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面设计主要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面设计专业是现在许多中职中专学校都开设的专业,首先因为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所以相对来说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比其他专业多。其次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必经过系统的造型和色彩训练,通过掌握相关的平面设计软件就可以进入到平面设计行业中,所以相对来说学生入行比较容易。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名片设计、画册设计等领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网页设计、UI设计也算是平面设计的新领域。
现有的中职中专学校所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由于受到课时和学生素质的制约,往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基础课课时不够
设计基础课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必修课,包括素描、色彩、图案、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等。这些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思维、审美能力的课程,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由这些课程打下的基础往往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在今后的从业道路上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的关键。即使是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这些课程也是不应该省略掉的。
而现有的学校大部分对平面设计有比较片面的认识,认为现在平面设计可以不用学习设计基础课了,所以对基础课不够重视,安排的课时较少,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也是非常危险的。
二、计算机操作课体系构建不完整
平面设计的应用范围广泛,应用软件也多种多样,现今主流的平面设计软件主要有ADOBE公司出品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主要用于对位图图像的修改及图像的合成;ILLUSTRATOR,主要用于对矢量图的创作和修改。INDESIGN,主要用于对书籍和画册的排版,这三种软件构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平面设计领域,是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并且各个软件之间有很好的兼容性。
而在许多学校中,针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软件课只开设了PHOTOSHOP,另两个软件安排课时很少,或者根本就不安排。这样的课程体系就造成了学生所学的技能结构不完整,不能掌握专业领域中的全部应用软件,那么在将来的就业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限制。
三、现有课程学习不够深入
要能熟练应用一种软件,就要有充分的时间去不断的做练习。这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充足的课时。而许多学校现有练习课时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练习需要。由于课时安排少,又缺乏相应的指导,所以学生在学完某个软件之后,由于没有练习的时间,所以很快就会忘记该软件的操作。所以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得不再进入社会的培训机构去重复学习相关的软件,才能达到行业要求的水平。
四、缺少有针对性的等级证书考试
现今的各行业都有相应的资格准入制度,要想进入一个行业,首先就要有能代表这个行业水准的资格证书,以证明具备了进入这个行业的某种技能。中专教育是技能教育,取得某种技能资格证书代表学生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更是就业所必须的。
大部分学校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考试,学生毕业时拿着计算机操作员的技能证书去应聘平面设计的工作,用人单位不仅会质疑学生的技能,也会质疑学校的专业程度。
五、缺少与平面设计相关的实践课程
中专学生的优势在于熟练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用人单位也希望找到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员工。根据这种需求,学校应该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理论之后,安排实践课,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有最基本的实践经验。
这些实践课的内容包括对纸张的认识、对印刷流程的了解和掌握、对喷绘的操作等等。
六、缺少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掌握技能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强调技能的重要,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提升,那么这种教育也是不全面的。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即使有再出色的专业技能,也不能有很好的发展。
中专的课程安排往往重视了技能课程的安排,轻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也就偏离了育人的教育本质。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道德品质良好,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才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平面设计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对从业人员有一些最基本的专业上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素质,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根据对设计公司的调研发现,经营比较正规的公司,对从业人员都会有一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1.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2.二、具有一定的设计思维
3.能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相关软件
4.掌握基本的印刷知识
5.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是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在设计公司中,一个项目是由一个小组来合作完成的,这就要求小组里的每个人都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更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客户的想法和要求为自己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有别于表现自我意识的纯艺术创作的。
从以上的分析看,学校如果要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平面设计从业人员,就一定要整合课程设置,使之更适合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那么该如何构建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呢?
首先合理的平面设计课程应该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
人文素质培养课程除了学校的日常德育课程外,还应该安排可以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等课程。
而专业技能又应该包括三大部分:
首先是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专业基础课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专业设计课包括针对不同专业的设计思维课程例如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名片设计、海报设计、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等。
其次是计算机操作课程,平面设计领域必须掌握的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三大常用平面设计软件。
随着高校平面设计专业的不断扩招,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炒现饭”现象,整体结构有待提高,很少涉及该学科的新知识、新理念。因此,若要增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必须以专业课题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基础和动力。目前,我国高校平面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Photoshop和CorelDRAW两种操作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种软件能够处理一些简单的设计方案和图片,但由于缺乏课题实践经验,因此,在面对实际问题时无法熟练运用平面设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妥善处理,这显然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当鼓励平面设计专业师生多申请、研究相关课题,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了解平面设计专业的最新资讯和科研内容,进而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自身的专业创新能力。
二、调整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
若要保证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获取充足的专业知识,就必须及时调整平面设计的课程体系。在平面设计教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合理设置激发创新思维的训练课程,可以有效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保障。当然,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仅仅完善课程设置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贯穿创新理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每门课程对学生的培养角度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协调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趋于多样化,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进而提高学生在平面设计中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学习兴趣
创新首先起源于人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平面设计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育模式。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要着眼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加工者,充分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授课模式。而要改进教学模式,就要充分考虑时代需求,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趋于形象化和直观化。教师可以在平面设计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宽松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用PPT展示平面设计制作的广告宣传、门面招牌、包装设计等内容。并利用RST电脑软件,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平面设计的问题与过程,进而自觉提高学习兴趣。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
平面设计教学不仅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还拥有独特地学科交叉性。平面设计不仅属于狭义上的“设计”范畴,还涉及到文化发展、社会经济等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因此,目前许多主流设计院校已经将“跨学科”视为平面设计教学的主要战略,因此,我国平面设计教育若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打破单一的课程体系,拓展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寻找设计灵感,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创作理念。
五、关注学生的创新心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平面设计课程 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27-01
高职院校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是当前实践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化教学要求使用实践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理念,同时也是高校现代化教育水平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深化,新的教育形式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在平面设计方向如果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如果采取一味的按部就班,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为了加快平面设计类专业的体制的改革,必须要脱离以往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对课程改革的思路不断创新,培养适应新型社会需求的平面设计人才。
平面设计教学项目是建立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是高职院校在平面设计、动漫、文艺等专业方向进行的一项基本学习实践活动,传统课程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发挥的实践过程,本文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项目化教学方式与平面教学课程设计相结合,对现代高职院校的平面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的项目化教学现状
由于项目化教学过程需要把学生当做是教学任务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环境具有较高的要求。
平面设计教学模式是在项目应用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对教学任务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在教学指标下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情况进行分析。但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从开始扩招以来,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而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一般采用小班授课方式,根据学生设计理念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组研究讨论,但以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来看,平面设计学科的教师数量明显不足,即使教师在开展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也只能兼顾小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无法对平面设计的思维模式以及设计理念具有实践性想法。
除了教师资源的短缺之外,由于项目化教学需要具体的操作和实践环境,就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硬件发展状况来说,还无法达到项目化教学的标准要求,平面设计实验室的建设匮乏,平面设计训练的设施器材不够健全,即使在一些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中,由于没有对平面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具体指导标准,在企业项目的制作过程中会与所学知识产生脱节,无法模拟真实的生产制作环境对项目教学进行具体的实践。
另外,在开设项目化平面设计教学标准的高职院校中,对于项目化教学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学生不是参与实践的主体,虽然教学活动完全建立在模拟项目生产的环境之中,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成为项目实践的主体作用。在某些方面,平面设计教学甚至过于形式化,一切项目实践的过程步骤都已经拟定完成,教师以及相关资料对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阐述过于全面,因此很难达到平面设计教学中“启发式”引导,不利于学生项目实践独立性的养成。
平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课程形态,平面设计理念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设计理念具有重要影响,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中,很少引用立体化思维教学模式,在造型设计过程中,难以把二维的思维模式建立在三维的设计空间中,无法从审美的角度去诠释平面设计的全部含义。
2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改进思路
首先,应该在项目化教学中了解社会的需求,细化平面设计人才的培养标准。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根据平面设计人才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方向,针对平面设计公司、广告企业、动漫杂志出版社的人才技能需求,在项目化教学中有目标,分计划地完成平面设计项目化教学的任务目标。项目实践标准需要模拟真实的平面设计工作环境,对不同职位平面设计的需求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平面设计项目化教学更切合工作要求的实际,学生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其次,平面设计教学需要体现现代化教学的标准,平面设计是知识的基本标准,而在真实的平面设计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是对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因此,在平面设计项目教学中,必须增加对于photoshop软件的应用,photoshop是平面设计工作的必要工具,因此在项目实践教学的同时,开设平面设计多媒体教育,加强学生对photoshop软件的应用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的工具。
(一)国内平面设计教育的发展
随着市场对平面设计人才的不断需求,很多高校纷纷开设平面设计的课程,从而为相关的企业培养更多的人才,国内平面设计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平面设计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大高校开始发展平面设计教育,使得平面设计的人才数量增多,这就使得平面设计的相关人才数量增加,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第二,很多高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平面设计相关企业的需求,开始对平面设计的课程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从而为平面设计企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平面设计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都得到提高,能够为平面设计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高科技技术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在全世界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高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平面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应用。所以说,高新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平面设计在我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新科技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使得平面设计不再局限于图片和文字,而且还可以加入很多视频音频等元素,更好地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展现力;第二,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平面设计者提供很多应用的工具,能够极大地提高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第三,高新技术的发展,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从而使得平面设计更富有生命力。
二、平面设计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文化特征更加明显
平面设计为了更好地为国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因此在进行展示的时候需要更加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必须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加入更多的文化特征,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平面设计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文化特征更加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平面设计的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从而使得平面设计作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内消费人群的需求;第二,平面设计体现出更多的文化内容,比如表现我国的传统美德等等。
(二)融入更多的综合性元素
平面设计非常注重包容的特性,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将多种元素进行结合,所以平面设计在我国未来的发展会融入更多综合性的元素,例如:平面设计会将其他科学技术领域的元素拿来使用,使得作品更具有亲和力;同时,平面设计会融入多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元素,使得平面设计作品不仅满足国内群众的需求,也能够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高新技术会在平面设计中进一步应用
高新技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工具阶段,而且还能够为平面设计提供更多的助力。相信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能够更好地将高新科技融入进来,使得平面设计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从而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三、小结
平面设计教育作为高职类及师范类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在开设目的、开设时间、开设条件、开设课程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扩招以后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进校的专业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造型能力。学生学习宽泛基础课程,因为平均课时量少,都没能较深入地学习,使得学生没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方向,较全面的综合能力更无从谈起,离师范类毕业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根据对现在的从业设计师的比例调查,平面设计师的数量达到了所有种类设计师的52.44%。中国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平面设计行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社会急需大量的平面设计人才,这样巨大的从业空间一方面给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也给建立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可行性支持。艺术院校重艺术轻技能,理工院校重技能轻艺术,这两种平面设计的人才观都略有偏颇。如何才能在重技能和重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是现在许多专家考虑的问题。
二、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直至1998年,国家教育部才正式将艺术平面设计教育归入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仅在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艺术平面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这样的背景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下,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落后的教学方法。传统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死记”。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失去了思维和行为的主动性,创新意识也被抑制了。而平面设计需要创新,只有注入新观念、新想法,才能设计出新的东西来。
2.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虽然系列地修完了各专业基础课,但并不等于已具备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结构,并将其融会贯通到设计实践中。学生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时,只仅仅把它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完成,大部分同学只是想考试及格,拿到学位即可。高职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平面设计的教学效果。
3.泛滥的电脑设计。计算机特技是电脑软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合理地利用它能产生传统方法无法达到的奇特效果。但是大家不假思索,不加控制地利用就会泛滥。
4.较差的动手能力。由于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原因,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死知识,而很少有机会进行设计训练。其实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完全是一门试验课程,老师在讲解要点的同时,不能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高职教育平面设计教学的措施
高职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教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高职课程的教学大纲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根据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并在进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掌握软件的操作要点,掌握知识结构框架,理解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积累和实践。艺术平面设计不能忽视学生平时的实践经验积累。长期处在封闭的训练中,学生不了解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及时根据社会企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可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途径,使学生得到锻炼,吸取经验,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可组织学生参加平面设计、动画设计、板报设计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明白学好平面设计课程对学生将来的发展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适当举例说明其重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枯燥的讲述必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索然无味,应该结合案例教学,加上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难以掌握的知识。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树立现代设计观念。观念决定一切,用什么观念指导办学和学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益和质量。因此,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一踏进美术系的大门,就应该牢固地树立设计意识,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以现代设计意识来统帅学习期间的全部过程,明确每门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及它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5.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个性,才具有创新力。
四、思考与总结
虽然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关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育才刚刚起步,我认为不能照搬照套外国的教育模式。以往平面设计教学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阻碍着创新人才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达到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交流彼此的情感、设计的观念与理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葳,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与设计,2005,(12).
[2]陈基才.现代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教育的二元制[J].2004,(3).
[3]彭建祥.创建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探讨[J].2006,(6).
[4]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J].2006,(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杨玲,李连天.以市场为导向的平面设计教学探讨[J].科技经济场,2006,(7).
[7]秋蕾.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M].陕西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课改 平面设计 教学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关于加快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学院教学改革步伐,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企业要求,对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
笔者所在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方正软件、基础课程等,授课模式一般是单科授课,主要模式是通过案例来讲授软件的具体使用方法,导致学生毕业后只学会了每个软件的使用方法,不知如何综合使用这些软件来进行设计。这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恰恰相反,企业要的设计人员是会自己与客户沟通、自己设计方案、有较强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综合技术人员。我们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自我完善,提高综合设计水平能力。
一、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
为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企业、贴近生产实际,我们必须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全力推进教学改革。通过深入企业,我们了解了平面设计不仅仅是简单地运用软件,在最终的制版、调色、印刷方面都需要掌握。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我们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和关键技术,并结合企业实习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就平面设计课改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吸取了很多与生产一线密切相关的课改建议和意见。
二、取消单科授课模式,采取多门课程重组模式
平面设计几门主要的课程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优势,如Photoshop是一款优秀的图像处理软件,这个是Coreldraw不能比的,但在矢量图绘制方面,Illustrator和Coreldraw无疑是最佳选择,而在排版设计方面,方正软件和Indesign比其他软件更方便。如何把每门课程的优势综合起来,综合应用这些软件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呢?
多门课程内容重组,不按软件来分课程,按照企业的典型任务来分。设计人员需要学会自己与客户沟通、设计方案、配色、制版,最终印刷出来。通过企业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主要设计了以下五门课程:图像处理、印前排版设计、广告设计、排版设计、印刷前期调色制版。
图像处理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证件照制作、影楼婚纱照制作、数码照片处理。印前排版设计、广告设计、排版设计三门课程以Photoshop和Illustrator或Coreldraw软件为主。印刷前期调试制版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调色、制版、最终印刷出来。这部分内容与上述部分结合起来,设计成品后,调色制版,最终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印刷成品。
这样,我们就把实际授课内容换成了企业中常用的工作任务。每个项目的选择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去企业考察,与企业沟通、深思熟虑制定出来的。项目的内容要贴近实际,体现专业特色。要有针对性,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获得专业知识。
三、课程的改革必然会带来教学的改革
既然课改是按照企业任务来制定的,那么就需要教师不仅仅精通一门软件,并且要深入企业,学会设计的关键技术。课改之后,教法也要对应地灵活起来,要采取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完成任务,而是学习情境与企业环境、工作能力与学习目标、工作流程与学习过程要有机融合。整个流程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课改可同时促进学生和老师的发展
课程改革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课改的开发主体之一就是学生自己,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课改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教师们的合作意识,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够加深自己对本体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丰富条件知识,累积实践经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与完善。
总之,平面设计专业课改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随着企业、市场的需求而变化。我们相信,通过课改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喜平.分享课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论文摘要】设计在西方发展了百年,而在中国现代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发展时间。因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中国的早期平面设计教学从内容形式到制作方法都过于单调,传统工艺美术型的设计教育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理念、新思维不断介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实践与探索中思考与寻找设计的未来之路。这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在我国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面对中国偌大的设计市场,国内的美院、综合性大学等纷纷开设设计系以应对这种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设计教育,各高等院校也顺应时代需要做出一些相应的改革。其中,就过去美术院校的“工艺系”到今天的“艺术设计系”名称的改变可窥到设计教育中改革的印记。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想当前平面设计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当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本身是种对生活方式的创造。在人类历史上,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时也标志着
人类文明进程的前进步伐。但客观地看,目前的平面设计教学自身还不很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造型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正如用安格尔的方法不会有凡高;用徐悲鸿的方法也不会有贝聿铭一样,纯美术(油、版、雕)的造型训练、色彩练习,对于平面设计而言,并不是完全适用的。
其次,在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中,过多的基础训练,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平面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学科间的交叉明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多安排一些理论课是有必要的。
再次,前面提到了“包豪斯”的教学。本来,包豪斯重实践、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等等,都是平面教学应当学习的。但由于一开始对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加强平面设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体系中应增设“设计管理”课程
过去我们搞平面设计教育,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企业形象策划(CI)潮以来,教学上就有了些改革。基础教学我们沿用的依然是包豪斯传下来的三大构成。这时候的平面设计专业(或者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企业形象策划为主。而且在引进CI方案时,我们把它分为: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大块。设计专业的教学以视觉识别为主。而“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在设计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从我国改革开放到今天总共不过23年,各领域都在经济大潮中摸索着前进。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时间更短,“设计管理”课程的缺失是有其原因和社会背景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内部科学的管理体系也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设计师面临的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重要,“设计管理”课程也就提上日程。
在过去我们的平面设计教学中,仅以设计的基本创作为主线,没有注意到与创作对象(企业)之间的沟通,再加上技法滞后等造成:
(1)学生只顾埋头做手工设计的技法练习和相应的简单肤浅的设计思想的思考,对设计的深入思考缺少认识。
(2)理论体系不健全,对所学专业企业形象策划(CI)缺少认识的完整性、高度性。
(3)目前我国在法律、法规、市场运作等方面处于一种逐渐完善的阶段。因此对设计管理课程的设置应有所高度的认识。
2.平面设计教学应模糊学科间的边缘界限
在这样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设计学科的边缘性要求新的设计人才必须是综合性人才,而不是一味地“专”下去。平面设计在现代社会扮演的不仅是传达信息的角色,同时还担当了传达思想的、甚至是传承文化的重担。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如文学、哲学、艺术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平面设计专业自身就是艺术、技术、社会生产力等交叉而兴盛的一种新的学科,其自身的边缘性应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另外,还可在课程中尝试开设市场学、消费心理学等课题。当然,在强调学科“边缘性”时,并不是要求平面设计者个个成为多面手。模糊学科间的界限,不是模糊专业本身,只是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平面设计自身健康、全面地发展下去。既然平面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那么,专业性是其立足点。
3.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脑的出现为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速度和质量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它大大提高了平面设计者的工作效率和作品的制作工艺。在这种形势下,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要在这个需求逐渐提高的新环境中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的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效果;计算机绘图;任务驱动;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07-02
平面设计课程在中职学校中开设较为普遍,是一门与专业相结合的软件使用类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中起着基础工具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平面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兼顾学习对象的专业需要,还要符合软件学习的科学规律。笔者曾先后讲授过机械制造专业、电子电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等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对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断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方法,提升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择贴近学生兼顾实用性的课题,教学过程及内容联系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等。
制定定位准确的大纲,合理选取设计软件
在开设平面设计课程前应作充分调研,慎重制定课程大纲,保证大纲定位准确。目前,平面设计课程在机械制造、市政建设、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等多个专业都有开设。在制定平面设计课程大纲的时候需要深入了解专业特点,根据专业需求选择平面设计软件,制定课程大纲,从而对整个课程体系起到引导作用。
在大纲的制定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首先,研究专业特点,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平面课程的内容定位。例如,机械制造专业,其平面设计课程主要涉及用计算机绘制机械零件加工图,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主要涉及平面绘图、照片处理、网站美工等。其次,研究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掌握和接受能力,确定课程目标。例如,数控专业中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绘图效率,规范绘图,学生学习后要能绘制简单零件图,基本达到中级绘图员水平。而数控专业高职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熟练绘制复杂零件图、装配图,绘制简单三维实体零件图,要基本达到高级绘图员水平。虽然都是数控专业,但由于学生不同,在大纲制定过程中课时安排、内容确定、软件选择也就有所不同。再次,整合安排,分析确定授课软件,指导课程教学。例如,笔者前面提到的数控专业学生,无论是高职或中职类,学生学习的主要是机械加工零件图的绘制,因此,在大纲设定时要充分考虑机械制图课程的需要,选择适合机械加工零件绘制的软件,从简单的零件图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绘图软件的菜单、工具栏的使用方法,结合机械制图知识设定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复杂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方法。同时,应遵循机械加工专业学习特点,把机械类平面设计课程安排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中职学生授课时可以选择Caxa软件。该软件用于绘制机械图,使用方便,容易掌握,但3D造型功能欠缺,比较适合中职学生。考虑到中职学生未来专业发展,也可选择功能更为强大的AutoCAD软件,但在大纲制定时不能涉及3D造型等复杂功能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由于要掌握3D造型的基本功能,在选择软件时功能齐全、三维造型能力更强大的AutoCAD软件显然更为适合。又如,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不同,在选择学习软件时也有所不同。目前,平面设计软件较多,但侧重略有不同。最常用的软件应数Photoshop,而如果学生将来就业方向是室内装潢设计,则应加入3D MAX软件的学习,广告设计通常还需Corel DRAW,网页制作则还要学习Adobe Illustrator等。可见,对于计算机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面设计课程的基础是学习Photoshop软件,再根据不同方向适当加入其他软件的学习,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及就业的需要,这样的课程设计更为科学。
遵循以上原则来设计制定平面课程的教学大纲就可以做到定位准确、有的放矢地开设平面设计课程,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与专业和就业密切相关的工具软件。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
利用信息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平面设计课程作为一门计算机软件学习课程,有其固有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模式是机房授课,教师先介绍软件界面,保存、打开、退出等操作,再介绍简单图形如圆形、矩形等的绘制方法,进而一步步带领学生学习软件的各个功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学习虽然比较系统,但职业院校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困难,课堂教学效果难以提高。笔者的经验表明,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调动起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一节课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能清晰地了解学习所应达到的实际效果。通过任务的完成、教师的指导,达到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取得成果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能清晰地建立课程对未来就业的现实意义。完成任务后学生有了成就感,树立了学习信心,也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是每堂课的任务设定十分重要,既要联系专业需要,又要让学生感兴趣,任务也要讲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二是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作为任务指导者和课程的组织者,教师应采取高效的指导方法,避免传统的步步讲解,又要预防完全的放任自学。基于以上两点,在课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平面设计课程——AutoCAD的教学中,每堂课设计一至两个任务,结合任务学习绘图软件的各项功能,最终达到规范绘图、熟练掌握的目的。
在最初几节课,为了让学生熟悉界面和常用的编辑功能,笔者通常设计一些按要求修改零件图形的任务,并在布置任务的同时利用网络教室向学生发放任务指导软件或指导书,介绍所要用到的相关功能的操作方法。学生接到任务后,根据任务指导书和指导课件,按照任务大小独立或分组执行任务,教师不做讲解而是巡回指导。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点评,并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利用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以改学生无目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又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Photoshop课程中,设计制作个性相框任务,可以先让学生上网搜集个性相框的相关资料,教师将学生搜集的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展示,明确个性相框应用范围广,流行于影集制作、照片特效、购物网站贴图、个人微博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应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任务设计要贴近专业和学生,同时使用分组讨论、分层教学、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利用网络工具、视频课件等信息化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以积极的学习行为提高教学效果。
避免课程设计花哨,杜绝任务过大过难
为提高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适当设计教学过程,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十分必要。但在课程设计中应避免过于复杂,更不能一味追求新鲜有趣,应适当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资料进行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布置任务,学生执行任务、完成任务,最后进行总结,过程应尽量简单,着重于学生全部参与,达到任务教学的目的。在任务设计时要杜绝任务过大过难,避免使学生丧失信心。尤其是课程初期,要用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各项功能的操作方法,积少成多,从一个个小的任务入手,逐渐扩大任务规模。例如,中职数控专业AutoCAD课程的任务初期多为修改、编辑图形,逐渐过渡到绘制法兰盘主视图、轴类零件图、零件三视图,最后绘制较复杂零件三视图。这样的任务安排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学生在学习初期可以很快树立信心,激起学习兴趣,使学习目标的达成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高铁刚,吴祥恩,马小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周仲文,陈宇.Photoshop平面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4]耿国强.AutoCAD201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姚文锋.中文版 Adobe Illustrator CS2经典实例[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6]杨学俊.社区教育体系的职教特点、功能和体制创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2):3.
[7]庄佩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教学管理的改革探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3(11):34.
【关键词】计算机;平面设计;提高;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225-01
1 影响计算机平面设计基本能力提高因素
1.1 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实践发现,对于非“纯情艺术类”的学生,虽然已采用了实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但学生仍未达到所预期的水平,其作品模仿痕迹明显,设计风格拘谨;布局、结构、色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理解上存在困难,个体之间学习成效差异大。
1.2 随着平面设计教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延续多年的传统基础教学体系逐渐显露出诸如各门基础课程都在各自的空间中独立运行、缺少连续性和协调性,照搬纯艺术教学模式以及缺少对平面设计教学独立性的思考等弊端。
平面设计的核心在于对二维平面空间进行视觉体系的构建和信息传达以及创新思维的运用等研究上,这种研究建立在对心理学、生理学、符号学、色彩学、材料学、工艺学等学科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同时又具备更多的对传统思维和视觉的颠覆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它包含了知觉过程、探索过程、思维过程以及理解过程等。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纯艺术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平面设计的造型基础教学中来,势必要放弃设计教学的创造性和发散性。当我们面对一群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的青年学生,传统僵化的基础教学思想和体系无疑是对他们创作激情的抹煞。
1.3 学生在造型形式语言内容的选择上,经常搞不清应该选和选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进行作品的设计,或者作品中包含的形式语言内容过于简单和单调。在单项构成形式语言组合中,更多的是注意构成自身的形式要求,缺乏主动利用多种形式语言元素去指导和完成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设计作品,创意思路难以展开,形式语言比较单一。在作品效果上,缺乏利用多种形式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的办法,作品效果难免显得单调乏味。从这些存在的现象中,经过分析和思考,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形式语言教学过于简单所造成的。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形式语言教学的多样性创造探求,和与此带来的知觉在平面设计教学中首先应当得到积极评价。平面设计的教学目的是要启发独立性,扩展造型构思,培养学生对基本形式语言的感觉,这包括了对事物形态、色彩、肌理的审美直观判断能力以及提高基本形式的表现技巧。
2 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根据新的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安排。 根据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整合,强化实践环节,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完整系统讲解软件操作方法技巧,另一方面要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大量实例讲解和演示,使学生能真正学以致用。
首先,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往的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要求也是明确的,即能熟练操作软件,并创作出各种广告图形。但是进行平面设计创作的基础则要求学生掌握平面结构的韵律美感及其色彩规律;评价标准就是要求创作的准确性、生动性、严谨性和完整性。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平面美感的认知和掌握创作技巧方面的要求。而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平面设计课程由于学时较少的原因,则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导致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较为熟练,但创作作品水平较低。对于这部分内容,授课时还是应当保留的。课程内容中应将软件学习与设计相涵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如将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知识列入到教学内容中,打破单一的软件学习设计局面,通过贯通和相互渗透。不仅提高学生的审美排版能力和作品的设计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