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课程讲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学生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还能为其更好地深入研究历史问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积淀,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成为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历史故事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1.给历史课堂带来更多的课外素材,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引入能够为整个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对于初中历史来讲,历史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是由历史故事编制而成的。教师将一些历史内容直接对于学生传授,可能会使学生刚到学习厌倦,但是如果将这些内容转变成历史故事进行讲解,那么会给整个课堂带来更多的新鲜素材。比如教师在讲解甲午中日海战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邓世昌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从邓世昌的故事中来将甲午中日海战整个知识点串联,学生听过后感到有趣新鲜,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又如教师在讲解朝鲜战争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舍身堵枪眼,上甘岭战役,板门店会谈等故事引入课堂,学生通过上述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利的提升他们对于朝鲜战争的认识,从点到面对整个朝鲜战争进行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提升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
2.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的学习。因为历史故事相关于课本而言,它的内容更加的细化,更加的生动,而课堂教学中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所涉及的面比较大,初中生尽管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但是他们可能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特别是世界历史知识相关内容相对于中国历史而言比较难于理解和记忆,学生往往在学习中午饭完全理解相关内容,从而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使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比如教师在讲解俄国十月革命时,学生会感到这个历史知识点比较大,而且对于一些内容的记忆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列宁在十月革命这个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从列宁这个点来不断的引申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十月革命这个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掌握相关学习内容。
3.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这个形式外,课外的学习也十分的重要。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外提前的对相关知识更加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容易,教师讲课的效率也会有整个的提升。比如在学习明朝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将朱元璋成长的历史故事布置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大明王朝的兴起,教师在课堂对这方面故事讲解时,学生理解和记忆更加的深刻。无论从学习效率来看,还是从课堂效果来看,都值得推广。
二、教师如何将历史故事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1.采取直接引入的方式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这是历史故事走进课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这个教师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优点在于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历史故事串联整个课堂,使课堂教师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学习的热情提高。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学生可能会存在接受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的特点。学生可能会感到有些知识的引入相对突兀,无法给课堂教师带来更多的效果。
2.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将历史故事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课堂是现在教师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电影、评书、纪录片等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插入历史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的高涨,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比如教师在对隋炀帝乘龙舟到扬州赏花、大运河修建这些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将《隋唐演义》中的相关内容剧情引入课堂,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当时历史的场景。除此之外,单田芳播讲的历史评书《隋唐演义》中的相关片段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学生通过这些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所学的内容,带动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故事的引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研究历史课堂教学的规律,将历史故事这种教学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教师的讲课方面,都能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洪艳.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32).
关键词: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G633.51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法已经难以满足教育体制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量,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继而为教学效果的增强创造良好条件。在初中教学阶段,历史作为一门科目,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形成正确的观念,对历史有全面的认知,学生只有学习好初中历史知识,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1]。在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历史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方法展开历史教学活动,从而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一、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并满足全新教育体制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增强历史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期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而且对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在历史人物的影响下,对其意识和爱国观念的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和历史观念,因而促进学生明确历史和当前的关系[2]。
对于历史科目而言,其与其他科目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性的,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有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并且促进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有深刻的了解。此外,历史学科中蕴含了较多的情感因素以及实践的起因和背景等,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课程未能有深刻的认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对历史课程未能有深刻的认知,认为历史课程并没有语文、数学和英语等课程重要,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并且一些学校在安排历史课程时,将历史课程安排在下午,但不是学习的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偏低[3]。学生对学习历史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在课堂上并没有认真学习,因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良好。当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端正时,必然难以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最佳途径,对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知识产生了不良影响。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历史课程缺乏深刻的认知,所以在历史教学期间,教学效果不良好,未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偏低,不能满足全新教育体制对教学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不完善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教育体制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期间,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和优化,通过采取完善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进而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利保障[4]。然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时,部分教师在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良好,未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历史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积极性和主动性偏低,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从而降低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三)学习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为了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予以高度重视,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意识有所提高时,才能为其学习初中历史内容做好铺垫。然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有显著提升,所以不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
同时,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由于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多的依赖于教师,跟随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尽管学习到了相应的历史知识,但整体学习效果不良好,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科学措施
(一)加大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历史教师应当在全新教育体制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6]。
对于历史地图而言,其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将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内容用地图的形式真实反映出来,所以和人类相关的地域和空间等差异性都能够以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那么,将历史地图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作用,为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应当将历史地图合理的应用在教学中,从而为教师开展教师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历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先是向学生讲解相关内容,使得学生对秦汉开拓的西域和丝绸之路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向学生阐释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以及过程,并且讲述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丝绸之路的具置和丝绸之路的作用,当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深刻理解,为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历史地图,其中,图1是“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结合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对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有明确认知,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7]。总之,加大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图 1“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二)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增强,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全新教育体制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改变授课方式,尊重学生,与学生友好的相,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在讲解相关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学习空间,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提问。同时,师生根据问题共同探讨,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8]。
(三)运用多媒体和文史资料展开教学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为了向学生展现丰富的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应当运用运用多媒体和文史资料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更多的途径。历史教师在讲解有关历史事件过程中,可以搜索与其相关的文史资料,并查找与其相符合的电视剧和电影等,然后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有关内容,通过此方式,更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途径,应当采取科学的手段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总之,通过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促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 程祥平.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3(20):173-174.
[2] 杨馥菲.巧用趣味化教学,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615-615.
[3] 程胜利.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B版,2013(12):85-85.
[4] 孔维萍.刍议应怎样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9):10.
[5] 程胜利.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55-55.
[6] 杨永.如何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2,(12):189.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提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是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关键。
1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自由与快乐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历史知识才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历史教学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当代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新个人教学行为。第一,教师要更新个人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讲解历史知识,学生则在课桌前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较低。要促进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教师要全面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努力去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个人教学方法,营造出自由与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在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更新个人学生观。初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们的自尊心强,渴望得到同伴与教师的认可与尊重。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民主对话,共同探究出有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的方法。第三,教师要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初中学生不喜欢历史学科,认为历史属于过去,现在学习历史知识没有丝毫意义。学习历史只有死记硬背一种方法,消磨了个人大量的学习时间与精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过去陈旧的学习理念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将历史作为一面镜子,更好地规范自己现在的行为,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才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分析,在历史课堂中成长为更为优秀的人才。
2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没有兴趣,是认为历史学科的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距较远。教师积极更新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生活特性,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初中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具有必要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越密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越强,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因此,教师要积极开拓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分析课本知识点,找到历史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之处。教师要充分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生活知识。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教学内容完全来自于生活。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成为教师丰富课堂、生动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认识到分析教材内容的重要性,让历史知识的生活特性显示出来,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两汉经济的发展》知识之时,教师可以结合两汉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当代经济的特点,将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像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是两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教师可以将两汉时期的丝织技术与现代的丝织技术进行对比,用原始的冶炼技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现代冶炼技术的先进之处。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组织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历史知识的欲望。教师不只要做生活化教学内容的创造者与引入者,还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历史学习内容出发,用历史角度欣赏现代生活,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先进,促进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3更新教学过程,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创新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历史学习的动力。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历史教学过程变得轻松与快乐。教师可以选择游戏作为历史教学课堂活动之一,初中学生好动、爱玩,这是学生的天性,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切入点。在历史课堂中设计一些与历史学习任务相关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化,以此来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对外友好往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历史情景剧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让学生搜集有关于古代使者友好往来的趣事,像“晏子使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分享有关于友好往来的趣味故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鼓励学生结合他们喜欢的历史故事,编排一个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境,能够简化历史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历史知识。又如在讲解《“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设计游行标语与口号的游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调用自己的文采,评选最佳历史流行标语与口语。这样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进步。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还能够改变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讲究课堂教学的技术,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构建高效课堂,才能让历史教育跟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园地。
参考文献
[1]柳玉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高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
【关键词】教育初中历史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78-02
一、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我国教育的现状这个角度来看,最近改革了中考制度,一方面来说学生学习更加轻松,但是另一方面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课堂需要灵活性教学。主要是历史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对教材过分的依赖,所以传统的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从教学学科的属性角度来看,历史是人文教育方向的一门学科,历史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认识自然、社会,甚至可以清楚地认识自我、理解自己,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深度加强,他发展自己的潜力就会越大,例如,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中国的等。
(三)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和谐持续有序稳定的发展;而现代人要想发展,需要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因为文化可以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一个人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通过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少走弯路,这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对策
(一)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创新的力度。在传统教学中,尤其是历史课,教学基本上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先由老师讲述历史产生的背景,之后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解答,最后老师讲解一下正确答案,在甚至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很容易造成僵化模式。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初中历史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任课教师应该灵活的教学,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注重关联事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来,而不局限于历史课堂。同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更要深入思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思想水平。这样做,一方面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这学科中有着丰富的史事故事,任课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讲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用图片、视频甚至文字对课文所涉及的典故和故事等资源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材料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们积极地拓展思维,深入地思考和讨论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和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让学生体会历史、品味历史。
(三)注重创设问题的技巧性。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融入到讨论与思考的氛围中,特别是一些争议性比较强的历史人物,学生们可以踊跃的发言,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效果。任课的教师需要巧设问题,取舍有度,既不能讨论面过于狭窄,也不能过于空泛。要按照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视野来设置问题。另外,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陈旧,要与时俱进,与当今社会的现象相结合,使之有着较为广阔的解答空间。
(四)鼓励学生提问,营造民主教学的氛围。历史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质疑的学科,也是通过不断的质疑才向前发展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要独立自主的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从历史事件找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创新原有的思路,这样才有利于科学的创新。另外,任课老师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会质疑。
(五)开放式教学,培养发散思维。在初中历史课程的讲授中,要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要打破常规的限制,做到由课堂学习而不限于课堂学习,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契机,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素质教育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学生们学好基础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进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地推广开放性教学活动,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时间,尤其对于历史博物馆及其历史志的认识应该突破图片的描绘和文字的叙述,从现象走进历史本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总结
课程改革不是一句口号,素质教育也不是仅限于理论上,做好素质教育,就要加强对学科教学的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改革的根本,初中历史学科的改革也是如此。让学生们从历史中感悟自己,从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参考文献:
[1]黄伟. 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2]王景春. 初中历史和谐教学浅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7
[3]《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总目录[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120-168
[4]郝玉珍. 有关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7:90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82-02
历史课程从初中开始设置,是考虑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能够顺利学习历史知识了。同时,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希望知道人类的发展历程,希望了解真正的历史事实,这个因素也决定了在初中应该开设历史课程。初中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能够大概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知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初步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并且能够对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简单的评论。目前,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传授历史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现象,这个现象制约了历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其实,历史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是能够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如果注重在历史课程中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把历史学好,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历史知识之外,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历史在初中各门课程中的地位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历史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比较少,很多地方甚至是开卷考试。这些状况就对社会、学校和学生造成一种误导,使他们认为历史不重要。社会认为历史课程和其它课程相比无关紧要,所以不需要关注。学校觉得历史是副科,不应该占用较多的教学资源,所以将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压缩,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中考分值较多的学科中去。同时学校也不注意历史课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造成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学生会认为历史可有可无,上课不认真听讲,也不愿在课后多花时间复习巩固。这些现象既伤害了初中历史的教学,也伤害了初中整体的教学,更影响到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历史课程对初中学生的价值,加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
二、初中历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历史课程的价值是其它任何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历史课程学到了许多有趣的历史知识,更重要地是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主要可以获得提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1.提取信息的能力随着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获取、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对个人发展也越来越重要。每一个人要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必须有较强的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初中生年龄比较小,模仿能力强,正处于一个能力的发展和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初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历史课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历史资料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提取关键的信息;学生在处理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又学会了怎样整理归类信息;在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如何展示呈现重要信息。历史课中会接触到很多历史数据问题,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获得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这种分析能力是历史课程独有的。所以历史课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准备。2.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新课改对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是无法通过学校教育学到受用一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必须通过终生学习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初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这个时候尝试自主学习是适合的。初中历史课程比较适合让学生练习使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相对比较简单,不像理科课程那样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自主学习。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独立阅读课程教材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学生还可以和同学之间探讨研究课程内容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历史课程特有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流连忘返,这个特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感觉到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也是新课改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一个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初中历史课程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前,并不是对历史知识一无所知的。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游戏作品、畅销书籍、网络文章等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历史知识,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喜欢这些流行的元素。通过这些媒体,学生或多或少地已经知道了一些历史知识。不过这些内容中充满了伪历史知识,学生会不加辨识地全盘接受。在初中历史课程中,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分辨哪些是伪历史知识,哪些是具有科学性的历史知识,在分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评价的能力评价是一项重要的能力。一件事情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不同的,一个人物在每个人的眼里也是不同的,如何客观评价一个事物和人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具有较强评价能力的人能够对事物和人做出客观评价,这些评价可以帮助他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决策。在历史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历史课程中有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方面是历史事件,一方面是历史人物。比如对康熙大帝的评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正的方面可以说康熙大帝的丰功伟绩,康熙大帝缔造了盛世;反的方面可以说康熙大帝使封建社会又延续了一百多年,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后了,让中国承受了很多的苦难。
三、初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
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的传授困难,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下面讨论一些历史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1.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很多的艰难痛苦。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会涌现出许多指点江山的英雄人物,也会有很多的小人物被历史洪流淹没其中。所以,教师讲解历史时,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把历史讲得精彩,使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除了教师讲授外,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阅读历史资料、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甚至玩历史题材的游戏。给学生创造一个历史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历史文化氛围中学习历史,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学生在感受历史的魅力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修养,自然各方面的能力就得到了发展。2.多让学生分析问题历史一直在重复着,今天的事情都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课程,可以知道今天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去处理应对这些事情。可以让学生多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锻炼。比如,在学习的内容时,让学生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这个问题,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自然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学内容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3.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历史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使用多种教学模式的好处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还可以运用这些教学模式中的积极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观看影片、参观博物馆等媒体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程不仅仅可以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才能把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真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影视资源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应用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教学创新的重点。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当代学生历史观的建立与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单纯讲授而缺少历史学习兴趣。重视影视资源的作用,能够推动历史教学效率提高。
1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注意事项
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深入,提高了影视资源的教学地位。影视资源,已经在许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应用,促进了教学活动的灵活化。正确利用影视资源,需要关注两点问题:
(1)将教师的讲解与影视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与教师的单纯讲解相比,影视资源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去了解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但这种体验不是完全自由的体验,还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许多教师忽视了自身教学主导地位的发挥,让历史影视资源的引入过于单纯,使历史课堂变成了电影欣赏课,使学生无法将课本内容与影视资源结合起来,浪费了教学时间。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将自己的课堂讲解与影视资源结合起来,通过影视资源的呈现与自己的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的困惑,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2)杜绝影视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滥用。影视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也是一种创新教学手段,但影视资料并不能代替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更不能让教学目标完全实现,而应当是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所以,一节课是否应用影视资源,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引入影视资源,什么时候应用影视资料,都需要教师在全面分析历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决定。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果的直观化,每一节课都应用影视资源,会让影视资料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利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
2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具体方法
利用历史影视资源丰富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好影视资源利用的度,针对不同的目的让历史影视资源发挥作用,深入开发影视资源的教育意义。
2.1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学科要学习的内容较为丰富,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会拉开较大的幅度。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大多都是抽象的,是课本上的文字知识。部分教师受到自身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让课堂教学氛围过于传统,很难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甚至让学生丧失了历史学习的兴趣。在得到影视资源支持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借助历史影视资源的作用,提高历史课堂的真实性,让历史课堂的授课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解《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匈奴的意义以及民族统一的过程,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给学生播放一个影视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匈奴的势力以及民族整合的简单过程。在影视资源的引导下,学生对匈奴有一个具体的认可,可以在接下来的课本学习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想象对应的画面,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的历史学习更加高效。
2.2利用影视资源,加深学生历史知识理解
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强,他们的抽象思维并没有完全成形。历史知识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只利用口头讲述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历史知识的意义。一些学生的历史学处于模模糊糊的状态,无法准确理解历史知识点。影视资源可以让历史知识点变得简单,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知识,形成感性认识,降低历史知识的思维难度。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我国三大战役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战争中的智慧与艰难,理解三大战役对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就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源,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理解战役的意义,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2.3利用影视资源,帮助学生自主分析问题
利用影视资源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让学生理解各个历史事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观察与分析历史事件。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用影视资源,让学生了解某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变化与历史事件发展过程,能够让学生自主去分析、思考历史事件。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用历史影视资源,让学生了解从何而来,了解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自主去思考当时阶段斗争,让历史课堂充满问题,充满思考,让学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性,许多影视作品由历史内容而来。将真实性较强的历史影视资源引入课堂,会让初中学生的眼界得以开拓,也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影视资源的重要性,利用影视资源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习得更多的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摘 要: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课标意识”,教师应当仔细研读与分析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将教材精读、熟读,找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课标意识;培养方案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课标意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的现状
1.应试压力大,一味追求高分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甚至是历史教师本身,主流观点都认为历史这一学科是副科,语、数、英才是主科,大家都不够重视历史教学。在升学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历史课堂更是变得可有可无。但在新课改的目标中,学生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主流,只有经济水平和人文精神都得到l展,一个国家才是真正的进步。
2.对课程的规划不合理
虽然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历史学科的课时与其他学科是一样的,但在各学校的实际教学安排中,经常出现其他学科侵占历史学科课时的情况。学校这种不合理的学科规划是培养教师“课标意识”的一大障碍。
3.历史教师的教学水准不统一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如果历史教师能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来活跃课堂气氛,那教学效果肯定会不错。但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他们也没有针对新知识接受全面的持续学习,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三、在初中历史课堂培养“课标意识”的策略
1.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思维能力
为了培养历史课堂的“课标意识”,教师必须把课程要求作为教学依据,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就怎样看待这一问题,在讲课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查找资料,包括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发生的背景、有哪些地方代表和中央代表、这场运动的目标和实际结果以及它的指导思想等等,并进行归纳整理。上课时,教师只需要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并进行总结即可,这种方式效率高且效果好。
2.培养学生整体历史观意识
历史是由各方各面以及多个层次形成的一个整体。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整体历史观意识,让他们全面地认识历史。例如笔者在讲解日本飞速发展这一课题时,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阶段。通过日本二战前进行对外扩张和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崛起,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历史是彼此联系的整体。
3.理解课标,注重知识重难点
知道课标并不代表理解课标,为了切实做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教师就要将课标的要求烂熟于心,当历史教师自身具备这一意识,就可以通过历史课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具有该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针对某一单元的要求进行理解,这对于学生在复习阶段提高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2016)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历史课本的第四单元中,如果学生能理解课标要求,那就会很容易抓住本单元重点,包括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意义以及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4.实例分析
为验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是否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笔者就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第二单元12课《美国的诞生》按照课标要求进行讲解。
在课标中,这一课的要求是:简述《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美国独立战争的概况,分析这场战争取胜的原因,让学生真正理解独立战争对于美国的意义及这场战争的定性。(2)过程与方法:笔者将课堂的45分钟划分为5个环节,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只进行精讲,剩下的时间笔者分为自学检测、合作解疑、激励引导、总结检测。(3)教学重点:对于这一课,笔者认为教学的重难点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和1787年宪法。基于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整个美国历史来说,将重点放在上述两方面能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当仔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想要切实体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课标意识”,历史教师自身就应当具备这一意识,然后再通过历史课堂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也具有该意识,推动新课改的继续深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方法
当今社会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深入,新形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赞同。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学生为课堂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将课堂气氛推向,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平时枯燥乏味的历史课程变为思维活跃的课堂,同时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是,教学改革的时间尚短,没有通过具体实践的检验,从而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对年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经验结合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提出以下几种看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师生互动过程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师生之间互动形式单一,缺少生生互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后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并且学生逐渐的代替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学课堂不断的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过度的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必要的探讨或者仅仅限于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扩展,影响学生再进一步的探讨问题的可能,较为单一的探讨空间缩小了学生的交流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影响了整体的课堂气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教学质量。
(2)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为形式主义,交流内容缺乏深度
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对于教学内容十分熟悉,在课堂上为了保证课程的进度,对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教师的引导流,限制学生的探讨空间和思路。教师一般采用的方式为提问或者反问的方式。这样的交流方式既不能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又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明显的是一种流于形式的互动教学方式。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师生之间互动目的,教师主导薄弱
在新课改形势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教师一般需要在课前对于课程的教学和讨论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在课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通过教师的侧面引导使之保持不断深入,并且不会使得讨论偏离主题。但是有些教师在课前没能够充分的备课以至于在师生互动中不能够及时的把握学生探讨的主要路线,使得学生的探讨缺乏目的性,这样讲大大的减低课堂效果。
二、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师应当优化备课方案及内容,灵活选择师生互动彤式
不论是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还是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充分的备好课是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在课堂上将历史课程进行生动讲解的前提。尤其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在课程备课阶段只有将课程内容和讲课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后才能够在课堂上更加丰富的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并且在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教师能够从容的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丰富多彩的历史课程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程内容并且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前的充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氛围,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保障。
(2)建民主师生关系,优化教学互动氛围
新课改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已经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模式进行改变,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需要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内容的发起者、引领者和总结者,师生之间的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探讨交流,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砼的积极的互动交流式的学习将初中历史课程穿成一条知识线,在学生学习的同时不但让学生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形成对于问题的正确认识和个人看法,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自学中成长,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个性的人才。
初中历史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是,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而且也不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欠缺等因素使的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下面将对这些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1.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1.1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现在阶段教师在对初中历史进行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负责讲解,学生仅仅作为简单的被动的接收者。这种老套,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初中历史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1]。其次,由于现在的竞争日益的激烈,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浅层次的历史教学,并划出一些所谓的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违背了初中历史教育的初衷,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利于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再者,一些初中历史教师的水平较低,也是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改变,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原因。由于大家对初中历史的不重视,就使得学校在选用初中历史教师的时候,往往很随意,有的初中历史教师1人身兼多个学科的教育,对历史的了解仅仅只有皮毛,还有的初中历史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将书上的内容简单的读一边,划一下重点就算完事,完全没有什么历史的专业知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原因。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提高外,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较低也是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原因。影响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原因也有一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教师,不重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一些初中历史教师自己本身就不重视对初中历史的教学,仅仅将初中历史教学看作是应付,再加上一些初中历史教师本身就是代课教师,对初中历史的讲解仅仅是照书念,这样就使得初中历史课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含义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展示。这样效率较低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提高[2]。第二,作为学生,对初中历史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也是导致学生学习?d趣不高的原因。学生不重视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教师和家长老是向学生灌输,学好语数外,其他的科目都不重要这一思想,这样就会使学生认为初中历史课不重要,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课程较多,负担较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使得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2.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建议
针对上述阻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现提出以下两个建议进行改进。初中历史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重视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2.1 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要想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首先,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照本念书的教学方式,应当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例如:对学生谈一些课本之外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真正的理解初中历史所包含的内容并且能够进行有效记忆[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开展一些趣味小活动,增加学生对初中历史的了解,从而增加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历教学效率。其次,学校也应当重视初中历史的教育,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具备专业的知识,不应当仅仅是要求一些代课教师对历史进行讲述。因为只有具有专业历史知识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历史教学进行更深层次讲解,才能够理解初中历史教育的真正含义,才能够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
2.2 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除了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学生也应当提高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应当如何提高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重视对初中历史的教育。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重视对初中历史的学习,才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够对初中历史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够寻找到提高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也应当重视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初中历史能够帮助学生建议一个较好的综合素质,会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同样也会对学生在未来获得好的成绩奠定一个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