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教育治疗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融合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出现的教育思潮,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特殊教育范围中的“回归主流”运动,就是尽量把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的帮助特殊进行常规化的学习和生活。主张融合教育主要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特殊儿童进行的一种融合式教育,现在融合教育已经成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主要方式,那么在我国是否适用这种理念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
2.1融合教育现状
现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家都在使用融合式的教育方法,进行普通班级的融合,不但包含了轻度的自闭儿童,还有很多重度障碍儿童也被纳入进来。很多障碍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一般都会有一位助教老师进行帮助,给自闭儿童构建专业的培训机构,让自闭儿童积极参与进行来。在台湾,一些融合了障碍儿童的学校都建立了普通班,资源班和特殊班,很多不同程度的自闭儿童都被安置在这些班级中,一些主要的课程在资源班中进行。融合教育的观念是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对于治疗自闭儿童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在我国进行美国式的融合教育也有一定的问题。美国进行“融合”教育的时间比较长,在训练自闭儿童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得到了自闭症研究专业机构的认可。但是我国现在进行全融合还有很多的问题。第一,有关的配套设备,教育方法还不健全。第二,现在我国关于自闭症的研究成果比较少,发展时间较短,对于治疗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第三,融合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差别对待,教育公平等理念是进行良好学习的最佳环境,但并不是一定要一起上课才能归位平等。对于自闭儿童的融合要充分的考虑到其人群的特殊性,争取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和治疗方法。所以,强化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中治疗自闭儿童的关键。
2.2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的主要问题
融合式教育的观念充满理想化,落实到实际却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些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实行起来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实施的关键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配合。在我国实行融合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有缺少整体的行政帮助和教育资金;专业技能不足;自闭症儿童研究的专业人员数量缺乏,学校中对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也比较薄弱等等。除了上述原因,实行融合教育最大的困难还是来源于老师,学校和有关行政人员的认识,因为人们对于融合教育观念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在进行融合教育的时候,建立融合班级的时候,要对实际的资源,费用和认识等因素进行审查,在相关的条件下进行融合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要求融合。[1]
二、如何大力开展融合教育
2.1自闭症儿童的融合需要和自闭儿童的心理特点相吻合
自闭症儿童和很多正常儿童一样,在内心也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在一个安稳,友爱的环境中成长,融合要根据自闭儿童的实际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进行有关的帮助。
2.2站在自闭症儿童的角度进行思考
自闭症儿童在融合班级中,老师要考虑到自闭儿童在自闭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帮助自闭儿童实现融合。功能性较低的自闭儿童,不能提早进行融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早期的干预训练。
2.3完善相关的法律发挥,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
完善相关的法律发规,给与政策方面的帮助是进行融合教育的关键力量,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划分出各自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优化使用资源,推进融合教育,使得教育的发展能够给更多的自闭儿童带来欢乐。
2.4提升教学和生活水准提供相关的物资条件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计算机。构建无障碍设施,建立相关的资源储备,提升融合教育中学生进行学习的环境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老师,制定个人训练的专业人员,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都是十分重要的融合教育因素,只有三者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才可以更好的之间自闭儿童的心理问题。[2]
2.5加强融合教育的支持力度
根据相关专家或特教老师对自闭儿童制定的特殊化的教育方案,并且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反映及观察,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治疗方案。班主任老师主要是对教室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例如:位置,给学生选择适当的友伴,建立规范化的班级,能动性的和其他任课老师传播学生的相关知识。并且,还要及时向特教老师汇报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实际情况。根据自闭儿童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儿童的实际特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方法上可以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例如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治疗,进行应用性行为训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治疗。融合教育中的治疗也要考虑到家长的作用,家庭教育需要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融合。
2.6有效发挥专业人员在融合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融合教育在教育模式中要善于和不同的文化,智力和身体状况相融合。对特殊儿童来说,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如果只是把他们和正常的儿童安排在同一个教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进行融合教育还需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员提供技术方面的帮助,特别是把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才能在融合教育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使用专业的技能促进教育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大大的减轻了普通老师的心理压力。
2.7对教的训练
现在我国全融合教育和半融合教育都是自闭儿童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需要对老师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能力进行加强。并且,不论是普通幼儿园的老师还是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都要学习融合理念,从而真正的实现融合教育。[3]
2.8体现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
关呢?
杜主任:孤独症是一种广泛的发育障碍疾病。以前,孤独症发病率较低,20世纪70年病率为1/10000,而2008年统计的患病率已经上升为1/150,近40年时间上升了60多倍,男女比率大约为4∶1。
孤独症的明确病因尚不清楚,但是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孤独症和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是遗传因素。 家系研究发现,儿童孤独症遗传度为90%,同胞患病率为2%~8%,是一般人群的发病率的50~200倍,但远低于单基因遗传疾病的发病率。儿童孤独症患者二三级亲属的患病风险分别为0.18%和0.12%。多数研究认为,儿童孤独症是由于多基因遗传及其它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而且至少为10个以上的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孤独症有关的致病基因大约位于性染色体和7号、15号、17号等常染色体上面,可能与五羟色胺系统基因、免疫系统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等有关系。
还有围产期因素及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围产期是指妊娠28周至出生后一周的时期,孤独症患者中有过围产期产伤、宫内窒息的概率较正常孩子更为常见。而包括防腐剂、消毒原料中汞等各种重金属污染也可能是孤独症的发病原因之一。
再一个,病毒与免疫学因素也不可忽视。围产期的病毒感染可引起免疫缺陷,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孤独症还可能存在自身免疫缺陷,从而使其在胎儿或新生儿期容易招致各种病毒感染,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毒感染和免疫缺陷,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凋亡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神经发育障碍。
研究还发现孤独症与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有关。我们大脑中有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例如单胺系统中的五羟色胺系统基因、儿茶酚胺系统都和人类的情感表达有明确的联系,这些物质的异常可导致与外界的情感联系出现障碍。
《科学生活》:既然孤独症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发病的,那么它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呢?
杜主任:孤独症的特征性症状有三组,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大多数孤独症的起病年龄在出生后1~2年,有的孩子在1岁之前就有一些异常表现,例如:有的孩子在1岁以前异常安静,不认生,现在看来,极可能就是早期孤独症的表现。有的孩子表现为目光对视差,哺乳时无相应的肢体姿势,3~4个月时被逗弄也不会发笑,4~6个月时还不会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好像周围的事和他无关,6个月~1岁时对经常接触的人和陌生人一样对待,亲近的人离开也毫无反应。
孤独症最核心的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人类除了语言表达之外,有很多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肢体语言、姿势、手势、眼神来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其中眼神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传达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通过眼神,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孤独症孩子缺乏眼对眼的凝视,他们的目光经常不集中在别人的脸上,不注视人,目光显得空洞涣散,回避目光接触,缺乏社交性微笑。母亲抱起他时,往往没有期待性兴奋的表情,对不认识的人也不认生。但是,也有孩子对父母尤其是母亲表现为过分依赖,在任何环境下都黏着母亲,把母亲当作喜欢的一件东西。1岁以后的孤独症孩子缺乏指向性注意,不能与他人共享兴趣,也缺乏表白性注意,别人很难从他的目光中判断出他的意图。
在玩游戏时,孤独症孩子由于缺乏想象性,例如不能将一个东西假想成另外一个物品,所以不会玩假想游戏,只是刻板地敲打东西或乱扔、乱揉玩具。他们的模仿性游戏能力也较差,不会玩“过家家”,模仿医生、厨师等特定职业的行为。对互动的、合作的游戏缺乏兴趣,因而不愿参加集体游戏,有时候加入游戏也比较被动,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上幼儿园后也不懂得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经常在上课时离开座位,自由玩耍。孤独症孩子不探究周围的环境和别人的活动,别人的开心不能引起他的注意,没有加入的愿望,更不懂得在交往中如何对别人恰当反应。
孤独症的第二大核心症状是语言交流存在本质上的障碍。 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存在语言发育迟缓,这往往是家长首次就诊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孩子终身不能说话。孤独症孩子不仅存在语言表达障碍,而且存在语言理解障碍,有语言发育的孩子也不能利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在语言表达障碍中,往往表现为言语重复、刻板以及简单地模仿别人,有的孩子出现延迟性模仿,反复说几天前听到过的话。对“你”和“我”分不清楚,往往用名字替代“我”。他们的语言表达中,不带情感色彩,无抑扬顿挫,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像机器人说话一样。孤独症孩子的语言理解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听指令或听不懂指令,对别人的言语没有反应,似乎充耳不闻,像聋子一样。其实,对孤独症孩子进行听力测试,大部分孤独症孩子的听力测试都是正常的。病情比较轻的孩子在别人配合手势时,也能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但缺乏手势辅助时就比较困难,理解带介词的句子比较困难,而且不能理解语言中微妙的含义,例如不能理解讽刺语和幽默句。
有语言孤独症的孩子也不能恰当地利用语言来进行有效交流。所谓有效交流,就是要有互动,一问一答,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孤独症孩子的交流就达不到这些目的,他们经常只是自顾自地说,也不在意别人的信息反馈。或者不注意谈话的主题,经常跑题,以至于其他孩子因交流不成功不愿与其交流、玩耍。除了语言交流障碍以外,孤独症孩子还存在非语言交流障碍,表现在理解和利用手势,或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意愿或情感的功能出现障碍,也就是看不懂,不会用。他们的面部表情呆板,缺乏细微的情感变化,也不能与别人产生情感共鸣,难以发展同情、悲伤、羞愧等高级情感。
孤独症的第三组特征性症状是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 他们不愿改变周围的环境设置,家里的物品常常要求一成不变,并且要有一成不变的作息时间表,外出时行固定的路线,否则烦躁不安。他们常常不喜欢新东西,往往对没见过的东西不感兴趣,没经历过的活动不去尝试。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某些物品,例如圆形的、球状的东西常常是孤独症孩子最喜欢的,经常反复转着玩,一玩几个小时。有的孩子对一些特殊的物品有异乎寻常的嗜好,常常不离不弃,喜欢的东西旧了、脏了、臭了也不愿扔掉。他们玩耍的方式和正常孩子不同,有的孩子喜欢撕纸玩,喜欢听玩具车的轮子转动,喜欢转着瓶盖玩。
孤独症孩子往往有刻板的行为,例如不停在自己眼前晃动自己的手,或反复拍手,转圈,来回无目的地跑。孤独症孩子的行为往往带有强迫性质,例如出门时必须走固定路线,吃饭前有固定的仪式。孤独症孩子的情感表达比较单调、平淡、刻板,情感反应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别人兴高采烈时,他却面无表情,更不会去试图取悦别人。部分孤独症孩子伴有明显的多动、冲动行为,单调地来回蹦跳或转圈,其多动表现并不是周围环境刺激诱发的,别人不理解其行为,做事不知危险,有时冲动伤人或自伤。
统计下来,大约有七成的孤独症患者存在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被称为高功能孤独症。而且,孤独症患者的智力与其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的程度不相称,其智力的各个方面发育也不平衡,往往操作智商显著高于语言智商,最好能力和最低能力之间差别很大,但与正常儿童相比,他的最好能力也低于正常水平。但是,少数孤独症患者有异乎寻常的能力,就像美国电影《雨人》里的雷蒙,就有超强的记忆和计算能力,有的孩子有超强的音乐天赋及绘画天赋,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非常
熟悉。
孤独症患儿存在明显的注意力障碍,在早期缺乏交汇性注意,即不能用视线追随环境中的刺激和别人的视线,由于语言理解能力缺陷,他们在上课时对老师的讲授不感兴趣,注意力涣散,但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异常
专注。
孤独症孩子还常有明显的感知觉问题。常见的是对一般的声音缺乏反应,而对某些声音却特别敏感。例如有的孩子对气球爆炸的声音非常畏惧,但对放鞭炮的声音却很喜欢。他们的视觉辨别能力往往较差,看东西往往只看局部,忽略整体特征,对物体的大小、位置和颜色等特征分不清楚,部分孩子特别喜欢光线的刺激,在强光下不眨眼睛。还有的孩子不怕痛,打针、摔破皮均无感觉,对寒冷的感觉也较迟钝,却受不了轻微搔痒、抚摸等感觉。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舔、闻物品,所有刚到手的东西都要闻一闻、舔一舔。
《科学生活》:如果是没有接受过治疗的孤独症患儿,病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好转吗?
杜主任:孤独症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我国很多地区都把孤独症归于残疾,予以治疗费用的补助。如果不进行治疗,任其自然发展,完全痊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会严重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后的病情好转程度和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有没有语言发育及词汇量的多少,智力水平的高低,家族中是否存在遗传因素以及周围环境包括家长的教育、支持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孤独症患儿有共同的特征性症状,但每一个孩子又有其特殊性。症状典型、严重的孩子有可能通过特殊教育训练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症状较轻,语言发育相对较好、智力水平正常的孩子经过恰当教育训练还可以上大学,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一般来说,有一半的孤独症孩子通过训练能获得语言能力,如果5岁仍然没有语言能力,以后再获得语言能力的概率就很小。孤独症的预后不容乐观,但是早期、长期坚持进行特殊教育培训,进行个性化教育,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科学生活》:可见早发现早治疗是孤独症孩子得以康复的重要途径,那么现代医学对于这一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杜主任:鉴于孤独症是一个严重影响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的疾病,致残率很高,而且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确定的发病原因,因此,它的治疗现状是严峻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孤独症的主要病因学假说认为是社会心理因素尤其是“冰箱妈妈”――母亲对孩子缺乏爱心造成的,而孤独症孩子本身的心理特征是正常的,因此,孤独症一直被局限在精神康复领域,许多医生用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方法来诊治患儿,给予患儿服用镇静剂或抗精神病药物,大多数心理医生给孤独症家长的建议是送到养护机构或精神病疗养院。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孤独症不再被视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种,并基本排除了社会心理因素的发病原因,人们开始从特殊教育领域开辟了对孤独症治疗的新方法,利用各种方法致力于帮助孤独症患儿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及提高认知能力。随着有志之士的多方探索,临床治疗经验的积累,目前已经找到一些对孤独症有明确治疗效果的方法,给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带来一丝曙光。
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有:特殊教育训练(包括家长教育)、行为矫正、药物治疗。其中,专业的特殊教育训练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治疗方法,家长教育主要是提高家长对孤独症的认识,学会一些简单的训练技巧,提升家长的治疗信心,创造有利于孤独症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行为治疗是对孤独症患者的刻板行为、自伤、冲动伤人行为进行行为矫正,根据行为矫正的原理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训练其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不主张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出现行为矫正无效的严重刻板行为、严重情绪障碍、精神症状、抽动症状、癫痫发作等的孩子。
在孤独症的治疗中,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因为3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及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在3岁以前开始治疗与5、6岁以后开始治疗的差异十分明显。孤独症患者有共同的特征性症状,但每个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症状严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状、语言发育水平、成长环境及家庭支持资源不同,其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是个体化、系统化的,部分患儿需要恰当的药物治疗进行辅助。
孤独症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互相联系,在治疗过程中,语言培训、社交训练、刻板行为的矫正、认知训练、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训练、听觉及感觉统合训练等均要综合培训,不可偏废某一方面的治疗,才能起到整体能力提高、向全面康复进步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ADHD;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综合干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称为多动症,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SM-Ⅳ,1994)将其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世界卫生组织(WHO)出版的《疾病、创伤和死亡原因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1988)将其称之为“活动与注意失调(disturbance of activity and attention,DAA)”,属于多动(hyperactivity disorder,HD)的亚型;我国中华医学会精神分科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则将其称之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ADHD多发于儿童时期,所以也称为儿童多动症,其主要表现有注意缺陷(attention deficit)、活动过多(hyperactivity)和冲动(impulsiveness)。其中注意缺陷或注意涣散则是ADHD的核心症状。
患有ADHD的儿童在学校中往往表现不佳,因为他们无法使自己安静下来,更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的讲课内容上去,因此尽管他们智力不存在问题,但学业成绩往往还是很差。有研究表明,有高达20%-25%的ADHD儿童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他们学业成绩不佳的可能性。另外,ADHD患儿在人际关系上也存在问题,他们经常会被其他孩子拒绝,而他们也经常会对其他孩子有着言语和动作的冒犯,当事情不顺意时,便会与同伴爆发肢体上的冲突。此外,有45%-60%的ADHD患儿还会发展出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甚至成为少年犯。
ADHD患儿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和辅导。总的说来,针对ADHD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以及综合干预措施。
一、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
(一)中枢精神兴奋剂
一般认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与多动障碍存在关系。Wilens等通过研究指出,中枢精神兴奋剂之所以能在ADHD的治疗中起作用,可能是因为兴奋剂能够抑制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再吸收,从而能提高了大脑突触中的递质水平。此外,其他很多研究都证明了中枢兴奋剂在减少ADHD儿童的破坏和增加他们与人交流的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
兴奋剂被认为是治疗ADHD最有效也最安全的药物,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分科均将其推荐为治疗ADHD的一线用药。研究表明,70%-85%的ADHD儿童对于中枢兴奋剂有着良好的反应。使用兴奋剂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多动和破坏行为;有助于患儿提高注意力和对于无关刺激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有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社交能力,改善同伴关系,增加对父母、老师命令的服从性。
(二)三环类抗抑郁药
当ADHD患儿伴发有抑郁症状时,抗抑郁药物对于治疗也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很多研究都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治疗效果与中枢精神兴奋剂不相上下。抗抑郁类药物对于改善患儿的认知表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总的看来,抗抑郁类药物的疗效还是低于兴奋剂的。所以,作为治疗ADHD的二线用药,当中枢精神兴奋剂作用不明显,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不能使用兴奋剂作为治疗药物时,才考虑使用抗抑郁类药物。
目前常用的治疗ADHD的三环类抗抑郁药有丙米嗪、去甲米嗪、多虑平、阿米替林、去甲替林等。
(三)其他药物
由于ADHD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所以并非全部的ADHD患儿都可以通过中枢精神兴奋剂和抗抑郁药进行治疗。某些治疗病例中,患儿对于兴奋剂和抗抑郁药以外的其他某些药物也有着良好的反应;此外,有些患儿无法适应兴奋剂和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使得治疗者不得不考虑换用其他药物。
在这一类药物中,可乐定的使用较为广泛。这是一种抗高血压类的药物,有助于减少去甲肾上腺激素的释放,从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多动症状的缓解。可乐定对于ADHD患儿的多动行为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于认知方面的改善尚显不足。
(四)营养支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非由营养不足引起,但合理的饮食却有助于儿童集中注意力、抑制冲动行为、调节情绪,并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所以了解事物的营养搭配对于治疗ADHD也是很重要的。其中,最关键的营养物质有蛋白质中衍生出来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苯基丙氨酸,铁、锌、镁等矿物质以及一些必要的脂肪酸。
二、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
(一)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的总体思想是当儿童出现合理的行为时,便给予奖励,使该行为得到强化并保持下来;当儿童出现多动、冲动等行为时,便对之采取漠视的态度,甚至给予一定的惩罚,使得该行为逐步消退。
行为治疗中常用的是“代币制法”,即当儿童出现合理的行为时,父母、老师等会给予相应的代币作为奖励,当代币积累到一定量时,可以允许儿童用他拥有的代币来换取他想要的奖励(比如一个玩具、出去旅游一次等),在积累代币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多动等不恰当行为,也会被没收相应的代币。
(二)家庭治疗
治疗ADHD并非只是患儿和治疗师两者的事情,还应包含家庭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因此家庭治疗在ADHD的治疗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庭治疗,关键是确立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帮助家长正确认识ADHD,要让家长增加对儿童的理解,要理解患儿的多动行为并非他故意为之,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于某些不具危险性的多动行为可以给予忽视,使之得不到强化,从而逐步消退;而在儿童出现合理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使之得到强化并保持下来。同时家长还应当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和饮食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尽量消除无关刺激对于儿童的干扰。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并非是简单的“后勤保障者”,而是“参与者”。父母要积极参与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因为没有人会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真正参与到辅导中去,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治疗方案。同时,父母还是治疗的“反馈者”。治疗师对于儿童的治疗时间是有限的,而父母才是和儿童长时间相处的人,所以父母对于儿童的观察可以做到更加细致入微,而这些观察作为反馈信息,也有助于治疗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方案的不断修正。
(三)学校干预
ADHD患儿的学业问题往往是家长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很少有患儿可以在缺少外界支持的情况下完成学业任务。在家庭中,这些支持来源于父母和其他家人;而对于学龄期的儿童,这些支持还来源于学校。一方面,学校也别是班级老师在治疗中也应充当“参与者”和“反馈者”的角色,通过老师提供的关于患儿在学校的各方面信息,也对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针对ADHD患儿的特殊性,老师可以为其提供特殊的学习环境,甚至学校也应当建立完善的机制来帮助这些孩子。例如,在美国,当孩子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家长可以写信索取一份由特殊教育学校(CSE)组织下发的评估,然后将这封信寄到特殊教育学院的领导那里,联邦教育机构规定,学校必须为这类儿童制定特殊的、符合他实际情况的教学和服务计划。
(四)团体辅导
在面对一个ADHD患儿的群体时,团体辅导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式。团体辅导的作用在于:利用游戏的趣味性,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对团体里的儿童进行行为训练,不断提高其控制行为、调节情绪的能力;团体辅导可以促使患儿在团队中进行横向的比较,在与团队成员的比较中不断强化榜样的作用;此外,团体辅导不同于个案辅导,只有每一位成员都遵守团队规范才能使团队有效地运转,因此在团队中还有助于儿童理解团队规范、学会与人相处,并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习中去。
三、综合干预措施
尽管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ADHD都有着各自的作用,但很多研究都发现,单独使用某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明显不及将某些方法合理综合运用:Whalen和Henker(1998)研究发现,单独使用兴奋剂来治疗ADHD的效果是短暂的;DuPaul和Barkley(1993)研究指出,在使用行为疗法提高儿童注意力、消除冲动和不当行为的过程中配合使用中枢兴奋类药物,可以得到较为持久的疗效;DuPaul和Hoff(1998)研究表明,综合运用心理社会疗法和药物治疗,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疗效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一种治疗方法;Jensen等(2001)的研究数据也显示,综合运用利他林(中枢精神兴奋类药物之一)和行为疗法的患儿中,有68%的症状得到了缓解,而在单独接受行为疗法的儿童有56%的症状得到缓解,在单独接受行为疗法的儿童有34%的症状得到缓解,而在仅仅接受常规社区看护的儿童中,只有25%的儿童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以上研究结果均显示,单一疗法的疗效不及综合疗法。单一的药物治疗无法解决ADHD不同亚型症状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家长、老师、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单一的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也无法从生理上解决神经递质等神经生化因素对于ADHD的影响。据此,美国国家精神研究所(NIMH)开始了对ADHD综合疗法的研究,NIMH指出,行为疗法、情绪疗法、社会支持、药物治疗等合理恰当地结合使用,更有助于改变ADHD患儿的不良行为。
本次实习工作为期三十五天,共分为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我们根据分好的四组下到各个部门各学习一天,第二阶段集中培训,第三阶段根据自己的意愿深入到部门学习,机构领导为我们考虑的很周全,这一时间上的分配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启蕊,了解特殊教育,能够更好的去发挥自己特长,完成实习工作。
第一阶段的实习工作让我感觉到很迷茫,因为我并不是一个特教专业的学生,对特教知识懂得太少,不知道从何去入手,在各个部门学习的时候感觉离我们社工太远了,不知道怎么去用社工知识和特教知识去结合运用。这个问题整整困惑了我一周,直到廖老师的那些话才解开了我的迷惑,感谢廖老师那些肺腑之言。
带着第一阶段实习中的问题进入了第二阶段的集中培训,把不懂的问题放在了这一阶段重点去学习,不仅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又学到了很多很多的新知识,在这一阶段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比如什么是iep,iep的制定与实施,如何备课和听课,如何驾驭课堂,还有脑瘫的定义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对其的作用,等等一些模块的学习让我们逐步感觉离特教越来越近,虽说讲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但是这些离我们很近,都是最实用的,老师说过特殊教育不是一两天能够说清的,也不是一两个月能学会的,没错以后的路还很长,还靠自己的努力去学习,我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更加理解了特殊教育,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通过一周的学习,终于轮到把理论得到实践的时候了,我很有幸的在第三阶段被分到了职教部,在这里我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和崔老师每天都负责带学生去社区,参加社区之家的活动,虽说每天都是重复的,但是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是做人的道理,还是居家的方法。我觉得每天都在做同样的的事,但是能做好那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一种收获。在启蕊的一个多月里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带着同一个人,或许会有些单调,但是特殊教育不可能有太多的色彩,因为他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当培训结束后我的工作安排就一直固定没有改变过,早上八点到班级配合班主任老师给孩子测量体温,八点半出发带三个孩子去买菜,之后去社区之家教孩子们做饭,紧跟着就是会餐时间,看着大家辛苦做出的饭菜,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吃完饭就陪他们午休,下午上一些体能课和个训课,就这样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看起来简单的一天,实际上会付出很多的,他们完全没有安全的意识,所以在切菜等等方面,都要多加小心和关注。
当今社会中,我国拥有1000万名智力障碍者,在这1000万名智力障碍者中,6—14岁阶段的学龄智力障碍人数为428万。多年以来,在智力障碍学生行为治疗中,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奥尔夫的音乐治疗法能够有效恢复智力障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对智力障碍学生的适应行为缺陷以及智力缺陷等进行补偿,因此,音乐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特殊教育;智力障碍学生;音乐教学;作用;效果;对策
在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治疗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能力和智力水平,提升智力障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将集中学生注意能力作为根本前提和切入点,根据因为行为的治疗方法相关规定,确定音乐教学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等,运用游戏教学方法,将语言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注重发动学生的身体动作,从本质上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
一、关于智力障碍学生
1.智力障碍学生的定义
智力障碍学生是指处于学龄段的智力障碍患者,智力障碍还被称为智能障碍,简称智障。在美国等其他国家中,常常用心智迟缓来表示智力障碍,国际上偏向于使用Mentalretardation来作为智力障碍的正式名称。在我国,智力障碍学生的智力水平比一般人明显略低,并呈现出适应障碍特征。
2.智力障碍学生的成因
智力障碍学生分为后天形成智力障碍学生以及先天形成智力障碍学生两种,其中,后天形成智力障碍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脑组织受到损害,也有可能是由于脑组织受到外部情绪的刺激。而先天形成智力障碍原因就在于染色体不正常。有些学生在婴幼儿阶段的时候,玩耍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受到脑部撞伤,还有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睡觉的过程中,煤气中毒引起的,诸如此类的原因和情况,均会导致智力障碍。在社会发展以及进步的过程中,智力障碍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均对智力障碍问题进行了高度重视。很多学者也会对产生智力障碍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产生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其次,为预期感染,特别是妊娠前期感染,最后为预期营养不良,导致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和发育十分迟缓。除此之外,导致智力障碍的原因还包括缺失微量元素、脑中毒等。
3.智力障碍学生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智力障碍学生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智力障碍学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速度十分缓慢,甚至会直接忽视外部刺激,但他们对于视觉刺激反应的速度要比听觉刺激反应的速度快,在固定的时间中,他们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常常慢于正常学生。智力障碍的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常会处在失神的状态中,注意力的广度也比较小。与正常学生相比较,智力障碍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差,通过多次重复以及反复记忆才可以记住很少的知识,伴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们还可能会将已经记住的知识忘记。除此之外,智力障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他们只会简单的交流以及发音,不能够开展大量、富有逻辑的语言沟通和交流。思维呈现出僵化的状态,缺乏抽象性思维,智力障碍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想象能力都比较低,对于数字缺乏敏感性,通过长时间机械性记忆,智力障碍学生能够实施非常简单的计算,但是,智力障碍学生没有办法开展独立逻辑推理。此外,智力障碍学生还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点,他们缺少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也比较差,缺乏自信心,交流能力比较弱,很难与人实施有效、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二、音乐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的作用
普通学校开展音乐教学能够培养人们对于美的感受,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舒缓人们的压力,更可以提升人们的创造力以及欣赏能力。但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特殊音乐教学十分重要,通过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特殊音乐教学,能够从本质上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成熟度以及生理成熟度,使智力障碍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与其他人沟通和交流,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身体的灵巧度及活动能力,使他们可以步入到社会中,更好地开展学习和生活。音乐教学能够帮助智力障碍学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培养智力障碍学生想象力,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增强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音乐教学,能够使智力障碍学生听到动听和悦耳的声音,通过听音乐,能够刺激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使其可以得到健康发展,引导智力障碍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鉴于音乐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的诸多作用,必须要规范智力障碍学生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可以越来越正规化,以便更好地爱护智力障碍学生。
三、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方法
1.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教师要用情感来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感化,使智力障碍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的共鸣,音乐教师可以和智力障碍学生开展良性、有效地沟通,为完善智力障碍学生的人格奠定基础,使智力障碍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和欣赏过程中稳定情绪,得到有效帮助。通过运用情感教学方法,能够将音乐世界里情感因素充分展示出来,使智力障碍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感性思维。由于他们在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波动并不大。因此,与发育健全学生相比较,智力障碍学生更需要教师和他们开展感情交流,音乐教学恰巧是重要的渠道,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开展感情交流提供媒介。通过为学生提供音乐鉴赏以及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激发智力障碍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进而提升智力障碍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虽然智力障碍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比较低,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以及观念均十分模糊,也缺少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智商、情商,但智力障碍学生也可以和健全学生一样,体会到别人对他的情感。通过对智力障碍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智力障碍学生可以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充分感知和欣赏,提升智力障碍学生感知的能力,帮助智力障碍学生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与音乐产生共鸣,最后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感知音乐节奏。
2.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智力障碍学生具有情感体验迟钝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智力障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并不强,通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多媒体技术,帮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多媒体的声音、多媒体的色彩来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智力障碍学生容易兴趣不高,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音乐更加动听悦耳,使画面更加生动,使形象更加鲜明,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活动,更使音乐教学氛围活跃,提升了智力障碍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也提升了智力障碍学生接触层面,为智力障碍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拓宽渠道,通过多种渠道来为智力障碍学生灌输音乐的信息。和普通的音乐教学方式相比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音乐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以及特殊的功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直观、色彩丰富等优势,吸引智力障碍学生的注意力,使智力障碍学生能够在热情的氛围中进行音乐欣赏,开展音乐学习活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社会问题和影响因素就是智力障碍,各个国家对于智力障碍问题十分关注。患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对外界感知比较迟钝,注意力也很难集中起来,常常处在失神状态中。这些学生的记忆力也比较差,经过多次机械性重复,虽然可以记住一些知识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将这些知识点忘记。通过相关实践研究,已证明音乐教学可以对智力障碍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音乐训练,能够对智力障碍学生在智力上的缺陷进行补偿。
作者:陈玲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特殊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夏维.奥尔夫音乐教学在智力障碍学生生活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11):187.
[2]刘文文.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张洋.奥尔夫声势音乐教学对促进智障儿童音乐课堂同伴互动的成效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4]张萍.动态评量模式下小学生数学文字题的解题历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自闭症;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57-01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脑部功能受损伤而引起的发展障碍,通常在幼二岁半半以前就可以被发现。自闭症研究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但仍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一般学者均承认:自闭症系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引发的普遍性发展障碍,常伴随有智力障碍、癫痫、过动、退缩以及情续等障碍。简单的说,自闭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三项障碍:缺乏社会交互作用的能力,语言表达困难,及偏激的行为。
1.明确幼儿园指导幼儿家长的重要性
孩子是家庭的天使,是幸福家庭的必要成员,通常一个小生命来到了一个家庭,就会给这个家庭带来生机,然而自闭症幼儿的家庭却笼罩一层阴影,家长从无助、怨恨、失望、负疚的心情逐渐趋于平静,由于家长的要求和幼儿园决定安排可以认自闭症孩子“随班就读”,这样可以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与常态儿童在一起,有利于他回归主流社会,也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教育形式。
我们与家长共同商讨各项教育对策和训练措施,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和特点,在实施教育训练过程中协调一致及时交流,发挥互补作用,逐步矫正幼儿的缺陷,促进其早日康复,最终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最能洞察孩子心理、生理和情绪的变化,最能了解孩子的所缺所长之处,最清楚孩子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潜力,因此家长与幼儿园配合一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半年来幼儿园积极主动地指导家长,家长能主动配合幼儿园,消除了家长的思想顾虑,树立家长自信心,提高了训练效果。
2.指导家长配合训练的主要形式
①家长陪同就学,便于了解正常班的生活学习情况。根据自闭症幼儿特点不与外界接触、不满足发脾气、喜欢同一格式,为了让他更好地适应正常班生活,我们建议由家长陪同就学,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园学习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又可以督促带领“自闭症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同时也使其家长每天都可以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并能配合老师加强训练,适应幼儿园生活。通过半年来的学习,孩子从吵闹厌烦到情绪基本稳定,已从半天到全天,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正常生活。 ② 教师上门家访或电话联系、家长来园观看教师的正常教学活动、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根据小朋友不主动讲话,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对其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从简单的发音开始,持之以恒,训练量适当,不急于求成,多给孩子创造成功的计划,有意识地为他寻找对象,采取鼓励表扬的方法,维护其自尊心,鼓励他交朋友,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定期上门家访,并请家长来观看幼儿园的活动,互相交流情况,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与不足,家园配合,制定出正确的训练方法,由于自闭症幼儿没有传递的语言交流,只是在不断地自己讲话所以我们从动作开始让幼儿能够感觉到周围有人在关注他,逐渐的伟伟可以在家人的提醒下与老师问好、告别,这些点滴的进步对于我们来讲都是伟伟的极大成功。③建立家园联系册,定期向家长提供教学计划。家园联系册每二周一次,随时与家长联系,使家长跟着正常班的活动实施,家长非常配合将近期训练情况与教师交流,认真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不断吸取教师的科学方法,使孩子的进步很快,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有所提高。
3.目前的成绩
指导家长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运用正确的指导形式是很重要的,同步训练对自闭症幼儿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没有家长的配合、没有家庭的训练,就会事倍功半,因此要二者结合方能得到充分功效,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片成男,山本登志哉.儿童自闭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第3期25.26页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障碍 ;临床表现;综合康复;效果
儿童孤独症障碍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发育障碍性的疾病, 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特征[1]。2001年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孤独症发病率位居精神残疾儿童致残的前列[2]。我院于2004~2010年共收治31例儿童孤独症障碍患儿,通过实施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31例,年龄4~12岁,平均(5.1±2.2)岁。其中:男24例(77.4%),女7例(22.6%)。临床表现:社交障碍31例(100%),兴趣狭窄27例(87.1%),行为刻板27例(87.1%),言语障碍25例(80.6%),智力缺陷与感知觉异常 22例(70%),异常行为18例(56.3%)。同时具备2种及以上症状者为29例(93.5%)。
2 孤独症障碍主要临床表现
2.1社交障碍社交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患儿表现为拒绝别人的接近或拥抱,对父母、家人无依恋感;对待他人反应冷谈;缺乏与他人的目光对视,缺乏面部表情,不能用躯体语言或手势来进行交往。
2.2兴趣狭窄孤独症患儿与一般儿童的活动和兴趣有明显的差异,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和游戏不感兴趣,但对个别物品或活动依恋 喜欢固定的节目或重复某一简单的动作。
2.3行为刻板某些患儿行为方式很刻板,会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维持环境不变的愿望,不愿改变生活规律和环境中的细节,稍有改变便感到不安和烦躁。
2.4言语障碍重者言语发育完全受阻,多数儿童不语或较少使用言语,少数儿童终身无语。言语运用能力损害,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话题,不能维持谈话过程。常自言自语。不会用代词或代词运用颠倒。有的患儿非语言交流损害,不会使用点头、摇头或手势。
2.5智力缺陷与感知觉异常孤独症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人。但个别患儿,智力发育呈"岛状"特殊现象,表现对音乐、绘画、计算和机械记忆有超常的能力[3]。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着感觉异常,如对某些声音特别喜好或恐惧、有些则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喜好或恐惧。
2.6异常行为要表现为多动、爱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
3 临床护理及行为训练方法
3.1创建良好的康复环境住院患儿对陌生环境常感到焦虑、恐惧、不安、出现退行、自卑等[4]。鉴于此特点,康复环境布置宜温馨、简洁,医务人员应怀着极大的同情心,主动热情地接触患儿,多与患儿沟通及玩耍,尽量满足患儿的爱好及生活习惯,尽快帮助患儿熟悉医院环境,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同时经常带患儿外出活动,增强与人群、社会的接触,逐步改变患儿的孤僻性格,提高对社会适应能力。
3.2加强语言训练语言障碍将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提高其语言能力是使其今后独立生活,适应社会活动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语言训练,语言训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2.1 口型和发音训练在训练时要有口吐气的动作,让患儿很快学会模仿。
3.2.2 单词及语言能力训练先模仿说实物名称,过渡到卡片,目的是使患儿除了认识文字外还会将文字与读音结合起来。
3.2.3 读说句子训练句子开始要简短,之后再逐渐延长,最后加一些礼貌和客套的词。
3.2.4 朗读文章及表达能力训练对于已经入学或认识一些文字的患儿,可让他朗读一些有简单文字说明的画书或配有一定图解故事,然后请他复述故事并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3.2.5 提高语言交往能力鼓励母亲与患儿多说话,反复训练患儿,让患儿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可让患儿进行传话训练,使患儿能主动与他人建立关系,改善交往。
3.3 音乐疗法音乐对淘冶孤独症儿童的性情有良好的作用,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他们会拍手说儿歌、会对着镜子跳舞、张开笑脸欣赏自己。在音乐陶冶下,他们的情绪也会稳定下来,性情慢慢开朗起来,从而间接地为进行语言交往奠定基础。
3.4 行为矫正疗法在生活中多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其社交行为,增强自信,激发好奇心。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患儿的优点,及时表扬和奖励。而对一些不良行为尽量淡漠它,避免多次批评,以起到强化该行为的目的。
3.5 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在关心孤独症儿童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家长。通过对家长的个别心理辅导、举办家长座谈会、积极信息支持等策略,舒缓家长的自责、焦虑、绝望等消极情绪[5],激发他们对患儿付出更多的爱,并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与训练有更深刻的理解,使之持之以恒,坚持对患儿进行治疗。
4 结果
通过3~5个月的护理和综合康复训练,大部分患儿能主动去接触医护人员,本组中除2例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其余29例患儿在社会适应能力、言语功能、自理生活能力、行为改善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患儿孤僻性格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 讨论
在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探明的今天, 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是治疗孤独障碍的两种最主要方法,二者各有偏重,但都无法根治孤独症。对于孤独症的治疗,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共同努力,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社会适应和言语发育。①从社会角度来讲,通过社会舆论让全民正确认识孤独症,消除对孤独症患者的歧视,建立健全孤独症患儿早期干预训练康复机构,大力培训康复训练专业队伍,组建孤独症儿童父母参与互助小组,设立孤独症儿童救助机制,为孤独症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为孤独症的治疗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心理支撑。②从家庭角度来讲,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承受着不可想象的压力,他们要正视患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积极求医,相信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言语功能,积极引导孩子,巩固干预训练的效果。③从学校角度来讲,设立专门的特殊学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引导教育,适当的进行文化课和生活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无疑是对孤独症患者的家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现有的治疗模式下,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渐提升儿童生活技能与交流能力。
儿童孤独症障碍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足以覆盖多数孤独症患者的"原发损害"因此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综合治疗对多数患儿都有所帮助,其中少数可获得明显好转[6]。为此,我们对治疗儿童创建良好的环境,并有针对性的加强语言训练、行为矫正治疗、音乐疗法及对儿童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使31例患儿通过3~5个月的康复治疗,其中的29例患儿在社会适应能力、言语功能、自理生活能力等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使治疗有效率达到93.5%。尤其是孤僻性格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邹小兵.发育行为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6-265.
[2]刘莹.江西省75例孤独症儿童的现状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7,89(11):49.
[3]李国瑞,余圣陶.自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6):1449-1450 .
[4]谢美云.儿科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8-9.
原本小刚学习成绩一直比较优秀,但是内向、依赖性强。家有姐弟三人。大姐、二姐都学习优秀,父母对他们都疼爱有加,并一直把姐姐们的学习成绩引以为骄傲,无形中给了小刚巨大的压力。当他成绩刚开始下降时,就开始出现焦虑紧张,但又不想让父母担心,也不知如何去克服或者向人咨询,只能自己再努力看书,可是没有效果,并出现头痛等症状,到处去检查也没有明确诊断,只能留级再读。但是小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见人,整天就呆在家里,成为一个蛰居家里的学生。
据日本一个针对长期躲在家里,不去学校、单位的“蛰居”现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父母以及教师等60%接受调查的人感到蛰居是“切身问题”。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4%是教师等教育方面相关人士,28%是父母,虽然被调查对象有些失衡,但是调查还是显示出了蛰居问题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2004年11~12月期间,教育评论家尾木直树在各地的演讲会场内对约2 9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29%的接受调查人说“自己的周围有蛰居人”。95%的人回答说“听说过”蛰居这个词。在三年内知道的人则超过了半数。
关于蛰居倾向人的年龄层,15岁以下占41%,16~18岁为24%,19~23岁和30岁以上都是19%。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这证明有蛰居倾向的男性更多。蛰居给人的印象多为“不上学”、“心理疾病”、“害怕人”。从接受调查人的年龄层来看,42%的二十几岁认为蛰居来源于“压力”等原因。而39%的六十几岁则带着批判、严厉的观点认为蛰居人以“自我为中心”。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蛰居行为呢?这其中既有心理行为问题,也有精神疾病存在。15岁以下多为儿童孤独症考虑。青少年及青年多为心理问题和精神分裂症的单纯型。如何来区分呢?可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儿童孤独症
这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男孩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四大特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以及行为方式刻板、僵硬。其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孤独、社交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尤其对他人的情感表达缺乏反应。语言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尤其缺乏社交―情感的相互性应答交流,言语和语言障碍十分严重,在交谈中缺少应答或不能及时应答。兴趣范围狭窄和活动刻板僵硬、重复,坚持固定不变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还常出现一些其他行为,前后摆动,目光集中在一个物体上。还有害怕、恐惧、睡眠和进食紊乱、发怒和攻击。诊断可通过上述表现观察到,智力测查智商降低,另有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可进行检查。
治疗(1)特殊教育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是提高社交技能和自理生活的能力。(2)行为治疗:重点是促进患儿社会化和语言发育。(3)药物治疗。
学校恐怖症
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有三个特征:(1)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2)如父母强迫孩子上学,会出现严重焦虑紧张,若父母同意暂不上学,则孩子焦虑紧张马上缓解。(3)焦虑紧张的表现为:心神不定,不安、出冷汗、心慌、呼吸急促,甚至有呕吐、腹痛、尿频、便急等。
治疗注意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家长和老师对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要求过分严格。相反,宜劝导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分认真,要让他们了解生活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道理。对孩子期望不应过高。切勿对这类孩子期望太高,由于这类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他们经受失败和挫折能力较差,因此,期望太高易使这些孩子在不良的性格基础上增加心理压力,促发学校恐怖症。对于严重焦虑紧张的学生可给予小剂量抗焦虑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青少年起病,起病潜隐缓慢,逐渐持续进展。主要表现特征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常无故缺课不愿到校上课;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愈来愈减少;情感逐渐淡漠,对亲友表现冷淡、疏远;行为古怪、退缩、毫无目的,不关心周围事物,常闭门不出,日益脱离现实生活,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需要,是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