戏难度的骤然增加多有抱怨,但不得不承认,《植物大战僵尸2》玩家确实有着强烈的游戏内付费需求。
然而,同SaaS一样,前端免费仅仅是GaaS的特点之一。其重要特点还是集中于后端服务,也就是最后的那个“S”之上。
知名游戏网站Gamespot的作者Brendan Sinclair 在2012年6月刊文认为,GaaS意味着之前游戏用户与游戏发行商之间的在商店(包括各种应用商店)内发生的一次性购买交易行为,将“被消失”――确切地说,这一环节不再是玩家与发行商的唯一交集,而会在免费后演变成为两者长期交集关系的开始。
Sinclair在文章别提到了EA在2012年1月份在美国得州奥斯丁开张的“全球用户体验中心”(Worldwide Customer Experience Center)。要知道,游戏公司往往是轻资产公司,在之前的游戏产业史中,从未有任何一家游戏公司花重金设置过自己的“体验中心”这种业务线。
在“全球用户体验中心”开张的仪式上,EA 高层悉数聚齐,其COO Peter Moore的讲话宣布了EA转型GaaS的决心:“作为EA的GaaS战略的重要一步,该中心意义非凡。远的不说,最近我们就亟需这个中心来为EA刚推出的《Battlefield 3》和《Star Wars: The Old Republic》两款游戏的上千万玩家提供服务。”
在GaaS这个话题上,另一家引起游戏行业震动的是Supercell 公司以及其推出的获得巨大成功的游戏――《部落战争》(Clash of Clans,简称COC)。其不但开辟了手游的一种全新的以COC命名的游戏类型,而且在随今年Google Play版《部落战争》的之后,《COC》已经成为日收入百万级别的手游,超过了Zynga巅峰时期的收入水平,其近期的季度盈收竟和Gameloft的持平!
有很多游戏行业内部人士认为,《COC》可以看做是游戏行业进入GaaS时代里程碑的一款游戏。在其无比简单的游戏内部情景(一款策略类游戏竟然连任务系统都没有),其实是一个策略性和延展空间极强的Hardcore世界。该游戏深深抓住了手机游戏玩家的本质需求:在体验过程中,任何环节都不强迫容易手持手机“走神”的玩家专心超过1分钟。就连核心的战斗部分,也是在起先数10秒部署士兵之后就剩下观战了。调动玩家兴趣的全部在策略运用之上。这就为围绕该游戏的GaaS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一点从各大游戏论坛的COC专属版面上即可见一斑。
总之,在EA和Supercell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可以判断,向GaaS转型,已经成为游戏行业的共识。
然而,与软件行业SaaS略有不同的是,游戏行业其实是一种立体的体验经济,因此,GaaS的到来势必会催生出围绕游戏体验的新生产业力量。
目前来看,支付工具与手游玩家(信息)社区,是当下需求比较明显的游戏周边服务,两者成为游戏产业GaaS框架中的重要势力的希望较大。而在这两者之中,支付工具与支付环节尚处于不甚明朗的混沌状态,而针对手游玩家的信息社区,则已经初具产业规模。
而手游的特殊属性和使用场景,决定了手游社区的内容,势必要与之前面向端游与页游的社区内容“三板斧”――资讯、曝光与评测有所区分。比如,一个从手游开始玩联网游戏的用户,是无法从 PvP(即游戏内玩家对战)的基本知识学起的。
美国的Duxter、Raptr,以及中国的着迷网就是这种社区的典型代表。
着迷网从手游攻略切入用户需求,意图打造一个弱广告而强社交的手游色彩鲜明的媒体。前EA员工,着迷网CEO陈阳对《商业价值》表示,针对手游的新型社区,意味着要顺应GaaS潮流,将更容易形成玩家忠诚度的工具类信息(而非资讯类信息)做深做透。
陈阳向本刊介绍,着迷网为了充分发挥GaaS特点,并没有采用寻常的Discuz与Wordpress等工具建站,也没有采用第3方的CMS系统,而是进行了特别网站架构,方便内部交互以及与各大应用商店对接。而在其他游戏媒体上较为罕见的将卡牌按照难度、种族、等待时间归档等细致、差异化功能,在着迷网上都能找得到。
“游戏发行商用传统手段获取玩家的成本越来越高,在这个背景之下,以手游社区为代表的GaaS服务可以发挥巨大价值。”陈阳说。 中国故事
实际上,目前游戏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市场,已经不是美国、日本或者韩国,而是中国。
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秋季开发者大会上,触控科技CEO陈昊芝了这样一组数据:到2014年,手机游戏规模铁定将超过240亿人民币。而到了2015年,中国手游市场将达到400亿规模――这是参照2010年端游水平。
而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在2012年末才开始出现月入千万级的手游,而在2013年国庆假期过后,广州银汉预言旗下的《时空猎人》10月份流水将突破1亿元话音未落,微信平台上的《天天跑酷》已经率先月入破亿。从月入千万到月入过亿,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要知道,这是端游用10年,页游用4年才达到的水平。
一夜暴富的神话和日趋惨烈的行业竞争,必然将促使中国的GaaS产业的繁荣。
实际上,除了手游社区之外,已经有很多美国所没有的围绕GaaS的创新开始在中国出现。这分别体现在游戏工具与运营手段两个维度之上。
在工具层面,YY的上市其实已经证明了中国GaaS周边产业的价值。而国内知名游戏开发商蓝港在线王峰最近表示正在研发手游内的通讯功能。而知名手游公司上海慕和创始人吴骞则提醒本刊记者,中国穿戴设备大潮的兴起,则在GaaS的产业链上埋下另一个伏笔。
而在台湾芯片生产商英伟达的官方网站上,战略级产品NVIDIA GRID的产品介绍页面上,已经赫然突出了针对GaaS 的信息。
“GaaS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中国的GaaS进程要比美国快得多。”吴骞说。
在运营层面,一方面以触控科技为代表的游戏运营商已经开始了“玩游戏,赠流量”的尝试,另一方面随着页游、端游厂商的涌入手游市场,Hardcore手游文化正在形成,之前比较成熟的电子竞技平台也开始逐渐向手游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