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

第1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术前访视;效果

本次研究中对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过程中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临场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以便临床进一步丰富手术室整理护理的服务项目,为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提供前提条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采用科学实验研究过程中普遍应用的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有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在A组中包含22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9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7岁至62岁之间,平均年龄38.5岁;在B组中包含23例男性研究对象和18例女性研究对象;该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9岁至63岁之间,平均年龄39.3岁。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 将82例研究对象的资料,经过进一步整理后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A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检查;B组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检查和术前访视。对两组患者在术前检查和入室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患者对手术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心理状态、患者的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 P

2 结果 

经过临床比较后我们发现,B组患者在术前检查和入室时的生命体征变化幅度明显小于A组患者,且差异比较的统计学意义明显( P

3 讨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对其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手术目的及手术进行的过程的了解程度,主要依赖于护理人员对其在手术前进行的针对性健康教育[1]。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以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对其需求进行充分考虑,充分体现以患者为本的临床治疗原则,在围手术期护理服务中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对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方法主要包括[3]:① 在术前1 d由主治医师对手术室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病例资料有更多的了解。② 在进行访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进行充分了解。对于比较复杂的病例要组织进行术前讨论,对手术的具体方式、术中所需物品、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充分了解,以便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手术治疗能够顺利进行。③ 在患者面前,护理人员要表现出自信,已取得患者信任,用亲切语言进行自我介绍,让患者能够充分感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④ 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艺术,用激励语言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⑤ 使患者的亲友充分了解其对患者的重要性,建议其除给予患者适当的物质支持外,还应该在精神上的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照顾,在术晨要陪伴患者等待手术的开始,并亲自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术后要将患者接入病房。 

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过程中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临场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对手术有正确的认识,防止出现不良心理因素,维持生命体征问题,围手术治疗的顺利实施提供前提条件。

参 考 文 献 

[1] 汪玉瑛,叶家薇,陆烈红.手术室开展系统整体护理初探.护士进修杂志,2007,12(18):215-216.

第2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河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切口感染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骨科切口手术护理干预方法,为提高骨科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260例骨科手术患者治疗病例,探究分析其在入院手术治疗期间相关资料,发现骨科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结果 研究26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病例发现,手术期间采取较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患者234例,手术室护理干预欠佳的患者26例占整个抽取病例的10%,而13例切口感染患者均是手术干预欠佳的患者。结论 骨科手术治疗期间,采取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对手术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理;干预;骨科切口;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4(b)-0050-02

骨科手术种类较多,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术类型为重建和修复手术,例如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等,这类骨科手术有个共性,即手术期间需要使用植入材料,因此,手术操作不慎极易引起切口感染。因手术治疗引起的切口感染对医护人员来讲不但处理较为困难,而且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面临截肢的危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经研究分析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来自很多方面,其中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是其中原因之一。本文抽取了某医院26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相关资料及时的掌握手术室护理状况,并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从而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某医院260例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进行骨科手术治的疗患者,其中男性203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为(45.6±5.5)岁。这些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中本科学历26例,大专学历52例,中学143例,小学33例,文盲6例,其性别和学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回顾分析26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情况,尤其对引起切口感染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和结果进行探讨。

1.3手术准备

手术期间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给骨科手术治疗造成干扰,手术治疗前给全部患者进行彻底体检,全面把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免疫情况;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保持手术室的湿度、温度等状况满足手术实施要求,同时检查并确认手术所需的器械等。另外,医护人员进行详细的讨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法。

1.4材料处理

用统计软件spss 17.0软件处理收集来有关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计数材料采用(%)表示,比较时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选取的260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手术治疗后切口处未出现感染的患者247例,切口出现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可能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统计情况如表1。

说明:表中数据中将手术时间≥3h定为手术时间长。

由表中数据可知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共13例,其中受手术部位影响的仅有2例,占整个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0.76%,其余4.24%由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佳造成,且两者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因此可知手术室护理干预是否规范对骨科切口感染有重要影响。

3讨论

3.1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3.1.1手术部位 骨科手术部位的差异可能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原因之一。例如手术部位如果处在患者的头部、脸部或躯干部分,这些位置的血液循环状况相对较好,因此手术后切口愈合的速率比较快,感染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如果手术部位处在患者的下肢,这些位置出的血液循环较为缓慢,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其感染机率自然升高。在本文研究中出现2例因手术部位不同引起切口感染,占整个患者的0.76%。

3.1.2手术空气质量情况 骨科手术治疗期间空气质量状况与切口感染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研究的260例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利用空气净化机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恒定温湿度。本文的13例手术治疗患者切口感染有3例因手术室空气湿度过高引起。

3.1.3术前皮肤消毒 术前皮肤消毒质量状况不但影响骨科手术的正常实施,而且还会影响患者切口感染机率,因此为降低切口感染机率骨科手术治疗前,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并按照术前皮肤消毒标准要求对手术区域彻底消毒,以避免因消毒不当引起患者切口感染。本文研究中出现3例由该因素造成的切口感染,在整个手术治疗患者中占1.16%

3.1.4手术医护人员外科刷手 医护人员是骨科手术的主要操作者,因此手术进行过程中他们的外科刷手不规范可能会因手皮肤细菌超标而引起切口感染。

3.1.5手术时间 骨科手术时间较长,会增加细菌接触切口位置的机率进而引发切口感染,因此,手术时间也是导致患者切口感染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3.2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

骨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可采取一系列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的目的。经临床实践证明以下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机率。

3.2.1全面掌握患者身体状况 骨科切口手术实施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全身状况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准确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针对机体抵抗能力较弱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引发抵抗能力下降的因素。另外,医护人员还应检查手术部位情况了解手术区域大小,并尽量缩短备皮和手术正式实施之间的时间,控制对患者皮肤不必要的损伤,以降低切口位置感染机率。

3.2.2做好手术消毒准备 为控制患者骨科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应做好手术物品的消毒准备工作。首先,针对患者手术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灭菌方案和方法,不断提高灭菌效果,例如针对耐高温、耐湿能力较强的敷料或器械应采用压力蒸汽方式进行灭菌,而对于其他物品的消毒则可采用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方式进行灭菌。

3.2.3控制人员流动 首先,手术进行前,手术护士应充分准备手术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物品,同时避免来回翻动患者;其次,控制手术参观人数,不准在手术室反复走动,禁止未做任何消毒处理由感染手术间进入骨科手术间。同时参观人员应和手术医生的间距应超过30cm。

3.2.4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关缩短手术时间的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手术进行前,医护人员应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减少患者恐惧心理。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指导,提醒手术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避免因恐惧或其他原因延长手术时间的状况发生;其次,全面掌握外科医生手术习惯情况并建立相关的档案,从而根据手术医生的习惯配备手术器械和其他医护人员,以达到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的目的;最后,熟悉并掌握骨科手术常用器械的性能和使用规范,并能处理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故障。同时,由专人负责管理相关手术器械,要求定期检查并详细记录手术器械状况,以确保其处在良好状态,降低手术期间故障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 安艺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5):1301.

[2] 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导报.2011(3):91-92.

第3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结论:将护理查对制度应用于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有效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差错发生,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对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提高护理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9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81-01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已经成为外科抢救、治疗患者重要场所,但手术室也是医院高风险、高责任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优与劣直接关系着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为了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手术患者治疗安全,本文选取手术患者108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查对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手术患者216例,其中:男114例;女102例;年龄在18―82岁,平均年龄为47.9±12.4岁。患者手术类型分为:妇科手术52例;产科手术45例;普外科手术37例;骨科手术32例;泌尿外科手术29例;神经外科手术21例。排除标准:急诊入院患者;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合并有意识障碍患者。将216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传统查对方法进行手术信息核查:①术前1天,病房责任护士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位号、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手腕带等,给予术野区进行皮肤准备,手术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②手术室护士去接患者时,与病房责任护士按手术患者准备单上内容逐项核对患者信息,另外,手术室护士还要检查患者是否按医嘱在术前一天禁食、禁水;是否排空膀胱;皮肤是否完整;皮肤准备是否符合要求;患者是否处于月经期;患者体内是否置入金属物等,当确认患者可进行手术后,双方在手术患者交接单签字,由手术室护士将患者护送至手术室。③麻醉开始前、由手术室巡回护士、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手术治疗。④手术完成后,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后,患者方可离开手术室。

观察组按护理查对制度进行手术信息核查:①术前核对同对照组。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要对患者信息进行确认,当确认时,要求患者本人说出自己性别、姓名、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信息,当确认其与手腕带及病例相符后,填腕带查对表 [1],由巡回护士将患者护送至手术间内。③麻醉实施前: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参加,通过查对病例、手腕带、询问患者、手术标识等,再次确认患者身份及手术方式,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中逐项填写签字,完成后方可实施麻醉。④手术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对手术器械、敷料等进行仔细清点与检查,并予以登记,对于数目不符或存有问题的器械包或敷料包要及时更换。⑤手术过程中:在应用抗菌素时,两名护士同时核对药物的使用剂量、有效期等;在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用药前必须对医生医嘱复述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并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用药,并对药物名称、给药事件、使用剂量等准确记录;若是特殊用药,必须两位医生共同确认后,方可用药;若患者需要输血时,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型结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确认无输血禁忌证、血液质量合格后,给予输注,血袋需保留,以备检验时使用。⑥关闭体腔前:由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按登记本上器械与物品数量进行清点,无误后,才可关闭体腔,并在手术物品清点单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7)患者离开手术室前: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手术医生再次确认手术方式、用药、术中监测、物品清点、引流管固定、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尿量、手术标本、患者去向、皮肤完整性等信息后,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与手术室巡回护士共同将患者送至病房。

1.3 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将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百分率表示,将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对比表(例/%)

第4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术前准备;白内障连台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42-01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病症之一,随着超生乳化植入人工晶体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每台手术时间只在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完成,使得单日批量手术成为趋势。由于单日接待大量患者及家属,使得术前护理工作变得繁重而混乱,沟通时间不足造成术日医患纠纷不断,严重影响手术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更新观念,将临床路径方法应用于白内障连台手术的术前准备环节,全程路径设计,使工作流程程序化,个性化,标准化,流程中增加手术配合训练,对患者进入手术室的过程进行讲解和演练,使患者提前熟悉手术过程,从而缩短手术辅助工作的时间,提高连台手术的效率。

1 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我院门诊的白内障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2组,观察组100例,男34例,女66例,平均年龄69.7岁;对照组100例,男39例,女61例,平均年龄69.5岁。为减少变异,两组均排除严重行动障碍的患者,如肢体外伤,中风后遗症等需用轮椅接送的患者,且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语言理解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方法

2.1路径细则制定:(1)评估病例:将特殊病例剔除。如行动障碍患者;联合青光眼手术者;非常规晶体植入者,如晶体脱位需悬吊植入晶体者。病例封面标示观察组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非手术眼无视力),语言障碍(非普通话交流)等(2)制定个性化路径程序。除常规术前准备过程外,分别对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语言障碍患者增加不同的配合演练。对待视力障碍患者,强调语言交流技巧,增加其触觉体验,减少不安全隐患。对待听力障碍患者,则强调肢体语言的交流,使其了解手术程序,掌握术中配合要点,避免听力障碍阻碍配合。对待语言交流障碍患者,通过其家属,使其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和手术中常用语言,使之复述疑点部分,以确保理解准确。(3)按白内障常规护理,术前进行固视训练[1]。所有观察组患者均增加术前眼球转动训练,使患者掌握上下左右每个方位的注视方法。(4)术前健康教育个性化设计,对伴发不同全身疾病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不同药物的服用指导。(5)所有观察组患者均进行手术过程配合演练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过程,减少恐惧和疑虑,提高配合依从性。

2.2护理人员培训:(1)护士长对参加研究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护理路径细则,重点针对个性化术前教育和配合训练,培训过程中提高护士的交流方法和技巧。(2)参加培训的护士分两组,一组负责路径护理的实施,一组负责患者进出手术室的时间记录,及相关人员满意度调查统计记录工作。手术室分派一名护士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患者配合情况。

2.3实施过程:两组分别遵循各自流程实施,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配合情况,对医护人员要求的依从性,对手术流程的知晓程度,焦虑程度和相关人员满意度。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讨论并改进。

4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指导护士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同时也满足了病人的知情权[2]。使患者真正熟知了手术流程,并体验手术配合要点,从而缓解了对手术的恐惧感,减轻了紧张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增高,肌肉紧张度上升,疼痛感增加[3],当紧张情绪得到缓解,痛苦也能相应减轻;同时,紧张缓解也提高了术中配合的准确率,缩短了手术时间,从而缩短了手术对患眼的刺激时长,提高手术整体效率的同时对术后恢复也有积极意义。由于个性化流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增进了护患交流的有效性,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看,显著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

[1] 甘俊丽,吴艺,夏朝霞.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438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32

[2] 郭秀荣,朱红艳,郑乐坤.临床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8,16(9):281-282

[3] 何玉辉.老年眼科门诊手术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2007,3,学术版:47-48

第5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关键词】 术前访视;手术室护理;心理

手术是目前临床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很多疾病患者都必须接受手术治疗后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精神因素也非常重要[1]。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在手术前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的了解,用最佳的心理护理会对患者心理活动造成影响,保证手术可以顺利进行[2]。本次研究中对将术前访视环节应用于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和相应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掌握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方法,以便临床对手术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周到护理,使该类患者能够保持平稳心态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别A组和B组各35例,A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28±176)岁;B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431±164)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B组患者此基础上给予术前访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治疗期的心理状态情况、手术治疗成功率、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评价指标变化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手术结束后患者的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 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

2 结果

B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例,%)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HAMA评分变化比较(分)

3 讨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手术室在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单之后,由本次手术的巡回护士负责从主管医生、护士处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收集,并对所收集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查看,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

一般状况、病史情况等进行初步的了解,在手术的前1 d到患者病房对其进行术前访视。访视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首选要主动热情的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将来意说明,使患者的陌生感在最短时间内减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具体情况, 将手术室的具体环境,围手术期的一些注意事项,麻醉的具体方法、药用原理、操作步骤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对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应该如何配合及其舒适性、安全性、出现不适反应时的应对措施,手术的具体经过、术前训练及术中选择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嘱咐患者勿将导电物品入室,并将这样做的后果及原因向其进行简要的介绍,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对麻醉及手术所产生的影响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教会患者正确放松的方法,并对患者所担心的一些问题进行询问,对其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正确、细致的解答。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并将治疗成功的病例向其进行介绍。本组研究中,给予术前访视的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说明术前访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恢复及手术效果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将术前访视环节应用于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能够充分保证手术治疗取得成功,使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保持平稳心态,防止出现不良心理和不良反应,进行保证患者及早结束治疗康复出院。

参 考 文 献

[1] 汪玉瑛手术室开展系统整体护理初探.护士进修杂志,2007,12(18):215216.

第6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1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检查、术中配合手术、麻醉以及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及术后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1术前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需求,缓解患者的抵触情绪。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结合病情实际情况制订手术室护理计划;其次,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介绍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

1.2手术室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积极鼓励患者,缓解其紧张感与恐惧感;术中,护理人员在协助医生进行手术的同时,为患者按摩,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通过举办质量管理活动,对疾病现状以及术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调查,找出原因后及时进行处理;制订安全质量控制机制,及时、快速纠正手术室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1.3术后护理术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患者皮肤进行擦洗,擦拭干净血迹,并盖好被单,将患者送回病房,防止震动过度;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定时监测;嘱咐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并补充足够的营养,病情恢复后,简单进行创伤恢复动作锻炼。

1.4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评分进行评价;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分;满意:80~89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情况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2,P<0.05)。

3讨论

第7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关键词:舒适护理;手术室;护理方式;效果

0引言

手术室的现代化发展对手术室临床护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舒适护理就是其中的一种,舒适护理是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方式,重视患者实际情况与自我感受,使患者生命指标和心理状态保持在最舒适状态下接受治疗[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取得理想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2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患者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4.3±3.8)岁;其中81例为择期手术,19例为急诊手术;76例为普外科手术,15例为妇产科手术,9例为其他手术;观察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3.8±4.0)岁;其中79例为择期手术,21例为急诊手术;77例为普外科手术,16例为妇产科手术,7例为其他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式。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安慰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为患者进行手术室与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等。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方式,护理人员所有护理措施和护理行为都是以患者舒适度为基本前提考虑,护理全程都要充分掌握患者对舒适度的要求,为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手术前护理:手术室责任护士要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例,与患者主管医师充分沟通掌握患者临床实际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文化程度与接受能力,为患者讲解疾病发展情况与手术室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对手术中有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做好预先处理。手术时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麻醉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营造舒适手术环境,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麻醉师摆放患者,使患者手术更舒适。护理人员要将患者暴露外面皮肤以被单盖好,帮助患者保暖;消毒时,要防止消毒液进入患者眼睛;患者发生呕吐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将呕吐物清理干净,使手术室保持清洁;为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尽量一针见血,减少重复性操作。手术后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患者病房做定期访视,掌握患者手术情况与术后情况,是否有不适症状出现,为患者和家属做必要的术后健康护理指导,使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1.3疗效评价方法。

为患者发放本院自拟调查问卷,发放200份,实际回收200分,回收率100%。统计分析20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2]。护理质量总分为100分,分成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四个部分,其中手术室管理为20分,护理安全为35分,消毒隔离为30分,护士素质15分[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手术室管理19分,护理安全34分,消毒隔离29分,护士素质15分,护理质量评分97分;对照组手术室管理17分,护理安全30分,消毒隔离27分,护士素质13分,护理质量评分87分,χ2=6.7935,P=0.009,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舒适护理指心理、生理、社会及灵魂等方面的舒适,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手术的信心,帮助手术顺利完成。护理人员以患者作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一切为患者考虑,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要为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本次研究结果与报道一致[4]。可见,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可以取得理想护理效果,还能提高护理质量,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萍.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32.

[2]程金菊.手术室舒适护理的现状及提高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448.

[3]李光昕,李眉.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2):118-119.

第8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常规教模式; 手术室; 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8-0091-02

doi:10.14033/ki.cfmr.2015.28.043

手术室是一个专科性强、护理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且无菌要求高的特殊科室,手术室专科知识一直是临床学习过程的难点。而目前手术室护理教学一直沿用传统带教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需要,急需寻求适合现代护生能力发展的实习教学模式[1]。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ning , PBL)于1969 年由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2]。有研究显示PBL教学模式能将学习内容简单具体化、易于理解、增加护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3]。因此笔者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将PBL教学模式有常规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2015年进入手术室轮转实习的护生50名,年龄19~22岁。所有护生均为临床护理学专业学生,均经过系统的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认识。将上述50名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常规组与PBL组,每组25名。两组护生性别构成、学历层次、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老师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 教学方法

1.2.1 常规组 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带教老师使用常规的教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即知识的传授以“带教老师讲,护生听”、“带教老师做,护生看”的方式进行。

1.2.2 PBL组 护生采用PBL教学理念,从“构建设问”到“讨论”到“总结”三段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据手术室教学计划,首先根据手术室教学内容设计特定教学环节,由带教老师给出常见疾病PBL病例,例如,疝气的定义、发病原因及分类、临床症状体征、疝气的解剖特点及洗手与巡回配合要点及疝气的预防等逐渐深入的构建问题;其次以问题为中心循序渐进地制定讨论主题,启发护生提出问题,对涉及相关问题督促护生查阅护理教材、文献期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资料。最后对于护生给出的结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讨论,并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回答开始构建问题,由护生扮演手术室护士和患者角色,根据“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了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

1.3 效果评价方法

护生实习周期均为4周,带教老师均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

1.3.1 问卷调查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了解两组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八方面: 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1.3.2 出科成绩 第4周末对两组护生进行考试、出科成绩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均采用100分制,理论考试内容涵盖了手术室相关专科知识,题型为单项选择,采用闭卷方式作答。实践操作考试由两名老师负责评分,按操作统一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两名老师分值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和出科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入科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理论和实践操作)比较,PBL组在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2.2 两组护生问卷调查情况比较

两组护生对常规教学模式在是否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教学作为临床护理实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专科性强、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综合、对护生解剖和生理知识要求高、护理实习涉及内容范围广且有一定难度。传统带教方法,有悖于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常规教学以灌输手段为主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

采用PBL模式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抛给护生,让护生以带着问题的方式来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带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转变了思维方式,促使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有利于提高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在PBL教学中拓宽了教学视角,在对护生进行引导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激发护生发挥个人潜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接受到护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做到了教学相长[4]。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实习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比如一些传统教学经验的带教老师不太熟悉PBL的教学方式;PBL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教案需要设计;传统教学中带教老师作为知识灌输者,护生则扮演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PBL教学模式中,带教老师主要作为学习的引导和启发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行规范和监督,因此带教老师需要有扎实临床护理理论,并且要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P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思维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维持了知识的系统性连续性[5]。PBL教学模式适合于手术室护理教学,但需要不断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训,逐步完善PBL教学中护理教案设计与编撰,使其早日成符合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文东,刘秀琴,李红,等.PBL 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46-147.

[2]王鸣明,邹丽芳,窦红菊,等.PBL 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血液肿瘤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11):1678-1682.

[3]赵爱娟,朱劲松,林萍,等.PBL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8):5-7.

[4]田金徽,刘爱萍,申希平,等.PBL教学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1):39-43.

第9篇:手术室护理病例讨论范文

通讯作者:封树华

【摘要】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在手术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手术室; 护理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贯彻到护理工作中,将关爱患者的行为具体化,是当前护理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995年kolcaka 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舒适护理理论大致包括4个方面: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灵魂舒适。手术室舒适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舒适护理是患者最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1,2]。为此,本院自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患者均为在本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男117例,女83例,年龄18~74岁。骨科手术55例,普外科手术48例,眼科手术45例,妇科手术27例,手外科手术25例;其中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40例,脊髓麻醉105例,局部浸润麻醉5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访视 参加手术的护士术前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年龄、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所需时间、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针对不同的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尽量鼓励患者讲出心里话,尊重其隐私。满足他们的心理舒适需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1.2.2 环境护理 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不允许有喧闹声。一般室温控制在22 ℃~25 ℃,相对湿度为50%~60%。采用全自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尽量控制噪音。

1.2.3 护理 在摆放前,准备好维持手术所需要的臂架、头架、布类、衬垫等,两上肢不宜过度外展,以避免损伤臂丛神经。截石位时,搁脚端有海绵垫包裹,在患者小腿下垫中单,中单应先向腿内旋方向包裹,这样可避免腓总神经的损伤。适当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

1.2.4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平稳地把患者送到手术床上。麻醉时,帮助患者维持不动,并且握住患者的手,轻声平静地告诉他:“放松一点,一会儿麻醉打上后就不痛了”。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手术过程中不说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手术中发生的特殊情况,要实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要镇静、独立、快速解决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护理问题,以免引起患者疑虑,增加心理负担[3]。

1.2.5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时,帮助患者尽快麻醉苏醒,用温盐水拭去患者皮肤残留的消毒液和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和盖好被单,在送患者回病房的时候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报告手术的顺利结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给予一定的术后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指导[4]。

2 结果

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200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由17%下降为0.5%;特殊手术未发生因压力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循环淤滞;因手术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婴幼儿术后高热发生率为0.1%;成年患者术毕畏寒症状减轻;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99%。

3 讨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因此,运用舒适护理衡量是否为患者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是衡量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室整体护理中,不仅补充完善了其内涵,而且给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素质带来了新的动力,激励了广大护士学习满足患者舒适需求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5]。

参 考 文 献

[1] 朱巧梅.舒适护理用于手术患者护理的探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3:25.

[2] 赵志芳,黄丹文.舒适护理的应用与患者满意度.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3:35-36.

[3] 李波.整体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0,17(9):92.

[4] 饶小英.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与实施对策.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