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华烟瘾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 英语阅读教学 社会文化因素 情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大学专科一年级的学习中,阅读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输入方式。在现行的英语教材和相关考试中,阅读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课程的重点在于系统传授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策略。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泛读教程》1-2册为例,大学英语教材中阅读量增加、话题范围宽泛、文章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围绕阅读文章,教材还设计了多种语言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文化视野,扩充词汇量,吸收相关背景知识。教材还在阅读的基础上,设置了口语与写作题目,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社会文化知识的匮乏
高考的压力下,高中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学生由此进入一个误区,认为掌握单词和语法就是掌握了英语。而阅读不单单是读懂字句含义,而是读者把内容与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建构意义的过程。著名心理学家雷斯尼克指出“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作用”。阅读有三个要素,分别是速度、读者以及整合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阅读者的学习状态、兴趣、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性格及年龄特点都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每个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与读者对文章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着极大的关系。
泛读是通过对文章的略读,弄清文章的大意,所说明的问题,通常无需对字句进行分析。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反映看不懂文章。认真分析下,作者发现,学生的所谓看不懂并不是不了解单词释义、语法结构甚至语句含义;他们的不懂在于无法正确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同学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很难理解一些文化性较强的文章含义。仅以教材第一册25页的阅读理解为例,文章中提到“President Torrijos of Panama met Carter,he tried to give him a friendly hug;however,Carter quickly jumped back.”文章以美国前总统卡特参加巴拿马运河回归仪式为背景,卡特婉拒了巴拿马总统的拥抱欢迎,而造成巴拿马民众的愤慨。学生无法理解如此一桩小事为何会酿成轩然大波。他们并不了解正式外交场合对礼仪的重视以及南北美洲对社交文化的不同态度;更重要的是,高中期间多学习文科的学生并未将此事与巴拿马运河被美国长期控制联系起来。在教师的提醒下,学生才想起自己在高中期间学习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因此,特定的文化会产生特殊的语言背景。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离开了语言,文化是无法传达的;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三个层次来理解文章的意义,即词汇层面,语法层面和社会文化层面。心理语言学中关于阅读的研究表明,在众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知识的极大地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调查显示,社会文化对阅读的影响很大;学生普遍认为,其影响仅次于单词的掌握程度。社会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以及观点。观点在事实中体现。本文将社会文化因素分为三个层次:哲学、艺术、宗教等精神文化;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观念。在英语阅读中,涉及到任何一个层次的理解困难都属于社会文化障碍。
理解文章字句含义的理解是对文章浅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必须掌握英美国家文化,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理解。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化。在教授英语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同时要求学生重视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继续上文提到的问题,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困惑之后,应提示他们将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回想南美洲国家历史与地理状况。和已有知识的联系,加上教师对社交礼仪的介绍,学生才明白南北美洲问候习俗的差异引发了两国之间隐藏的矛盾,并最终明白文章意图。
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仅取决于学生语言水平,还取决于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知识的掌握。文化差异不可改变,但可以沟通和了解。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加深对语句和文章的理解,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阅读内容。
2 被忽视的情感
英语阅读是一种认识活动,是知识和情感共同参与并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方面要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对知识的掌握,还依赖于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在以往的阅读训练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它们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动力。阅读动机极大地影响着阅读效果。在阅读当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吸收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自己解决问题,进而体会完成任务的喜悦,并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促成学生内在驱动力的产生,引发了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研究显示,兴趣是情感因素中对阅读影响的关键。文章涉及的知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活跃度。遇到感兴趣的题材,学生比较积极,阅读效果会有相应提高;兴趣不仅影响了阅读;在其他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思维比较活跃,记忆和思维效果较好。遇到视为负担的教学内容,效果必然降低。而这些事实上也会反作用于阅读教学,使得学生对某些题材的文章更得心应手或试图逃避。
3 应对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产生强烈的动机。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大一学生大多仍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易受心理和生理因素影响。大一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烈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时,情感上的需求便会产生。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满足学生的兴趣,更要适时引导学生,使他们对各类阅读内容都能够产生情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并进行自主阅读。
3.1明确阅读目的
在进行阅读之前,教师要明确地告知其阅读目的。了解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十分有效的。学生明确了教学目的和任务后,有利于发挥积极主动性。阅读愿望的产生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章。
3.2设置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疑问,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至此已经成功了一半。产生疑问,继而思考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对教材熟稔于心,精巧地设计教案,巧妙地创造问题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置应当层层推进。逻辑的连贯、程度上逐步深入才能避免学生的厌烦心理,真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3.3 和谐的阅读环境
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关注教学、促进学习。阅读课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就文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竞答。这样的阅读课堂设计阅读带有游戏和竞争性质。渴望获胜的心理使学生萌发兴趣,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去。这类的设置还有助于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最大程度地调动阅读的主动性。
3.4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针对社会文化知识的补充,教师需要坚持实用和适度原则。传授和学生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和英美文化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适度选择符合主流社会文化的内容,契合阅读教学程度加以讲授。这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循序渐进,让学生逐渐理解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的本质。
3.5 注重反馈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真分析后给予反馈。奖惩分明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励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通过反馈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错误和不足,从而激励他们的上进心,及时予以调整。心理学家认为表扬与批评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使用这些措施时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有技巧地反馈学习结果。重点在于要让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学生的兴趣都对阅读效果产生着重大影响。要提高大一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停留在过去,只关注词汇、语法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从课堂效果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英语的培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语言和社会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最终促成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关键词:重庆文化产业,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2.56%
2.95%
3.01%
8个影响因素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生产力提高、文化需求拉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根本动力
从表3可知,重庆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生产总值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分别位居一、二名。这两者是文化消费需求的根基,而文化消费构成了文化产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终环节和源泉,并调节着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和供给,促使文化产业结构随着人们需求层次高级化而高级化。产业经济学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新兴产业的内生动力,也是根本源泉。重庆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在经历体制性“松绑”和政策性推动之后,正在从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文化消费能力在现实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文化消费总量不足。2007年,上海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653.67元,北京2007年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2383.96元,相比之下浙江为2158.32元,而重庆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12590.78元,相比之下可见其差距。其次是文化消费能力地区差异显著。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对重庆文化产业影响排位居第五位,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更是排位第五。如何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带来的“消费断档”,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市场本身寻求内生性增长源泉加以解决。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文化投资方向、扩大文化投资规模
资本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该产业的规模和素质,由表三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对重庆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位居第三位。重庆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继续稳步推进“转企改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市场主体,扩大文化产业投融资力度,尽管文化领域的投资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但仍应给予其投资空间,这需要政府出台明确的产业发展与投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资、外资等进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商贸、房地产、金融等外部行业以多种形式对文化产业进行资本渗透与融合,在发挥资本运营作用的同时,引入国外文化服务业先进理念、文化管理先进模式,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
目前来看,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政府投资扶持,2010年,在中国国际文博会上,重庆9个政府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额近80亿元。重庆市政府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采购、后期奖励等方式,成为推动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开拓新的投资主体,2007年,浙江宋城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旅游投资集团,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实现贸易成交137.38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引进内资108.34亿元,重庆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要借鉴各省市投融资成功的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
(三)从依靠政府政策、投资推动转变为依靠市场内生动力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在重庆的逐步深入,改革的中心环节和关键命题将会逐渐转向市场宏观环境。如何给改制后的企业提供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进入退出机制,给予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国民待遇,通过市场管理文化,将政策性的安排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等等,政府应从文化企业改革中转变职能,全力培育规范的文化市场环境。
重庆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的比重对文化产业产生了一定影响,据重庆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2009年重庆市文化与传媒支出19亿元,2008年重庆市对广播电视的财政补贴达到20377万元,对艺术表演团体补贴总计达7187万元,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在扩大文化产业供给的前提下也要兼顾需求,兼顾文化产业发展自身规律,重要的问题不是财政是否具备能力,而是能否创新支持产业的体制机制,使得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发挥作用。重庆市政府在对文化产业进行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要对支持方式进行合理设计,要避免文化企业把政府作为“客户”,开展不良博弈,降低财政资金的效用。
(四)财政资金应重点扶持高端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2008年,重庆市政府对于文化体育传媒财政经费投入为151279万元,同比增长26.94%,财政拨款的方向和力度会对产业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的根基与灵魂,文化产业同样会面对产业的整体换代升级,因此重庆财政扶持政策应着重偏向于高端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增强深度开发能力、价值增值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处在全国网络游戏产业和休闲游戏的领先位置的深圳,巴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补贴着重放在高端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依托IT等高新产业的优势和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平台,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加快新媒体产业发展,带动基于互联网、无线网络、数字广播电视等网络基础上众多产业的转型和融合,形成软件服务商、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印刷出版者等共同参与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指标排名中,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在影像文化产业发展因素中位居第六,由于统计资料的限制,教育财政支出不单是指在文化产业方向进行的人才培养,但公共教育支出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投入。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构筑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与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大相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及投入;在相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素质,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书华,王华强.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分析[J]. 经济论坛,2008.9
2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3 钱韵竹,张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09.11
4 深圳文化蓝皮书.改革开放与城市文化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