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经济学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的内涵

第1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发展内涵;主体素质;市场效率;交易质量;监管效率

发展与增长是经济学中相对的概念。增长指经济规模扩张,主要通过gdp、人均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发展不仅包括增长,而且指在增长基础之上的结构优化、效率提升、质量提高,以及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概念,既有量的内容,也有质的规定。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仅仅注意到发展的数量问题,即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从而导致两极分化愈演愈烈,人力资源严重浪费,自然资源大量毁坏。故而制定经济战略时,不仅要关注数量的增长,而且更要追求质的变革。

具体到保险业,增长主要是指保险业规模的扩张,即保费收入、保险资产规模的扩张。一般用保费收入、保险业总资产等绝对数量指标,或保险深度、密度等相对数量指标来衡量。借鉴经济发展的概念,保险业发展不仅指保费收入或保险资产规模的扩张,而且包括在此基础上的市场主体素质、市场效率、交易质量和监管效率等四个方面的优化与提升。这四个方面涵盖了保险业的微观层面一参与主体,中观层面一市场结构与组织,宏观层面一行业监管与调控,还包括了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进行的效率与消费者剩余分析。

我国保险业一度普遍存在“以保费规模论英雄”、以规模增长替展的现象。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这种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把保险业发展有意或无意地片面理解为保费收入增长,是保险业粗放型经营的集中表现,导致了过度竞争、偿付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弱、诚信状况不佳等问题。因此,理清保险业发展内涵,对我国保险业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平稳而顺利地转型,实现集约化、内涵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保险市场主体素质

保险市场主体包括保险人、中介人、投保人。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道德风险、逆选择等机会主义行为阻碍了保险交易的实现。促成保险交易需要疏导信息渠道,保险人和中介人的实力、信誉、品牌等素质是信息释放的有效手段,投保人对保险的认知能力是决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从此意义上看,市场主体素质是决定保险交易的根本前提之一。

(一)保险人的素质提升。评价保险公司的价值是衡量保险人素质的主要核心指标。内含价值(embedded value)是评估保险公司价值的有效指标,它指在充分考虑总体风险的前提下,适用业务对应的资产未来产生的收益中可以分配给股东的利益的现值,等于自由盈余、要求资本与有效保单未来产生的股东现金流现值(现有业务价值)之和,减去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内含价值更为准确地评估了保险公司的价值,被英、美等保险市场发达国家广泛使用。表1是根据我国两家已上市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报反映的公司内含价值。

从表1可看出,内含价值包含了调整净资产的价值和有效业务价值,涵盖面更广,对公司价值的衡量也更加全面。同时,保险人素质还包括偿付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内控管理水平、品牌价值等多方面因素。从一段时期来看,这些因素最终会通过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在内含价值的变化上。因此,我国保险业应该依据内含价值评估来制定经营战略,优化业务结构。对一些内含价值相对较低的业务,如目前我国寿险市场上的银行保险业务、产险市场上的车险业务进行革新。这类业务虽然内含价值不高,甚至时有亏损,但往往是经营费用的主要来源,维系了公司经营的固定成本支出,内含价值不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市场过度的费率竞争。对此类业务不应该采取简单的限制措施,而是应该通过进一步细分市场,深入挖掘客户资源,提升增值服务水平,树立品牌影响,变单纯的费率竞争为多样化的产品、服务和品牌竞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此类业务的内含价值。对于内含价值较高的业务,如期缴个险、企财险等,一方面应当通过加大对此类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不断拓展和深化其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此类业务之所以内含价值高,原因可能是费率定价不合理、竞争程度小等因素。因此,保险人还须积极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给予客户实际的优惠,巩固有效的客户资源;预先制定应对竞争的策略,包括产品储备、渠道维护等等。

(二)中介人的素质提升。保险中介人主要包括保险人(含保险营销员、专业公司和兼业机构)、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估公司。保险中介人素质主要指:资本实力、专业技术能力、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营销能力等等。衡量保险中介人素质可以综合看中介业务占保费总收入的比率,投诉和违规经营频率等指标。我国保险营销员从业队伍庞大、素质良莠不齐,误导、欺诈现象时有发生。专业中介机构普遍存在专业经验和技能不足、违规经营频繁的现象。保险中介总业务占保费收入的70%左右,但2006年专业中介业务仅占保费收入的7.3%。因此,加强保险营销员的管理,促进专业机构的实力、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是目前提升我国保险中介入素质的关键。

(三)投保人的素质提升。投保人的素质主要指保险意识、对保险法律及条款的认识与理解水平等。投保人的素质在很多情况下被忽视,但它是决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对保险业的经营特点缺乏了解,一些国家普遍遵循的管理方法在中国被看作是“霸王条款”和不公平的歧视,使得一些本来有购买欲望和能力的消费者因此放弃了购买。同时,又有一些消费者由于缺乏对保险产品的认识,而忽视投连、分红或万能险中投资账户的风险,从而做出不合理的购买决策。可通过公众媒体讲解保险消费典型案例、积极开展投保人教育、向广大居民普及保险知识等方式,提升投保人素质。

此外,保险市场参与者还包括为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服务的独立会计师、审计师和精算师等,保险市场主体素质的提高也包含了这个群体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提升。对此,相关监管机构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资质审核和准入标准。

二、增进保险市场效率

效率是西方经济学核心概念之一。根据经济学经典著述,“效率是社会从现有资源中取得最大消费者满足的过程。更确切的说,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有时称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出现的条件是:社会无法进一步组织生产或消费,以增进某人的满足程度,而同时却不会减少其他人的福利。”限制市场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和不能被接受的收入分配。保险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和不完全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保险交易的实现,是保险业发展需要克服的限制因素。

(一)不完全竞争。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不完全竞争损害效率、均衡交易量低于自由竞争时的水平,导致消费者剩余受损,影响社会福利的实现。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结构中存在寡头垄断现象,产寿险市场前三家保险公司分别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0年和2006年产险市场前三家公司市场份额总计分别为97.8%、67.32%,寿险市场前三家公司市场份额总计分别为96.3%、71.57%。

但是,相对于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而言,我国保险市场结构具有特殊性。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lmc(相当于产品的边际社会成本)低于商品的市场价格p(相当于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厂商能够长期获得超额的经济利润q)。而我国保险业处于市场份额前列的公司长期处于低盈利水平,尤其以财产保险公司为甚。某产险公司 2002年—2005年净资产利润率见表2。

我国保险市场的寡头垄断主要体现于销售渠道对客户资源的垄断。中介渠道控制了近70%的市场资源,处于市场份额前列的保险公司所具备的优势是销售渠道的优势,而不是客户忠诚度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尽管保险公司本身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但维持销售渠道所支付的费用也高,冲销了保险公司的营利,导致了高成本率。我国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从2005年的97.5%上升到2006年的102.7%;寿险公司营业费用从2005年的27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 340亿元,增幅高于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14.7个百分点。同时,这种模式使得公司市场份额具有相当大的易变性。比如财产保险市场中,新兴保险公司往往通过高手续费就可以从中介人手中迅速获取业务,获得靠前的市场份额。

优化我国保险市场结构首先要变革保险营销模式,改善过度依赖营销渠道获得市场份额的现象。1.探索建立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保护期制度,保护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独享创新带来的市场份额,逐步改变保险产品过度同质化的现象,鼓励通过创新来实现市场份额拓展。2.推进保险机构在资本合作基础上,与银行、邮政储蓄等系统性兼业机构开展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改变目前保险机构在交易谈判中的劣势地位。3.进一步强化保险中介市场监管,特别是要通过治理中介市场商业贿赂行为,逐步改善中间环节垄断客户资源的现象。4.加快保险公司业务创新,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开拓直销业务的新模式。

(二)外部效应。投保人在消费一些保险产品时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如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它们的社会收益大于投保人的个人收益。这类业务存在一定程度投保不足的现象,不能满足大数法则的经营原则,导致此类业务长期亏损,又进一步加剧了业务规模的萎缩。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上除了机动车三责险、承运人责任保险等少数责任保险由于法律或行政强制,覆盖面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外,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高风险行业雇主责任保险等具有正外部性的责任保险覆盖面仍然不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6.2%,占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 0.56%;责任保险保费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财产险总保费收入的3.73%。针对上述情况,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具有正外部性的部分保险产品的扶持,采取法律强制、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多种手段,克服外部效应带来的保险市场效率减损。

(三)信息不完全。保险人、中介人和投保人构成了两对信息不对称关系:在保险产品方面,此三方信息优势依次递减;在被保险人信息方面,此三方信息优势依次递增。同时,信息不完全还包括保险业作为费用支付的第三方,与医疗机构等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保险交易的实现,阻碍了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张,导致交易各方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我国保险市场存在典型的信息不完全链:一方面,保险条款、费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晦涩难懂,且还存在一定的保险人或中介人隐瞒、误导现象;另一方面,少数知悉保险业运作的投保人又利用漏洞欺诈骗赔,有的医疗机构也存在协助被保险人故意扩大保险赔付的现象。保险监管机构应针对以上现象,组织和协调保险业、医疗等行业,采取多种手段疏导信息渠道。一是推进保险条款的通俗化,加强投保人教育,推进保险产品信息的传递。二是组织行业建立共享信息平台,积累损失数据,联合经济侦察等部门打击骗保骗赔等犯罪行为。三是与医疗管理部门沟通,建立通行的诊疗和理赔标准,实现诊疗信息的共享,并组织保险行业对医疗机构的理赔情况进行评估。四是探索建立有效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强化保险机构的市场约束。

三、提高保险交易质量

经济发展理论十分强调产品质量的提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质量提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消费者剩余增加的过程。保险交易质量的提高,即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保险产品、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或在现有的保险产品与服务条件下,保险费率降低。如果仅仅维持当前的保险产品与服务水平,即使保险业的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不断扩大,保险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值得质疑。

消费者剩余可以从消费者支出角度衡量保险交易的质量。保险交易中的消费者剩余是保险消费者愿意为购买保险产品而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价格的差额部分,差额越大,相应的保险消费者剩余也越大,消费者从保险交易中获得的总福利也越大,意味着保险交易的质量相应较高。总体来说,我国部分保险费率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费率水平,这也是地下保单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监管机构规定了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在目前市场利率和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走高的背景下,寿险产品费率水平相对较高,与货币市场基金、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实际收益率低,风险相当且流动性不足。对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管制影响了消费者剩余的实现。

同时,保险产品与服务存在诸多不足:1.居民健康、养老、财产等保险需求与现实的保险产品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往往是居民有保险需要,而现有保险的保障程度不能够满足。2.保险费率制定过程中,缺乏公允的纯费率标准,部分返还型(分红、万能和投连)险种,在风险保障程度较低的前提下,实际收益率相当或低于银行利率,且流动性差,费率有失公平。3.保险产品同质性强,不同公司保险产品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品牌,居民多样化的保险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4.保险理赔环节缺少统一标准,一些公司动辄以内部规定来拒绝赔付,甚至为实现年度账面利润而拖延赔付。5.在保险营销过程中,诚信缺失现象突出,误导和欺诈行为时有发生而难以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取证和惩戒。这些都是保险产品与服务质量方面的不足与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保险交易的质量,影响了保险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产品与服务质量需要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定价技术、内控管理水平、营销模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支撑。为提升我国保险交易的质量,一方面,保险监管机构应逐步改革费率监管体制,赋予保险人在定价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通过管理等手段,适当降低保险费率,增加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加强管理与创新,建立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更优惠的产品与服务。

四、提升保险监管效率

监管的公众利益理论认为,政府监管主要是修正由于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错误配置,进而对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制或方法。保险监管的动因和目的在于克服保险市场失灵,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保险监管效率体现在一定成本和资源(主要是财政预算和机构人员编制)约束条件下,应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增进与优化:

(一)克服保险市场失灵。1.限制垄断,通过市场准入、资本扩张等方式配置新的市场主体,促进市场充分竞争。 2.疏导信息渠道,实现保险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并且通过适当而公允的信息披露手段加强对行业的监管与约束。3.治理外部效应,通过适当的政策扶持和补贴,支持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保险业务扩大覆盖范围,以增进市场效率。

(二)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条款设计、费率厘定,乃至理赔环节,保险人具有相对的信息、法律和精算优势,在交易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需要有外在的权威力量介入,以维护交易的公平。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保险监管机构应组织设计行业通用的保险条款,对基本险种的保险责任范围、除外责任等进行界定;建立集中的保险损失数据库,在公允的纯损失率基础上审批各保险公司费率;建立通行的理赔标准,为被保险人提供标准而公开的理赔服务。

(三)防范保险业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险业属于金融行业的组成部分,在金融市场融合的背景下,保险业与其他金融同业之间具有风险转移和扩散效应。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应当通过深化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立风险资本管理体系,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动态监控等手段,建立有效的保险风险预警、防范和处理机制,保障保险业和金融业的安全。

(四)适应经济金融系统的创新变革。保险监管机构要在管制与鼓励创新之间实现平衡。特别是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金融混业经营的背景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假借或利用金融创新,寻找金融体制变革过程中的漏洞以实现不当利益的行为也层出不穷,保险监管机构要进行审慎的判断和甄别,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鼓励提高市场效率的创新行为。

(五)克服自身的政府失灵现象。“监管俘虏”理论 (capture theory of regulation)认为,组织严密、资金充足的特殊利益集团,如保险人、再保险人、保险中介入等,可以影响立法和监管为他们的利益服务:1.排斥外来竞争者和新的市场进入者,保护市场优势。2.获得政府的补贴。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始终保持公允、中立的地位,在草拟法案、出台规章、行政审批与处罚等工作中,把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作为自身的首要职责,避免受保险行业特殊利益集团左右。

[参考文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2]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第2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德精神 内涵 意蕴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医学院校的精神文化在于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医德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医德精神的内涵

关于医德,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医德即医学伦理道德。纵观古今中外,医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想方设法’,意指医生对病人负责任的态度;‘看好病’,则指医生应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乃医德的一体二面,统一融入追求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人文维度。”二是,“医德就是从医疗卫生这一职业特点中引申出来的道德规范要求,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三方面的关系。”三是“社会主义现代医德的核心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笔者综合几种医德的概念,提出医德精神是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以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形成的精神。例如,白求恩精神就是医德精神的典范。

恩格斯说:“每一个阶级,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道德。”作为职业道德的一种,医德精神不仅受阶级道德的影响,而且受社会公德的约束,体现了社会公德的要求。它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同时又不断补充发展,具体来说现代医德规范包括以下几点:

(一)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服务精神。

1988年12月15日国家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中第一条提到:“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一般说来,医患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医务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引导病人在医疗上进行合作的关系,因而对服务者来说不仅要有优良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还要从病人特殊心理角度出发,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笔者认为服务是一种意识,更要形成一种精神,作为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对病人认真负责,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职业,认真履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对病人认真检查、认真诊断、认真采取治疗方法、及时为病人解除痛苦。其次要做到尊重病人,每一位病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和同情,所以医务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对病人怀着一颗同情和关爱之心。最后要做到为病人保守秘密。病人的心理是异常脆弱的,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保护。医务工作者要明确自身职责,学会换位思考,把病人的身心健康共同纳入到服务中去。

(二)热爱医学工作的敬业精神。

无论何种职业,敬业精神都是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体现在对工作负责,在行动上竭尽全力。作为医务工作者,敬业精神更是医德的具体表现,对病人负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才能更好地贯彻敬业精神。在社会主义医疗市场背景下应强烈呼唤敬业精神,提高医疗界整体医德水平。

(三)廉洁奉公。

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同样是医德精神的具体表现。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本分和内在工作,而不是作为牟取利益的工具,医务人员不应该为了满足个人而损害病人的利益。

二、医德精神的意蕴

医德精神的意蕴即医学生以医德教育为主,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来弘扬医学道德、职业道德的精神所在。

医学生医德精神教育,就是按照社会主义医德要求,依据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对医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医德精神教育,培养医学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将来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职业道德素质。

医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专业教师对当今的医学生进行理论的讲解、实践活动的锻炼、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和校园文化进行陶冶、熏陶,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从进入医学殿堂的第一刻,就意识到医生的使命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只有将医德精神教育作为医学生的职业前教育,才能在源头上注入医德的活水,将使社会整体医德精神进入良性循环。

三、医学生医德精神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德对医学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医德的规范作用下,医学科学发展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如果失去了医德的束缚和禁锢,将会破坏伦理和生命自然发生、发展的规律,甚至可能会对社会及人类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保障。

(二)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是专业技能加高素质,所以医学人才除了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有高素质。因而在对医学生的教育培养中不能一味地追求“育才”,而应该更多地考虑“育人”。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才能使医学生成为真正的医学人才。

(三)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是解决医患关系和不正之风的必然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市场普遍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使得部分道德素质不够高的医务人员思想产生变化,出现了违反医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同时也引发了医院与患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关系。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就是加强医德教育,尤其是学生的医德精神教育。

四、医德精神意蕴的渗透

(一)校园文化中医德精神的陶冶。

在医学院校中要着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特色文化氛围,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室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一个雕塑、一幢建筑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所以,将医德渗透入校园文化中,从图书馆、教学楼、实验室,从学术讲座、科学实验以及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都可以融入医德的元素,从而提高学校文化水平的同时使医德被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开展弘扬医德精神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文化的氛围中感受到医德精神的魅力、感受到高尚的医德精神对尊重生命的心灵触动,最终达到教育目的。

(二)课堂教育中医德精神教育的熏陶。

普遍来说,学生接受最多的教育来源于课堂,所以在课堂教育中加入医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公共课,还是选修课,专业老师的理论知识讲授,会使学生更加明确医德精神。另外作为医学院校,可以单独开设医德教育课程,从大学生走进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就让他们逐步的接触、了解、学习医德精神的重要性,不断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医德素质。

(三)社会实践活动中医德精神的锤炼。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医德认知和提高医学生医德水平的最佳途径,所以在此方面,学校不仅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和场所,比如医院,让医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面对现实问题。尤其是临床类医学生在其临床实习阶段更需要在实习中要求自己,在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中学会与病人交流、沟通、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社会实践进行的医德教育更直观、生动、具体,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在实践教育中, “通过‘适应’、‘巩固’、‘提高’和‘发展’等系统性地教育和引导,努力让每个同学都成为‘品德高尚、体魄健全、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新世纪的合格大学生。”

医德精神作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一条主线和理念贯穿始终。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人才,将直接面对人类的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生命的神圣和价值是值得每一个人尊重的!对于当代医学院校大学生,更应该懂得身上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提高自身的医德素养,弘扬医学精神,不仅是对生命本体的敬畏,更是让全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思索生命本源的价值所在,去善待、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更加理解生命价值,领悟生命神圣,尊重生命平等生存权。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 项目编号:JG2012010662

(作者:吴皓达,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吕世军,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

注释:

钟南山.简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3):3-4.

许静.医德内涵探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6):49-50.

李本富.医学伦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8,第33页.

第3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需求学派;供给学派;生育经济学

1)生育行为:需求方面的解释

首先,从静态的角度看,人类的生育行为建基于家庭静态效用函数和静态预算约束函数。Becker(1960)认为,人是在理性地考量个人生育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做出生育决策。子女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消费品,同时也可以作为生产品在未来为父母提供收入。父母对子女的需求分别为数量上的需求和质量上的需求,它取决于如下因素:父母对子女的偏好;子女的质量;父母的收入;子女的成本。在此基础上,Becker & Tomes(1976)引入“子女禀赋”这一概念,着重探讨了子女由遗传和运气得到的能力等因素对孩子需求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子女禀赋”不变的情况下,父母收入的提升会使其对单个子女的开销大幅度提升,这有助于提升每个子女的质量,也有助于降低父母对子女数量的需求。因此,我们所观测到的质量收入弹性较高,而数量需求弹性较低,甚至为负数。在此基础上,Schultz(1969)进行了拓展,他认为,家庭的生育行为取决于如下三点:家庭规模目标;死亡率;不确定性。其中,与子女出生率、死亡率相关联的生育不确定性会促使家庭多生育或者少生育。

但是,静态分析是远远不够的。Nerlove(1974)认为,这一分析范式主要有两大问题:第一,家庭欲最大化的效用函数为静态的,违背了先前出生的子女也是家庭生育决策参与人这一基本事实;第二,子女在未来所带来的收益值是静态的,这也不符合家庭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会对子女生产能力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而Leibenstein(1981)则对“需求学派”静态分析范式的新古典基础进行了批评,他认为人们在生育决策中,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在最大化一个目标函数,我们无法从他们的生育行为中倒推出人类的最优化决策过程。同时,人类完成最优化决策的诸多条件也不可能满足。为弥补这两方面的不足,我们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拓展分析视角。

第一,我们需要考虑人类生育决策的动态性,将Becker建立的基础生育决策模型动态化。Becker & Barro(1986)在构建具有利他特点的家庭效用函数基础上,将家庭预算约束函数和家庭效用函数动态化,他们发现代表性家庭各代生育数量与真实利率、父母的利他程度成正比,与各期的消费增长率成反比,将上述基础模型拓展后,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代表性家庭的生育行为,他们认为,生育率与世界的长期真实利率、父母的利他程度以及孩子的存活概率正相关,生育率与世界的技术进步速率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速率负相关。

第二,我们需要拓展生育行为的理性假设。Leibenstein(1981)在其本人对新古典生育经济理论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路。他认为,在分析人类的生育行为时,需要用“过程理性”假设来取代“真实理性”假设,需要将经济学的分析范围由“决策结果分析”转变为“决策过程分析”。这一分析范式认为,人做决策的过程是理性的,但由于诸多原因,人的决策结果却不一定是理性的,因此,他认为对人类生育行为的分析应该着眼于人类的生育决策过程。人类总会衡量不同决策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进而最大化自己所做决策的收益。具体说来,人类的生育决策过程经历如下四个模式:(1)基于道德原则的生育决策;(2)基于一系列传统行为的生育决策;(3)基于些许算计的生育决策;(4)基于缜密逻辑演绎和全面计算的生育决策。这四种决策模式的成本越来越高,且其结果也越来越接近于“理性经济人”的决策结果。Leibenstein认为,人类的生育决策无非是在上述四种模式中做出的,但很少有人通过第四种模式来进行生育的决策。

2)人类生育行为:供给方面的解释

我们也可以从供给方面来解释人类的生育行为。在对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生育率、收入、劳动参与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Easterlin(1966)发现,不同年龄组的女性的生育率与“代际相对收入”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发现颠覆了“需求学派”的“人类偏好稳定性”假设。从供给的角度解释,他认为,人类生育行为由如下三大因素决定: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家庭潜在生育率;节育成本。其中,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取决于自身对孩子的偏好,同时也取决于家庭收入、抚养孩子的成本等经济因素;家庭的潜在生育率主要取决于父母的生育能力和其所处社会对生育行为的规范;节育成本则取决于节育带来的心理不适成本和实际开销。在这三大因素下,家庭进行生育决策。若家庭的潜在生育率低于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则会出现生育需求过剩,此时,家庭不需要进行节育措施,他们会通过收养子女或者加大对已有子女的花费,以满足其生育需求。若家庭潜在生育率高于其对子女的需求,那么该家庭便出现生育供给过剩,此时,家庭会采取相应的节育措施,以保证实际子女数与其期望相吻合。(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Gary S. Becker, Nigel Tomes,1976, Child Endowments,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 NBER working paper series NO.123

第4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 供给侧改革下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项目的改进 论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试论供给侧改革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实现文化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思考 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措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领域校企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 校企合作下的教材改革 供给侧改革下的银行定位与支持路径 校企合作办学的实施及探讨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维透视:逻辑、内涵、路径及保障 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 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 校企合作办学的再思考 校企合作办学的几点体会 校企合作办学评价的研究 探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提升发展内涵 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困境与改革 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生产业贸易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浅谈校企合作办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路径与实现条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祝士明,翠荣.职业院校与企业有效合作的运行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15-18.

[9]黄艳芳.国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调节及其借鉴意义[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26.

[10]黄启良.浅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3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EB/OL].[2005-07-28].http:///test/2005-07/28/content_17946.htm.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2014-06-06].http:///models/adefault/news_detail.aspx?artid=5795 6&cateid=1471.

[13]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 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1-72.

On Connot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under the Reform of Supply Side

Jiang Lejun

Abstract China is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supply side that gives a new historical mission for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 and the reform has been becoming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talent power strategy, the urbanization build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cor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supply-side reform is enhance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by optimizing structure of supply side of government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chieving full employment and realizing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o give priority to the legislative work, give play to the adjustment function of tax policy, insist on the leading role in innovation and adhere to the problems orientation to explore the path toward the realiz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第5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师 专业化 标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化问题未能引起足够关注。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职业、专业

1.1.1职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职业”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须同时具备下列特征:(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

1.1.2专业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的一个系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校分成的门类;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

实际上,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1.1.3职业和专业的关系

通过对职业和专业的概念分析,从社会分工与职业分类的角度看,“职业”是人赖以生存的社会分工,是谋生的工作;专业又可称为专门职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专业高于职业,专业更强调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精神,而职业只是一种谋生手段。

1.2教师专业化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教师是一个专业,然后有一个“化”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要求教师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要求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因此,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80年代后,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根植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反思、探究使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2.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本文所言的大学体育教师是指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不包括体育院(系)专业的教师。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阐述应围绕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含义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主要是指作为专业化的体育教师所应拥有的专业素质及其专业发展。理论上,要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师专业化知识体系,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和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认识,认为大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经验、专业创造性等四个方面。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包括职前教育阶段、入门教育阶段、在职任教阶段。

3.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

查阅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结合我国大学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现行关于教师资格的教师专业标准比较概括、笼统,教育理念与行为标准相混合,缺乏可操作性,缺乏对教师行为具体的描述。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目前还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我们去正视和解决,如大学体育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专业道德、专业自主意识等有待于加强和提高。

在研究了大量的有关文献基础上,根据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实际发展情况,并综合《教师法》、《高等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种论说,进行归纳总结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大学体育教师应掌握高深的且能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这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开展科研活动的必备条件。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研究性知识。(1)学科性知识,包括:①专业基础知识,是指能够从事高校体育学科教学的知识;②专业主题知识,是指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所从事的主要运动项目状况的了解;③专业前沿知识是指教师对于本专业前沿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2)条件性知识,是指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训练活动所应具备的特有知识。(3)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驾驭课堂活动解决所面临各种问题的知识。(4)研究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科内容及发展方向、对学生现状及发展规律、对教学目标及达成方式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第二,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一般专业技能、专业特殊能力、自我完善能力。(1)一般专业技能,是指教师为完成正常教学任务所应具备的体能与智能基础。(2)专业特殊能力,主要包括教养与教育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教养能力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知识技术技能,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养活动使学生达到体育课培养的标准。组织管理能力是体育教师完成其本职工作的一项特殊的本领。(3)自我完善能力,是大学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另一种特殊的能力,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构成了促进其完善与发展的基本内容。

第三,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职业道德。大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刻苦训练、严谨治学、讲究体育道德、团结协作、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相互支持、积极配合的职业道德。

第四,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可以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体育教师的各种能力、情感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体育教师教育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提高过程;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动地、积极地促使自身发展。

第五,大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就专业特征而言,专业自主是达到完全专业地位的关键之一。林彩岫指出专业自主指“专业团体或专业人员有被认可的权利和义务,而自行决定或处理具有非常专业性质的事务”。1993年10月通过的《教师法》和1995年3月通过的《教育法》规定了教师现阶段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项: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大学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包括教师自我层面专业自主和学校团体层面专业自主两个方面。其中教师自我层面包括教学反省、专业决定、独立自由的感觉等,还有教学方面,如体育教学目标、方法、内容、教材编选、教学设计及组织实施等,而学校团体层面则是指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进修活动,以及制定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等方面。

4.大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4.1推行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

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职前、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的统称。各国纷纷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体系,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保证教师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是使未来教师具有从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专业道德,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实践型”、从“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它们都是教师教育的核心目标。实现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应增加培训经费的投入,确保培养、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建立教师培训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培训质量。

建立专业化、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大学体育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水平,又要具有较高的教育专业水平。要使职前、入职、职后的课程不重复,并强调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培养体育教师的创造能力为重点,强调实践性。例如体育教学论要以校本课程的理论和研究为重点,教育心理学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规律为重点,教育研究方法要以教师行动策略研究为重点。

构建终身性专业训练体系,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考虑到职前、入职与在职一体化的问题,以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2提高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高校体育教师的仪表、言行、品格等道德行为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与影响。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体育教师道德意识淡薄,思想行为偏离了师德原则和规范,例如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学术风气不正等职业道德问题。

因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事业观和人才观;强化制度力量,塑造师高业精、风正纪严的合格施教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并积极地投身于教育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让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一种品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4.3给予大学体育教师专业方面的自

教师专业自主要表现在:大学体育教师必须有专业资格证书,入职、聘用和解聘等有严格规定的程序,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以区别专业水平的差异,职称的晋升要经过专家的评审等。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环节,教师资格标准是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要求。参照世界发达国家对教师资格认定的规定,在学历上应明确规定高校教师要有硕士以上的学位。教师资格证书可以分为:初级教师资格证书、中级教师资格证书、高极教师资格证书和优秀教师资格证书。这对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柳海民等.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第6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新;管理;育人;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138-04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监狱局为主管单位的全日制高职警察院校,自建校以来经历了军事化、半军事化、警务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每一次学生管理制度的变革都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生警务化管理的整体框架已经搭建形成,主要是以《学生警务化管理规定》、《学生干部工作职责及考核规定》、《学生奖励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分值考核实施办法》、《学生一日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框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警务管理出现了执行力支撑体系缺失、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意识缺乏等日渐突出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管理效率低、管理手段少等诸多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察学院学生招录体制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市场考验的严峻程度日渐加大,探讨警察学院学生的优势所在,深入研究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对警务化管理内涵问题的探讨寻找警察学院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树立独特的警察院校品牌,真正使警务化管理制度得到良好的执行,做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纪律、严格训练,培养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行为规范化的高职高专优秀人才。

一、警务化管理的由来和科学内涵

1.警务化管理的由来。我国的警察和军队同宗同源,警察院校不少领导和教职员工都是军人出身,因而在学生管理甚至教育训练中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警察和军队都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这种认同心理大大强化了在警察院校的学生工作中实行军事化管理的信念。因此,在很长时期内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都采用军事化管理方式。直至2003年第二十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公安院校比照军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公安部制定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的出现,才对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具体目标、要求等提出了明确的标准。警务化管理与军事化管理一样,试图通过以下三种主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管理,即《内务条令》管生活、《纪律条令》管行为、《队列条令》管训练,最终实现学生令行禁止、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纪律作风。随着警务化管理理念的诞生,全国警察院校掀起了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的热潮,同时在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领域兴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

2.警务化管理的科学内涵。全国警察院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依照《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警务化管理条例》精神,以培养优秀预备警察为目标,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区别于军事化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它立足于警察特点、汲取军事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同时与警察培养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和量化考核制度。

这段考核制度具体包括:请销假制度、一日生活制度、警容风纪条例、内务卫生条例,集合会操制度、升旗仪式规定、值班和就寝制度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些制度在教学过程中、日常生活中的有效贯彻和实施,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化、作风战斗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行为规范化的全面培养,以达到政治育人、培养警察意识、强化职业素养、发挥行业优势,最终成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合格预备人民警察的目的。

二、警务化管理模式是警察院校学生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警察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民警察后备力量的专业教育机构,其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都区别于普通高校,警察院校所实施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时也需要采用一种独特的模式,警务化管理模式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如今警务化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警察院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培养的必然选择。

1.警务化管理是警察院校正规化建设的必然需要。人民警察是一支纪律严明、分工明确的正规化队伍,每个警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责任,每个警察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职能,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警察,在分工协作上都进行了具体的、明确的规定,这也充分证明了警察是一支正规化的队伍。同时,警察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基地,其软硬件的正规化建设也是必然。警务化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军事化管理模式和警察工作实际基础上的一个科学创举,是推进警察院校正规化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警校大学生政治素质是否坚定、作风是否过硬、纪律是否严明、警容是否端庄、精神是否饱满、警察技能是否娴熟、校园秩序是否严肃活泼等都体现着一个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其“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正规化水平。

2.警务化管理是培养合格预备警官的必要手段。警务化管理模式依据《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务化管理细则》,以及具体的《一日生活制度》、《内务卫生制度》、《警容风纪规定》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规章制度,使警校大学生接受严密严肃严谨的纪律规章制度的约束锻炼和培养。从入学的警政训练、一日生活制度、行为养成到课堂纪律都在警务化管理内容涵盖之内,使他们经受严格的锻炼和警察院校独有的文化氛围熏陶,最终培养成为政治信仰坚定、警察意识合格、警察技能娴熟、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预备警官。

三、警务化管理对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人民警察的基本素养主要体现在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身体素养等方面,警察类院校对警校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也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通过实施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能有效地提高警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警务化管理与政治素养培养。人民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国家政治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武装力量,特殊而光荣的使命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服务社会,听党指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警察政治素养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是警察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警察院校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坚持把培养学生过硬的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通过政训、主体班会、舆论宣传,政治理论教育,以及队列会操、内务检查、值班站岗等多种形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令行禁止”的作风,在课堂学习中也通过开设《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精品马列课程对学生加强政治观念和政策理论教育,强化了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使学生牢固树立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意识,牢固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意识。

2.警务化管理与专业素养培养。人民警察的专业素养主要是指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和能力,主要包括对专业素质知识结构、警察意识、警察技能技巧等各方面的职业专业技能知识,警校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在今后工作岗位中胜任工作、保证任务完成质量。

警务化管理模式有效地将学风建设与课堂纪律结合起来,将学习成绩与行为操勤、课外活动、实践实训相结合。通过课前列队点名制度、课堂抽查点名和就寝制度等,保证学生的到课率和课堂效率;通过早操列队点名制度保证学生按时参加训练;通过对学生学业情况跟踪,进行个别指导,以及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促进和帮助个别学习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社团交流,举办队列会操和各项比赛,组织实地参观考察等实践实训活动丰富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思维,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努力营造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良好环境。

3.警务化管理与文化素养培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对当代警校大学生的一项重要要求。它要求警校大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当代科技经济知识、政治法律知识、国际国内形势等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和掌握。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警校高效率的组织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会、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指导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加强了警察类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多方位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4.警务化管理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人民警察是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其性质决定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身体素质强健与否,是能否胜任工作的基本保证,因而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格和健康的心理。警务化管理模式注重对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训练,通过实行早操制度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训练,如组织拳击队、散打队、射击队等各类警体技能训练。同时,将警察体育课堂训练和社团文体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效掌握格斗散打技能,并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组织长跑训练、各类小型运动会和警察技能竞赛等提高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热情,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四、新形势下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结构复杂、矛盾尖锐,社会治安状况复杂多变,国际国内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给人民警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难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警察职业素养的新要求,警务化管理模式为培养新时期的人民警察承担着艰巨的责任,同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和信仰是现代社会最为缺失的宝贵精神财富。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人民警察作为法律的捍卫者与执行者,更应该具有诚信的基本道德品质的保证。只有真正做到诚信,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新形势下,人民警察往往受到金钱、利益等诸多诱惑,是否能坚定地保持对法律诚信、对人民诚信、对党忠诚的品质,不仅关系着人民警察的个人品质风尚,还关系着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形象品质,更关系着整个社会、党、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发展,因而对警校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在警务化管理的过程中,警察类院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不仅通过警政训练和《警察礼仪》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而且在学生的量化考核中也突出强调对诚信的考核,并通过量化考核奖励来鼓励学生发扬诚信的品质,同时通过社团活动营造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2.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人民警察在执法的过程中,只有坚持依法行政才能更好地践行法治理念。当前我国警察队伍特别是西部地区队伍执法素质低下、法治观念淡薄,严重影响了执法水平的提高,提高人民警察的法治理念是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警务化管理过程中,对警校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警察类院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警务化管理与教务教学科学结合,有力地保证各项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上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刑法》、《民法》等法律课程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课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模拟执法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对法律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法律素养。通过开展校园法制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观摩学习,在校外开展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理念,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3.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多样化,犯罪方式日益隐蔽,人民警察所面对的斗争形势日益复杂多变,面对不同的犯罪方式和手段,提高人民警察的随机应变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警务化管理模式不是一个死的模板,并不是要求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课堂上的讲义死记硬背,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为了着实提高警校大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技战术课堂上教师认真详细地讲解了各项基本应对手段,并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加深对各项应对技能的了解和掌握,组织学生观看技战术教学片,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构想,指导学生参加实战演练并通过实战点评引导,分析成功的原因、汲取失败的教训,切实提高了学生实战应对能力。

4.警务化管理模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高负荷的工作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心理状态成为人民警察胜任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警校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警务化管理模式的应有之义。

第7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一、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深刻理解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训练为核心,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人才培养内涵,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创设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加快推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二,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需要。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适应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在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是高职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全面推行“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展要求和社会需求,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素质,又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必由途径。“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指导思想,它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教育观念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以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生活性、发展性为基本特性,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不同教育环境与资源,通过校企双方的联合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深刻领会“素质基础、能力核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

1.素质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一般包括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从业者在一定的生理与心理条件下,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化实践和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品质,是从事特定工作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道德操守与专业技能的集合。职业素质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职业性。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职业素质,不同的人从事相同的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有时也不相同,这是由基本职业素质与个体职业素质的区别导致的。二是应用性。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来获得并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是内在性。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职业人员通过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经验积累等,逐渐将职业需求有意识地内化为职业素质。四是综合性。职业素质不仅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还包括职业业务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身体素质等。五是发展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行业动态的更新,职业人员为了适应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推动本身职业素质的发展。

坚持素质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坚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素质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根本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和形成学生的健全性格,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生动、主动发展。

第8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范畴;外语;母语;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257-03

众所周知,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讨论需要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否则,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学术讨论将根本无法进行。同样,外语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也需要有一个共同语言系统或者一些基本的共同的学术范畴,这样才能开展外语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及其探讨。本文的主题就是对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外语经济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所致,我国无论是在国内的涉外经济活动中还是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中都使用外语并配备外语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外语已经逐步地形成了庞大的资源。外语除了在外交、文化和生活领域外,在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价值及其作用更加突出和明显。我国涉外经济活动涉及外语因素,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等外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或同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全球有四五千种语言。我们的母语――汉语虽然博大精深、蕴含内容极为丰富,在世界上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汉语的国家却几乎最少,至今为止除中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换句话说,汉语还没有达到世界级语言的程度,不能走遍天下。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这足以表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离不开世界,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要融入世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占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的依存度占60%以上,这两个依存度表明我国对外经济不能离开语言――外语。我国经济活动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活动的区别就在于此。这一客观事实证实了外语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外语经济学研究的依据。

那么,什么是外语经济学?外语经济学是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研究我国有限的外语资源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运用的学问。外语经济学也是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涉外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及其效益。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为什么要研究外语经济学

这里提出研究外语经济学,其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我们的母语――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球性语言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母语,还需要使用外语。我们母语的地位决定了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作为语言,我国的涉外经济只能或者说必须依靠外语。因此,没有外语,中国涉外经济以及融入世界经济就无从谈起。第二,外语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符号系统,它既是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工具,又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思维的工具。但语言与语言是有区别的,外语与母语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形式上,尤其表现在内涵上。人类是自然习得母语,后习得外语。母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与外语所承载的信息、知识由于受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内涵与外延上有很大的差距,在无法运用母语的情况下把外语运用在经济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自然与运用母语所产生的价值有所不同,甚至无法相互替代。人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运用外语始终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应心得手、完美无缺。导致的结果通常是运用外语的经济收益总落后于运用母语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是把它归罪于语言本身而并没有把外语作为经济因素来对待和研究。第三,外语作为经济中的一个单独的变量,其价值的高低和效用的大小、费用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好坏已经不是间接而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生产和交换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外语资源的如何配置以及外语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发展的质量,也关系到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作用。

但是,这里有必要指出,外语经济学不同于语言经济学。众所共知,语言包括外语,外语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是,外语经济学与西方学者研究的语言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没有“外语因素”。外语经济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的经济现象,在其经济活动中几乎始终使用其本国语言而不使用外语。本国语言是经济因素,而外语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经济因素。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研究语言经济学,而不研究外语经济学。二是外语经济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现象。在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母语是经济因素,外语同样是经济因素,在涉外经济领域中后者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三是我国外语资源最为丰富。我国是对外语投入最多的国家,也是拥有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更是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外语资源最多的国家。我国,也只有我国,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都配置外语资源。

三、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外语经济学是基于经济学框架下进行的研究,所以,这里就必须谈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虽说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始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从来就没有统一过,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公认的主流界定。经济学界通常比较认可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一是马歇尔(1890)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写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二是曼昆(2004)的观点。他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把经济学界定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同时进一步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学问。三是穆萨尔森(2003)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这三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为探讨及界定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但是,外语经济学毕竟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从而也可以断定,外语经济学有它自己的研究范畴。

四、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经济学是个巨大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分工和经济学科的进一步专门化、细分化,新的经济学分支不断出现”。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分支,它旨在把广义的外语(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来研究我国(或包括发展中国家)有限的外语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外语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因为它同样具有经济学的性质,外语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单独的变量,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的经济特性,直接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生产和交换。它的着眼点在于分析外语的价值、效用、费用和效益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外语在我国经济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这一论述是否科学,最起码它为我们开始探讨外语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搭建起了一个可供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平台。

探讨并研究外语经济学自然会有意无意引出外语定义问题,即什么是外语。狭义的外语就是外国语言本身。这里有必要进行说明,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二字,不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外语语言本身,否则,外语经济学就变成了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外语经济学中的“外语” 不仅包括外语语言本身,还包括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的外语活动行为。所以,广义概念则是“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我们之所以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外语”分为狭义的外语和广义的外语,主要是因为日常所说的“外语”与我们的母语――汉语一样就是语言。话虽如此,外语与母语之间还是有根本上的区别(将在本文后面加以叙述)。更为重要的是把“外语”放在经济领域里,“外语”就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了,而是同时涉及到涉外经济活动中从事外语工作的人员以及他们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

外语经济学这个分支是从“外语语言+外语人+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这一特定的侧面对客观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的分工”有助于经济学理论的深化,所以,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外语经济学首先把“外语”因素本身作为形成的现代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专门研究语言本身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规律,研究外语与母语的不同,以及研究外语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外语与母语的根本区别在哪里,这是我们须要解决的问题。这里肯定不是探讨外语与母语之间的形体与结构的不同,而是探讨它们彼此的内涵差异。因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由此可以说,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所以,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而了解语言也必须了解文化。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内涵社会现象的一切,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和物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包含在文化之中。在物资层面,它包括所有与生产和产品有关的东西;在社会关系与结构层面,它包括社会制度、宗教、礼仪、教育、家庭、亲属和语言等;在思想层面,它包括智力、举止、思维方式、信仰、价值和审美观等。而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承载并反映了所有的这些文化层面[3]。因此,我们可以说,汉语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而某一门外语同样也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母语是自然习得,所以我们能够自然掌握母语所包含的一切内涵。而外语是后习得,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即便如此,外语人恐怕也很难达到母语的水平。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是,人们对这两者的掌握永远存在程度上的差别。就语言本身而言,这种差别反映在经济领域就会给涉外经济活动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外语语言的研究在于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区别,研究外语与母语在经济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各自的表述差异。

外语经济学仅仅研究外语这个“主体行为的对象”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在经济活动中的“外语人”和“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因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只要谈到外语,自然就会牵涉到“外语” (包括信息)背后的“外语人”。它不是或明或暗地与“外语人”有关联,而是直接与“外语人” 有关联,并且直接牵涉到“外语人”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外语活动行为”:对人及人生的看法、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等。 因此,对外语人的研究在于在研究涉外经济对外语及外语经济的依存度的前提下,研究对外语及其相关文化的掌握程度、拥有的外语水平以及具有的外语能力。对外语人的外语活动行为的研究在于把外语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涉外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质量的影响。

笔者赞成并采用萨缪尔森和曼昆关于资源配置的研究观点。除了上述分析和研究之外,外语经济学还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外语资源配置。从宏观角度研究,就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国家整体涉外经济中的外语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研究,从而分析外语在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就是对某一企业或某一具体项目进行研究,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外语资源使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涉外经济活动中的某一项目,要选择什么样规模的外语资源、什么程度的外语资源、投入多少外语资源、以及如何配置外语资源才能够达到优化配置,这就是外语资源配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标准,就是少而精地使用外语资源。少而精不仅指资源的储量少,同时也指对满足需求做出贡献的程度,即作为有效的生产力的价值。这里,我们也可以说是有效地使用外语资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分析研究外语在我国涉外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效用、费用、效益及其彼此的相互关系。

经济学界对经济学如何界定主要存在两种主张,一种是“范畴派”,一种是“范式派”。外语经济学是笔者提出来的,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根据外语经济学的特殊性,还是倾向于“范畴派”,也许通过将来进行的大量研究会改弦易辙。但无论倾向于哪一学术流派,关键问题在于能够得以进行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张德富.外语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24).

第9篇:经济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