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食品安全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市场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市场前景

第1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1.资源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马鞍山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现辖三县三区,36个乡镇。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28.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34万人。全市土地面积4042平方公里,全市土地类型多样,山、水、平原兼备,拥有耕地面积187万亩,可养水面51万亩,林业用地88万亩。气侯温和,雨量充沛。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多种农产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市成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消费者希望能购买到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我市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发展迅猛,截止目前,全市现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37家、认证品种84个、产地监测面积15800.3公顷、核准产量108384吨,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3家,认证品种42个,产地监测面积338565.5亩,核准产量128883吨。

2.政府推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到农业经济效业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更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市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关心支持下,我市从多方面入手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我市农产品档次,增强我市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马发[2009]11号)、《关于印发促进产业转移若干政策的通知》(马发[2012]1号)(暂行),对获“三品”认证企业、各级标准化项目实施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相关工作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政策扶持。

二、现状

1.抓产地保护,净化生产环境

首先是逐年分区域开展产地环境动态监测,先优势农产品产区、特色农产品产区,再到一般农产品产区,基本可实现产地环境动态监测五年一循环,为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是建立产地监控和评价机制,监控农产品产地安全,消除环境污染。再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措施,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奠定环境基础。如在水产养殖业,坚持“以鱼养水、以水养渔”的生态理念,大力推广“种草、投螺、配养、稀放”的水产生态养殖模式,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农业源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渔药的使用量,保护和改善了水体环境,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赢。在种植业,大力推进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专业化防治模式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肥料使用量,提高农药、肥料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保环境。

2.抓投入品管理,严控生产源头

一是以国家明令禁用的农药、兽药为重点,加大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力度,保障农资产品质量。2012年全市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736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042人次。查处案件23起,涉案货值14.09万元,罚款5.6万元。结合市场检查,开展农资产品例行检测,实行检测结果与依法查处有效衔接,2012年全市共抽检农资样品203个,其中,农药85个、肥料70个、饲料48个,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6.47%、82.86%、100%。对不合格肥料经营者进行了处罚。二是开展小农资店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评价工作,创建放心农资店。按照证照合法齐全、管理制度规范、具备生产经营条件、依法诚信经营、商品明码标价、台帐记录健全、接受社会监督、科学为农服务等条件,对农资经营店进行综合评价,公示评价结果,引导广大农资经营者规范经营、诚信经营。同时,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者违法行为记录制度,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农资企业进行登记存档,进行教育处罚或媒体曝光。三是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方式,鼓励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经营服务等多种经营模式,严把农资产品质量关,保障农产品安全。同时,开展植保专业化服务,实行统一供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技术、统一检查防效、统一收取服务费的“五统一”服务。2012年全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03.1万亩次,比2011年递增84%。

3.抓农业标准化推广,规范生产过程

第一本着“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着重制定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管理操作类地方标准,尽可能做到生产全过程标准相互衔接,全覆盖、系列化、易操作。目前,全市共制定地方标准30多项,其中,省级标准3项。第二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优先在全市水产品、奶牛、蔬菜、水果四大基地、“三品”认证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种养大户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指导督促建设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做到有专门组织、有管理制度、有操作规程、有监督检测,并建立完整档案,实现质量可追溯。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标准化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8个、省级28个、市级36个。第三鼓励争创品牌,提高产品档次。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农业“三品”和名牌农产品,并加强认后监督管理,保护品牌声誉。

4.抓产品检测,保障消费安全

首先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市级监测为骨干、以县级监测为基础、以乡镇监测为补充、以企业自律性检测为主体的农产品检测体系。依托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等社会检测资源,创新市级检测运行模式,实现有效检测。其次突出重点单位、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开展检测工作,并注重定性检测与定量检测相结合,节约经费,扩大检测面和检测频率。第三方面注重发挥检测信息的作用,严格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引导消费,督促企业自律。2012年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8741份,其中,蔬菜、水果样品6470份、畜禽产品6128份(其中,生鲜乳7份)、水产品159份、粮食11份。抽检合格率除蔬菜、水果为99.98%,其它均为100%。

三、对策

1.强化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要强化协调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做好监督管理工作。(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各级农业、新闻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围。(3)增加投入。农产品质量建设从标准的制定实施、检测机构的建立、例行检测工作的开展,到农业环境、投入品的整治等等都是公益性、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4)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今年计划建立市级农业物联网,利用农业物联网与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等技术优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从生产到餐桌全流通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2.抓责任主体,强化企业自律

一是建立全市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档案,确定重点监管对象。二是及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宣传培训,让他们知法、懂法、遵法,增强其第一责任主体意识。每年我们都组织对农产品、农资生产销售企业的质量管理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及“三品”认证监管等相关知识培训。三是加强监督管理,要求生产销售企业严格实施相关制度,并进行服务指导。如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重点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种养大户是否建立农业投入品采购和使用记录台帐、是否按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是否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重点指导督查实施生产记录制度、自检制度、不合格农产品报告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和进货记录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单位”授牌活动。凡能自觉执行相关制度、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无重大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的单位给予授牌。

3.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

依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加快制定适合我市推广应用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到有标可依,按标生产。到“十二五”末,力争制修订市级农林地方标准4项:《土鸡田间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土鸡林间养殖技术操作规范》、《稻田培育幼蟹技术操作规范》、《蟹塘鳢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范》。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的原则,已初步建成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为基础、市场(企业)检测点为网络,形成统一权威、分工明确、定位清楚的市、县(区)、市场(企业)三级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实施对产地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的有效检测,全面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市民消费安全。

4.抓制度建设,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第2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46-2

农产品质量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几年,我市积极探索实践,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看,这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加快建立健全相关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1 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按照省农委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目标要求,丹东市相关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大力推进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的转变,围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不断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对1850万亩食用农产品产地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划定了无公害农业生产区和污染整治区,制定了产地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下简称“三品”)质量标准要求,围绕我市粮果菜、肉蛋奶等大宗食用农产品生产,制定并下发了89项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全市粮果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50万亩,占种植业生产总面积的50%。全市种植业安全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32万亩,占生产总面积的40%,安全农产品质量认证9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8个、绿色食品认证51个、有机食品认证10个。加强质检体系建设,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和部分农贸市场蔬菜质量开展了例行检测。开展了农业投入品市场专项整治,由农业、公安、工商、质监和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农资打假专项行动,进一步净化了农资市场环境。建立了农产品安全事故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下发了《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十分突出。一是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农产品没有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二是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速度慢、规模小,无公害农产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品种少;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IS09000和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少,只占注册登记企业的9%;四是全市农业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监管手段不强,监控范围小;五是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尚未建立。

3 解决思路与对策

3.1建立健全标准化实施保障体系

3.1.1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强化农业质量标准意识,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修订速度,在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相关方面的技术规范,使全市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有相应标准可依。同时要加大宣传和技能培训力度,形成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到位、农户生产技能过硬的良好势头。

3.1.2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要加速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并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点,从而形成市级检测中心与县级监测站和产地、市场监测点配套的检测体系,实现农产品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3.1.3建立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以市、县、乡现有的农业科研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为依托,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这个核心,制定农业科研计划和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及对相关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的推广力度,推动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3.1.4建立农产品认证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也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有效载体。要大力推行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包括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并对认证实行统一归口管理,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3.2加强农产品生产及流通全过程监督管理

3.2.1加强产地环境监测丹东市完成了农产品产地环评任务,为今后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应加强以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农业大气为重点的农业资源管理,保证可持续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2.2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目录;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及时查处经营剧毒、高残留农药和禁用肥料等行为。农资经营者和农产品经营单位要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同时,销售者应提供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检验报告。

3.2.3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严抓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落实。科技服务队伍应把粮果菜、肉蛋奶等大宗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以作业历的形式下发到农民手中,同时加大指导力度。各基地要建立详细的土壤、大气、肥料、农药、品种、灌溉、农产品生长时期、加工包装环节、产品销售流向和市场信息反馈等档案记录,逐步推行产地编码和包装标识制度,在产品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时,能够方便地查明原因,确保系统的溯源性。

3.2.4加强农产品认证与管理要积极组织认证培训,深入企业和农户了解情况,宣传认证的意义和所带来的效益,提供全方位服务,协助企业和农户解决认证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指导其完备认证材料,履行认证手续和认证程序。

3.2.5加强市场流通管理为适应农产品质量监管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农贸市场应定期自检,确保上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亦需对蔬菜生产基地和农贸市场蔬菜开展例行检测,规范生产者,约束经营者,引导消费者。同时,各县(市)区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设备,定期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监测,指导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3.3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量大、面广且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经费的投入,成立相关组织机构来制定发展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制订修订与标准的推广示范。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当中,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实现。各级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第3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一、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

1.可有效解决我市耕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发展设施农业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市目前农业人口18.8万人,耕地面积为20.14万亩,人均耕地1亩,南部沿山区和中部平川区人均0.5亩,北部库区人均1.8亩,单纯依靠发展规模经营的种植和粮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受到了制约。因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设施农业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设施农业能够加快“秸秆生物反应堆”、“无土栽培”、“黄板诱蚜”、“菜沼综合应用”等农业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改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满足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要求。同时,设施农业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建筑、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具有高技术、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设施农业能够改变自然环境,充分发挥生物潜能,在大幅提高单产的情况下保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具有满足市场需求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设施农业不仅是城镇居民的“菜篮子”,也是农民的“钱袋子”,被誉为农民的“绿色银行”。2010年南严村的瓜菜、东城村的西红柿亩纯收入均在1.5万元以上,今年南严村日光温室仅西瓜一项就为全村增加110余万元收入。

4.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环保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和水资源相对不足,农业发展面临人口增长、社会需求增加、资源短缺和生产环境恶化的挑战。设施农业通过生物工程与环境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耕地产出率,减少水、肥料、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能源消耗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如冯东村的大棚葡萄全年用药次数为6~7次,而露地葡萄用药次数为10~15次,用药次减少1倍。

5.是增加农产品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

优质果菜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均衡供应与消费,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的具体体现。设施农业通过创造可控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保证农产品的鲜活度和全年持续供应。据统计全市蔬菜产量为7.3万t,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5.9万t,占全市蔬菜产量的80%。同时,在设施标准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使农产品生产环节处在有效的安全监控范畴之内,成为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二、我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做法

1.制定规划,科学发展

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村组,认真调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华阴市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发展规划》和《关于进一步实施百万亩设施大棚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并通过电视、广播、散发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2.政府重视、政策推动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专题会议,与各乡镇(办)签订了目标书,夯实了责任。二是资金支持。对于新建日光温室,除了省财政每亩补助资金2000元外,市政府每棚奖励1000元。

3.参观学习,调动积极性

一是先后组织华西、北社等6个乡镇主管领导、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150名人员到杨凌、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让群众亲眼目睹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好处和市场前景,调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二是聘请我市土专家通过现身说法,使群众对设施农业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广大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科技支撑,强化品牌

一是实施技术责任层层包联。农牧局所属的8个基层单位负责包联6个镇(办)的日常业务指导,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中。各单位又与技术人员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夯实了责任。二是在建设设施大棚关键时期,下派2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到6个镇(办)22个村田间地头,全程跟踪,手把手、面对面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建棚质量。三是成立设施农业培训专家团,明确人员及分工,开通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将农业科技服务车开到了田间地头,设立24h咨询电话,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四是引进、推广小型农机具和配套技术,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二年来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推广配套微耕机600台,卷帘机1550台,喷药机330台,太阳能杀虫灯500台,有力地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三年来,华阴市委、市政府依据市域实际,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造,全力引导,强势推动,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给群众谋利增收的英明之举。截止10月底,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15125亩,产量51425t,总产值4537.5万元。新建日光温室1535亩,大棚4200亩,新建百亩以上的示范园6个,其中岳庙办岳东村规划建设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高标准日光温室800亩,已建成54棚500亩。日光温室以钢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华西镇的南严村、冯东村,桃下镇的东城村等6个镇(办)12个村,以种植礼品西瓜、西红柿、黄瓜、葡萄为主,亩纯收入在1.5~2万元。大棚以钢架、竹木混合结构为主、主要分布在北社乡的土洛坊、新姚村,华西镇的南严、庆华等5个镇(办)8个村,以种植甜瓜、哈密瓜、秋延辣椒为主,亩纯收入在0.8~1.2万元。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强劲,但与设施农业发达县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四个方面:

1.设施农业规模小

一是受南山、北滩、东塬的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我市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大,农业基础不平衡,使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二是农村土地实行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30年不变的政策,使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土地难以集中,况且许多农民仍依靠种田务农来维持生计,土地流转难度较大,制约着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如我市百亩以上的设施农业示范园有6个,但缺少千亩连片生产基地,更不用说万亩连片生产基地。

2.投入资金短缺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农力度不大,农户贷款难,发展缺乏资金,财政补贴资金与农户发展资金相差过大。如建1亩标准日光温室需要投资6万元,省财政、华阴市财政每亩共计补助3000元,仅占总投资的0.5%。巨大的资金缺口主要是依靠群众以自筹的手段来弥补,造成制约发展“瓶颈”。

3.产业体系尚未形成

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流通设施等配套不够健全,服务功能不够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产品档次较低,品牌带动能力不够,市场开拓份额不够大,流通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大基地、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4.农民的标准化意识不够强

由于受传统种植的影响,推行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性还没有被认识,许多农民群众对农业标准化还不了解,按照标准化生产还没有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

四、对策及建议

1.扩大生产规模,做强优势产业

按照点状布局,块状联合,全面推进的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力度,使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推进连片经营,规模发展,努力形成精品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扶持措施

一是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整合使用、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资金整合原则,整合财政、农发、扶贫等各类涉农资金,将涉农项目资金向设施农业示范村倾斜。二是加强信贷资金支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制度,联系协调农行、农发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对设施农业开展信贷业务,并不断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为农民发展生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出台优惠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共同参与设施农业发展。

3.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

主要围绕设施农业产业,根据国家、行业已有的标准以及国际先进标准,结合华阴市设施农业的实际特点,制定自己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设施农业生产标准,指导设施农业由经验种植向标准化种植转变。同时,规范种植行为,对投入品进行严格登记,实施农业生产档案记录,如打药时间、使用农药品种、农药用量、农药使用方法等,具有可追朔性,保护销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4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从年到年,通过扶持发展,全市新发展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户,总数达到55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到10户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实现增加值5亿元,年均增长18%;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户,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0户。

二、扶持原则

(一)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属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特色农业产业范围,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并具有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

(二)龙头企业管理制度健全,标准体系完善,经营机制灵活,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能够通过订立合同、参股入股及其他合作方式,收购产业基地农户的产品。

(四)对加快产业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五)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三、扶持范围

(一)市级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加工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项目。

(二)加工农产品年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产能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三)当年形成固定投资规模一般在600万元以上,银行贷款规模在300万元以上的项目。

四、扶持方式

(一)以奖代补。凡被认定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的奖励10万元,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的奖励5万元,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的奖励3万元;凡龙头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每个奖励5万元;获省级著名商标,每个奖励3万元;凡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或HACCP食品安全认证的,每个奖励2万元。

(二)贷款贴息。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确定,贴息期限一般为1年,贴息额度最多不超过50万元。

(三)无息借款。按照《市灾后重建工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列入灾后重建规划,落实了自筹资金,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按照《办法》的规定,以无息借款方式用于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期收回,滚动使用。

五、资金来源

从年起,市财政在预算中每年列500万元,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每年的使用计划由市特色农业产业办会同市财政局、工信委共同制定,报市农业产业领导小组审定下达。

六、保障措施

1、严格报批程序。市特色农业产业办根据市上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扶持重点和区域布局,以及年度财政扶持资金安排情况,给龙头企业下发申报项目指南。龙头企业向所在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办提出扶持项目和扶持资金额度申请,同时提交《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等申报材料。各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办按规定程序审查后统一上报市特色农业产业办和市财政局。市特色农业产业办会同市财政局对各县区上报的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和筛选,形成初审报告,提交市农业产业领导小组审定。市特色农业产业办根据领导小组审定意见,向县区特色农业产业办和相关龙头企业下达项目批复文件。

第5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铜仁市; 茶产业经济; SWOT分析; 战略

铜仁市地处中国绿茶黄金产业带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北接重庆,是“黔东门户”。茶产业作为铜仁市六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支柱产业,抓好、抓实茶产业经济的发展,是发展铜仁市区域经济,提高铜仁市GDP的重要举措。

一、铜仁市茶产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①资源优势、茶叶品质优良。

评价茶叶的内在品质,主要看氨基酸含量和水浸出物含量两项指标。 铜仁市地处武陵山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茶叶独特的品质。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铜仁茶叶氨基酸含量为 3%~5%,水浸出物含量一般在45%以上, 而江浙茶叶仅分别为3%、30%左右。 铜仁茶叶因此不仅清香馥郁、回味悠长,而且经久耐泡。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曾对铜仁茶叶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 结果表明:按无公害茶叶标准判定,抽检的5 个产品合格率达100%。

②茶园面积大,品牌基本形成。

2013年全市投产茶园面积52.4万亩,茶叶总产量3.53万吨,比2012年茶叶总产量2.88万吨增长23%,茶叶总产值17.12亿元,比2012年茶叶总产值11.91亿元增长43.74%。全市茶叶产值、产量实现双增长。铜仁市全面推行“梵净山”茶品牌,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将进行申报和筛选,在审查合格的基础上使用“梵净山”茶品牌商标、包装等。同时,铜仁市将对“梵净山”茶品牌实行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质检、统一包装、统一宣传。

③茶文化建设初有成效。

举办首届铜仁市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倡导“茶为国饮”,扩大“梵净山”茶品牌影响,提升茶艺技能,弘扬茶文化,并选送了6名选手参加全省茶艺技能大赛,通过全省茶艺技能大赛,贵州省选送两名参加全国茶艺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2013年11月,联合市关工委、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13铜仁第二届茶艺培训;引导和推荐全市4家茶馆参加首届“贵州星级茶馆”评选,淡云茶楼、梵净山茶馆荣获贵州省三星级荣誉,并建立铜仁市茶馆业评选标准、引导茶馆业规范发展、挖掘铜仁本土茶文化。

④茶产业经济全面发展。

铜仁市茶叶基地建设快速增长,茶园面积全省第二,发展速度全省第一。目前,铜仁市有五个高效茶叶示范园区,园区面积在2万亩以上;全市有万亩以上乡镇55个,5000亩以上乡镇达81个;万亩以上的村5个,3000亩以上的村119个。同时,茶叶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全市茶叶加工企业359家,2013年新增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4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50个;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茶叶企业12家、年产值1000万元到2000万元茶叶企业15家、年产值100万元到500万元茶叶企业44家。通过茶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铜仁市的茶叶产销量得到迅速增长,极大的促进了铜仁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⑤铜仁市政府支持茶产业经济链发展。

茶产业是铜仁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改造茶园生产基地,扩建基础设施,全方位提供技术支持。铜仁市茶产业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铜仁市GDP总量,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劣势分析

①茶园种植散户多、标准不一。

目前铜仁市茶园面积发展速度较快,总体面积较大,但辖区县市相当一部分是种植散户的低产茶园,茶树品种老化、稀疏分散,加之管理粗放、重采轻管,导致茶叶产量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

②产业链带动能力低,附加值低。

产业链是产业环逐级累加的有机统一体,某一链环的累加是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铜仁市茶的生产多从事茶的栽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经济活动,作为茶栽种环节主体的农户整体素质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能有效获取竞争信息,缺乏市场判断能力,因此在种植过程中不能适应市场的供求变化。同时,铜仁市目前茶叶企业数量多,有很多大规模产值较高的茶企,也存在大量规模小的个体小茶厂。小茶企大部分设备简陋且老化、卫生条件差、加工水平及管理落后,对茶叶进行初加工,产品结构单一,导致茶叶生产力低下,茶叶的质量卫生难以保证。近年来,铜仁市采取“茶产业园区+基地(企业)+农户(大户)”形式加快茶叶经济发展,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社上下功夫。但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龙头企业的影响力相对较低,名优品牌的茶叶销起不到主导作用。茶产业经济的集中程度仍然较低,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同时,铜仁市茶叶生产销售的基本是初级产品,茶叶深加工基本处于空白,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③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了茶产业经济发展。

铜仁市很多茶区地处山区,茶叶商品的储存与交通运输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县区盘山公路且弯道多、坡度大,雨季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等自然灾害,甚至存在有些乡镇甚至不通公路由于公路交通的不畅,严重制约了一些地区的茶产业经济的发展。

④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铜仁茶叶在计划经济时展滞后,到80年代末期通过引进“日本黑字还流”贷款建设贵州武陵山茶场――贵州666.667HM2绿茶出口基地,通过基地带动,全市茶叶不断发展,茶园面积得到发展壮大,然而终因体制、资金、品牌杂、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专业性人才少等原因导致茶叶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在茶叶的种植、加工等方面相关的科研人员较少。茶叶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优秀人才较为缺乏,尤其缺乏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管理与市场营销人才。

(三)机会分析

①抢抓政策机遇、唤起发展生机。

近年来,铜仁市抢抓《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发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精神,立足生态优势,坚持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抓,通过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加快了铜仁茶产业发展步伐,焕发了铜仁茶叶产业发展生机。

②梵净山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铜仁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省内外著名旅游区,形成以梵净山为主的旅游基地和观光带。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年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增长迅速。茶叶作为铜仁市主要的旅游特色产品,铜仁市成立了贵州省梵净山茶业集团,向全国游客展示“梵净山茶,秀甲天下”的品牌风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铜仁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扩大了铜仁市茶叶的市场和客户群,传播了铜仁市茶叶的美名。

③健康消费需求增长的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增强,对绿色健康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茶叶作为纯天然绿色食品首被推崇,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文明的饮料”,联合国有关组织已决定从今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倡饮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同时,伴随着人们对健康、环境的关注,消费者对茶叶的卫生质量、口感品质、特色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茶叶消费将逐渐从一般大宗茶向名优茶转变,为铜仁市的名优茶发展提供机遇。

④茶叶科研技术发展的机遇。

提升茶叶的质量和产量,促进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与茶叶科研技术有极大的关联。加快引进、吸收、转化与茶叶种植、加工、有效成份提取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发展,能够促进茶叶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产业链延伸,附加值增高。

(四)威胁分析

①市场竞争激烈。

不论是贵州省内还是浙江、湖北等省份,都在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成为铜仁市的强劲竞争对手。面对省内外茶叶知名品牌的快速发展和较高市场占用率,对铜仁市茶叶的市场开拓及品牌打造是一大挑战。

②)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

随着安全卫生意识的增强,茶叶的卫生进口标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被提高,增加了许多检测项目,如:茶叶农药残留、 重金属污染、有害微生物污染等。国内对茶叶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法规也越来越完善,增加了QS 认证、HACCP 认证等。面临不断提高的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给铜仁市相当部分的茶叶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如果铜仁茶叶产业不能达到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要求,其产业竞争力就会大大降低。

(3)替代品饮料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碳酸饮料、果蔬饮料、乳酸奶制品饮料市场快速发展,取得了相当一部分的消费群体,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占有率更高,对传统茶叶市场产生巨大冲击。铜仁茶叶产业只有树立品牌意识,掌握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选择。

二、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增长性战略。

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要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抓住外部机遇,积极发展名优茶生产,在政府支持下,整合了“梵净山”茶品牌,实施产业集中化战略、 品牌战略,开拓省内、国内以及国际市场。

①培育龙头企业,壮大经济实力。

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营造龙头企业成长的产业生态环境。要认真做好产业梳理,实现由以初级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延长产业链条。通过买断控股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从追求数量型向追求经济型效益转变,企业从粗放经营转为集约经营推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企业集团集中,一般产品向名优产品集中,培育在省内及国内具有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实力。

②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梵净山”牌梵净山翠峰、“泉都坪山”牌石阡苔茶已成为贵州省著名品牌,梵净山翠峰茶、石阡苔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文化开发内容不断拓展,生态、低碳、有机、名牌、精品、高端等现代茶业发展理念全面树立。铜仁市全面推行“梵净山”茶品牌,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将进行申报和筛选,在审查合格的基础上使用“梵净山”茶品牌商标、包装等。同时,铜仁市将对“梵净山”茶品牌实行统一商标、统一标准、统一质检、统一包装、统一宣传。铜仁市发挥品牌效应,应在巩固传统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统一全市茶叶质量标准,继续加大产品开发和对外宣传,扩宽市场渠道,规范市场行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护知识产权,以品牌求发展,以品牌求效益。

(二)扭转型战略。

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要充分认识其自身劣势,抓住外部机遇,进行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

①建设优质茶园基地。

集中力量新建一批良种高产茶园、改造一批低产茶园、淘汰一批老化稀疏茶园,提高良种化改造比例。提高茶园科学管理,加快有机、绿色茶园的建设与认证工作。依靠科技进步, 挖掘生产潜力, 推广茶园机械采摘修剪等实用技术,降低成本。

②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技术创新推进生产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加快铜仁茶叶的发展,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产学研是指企业、学校、研究院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创新。通过与科研部门和高校的技术合作,在种植、加工、产品开发等方面全方位寻求技术支持,提升铜仁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③建立健全人才发展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人才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发展。2013年底,全市有茶产业人才队伍 475人,为2008年的3.9倍,今后要进一步扩大人才队伍规模,突进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多样化经营战略。

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要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认识到外部威胁,实施多样化经营战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①深加工促进产业链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铜仁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茶叶深加工,如液体茶、保健茶、茶糖果和茶多酚提取等,既能缓解茶叶的销售状况,又使得茶叶产业价值链延伸,增加铜仁茶产业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②相关产业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积极开展与相关支持产业的合作,与生物农药肥料、加工装备制造、包装及茶具生产、商业连锁等茶叶相关产业通过协议、合资等方式建立合作联盟,共享某些技术、销售渠道和服务,降低成本,实现共同发展。

③建立茶叶交易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

建立贵州梵净山茶叶交易市场。铜仁茶叶要做大,不仅是在种植上要扩大面积和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要通过建立具有带动示范的茶叶交易市场,扩大铜仁茶叶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范围。

(四)防御性战略。

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要充分认识其自身劣势,认识到外部威胁,实施防御紧缩型经营战略。

①全程注重质量监控。

建立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操作规范体系和食品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加强茶种植基地到产品加工以及物流配送全过质量监管。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完善茶叶安全信息库,认真履行产业产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安全诚信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建设实现茶叶产品流通过程全程有效监管。

②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拓宽销售渠道。

借助铜仁市茶叶特色资源,建立铜仁市农业信息平台,组建“梵净山茶叶网”,并在知名网络销售平台开设茶叶专营店,将企业文化和产业产品通过互联网拓宽渠道,利用网络销售推动铜仁市茶产业向简、廉、优方向转变。在贵阳建立“梵净山茶城”,在大型城市建设铜仁茶企集中销售点, 逐步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设集中销售窗口,构建全国系统规范销售网络,用全新的市场理念为铜仁茶产业转型带来新的力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铜仁市茶产业区域经济的SWOT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铜仁市茶产业经济的发展,对铜仁市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铜仁市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进一步发展区域经济,调整铜仁市经济结构,壮大铜仁市经济实力做出对策。

参考文献:

[1]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09―2020年)

[2]铜仁年鉴(2013年)

第6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一、全市粮食产销概况

全市末总人口15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9.74万人,占总人口的85.06%,非农业人口22.79万人,占总人口的14.94%。2008年-三年间,全市年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8.42万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48.38万亩,秋粮播种面积270.04万亩;年均粮食总产量66.55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7.37万吨(小麦产量14.99万吨、其他夏粮产量2.38万吨),秋粮产量49.18万吨(马铃薯折粮产量29.67万吨、玉米产量18.93万吨、杂粮产量0.58万吨);年均油料产量5.33万吨。末,全市人均占有粮食480公斤(按小麦产量计算人均口粮仅为95公斤)。据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显示,全市三年年均消费粮食62.54万吨,其中:口粮消费34.94万吨,种子消费6.6万吨,饲料消费11万吨,工业用粮10万吨。平均每年需外购粮食17万吨(小麦14万吨、大米3万吨)、食用油0.2万吨以弥补口粮及口油缺口。三年年均外销玉米8万吨,其他杂粮2万吨,马铃薯60万吨。总体上,市属贫困缺粮地区,粮食自给率低,粮食流通压力逐年加大和品种结构失衡的矛盾日趋凸显。

二、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粮食流通一头连着粮食生产,一头连着粮食消费。发展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对改善全市粮食宏观调控,满足军需民食,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自全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全市粮食系统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流通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粮食行政管理逐步加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流通市场得到进一步繁荣发展,保证了全市粮食总量供求基本平衡。

(一)粮食市场监管逐步强化,粮食流通秩序不断规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管新职能,市、县(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市场监管,维护了粮食有序流通。一是初步建立了市、县两级粮食监督检查机构,成立了粮食监察执法队2个,依法开展粮食收购者资格审核、粮食收购资格许可、粮食市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二是加强对政策性粮食购销活动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了退耕还林(草)补助粮、军粮的质量,有效地维护了退耕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切身利益。三是建立了粮食流通统计体系。健全和完善粮食流通各项统计调查制度,实现了从粮食行业统计向全社会粮食统计的转变,为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二)粮食应急机制基本建立,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市政府出台了《市粮食应急预案》,使全市粮食应急工作有章可依;二是建立了地方应急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新建市、县(区)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1080吨(储备应急面粉777.5吨、大米302.5吨、食用油82.5吨),增强了市县(区)政府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三是健全了粮食应急定点加工、储备、供应网络,确定承担市县(区)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企业7家,加工企业1家,应急供应网点12家;四是建立了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共布设粮油价格监测点12个,加强了成品粮油市场的重点监测,将其价格监测点延伸到甘肃省平凉市、陕西省宝鸡市。

(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格局基本形成。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全市2004年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主体多元化,逐步引导和鼓励具有收购资格的多种市场主体随行就市从事粮食购销活动。到年底,全市共有141家国有和非国有粮食企业依法取得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其中国有粮食企业40家,非国有粮食企业14家,个体工商户87家。共有各类粮食经营户286家,其中:从事粮食购销的经营户101家,从事成品粮油批发零售的经营户150家,从事粮油加工的经营户35家。基本上形成了以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据粮食行业统计,多元主体共收购各类粮食59.9万吨,销售各类粮食76.7万吨。

(四)粮食流通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围绕为城乡居民服务、为“三农”服务、为驻固部队服务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实施自治区“放心粮油”工程。加强“放心粮油店”建设,提升了成品粮油经营者的服务水平,活跃了成品粮油市场,年末,全市共培育和发展国有“放心粮油”配送中心2家,“放心粮油店”56家,“放心粮油”生产示范企业1家。二是深入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程。围绕改善农户储粮条件,有效减少产后粮食损失的目标,把服务领域拓宽到粮食生产,在推广试点的基础上,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农户参与的项目实施机制,为全市8600户农户配发了科学储粮标准仓。三是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建立健全了退耕还林(草)补助粮供应机制,补助粮源竞价采购、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等制度逐步完善和落实,实现了从原粮供应到成品粮供应的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供应退耕还林(草)补助粮29.56万吨,为推进粮食流通保供稳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粮食流通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总量供大于需,粮食储备库存充裕,自治区一系列有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各级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度加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安全、优质、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有利于促进粮食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三是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推动传统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的技术升级,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通过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得以解决,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分级负责制已经建立,县(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机构、人员、经费已经明确,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严峻挑战。一是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深入推进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耕地总量、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日趋明显。全市农业基础条件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综合影响粮食生产、加工转化和消费之间的供需平稳。预计“十二五”末,全市人口将增至161万人,粮食产量保持在65万吨左右,粮食缺口将达到19万吨以上,加之玉米、马铃薯等大部分属于饲料、淀粉及工业原料,我市转型为粮食销区的事实不容置疑,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粮食仓储设施严重老化。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共有仓房62万平方米,仓容量23.15万吨。这些仓房90%以上属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近二十年既无新建也未维修,多数仓房屋顶漏雨、墙体裂缝、严重老化,待报废、需大修的仓容量15.15万吨,现有有效仓容量仅为8万吨。非国有粮食企业经济规模小、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不全,没有科学储粮所需的检验仪器及粮食清理、粮情检测等配套设备,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粮食质量卫生检测能力不足。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着粮食质量监管职能,但面临着既无检测机构,又无检化验场所,也无检化验设备的“三无”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求,粮食卫生检验(如农药残留、粮食带菌和霉菌素等)将成为今后必检指标,当前粮食经营者现有的粮食检化验仪器性能低、功能不全,达不到粮食卫生检验要求。全市粮食质量卫生检测能力薄弱制约着粮食市场监管程度和科学储粮新技术的应用。四是粮食市场发育不全。粮食规模化种植推进缓慢,合作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生产者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作为市场主体还比较脆弱。部分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发展能力不强,全市特别是缺少一批大中型、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粮食企业集团;非公有制市场主体绝大多数经营量小,市场设施条件发展滞后,经营行为有待规范。粮食市场行业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服务功能和自律作用有待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发展缓慢,粮食零售供应网络不健全。粮食市场功能不全,粮食流通信息化程度低,在引导粮食生产、形成市场价格、调节粮食供求等方面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五是粮食宏观调控亟待加强。市、县(区)没有政策性原粮储备,县(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库存寥寥无几,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粮油储备十分有限,粮食调运、加工等方面的问题将影响有效供应。县(区)粮食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不到位,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粮食统计、价格监测缺乏专业和专职人员,统计数据和质量还不能满足宏观调控的要求。部分涉粮企业和个体粮食经营户对《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提供的数据、价格缺乏真实性,统计数据和价格监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保障我市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为核心,以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加快粮食宏观调控设施建设,保障我市粮食安全;整合现有国有粮食流通资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改造;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引导作用,协调统筹社会各类粮食流通资源,实现粮食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对粮食流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准确把握市场现状、潜力和趋势的前提下,加快调整粮食生产结构、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以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生产,增加粮食产品有效供给,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促进和推动粮食经济发展。

2、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国有主体主导和非国有主体有益补充的协调发展、动态粮食储备和静态粮食储备体系的协调发展、有形粮食市场和无形粮食市场的协调发展、粮油初级加工与深加工之间的协调发展,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粮食经济发展途径。

3、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结合实施粮食“十二五”规划和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实际,突出健全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新型购销体系、应急保障体系,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流通安全的需要。

4、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运用最新储粮技术,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水平;依靠信息技术,拓展交易平台,提高粮油市场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运用精细化工技术改造传统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粮油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发挥地方科技、科研力量,提升本地区粮油食品生产能力。

(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目标

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总体目标是:拓宽主渠道,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粮食购销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流通基础设施,粮食仓储布局更加合理,物流体系初步建立;粮油加工工业加快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依法管粮能力不断提高,服务粮食宏观调控、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具体目标为:

1、粮食储备及保供体系建设。市、县(区)级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达到3000吨,建立适当规模的原粮储备。市粮食应急调控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县(区)建立应急成品粮油加工企业5个,成品粮油储备企业5个,供应网点30个,配备应急车辆5辆。

2、粮食市场建设和粮食加工体系建设。市区建成粮食物流中心(批发市场)2个,县(区)城区及中心乡镇建成物流节点(小型批发市场)43个。实现原粮“四散”流通比重达到30%以上。完成日处理20吨以上原粮加工企业的改造升级。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

3、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市、县(区)级粮食质量监督检测站,分级承担全市粮食质量、卫生检验监督任务,保障全市流通环节各类粮食质量安全。

4、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市粮食流通市场的物流信息中心,形成综合性、多功能的粮食物流信息采集和服务平台。

5、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新组建国有或国有控股“放心粮油”配送中心5家,新增农村“放心粮油店”40家。

6、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推广。为2万户农户推广配发科学储粮标准化粮仓(装具),使农户储粮损失率由5%以上下降到2%以内。

四、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1、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粮食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县(区)保留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要重新定位,开展多样化经营,提高经营档次,打造新型的粮食经营主体,继续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

2、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等参股的多种所有制粮食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形成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导、非国有粮食企业及用粮企业和粮食经纪人共同发展的多元粮食市场主体,建设多元主体、多种渠道、经营规范的粮食购销网络。扶持一批大中型粮食流通企业,搞活粮食流通。

3、积极培育和发展包括小杂粮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和马铃薯批发市场。建设火车站粮食、马铃薯货运中转站,作为连接全市内外粮食市场的物流枢纽,带动县(区)级粮食批发市场和原州区、西吉县马铃薯批发市场发展的粮食批发市场格局。进一步提升粮食批发市场功能,形成集粮油交易、电子商务、粮油信息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统一协调的粮食批发市场体系。

4、加强粮食流通物流设施建设,建成以小麦、玉米、小杂粮和马铃薯为主的粮食物流中心2个,以火车站为中心的粮食流通铁路物流节点3个,以汽车运输为主的散发散卸小型物流项目43个,实现原粮“四散”流通比重达到30%以上,粮食流通成本在现有基础上下降10%,粮食损耗率降低5%,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二)完善应急粮食保障体系

1、充实应急粮食储备规模,改善储备粮油结构。按照“本行政区域内城镇常住人口不低于可供10天口粮(每人每天0.5公斤)标准储备成品粮,本行政区域总人口可供10天食用油(每人每天0.05公斤)标准储备食用植物油”的要求,积极争取自治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逐年增加我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使市级和县(区)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规模全部达标,保证地方政府有充足的可调控粮源,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改进成品粮油包装为切入点,着力改善地方储备粮油库存结构,确保能及时投入市场应急。

2、完善粮食应急系统,保障粮食安全。按照《市粮食应急预案》、《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方案》和《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粮食市场监测,对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进行及时监测,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应急管理提供服务。强化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系统的粮源、加工、供应网点等之间的衔接,落实粮食应急工作的各项配套措施,确保粮食应急系统有效运行。

(三)加快建立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以健康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为目标,构筑市、县(区)粮食部门上下联动的粮油市场监控体系,保障粮油食品安全。

1、加快市级粮油质检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粮油质检机构在粮食行政执法中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作用,利用市粮食应急调控基础设施综合功能,完成市级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组建和人员配备,引进先进设备,增加检测项目,扩大监测范围,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力争成为国家级粮油检测中心。

2、完善县(区)级粮油质检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县(区)粮油质检机构。加强县域社会流通粮油质量检验检测,形成以市、县(区)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抽检与粮食购销企业、生产企业以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自设检验机构自检相结合的粮油质量检测体系。

(四)培育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

1、加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本着“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拓展和优化城区“放心粮油店”布局,积极做好农村“放心粮油店”创建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积极争取自治区对国有或国有控制“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建设的支持,建立市、县(区)“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开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坚持“建管并重,规范运行,诚信经营,注重效益”的原则,完善其管理制度和办法,切实规范“放心粮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放心粮油质量,为全市城乡人民提供放心的粮油食品。

2、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改善农户储粮条件。抢抓国家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机遇,按照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原粮卫生、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的原则,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加大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市农户提高科学储粮意识,改善粮食收获后的储粮条件,让科学储粮技术和标准储粮仓走进全市农村千家万户,提高全市农村科学储粮、安全储粮水平。

(五)提高粮食流通信息化程度

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建立健全市县(区)粮食物流信息网络,完成全市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和粮食应急加工、供应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加强与区内外粮食信息交流,实现全市粮食流通业信息与区内外粮食市场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对粮食市场变化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粮油市场监测监控体系,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粮油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市场化粮油信息服务,发挥市场信息对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提高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水平。

(六)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1、加快粮食加工业体系建设。发挥我市马铃薯产业及小杂粮生产优势,以现有马铃薯骨干加工企业、雪洋粮油有限责任公司为依托,重点培植生产规模大、联动作用强、辐射区域广、品牌产品多的粮油加工业。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全市新建和改扩建日生产能力30吨以上小麦粉加工企业3家,日生产能力120吨以上小麦粉加工企业2家,全市年面粉生产能力达到9万吨;新建和改建日生产能力30吨以上食用油加工企业2家,年食用油生产能力达到7000吨,基本满足当地需求。积极引进小杂粮加工项目,实现当地小杂粮的转化增值。

2、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发展后劲强劲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政策、税收、资金等扶持,促其做优做大做强。支持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地方名优品牌战略,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培育2家粮油加工企业进入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5家粮油加工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国家和自治区名牌粮油产品达到4个以上,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家。

五、全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粮食流通产业事关粮食生产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市场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保障。市粮食局全面组织实施市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有计划、分年度组织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市发改委、工信局、财政局、农牧局、科技局、商务局、工商局、质监局、国土局、地税局、农发行等应积极支持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县(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县(区)长负责制,把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本规划完善地方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将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市政府将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纳入县(区)政府粮食流通安全工作目标考核之中。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县(区)政府要对符合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的粮食规划项目建设给予重点扶持。对项目建设投资,以企业自筹为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对战路性重要粮食规划建设项目应争取中央和自治区给予补助。对一般企业申报的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应对项目的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对于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争取自治区财政予以扶持。地方政府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予以扶持。

(三)推进科技创新

建立健全粮食科技创新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粮食绿色高效储运、粮食储存技术和粮深加工技术等方面,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市发改、工信、农牧、科技、商务、粮食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粮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等方面的科技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企业联合粮食科研院校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发先进的粮食流通、加工重大关键技术与设备,改造粮食食品加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第7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一)较好的工业基础。__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有一批企业的装备水平在全省、全国领先,有的甚至达到国际水平。硬质合金、电力机车、电锌等1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数家大企业在各自行业中稳居龙头地位。如株冶铅锌产量在全国举足轻重,株硬是亚洲最大的硬质合金基地,电力机车公司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电力机车生产基地等。

(二)较强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在全国、全省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技术开发中心和研究机构。有博士后工作站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省级技术中心6家,工程院院士2名。拥有近11万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30多万通过专业培训、综合素质高的产业工人。大中型工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7%。申报发明和科技专利数量,一直保持在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三)较优的发展环境。经过近三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开展的“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环境建设年”活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节能减排达到预期目标。

二、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机遇看:一是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期,从世界范围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技术高新化仍是主要趋势,这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和产业升级。二是中央提出的“扩部需、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方针,各种实施措施特别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新增4万亿投资,将有效促进我市工业发展。三是“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将使我市工业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焕发新的活力。四是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大调整,使全球经济中心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的趋势不可逆转,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从挑战看:一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结束,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二是国内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区域合作和竞争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潮流;三是我市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两高一资”行业比重偏大,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多,高科技产品与精深产品少;四是产业集聚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链短,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五是节能环保压力较大。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形成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万元gdp能耗仍高于国内、省内和长株潭地区平均水平,改造传统工业区重污染区的任务仍然艰巨。

三、实现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总体设想和发展目标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__产业发展必须提升主导产业水平(从高耗能、高污染型发展为高科技型),寻求新的产业支撑(从传统产业发展到新型产业),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从工业主导发展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旧的发展模式(从企业的集聚发展到产业的集聚),基于这些的考虑,提出__产业发展的初步设想。

总体设想。以“两型”社会建设总揽全局,坚持科学发展、集聚发展、优势优先、创新发展的原则,按照“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投入)”、“三高(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高、产业带动能力高)”、“一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以调整振兴和自主创新为主线,以打造四大过千亿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即:交通运输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生物健康食品、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集群。着力“七大基地”建设,即:先进制造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职业教育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高效农业基地。力争新型工业化水平全省第一。

发展目标。20__年gdp突破1100亿元, 20__年gdp达到1500亿元,2015年达到2600亿元的目标,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二)发展重点

1.打造千亿主导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以高新科技园区为平台,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航空、汽车产业,引导培育快速成型模具制造配套产业,到2020年形成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140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到20__年销售收入35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83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1400亿元。

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__电力机车有限公司、__电力机车研究所、__车辆集团、中铁轨道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动车组牵引电机与电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工程机械装备、高速铁路配件和机车用变流装置、电气控制装置、安全监控装置等高技术产品。加大机车变流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14.5%;2015年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速15%;2020年达到530亿元,年均增速12%。

②汽车产业。以北汽__生产基地、奇瑞汽车__基地、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__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__欧格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

业为依托,重点发展轻卡、中卡、皮卡、轻客、suv、mpv、集装箱专用汽车、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观光车、电动叉车、牵引车、高尔夫球场车、残疾人代步车、电动家用小车和电动出租车)、子午线轮胎、汽车齿轮及汽车零配件等。加大电动汽车电气系统集成、电动汽车电传动系统、汽车火花塞、减震器、活塞销、灯具、轿车变速器、安全气囊、齿轮等高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开发生产自动变速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eps)、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技术、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等系列新产品。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125亿元;2015年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速15%;2020年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速15%。

③航空产业。以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南方航空动力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直升机与通用飞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大型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飞机着陆系统、航空新材料等10大项目,构建军民两翼齐飞、研发生产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建成独具特色的民用航空特色产业基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速25%;2015年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速20%;2020年达到400亿元, 年均增速15%。

(2)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高新科技园区为平台,发展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半导体、先进复合材料、绿色建材及精细化工等新材料产业为战略支撑,形成过千亿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全球知名的以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__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395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1105亿元。

①有色金属及深加工产业。以__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__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重点发展环保型铅基稀土合金、无汞锌粉、纳米氧化锌、锌及锌合金压延板、锌空气电池、高纯超细氧化铝、钽铌深加工、钨钼制品、钨铜和钨铜梯度材料、纳米钨粉及碳化钨粉、纳米导电银浆、银氧化锌触头材料、高纯金属、ito靶材等新材料产品。到20__年销售收入50 亿元;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 185 亿元,年均增速30%;2020年突破 500 亿元,年均增速22%。

②绿色建材、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以中盐株化集团、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和兴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pvc特种树脂及产品链延伸、upvc微发泡异型材、聚乙烯管材、ods替代品工业化、白炭黑、高级活性碳、塑胶包装袋、过氧化氢(h2o2)、过碳酸钠、含氧清洁剂等绿色建材及精细化工产品。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 25 亿元,年均增速35%;2015年突破120 亿元;2020年突破 360 亿元,年均增速25%。

③先进复合材料产业。以__时代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国光瓷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安沙尼传质设备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性能橡胶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陶瓷材料、航空新材料、风电绝缘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rp)、碳纤维增强塑料等先进复合材料。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2015年达到75亿元,年均增速30%;2020年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速22%。

④半导体产业。以中国南车集团__电力机车研究所为依托,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器件、led光电显示屏与led光电二极管等材料。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消费电子、集成电路和光电子产业。积极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半导体产业配套协作,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15年突破15亿元,年均增速25%;2020年突破45亿元,年均增速25%。

(3)医药生物健康食品产业集群

通过构建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和生物工业技术为主导,延伸环境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技术支撑链,构建千亿产业集群的园区平台与技术链基础。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630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①医药生物技术产业。以千金药业、__江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__松本林化有限公司、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湖南__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生物技术药物、疫苗、血液制品、生化药物、诊断试剂、抗生素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52.5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16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②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唐人神集团、湖南太子奶集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__市好棒美食品有限公司、__百草生物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__好恰绿色油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神农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康琪壹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奶品饮料、稻米、传统肉制品、休闲肉制品深加工技术;菜籽油、茶籽油和饼粕精加工技术;大蒜、辣椒、食用笋、蕌头、有机茶等传统优势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具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攸县豆腐”之攸县黄土岭百家农户豆制品加工放心工程,加强质量体系认证及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及成果转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67亿元,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53亿元,年均增长18%;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357亿元,年均增长18.5 %。

③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以__市湘东氨基酸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等生物制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加强能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等技术的产业开发。引进稻壳、竹纤维生物质提取技术及产业化,生物可降解塑料与生物材料技术及产业化,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的丁二酸发酵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引进稻壳生物基能源、高技术材料与生物农药一体化技术并产业化,跟踪并实施污泥资源化和垂直农场等生态、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综合技术与产业化前沿范式。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0.5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4)服饰加工与贸易集群

依托芦淞服饰大市场,大力引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服饰加工及研发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大设计、展示与工艺等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芦淞服饰和湘派服饰品牌。做大做强包括针织、纺织、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努力打造我市服饰加工与贸易产业集群。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280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550亿元,年均增长14.5%;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1100亿元,年均增长15 %。

2. 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新兴战略产业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到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50亿元;到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 520亿元。

(1)新能源产业

①风电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__电力机车研究所的技术研发力量,走产业链高端,重点开展风能资源评估分析软件、风电场设计和优化软件、风电场集中和远程监控系统、风力发电机组总体设计软件、风力机叶片设计软件、风电机组运行控制系统及变流器、风电机组安全保障系统、风电机组电磁兼容、雷电冲击等检测装置、风电接入系统设计及电网稳定性分析软件、风电场发电量预测及电网调度匹配软件、风电场平稳过渡及支持控制系统的技术研发,并形成产业。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2015年达到80亿元,年均增速32%;2020年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14%。

②光伏产业。重点发展三氯氢硅、多晶硅,太阳能照明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各种功率的光伏发电产品系列,单晶硅切割、光伏电池组装;发展多晶硅上下游产业,引进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光伏产业集群;主动与48所结成光伏产业战略联盟,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 45亿元;2015年突破 150亿元,年均增速28%;2020年突破 300亿元,年均增速15%。

③高性能动力电池。重点发展无汞碱锰电池、氢镍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全

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和新型高能电池材料。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④水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重点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发电、水力发电及其发电装备与控制系统。到20__年销售收入突破 5 亿元;2015年突破 15亿元;2020年突破 50 亿元。

(2)电子信息产业

重点发展汽车电子、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用软件、中小航空发动机(民用)数字系统、家用及工业类嵌入式软件、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做大做强新型电子电器、系统网络控制设备、通信产品等产业。壮大新型电子元件、移动通信、机电一体化产业规模。加快高科技产业园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田心高科技园的系统网络控制产业基地等项目平台的建设。到20__年增加值突破12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36亿元,年均增长20%;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72亿元,年均增长15%。

(3)环保节能产业

重点发展水煤浆燃烧及其成套装备技术、水泥回转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组合墙体、陶瓷窑炉节能改造、二次资源深度综合回收利用与装备技术等产业。到20__年增加值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15年增加值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6%;到2020年增加值突破150 亿元,年均增长20 %。

3. 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1)传统陶瓷产业

重点发展建筑卫生陶瓷、电子陶瓷、杀菌陶瓷等传统陶瓷。开展工艺陶瓷、美术陶瓷等日用陶瓷制品提质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陶瓷原料、制备工艺标准化研究;陶瓷窑炉天然气节能技术改造与推广;1000kv特高压电器瓷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努力打造成中国日用陶瓷、炻瓷和电瓷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9 %;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15亿元,年均增长1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555亿元,年均增长12 %。

(2)传统烟花鞭炮产业

重点开展传统烟花鞭炮企业现代化、标准化工厂改造,集团化、规模化运作,推进 “三大革新”(环保革新、工艺革新、材料革新),以无烟、无毒、无污染、低噪声、安全性好、造型新颖、外壳不燃,并伴有香味和音乐的品种代替现有的产品。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8%;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5%;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5亿元,年均增长4 %。

(3)通用与专用设备装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起重机、阀门、矿山机械、农业机械、选矿机械、工业齿轮、仪器仪表和石油化工设备等制造业。

重点开发模块化组合的起重机械、全自动起重机、高铁建设构桥设备、铁路集装箱专用起重机、特种专用起重机,研究开发起重机自动定位技术、自动监控技术、传动部件优化组合技术和现代控制优化组合技术。开发高效选煤选矿设备、成套煤炭及生物质成型设备、矿用井下液压设备、石油钻机及其钻头、矿用钻机及其钻头、船用大功率液压马达、锻压机床、农业现代化装备等。到20__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25%;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年均增长30%;到2020年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26 %。

(三)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六大工程,即:“5115”旗舰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产业结构优化工程、园区平台升级工程、对外开放带动工程。

1.“5115”旗舰工程。用3-5年时间,实行特殊政策、特殊奖励和特殊服务,在全市培育5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10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十亿元的企业。

2.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采取专项政策,专业服务,专门奖励等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到20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800户,力争达到20__户,到2020年突破4000家,力争达到5000家。

3. 科技创新品牌工程。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整合资源,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到20__年使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全部得到更新改造,重点企业的主要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重点新产品100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新产品50个以上,省级新产品170个以上,全市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与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

4.产业结构优化工程。突出抓好汽车、电力机车、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企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逐步达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重点加快清水塘地区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在五年时间内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一二三次产业发展比例由20__年的12.9:52.7:34.4调整为4:58:3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__年的46.4%上升到2020年53%。

第8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距离首届深圳国际生物创新论坛暨展览会落幕仅仅几个月,尝到了甜头的深圳已着手准备下一届的盛会了。

“很多展商提前预定了下一届展位,并扩大了展位面积。”展会负责人表示,第二届展会将于今年9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将加强在专业观众组织、团体买家邀请、“一对一”合作洽谈、扩大论坛规模等工作的力度。九成以上的参展商表示将继续支持这一展会。

2005年,深圳被纳入首批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2012年,深圳正式将生物产业定位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深圳只是众多觊觎生物产业“蛋糕”的城市之一。22个国家级的生物产业基地正在加紧抢占第一梯队的位置。

在经历了8年的规划和布局之后,生物医药产业终于驶入发展快车道。

“三足鼎立”

光谷生物城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汉希望像北京、上海一样,打好手上这张牌。

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董事长朱建斌介绍,全国分批建立了22个生物产业基地,武汉虽然是第三批成立的,但发展势头强劲,后来者居上,在产值规模上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目前,入驻光谷生物城的企业已达400多家,开工建设面积近400万平方米,生物产业年总收入2012年突破了400亿元,晋级全国前“三甲”。辉瑞、拜耳、霍尼韦尔、赛默飞、费森尤斯等5家世界500强药企巨头先后落户。

不仅如此,湖北的生物产业经济版图,也由武汉“一枝独秀”演化为“一区多园”新格局。在鄂州、宜昌、襄阳、十堰、天门等地,一个个区域性生物产业园相继破茧而出,多点支撑的生物产业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去年,生物产业更是成为湖北省第十个千亿支柱产业。

“生物产业基地成为湖北打造最优发展环境的样板。”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说,创新体制机制,搭建技术、服务、人才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为全省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北京和上海的生物产业基地创新要素齐备,高校云集,企业众多,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北京依托中关村,由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3个核心区构成。上海以张江高新区为核心,按“1+4”架构进行空间布局。

武汉除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外,区位优势也是显而易见。以辉瑞为例,它入驻光谷生物城,主要看重成本问题,包括人力成本、交通成本。

寻找龙头

在全国范围来看,生物产业是“十一五”期间成长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据统计,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尽管国内涌现了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与辉瑞、拜耳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药企相比,中国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也少见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

杨俊伟是野村国际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大中华区业务主管。作为武汉市政协委员,他在今年武汉市“两会”上建议,学习国外先进做法,培育优质金融市场融资主体。围绕武汉市目前的优势产业,培育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相当规模的优质资本市场主体。

目前,武汉已经形成了汽车、光电子、钢铁、房地产等十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八成,应着力培养行业龙头。

杨俊伟认为,在发展策略上,一是围绕打造行业龙头和地方蓝筹旗舰,积极推动行业内绩优公司的优化重组,通过优化重组和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群体;二是对于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公司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以医药行业为例,武汉有人福医药、九州通、武汉健民等多家上市医药企业。他认为,政府应积极推动行业内绩优公司的优化重组与资源整合。同时,对于那些已上市但业绩较差、前景惨淡者,通过行业内的兼并,腾出有限的壳资源,为优质公司上市提供机会。

随着金融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优质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受到青睐。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要实现变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必须要用虚拟经济带动实体经济发展。

东湖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郑金国表示,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同样是产业竞争力培养的关键因素,作为高投入行业,生物制药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作为政策主体的政府,应针对生物产业链条不同阶段的企业采用针对性的投资促进政策,以金融之水鼓动产业之流。

创意不足

众所周知,生物产业市场前景光明,是一个“不用推动也能发展”的行业。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都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同时,生物产业也是一个应用领域广泛的新兴产业,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都在大力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之中。

郑金国对生物产业的“高增长,高回报”并不感到吃惊。在他看来,关系到民生大事的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最大投资亮点。

郑金国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医药行业,生物医药往往选择发展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和医用材料,低污染、低能耗的特征显著。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提速和老龄化的加快,药品需求具有极强刚性。

他列举了湖北发展生物医药行业所具备的几个优势。第一是“天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没有“产业巨鳄”,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是“地利”,由于区位优势,武汉有良好的自然科研资源条件,科研开发力量雄厚,第三是“人和”,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和政策优势。

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批复同意东湖高新区适用支持中关村的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湖北省也设立了生物医药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生物产业园区的支持力度。

“资源与政策都有了,关键就看如何扶持技术、留住人才。”郑金国说,生物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但又不同于生物技术平台,其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鼓励更多地开展原创性研究。对政府而言,要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业。特定时期更要突出重点,进行体系化的人才资源开发。

某跨国药企的一位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现阶段国内并不缺研发人才,甚至有过剩的迹象,缺的是研发创意。而且,技术研发实力普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是充分与国际接轨,吸引国外企业转移到国内,自身也从他们身上学习更好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思路。

他同时也提醒,现在全国各地一窝蜂地搞产业园,新业态固然要成长,但重点区域应该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瓶颈待破

国家对生物医药产业定位清晰明确,即在2020年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根据去年12月份出台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在2013至2015年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

“实际上,我觉得这有些好高骛远。”上述跨国药企的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以生物医药为例,我们现在原料药、中间体方面都做得不够,更不论仿制药、专利药等需要技术手段更高的领域。医药产业本身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需要很高的技术保障。

对于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该人士认为首先要找好双方利益切合点。生物医药外企目前主要看好国内的技术研发成本低廉,而中国企业则需要通过合作学习国外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尽管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进入中国,但我国生物产业中存在的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等诸多问题依旧突出。

第9篇:食品安全市场前景范文

2009年9月9日,广东省深圳市由工商、质监、物价、知识产权、商务等职能部门组合成立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隆重挂牌,这是中国大部制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模式。原隶属于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也成为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这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质检系统改革的序幕。2011年10月10日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调整省级以下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48号。按文件精神各省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署。从近年来一系列的变化如2011年3月22号中央下文,下达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指导意见,将在5年内对全国所有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分类,2011年11月下旬国务院法制办对外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12年4月22日,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介绍2012年一季度工作情况时表示,今年人社部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配合有关部门修改《条例(征求意见稿)》,并推动该《条例》尽快出台,以确保事业单位整体改革顺利推进,省内技术机构工资绩效改革也正在进行中。周围的一切传递着这样的一个信息-技术机构变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服务器的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如何在新形势下建立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平台,并加快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是计量技术机构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我国的计量技术机构自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为该组织的正式成员和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检测市场的对外开放,技术机构也随之变化。根据国家质监总局消息,相关部门首次摸清了我国检测资源的总体状况。18932家检测机构,分别隶属于80余个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检测机构共有价值382亿元人民币的仪器设备资产,从业人员31.5万人,可从事的检验检测项目达到147.4万项。我国的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卫生、建设、环境保护、交通、农业等部门(系统、行业),其中质检部门所属的检测机构数量最多,达到3427家,占全部检测机构数量的18.1%。检测机构的资产形态以国有性质为主,占检测机构总数的77.75%;独立法人实体型的检测机构,占检测机构总数的67%左右,较2002年国家认监委统计结果(45.8%)有了很大提高。到2005年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检测资源数据库,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的检测资源信息采集、汇交和共享的框架。同时表明,检测机构的法律意识和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我国检测机构正在朝着独立化、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2003年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家关于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和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紧迫而繁重任务的形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快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科[2003]387号文的通知,该文全面分析我国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要求各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开展改革试点,采取先易后难的方式稳步推进,在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积极稳妥地推进方案的实施。各技术机构要切实加强领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及时协调和完善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保证这项任务的顺利进行。这些年国内部分技术机构以此为依据(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进行了改革酝酿试点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二、准确定位是技术机构发展的保证

1、机构定位技术机构的公益属性,一方面要定位为公益性技术检测机构,履行好政府对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安全防护等强检计量器具进行检测管理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职能,为政府综合管理与行政执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要注意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问题,依法检定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强检计量器具,重点加强民用水、电、气三表的首检,以及出租车计价器、加油机和衡器的强制检定,提高其受检率。技术机构的市场属性,要树立“市场是技术机构的战场、服务是技术机构的出路”的发展观念,把技术机构的发展改革与地方经济产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技术机构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谐双赢的发展之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国内检验和检测特别是校准将趋向市场化。要积极探索技术机构的整合,技术机构整合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是高水平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低水平资源的简单重复。项目和设备的重复,使得设备资源得不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同一地区技术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计量技术机构的健康发展。充分认识“术业有专攻”对于技术机构发展的重要意义。用创新思维,改善技术机构的发展模式,推进质监实验室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计量技术机构之间以资本为纽带联合、重组成为一定规模的检测实验室,彻底摆脱部门内部上下级检测机构抢活干、挣活干的现状,真正体现部门优势,抢得先机,迅速占领市场。2、技术定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检测技术也向着“微量、超量、动态、快速、高精度、自动化”等方向发展。根据欧美、日本等国的计量管理体系与我国的计量机构现状,无论计量技术机构进行何种变革,技术能力决定着技术机构的命运。目前每个市级所除常规项目外,因所处地区不同,项目上与地区经济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在技术上必须满足常规项目,同时对区域性项目要立足做到高端技术水平。市级所技术定位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运用型为主,努力成为以检测/校准、流程、知识、经验、专业、技术顾问为基础成为综合的全面方案的提供者和规程/规范的起草者或参与者。3、项目定位技术机构在项目建设上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改造和完善传统项目,发展具有特色的量大面广,能覆盖全市、辐射周边,适应本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项目、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传统项目的优势,归并同类项目,突出重点项目,下放分散项目,努力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特色项目,以建设一流的并被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所认可的特色实验室为目标;突出检测优势项目建设,全面打造特色检测专业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立足华东地区,面向国内主要省份,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与国内外技术合作,在做强做大国内市场的同时,力争进入专业检测领域国际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增强综合优势。做到检测项目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设备水平与辐射能力相适应。

三、措施到位是技术机构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