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智慧课堂的利与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的利与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课堂的利与弊

第1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教与学 转换 利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096-01

1 教与学转换的基本阐述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又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交往这一层面,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只不过是两个知识传输体,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相当于一个知识宝库,是活教科书,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单一的将只是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也就成为:讲与听;问与答;写与抄;给与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而教也自然而然的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只能怎么学,不教不学。教师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要全部参与其中,意味着平等与合作。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以及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知识理解知识,促进互相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 教与学转换的利与弊分析

2.1 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

“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自主有效课堂”实施以来,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让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培养。学生在“自主合作与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深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与接受性学习交相响应、相辅相成,奏响了美妙和声曲。值得欣喜的是转变方式,让学生学会分享学习的快乐,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自始至终找到好学生的感觉,也是转变方式赋予学生的崭新面貌。

2.2 让教师真切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

“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自主有效课堂”让我们深深看到,教师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课堂,立足课堂,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探讨、在探讨中研究,在研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提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自身生命价值。

面对这种“活力课堂”,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教师要在掌控学情的基础上及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调控发言、讲述、展示的内容,在学生确实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自己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因此,教师“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力的同时焕发自己生命活力”,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知道者和学习合作伙伴。

2.3 教学转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差距变大

如果将学生按小组或其他形式进行分组划分。那么小组内不免会有弱者,他对本小组的任务不能完全领会,在第一次合作中就不能达成目标,在第二次合作中更不可能讲解、与他人分享,新组成员就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学会的已经学会,不会的一直不会的尴尬局面

3 结束语

通过综上分析不难得知,自课改以来,教与学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但仍旧有很大的改造及发展空间,相信随着课改的持续以及教师、学生的思想转变。教与学的转换观念会给我国教育带来更大的成果

第2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教师演示实验的利与弊

1.教师演示实验的好处

(1)有利于施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每一个演示动作都可以蕴含教师自身独特的元素,都可以包含教师艺术化的智慧,不但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功效,还能突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彰显教师特有的教学特质与魅力,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偶像,进而对教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中教师能够非常规范地陈设各种实验材料,具体的演示动作非常有序、逻辑严密,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个实验活动,自然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

(3)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引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快速地给学生以鲜明、生动、鲜活的感性材料,瞬间让学生耳目一新.结合教师的有效讲解,可以让相关教学概念、原理快速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易懂的形象.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灯.此时教师可引入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不用火可以点燃酒精灯呢?让学生放飞思绪去想象、去寻求答案.然后,教师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碰碰酒精灯的灯芯,结果发现酒精灯立即被点燃了,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

2.教师演示实验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演示实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都在教师手中,“百看不如一动”,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看是一瞬间的,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往往瞬间即逝,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稍开小差,就难以形成较为深刻的烙印.

(2)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高中化学中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做的多了,学生们就会认为这个知识点是重要的;反之,做的少了或没做,有可能让学生认为这个知识点并不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学生产生了误导.凡事都由教师来完成,不利于让学生获得较好的感性认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1.学生分组实验的好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分组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分组实验有机地融入到新课的教学进程之中,发挥出实验活动在教学中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促进学生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地独立探究相关化学知识的实验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式小组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对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启迪学生在Na2O2中加不同的水,如加几滴含酚酞的水、普通的蓝墨水、苏打水、汽水,并让学生事先做好分析,预期可以产生的现象和结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充分挖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分组实验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化学实验相关现象,验证化学反应规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化学教材的理解,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另一个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的弊端

(1)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实验事故.在化学分组实验的时候,或许是学生没有听从教师的安排与吩咐,有的学生经常无从下手,要么模仿其他组的同学,要么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他们常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造成了实验事故.

第3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树立综合的教学理念,让综合实践课程和语文课程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如,在小学六年级上期《轻叩诗歌的大门》的综合性学习中,首先让孩子在语文课中通读这部分教材,然后根据教材的活动提示,按综合实践的小课题要求分组拟定活动计划,再分工合作,开展实践探究。孩子们通过读诗——写诗——演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自主参与,把以前认为深奥无味的诗歌演绎得多姿多彩,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课堂生动鲜活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了。

有孩子在活动总结中这样写道:“以前老师上古诗的时候,我常常听着听着就走神了,好像只看见老师的两片嘴唇在一张一合地动,却不知她讲了些什么。而这次实践活动给我们提供了自己‘读诗、写诗、演诗’的机会,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学习,查找资料,遇到问题互相询问,靠小组的智慧学会了很多诗。大家互相帮助,特别有意思!”

二、综合实践活动为习作引路:强调体验,表达真情,展示卓越

习作是语文课程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展现。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写作常无话可写,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习作需要有生活的土壤。

在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把有价值的体验记录下来,积累习作素材。如,开展的“三创,我在行动”的实践活动,学生就写了《第一次社会调查》《我给妈妈讲“三创”》《我在“三创”中成长》等亲身经历的事件。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走上街头和社区深入地调查、宣传,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不仅能清楚地写出调查经过,在心理活动描写方面还特别真实生动,就连平时习作较差的学生也能做到把事情记叙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把语文习作放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自由地表达,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下,就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展示自己卓越的习作才能。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锻炼口才搭建舞台:引导交流,注重合作,创建卓越

在教学语文十册“语言的艺术”这一专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有哪些展示语言艺术的材料?学生很快找到古今中外的一些故事或者在电视上看见的相声、小品,然后放手让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当导演、有的当演员、有的准备道具,顿时课堂上乐开了花。

第4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1.把师生校园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课前,教师通过到图书馆找报纸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他们的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但我在教学中发现,用师生现实的生活材料做教学资源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到八年级“竞争与合作”时,当我把学生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的情景、在领奖台上的喜乐、在失败后的失落与沮丧、同学间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的时候,学生惊讶了、感动了,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了竞争和合作的意义。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才会更深刻。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引发思考、参与的问题及情境。问题构成了一切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点。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是否富有情趣,是否科学合理。结合思想品德课教育性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如果在教八年级上《享受健康网络的交往》中设置网络交友(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就能有效解决此类困惑。像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内心需要的两难问题设置,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讨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思辨中学会了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拓展了思维,加深了认识,初步形成了态度,有效实现了思品课三维教学目标。

3.玩游戏、演小品,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

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让学生在看中、做中、玩中、演中知情明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加强其良好品德的养成。例如:给学生上两代人的对话这一块内容时,涉及文字性材料《初中生小冰的故事》,一开始我直接选取这个材料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接下来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探究解决冲突的途径和程序。但是就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想参与进来。后来我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冰和爸爸,依照该剧本表演。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且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表演者表演得非常真实精彩,其他同学观看得特别仔细。此时如果让观众给小冰指出缺点,学生就会很积极地参与,学生在积极思考和极大热情中,掌握了与父母化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完成了本课学习的任务。

第5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学校发展及学生能力提升的中心,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如何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成为当今高职院校研究的课题。

一、以专业为基础,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一门艺术,把学生领进“语文艺术的殿堂”,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努力为课堂整体教学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众多,教师要注意个性化教学设计,体现教师教学智慧。

(一)采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科技走进人们生活,进入学校,多媒体以其信息容量大、表现方式灵活、趣味性强等优势,备受师生的喜爱。如在学习写景类文章时,通过优美的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为学生快乐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二)设立问题悬念,激活学生多向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思维训练,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围绕学习内容设置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内在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达到思维训练目的。但要注意问题悬念的设计要体现“准、新、精、奇”的特点,因为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学习的热情易受到好奇心驱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要结合所学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设计,避免出现为新奇而偏离主题的现象。

(三)恰当处理教材,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高职语文教学的内容要看作是中学语文的延续,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高中内容,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文化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基础性知识有一种畏惧心理,所以在高职院校的教材中要尽量降低门槛,以便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尽量找到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相同认知的情境中走进学习,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以整体为方向,确保教学环节完整性

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影响到各学科知识间的衔接,对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有重要作用。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各教学环节的特点,精心设计好各环节内容,确保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一)紧扣教材内容,搞好课堂预设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设计的基本依据,要认真分析文本的体裁、内容、主题思想及写作手法等,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如诗歌学习重点突出诵读,在读中体会文本的内容,设计中要突出读环节,如自由读、小组读、重点品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内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但要处理好各环节间的过渡,确保知识的完整性。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自我阅读、思考进一步理解掌握内容。

(二)针对学生实际,实现分层教学

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根据专业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及学生综合能力,分层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记叙性的文章时,拓展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将学习专业课时,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述出,要体现出专业课的特点来,通过六要素的合理运用,将记叙类文体知识更好掌握。

三、以全面为目标,注重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一)学会对知识的取舍,创设教学情境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要将所学专业尽快应用到社会中,要突出知识应用性,如可以选取一个点,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课堂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到运用知识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取舍。

(二)开展多元教学设计,加强教学实践

第6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 教学策略 同课异构 摩擦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09-04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课例的建构与实践,探讨教学的差异性,分析教学的因果性、可塑性与实效性,并及时进行诊断与修正、回溯与提升的一种教研活动范式,其实质是发扬个性、发展共性。“同课”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相同;“异构”主要体现在执教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措施、教材处理、细节处理等方面差异。“同课”是基础,“异构”是载体,提升教师水平、释放教师个性风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目的,“比较”是其基本方法与手段。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1 “同课异构”的基本建构

在“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采用递进式的建构策略,即“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其中,独立设计与课堂实践是最重要的环节,总结提升是意义建构的价值所在,异质发展是教师个性教学的内涵与诉求。其基本流程与操作如图1所示。

2 “同课异构”的学科实践

下面以本校徐老师与陈老师执教的、由朱清时主编的“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第二册)”第二章第六节《摩擦力的利与弊》一课为例,阐述“同课异构”教学的基本流程与具体操作。

(1)理解教材。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前提工作。不同的教师对教材与课标有着不同的理解与分析。但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最终会趋向统一。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摩擦力的存在,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③典型的科学探究方法。在与老教材的横向比较:新教材忽视概念的教学却强调科学探究,强调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思想与能力,渗透STS思想……

(2)独立设计。独立设计的路径是个体设计—集体教案—个体教案(修改与完善)。即使采用集体教案,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具有一定的个性教学风格和特点。强调独立设计,并不是说要否认集体教案。这是因为,集体教案的不同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大多数环节都是根据课标要求和集体共案进行适度修改的,在三维目标上、教学重、难点上基本趋同。但在局部上也存在着差异(见表1)。

(3)学段说课。说课环节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置于课后。放在课前,主要是让教师群体对教师的“教案设计”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便于教师个案的完善或引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某些环节或不足方面。置于课后则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诊断、整改与提升。在教学前徐老师和陈老师分别在年级(学段)备课组进行了说课。

(4)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课堂实践是验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可行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切片比较的方法,复原教学过程,重温教学环节,剖析教学细节,解析教学要素。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当然,切片要符合课堂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一般规律。为了更精炼地说明问题,应把课堂实践与比较创新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

教学片断一: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

两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也有摩擦力,都创设了筷子提米的情境。徐老师教学过程如下。

(实验引领)徐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杯子里放着一些米。“中间放了什么?”徐老师问。“筷子!”学生大声齐答。“看一下,我用筷子能不能把米提起来(同时做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筷子……”学生的声音较弱。“为什么筷子能把米提起来?”徐老师继续问道。课堂上一片沉默,稍缓后有两个同学举起了手……

而陈老师则在实验前,创设同样情景,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吗?当学生的情绪和探究动机被激发起来时,再做实验。最后问:为什么老师能把大米提起来?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学习状态积极。

反思1:创设情境在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参与积极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同一实验情境,处理方式不一样,效果截然不同。其实徐老师的情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因为创设情境的过程比较平直。当然更多的技巧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加以总结。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平时注意研究别人的成功设计,积累典型的教学案例,备课时精心设计,经过一定阶段后,就一定会产生熟能生巧的体验。

教学片断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

徐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以“先探究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关系,其余的因素留到课后去探究”为由,仅仅探究了教材的两个猜想:摩擦大小与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而陈老师在学生做出相关猜想后,先运用理论或实例否定了运动物体的速度和方向,然后利用现有器材探究了压力、面积、粗糙程度三个猜想。

反思2: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猜想与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间的矛盾,教师如何处理是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仅仅围绕正确猜想展开的教学,显然不是探究式教学的宗旨;所有猜想都要探究也不现实。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猜想,象陈老师那样通过学生已有理论、经验、事实缩小猜想的范围,但对学生容易搞错或者与已有经验相矛盾的猜想必须给以验证。

教学片断三: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徐老师利用摩擦概念教学的巩固,让学生例举大量生活中的摩擦事例,并以此为范本,让学生进一步分析上述事例中摩擦的利弊,以及在这些事例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然后总结增大摩擦减小摩擦的方法,再巩固应用。

而陈老师则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出示实验方案:(将直尺用手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拉动直尺,可以发现,手对尺的压力越大,越难将尺抽出……)并问:“增大有益摩擦可采取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各异。对此,陈老师总结指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接着陈老师继续问道:“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

反思3:教学中是让学生去被动验证还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选择的结果无疑是变验证为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层层深入.让学生不但知道要如何做,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自然形成知识与能力的目的。

课后,备课组和参加听课的教师对徐老师与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议,认为:

两位老师都对《摩擦力的利和弊》作了精心设计,教学设计紧扣三维目标,并分设不同环节对子目标进行设置与安排;在教学上二位教师都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场景,初步建构起双主体教学范式,基本养成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比较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三维目标。

徐老师能够在教学设计的框架上合理组织教学,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在问题设计与探究活动中,组织较合理。另外,还把兴趣与探究延伸到课外,引领学生进行小课题《假设没有摩擦力》的设计与猜想,从多角度去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但问题是对小结往往由教师来概述,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教学环节的过渡预设性过强,束缚了教学生成,对部分同学缺乏关注和信心鼓励。

陈老师成功的实现了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层层剖析、环环相扣,教学在几个中实现了情感与思维的跌宕。教学在“引入新课—— 摩擦力”(摩擦力的利与弊)、科学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巩固提高等所预设的环节中紧张有序地开展着,并还组织了压力大小与摩擦力大小关系的探究体验活动,是一堂成功的体验式探究教学展示课。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对教学生难点的拓展与巩固还有待于提高等问题。

(5)总结提升。该阶段主要通过授课人、学科组或相关专家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方式,对“同课异构”进行综合反思与诊断、整改与提升;并根据“同课异构”的科研特征,对不同教师的“特质”与“同质”进行分析,关注教师的“共性发展”,但更关注教师的“个性发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借鉴、学习、提升的平台。其操作过程一般通过“自我剖析小组诊断专家指导整改提升”四个环节进行。

①自我剖析。即在听取听课教师评课议课后,执教者对比另一执教者的教学,进一步自我解剖的过程。徐老师认为:自己对教学作了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设计而展开,从课首到课尾始终贯彻学生的体验感悟、实验验证等结合学生心理要求、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初步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摩擦力的“利”和“弊”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但是,对问题的设计缺乏层次和梯度,对教学生成缺乏必要的拓展。

陈老师则认为:自己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如学生实验、问题探究、小课题学习)等方式,符合学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课堂上师生互动性强,学生能积极参与,兴趣得到激发,因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对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优化与整合,对困难学生能适度引导,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教学观。但对静止的物体间也存在摩擦这一教学难点没有充分利用筷子提米这个案例进行突破,只作了浅层化处理。

②小组诊断。即年段备课组针对第一阶段的教学开展阶段小结。这一环节主要由学科备课组长或相关学科的教研员负责进行。根据徐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组长做了如下诊断。

本节课徐老师侧重“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和分析论证”环节,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变量控制”的意义和方法。这是教学亮点。但在本课教学中,教学过于拘谨,教学过程不够流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本人缺乏“特质”要素造成。另外,预设与生成也是这节课要注意的地方,总体来看,预设过强,没有很好给学生以留白,即对课堂有效反馈做的还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探究不完整。

③专家指导。是由学科教学专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点,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措施。由于学科专家的指导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其对教学完善往往指点迷津的作用。本次活动的指导专家、浙江省物理特级教师赵力红对陈老师课堂教学评述如下。

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科学新课程“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的理念,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身边的摩擦等各种课程资源,课堂中教师注重在现生活实例,通过大量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的观察和体验,来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分析它的特点。例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推动木块运动”和“手掌下抽尺”两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筷子提米”实验中,教师继续采取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猜想,在诸多方面体现了探究教学的要素。

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还缺乏激励性的评价,有些环节的收放值得思考;局部的细节问题处理略显粗糙,还需要教师的精细化酝酿和精品意识。

④整改提升。该过程可以由团队予以集体整改,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自我建构,在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能够自觉地进行教学修正,从而帮助自己经验的内化与强化,促进教师的个性成长。根据教学实践,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改进措施(建议),供其在下一节课教学时参考。

3 “同课异构”的若干思考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我们发现:以“理解教材—独立设计—学段说课—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异质引导”七个步骤为基本流程的“同课异构”,其主要思路如下。

以同一主题为核心,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

以行动研究为基础,立足于教学实际,把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小课题”,基于“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有效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微格分析为手段,一方面利用现代视听设备作为课堂记录手段,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了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直接从记录中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另一方面,其他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议课,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面对其他教师的建议,授课教师有选择性地借鉴,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授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比较研究为方法。同课异构要充分应用比较研究法,明确比较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么效果,存在着什么问题……这样,才能拿到一手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

以同伴互助为桥梁,力求教师个人与团队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与精神共享;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辅相成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在同课异构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探究,最终解决所有问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

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忠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换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

二是由以灌输为主的指导性教研转向以互动探究为主的反思性教研。在“同课异构”研究过程中,教研员或相关组员不再以“专家”、“领导”身份出现,而是同广大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上一节课,钻研教学,相互切磋,有利于调动们每一位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三是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同课异构”教研方式正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新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个性风格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实际问题,打开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课异构”有个体独立的创设,又有集体合作的智慧,有利于个体和团队的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与风格。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薛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1):24-26.

[3] 李永生.国内外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6):58-60.

[4] 肖振安,肖春彦.新课程校本教研的新诠释[J].现代教育科学,2004(4):15-17.

第7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关键词】生本教育;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内容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相比其它学科,实行生本教育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它没有考试压力,学生普遍感兴趣,又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来掌握知识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更能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简单谈及个人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见解:

1. 改变传统师本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多数时候都是老师给出一个范例,由老师先示范操作,然后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尝试练习。这是典型的师本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看似大多数时间都是学生在练习,但整个学习的过程并没有遵循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结合生本教育理念,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教学中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把有些问题留给学生来解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思维碰撞产生答案,甚至可进一步升华得到更深层次的结论。这样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也体会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2. 信息技术教学不能只重视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学习,也要重视信息情感意识、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美国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曾说:“技术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 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忽视了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首先要明确想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就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如在学习copy功能时,可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它的利与弊。在上完课后有些学生经常忘记关显示器电源、键盘鼠标乱放、损坏设备等小毛病,这时候要组内同学互相提醒、帮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另外,人机对话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缺少情感。不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可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师生角色转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将生本教育的理念更好的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

3. 生本与信息技术要完美结合,达到一个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教学设计思路,结合生本教育 “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理念,探索生本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前置性研究。前置性研究是一节课的开始,与我们常说的预习功能相似。但前置性研究更具目的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前置学习,可以精心设计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联的,具有较强目标性、开放性、趣味性而难度适中的问题。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前置任务。这样的课前研究,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对课堂充满信心,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进一步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现生本教育的“低入”与“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教学理念。

3.2明确目标,分组交流。目标是行动的指南。为避免学生盲目探索,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直接提出学习目标,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驱动机制。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操作技能的掌握,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共享学习的乐趣,相互带动,共同进步。

3.3研究探讨。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个任务都可能被激发出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学习小组明确探究的任务,并适时给予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解答他人的疑问,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从他人的优点与知识中充实自己,集众人智慧助自己发展。

3.4交流评价。生本教育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提供了学生自学的空间,又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升思想感悟,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巧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客观进行评价,并组织带动学生在一系列的评价中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3.5总结提高。课堂交流是学生的思想表达与技术展示的平台。因而在讨论交流后,有必要设置小结环节,师生共同总结与提高,完善知识体系,交流学习心得。

第8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内容] 

摘要    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本文旨在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

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

 

         直接法(DirectMethod),

 

         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

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

的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

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是近一百年的事。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拉丁语是当时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

会和官方语言,当时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法。到十八、十九世纪,英语、法语兴起,学校开

始开设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课程。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就自然地沿用教授

希腊、拉丁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

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

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它培养

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

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2、阅读领先,着重培

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4、依

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

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

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

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

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

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

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强调死

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3、使用方

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

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

方法较为灵活,活跃了课堂教学。

 

二、直接法(DirectMethod)

《韦氏英语大辞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

onary)对直接法有过一段解释:“直接法是教授外语,首先是现代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

形式语法。”

 

这一定义勾划出直接法有别于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征: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不用翻译,也

不作语法分析。

 

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吸取别国

的科技成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不通也就成为各国之间人们直接交往的障

碍。在这种社会的需求下,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两项新要求:1、外语应当大普及,而不应只

是过去少数封建贵族子弟的专利品;不仅学校应普遍开设外语,而且应开办许多能短期见效

的各种现代外语训练班。2、外语教学中,口语应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原有的语法翻译

法在这种新的社会需求面前显得完全无能为力了。与此同时,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外

语教学法的邻近科学都已有了长足的长进,为新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矗这些学科的发展

使人们对外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外语教学要进行改革的呼声中,直接法应运而生了。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是“幼儿学语”论。从语言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是先有口语

而后有文字的。文字符号只是在语言(口头语言)产生很久以后才产生的。口头语言是第一

性的,根本的,而书面文字则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直接法便是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的

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

 

使用直接法进行教学的过程应体现如下几项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原则。每教一个新词语,

应把该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及客观表象直接联系起来。2、模仿为主原则。不是先学习

语言规则,而先听周围的人说话,模仿着说。以模仿多练为主,语言理论为辅。3、归纳途

径教语法规则原则。让学生先实际掌握语言材料,再从他们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

法规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4、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先口头实际掌握语言,然后再学习

文字符号的识记和书写。

 

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认为:1、语言是一种熟巧、技能或习惯(habits)。习惯的养

成,主要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2、语言是一种技艺(art),而不是科学。精通一

项技艺,全在于刻苦多练。如学游泳。使用直接法进行外语教学的途径一般为言语语言

言语。也就是说从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入手,以学习言语的单位——句子开始,

实际掌握外语,然后再通过归纳途径,学习一些语言理论知识,用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语言

实践,即语言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言语。采用此法的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掌握外语,并

领会直接法的实质。所任课班级的人数以20人为宜,人数太多影响教学效果。课时要充足,

最好每天都有使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

 

直接法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外语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

2、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不善于利用,一味排斥。3、在中小

学外语教学条件下,偏重了实际掌握语言,而对发展智能方面则注意不够。4、使用这种方

第9篇:智慧课堂的利与弊范文

一、让生活化、人文化走进课堂,是和谐课堂的支撑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的实际,让生活走近课堂,整合教学资源和生活资源,不断充盈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拓生活世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提升意义,让小课堂变成大社会,让学生在小课堂中领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促进师生教与学的联动与和谐。如让学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转、自转;用橡皮泥或泥土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态示意图;充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通过辩论,了解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来的利与弊,从而认识看待我们对待自然资源的两面性,这些都远比让学生对着那一张张呆板的平面图来得形象、生动、有趣。课堂还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互动关系,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不搞“语言”、“思维”、“行动”上的“霸道”,而是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在尊重、沟通、宽容、欣赏的氛围中,使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在我们的课堂上,即使学生理解有偏差,我们也要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扬弃式”地处理,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如果学生看见老师在讲台上黑着脸,谁还能轻松起来呢?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基本面部表情。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来个下马威,先来个背、罚、练……。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已够多的了。有来自家长、老师、同学……重重的压力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了,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相反,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关怀爱护鼓励的发问,轻松耐心的回答,如“好!”“很好!”“很有创造性!”通过鼓励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

2.幽默的教学表达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有时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有时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地纠错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学习“地图上的方向”这一内容的时,我发现学生总是把“东、西”说成“右、左”,把“南、北”说成“下、上”。有一次当学生说:“中国在俄罗斯的下面,俄罗斯在中国的上面”时,我突然走出教室,然后回来跟同学们说:“老师刚才出去看了一下,发现我们这跟其他地方一样,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全班哄堂大笑。当下次再有学生说上面和下面时,全班竟然一起说:上面是天空,下面是大地。这样一来二去,终于使学生领悟到:上下左右与东西南北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三、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和谐课堂的根本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使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怎样让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获得成功呢?简单的说就是“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

(1)低起点。教学中可采取的方法是:教授新知识时用原有知识作为起点,用鲜明的实验或直观表象作为起点,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作为起点,用与本课内容的相关故事片断、科学史作为起点;

(2)小步子。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步子减小,尽量考虑能使学生成功,从而使学生每步都有进展,每时每刻都处于积极学习状态,使他们稍加努力就可获得成功体验;

(3)多活动。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记忆及反思时间。其次,处理好自主和合作的关系,容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而对于学生来说思维有困难的问题则需要合作、交流、多维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