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经济学成本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成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成本理论

第1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126

高效课堂不是潮流,不是形式,而是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的使人满意,教学成果显著的实实在在的高效课堂。我们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成绩,就要注意教学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学最优化的原则,保证课堂教学在耗费师生最少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最大的效果”(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如何使英语高效课堂成为现实,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在课堂实践中的做法和想法。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

三要素的体现与衡量主要涉及三个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层面,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教学时间内,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所完成的教学任务量。学生层面,教学效率=教学对所有学生的一切影响的总和/学生所用的时间总和。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要和谐、有效。只有教师的高效或学生的高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三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高效的目的呢?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谈起。

1. 教师的具体操作

(1)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进行自我洗脑,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要确立和增强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他们统一在教与学的两种活动方式之中,而面临的一个共同对象就是“英语”。教师虽为主体之一,在课堂上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但要把学生当作中心,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要摆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从“交际论”的角度讲,师生共同都是主体,即“双主体”。而“自主”是学生主体的第一特征。高效的课堂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通过教师的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独立思考,自主发展各种学习能力,以获取必要的知识、强化学科技能。教师应该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结合教材目录、每个单元的“目标”“复习要点”,各单元的“学习建议”(Tips)指导学生有效地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高效教育。

(3)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无论是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基础知识的讲解,还是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乃至最终综合英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教学活动(主要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因此,英语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科目。教师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活动时,特别注意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4)教师熟练操作多媒体

多媒体呈现的知识内容,可以形成清晰具体的映像,把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形、声、情、意、形象化,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打造高效课堂中,多媒体作用功不可没。

2. 学生学习热情和正能量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这里的“发展,兴趣,爱好,倾向”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高效课堂上,学生三种学习需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成就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就是指对地位实力、绩效优势、声望名誉的需要。成就需要的强弱取决于教师和家长的成就需求的高低、自信心和成功体验。

(2)被赏识的需要

被赏识的需要在课堂上表现为希望获得教师的赞许、认可和赏识。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学生就会进一步努力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因此,这是一种外在动机。

(3)认知的需要

认知的需要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需要,是属于内部动机的作用。认知需要与学习的目标有关,也与学习的兴趣有关。课堂学习成功经验可以使学生增强认知需要,使学生更加愿意学习。

三、如何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 学法指导

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学生提出读书的具体要求。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注意提示学生从两方面去看:一是从宏观上看,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内容要点、布局结构、写作方法、风格特色等,把这叫做“宏观把握”;二是从微观上看,对词、句、段中的难点、重点作深入的探讨,把这叫做“微观理解”。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和方法,迅速提高阅读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情感的交流。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通过观察、倾听和参与,调控教学,考虑学生的差异,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并加以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

3. 质疑设问

质疑,是学习的真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倡导“发现学习法”。这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方法”,即由学习者自行发现问题,自己去概括,作出结论。学生能设问,常常表明他已经进入了真正学习的角色。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识水平,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

4. 释难解惑

问题提出后,怎样解决,谁来解决?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但发挥主体作用的还是学生,提问者在继续学习、思考或受他人启发后,也可为自己“解惑”。一句话,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来取得共识、获取新知。

5. 创新与提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新”的课堂。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使学生获取新知的阶段,而必须进一步使学生的新知转化为智能的阶段。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新知之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发现、质疑、类比、分析、综合、联想、求异,而达到创新的过程。

6. 巩固深化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学生的认识和智能形成也不可能一次实现。这就要有一个巩固深化的阶段。教师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2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问题

一、引言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教学方法适合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高低。

目前,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提高,我们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已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法,并尝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以取代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毫无疑问,这些新方法的实施吸收了西方国家大学经济学的成功教学经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因而受到学校领导和部分师生的青睐。然而就教学效果讲,无论是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还是实验教学法都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为了寻找一种真正适合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的经济学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二、教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忽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盲目采用某种新颖时髦的教学新方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较为“特殊”的课程,在内容上它既具有文科课程的纯文字阐述,也具有理工课程的严密逻辑推导,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性,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解释性,因而要求学生既要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也要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但实际中学习该课程的学生知识层次往往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学院招生是文理兼招,且不同生源地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很大),他们对同一种方法的认同和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无论采用哪一种新方法,总有学生抱怨西方经济学难学难懂。

实际上,根据学生既有的学习习惯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适应于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传统的黑板板书讲述法通过教师板书,运用口头语言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逐章逐节讲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推导模型公式,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然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后,教师直接将内容整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并制作成PowerPoint等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放映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省去了传统讲述法需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大量时间,增添了现代元素,但同时也省去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使得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较差或部分文科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容易产生过眼云烟的感觉。

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花费较多时间深度参与教学过程,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如何在课前收集相关学习资料、掌握实验技能对大多数学生是一大挑战,特别是在现行的学生成绩考核体制下,学生关注的只是期末的考试成绩,习惯于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忽视教学的过程学习,因而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兴趣并不高。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结合多种方法进行,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种新方法,否则教学效果难以提高。

(二)不能忽视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成本,盲目推行某种新颖时髦的新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一样,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曾经受过严格的西方经济学训练,有的教师却全靠自学西方经济学,有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或工作后受过案例教学法或实验教学法的训练,因而比较熟悉这些方法的操作规程,有些教师则完全没有新方法的教学体验,纯粹现学现用。

多媒体教学法的采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课件制作技术,并将授课内容与制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其应有的功能发挥出来。但实际中,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教师往往直接从互联网上下载类似的课件加以修改应付,降低了课件的质量和特色,结果只能是“方便”了教师,“累苦”了学生。

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不仅需要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且需要搜集或创作适合每个理论的经济学案例,特别是适应我国国情、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与现实的案例,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实验,确实掌握实验技术、实验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等,而这些对大多数任课教师无不是一大挑战。

与传统教学法方法相比,新教学方法的教学成本也是巨大的。教师的教学成本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课前备课时间、课后辅导时间以及为此相关的各种费用支出。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实验教学法等一些新教学方法需要的课前备课时间不仅明显多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备课时间,而且课堂中涉及的教具费用支出更是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需要配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案例教学法需要购买企业有关数据,编写适合每一个经济学理论的案例,实验教学法需要设计专门的实验场地、实验用品甚至专门的实验室等,这些都需要巨大的成本支出。在教学经费和课时一定的情况下,这些新方法的应有功能显然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新的教学方法虽然新颖、也较为科学,但在大多数高校,特别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中并不易得到推广。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和教学成本,综合考虑各种教学方法,而不是盲目推行某种新方法进行教学。

(三)不能不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盲目推行某种新颖时髦的新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内容丰富,既有简单易懂的基本概念、经济史和经济政策等一些“较软”的内容,也有抽象晦涩的基本原理、逻辑严密和枯燥繁多的模型推导等一些“较硬”的内容,面对“软硬”不同的这些内容,教师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应付,而不是都采用同一种方法。例如,由高鸿业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教材,其内容共有12章,分别是第一章导论、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第八章生产要素决定的需求方面、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十章一般均衡论、第十一章福利经济学和第十二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内容较为分散。通过分析,可以将其整合为八个相对完整的模块,分别为I导论、II价格理论(包括产品价格理论和要素价格理论)、III效用理论、IV生产与成本理论、V市场结构理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VI一般均衡理论、VII福利经济学简介、VIII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政策等。

在上述八个模块中,第一、第七和第八个模块的内容相对“较软”,教师可以以传统的讲述法为主,以多媒体教学法为辅进行教学,即通过口头语言形象生动的将内容讲述给学生,然后将结论或要点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以加深印象。其他模块内容相对“较硬”,也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一些复杂的图表展现给学生,可以采用讨论法对相关结论进行讨论,但其中的模型或公式推导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其过程。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对部分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也可以选择案例甚至设计实验进行教学。

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区别教学内容的主次和教学要求的高低有选择地进行,而不是一种方法贯穿始终。

三、结束语

总之,选择新颖、科学、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是今后西方经济学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的一个趋势,但必须保证教学方法为教学效果服务的原则。因此不论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必须基于学生、教师和内容的实际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否则,为选择方法而选择方法,无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失去了选择新方法应有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逯进,贺晓丽.对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张元鹏,刘文忻.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s1).

3、王力南.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法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4、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4).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1.缺乏学习主动性,很难调动学习积极性

从高中应试教育和高压中走出,学生更倾向于社会实践、社交和个性释放,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学生走进教室是迫于教师考勤的压力、应付考试,或仅仅是听从学校教学安排,而非自己想听课、想探索未知。这种被迫式、无意识的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仅做知识点的讲解,未能引导学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点,也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

2.数学基础差,排斥定量模型分析

三本院校生源基础知识架构不健全,知识水平相对偏低;而且历届招生情况显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文科学生偏多,这部分学生中多数数学基础较差。然而微观经济学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以及公式、曲线,这对三本院校学生形成了很大挑战。由于数学成绩不好,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和潜在的自卑,高估微观经济学的难度而产生惧怕和排斥心理。

3.理论知识薄弱,缺乏自信

三本院校录取分数线较低,虽然存在一部分学生发挥失常,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业方面是不尽人意的。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是出于高考成绩带来的心理阴影,二是出于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微观经济学与高中知识点虽然联系不是特别紧密,但是对数学和逻辑思维的要求,会让部分学生缺乏自信。

4.轻理论、重实践,注重实用性

互联网使用率的提高,为学生了解外部环境和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便捷通道;学生早熟的心理、对工作实践的渴望以及实用主义心态,使他们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性学科较为关注,而对理论性基础学科嗤之以鼻。而微观经济学理论较抽象,且大多建立在多个假设前提和理想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比较抽象,无法对现实中比较特殊的经济现象给出具体的解释。这与三本院校学生追求实用性和重视实践性的观念很难同步,若部分教师仅仅解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就会加剧这种矛盾。

二、教学实践与探索

根据三本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在讲授微观经济学时需要对方法和形式做出一定的调整。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和对其他三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师及学生的访谈,对三本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作为改善微观经济学教学成果的实践与探索。

1.绪论部分,重点激发学生兴趣

大多教师不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认为绪论不重要,简单带过而直接进入均衡理论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没有目的性而简单接受纯理论的灌输。而第一节课对该课程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在这部分讲授中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对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微观经济学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是他们以后会遇到的。例如,可以连续用几个现实中比较典型的且学生应该知晓并感兴趣的经济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类似于饥饿营销。然后告诉学生微观经济学可以让他们做出最优的行为决策,防止吃亏上当等等并加实例证明。从教学经历看,对于这种会对学生自身产生影响的内容,他们很乐意听且愿意互动。从而让他们知道,微观经济学不是高深莫测的学科,而是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且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学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简化微观经济学内容,为学生树立信心

对于学生基础薄弱、排斥模型和定量分析以及缺乏自信的特点,在教授过程中要经常鼓励他们:经济学不需要任何专业基础,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起点,大部分定量分析只需要中小学水平即可,通过学好无需起点的微观经济学等等,通过这类激励,让学生重拾信心。教学实践效果显示,这种方式对学生是有效的,但需要用后期教学内容证明,所以也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深入浅出。在微观经济学中,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较简单,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为学生树立信心。然后由易及难,逐渐深入,效果较好。此外,鉴于微观经济学的课时量和学生的基础不够,对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宜过高,不能苛刻要求学生掌握所有微观经济学内容,建议选择核心章节重点讲授。

3.增加案例教学和课堂练习

案例教学能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或者当下的热门话题和新闻,总之应该是学生关心的话题和现象。如此才能拉近微观经济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讲解机会成本时,可以以学生进大学读书为案例,与学生互动,计算他们读大学的机会成本;算出的机会成本很高时,再让他们思考如何从学校获得收益、做出最优决策等等提高学生积极性。讲到资源配置时,就可以以学生复习期末考试的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分配为例。在此基础上引申到企业,再以企业生产经营为例,逐层深入。如果时间允许,理论和案例讲解结束之后,及时跟进课堂练习,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考查方法,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担心。

4.多做情境模拟,让学生身历其境做决策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的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说明如果采用既能看到又能听到并经过讨论交流最终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方式教学,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在经济学中有部分内容类似于生活常识,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直觉做出判断与决策,对于这部分内容,可以让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决策,在互动中引着学生进入理论部分。对于供求定理和均衡价格的讲解,可以分别让学生扮演供求双方,模拟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让学生进入自己是消费者的情景,去感受效用的变化,让他们自己做决策,引导他们进入消费者均衡。从生产理论到成本收益理论,让学生转换角色,以厂商的身份作判断,模拟生产过程,正确理解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和成本、产量。把学生口语化的表述与理论结合,然后提升讲解相关理论和曲线。在市场结构理论方面,为学生设定场景,分别模拟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让学生了解各种市场的特点和价格决定因素。其他内容可以根据需要模拟相应场景,即使是让极个别学生模拟,其他学生观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语

第4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涉及经济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领域。语言经济学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Marschak于1965年在《行为科学》杂志所发表的《语言经济学》一文中提出的。Marschak被誉为“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他指出,语言自出现起就成为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媒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其他的资源一样,它也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具体可概括为:费用(cost)、价值(value)、效用(utility)和收益(benefit)。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语言经济学日趋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新兴学科。在语言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重要理论:

1.1语言是人力资本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这是语言经济学的核心思想。无论是母语的掌握还第二外语的掌握,对个人或是集体来说都是一种资本。从个人角度来看,掌握某种或几种语言,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完善语言知识和技能,实现语言的效用(比如做编辑、翻译等直接和语言有关的工作),从而获得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学习其他技能,综合个体总体技能服务于社会以获取收益。从集体的角度来说,某个地区或者集体的语言综合技能指数越高,那么所产生的效益汇报就越大。这说明,语言的普遍性比稀缺性更能体现其价值。

1.2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体现经济价值

从社会市场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劳动力自身掌握的技能,数量越多,质量越高,那么相对资本就高。同理,语言技能做为劳动力掌握的技能之一,也对劳动力的资本价值与酬劳收入有相对的影响作用。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统计,第二外语的掌握程度与劳动者收入成正比。例如,学者Grin对多语种的北欧国家进行了英语使用能力与个人收入情况调查研究,他选取瑞士为代表。结果指出,在排除其他干扰项(地域、性别、年龄等),英语作为一项外语技能,普通民众掌握的程度越高,得到高薪酬的几率越大。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学习英语是对劳动力本身的资本投入,具有经济价值;而经济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语言的使用熟练程度与社会用工需求度,这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的具体体现。

2商务英语教学中的经济语言学

资本就含有价值,实现效用,并有机会获得收益。那么,作为教育者和研究者,利用语言经济学结合教育学、人力资本理论,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商务英语作为特殊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重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随着近年的中国经济的高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商务英语,尤其是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收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语言经济学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进而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1语言经济学对商务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性

自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界从多方面对其进行研究,涉及学位定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迄今为止,商务英语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有效的发展成果,但是面对全球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各大小企业对专业的英语商务人才的要求从求量发展到求质。企业要求职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外贸理论知识与英语语言知识,更要具备商务沟通与专业技能操作的实践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实践能力越强的求职者,对用人单位越具有价值,企业付出的薪水成本越划算,所以,利用语言经济学指导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2语言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

迎合语言的市场供求关系,满足商务人才市场需要,构建合理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商务英语培养式。相对于传统的英语教育专业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具备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人才。根据经济学理论中最基本的市场供求理论,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前,应该调查社会所急需的商务人才层次、规格、偏重与需求量变化等方面的数据,然后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如师资力量、学生来源等)确定可培养的商务人才层次,设计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保持对人才市场调查的周期频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前瞻性的教学目标调整,以求实现最有效、最经济的培养模式,以相对较低的培养成本和学习成本获得较高的社会经济收益。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开展以校企联办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实践情境型教学收模式,这是一项优化教学成本和创新教学模式的新型商务实践教学实验。通过校企联办,减少高年级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边际成本,实现人力资源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培养实用性、熟练掌握商务技能的跨文化沟通人才。校企联办实践教学模式有诸多优点,首先,学校可以掌握企业的用人要求。有些企业需要应聘者提供BEC商务英语中级或高级证书,或者专四专八证书,涉外秘书证书、报关员资格证、翻译证等等。有的企业在面试时,考查应聘者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及简单的商务事务的实际处理能力。例如,发一封正式的询价邮件或用英语无障碍与外商电话沟通。学校在掌握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之后,就可以有目的地、有方向地、有前瞻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毕业生在步入社会时,容易被用人单位录用,获得较高的薪酬,实现高价值的资本回报。其次,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在校生的实践商务技能。课堂实践教学只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通过模拟的商务场景,构建商务语境,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商务实践技能。但是,校内课堂受场地、时间、人数等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全面训练学生的实践商务技能,学生需要真实的商务平台学习和锻炼商务技能。校企联办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最后,校企联办不仅只对学校有利,同时也对合作的企业有利。在学生在企业学习的阶段,企业可以派出专门的教导员和观察员,关注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有培养价值的学生,通过接触和沟通,优先选定实习生。对于企业来说,有机会先了解、后选定实习生,并在实习期就培养实习生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能够降低企业新员工的淘汰率,合理降低企业人才录用和培养的成本。

2.3转变商务教师培养模式

第5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语言语言经济学大学英语英语教学

作为大学英语必修课,大学英语是大学教育课程设计中的基础内容,具有教育的广泛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承担着英语普及和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承担着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重任。语言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经济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学为视角审视教学问题和教育改革,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关系阐述

语言与经济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在现行实际状况和理论研究中,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经济学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而是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成本、收益、价值等要素,最终达到语言学习和应用的效果最优化。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看待大学英语教育,可以得出更高的费效比例,获得最大的收益。

结合现在通说观点,语言经济学就是融合了经济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的观点,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语言学习应用中的问题,其中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言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而存在;第二,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投资的过程;第三,语言的价值在学习和应用上存在高低的区分;第四,语言作为一种资源,受供需、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大学英语教育也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公布,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是过去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能以满足社会对于英语应用人才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亟待革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利用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有效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从学生个体学习着手,语言经济学可以有效解释英语学习的目标和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从教育宏观角度看,英语的学习对于强化我国人才体系,加强语言人才储备,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创造效益价值,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语言经济学的分析和指导,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教育模型单一导致效率较低

作为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每个学生的必学内容。大学英语不仅作为必修课出现,甚至还有很多学校将英语成绩与毕业证书直接挂钩,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学。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视不够,这既有学生自身的思想问题,同时也有着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复合要求的问题。在大学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对于英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要求,而在现行大学英语教育的框架下,一般都是按入学成绩进行简单的划分,这样的划分标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而在这样的教学体系里,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教学现状,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2、英语人才能力培养不足

对于大学英语教育而言,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亟待改革的,不是教育的安排上,而是在教学重点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大学英语教学都侧重于课本知识,就是简单的读写,而对于听说等训练则明显不够,这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不一致的情况。在当今社会上,对于英语听说和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大学英语仍停留在过去的基础阶段,所以人才培养效率很低,对于英语人才应用能力的锻炼不足。

三、语言经济学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分层次教学提升教育水平

在大学的英语课堂中,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域,受当地文化和教学水平的限制,不同学生在英语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级,过去传统入学成绩“一刀切”的模式并不可取,而是可以采取自愿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样就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边际成本。

举例来讲,对于好学生可以改用“1+3”教学模式,就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必修,再配合三个学期的选修,对于中等生,则采取“2+2”教学模式,就是增加一个必修,减少一个选修,剩下的学生则可以全部采取必修模式,帮助其利用大学期间的教学资源,尽力追赶,提升英语水平。

2、教学资源供给采取多元化模式

在课程的提供上,有必要对课程进行可能的细化,而不是一般采取的一级、二级等这样的水平分级,而要分口语、应用、文化等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薄弱环节,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课程,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现在很多学校都采取了选课的模式,英语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最终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学校总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随着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英语已经成为每名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英语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提质增效,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审视大学英语教育,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将英语作为一项社会资源,通过最小的投资,换的最多的价值回报,是语言经济学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合的价值所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实际操作和具体细节需要注意,也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不断创新,增强实践能力,总结经验教学,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大学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代明.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校园英语(下旬),2016(1):13.

[2]马巍.语言经济学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6(18):161-161.

第6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60—06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科学地揭示了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内在规律。

(一)国际贸易的动因是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之间的差异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价值思想,揭示了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间的差异问题。在国内,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内中等强度的平均劳动时间决定该商品的价值。“在一个国家内,只有超过国民平均水平的强度,才会改变单纯以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价值尺度”。国际市场则以“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作为计量尺度,即该商品在国际范围内生产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提出的国际价值是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非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存在时,国际价值规律才得以应用。“世界劳动”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般劳动,意味着国际价值规律适用于国际贸易产品,国际交换的价值基础是用于交换的贸易品在世界市场中的劳动消耗。因此,马克思指出,“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做社会的劳动来发展。”但在垄断市场的条件下,国别价值对新产品的价值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这里的国别价值是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承认国际价值的存在,承认在一定条件下国别价值会转化为国际价值,能够促使各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引进先进技术,按照国际价值规律调整国内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以避免“贸易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存在不同的价值尺度,导致一种商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存在着价值差额,从而构成了国际贸易的直接动因。在正常的国际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利用这一价值差异,可以将包含较少劳动消耗的产品交换为包含较多劳动消耗的产品。

(二)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劳动分工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劳动分工首先表现为劳动的自然分工,即按照劳动者的性别与年龄而产生的分工。马克思认为:“在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是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分工。”自然分工的出现使得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劳动力实现了合理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使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与发展。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劳动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社会分工表现为生产部门的相互独立和分离。“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

而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分工形式。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社会分工也就没有商品交换及其市场的形成。同样,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也就不会产生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分工思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分工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二是强调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中,机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规模的机器生产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对原材料的需求,而机器生产的廉价产品具有低成本出口优势。因此,国外市场成为机器生产的原材料供应地与产品销售市场,适应机器生产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形成,并使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以服务从事工业生产的国家。这一国际分工格局开始是通过暴力和强制手段实现的,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模式。

(三)世界市场是国际贸易的环境

马克思指出,世界市场的本质是资本剥削工人进而自行无限增值和内在扩张。资本在国内取得统治地位后,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资本的继续扩张,资本必须冲出国界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因此,世界市场是资产阶级主导下的全球化的结果。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资产阶级将其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个角落。“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当资本因为相对过剩而向外输出时,产业资本会将整个剩余价值的生产推出国门,并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体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市场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即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际化,使世界市场出现落后农业国和发达工业国的分工格局。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相对降低导致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为了克服这一矛盾,资产阶级采取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的手段抢夺世界市场,通过对外贸易将大量的剩余产品倾销到国际市场,使得其他国家出现或者加重了生产相对过剩问题。世界市场将资本主义的生产联系起来,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相对过剩的程度,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国际信用制度使这一趋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原来在国内市场上孤立、分散地表现出来的国内矛盾,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总危机。世界市场危机是资产阶级经济矛盾的综合与强制平衡。同时,世界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世界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各国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利益格局。作为国内市场的延伸,世界市场扩大了市场空间和原材料供应范围,暂缓了一国国内危机的爆发。但世界市场缓解危机的作用十分有限,资本的扩张使世界市场也变得狭窄,危机从而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四)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

国际商业信用是随着国际贸易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殖民制度以及它的海外贸易和商业战争是公共信用制度的温室。”“大规模和供应远地市场的生产,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商业手中;但是,要使一国的资本增加一倍,以便商业能够用自由的资本把全国的产品买去并且再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国际信用制度是国际贸易的剂与加速剂,也是资本进行国际统治的重要手段,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统一。国际信用制度也使资本主义危机通过信用危机获得了现实性。在世界市场上,国际信用使建立在世界市场上的大规模的商品进出口进一步突破再生产的各种限制,加深了生产与流通的分离。“在信用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自己创造出适合于生产过程规模的、缩短流通过程的必要形式,而由这种生产方式同时形成的世界市场,有助于在每个个别场合把这种形式的作用掩盖起来,并且为这种形式的扩大提供非常广阔的余地。”同时,在世界市场上,由于市场距离和信用期限的延长,投资要素支配作用得到加强,进而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而“一旦那些把货物运销远处(或存货在国内堆积起来)的商人的资本回流如此缓慢,数量如此之少,以致银行催收货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这时,强制拍卖,为支付而进行的出售开始了。于是崩溃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因此,国际信用的过度膨胀必然造成世界市场上商品的大量过剩,加速并加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五)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危机

国际贸易将资本主义生产联系在一起,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得以集中体现。原来各国国内的矛盾“在局部的(按内容和范围来说是局部的)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暴露出来”,而通过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危机在世界市场中表现为世界规模的总危机,“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暴露出来。”“随着产品总量的增加,亦即随着对扩大市场的需要的增长,世界市场变得愈来愈狭窄了,剩下可供榨取的市场愈益减少了”,从而危机“来得愈频繁和愈剧烈。”同时,国际信用的膨胀与生产的盲目扩大,使一国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张。“一国进口过剩,在另一国就表现为出口过剩,反过来也是如此。但是,一切国家都发生了进口过剩和出口过剩。”“支付差额对每个国家来说,至少对每个商业发达的国家来说,都是逆差,不过,这种情况,总是像排炮一样,按着支付的序列,先后在这些国家里发生;并且,在一个国家比如英国爆发的危机,会把这个支付序列压缩到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这时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切国家同时出口过剩(也就是生产过剩)和进口过剩(也就是贸易过剩),物价在一切国家上涨,信用在一切国家过度膨胀。接着就在一切国家发生同样的总崩溃。”可见,国际贸易的结果就是世界经济危机。

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问题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经济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本文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梳理。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阐述国际贸易活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以英国的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数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标准,而获得金银的重要渠道就是国际贸易,即通过奖出限入求得贸易顺差。重农学派主张经济自由,认为自由贸易是市场均衡的重要保证机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明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各国生产商品时存在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先天的自然禀赋和后天的生产条件。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的一部分交换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各国都能获得贸易利益。由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并由李嘉图发展了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比较利益,每个国家应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较大的产品,进口比较优势较小的产品,从而突破一国不具有绝对利益时不能参与国际贸易的限制。约翰·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相互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问题,对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穆勒认为,在比较成本决定的界限之内,商品交易价格是由彼此之间的需求强度决定的。若别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对方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若本国对对方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对方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交换比率将会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交换比率贴近哪一国家国内的交换比率,哪一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得就越少。马歇尔将一般均衡方法推广到国际贸易领域,在替代成本、贸易无差异曲线和消费无差异曲线的基础上,以数学形式阐述了国际贸易的相互需求理论。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一致,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也假定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次提出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观点,其学生俄林发展并完善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的不同丰裕程度和生产产品使用要素的比例不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由于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导致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不断升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导致国内同类商品生产萎缩,本国稀缺要素的需求和价格不断降低。因此,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禀赋要素的价格会趋于均等化。但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使用投入产出方法,计算了美国商品贸易情况,得出与要素禀赋理论不同的结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之后,新要素理论拓展了传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从新要素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与贸易格局的变化。如,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两国的贸易情况取决于需求偏好相似的程度,需求结构越相近,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动态化,指出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要素的要求不同,不同国家的要素丰裕程度决定了该国产品生产、出口和进口的状况。

(三)新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埃尔赫南·赫尔普曼等提出的新贸易理论,从动态角度入手,以不完全竞争市场与规模收益为前提,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解释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理论将商品分为同质产品与异质产品,认为除不同国家因技术因素产生的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形成的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外,由于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并且消费者需求具有多样性,生产者只生产有限的同类商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从而出现了基于异质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西方经济学家相继建立模型,从不同角度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探讨:新张伯伦模型证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不完全竞争市场出现规模报酬递增时,即使两国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产品之间的水平差异和规模经济效应也可以推动国际贸易;兰卡斯特模型以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解释国际贸易,认为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与运输成本,在不同的消费偏好的影响下,经济体间仍可以开展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认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依赖于资源禀赋、收入分配对各个国家的相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加入国际竞争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认为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一国的竞争优势,而企业和行业竞争优势的形成依赖于主导产业的优势,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影响主导产业优势的形成。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关联性产业、竞争环境四个基本因素以及市场机遇、政府作用两个辅助因素都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波特进一步根据以上因素构造了钻石模型,阐述了各因素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将古典经济学的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形式化,将生产者与消费者合二为一,研究技术和经济组织的互动及其演进过程,使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回到基于分工所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中去,将国际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一种内生的动态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各种经济现象都是由分工的内生演进引起的,贸易作为分工的一个侧面,也可以从分工的角度来解释。即使所有人天生都是相同的,没有外生的比较优势,但是只要专业化经济存在,个人选择不同的专业后就会产生内生的比较优势。然而,生产专业化和消费多样化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贸易来解决。而贸易又会产生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大于专业化收益时,贸易便不可能发生,在多样化需求的强制下,每个人会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分工的收益大于交易费用是贸易产生的条件,这时每个人通过不同的专业分工及贸易,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以内生比较利益为基础的分工提高了学习和训练的投资利用率,而交易效率的改进也会推动分工的演进。伴随分工的发展,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贸易依存度也随之增强,互相分割的市场会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的市场,并为分享分工收益、解决交易费用问题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

(一)两者研究对象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国际交换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世界市场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其中,资本家占统治地位,无产阶级处于从属地位,而资本家又从属于世界范围的资本运动,“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本主义交换的目的。剩余价值揭示了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交换的最终目的。资本主义的交换是增殖后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当资本主义的交换跨出国界时,这一交换的目的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及分配决定了整个世界经济运行的特征。因此,只有在生产的基础上对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进行分析,才能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而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出于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只是从世界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研究国际贸易,并为政府制定扩大国际贸易的政策提供依据,不仅忽视了国际贸易的本质,而且忽视了由国际贸易所导致的不发达国家畸形的产业结构。

(二)两者研究方法的比较

首先,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采用的是总体研究方法,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则是片面、孤立的。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而国际贸易是其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当资本主义发展到跨出国界、建立世界市场的阶段时,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广阔的市场内便演变成为生产者的国家关系。西方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则采取孤立、静止的方法,将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经济本质隔离开,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平等的主体,在此基础上研究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因而未能发现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规律。其次,马克思经济学对国际贸易思想的论述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形成了逻辑统一的理论,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学的范畴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范畴综合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范畴,但仍限制在国家的范围内;第二阶段,在国家层次概括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将贸易活动和资本输出发展到世界市场范围。世界市场除了原生的经济关系外,还包括许多派生关系,是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着丰富的内容,但每个理论都只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个方面,没能发展为完整、统一的逻辑体系。如,要素禀赋理论论述了比较成本不同的原因,但没有分析分工的演进过程;新贸易理论虽然找到了生产过程中成本变化的原因,但是没有研究生产之外的关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分工演进思想则未能考察国际贸易的整体演进过程。

(三)国际贸易推动力量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推动力是基于分工的贸易互利关系。虽然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都强调贸易的直接利益,新贸易理论根据规模收益阐述了贸易的好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论述了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贸易活动,但是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明显脱离了现实,没有讨论贸易利得的分配问题,以及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的问题。马克思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强调,资本的逐利本性是国际贸易的推动力,资本的获利机制是现实国际贸易的决定机制,资本的运动是世界市场形成和扩大的根本动力。分工是资本利益实现的条件之一,历史表明,资本家会不择手段地追逐利益。“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四)国际贸易中各国关系问题的比较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不仅可以通过国际劳动力转移、资本流动、技术贸易等方式,将本国富余的要素与其他国家相交换,换取国内短缺的要素,促进国内要素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增加一国国内短缺产品的供给,为国内的过剩产品找到新的销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供求矛盾、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在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协调和完善本国的产业结构,进而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加速经济发展。但实践中,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实际获利很少,甚至因国际贸易而出现贫困化增长,这与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互利原则完全相悖。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按照资本的扩张逻辑,国际贸易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一直到“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全球范围的贸易并不意味着各国间经济和政治的平等,而是意味着国家之间、资产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落后国家普遍依附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庸。

四、结语

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阶级立场,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体系,对国际贸易问题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得出不同的结论。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意义在于:首先,对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性,以及借鉴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代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侧重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禀赋、技术差异、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而马克思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为基础,从整体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同样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家间贸易存在的基础。这些有益结论对于发展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对我国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等问题凸显,我国出口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思想,防止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出现,同时结合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科学成分,重视调节供求关系、动态调整比较优势、完善产业结构等问题,以内外联动为方向,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加快转变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3][4][5][1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5,407,408,56,174.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822.

[6][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96,391.

[8][10][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6,341,557.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92.

[11][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61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506.

第7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经济学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关键不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与旧制度主义者一样,新制度主义者也是从批判流行经济理论“过于抽象”人手,但降低抽象程度意味着要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放弃建立在确定性和无限理性基础之上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论的基本假设。放弃这一基本假设的方法论无论是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说都是意义巨大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进而讨论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最后对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比较。

一、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诺思指出:“我们应注意不断地把传统正规新古典价格理论与我们的制度理论结合起来。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试图去替代新古典理论,我们的目的是使制度经济学成为对人类更有用的理论。这就意味着新古典理论中对我们有用的部分——特别是作为一套强有力分析工具的价格理论应与我们正在构建的制度理论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这种批判并非全盘的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和扬弃。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是一些有关理性和信息的苛刻假设,它隐含地假设制度是既定的,更多地关注经济的效率而忽略经济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思拉恩·埃格特森指出被新古典经济学忽略的三个问题:(1)各种可供选用的社会法规和经济组织如何影响经济行为、资源配置和均衡结果。(2)在同样的法律制度下,经济组织的形式为什么会使经济行为发生变化。(3)控制生产与交换的基本社会与政治规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变化的。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威廉姆森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说和微观经济学是一致的。新制度经济学在一些方面对古典经济学进行了继承,但新制度经济学的“新”也表明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1)新制度经济学给出了充分假设,即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也在于其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结构。后者带来了不同组织类型中信息传递和激励的区别。(3)新制度经济学使用的比较方法是两种可行形式之间的比较,而不是将可行形式与抽象无摩擦形式进行比较。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关系可表述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的条件下,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是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制度变量假设部分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新制度经济学流派在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分析的路径和传统。新制度经济学更注重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详细考察,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表现出鲜明的特点:第一,重视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以经济制度的产生、变迁及其作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交易费用的存在必然会对制度结构及人们具体的经济选择行为产生影响。显然制度的产生和使用需要投入真实的资源,这里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交易费用,然而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却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认识到。不仅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即使是他们的批评者也都想当然地把这些制度和交易费用看成黑箱或无摩擦状态。这与他们在经济研究过程中舍弃制度变量紧密相关。第二,试图从文化、心理、历史、法律的角度寻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基础。制度的一种产生方式是通过人类的长期经验形成的。当一种经验或习俗被足够多的人采用时,这种规则就会逐渐变成一种传统并被长期地保持下去,锁定为一种行为方式或传统习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发展起来的。并且,多种制度的特有内容都将渐进地沿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学者称这样的规则为“内在制度”。凡勃仑把制度形成的基础归于思想和习惯,“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联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而思想习惯又是从人类本能产生的。加尔布雷思则认为,现实的“经济制度”(私有制、货币、商业、利润等)只不过是心理现象(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的反映和体现,起决定作用的是法律关系、人们的心理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注重对包括习惯、思想在内的内在制度的研究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鲜明特点。第三,新制度经济学一个重要特点是经验和案例的研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案例研究非常普遍。案例研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同时,对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的研究,必须注意这样的事实,即小概率事件可能使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生改变。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中非常关注“微观”问题,同时将个案研究提升到“一般化”的层次。阿尔斯通指出:“借助关于制度的理论知识和现有成果,案例研究方法常常是推动我们积累关于制度变革理论知识的唯一方法。”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准和理论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基准就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是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思想是交易成本。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罗伯特·d·库特对“科斯定理”做出如下解释:“从强调交易成本解释的角度说,科斯定理可描述如下:只要交易成本等于零,法定权利(即产权)的初始配置并不影响效率。”科斯定理是认识产权功能的理论基准。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就所有制来说,无论它是国有或非国有,谁拥有财产对效益并不相关。而在现实生活中,产权的所有是同效益密切相关的。科斯定理的力量在于,它指出寻找答案的路径:究竟是现实生活中的什么因素与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恰恰相反,导致产权与效益无关。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等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节约交易费用。他指出,市场和企业都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劳动和分工的方式(即两种不同的“交易”方式),企业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组织劳动和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和分工的费用。一方面,企业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可把若干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产品的所有者组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易,从而减少交易者的数目和交易中的摩擦,因而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了,伴随着市场交易的复杂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因此,企业替代了市场。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内部交易还是市场交易,都存在着不同的交易费用。而企业替代市场是因为通过企业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交易费用低。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等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科斯这一思想为产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科斯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理论界所忽视,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引起经济学家们的广泛重视。尽管交易费用理论还很不完善,存在很多需改进之处,但交易费用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经济学的传统面目,给呆板的经济学增添了新活力。它打破了(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虚假假设之上的完美经济学体系的一统天下,为经济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新的研究领域。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使经济学更加完善,而且这一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正如科斯本人所说:“认为《企业的性质》的发表对经济学的最重要后果就是引起人们重视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那就错了。在我看来,人们极有可能产生这种想法。我认为这篇文章在后来会被视为重要贡献的是将交易成本明确地引入了经济分析。”也许,该理论目前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还有距离,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其对经济理论的巨大创新意义。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上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微观、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宏观、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前者以科斯定理和交易费用为理论基准,后者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参照系。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主。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意味着所有的经济绩效最后必须由个人行为来解释。新制度经济学派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的假定予以继承,而不同意其理性人的假定,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人所处的经济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及人自身能力的限制性,信息是稀缺的资源,因此总有意识地想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可能会导致:想达到理性意识,但又是有限的。所以经济人行为的有限理性就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第二个基本假定。在其基本假定之后,他们仍继承了古典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使用与这一方法论相一致的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效用、效率、边际、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等概念。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和人所面对环境的理想化假定做出了更加切合现实的修正,并借助交易费用概念论证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里,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经济人活动其中的市场制度有改进的必要而不能被理想化和永恒化的结论。其对市场现实分析得出的产权理论,成为支撑其整个制度变迁理论大厦的基石。但其整个学说仍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经济人命题之上的,其研究方法本质上仍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的制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面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面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在理论分析中,坚持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分析方法。在理论和史实的分析中,坚持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马克思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背景是他的社会历史哲学观。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结构观、发展观、动力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观,为其制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学工具,使其制度经济学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宏观的理论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学方法论相似处在于:第一,都注重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都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结构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曾说过:“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新制度经济学明显地受到经济学基本方法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迁,提出制度的动态性和历史性,这是借鉴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经济制度产生、演变规律的分析。第二,都强调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定义的“制度”即经济关系与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它的变更不是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制度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反之则阻碍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制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1971年发表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文中,诺思明确提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观点。他说“制度安排的发展才是主要的改善生产效率和要素市场的历史原因。”在1973年出版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中进一步指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也就是说,新制度经济学更强调制度的决定性作用。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教育、资本积累等各种因素都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它们不过是由制度创新所引起的某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表现而已,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制度因素。

五、结论

第8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解读;定义;财务会计

前言:

财务会计的定义受会计工作性质的影响,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不能定义为相对独立的实体。财务会计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列报和披露。列报是由报表、记录、计量三部分构成。只有继续深化财务会计的概念,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不断加深对其发展的认识,有助于整个财务报告的估计和判断。

一、会计的定义的沿革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或学科,都要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认识。只有加深对其定义的解读,才能实现进一步的认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在以往对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定义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已被国际广泛应用。第一种是被简称为“艺术论”的定义,“会计是通过货币的形式,记录和分类与汇总具有部分财务性质的事项和交易,使之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把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解释其结果的内在含义”。第二种是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服务活动。会计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相关的主体,而这个主体要拥有财务性质方面的量化信息,主要目的是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和在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是会计的多个类别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资源和义务的持续性历史和可改变的经济的活动历史。

二、相关学者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研究

(一)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科斯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发现的交易成本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经济学研究中,对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产权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明确。在科斯进行研究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市场交易成本,认为市场是自由的、无竞争的,对于市场的信息人们也很容易获得,然而,科斯发现市场其实不是自行协调和无障碍的体系,企业将取代几个机制。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来取得交易所需的价格,这种价格机制由企业取代,通过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有效、统一的计划安排,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还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不论是在市场还是企业中,借用相应的权威和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都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作为生产活动的媒介和指引。

(二)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介绍

马克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在他撰写的《资本论》中,深入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本的流通和过程的统一。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会计。它的观点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就是会计,同时还具有两项功能,即反映和控制。同时马克思还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将不断步入社会化,其中会计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实践中显示,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当企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大型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时,也越来越重视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会计方面的概念,例如例如利润、成本等,为市场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提出会计的目标、职能和对象等基本概念,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作用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始人,虽然之前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才确定了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并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做任何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则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亚当•斯密认为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就会促进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会给社会带来福利,促进市场的繁荣。这种理论研究为各国实现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在启发中使市场资源配置得以发挥重大作用。第二,促进了“公司治理”概念的诞生和发展,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这种分工不单是指劳务方面的还有资本、产权的分工,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进步。第三,国家采取自由发展政策,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其对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财务会计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的,将社会分工从企业产权中分离出来,在需要交易的事项交换完成之后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收入。对企业所有者和市场参与者都有益处,可以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走出资源配置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实现了市场信息共享,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三、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一)从经济系统层面解读

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时有各自含有特殊作用的程序,集中到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被称为系统。在社会界和自然界中系统普遍存在,社会、宇宙就相当于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还包含着无数个小系统,天然存在的一般是大系统,人为创造的一般是小系统,通常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就会创造小系统。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越大,则它的组成部分就会越多,结构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另外会计系统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市场是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企业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前提下提供信息,市场参与者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和有根据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参与者之间进行控制、相互协调。将财务会计看作是人为创造的财务信息系统,证明了会计学的进步。人们可以将目标作为系统的指引方向,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仔细研究。在观察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就是确认形成的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而确认形成的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性质和整体目标,其他的财务报告作为系统的补充结构存在,使财务报告具有预测、估计等功能。

(二)从信息与财务信息层面解读

会计是将企业的经济数据转换为经济信息,而财务会计则是把企业生产事项中包含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发生的交易数据,转换为企业财务信息,他们都是一种信息转换活动过程。对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信息主要特征包括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变动。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通常是用货币来计量,描述企业的特征表现在理财、经营和投资等方面,并根据这些描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效益和经营利润等,详细说明这些财务信息的具体变化。企业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现金流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信息只可以反映它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具体变化,企业的和资源以及变化的本身并不是财务信息。

(三)从面向市场层面解读

市场是一种机制,通过供需双方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促使交易完成的平台,并能够对经济进行调节。也有其他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市场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买卖双方中的一员,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市场可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根据各自不同的交易性质,也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种类,如金融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我们所研究的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的解读,主要是面向资本市场。另外在企业没有公开财务信息时,它就属于私有财产,公开之后则变成公共信息,对相关人员的决策具有相当大的帮助,是一项利己、利他的活动。因此面向市场主要是传递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使价格体制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维持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从立足企业层面解读

企业是财务会计的主体,他为经济活动提供劳务和商品资源,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的财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与企业经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对会计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企业也是为市场提供财务报告的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企业的及时提供财务信息,才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结论:一直以来会计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都是会计的定义问题,在现代会计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的公正、真实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揭示会计的核心价值也有很大作用,从相关学者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分析经济学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深入到经济系统、信息与财务信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中,加深对财务会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曼远.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林曼.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4]董盈厚,侯铁建.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讨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5:61-68.

第9篇:经济学成本理论范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试题库建设;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教学理念;本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108-03

《西方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目前较多的理工专业也开设了该门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对管理类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改善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通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和经验总结,谈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试题库建设,进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观点

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研究,近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从研究者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认识来看,主流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广泛性、系统性、抽象性与逻辑性,以数学等其他学科为依托,模型多,其中的数学公式及推导、图形、曲线、规律等比较抽象,而且课程教材具有多样性。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特点,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容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学效果差,效率低。从研究者总结的情况来看,原因主要集中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教师数量不足、年轻化、能力差;(2)案例教学少且联系实际不充分;(3)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唯一的考核和评判标准;(4)缺少实践教学;(5)启发教育方法运用不足;(6)重课内轻课外;(7)教材使用参差不齐;(8)教学研究少;(9)教学基础设施投资不足。

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认为课程不实用,学习兴趣不高;(2)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3)基础知识薄弱,知识结构欠佳。

可以看出,研究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主要在教师方面,学生方面主要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问题。

(三)改善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对策

从研究者提出的解决西方经济学教学问题的对策来看,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对比式教学、辩论会教学、学术讲座或报告教学、多媒体教学、科研项目教学、调查研究式教学、多元化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调整教学计划以及增加教学基础设施投资。其中案例教学是研究者认为最重要的解决措施。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辅助教学手段,尤其是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以下就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浅谈几点认识。

以不变应万变。西方经济学中有较多的边际概念(边际报酬、边际成本、边际替代率、边际倾向等),其实质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动导致另外一个变量的变动程度,因此,教会学生把握边际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掌握一个边际概念,那么所有的与边际有关的概念和内涵都能理解和掌握了。

举一反三。微观经济学中,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特点及其曲线与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完全相同,所以通过教授一组曲线,辅助讲解另外一组曲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宏观经济学中,IS-LM曲线,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把它与需求供给曲线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只是变量不同而已,学生掌握了一组曲线,另外一组就迎刃而解了。

演绎与归纳法结合使用。西方经济学中涉及的理论较多,这些理论都代表了一些观点,是西方经济学家们论证的论点。因此,讲解这些理论时,一些可以采用演绎法,即首先讲解理论,然后再用案例或计算题的方式应用这些理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些理论可以采用归纳法,即通过数个案例或现实中的现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课本中的理论,如果有偏差,帮助学生修正。

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中心。西方经济学总是在寻找经济现象的最优。例如,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等,研究极端情况及引入边际的概念,是因为这些理念可以转化为数学,相对容易证明。例如利润最大化问题,引入边际利润的概念以后,如果能建立利润函数,边际利润就是利润函数的导数,而数学中一阶导数为零,二阶导数小于零时就存在利润函数的最大值,也就是把经济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经济理论,更要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推导的能力,从而形成逻辑思维的意识和理念。

题库与教学同步推进。大学生极少对课程进行预习,他们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但课堂学习不可能完全掌握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认识和再理解,通过引入题库,与课程同步,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自己解决案例中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就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但其前提是必须要建立和应用合理、有效的题库。

三、西方经济学题库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题库建设的原因

基于上述的教学理念,建立与应用西方经济学题库非常必要,因为题库是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再认识,同时也能巩固和消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何建题库,建立的题库如何与教学紧密结合,尤其是达到拓展学生思维模式的目标,必须采取客观、合理的策略。

(二)题库建设的方法

目前关于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较少,较多的高校没有建立专业的、系统的题库,尤其是在题库的更新与教学结合的方面比较薄弱,加之教材的频繁再版与更换,出现了教学与题库不匹配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快题库的建立与更新,形成题库的编写、分类、归档和纳入教学系统的专业化、信息化与自动化,并且定期对主讲教师进行培训,实现试题库的应用与普及。

为教学工作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覆盖课程全部内容的各种题型的题库,为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使用,从教学方法上也可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本项目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 题库建设与课程建设、教学保持高度一致。把试题库建设列入课程管理中,授课老师在准备教学文件时必须更新题库和完善题库,同时把教学大纲、讲稿、多媒体演示等与题库内容紧密衔接,不断强化教学重点。结合该门课程各位老师的授课经验,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和构建试题,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题库形式和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教与学同步进行。

2. 试题库建设与应用保持同步。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尽可能采用现实中的事例编写题干部分,同时反映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题库中编入社会经济中热点讨论的问题,学生与教师共同辩论,增强学生的兴趣。题库中增加利用西方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专题,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另外,题库生成后,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甚至让学生参与题库的编写,把题库的思想和内容充分运用到常规教学和课后练习中去。

3. 不同难易程度的试题库的构建与归类。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学与数学结合)构建试题库,构建与归类同时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围绕着边际和均衡,通过定量(数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解经济学定性的部分。可以通过对西方经济学每一章节编制四种难易(容易、较容易、较难、难)程度不同的试题,并且把试题章节讲解初期至结束分别对应四种难易程度题库。

4. 不同类型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构建多种类型的题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按照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构建八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计算题)习题,分配到每个章节并附有参考答案,共享到学校教务处网站,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

5. 不同版本教材的试题库构建与归类。针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编撰适应课程的题库,延伸学生学习的视野。根据西方经济学各类教材的特点和内容,把题库尽可能覆盖到所有教材,尤其是教师已经使用或将要使用的教材,按照教材分类编写题库,既可以方便教师授课,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和解决国际、国内或局部地区的实际经济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目前关于高等教育本科教学的方法研究较为普遍,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针对某一门课程,尤其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研究不是很多,关于如何建立西方经济学题库的研究更为少见。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和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能更多地把各个学校的经验及方法整理出来,供大学教师分享,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士德.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新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2):100-104.

[2]吴宇.“四段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8-121.

[3]课题组.当前经济学教育教学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3):105-109.

[4]汪红梅.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26):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