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学亏损时的决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粮食经济市场结构粮食流通体制
Abstract:Thereformofthegraincirculationsystemscore,isabolishes“thetwotracksystem”,raisesenterpriseseffectivenessofoperation,realizeswiththemarketabilitymethodtothefoodproductionsupportandthesafeguardwhichexpendstothegrain.Inaspectsandsoonmarketmainbody,marketsystem,marketmechanism,marketrule,enterprisestrategy,governmentfunctioncarryoninstitutionalandthemachinabilityreform,establishestheenterprisecompletemarketmanagement,thegovernmentsuitableregulationmovementsystem;Theestablishmentoperatesindependently,selfrestraintstateownedgrainenterpriseoperatingmechanism;Andnecessaryestablishmentmarketabilityfarmerbenefitprotectionmechanism,foodsecuritysafeguardmechanism;Grainindustrialproductionguidancemechanismandgrainenterprisestateassetinflationproofingandappreciationmechanism.Ourcountrygrainmarketchoicecompetescompletelythemarketmechanismmaynottake,isalsonotrealistic,thegrainmarketmechanismsrealitychoiceshouldbemonopolizesthecompetitivemarket,themonopolycompetitivemarketbyefficiency,betweenissituatedbetweencompetescompletelywithmonopolizespurely,maydisplaycompetesandmonopolizestwoaspectsthesuperiority.
Keywords:GraineconomyMarketmechanismGraincirculationsystem
粮食走向市场化,用市场解决市场中的问题,实质就是要提高粮食经济发展的效率。粮食经济的市场化首先应实现粮食经济制度的市场化。
粮食流通问题的核心,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和对粮食消费的保障。在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结构、市场规则、企业战略、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体制性和机制性的改革,建立企业完全市场经营,政府适当调控的运行体制;建立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市场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粮食产业化引导机制和粮食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是粮食市场的结构设计的重点。
1.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价格弹性小
εP=需求变动%/价格变动%=ΔQ/ΔP·P/Q=LimΔQ/ΔP·P/Q=dQ/dP·P/QΔPo
粮食如果涨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如果降价,人们对它们的需求也不会增加多少。粮食的价格比较低,即使上涨一倍,人们对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因为这笔支出在人们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涨价不会影响个人总的经济状况。粮食保护价格在一定时期可以促进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使用这个政策也起到了作用,但它只能是一种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
粮食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价格弹性就小。粮食作为商品,从长期看,其价格弹性就大;如果是短期,价格弹性就小。粮食涨价,短期看,人们会注意节约粮食,但不会节约得太多,从长期看,这种节约对粮食需求量可以进一步减少。时间长,消费者就有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他们的爱好和技术条件去使用替代品,其价格弹性就大。反之其价格弹性就小。
2.粮食定价时必须考虑产品的价格弹性
不能把价格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如果定在非价格弹性需求上,就不能实现企业利润最大,这个时候应当提高价格,提价不仅不能增加总收入,还能因产量减少总成本支出,从而使企业的支出相对稳定。粮价连百价,粮食价格每涨0.01元,全社会商品价格涨0.20~0.26元,导致粮食经济的马太效应。
恩格尔系数的研究告诉我们:当社会人均达到2000美元时,人们对粮食和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变化,已趋近等于零,粮食和食品的支出相对稳定。
粮食行业的社会特征和垄断方式,决定了完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的弊端:高价格。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完全垄断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产量不足。完全竞争的企业,它的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在垄断的行业和企业,产量未达到最优,企业产量不足,再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规模经济未被充分利用,缺乏竞争,缺乏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资源浪费。
粮食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一是行业中的企业数量比较多;二是进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长期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趋于消失;三是各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市场结构的主要类型
市场结构是影响粮食流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市场结构,是指由于市场主体(在微观经济学中称为厂商)数量的多寡和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竞争程度不同的市场类型。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由于需求曲线的差异,市场供求均衡点与价格的决定是不同的。
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这一标准,从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方面将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类型:完全竞争、纯粹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我们假定厂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独立生产或经营单位。厂商对自己的决策承担风险和享有利润。我们将会发现,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和市场均衡点是不同的。
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完全竞争
强控制价格的能力弱
少卖者的数量多
大产品差异程度小
大进入市场的障碍小
3.1完全竞争市场。现代经济学规定,具有以下特征的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他们单个的交易量在供求总量中占很小的比重,因而任何单个的买者和卖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②任何厂商都可以自由地并且非常容易地进入市场;③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④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的所有资源都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3.2纯粹垄断市场。微观经济学将垄断定义为一个厂商控制一个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下,不存在产品相近的代替品的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又没有其他替代品的竞争对手在纯粹垄断市场结构下,厂商与行业(或市场)是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行业中唯一的厂商就是垄断企业,这个垄断企业也就构成了一个行业或市场。
3.3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是所谓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又叫不完全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微观经济学对垄断竞争市场有如下的假设:①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卖者和买者,以致于某一卖者(或买者)可以忽视其他卖者(或买者)的行为对自己利益的影响;②卖者(厂商)的产品存在着差异,但同属一类产品,相互间有着密切的技术替代关系(指它们都满足同样的需求)和经济替代关系(指它们有类似的价格);③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④厂商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或退出市场(生产集团)。
当垄断竞争厂商和其生产集团在短期内获得超额利润时,除了原来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外,新厂商也会进入市场。竞争的结果使价格下降。价格从短期内大于平均成本下降到长期内等于平均成本。同们当厂商在短期内出现亏损时,价格会因为厂商缩减生产规模或退出市场而提高,一直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为止。
4.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
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同市场结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这种经济效率上的差别,源于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越高;竞争程度越低,经济效率也就越低。因此经济效率最高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其次是垄断竞争市场,再次是寡头市场,效率最低的是垄断市场。
一个行业到底适合何种市场结构,取决于对如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由产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行业对社会化程度的要求。有些产业或行业,如钢铁、汽车工业等,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高。在这些行业,保持一定的产量规模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一些达不到社会平均规模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兼并,而新企业的进入往往因为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约束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因此这些行业适合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相反,对另外一些行业(如服装、食品加工业等)来讲,对经济规模的要求较低,社会需求变化较快且呈现多样性特征,企业进入的障碍较少,因此适合于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产权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分配关系的差异。显然,在一个倡导公平与效率兼顾或共同富裕的社会里,不会允许垄断者对大部分行业的支配。而在一个单纯强调效率及允许收分配差距无限扩大的社会里,垄断者对经济生活的支配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我国粮食市场选择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首先,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纯粹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市场波动。粮食生产周期较长以及粮食消费具有不可替代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无法容忍粮食市场过于剧烈的波动。其次,市场交换关系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粮食市场的发育尚处在较低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放任市场对粮食流通的调节,必然会引发过度的市场投机行为,其结果是少数人从中渔利,而广大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则深受其害。1993年粮食经营和价格放开后粮食市场出现的混乱局面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对经营者(厂商)行为和市场信息的传播等方面有极其严格的假设和要求。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市场的效率将大打折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要求现在达不到,恐怕将来也达不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也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
粮食市场选择纯粹垄断结构也是不可取的。首先,垄断必然会导致低效率。垄断者的供求均衡点往往较大幅度地偏离最佳交易规模,从而无法协调粮食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目前我国国有粮食企业主宰粮食市场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垄断市场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很难灵敏地适应市场供求的变化,无法使粮食市场达到平衡状态。其次,垄断者会通过调整垄断价格,占有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获得高额利润,从而侵犯消费者利益。我国粮食的消费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间差额(即购销差价)在大多数情况下超过了一般的商业利润。近年来在粮食定购价上升的同时,销价上升幅度更大,农民认为“吃亏”,消费者感到“不划算”,而财政负担过重未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垄断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流通不畅和低效率。
粮食市场结构的现实选择应该是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从效率上讲,介于完全竞争与纯粹垄断之间,可以发挥竞争和垄断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适度的竞争,可以使粮食市场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市场上数量有限的粮食经营者以及对进入粮食市场设置一定的条件或障碍,可以避免市场过于剧烈的起伏动荡和过度投机。垄断竞争市场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经营者数量的多少以及政府对进入粮食市场的管制程度。政府往往需要根据一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形势和市场发育状况在效率与公平或稳定之间做出某种权衡。但从改革的方向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或市场稳定”应该成为确定市场结构的基本原则。基于这样的一种认识,并充分考虑到垄断竞争市场的运行特点和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的特点我们认为,作为改革取向的中国粮食市场结构的雏形,应该具备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市场上存在较多的经营者,且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但为避免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的数量和每个经营者的规模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每个经营者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都对自己的盈亏负责。政府对每个经营者实行同样的待遇和政策,经营者效率的高低唯一地取决于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三是价格唯一地由市场决定,政府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对市场的干预而不是通过直接的价格管制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冯志强.《中国粮食经济问题研究》[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2(11)
[2]冯志强.《中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0)
[3]李晖、李林《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J]武汉:现代商贸工业,2008(02)
[4]郑士贵.《论中国粮食市场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管理科学文摘,1998(11)
[5]陆文聪.《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农业结构变动效应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07)
[6]黄伟俊.《我国现阶段粮食市场的流通渠道结构和功能分析》[J]北京:商业研究,2000(07)
关键词:中外药物经济学 研究 发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5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75-01
1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及其方法研究
1.1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仅关注投入成本,可以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
1.2 成本-效益分析。将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效益归化为以货币为单位的数字,用以评估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
1.3 成本-效果分析。与成本-效益分析的差异在于,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亦货币为单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表达治疗目的,如延长患者生命时间等。
1.4 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更细化的成本效果分析,它不仅关注药物治疗的直接效果,同时关注药物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着重与分析医疗成本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的关系
1.5 最小成本分析。用于两种或多种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虽然只对成本进行量化分析但也需要考虑效果,这是最小成本分析与成本分析的区别。
应用领域:
(1)药品定价通过对新药和已上市同类药品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制药厂家可以战略性地确定新药的价格范围,这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内部战略研究。
(2)药物补偿或共付水平除了英国有国家医疗服务体制补偿几乎所有的上市药品以外,大多数欧洲国家或者指定药品报销范围,或者对不同种类药品采用不同的共付水平,或者是采用参考定价体系来限制药品的公共补偿。
(3)制定医院用药目录或诊疗常规很多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各个独立的医疗服务决策者(包括地方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师)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4)促进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合理用药,有效利用药品资源,药品合理使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病人获得临床需要的药物,采用满足个人需要的剂量,服用适当的期限,并具有最低的成本。
(5)控制药品费用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高新技术和新药被广泛地使用,医疗费用特别是药品费用的急剧增长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关注。
2 药物经济学与医疗保险管理
由于医保涉及医院,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参保人等各方面的利益,加之医疗服务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医疗服务由第三方付费等原因,给医疗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药物经济学和医疗保险是紧密相连的,包括药物经济与药品补偿政策的制定,自由定价体系,以及偿付标准定价体系与参考价格体系,经济学评价体系。下面是各国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制定:
澳洲:自1993年起,澳洲的制药企业想要使申请产品用过药物利益计划进入报销目录时,必须提供药物经济学的评价结果。对于研究方法,政府提倡用成本-效果分析,政府部门参考专家意见,公布认可的健康指标及成本-效果比值。
加拿大:由安大略省最先制定药品报销管理的法规,此后加拿大卫生技术评估合作办公室建立起一套整体指南。
美国:美国是不同卫生服务者体系,要求制药企业根据不同指南的需求提供药品药物经济学数据,以后获得进入不同保险组织的《报销目录》的机会。
德国:范围十分广大,导致报销费用支出过于庞大。
荷兰:荷兰健康体系是由政府管理和社会健康保险与私人商业健康保险共存的一个保险体系。
3 我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启示
药物经济学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与卫生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基本相同,即成本最小化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20多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的制药业,2006年进入了冰河期。8月28日,发改委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医药业运行报告提到,行业利润同比增幅降低10.6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点,全国12大工业行业中列倒数第二。上半年约30%的制药企业出现亏损,22家中国重点药企中只有十家保持利润增长,11家降低,1家亏损。
4 战略转型
首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在加速。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者占总人口的10%。专家预计:今后50年,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到204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将达到约4亿人,占总人口的约26%。正在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将给制药业提供强劲的用药需求增长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很快,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药品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形态、消费方式变化,导致慢性病发病率提高,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肥胖等,将直接带动药品市场的扩大。第三,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决定推进“医改”。现在版本很多,但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医疗保健体系,已成为决策层的共识。而且从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来说,如果不能解决基本医疗问题,刺激内需无从谈起,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所以这次中央建立医保体系的决心,是不应怀疑的。以前药品市场主要针对一亿多医保人群的市场,从一亿人的市场,扩展到13亿人的市场,市场无疑会成倍上升。第四,虽然传统的化学制药发展减速了,但是中药对于慢性病的特殊作用,还有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快速,给制药业提供了新增长点。这几年,中药和生物药品在中国增长很快,并没有受到行业调整影响。
(1)把品牌建设作为营销管理的核心。转型时期的国内医药市场,迫切需要真正具备实力的主导品牌出现。在家电行业,海尔以品牌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医药行业同样呼唤类似“海尔”的本土品牌涌现。我们深信营销观念的转变将使一些优秀企业尘封已久的品牌重视辉煌。
(2)把品牌建设作为先导。医药企业的品牌建设应该以产品品牌的培育作为先导,通过诸多产品品牌的建立来提升企业品牌的整体形象,即所谓的“单品牌谐振效应”;同时产品品牌的培育要以企业品牌作为基础。品牌建设的目标是企业主品牌统领下的多元产品品牌的互动偕进,共同提升。
(3)品牌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永恒的话题。无论单一产品品牌的培育抑或企业主品牌的建设,都不宜追求“轰动效应”,而应走循序渐进的道路,通过选择严肃媒体以及公共关系运作的谐同配合,弘扬稳健的企业形象,对社会负责,对公众负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应收应付款 盈亏预警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渗透的深度也越来越热,越来越倾向于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迅捷、有用的管理信息。近期,笔者所在公司启动了盈亏预警体系,这对于企业高层及时掌控项目盈亏动态和各分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调整经营方针,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盈亏预警分析基于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结果的取得耗时长,需动用较多的人力,而且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随意性较强,操作过程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进行盈亏预警分析呢?
在研读《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著名的经济学奠基性理论也是从实证模型着手,从经济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件入门,逐步归纳分析而形成的。本文要研究的盈亏预警的问题由于很细微,目前在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针对性理论,于是本文抱定借鉴类似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研究过程中笔者注重联系实际,先分析了教材中关于盈亏平衡的理论在本行业、本企业直接应用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而后分析了公司目前采用的盈亏预警分析的办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注重笔者使用的盈亏预警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一、国内外研究盈亏平衡的理论
国内外研究盈余平衡的理论,无论是管理经济学的观点,还是会计理论专著,几乎都采用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又称CVP(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分析法,公式可表述为:BE=FC/(SP-VC) 。BE表示盈亏临界点的业务量;FC表示固定成本;SP表示单位产品售价;VC表示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理论假定企业有定价权,生产产品的类别和多少均由企业自行确定,不考虑生产能力问题,也不考虑产品是否能够销售出去,单个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可知,本企业的固定成本已定,唯一不确定的是企业到底应该生产多少?理论通过计算企业可以保本的最低生产数量,即确定为盈亏平衡产量。企业若生产产量大于盈亏平衡产量,则企业盈利,反之,则亏本。生产越多,利润越大。
理论提出的依据源于西方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的观点,理论认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企业产品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成本下降,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产品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厂商利润水平。这种分析方法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假定,忽略企业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的弊端,不考虑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不切实际的搞简单规模扩张,最后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管理被动粗放化,最终陷本企业于不利的境地。
二、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竞争异常惨烈,平均产值利润率成逐年下滑的趋势,单项工程的单位建造成本预测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建筑产品很少雷同,不适合标准化规模生产,就算是同类工程,同一家施工企业在不同地域建造成本也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一地域不同时段,建筑成本波动性也很大,这就使得量本利分析法变得不太现实。即便使用量本利分析法能够精准算出企业保本点产量,似乎意义也不大。建筑业不是一个承包商主导的市场,施工企业没有定价权,单项工程的毛利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规模扩张不是施工企业的一厢情愿,规模扩张的后果未知。
目前国内外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政府对地产业宏观调控也没有放松的迹象,财政政策从紧,货币政策稳健,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目前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提高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苦练内功,方是眼下度过难关,站稳脚跟的成功之道。
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就是从项目或分公司的应收应付款余额着手,通过为数不多的几个数据分析,即可迅速判断项目或分公司目前所处的盈亏状态。该方法简便易行,较为直观 。
三、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提出的依据
当代经济学理论都是经过一定的假定,从最基本的实例模型着手,由简及繁,逐步分析推导而形成的理论。当代管理会计理论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同样可以借鉴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企业会计理论以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的基础,以收益、费用是否归属本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费用。没有接受过正规会计理论教育的人大多习惯于传统收付实现制思维,即照收益、费用是否在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为标准确定本期收益、费用,很难理解和接受权责发生制计算的成本效益。但权责发生制科学、合理、盈亏的计算更加准确,已为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业界普遍认可和接受。公司目前采用的项目成本分析法计算的盈亏状况也采用权责发生制。基于应收应付款的盈亏预警理论遵循两个会计基本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 权益,也就是资金运用=资金来源;收入-费用=利润),以现金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试图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通过调整分析,逐步转化为按权责发生制来预测盈亏情况。
四、模型的构建
假定某建筑企业刚刚开业,只有一项工程,当月完成了一定的产值,当月购买了材料、劳务,分包了部分工程。
1、假定目前没有收到任何款项,也没有支付任何款项,无银行存款,不存在其他融资和投资业务发生,当月工程效益为0,则很容易建立这样的等式:
(1)应收账款总额=应付账款总额;
(2)若当月工程效益不为0,则等式可表述为: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2、若当月开发商向该建筑企业支付部分工程款,建筑企业也对外支付了部分款项,且当月工程效益不为0,月初无银行存款,不存在其他融资和投资业务发生。
(1)若该建筑企业当月没有用现金支付任何管理费用,也没有发生财务费用,则: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
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 ;
应付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 ;
将 式代入 式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
移项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支付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
很显然,在没有其他融资、投资的条件下,货币存量=收到的货币-支付的货币;
从而有:应收账款余额+货币存量-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
(2)若该建筑企业当月用现金支付了管理费用,也发生了财务费用,则:
应收账款总额-工程效益=应付账款总额 ;
应收账款总额=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 ;
应付账款总额=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除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以外的货币=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将 式代入 式得:
应收账款余额+收到的货币-工程效益=应付账款余额+支付的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移项整理得:
应收账款余额-应付账款余额+货币存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程效益(Ⅰ)。
3、假定该企业存在所有者投入资金和融资借入资金,月初货币存量不为0,其余情况同2中 ,则上述(Ⅰ)式可改写为:
应收账款余额-应付账款余额+货币存量-所有者投入货币-融资借入货币+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工程效益(Ⅱ);
为了便于分析,以下用英文字母对公式进行重新表述:
Br-Bp+Ms-Oi-Ln+Mc+Fc=Pb(Ⅲ)
Br(balance of accounts receivable)表示应收账款余额;
Bp(balance of accounts payable)表示应付账款余额;
Ms(money stock)表示货币存量;
Oi(owner input)表示所有者投入货币;
Ln(loan)表示融资借入货币;
Mc(management costs)表示管理费用;
Fc(financial costs)表示财务费用;
Pb(project benefits)表示工程效益。
至此,盈亏预警体系已初现雏形。
(1) 工程盈亏预警体系:
工程效益Pb>=0,则:
Br+Ms -Oi -Ln +Mc +Fc -Bp >=0,
也就是:
Bp
假定上述企业当月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单位,应付账款余额为1200单位,货币存量为100单位,其中:所有者投入货币50单位,向上级机构借款20单位,当月企业发生管理费用100单位,财务费用1单位,由于 应付账款余额=1200>应收账款余额+货币存量-所有者投入货币-上级机构借款+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000+100-50-20+100+1=1131,我们可以判定,该企业承建的工程处于亏损状态,若应付账款余额=1131,则该企业承建的工程处于保本状态,若应付账款余额
(2) 公司(分公司)的盈亏预警体系:
只有工程项目创造了一定的效益,且至少足以补偿本单位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时,公司或分公司才可能保本或盈利,此时:
Br-Bp +Ms --Oi -Ln =Pb -Mc -Fc >=0,变形得:
BP
仍沿用上例分析,只有应付账款余额=1000+100-50-20=1030时,企业才处于保本点,应付账款余额
五、连续经营时某特定年度或期间的盈亏预警分析
若只存在单个经营年度时,通过查阅企业会计报表中的少数几个数据,经过简单计算,即可迅速得知该建筑企业当期单项工程的盈亏状况和企业当期整体盈亏状态。若企业持续经营,跨越几个经营年度,如何分析某个年度或一个期间的工程盈亏和公司盈亏状况呢?以下作进一步探讨。
按Ⅳ式和Ⅴ式:
只要知道当年或某期间新增的应收账款余额(balance added of accounts receivable,可简写为Br)、新增的应付账款余额(balance added of accounts payable,可简写为 Bp)、新增货币存量(money stock added,可简写为Ms)、当年(期)的所有者投入货币(owner input added,可简写为Oi)、当年(期)新增的货币借款(loan added,可简写为Ln)、当年(期)的管理费用(Mc)、当年(期)的财务费用(Fc),即可得知当年(期)的工程盈亏状况和企业当年(期)的整体盈亏状况。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各数据通过查阅当期报表可知,其他增量数据通过比较特定期间报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的增减变动即得。
(作者单位:中建三局三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银行;跨行取款手续费;价格领导模型
一、引言
2009年7月,我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在天津、广州等城市先后将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由2元/笔调高至4元/笔。随后,部分商业银行也纷纷支持并跟进我国国有银行的收费标准,分别增加收费条款,形成市场价格扩散的局面。具体如表1所示。
二、银行加价合理性分析
1.银行跨行取款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央行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中国银联入网机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办法》规定,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由发卡行收取,但最终这笔钱要由3家来分。具体分配方式是:发卡行要拿出0.6元支付给银联,拿出3元支付给提供ATM机取款服务的银行。如果按以前的跨行取款手续费标准每笔2元,那么发卡行就要为每笔跨行取款业务倒贴1.6元。所以,一般ATM机都无法通过自身业务盈利。以前,我国银行为了维护客户,每笔取款倒贴1.6元,但是随着银行卡发行量的增加其成本也随之增加,现在发卡行在跨行取款时每笔收取4元的手续费,比银联现定的手续费成本高出的0.4元,应该是发卡行承担运营风险的费用。
2.银行利润增长的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依靠利息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增长模式肯定亟待改变。据几家股份制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显示非利息收入占比最高的是招商银行为20.04%,其余多在15%左右,华夏、浦发甚至不到10%,应当说水平较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50%以上。因此,中间业务应该成为我国银行利润重要增长极。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发展不景气,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觅食”并不理想,但16家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仍然超预期的大幅增长,其中,银行卡手续费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3.通货膨胀的压力
近年,由于种种原因通货膨胀在我国已经凸显。尽管从2010年开始央行已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通货膨胀,但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9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2%,仍然较高,这说明了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仍呈较强的态势。持续的通胀将给银行带来很大的信贷风险并影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为了抑制通胀带来的不良影响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收入渠道,提高盈利能力。
综上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完全有权力根据能否实现盈利来开展业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为公众提供无偿或者亏损的金融服务。
三、加价对公众影响分析
1.价格领导模型的设定
价格领导模型是指产业内一家企业先变动价格,然后其他企业就跟着定价的竞争格局。寡头厂商之间有可能发生串谋,来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串谋可以是公开的、正式的,也可以是秘密的、非正式的。模型设定:设定工商银行是价格领导者,通过工商银行跨行取款的客户占市场的Q1%,则建行、中行、农行等银行为价格跟随者,其跨行取款客户量占市场的Q2%。为便于分析,假设Q1%+Q2%≈100%≈市场需求D(P),即除工、农、中、建行等以外的其他跨行取款客户较小不足以引起市场价格变化。再设跨行取款价格为P,设银行异地跨行取款的边际成本为MC,其中价格领导者工行的边际成本为MC1,跟随者的边际成本之和为MC2。
2.对于价格领导模型的分析
简化的价格领导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给定需求曲线D(P)后,由于跟随者银行作为价格接受者要选择其供函数S2(P),工行的剩余需求函数R(P)。根据MR1=MC1可得出最优产出Q1*、最优价格P*的决策。当价格为P*时,社会需求量是Q*,由于跟随者银行接受工行制定的价格P,所以跟随者的市场数量仅为(Q*-Q1*)。
由此验证,工行作为价格领导者,考虑到其他跟随者银行将接受自己的新价格,则加价时主要考虑自己的成本C1即可。其次,工行与其他跟随者银行的市场份额Q1%+Q2%≈Q*≈100%组成市场需求D(P),Q1*=Q1,跟随者银行的市场份额Q2即为上述图1中Q*-Q1*部分,即Q2=Q*-Q1*。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加价理由符合价格领导模型的定价策略。、
3.价格领导模式加价方式对公众的不利影响
东方财富网最近就公众是否支持银行提高跨行取款手续费对1258名网民进行了网上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传统的认知因素和市场结构的性质,公众普遍反对提高跨行取款手续费。
综上分析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加价策略符合价格领导模型的定价策略,对商业银行扩大利润绝对额来说是最佳的策略,但是价格领导者银行加价后,价格跟随者银行跟进,使得公众消费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心理感知效用降低。加之绝大部分商业银行的价格是一同变化的,价格未出现竞争现象;也可以说商业银行客观上已形成串谋的格局,来获取更高的利润,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利益。
四、化解银行与公众跨行取款手续费加价矛盾的建议
1.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争取公众理解
对于各大商业银行轮番上调跨行取款手续费,公众有意见是正常且合理的,而从银行盈利性的角度,涨价也有其合理性。因此,银行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认同,充分的宣传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银行应在相关费用价格上涨前做好告知义务,让客户对银行收费变化有充分的心理接受时间。其次,做好必要的成本公开工作,让公众对于银行相关费用的涨价理由有所了解、理解和支持。总之,要做到在公众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相关费用的调整。
2.改变现有价格领导性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决定市场定价。现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处于不充分的竞争状态,容易形成价格同盟或串谋合作,导致减少消费者剩余,影响消费者利益,扩大银行自我福利。因此,应加强竞争力度,引导其他商业银行如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等也加入到市场定价的行列中,避免共盟或价格领导跟随行为。
3.采用价格歧视形式定价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有自己详细的价格歧视策略,对于各自不同的消费者,给定不同的跨行取款费用收取标准,不是对所有的消费者“一刀切”定价,这样市场需求的弹性就会变大。商业银行不能根据自己的成本随意指定加价方案,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可以弱化价格领导模型的加价传递作用。
参考文献
[1]银行人士详解ATM运营成本[N].新京报,2010,7(27):2-4.
[2]股份制上市银行年报解读[N].金融时报,2010(3).
[3]JulioJ.Rotemberg,Collusive Price Leadership[J].1995(4).
[4]罗伯特.S.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9:5-6.
[5]Garth Saloner.Equilibrium Vertical Foreclosure By Janusz A[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0(6).
[6]Eisemann.P,Diversification and the Congeneric Bank Holding Company[J].1976(7).
关键词:管理经济学;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应用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白酒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与变化,白酒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当善于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管理经济学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的各项经济与管理行为展开分析,把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发展融合在一起,指导和帮助企业更加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自身经营发展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同时为白酒企业的创新改革和生产经营提供更多决策依据,让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与管理活动能够真正与市场发展实际相符合。对于白酒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深入分析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口,结合具体情况应用管理经济学理论,确保自身持续稳健的发展。
一、管理经济学对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服务资源分配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采取何种方式把企业目前已有的内部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起来。在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找准自己正确的定位,将受益者与被受益者从单一变为群体,让二者之间形成连接,最终实现双赢。换句话说即是把买卖方式软化融合到不同层面,让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消费,让企业能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盈利,管理经济学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而言能够发挥出很大价值,在生产白酒的过程中,如果生产成本调低,必然会影响其质量,应用管理经济学并非偷工减料,而是要求从实际情况着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者优化生产制造流程的方式,在确保白酒质量的基础上来调低生产成本,促进效益提升。
(二)发挥人的作用经济发展规律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借助于一个个项目的落实,将其结束数据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能够得到具体化的经济规律,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予以优化。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某一件事的完成效率上也存在差异化,因此更加强调人对于工作结果的影响,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应当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自然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岗位有高有低,不同职位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企业中人的层次差异仅仅是以能力或工作绩效作为暂时的区分,属于自我与他人的区分,即是经济学中提到的群体与个人的不同。之所以存在如此层次划分,目的在于将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确保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予以清晰划分。企业经济效益是员工所提供的,管理人员属于引导者,唯有让各个岗位中的“人”能够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真正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掌握市场形势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避免盲目开展,必须充分熟悉了解经营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保持稳定有效的经营发展状态才能够得以持续前行,我国加入WTO之后,更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经济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固化式经营管理理念,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尽快更新管理理念,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应用管理经济学的过程中,白酒企业要积极进行自我改革与转型,善于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紧跟时展脚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企业生命力的提升。比如,白酒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工作,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饱和度,了解互补品与同类替换产品的基本情况,同时还需要合理预测产品销售各个时间段的价位浮动,在销售初期应当给出一个最高的预期价格,根据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弹性需求,在合理区间内对产品价格予以调整,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四)培养管理思维管理经济学理论的贯彻执行是企业管理人员负责的,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能够促进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形成,让管理者能够理性分析处理问题,在做任何决策的过程中不掺杂个人情感,真正做到对企业负责。冷静理性的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执行力,对于各种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学习效率与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认识与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涵。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促进白酒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白酒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同时从过去固有的理论中逐渐研究得到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依托于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场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比较,真正摸清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进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转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应用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理性思维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理性思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从而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与处理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顺利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制定产品价格白酒企业要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就应当将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区间之内,借助于管理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原理和供需规律分析能够让白酒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产品定价。第一,借助于价格原理,白酒企业能够对产品不同价格对市场占有度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分析,依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市场反应预测,把各个价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观察市场反应情况,再结合具体反应,根据企业利益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实现准确的产品定位。通常来说,白酒企业对需求弹性较弱的产品可以合理提高价格,对弹性充足的产品应当调低价格,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说把需求价格弹性在1.2的产品划分成弹性充足,即是产品降价幅度可以导致相应市场需求量发生1.2倍左右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在弹性范围内根据实际经营状况予以合理降低。如此一来就可以灵活利用经济学原理来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选择低价出售或者薄利多销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利用边际产量这一经济学原理能够得到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更加科学地开展好成本规划,在确保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外,依靠成本领先战略也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白酒企业要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能够选择低成本战略,把自身核心技术和控制成本加强销售的策略联系起来,白酒企业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第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好技术优势,从本质上降低成本,为白酒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其他特色设计提供更多资金,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适当降低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合理优化冗余工作岗位,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借助于自身生产优势来加快和其他供货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议价力度,争取减少采购成本;第四,要善于应用企业外部资源,与其他企业展开更多合作交流,弥补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例如说白酒企业能够把自己的优势与核心技术保留,把其他工序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将更多的力量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来,确保企业能够维持技术优势,依靠其他企业的专业性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站在低成本的层面着手,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指导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生产成本的管控,这些作用都间接促进了白酒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应用管理经济学也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走向。生产函数原理能够依靠生产边界值分析来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能够应用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的经济学原理,依靠分析计算企业最低成本的方式来了解各个产量水平上的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从而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在数学图形的层面来说,该函数属于统一众多“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形成曲线,其线性类似于字母“U”。基于变化关系而言,随着产量的持续提升,生产规模报酬也逐渐表现出增长趋势,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规模经济慢慢下滑,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平均成本相对稳定;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优势慢慢减少,生产的规模报酬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企业平均成本持续提升。白酒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上述函数原理对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企业在持续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也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生产量降低生产总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让白酒企业能够清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础。
(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白酒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和管理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尤其是对于部分白酒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其依旧存在一些传统的管理理念,导致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具备理性思维与科学管理观念,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很容易出现管理人员对市场情况的盲目判断和错误分析,无法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着手来制定经营发展计划,导致白酒企业的正常发展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比如说可能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工艺陈旧、利润亏损等问题。对于上述问题,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充电,积极将管理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经营管理活动中来,尽快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掌握科学的经济学管理方法,针对涉及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要进行深入全面的研讨分析。在管理经济学应用中,白酒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改革与发展之路,把管理经济学理论和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亚当・斯密在竞争市场的价值方面的正确评价具有非凡的现代意识:当竞争对全社会有利时,市场使共谋难以实现。就像方便面协会筹划提高价格。如果此类共谋在市场环境中能够奏效的话,将会形成连锁反应,有更多的经营者会在这场公共物品博弈中选择合作。当参与者人数增加后,由于受到下轮报复(购买者减少)以及相关策略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维持合作将变得异常困难。因此,涌进的增加影响价格所需的共谋者人数,竞争市场能够在共谋不利于社会福利的环境中成功地遏制共谋。例如,今年“鞭炮”开禁导致的亏损效应,就是经销商大量涌进所致。
市场第一个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市场是非合作交易的结果,而且,这些非合作交易又是大量交易的结果。市场竞争的方式,可以诱使参与人将其掌握的相关信息公开。人们通过购买来表达自己在市场中的偏好,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将传递一种信息,即该商品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此价格。全国普涨的肉价即是最好的说明。
同样,在市场交易中显示生产能力对厂商是有利的,扭曲生产的实际成本对厂商是有损失的。在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市场均衡中,实际上,市场竞争将定价问题转化成了一个多人囚徒困境,当几个厂商利益相同,即限制产量,通过价格大于边际成本的方法“高估成本”。但是,一旦厂商数量很大,每个厂商都有背叛协议的动机,以打击竞争对手,因此,也就暴露了真实生产成本。雪凝灾害过后,寡头垄断企业也说亏损严重,要中央财政给予补贴,是因为企业数目不够大,真实生产成本不为人知所致。
与市场不同,在无市场的中央集权式生产体系中,厂商的动机是低估自己的生产能力,以便获得更少的生产定额。同样,消费者拥有高估自己需求的动机,希望获得更多的商品和劳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生活就是这样的。
市场的第二特性是,当经营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紧密结合时,市场竞争提供了一个分散并抑制寻租腐败的机制,能够做到奖勤罚懒。市场竞争能够增强人们选择的压力,降低经营绩效的差异,提高经营绩效的平均水平。高低经营绩效之间的巨大差异说明这个运行过程并不是完美的,但却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不能比拟的,它对生产率的重大影响,使我们获得走向了民富国强的康庄大道。
市场的低效率与市场的完善程度有关。我国混合经济体制的形式包容了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几种市场结构,其优劣要以资源配置是否相对最优、生产者剩余形成的赋税是否有利于社会福利为判断标准。
雪凝灾害期间,市场的作用确实被削弱了,但这是必要的。在灾害形成的合作交易活动效率低下时期,政府运用权力,实行某些商品的价格管制,允许和强迫经营者进行合作,以此来消除协调失灵问题。政府的比较优势在于制定规则:只有政府拥有权力来制定并推行经营者参与交往的游戏机制。当经营者面临囚徒困境时,正如在其他协调失灵问题中,经营者追求的目标导致了不利的后果,这时只有政府可以提供或者强制实行价格管制以避免这种对民生和稳定不利的结果。对于界定,安排和实施产权,提供公共物品,管制环境和其他外部性或溢出效应,管制自然垄断,提供一些形式的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调控宏观经济等活动,政府能够出色地完成,而社群、市场则无能为力。一些不太明显的情况如均衡选择――尤其当多重均衡存在时,一次性的政府干预也许能够实现社会希望的均衡。这次雪凝灾害说明,政府实行临时价格管制禁止不法经营者囤积居奇,禁止涨价、调拨物资平抑物价等措施消除突发灾害引发的物价、交通、电力、燃煤陷阱的均衡,并促使其向一个能安民和对政府产生良好信仰偏好的稳定生活新均衡转化。
政府解决囚徒困境问题的方法与市场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竞争市场通过激励背叛来阻止卡特尔以及其他形式的厂商共谋,而政府则能够阻止背叛来促进合作。政府和市场的协调互补能够阻止背叛和合作在不同的环境中受欢迎的问题。
因此,低风险人群将退出保险市场。而保险的价格则会变得让高风险人群无法承受。在获得关于自身风险状态的特定知识之前,在自由的市场上让所有的人都自愿购买保险是不可能的,因此,这明显是一个市场失灵的情况。但是,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保险并强制所有人都购买,以这种方法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交强险就是一个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好例子。
政府作为一种治理结构,有许多的缺陷。首先,是政府官员难以获得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的私人信息。其次,是相对应的,公民也难以获得政府官员掌握的信息。再次,是政府在制定涉及大量人的政策时,虽然存在理想的决策程序,但不一定有理想的决策结果。例如,国家审计署对《34个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及投资收益情况的审计结果》、对《18个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在这两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某些人(政府)对委托人(公民)负轻微责任。同样的论据――(私人)尤其是企业间的交易中委托关系难以取得最优解――在此案例中有充分的事实说明。由于缺乏内在一致的民主方法来将个体偏好加总成为内在一致的公正选择标准,多数原则主要依赖于哪方控制了事项议程。与市场自由选择不同的是,事项的决定难以反映大众对事项偏好的强度。最后,当政府干预压制了市场选择时,在干预下得到特权的人能够获得租金――超过最优选择的收入。因此,社会群体将从事寻租行为,试图在有利于自身而不是其他群体或是公众的前提下,通过影响政策(决策)干预社会,进而出现了浪费资源、扭曲政策结果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后遗症在这次血凝灾害中的副作用充分地暴露出来。
社群治理。
十九世纪的“社群”曾经是市场的对立面。社群治理(例如国营)模式限制了个人的主动性,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工商经营模式要求集体制定决策,使责权不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管理不科学。这种状况在计划模式转型为市场模式之后,工商经营的绩效水平(生产力水平)才得到显著提高。
社群通过局部信息和同行压力来促进改革与创新,解决由经营者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赖所产生的配置问题,进而治理开放系统。与那时的经营者们无法协调解决最优的激励问题――不同,现在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经营者们可以很好地协调解决最优的激励方式问题。
在现代经济的许多部门中,社群治理发挥了中心作用。由于能够处理当代经济中出现的激励问题,它重新焕发了生机。
特别在出现社会互动性质或交易的商品和劳务阻碍订立完全契约的情况时,社群经常可以解决一些市场和政府都束手无策的问题。例如,雪凝灾害期间,政府对接社会捐赠之变:“为此之前灾难应急筹款的历程,这场雪灾中社会捐赠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个变化在于没有搞全国统一,上下联动的行政募损形式;另一个变化在于注意做好协调对接工作,让捐赠款直接汇到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的账户,从而提高了捐赠的使用效率(李立国)。”
简言之,政府对接捐赠之变:注重发挥慈善组织的运作功能;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和谐对接。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高效的社群能够监督其成员的行为,使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社群治理依赖于政府、雇主、银行以及其他正式的大型组织常常无法获得的分散的私人信息,根据员工表现与社会规范的符合程度加以奖惩。前述,在灾害期间,媒体协调一致的行动也可说明其作用。相对于政府和市场来说,社群能够有效地培养并利用传统的激励机制来治理公共行为,这些公共行为包括:彼此之间的信任、团结、互惠、互助、慷慨救助、声誉、自尊、尊重、报复和补偿。
社群在许多方面说明了作为治理机构的独特能力。首先,社群与社会成功人士在信任前提下往复交往的可能性很高。因此,为了避免受到不恭敬,社群中存在非常强烈的增进社会福利的动机。雪凝灾害期间,社群慷慨救助与慈善机构的捐助,即是映证。其次,社群成员间频繁交往,相互了解,都有效地降低了活动成本,提高了收益。信息的容易获得和广泛传播,使社群成员愿意在良好的激励下行动,进而产生对集体对社会有益的结果。最后,社群可以通过其成员直接惩罚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来消除搭便车问题。我们看到,雪凝灾害期间,被阻的交通线上,当个体行为影响了他人利益、行车规则被破坏时产生的强烈(正负)激励问题。
雪凝灾害期间,各种社群活动反映出,在有利的制度环境中,在和谐社会良好偏好充分激励之下的广大成员共同参与,高水平的自愿提供公共物品(救助)的活动是高效率的。
与市场和政府一样,社群有时也无能为力。(表述略)
当充满信任和正确的信仰,有制裁违约的相关法律规范时……人们可以获得社群或是良好制度的帮助,使交易契约顺利履行。
反映市场,政府和社群等方面特性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进行不同组合,这些组合治理着绝大多数经济活动。我们会看到雪凝灾害给三者间治理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我们也会看到在实践中一部分组合要比其他的治理更有成效。
结论:忽视有治理的社群、市场和政府的错误。
社群治理是封建时代未发育完全的“残渣”;夸大市场“看不见手”的作用;政府能够就经济生活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集中的解决方法等都是不现实的。市场、政府和社群治理的互补结构是有希望调动人们多样、特异的能力和动机来解决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难题,更好地利用潜在的知识扩张来推动社会进步,从而使和谐社会的期盼渐行渐近。
关键词:网络经济;农村电商;发展模式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爆发式的增长,信息网络影响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网络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一种伟大革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从现实世界转移到虚拟网络世界,每一个人只要接入网络都能快速、便捷、平等和低成本地获取信息。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最大区别就是网络经济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不存在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可以说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几乎没有边界,网络经济可以渗透到地球的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可以连接已接入网络的任何人。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实现形式,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针对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大学生人群,销售标准化的产品,如图书等。由于电子商务刚刚出现,人们的信任度还比较低,非标准化的产品质量无固定标准,从网上购买还难以被人们接受,这一时期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B2C模式,即企业对个人模式。第二阶段,电子商务的消费人群扩展到城市白领阶层,销售的商品也开始丰富起来,主要是那些易于运输保存的商品,如衣物、化妆品、箱包、日用百货等。这一时期出现了C2C模式,即个人对个人模式,以“淘宝”个人店主为典型代表。第三阶段,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极大地扩展到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如网络预订酒店机票、网上挂号、网上约车、微商等。这一阶段的电子商务出现了新的O2O模式,即“线上到线下”模式,体现的是服务型的电子商务。纵观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发现消费人群对接受新鲜事物的要求逐步降低,从大学生到白领再到普通大众;消费的商品特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从标准化商品到非标准化商品再到生活服务;对消费者的影响也逐步深入,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虽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经济不断增长,所惠及的人群主要是城市人群。由于我国农民的知识水平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导致农民从网络经济的发展中获益较少。伴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差距的不断加大,亟需发展农村电商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阻力
(一)农民文化水平有限且获得从事
电商技能的教育成本高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老一代农民基本为文盲或半文盲,因此农民要想获得试用网络从事电商技能的成本较高,靠农民自己难以从网络经济的发展中获利。电子商务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商务活动,只不过需要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已经获得良好教育的城市人口相比,农村人口要想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网络经济创造收益的成本非常高。城市居民大多文化水平较高,拥有基本的商务知识,也能熟练使用网络,利用互联网从事商业活动,基本上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教育成本。农村居民则不然,要想获得从事电子商务的技能,首先需要学量的基础知识和商务知识,其次还要了解互联网技术和学习电子商务应用技能,由于农民接受的基础教育相对较少,理解和接受网络技术和应用技能的能力也非常低,因此农民获得电商技能的相关教育成本较高,靠农民自主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电子商务活动几乎没有可能性。
(二)农村电商交易对象的特征和农民居住特点导致物流运输成本高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就是物流业的支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电子商务交易主要是易于运输便于储存的商品,如图书、衣物、箱包、饰品等。第三阶段,电子商务开始交易鲜活产品等,这就对物流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快捷,还要能在运输过程中提供冷冻保鲜服务等,以防止鲜活产品腐烂变质,因此冷链物流应运而生并取得快速发展。农村电商交易的主要是鲜活的农牧产品,又加之运输距离较远,对冷链物流技术的要求会更高,物流成本也会更高。农民居住相对分散,人口密度低,物流运输难以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农村的居住特点与城市不同,城市居民多生活在居民小区中,居住相对集中,物流配送便捷集中,容易实现规模效应。农村居民多分散居住,独门独户,且居民户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较差,又加之农民收入水平有限,网上销售或购物的量较少,对农村居民的物流配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配送成本高于城市居民,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将会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瓶颈。
(三)对农民金融支持不足则难以形
成农民的有效供给和需求农村电商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的供给和需求问题,即农民能提供什么产品和农民需要什么产品。农民利用农村电商提品获得收益后,才有消费能力。无论农民从事生产通过电子商务渠道供给产品,还是通过电子商务渠道消费产品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在供给侧,农民可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活动,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将产品销售给大众消费者。但是,我国农民当前大多是个体从事生产劳动,所得收入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集体经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大幅度萎缩,农民缺少必要的投入资金,从事扩大再生产活动,提高生产的规模效应,因此金融支持首先需要在生产供给侧支持农民的经济生产活动,向农民提供必要的生产投入资金。同时由于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消费能力不高,在农民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从生产供给侧获得收益前,很难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因此需要在消费侧提供金融消费信贷,有效地提升农民的消费需求。生产信贷和消费信贷具有互相促进的协同效应,生产信贷支持能够提高有效供给,使农民从农村电商发展中获得收益,农民获得的收益是偿还消费信贷的保障;消费信贷支持能够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有效保证增加的供给得到消费,避免供给过剩现象出现和农民经营的破产,从而保证生产信贷的安全(见图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优势
(一)农村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且亟待开发
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广大的农村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未被开发自然资源,如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如将这些动植物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将会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疆域导致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丰富多样的气候特征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我国的动物和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地球上大多数的农作物和动植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的生产地域。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利于我国农民开展多种经营,能够实现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仅高等植物在我国就有3万多种,木本类的植物有7000多种。我国水产品也种类繁多,淡水鱼有600种,海产鱼类有1500种之多。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意识不到这些丰富动植物资源的价值,对这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由于滥捕乱杀等违法行为,导致部分珍贵的种物种资源濒临灭绝和消失。同时由于农民缺乏种植和养殖技术和资金,导致农民即使面对有价值的动植物资源也无法开发利用,产生经济价值。农村信息闭塞,即使生产出了有价值的动植物产品,有时候也找不到销路,导致亏损。因此我国农村地区亟需发展电子商务,帮助广大农民获得技术和市场信息,从而能够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自身创造价值。
(二)农村土地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低廉
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据统计局统计,2014年末我国农村人口为61866万人。只要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基本上或多或少都有承包土地。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废止《农业税条例》,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农民承包土地不再缴纳农业税并且种地还有补贴。虽然农民承包土地不需要租金,但农民自给自足低效率的经济类型跟不上社会发展,稍微有点能力的农民和年轻一代的农民大部分选择到城市打工,从事效率更高的工作,因此部分耕作效率比较低的土地面临着荒芜状况,其土地的机会成本或租金几乎为零。与城市相比,如若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很低的租金取得农村土地。只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村土地加以改良和商业化运作,就能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价值。年轻一代的农民大多到城市打工,留在农村的农民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农民大多都曾经以耕种土地为生,有种植养殖经验,但由于受教育水平限制,很难在城市找到工作和立足。因此若在农村从事现代农林牧渔业,只要稍加培训和指导,这部分劳动力还可以在生产一线贡献10-20年,并且其劳动力成本是最低的。
(三)与城市相比创业投资门槛较低
农村市场发育很不充分,许多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就为到农村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成熟的市场相比,在农村创业竞争压力较小。此外,基于以上所说的许多空白领域,在城区已经发展得较为充分,可以说已经有了无数的样板可供创业者借鉴,节省了摸索时,少走很多弯路。再者,农村创业门槛不高,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低,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上千元几万元就可以尝试自己创业,有的行业几乎可以白手起家。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土地和房屋租金低廉,不像城市租一个办公场地和生产厂房,动辄上百万、上千万。农村劳动力成本也远远低于城市,农村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生活成本远远低于城市,且受土地和住房限制,一般工作比较稳定。农村创业对资金的要求也不高,第一产业相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来说,其技术要求和资本要求都相对较低,加上低廉的土地租金和相对较低的人工成本,只需要很少的投资资金就可以启动创业。
农村电商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一)没有农村电商时消费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很多研究农村电商的文献多从政府经济政策的角度阐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本文将从微观经济学的古典自由主义的供给和需求模型出发,说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经济学动因。在没有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下,我国的消费品供给和需求如图2所示,蓝色的供给曲线为S,红色的需求曲线为D,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c点,此时的消费者剩余和供给者剩余合计为三角形∆abc的面积所示。因为不存在农村电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无法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供给市场,在没有农村电子商务的情况下,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供给较少。因为农民生产的产品无法供给市场,农民获得的经济收入较低,对消费品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释放,我国消费品市场的需求也较少。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蓝色的供给曲线S和红色的需求曲线D相交的c点达到均衡,此时的均衡需求量较低,为c点对应的横轴的均衡数量。
(二)存在农村电商时消费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在有农村电商的条件下,农民能够更便利地获得市场信息,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销售渠道,农民可以通过网上销售生产的产品。因此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农民的商品供给加入到市场中,消费品市场的供给量将会增加,如图3所示,蓝色的供给曲线S将会向右下方移动到S`。此时,新的供给曲线S`与原来的需求曲线D相交于新的临时的均衡点d上,均衡价格会降低,均衡数量会增加,消费者从农村电商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的经济福利增加了。由于农民能够将自己生产的商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到市场上销售,从而获得收入,收入的增加将会释放农民的消费需求,农民的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因此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市场对消费品的需求又增加了,红色的需求曲线D将会向右上方移动到D`。此时,新的需求曲线D`与新的供给曲线S`相交于新的最终均衡点c`上,与临时均衡点d相比,最终均衡点的均衡价格回升了,均衡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不仅消费者从农村电商中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供给者也从农村电商中获得了更多地供给者剩余。在有农村电商之后,新的消费者和供给者剩余值和为三角形∆a`b`c`的面积,从图3中可以看出,新∆a`b`c`的面积大于原∆abc的面积,农村电商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的福利都增加了。
(三)农村电商实现的经济条件
上文分析了有农村电子商务前后消费品市场的均衡,分析证明了农村电子商务能使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增加,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向右移动,消费者和供给者的剩余值大于没有农村电商时的水平,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能使消费者和供给者的福利都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使所有人都受益的决策,然而要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农民从电子商务中获得的收益必须大于利用电子商务的成本,如果农民获得的收益小于农民使用电子商务而付出的教育、培训、资金等成本,农民不会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农民从电子商务中获得的收益主要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产品获得的收入和从电商平台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需要的商品;农民利用电商平台的主要成本有为获得使用技能而付出的教育成本、为生产产品而付出的资金成本、自己所承包土地的机会成本、自己劳动的机会成本等。由于农民自身的教育水平有限,农民要获得使用电子商务的技能所付出的教育成本十分巨大,因此农民从电子商务中获得的收益将小于其付出的成本。靠农民自身,几乎无法实现农村电商的经济利润,必须设计一种模式,减小农民使用农村电子商务的成本,具体如表1所示。
结论
结合我国农村和农民的特点,本文认为传统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和C2C电子商务模式都不适合。从减少农民为使用电子商务付出的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在农村发展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即F2A2C模式,亦为农民(Farmer)-人(Agent)-消费者(Customer)模式。在传统的C2C模式中加入中间人,以降低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的成本。人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小型创业企业,可以是农民合作社,也可以是小规模批发商或分销商,或者村镇级别的电子商务服务联络点。有中间人以后,农民不需要自己去使用电子商务销售或采购商品,因此农民不再需要为学习电子商务技能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农民可以更专注地从事农林牧渔产品的生产。农民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委托中间人销售,从而获得收入,同时农民也可以委托中间人采购商品。销售商品时农民将自己的产品送到人指定的收集点,人将产品汇集起来便于规模运输降低运输成本;农民购买商品时,可以到处预订商品,待商品收到后,再由农民自己到集散点领取,从而克服农村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洪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2.张谛,关博.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3.李成钢.“互联网+”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2)
4.王红,张瑞玉,董晓刚.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4(2)
5.张蕊,王银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5)
众所周知,我国的保险行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经营的规模和体制的完善程度都和保险业发达国家有不小的距离。面对差距,就需要我国保险业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到这个起步较晚的行业,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并规范市场,这样才能迎头赶上那些保险业发达的国家。
在一家独大的保险市场中,垄断商可以依靠高保费获取可观的承保利润。但是近年来保险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进入保险市场,多家保险公司陷入到“囚徒困境”中。最终博弈的结果就是他们为了更多的占有市场,只能降低保费。这样一来,保险公司直接由保单获得的承保利润越来越微薄,很多公司已经在这方面亏损。当然,这恐怕是绝大多数国家的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毕竟现在世界上大部分保险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在承保盈利率上都是亏损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保险公司就必须依靠保险资金的投资来维持自身的运营。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保险业的惨痛教训和近几年我国保险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让人们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灵活运用保险资金的重要性。像过去那样将大部分资金投入于国债和银行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当利率下调时,这样的投资方法就很可能产生巨大的利差损。
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正是为了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将风险部分转移到市场上。对比美国保险公司超过80%的证券化资产比重,我国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证券化率确实显得偏低。保险资金的证券化被众多保险公司看作发展方向。
保险资金证券化的好处是双向的,一方面市场有利于提高保险资金的盈利能力,盘活了整个保险业的“血液”;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的进入会促使证券市场向更加成熟和稳定的方向去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对我国金融业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保险资金证券化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成本,证券市场的不完善等,不再赘述。本文在这里特别想指出的是保险公司自身规模带来的风险。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的投入到市场中无疑会给他们带来许多不确定的现金流,以现在许多公司的运营规模是不是能承受这些现金流带来的不确定风险是值得思考的。保险资金证券化给了保险业更大的发展平台,这就好比让商船驶入大海。但是这里的海域却并非风平浪静,而是波涛汹涌,有些小船能否经得住这大风大浪得洗礼,值得怀疑。
二、分级自主保险的设想
正是由于我国保险业实行保险资金的证券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很多未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各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保险资金证券化必须循序渐进的进行。循序渐进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是一部分资金证券化,另一部分还维持原来的状态,我们要想办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在保险资金证券化的基础上,受到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础概念:一级价格歧视的启发,本文提出了分级自主保险的想法。
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这种情况有时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在这种价格歧视的情况下,每个单位的产品都出售给对其评价最高,并愿意按最高价格支付的人。在这样情况之下,垄断厂商获得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这样的价格歧视是帕累托有效的此段引用。
显然这样的概念直接用于保险市场是不合适的,因为首先那样的价格歧视在实际中操作是很困难的,其次现今的我国保险市场早已不处于由一家垄断的时代了。而且让保险公司去获得消费者全部剩余也不是去创新保险制度的初衷。
但是这个价格歧视确实对保险业的创新是有借鉴意义的。首先考虑,为什么在一级价格歧视中,消费者会有不同的保留价格呢?这就是消费者的异质性的体现。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忽略了保险市场上被保险人(也就是消费者)的异质性呢?为什么一级价格歧视的假设下垄断商能获得消费者全部剩余呢?因为他们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异质性,可是在现今的中国保险业,笔者认为保险人这一方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异质性。诚然,现在险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是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但要说明的是,这和考虑消费者异质性有着很大差距。
先来看一下我国保险业的一些现状:首先,在同一缴费方式同一赔付模式下,保费只取决于不同人群发生赔付事件的概率分布;其次,保险资金由保险公司全权决定他的投资渠道。
举例说明:考虑最简单的情形:终身生存年金ax(记为险种A),在每个生存年度末给付等额年金,保费则为趸缴净保费加上相同的保险费用,现在找到两个死亡力几乎完全一致的人(这是实际可行的),他们投保于险种A,那么他们就要在相同的预定利率下缴纳相同的保费,并且接受并信任相同的保险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
但这正体现出我们的保险业没有充分考虑到被保险人的异质性。被保险人并非只是一个无思想的随机生存群,死亡力的相同并不代表他们对风险的态度是相同的,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资金有不同的规划。这就是上面那个例子令人质疑的地方:为什么面对一群风险厌恶系数不同,资金状况不同的消费者,要让他们去接受同样的保险资金投资风险(尽管有保险人的承诺,但客观上保险资金的投资是有风险的)
和相同的预定利率呢?即使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万能险,他的投资决策也完全由保险人做出,但风险却又双方共同承担。而且万能险并未起到降低保费的作用,可恰恰这对中国保险业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课题。我们有理由相信,现行的保险险种并非帕累托有效的,是存在改进的可能的。
而当下保险资金的证券化热潮这是为改进提供了机会。在保险资金部分证券化的基础上,我提出分级自主保险的概念:我们仍用上面那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生存群来投保险种A,但他们对风险的厌恶系数是不同的,保险公司收取来的保费将一部分投资于国债,银行这类低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另一部分投资于证券市场这类高收益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这里的风险是对纯粹的投资者而言,而并非对保险业而言)。首先考虑简单的模式: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同样具有保险资金投资决策的权力,对于那些偏好于低收益低风险的被保险人,将他们的资金投入于低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给他们提供稳定利率和固定的给付年金;而对于那些偏好于高收益高风险的,将他们的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这类高收益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给他们提供较高的但不稳定的利率和较高但不固定的给付年金,然后在随机利率和随机年金下(依一定的概率分布)给出趸缴的精算现值,那么这个现值低于固定利率和固定年金下的现值,但存在一定的波动。这种由被保险人选择的模式就是“自主”。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收益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高的预定利率而导致的低保费;一方面是由于投资渠道的不同导致的高收益(年金较高),高风险是指年金会发生波动,甚至完全有可能低于低收益低风险下的年金。这种自主保险中年金的变化和传统的部分险种中的年金变化是不同的,后者年金变化是事先制定的,但自主保险中是随机变化的。
被保险人也不会简单的呈现只偏好低风险低收益或只偏好高风险高收益,分级的意义就在于在两个极端之间设立不同的级别,以供被保险人选择。在这个由低风险低收益向高风险高收益渐变的过程中,保费不断降低,平均利率不断下降,平均年金不断上升,而年金波动的风险越来越高,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保险资金比重越来越大。但选择哪一级别,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这就是“分级自主保险”的概念。这个概念不局限于终身年金,也可推广到其他险种。
这种“分级自主保险”有两个可以期待的优势:
1.它充分考虑了消费个体的异质性,这样可以满足更多被保险人的偏好,低保费也会降低投保“门槛”,加大保险覆盖率。而自主让风险承担形式更加合理。
2.它为保险资金的证券化提供了缓冲,在现在保险资金证券化仍不成熟,市场不完善,存在很多未知风险下,低风险低收益的保险资金的存在让保险公司对突发风险具有更强防范功能,同时它又吸收到了保险资金证券化的利处。
三、企业合并的设想
要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质量,不一定只局限于研究投资的渠道。我们也可以从保险公司结构的角度来探求改进办法。
不管现在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如何变化,究其根本,它是需要成本的,因为它们不是让资金产生利润的最终端。那么能不能找到一种消除成本的方法呢?
如果保险公司直接向某个企业贷款,就会遇到资金周转能力差和成本的双重问题,所以目前保险公司很少采用这样的投资方式。但这个分析投资方式,为什么会有上述两个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投资方与被投资方有着不同的利益取向。
所以我们提出保险公司A与直接盈利的公司B(这里直接盈利是指直接利用资产创造利润,并非投资而得)之间的合并,这种合并有的前提条件是:保险公司A经营状况良好,公司B有能力通过资本上的扩张实现更大利润,合并本质在于:保险公司A将保险资金注入公司B,公司B有能力通过资本上的扩张实现更大利润,二者的合并将消除成本,并且会将保险公司A的投资风险转化为公司B资本扩张的风险。
现在国内外不乏那些急需更多资金来扩大自己并且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所以我国很多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完全可以考虑这样的合并,显然把资金注入到那些已经取得成功并且有前景的企业中,比起投入证券市场,具有低风险低成本的双重优势。这无疑是一个加快保险业改革的机会。
在当下成本突出,投资风险不确定的中国保险业,我认为这样的设想是值得尝试的。当然,这样的合并也有必须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合并之前双方必须充分评估对方在其业界的表现,这样利于防止其中一方发生逆向选择。其次是要探求合理的财务制度,防止资金运转不畅。
百六十行、综述
本文从保险资金证券化出发,重点提出了分级自主保险的思路,也阐述了跨行业合并这种保险资金运用的新想法。虽然要想将这些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新构想付诸实际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但我认为,全方位创新才是当下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出路。
参考文献:
[1]乔桂明:中国保险发展战略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石新武:开放条件下的保险竞争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江生忠:中国保险业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徐俊:随机利率下的人寿保险精算模型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06
关键词:“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经济效应;效率与公平;最高限价
中图分类号:F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5-0083-06
一、前言
我国政府推出的“家电下乡”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减少外贸摩擦,促进内需与外需,振兴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家电下乡”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它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足够的关注。
“家电下乡”项目由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起,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3个省1个市进行了试点。一年后,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商务部研究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家电下乡。经国务院批准,在试点的3个省1个市继续实施的同时,从2008年12月1日起,山东、青岛、河南、四川、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开始推广家电下乡。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4种增加到8种,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家电下乡工程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产品。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含3个省1个市的试点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
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如手机单价不超过1 000元等。另外,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可享受国家给予的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家电下乡的补贴资金中央财政负担80%,省级财政负担20%。
这种对农户购买指定家电产品实行财政补贴的刺激消费政策,它的影响有哪些?它的实施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为此笔者通过对农户、企业、政府三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分别进行效率和公平视角的经济学分析。
二、效率视角的“家电下乡”经济学分析
从本质上说,政府推行“家电下乡”是想刺激农村的家电消费需求从而达到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主要看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不能刺激农村的家电消费需求。
经济学强调需求的两个特征:购买欲望(W)和购买能力(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形成现实的需求。影响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因素很多。前者如消费者的偏好、相关商品(互补品)的价格、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社会风俗、消费环境等。后者主要由商品的价格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替代品)的价格、消费借贷约束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等决定(由于“家电下乡”实质上是一种价格补贴。本文这部分只讨论“家电下乡”通过价格补贴对家电产品需求产生的影响)。商品的需求曲线表示的是需求价格和需求数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假定需求函数为线性的情况下,需求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的价格和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下移动。除价格以外,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动会引起整条需求曲线左右平移。
由于市场上家电企业数目众多,企业进出行业障碍较少,家电产品同质性高的同时不同家电企业产品又具有差异化,本文认为家电市场类似垄断竞争市场。同时,从目前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状况以及农村家电产品普及程度不高来看,笔者认为家电产品对于农村消费者价格需求弹性大,家电消费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假定家电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线性,把家电需求曲线d表示在以横轴表示家电需求数量、纵轴表示家电需求价格的坐标系中,画出的曲线是相对平坦地向右下倾斜(如图1所示)。当家电价格P下降到(1%~13%)P′时,消费者的选择沿着需求曲线从A点运动到C点,需求数量由Q增加到Q′,需求数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需求价格下降的百分比。
为了更好地看清“家电下乡”政策的效果,笔者模拟了“家电下乡”前后农户、家电企业、政府三方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模型。
在图1中加入代表典型家电企业规模的边际成本曲线(MC)和平均成本曲线(AC),它们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为了简化分析,笔者假设国内某一典型家电企业并不采取差别定价策略,这意味者家电企业以相同价格在市场上销售家电产品(分析的结果也同样适应于其他情况)。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1=MC)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定价,把价格定在P(大于平均成本AC),得到最大化组合点(P,Q),获得总额为DE×Q的超额利润(如图2所示)。事实上,由于我国家电企业相对国外家电企业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国外对我国家电产品的需求大,即使国外市场有进入障碍,家电企业在长期也能获得超额利润。这也部分解释了一些国家对我国家电产品实行反倾销调查和抵制的原因。此时,政府并不需要干预家电市场,国内也只有家庭富裕的农户才有能力按单价P购买家电产品。
随着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危害的不断增强,影响不断加深,国外消费者的购买力大大缩水,再加上一些国家出台了贸易保护的措施,对我国家电企业最直观的影响表现为需求曲线d向左平移到d′(d′仍然穿过平均成本曲线或d′正好与AC相切于AC的左边,这两种情况分析的结果相同)。厂商同样根据MR2=MC的定价原则把价格定在P′,得到需求数量Q″低于之前的Q,仍然得到超额利润FH×Q″(它小于DE×Q甚至可能为0或负数,具体如何取决于P″和此时AC的比较,一般认为P′会比AC略高,否则厂商发生亏损。但P′不会大于P,因为P已经超过国内一般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由于短期价格具有粘性和企业预期情况很快会好转,如果厂商继续要求获得P的价格,厂商只会得到Q″′(小于Q″)的需求数量,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不管哪种情况,相对以前,厂商开工不足,设备闲置,工人面临失业,许多家电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此价格仍然难以被农村居民接受,农村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没有多大变化(如图3所示)。
作为家电企业和政府都不愿看到这种局面,采取积极的财政干预家电市场的政策呼之欲出。因而,在判断农民对购买家电愿望很强的基础上,根据农民对家电消费的弹性大、农村购买力不强的特点,国家对指定家电产品规定最高限价,并予以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假定家电企业根据最高限价定价(实际情况可能会略低于最高限价),把家电产品价格定为P″。实际上,就是“家电下乡”产品的单价由以前的P(P≥最高限价,不会小于最高限价,否则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政府就应该干预价格而实际上并没有干预)下降到(1%~13%)P″[P″≤P,只是(1%~13%)P″<P,P″小于或等于最高限价P′,这里笔者不妨假定等于最高限价即P″=P′)]。笔者假设(1%~13%)P″恰好是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a上的价格(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的价格刚能弥补家电产品的平均成本)。这样,家电产品的需求数量可以达到比Q甚至更高的Q′,能够很好地解决家电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时,对每一单位家电产品,企业得到价格P′(P′=P″),农户支付(1%~13%)P″,政府支付13%P″。显然,企业得到超额利润ba×Q′。只不过家电企业得到的超额利润恰好等于政府的财政补贴数额(如图4所示)。
当然,家电企业得到的超额利润可以大于财政补贴数额(a点在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以左的需求曲线上,如图5所示。这时,政府对单位家电产品的价格补贴小于企业销售家电产品得到的P′和企业的平均成本AC的差,家电企业得到的超额利润来源于两部分:一个是政府,另一个是农户),也可以小于财政补贴数额(a点在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以右的需求曲线上,如图6所示。这时,政府对单位家电产品的价格补贴大于企业销售家电产品得到的P′和企业的平均成本AC的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补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家电企业的超额利润,一部分弥补家电企业亏损的平均成本)。
这里涉及到政府补贴的适度问题,a点在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以右的需求曲线上,这说明财政补贴对家电需求数量的拉动作用越明显(因为Q越多),政府财政负担也越大,中标企业从政府得到的补贴也越多。
a点在哪里才是合适的呢?政府难道应该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买单吗?如果把政府的最高限价P″定在等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结果会怎样呢?很明显,中标的家电企业在能获得正常利润的同时无法再从政府获得超额利润,财政补贴实质上使得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民获得了比产品平均成本价格还要低廉13%P″的实惠。P″能不能比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上的平均成本还要低呢?理论上说只要AVC
由此,可得到两种政府对“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定价的决策程序:首先,根据平均农户对家电企业最大产能的最后一单位边际产品的边际支付意愿,权衡政府的意愿负担确定(1%~13%)P″,假设最后确定是M,然后根据等式(1%~13%)P″=M倒推出最高限价P″=M÷(1%~13%),如果P″大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上的平均成本,则说明企业会从财政补贴获得超额利润,13%的政府补贴是不适当的,因为它应该小于13%;反之,如果P″小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上的平均成本,则说明企业会发生亏损,13%的政府补贴也是不适当的,因为它应该大于13%。其次,直接规定最高限价P″等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与新的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也就是说,“家电下乡”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政府补贴力度是否适当,也即最高限价P″和补贴率应该是多少的问题。
在图7中,如果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家电企业的需求曲线d向左平移到d′(这种情况只有在金融危机造成了国外需求和国内需求都大幅减少时才会发生),使得新的需求曲线d′与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没有交点,情况又会如何呢?
显然,情况已经特别糟糕,除非能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否则,政府实行的财政补贴“家电下乡”措施实际上已经毫无意义。这里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政府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快速行动是最好的选择。
三、公平视角下的“家电下乡”经济学分析
以上分析是从效率角度来看的,如果从公平的角度来看,还能得到更多结果。
(一)“家电下乡”对农户的影响
总体上笔者把农户分成两类:一类是“家电下乡”后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一类是不会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而言,一部分对价格为P′或P″(这里不要求P′=P″)有支付能力的农户,原先要支付P′或P″才能买到的家电现在只需支付(1%~13%)P″就能买到。还有一部分支付能力在价格P’或P″和(1%~13%)P″之间的农户,现在也能享受原先无法享受的家电服务。当前的家电出口退税率为13%,“家电下乡”比照出口退税,对农民购买试点家电产品给予13%的补贴而言,可以说是把对出口家电产品的优惠政策直接用到我国广大农民身上。“家电下乡”等同于对他们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家电下乡”只是一种价格补贴),切实减轻了他们的消费负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不过,对那些支付能力小于(1%~13%)P″和农村中相对而言特别富裕的农户(“家电下乡”前已经购买了家电产品的农户)来说,显然不会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对由于特别富裕的农户已经购置不需要再行购置的,“家电下乡”反而能衬托他们的社会地位,满足他们的虚荣心,尽管这其中也会不乏一些犯“红眼病”的,但两相抵消,总的来说,他们会感到改善了。而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譬如子女多、教育负担重、身染重病等本来就靠举债或刚刚勉强度日)特别贫困仍然买不起“家电下乡”产品的家庭,“家电下乡”只会拉大他们和其他家庭的差距,相对降低其生活质量。
很显然,在这里我们看到,“家电下乡”会进一步补贴“富人”,致使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从这方面看,“家电下乡”采取的价格补贴不如货币补贴(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向右平移)。政府是否应该采取进一步措施,使本来更应该得到补贴的农户也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呢(譬如实行有差别的补贴)?
(二)“家电下乡”对企业的影响
针对目前买方市场的现实,“家电下乡”直接影响家电产品的需求数量,从而对企业产生的效应尤其明显。但基于各企业所处的行业和企业规模大小不同,“家电下乡”对他们的影响也截然不同。
对家电企业中的中标企业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量Q′不仅大于“家电下乡”前的需求量,甚至会超过国际需求萎缩前的Q。“家电下乡”对他们来说,效果远远超过能增加他们的“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量。因为通过“家电下乡”,还能对中标企业的其他产品起到宣传的作用,从而增加他们企业的品牌美誉度。这种政府特许和补贴或多或少还会人为造成并加强被补贴的少数企业的垄断地位。“家电下乡”使这些企业在出口不利的情况下,能及时将企业经营策略调整到国内市场上来,迅速扩大销量,占有农村市场份额。“家电下乡”对他们已经构成实质性利好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利益。
对未中标以及中小家电企业而言,由于招标时间短、招标门槛高等各种障碍,这些家电企业只能望门兴叹(事实上,这次“家电下乡”中标的赢家都是国内的家电巨头,其中“海尔”、“美的”、“海信”、“TCL”等企业中标的产品数量都在70款以上)。“家电下乡”前这些企业避开家电巨头的激烈竞争,一直在“深耕”农村市场,有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但仅一项政策,农村的家电市场一夜之间就“宣告失守”。由于价格已经相差无几,这些企业无论是在品牌、物流、资本、人员、技术、服务、成本上都无法与那些家电巨头抗衡,“家电下乡”无疑对他们在农村的市场带来很大影响。
最后,我们看看社会其他企业(生产“家电下乡”产品互补产品企业和其他企业)。对于生产“家电下乡”产品互补产品的企业而言,“家电下乡”无疑给他们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对于其他企业,不管是生产“家电下乡”产品替代产品企业以及生产与家电产品无关产品的企业,从消费者面临收入约束的角度看,其他企业产品和家电产品无疑都存在相互替代性,“家电下乡”促进了家电产品消费的同时也对社会其他产品的消费产生了负面作用。但考虑到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结果会向右平移这些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权衡得失,我们不能马上得出优劣的评判。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一)主要结论
1. “家电下乡”进一步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家电下乡”中的中标企业基本上是一些家电巨头,相对未中标企业而言,这些企业的工作人员普遍比未中标企业的工作人员能获得更好的报酬。另外,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都是愿意且能够接受价格为(1%~13%)P″的农户。“家电下乡”促使他们的境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可见,“家电下乡”进一步补贴了“富人”,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 不适当的最高限价不仅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内需的目的,而且最终会导致财政支付给厂商超额利润。无论价格补贴为多少,企业不能接受低于平均成本的最高限价,而高于平均成本的最高限价等于对中标企业直接进行了财政资金的再分配,使企业间接从财政来源获得超额利润。
3. 补贴率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政府“家电下乡”项目预期的实现。在合适的最高限价条件下,补贴率越高,农户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承担的价格越低,财政对农户补贴的面就越广,农户对“家电下乡”产品的需求量就越多,“家电下乡”对内需的拉动也就越明显。反之,则效果有限。
4. “家电下乡”进一步加强了中标企业的市场垄断力量。中标企业利用招标门槛和人为的价格优势,抢占了很多中小家电企业的农村市场,从而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垄断力量。如果各家电企业在追寻这种市场地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寻租,中标企业的道德风险无疑也会大大增加。
5. “家电下乡”存在坑农隐患。为了拉动消费又防止通货膨胀,最高限价往往都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最高限价下的供不应求可能导致生产者粗制滥造,产品质量降低,形成变相涨价,进而损害农民的根本利益。
(二)政策含义
1. 政府制定政策要效率与公平并重。效率和某些制度并不能充分考虑分配公平,而我国贫富差距近年来也有日趋扩大之势。如果“家电下乡”不能针对特别贫困的农村居民采取补贴措施,不能及时对未中标以及中小家电企业进行妥善安置,势必会引起某些社会问题。
2. 要制定恰当的最高限价和补贴率确保财政政策效果最优。价格补贴既要能拉动内需又不能为企业的超额利润买单,还要惠及尽可能多的农户。推行“家电下乡”,适当的最高限价和补贴率必须并驾齐驱。
3. 要加强对中标企业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监管和监督并继续探索扩大内需的其他措施。为了减少寻租纯损、防止中标企业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避免骗补以及其他损害农民根本利益有悖“家电下乡”初衷的行为发生,政府要加强对中标企业以及相关单位、人员的监管和监督。
另外,根据持久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理性预期学派理论,人们的消费不仅要考虑本期消费,更多地还要考虑未来的消费。收入的不确定性会极大地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挫伤消费者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和降低消费者积极消费的意愿。如果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消费信贷刺激,“家电下乡”并不能解除人们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并敢于即期消费,从而使“家电下乡”的效果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是否能圆满达到政府“家电下乡”的预期目标,政府还须考虑其他一些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N.GREGORY MANKIW.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THIRD EDITON, Pri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4.
[2]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贾晓薇.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8).
[6]王巍栋.“家电下乡”任重道远[J].现代商业,2008,(4).
[7]李佳.“家电下乡”:中小企业的一场生存危机[J].家电科技,2008,(10).
[8]刘玲玲.海外热销后市场受阻并首现亏损,9200亿国内农村市场将成新主战场――家电业争食“家电下乡”大蛋糕[J].中国经济周刊,2008,(48).
[9]金名.家电下乡:升温农村消费市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8,(3).
[10]秦凤华.家电下乡动地来[J].中国投资,2008,(3).
[11]顾列铭.家电下乡:一举两得[J].电器,2008,(2).
[12]刘畅.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3).
The Economic Analyses on the Effect of "Electric Appliance Subsidiary"
Zhang Yueyo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