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具体而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国纽约市洛克菲勒中心屋顶有5个“空中花园”,堪称美国第一,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空中花园”。它包括法国大厦、大英帝国大厦、意大利广场、北国际大楼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第10层的上面,建立于1933~1936年之间。前2座和第5座大厦上的“空中花园”,由拉尔夫·汉考克设计,他同时也是英国德里和汤姆斯花园的设计者;其余2座是范登霍克设计的带有地中海风格的花园。为了建造这5座绝世花园,建筑设计师们在那个年代碰到了诸多问题,比如灌溉、排水、防风、遮阳等一系列难题。当然,通过合理的建筑规划布局与睿智的建筑设计方案,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并且这些方法和现代“空中花园”,即立体城市中的营造理念极其相似。但是,时至今日,随着很多年的超期使用,花园变得沧桑破败,杂草从生。特别是石头、砖块、混凝土砌成的墙体,因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大多坍塌殆尽。近些年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正努力对花园进行认为科学保护与修缮,但进度缓慢且耗资巨大。
综上所述,“空中花园”的建造是一项城市系统工程,它的设计不能脱离其所依附的城市大环境与社区小环境影响,还要受城市消防、规划与环保等条件的限制。在高层建筑中,范围更广阔、植被覆盖率更良好的“空中花园”,作为高层塔楼的一大景观特色,承担了公共和半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换言之,一个等同于地面广场的空中城市交往场所,打破了常规建筑体量的同时,也为使用者积极到位地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
因为“空中花园”是一个室外使用空间,气候对它的影响不可小视。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较温和,但地区间的气候差异仍比较明显,不过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气候,可以恶劣到一年4季都无法使用“空中花园”。因此,目前打造立体城市,建立空中人造景观广场,通过人造景观来丰富、调剂位于高层的居住者的业余生活,是靠谱及完全可行的。
一、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的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科学思维是探索性的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探索、揭示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规律,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人类在此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开始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探索活动。而最初,由于人的经济不足,知识贫乏,科学还不能形成独立的社会思维活动和社会思维类型。“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15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日益迅速的进展。”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不是指一般的知识,而是指知识体系。科学活动作为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和认识统一,它既是实践活动,又是认识活动。科学思维是人们在科学研究、科学活动中的思维活动。它是由人类早期的经验思维和古代哲学思维中逐渐发展、分化出来的。科学思维是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有机统一,它以经验思维为基础,以理论思维为特征。丹皮尔指出:“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科学思维具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真理性,它追求的是“真”,以探求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为目标,要解决的是认知矛盾,即真与伪、正确与谬误的矛盾;二是探索性,“上下求索”,它是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运动发展规律的活动;三是理论性,它通过概念、公理、知识理论体系和逻辑论证来反映人的认知关系和客观世界;四是抽象性,它主要凭借抽象思维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五是精确性,它提供确定的和精密的知识;六是经验性,它提供经验知识,即确定的关于客体的知识。科学思维发展史,也是人们由经验思维向理论思维演进的历史。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自然科学是从作为科学的古代自然哲学中发展和分化出来的。古代的自然哲学是人类最初的科学思维,带有直觉性、整体性、模糊性和猜测性。这种思维虽然笼统地把握了自然现象总画面的一般性质,但“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而“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征、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方面来逐个地加以研究”。于是自然科学思维便从自然哲学思维中分离出来,由模糊走向精确,由猜测走向实验。科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概念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培养创新思维,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
二、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都是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思维活动,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但是,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首先,从思维对象上看,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都是探索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的。但是,科学思维所反映的是客观世界诸多领域具体事物的特殊本质和规律,是有限性思维;而哲学思维所反映的则是整个客观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它是一种无限性思维。
其次,从思维内容上看,科学思维提供关于客体的确实的知识、经验的知识,它与实验密切相关并以实验为必要条件,具有确定性和精密性,主要采取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方式;而哲学思维则提供关于世界的更一般的认识、思辩的知识,它与实验无关,是一种超经验和纯思辨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笼统性,比科学思维更抽象、更根本,是对科学思维的反思。哲学思维是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探求和思考世界普遍本质的一种最高级的抽象思维。它给人们提供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知识和根本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思维能力,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因而比科学思维有着更为根本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哲学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母亲,它生育并抚养了其他学科。”因此,培养人们的哲学思维品质,对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052
[摘要] 目的 探讨二维、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检发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孕妇37例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 结果 二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57.89%;三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5%,81.58%;三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4,10.105,p=0.003,0.004)。 结论 相较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清晰、直观、全面的显示肢体畸形的外形,可补充二维超声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关键词 二维超声;三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88-02
作为临床常见胎儿畸形类型之一,胎儿肢体局部畸形可分为全身性和非全身性两类,即骨质发育异常和局限性骨骼畸形。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发展,其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超声诊断具有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优势,但单纯二维超声胎儿局部畸形诊断准确率仅为75%~80%,误诊漏诊率较高[1-3]。该次研究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检发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孕妇37例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二维超声和三维辅助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来源于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产检发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孕妇共38例,年龄20~36岁,孕周12~32周,均自愿行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
1.2 检查方法
检查仪器选择GEVolusonE8、730pro3D/4D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设定为3.0~6.0 MHz,配备3D容积探头。孕妇取仰卧位,先对胎儿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常规扫查胎儿头面部、脊柱、胸腹腔脏器、脐带及胎盘及,测量相关数据并存图, 然后应用SCSA检查胎儿肢体,沿肢体长轴方向从肢体近端开始扫查至肢体末端, 测量长骨长度,再从短轴切面扫查,完整显示胎儿四肢, 并注意观察肢体形态、结构、长短、数目、活动度等有无异常。对于手足姿势异常,则进一步探察手、足周围有无子宫壁、胎盘或胎体压迫,至少观察手、足运动2次以上。对于怀疑存在肢体局部畸形胎儿再行三维超声,以容积探头采集可疑肢体三维超声容积图像并进行后处理分析,显示肢体表面形态和骨骼结构。
1.3 观察指标
随访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肢体局部畸形胎儿,观察胎儿产后或胎儿引产后外观情况,记录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例数,计算准确率。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选择统计学处理软件为Epidata 3.01和spss18.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结果
该组37例胎儿中,二维结合三维超声诊断出14种73处肢体畸形,包括:短肢畸形、上肢缺如、前臂远端缺如、手缺如、多指、并指、兰花指、重叠指、手姿势异常、下肢缺如、足缺如、足内翻、多趾、摇椅足。
2.2 产后结果
38例胎儿中除3例单纯多指畸形胎儿足月顺产,其余34例均进行引产。产后证实胎儿肢体畸形16种76处,上肢畸形9种,包括上肢缺如、前臂远端缺如、手缺如、多指、并指、兰花指、重叠指、少指、手姿势异常。下肢畸形7种,包括下肢缺如、足缺如、足内翻、多趾、摇椅足、少趾、并趾。大多数合并有其他部位的畸形,包括心脏发育畸形、丹迪-沃克畸形、巨大脐膨出、脊柱成角畸形、小脑蚓部缺失、脑积水、全身水肿、体蒂异常、泄殖腔外翻、胼胝体部分缺如等。
2.3 二维、三维超声与产后结果的比较
二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95%,57.89%;三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5%,81.58%;两种方法对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结果比较见表1。
三维超声未能判断出的畸形部位有3处,多趾1处,并趾1处,缺指1处;未能判断出的畸形细节共14处,包括多指2处,并指3处,缺指2处,多趾2处,并趾4处,少趾1处。二维超声漏诊畸形部位16处,多指5处,并指4处,手姿势异常2处,并趾3处,少趾2处;漏诊畸形细节多达32处,多指5处,少指3处,并指4处,重叠指2处,手姿势异常3处,足缺如1处,多趾4处,少趾3处,足内翻3处,并趾4处。
3 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特别是手、足畸形与染色体异常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60%~70%唐氏综合症患者合并小指发育不良或部分指段缺如[4-5]。已有研究显示,超声用于全身骨质发育异常诊断价值优于其他常见影像学检查方式[6];但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种类及发生位置繁复,特别是膝或肘关节以下位置畸形,传统二维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低。该次研究中漏诊的畸形几乎都是手足畸形,也证实了这一点。目前以二维超声为基础的三维超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有电子解剖和三维重建技术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及准确性[7-8]。
目前单纯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价值差异探讨国内报道较少,仍然存在争议。二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主要沿肢体自然伸展方向检查,受胎儿及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且对于肢体曲率复杂部位观察难度较高[9]。而三维超声在二维超声基础对图像加以重建,具有以下优点:①可用于评价肢体表面形态、运动及姿势等;②可精确评估胎儿肢体畸形程度,降低手指缺如及姿势异常漏诊率;③直观三维重建可疑区域表面骨骼结构及毗邻关系。但临床报道亦显示,三维超声在诊断指、趾及关节畸形方面仍存在较高漏诊率[10]。
临床医师在采用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方面应注意:①提高二维切面图像采集质量,保证三维重建准确性;②采用改变及适当活动等方式保证可疑区域位于羊水较多部位,以提高图像对比度;③以染色体检查结果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该次研究结果中,三维超声胎儿肢体局部畸形部位和细节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在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方面较二维超声具有优越性,与之前临床研究基本一致[11]。
综上所述,相较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可清晰、直观、全面的显示肢体畸形的外形,可补充二维超声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肢体畸形的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王惠,张素阁,刘兰芬.二维连续追踪超声法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0):999.
[2] 曹小娟,彭志勇,李胜利.胎儿肢体产前超声诊断进展[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11,8(1):158-164.
[3] 颜幸燕,覃颖,杨鸿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过程质量控制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9):1780.
[4]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2012)[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9(7):574-580.
[5] 黄勤,刘志伟.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最佳时间探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 25(2):167.
[6] Spencek K, Bindra CE, Power M, et al. Screening for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in the first trimester using ultrasound and maternal serum biochemistry in a one stop clinic : a review of three years prospective experience [J]. BJOG, 2003, 110(3): 281-286.
[7] 漆久玲,崔爱平,孙红,等.产前超声检查胎儿手足畸形最佳孕周探讨[J].上海医学影像,2010, 19(3):186-313.
[8] Maymon R, Ushakov F, Waisman D, et al. A model for second-trimester down syndrome sonographic screening besed on faclal landmarks and digit length measurement [J].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6, 27(3) : 290-295.
[9] Mehugo JM, SkeletalA, TwiningP, et al. Textbook of fetalab-normalities[M].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2000: 2371.
[10] Schiesser M, Holzgreve W, Lapaire O, et al. Sirenomelia the mermaid syndrome-detection in the first trimester[J]. Prenat Diagn, 2003, 23(6): 493-495.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中晚孕妇女 DIC 妊高症
妊娠期血液的凝血与纤溶状态一直是产科关注的焦点,血浆D二聚体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作为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孕妇D二聚体的检测还有助于早期诊断静脉血栓形成和妊娠并发症,并能监测抗凝治疗。笔者观察了60例中晚孕妇女及30例正常妇女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样 选择2008.1—2008.11来我院建卡及待产的孕妇30例,年龄在25—35岁。对照组为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正常非妊娠妇女30例,平均年龄为27.5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检测者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用专用血凝抗凝管枸橼酸钠1:9抗凝,3000r/分离心10分钟,取上层去血小板血浆检测。
D二聚体用免疫浊度法,纤维蛋白原用免疫凝固法测定,试剂为法国Stago公司生产,仪器为法国Stago—comp。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中晚孕妇女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
3 讨论
正常妊娠期,特别是随着孕月的增加,孕妇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增高。虽然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体内的凝血及纤溶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出现了一些异常变化,尤其是妊娠中晚期,体内凝血成分和抗凝的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出现明显改变,集体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1]一方面,这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特别是血凝纤溶处于动态平衡时,有利于分娩时胎盘剥离的止血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防止产时过量出血;另一方面,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出现明显的增高,会给孕妇带来发生DIC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高危风险。[2]而D二聚体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和严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症。DIC在血管广泛微血栓形成的同时,即开始出现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其水平的增高反映了机体继发性纤溶增强,是体内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当DIC发生时,由于继发性纤溶亢进,大量纤维蛋白降解,来自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大量增加,据文献方面报道,有36%的可疑病例被证实为DIC。据此,测定D二聚体的水平不仅可确定是否存在血管内凝血的诊断,而且可和原发性纤溶作鉴别。[3]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血酶活性有关,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中唯一的大分子量凝血蛋白,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强了血小板膜CPIIb/IIIa结合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4]因此,对围产期孕妇进行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预防及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魏明,孙艺萍.晚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5):160-160.
[2]鞠文东,万波等.D二聚体和FIB测定在孕产妇在DI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师杂志》2004,第21期.
【关键词】 黄体酮;早期先兆流产;围生儿;结局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的临床疾病, 是发生在妊娠12周前的先兆流产。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父亲因素、环境因素及孕妇内分泌因素[1]。该疾病常伴随着下腹痛、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流产或对围生儿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 黄体酮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常见药物, 对改善先兆流产孕妇的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就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1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作为实验组, 另选取210例无先兆流产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孕妇年龄17~45岁, 孕周5~8周, 平均停经时间(53.29±5.32)d, 其中经产妇147例, 初产妇63例。对照组孕妇年龄18~47岁, 孕周5~8周, 平均停经时间(52.24±5.67)d, 其中经产妇151例, 初产妇59例。实验组孕妇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早期先兆流产, 对照组孕妇无先兆流产现象。两组孕妇均符合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及凝血功能障碍。两组孕妇体重、年龄、产次、孕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实验组在治疗上予以卧床休息, 禁性生活, 口服维生素E和叶酸, 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20 mg/次, 1次/d, 治疗时间持续2周, 根据孕妇的检查情况, 若胎儿停止发育或发育畸形, 则应终止妊娠[2]。并对孕妇注意饮食及重视心理治疗。
1. 2. 2 对照组孕妇孕期不使用任何激素药物, 怀孕期间不宜剧烈运动或过度劳作, 注意膳食营养。
1. 2. 3 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两组孕妇围生儿的结局进行记录和整理, 分析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最后将记录结果汇集成表, 以便研究和查阅, 记录过程保持客观真实, 谨慎认真。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两组孕妇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新生儿评分(Apgar) 、剖宫产率、活产儿率、胎儿发育不良率等临床指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两组孕妇围生儿的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 发生时间一般在第4~6孕周, 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胎盘和子宫蜕膜发育不成熟, 进而使胎儿的发育不稳定[3]。先兆流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 将导致直接流产或胎儿畸形。因此, 对先兆流产现象进行有效治疗, 确保胎儿安全极其的重要, 目前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是黄体酮治疗。
黄体酮属于孕激素, 能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 抑制子宫收缩, 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可以有效预防流产, 为孕卵提供有利的着床条件。在怀孕早期可以为胚胎存活提供一个有利的免疫环境, 胎盘形成后, 可以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 保持良好的妊娠状态。黄体酮作为一种有效的保胎方法, 自临床应用以来受到了孕妇及医生的一致青睐,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药物常用的治疗方式是肌内注射或口服, 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性价比, 对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闭经现象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 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较低, 治疗过程中无染色体异变、肾上腺激素升高、致畸现象等优点,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
但也有部分医学专家认为, 该药物若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会影响药物的有效吸收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后果, 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孕妇产生肌肉肿痛、硬结现象, 严重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和患儿的正常发育。因此, 这要求在治疗的过程中, 要对孕妇进行科学产检, 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黄体酮治疗, 以避免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 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应用黄体酮治疗后其剖宫产率、活产儿率、新生儿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胎儿窘迫、围生儿畸形率等临床指标与正常孕妇无差别, 故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 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孕妇围生儿的不良影响, 并且减少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大力实践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霄, 曾蔚越, 徐爱群, 等.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3):156-159.
[2] 良艳梅.评价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3, 26(15):191-192.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纤维蛋白原;D_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3_019 7_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 健康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许多研究表明Fg、D_D可能与冠心病 的患病危险有关。本文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116例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 )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Fg、D_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不同类型CHD的关系以及 预测CHD发病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3例拟诊CHD者住我院行CAG。年龄57~84岁,平均(69.3±6.7)岁。冠 脉造影阳性者根据疾病类型及病变支数分组,冠脉造影阴性者为对照组。排除标准:(1)肝 、肾功能不全及心功能3~4级;(2)并发感染、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3)伴脑血管病;(4) 各种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5)CAG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根据CAG结果分为CHD组11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60~84岁,平均(69.6±6.9)岁 。单支血管病变组39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6例,多支血管病变组31例;按疾病类型分组,UA P组44例,AMI组37例,SAP组35例。对照组77例,其中男35例,女42例;年龄57~81岁,平 均(68.0±6.4)岁。
1.2 检测方法: (1)血浆Fg、D_D的测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晨起基础状态下取肘静脉血2ml,注入预先加 有枸橼酸钠的试管中。Fg试剂由基恩公司提供,D_D试剂由罗氏公司提供,采用日立7170A全 自动生化分析仪,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2)CAG的方法与评价:CAG均采用桡动脉途径,导管选择多为Judkins导管,对部分冠 状动脉开口异常者选取EBU导管。造影结果由两位专科心脏介入医师阅读分析。以1支或以上 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以每一主要冠状动脉的近中段最狭窄处为 准判定狭窄程度。CHD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左主干病变按双 支计算)、多支血管病变组(三支或三支以上血管病变),按疾病类型分为UAP组、AMI组、稳 定型心绞痛(SAP)组。CAG结果正常或冠状动脉中主要一支血管狭窄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所用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对照组及冠心病不同类型组血浆Fg、D_D水平:见表1。
2.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血浆Fg、D_D水平:见表2。
3 讨论
近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不仅与脂质沉积有关,而且还与凝血亢进、纤溶系统功能 低下、细胞增生与纤维蛋白原等增加有关。血Fg水平升高可导 致体内的血粘度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冠状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及促进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的发展。已经证明大部分心肌梗死、心脏缺血性猝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 内均发现有阻塞性血栓形成,并且是造成这些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主要发病机制[1 ]。另有报告Fg对慢性冠脉病变也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Fg可能与冠脉病变的 数目及狭窄程度有关[2]。
D_D是交联纤维蛋白及其特异性降解产物,仅在体内发生血栓病变并伴有继发纤溶亢进的情 况下才有明显改变,因此,血浆D_D浓度的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 [3]。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 中D_D含量增高,其含量可以反应冠状动脉内血栓的含量[4],而且,血中D_D含量 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病变支数越多,心功能越差,D_D含量则越高,稳定性心绞痛患 者血D_D含量则与健康者无差异[5]。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D_D持续高水平,提示预 后不良。
本文结果提示冠心病组Fg、D_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Fg、D_D是较为实用的检测指标。血浆Fg、D_D的检测操作方便,对患者无痛苦,对无 条件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医院尤为适用,但本文观察例数尚少,确切的结论尚须进一步研 究。
参考文献
[1]Yarnell JWG, Baker IA, Sweetnam PM, et al. Fibrinogen,viscosity,andwhite blood cell count are major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The c aerphilly and speedwell collaborative heart diseases studies[J]. Circulation, 1991,83:836.
[2]Paramonov AD, Moiseev SV, Fomin VV, et al. Ferritin and other acute phaseproteints in various form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Klin Med Mosk, 2005, 83(2):252-291.
[3]郝金红,樊瑛,杨树森.纤维蛋白原、D_二聚体、脂蛋白(a)、外周血白细胞与CHD的 相关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409-1411.
[4]王振义,李家增,阮长耿,等.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第2版.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28.
【关键词】 溶栓效果;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动态变化;研究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58
Research of dynamic changes of fibrinogen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hrombolytic effects ZHU Yun-qu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Guangdong Heyuan City Hep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yuan 517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influence by different thrombolytic effects in patients on dynamic changes of fibrinogen and D-dimer.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receiving thrombolysis were divided by their thrombolytic effects into good thrombolysis group (28 cases) and general thrombolysis group (22 cases). Analysis was made on dynamic changes of fibrinogen and D-dimer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6 h of thrombolysis, the good thrombolysis group and general thrombolysis group all had the lowest fibrinogen contents respectively as (0.62±0.32) and (1.56±0.70) g/L,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Thrombolytic effect; Fibrinogen; D-dimer; Dynamic change; Research and analysis
血栓形成已成檠现赜跋旎颊呱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 在血管出现血栓后,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梗死[1-5]。临床研究显示, 对血栓形成患者尽早的开展溶栓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 而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作为溶栓治疗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 在患者预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为进一步提高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 保证患者预后的分析, 本文结合本院接收的50例血栓形成患者, 就不同溶栓效果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心肌梗死、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50例, 其中男28例、女22例, 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9.3±8.6)岁, 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6例、脑梗死患者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1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溶栓治疗, 在治疗后根据溶栓效果, 将患者分为溶栓优良组(28例)和溶栓一般组(22例), 排除出血性脑卒中、恶性肿瘤、精神异常、存在严重创伤的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具体采用的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方法实施溶栓治疗, 按照0.9 mg/kg的剂量进行rt-PA溶栓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将所有药物中的10.0%在1 min内通过静脉推注给药, 其余的90.0%药物采用静脉滴注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的24 h内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溶栓药物, 在治疗24 h后可采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与此同时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等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与此同时,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做好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6-11]。
分别测量患者溶栓治疗前、溶栓治疗后2、6、12、24 h以及治疗后1周的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 具体检测中使用的仪器是为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Sysmex 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其中纤维蛋白原采用Von clauss法, D-二聚体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 选择的试剂以及定标的血浆均属于配套产品, 整个过程中均由本院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医生完成操作[3]。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变化比较 在溶栓治疗后6 h, 溶栓优良组与溶栓一般组纤维蛋白原分别为(0.62±0.32)、(1.56±0.70)g/L, 其纤维蛋白原含量均达到最低, 且溶栓优良组明显低于溶栓一般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D-二聚体变化比较 在溶栓治疗后, 溶栓优良组与溶栓一般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水平逐渐增加, 在溶栓6 h后得到最高值, 分别为(7.52±3.32)、(2.01±1.20)μg/L, 此后D-二聚体含量逐渐下降;在D-二聚体含量最高值方面, 溶栓优良组高于溶栓一般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凝血系统中纤维蛋白原发挥着重要作用, 纤维蛋白原本身属于一种蛋白质, 主要由肝脏合成, 本身具有凝血功能, 在人体内发生急性期凝血或者止血反应后, 能够发生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在动脉硬化粥快形成过程中, 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 从而使得血液中的部分成分凝集, 最终形成血栓, 纤维蛋白原含量水平越高, 则表明患者体内形成的血栓较为严重[12-16]。
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均出现了下降, 在溶栓治疗6~12 h期间, 溶栓效果达到最佳, 溶栓治疗后6 h纤维蛋白原含量达到最低, 进一步表明, 溶栓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 其纤维蛋白原含量水平降低较快, 能够较快的缓解病情。两组患者在治疗后D-二聚体的含量水平均升高, 这是因为溶栓治疗后, 血液循环中的纤溶酶原被激活, 增加了对纤维蛋白原的水解, 纤维蛋白原的水解促进了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对于溶栓效果较好, 其纤维蛋白水解过程较快, 由此形成了较多的D-二聚体, 使得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上升, 虽然不同溶栓效果的患者其D-二聚体含量均发生变化, 但是溶栓效果较好的患者, 其D-二聚体含量变化更加明显。
综合不同治疗效果患者对应的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含量水平, 可知溶栓效果越好, 则患者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较快, 而溶栓效果较差, 其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变化较为缓慢, 通过这一指标可为溶栓治疗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 溶栓治疗的患者, 溶栓效果较好, 则其纤维蛋白原以及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更加明显, 这两种指标的变化可以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露远, 张炎, 周金芳, 等. 不同溶栓效果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研究. 海南医学, 2014, 25(2):203-205.
[2] 韦深, 蔡洁丹, 高洪丽, 等. 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8):958-959.
[3] 邰茂众, 周善良, 李克雷, 等. 静脉畸形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4, 12(4):351-355.
[4] 古兴元, 陈志坚, 吴建年. 急性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裂解产物的变化.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8):3076-3078.
[5] 张耀平, 李皇.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 临床荟萃, 2008, 23(21):1556-1557.
[6] 冯秋斌, 王春华, 赵瑞春. 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脑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的意义. 河北医药, 2011, 33(11):1726-1727.
[7] 赵慧茹, 吴俊, 马海梅, 等.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医学研究杂志, 2013, 42(11):85-88.
[8] 尹长林, 高宗良, 司力.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4, 7(5):349-350.
[9] 贝为武, 农智新.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山东医药, 2009, 49(31):58-59.
[10] 李丽娜, 杨术真. 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 2004, 17(11):752-753.
[11] 郭明珠. 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AECOPD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吉林大学, 2016.
[12] 周立红, 钱家绮, 李绍骥.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与抗凝血酶Ⅲ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中的研究. 四川医学, 1998, 19(6): 486-487.
[13] 蒋灵霓, 顾永林, 李宇林,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20):2929-2931.
[14] 赵亮, 罗以勤, 孔建新, 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临床观察分析. 安徽医药, 2009, 13(3):283-284.
[15] 秦M.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四川医学, 2004, 25(4):407-408.
【关键词】氟伐他汀;C-反应蛋白;D-二聚体;维持性血液透析
现代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患者死亡率仍较高,最高可达25%,这与尿毒症患者存在加速进展的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大量证据表明,导致加速性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与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密切相关,这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慢性炎症反应的观点相一致[2]。
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外的临床资料表明炎症增加了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炎症的主要标志物CRP可以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血管风险[3]。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一个标志物,D-二聚体血中浓度增加与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
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除广泛应用治疗高脂血症外,还可以降低血中CRP等炎症指标。另外有试验观察到他汀类药物治疗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能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5]。本文通过观察他汀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CRP和D-二聚体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减轻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凝血反应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男23例,女27例。年龄28~72岁,血胆固醇≥6.0 mmol/L。MHD时间6~108个月。每周HD2~3次,每次4~5 h。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机为日产机系列,透析器为血仿膜或聚砜膜,抗凝方法均用普通肝素抗凝(透析前预充10 mg,首剂根据体质量计算,追加5~10 mg/h,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关闭肝素泵)。所选患者无心、肺、肝功能障碍,无内分泌及活动性免疫疾病,且近1个月无急慢性感染、手术、创伤,无严重营养不良,未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潘生丁、华法令等影响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未输血及大剂量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低分子肝素等对血脂有影响的药物。
1.2 方法 30例患者均服氟伐他汀(来适可,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20 mg/d;对照组20例不服降脂药(除氟伐他汀外两组其他治疗相同)。透析前血胆固醇≥6.0 mmol/L。观察时间12周。受检者抽血前禁食12 h以上,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血脂及肝功能。CRP检测及D-二聚体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 血脂方面包括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微炎症方面选用最常见的炎症指标血CRP,用D-二聚体(D-Diner)评价凝血情况。另外我们还同时观察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不良反应主要监测肝功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血CRP与血白蛋白相关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P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血CRP、D-二聚体值(见表1)。
表1所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基础值两组相似。经12周氟伐他汀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下降显著(P
2.2 治疗前后血CRP与血白蛋白的关系 经12周氟伐他汀治疗,血CRP明显下降,而血白蛋白上升,经直线相关分析,两者的关系者呈负相关(r=-0.84,P
2.3 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 30例患者经12周氟伐他汀治疗,仅2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继续治疗同时保肝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未继续升高,其余28例肝功能无异常。
3 讨论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即使在无感染时,许多尿毒症患者的急性期蛋白水平也升高,脂质过氧化和氧化激急增强。CRP为急性时相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其表达受IL-6、IL-8、TNF-α的影响,其生物学作用是激活补体细胞、与单核细胞受体结合,使淋巴细胞活化而分泌淋巴因子,参与体内各种炎症反应[6];亦可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在动脉硬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MHD患者CRP增高常与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透析膜相关,并与动脉硬化相伴行。MHD患者存在的微炎症状态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病变、营养不良、贫血等,目前对其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Woscops试验观察到血CRP>4.59 mg/L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许多临床试验,如4S,Woscops等观察到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血三酰甘油,明显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近年来一系列试验亦观察到他汀类药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抗炎作用。Prince试验观察到他汀类药治疗24周能降低血CRP 16.9%。他汀类药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抗炎症作用目前文献报道较少,因为他汀类药降低血CRP的具体机理仍不清楚,是否通过其它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β(IL-1b)或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验证。近期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抗炎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有关[7]。Akker JM等[8]对MHD患者的观察显示氟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氧化型LDL(ox-LDL),而氧化型LDL常导致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我们的研究中观察到D-二聚体经他汀类药物治疗12周后亦有所下降,说明他汀类药物对血小板亦有作用。他汀类药物对D-二聚体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可能还需今后进一步探讨。
低蛋白血症在MHD患者中很常见,主要与饮食摄入蛋白量减少,炎症所致蛋白分解增加有关,低蛋白血症常增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的结果与国外报道的相似,CRP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经12周的口服他汀类药治疗后,血CRP下降,同时血白蛋白上升,说明炎症因子CRP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总结:氟伐他汀除能有效降低MHD患者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外,同时亦能升高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另外还具有抗炎和抗凝血作用,能有效降低MHD患者血中CRP和D-二聚体水平;此外还具有提高血浆白蛋白作用,其与血CRP升高呈负相关。他汀类药物可明显改善尿毒症微炎症反应,有利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防治,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江华,何强,徐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认识与防治.中华肾脏病杂志,2005,21(5):117-118.
[2] Tsirpanlis G,Chatzipanagiotou S,Nicolaou C,et al.Microinflammation versus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Kidney Int,2004,66(12):2093-2098.
[3] Yean JY,Levine RA,Mantadilok V,et al.C-Reactive protein predicts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Am J Kidney Dis,2000,35:469-476.
[4] Kim SB,Chi HS,Park JS,et al.Effectofincreasing serum albumin on plasma D-dimer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levels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CAPD patients.Am J Kidney Dis,1999,33(2):312-317.
[5] Rosenson RS,Tangney CC.Anti-atherothrombotic properties of statins: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reduction.JAMA,1998,279(20):1643-1650.
[6] Tsirpanlis G,Chatzipanagiotou S,Nicolaou C,et al.Microinflammation versus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patients.Kidney Int,2004,66(12):2093-2098.
侄女,25岁,简称“侄”
时间:隆冬
地点:侄女家
舞台布置:竹床一个,电扇一台,背景设计为一扇墙,上开一个小窗户
(幕起,侄女上)
侄:数九严冬天气寒,热热闹闹过大年。我的幺叔在深圳打工,听说挣了蛮多钱,兄弟姐妹都来了,就等叔叔回来吃团圆饭。你郎们跟我听到,只要小车喇叭一响,我的幺叔就会来到你面前。(扫地)
大:(一幅乡下人打扮:吹儿童喇叭,穿衬衣,西装短裤,打领带,手拿一把鹅毛扇,接手机)喂,我已经到了,你们放心吧。哎呀,家乡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到处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吹喇叭)
侄:小车子来了。来了来了,(开门)哎呀,叔叔,你郎终于回来了!
大:路上好难走啦,耽搁了一下的啦。
侄:哎呀,叔叔,你怎么一口广东话了?
大:这个你就不知道啊,时间长了,改不过来了。
侄:你把小汽车停好哇,我们这里的小娃蛮喜欢挠车。
大:好好好!停在一个蛮好的地方。
侄:哎呀!这寒冬腊月的,你郎是郎只穿这喀衣服?
大:唉,你错了,我在深圳工作,那地方花坛锦簇,四季如春,一年上头都象夏天,我穿单衣服已经习惯了?br> 侄:要不要烤下火?
大:不要烤得啦,你不看我还在扇扇子吗?来幺叔给你红包。(递红包)
侄:谢谢叔叔。那快点去进餐,就等你一个人了。
大: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啊。(下)
侄:(对观众)幺叔给我这大个红包,我来看看。安!二块钱!别个都说我这幺叔在外面发了财,我看他不象发财的样子。但你郎们已经看出来了,我这幺叔是蛮要面子的人,我还不能戳他的面子。我来看下,吃饭吃得怎么样了。
大:(带醉意上,侄女扶)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天吃得真是好,酒又多饭又饱,一碗蒸肉是我全干了。
侄:跟深圳的条件那是差多了?
大:唉,好好,哑巴过喜事,好得没有话说了。
侄:那你郎就和亲戚们去打麻将玩哈!
大:打麻将?侄姑娘,这麻将我就不打了,早点搞个地方休息。
侄:你郎说怕热,我在这院子里搁了个凉床,电扇也在这里,你郎就早喀休息。这院子里有个水池,没得栏杆,你郎夜晚起来要注意,不掉进去了呀!
大:好,你不管了,你回屋里去,我就在这凉床上休息。
(侄女进屋)
大:(躺凉床)唉呀,个抱倒娘日的(混帐)!象凌片(冰面)罗!今天这夜里还有喀够呛的呢!既然湾里的人都说我是大老板,这就是县太爷上班——退堂鼓打不得。
大:我跟你郎们说实话,我在深圳做生意亏得一裤子巴巴(屎)。我实际上是回来躲债的。你郎们问我是朗还有小汽车,我那里有小车哟,(拍腿)这就是我的小车,十一号。你郎们问我怎么还有手机?是个玩具呢!(丢手机)都是呼(骗)他们的。话已经说出去了,收不了场了,我这个戏只有演下去呢。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哟!
大:不行!在这里睡一夜,肯定要冻成凌钩子(冰棍)的。我还是起来围倒这院子跑。一、一、一二一…………。这跑一下了,身体就发热了。
侄:(在窗户内说)幺叔,深更半夜,你郎在搞么事?
大:我在深圳那热地方过惯了,感到热得不得了。
侄:是不是幺叔?你怎么说的不是广东话呀?
大:哎呀,苕姑娘,这叫入乡随俗嘛。
侄:哦,幺叔,既然热呢?你郎在跑什么?
大:我在打老鼠子!这老鼠吵的我睡不着觉(打老鼠状)跑!叫你跑!!
侄:幺叔,我们屋里有只花猫子在院子里的勒?
大:那花猫子冷的够戗,它跑到屋里去睡觉去了。
侄:哦。
大:一、二、一二一,一二一,…………(脚一滑,掉到水池里了),哎哟,嗨,哎哟嗨……
侄:(从后跑出)幺叔,这半夜三更,你郎到水池里搞么事?
大:我刚才跟你说了的,我热不过,现在在水池里洗个凉水澡。
侄:我来看看!叔叔,这么冷,你郎真的在洗澡?
大:(冻得直哆嗦)是的,你这水好,无污染,洗澡蛮舒服。(打喷嚏)
侄:该不会得感冒吧?你郎冻得只筛(颤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