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象数据库范文

对象数据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象数据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象数据库

第1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面向对象数据库转换

中图分类号:TP311.13

1 面向对象概述

面向对象技术的概念来源于程序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面向对象的概念,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编程思想。同时,面向对象技术不仅局限于程序设计方面,还在信息科学、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可以直接通过对象及相互关系来反映完整的现实世界,从而为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2 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系统最初产生于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数据库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最早出现的是网状数据库。网状DBMS的过程化程度较高,一般用户使用困难;第二代的是关系数据库系统,利用费过程化数据操纵语言进行数据库管理,采用内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的三层模式结构,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第三代的是面向对象数据库。它是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数据库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3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3.1 数据库转换技术

数据库从传统的数据库转换为面向对象数据库,其转换的操作必须包含数据库模式的转换、数据格式的转换、对数据操作的转换和数据内容的转换。

3.2 模式演进技术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模式是累的集合。模式演进包括删除旧类,新建新类,修改属性等操作,因此模式演进必须保持模式一致性。常见的演化方法有透明模式演化、等价模式演化和基于数据字典的模式演化等。[2]

3.3 索引技术

面向对象数据库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很好的索引,则数据处理能力效率就非常低。数据索引技术分为三种:继承索引、集聚索引和集成索引。

4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势

跟传统的数据库相比,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增加数据库内部数据处理功能,用以支持持久对象和现实数据共享。与传统数据库相比,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1)具有表示和构造复杂对象的能力。

(2)将对象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的类型中。

(3)由封装和信息隐藏的概念提供的模块化机制。

(4)通过继承,封装和类的层次提供的软件的重用机制。

(5)通过滞后联编等技术提供了系统的扩充能力。

5 面向对象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发展到了今天,可以说已经到了极致,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数据库系统与程序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3]

关系数据库将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存储在二维表中,可以有小弟表达大量数据,而且也易于理解。关系数据库使用SQL建立了一种标准的数据访问语言。关系型数据库有一个逻辑和物理形式清楚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应用程序对数据结构是透明的。在关系理中,数据需要被组织成规范的表,这样关系表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而以规范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需要把对象分解开并且进行重新组织,当需要使用时,就可以使用SQL查询。这个过程耗时比较多,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关系数据库发展的比较完善,有强大的管理功能和可操纵性。另外,关系模型还具有很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

与关系数据库不同,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来自于面向对象语言。最初发展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点:

面向对象数据库在问题空间和求解空间采用了相近的模型,来缩小它们之间的语义差距。

面向对象数据库减轻了“阻抗失配”的问题,它强调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的无缝连接。关系数据库应用一般是将SQL嵌入到某种程序设计语言里,而这种结合通常没那么自然,这个现象被称为“阻抗失配”。而面向对象数据库是将需要用程序语言编写的操作都封装在对象内部,这样就可以实现无缝连接。此外,面向对象数据库支持类、方法、继承等概念。

但面向对象数据库也有缺点。而这些缺点正好是关系数据库的强项。面向对象的应用领域有大量的复杂对象,由于其模型较为复杂(且缺乏数学理论基础),使得它不具备SQL处理集合数据的强大能力,有很多系统管理功能也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关系数据库不断地吸收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点,出现了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RDBMS)。它立足于原有的关系数据库,支持更广的数据类型(UDT),方法,继承,和引用(使得对象间可以直接引用)。

6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取代关系数据库系统,而是被希望成为继关系数据库技术之后的新一代数据库管理技术。所以今后关系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会一起存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系统。

但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成熟仍然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与关系数据库技术相互兼容的问题。在发展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同时,必须考虑新旧两种技术的平滑接轨问题。

需要加强面向对象数据库性能的改善。由于面向对象数据库中数据被存放在许多地方,因而有效的对象聚类是衡量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

面向对象数据库主要是面向以对象为中心类的应用,因此,应该具备视图、演绎能力、语义建模等特征。

要研究和推广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工具。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具有丰富的建模能力,让用户的建模变得更加容易,同时却让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模式更为复杂。所以,对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来说,仅有编程接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高级的数据库工具。[4]

面向对象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界研究的热点,而面向对象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也是数据库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提高数据库系统模拟能力和扩大数据库应用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软件的开发质量也十分重要。随着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不断融合,对象-关系数据库继承了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的优点,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邓正宏,薛晶.面向对象技术[M].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季维岩.面向对象数据库及其实现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4.

[3]面向对象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J/OL].http://.

[4]汪琛,胡浩民,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前景[J].福建电脑,2005.

第2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 数据库技术 面向对象 关系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建立,人类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和数据是不可分离的,信息由数据表达,数据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检索和处理数据,即对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里的重要研究方向。把先进的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形成新一代的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或称为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向对象数据库已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研究的热点。

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层次和网状数据库,过程化程度较高,一般用户使用困难;第二阶段是关系数据库 (RDB),具有较高数据独立性,成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主流数据库。层次网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尽管设计和控制方式不同:但都用于一般事务处理,统称为传统数据库。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空间信息科学、信息管理、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及新的社会需求出现,信息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结构上都远远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能承受的范围。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呼之欲出,而这个解决方案极有可能就是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2 面向对象数据库概述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基础,增加数据库内部数据处理功能,用以支持持久对象和现实数据共享。其概念可表达为:面向对象系统+数据库能力。它与关系型数据库相比,最大优点就是在于其建模和处理能力大大增强,面向对象数据库可以处理复杂和变化的事物对象,尤其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表达和处理能力上可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故被称为数据库史上一场革命。

3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特点

面向对象数据库将面向对象的能力赋予了数据库设计人员和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从而扩展了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领域,并能提高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应用系统的质量。面向对象数据库具备如下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一是永久性;二是存储管理;三是能并发控制;四是故障恢复能力;五是交互式查询功能。

其次,它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只有支持面向对象数据库模型,支持复杂对象,具有运用各种构造机制从简单对象组成复杂对象的能力。它还具备应用领域所需要的一些特性,如版本管理、长事务和嵌套事务、模式演化等等。

4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实现

4.1 填充关系数据模型

关于数据库已积累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并为工业界广泛接受。将成熟的关系数据库与OODB方法结合起来,可减少研制工作量,缩短研制周期。但这种方法的弱点是仍不能支持一些面向对象的语义,而且由于保留了关系数据库的存储结构而牺牲了一些OODB的特征,其性能、效率难有实质性的提高。

4.2 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嵌入数据库功能而形成OODB

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在面向对象语言中增加持久性对象的存储管理。一般以Smalltalk、C++为语言扩充OODB。采用此法研制的OODB有Orion、02等系统。使用此法的困难在于视图、程序员界面标准化,且受面向对象语言的限制。

4.3 开发全新的数据模型,从底层实现OODB系统

该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包含OODB核心概念的数据模型.设计相应的语言和相应的OODBMS核心。其优点是系统结构清晰、效率高。

5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取代关系数据库系统,而是可望成为继关系数据库技术之后的新一代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有三种发展途径:一是标准化和形式化;二是改善和加强OODBS的性能;三是面向对象数据库应具有很强的建模能力;四是加强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工具的研制和推广;五是视图、演绎能力、语义建模和长事务;六是加强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与关系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6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前景展望

面向对象技术是近20年来计算机技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一大热点。面向对象方法与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已成为当今数据库领域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将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到数据库系统中。使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支持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数据库模式。对提高数据库系统模拟和操纵客观世界的能力,扩大数据库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到数据库的集成开发环境中,使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能够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并提高相应的开发手段,对提高应用软件的开发质量和软件的生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邓娟,周冰.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技术结合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资讯,2009(3).

[2] 张珊靓,支丽平.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初探[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15).

[3] 王功明,关永.面向对象数据库发展和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3).

第3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1.1 索引对象的概念

数据库对象是一种逻辑结构的集合,索引是供用户快速查找到记录的数据库结构,在逻辑上和物理上都独立于表的数据。索引可以在表内创建一个或多个列的组合,当建立索引以后表中数据会按照索引创建语句所定义的排序方式返回给用户。索引有多种类型,除了标准索引外,还包括唯一索引、位图索引、组合索引、基于函数的索引、反向键索引等。

建立索引能够提高 SQL 语句执行的性能,减少磁盘I/O。无索引查询,通常是全表搜索后才会得到结果,全表搜索会让数据库服务程序遍历表中的所有记录然后返回结果;而建立索引后查询,可以让数据库服务程序快速地定位到表中的确定行。当表被删除时所有与表相关的索引也将被删除。

索引可以被创建、重建和删除,索引建立语句:CREATE INDEX item_index ON itemfile (itemcode) TABLESPACE index_tbs;索引重建语句:ALTER INDEX item_index REBUILD;索引删除语句:DROP INDEX item_index。

创建索引是为了提升数据库查询性能,在使用索引时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1) 对于小表来说,使用索引对于性能不会有任何提高;

2) 当索引列中有极多的不同的数据和空值时索引会使性能有极大的提高;

3) 经常执行更新、修改操作的字段需要谨慎创建索引,因为更新索引的开销会降低创建索引所期望获得的性能;

4) 不要将索引与表存储在同一个驱动器上,分开存储会去掉访问的冲突从而使结果返回得更快。

1.2 索引对象优化方法

在业务系统中针对索引对象的优化,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重建过高的索引层次;二是清除无效的索引;三是对索引碎片的清理。

2.2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数据库对象的优化,总体应该遵循如下的风险防范原则:

1) 确保数据库备份完整可用;

2) 所有操作和检查环节都使用事前完成并预演通过的脚本,避免临时修改脚本;

3) 每部分完成,通过检查确认无误,再进行其它部分,避免互相干扰;

4) 专家现场支持,及时处理突发问题。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之上,对索引对象的优化需要注意以下风险:

1) 监测时间不够,在一个监测周期内未操作过表,监测过后又用到了这个表,需要索引,但此时此索引已被列为被优化的对象;

2) 监控过后,需要取消在用索引的监控;

3) 监控时如果rebuild index ,会取消监控,同时索引标记为已使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监控效果;

4) 监控时如果在做统计分析时涉及到此索引,索引也会标记为已使用,同样影响监控效果。

为避免上述风险发生,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在监控期间停止database、schema、table、index等级别的索引收集,避免影响监控效果。

2.3 优化效果分析

数据库级别的性能数据主要是以下关键指标:响应时间、CPU时间、等待时间、物理读,这些指标可以看出目前平均每事务的反应速度、每事务需要消耗的CPU与IO量。为了得到优化的效果,还需要保证进行数据对比的时间内,数据库的负载基本相同。数据库的负载指标一般以执行的事务数、Redo size等指标来表示。表1是某业务系统的这些指标在索引对象优化前后的对比数据。

通过索引对象的优化,可以从对比表中明显看出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影响较大的数据库操作瓶颈主要集中在大表的查询操作、关联表的更新操作、大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操作等,在优化后其操作响应时间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这些数据对比符合数据库索引优化方案的预期成效,也说明索引对象对数据库性能的重要影响。

3 总结

企业的业务系统经过长期的运作,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同时随着业务增长、流程优化、人员变动等因素,会造成系统性能瓶颈。此时,需要运维和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求,按照系统优化原则,制定详细、多番论证的优化方案,对系统实施优化,这样才能满足用户不断变化、业务不断增长的需求。该文通过详述数据库索引对象的优化方法、应用案例,阐述了索引对象对系统性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并就优化方案给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和风险防范措施。在性能优化中,针对数据库性能瓶颈,索引对象优化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案,具体优化还需要根据对系统长时间监测情况的分析,做出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 罗海滨,范玉顺,吴澄.工作流技术综述[J].北京;软件学报,2000,11 (7).

[2] 盖国强.深入浅出Oracle数据库——DBA入门、进阶与诊断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第4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面向对象;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设计模式;XML

一、实时数据库的设计

1.实时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通过通信的程序系统,组态软件可以搜集到现场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加工,经过必要加工后,在计算机屏幕上即可显示图形形式的数据,观察时会更加直观。另外,依循组态软件的要求以及现场操作人员发放的指令,控制数据会传输至I/O设备,以便控制实施设备或者对参数进行控制或调整。

2.实时数据库的设计

实时数据的管理是组态软件的关键,也是其核心部分,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建立,如,数据的及时采集、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的管理和储存等功能都是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的模块组成部分。它向用户提供了接口,现场的控制系统以及人工输入的相关数据能够呈现在用户面前,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另外,可以对控制系统情况提出反馈,并控制输出。在生产工程中,可以为实现控制、优化以及其他应用提出先进的实时数据输出输入服务。

(1)实时数据库的存储策略。实时数据系统设计在实际情况下需要对时空矛盾进行处理。要对数据传输的效率要求进行思考。想要保障组态软件的实时性,需要将与其相关联的数据库系统、内存缓冲区以及文件管理系统三个存储系统相结合,将多种存储介质结合并加以有效利用,构建成为实时数据库系统。实时数据在进行存储时,主要依照以下几个原则:①采集其相关联的数据库的数据。②采集内存缓冲区中经常变化的实时数据以及访问较频繁的数据。

(2)组态软件参数数据的模型。组态软件参数是系统开发与系统安稳运行的桥梁和纽带,对工程设备、数据采集点以及工程的图形、变量等信息进行描述,以供运行系统的识别和加载,最终形成现场的监控画面的相关数据。

二、实时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1. XML

组态软件中的开发和运行系统存在独立运行的可能性,组态软件参数定义于开发系统,是开发和运行的桥梁和纽带。XML系统灵活、扩展性好,为计算机的文档提供了标准的模板格式,对数据之间的交换和信息之间的共享起到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组态软件参数在对数据进行存储时可采用XML。

2. Timer定时器

在进行相关数据采集时需要定时,如果采集点的采集算法中融入了定时执行算法,采集算法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并且对软件的重复使用性和可维护性都会有所影响。综上可见,在采集数据时,可以采用面向对象Java语言内的Timer来对定时器管理类进行创建,在采集数据定时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分离开定式算法和采集数据算法。

3.Web Service

实时数据库与其他系统需要进行相互通信,因此,需要向其提供系统整合途径。Web Service可以实现跨平台操作,基于XML等与软件供应商和平台的独立标准,搭建了可以相互操作、分布式的新平台,实现了远程数据的相互交换。将Web服务定义于应用程序和实时数据库的接口,远程操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时数据库的标准及开放性。

综上所述,组态软件数据的处理关键和基础是实时数据,因此,在实时数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时数据库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独立性。将面向对象的思维应用于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的设计中,采用XML存储组态软件参数读取参数,将参数缓存在内存处,不断提升访问数据的效率;采用Timer将定式算法和采集数据算法相分离;采用Web Service对实时数据库接口定义,让实时数据库具备更强大的分布式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数据库;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8-1150-03

Database Design of Body Function Moni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for Net Games

WU Wei-bing1, YU Li-juan2, CHEN Pei-jie1, LIU Wu-yi1

(School of Kinesi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Applying computer and database techniques and following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 of net antagonistic event training, the database design of body function monitoring DBMS for net games is detailed forming four phases: demand analysis, concept framework design, logic framework design and physical framework design. This idea and method can be reference of other database design of body function monitoring DBMS.

Key words: net games; body function monitoring; database; design

对优秀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机能监控,是当今科学化训练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帮助教练员及时地了解运动员在执行训练后的身体反应情况,掌握训练的实效,还为教练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预防过度疲劳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但是,在目前的运动训练机能监控中,大部分还是依靠传统的方法和经验来完成,其中表现为数据处理效率低、分析不系统、信息反馈慢,这就限制了对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准确诊断与评价,最终影响着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竞技体育规律认识的提高,科学化训练已成为竞技运动发展的共识,对运动训练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就成了科学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数据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加强运动训练数据收集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并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做出及时的信息反馈,从而为教练员的运动训练科学决策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根据运动项目特征分类[1],本文以隔网对抗项目为研究对象,建立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可以使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有效地组织、管理运动训练机能监控数据及信息[2]。

但是,如何建立一个高效适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应用领域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实践表明,数据库设计是一项软件工程,可以把软件工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数据库设计中,但与一般软件工程相比,数据库设计涉及范围广,与应用环境联系紧密,因此数据库设计又具有自身的特点[3,4]。本文将就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具体设计做一详细阐述,并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利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具体的应用对象构造适合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有效地收集、存储、操作和管理数据,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系统开发进度,合理的数据库设计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也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还有利于系统的实现[5]。用工程化的方法设计数据库是最为实用的方法,可以把数据库设计的过程分成4个性质不同的主要阶段,即需求分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和物理设计阶段,如图1所示。

需求分析阶段是与用户交流获得用户对系统的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概念设计阶段是对需求分析中收集的信急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抽象,形成独立于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反映用户需求的概念模型,其中实体-关系模型( Entity-Relationship,E-R)是描述概念模型的

有力工具。逻辑设计阶段是在E-R模型的基础上导出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具体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物理设计阶段是根据概念设计的结果以及计算机系统提供的手段,设计数据库的文件结构、存取路径和存储格式等[6,7]。综上所述,数据库设计的过程是将数据库系统与应用环境密切地、有机地、协调一致地结合起来的过程,因此,数据库设计者不但要有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库设计技术,而且要有应用领域方面的知识,了解应用环境和用户业务,数据库的设计质量才有保证,才能满足用户的应用需要。

2 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2.1 需求分析 在现在许多运动队运动训练机能监控过程中,主要依靠科研教练、队医按训练计划定时给运动员做机能生理、生化测试,再把测试结果与正常(临床)值比较分析评定,然后进行信息反馈。在此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运动员机能评定分析的生理、生化监控的参考范围和标准?二是机能测试数据收集、整理规范性和效率?三是对数据的多功能、快捷的查询?四是如何实现运动员机能测试数据及相关信息安全、永久、系统的保存?

根据运动项目特征分类,又由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排球运动员运动训练机能监控测试指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以隔网对抗项目为对象建立其机能监控管理系统。系统涉及的数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运动员基本数据和运动员机能监控测试数据。其中,基本数据属于相对静态的数据,比如,运动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训练年限、健康状况、最好成绩等,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供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机能监控测试数据属动态数据,它主要反映训练负荷对运动员造成的应激反应及运动训练所带来的运动员机能状态的改变[8]。因此,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具体需求包括: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保存;对机能监控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完善的权限管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能保证系统的易用性。

2.2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设计的重点在于信息结构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关键。它是以用户能理解的形式表示信息结构,产生一个能反映用户观点的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型。现今最流行的表示信息结构的方法是E-R方法,它用简单的图形方法构造E-R模型。

2.2.1 系统实体及关系分析 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实体:运动员机能监控、运动员综合信息、运动员机能测试、运动员基本信息、运动员健康信息、运动员成绩信息、教练员基本信息、队医基本信息、运动员机能测试、训练课测试、阶段性训练测试。其中,运动员机能监控是整个系统研究的对象;运动员的综合信息包括运动员机能测试、运动员基本信息、运动员健康信息、运动员成绩信息、教练员基本信息、队医基本信息;运动员机能测试包括训练课测试、阶段性训练测试。

在该管理系统中,运动员综合信息属于相对静态信息,提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运动员机能测试属于动态信息,按照训练计划定期进行多次的机能测试监控,因此是一对多的关系。图2、3、4、5分别为运动员基本信息、运动员健康信息、运动员成绩信息、运动员机能测试概念结构设计E-R模型图。

2.3 逻辑结构设计

2.3.1 系统E-R模型图转换关系模式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E-R模型图转换为与选用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目前,数据库应用系统普遍采用支持关系数据模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RDBMS),本研究中使用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现将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E-R模型图转换为关系模式如下:

运动员基本信息(运动员编号、姓名、照片、性别、出生日期、运动等级、专业训练年限、运动项目、现属运动队、联系地址电话、备注、登记日期、登记人)。运动员健康信息(运动性伤病史、经期对运动影响、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既往疾病史、遗传病史、家族病史、遗传病史、备注、登记日期、登记人)。运动员成绩信息(比赛日期、赛事级别、比赛名称、比赛地点、比赛项目、比赛成绩、比赛名次、备注、登记日期、登记人)。教练员、队医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属运动队、联系地址电话、备注、登记日期、登记人)。

训练课测试(测试日期、ID、姓名、性别、运动项目、测试指标)。阶段性训练测试(测试日期、ID、姓名、性别、运动项目、测试指标)。其中,训练课测试指标主要是:血乳酸、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血色素、心率和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阶段性训练测试指标主要是: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球压积、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睾酮、皮质醇、CD4+、CD8+、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NKT细胞[9]。

2.3.2 系统数据库结构设计 数据库结构设计要求根据数据字典、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系统开发工具设计出数据库以及各个数据表的结构。因此,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共设计了12个数据结构表,其中,表1、表2分别为运动员基本信息、阶段性训练测试结构表。

2.4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把数据库逻辑结构在物理存储器上加以实现,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记录存取格式、选择文件的存储结构、决定存取路径和分配存储空间。

本研究应用的SQL Sever 2000是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的许多物理设计要素均被封装起来,用户只要按照SQL Se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工具设计逻辑模式,物理模式的设计以及逻辑模式与物理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完全由系统自动完成,数据库的结构、记录、索引、关联、乃至视图和应用模块均由系统进行统一维护,全部在一个磁盘文件(.mdb)下存储。

3 小 结

采用基于数据库的计算机技术建立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可以使体育科研人员、教练员有效地组织、管理运动训练机能监控信息。提高信息收集、整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支持快捷的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并使优秀运动员相关信息得以安全、永久、系统的保存。

而设计完善、性能良好的数据库系统是顺利进行计算机系统开发的基础。因此,本文分别从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4个阶段,对隔网对抗项目机能监控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其设计思路、方法可为其它运动项目的机能监控管理系统设计所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9-60.

[2] 陶志翔.拍隔网对抗项群理论与应用成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52-254.

[3] 赵杰,李涛,余江等.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98-213.

[4] 卢潇. 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00-331.

[5]郭明航,李够霞,从怀军,等.生态研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水上保持通报,2005,25(6):59-62.

[6] 刘晓宇,刘玉红,娄凯.烟台市无偿献血者资料数据库的设计[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27(3):288.

[7] 王娜,宿红毅,白琳.数据库性能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5,31(24):105-107.

第6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与科技设备的发展,网站得以出现。而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网站也得到普及。网站在开发中涉及前台页面制作以及后台程序管理制作,而后台程序是一种基于服务器的可执行程序,可以经由服务器端执行或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交换与修改。显然,数据库技术在网站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数据库设计的质量可以反映程序员的设计水平,也能够直接影响网站的运行效率。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能够充分提升网站数据传输效率,保证数据信息的一致,所以数据库设计优化才可以保障网站的运行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数据库概念、网站开发的特点、数据库在网站中的应用、有无数据库支持的网站开发对比等,进行数据库设计在网站开发中应用的论述。

关键词:

网站开发;数据库技术;互联网;应用

互联网出现十几年,用非常快速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效率等。顺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网站被开发出来,政府机关与企业间等各种机构都开设独立网站。网站的作用可以是为企业宣传,可以是产品营销,可以是知识传递等,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因此,网站的开发产业得到了有效发展。本文论述数据库设计对网站开发的作用。数据库是网站开发的核心,网站内所有的数据都需要数据库进行处理,所以数据库的设计是决定网站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数据库的设计为核心,展开数据库在网站开发中应用的研究,从而论述数据库设计对网站开发的实际价值。

1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在领域内被称为数据的仓库,是依据数据的传输形式与自身结构进行存储与管理的仓库。后期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的职能逐渐扩展,已经不仅用于管理信息与储存信息,而且发展成为用户所需的数据管理方式。现展下的数据库可以为用户保存数据,还可以关联到与之相关的数据。程序开发者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库设计,并负责数据库的运行、维护、安全保护,确保数据库的有效运行[1]。现阶段,数据库设计技术已经成熟,可对大型数据进行安全管理。所以,现代数据库设计也被应到各个领域中,如网络购物、银行系统、网站等。

2数据库的具体设计

2.1数据库设计的原则程序员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数据库设计的多方面因素,因此,需要程序员具有整体意识,以用户的需求为设计基础,避免出现过多不需要的数据库空间,浪费资源,同时节省人力、时间与财力。数据库设计要被限定在特定范围内,对用户所需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在数据库开发前,需要设计者做好充足准备,全面了解数据库的网站以及对网站后期可能开发的需求。设计数据库时,要预留可再开发的空间,使数据库更具有可扩展性[2]。数据表是数据库的核心体现,因此数据表的命名要清晰,方面用户数据的查找与提取。同时,要对用户进行权限配置,限定特定的用户可以进行数据库访问,以加强数据库的访问安全。

2.2数据表字段的类型数据表的字段需要根据用户所需求的字段最小数据类型进行确认。例如,性别数据库。只有男女两个分类,可以设置为int型,数字0代表男性,数字1代表女性。但是,如此设计会造成资源浪费。于是,可以按最优设计为基准,将字段设置为bit型,true为女性,false为男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硬盘的容量逐渐提升,市场价格也逐渐下降。但是,如果数据库设计的不够合理,随着数据资源的集聚增加,占用的硬盘空间会逐渐加大,进而影响数据库的运行效率,增加用户数据浏览时所用的时间。

2.3数据表的设计数据表是数据库对用户的体现途径。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数据库的设计也有所区别,而数据库的设计与网站的规模密切联系[3]。数据库的设计需要满足用户网站的多样性与扩展性需求,网站的设计会区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因此,在进行数据表创建时,要最大化将数据资源存储到数据库的不同表中,同时建立数据字典。实例说明:某新闻网站,数据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数据表,用于用户基本信息的存储,如联系方式等;(2)菜单表,作为网站首页菜单信息的存储;(3)栏目表,作为网站信息各栏目名称的存储;(4)新闻信息表,作为网站内各项新闻内容的存储,如新闻标题、时间、信息来源等;(5)用户表,作为网站各类用户与权限信息的存储。以上所介绍的是简单的新闻网站的基本表设计,如果网站内部还有其他功能,可以继续创建新表,不受限制。

3数据库设计在网站开发中的实现

3.1网站前台的设计实现网站前台的作用是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转换为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的网页。一个常用网站可以供用户浏览的信息包括三个类型:网站首页信息、网站新闻栏目首页信息、网站新闻页面信息。此三个类别中的信息均来自数据库,其中网站首页所显示的是不同新闻栏目中最近的几条信息标题,信息条数可以自行设计;网站新闻栏目首页所显示的是网站内部指定栏目的信息标题;网站新闻页面显示的是用户制定的新闻内容的详细内容。所以,网站前台的主要功能是能够自动生成网页文件,这需要数据库的辅助,各栏目内容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录入、储存、提取。数据库设计中,需要将各类信息做好数据表的分类,方便信息管理,最大化使用数据库空间[4]。

3.2网站管理后台的设计实现网站的后台管理归管理员个人使用,主要负责网站内部各栏目与内容的管理,涵盖栏目的添加与替换、内容的更新与替换、页面的修改与维护等。后台管理的结构包括权限管理、栏目管理、信息管理、模板管理、插件管理等多个板块。其中,权限管理用于设置网站的访问权限,如页面是否允许复制、管理员设置等;栏目管理可以进行栏目名称的调整,如名称替换、位置替换等;信息管理主要用于前台新闻内容的更新,可以做新闻的添加,也可以进行删除与修改等;插件管理是网站结构的管理,如首页管理、权限管理等可以将其他版块添加到插件管理中。网站管理后台涉及众多模板,需要数据库设计进行网站结构的优化。

4数据库在网站中应用的结果分析

4.1网站建立期的分析网站在建设期间有多条新闻需求,在建设期如果没有数据库的支持,则需要创建多个静态新闻页面。栏目首页需要4个,网站首页需要1个,再加上个页面的内部页面,数量居多,且如此开发出的网站不可进行重复使用,需要扩展或者更新时,则需要全部重新建立。而具有数据库设计的网站在建设期间首先通过编程建立网站前台与网站的内容管理后台,设计时需要投入较多,但是设计后网站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网站管理后台可以长久使用,可以直接进行网站的改版,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与时间成本。

4.2网站运行期间的分析网站运行维护期间,可分为两种情况:网站内部不需要内容的更新;网站内部需要做大量内容更新。第一种情况中,采取数据库设计与不采取数据库设计,后期将付出的投入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更需要考虑网站内部需要大量内容更新的情况。这主要源于现代信息社会信息量巨大,无论是处于网站优化还是企业宣传,现代企业所建立的网站都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上传与修改。没有数据库支持的网站建设,每进行一条新闻的添加,都需要增加一个新闻页面,同时还需要修改所属栏目的首页,所以一次新闻的更新需要改动三个位置,如进行大量内容的添加,导致工作量剧增。而有数据库支持的网站,增加新闻时不需要做任何页面的添加与修改,只需在后台添加已经设置好的新闻管理页面,操作简单。具体地,将需要添加的新闻标题与内容分别添加到各自的文本框,然后提交即可。可见,工作量极小。

4.3结果分析现代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海量信息在互联网内部传播,用户需要网站内部具有新闻排序、检索、分页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必须通过数据库才可以完成。通过上述对有无数据库网站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静态页面组成的网站使用与较小型的使用,内容无需更改;而具备数据库设计的网站开发方式则适用范围更广,可以支持大型网站建设,内容更新快捷,反应灵活,使用于大量制作网站的网络公司使用,可重复利用性更高。

5结语

通过上文叙述可知,单纯的网站开发需要多个静态页面进行连接,实用性较小,进行数据更新时操作工作量过大,且网站一旦建立不可重复使用,不利于资源重复利用。而经过数据库的设计可以做到网站结构的优化。网站设计前,预先建立网站前台与网站内容管理的后台,通过用户的需求将所需要的栏目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在网站首页进行页面浏览时可以快捷从数据库进行提取,而网站内容更新也可以在后台进行简单操作,网站建立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随时进行网站改版,以可以看出网站有无数据库设计的巨大差别。网站开发的方向是实际应用,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是优化,因此数据库设计在网站开发中可以起到极大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伟明.ASP在网站开发中数据库连接方法及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30):8448-8450.

[2]朱国进,夏虹.ADO在网站数据库开发中的应用[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67-71.

[3]王玉蓉,王文娟.NET与数据库技术在动态网站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106.

第7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水库枢纽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坝;筑坝材料;现场碾压试验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trunk Tsui Reservoir Dam Project asphalt concrete core rockfill dam filling quality, pre-construction, we strongly weathered dam shell material in weathering dam shell material, the transition material and drainage including material Field Compaction Testverified dam the partitions and dam material the the gradation design is reasonabl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eld Compaction rolling equipment testing to determine if the dam filling matched RCC parameter.Keywords: Reservoir Dam Project; asphalt concrete core wall heap dam; damming material; Field Compaction Test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象鼻咀水库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威远县连界镇先锋村与反帝村的界河(宝溪河)上,威远钢铁厂五号桥下游3.24km,距威远县城约38km。

水库正常蓄水位:583.00m ,死水位:554.00m ,校核洪水位:583.70,设计洪水位:583.00m ,正常蓄水位库容:533万m³,死库容:40.5万m³, 有效库容:492.5万m³,总库容542.3万m³。

象鼻咀水库大坝枢纽主要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放空洞、溢洪道等组成。其中,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顶高程584.30m,坝顶宽6.00m,最大坝高55.30m,坝顶轴线长123.30m,沥青混凝土心墙高程在554.50m以上厚度0.55m,以下厚度0.6m。上游边坡为1:1.7,预制混凝土块护坡自552m(低于死水位2m)起上延至坝顶;坝下游坝坡1:1.7,设二级马道,马道宽度均为3m,高程分别为564.30m、542.80m,下游坝坡采用C15混凝土框格草皮护坡。下游主堆石底部设有堆石排水带,排水带底高程530.7m,顶高程535.0m,排水带下接下游贴坡排水。

坝料的分区及技术要求

2.1坝体断面及填筑材料的设计分区见图1。

(图1:坝体断面及填筑材料分区图)

2.2主堆石料(坝壳料)技术参数

堆石料最大粒径800mm,干密度≥2.05t/m3。该区采用弱风化~新鲜砂岩,最大粒径控制为800mm,小于5mm含量5~20%,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渗透系数控制为大于1×10-3cm/s。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堆石料级配控制建议(表1)

2.3过渡料(心墙两侧)技术参数

最大粒径控制为80mm,小于5mm含量25~35%,小于0.075mm含量不大于5%,渗透系数5×10-2cm/s。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过渡料级配控制建议 (表2)

2.4沥青混凝土心墙

渗透系数:K≤1×10-8cm/s,水稳定系数≥0.9,设计密度γ≥2.40g/cm3,孔隙率≤3%(芯样),弯曲强度≥400kpa,凝聚力≥90kpa,内摩擦角≥29°。

2.5排水带

采用灰岩料,最大粒径控制为800mm,干密度≥2.1t/m3,小于5mm含量不大于5%,渗透系数K>1×10-1cm/s。

3 试验目的及方法

3.1试验目的

(1)核实坝体填筑材料的设计填筑标准的合理性;

(2)检验上坝材料颗粒级配并进行合理性评价;

(3)确定上坝材料施工的最佳碾压参数。

3.2试验标准及方法

试验采用标准或规范是:《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等。

密度检测均采用挖坑灌水法,含水率采用电烘箱烘干法,颗粒分析采用筛析法。

4 碾压试验场地布置与碾压机具

图2碾压试验场地某一拟定层铺筑碾压平面示意图

H1、H2、H3:为不同铺料厚度,分别为60、70、80cm。

N:振动碾压遍数,分别为8、10、12遍。

表3碾压机具主要参数

5 现场碾压试验过程

5.1碾压试验前的准备

选择不低于35×40m面积作为现场试验场地,场地应平坦,地基坚实。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场地平整、垫层基础压实等工作。经监理、质检人员对其平整度(±5cm)和密实度检查合格后按拟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试验时注意测量基础高程,铺料压实前、后的高程,以便填筑施工时估算压实沉降量。基础测量和质量检查合格后,按以下拟定的白条带和块段用白灰线撒出,便于铺筑碾压的指挥。

5.2铺料厚度、最大粒径控制、颗粒级配、碾压遍数和碾压方式的具体要求

(1)坝壳料:根据岩性岩质不同分为四个碾压条带。厚度分别为强风化料60cm,中风化料60cm,中风化料80cm(一个条带),中风化料75cm(校核条带)。控制最大粒径分别为40cm,53cm,50cm。每个条带拟定划分为6,8,10,12遍,四个振动碾压块段。每块段5×5m。

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机具的设计最低时速比一般碾压机具偏快,6遍压实明显欠佳,经会商研究调整为振动碾压试验遍数块段为8,10,12遍三个块段进行正式现场碾压试验。

(2)过渡料带:为结合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铺料厚度和沥青混凝土心墙相同,铺料厚度为30cm(需按不出现层面剪力破坏原则考虑),级配组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每个条带划分为4,6,8,10遍,四个振动碾压块段。各粒径组级配掺合与含水量控制采用装卸机械反复拌合,检查合格后铺料。

(3)排水带料:施工用量较少,采用一个试验条带,初拟铺料厚度80cm进行,振动碾压遍数初拟为8,10,12遍三个块段。

(4)碾压方式:进退错距法,错距15~20cm;前进与后退速度均采用最低行进档。

5.3料场级配和含水率控制:根据最大控制粒径、级配连续的要求,以及小于5mm粒组含量要求,事前开展爆破试验、求出合理的爆破参数、并用破碎头进行二次改小以控制颗粒级配。含水率控制在料场进行,对爆破料进行事前洒水,检测合格后取样进行碾压试验。

5.4每一块段的试验检测项目内容

压实沉降量检测:每块段4个测点。块段面积5×5m,测点相应为2.5×2.5m方形的四个顶角,现场采用估计法定位。基础、碾前、碾后的相对高程施测精度:普通水准或五等水准。

含水率、干密度检测:选代表性部位,位置现场确定。

颗粒级配检查:各种筑坝材料选取代表性块段作碾前、碾后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6 现场碾压试验成果

表4:现场碾压试验测量沉降量汇总表

注:试验场平均高程为±0。

表5:现场碾压含水率、密度试验成果

表6:坝壳料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成果

表7过渡料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成果

备注

表8排水带料颗粒大小分析试验成果

7 试验成果分析

(1)同一铺层厚度,若碾压遍数越多干密度越大。

(2)碾压遍数与沉降量成相关,碾压遍数增加,总沉降量增大,并具有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沉降量的增加值逐渐减小的特点。

(3)试验料的级配粒组基本位于设计包络线内,由于坝壳料是强风化和中风化的砂岩,压实后的级配曲线明显右移,各组粒径偏小,但级配仍然连续,压实效果较好,对筑坝材料整体性无大的改变和影响。

(4)坝壳料的填筑应在坝面适量加水,使岩块表面、软化,减少颗粒间相对位移的摩阻力有利于压实,同时在振动的作用下适量加水,对提高坝壳料的压实密度、减少坝体后期的沉降量是有利的。

8 结语

(1)设计确定的坝体分区及筑坝材料的设计级配都是合适的。坝壳料、过渡料、排水带料设计的压实干密度,通过选择合适的压实参数是可以有保证得到的。

(2)填筑碾压设备采用LSS2501自行式振动压路机,进退错距法碾压,行走速率选用最慢速档。

第8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 ASP;WEB数据库;打开

0 引言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于网络的WEB数据库的操作成为了信息处理的核心,自从Microsoft推出ASP技术后,由于它在创建动态交互式站点上的强大功能及其代码编写的简便性、面向对象的设计,很快在Internet/Intranet网站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涉及到数据库操作的网站应用系统更是倾向于采用ASP技术.ASP成为许多计算机专业人士设计网站时的首选技术.本文简单讨论在ASP下数据库连接的相关知识.

1 基本原理

在ASP中,用来存取数据库的对象统称ADO对象(ActiveX Data Objects),这是一项容易使用并且可扩展的将数据库访问添加到Web页的技术,可以使用它去编写紧凑简明的脚本以便连接到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兼容的数据库和OLE DB兼容的数据源.在ASP中,有7个对象,其中与数据库有关的主要有3种对象:Connection,Recordset和Command,其中Connection负责打开或连接数据库,Recordset负责存取数据表,Command定义对数据源进行操作的命令.如果只依靠这3个对象还是无法存取数据库的,还必须具有数据库存取的驱动程序:OLE DB驱动程序和ODBC驱动程序.对于任何一种数据库都必须有相对应的OLE DB驱动程序和ODBC驱动程序,ADO对象才能对数据库进行存取.ADO对象必须与各种驱动程序相结合才能存取各种类型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可以非常方便地在“控制面板”中“ODBC Data Source(32Bit)”中获得本机驱动程序的信息.

2 数据库连接

访问数据库信息的第一步是创建数据库源并和数据库源建立连接.ADO提供了Connection对象,可以使用该对象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和ODBC数据库之间的连接.Connection对象具有各种属性和方法,可以使用它们打开和关闭数据库连接,并且发出查询请求来更新信息.

要建立数据库连接,首先应创建Connection对象的实例.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数据库的连接方法有所不同,它们需要建立不同的Connection,但如果建立Connection后,使用Recordset对象存取数据的方法却基本相似.以Test.mdb为例连接,基本步骤如下:

2.1 创建数据库源 数据库源名,即DSN(Data Source Name)是连接ODBC和数据库的桥梁,ODBC通过DSN来找到要访问的数据库.可以通过“32位ODBC”对其进行管理.

2.2 创建数据库链接 ASP文件中如果要访问数据,必须首先创建与数据库的链接,其语法如下:set Tconn= Server createObject (“ADOBD.CONNECTION”) /创建了链接对象TConn TConn.Open“dns”,“username”,“password” /打开链接

2.3 创建数据对象 RecordSet保存的是数据库命令结果集,并标有一个当前记录.sql=“SELECT*FROM test” /设置SQL语句Set RecordSet=TConn.Execute(sql) /创建并打开了对象,TConn是创建的链接对象Set RecordSet=TConn.Execute(sql) /将表test中的所有记录保存到RecordSet

第9篇:对象数据库范文

关键词 数据库;管理工具;SQL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9-0088-01

1问题的引入

典型的数据库管理工具都属于专用工具,不能够支持对多种数据库的管理。但随着数据库市场的扩大和数据库的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间的合并和重组,企业当前正在或即将开发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可能会涉及到其不同部门的数据,而这些部门可能在不同时期选用了不同数据库厂商的产品。这种现象在我国也普遍存在。为了保障企业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行,同时保护已有投资,企业基本不可能一次性统一所有的数据库并更新运行在这些数据库上的业务系统。在不同厂商的数据库系统上维护统一的模式结构,或者将这些数据库的数据信息迁移到某个数据库上,通常都需要极富经验的数据库管理员进行大量、广泛的手工干预,这对企业和数据库管理员来说将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和沉重的负担。如果能够使用同时支持不同数据库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显然能够使企业和数据库管理员从中获益。

2设计目标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设计一种数据库管理控制台,能够对多种关系数据库产品进行统一管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应用环境。在为用户提供管理和维护不同数据库的一致途径外,还具有外部接口,能够与其他企业应用整合。

该工具的应用环境,如图1所示:

图1描绘了在某一企业环境中,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开发人员在不同系统平台下使用数据库管理控制台同时访问不同数据库的应用情形。图中粗实线箭头两端的对象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交互。

3 系统架构

与绝大多数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两层结构不同,DBMC为了实现方便性与可集成性,采用了三层结构。在传统方式下,数据库用户需要将数据库管理工具安装在其PC上,并且可能需要自行配置所需的数据库驱动程序。数据库管理工具通过网络与数据库连接,并执行相应操作。可以看出,数据库用户的概要信息均保存在这台PC上,如果用户更换机器或使用他人PC,则需要重新安装和进行配置。而DBMC是部署在服务器上的,相关概要信息均在服务器端完成,用户个人配置也可以保存在服务器中,用户只需通过能够连接服务器的PC上的浏览器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

由于DBMC整体架构使用PHP+Ajax,因此,可以通过浏览器向用户提供信息并进行交互。浏览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把它作为用户接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一点需要特别关注,这就是浏览器提供的表现能力和交互方式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对于数据库管理工具的需要,而这正是Ajax技术的优势所在。

4 系统功能

DBMC需要对不同数据库进行管理,因此,首先需要能够与这些数据库进行连接,然后通过相应连接获取目标数据库的信息,并按照统一的形式将数据库对象信息,对象间的关系以及对象的相关操作展示出来,还要提供对SQL脚本的执行能力,从而达到管理操作的需求。此外,DBMC提供了企业应用接口,可以通过该接口使其他企业应用的用户登录DBMC,完成所需的数据库管理等操作。

根据DBMC数据库类,DBMC连接到某个数据库上,然后就可以通过该类的实例提交操作请求,获取指定的数据库信息或者对数据库对象进行操作。

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就必须知道数据库中有哪些对象需要管理以及管理对象的哪些信息。同时如何更好地表现这些对象的结构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够使用户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数据库的当前状态,并协助用户进行更为有效地管理。数据库对象一般是以树状结构来表现的,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层次和相互关系,DBMC也采用这种结构进行表现。DBMC定义数据库对象树的构成,以及对象的相关信息和相应操作,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操作就需要专门的数据库操作来支持,从而取得正确的对象信息以及对对象进行正确的操作。

DBMC在获取数据库信息之后将上述信息显示给用户,用户逐层查看数据库对象信息,并对某些对象进行特定操作。DBMC监听到用户操作后,作出相应处理,以完成相应任务。用户还可以通过SQL脚本更灵活地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批量执行任务。

DBMC向用户提供登录接口,确定用户访问的数据库及相关信息,之后通过用户的数据库帐号连接相应数据库,并获取数据库对象信息。当DBMC与其它企业应用集成后,还需要提供企业接口,以便其他企业应用管理的用户使用DBMC来管理数据库。

5 结论

目前,业界功能最强大的跨数据库管理工具非商业软件DB Artisan莫数,特别是在数据库管理的深度方面,该软件做的非常专业和到位,能够对数据库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向导协助DBA进行数据库优化等高级管理操作。但是其是为Windows用户设计和开发的,目前无法运行在Linux等其他桌面系统之上,因此,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而且该工具也属于传统的桌面型应用程序,缺乏Web应用的便捷性、灵活性。同时该工具的使用成本较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