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设计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今,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颠覆性特征,能带来战略性的竞争优势,是新时期企业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企业要提升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确立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核心战略是创新商业模式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的前提。2013年全市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1万户,同比增长25.3%,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000亿元,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超过550亿元。此外,还涌现出猪八戒网、好车网、网上朝天门等创新性项目。但上述很多项目还缺乏核心战略的指导,对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企业要科学确立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战略:一是要以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提供为要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由企业本位转向客户本位,由占领市场转向占领客户;三是以企业联盟为载体,讲求合作,通过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形成更强的群体竞争;四是以应变速度为关键,提高适应能力和应变速度,奠定竞争基础;五是以信息网络为平台,搭建企业价值创造的新平台。
适时选择和调整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重庆正逐渐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重庆企业要适应市场变化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可以有以下五种基本思路。第一,基于价值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关注价值活动的定位、设计与匹配上,并通过重新定位价值链、重组价值链以及构造独特的价值活动体系三种策略予以实现。例如,重庆企业在整合银行、酒店、旅游等资源方面还存在很大空间,还缺乏跨行业整合资源进而改变行业和企业价值链构成的行业领先者。第二,基于资源能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充分挖掘重庆的餐饮、食品以及物业管理行业,特别是重庆火锅在新资源以及现有资源方面的潜在价值,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第三,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打造独特的价值网络,企业可以选择成为交易的组织者、交易平台的构建者或是交易的中介者,设计各种交易机制将企业自身与价值创造伙伴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价值创造的合力。目前,服装业正式进入O2O时代,重庆的服装产业拥有一定基础,还形成了“渝派”服装的口碑,应当抓住这一基于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创新机遇,促进产业发展上台阶。第四,基于收入模式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设计各种收入机制来实现商业利益,或者利用一切可能扩大收入来源。第五,基于价值曲线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通过创造独特的价值曲线实现服务创新,在为顾客提供非凡的价值感受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功。
以流程再造保障商业模式创新的顺利推进。无论采取何种商业模式创新方式,都必定要对组织进行流程的重组与再造,彻底改变组织中价值的流动方式。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保证企业在流程再造后各部分配合流畅,更能适应目前多变的外部环境与顾客需求。另外,商业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增加企业的利润,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企业应当具备将客户价值转化为企业利润的能力,至少是在未来有转化为利润的可能。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成功的商业模式永远是能够适应当前的内外环境的选择。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
运营商之间竞争的最终目的是收入、是利润,而收入来源于客户。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要求三家运营商的客户必须使用不同制式的手机终端,也就是说终端的销售量直接决定了用户的发展情况,决定了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
一、什么是商 业模式: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那么什么是商业模式呢?简单说来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如何创造或者优化商业模式,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是你的“利益相关者”;二是要分析这些利益相关者“有什么价值可以交换”;三是要设计共赢的“交易结构”。
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至少具有三个共同的特点
1.成功的商业模式要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提供独特价值。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怎样赢得顾客、吸引投资者和创造利润。
2.成功的商业模式是难以模仿的。企业通过确立自己的与众不同,来提高行业的进入门槛,从而保证利润来源不受侵犯。
3.成功的商业模式是深入理解客户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建立在对客户行为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上的。
二、**省终端销售商业模式模型: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省省手机销售量为***万台左右(不含山寨机),其中移动公司的“心机”约***万台,占总量的***%,并且相当部分是由移动的社会渠道完成的。下面将分别展示传统终端销售和“心机”销售商业模型。
1.传统终端销售商业模型
传统终端销售商业模型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厂家、国代、省代、地包、零售店和消费者。在这个链条中各个环节已经相对透明、统一,唯一“蒙在鼓里”的就是已经认为“正常”的消费者了。
2.“心机”销售模式
在“心机”销售模式下,国代、平台和消费者都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尤其是消费者,享受着运营商高额的话费和成本补贴。据统计2009年我公司使用刚性成本约**亿元,另外仅家电下乡和专项活动就使用话费成本**亿,全年补贴超过**亿元。
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零售店,他们的利益被削减了。并且整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蛋糕基本是固定,“心机”的销售量越大,零售店赖以生存的目标客户就越少。因此在“心机”的销售过程中,零售商只是被动的完成任务。
一方面消费者享受着巨额补贴,另一方面零售商却在承受着损失,这样失衡的模式已经违背了商业模式的原则――“为产业链上各个环节提供独特价值”,已经无法吸引零售商帮助移动公司进行“心机”的推广,甚至将演变为抵抗。
**市公司的销售模式并没有取得成功,全年心机销售量仅为**万台,销量低于**公司,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完成率低于**%的分公司。 “转型调整”的阵痛已经初步显示出来。
抛弃平台,直接由国代供货为国代提供了更多的利润空间,但也给其带来了资金压力;平台是这个链条中的利益损失者,为了减少损失,只有发挥其省代的作用增加为地包、零售店的供货量和相关资源,我们让其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地区的竞争对手;因为缺少了平台支撑,移动公司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此种模式是否具有生命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省移动终端销售商业模式建议:
通过提高对终端销售的掌控力度,增加“心机”,尤其是TD终端在市场中的份额,来持续保持移动公司的领先地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风险控制是这条产业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1、供货平台的价格要有竞争力。2、进货中资金、物流及售后流程的畅通。3、通过IMEI码鉴别所销售终端的有效性。4.话费包的激活要与IMEI码进行匹配,保证一台终端只能激活一个包。以及其他风险控制手段。
另外商业模式中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包含企业本身、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同时也包含着内部管理中有形、无形的团体及员工。如自办营业厅营业人员也终端销售链条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提升其积极性,开展劳动竞赛或其他精神、物质奖励也是一种方式,在此不做赘述。
结束语:
[关键词] 会展 商业模式 保护方式
一、前言
去年,北京一家网络技术企业委托专利事务所,提出将其创造并经营的一项业务的商业模式(或称作商业方法)作专利申请,目的在于保护这种创新业务的知识产权。自此,我国首例“商业模式保护”专利申请宣告启动。
创新的构思是所有知识产权的起点。正因为人类具有无限创意的能力,才有仅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便已达今天的文明与进步。知识经济时代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而一个独特的经营创意往往价值连城!
每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都可能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会展商业模式创新又是会展业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我国会展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潜力和社会影响力巨大,各会展企业都致力于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分析、完善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方式,可以激发创新积极性,有利于会展业更加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现行商业模式保护主要方式
1.案例分析
几年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曾审理上海卓尚信息有限公司告e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网上商业模式侵权案”,出现了号称“中国网上商业模式保护第一案”,并以原告胜诉告结。
从案件分析看,被告可以以不同角度提讼,因为商业模式侵权行为具有多重性质。该案从合同的角度看,被告明显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原则,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可要求其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从著作权的角度看,被告赫然侵害了原告的著作权,也可以追究其承担侵权责任;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看,被告显然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存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该案原告时,在存在多重选择前提下,采用不正当竞争关系诉讼,是经过慎重选择的。如果提起违反“先合同义务”诉讼,那么只能要求被告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即采用弥补性经济赔偿,则赔偿幅度有限;如提起“商业秘密侵权”诉讼,则会面临原告举证复杂、诉讼成本较高等风险;如提起“侵犯著作权”诉讼,那么即使胜诉,所得赔偿数额也较小。而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不但可以要求被告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可以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性责任。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或是从社会影响角度,还是从举证的角度,选择不正当竞争诉讼都显得比较理想。
2.专利法对商业模式的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逐步采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实施保护。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法规完善度、操作规范度、社会认知度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专利法在保护范围上基本可以涵盖商业模式的各个领域。专利法将对能够构成技术方案的商业方法的构思进行保护。权利申请人一旦在权利要求书中写明专利保护的范围,他人就很难通过以修改的方式规避其核心内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将商业模式专利解释为“借助数字技术、网络手段经营的、有创造性的商业方法”。毫无疑问,作为抽象概念、智力活动规则与方法的单纯的商业模式,例如不含技术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记账方法、生产和组织制度等是不能被授予专利权的。但是如果这种“规则和方法”通过某技术方法表现或实现,并应用于商业运作,则会因为其具有了可专利性而可能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
3.商业模式保护存在多样性
仅从以上案例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可以看到,商业模式保护的方法有很多,国内外各界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包括著作权保护、商标保护、专利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等。从目前分析看,综合考虑各种保护方式的利弊,用专利法对商业模式进行保护是比较恰当的一种选择,实践中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这些成功的实践都集中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金融和商业行业,如我国2001年6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商业网站与个人网站在互联网上的联锁经销模式和方法”;2002年底、2003年初先后授权的两件美国花旗银行商业模式专利;2007年8月公开的发明专利“实际品牌融入网络游戏的商业模式”,等等。
三、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
1.必要性
发达国家对商业模式提供专利保护,与其国情和产业背景密切相关。它们拥有为数众多、先进实用的商业模式,并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必然要思考放宽该类专利审查标准,将商业模式纳入专利体系。2000年,在美国率先打破“商业模式除外”原则,为商业模式授予专利权打开方便之门后,曾遭到欧洲国家的强烈抵制。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加入到商业模式专利申请人的行列中,许多国家开始转变立场并迅速调整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给予商业模式以前所未有的保护力度。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达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目标,必须在滞后于发达国家的商业模式保护方面快步前行。
一方面,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仍局限于商标、技术发明、外观设计、新型应用等传统领域,而对其商业模式保护国外也刚刚起步,国内尚属初涉。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会展商业模式保护可以作为切入点。另一方面,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着力扶持、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更加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保驾护航。因此,实施会展商业模式的专利保护是必要的和迫切的。
2.可行性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10月1日颁布的《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试行)》中,关于“商业方法”(即商业模式)有这样的解释:“商业方法涉及商业活动和事务,这里所说的商业比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含义更为广泛,例如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租赁、拍卖、投资、营销、广告、旅游、娱乐、服务房地产、医疗、教育、出版、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事务安排等。”《规则》认为:并非所有的商业方法都可以申请专利权。从技术性来说,商业方法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非技术性的传统商业方法和采用新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完成的商业方法。申请专利的商业方法应当符合我国发明专利入门条件,即具有“技术三性”:解决技术问题、具有技术效果、采用技术手段。传统的商业方法,因不具有“技术三性”,因而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只能归入“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所以无“可专利性”。
从近几年国内会展业的实践看,符合“技术三性”要求、具有“可专利性”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如2008年4月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以“三大平台互动构成全新展会运营模式”为亮点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科学生活博览会”有这样的描述:展会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展会以“集成、体验和互动”三位一体的形式,为企业和大众构造良好的交流沟通的展会平台,同时结合全国性的活动和互联网及媒体的资源,确立了三大平台互动的全新展会运营模式。又如2006年5月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以“新模式展会将成为BtoB的亮点”标注的“慧聪网水工业产品采购交易会”,充分结合了传统贸易展览会和电子商务的优势,采用“展览交易会+电子商务平台”――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进行等等。
现代会展均充分利用当代电子、信息、数字等技术手段,竭力在视听影响力与效果、信息传播的时空宽广度、受众对信息双向传递的便捷与安全等各方面不断创新与完善,结合会展本身的组织形态、展示形式、时空构筑、服务方式、营利模式等的创新,蕴涵着充足的“可专利性”条件。利用好这些条件,进行有条理、符规律、合法规、重技巧的开发、设计,以专利形式实现会展商业模式保护是完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连任万希:商业方法专利与智力资本管理[J].改革与理论,2005(02)
[2]石峰许科:试论旅游线路的法律保护――商业方法专利保护[J]. 商城现代化,2007(05)
[3]宋蓓蓓: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7(03)
[4]贾丹明:欧洲商业方法专利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05)
[5]冯晓青:商业方法专利略论[J].电子知识产权,2007(03)
[6]余翔邱洪华:基于判例和立法的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03)
[7]苏运来: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商业研究,2007(04)
一天,风险投资顾问罗伯森•斯蒂文问亚信CEO田溯宁:“亚信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田溯宁反问:“什么是商业模式?”。说这话是1997年10月的事,罗伯森很奇怪田溯宁作为CEO竟然不知道什么是商业模式。罗伯森向田溯宁解释说:“一块钱通过你的公司绕了一圈,变成一块一,商业模式是指这一毛钱在什么地方增加的。”这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商业模式,同时也说明了“商业模式”这个概念的提法是一个舶来品,其实中国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在出售产品,然后回收资金,这就是商业模式,只不过以前我们不提“商业模式”。
精巧繁多的类型
一般地说,服务业的商业模式要比制造业和零售业的商业模式更复杂。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业模式就是“店铺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体点说,就是在具有潜在消费者群的地方开设店铺并展示其产品或服务。
今天,大多数的商业模式都要依赖于技术。互联网上的创业者们发明了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完全依赖于现有的和新兴的技术。利用技术,企业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模式也变得越来越精巧。“饵与钩(Bait and Hook)”模式――也称为“剃刀与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ducts)模式――出现在二十世纪早期年代。在这种模式里,基本产品的出售价格极低,通常处于亏损状态;而与之相关的消耗品或是服务的价格则十分昂贵。比如说,剃须刀(饵)和刀片(钩),手机(饵)和通话时间(钩),打印机(饵)和墨盒(钩),相机(饵)和照片(钩),等等。这个模式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变形:软件开发者们免费发放他们的文本阅读器,但是对其文本编辑器的定价却高达几百美金。
上世纪5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是由麦当劳(McDonald’s)和丰田汽车(Toyota)创造的;60年代的创新者则是沃尔玛(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仓储式销售合二为一的超级商场);到了70年代,新的商业模式则出现在FedEx快递和Toys Rus玩具商店的经营里;80年代是Blockbuster,Home Depot,Intel和Dell;90年代则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Netflix,eBay,和星巴克咖啡(Starbucks)。而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模式则是许多dot -com的一个严重问题。
每一次商业模式的革新都能给公司带来一定时间内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公司必须不断地重新思考它的商业设计。随着(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从一个工业转移到另一个工业,公司必须不断改变它们的商业模式。一个公司的成败与否最终取决于它的商业设计是否符合了消费者的优先需求。
不走寻常路的思维
赢利的问题,是每个公司都需要考虑的第一问题,也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赢利之道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赢利的方法,赢利的思路。
以奥运会为例。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欠债多年未清,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欠10亿美元,差点让该市市政府破产。1980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花费90亿美元,而381家赞助商总共赞助收入才约900万美元。1984的洛杉矶奥运会当初美国政府拒绝承办,直到最后由天才的商人彼得•尤伯罗斯出面负责组织,才一举改写了奥运会亏损的历史。
尤伯罗斯大力开源节流,锐意创新经营。在开源方面,尤伯罗斯更是力所能及尽量多收钱:大幅度提高门票价格,同时几乎各项设施都明码标价,一间小型电视广播室收费50万,就连火炬传递每公里也要收3000美元。在赞助费创收方面更是锐意创新:只限定30家企业最终有资格赞助,每个行业一家,每家最低赞助门槛400万美元。赞助方案公布后,各行业内冤家对手大打出手,可口可乐和百氏可乐竞相竞争,最后可口可乐以1260万美元获得独家赞助资格;柯达认为400万太贵只愿意出100万美元,尤伯罗斯立刻飞到日本找到富士总裁,富士正愁找不到进军美国的敲门砖,喜出望外立刻以700万的赞助费用成交;通用900万超越丰田;最高莫过于电视转播权的拍卖,美国三大电视网角逐竞拍,最终NBC以1.2亿获得转播权。
尤伯罗斯成功的运用了2:8原则,30家赞助商共赞助3. 85亿美元。最后,洛杉矶奥运会总共收入7.6亿,赢利2.5亿美金,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赢利的奥运会。自此之后,奥运会成了市长发财的机会,各地争相抢办。如今的奥运会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奥运会早已摆脱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争抢的难得良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仅纪念品――奥运祥云火炬就发行20万只,每只售价2990元,收入好几亿人民币。延续了100多年的现代奥运会,顺利得以传承光大。
尤伯罗斯通过不走寻常路的思维创新,使用崭新的商业经营方法成功突破了奥运会以往严重亏损的困境,营造了奥运会获利经营的成功模式,进一步铸就了奥运会的辉煌。
再一个例子是汇源。用养活企业的承诺盘下国有罐头厂,通过补偿贸易用未来的产品输出换进先进的生产线,用海外合同订单预付款来启动生产线,并利用新合同融资、还款,就是这样实现了原始积累并不断滚动发展,最终找到果汁这个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气候的产品,然后利用先发优势,迅速做成行业的老大。
我们通过这两个真实的案例,总结出来成功一定要有方法,经营一定要有思路。这两个案例都展示了清晰的商业思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商业模式。
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2000年,互联网泡末破裂,一大批没有实际价值、经不起推敲的网络企业关门大吉。原时代华纳首席技术官CTO的迈克尔•邓恩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一家新兴企业,它必须首次建立一个稳固的商业模式,新技术反倒是次要的。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商业模式比高技术更重要,因为前者是企业能够立足的先决条件。”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可见商业模式的重要地位。有资料调查显示,当今中国创业型企业的失败,23%是因为战略的失误,28% 是因为执行的问题,而高达49%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
在所有的创新之中,商业模式创新属于企业最本源的创新。离开商业模式,其他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都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和盈利的基础。所有成功的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秉持成功的商业模式一步步走过来的。我们说,沃尔玛其实是开杂货店的,可口可乐是卖汽水的,微软是卖软件的,国美是开电器店的,小肥羊是开火锅店的。这些普通行业的成功说明什么?其实说明一个道理:无论高科技、低科技,都能成功,关键是你要找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并把商业模式的赢利能力快速发挥到极致。
商业模式在学术上公认的定义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 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整合”、“高效率”、“系统”是基础或先决条件,“核心竞争力”是手段,“客户价值最大化”是主观目的,“持续赢利”是客观结果,也是检验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唯一的外在标准。
商业模式本质是关于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赢利的问题,实质是商业规律在经营中的具体应用。刚才我们讲了汇源的流程,阐述了他的商业模式。就是通过承诺付款盘下企业、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新产品返销盈利、签新合同收预付款进入良性发展循环的一个赢利经营过程。
【关键词】移动商务;商业模式
由于我国移动通信环境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异,移动商务用户的特征以及对移动商务的接纳行为、使用习惯等方面更是与国外的用户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国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不能简单的完全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因根据国情来走有中国特色的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创新之路。本文认为:我国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应走以移动运营商为商业模式主导整合移动商务产业链,以用户为核心充分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的移动商务产业联盟的商业模式。
一、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
随着国内移动商务产业链的逐步形成,移动商务的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整个产业链主体不明。在“3G时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的趋势下,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应用开发商等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各方都希望能在移动商务产业链中争取更加有力的地位。
依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在移动商务产业链中能处于核心地位的只能是移动运营商。其原因有二:
首先,在国内,移动运营商是国有企业,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分别由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来控制。移动运营商不仅能够为移动商务搭建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平台,拥有强大的行业优势,而且还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移动运营商毫无疑问的在国内整个移动商务产业链中握有最核心的资源,是各移动商务企业必须依靠的关键因素。
其次,一部分移动商务参与者因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利用移动商务来从事损害用户利益甚至是违法的活动,而移动网络运营商作为移动商务平台的提供者能够肩负起一部分监管的责任,规范相关企业的移动商务活动,促使移动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
因此,国内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应围绕移动运营商为核心来展开,把移动运营商作为商业模式的核心,应充分地利用它的技术力量、品牌优势、行业影响力带动整个国内移动商务产业链,协调、整合移动商务产业链上各方的关系与利益,形成统一的移动商务运行平台,促使移动商务快速的发展。移动运营商作为商业模式的核心理应承担更多的主导者的责任,利用自己掌握整个运行平台的优势来监督、规范产业链上各个参与方的行为,使得我国移动商务朝着合理、健康的方向发展。
随着移动商务在国内朝着更深层次的发展,作为移动商务核心地位的移动运营商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目前移动运营商纷纷提出战略转型,希望自己不单单只是移动商务网络平台的搭建者,更应是移动商务中信息与应用服务的提供者。移动运营商从简单的移动网络提供者,到移动门户,直至中介、可信赖的第三方,移动运营商以用户为资本,以商业模式的扩展为基础逐渐全面参与移动商务的整个运营过程,成为产业链的核心。例如移动运营商自己开发出手机即时聊天工具,并在用户中加以推广;与移动终端制造商合作,向用户提供免费的“签约终端”;移动运营商还可以充当可信任的第三方,为用户与商家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的桥梁,刺激移动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就是得益于移动运营商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自己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移动商务应用服务。
二、整合产业链形成移动商务产业联盟
国内移动商务的产业链是非常的复杂,涉及的参与者众多,包括移动运营商、移动终端厂商、移动平台和服务商、银行金融机构、移动信息与应用提供商等,甚至还包括了相关的高等院校、新兴媒体等。在移动商务新模式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家移动商务的参与者都在产业链中积极寻求合作,借助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盟”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企业谋求市场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原因有三。
首先,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外部竞争环境,任何一个企业,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即使是那些著名的、实力雄厚的集团企业也不例外。
其次,随着移动商务在国内朝着更深层次的发展,用户对移动商务的需求逐渐增强,对移动商务应用的要求也更具个性化起来。现单凭国内移动商务产业链上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参与者是无法满足用户多样、个性化的移动商务需求的。
最后,作为我国移动商务发展的核心移动运营商不断地扩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旦在产业链上形成运营商独大垄断的地位,将影响其他企业参与移动商务的积极性,对整个国内移动商务的发展前景也是具有消极影响的。
在移动运营商主导的过程中,竞争和价值创造与体现的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移动运营商发挥资源优势和强势地位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担当起市场监管、制定新秩序新规则的义务和责任,以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整合产业链,同客户、业务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一同构建起一个开放合作、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因此,国内移动商务的发展模式应是利用移动运营商的主导地位来整合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参与者、利益共享者,使之形成移动商务产业联盟来共同为用户提供服务,带动国内移动商务健康快速的发展,从而分享移动商务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在该产业联盟的商业模式中,移动运营商作为模式主体,提供运行平台,收集用户信息等,移动信息与应用提供商根据用户信息来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应用与服务;移动终端厂商通过与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采取“话费签约”的方式把移动终端销售到用户的手中,并且能在移动终端里集成、捆绑各种新型的移动应用与服务;银行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共同合作,为移动商务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移动支付通道与手段。除此之外,整个移动商务产业联盟应促使国内的移动商务平台能统一运行,在国家的法制框架下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和行为规范,开发标准的应用接口,使得国内的移动商务能互通共融,并与国际接轨,国内移动商务将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以用户为核心充分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
(一)用户本位原则
新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为本位的原则。作为新经济的代表移动商务也不例外。移动商务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消费类以及相关的增值产品,用户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才能创造出价值,企业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且移动商务直接面对的是众多的移动中的用户,是一种端对端的商务模式。用户的接纳程度、消费习惯、行为特征将直接影响到移动商务应用的开展,因此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必须以用户为核心来进行构建。
虽然许多企业常常把用户挂在嘴边,但是实质上这些企业并没有直接面对用户,从而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用户,不明白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为用户创造价值也无从谈及。从事移动商务的企业因为能够直接面对移动用户,它能实时的掌握用户的特征和消费行为,并能根据这些信息挖掘和引导用户的需求。但是,实际的国情是移动商务企业往往没有充分贯彻用户本位原则,在没有充分研读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接纳习惯的情况下,就纷纷推出一些移动商务应用,影响了用户的使用和采纳。因此在对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出新型的应用服务之前,企业应以用户为核心,贯彻用户本位原则,利用移动商务的特点,站在用户的角度充分地识别用户的需求,开发出用户真正需要的移动商务应用,并给他们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二)为用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移动商务的商业模式围绕着用户为核心为用户创造价值,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是移动商务用户的价值?在国内的移动商务,一般将客户分为企业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本文试图通过这两个不同的客户市场角度来探讨一下移动商务用户的价值。
移动商务归根结底是一种依托于通信技术的商业模式,其产品是一种服务型的产品。作为企业级别的用户,对于移动商务企业来讲,需要为其提供一整套的企业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而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企业提供工作、管理效率并创造价值。过去,基于桌面应用的CRM、ERP、SCM等应用系统为企业的生产力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这些系统在应用的方式、时间和地点都受到了限制。现在移动商务的出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基于移动的CRM、ERP、SCM将为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具体来说,企业用户对移动商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能够利用员工的移动通信及数字终端,通过将移动网络系统商务平台嵌入企业的信息化平台,随时随地在企业内部和员工之间传输和交流各种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商业信息,辅助企业管理及企业商务活动,使得企业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重新塑造企业经营模式,整合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将企业信息化扩展到与市场距离近似无缝的境地。作为企业用户,他们最为关注的是移动商务企业提供的系统平台的稳定性以及应用的全面性。针对企业用户的需求,为其创造价值,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应能为企业提供一整套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涉及到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流程,并能与企业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形成对接,从而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移动商务的价值所在。
作为个人用户层面,不仅仅只是关注移动商务为他们带来的信息内容及方便快捷的服务,他们还更注重个人情感及追求社会时尚感。这样的个人情感及社会时尚感从移动商务用户价值来讨论就包括了个人用户的使用价值、自由价值、以及情感价值。个人用户的使用价值就是移动商务能否给用户带来“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是用户在使用任何产品时候的一种基本需求。目前,国内三大移动营运商推出的“3G”资费普遍偏高,用户常常“喊贵”,制约了这一移动商务模式的发展和普及。自由价值是移动商务为个人用户创造的最大价值。自由价值就表现在移动商务让用户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由地寻找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商务活动,加上移动终端的私人性,更加给使用用户带来一种私人的自由性、隐蔽性。在国内,用户所追求的自由价值实质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减少广告骚扰,保护用户的私人信息不被泄露。情感价值是用户在使用移动商务产品时,为他们所带来的积极的、愉快的、喜悦的、安全的、自豪的等各种情感。用户各种积极情感的聚集,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给用户以美好的使用体验,也是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参 考 文 献
[1]尹炎.国内外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科技资讯.2007(14):165
[2]马大勇.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28):613
[3]毕新华,李海莉.基于价值网的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9(1):207
互联网虚拟经济通过平台融合实现“落地”
从行业趋势看,电子商务与搜索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如: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获得其搜索引擎为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淘宝虽然是电子商务平台,但其收入大部分来自搜索引擎收入(通过平台内竞价排名实现)。百度在2008年年底上线C2C电子商务平台,用意在于,他们意识到电子商务平台在汇聚价值信息方面的优势。Google虽然没有电子商务网站,但其支付工具checkout与adwords捆绑,为其后向客户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在最近上线的android market上,购买应用也必须使用该工具。
电子商务与信息搜索在信息的产生、组织、匹配上均存在一致性:电子商务平台和搜索引擎自身都不参与前向信息和后向信息的产生,但都产生交易和用户消费行为分析等增值信息;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建立网站,垂直频道、排行榜等形式组织后向信息,搜索引擎通过“爬虫程序”结合竞价排名机制组织后向信息,但在前向信息的组织上,搜索文本框在两种模式下都得到广泛应用;搜索模式下的匹配是以竞价广告等形式显示前向用户关注的后向信息,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匹配是以多种形式帮助电子商务网站的前向用户找到想要的信息,并提供支付乃至物流服务。因此,电子商务与搜索的界限出现模糊是由于背后是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的融合。
德瑞电信咨询认为,两者之所以能够无缝融合,在于商业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是高度一致的,即企业不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仅提供买卖方需求的对接机会。通过将互联网虚拟经济落地,是新经济下优质商业模式的共同特征。搜索和电子商务的融合主要体现为:电子商务交易的起点往往是搜索行为的终点,因此搜索引擎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基础设施;搜索商业模式内嵌入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电子商务网站收入的主要来源。两者之所以能够无缝融合,在于商业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是高度一致的:企业不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仅提供买卖方需求的对接机会。
电信运营商目前的搜索业务缺乏互联网商业思维
毫无疑问,在这种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应占据融合平台的制高点。电信运营商的平台愿景是网络接口开放,形成技术平台;信息资源聚合,形成信息平台。但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平台方面存在战略缺位,虽然网络承载和传输大量信息、服务于大量用户但无法实现信息本身的增值。因此建立信息平台,一来将是电信运营商在平台竞争中的必由之路,二来电信运营商的搜索类业务的发展不可否认却又是低于运营商预期的。电信运营商的搜索类业务的两类支柱型业务——信息搜索和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理应是深度融合的,对企业(后向客户)而言都是营销手段,对客户(前向客户)而言都是信息来源,对运营商而言,都是买卖双方信息的搜集、提纯与匹配。
百度现已推出了语音搜索类产品。从某种角度来说,百度语音搜索是同质竞争,但由于百度后向信息来自其百度知道产品,因此很少出现查无情况,且后向信息的成本较低,同时,由于百度互联网企业的特性使其对信息的责任要弱于“号百”。在新模式的挑战下,互联网搜索巨头对传统语音搜索的威胁极大。电信运营商的搜索类业务的运营虽然复制了互联网的收费模式,却没有借鉴互联网的商业思维。埃里克·施密特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在传统等级边界外的大众可以参与创新,生产新的内容、商品和服务,这是新经济给合作带来的最大变化。
信息运营不是信息自营,商业模式上需要有“开放的长尾”
电信运营商的搜索类业务要取得迅速发展,就要突破信息瓶颈,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开展基于平台的信息运营。在信息运营方面,不能忽略外强合作的轮子,信息运营不是信息自营,而是基于信息平台的运营,既有自营的“短头”,更应有“开放的长尾”,这是客户需求对电信运营商搜索类业务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基于平台的信息运营?首先是运营中心的转移:由以信息为中心向以平台为中心转移,开放平台接口利用互联网、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力量迅速聚集信源,专注平台运营,以我为中心向以商家和合作为中心转移。除此以外,工作重点也应发生转移:由以行业信息的搜集向平台的宣传、软硬件建设、规则的制定、合作伙伴的管理转移。
对于电信运营商级的信息平台发展,应经过探索期、发展期和成型期三个阶段,围绕着四个核心议题逐步完善:(1)打通前后向接口,确保平台信息畅通;(2)制定平台规则,维持平台运营秩序;(3)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前后向信息的循环增值;(4)整合多种媒介,为前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后向客户提供全媒体营销解决方案。
其中平台规则制定的原则需紧紧围绕三个均衡展开:(1)用户体验与用户控制的均衡:平台规则的制定需遵循用户体验和用户控制均衡的原则,既要保证前后向用户的体验在较高水平,又要注重用户信息的获取、用户行为的分析和用户粘性的提高。(2)供需两旺与良性竞争的均衡:平台规则的制定需遵循供需两旺和良性竞争的原则,既要降低门槛来确保买卖双方进入的积极性,又要设立合适的游戏规则确保平台竞争的良性发展。(3)战略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均衡:平台规则的制定需兼顾战略与经济收益,即要在平台促进“号百”收入增长(经济收益)与促进信息价值的良性增长(战略收益)之间保持均衡。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平台设计的初衷。
在商业模式上,需要开放“长尾”,聚合后向信息,整合媒介,对接双向需求。与从前相比,这种商业模式并无本质变化,变的是思维方式,这可从后向与前向两端加以理解:后向聚合重“长尾”,合作和用户自助是主要手段。关键要有基于利益的合作模式,让合作者和用户愿意参与平台。
摘要:
在广义虚拟经济背景下,商业模式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但商业模式是否真的可以带来财务绩效的提升,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涉及。基于此,本文选取我国16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首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商业模式与银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7-2014年的经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商业模式变化都是引起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较长的短期和长期,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变化也会引起商业模式变化。
关键词: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财务绩效;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引言
经济结构的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利率市场化及金融监管日趋规范和严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传统商业银行对自身业务架构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不再是简单的发现新的消费群体,挖掘新的市场需求以及找到更好的盈利方式等简单的某一环节的改良,而是通过对业务结构进行重构从而重塑银行的竞争优势。不同于之前的战略或流程方面的创新,商业模式实质上是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创新形式,是银行经营逻辑的系统性再造。彼得•德鲁克就曾经说:“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1]。唐纳德•米切尔和卡罗尔•科尔斯则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更能使公司产生差异化竞争,从而创造战略性竞争优势”[2]。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面对复杂经济形势下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下要选择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无论是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还是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为了提升财务绩效,商业模式也不例外。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商业模式对提升企业财务绩效有重要作用,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采用回归的方法进行研究。Zott和Amit(2007)将商业模式构建引入创业企业绩效相关研究,通过对商业模式进行评价,进而将商业模式作为自变量,企业绩效作为因变量,建立两者影响机制模型[3];Patzelt,Knyphausen-Aufseb和Nikol(2008)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商业模式是探究企业管理结构和绩效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的商业模式构建[4];胡保亮(2012)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营业收入以及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5]。二是将商业模式分类,分别研究不同类型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Peter、Weill(2005)通过区别企业交易权利、转变程度和核心资产,总结出16种商业模式构型,对商业模式和财务绩效进行实证分析[6];Afuah(2004)将商业模式要素与企业盈利性要素一一对应,并提出一个战略框架,实际上是在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建立对应关系[7];Casadesus-Masanell等(2010)通过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将商业模式分类,并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研究[8];王翔、李东、张晓玲(2010)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运营效率和市场价值四方面,通过ANVOA方差分析法分析研究商业模式对企业绩效的作用[9]。也有学者使用结构方程对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展开研究。张晓玲、李东、赵毅(2012)运用二阶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研究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匹配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的高度匹配性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10];程愚、孙建国、宋文文、岑希(2012)将通过结构方程探究营运差异化与营运确定化在商业模式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企业从经营方法入手提高企业竞争力是有效的[11]。总结之前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近些年来,学术界已对商业模式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商业模式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对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关注不多;二是少量采用结构方程对因果关系展开的研究,其因素的赋纪建悦王蒙蒙:商业模式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值主要依赖专家打分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可能会因问卷设置不够合理以及打分的主观性造成数据处理的偏差,从而影响最终检验结果。本文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Wind数据库及年报获取数据,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与财务绩效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为了研究银行财务绩效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基于交易视角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模型进行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评价指标;其次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该综合评价指标值作为商业模式衡量标准;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判断商业模式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截面序列的平稳性,并在两截面序列单整阶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面板协整检验考察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最后,通过建立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商业银行财务绩效与商业模式之间长、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三、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研究
(一)商业模式构成
之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构成进行探讨,本文采用纪建悦、李婉莹(2016)的观点,从交易视角,认为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商业银行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12],一个完整的交易应包括交易定位、交易主体、交易内容、交易方式、交易计价、交易支撑6个要素。这6个要素可以用定位、利益相关者、产品服务、业务系统、盈利模式以及核心能力表示。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二)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指标选取根
据商业模式的构成分析,考虑到定位是对利益相关者满足的整体描述,具体是由其他5个要素来体现,本文选取10项指标来对商业模式中的产品服务、利益相关者、核心能力、业务系统、盈利模式构成要素进行反映,具体见表1。由于提取的各项指标存在正向指标、负向指标之分,在用因子分析做综合评价时,正向指标值越大,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越高,负向指标值越大,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越低。由于在实证分析中需通过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来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进行评价,所以需对各原始指标进行同向化处理使其具有正向化的性质。由于选取的评价指标数量级以及量纲不统一,为避免因为量纲差异化带来的综合评价不准确性,本文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了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四、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遵循数据可得性、全面性、可归类性原则,本文选取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采用2007—2014年的年度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各家银行年报与Wind数据库。
(二)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
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7—2014年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以2014年为例演示商业模式综合评价过程。在因子分析中提取公因子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未加权的最小平方法、综合最小平方法和最大似然法,本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选取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各主成分的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结果见表2。根据表2结果,表明有4个满足条件的的特征值(特征值大于1),并且前4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82.241%,说明前4个因子已经可以解释10个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其中前4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549%、15.046%、13.596%、10.050%,这4个公因子可以集中反映出原始指标82.241%的信息。因此,通过前4个公因子可以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结果做出比较好的解释,其结果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了使公因子有更为清晰的经济学含义,本文使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旋转,通过旋转前后的对比,各因子之间的方差贡献率发生一定的变化。前4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调整为41.758%、14.583%、13.409%、12.490%,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出现了趋同的趋势,但前4个公因子还是可以解释整体变量82.241%的指标特征,说明了10个原始指标可以转化为4个综合性指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及公因子见表3。在上表中,公因子1在核心资本充足率、固定资产比、每股收益EPS、员工平均薪酬、利息支出负债比等指标上的系数分别为-0.889、-0.857、0.718、0.684、0.919,具有较大的载荷。其中:员工平均薪酬是反映商业银行员工关系方面的指标,每股收益是反映与股东关系方面的指标,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反映商业银行同监管层关系方面的指标,利息支出/负债是反映商业银行同债权人关系方面的指标,固定资产比是反映与客户关系的指标。由于这5个指标都是体现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方面的指标,因子本文命名公因子1为利益相关者因子。公因子2在非息收入占比、净利差两个指标系数上具有较大负荷。由于非息收入占比是反映产品服务创新方面的指标,净利差是反映产品服务竞争力方面的指标,因此本文命名公因子2产品服务因子;公因子3在成本收入比指标系数具有较大载荷,成本收入比是体现商业银行核心能力构建方面的指标,因此将公因子3命名为核心能力因子。公因子4在固定资产成新率指标系数上具有较大载荷,因此命名公因子4为业务系统因子。可见,本文所提取的前4个公因子可以反映商业模式评价指标的信息,可以用这4个新变量代替原来的10个评价指标。为了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本文根据提取出来的4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求和,从而计算出2014年我国16家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4。
(三)商业银行财务绩效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指标来表示财务绩效。国外学者一般选取托宾Q值来反映财务绩效。托宾Q值是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的比率,由于中国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价值往往存在很大偏差,且中国上市公司资产的重置价值也难以估计,所以托宾Q值并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绩效。国内学者一般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来衡量财务绩效。本文借鉴国内学者(刘东辉、2004;刘坤、2006)[13][14]的观点,认为ROE这一指标综合性强,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四)商业银行商业模式与财务绩效因果关系研究
1.面板单位根检验
面板单位根检验的作用是为了保证各截面数据序列的平稳性,同时确定各截面数据序列的单整阶数。如果数据序列存在单位根过程则说明不平稳,直接进行回归分析会存在伪回归问题。为了避免伪回归问题,确保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对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BM)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BFP)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同质单位根检验,其检验假设面板数据中各截面数据具有相同的单位根过程,即参数ρi=ρ(i=1,2,3…N),主要包括LLC检验,Breitung检验以及Hadri检验等;另一种为异质性单位根检验,异质性单位根检验允许面板数据中的各截面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根过程,即允许参数ρi跨截面变化,其主要包括IPS检验、Fisher-ADF检验以及Fisher-PP检验。本文采用包含同质单位根检验的LLC检验和包含异质单位根检验的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对商业模式综合得分(BM)和银行绩效(BFP)进行单位根检验。这三种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的原假设均为截面数据序列存在单位根过程。借助Eviews8.0软件,本文对商业模式(BM)和商业银行财务绩效(BFP)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在单位根检验的最终结果中,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综合评价(BM)数据序列均能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而商业银行绩效(BFP)数据序列均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由此商业银行商业模式(BM)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BFP)序列均不存在单位根过程,且单整阶数相同,均为I(0)过程的平稳序列。
2.面板协整检验
Engle-Granger协整检验认为:如果变量Yt与X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变量回归方程Yt=β0+β1Xt+μt中所得到的残差序列应该也是平稳的;当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序列不是平稳序列。Pedroni和Kao将Engle-Granger的协整检验方法扩展到面板数据,并且在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中,Luciano(2003)运用MonteCarlo模拟对协整检验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当T较小时Kao检验比Pedroni检验有更高的准确度,而这两种检验都比LM、LR检验效果更好[15]。因此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检验法和Kao检验法对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4年商业模式综合评价得分(BM)和银行财务绩效(BFP)两者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知,除Grouprho-Statistic和PanelV-Statistic检验,其余6种检验方法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商业模式与银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他们之间至少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目前为止仍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需进一步进行下面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3.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用于检验一个变量过去的变化趋势是否对解释另一个变量目前的变化趋势有帮助。本文对商业模式(BM)与商业银行财务绩效(BFP)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运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EG两步法,通过面板回归及面板误差修正模型两步来解决这一问题[16]。具体过程如下:第一步:建立长期关系模型。鉴于本文研究对象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同属于一个行业,因此本文建立如下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此外,由于横截面个体数大于时序数量,借助Eviews8.0软件,采用截面加权估计法进行估计:在以上模型中,i=1,2,…,16,代表本文所选取的1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t=1,2,…,8,代表2007—2014年之间的有效年度,n为滞后阶数。模型(3)和(4)中的ECM是误差修正项,它们分别是第一步中模型(1)和(2)回归所估计出来的残差。对于模型(3),如果λ显著不为0,则说明商业模式是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长期Granger原因。同理,对于模型(4),如果θ显著不为0,则说明商业银行绩效是商业模式的长期Granger原因。对于模型(3),如果能拒绝原假设H0:γ1=γ2=…=γn=0,这说明商业模式是商业银行绩效的短期Granger原因。同理,对于模型(4),如果能拒绝原假设H0:δ1=δ2=…=δn=0,这说明商业银行绩效是商业模式的短期Granger原因。借助Eviews8.0,根据误差修正模型的经典假设,设定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7。根据上表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3)的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不为零,说明商业模式在长期是银行财务绩效提升的格兰杰原因。同时∆BM的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业银行绩效是商业模式的短期Granger原因。借助Eviews8.0,根据误差修正模型的经典假设,设定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7。根据上表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3)的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不为零,说明商业模式在长期是银行财务绩效提升的格兰杰原因。同时∆BM的系数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且显著不为零,说明商业模式在短期也是引起银行财务绩效提升的格兰杰原因;从模型(4)的实证结果来看,∆BM的系数δ1不显著,∆BM的系数δ2在5%的水平下显著,误差修正项ECM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呈现显著性逐渐增强的趋势。说明商业银行绩效在很短的时期内不会引起商业模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较长的短期及长期,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变化是引起商业模式重构的格兰杰原因。暗示,当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变化时,在较长的短期和长期也会引起商业模式变化。
五、结语
本文通过选取合理的商业模式评价指标从而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商业模式与银行财务绩效的长期与短期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商业模式都是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要重视商业模式的重构,因其可以带来商业银行财务绩效的变化,而当商业银行财务绩效变化时,在较长的短期和长期内,也会引致商业银行进行商业模式重构。
参考文献:
[9]王翔,李东,张晓玲.商业模式是企业间缋效差异的驱动因素吗——基于中国有色金属上市公司的ANOVA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0(5):20-26.
[10]张晓玲,李东,赵毅.商业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匹配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J].中大管理研究,2012(7):140-161.
[11]程愚,孙建国,宋文文,等.商业模式、营运效应与企业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12(7):83-95.
[12]纪建悦,李婉莹.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框架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6(2):15-25.
[13]刘东辉,黄晨.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4(2):35-36.
[14]刘坤.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6.
【关键词】众包;商业模式;模型
众包,又被称为网络化生产,主要是指把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在自愿的基础上外包给具有创新能力的参与网络的大众的做法。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生产,高生产效率,联动潜在资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等方面。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了众包的重要价值,亚马逊设计并推出了专门提供众包服务的平台;IBM投资10亿美元用于开发众包商业模型;标致汽车集团举行标致设计大赛以促使消费者们去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汽车;乐高公司鼓励并资助顾客们参与从机器人操作系统到积木玩具套装的所有设计工作;德国的宝马汽车开设了客户创新实验室,在线为用户提供工具帮助他们参与汽车的设计;宜家家居举办“天才设计”大赛,吸引顾客参与设计家居方案,并对获奖的作品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投放;欧莱雅、麦当劳等也举行了让用户参与产品及广告设计的活动;吉利汽车的LOGO便是处于参与设计的用户之手。
1 众包模式产生的原因
1.1 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为众包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市场需求条件
目前,顾客的需求正逐步走向多样化和差异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用户需求对企业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众包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市场条件。
1.2 企业创新由封闭式转为开放式
企业的传统的研发模式,忽视了消费者参与创新的热情和能力,产品设计原来都是以生产商为主导,现在转为以消费者为主导,创新实现了开放化与民主化,消费者创新成为了一种不可被忽视的趋势,外部智力资源有效解决了内部智力资源的机构文化和思维惯性,其价值得以体现,需求也越来越大。
1.3 众包双方沟通的渠道---互联网的出现
信息技术在商业领域被大规模的使用,知识被编码化、数字化和标准化,服务产品被分解为小部分。传统上在公司提供的内部服务被外部化,服务提供者和企业的沟通可以远距离、随时方便快捷的进行。家庭宽带的普及,人们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为顾客参与中保模式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 众包模式的特征
2.1 开放式
众包是集中社会资源解决特定问题,以完成特定工作的商业模式。众包将全球资源纳入互联网空间中,通过虚拟的方式实现对实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每项资源都是对外开放的,通过资源之间的联盟,或者通过帮助其他资源来实现某种价值而使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和扩大。
众包不只是资源的开放式配置,还是人的开放式成长。众包为人的价值的实现和扩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虚拟空间使人的价值延伸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业余时间的使用延续了人们朝九晚五的价值创造。在虚拟社区里,人们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社区组织,形成了真真正正的学习型组织。
2.2 民主性
众包对于资源的配置完全依靠主体的意愿,不受任何行政指令的支配,也不通过价格指令来支配。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视角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行性方案,同时,也有很多人对每个方案进行审视、比较,并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形成大多数人支持和赞成的方案。
2.3 无边界
互联网是众包模式运行的基础,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里,资源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配置,众包资源突破了地域的界限,众包将全世界的资源都纳入到了配置的范围以内,极大提高了资源的丰富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要完成任项工作,都有相对无限供应的资源可以利用,无限利用的资源形成运行能力的无边界。
3 众包模式的构建应遵循的路径
近几年,许多公司都希望采用众包商业模式。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现在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众包模式是世界上所有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工作的人们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广泛的集聚,我国的企业必须认真考虑如何从中筛选出智慧,以及怎样支付参与者的报酬等问题。如果只是急忙建立网络社区,必然会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发展的不确定性,总的来说,众包商业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认真细致分析工作流程,构建正确合理的商业模式
众包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完全依赖于大众的贡献。可以将其概括为四种模式:戴尔“电子汇”集体智慧模式,电视台的用户生成内容大众创造模式,新闻推荐大众投票的模式,Kiva小额贷款的大众集资的模式。比如,传神翻译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基于互联网和IT管理技术的翻译,借助于互联网,将接收到的翻译任务分成小块,再传输给已在网站注册的世界各地的兼职的翻译员们,经过翻译员们的翻译后,再由传神翻译质量管理系统和流程进行检验,并将分散的小块进行整合,通过互联网分发和完成任务,每天处理的翻译字数能高达50万~2000万,然而传统的翻译公司,每天处理字数仅在2万~30万之间。
3.2 选择合适的顾客,提供恰当的激励措施
全球范围内,网民超过10亿,并不是每个网民都可以为你服务,因此,公司必须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大众。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够给企业带来好的创意。
一个活跃而忠诚的社区是成功的众包模式的最核心的部分,大众付出努力提供创意,应该给与一定的报酬和奖励,以示对他们劳动的尊重。例如,迈克尔・西科尔斯基创建的软件公司――Cambrian House,此软件公司完全依靠众包模式运行。每个提供创意的人都可以收到公司给与的专利权的点数,对生产出的产品享有权益,并最终能够得到兑现。
3.3 分解工作,保持简单
如果运用众包模式,一定要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尽可能小,不是因为大众没有能力完成整个任务,而是因为没有时间来完成,众包的参与都是在工作时间之外来完成的,这体现了人们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工作方式。
3.4 对大众进行引导,铭记史特金定律
公司首先要把自己的意图告知大众,大众才会按照公司的意思去做,大众可以为公司做很多事,但是并不能做所有的事。作为网站的编辑,应该引导大众形成独特的社区文化,当然,这种引导要建立在对大众尊重的基础之上。
史特金定律表明,社区里面所有的作品中,90%以上都是“垃圾”,因此,必须有能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一般来说,社区中1%的人在做贡献,10%的人参与评价,90%的人却在沉默,所以众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处理庞大数量的提交内容。
全世界的人们通过互联网广泛地聚集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工作的参与者日渐增多,交流和工作大都通过互联网进行,社区的建立不容易,保持更不容易,管理者必须要思考并制定正确的策略,才能与社区和谐相处,才能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文敏.微传播时代的“公民新闻”谫论[J].新闻界,2010(6).
[2]张利斌,钟复平,涂慧.众包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6).
[3]肖岚,陈晨.服装设计“众包”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山东纺织经济,2010(3).
[4]魏海霞.互动问答在信息检索中的作用和地位[J].兰台世界,2009(20).
层设计的经营理念
期刊经营应该在层设计的指导思想下系统运营,而不是零敲碎打,走一步看一步。有的期刊人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效率,更没有成就感。层设计在于如何按照大的设想付诸行动。在丰田“召回门”事件之后,丰田高层曾讲,为了第一时间消除“召回门”造成的不良影响,丰田的工作团队紧急赴美,到达后,把所有美国媒体对整个事件的报道进行汇总和研究,发现媒体和政府之间的配合相当默契,每一步都像是商量好一样,时间节点严丝合缝、舆论观点与政府的权威完全吻合。看完报道后,丰田的工作人员无不一身冷汗。美国媒体凭借极高的专业性以及良好的战略布局能力,几乎将丰田置于绝境。这件事情也告诉我们,系统的思考、合理的布局、全面的推进,是期刊成功的关键。如大家所知道的“三个泥瓦匠的故事”,选择不同的方式,做出的结果是迥异的。因此,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先有层设计,就好比要想成功造一条船,首先要激发工匠们对海洋的热爱和向往。同样道理,郑板桥的竹子之所以能够卖出天价,是因为在画成之前,他早已胸有成竹。
在这样的层设计理念下,期刊构建应该有四个方面:商业模式、管理团队、市场容量、竞争优势。期刊有自己的特性,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个体,应该有商人和文化人的双重素养。我们是期刊的经营者,所以期刊经营者一定是“两栖人”,期刊的成功也一定是文化机制和商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商业模式关键点是客户。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客户要把广告给我们?我们能为客户创造多少价值?我们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与我们具有多少价值应该是相等的,所以我们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首先要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做强了,才有溢价能力。
四轮驱动的商业模式
《汽车族》充分认识到期刊的商业模式,因此除内容、广告、发行三种传统业务以外,活动、增值业务以及相关品牌延伸产品日益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商业价值。《汽车族》有专门的品牌部门利用新的经营项目对杂志整体品牌资产进行维护和管理。品牌活动是一项主要的方式,每年从年初到年末,《汽车族》会举办“中国年度车型巡展”、“中国汽车后市场高峰论坛”、“中国新能源汽车盛典”、“中国年度车轮评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英雄榜”、“中国高效汽车辩论赛”、“中国年度汽车广告论坛”、“中国进口汽车大典”以及“中国年度车型评选”等几项大型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涉及国产车市场、进口车市场、汽车前市场、汽车后市场、汽车传媒以及汽车教育等方方面面的领域。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汽车族》汇聚了中国汽车业各个领域的企业、专家、学者,迸发出智慧火花,为汽车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高价值的参考信息。正是通过这种与众不同的经营模式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主张。年复一年,《汽车族》通过这些品牌活动的积累,有效地传播了专业的声音,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地位。
此外,《汽车族》还是唯一拥有汽车赛道的汽车媒体,位于怀柔的北京乐驾汽车体验基地不仅承载了《汽车族》自身的户外汽车活动,也为各种各样的厂商活动、赛车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场地载体。可以说,从硬件到软件,《汽车族》都坚持了“刺猬”理念,一心一意、精雕细刻地经营,为自身的品牌累积丰富的资源,这就能使杂志在竞争激烈的平媒市场占得先机。
鹰一样的个人与狼一样的团队
团队的质量对于期刊运作的重要程度不言自明。我们始终认为,优秀的个人才是组建优秀团队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十多年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就是本着独特的标准来寻找优秀的人才。网聚了优秀的人才,管理就成为一门学问。我们在日常运营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人才激励机制,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我们一直坚持对员工的创造性劳动给予回报并表彰,对于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设想和行为给予大力支持和关怀。此外,《汽车族》曾经投重资分批分期地输送骨干员工到美国进行专业培训,虽然耗资不菲,但是有了这些优秀的人才,我们就有了超强的专业技能。一直以来,《汽车族》的企业文化是诚实、敬业、感恩、惜福。专业的团队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协同创造,积极进取。这也再次证明了团队要靠企业文化来取胜。管理的原则是要提高团队的效率。鹰一样的个人和狼一样的团队在于提升个人的价值,让团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微笑曲线
一个商品在研发、制造和销售三个环节获得的利润比例是不一样的。中间环节最低,一般占到总利润的5%,最高不超过10%。中间低两边高就像人微笑时一样,品牌附加值越高,溢价能力越强,所以传媒业要筑造自己的品牌。目前,有些媒体本身没有体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更需要在传媒的品牌价值上深度挖掘,精耕细作。
《汽车族》所关注的市场份额,不是单纯与竞争对手比较,而是更看重市场容量、关注客户利益,这样才能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将行业的盘子做大。在提高市场容量,不断延伸产品线方面,我们除了做好《汽车族》杂志以外,还开办了电子杂志、手机杂志、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拓展传播方式,近年还开始了汽车后市场产品的业务,还有前面提及的品牌活动和汽车体验基地的经营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要使产品多样化,产品延伸线更丰富。这使得《汽车族》在丰富的盈利模式中能有更多的价值体现。
制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