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57-02
自2007年1月1日起《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开始实施,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应于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别出台了各自的实验室等级评审评分标准。我国实验室的规范是从上而下的一种本质变革,几年来笔者见证了这个方式下实验室示范建设的有效性,同时也见到了这个方式的弊端――突击式转版。如何让高校在全国实验室规范化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的作用
高校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显著。
(一)实验能力培养的基本作用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基本任务是: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这里强调的是实验员的实验能力培养,即高校实验室的基本作用。
(二)实验人员行为规范的示范作用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实验人员初始实验行为习惯形成的主要教育场所。一般实验人员能接触实验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工作阶段。中学阶段,限制于我国整体实验教育水平,实际上学生很少能有比较多的动手实践机会,整体实验行为水平是停留在观摩学习阶段。大学阶段,很多最后从事实验室工作者,可能在此阶段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因此,这些实验人员的实验行为习惯也主要在各自的实验环境里养成,大学阶段的很多实验行为习惯也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影响实验人员的工作习性。
二、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标识是指用于实验场所、代表与实验相关的某些特定内容的标准识别符号。它是人类社会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语言或非语言传达而以视觉图形及文字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以便于公众或特定实验人员区别、辨识彼此事物,起到提示、指示、识别、警告,甚至命令的作用。高校实验室标识,直观地展示了高校实验素质,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文化素养,是一个高校自身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高校实验室的独特性,接受的是校领导――校实训科――院实训科――专业实验教师的层层管理,容易使一些实验意识的交流中断,也因为各个环节的一些侧重考虑点的差异,使得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存在困难,导致了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校实验室标识的缺失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由于实验室的建设程度不同,关注度不一样,非参观性实验室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在特定时期,实验室会大面积出现无标识现象。在笔者关注的高校实验室中,这个现象十分普遍。实验室标识很多情况是被高校当做形象任务才给予配置,没有从实验室建设的根本性需要出发,及时准确配置。
(二)高校实验室标识各自独立不成系统
高校范围内实验室标识各自独立不成系统,这是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作为高校视觉文化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高校实验室标识所展示的混乱性与不成系统的特征,正是中国设计行业发展薄弱的典型结果。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欠缺统一协调的规划,在完善整个高校的标识系统时,存在时间落差,设计单位有更换,安装执行单位有变更,或者是相关责任领导替换等状况,致使实验室标识的最终制作临时性、随意性太大。从而导致实验室标牌的位置、材质、大小、风格等,没有统一性。高校内部机构众多,各二级学院与学校层面的实验室标识系统是否要协调起来,在认识上还存有分歧,但是从企业形象建设角度来看,我们支持各部门可以有各自的创意,但是大趋势上要遵从主流风格。
(三)高校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
高校中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实验室标识设置的随意性和不合理。企业实验室或者国家层次级别实验室,一般有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可供参考,但是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在这一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较少或者存在有而不为的情况。在设置实验室标识时,针对标识牌的位置、大小、材料的要求一般只遵从领导喜好而定,易出现领导变则标识变。此外,高校负责实验室标识系统建设人员缺乏相应标识设置常识也是导致高校实验室标识设置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在标识设置方面,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已经有一套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设置参数,针对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有相应的常规要求。在视觉距离上,根据视觉远近分为:远视距(约为25到30米),中视(约为4到5米),近视(约为1到2米),根据实际情况悬挂高度跨度极大。此外中英文的使用也有常规比例要求,一般中英文字体的大小比例为3∶1。在材料的选择上,一般需要充分考虑室内室外因素,考虑温度高、低,雨水多寡等问题。室外的标识牌如采用木材料,虽然比较美观但是南方雨水较多,木材的标牌容易变形腐朽,不建议多用木料。笔者所在学校南门题名采用风干未透的木料,结果牌匾中间裂开(虽然不属于实验室,但是也属于校园形象标识系统之一)。此种现象在笔者留心观察走访的高校中普遍存在,除此之外,用色的不规范也是一大问题。
(四)图形标识错误,使用意义不明
实验室符号应用不规范,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最常见的是标识符号颜色用错,在我国标识用色已经出台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性示范要求,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委托所托非人,非专业研究人士或者从业人士,一些广告公司臆想性的所谓美化设计就易导致这一现象。我国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的标准,如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提示和导向,这一些简单色彩要求应作为常识融入到高校实验室标识图形设计应用上。色彩应用的错乱,使得标识远观的最大警示效果大大减低。为了养成视觉习惯,规范引导好大学生的正确视觉意识,有关专家认为高校里“没有警告含义不允许使用黄色,没有禁止、停止和消防含义的图形符号,一定不能使用红色”。这一要求很是重要。此外标识用错也时有发生,不知道是设计错了还是其它原因。
(五)高校实验室英文标识缺乏或不规范
高校实验室英文标识缺乏或不规范,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非传统英语国家,我们注重的是中文名称的取名,有不少高校实验室无实验室英文标识很正常。在笔者走访的广西高校中,这一现象特别严重,此外有部分高校也进行了实验室英文标识,但是当我们仔细翻译一下,发现如不进行严格的规范,效果还不如无英文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国际教育互动越来越多,跨国高校交流成为常态,中英文双语标识显得非常必要,特别对于有志于发展跨国校际合作的高校,此方面工作不容忽视。当国际友人多了,对不认识中文的外国人,我们需要配备相应的英文标识,特别是在介绍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多使用“中国式”的非专业实验室英文名称。有些高校,对于一些常规的标识,如“小心碰头”都会译为BE MIND YOUR HEAD,这犯了很大的语法错误,mind是个动词不是形容词,应改为:MIND YOUR HEAD!如“请勿饮食”的标识译成NO DRINKING AND EATING是不对的,应该将AND改为OR,否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为“不能喝,但可以吃”。当然这一些可以归咎为标识广告制作公司的低水准,但也是高校英语文化素养不够的根本直观展示。
(六)高校标识维护少
高校标识维护少,与其说这是一现象,不如说是责任的缺失。立标识的意义是什么?相关负责人是谁?在笔者走访的高校间,这一问题很是突出。笔者以自身学校为案例,这一现象就比较严重。一般性的实验室标识规范建设要等机会,而机会就是领导的检查,评估的急需等。除此外,一般的建设意见连二级学院都不见得能通过。最大的制约是经费,因为那些标识牌被理解成了门面,有迫切需要时才会被记起并突击整修,也唯有这个时候经费的使用才被理解成值得。
三、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化措施
(一)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
2007年起国家《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已经实施,参照这个准则标准,各实验室的标识系统建设都能找到相应的规范内容和要求,以这个准则为基础,各实验室皆可以根据自身实验室等级制定相应VI手册。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是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能够规范的总纲领,是高校多种类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标识系统能够统一的总干线,也是高校机构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实验室标识认识
在制定《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VI手册》的同时,应积极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实验室标识认识。具体操作方式,与为了提高师资水平而进行的师资培训活动一样,可以对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开展一系列有关实验室标识系统常识的培训活动。然后不定期举行考核活动,实验室标识常规知识考核不合格的,不允许进行相应实验室操作,不允许担任实验室管理工作。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需要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实验室管理员与实验员。
(三)委托专业机构,由专业机构代为设计、制定
委托专业机构,这是最取巧最有效的方式,至少在形式上能快速表现出来。但是,当高校所委托的“专业机构”只是一般的广告公司,或是临时的设计人员,没有实验室常识,他们设计制定出来的高校实验室标识大多数情况下是存在问题的。比如,某高校实验室并没有电梯,却在安全逃生图里提醒不要走电梯。此类笑话,皆因高校委托机构不够专业。
国家希望我国的实验室建设能够与国际接轨,在实验室标识上已经有了进一步规范要求,全国上下各实验机构也在积极评级整顿。但是,要整体性的真正提高国民实验素质,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跟上,特别是高校实验室标识系统的规范化问题,这是国民实验素质的源头。
【参考文献】
[1]冯鸿周,王一山.浅谈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实验室科学,2006(12)
[2]杨前进.标识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10,(12)
[3]李红蕾.医疗卫生服务个体标识信息模型及其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9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壮族自治区教改项目(2010JGB220)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125-02
1引言
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林业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则应该要做好林业规划工作,比如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加强林业产业的规划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加强林业生产水平的提升,是当前很多地区在进行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规划时,应该对林业基本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进行林业生产之前,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林业资源概况进行调查,如森林树木的种类、面积等,从而对林业资源进行大致的了解,然后对林业生产进行有效地规划,比如设计具体的生产方案,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地分割等,从而使得林业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地利用。
2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管理现状
2.1缺乏调查规划设计意识
当前很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还处于探索和转型阶段,尚未完全建立起科学、规范、系统的林业生产工作机制。在林业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于林业生产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查和设计,从而使得林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林业资源的了解并不多,容易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正是由于缺乏调查规划设计的意识,对林业资源只是一味地索取,没有考虑到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没有进行足够的调查规划设计,这项工作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没有明确的林业生产用地和林业生产控制标准,给现在的林业生产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调查规划设计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当前我国对森林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无论是退耕还林还是森林资源的保护,都体现出我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虽然对林业调查规划也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在管理方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或者对于一些已经成形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和执行,对一些规章制度中所规定的技术规范的理解也不够全面。比如当前很多林业部门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对相应的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而且一些技术方法也不是对所有的森林都适用的。
2.3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需要专业化的人员,当前很多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森林的调查规划一般由林业部门来负责,没有高素质的调查与规划设计队伍,因此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过程中效率不高,所得到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
3提高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质量的建议
3.1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和了解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认识不到位是影响林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林业生产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林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将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以及发展林业产业纳入到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确定适宜的发展规划,从而将各种具体的规划落实,比如在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时候积极加强对其他后续配套产业的发展,以推进当地林业生产发展为核心,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使得森林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在加强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重视的基础上,还应该要加强对这个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了3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林业调查。林业调查是进行林业生产的基础,主要是对各种林业资源档案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比如对森林的面积进行测量,对森林资源的总量进行了解、对林业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解等。第二,林业规划。林业规划指的是在林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产的要求和目标对各种林业资源进行规划,对林业资源的应用进行宏观规划,从而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林业设计。林业设计是落实林业生产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林业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对整个林业生产规划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然后根据具体的林业生产目标进行具体的设计。相关部门要对这个概念有充分的认识,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方案,促进林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完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管理制度
制度的完善是促进各项工作得以落实的重要过程,在具体的调查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加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程的总体设计。要想提高森林的调查规划质量,对森林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则必须做到规划设计合理,使规划到位,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规划设计要求。这就需要建立在对森林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森林的调查规划不仅包括对各种森林资源进行测量,还应该要结合现代化理念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进行充分的规划,从而使得森林建设水平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另一方面,还应该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沟通制度,要加强调查规划与设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将设计方案落到实处,设计人员应该要对调查部门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森林建设的目标进行合理地设计,从而使得林业生产能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3.3培养专业化队伍
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规划和设计,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作为保障。由于我国的森林面积十分广阔,因此调查任务比较繁重,规划设计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在进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时候,应该要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进行调查规划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人员要担负不同的责任,比如调查人员要明确进行林业调查的目标,要对哪些具体的项目进行调查,从而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人员则应该要对林业生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对林业生产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人员应该要对调查规划有一个整体的认知,从而能够将大体的规划方案落实,比如对森林的开发面积进行细分,对具体的开发任务进行设计,对具体的开发步骤进行设计等,从而使得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能够得到有效地落实。要招聘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落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任务。
4结语
当前我国对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为了要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加强林业规划设计,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是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针对当前我国的林业现状,要加强林业的规划调查和设计,从而使得森林资源可以产生生态效益也能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质量提高的具体策略分析[J].现代园艺,2015(15).
[2]许春菊,李延星,王琳.对提高森林资源调查质量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00(14).
关键词:网络规划与设计;需求获取;难点分析;技术引入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2-0000-01
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便对网络相关参数的设计规划增加了难度。近年来,网络技术人员着重进行了网络规划设计难点与技术的创新探索,以期全面降低网络资源需求的变动性,并基于安全化的资源共享进行了仿真技术引入应用。笔者认为进行新技术创新应用有助于缓解网络规划与设计方面的发展困境,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先介绍了网络设计与规划难点,并基于难点进行了新技术应用探索,以启发网络发展技术创新人员,突破网络规划发展困境,从挑战中获得发展。
一、网络规划设计难点分析
现阶段,网络发展与应用中以资源分享与应用具有普遍性与急切性,网民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网络规划设计更加注重追求高水准的数据资源以提升民众的资源使用满意度,也更加注重网络规划设计的依据客观、有效水平,以全面提升网络规划决策的科学水平与资源利用安全性,以形成全面、系统的网络规划局面。
(一)网络多元规划与设计方案的制定难点
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主要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但是多元规划方案设计在实际的网络发展中应用并不广泛,网络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时常忽视规划方案的重要性,以致网络规划设计缺乏相应的延续性,影响了网络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网络规划方案制定工作的难度还存在于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不仅要基于规划需求,还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网络资源应用客户的利益保护,切实保护网络新规划前的客户投资,提高客户资源服务使用的满意度,而且,网络规划设计还要在规划实施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预测,这便增加了网络规划设计的难度。
(二)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分析难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信息交流需求,网络规划设计还面临着一定的需求分析难点。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与分析难点主要是网络规划与设计人员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时面临的网络信息资源统计难点,其中还包括客户需求调查精确性与时效性难点,现阶段网路技术人员已经进行了需求分析技术研发,但是该技术的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难点。
网络需求获取与分析作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能为网络规划设计提供目标参考,还能提升网络客户信息资源的使用满意度。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与分析难点主要是指网路资源共享过程中由于技术功用有限而导致的网络规划目标缺失,该难点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网络性能指标的缺失,长期发展还会影响网络资源的现代性、时效性及有效性,直接威胁着网络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局域网络的规划设计需求分析难点解决具有紧迫性。局域网基于专项性能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等网络资源,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分析需求量大。局域网的规划需求分析能够为网络资源提供网络建设发展规划指导,还能提升网络建设安全性,对网络结构规划意义重大。
(三)网络规划中的组网技术难点
现阶段,社会各行业的组网规划发展不断深入,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组网技术也面临发展困境。当前ATM、FDDI、千兆以太网等主干网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后两种技术在应用中优势越加突显,成为广泛应用的主网技术。社会网络规划设计发展中出现了组网难点,各种主干网络技术应用优势因为技术布局应用不合理而导致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技术功用大打折扣。
目前,在网络组网规划设计中已经实现了楼层建筑中的局域网组网,其中核心组网设备运行中采用千兆以太网,更高层次的广域网组网还未应用成熟,导致各项主干网技术优势不能有效统筹组网,影响了网络技术设计向更高层次上发展。
(四)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性布线难点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布线状况是影响网络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故障多半源于网络规划中的结构布线,解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化布线难点是提升网络运行顺畅度与质量的关键环节,还能减少网络应用中的故障,对于提升网络信息资源使用客户的满意度具有战略意义。
网络规划中的结构化布线能够为社区局域网提供便利的网络传输,还能借助通信设备实现广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切实解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结构化布局难点能够全面提升网络信息共享的效率,还能有助于进行网络拓展,并将多模光缆与双绞线联合应用于网络规划设计中,全面提升网络建设水平。
二、网络规划设计困境探索中的新技术应用
网络规划设计难点多数关系到网络规划设计技术水平,加大网络技术创新,切实提高网络规划技术水平,能够全面推进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笔者就现阶段应用比较广发的需求获取分析技术与网络规划设计仿真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网络规划设计难点的解决提供思路。
首先是需求获取分析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关键人物采访、实地调研、网络展示等。该激技术应用过程中先要了解网络规划设计目标,并基于需求获取的目的强化信息交流,其全面提取关键的需求信息,以为网络规划设计提供精确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切实推进网络规划设计突破难点,获得切实进步。
网络仿真技术主要应用于网络设计工作中,该技术的应用核心是三层建模机制,其中还包括仿真方法要点,高技术应用于网络规划设计中能够全面提升网络资源共享的安全性,还能通过仿真机制与引擎缩短网络建设周期,降低网络规划成本,提高系统的开放性,推进网络广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三、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现阶段网络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难点,笔者还基于现阶段的技术应用中进行了网络规划设计技术探讨,希望能为网络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此外,网络规划设计工作是网络获得总体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系统、科学的网络规划设计能够切实推进网络技术水平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余佳.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需求获取技术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1).
[2]李明.论校园网络规划设计的若干问题[J].成才之路,2009(03).
[3]苏航.TD-LTE网络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3).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管理;发展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1 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与层次
1.1 规划设计目标
从环境管理学出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建立区域与城市的生态系统观念,对景观资源、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的研究,谋求城市地区人工与自然景观的良好融合,环境要素的合理循环、流动,资源的最优利用,建立自然环境生态化规划体系,从而达到以下目标:
(1)探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适宜途径,从而使环境管理、景观塑造与城市建设等方面能在一个协调机制中进行,做到环境、社会、经济的效益统一,创造可持续的人类环境。(2)重构生态链结,优化景观格局,使人居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格局、过程相一致,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满足生活生产等各种要求。
1.2 规划设计层次
(1)宏观层次:宏观层次主要是对区域尺度整体景观的研究,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管理景观及周围区域的天然景观等,为下一层面的不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宏观层次研究较多以市域或县域行政区划或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为范围,区域层面的景观规划遵循生态内在机制,以环境格局与过程的完整连续为原则,一般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系统功能与格局所要求的空间范围而建立。(2)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周边郊区的总体景观,以城市规划区为范围,包括城市景观、城郊景观、农田、水系及山脉等。以市域景观环境格局为基础,保持市域自然环境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性,并在城市内部进行景观环境综合建设。(3)微观层次:城市建成区是以人工设施环境为主的景观镶嵌体。这一层次以宏观与中观的环境格层为基础,通过对建成区景观的空间要素、结构、功能等进行分析,与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相结合,增加自然要素,改善人工环境生态质量。内容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及公园等地段的景观设计。
2 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途径
2.1 建立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机制
自古以来,人居环境建设对周围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占领与改造的一个过程。而区域也对城市的生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要了解其演化过程,尊重自然格局,保护对维持环境安全至关重要的因素与部分,进而认识生态环境平衡的内在机制,使城市建设地区纳入这一环境体系。一方面,人居环境的生存依赖于区域自然环境系统提供物质与能量。另一方面,健全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居环境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环境倒退形成的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局部气候恶化都对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生存构成不利的影响,形成了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形成了低劣的环境景观。因此,环境安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条件,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力图维持规划区域及城市的环境安全机制。
2.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环境管理适宜途径在于尽量增加城市中的自然组分,增强城市景观异质性,以平衡城市环境收支,提高环境质量,消除过多人工硬质环境的不利影响,形成景观环境综合建设模式。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适宜途径主要包括:
(1)进行土地环境管理规划,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与环境战略点:确定城市建设的适宜用地与适宜利用方式,建立环境管理区,如饮用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等。(2)以“开敞优先”原则进行生态绿地与开敞空间系统规划:使城市内部绿地与外界林地系统保持连续,保持大环境的生态格局在城市地区的连续与完整,同时增加城市环境的自然组分和异质性斑块。(3)建设城市生态廊道系统:包括以河流为主的蓝道和以绿化为主的绿道,保持城市内部的各种自然与人工生态流的连续。
2.3 地段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途径
针对具体的城市地段,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也应尽量提高“自然”组分在城市用地构成中的比重,进行生态适宜技术层面考虑: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地段的自然环境特点预测规划对周围的影响,制定对策。(2)进行城市绿地、公园及滨水区具体环境景观设计:结合区域与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与廊道系统,提高各种绿地的生态功能,用廊道相互连通,构成绿地网络。
3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依据的原则。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学理论等为指导,既要维护好人类生存环境,又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根据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内涵及目标,要作好城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整体优化原则;(2)协调共生原则;(3)环境敏感区保护优先原则;(4)景观地域性与文化性原则;(5)生态平衡原则;(6)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7)生态美学原则;(8)最适功能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城市规划设计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应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环境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城市环境的视觉景观形象设计、体现地域文化与特征、城市景观的环境生态效应的体现(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多样性生境、合理利用边缘效应、创造适宜大小的面积、保持种群一定的数量、城市自然景观的保护与重建、结合地域自然条件等)、达到城市环境的适宜性(安全性、可达性、舒适性)。
结语
从城市发展规划的历史上可以看出,用以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是一个不断补充新元素、不断调整的发展过程,多目标的规划体系已经从“社会——经济”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一环境”重心上来。如果说城市规划侧重研究人类聚居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经济作用,那么城市环境管理规划则是更广泛地探讨两者之间及其自身的互动作用关系,从中探寻一种客观上的动态平衡。它的相关规划理论与城市规划都是可持续规划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城市环境管理规划理论研究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是可持续规划的多目的之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吕留根,孙克春.《建筑环境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0.
[2]相欣奕,张美华,李元庆,等.东南亚人居环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
[3]张明义.浅析武当建筑风水的伦理观[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摘要: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市政给排水设计经验对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消防水系统等一系列设施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
Abstract: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a modern cit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of modern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ire water system and a series of facilities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从宏观层面分析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1、防洪排涝规划
1.1防洪排涝概念
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针对的是郊区和农田,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将“防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防外洪)和“城市排洪规划”(排内洪)则更贴切。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
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 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如10年一遇)24 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GB50201—94)。
1.3排洪措施
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二、从中观层面分析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1:3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时,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3、污水系统规划
3.1合流制与分流制讨论
一般而言,在新城区采用分流制,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但鉴于我国目前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真正意义上的分流制在实践中很难做到。雨污系统中有一根接错,两个系统就相通,可能合流制。根据某污水厂厂外管网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分流制必须从化粪池出口分流开始,并且采专业监督和专业队伍施工。同时初期雨水污染比较严重,截流式合流制有利于初期雨水的截流,因此中小城市建议以截流式合流制为宜。日本东京区部地区大部分采用合流制系统,他们认为尽管合流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但合流制下水道系统可充分利用原下水道系统,将其进行改造、重建与完善的建设费用、技术要求均低于分流制,故广泛使用。
3.2污水厂排水去向
目前国家强调水的循环再用,要从“污染控制”向“水生态修复和恢复”转变,因此污水厂处理后污水的排放以就近向可作为中水回用的途径或可向内河排放作景观用水为宜。而环境影响评价常以事故排放为由,建议将处理后的污水向外江江心排放,两者矛盾如何协调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从微观层面分析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主要为单项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和设计。譬如工业或住宅小区给排水规划与设计,一座或几座建筑物给排水消防设计,一座污水厂设计,一条道路给排水设计等,它是将理想变为现实最直接的环节。一方面城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具体新课题,必须采用新办法、新材料、新产品去解决;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具体规划设计必须符合节能省地建设新理念。
1、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采用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材料、土地)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工艺,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从生活污水反应器发展趋势看是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
2、污水管道设计中新管材的推广
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PCCP管、PVC—U管、PE管、聚丙烯伊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同时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受到业主及施工方一致欢迎。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造成管道变形超标的问题,应确保管道两侧回填土的回填质量,必须分层夯实,使其密实度能够达到95%以上。
3、雨水管道设计新思路
关键字: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措施;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macro, meso and micro three Angle to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nd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measures.
Key word: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measur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未来城市将朝向绿色环保型趋势发展。我国市政给排水的规划和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城市市政给排水是确保城市道路上积水以及其它地面污水及时排除,避免造成城市水污染的重要工作。市政给排水工作对于城市水资源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进行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
1.从宏观角度分析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从宏观角度来分析,给排水的规划范围相对较大,通常包括规划区范围之外的城市、地区。科学、有效的做好给排水在宏观层面上的排水规划设计,对于完善各个城市内部的给排水规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城市市政给水方面,主要任务在于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城市各区域的供水规划以及区域水资源的平衡等。在城市市政的排水方面,重点任务在于城市河网区域的水污染控制以及防洪、排涝的规划和设计等。处理好城市市政给排水的科学规划,不仅要求我们有全局的眼光,而且要具有创新的理念。
1.1城市防洪排涝规划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和设计的一项重点工作。科学、有效的把握好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好城市中的外洪和内洪工作。针对城市的水库、防洪堤等外洪方面,要着重做好预防工作,排除可能发生洪涝的各种因素,并定期派相关检查人员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1.2落实好区域供水与水资源平衡
科学、有效的落实好区域供水与水资源平衡,也是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和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由于我国水资源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具有分布不均匀的特点,有时还出现部分区域的严重缺水现象。因此,科学规划好水资源的分配,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并有效的做好区域的供水非常必要。在进行城市区域供水与水资源平衡的规划工作中,首先要做好区域的需水预测工作,要充分考虑到城市以及乡镇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以及市政用水以及流域江河的生态流量实际需求等方面。而后,根据地域以及用水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从中观角度分析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从中观角度来分析,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市区的给水系统规划、城镇给排水设计规划以及污水厂管网的设计规划等,对完善城市市政给排水工作起着重要的中间衔接作用。
2.1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目前,我国城市的给水系统中普遍使用变频供水设备。随着城市供水的日变化系数不断的变大,高峰供水量也大幅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供水规模。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有效的采取一些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增大城市供水的安全性,比如,采用高位水池或者是水塔的方式就能很好的满足供水要求。
2.2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通常情况下,在我国城市的新城区污水系统的规划大多采用分流制方法,传统的旧城区大多采用截流式河流制。在实际情况下,分流制很难做到。由于城市初期的雨水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在规划设计中,截流式合流制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能够很好的对初期的雨水进行截流。我国中小型城市在进行污水系统规划时,可以采取截流式合流制的方案,经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日本东京一些地区,城市的污水系统设计大多采用合流制系统,虽然污水的处理量会有所增大,但是合流制的下水道可以有效的利用原有下水道系统,实现重建、改造以及完善,同时建设的费用以及相关技术要求比普通的分流制低,得到了推广。
3.从微观角度分析城市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
从微观角度上来分析,具体为单项的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比如城市的住宅小区以及工业区的给排水规划。
3.1雨水管道设计思路
对于城市的一些缺水地区或者是地下水比较深的地区,应科学、有效的进行施工规划设计,使雨水不排入下水道,而被地面渗透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加地下水的补给,涵养地下水,同时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符合,减少城市排水管道的施工投资。同时,也可以再城市给排水规划中,设置雨水储水池,合理的实现水资源的利用。当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时,通常在雨后,地面的湿度较大,地面下面径流量也非常大,这是在规划设计时不宜采用渗透方法。
3.2完善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体系
要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工作,我们要不断优化设计体系,改善传统设计中不合理之处,保证城市道路污水能够及时有效的排除。同时,应当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开发新的给水排水设施。相关城市市政给排水部门也应当整体规划城市中排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总之,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健康、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更好的完善城市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体系,我们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用创新的思维和全局的眼光去发现不足,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亮,董旭.浅谈城市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问题[J]. 民营科技. 2011(03)
[2] 王世忠.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 民营科技. 2011(06)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意义;分析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roces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problem.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s the theme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w, municipal scientific planning of drainage must be fully embod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ack from the city of the pres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to the healthy, fast, high quality.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municipal drainage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further analysis of how to do well in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significanc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之一,市政给排水工程能及时排除城市地面雨水,为城市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同时还能防止城市水资源受到污染。因此,高质量的市政给排水设计,
对未来城市良好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节能意识的不断增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普遍存在各种问题,如供水能力不足、可靠性差,排水设施不成系统,易形成内涝等。设计不合理、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而高质量的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则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能取得包括社会、环境和经济在内的良好的综合效益,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意义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关系到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过程,只有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规划按照前瞻性的理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够完善城市给排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给水工程建设关系到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及其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水资源的利用,如果没有好的给水系统规划和设计很难想象城市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景象。在市政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在充分考虑到用水单位实际情况的作用下,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相对位置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排水规划的设计,排水工程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利用的全部。由于排水工程涉及到的面比较广,直接涉及到的有城市道路路面水的排水、城市工业用水的排水、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这些方面的排水规划设计由于产生的水资源污染的程度不一样,这就要求对于这些市政工程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具体的产生污水的单位的情况不同进行污水管道和网络的铺设,有的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有的污水就需要进行净化处理才能够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去。不同的单位产生的污水情况的不同,污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充分考虑到以上的几种具体情况,才能够不断完善城市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市政给水规划设计与分析
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中的前期规划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不仅关系到城市用水的安全、及时,还关系到整体的给排水工程规划的整体施工的效果。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给水工程的建设存在的一些不合时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大,城市居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政工程中的给水系统不能够与时俱进的和城市人口整体容量的加大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样就导致了在城市市政给水系统设计缺少长远的意识。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区、商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区的大量建设,对于给水管网线路的设计的铺设缺少相应的规划、重复设计、重复施工的现象都经常发生。鉴于这样的一种实际状况,给水系统的规划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该站在前瞻性的角度进行设计,不能够只考虑到当前的给水系统建设,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到未来几十年城市发展的规划上进行设计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市政工程设计和规划不至于进行重复的设计和建设。
另外,在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具体规划设计部门不能够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用水客户的实际情况,这样就导致了给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不能够因地制宜的设计,导致了市政工程规划中,存在着用水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的矛盾所在。这就要求市政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单位要充分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采纳用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市政规划给水系统设计中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做到因地制宜的进行给排水工程的建设。
四、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与分析
市政工程给排水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市政排水系统包含的具体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生活污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市政排水工程规划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市政排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排水系统网络的建设不够完善,排水中的具体市政排水量没有能够进行具体的测算,排水系统中的具体种类的水没有能够进行细致的分类。
对于城市的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统没有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当然目前的排水系统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但是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没有达到国外的标准。目前对于排水系统的规划主要是分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排水专项规划,这样的专项规划主要指的是:进行了大范围的的规划排水系统,如在工业园区进行的排水系统的规划,对于生活园区进行的排水规划,对于商业区的排水规划。但是这样的规划和设计都是粗糙的规划设计不能够真正起到合理的利用和处理水资源的目的。要在城市市政排水工程中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让市政工程的排水工程成为一个系统的工程,通过对于市政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让城市的排水工程在排水收集、输送、净化、利用和排放几个环节上能够统一协调的发展,使各环节的排水设施建设工程规模适宜、投资合理,运行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所以说在对于市政工程排水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让排水系统建设的能够保证畅通的前提下面,因地制宜的完善排水系统的建设。
五、结语
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市政给排水工程关乎一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也关乎整个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一个城市的设计和规划中,市政给排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关
系着各个方面的关系。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给排水工程规划的意义所在,只有在具体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用水单位和排水单位的不同实际情况,才能将给排水系统工程建设好。
另外在进行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中,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和施工,只有将城市的给排水工程规划和设计好,才能够保障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可利用的水资源又是有限的,只有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上下功夫才能够将水资源利用好。不断完善和加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给排水系统的规划,才能够将有限的水资源利用好,为城市的不断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肖振海:《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四川建材》,2010.
[2]方宏:《关于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思考》,《科技资讯》,2010.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 规划与设计 污水处理 节能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principles, from macroscopical and microcosmic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e city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tus and shortage, and put forward the views and solutions, in order to seek a cit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sewage treatment; energy sa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 TL3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从宏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1.1 防洪排涝规划
1.11 防洪排涝概念:防洪排涝是城市的生命线,防洪排涝规划主要针对对象是外洪和内洪,外洪以防为主,如防洪堤、水库等,而内洪则是排蓄为主。对城市而言,在规划重现期内,不应有"涝"的概念,只有雨水如何及时排除或滞蓄起来的问题。过去排涝标准三天暴雨三天排完或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针对的是郊区和农田,这种标准是无法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的。因此将"防洪排涝规划"称为"城市防洪规划"(防外洪)和"城市排洪规划"(排内洪)则更贴切。这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防洪排涝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排洪与排水标准衔接问题:城市排水是解决较小汇流面积上短历暴雨产生的排水问题,采用的是暴雨公式,暴雨时段控制在5~120min,选用暴雨样本是年超大值法;而排洪考虑汇水面积大,目前多采用水文公式(也是暴雨推理公式),使用某重现期(如10年~遇)24h暴雨量为基本数据,其选用暴雨样本是年最大值法。因此进行防洪排洪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排洪与排水重现期标准衔接问题。排洪规划重现期应根据城市重要性以及排洪流域面积的大小因素综合考量后确定。排洪汇水面积越大,重现期标准越高,大中城市排洪标准不宜小于20年一遇(防洪标准GB5020194)。排洪措施:排洪措施主要有地面全抬高方案和雨水泵加滞洪区方案(地面不抬高或部分抬高)。对于山区,考虑到内洪来得快、退得快,设置雨水泵站效益不大,宜采用全抬高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现状村庄过渡,可设置局部的抽排设施。
1.2 区域水资源平衡与区域供水
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着分布不均以及水质性缺水现象,认真进行水资源平衡,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倡区域供水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在从事具体城镇给水规划设计时,一定要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否则它会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做好水资源供需平衡首先要做好需水量预测工作。需水量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市政(含消防)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畜牧业用水、渔业用水,还要考虑流域江河本身生态流量需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用水量预测,目前设计时多用用地指标法和万元工业产值法,但由于近年来传统产业设备更新速度加快以及非传统产业,如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用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工业用水量预测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区域供水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善城乡供水水质,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置换水源,有效控制地下水过量开发,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三是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宝贵资源和有限资金;四是促进了供水行业集约化发展,增加了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管理水平。
1.3 污水处理集中与分散的讨论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业界比较推崇污水集中处理,其理由是污水厂规模经营,效率高,污水厂运营成本低,处理出水水质有保证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缺点也逐步暴露出来,过度集中污水处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巨额管网投资(越下游管径越大,投资巨增);二是运营的高能耗(中途提升泵站多,能耗大);三是无法进行中水就近利用。对此,很多污水采用BOT形式营建,为污水适度分散处理提供了方便。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地进行污水处理是区域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
2 从中观层面分析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
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城镇及片区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譬如市区给水系统规划设计、中心城镇给排水规划设计、污水水厂外管网规划设计等,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1 给水系统规划设计
随着变频供水设备的大量使用,特别是利用城市给水管网压力智能直接供水装置的推广应用(取消屋面水箱1,在中观层面出现问题是城市供水日变化系数变大,高峰供水量增大,从而相应加大水厂供水规模。因此在这背景下,城市供水系数应考虑设置对置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方式来降低日变化系数,同时也提升供水安全度。
同时给水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为未来留下发展空间,譬如道路管线综合时给水管位的预留、给水管径合理确定,等等,避免重复投资,争取效益最大化。
2.2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应与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相结合,特别是地处平原、盆地的城区,这三者有机配合显得更为重要。譬如,市区内河设计标准采用五年一遇不漫溢(水利标准,相当于城建一年一遇标准),而相应道路排水重现期P:1年情况下,两者洪峰相遇是经常性的,雨水管道出口经常是压力出流。因此,雨水系统要进行必要的压力流校核,同时与竖向标高相协调,避免在重现期P=1时,雨水溢水路面的情况发生。
2.3 污水系统规划
关键词: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31-02
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涉及中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长期电力系统发展规划两个方面,这项工作对于单项电力工程设计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电力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单项电力工程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下述几点内容:分析工程所处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分析附近地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情况;从电源规划和负荷预测结果出发,分析电量与电力平衡;设计电力工程电网系统接入的优化方案;接入方案的电气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案的经济性。
第一,分析和预测电力负荷情况。对电力工程计划建设区域的电力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是电力系统设计规划工作的基础。在设计规划电力工程前,需要预测其中短期负荷情况,在总结分析历年电力负荷数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准确预测该地区中短期电力负荷情况,另一方面,对在建的和已有的电力系统工程负荷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最终确定其对于电力供应网络所产生的影响。
第二,电源规划情况和出力。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在于规划电源分布,在附近地区电网电源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形成详细全面的调查分析报告,这也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单项电力工程的开展建设。电源通常包括统调电源和地方电源两种,其中,统调电源主要指的是电网所调度管理的各个大型发电站,而地方电源是指企业、集体和个人自备的发电机组。
第三,电力电量平衡。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电力电量平衡,在前期评估分析电源出力和电力负荷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每年的平均负荷情况进行准确计算,将各种电源出力计算结果相结合,对电力电量盈亏情况进行计算,从而获得电力系统所需的变电数据和发电装置容量资料。
第四,接入系统方案。以电网发展规划、电源负荷分布以及现有电力网络基本特征等情况为基础,对电网项目工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基本作用和地位进行分析,根据政府相关部门和电网规划的审批意见,设计出项目接入电网系统的基本方案,在电网新技术、节能降耗、综合考虑节约用地、远近结合等基本原则指导下,对项目接入系统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论述分析。
第五,电气计算公式。①无论变压器进行多少次油过滤处理,均应保证过滤质量符合标准,计量单位设置为t,其计算方法为:油过滤数量(t)= (l+损耗率)×设备油重(t)。②带形母线计算方法为: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方案,对单项延长米门象线的预留长度进行计算。③根据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对基础槽钢角钢的安装长度进行准确计算,若为单个柜盘,则L=2(A+B);若为多个相连接的同规格柜盘,则L=nZA+2B,其中,n表示柜或屏的数量,B表示的是柜或屏的厚度;A表示的是柜或屏的宽度,L表示的是所需长度。④盘柜配线长度计算方法为:L=配线回路数×盘柜板面半周长。⑤电缆安装工程量计算方法为:L=■(各种预留长度+垂直长度+水平长度)×(1+2.5%电缆曲折折弯余系数)。⑥电缆保护管计算方法:穿过建筑物外墙的电缆保护管应为基础外缘加1 m;垂直敷设电缆保护管应为穿地面与管口之间距离加2 m;过排水沟电缆保护管应为沟壁外缘加l m;横穿公路电缆保护管应为路基的宽度加4 m。⑦电力电缆中间头数量计算方法:N=L/l-1,其中,1为每段电缆的平均长度,L为电缆的设计长度,n为中间头的数量。⑧避雷线和接地母线敷设工程量的计算方法:L=■(施工图设计垂直长度+水平长度)×(1+3.9%附加长度)。
第六,方案比较分析。对各种项目接入方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各类电气的计算结果为基础,从经济性、发展适应性、实施性和可靠性等几个方面出发,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从而准确评估其运行和设计效果,并选择最佳的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第七,系统专业提资。利用可续的规划设计系统,通过准确可靠的电气系统计算,最终选择出最为有效且合理的项目接入系统方案,从而对电力项目工程的投产时间和工程建设规模进行最终确定,并为电力系统其他工程的设计提供专业有效的数据支持和设计依据。
2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2.1 准备阶段
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开始前,相关设计人员应全面了解附近区域的电力系统建设和使用情况,对大网区的基本特征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相关系统资料进行手机整理和分析。了解现有统调电源、线路和变电站相关资料,并将其制作为数据表录入数据库,从而建立现有电网网架的基础数据系统。另一方面,还应对最新的电力主网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掌握附近区域电网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方向,最终建设成为各规划水平电力网架的基础数据系统。
2.2 开展工作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应及时了解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化情况,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出来,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电力负荷特征和情况,系统收集各个地区电力线路、变电站和电厂的运行资料和分布情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对于新建设的电力工程项目,需要以当地电力负荷情况分析为基础,收集整个附近地区和当地的电力系统数据资料,准确计算各个电力系统的电气情况,从而为电力系统工程的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3 总 结
综上所述,随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作用和影响的逐步扩大,电力工程设计对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单位和人员来说,应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从而推进我国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飞.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7).
[2] 刘东刚.电力工程设计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3,1(5):38-40.
[3] 丁涛.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80-83.
[4] 钟俊强.分析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