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转型;思政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17-01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思政教育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日渐式微。从形式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文本教育为主导范式,¨;现僵化和异化现象;从内容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理想化素材为主体,出现虚伪化倾向;从功能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人的规范为主旨,逐渐开始制约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急剧变革和社会转型条件下,要克服传统思政教育的上述问题,必须探讨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转型。
一、思政教育的工具化向人本化价值诉求的转向
工具理性是以计算和预测思维为基础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基本理念,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主见呈现物化态势。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背离了生活化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政治价值,忽视育人功能的发挥,思政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在传统思政教育的文本内,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的培育有所缺位,把思政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政教育的功能开始异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凭借科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教育既不能满足计划条件下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又不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功能逐渐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政教育更加关注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工具性,赚钱的知识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于是,思政教育的内容表现为知识化,越来越远离生活化的场景,知识性德育代替了生活性德育,最终背离人精神自身发展的要求,与人的生活实践越来越脱节。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人身依附逐渐解放,人格独立意识逐渐培育。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要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人本化的转换。思政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责任,创造条件,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开展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只用对思政教育功能取向的认识发生转变,思政教育的模式、形式、内容和目标才真正符合思政教育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二、思政教育的规范化向发展化路径演变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思政教育都是一种反映社会客观需要的教育活动,要求具有规范人的属性和特征。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信念,进而规范人的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根据某一政党的立场、信念和方针,灌输和传授给受教育者,最终达到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传统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国家和政党本位出发,以控制、改造和利用为抓手,是通过对人的控制和改造以培养符合特定阶级和政党所要求的人。
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人,使人生活更美好。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从理论出发、从规范出发,代替本真的现实生活,最终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当社会从物质匮乏时代向过剩转变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减少,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思政教育从规范化向发展化发展演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转型势必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人们常常很难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的解释与妥善的处理。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需要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三、思政教育价值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关键词:社会人员;学分积累;职业教育;终身教育
作者简介:蔡静(1976-),女,重庆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95-02
针对企业和社会人员自身对劳动技能和素质亟待提高的需求,某市电大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教育送到企业中,搭起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劳务人才素质提高需求之间的桥梁。在社会人员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中的引入学分积累的模式,走出一条为某市滨海新区服务,开展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之路。
一、学分积累的提出
(一)问卷调查
2009年8月,我们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人才需求、合作的可能性为题,组织人员走访了区内部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计15家,开展问卷调查。行业涵盖电子电器业、仪器设备制造业、高技术研发以及汽车产业配套业等。
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企业均表示非常急需与本行业对口的,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线务工人员;对于社会人员学历要求,90%的用工企业表示,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要有机结合,课程设置要有较强针对性,在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和应用能力强,有技能,用的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使他们获得相应的学历。在企业走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十方物流有限公司,正在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百年十方”的企业人才建设规划。为此十方公司提出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素质,奠定可靠的人才基础,不断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决策。
(二)学分积累的策划
企业对人才需求说明电大教育服务滨海新区可以大有作为,可以发挥电大学历教育所具有得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一是某市电大滨海学院的学历教育(中专)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同时为学习者设置灵活的学习时间,便于解决外来工的工学矛盾;二是全国电大学分互认,采用单科累进,学分积累的培养方式,使流动性强的外来工得到学习积累能够在全国电大系统互相承认;三是电大网络学习资源丰富,涵盖了学历、非学历、职业技能、心理、法律和生活常识等教育内容,适应外来工学习多样化的需求;四是学费低廉。十方物流有限公司因而最终选择与某市电大滨海学院合作办学。
对十方物流有限公司外来务工学员培养,学院既考虑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又要充分顾及到外来务工学员的学习特点,把学分银行的理念引入到对社会人员的学习规划中。采用学分积累,制定弹性学制方式。
二、学分积累的实施
(一)过程
1.招生录取。既然学校是帮助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用工企业的推荐选拔是社会人员报名学习的前提条件,由企业推荐贡献大的生产一线骨干员工,参加由本企业组织的专业技能考核和某市电大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面向企业公示录取学员。此举充分发挥企业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务工学员的荣誉感。招生录取工作的创新,提高了企业参与支持力度,迈出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
2.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与传统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必须按市场和用工企业的需求来设计专业和课程,如果仅仅采用传统课程是缺少使用价值和生命力的。
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外来务工学员的需要出发首批设置了机电一体化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了教学计划,把企业需要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全部纳入了教学计划。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课程设计包括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程和毕业实践环节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均紧紧围绕企业岗位需求。
在课程评价中,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学分以平时大作业和练习为主的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加权平均的成绩来计核,每门课程实践课程不低于学量的40%。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对于出勤、作业等制定严格要求。这样一来,强化了对学生施行过程管理。
本案某市十方物流有限公司提出,职业道德规范、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港口物流与运输、汽车构造及维护保养、仓储与配送作业、现代港口工作组织等课程希望纳入教学计划。学校考虑到该企业是某市港的物流企业,应该突出港口物流方向的特色,经与企业和教育行政部门反复协商终于出台由市教委通过、企业满意的教学计划。
3.师资资源。本案除教学计划中文化基础课选用传统学校师资外,大胆启用了潜在的师资资源,整合包括滨海新区各领域专家、大型企业的内部讲师、甚至是企业的骨干员工,加入到应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来。按照高校教师任职条例,为他们申报电大教师任课资质。从实践过程中看,他们所传授的实际工作经验是院校师资无法比拟的,也是学习者和企业所急需的。这些师资在完成本案培养策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支持服务:(1)学习信心与辅导支持。电大教学一贯提倡的自主学习模式。而本次与企业合作,经过对外来工入学水平测试分析,发现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多数还是比较薄弱的,如过多强调自主学习,忽视外来务工学员的特点,他们将很难获得学分和完成“学分积累”的。为此本案从实际出发,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模式,如:传统组班学习、混合式学习、案例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行动学习等模式,大幅提升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此外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从帮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入手,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困科目有针对性地重点帮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技巧;(2)学习地点与资源支持。十方物流有限公司从开展企业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出发,创建了职工终身学习教室,利用某市开发区社区学院数字化学习中心学习资源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公司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人一个电子档案,无论是参加公司内的还是公司外的学习与培训全部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公司学习教室为倒班工人24小时提供学习支持。通常在面向社会办学时无法应用的技术在企业内部是可以应用的。如企业的办公系统、企业员工拥有的个人邮箱、终身学习教室的学习系统等等,都在本案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5.学分替换。学分替换是未来学分银行实施的核心环节,本案中高中毕业生参加中专学历班学习,原高中课程可以替换现文化基础课程如数学、语文、英语的课程学分。程序是学生提供已修课程的相关资料(课程名称、课程标准、成绩);由相关专家进行比较并提供学分互认建议,由学校教务部门正式批准。又如学员参加了物流员级以上的职业资格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可以替换中专学历专业基础课模块的课程如“物流学基础”等课程。公司还将职业道德规范、港口物流与运输、现代港口工作组织等课程根据员工工作岗位安排全员培训,参加培训的员工,学习行为和考核结果与学历班的学员一样计学分,给暂时没有机会完成学历教育的社会人员“存学分”。成绩合格换取单科结业证。此项制度减轻了学员的学习负担,促进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课程的互通。实践证明学分互认依据双方课程标准中相同的要求来实现是可行的。
(二)效果
首批82名社会人员,通过学分积累,达到规定的总学分,“支取”了毕业证书。学分积累的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了“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技能人才,企业发展和职工个人获得双赢。进一步打通了外来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通道。2011年对十方物流有限公司回访,首届毕业生中34.6%的学员岗位技能等级得到提升。提升了企业和职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我为“百年十方”献一策活动中,15人“好建议”被公司采纳,并给予奖励。无论什么基础的学生,都力争用最短的学习年限,用学分兑换学历证书,对学生既有“压力”又有“诱惑力”,事实上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对于持续开发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学习型企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一线职工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三、意义和启示
所谓“学分银行”(school credit bank)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信息储存、学分认证管理、学分流通消费、学习信用管理的银行化管理模式。“学分银行”的主要内容为累积学分。学分积累是衡量学生在课程方面经历的发展水平的一种课程评价制度。它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特点是淡化结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淡化学生的分数,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本案学分积累设计以符合企业全员参与,提高职工素质和技能的愿景为基础,加强岗位学习信息、学分积累,完善全员培训三方相结合,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的目的。要求学完一门课经考试合格获得单科结业证书并记录学分;参加技能培训、考证也计算学分,然后按全部应得学分累积。
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程(如本科、专科、中专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弹性学制为外来务工学员提供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学分累积达到学历教育教学计划规定毕业最低学分和最少学习年限,即可兑换学历证书。
十方物流公司外来务工学历教育从策划组织到实施,将国家成人中等学历教育的质量标准和企业的用人标准结合起来,建立了以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计划,是变革教育质量观念的创新。实现了学历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壁垒,从单一走向灵活多样;本案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人员的广泛关注与欢迎,并赢得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
基于某市滨海新区社会人员每年以30%的增长速度递增,目前超过100万且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其中大部分人文化水平偏低。探索社会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培训和行业岗位技能培训的学分制管理及课程模块化管理工作的特点与规律,实践并完善相应的学分管理办法与制度迫在眉睫,建设某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平台,建立终身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学分体系和机制,实现各类终身教育形式之间的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严冰.数字化学习港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新媒体技术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27-01
新媒体是针对传统媒体而言,传统媒体指的是电视、广播、报刊等,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1]。大学生对新事物的接收能力、学习能力非常快,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媒体技术易于接受。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掌握了微信、微博、网上学习等技巧,该技术已经渗透至大学生的生活中。在新媒体背景下,必须强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
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老师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加看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关注度不够,在经济利益、经济成分影响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会产生一定变化,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也会造成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让他们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学校对专业技能教育更加重视,忽略了价值观教育的作用[2]。
(二)教育缺乏针对性
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教育系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了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若在课堂上重复讲解相关内容,便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甚至对该科目的教学失去兴趣。在教育过程中,部分老师未将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育互动性不强,与学生的新观念和思想具有一定冲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挖掘其学习潜能。
二、新媒体背景下强化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要以学生认知方式、知识结构的特征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内容给予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重复、交叉内容的出现,挑选重点内容讲解,提高课堂效率,遵循讲授、讲透、讲深三点原则,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不可过度拘泥于书本知识,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将网络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不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技术能够将学生视野扩大,另一方面,部分非主流东西也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影响,为此,高职院校老师必须将教学投入力度加大,可建设网站,建立校园网络,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3]。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网络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中,对教育软件进行开发,还能够利用QQ群、微信、论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将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
任何科目的教育都不能单纯依靠理论教学,实践教育也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也需注重实践教育,可鼓励学生加入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将专业特色、时代特征充分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四)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学习的热情,学校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宣传核心价值观,将教育与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彰显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能力具有培养作用,可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高度责任感[4]。
(五)学生注重自我修养
高职院校学生要重视自我修养,学生的品行需要在后天培养中形成,高职生必须强化自我修养,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中,重视自我教育,增强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要融入群众、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将自律与道德规范相结合,注重将精神追求、物质追求统一起来。
高职院校学生要重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义务服务活动中,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学生强化自我修养。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强化高职院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为日后高职院校价值观的教育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曹燕宁.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219-220.
[2]乔芬,李洁.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10):46-48.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招生改革
学习型社会,最早是美国学者哈钦斯于1968年提出来的概念。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始产生,并引起各国的重视。所谓学习型社会,就是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促进和保障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社会,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其核心内涵是全民学习、终生学习。就像是坐标上的两个数轴,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从两个维度标示了人们的学习与其生存、发展的关系。学习型社会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学习型社会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需要人们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社会;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的展示,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和财富,从而推进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学习型社会所关注的是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学习型社会中,人是教育学习的中心,是教育学习的基础,也是教育学习的目的,人在教育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习型社会的内在本质要求建立优质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神圣使命。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大学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有需求人群和社区中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大学与企业、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途径和关键力量。
党的以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但到目前为止,仍实行的是全国统一招生制度,招生的决策和理权集中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招生活动的主要管理者、领导者和组织者。招生的基本政策由国家统一制定,凡涉及招生的条例、规定、准则、指示等行政手段,都具有法律效力。高校必须遵照执行,对招收和培养的人数实行指令性计划控制。这种招生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许多弊端。
1 当下成人教育招生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全国成人高考采取全国统一的试卷:以一张试卷衡量具有多种特性的成人的综合素质,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多元性,使许多优秀人才被拒之于高等教育大门以外,忽视了各地区的教育条件差异、教育资源差异、教育质量差异以及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差异。从这一点来讲,各地区的考生在参加入学考试上就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
1.2 全国成人高考录取后入学即进入保险箱,有严进宽出倾向:有的学校将成教的收入视为本单位的第二经济增长点,而教学疏于管理,有的教师上课从不备课,也没有教案,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以至对学生考试的要求只能很宽松,不但破坏了正常的教学规律,也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1.3 统考难以体现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和知识差异:考试内容和形式偏重于普通高考的标准化和客观性,仅靠试卷和考分,不能把一个合格的人才选出来,很难有效地反映成人考生的真实水平。就专科和高起本而言,考试类别和科目与普招基本相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主要依据招生计划和生源状况来划定,不能充分反映成人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特点,也不符合成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4 录取分数线差别较大:教育对于所有人来说应该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权公平的享受教育资源,但同一次参加考试的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的相差很大,使得获取受教育的资格有非常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使多少考生错失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1.5 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在成人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有部分考生投机取巧,为获取一纸文凭,采用办理假身份证,由代考人到成高现场照相等作弊方法参加考试,只要不被查出,基本上都能顺利过关,即使查出来也不会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使得国家级考试的公正公平不能得以彰显。
以上诸多弊病,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如果不加以改革,将大大阻碍我们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前进步伐。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招生制度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革。与此相对,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局部调整已不能满足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改革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2 实行开放式招生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所谓开放式的招生,指的是成人高等教育不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统一招生,而是由高校自主招收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质量实行监控,促进对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对象、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等的全面开放,让高校在竞争中创造自己的教育质量品牌,以这样模式发展我国的成人教育,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
2.1 有利于提高招生吸引力,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稳定: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类办学类型生源争夺异常激烈。主要原因有:一是普通高考放宽了对考生年龄限制,加上近年来快速扩大招收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生;二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三是电大免试入学,招收注册视听生;四是各种民办高校的大量涌现;五是网络学院和远程教育网上大学悄然兴起等等。各种高等教育形式利用合法的手段,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和较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来提高办学吸引力。突出办学的开放性,吸纳了大量原本走成人高考之路的生源。相比之下,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受国家招生政策#学校管理体制和内部机制改革的限制,招生吸引力明显下降,生源出现危机,计划控制已失去意义。试行开放式招生制度,能充分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与同类办学形式的竞争力。
2.2 有利于成人多样性学习需求,推进终身教育,朝学习型社会迈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加入WTO后教育领域的开放,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主体导向,并做出相应调整。应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以满足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入学需求为出发点。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开放式招生制度,便于吸收社会各种人才入学,利用闲暇时间学习的、边工作边学习的、工作一段时间后继续再接受教育的、只要具有同等学力,都可以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学制年限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开放招生将生源扩大到全社会,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待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扩大就业机会,以服务社会、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最最大程度满足现代成人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学习的需求,促进全民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从真正意义上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逐步向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拉近,逐步向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方向迈进,将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目前主要实施的适龄教育向“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过渡,为进入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2.3 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要有跳出教育办教育的思路,成人高校应通过开放招生,充分利用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可以承担起教育大量社会青年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积极向上的社会理念、主动负责的公民态度的任务,可以通过对文化知识的不断传承把科技教育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机制。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招生制度的刻板僵化以及大多数人对高等教育的不了解,尚有很多人不能进入高校学习,提高素质。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更是资源紧缺。如何有效地盘活成人高等教育资源,促使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大部分是20-30岁的年轻人,对学习的需求特别旺盛,成人高校应为其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人高校应成为大量青年技能培训、知识学习、改变命运的平台,成人教育要发挥其办学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应更敏锐地感觉出当地社会的需求变化并作出反应,把成人招生优势挖掘体现出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实行开放式招生的设想和思考
3.1 要调整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取消政府指令性招生计划:要从国家办教育高度集中管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尽快建立和完善基于我国国情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成人高等教育的开放体系和运行机制。成人高等教育应定位于:社会需要什么人才,人们需要什么新的知识技术,成人高等教育就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此才能有发展。同属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范畴的:函授教育、电大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应对这些类型的办学体制进行整合,将其看作是成人教育的不同学习形式,应统一归并到为成人高等教育,由具备一定资质的高校统一招生,统一管理。而最带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性质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逐步将成人学历教育招生管理权限由政府转入办学主体高校,政府进行宏观评估、检查、监督,其招生计划的管理应逐步取消政府指令性招生计划,改由成人学历教育办学主体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的可能。自主确定招生计划,自主确定招生专业,自主确定和调整各专业之间招生计划,自主根据学科专业性质和成人学生求学的实际转换专业等等。
3.2 要建立成人高校自主招生的录取机制,取消统一考试的招生方式:取消全国成人招生统一考试,实行“宽进严出”的开放式招生政策。凡是成人公民,不管年龄、不问户籍、只要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并自愿要求入学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我们都应该尽量给予提供学习的机会。努力实现教育均等的具体做法是放开入学条件,简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入学手续,实行开放性的报名、审核、注册办法;实行真正的没有固定学制的学分制,不拘于固定的学习年限对无法坚持学习的学生,允许中途离校,一旦想回校继续学习时,原来获得的学分仍然有效;入学时间、学习形式、学习专业、课程安排根据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学校根据所报专业进行面试或入学水平测试和资格审核后录取。这样具有高中学历或同等学习能力的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进入成人高校专科阶段或直接进入高起本,在职人员在水平相当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认可和转换。在知识的创新与发展的激烈冲击中,这样的招生方式可以使每个人凭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断地甚至周而复始地学习,接受教育。
3.3 要建立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注重实用能力的考查:从社会发展需要看,科学发展的分化和综合趋势需要不同类型与层次的人才。这种分化和综合在成人高校的不同类型和专业设置上已得到充分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要求学校依据多样化的标准来选择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成人高教多样化选才的需要,其次,根据个体智能和素质发展的优势领域的差异设置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标准,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的科学性。而检测不同智能和素质,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应用多样化的水平测试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不同优势领域,以便在以后的教育中促使个体的优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多样化的入学水平测试的目的在于识别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为以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供基础。因为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的限制,也不排除通过水平测试,对个别考生进行淘汰,但测试的这种功能仅居于次要位置。入学考试的分流功能应由教学过程来承担,在教学中实现优胜劣汰,这就克服了考试评价单一、僵化的弊端,也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为了加强对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活动的管理,规范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中介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北京市劳务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市政府1991年第3号令)的有关规定,现对职业介绍服务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下简称新闻媒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经市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核定有开展招工、招聘洽谈业务的)租用社会公共场所、为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组织举办大中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活动、通过新闻媒介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的,必须经市劳动局审核批准。
二、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到市劳动局办理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和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审批手续时,须持以下证件和材料:
1、《北京市职业介绍许可证》副本;
2、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的报告;
3、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一式二份);
4、职业介绍服务机构介绍信和办事人员身份证。
三、各级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向社会的举办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信息,经市劳动局核准并加盖“北京市劳动局招工招聘交流洽谈会广告审核专用章”后,方可通过新闻媒介。
四、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在本单位场所内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定期举办的招工招聘交流洽谈日活动,需通过新闻媒介广告信息的,可持《北京市职业介绍许可证》到有关新闻单位的广告经办部门,直接办理广告的有关手续。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智能时代正在构筑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立体化环境,重塑和勾勒传媒行业的未来生态图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媒教育急需重新审视专业定位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专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催生和倡导的新型教学形态,其教学理念的前沿性、教学工具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交互式正在引发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传媒专业建设需与时俱进,与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实践的进步相适应和匹配,运用智慧教育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打破传媒专业发展桎梏并助力传媒专业学科再造、教学创新、师资专业和人才优化。
一、智慧教育的产生与运用
“智慧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其核心旨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让万事万物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支持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进入2020年,5G技术开始全面运用,其迅捷的速度、强大的容量、极致的体验为智能化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运作基础,智能时代赋能智慧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智慧教育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智慧教育工具的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提高智能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二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实现智慧教育过程的交互与渗透;三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四是智慧教育策略的实施。包括宏观的教育制度策略和微观的教学环节策略两个方面。
二、智慧教育运用于传媒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新文科时代,传媒教育应真正践行新闻观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科技前沿动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实现传媒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传媒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
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是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集中体现,是对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开创,是对国家传媒教育“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同时,伴随着传媒行业的裂变和升级,智慧教育的精准教学模式实现与新兴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构建传媒专业智能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有助于传媒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变革,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更新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智能教育新范式。
(三)优化传媒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教育有利于激活教师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基于传媒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智慧教育模式下的传媒教师将获得极大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吸纳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第二,传媒行业一线教师,丰富实践教学;第三,经过培训和调整的传媒专业教师。
(四)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能够深度实践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媒专业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培养既懂传媒业发展规律又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传媒人才。
三、智能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传媒专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智慧教育是实现传媒专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传媒专业从传统教学到智慧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媒类专业智慧教育系统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模式、专业资源构成、专业运作效率三个层面。
(一)智慧教育层次机制:革新传媒专业结构模式
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教育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教育的宏观层次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教育体系总体结构的集中体现;教育的中观层次是从学校职能组织入手,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管控;教育的微观层次是将宏观的共性要求和中观的个性要求有机融合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媒专业结构革新以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为准则,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理解传媒专业改革背景,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注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思路,挂钩传媒专业行业发展现实,依托智慧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模式及教育系统,囿于外部环境—学校组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维交互,生成和建立传媒专业智慧管理和多重机制。
(二)智慧教育形式机制:调整传媒专业资源构成
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是从教育形式的角度探索教学活动各要素间的资源构成。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资源构成,智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在线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在“智慧+”背景下,智慧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感知、管理和控制,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平面、静态、单一场景转换为立体、生动、多维的交互呈示;[2]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资源构成,例如应用较为深广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从本质而言,这类课程是在原有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和调整;最后,是师资力量的构成,让行业资深从业者走进校园,加强学术型师资与业界师资相融合,实现师资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图1传媒专业智慧教育形式机制智能时代使传统传媒专业教育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孤岛等壁垒日益凸显,专业资源构成混乱与异化。传媒专业建设需从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着手,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层面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和融合。线下物理教学环境与线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实现教学环境的重构;学术型师资和传媒业界师资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元化呈现。最终,提升传媒教育服务品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堰塞湖,实现传媒教育机制的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三)智慧教育功能机制: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
传统的教育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机制效率低下且缺乏适应能力等问题,条分缕析的标准化流程和按部就班的机械化运作远离了智慧教育的场域。智慧教育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行政化、程式化走向弹性化、自发化,激发教育活动和热情。激励机制调动教育主客体积极性,是推进教育进程的基本保证;制约机制是教育体系各部门间的分权和制衡,为教育运行提供自由环境;保障机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育经费、技术设备等物质保障。二是学校观念、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传媒专业应发挥智慧教育功能机制的效用,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首先,运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具备连续反馈、及时改进和形成激励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与学的活力和弹性;其次,传媒专业具有高度开放性、实战性等特征,组织机构应遵循传媒专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其改革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联系,投入资金支持,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对话和合作,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深耕智慧教育文化赋能。如图2所示。
四、智能时代背景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坚守学科立命之本,遵循专业发展逻辑和旨趣;另一方面需以行业动向为依托,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其构建路径如下。
(一)运用智慧平台,架构跨界与融合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
智慧平台是集成智慧教学终端和学习工具的综合学习设备,具有支持数据分析的泛在网络连接系统和汇聚多方资源的全面向交互能力。[3]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智慧平台形式多样,包含在线课程课、拓展资源、教辅材料、测试题库动画教学工具等。智慧平台横向可以打通学科专业各领域资源,建设完整资源库;纵向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各个成员,将教学过程完美串联。传媒专业需要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新架构。通过智慧资源平台渗透数学、哲学、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传媒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媒专业由工业化走入智能化。同时,实现教师对传媒专业优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呈现和分享,优化学习过程完善学生深度学习体系。
(二)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化立体化传媒专业学习空间
智慧教室,是顺应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求用于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包括标准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等形式和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等形式,每种形式的智慧教室各有优势(如图3)。智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其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征,体现服务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价值需通过对具体学习过程的支持来体现。总而言之,智慧教室应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实施学习活动。[4]图3智慧教室的类型按照智慧学习空间的构成形式,传媒专业学习空间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一是建立传媒教学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智慧教室的参与感和实践导向有利于传媒创新创业课程的展开,例如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二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山东大学“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是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对传媒实验教学全媒体化、平台化、信息化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智慧教育服务,搭建综合性个性化传媒专业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智慧教育服务一方面要能通过联接教学社群、知识库和学情分析等方式接受学习者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演进;另一方面要依托智慧教育云,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智慧教育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如图4所示。传统传媒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与学的断层,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教学核心匹配序列去引导和促进教与学的投入产出效果。针对此,传媒专业应通过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第一,智能教育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便于学生即时进行学习诊断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案;第二,通过教学社群划分课程主线,确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赛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社群模块,与学习者学习社群对接,以作品或成果为产出标准,与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匹配;第三,借助智慧服务建立传媒专业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实体融合、跨媒体计算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媒体知识图谱,精准构筑每位学生的学习场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传媒教育要以智慧教育的运行规律为基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融合多学科、投入新设备建设学习和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运用智慧教育模式从机制的理论建设和路径的实际运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机制的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媒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路径的实际运作是新时代探求传媒专业教育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其最终归旨是打造国家一流传媒专业,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技能型传媒人才[6]。
参考文献:
[1]飞鹏,汤京淑.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评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9).
[2]罗生全,王素月.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0(01).
[3]胡钦太,郑凯,胡小勇,林南晖.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4]景玉慧,沈书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及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5]徐晶晶,田阳,高步云,庄榕霞,杨澜.智慧教室中基于学习体验的学习者满意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9).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49-03
当今,新一轮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动着教师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做一名智慧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生成并发展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实践智慧,因此,教师实践智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意义的课题,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生成教师实践智慧也逐渐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实践智慧的研究程度稍浅,时间稍晚。虽然早在20世纪末,郭金平、袁祖社就从哲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论述了实践智慧,但却并没有从教育领域论述实践智慧,也没有将实践智慧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才逐渐积累了一些成果。
(一)研究背景
第一,学术期刊。2003年,芳的《论教师的实践智慧》揭开了教师实践智慧的神秘面纱,这也是国内最早论述教师实践智慧的专门性学术论文。截至2015年6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教师实践智慧为搜索主题词的文章有92篇,其中,专门性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学术期刊文章2篇。这92篇文章大部分以一般性理论论述为主,结合具体学科的研究较少。
第二,著作或著作章节。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专门性著作有范国睿的《诗意的追求――教师实践智慧案例引导》、邓友超的《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以及舒尔曼著、王艳玲译的《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同时,姜勇等著的《教师自主发展及其内在机制》和王守恒等著的《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都提到了教师实践智慧。但是这些著作年份都较早,知识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观点并没有被采纳进长。
第三,学位论文。博士论文有以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为代表的文章,共5篇;硕士论文有以郑苗苗《论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代表的文章,共12篇。在17篇研究教师实践智慧的博士和硕士论文中,专门性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文章的数量很少,仅为2篇。
虽然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著作、文章不断增多,也近百余篇,但基本上是重复性的研究,真正有创意的研究寥寥无几。目前,就思想政治课来说,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文章只有3篇,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王荣华的硕士论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李宏昌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师实践智慧问题及对策研究》和苗田的期刊论文《新时期培育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的基本策略》。无论是对教师实践智慧还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研究,都主要涉及含义、特点和生成。
(二)关于含义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知识能力说。李斌、赵瑞情和范国睿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第二,认识体验说。张兴峰和王素梅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和体验。第三,综合素质说。许占全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生成和体现。由此可见,对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实践智慧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翻译而来的,被汉译为“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或“明智”。因此,这个命题必定会引出不同角度的讨论。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教师实践智慧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很好地体现出了教师实践智慧是知识、能力、德性的统一,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三)关于特点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特点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生成性。教师实践智慧产生于教师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在应对这些动态的突发事件中使实践智慧得到提升。第二,缄默性。实践智慧往往是一种瞬时间的直觉反应,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的,具有明显的不可言传性。但席梅红却对此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她认为“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但它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可观察、可转述和可言传的”[1]。第三,个体独特性。教师的实践智慧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等的差异,对教学的感悟也会有种种不同,再与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相结合,往往会形成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实践智慧”[2]。其实,教师实践智慧的特点远不止这些,还有实践性、德育性等。虽然这些特点并未在学术界达成统一认识,但也是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所以,纵观现有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一些学者对教师实践智慧特点的研究还是有些片面的。
(四)关于生成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四个观点:第一,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实践智慧的获得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和相互影响”[3],实践智慧的生成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在理论知识的升华中发展实践智慧,积极促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为实践智慧。第二,教师的个体自我反思。王恩惠认为“只有将实践性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并在教师头脑中得以重新建构,这样才能在教学情境中发挥其教育学上的意义,完成知识向智慧的提升,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策略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4]。第三,加强教师合作。 “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是这个人所属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的一种表现,个人的智慧是该共同体文化的实践的产物”[5]。第四,通过课堂实践检验。教师生成和积累的实践智慧究竟是否科学、准确,这需要课堂实践来检验,因为“教学过程可以预设,但教学过程的展开却并非完全依照预定的教案”[6]。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实践智慧来及时感知和处理教学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分析,通过对国内教育领域对教师实践智慧文章的研究,笔者发现普遍存在如下四个问题:第一,对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界定未达到统一认识;第二,对教师实践智慧的重复性、无用性研究文章太多;第三,缺乏对教师实践智慧和思想政治课之间的整合研究;第四,对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理论论述较多,但对实践方法的论述较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学者和教师要专注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只有回归到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把握实践智慧的内涵和外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到的国外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资料大多是关于实践智慧的研究,并没有对教师实践智慧方面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实践智慧的含义、内容和生成三个方面进行。
(一)关于含义的研究
西方实践哲学传统源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一种反思性智慧。同时,其他学者对实践智慧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以奥迪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是“真实的、伴随着理的能力状态”,强调实践智慧的介理性;以里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它就是对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邓恩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是对人类有益的道德品性。综上分析,外国学者对实践智慧研究多倾向于一个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概念,虽然后来延伸至人类的实践智慧,但并未延伸至教育学领域,也没有专门地探讨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成为国外研究领域的一大憾事。
(二)关于内容的研究
对实践智慧内容的研究也为分三个观点:第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考虑的乃是对人的整个生活有益的事;实践智慧不只是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7]。所以,他主张生活实际就是实践智慧的内容,而且是生活实际中对人类有意义的事。第二,邓恩认为,实践智慧是使人走向真善美的行动倾向,这种倾向让人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是技术倾向所不具备的道德意识。第三,舒尔曼认为,实践智慧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化。因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性的智慧工作”[8],“教师教育必须转变,从知识论的培养观转向实践智慧的培养观”[9],这种观点更倾向于“慎思”的生成与发展。
(三)关于生成的研究
国外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通过“教育叙事”,这种观点强调教师个体的反思。康内利和柯兰迪宁主张教师通过写日志、传记等方式进行单独的个体反思,或经过教师间会谈、参与观察等方式后再进行反思。第二,通过“合作的自传”,这种观点强调教师间的合作。巴特和雷蒙德主张一组教师先对工作的背景、使用的课程、教育理论等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然后进行组内批判性的评论,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来生成实践智慧。可见,国外学者对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各执己见的。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语言表达对于教师反思的重要作用,并以某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媒介来设计教师活动。
综上分析,国外对实践智慧的含义、内容和生成都是未达成一致观点的,这给深入地研究实践智慧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没有矛盾就不会发展,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会不断产生出更多、更新的观点,并最终会剖析出其本质。同时,这也正是我国学者需要深思之处。因为我国学者的观点大都相同,真正有建树的文章较少。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不需要重复性研究,而需要实践性、创新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席梅红.论教师实践智慧的可言传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75.
[2] 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34.
[3] 杨燕燕.培养实践智慧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4):40.
[4] 王恩惠.蔡培菊.试论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J].教育科学论坛,2009(9):38.
[5] 许占权.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7(8):8-10.
[6] 朱丽.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与提升[J].当代教育科学,2008(12):9.
[7] 转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4.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37-02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了众多的高新科技,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许多的计算机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等。目前我国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及管理理念,认真规划校园资源及环境,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建设智慧化校园也就成了各高职院校讨论的重点内容。
1智慧化校园
智慧化校园是指在现如今信息化的背景下,使环境、设备、社会及人相结合,从而构成的数字化的校园系统。智慧化校园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以信息化平台为交流,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与管理。从技术方面分析智慧化校园,其主要是结合感应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系统及学习系统相结合,从而创建的具有实时性、快捷性、智能型的高职院校。
建设智慧化校园,主要是以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构成,比如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主要是实现专业教学活动,而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则是建立教育平台及校园感知系统。以这三个技术为支撑点,高职院校才可以迈向信息化及智慧化的方向发展。【1】
智慧化校园与信息化校园是有一定的本质区别的,信息化校园主要是以信息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主,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系列的资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智慧化校园则不同,它是以数据信息为依据,它的功能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化教学,还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及信息评价等等,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校园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构建集学生学习、探索、实时追踪及智能评价为一体的智慧化系统,教师可以利用此结合学生的个性、学习创建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进程,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具备综合素养。【2】
2 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特点
创建高职院校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所以与其他本科院校有所区别,这就使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具有个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使学生具有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为主,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技术及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建设人才、生产人才及服务人才等,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具有实用型及针对型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各部门的管理设置都较为简单,所以与本院校的智慧化校园具有一定的本质区别。在高职院校中的智慧化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资源共享等问题是尤为重要的。那么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就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基础,打造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高职院校。那么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2.1具有校企合作的特点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互动合作的特点,在高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就要为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使系统培养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学校与社会企业相互合作,能够有效体现出智慧化校园的特点,还能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开展效率。在校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实习教学,实现了高职院校专业化教学的目标,同时企业在此过程中还能吸纳更多的人才,一举两得,有效促进了校园和企业双方的合作进程。高职智慧化校园与企业相互合作,开辟了高职院校的另一发展途径,也为学生的就业教育提供了另一发展空间。【3】
2.2具有网络互通的特点
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在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具有网络互通的特性。在构建教学与管理的系统中,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的连接创造了信息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入通讯技术,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在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后,高职院校中的信息管理工作实现了高速传输功能,也促进了智能化校园的网络建设。在此基础上,智能化校园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效提高了校园数据信息之间的网络互通性。为了能够使智慧化校园的网络互通性更加稳定,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复,提高智慧化校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2.3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
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在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下,还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智慧化校园能够以原有数据信息内容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建模处理,然后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全面总结,然后引入全新的信息,丰富了校园文化的信息内容。另外,智慧化校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信息进行预测,以网络智能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丰富了校园文献信息,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使高校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能够更具针对性,体现了智慧化校园的智能化特点。【5】
3 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时候,有一大部分的生并没有感觉到与普通校园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只重视建设,没有对其合理的应用,这才使得信息化校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智慧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使教学环境、校园环境、校园管理、图书管理等等都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今后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优化教学环境
随着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开展,教学环境也会得到全面优化。在今后,智能化的高职教学将会变为虚拟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中,使用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取学生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对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教W方式及作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率的专业教学课堂。【6】
3.2 构建智慧化校园云系统
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为主,今后的智慧化校园将会实现云模式校园系统,这也是目前智慧化校园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校园云模式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以智慧化校园为基础,从而丰富数据信息,促进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及管理服务的开展步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进现代化的社会建设工程的开展。在智慧化校园中构建中,云模式系统的构建是其发展的需求,在网络化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智慧化校园必然会有飞跃的进步,也为云模式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3.3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
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也是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发展趋势,那么首先就要构建智慧校园平台。在虚拟化教学环境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教学服务将会全部以数据应用的形式呈现,教师能够在其服务平台中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其服务平台中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的建设要以应用教学软件为基础开展。教学软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原本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学生也可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不仅仅是智慧化校园的发展趋势,还是我国高职院校资源整合的发展特点,在教学资源及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也会不断深入及丰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7】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描述,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不仅重要,而且其过程非常复杂。高职智慧化校园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正在发展及摸索的阶段,需要高职院校对其重视,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及理念,对其创新和完善,以促进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沈光美.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的特点与趋势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
[2] 刘斌.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2(22):29-30.
[3] 朱迅,杨丽波.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和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24-26.
[4] 鲁波.高等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趋势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6):84-85.
[5] 赖建书.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及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4).
石笋街小学是在科研中崛起的学校。1985年,就开始了一系列课题研究且获得了全国、省、市奖,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充分肯定。为学校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对教育本质探求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对教育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随之而来教师职业倦怠感问题的凸现,迫切需要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机智、灵活的驾驭课堂,巧妙地处理教育问题,从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善于、乐于、享受工作,在工作中彰显魅力。基于此,石笋人又开始了《提升教师教育智慧有效策略》研究的探寻之路……
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智慧的教师,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课题研究以教师为研究对象,每一位教师既是参研者也是被研究者,研究活动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始终,教师的科研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现。教师需要自主学习与思考,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比课程内容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在不断地总结提升中生成教育教学智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实质性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让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智慧学生。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持续地发展。
智慧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目标和永恒追求,智慧型教师是教育智慧的主要承载者和体现者。以智慧来定位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形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何谓智慧?《现代汉语词典》云:“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辞海》云:“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学者论述:所谓智慧,一是“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识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甚至也不只是心理学概念中的智商,它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之于教育,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所以,我们倾向于把智慧定义为:“个体在一定背景下所具有的洞察、领悟和判断事物的一种成熟完善的心智思维品质。”
叶澜教授:“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叶澜教授对于教育智慧的解释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和深刻的。教育智慧不仅是教师的能力、智力和魄力,更是教师享受工作乐趣,体验人生价值的源泉。
追寻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期望通过课题研究的推动,“建设学习型学校,构建魅力型课堂,造就智慧型教师,培养发展型学生,营造一个家长更满意、学生更喜欢、教师更留恋、同行更羡慕、领导更信任的知名学校。”让学生的生命在学校里得到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家长的生命在学校里得到永世的延伸和传承,教师的生命在学校里得到绵绵的提升和激扬……这是全校教师的共同愿景。在教师的发展上,秉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挖掘潜力、追求生命发展最大值”的办学思想,
“蓄势练内功”,不断提升自我,练就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终身学习意愿,努力做善于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智慧型教师。学生发展上,在“启迪智慧、发展双手、滋润生命”为核心理念的智慧教育下,潜心于本课题的研究,以智慧德育、智慧管理和智慧课堂三根支柱为实施途径和措施,培养具有石笋气质的少年。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探索构建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基本策略,全方位、多元化地进行研究、修正,日臻完善。
首先,统一管理,专设机构把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凸显研究成效
成立的“教师发展研究所”,由六大版块组成:“道路方向标”始终站在前沿领航,一是教师发展研究所结合学习、教学、育人中的问题导航教师教育科研,用专业的理论引领让教师不断更新并获得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二是聘请专家、名师讲学,让每一位教师在最直观最前沿的教学理论中成长,提升自我。“缤纷网络”中,搭建网络活动小组,让网络为现代化的教学服务。“魅力课堂”研究组把理想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境界:有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魅力的课堂教学,以此提升教师教育智慧。“心灵雅舍”搭建心灵对话平台,倡导教师勤学善思,记录自己工作中的感动和幸福。“读书沙龙”是老师们贮备精神食粮,提升文化内涵的场所。在这里,老师们读书、提笔,分享雅趣,体会育人的最高境界,采撷耐人寻味的点点滴滴。“阳光地带”将生命的阳光洒向每一位教师:到大自然中去,登山赏景,锻炼之余怡情养性;多彩的晚会,全民动员,尽显个性魅力;团队培训,挑战自我,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其次,建构培养模式,练教育智慧
两年来,我们通过实践、探索,建构起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练就教育智慧的管理模式,即:以教师发展研究所为依托,基于学校,校长负责,教师自治,定期研培,形式多样,活动为主,实践出智慧的管理模式;构建起了自主学习、专家导航、小组研讨,个体实践,总结反思,回炉反复,跟踪研究的智慧提升模式。具体做法是:
1.学习教育理论,优化知识结构。利用校园网刊登国内外教育研究有关资料,推荐教育教学的热点书籍,要求选读与必读结合,同时派老师外出学习、考察,拓展视野。
2.加强组织建设,搭建对话平台。学校以《提升教师教育智慧有效策略》为龙头课题,教研组校本研修开展的课题,教师独立承担的课题都与学校课题一脉相承。这样,全校的教育科研也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产生了强劲的合力。目前为止,不同学科、年段子课题共计19个。研究过程中总课题组派主研人员到各子课题研究小组指导研究,开展小型研讨活动。科研QQ群。“半亩田”,及时反映学校子课题研究动态,共享资源,推广经验,实现了跨学科、跨年级的大学习。
3.提倡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为了促进教师反思,要求教师写课堂教学的“1+1”课后反思,每月教育故事,定期进行交流与评比。
4.分层培训,有效促进教师发展。
(1)新教师培训
面对面谈话,激发工作激情,引导其做好职业规划。
推行“师徒结对”的传帮带的活动,
(2)骨干教师培训
形成教学风格,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3)全员培训
针对课题研究中种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问题,学校倡导教师自主革新,充分享受教学和管理的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教育理论与方法有更大的舞台去交流、分享。让大家在听课中、研讨交流中、思考现象中、网上论坛中学习,形成乐于进取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动力。
第三,建立制度,保障研究
制度是推进研究有效、持续的保障。结合课题研究实际,制订了课题管理制度,保证了研究落到实处,做规范、科学、务实的教育研究。
第四,探索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发展
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实行积分考评办法,对参研提升快、成绩显著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外出学习、考察、培训、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奖励,确保教育智慧提升持续发展,参研工作有序进行。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学校初步形成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智慧提升的思想观念,基本解决了开启、丰富和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思想认识及策略问题;较好地开发和利用了学校资源,探索出提升教师教育智慧的相关教育规律;促进了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变革,为教师的智慧培养创设了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了教师主动发展的氛围;助推了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变革了学生学习方式,启迪智慧型学生的培养。学校科研氛围浓厚了,教师科研意识增强了,老师纷纷申请加入课题研究。其间,教师在国家、省、市、校各级立项课题22个,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交流、获奖文章30余篇,收到教师读书笔记100余本,教学反思、教育叙事200余篇。多位教师评为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多位教师评为省、市优秀教师,学校教师自编校刊《和风》两期。现学校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学校多项工作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华西都市报》撰文称石笋街小学为“最牛”的学校,今年九月我校被列为成都市政府首批“优质教育集团”。
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就如是一条通往城市公园或风光无限的奇峰幽谷的道路。通过它,每个人都能在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人生岁月里,享受到生活的温馨。推开智慧之门,清风慢慢融化在教师与孩子的心海中,沐浴着阳光,感受着快乐,享受着幸福。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辞典[Z]
3.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
4.裴跃进.教师教育智慧内涵构成初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