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历史专题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历史专题笔记

第1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目前高师院校历史学教育采用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主要有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等出版的多种版本,其中大多数版本的第一版编写时间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版本教材虽再版多次,除了添加一些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新发现外,在内容上并没有大幅度的修订。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高中历史教材已经多次修订乃至重新编写。因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与高师历史教材在编写时代有着较大的时代隔阂。

从编撰体例看,现行高师历史教材均是章节体,均是以唯物史观的五种经济形态来作为中国古史分期的依据,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演进编排教学内容。中国古代史是高师历史专业的必修课,授课时一般约占中国通史总课时的40%。而现行使用范围最大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分为25个专题。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专题共三个: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仅占必修专题总数的12%,其课时分配的比例占总课时数的10%~15%。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其中与中国古代史有关的内容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二里头文化的探索、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中国著名历史遗迹、明清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中国古城和古村落、中国昆曲,不到全部选修内容的10%。由于高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2~3个模块[1],因此,高中生能够通过选修课学习中国古代史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可见,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中国古代史教材的编撰体例上截然不同,在课程设置上有着很大差别,在教学课时和内容的比重上也相差巨大。

编撰体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差别,直接造成了高师历史教学和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法、目的、手段等方面的断裂。以专题为主的高中教材编撰体例使高中历史教学的日常模式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以某一历史专题为讲授的主轴,以使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为目的,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角度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理论上看,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整套教学设置似乎有利于培养出在知识、能力、情感上均较完备的合格高中生,但在应试教育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前提下,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十分堪忧。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土地制度的演变”一目为例,编撰者没有提及西晋占田制、明代的地丁银、清代的摊丁入亩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土地制度。对于均田制仅提了一个名称,基本内容没有介绍。对于中国古代的赋税征收,如西汉时期的口赋和算赋、田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户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以及明朝的一条鞭法一概删除。仅留下井田制、均田制两个名称和一些表述模糊的文字,如“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2]从中国古代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看,在中唐以前,中国社会并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相反是存在着大量荒地没人开垦的问题。在中唐以前对于国家而言,人口比土地要重要。至宋代国家奉行的还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化,主要发生在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到中国以后,引发人口急剧膨胀的明清时期。由此可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存在着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而大量删除基本历史知识,为片面追求减少教材文字量,而行文表述不清乃至基本史实错误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无法培养高中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其头脑中也形不成所谓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基本历史知识的严重缺乏,使其产生“历史不过就是干瘪毫无生气的文字”的厌学情绪。这样纵使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多媒体、历史剧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经历了课堂的活跃气氛之后,仍然没有多少所得。而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发现,新课标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一历史专业新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不足、知识体系混乱、阅读文献能力较弱等诸多缺陷。这使高师历史教学很难顺利开展,不仅无法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研究成果和问题所在之处,也无法与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反而不得不就大一新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习或者涉及较少的中国古代史重点历史知识,如前面所提的口赋、算赋、田租、占田制、均田制、租调制、一条鞭法等运用大量时间加以讲解和说明。这又使高师的历史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人单独讲授,学生在课堂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一言堂”和应试教育。而这种教学方式又令学生索然无味,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经过这样四年的本科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些高师生毕业后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就很成问题。这样周而复始,无疑会对承载着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爱国心、社会责任感的历史科学构成严重冲击。

二、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鉴于以上高师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诸多断裂之处及其影响,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对高师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有效的衔接。而高中和高师两者属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各自的管理方式及运行体制也大不相同。因此,在当前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中历史教师不应再单纯地追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不要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因为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落实到历史知识的讲授上。与其耗费大量精力研究看似吸引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实际教学效果十分有限的教法,不如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和如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体系之上。高中历史教师在使用现行将大量历史知识删除的教材的条件下,使学生对自己国家和世界历史有一个基本明确和清楚的认识,并为有志于学习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基础。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澄清如下认识,即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不应以大幅度的删减历史知识为代价;教法、教学手段仅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并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真正的教学核心仍然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知识。

第2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一、认识“误区”

一些教师认为,开卷就是打开课本、资料,抄抄便可,因此教学时只需让学生看看课本,教师讲讲资料,考试时便可以应付自如了。有些毕业班的历史教师认为自己教学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而学生则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复习不复习都差不多,到时候翻书找答案就行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不及时纠正,历史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历史开卷试题具有开放性、主观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其“源”,并且许多试题需参阅几个知识点,在综合分析、判断后才能确定出正确答案。只有将教学方面的认识误区纠正了,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成绩。

二、科学分析

以开放性、主观性、探究性为特点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训练学生的主观思维为主,融历史知识于始终,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还要做好初中、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注重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联系现实的抽象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及时捕捉各种有效信息提供给学生;二是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强调该背的一定要背,把知识消化吸收,并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将知识点系统化地划分成不同的专题。

三、有效教学

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重视过程教学,让学生多讲、多说、多做,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如总结知识、归纳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熟悉开卷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开卷试题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等,学生应知其解题规律、特点、技巧,在训练中不断提高答题水平。

1.选择题一般由题干与选项两部分组成,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应从准确性、最佳性角度去思考。

2.列举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知、综合、归纳能力。

3.材料解析题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读懂材料,从时间、出处、人物、事件及相关历史知识理解考虑,并迅速查阅课本资料,再分析所问问题,找出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分析,归纳作答。

4.问答题是历史考试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完整准确的认知掌握程度。做题时,先审题,重点分析关键性词语,找准知识点。

四、初、高衔接

第3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思维导图 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077-04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多数人认为历史只要多背就能得高分。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发现高考历史题看起来容易,但考生要得高分很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历史主观题很大一部分是要求考生按照一定的历史演进线索和历史逻辑关系对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对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做到准确认识和把握,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当前不少考生只是死记硬背单个的知识点,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历史认知结构,导致答题时思路不清,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即知识与思维“脱离”,从而得分不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应“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能熟知和牢记具体的史实,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去认识和明晓社会变迁、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所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应该是获得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如何使历史教学实现学生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这是高中历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mindmaps),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托尼・巴赞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明的借助图像和文字进行思考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一个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思维导图,顾名思义在制图过程中必须思考,思考的过程恰恰是思维导图优势所在,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等建立记忆链接,把逻辑关系严密的复杂信息用图解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可以说,思维导图的这些特点和优点正好适应了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利用新课思维导图,梳理主干知识

新课思维导图即每学完一节新课的内容,教师都引导学生对本课的核心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第三课“专制下的启蒙”、第四课“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直以来都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之一。为帮助学生轻松过关,新课讲授完后,老师引导学生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一张图浓缩了教材7页书的内容,简单明了,形象直观。从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敏锐地发现启蒙运经历了由对人政治的启蒙到对人思想的启蒙这样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成熟的过程,同时学生还可以发现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是每一代人都继承了前一代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每一代人又把自己继承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传给后代;每次的思想剧变都会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武器,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

二、构建专题性(主题式)思维导图,梳理历史的纵向联系

专题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的特点,以某个专题作为切入点,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着手,以时间为主线,整合一个方面或一类内容的发展变化过程,形成认知结构图,进而理解历史本质、掌握发展规律。一个专题讲完后,教师要求学生画一张本专题的思维导图,当作一次作业上交。大多数学生的导图往往知识漏洞多,结构不合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建立,或建立了错误的联系,教师批改时应明确指出其思维错误部分,促使其整改。批改完后可进行展示交流:既展示教师的导图,也展示画得较好的学生的导图,鼓励学生创新。如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们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通过此图,我们就把这一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成主干突出、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的思维导图,效果明显优于用笔列提纲的方式。之后引导学生对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思考,学生不难得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到开始探索与苏联模式不同的道路再到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时期建设道路不同的原因,这样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增强了记忆,加深了理解。

另外,构建专题性思维导图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整合同一类内容,构建主题式思维导图。如围绕高中历史教学的长效热点之一“古今中外的民主政治”我们可以构建如图3所示的思维导图。

依据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黄宗羲提出的“民主”思想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有何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近代中国无法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历史的思维能力。

三、运用阶段性思维导图,挖掘历史的横向联系

阶段性思维导图的构建就是根据历史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以一个阶段为切入点,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着手,注重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阶段性知识思维导图。如19世纪中期是西方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时期,这些特征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思想三个模块中都有涉及,在学习完三本必修模块相应的内容之后,就很有必要构建如图4所示的“19世纪中期东西方历史比较”的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的梳理建构,把不同模块间的相关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之“形散神不散”,既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全球史观的视野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树立整体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向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对当时历史现象进行综合理性地分析。如指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主要方式(军事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思想渗透、政治控制等);分析19世纪中期欧洲是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逐步实现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了世界殖民体系);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变化的特点(受西方影响明显、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四、善用习题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答题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材料问题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让学生完整地写出答案,时间紧迫;不动笔,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真实解决程度,思维导图则能展示师生解题的思维路径。在复习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的曲折发展”时,笔者以2010年高考福建卷第38题为例。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摘自扬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1912-1937年)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此题第一小问不难,第二小问考查阐述和解释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针对第二小问,笔者给学生3分钟时间画出答题的思维导图,之后根据巡堂了解学生的作答情况,抽取典型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并请学生本人说明其思维流程,再运用全班的集体智慧对它们进行分析“批判”,使学生明白问题所在。最后笔者边讲解边板书,引导学生找关键词界定问题(工业发展但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下滑原因),并以此为基点结合材料和所学进行思维发散(发散出阻碍近代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原因),逐步画出如图5的思维导图。

图5

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目睹解题的整个思路,把握答案的来龙去脉,又能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辩证地分析“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不盲从,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下转第83页)

(上接第79页)

通过善用习题思维导图,学生正确运用知识的途径被强化,错误的过程被剔除,长期坚持必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质的飞跃。

高考突出考核思维能力,就是要把考生的注意力从死背知识点引导到对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实践证明,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把握主干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融合生长”,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历史知识为生活服务。所以,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潜心钻研,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种新型思维工具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他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沈君飚.例说知识结构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历史教学,2012(7)

第4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课前预习 探究引导 活动巩固 社会实践

优化教学手段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师应当从以往片面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在教学准备上师生同步,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组织上整合资源,为学生营造全面的成长环境,有效实现教学质效的提升。

一、强化课前预习,奠定坚实学习基础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许多学生都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活动主要依靠课堂教学45分钟,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当对学生强化课前预习指导,通过预习活动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科学制定预习提纲。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制定历史预习提纲,将自己需要在课前完成的学习任务列举出来,在预习过程中逐一对照完成,使预习活动有序进行。二是提高有效预习能力。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对照注释或是查阅工具书进行自学,并边预习边记笔记,将一些重点内容摘记下来,便于学习时候巩固强化。同时对于一些自己无法直接解决的地方也要记录下来,留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以消化吸收,培养学生“眼到、手到、心到”的良好预习能力,让预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充分准备的过程,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新授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及时开展成效监测。学生在预习活动结束以后,要适当进行预习成效的检验,自己选做课后习题,自我检测预习成效。

二、强化探究引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当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素质化程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指导上面,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与点拨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抓住三个着力点:一是拟定好探究思考题。探究思考题设计要遵循全面、联系和逐层深入的原则,全面体现教学目标,注意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容编排要逐层深入,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作用,让探究思考题成为促进自学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线索。二是做好重难点的点拨。教学活动虽然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更多的学习自与空间留给学生,但是仅仅依靠学生自身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应当在其中体现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尤其是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学生往往会受到自身阅历与思维方式的限制,无法做出正确或是深入的理解,此时教师的作用就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范围进行帮助,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得以继续深入下去。三是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对学习内容与成果进行有效的罗列与归纳,也是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方面。教师应当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最后环节强化这一点,指导学生对自学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与提炼,让学习成果更加科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系统归纳能力。

三、强化活动巩固,深化课堂教学成效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门内容丰富、蕴含情感浓厚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脱就教材讲教材的陈旧模式,将各种主题活动引入历史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巩固教学成效。一是开展教学信息补充活动。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所包含的教学信息量是较为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此相关的教学信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汇报交流,强化学生的直观感知,深化教学成效。例如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代表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近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如载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等,通过鲜活的实例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二是开展思想观点辩论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思想疑惑或是矛盾,因势利导地组织一些辩论活动,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直面交锋,相互谈论点、摆论据,以事实说话,最终统一观点,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与震撼力,学生理解更为深刻透彻。三是开展课堂教学环节延伸。教师可以对教学环节进行延伸,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征文竞赛、读后感撰写及专题研究活动等,巩固课堂教学成效。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内容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专门针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失败教训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重点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等,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判断能力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5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发展的全面化,旧的课程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新模式。高中历史作为新课改中的一个分支,比以前的历史课程有了重大的变革,主要有以下特点:

1.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往旧的课程模式单纯看学生的成绩,在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认真听,把老师讲的东西做好课堂笔记,课下搞好复习就足够,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提倡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要求改变以前教师独霸课堂、学生一味接受的教学模式,要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打破传统的观念,不再单纯地看学生的成绩,主要侧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教材的改变。传统历史教科书,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人类历史的,以各个历史单位本身的延续和发展为纵向,以空间上各个基本历史单位之间的相互影响等为横向,因而整个课程的体系性和时间性较强。而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完全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系统结构,打乱了时间顺序,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的系统整合,整合成专题的形式,以一个个的专题来向学生展现。

3.教学手段的变化。以往的教学手段,教师以言传身教为主,同时借助于板书、粉笔,一般一节课下来学生听的索然无味,除非老师的语言生动、幽默或者课堂有激情,否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新课改以后,教师不再单单依靠课本,新的教科书增加了较多的图片和史料,因此,教师在教的时候,要多层次、多方位地利用教学手段,全面地为学生展示历史。

4.课程设置的改变。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课程设置中有选修课和必修课,新课改延续了这一特点,但是较之原来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往的课程设置中的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只是简单地设置了某个历史时段,而新的课改之后,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不再以单纯的时间段进行划分,而是有个明确的划分,如,必修包括三个学习版块,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而选修有六个版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选修的内容。这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5.对学生评价的变化。以往的课程中对学生评价过多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分数。而新课改之后,不再单纯侧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只是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方面,还要全方位地考查学生,需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在实践中搜集资料、分组研讨、交流成果等,并且进行分组探讨,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兴趣,有利于新课改的发展。

二、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起航,高中历史的新课改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新课改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我们带来了有利的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利的一面。新课改毕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较多,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高中历史新课改在取得非常大的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师资队伍。教师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最直接的授予者,历史教师更是新课改后历史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而历史新课改之后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与本学科相关联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与历史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素质不高,那么也就直接影响历史新课改的成绩。然而在我国的一部分地区和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历较低,没有接受过全面、专业的训 练,知识层面和专业技能较低,因而在面对新课改的时候通常表现出茫然不知所措,无法驾驭新课改,非常不适应,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利于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

2.教材。历史教材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凭借,同时也是传递历史知识的中间媒介,正是有了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完成教学活动,因而历史教材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目前历史新教材其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大多来自大学以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对偏远地区的教育现实了解较少,以至于编写的教材内容不能较好地反应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实,甚至将农村素材改编成城市素材。这些造成了某些地区不能根据历史教材因地制宜,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教材相适应,给历史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如,历史新课改中许多时候要求学生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者史料等,但是部分地区由于贫困等因素,物质条件匮乏,因而学生和教师无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去查阅史实和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改的开展。新课程的理念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话本身没错,然而不知怎么却变成了一些教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片面理解“用教材教”,索性不研究教材,甚至毫无理由地脱离教材。这样也给新课改带来不利影响。

3.课程结构跳跃较大。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采取专题的方式构建高中历史教学体系,而且课程的结构设置方面跳跃性较大,不按照时间顺序书写,虽然其本意是想精炼教学内容,突出主题特点,但是这样使得整个知识系统显得支离破碎,弱化了历史学科的根本特质,因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混乱不清,没有一个清晰明了的发展线索,所以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都普遍降低。

4.泛滥化的社会实践式的教学。人类活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大量的历史信息都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新课改中要求我们要走出课堂实地调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历史,从而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历史,因而新课改中设计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它也带来不利影响,如,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有些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来实现的,甚至有些内容不需要社会实践,而有些学校泛滥式的搞社会实践,这就导致了社会实践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从而既浪费了时间,又学不到什么东西。

三、关于高中历史新课改存在问题的对策

1.课堂活动要紧扣教学目标

历史课堂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服务,因此,在每一堂历史课上,都会有重点、难点、基础点之分,而且课堂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开展我们的课堂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牢牢地抓住教学目标这一根本点,只有这样才能节约时间,节约教学资源。

2.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

新课改后教材变得单调,学生对教材的兴趣不够浓厚,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活动,这样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厌烦和懈怠,增强了学生求知欲望。

3.注重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因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把自己塑造成课堂的欣赏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课堂活动的效果,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主导者控制整个活动的节奏,并且根据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活动的方向趋于教学目标,从而通过教学活动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且让课堂活动更有价值。

4.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全体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但是有不少教师为了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将一些教学活动过多分给班上学习成绩较好、能力较强、思想较为活跃的学生,这就造成了课堂活动分工的不公平,会扼杀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课堂活动的初衷,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如,可以组织多个活动小组,小组教学或者小组推选等,这样不仅可以更多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体会到课堂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5.坚持以学生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课堂活动也应如此,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活动最直接的参与者,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制定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教学计划,而针对部分学生的个性,可以进行单独辅导等。对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应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应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应引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

6.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对新课改、面对新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是当务之急。如果还是一味地认为学习历史就是为了考试,那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材观,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

第6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关键词:“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历史教学,学习动机,学习效果

在新时代,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就成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努力方向。“耶克斯---多德逊定律”较为详尽的论述了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与学习任务的关系,为历史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关于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关系的论述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认识到了,情绪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凡是复杂困难的工作,在工作程序上必定含有多种因素的交互配合的关系,如果心理压力过高,思考稍有疏忽,就难免忙中出错。简单工作多属重复性的活动,此种活动日久便会形成自动化的连锁功能,至此地步,不须认知思考,若有心理压力存在,不但不致影响自动化功能的进步,反而有可能使自动化的速度提升。但是这种认识一直没有形成体系。

1909,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逊(j.d dodson)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动机水平、工作难度与学习效果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人的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引起人的行动的内部原因和推动力量。人的任何意志都存在着动机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激活水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对行为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阻碍作用。

在学习中,他们认为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变化。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改变。一般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图1 学习效果、任务难易程度与动机水平关系图

总的说来,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与任务的难易程度呈反相关的趋势。即对于难度较小的学习任务,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得需要最大的学习动机;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则需要较小的学习动机;对于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需要的学习动机为中等。

二、“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此,笔者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得出了一些对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学习任务,都必须要有相当的动机水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如下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1.合理运用历史故事与历史。

2.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工具和教法。

3.活动中提高学生兴趣。

4. 分层进行,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高中生禀赋、家庭条件、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在学习上必然会产生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进行分层教学。

(二)根据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任务的从难易程度上可以分为简单的任务、复杂的任务和中等程度的难度;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将其分为知识与能力类、过程与方法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但是,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各种教学任务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水平是不一样的。对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1.知识与能力类。“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灵活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一方面,具有巩固功能,即通过作业练习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具有检测功能,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作进一步的教学安排。因此,家庭作业一直以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对家庭作业必须讲究。高中生学生历史作业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课堂教师布置的统一作业;第二,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第三,学生课余时间制作的历史模型、编绘的历史图表及历史课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重点、疑点问题的探讨与进一步学习过程中的笔记、体会及总结报告以及对历史专题问题提出的见解与看法等。总之,家庭作业的布置必须多元化。

(四)把握教学工具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不管是对于何种性质的学生学习任务,多元化的教学工具与教学形式都是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

1.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2.教师、家庭与社区三者相结合。第一,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第二,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第三,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

3.多种资料同时采用。第一,图书馆中涉及历史课程资源的主要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第三,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第四,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

总之,“耶克斯——多德逊”定律为新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套思路。通过把握学习任务性质与学习动机、学习效果间的关系构建起高中历史课堂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大昌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必修一、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第7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第8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关键词:问卷;历史;学习情况

G633.51

一、问题的提出

内蒙古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是以新课标为主体,强调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我建构,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实现历史教学真正围绕学生展开,不仅需要教师有精深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需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处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式,理解并调动他们的兴趣点。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切感受到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状态的必要性;同时,高一阶段正是学生简单逻辑思维向深层逻辑发展的过度时期,初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知识掌握要求等都与高中阶段有极大的不同,迫切需要在一段高中历史学习后了解其学习现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可以快速便捷的获得大范围的基本信息。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一所高中高一文科班全体学生,人数为270人,回收问卷245份,回收率为91%,其中有效问卷227份。问卷调查的工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关于历史学习的态度,关于历史学习的情况;其中有包含一些具体的方面,如满意度调查、学生期望调查、学习方式调查、学习态度调查等。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学习态度

1.对“历史”的兴趣和对“历史课”的兴趣

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还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只有7.9%的学生明确表示对历史不感兴趣;但是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43.2%,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一般,可知学生心目中的“历史”和“历史课”是还是有差距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所接触到的“历史”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一般从影视作品与历史小说中得到,因此兴趣很浓;而高中生所学的“历史课”更多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线索,不仅要记忆时间、地点等历史史实,而且要深层次挖掘历史发展的脉络,联系政治、经济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角度解读,与其想象中的历史相距甚远,因此越来越没有兴趣。喜欢历史课的学生认为“本身对历史感兴趣30.8%”、“开拓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素质28.2%”是主要原因,22%的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是“为了升学考试”;不喜欢历史课的原因主要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55.9%”、“历史教师讲的课枯燥无味29%”。

2.对自身历史学习状况的评价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现在的历史学习状况不满意为67%,而满意的学生仅占11.9%。说明学生能认识到自身历史学习状况存在问题,并期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变。

3.学生对高中开设历史课的认识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历史是很有必要的,70.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有用,如果高考不考历史,仍有33.5%学生认为有必要继续学习历史。超过75%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提高理解、分析、运用等思维能力有帮助,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对于学习政治或地理、语文等学科有帮助。

4.学业负担

调查表明仅有22.5%学生认为与其他课程相比历史课的学习负担比较重,甚至有27.8%的学生认为历史课的学习负担较轻。将近一半的学生能在半小时左右完成历史作业(48.5%),由此可推论,学生的学业负担是适中或稍轻的。同时,有54.6%的同学“会为你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并喜欢通过“由自己查资料获得63.4%”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多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学习的态度。以往有研究表明,历史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之一,但本次调查结果与该结果不同。主要原因是课改以来,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带动学生探究和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其学习兴趣得以发展。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二)学生期望的历史学习方式

1.学好历史的方式

大部分学生认为仅仅靠“死记硬背课本重点11.9%”是不能学好历史的,要从“理解历史问题63.4%”、“多读书15.9%”入手,才能学好历史课,因此教师不仅要讲授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现象背后的逻辑,在教学中以问题解决或问题探究的方式进行授课,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2.学生期望的学习方式

学生对“师生互动,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64.8%”和“小组合作53.7%”情有独钟,因此教学不再是老师的独奏,也不再是学生的单打独斗,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与学生互动,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完成的效果;小组合作不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互帮互助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实现学生培养的社会化。学生“喜欢课后作业的主要形式”中“查阅资料或阅读图书”占41%,目前教师布置历史作业更偏重于练习题,学生的作业包括练习册、单元测、报纸、活页以及背诵任务等,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而非问题的解决和探究,因此班级图书角与学校的图书馆应适当的增加历史读物,方便学生查阅。

3.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对学习内容不理解63%”,学生对学习内容不理解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理解能力有待提高、辅阅读资料较少、教师没有抓住重难点问题等,同时也与新课改以专题形式出现,以问题解决形式设置有关系,因此采用多种形式来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三)课外知识

1.历史知识的来源、途径

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上老师的传授(71.4%),课外阅读仅占20.7%;而课外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和自订杂志报纸(56.4%),学校图书馆仅占7.9%。主要原因是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而且很多学生不知有图书馆或具体的地址。

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手段更加方便快捷,7.9%的学生经常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61.7%学生偶尔浏览关于历史方面的网站,因此应适当提倡学生通过网络扩展历史知识,解决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2.课外知识的获得

将近60%的学生会选择除课本外的历史读物,认为可以增加知识量,同时有40%的学生认为只学习考试必需的就可以了;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历史读物,老师及家长的推荐也占相当比例(16.7%)。而选择去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借阅历史读物同学仅有31.8%,从不去和想去没机会的同学占65.6%。

(四)W生学习方式

1.课前预习

学生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准备阶段,每次历史课前都预习的学生仅占26.4%;偶尔预习的学生将近百分之六十,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师应该帮助这部分学生制定历史学习的计划,消除惰性;从不预习的学生就需要老师根据具体情况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计划性。

2.学习方式

记笔记是一种学习组织策略,经常记得学生占65.6%,偶尔记笔记的学生与经常记笔记的学生将近百分之九十,从不记的同学仅占10.6%,说明学生上课听课情况较好,需要教师加强从不记笔记学生的学习;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课后会对所讲课程进行复习巩固。

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形式主要有“参看资料35.7%”、“独立思考29.1%”,直接照抄答案的学生也占相当一部分(18.5%),一方面是学生存在惰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一部分音体美学生做作业时间较少。教师平时测试方式多为口述(52.4%),说明教师要用相当一部分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

(五)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1.对老师课程满意度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历史课程感觉满意,有14.1%的学生对老师所讲的课程不满意,32.6%学生认为说不上来满意与否;有53.7%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课方式生动形象,24.7%学生认为教师讲课方式枯燥无味;认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生动有条理占36.1%,有趣却凌乱占31.7%,认为照本宣科的占11.5%;学生认为老师课堂上“从不补充”和“补充太少”的课外知识占33.5%。

说明教师仍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着手自己的教学,时刻以学生主体发展为本才能组织好教学,教好学生。

2.学生的期望

学生期望老师讲课方式采用探究式教学的占45.8%要求,划出重点的学生占40.5%,探究式教学就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式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在教学中要打破学生的思维惯性,画重点仅仅是找到重点,但是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自我发现重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

四、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式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高一历史学习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讨论问题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有待增强

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首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要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课后练习等各个环节要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和提高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历史课程的学习,这个过程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加对历史感兴趣

其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一定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本,不能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唯一形式;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九零后或零零后的个性发展需要,树立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意识。

再次,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人类的本能就是追求更新更好,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讲授过程要新,讲授内容要丰富,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去思去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常常更新,向学生展示研究前沿的问题,把教、学、应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看到未来自己从事历史研究的可能。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教师的教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只有学生把知识通过学的过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算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每个学生有效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策略。历史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进行有效学习的学习方法、技巧、步骤及其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心理调控过程,它既体现为外显的学习方法、技巧,更主要体现为内在心智活动过程。 历史教师可侧重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如复述策略,主要包括重复、抄写、做记录、划线等;如精细加工策略,其中有好多被人们称之为记忆术。对于一般的学习,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细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一些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关键词法等。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资源有待增加

现在高中教育侧重理科教学,本身重理轻文。由于文科学习的特点,实现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教学要求有更多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地方性学校本身资金的不足很难具备丰富历史资料的学习条件,地方政府和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地方性高中图书资源平台的构建,作为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国家图书馆资源、CNKI等下载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

(四)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有待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从仅仅掌握知识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从规范学生的学习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能力要与时俱进。首先要以关注自己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其次教师要从满堂灌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把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终极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效率、效益与效果。先进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教学技术能力,多种形式实现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张慧英.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p28.

第9篇:高中历史专题笔记范文

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内容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预习工作却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学习时间相对不足、教师指导力度不虻取6源耍我根据教学实际,再三斟酌,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预习要求:

(1)在课前必须将教材阅读一遍,并在草稿纸上按先后顺序罗列出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整理出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影响。

(2)按照语文阅读的方式,对课本上出现的陌生词汇进行查询,并予以标注。

(3)围绕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的相应要求,尝试自主解决教学指导意见提出的若干问题。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布置具体的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开展的互动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拥有较大的主动性,但这并不代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不代表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历史课堂教学传递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有鲜活的思维和个性的智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以下要求:

(1)认真听讲,解决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勤做笔记,记录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误区、盲区,加深对教材所述历史的时序性、概念性的认知。

(3)对于有争议的内容,大胆提出疑问,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4)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做相应的标记,以便课后合作解决。

在提出这些要求后,我的课堂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专注度和针对性更高了,知道了哪些是自己要记录的,哪些是自己要思考的。

三、辅导学生有效复习

问题的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说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对应的是提出问题和明确问题阶段的话,那么有效复习对应的就是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阶段。那么,教师应如何辅导学生有效复习呢?对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制作规范、严谨、个性化的大事年表。

一般来说,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本课的大事年表;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该单元的大事年表;在专题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该专题的大事年表。

2.制作知识性、个性化的概念卡片。

历史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学生往往无法牢固记忆这些概念。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要求学生把历史概念写在卡片上,并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以便时时强化记忆。

3.理解巩固,能力与基础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