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实验室设计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规划 应用策略
一、数字化校园及其建设现状分析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目的[1]。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是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决定了高校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对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10-20年,在沿海地区和较发达的城市,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既有学校在认识、组织和应用定位方面的偏差,也有系统集成商自身经验缺乏,定位不准的问题,所以国内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现阶段仍处于建设与探索时期还没有发展到非常完善和标准化的建设时期,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认知层面,思想观念与时展信息化进程有一定差距
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是一项与新技术密切相关的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初期,多数教师和管
理人员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加之对信息技术的不熟悉,如果没有相关培训和专业人员的指导,认识上的盲目性和偏见性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一是,把“手段”当作了“目的”,数字化校园是为了应用,建设的目的是以此为基础开展诸多方面的应用,以推进大学的各项工作。二是,把“机遇”看成了“负担”,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投入非常大的工作,客观上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为此投入额外的精力,又一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它的作用和效益,就容易把进一步的投入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又加大了与现实的距离,进一步增大了高校跟进的步伐。
2.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缺乏强有力度的组织领导机构,带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并积极推进数字化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必然对学校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也会触及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优化等敏感问题,或者某个部门的利益,这些都会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阻力。高校必须常设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具有专业背景的领导小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做出长远和整体的规划,并带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进程。然而,很多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而是网络中心或者信息中心负责或牵头建设数字化校园,其重点关注的更多是网络技术问题,而在管理与行政上缺乏有效的力度,权威性不够,因此往往导致建设没有统一的步调,各院、系、职能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为战,从而制约和影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的工作,同时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也是数字化校园应用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和协调的结果,也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弊病。
3.数字化校园建设后的推广及应用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应用效果不明显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建立起来后,推广措施与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就会使得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从而阻碍和减速了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价值所在。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起来后,一套针对本校实际的推广策略与保障机制要及时到位,从领导重视、教职员工、学生、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到技术更新、网络技术保障等各方面的机制与保障措施及时跟得上,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对系统进行完善、修改,使得系统真正成为服务于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有效手段和提高高校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高校信息化的有力推手。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
(一)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以高效能校园网为基础,实现的数字化教务管理、数字化学生事务管理、OA办公自动化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与校务后勤和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这是信息化社会高校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世界一流高校迈进的必由之路。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任务,而且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统筹,制定整体规划、根据需求和现实基础,分步实施,逐步推广,有计划、分阶段、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科学合理的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实施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数字化校园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信息孤岛”问题、发展的不协调问题、机制保障不健全的问题、预算跟不上的问题等等。因此,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初始阶段,就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在规划的制定上要科学合理,综合统筹协调发展;在确定系统运行环境、数据库,数据集成模式、接口标准和规范上要有信息标准;在机制保障上要具有足够强制力和约束力的职能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来保障对全局的把握和调控;对实施方案要通过反复论证、合理规划,选择最优的预算方案,制定科学预算,张弛有度、合理分配、重点突出,做好财力保障与阶段性的评估,也是数字化校园规划的重中之重。
(二)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与实施阶段划分
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前期需求分析与方案论证阶段、中期实施部署与建设阶段及后期推广运行与总结完善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与规划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阶段划分图
三、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与措施
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应用与推进需要学校内部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与执行部门,各类人员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应用上上要结合高校机构设置情况、政策保障情况、应用层次的不同、系统的差异、使用人群的差异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推进策略。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
数字化校园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因此,在加快和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且具有专业背景的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体系,落实责任制。
1.成立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
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信息化推进工作子系统负责人,明确职责,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信息化建设期间的建设情况、推广情况、试运行情况、使用范围与力度、意见反馈、完善情况的监督检查。系统管理部门更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运行期间的正常运行和问题的及时反馈。
2.精心组织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推进与成果鉴定小组组织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与座谈会,积极了解信息化建设推进应用情况,分析部署后续工作,保障推广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技术支持力度,及时解决系统中反馈问题
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下设四个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1.综合意见处理小组;2.系统应用问题解决小组;3.数据录入分析指导小组;4.需求调研分析小组。做好院内信息化建设系统建设与推广的技术支持工作,业务支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沟通反馈,及时给出处理意见和方法。四个小组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三)试点应用,逐一推广的应用策略与推广模式
针对整个数字化校园建设系统平台中覆盖面比较大的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可选定某一模块或几个模块推广应用,使广大教师、学生通过系统办公、提交数据,查看教学及管理动态,使用系统、试用系统再逐渐推广到系统其他各模块,实现由点到线推广到面的推进过程,其他覆盖面较小的系统可以直接投入使用。同时可带动广大教师、学生对系统的使用。
(四)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人员应用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离不开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从最初的需求分析、方案论证到推广运行及到后期的管理维护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同时,广大师生员工对数字化校园系统平台的使用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加大对广大教师的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掌握现代信息理论、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及时发现问题、排解问题、处理问题。
通过全院动员,大众参与的推广策略,还可以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及学生群体的智慧,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逐步完善。
(五)加强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相结合的数字化推广策略
数字化校园建设期间及推广运行期间,坚持对系统管理人员、使用者的集体培训与单独辅导工作,以培训促应用、以培训促建设、以培训促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
图(2):信息化建设业务支持小组工作流程图
四、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宏大、艰巨、长期的工程,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清醒的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同时深思围绕如何建设一个高效又符合本校校情,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的数字化校园平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期,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整个运程中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使得政策措施与推广应用落到实处,并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与应用系统的开发结合在一起,逐步向前推广,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稳步前进,真正发挥出应用的核心价值所在、真正的发挥出数字化校园在提升高校管理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教育信息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封红旗.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应用[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年.
[2] 李育泽. 从应用系统结构谈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推进策略[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12期.
[3] 魏 玮. 高校数字化校园推广及应用策略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19期.
[4] 马永忠.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与实施思考[J]. 科技向导.2013年8 期.
《研究生教育:质量、招生和就业的国际比较》报告,主要通过比较英格兰和美国、德国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招生和就业三个方面的现状,分析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鉴于英、美、德三国是研究生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故选取这三国的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物理;实验仪器;标准化管理
1引言
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是物理实验教学前的重要工作,是实验教学前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仪器设备管理的不断深化对物理实验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仪器设备管理符合标准规定,贴近学生教学需求的情况,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仪器设备维护、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物理实验中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实验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将强化教师的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和学生的自主效能。
2高校物理实验仪器管理的现状
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实现标准化管理,其目的在于确定仪器设备管理的最佳方式,形成标准化指导文件,然后让教师和学生按照统一的要求去操作和执行,同时定期审核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确保有持续的最佳指导文件。然而,高校物理实验室管理对于标准化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完全意识到标准化管理的作用,加上仪器设备的增加又缺乏标准化操作规程,以致较多的物理实验仪器只能粗略地给予学生更多的方向性引导,不能在关键细节方面给予特定的支持。所以,仪器设备管理不能按照标准化管理模式,检查仪器设备的定位放置或使用情况,难以正确地指导学生操作设备,也难以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维护设备。而实现学生正确操作设备并自主维护设备,对于标准化管理将有着重要的价值。
3高校物理实验仪器管理改革的策略
3.1增强仪器设备管理的专业程度
按照仪器设备管理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高校应对专职管理人员建立技能矩阵,以便设备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物理实验技能状态,同时也为设备管理教育培训提供实用的内容,为系统而全面地培养设备管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根据技能矩阵与需求,针对设备损坏率高、实验技能偏低等问题,高校加强对设备管理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尽可能地实现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3.2强化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要提高标准化操作的水准。所谓标准操作,是建立在对流程标准的一致性的基础上。基于高校的实验设备研究,将仪器设备的每一步操作程序与动作加以分解,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制定统一的规程,作出统一的标准。标准化规程将是由设备管理者编制的,但在编制之前,编制者必须与相关仪器设备专家进行沟通,如果标准化管理规程制订过程中缺少仪器设备专家的参与,所制订的管理规程将难以见成效。其次,标准化规程的编制必须保证可执行性。标准化规程应符合实验室的管理要求和管理规定,以保证工作流程的适用性。它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指导,让学生了解仪器设备的维护、使用步骤,确保学生安全有效地学习。同时,标准化要求的关键性操作必须清晰明确。这些关键性操作正是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增强教学质量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所在。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证明的设计实验教学中,先要明确采用控制变量法。在开始用仪器展示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打点计时器有清晰地了解,因为它将是测定加速度的关键仪器。当悬挂物体质量远远小于滑块质量时,可假定悬挂物体重力等于拉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由于有摩擦力,倾斜轨道以平衡摩擦。其次展示气垫导轨和光电门等器材。简单介绍器材操作,最终确定实验原理。实验主要是由设备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参与设备操作,记录数据。因为仪器设备对于学生较为陌生,所以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学会维护设备,熟悉对设备的定位放置,对于设备标准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3.3加强标准化管理的审核
基于高校物理实验,还要制定完善的标准化管理审核工作计划,以确保设备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执行。一方面审核标准化工作是否适用于物理实验室情况,如果出现标准化工作适用性较低、工作要素遗漏多、不符合教学要求、质量指标较差等情况,管理者要及时改进相关标准化规程;另一方面判定教师、学生是否遵循标准化操作规程,如果因教学习惯或者贪图省事,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是过去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就需要及时制止他们并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必要时进行批评指导。规范的标准化管理指导书是一切持续改进的基础,标准化规程也要随着物理实验教学的进行不断完善。因此,标准化管理要求教师、学生均按要求执行相应的标准化规程。如果在审核中发现有任何问题,须及时加以改进,以促进设备管理的持续优化。
3.4完成物理仪器的定位放置
目前,困扰着物理实验仪器的定位放置,其关键在于库存的实验仪器如何存放,因为储存室内仪器设备多,难以为不同仪器确定相关的位置。因此,做好仪器设备的定置管理,将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定置管理的最大困难是确定合理的库存量和库存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的合理放置。针对这个问题,物理实验设备将以就近原则为主,对设备实行定量统计,确定仪器设备数量的最大和最小值。但是其管理效果较差,在实验室、储存室内的实验仪器库存量时多时少,难以统计对应的数量。为此,我们尝试建立日记录最小库存的方式,有效地识别不同实验区域最小库存量、需求量和损坏量。在确定最小库存后,其最大库存量根据存放区域和使用、损坏频次等作相应的规定。针对高校物理实验室,首先对其布局设计,然后进行区域定置,最后进行仪器设备定置,每个位置都要依据定置做标识,包括在储存室内用图片的形式展示仪器名称、摆放方式、取件方向、最大最小当量等信息,图片用简单塑封后贴在定置区的一角。此外,设计储存室的仪器设备定置图,让教师、学生能够在现场看清其相应的位置,从而为实验课的高效完成奠定一定的基础。
3.5强化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
随着高校物理实验教学规模的增大,仪器设备管理绝不能停留于传统管理模式。现代信息化管理将为仪器设备管理提供一定的便捷。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对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信息进行逐一的登记,包括对设备进行有效性的鉴定、采购管理、入库登记、使用、维护保养等。而对于设备信息的登记,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系统数据的输入以及输出模式,而要体现它们彼此之间均是关联的。随着物理仪器设备的信息量增加,整合资源也将是至为关键的。此外,针对物理实验区域,划分特定的责任区域,设立专门的仪器维护员,且不能是教师兼任的,负责对所在区域内的仪器设备维护。与此同时,与设备专家编辑设备管理说明书、维护标准、保养记录和应急方案等。不仅如此,经过专业的培训,管理人员要能够熟悉相应的质量工具,比方说鱼骨图、Performer等,以增强设备信息管理效能。最后,统计高校现有物理实验仪器的信息,设计规划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统计情况,针对数据结果,强化对仪器设备的信息管理,以增强仪器设备管理的有效性。
4结论
随着高校教学的发展,物理实验课程是至关重要的,而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将是基础。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将促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质量有着较大的提升。实现对仪器设备的标准化管理,能够强化教师和学生对仪器设备的应用能力,缩短实验教学时间,引导学生自主维护设备,确保学生使用的安全,增强工作效能和设备管理效率。所以,对物理实验室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作者:赵淑琴 单位:太原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文斌.服装生产流程优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6):69-72.
[2]石立娜.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5):120.
[3]范德成,胡钰.精益思想模式的研究综述[J].管理现代化,2013,(4):108-110.
[4]赵晓萌.生产线上的精益革命[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4,(3):41-42.
[5]陆迎华.浅谈生产企业中公共设施的精益管理[J].商,2014,(41).
[6]涯簿盎.如何实现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化与自动化管理[J].价值工程,2010,(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性院校较好的定位。探讨了面向应用的工业工程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并介绍襄樊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指导。在宽口径、厚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背景下,人才的培养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对工业工程而言,这种复合能力不是简单体现在工程类和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能力。地方性高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目标不宜过大、太宽,要明确定位,突出特色;可以结合行业,结合地方产业进行制定。例如,我校工业工程的目标定位为面向应用解决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中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创新、以及相关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和管理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应与培养目标相对应。
要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对工业工程专业而言,应该对学生的工程技术知识、人文艺术素养、管理技能等方面做相应的能力要求,外语、计算机能力也应有明确的要求。对于应用型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就业服务定位,确定更为细化的专业能力要求。一个优秀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较强的人文艺术修养、专业技术能力。围绕着培养目标,工业工程专业可以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并明确每个模块的功能。语阅读与应用文写作课程,取代了原有的大学语文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为专业课程学习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毕业授予工学学位,因此,一些必要的工程知识是学习本专业的基础。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同时开设了较多的机械类基础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例如,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作为近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同类课程在学时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均有区别。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高校常见的运筹学、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核心课程外,作为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实践类课程,例如,生产系统综合实验、专业专项实训。
4)专业选修课程模块: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设置了32学分(约16门课程)的选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8学分。课程的设置除了一些和专业紧密相关的课程(如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外,还联系地区产业特点设置了一些课程(如汽车概论、汽车营销与策划等)。还有一些专业拓展课程(如六西格玛管理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就业、考研的方向进行适当选择。
4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1)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大量实践环节,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除了常规课程的实验学时外(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质量管理等均有相应的实验学时),一些课程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设计(如运筹学课程设计,物流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此外,为了综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7学期开设了生产系统综合实验、专业专项实训、企业调研与商务实习等。为期
2周的生产系统综合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生产计划安排、工位设置、布局设计、物流规划、质量管理、人因工程等知识,完成某一产品生产线的设计规划、运行、控制、优化改善等,例如,在实验室混合流水线上进行电排插座的装配生产。为期4周的专业专项实训,围绕专业发展方向及考研、就业等方向,分几个模块进行专项训练,例如编程、管理系统开发能力训练、机械设计综合能力训练、系统动力学软件训练,质量管理软件应用训练,工作研究软件训练等。有些训练是对课程实验环节的扩展,有些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有些训练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我校建有人因工程实验室、生产物流综合实验室、建模仿真实验室,能够保证实践环节的正常展开。企业调研与商务实习,要求学生走进企业,了解工业工程在企业的应用,发现并解决企业的一些简单问题,此项实习可与随后的毕业设计联系起来。
2)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学生选修10学分的非本专业开设的综合素质拓展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议学生选修管理类、人文类,机械类等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
3)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课外实践与创新活动10学分。学生可通过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创新大赛、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一些高级别的社团活动等形式获取此项学分,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培养。在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1)将马列类思政课由原来的1-4学期开设,延长至1-6学期开设,将专业课程提前开设。一是因为大一、大二的学生学习更认真是许多高校不争的事实;二是更早地让学生接触专业课,有利于学生对工业工程的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改革也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在深刻认识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了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伴随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历程的网上微格教学系统、自我认知中心、企业选才平台和记忆珍藏空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旨在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学习热情,自主探索性地学习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自我探索和社会探索,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足迹馆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55-02
1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
青年就业是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随着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就业指导、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课程。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和自我职业发展与规划的需要,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系统的全程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从而能尽早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明确职业目标,提高职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的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需要个人连续不断地去规划的过程。当我们明确了职业生涯教育意义之后,需要了解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以此来帮助大学生合理的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准确定位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与职业目标,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力措施,也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分析
2.1对职业生涯教育认识不足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从欧美国家传入,并逐步引入高等教育中。虽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日益受到高校和毕业生的重视,但由于起步较晚并且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了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课程教学实践,大多数高校也就围绕毕业生的就业率开展工作,觉得只要能达到一定要求就可以了。某些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也简单地将职业生涯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把工作重点相对集中在毕业学生的就业政策宣传、提供就业信息与岗位、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培训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忽视学生的职业咨询指导和教育,缺乏就业以外的指导,忽视了更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2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特别注重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作为一个职业发展教育的授课教师,需要有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且最好经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师或职业咨询师的培训。然而,大多从事此类课程的老师,都缺乏相对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水平不高。多数教师自身经验不足,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训,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了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师资的缺乏往往是合班上课,班级人数众多,教师一般也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实践性环节,学生的参与性不强,很难满足学生差异性的实践需求,职业生涯教育在一些高校只能流于形式。
2.3学生缺乏自主的职业规划意识
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足够的认识,规划的意识较薄弱,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存在问题。很多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不以为然,认为规划了也没用。他们对自我认识的不够清楚,也很少主动地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在做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目标时往往随大流或者不切实际,并没有从自身能力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本身,教育者是引导和提供帮助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本身应该主动地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自主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有一个明确的设计规划。
3大学生自主生涯探索-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建设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讨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我们希望设计出符合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自主学习职业生涯服务平台,为高校有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通过完成职业生涯服务平台中相应的学习模块,自主进行职业生涯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更深刻地理解与掌握,从而增加了实际可操作性,为成功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有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较为随意和零散,缺少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还有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缺少参与和实践,从而缺乏体验和感悟。凡此种种,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效果。经过长期的调研、设计、规划,上海商学院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与中青创想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一起合作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建设的探索,希望能进一步改革课程的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标准体系。
我们以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发展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教学形式、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改进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实验,提高职业发展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生涯规划老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人力资源专家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对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提出建议,完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的初步设计,并投入实际的教学使用,进行平台教学实验,对参与者进行前测和后测,分析教学实验结果。深入教学实验的现场,对教学进行参与式观察,记录分析教学实验的效果。建立学生的作业档案,对教学成果进行分析评价,以检验教学实施的成效,探索出适合职业发展教育的评价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在平台使用基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充,将学习内容模块化,使服务平台更契合学生需求;并对自主学习生涯服务平台进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平台上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服务,获得较好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职业生涯教育平台建设旨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伴随大学生职业生涯成长历程的网上微格教学系统、自我认知中心、企业选才平台和记忆珍藏空间。所谓微格教学系统是指将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微格化”,便于学生学习和反馈,也便于师生互动;而自我认知中心是指我们拟通过精选的职业测评量表,让大学生更全面、更客观、更深刻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感悟,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所谓企业选才平台是指毕业生可以通过该平台展示个人简历、浏览就业信息,企业则可以由此来岗位信息,并按其人才需求条件搜索合适的毕业生;而记忆珍藏空间是指该系统完整记录了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一重要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点点滴滴,正如一串深深浅浅的成长足迹,值得一辈子珍藏和怀念。也正因如此,我们将其形象地称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
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主要为生涯教育、生涯咨询服务系统平台提供网络软件等支持,我们在原有上海市市级本科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实现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三方互动,与就业网相融合,以“微格教学”与“体验式学习”为基础,来提升学生的“六大能力”,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服务体系全面涵盖了“学校教育”、“实训平台”、“企业招聘”三个环节,依托实训报告和能力模型,帮助实训学员从大学生转变为职业人,提升就业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的定位是整合学校职业发展教育及就业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从课堂到实训,从线下到线上,依托能力模型,实施生涯规划训练,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和职业发展力。为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提供辅助,帮助教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自助式生涯发展辅导,建立个人职业发展档案。
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的内容框架如图所示:
在实际的使用当中,我们希望增强各个能力模块的前后延续性,将测评分散到各个能力模块中去,并增加几个网上调查模块:应届毕业生调查、历届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调查等,能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并将精品课程导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实现课程共享。增强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互动性,并能通过平台举办创业大赛及职业规划大赛等。
该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职场与自我,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和社会探索,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他们不仅在毕业时能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为其将来的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建设的创新点及建议
4.1从入学到就业,全方位、全过程地提供生涯教育,经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学生就业力和职业发展力。
4.2网络平台64个微格实训点,覆盖生涯规划与求职创业全程,较好对接课堂。实验实训中心新建的职业发展教育微格实验室26间已经投入使用。开设了“反馈式自我体验”实验和模拟面试等训练项目,受到学生欢迎。
4.3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努力实现网上与网下相结合。采用人机交互的实训模式,模拟真实的训练过程,固化实训成果,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重视网下与学生的交流,开展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
4.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验式学习,巩固实训效果,记录生涯成长的档案。并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学生深入人才市场、相关企业等岗位实践,撰写职场调查报告、实习体会,组织演讲交流。
5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建设是网络教学环境的实践探索的尝试,我们将继续研究职业生涯教育平台的功能,继续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完善平台建设,开展学生对该平台使用的评价研究,能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足迹馆”平台功能。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学习热情,自主探索性地学习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自我探索和社会探索,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大学生特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涯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我国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做贡献。
(上海商学院,上海200235)
参考文献:
[1]苏永涛,李钰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题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8).
[2]陈冲.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
[3]郭天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上海商学院2012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物流管理人才培养
一、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现状
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相关的物流管理类专业学科,导致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片面、能力不强、素质不高。同时,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立和完善、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对物流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急剧上涨,且呈多样化趋势,2005年物流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这就存在着一方面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加剧,另一方面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的不协调现象,因此,国内教育界的重点研究问题是迫切需要加快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二、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物流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物流系统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七大系统构成。从物流工作的活动范围上看,可分为国内物流和国外物流;从物流业务性质上分,又可分为物流管理、物流设计规划、物流技术等三方面。所以,物流人才应该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由于物流业务和技术跨度较大,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在确定培养层次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专业范围进行准确定位。如,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和交流能力,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的动态、最新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物流管理和经营的实际运作能力,能在物流业及各类工商企业、跨国公司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工作;既能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课程体系建设。(1)课程设置:针对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从社会需求入手,不能设置一些与社会需求相差太远的专业课程,这个方面可以采取市场调研和问卷的形式来完成。另外针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特点,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将来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了解企业现状方面,而不能让学生把时间只耗在纯理论探索等领域。
(2)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针对专业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和实践应用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还可以多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频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速物流知识的传播和更新。
(3)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增加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要根除本科教育纯理论化的痼疾,加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减少课程的课堂授课时间,使学生有足够的实验和社会实践时间,把书本知识变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支适应高校物流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难度很大、费时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让教师队伍朝“双师型”方向发展,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选送一些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物流专业办得成功的院校进修学习,引进一些高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物流实践活动,为教师构筑一个实践的平台。例如,选择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物流企业,让教师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参与一定的业务管理工作;或者利用科研和教学实习活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增强教师的物流实践能力。
4.专业教材建设。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介绍物流学、物流管理或物流的某个方面的书籍,大多在内容上存在相互重叠。如物流概念、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物流的要素、不同行业的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物流中心建设、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都是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几乎在大部分的书籍中都有论述。其他的如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的设计等,基本上也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物流书籍中,并且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书大都体系完整,看一本便能知物流之大概。教学内容要避免相互“撞车”,关键还在教材的选取。这就要求有可选之教材,一要在数量上可供选择,二要在质量上可以入选。所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体系、结构、内容合理的物流系列配套教材。
5.实训环节建设。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高校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物流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是说,加强物流管理教学,必须要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具体可采用: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及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等方法。
三、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物流教育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因此,只有把物流教育和物流人才培养放在战略地位上考虑,充分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并经物流实体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有利于物流教育培养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反之,物流管理人才又促进物流教育的加速发展。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校园网;IEEE802.11;AP;子网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1-2614-03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Campus Network
QI Yuan-guo, PENG Yong
(Jiang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 As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campus information raising the level of the wireless campus network based on WLAN technology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building, a wired campus network is one important means of extending the network.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of wireless LAN and the wired campus network in the study and analyze problems, propose the use of wireless LAN campus network need to explore the wireless LAN in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solution.
Key words:WLAN campus network; Campus Network; IEEE802.11; AP; Subnet design
随着网络应用日益丰富,传统局域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师生对移动网络的要求,无线局域网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手段,被更多的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众多师生开始在无线局域网中开展各种应用业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正在悄悄地改变。虽然如今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但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业趋向成熟,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无缝连接,无线局域网正在以它的较高传输能力和很好的灵活性在高校各项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1 无线局域网基础知识与架构
1.1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指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无线多址信道作为传输媒介,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功能,能够使用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随意的宽带网络接入。
1.2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
无线局域网是利用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的局域网络。该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WLAN主要是作为传统布线LAN的延展和替代,它能支持较高数据速率(1~300Mbit/s)、采用微蜂窝、微微蜂窝结构的,自主管理的计算机局部网络。还可以采用无线电或红外线作为传输媒质,采用扩展频谱技术,移动的终端可通过无线接人点来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无线局域网有以下常用标准:
1)IEEE802.11b
802.11b(通常又称Wireless Fidelity,WI-FI),是现在最普及的无线标准之一。设备工作在2.4GHz的范围内,带宽可以达到11Mbps。
2)IEEE802.11a
802.11a标准是一个获得正式批准的无线以太网标准。它工作在5GHz频段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5GHz分为多个重叠的频率,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以减少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使带宽可以达到54Mbps。
3)IEEE802.11g
802.11g是一种混合标准,能向下兼容传统的802.11b标准。IEEE802.11g的54Mbps高数据吞吐量比802.11b快出5倍,将改善已有的应用性能,使高带宽数据应用成为可能。802.11品可以在同一个网络中与802.11b产品结合使用。
4)IEEE802.11n
IEEE802.11n将WLAN的传输速率从802.11a和802.11g的54Mbps增加至108Mbps以上,最高速率可达320Mbps。与以往的802.11标准不同,802.11n协议为双频工作模式(包含2.4GHz和5GHz两个工作频段)。这样11n保障了以往的802.11a、b、g标准兼容。另外,天线技术及传输技术使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并且能够保障100Mbps的传输速度)。
2 校园无线网络应用与优势
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布设、高带宽和无线接人的优势,可以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实现多人同时上网的问题,大大地增加了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在校师生获取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2.1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
1) 安装维护方便无线局域网的安装简单,无需破墙、掘地、穿线架管,这样避免对建筑物及周边环境影响,减少网络布线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成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一旦发生事故,不必寻找损坏路线,只要检查信号发送端与接收端的信号是否正常即可。
2) 易于扩展
无线局域网技术有对等模式、中心模式、中继组网模式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3) 经济节约
由于有线网络缺少灵活性,这就要求网络规划者尽可能地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往往导致预设大量利用律较低的信息点。而一旦网络的发展超出了设计规划,又要花费较多费用进行网络改造。而无线局域网可以避免或减少以上情况的发生。
4) 使用灵活在有线网络中,网络设备的安放位置受网络信息点位置的限制。而一旦无线局域网建成后,在无线网的信号覆盖区域内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接入网络。
5) 传输速率高
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提供高速数据带宽,其中IEEE802.11g能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54Mbit/s。可以满足用户上网的实际需要。
2.2 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应用
1)电子网络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教学,拓展了知识空间。
2)移动教学。上课不用再聚集于教室,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地域空间。
3)随时互动辅导。师生不必在课堂上直接对话,拓展了教学空间。
4)科研与教学。校园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从网上获取学术信息,获取无限的网络资源。
5)无线多媒体业务。无线活动教室;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无线视频监控;校园语音电话及网上视频点播。
3 校园无线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3.1 网络需求分析
本文所讨论的无线校园网的规划是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对象,本学院地处江阴市南郊,占地500亩。校园内共有大小建筑27幢,师生员工9000余人,地理环境简单,考虑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1)建设一个满足教学和工作需要的安全可靠的无线校园网络;
2)无线与有线的统一:高校网络一般已经建设了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建设必须在原有的有线网络上进行,并实现网络互联、认证计费、安全防御等方面与有线网络进行良好的兼容和互补。这就要求校园有线网络的架构不需要任何改变,只需用原有的网管、认证、计费系统就可以对无线网络进行管理和统一认证。
3)所有教学楼及实训实验大楼:各层走廊和教室均要求信号覆盖;所有学生宿舍楼:鉴于各宿舍都有有线接通,尽量覆盖各宿舍(不做要求);篮球场及足球场:信号要求完全覆盖;室内体育馆:信号要求完全覆盖;各建筑周围的草坪和场所:信号要求完全覆盖;行政楼:要求信号完全覆盖;学生食堂:要求信号完全覆盖;教师宿舍楼:要求信号完全覆盖;要求能提供1000并发用户能力;
4)各信号输出点信号强度10-15dbm;将按照2.4G工作频段2.412~2.462GHz(FCC)分为channel1、channel6、channel11三个完全不干扰频段设计;要求室内容许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室外容许最大距离100―400米。
5)校园无线网络在支持数据转发的同时支持数据、语音等多种业务,网络应该具有其它智能业务扩展的能力,满足学院的多功能发展需求;
6)现在建设高校无线网络,除了要考虑对现有IPv4网络终端的无线接入,还要支持高性能的IPv6的用户接入,以适应网络发展趋势,并保护网络投资。
3.2 无线校园网的设计
3.2.1 校园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对于局部无线网络,主要采用的是以AP或者无线交换机等为中心结点的星型结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多用户的需求。而如果建设全局无线校园网,可将网络划分为核心层、分布层、接入层进行设计,在整体上一般采用以树型和星型混合的拓扑结构。
3.2.2 校园无线网络物理结构设计
本校已经建成了“千兆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信息点覆盖教学、办公、图书和实验等大楼主要部分的校园网,在目前的校园网环境下,借助于轻型AP模式架构,可以在现有校园有线网络的基础上建立逻辑独立的无线网络。
通常模式下所有无线数据及控制流量均交由无线控制器来处理,所以我们采用现有校园网的交换机/路由器组成集中控制管理的“覆盖式”(Overlay)无线网络设计,如图1所示。
修改现有校园网交换机的VLAN参数设置、路由设置,使得AP尽量不与一般有线网络设备混合在同一个VLAN中,避免有线设备的异常流量阻断AP和无线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将连接在同一交换机端口下的所有AP放置在一个受保护的VLAN中,设计时统一分配给这些AP静态IP地址,以便于管理;采用核心交换机搭配无线控制模块的方式,进一步减小AP和无线控制器的AP-Manager之间端到端环回延迟,保证AP能够顺利连接在现有的校园网接入交换机上。
3.2.3 无线校园网的构建方法
校园无线网络构建的两种方法。第一,阀值法。通过调整AP的阀值设置,控制AP接入覆盖范围,从而在相同覆盖面积条件下,通过增加AP数量,提高系统容量。第二种,频率复用。学校人群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和大量学生构成,以上人群工作和学习生活分布在以下区域: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研究楼、学生宿舍、运动场以及各类休闲场地(草坪广场等)。
因此,在同一覆盖范围内的多个AP利用802.11g规定的13个可用信道中相互干扰最小信道1、6、11三个信道进行设计,客户端无线网卡根据各AP信号强度,选择不同信道工作,从而提高系统容量。
3.2.4 室内网络组建
室内的范围主要包括所有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在这些场合中主要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即AP的覆盖范围和AP的容量问题。由于AP是通过微波来进行数据传输的,室内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信号覆盖的问题。由于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被各种墙面分割,这对信号的衰减影响很大,因此在室内构建无线局域网时必须对建筑物的信号强度进行详细测试。在合理地分析各个AP的容量与覆盖面后,还需考虑信号衰减因素,适当地增加AP个数来减少数据盲区。室内组建简图见图2。
两个AP的放置要保证AP覆盖区域无间隙并且AP重叠区域最小。相邻AP工作在不同频道,以1、6、11三个频道实现全方位的覆盖。根据经验值,当相邻AP设定相同频点时,要求间隔25米以上;当相邻AP设定相邻频点时,要求AP间隔16米以上;当AP设定相隔频点时,要求间隔12米以上。
对于房间多、用户数量不多但分布较分散的楼宇,如教学楼等,用户主要为学生、教师,因此应用肯定会比较频繁,由于楼长、墙体结构厚、房间多等特点,所以在该环境下覆盖AP安装在楼道内,通过内置天线覆盖楼道两侧房间,微波通过房间的门窗传输到室内,实现了比较细腻的覆盖环境,AP通过有线接入到楼层交换机。
3.2.5 室外无线网络组建
室外设备的AP使用数量基本也遵循室内的条件,但室外AP的放置和设计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由于室外环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放置的设备必须是在密封盒内的,天线布置应该增加避雷器防止雷击,不提供本地供电的场所选用远程供电设备。我们通过室外无线接入点外接增益天线的方式覆盖室外区域,体现覆盖范围最大化的覆盖原则来保证无线用户需求。
从整体上对学院室外部分进行规划,通过室外建设WLAN射频基站对室外和室内用户进行无线覆盖。室外射频基站由室外型AP、外接天线(全向、扇区)以及配套避雷设备组成。根据复杂的室外建筑结构,外接天线的选择更加尤为重要。选择天线型号时应根据现场环境考虑增益、水平波束宽度、垂直波束宽度、极化方式、视觉效果(尺寸、外形、重量)等因素。
学校体育场、足球场、教学楼宇间公共区域等,一般是学校需要实现无线覆盖的室外公共区域。根据需覆盖的室外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设计建立多个无线覆盖基站,采用重叠交叉无线覆盖的方式,完成区域的无缝无线覆盖。选用室外型无线路由器,在空旷地方,信号传输距可以达到300M~600M左右,视空间大小可以使用多个,或者使用室外无线AP,配合室外大夹角定向天线,成功实现系统设计目标。简单设计如图3所示。
4 无线校园网的网络安全设计
当一个无线局域网组建成功后,用户最关心的是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网络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用户接入认证控制:原有线校园网络已经部署了用户认证系统,建成后的无线网络必须完全融合进该认证系统中。
2)基于用户的访问策略:不同的用户可能有不同的上网行为,包括HTTP、FTP、语音等,针对不同的应用,应加以配置不同的行为控制权限,保障不同用户的网络互访的安全性。
3)受保护的无线数据传输:无线网络安全事件往往会发生在数据传输阶段。因此,建成的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满足合法的无线用户与无线接入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以及无线接入点与上行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5 结束语
校园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代替的获得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校园网各区域分别布设无线局域网络以后,教师和学生就可以在这些区域漫游使用,大大增强网络覆盖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对整合教育资源,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有着巨大的作用,为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练永华.构建面向未来的高校无线局域网[J].科技视野,2008(15):30-31.
[2] 厉剑.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及技术浅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8(10):71.
[3]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高职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65-03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提出
高职电子类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基础性专业,各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根据自身所在的行业与区域经济需要,以服务本地区电子企业发展为导向,设定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高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以电子产品生产、测试、辅助设计等岗位群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涉及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原理、单片机编程、PCB设计、电子工艺与管理等相关课程。笔者调查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多所有代表性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并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高职电子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尤其以项目驱动教学最为普遍。
基于一门独立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逐渐成为高职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多在教材层次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角度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并基于该理念注重课程间的知识联系。以我校电子专业为例,通常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理论等课程定位为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将电子工艺、电子CAD技术、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等定位为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将电子产品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等定位为专业技能拓展课程。知识层次清晰,逐渐递进,具有知识体系的静态连贯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知识传授过程中的课程间动态联系性和连贯性,更多地沿袭本科高校的教学思路,即依赖学生在课后吸收和贯通所学知识的联系,无形中提高了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
一门课程内的项目化教学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但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不能跨越到其他课程(前后有依赖关系的课程)。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主动性较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较差。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所建立的专业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相关课程打通,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性,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有目的地训练课程群所建立的知识关联网,并形成可以实践的综合技能。笔者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将所在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群进行教学设计改革,提出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从教学顶层进行设计,提出课程群总体项目设计规划,并根据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设计了跨课程的项目库。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每门课程根据项目驱动的知识需求完成对应教学任务。在相关课程群由项目驱动完成教学任务后,该项目也同步完成最终成品(成果)。跨课程项目教学设计的重心是跨课程跨学年的项目编排,并能够确保在实施过程中的前后课程教学衔接紧密有序。以下详述笔者所在学校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进行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划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生产工艺与管理等七门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较好的学习反馈。但由于课程间的联系度很高,而原先课程项目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动态的知识联系,造成了居于课程体系上端的课程群(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生产工艺与管理)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较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难以达到预定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要求,进而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取向和工作的专业相关性。
通过对高职电子专业项目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我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和教学问题剖析后,我们从教学设计的高层进行了项目化设计,提出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方案,将我校电子专业课程群划分出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五门课的教学,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按照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从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开始,电路板加工、焊接、调试,基于项目(产品)需求编程软件程序(单片机程序)对系统进行综合调试和产品设计报告编写等环节,上述五门课程与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因此,这五门课程在电子产品设计技能培养中具有了每个阶段非常典型的特征,负责完成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步骤,且前后之间具备紧密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产品和文档的教学表现结果。
根据这五门课程特点,我们规划了跨课程项目库。项目库中包含有单片机综合系统板、智能小车系统、电子秤、超声波测距、语音万年历等约10个可用电子产品项目。每个项目可拆分到对应的五门课程中,分解成每门课程应完成的相关步骤。如在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中,需要以实现指定项目(从项目库中选择2~4个项目)的电路原理图、PCB图设计与绘制,并完成样板加工与检测;在电子工艺与管理课程中衔接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结果,围绕已完成的指定项目讲解电子工艺与管理知识与技能,为后续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做铺垫。开始电子技术实训课程后,学生需要对已完成的电路板(来源于电子CAD应用技术课程),根据电子工艺与管理的操作要求,进行元器件分检、初加工、电路板焊接、调试。该课程完成的电路板将会在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从而也使该课程脱离了对通用型单片机试验箱的依赖。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载体是已加工和调试通过的电路板,在该课程阶段,学生的学习重点从硬件设计转向软件编程开发,与企业电子产品开发流程基本一致。该阶段的教学以电子产品制作课程要完成的实际功能为导向,将综合功能拆解成各个独立的小功能块,化整为零的形式分散在单片机教学中,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可用性。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完成后,学生已经初步储备了相关子功能的软件模块和编程经验。电子产品设计课程教学是基于已经可用的电路和积累的软件功能模块,引导学生完成一个可用的电子产品,即综合设计环节和设计文档编制。该阶段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产品开发的设计思路和软件的整体设计与系统调试。在前面四门课程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之上,电子产品制作课程的教学难度降低,随着课程最终完成,学生能够拥有自己开发的一款电子产品,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特色
有专业课程群的总体规划,并从课程群的角度设计教学项目 课程群划分的标准与传统专业方向划分类似,以岗位群划分课程群,同时更加注重岗位群的联系性。我校电子专业开设了电子技术方向和信息技术方向。首先在电子技术方向进行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尝试,并从电子技术方向选取了电子CAD应用技术、电子产品工艺与管理、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等五门关联较高的课程群进行试点。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后,开始向电子技术方向其他知识关联的课程延伸,如将项目库的项目延伸到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基础课程,扩大跨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范围。
对跨课程项目库的项目资源进行通盘设计 既要考虑项目的技能覆盖面,又要关注项目的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定期更新资源库,使项目库具有灵活性和生命力。跨课程项目设计是该教学设计的核心与原动力,只有难度设计合理,知识覆盖面合理,可操作,易教学,感官效果明显的项目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产生良性教学互动效果。另外,为了保证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项目库要能够每年更新一次。每届学生的项目不能完全重复,避免出现一个项目用十年的教学现象。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促使所涉及的课程间教学紧密衔接 在跨课程项目化教学中,后续课程的教师往往更加关注前期课程的教学成果。因为如果前期课程教学不能很好地按计划完成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导致后续课程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极大地增加后续课程教学难度和工作量。因此,在教学实施中,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师紧密协作,相互沟通,从而使课程间的动态联系增强,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突出高职教学注重实践环节的特点 在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涉及的课程需要重新进行教学内容(载体)的编排,原先使用的教材、教案以及课程考试形式等都需要改动。教学目的也进一步随着项目库的子项目实施明确为以项目完成为教学重心,以项目实施过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为教学行为。课程的性质逐渐转变为一门课程即为产品的一个设计(生产)环节知识、技能传授,课程的考核标准以项目完成结果为基本依据。
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由于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了紧密的动态联结,我校电子专业的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涉及的五门课程进行了前后有序的课程教学安排,从二年级第一学期到三年级第一学期,共三个学期的教学跨度,不仅课程间的知识联系具有动态关系,也实现了人才培养的跨学期紧密联系,将原来较为分散的不同学期教学任务通过大跨度的项目实施串联起来,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教学实践及问题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在我校电子专业2010、2011、2012届学生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教学反馈与学生调查得知,该教学设计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成效。教师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所教课程在项目实施中的目的,教学载体具有延续性,课程教学联系具有动态性,教学要求明确,所完成的教学任务将作为后续课程教学的基础,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教师紧密联系起来。学生作为该教学设计的最终受益者,所获得反馈效果更加明显,直观的表述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后,所完成的项目将继续用于下一门相关课程学习载体。从项目实施的角度看,课程学习的过程更像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大跨度(跨课程、跨学期)的综合项目设计,课程全部结束后,一个真实的电子产品也完成了。学生在完成预定知识技能学习活动的同时,设计和加工出一个(或者多个)具有实际功能的电子产品,提高了学习成就感和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认同感。
跨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实施两年来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项目库的项目编排目前还不能很好地与企业真实产品相结合,大多数跨课程项目来自于各类电子竞赛的项目。项目完成的难度较大,需要在正常教学之外,开放相关实验室引导学生继续完成任务,间接地与我校电子专业推广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但也加大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和课程间衔接的难度。另一个问题是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对相关课程教师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进行紧密合作。如果前期课程的教师不能够在教学中完成既定的项目实施任务,将导致后续课程的项目实施难度加大,甚至是难以实施。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校电子专业安排了跨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负责人制度,由专人负责统筹规划和课程教学监督与课程间的协调。
跨课程项目化的教学设计已经实施两年多,初步实现了以大跨度项目的实施形式将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动态的联结,改进了高职电子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与我校电子专业推行的开放式项目化教学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实施,项目库的设计与更新主要由电子专业创新实验班学生负责完成,从整体上初步构建了我校电子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成尧,王海娜.高职单片机实践课程的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2).
[2]唐湘桃,刘冬香,赵华军.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2(3).
[3]李倩.电子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装备,2010(7).
[4]梁博宁,庞科旺.“船舶电力系统CAD”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
[5]白伟.实例教学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085-02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出现了一批教学条件较好的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基地。但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局看,高职实训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建设仍然是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对于许多由中专升格的高职院校显得尤为突出。在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的情况下,必须要有科学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改革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产物。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的高职教学改革,对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左右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设置与实训基地建设
从高职培养目标来看,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一般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而不只是针对学科,要紧紧围绕生产、技术、管理第一线需要。基于这一认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应当以适应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设计定位。因此,高职教育在设置专业时,应将变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提高预见性。要面向市场,针对社会需求和院校自身的条件,确定自己的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上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专业,积累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色,建立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个性化和动态化的高职实训基地。
(二)课程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决定着实训的基本内容,影响实训基地的基本形态。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在内容上属于技术教育范畴。这一定位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多个角度定位,并以此作为课程设置与改革的逻辑起点。
(三)教学方式与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方式是影响职业能力教育效果的重要方面,在高职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依然是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课程教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使高职“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特色真正落在实处。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体验性、有效性是一般教学实践形式、参观、案例分析、模拟情景所不能达到的。
二、人才资源
建设实训基地,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固然重要,但人力的投入更为关键。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需要科学地、创造性地制定方案与高效低成本地实施,缺乏建设人才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一)系统科技地投入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要投入人力资源。在现实中,学校可以动员与实训相关的专业教师、实训人员和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实训基地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与验收评估等工作,他们都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人力资源。从一定的意义上讲,熟悉实践教学、负责敬业而又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更是建设实训基地的关键因素。
(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双师素质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他们也是中流底柱。因此,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必须抓紧抓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上要能够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在结构上要达到基本合理。
(三)实训基地建设团队的组建
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除了广泛发动群众,依靠全体教师员工外,还应当考虑组建实训基地建设团队,以保证实训基地建设按时、按质完成,并尽快发挥效果。所谓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团队的优势就是能够比个体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能够想到个体所不能想到的问题、做到个体所不能做到的事情、适应个体所难以适应的环境变化、达到个体所不能达到的创新高度。
三、合作共建
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由于它的办学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为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或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为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高职院校选择与自己专业或专业方向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应当是情理中事。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可以说,高职院校是企业最大、也是花费成本最低的“人力资源开发部”。高职院校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企业为社会提供不断增长的消费服务。当然,企业也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渠道。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这种“服务链”联系与利益悠关关系,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客观需要。由于企业期待进入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能够解决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问题,因此也希望高职院校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基于这种远见,企业也会对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事情乐观其成。
(一)学产结合型实训基地
学产结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应着眼于长远发展,依靠自身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建设具有较为先进的设备、设施的校内实训基地,如各种模拟实验室、校内工厂、企业等。校内模拟实验室应加大教学软件的投入,以展示高新技术服务于生产、服务于教学;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软件,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本行业最新技术信息,紧跟高新技术的步伐。校办工厂、企业要有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实行企业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真实或仿真的实际操作环境。有了校内的实训场所,部分教学过程就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内进行,学生能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进行专门岗位能力的学习,保证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
(二)学研结合型实训基地
学研结合型的实训基地是利用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采用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具有行业领先性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内容的教育模式。学研结合型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利用学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和实验室设备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在各系兴办科研所或研究中心,科研所或研究中心应与专业建设紧密联系,以服务于教学为目标,使教学始终把握本专业的前沿信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从事基础性、特别是应用性的研究,可以以学科带头人和课题组为龙头,进行课题的开发与研究。尤其应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确立课题,参与产品研制和开发,培养学生技术开发的能力,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研产结合型实训基地
研产结合型的实训基地是将企业与学校和科研院所以科技为纽带联系起来,以科研促生产,将学校和科研院所研制开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生产中促进科研,使教学和生产、科研同步发展的教育模式。高校的很多研究课题直接来自生产一线,生产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突破,高职院校各系的科研所或研究中心,可利用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和实验设备的优势,进行应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使教学与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可在校内创办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实体、科技园区,建立开放性的、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也可以成立科技开发公司开发新项目,转化新技术、新产品,将研产紧密结合在一起。
总之,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要建设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满足实训要求的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资源。高职院校选择与自己专业或专业方向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双赢,可以说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玉庄.示范性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2008,(18).
[2]刘家枢.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内涵与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08,(17).
[3] 李飞.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 2008,(05).
【关键词】 高校;过度贷款;财务风险;对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高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为缓解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以及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校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筹措办学资金,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改善了办学条件, 提高了教学质量, 解决了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应该说银行贷款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在利用银行贷款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如何认识、防范、控制财务风险,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和谐、可持续地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贷款的现状、原因及特点
(一)高校贷款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生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普通高校由2000年的1 041所发展为2010年的2 035所,办学规模从不到700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 285万人。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40%,在校大学生规模将达到3 550万人,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竞争也日益激烈,各高校为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设施、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高校资金来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贷款已成为弥补资金缺口的主要途径。据《200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到2006 年底,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 500 亿元到5 000亿元,个别高校的贷款额甚至超过了10亿元。沉重的贷款压力、巨额的财务成本,已使我国高校举步维艰。
(二)高校贷款的原因
1.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校的办学条件不能满足教育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这使高校产生了巨额的资金需求。而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因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许多高校不得不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
2.财政拨款不足。面对迅速增长的高校在校学生, 财政拨款投入严重不足, 导致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高校办学经费普遍短缺,无法保证解决高校因招生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教学、实验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
3.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自1998年开始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对高校教学设备、基础设施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还明确规定了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宿舍面积、生均师资比、体育维持费、本科业务费、设备购置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发展壮大。而要实现这些指标,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4.高校社会融资能力不强。高校资金来源主要分三部分, 即政府投入、学生缴费和高校自筹。高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其自身的“造血功能”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社会融资能力不强。
5.商业银行认识存在误区。在高校大规模扩张引起教育贷款的强劲需求下, 商业银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政府重点扶持的产业, 无论怎样贷款都会有财政担保, 绝对安全。
(三)高校贷款的特点
1.贷款投资期限长,财务风险大。由于高校贷款大多用于新校区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改、扩建和设备的采购上,贷款资金使用周期较长,加剧了还款的利息负担,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也随之增加。
2.贷款规模过大。部分高校在扩张时,没有科学预计与规划贷款项目和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增加贷款,扩大办学规模,导致贷款总额太大。
3.建设项目中贷款资金比例较大。高校实施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专项拨款、自筹资金、银行贷款。从高校目前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看, 银行贷款占到资金总量的70%左右。
4.贷款保证形式单一。按照《担保法》的规定, 高等教育设施不得进行抵押, 学校不得为保证人。因此, 目前高校贷款基本上是信用贷款或基本账户抵押贷款。
5.还款渠道单一。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有: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其中真正用于还贷资金的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
二、高校过度贷款引起的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
高校贷款资金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贷款规模过大、财务管理不力、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隐患。随着高校还贷高峰的到来,巨额本息的支付将会使高校面临非常严峻的财务风险。高校贷款引起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
(一)缺乏总体发展规划,任意扩大贷款规模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但是,不少高校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发展潜能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对学校的发展缺乏总体规划, 盲目扩张、过度建设,任意扩大贷款规模,造成贷款过度、贷款利息费用过高的后果,使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影响高校正常的运转, 不利于高校长远的发展。
(二)高校借贷资金管理不善, 使用效益不高
高校事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如何筹措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管理, 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但有的高校往往是重视贷款的取得, 而常常忽视了对贷款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 存在摊子铺得过大、项目上的过多又缺乏充分论证的现象; 有的擅自扩大建设规模, 提高建设标准, 随意超概算;有的存在重复建设, 而没有从学校事业发展的长远上看, 没有把资金用在最需用的地方;有的对贷款资金没有实行专款专用, 常常被挪作他用, 或者贷款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所有种种都造成了资源与资金的极大浪费, 影响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政府部门对高校贷款缺乏有效的协调、监控
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搞建设,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布局、设计规划,也涉及到高校的筹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政府部门尚没有出台相应的办法。在具体利用贷款过程中,基本上是学校与银行之间的自行运作,有关政府部门缺乏有效掌控,更谈不上对学校的建设规划、贷款额度、贷款投向、贷款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监督和约束。
(四)高校贷款理性分析与风险控制意识不足
高校贷款大部分投资期限较长, 贷款多用于购置土地、后勤、科研用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置办, 偿还贷款的不确定性很大。而高校在考虑贷款申请时, 通常只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作为第一标准, 只要能贷到款, 资金成本放在第二位。在贷款申请、审批过程中的理性分析和风险控制意识显得不足。
(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负债办学是高校目前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的必然选择, 未来融资市场能否提供一个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充实的信贷资金环境, 完全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与银行利率的波动、银行信用紧缩政策等都有关系。目前, 我国利率将进入新一轮的加息周期, 高校面临的还息压力将会与日俱增。
(六)高校缺乏融资人才,内部财务管理滞后
融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工作量非常大。目前, 在高校财务部门工作的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融资专业的知识,难以胜任融资财务方面的工作。在高校举债资金的管理监督中, 缺乏对举债方式作成本分析和比较分析; 在资金的使用中, 随意扩大举债资金的使用范围, 缺乏审核监督, 甚至将贷款资金和学校资金打通使用, 出现挪用贷款资金等行为。
上面提到的引发高校财务风险的种种因素,既有主观性的,又有客观性的,哪一种因素的不慎重、不作为,都会引发财务风险。因此,加强对贷款资金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已势在必行,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高校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
三、高校过度贷款引起的财务风险的特征
负债办学机制的引入, 在为高校带来发展资金的同时, 也带来了风险。因此, 高校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举债带来的财务风险, 并在负债筹资中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负债办学的必然产物,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 财务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危害性
高校由于过度贷款而无法到期支付本金和利息, 会给高校带来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不仅影响高校财务资金的运动, 而且危及贷款及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严重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隐蔽性
由于高校贷款多属于信用贷款, 很少有具体的抵押物, 而高校的人力资本和声誉价值又很难按市场价格准确计量,这就使贷款风险衡量难度加大, 对风险的发生也难以及时发现。
(四)可控性
高校贷款从一般性的流动性不足到偿还能力不足, 再到严重的资不抵债, 是有一个过程的, 只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可以对高校贷款风险进行识别、预测, 并在事中防范, 事后化解。
(五)转嫁性
贷款风险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一旦风险出现,管理者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就是转嫁。但这种转嫁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社会都具有较大的危害。因为贷款转嫁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国家。对于前者,转嫁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和舆论的监督,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对;对于后者,无疑会增加政府的财政风险和财政负担。
(六)不确定性
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国家政策的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的波动、管理者经营管理不善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高校举债融资风险的出现。
四、应对高校过度贷款引起的财务风险的对策
银行贷款给高校的超常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但是它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如何既抓住高校飞速发展的机遇,又有效地规避贷款带来的潜在风险,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为确保高校健康持续地发展,减轻学校债务负担,控制学校贷款数量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范高校贷款的财务风险。
(一)建立健全教育投入保障体系,保持政府投资主渠道地位
1.大力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目前,政府财政拨款仍是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但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 发挥政府财政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渠道的作用, 提高政府对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比重,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矛盾和还贷压力。
2.政府应主动消化部分贷款。政府应给予部分贷款规模过大、负债过重、财务风险过大的高校参照国有企业消化债务的办法,政府出资解决偿还贷款,消化部分债务,让高校减少历史包袱,轻装上阵,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在200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缓解省属高校的财务风险,一次性地偿还了省属院校用于教学部分的银行贷款130 多亿元,这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贷款问题引发普遍关注和广泛争议之后,政府部门首次作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回应与对策。
3.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必须制定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经费保障的政策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明确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主导地位, 细化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真正实现教育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逐步达到4%这一要求加以具体化, 明确各年达到的比例数,并争取尽快接近和达到4%。同时,政府还应对高校在经济活动中涉及税费的事项进行一定的减免,给予高校更大的优惠政策。
(二)慎重选择投资项目,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贷款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搞好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控制投资的先决条件。选择投资项目时要谨慎, 坚决杜绝无效益投资的现象。高校建设必须量力而行, 自觉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 避免无效投入。必须制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以高校总体规划为基础,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高校实际偿债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适度的贷款额度。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 经高校最高决策机构集体研究决定。
(三)科学合理地确定贷款结构和贷款规模
高校通过贷款可以获得建设资金, 但其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贷款规模过大, 就会影响高校正常运转, 加大高校的财务风险。因此,高校要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财务状况, 恰当预测所需资金量, 确定贷款规模, 合理预计贷款的偿还能力。同时与银行建立良好的“银校合作”关系, 最大限度地争取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政策, 将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偿还贷款的时间均衡分布,减轻还款压力, 降低负债给学校造成的财务风险。
(四)树立财务风险意识
由于高校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对银行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因此,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特别应提高高校领导层对财务风险的认识,要把风险防范理念贯穿到整个决策工作全过程中,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与预测,及时发现风险发生的征兆,采取分散和规避财务风险的举措,有效地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者,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强化风险意识,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的加强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明确高校还贷的责任
高校作为借贷的主体, 必须承担起归还贷款的法律责任。因此, 高校要摒弃“高校贷款, 政府埋单”的侥幸思想,积极承担起还贷的义务, 树立“科学贷款, 诚信还债”的观念。 在贷款之前要充分进行论证, 贷款之后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由于贷款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及时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本息。同时, 针对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的“前任借款, 后任还钱”的现象, 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校贷款的归还责任, 将贷款管理作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实施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严格高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及离任审计, 增强高校决策层做好贷款管理的责任心, 促使其更合理地筹集和使用资金, 防止“任任借款, 无人还钱”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
(六)加强贷款资金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照高校会计制度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资金预算, 保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 一方面能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及时筹措所需资金。另一方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要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降低贷款成本。高校还应建立偿债基金,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的延期还款损失。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 依据高等学校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给本校的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预警系数。高校的财务部门根据即时掌握的贷款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情况, 确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如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发展潜力等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贷款资金的合理程度和财务管理水平, 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警预报, 建立长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贷款风险。
(八)加强对贷款资金的审计与监督
高校还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 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贷款项目从立项、审批、执行到资金使用、归还本息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对不按规定使用资金以及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 予以改进和纠正,使各级责任人在决策、组织、实施等管理过程中做到程序化、规范化, 强化权力间的互相制约和监督, 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环境保障。
(九)积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增强还贷能力
高校要充分利用办学自,拓宽办学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寻求自我发展道路。通过新老校区置换,筹集大量自有资金;调整办学思路,开发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增加学校事业收入;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让,走产、学、研发展道路,提高科研、校产创收能力;加强学生学费收缴与管理工作,建立“奖、贷、助、免、补、捐”等多元贫困生资助体系,创造良好的收费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欠费问题,增强资金自给能力;对教育筹资进行制度创新,尽量争取社会捐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吸引社会闲散资金,通过社会投资、融资、教育国债等多种市场手段积聚教育资金。
总之, 高校在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既要敢于开拓进取, 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又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 坚持量力而行, 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丽珠.浅谈高校办学中贷款融资的财务风险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 (4).
[2] 魏东玲. 对高校贷款管理的思考[J] . 会计之友,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