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目前国内经济形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海外环境如“水中望月”
近期海外环境较为复杂,让投资者“水中望月”。一方面,欧洲经济濒临紧缩的边缘。欧盟一季度GDP环比同比均为零增长,欧元区17个国家有9个国家经济出现紧缩。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持续发酵。欧盟非正式峰会结束,参与各方分歧较大,未达成任何协议。市场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预期再度升温。国际评级公司也大规模地对欧元区问题国家的银行降低评级,并再次下调希腊的国家评级。而另一方面,美国年初以来的失业率持续下行,但就业岗位增长略有放缓,整体上讲美国经济水平相对平稳,处于缓慢复苏的通道中。
欧债危机的解决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一个曲折并缓慢的过程,“曲折”的路径将对全球资本市场短期的波动方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而“缓慢”的过程将对中国实体经济部门,特别是进出口带来冲击。
国内市场受经济、政策多重影响
在“气流颠簸”的外部环境下,国内实体经济的疲弱似乎在意料之中,令投资者颇感不安。从整体经济数据来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为9.3%,大幅低于预期。社会用电量大幅下滑也印证了实体经济的萎靡不振。从资金面的角度来看,虽然央行两次降准释放货币供给,但新增贷款并未明显放量,究其原因,也许是实体经济不振而导致的资金需求的萎缩。
不过,尽管经济基本面表现不佳,但通胀下行令政策宽松的空间或许正在放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而言,“政策导向”比“经济走势”似乎来得更重要。温总理5月19日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或成为政府加快预调微调节奏的信号。尽管出于对房价反弹、通胀反弹的防范,此轮政策很可能“用药”温和,但仍似乎显现出政策方向由前期的观望转向放松,体现了保增长的决心。可以期待,此轮稳增长政策在消费、投资及货币政策方面或将有所作为,为中国经济“系稳安全带”。
在震荡中寻找机会
经验告诉我们,机会较少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形成的,增长点大多情况下是在经济悲观的情况下形成的。如1989年以后,我国经济回落到阶段低点,才有了建设市场经济的共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增速回落至7.6%低点,才有了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资产,股改上市,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等一系列的动作。对比当下,虽然温和的调控力度无法带来突破性的增长,但或仍然可以期待结构性机会。
“目前企业还是维持满负荷生产,虽然价格仍然呈现稳中下滑走势,但近期的价格跌幅已经收窄,目前企业的出厂价维持在1970~1980元/吨。”瑞星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经理刘巍昌告诉笔者。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销售部经理叶国庆也同样告诉笔者:“目前企业满负荷生产,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平衡状态,虽然今年整体出口情况不乐观,出口量减少了近40%,但企业普遍库存压力不大。”
除了山东地区外,其他地区的尿素企业目前开工率也同样维持高位。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徐鹏说:“目前企业满负荷生产,日产量达到2700吨,主要销售周边市场,大都是固定客户拿货,企业库存压力不大。”
面对价格的下跌,企业的开工率持续高位显示了尿素行业目前依然能够维持盈利运营。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景气影响了对能源的需求,供大于求的形势导致了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尤其是煤炭价格的大幅回落使尿素企业的生产成本压力大大降低,这就形成了目前市场价格在下滑,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的现状。
出口支撑价格走稳
面对尿素价格的大幅回调,一方面经销商的观望情绪再起,不敢轻易拿货;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出台从严的关税政策导致了尿素出口成交不佳。按说在企业维持高开工率的情况下,目前国内尿素市场还应该维持下跌的走势,但根据笔者调查发现,9月份以来,在国内尿素主流价格跌破2000元/吨后,出口成交小单逐渐增加,企业的库存压力也有所缓解,尿素主流出厂价格相对稳定。
刘巍昌认为,前期由于国内尿素价格偏高,导致出口成交受阻,随着近期价格的回落,目前国内的价格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尿素出口成交已经有所好转。他说:“目前我们企业主要以发出口订单为主,已经停止接大单,出口量仅有七八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40%。但由于大家对尿素的预期不太看好,所以各个企业都在争相出口。”
烟台西瑞康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张加领也同样认为,目前尿素企业开工率维持高位,而国内市场需求量有限,尿素价格有止跌企稳迹象主要是受到出口成交的拉动。他说:“今年的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但国内市场无论是农业需求还是工业复合肥需求对尿素市场的拉动都比较有限,尤其是近期氯化铵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得复合肥生产企业采购尿素的积极性更低,因此尿素企业只能寄望于出口。而随着尿素价格的回落,出口成交的活跃才使得目前尿素市场维持相对稳定的走势。”
面对出口量下降这个不争的事实,尿素生产企业已经意识到随着出口窗口期关闭后,国内尿素市场的走势不容乐观。虽然出口成交支撑目前尿素价格走稳,但考虑到下游接货能力有限,因此并未调价。在国内需求难以支持尿素价格走稳的情况下,近期的出口成交增加对于国内维持跌势的尿素市场来说无疑会带来一丝安慰。
后市依然存在调整可能
9月的尿素市场维持相对稳定的走势,尿素主流价格跌破2000元/吨后,在出口的拉动下有企稳迹象,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9月份的尿素行情,业内普遍认为会维持相对稳定的走势,但进入10月份后,尿素的行情仍不容乐观。
刘巍昌认为,虽然目前国内市场需求不旺,但企业的库存压力并不大,因此短期内尿素价格将会维持稳定。他说:“9月中旬以后,国内秋季用肥市场将会启动,而目前基层市场的尿素库存普遍较低,大都是零库存,复合肥的库存量也不高,这就决定了短期内尿素价格出现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进入10月份后,如果淡储进行不顺利的话,尿素价格将会再现跌势。”
关键词:欧债危机 欧洲内部博弈 马歇尔计划 中国外汇储备
一.欧元区迎来最后时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德国身处欧债危机已有3年时间,尽管其一直尽力在避免欧债危
机对其经济的影响,但是德国经济已现停滞迹象,并且有人担心德国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陷入衰退。在刚过去的一周,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受到了一系列悲观经济数据的打击。这一切看起来,中国是该出手了吗?
二.欧洲自救?
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矛盾以及对成员国财政监督缺失,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虽然欧元对入盟国家加入时财政状况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入盟后欧元区监管缺失成为此次危机爆发直接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多重威胁,欧元区松散的、各自为政的财政制度制约了一些应急政策制订和实施。各国对欧元各有所图,只想从中获利,不想承担更多责任。加之,各国经济总量差异大、结构差别明显、发展模式各异等因素,人口老龄化与高福利低收入问题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欧元区经济分化日益严重。欧债危机以来,欧元区一直努力加强各国财政政策协调,但是收效甚微。现在迫切需要建设欧元区统一、集中的财政体系和政治制度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为什么欧债危机爆发三年,欧盟也没有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其实是因为道德风险产生的博弈,让救助更为复杂。货币统一使欧元区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危机国家指望别人多做些,而其他国家则要求危机国家多做些。德国作为区内大国,对欧元债券方案一直持强硬反对态度。其实,德国反对的不是欧元债券的发行,而是财政统一得不够、如果德国提出自己的财政统一思路,必然会遭致其他国家的反对,倒不如拖下去,逼迫危机国家自己提出来。因此,欧洲国家具备自救的能力,但是还存在阻力进行自救。
面对欧洲内部复杂的局势,中国应该插上一脚吗?也许中国还需要仔细地考虑风险和收益问题。
三.美国哪去了?
二战后,美国曾经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对欧洲进行全方位的支援,帮助欧洲进行战后重建,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而这位曾经的救世主去了哪里呢?事实上山姆大叔自己也深陷泥潭,经济增速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奥巴马政府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本国经济形势,没有能够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即便降低杠杆率,美国经济也难以恢复健康,因为消费水平难以恢复:80%的穷人是负储蓄率,他们的消费是收入的110%,投资也很难回到危机前的水平,因为当时40%的投资都在房地产市场。
据我观察,美国的做法是表面一套背面一套:早上奥巴马还发表讲话支持欧洲,下午财政部长就明确表示,当前美国国内经济局势严峻,美国一分钱也拿不出来,欧洲的问题应由欧洲自己解决。其实,欧债危机中的"美国因素"不容忽视,唱衰欧洲少不了美国佬的身影。
回想当年的美国参加一战和二战。一战快结束时,交战双方均精疲力竭,此时的美国才决定进场,轻易收获胜利果实。二战也几乎是一战的翻版。当中国独自与日本殊死抵抗四年之后,欧洲战火也已经燃烧二年多之后,美国才参战。其参战的理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但在中国抗战之初,日本飞机也曾炸沉美国军舰,造成重大损失,但美国却选择接受日本的"道歉"。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交战双方实力犹存,还不是美国介入的时机。
美国的行动不能不作为中国决策的参考。
四.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等待时机出手
中国赖以在欧美债务危机中充当"拯救者"的王牌,是手中握有的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占据了全球外汇储备的30%,为全球之最。在欧美国家财政危机越陷越深之际,中国的投资举动带有"风向标"性质,能够为那些价格不断降低、收益率不断飙升的危机国国债注入流动性和信心。
有人说支援欧洲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但事实上,中国不要指望通过援助而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因为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附加条件的援助是不现实的。我们的援助可能会引起欧洲人的恐慌,担心中国从此会对欧洲事务进行无端干涉。
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在2011年的大连世界经济论坛上所指出的,欧盟首先必须整理好内务。在欧元区各国和各个政党在如何行事问题上彼此争吵的时候,对于仓促拼凑起来的营救一揽子计划,中国怎能显示出信任?中国对美元的信心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已经付不起代价来重蹈覆辙。
其实,中国不具备援助欧洲的国内条件。中国还没有像美国一样强大到可以在国际社会上毫无顾忌横行霸道自冕世界警察,因此在决策上要小心谨慎,但也要保持大国风范、思想和行动。这次全球央行齐放水应对欧债危机,宣布将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心剂,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也拿出了一项放开信贷资金的措施,这项举措不仅合乎世界潮流,体现中国大国地位,同时也是对国内经济的应对措施:国内制造业三年首次出现下滑。换句话说,中国的政策制定要兼顾国内和国际,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主,同时不忘大国风范,至于是否真的要援助欧洲,还要观望时事风向、主要竞争对手的动态,在形式上与国际社会保持同步。
综上所述,援助欧洲的推力和拉力都还不到时候。中国救援之前还是要看看美国的态度。美国现在虽然也是危机重重,但并非自顾不暇。国务卿希拉里还提出进行战略转移,把各种资源投入到亚太地区。所以,美国对欧洲救援非常冷淡并非能力不逮,而是另有所图。一是欧洲的削弱符合美国全球战略,特别是捍卫自已全球领导地位。二是中国援助欧洲也必然使得自己实力受到影响,甚至把握不好还会把自己陷入其中。美国自然乐于看到欧洲和中国这两大挑战者共损、共弱。所以,中国的援助条件之一一定是美国必须也参与救援。毕竟,欧洲固然过于强大不符合美国利益,但欧洲真的垮了,也同样不符合美国利益。
援欧的前提就是,欧洲国家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手段,必须要有效果。介入可以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出面,中国需要有大国风范,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人觉得中国就是占便宜,不愿意付出;另一方面是企业出面,出于市场考虑到欧洲去投资,以积极的姿态参与欧债的解决。
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最大的贡献。
五.结论
马克思说,内部矛盾是运动的根本原因。欧债危机更多的是内部根源,要依靠欧盟内部结构体质的改革来扭转局势。在拯救别人的同时别忘了拯救自己。更何况,复杂的世界局势下,一旦欧盟解体,咱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岂不是大了水漂?真是吃力不讨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援欧之辩[N].参考消息,2011(10)
[2] 中国"援欧"之辩[N].第一财经日报,2011(11)
[3] 中国应该如何援助欧洲?乐善好施的北京强烈说"不"[J].新浪网,2011(11)
8月5日,标准普尔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为“AA+”,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大震荡。8月8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狂跌5.55%、6.90%、6.66%。A股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一部分,难以独善其身,市场迅速驶入底部区域。除了市场的利空侵袭,7月份CPI并未迎来拐点,更引发市场对于经济增速放缓、资金面紧缩的担忧。在当前通胀依然高企,经济处于小周期滞胀之中。
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甚明朗以及大盘调整的大趋势下,纺织服装板块却出现了几次逆市上扬,呈现出一定的板块防御性。从6月30目收盘到8月17日收盘,沪深300从304409点下探至288601点,下跌了5.19%,纺织板块整体上涨3.80%。其中纺织子板块上涨0.33%,服装子板块上涨6.64%。服装子行业上涨幅度较大的原因是品牌服饰类企业中报业绩成长较为确定。其中,8月12日纺织板块甚至曾经一度出现加速上升涨幅第一,凤竹纺织、华芳纺织、华升股份三股涨停、新民科技、深纺织A等涨幅较大。
七匹狼、梦洁家纺利润增长都达到了40%以上,内生与外延增长合力推动公司业绩稳定高成长。受益于户外产品在国内的高成长带来的行业机会,探路者中报增长72.37%,显示了极强的成长性,而探路者从5月侣日收盘的14.10元上涨到8月18日的19.86元,股价上涨幅度超过40%。
由于目前纺织服装板块的平均市盈率低于历史均值,板块防御特性中的股票风险较小,因此格外得到资金偏爱。7月份以来,广发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安信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发表了多份研究报告,对服装纺织板块给出“持有”的评价。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更是在27天之内连续给出10份“买入”评级。
半年报披露完成
根据半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纺织企业业绩表现总体较为平稳。龙头企业如鲁泰A等竞争力较强,存在较为确定的业绩增长,其他中小纺织上市公司由于原有主营业务景气度低迷,再加上纺织原材料价格走势扑朔迷离,主营业务难有较好表现,一些业务转型企业如维科精华、天山纺织等公司股票价格受主营业务以外业务增长影响,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机会,但由于市场对于这样的业务成长还抱有很多疑问,这些个股在7月中旬出现的系统性风险下还是出现了股价大幅回调的行情。
服装子板块个股半年报业绩普遍亮丽,主要受益于国内人均收入提高带动下的消费升级。品牌服饰及家纺类在国内目前仍处于成长期,未来1-3年业绩成长较为确定,中长期仍然看好。
由光大证券统计的中报数据显示,宫安娜、罗莱家纺两家家纺公司净利润涨幅均在70%以上,户外品牌探路者净利增长亦达72.37%。森马服饰、七匹狼以及九牧王等休闲装及男装品牌上市公司净利增幅平均在30%以上。美邦服饰由于收入、毛利率的整体提高及费用控制较为出色,中报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833%。
光大预计,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及居民衣着消费的提升,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上市公司的成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上半年森马、九牧王、步森的上市以及下半年国内迄今唯一一家女装公司“朗姿”的上市也说明了服装板块公司的成长得到市场的认可,新股发行数量有保证。
在国内经济趋紧,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预计3季度纺织服装板块上市企业将随政策紧缩而减少,4季度随着政策的转向,资金面的放宽,新股上市或迎来一波增长态势,但国内政策是否在4季度会放松仍是现在争论的一个焦点。机构认为下半年纺织服装企业上市步伐将放缓。
总体来看,由于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棉价等主要纺织品原料价格难以判断,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在短期内都将难以有新的带动因素,对纺织板块下半年走势判断仍趋谨慎。
经济环境动荡,观望板块变化
虽然在此轮震荡市中纺织板块表现出了很不错的防御性,但是亦有机构认为,应对板块走势保持理性态度,因为此轮由外盘引起的A股下挫对纺织服装板块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纺织板块公司业绩成长有限,仅有的几只前期上涨辐度较大的股票也是由于题材炒作等因素,股价推动因素无持续性,遇到系统性风险将可能一溃千里。服装板块由于具有业绩的支撑,在大盘系统性风险出现后具有一定的抗跌性,富安娜、七匹狼、美邦服饰等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个股在7月中旬后的大盘整体下跌时逆势上涨。纺织板块与服装板块个股在大盘整体下跌时的表现不同充分反映了业绩及成长性对股价的支撑作用,仅靠单纯的题材炒作股票上涨在股市整体震荡的格局下是难以维持的。
此轮全球及中国股市下跌显示了国际及国内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光大证券认为,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对国内股市的投资仍需以观望为主,纺织板块的金鹰股份作为舟山板块唯一一只上市公司,在国家成立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新区的大概念之下,有可能成为舟山地区的资源整合平台,下半年投资应予以关注。服装板块中的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个股仍是重点推荐买八的股票。
目前国内外经济动荡,原材料价格从今年3月份起持续下跌,对纺织企业的最大的影响将是纺企接单量的下降及订单期限的缩短。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导致纺织企业收入的下降及利润的下滑,一些资金供应紧张的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后破产的风险,因此行业后期将呈现中小企业被兼并收购,行业整合加速的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国际需求相对的疲软,纺织服装企业出口转内销将是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人均收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服装及家用产品消费的增长将推动中国纺织行业转向国内市场。
服装板块由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且品牌服饰类企业由于具有顾客粘性,对终端消费者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毛利率有保证,未来品牌服饰类企业发展的重点仍是设计能力的提高与终端渠道的建设。目前不确定的经济情况对刚性需求下的服装产业影响也微乎其微,因此中长线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企业发展前景仍一片光明。随着国内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品牌服饰渠道下沉至3、4线城市及县乡,抢占中低端客户群将是未来国内品牌服饰发展的一种趋势。
广发证券研究认为,纺织行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产业转移初见端倪;量、价跷跷板效应突出,预计下半年出口金额增速将回落,全年出口增速将回落到15%~20%。企业纱线库存创历史新高,棉价仍有下调空间;低端产品替代效应已经出现,而中高端面料及服装加工能力是东南亚等国无法取代的,掌握这些优势的企业均为纺织里的龙头公司(鲁泰A、华孚色纺),行业景气度下行对龙头公司影响较小,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因小企业倒闭而带来新增订单)。市场一般都将这些公司视为周期类产品,与棉价走势相关性极高。但对比公司历史上的盈利数据发现,即使在08年金融危机时鲁泰的
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也较为平稳,因此认为凭借龙头地位、产品优势及管理能力,公司可以对冲棉价下跌的风险。低估值+稳定的成长性是看好鲁泰A、华孚色纺的主要原因。
个股波动,家纺及品牌服饰表现突出
7~8月纺织服装板块各子板块呈现板块轮动的情况,个股走势呈现较大幅度波动。
7月上中旬金鹰股份、美欣达、三毛派神等纺织板块个股受题材炒作等因素刺激,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波较强的上涨行情。由于此时中报预披露拉开序幕,以维科精华为代表的主营业务发生变更的纺织类企业中报业绩超增,多种因素综合使得7月上中旬纺织子板块表现靓丽,因此7月前两周纺织子板块涨幅均高于纺织服装板块平均涨幅。
光大证券分析,7月第三周由于PMI指数跌穿50底线,市场对经济担忧再起,A股市场经历7月初的反弹之后开始进行回调,这时没有业绩支撑的纺织板块个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调,超跌于整个纺织服装板块,美欣达、维科精华等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的个股在连续两周内分别出现了较大跌幅,而具有业绩支撑的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个股在此时却表现出了良好的防御性,从7月开始的大盘新一轮下跌后,服装板块逆势上扬。富安娜、九牧王、探路者在7月中下旬及8月上旬走出了一波逆势上涨行情。正所谓“当潮水退去,我们才能看到谁在裸泳”,当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疲软导致的系统性下跌出现的时候,没有业绩支撑的题材类个股受系统性风险因素影响下跌较为迅速,然而“有底气”的品牌服饰及家纺类业绩成长确定性强的公司在此时却脱颖而出,成为纺织服装板7~旬8月表现抢眼的公司。
探路者由7月1日收盘的16.49上涨到8月收盘的2018元,在大盘整体下跌4.82%时上涨超过20%,显示了强劲的业绩增长能力为投资者带来的信心。罗莱家纺7月以来累计上涨了超过15%,股价重心从77元升至87元附近,走势明显强于大盘。七匹狼股价从7月的3410元升至38元左右,累计涨幅超过14%。三毛派神在近期颇受资金关注,走出一波9连阳的小,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5%,股价重心也从11元升至15元左右。
长江证券表示推荐关注罗莱家纺。罗莱家纺2011年中报公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324,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59%,利润总额18,771 74万元,比上年增长65.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43.55万元,比上年增长73.84%,每股收益1.16元,比上年增长73.13%。公司业绩略超预期。机构认为罗莱家纺具备以下几项优势:公司较快增长,且多品牌优势逐步体现;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基础,以保持可持续发展;预计公司2011、201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6亿元、386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62元、4.03元,目前对应PE分别为34、22倍,虽然估值不低,但家纺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以及公司的龙头地位,维持“推荐”评级。
森马服饰8月中公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09亿元,同比增长36.6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29.83%。基本每股收益0.69元。森马服饰成功上市后,旗下各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营销渠道拓展也更加顺利,产品平均单价同比有所提高。森马服饰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拓展渠道,加强产品研发和营销创新,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上半年业绩良好使多家券商对森马服饰持乐观预期。银河证券预计,依托一线城市加大布局,同时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森马品牌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保持每年700~800家的开店速度。招商证券认为,未来1~2年内,时尚休闲行业比商务休闲和正装的增速更为明显,中长期的空间也更广阔。
一、当前我国高校税收教学的现状
(一)思想观念淡薄,意识落后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在发展的同时,科学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经济发展对国际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些都给国内该校税收教育带来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很多的老师、学生没有转变思想,意识淡薄,对高校税收教育老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对新技术、新知识敏感度不高,有的老师没有对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认识,不重视税收教学改革,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高校税收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改革缓慢,效果不显
税收教材的改革和改编是高校税收教学改革的基础,也就是说不能顺利的改革和改编税收教材,严重的阻碍着税收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高校税收教学改革进展较慢,取得的效果不大。由于目前国内高校税收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普遍是多年前编制的,和财政税收学相比在编写的内容、形式上几乎没什么区别,和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更新速度相比,其速度较慢,不仅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际化接轨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教学方式简单,手段落后
当前国内高校税收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老师思想意识较差,导致国内高校税收教学中有很多的不足,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速度相比,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满足其要求,在课堂上老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很不利。如今,国内高校在进行税收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由于没有提高认识,所以投入的资金有限,使用的教学设备等不够先进,有的高校虽然购进现代化的设备、器材,但是由于很多问题的积累,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极为不利。
二、我国高校税收教学改革的对策探究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对税收教学改革重要性的再认识
目前,对思想进行转变、开拓意识,创新思维是国内高校税收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做到的,作为老师应该充分的抓住教学改革的机会,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的引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国高校税收教学的改革以市场竞价发展的需求为指引,充分的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到高校税收教学之中,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就国内高校税收教育改革而言我们要给予重视,以学校全面的发展为目标,国内实际的社会发展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让国内高校税收教学改革的舞台进一步拓展。不仅如此,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让高校税收教学的改革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扩大学生在改革过程中的受益面。不仅对学生的需求很好的考虑,更要对学生的差异要进行综合的考虑,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整体推进税收教学改革步伐
国内大学税收教学改革的基础是对税收教材进行改编。所以,要想对国内税收教学的现状有所改变,其根本就是对收税教学水平低、发展慢的现实情况进行改变,不断衍生出高质量、高水平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税收教材,不断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其趋于科学、完善,为国内高校税收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国内高校税收教学的整体步伐。因此,这就给高校税收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立足于现实,更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对税收的基本知识理论给予重视,也要勇于走出过去严重依赖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况。新编制的教材要对税收法律法规合理的借鉴和参考,还要对高校税收独立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进行突出。
(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确保高校税收教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在对高校税收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最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学生。所以,要立足于理论并新一步发展实践,把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在课堂上增加理论教学环节,还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加强对税收知识的运用,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并正确的处理,对学生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引导,学习和理解税收知识。在税收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课外,我们对学生要积极的鼓励,让他们充分的利用课外、周末、假期时间,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基础,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让自己的实践能力丰富和提高。
三、结束语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提振我国经济,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与一定的就业率,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紧到宽松的突变。2009年全年货币供应量增长迅猛,截至2009年12月末,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幅达到32.4%,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达到27.7%,为15年来历史最高的货币供应量增幅;新增贷款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未来通胀压力很大,货币政策面临严峻挑战。
一、宏观经济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外需不足的局面及影响还在持续;从国内经济看,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凸显,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和难度加大;信贷结构不合理,流动性管理难度增加,危机发生之前就已经逐步暴露出来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失衡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随着扩张型政策的效果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困境是,如果政策作调整,可能会使前期投资形成半拉子工程,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会影响经济复苏进程,政策目标难以实现;如果不作调整,货币投放必然泛滥,大量信贷资金涌入市场,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包括引起物价上涨、股市泡沫和金融风险积聚等。
二、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工具被架空
目前中央银行可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经常性公开市场操作等。一般而言,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对于商业银行经营影响过大,而且会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熨平波动。因此除我国外,全世界其他央行基本不使用这一工具。但我国中央银行除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外,在利率与法定准备金率之间,主要更多选择了法定准备金率,如2008年上半年应对通胀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却只进行了1次加息,为什么呢?
笔者认为,人民银行不愿意加息与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货币政策有关。同样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当时美国受次贷影响不断降息,如果中国选择升息,必然造成两国之间利差过大,在利率和汇率双重收益的吸引下,国外资本将大量流入,从而推高资产价格。为保持汇率稳定,央行必须要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大量购汇,被迫进一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经过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放大后,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物价水平将进一步上升,这与央行平息物价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已经不是我国央行可以采取的手段,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就成为了次优选择。2008年9月之前,我国法定准备金率上升到了17.5%的高度,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最高,同样也是全世界最高。信贷规模紧缩力度前所未有,对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法定准备金率对利率不产生直接的影响。一种政策只能解决一个问题,没有万能的政策,两害相权取其轻,央行在利率和法准之间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现在的情形与2008年相似,在当前全球各国仍旧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游资融资成本低廉,资金更加充沛。以2009年9月数据为例,我国贸易顺差约129亿美元,但同期外汇储备增加618亿美元,资本流入达489亿美元。短期资本的流入已经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因此,在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未放弃低利率政策的情况下,我国要动用利率工具实现有效控制通胀的货币政策目标恐怕并不现实。
(二)汇率制度与货币供应量的冲突
在现行的“三位一体”汇率制度下,只要我国保持贸易顺差,人民币就一定会有升值压力,而贸易顺差也会源源不断的转变为外汇储备。由于强制结汇制度,企业是不能保留外汇的,必须到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而商业银行有限的头寸资金显然不足以兑换这样多的外汇,因此必须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而央行就必须到银行间外汇市场上收购外汇,否则该市场交易不能出清。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由于外汇供大于求,有贬值趋势,而人民币供不应求,始终具有升值压力。外汇供给远远大于外汇需求,企业又不能留汇,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人民银行就必须到银行间外汇市场购汇。在购汇过程中,人行买入的这些外汇(主要是美元)就成了央行外汇储备,而人行付出的人民币就成了投放的基础货币。目前购汇甚至已经成为我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贸易顺差由央行被动接受。在经过商业银行4-5倍乘数的存款创造之后,2万亿的外汇储备就带来了54.64万亿的巨额人民币供应量(按照美元牌价6.83,货币乘数为4计算)。也就是说面对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必然造成基础货币的快速投放,最终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多余流入。这些多余的货币供应量进入商品市场,就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如果进入资本市场,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而我国楼市、股市泡沫的形成与此不无关系。
央行为了收回过度投放的流动性,保持物价稳定,可以进行二次对冲操作,即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减少货币流通量。2003年-2004年,人民银行曾经成功运用这一方法并取得预期成效,基本达到既保持汇率稳定,又保持物价稳定的目的。但对冲操作存在的问题是,央行票据利率较高,对冲成本高居不下,而且对冲操作能否成功也并非央行所能决定。如果商业银行不愿意购买央行票据,对冲操作不充分,又将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被动而且成本高昂的。另外由于央行票据累计发行过多,每年需要支付的巨额利息作为基础货币进入流通,也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因此央行的对冲操作总是不完全的。
综上所述,巨额的外汇储备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现行汇率制度下,贸易顺差转变为央行外汇储备,而外汇占款又转变为基础货币的投放,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造成物价上涨。
(三)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后遗症
同样是为了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复苏,但中美两国金融当局的注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主要是靠大规模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来完成流动性投放,而美联储是通过购买私人部门和相关政府机构的债券,直接向金融市场投入高能货币。从理论上来说,美国的做法虽然有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由于许多高杠杆率的金融衍生产品于此同时在去杠杆化,相对的通胀压力反而较小。另外美国央行的直接注资并不会表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而中国由于大量投放信贷规模,相应商业银行不良率很可能会大量增加。
(四)货币话语权不足
在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美国利用其强大的国力维持了美元在国际清算货币中的统治地位,间接地绑架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为了保障国际贸易清算的需要,中国必须保持大量的外汇储备,从而承担大量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为了使手中大量外汇储备保值增值,我们不得不将美元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等方式再次投回美国市场,根据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央行资产约有75%为美国国债。中国经济就这样与美国经济捆绑在一起,承担了大量的外生性市场风险,一旦美国经济发生动荡,我国经济必然蒙受巨大损失,而这些问题正是当前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清算体系造成的。
三、货币政策选择建议
综合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我认为下一阶段我国央行应当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上进行以下调整。
(一)近期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财政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是以操作性政策的调整为基础,积极推进储备性政策建设,将政策重心和措施重点转向以下方面:
1.合理的低利率政策
受目前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利率政策影响,为防止游资泛滥,我国目前如采取加息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政府未加息之前,我国现阶段仍必须保持略高于国际平均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直至各国央行普遍加息给我国留出足够的加息空间为止。
2.稳定的汇率政策
在没有有效内需保证的前提下,出口对于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是必须保证的。因此,近期我们要采取以人民币汇率合理区间下限值为调控目标的汇率政策,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以维持相对的出口竞争力。
3.控制货币供应量
2009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大幅提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快速增长,因此近期央行必须加大货币回笼力度,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如增发央行票据等回收流动性,适度控制信贷规模,必要时可以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4.降低信贷资产风险
由于国内各商业银行在这一轮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已在一定程度上潜藏着未来的经营风险。因此,当前应在充分考虑政策成本的前提下,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合理控制信贷风险,鼓励中长期贷款比重较大的金融机构加大对中长期负债的拓展力度,以降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提前结束,前期调整并没有解决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和矛盾,而只是将问题和矛盾向后推移,实质上是推延和放大了问题或泡沫,甚至将已经存在的泡沫越吹越大,加大了未来金融风险。因此下一阶段应及时采取税收、窗口引导、定向信贷政策等配套措施,调整目前泡沫过于集中的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要非常注意政策调控力度的把握,避免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下跌而造成银行不良资产激增。
(二)货币政策中长期目标
从中长期来说,针对目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调整国内经济增长结构,继续保持我国较高的对外竞争力,保持币值相对稳定和经济增长、充足就业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针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央行应坚持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基调不变的情况下,对具体政策进行调整,既要促进经济稳定回升,也要未雨绸缪,及时关注和防范金融风险,防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过度”实施。刺激政策方面,要积极寻找经济新增长点,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支持和制度设计完善工作,加大对技术创新、农业产业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调整政策方面,要解决目前对制造业过度投资和依赖的问题。
对外,要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改革,推进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结构改革,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监管,推进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同时,应建立全球资产多样化组合以切实保护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的安全和效益;形成区域超储备货币和货币管理机构,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事务的话语权,并在完善全球治理结构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宪伟.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的理论综述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5-56.
[2] 凌晓东.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难以跨越两个“悖论”[J]. 世界知识,2009(1)
[3]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美国金融危机根源探究[J]. 南方金融,2009(1)
“焦炭大国”首创焦炭期货合约
2011年4月17日,焦炭期货在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大商所”)上市。
这是我国首个煤炭类期货上市品种,也是世界上首个焦炭类期货。“焦炭期货品种在国外期货市场中没有交易先例。”大商所总经理助理刘志强说。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但是由于国内焦化行业产能分散,企业规模较小,对外缺乏凝聚力,我国焦炭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缺乏应有的优势谈判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焦炭期货上市后,期货市场将整合国内外现货市场的信息资源,实现内外联动和相互融合,依托我国焦炭行业整体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我国焦炭价格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处于中游的焦化行业深受上游焦煤价格居高不下、下游钢铁价格大幅波动的双向影响,处境极为被动。目前由于焦炭价格走势并不明朗,焦化企业最害怕的就是不稳定的市场形势,而焦炭期货有助于稳定价格,减小企业的风险。浙商期货分析师说,我国的焦炭市场建设仍然很落后,由于焦炭产能过剩、集中度低,焦化企业议价能力薄弱,常年处于亏损的边缘。期货专家对记者分析说,焦炭厂的销售主要依赖于钢厂大客户,在价格谈判方面总是谨小慎微。如果丢掉一个大客户就会丢掉一大笔单子,对总体销量影响很大。不少企业宁愿亏本,也要维系销售渠道。焦炭期货上市以后有利于焦炭行业利用套保套利等多种工具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增强谈判能力,稳定销售渠道。
国富期货总经理夏海认为,与期货市场已有的品种相比,焦炭是一个产业属性非常强的品种,与能源和基础工业关系密切,从煤炭到焦炭,从焦炭到钢铁。2009年钢材期货上市后,钢铁行业实现了对下游产品的保值。焦炭期货上市后,将为钢铁行业提供上游原料的保值工具,有助于构筑钢铁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闭合保值链条。
对期货公司而言,焦炭期货为从业人员拓宽了深入服务于煤炭、焦炭及钢铁产业企业的契机,同时也对期货公司提出了更高、更加实际的要求。如何帮助相关现货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更好地参与期货交易,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是对期货从业人员研究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效果的真实检验。作为全球首个焦炭期货合约,具有中国特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呵护。我们相信,在监管层、交易所以及期货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焦炭期货一定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期协副会长、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认为:焦炭期货上市对期货业有三方面意义:其一,将进一步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品种体系,强化国内期市在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作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二,铅期货和焦炭期货相继推出,体现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进一步得到提高,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期货行业的战略性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其三,焦炭期货是大商所继LLDPE、PVC之后的第三个化工上市品种,是大商所由农产品交易所向综合易所转变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将进一步推动大商所期货品种由农产品、石化品种拓展到全新的能源新领域,从而奠定其在能源产业服务中的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形势的利好因素
焦炭期货经过二十余个交易日的成长,近期步入了2300―2350元/吨的小幅震荡阶段,宏观环境整体上有利于焦炭价格上行。
近期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悄然发生变化,4月上旬欧洲央行开始加息,表明目前欧盟的经济复苏已经确立,经济向好有助于提高对钢铁和焦炭的需求。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截然相反的是,美联储近期议息会议上仍不采取加息举措,全球二季度依旧可以保持充裕的流动性,导致其他国家输入型通胀仍存,这对焦炭等大宗商品来说无疑是支撑价格坚挺的基石。
从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看:一方面,今年一季度我国GDP达96311亿元,同比增长9.7%,国内经济增速仍将保持高位;另一方面,3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24%,同比增速创下5个月来新高,国内投资呈现涨势。作为钢材生产的主要原料,焦炭价格走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及投资增长会通过增加钢材需求影响焦炭价格,因此,目前的经济环境有利于焦炭价格的上涨。
从国家产业政策看: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及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推进,焦化行业产能过剩、焦炭价格长期易跌难涨的状况将逐渐改善。根据《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到2011年年底,全省独立焦化企业将保留到150户左右,淘汰落后产能2000万吨,作为我国最大的焦炭生产省,这将有效缓解我国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进入二季度,随着山西焦化行业兼并整合的全面启动,焦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对焦炭价格出现回归性上涨形成了预期强烈。
微观形势的不利因素
焦炭期货在焦化行业整体陷于困境的时候推出,似乎是应运而生。焦炭期货的推出为焦炭企业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有利于稳定焦炭的价格,能够帮助拓宽焦炭企业的销售渠道,还可以提高焦炭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而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焦炭期货的推出,被很多人视为焦化企业业绩转好的关键,甚至有人乐观地称焦炭期货的推出或许能够成为行业发展的拐点。具有焦炭概念的相关股票也风生水起。而实际上,在对焦炭期货的热切期待的背后,是国内焦化行业公司焦炭业务近几年普遍的微利乃至大幅亏损。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的数据,2010年我国焦化行业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0.37%,而2006年~2007年微利,2008年亏损,2009年微盈。
因此,焦炭期货的推出似乎并不为业内人士所看好。市场关于“焦炭期货能够提升焦化公司业绩”的说法值得商榷。
焦炭期货只是一个刺激因素,最终还是要看行业的整合规划。我国焦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目前依旧未能走出产能过剩的困扰。近几年来由于焦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一些低端产品重复建设情况比较严重,从而造成了目前国内焦炭产能相对过剩。
目前,影响焦炭期货的不稳定因素也依然存在:
库存压力大 焦炭现货价格走弱。2011年3月份国内焦炭市场普遍价格下跌50-100元/吨,下游钢厂焦炭库存高位运行。以河北地区为例,当地某大型钢铁企业下调3月份焦炭采购价格,幅度为80元/吨。调整后,现准一级冶金焦采购到厂价格为2030元/吨。3月份钢企对焦炭采购价格的下调,主要是受前期焦炭库存较高,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对后期钢材市场不看好,再加上,山东地区配焦煤价格小幅下调,部分区域焦煤资源开始逐渐宽松。以上因素可能将继续影响二季度国内焦炭市场。
焦炭需求受制于钢铁市场。目前我国生铁和粗钢产量处于历史高位,并继续在高位运行,2011年3月份国内生铁日产量一度高达180万吨,创出历史新高。由此可见,国内生铁产量巨大,资源充沛。巨大的钢铁产量需求消耗巨大的焦炭,因为国内焦炭85%-90%是用来炼钢的,如果后期钢材市场需求出现萎缩,那么钢铁对焦炭的需求也将难以为继。
目前国内钢材供应充足,过高的产量可能使钢材市场价格难以持续上涨,而对于钢材市场的下游需求,我们也不宜乐观。首先,随着国家紧缩货币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对房地产行业的打击尤其明显;其次,随着国际原油突破11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屡次上调,过高的油价使购车一族望而生畏,高油价或将抑制汽车行业发展。因此,如果钢铁市场下游需求不能有效释放,将会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焦炭造成潜在影响。
张益军是上邦高尔夫球会的总经理,来到重庆只有三个月,之前在海南红峡谷等球会的经历让他对高尔夫球有着自己的见解,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他对重庆的高尔夫有着更为客观的分析。
Q:和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相比,重庆发展高尔夫的进程相对缓慢,造成这种结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A:发展缓慢不见得,但和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相比,重庆高尔夫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这主要是和重庆高尔夫起步慢,打球人数少有关,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重庆高尔夫正处于发展当中。
Q:重庆目前有六家球会,但有好几家球会都是近两年开业的,是不是可以说明重庆这两年的高尔夫正迅速发展?重庆作为西部门户,你个人如何看待重庆的高尔夫市场,包括打球市场和会籍市场?
A:可以这么说,球场是发展高尔夫的基石,近两年球场在重庆的兴起说明重庆人慢慢重视高尔夫了。现在重庆的打球人口还不是很多,高尔夫文化也不是很普及,但重庆并不缺高端的消费者,打球人口的潜在基数还是很大的。而在会籍这一块,重庆目前的会籍相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等高尔夫发达地区而言还是相对便宜的,毕竟那些地方的高尔夫发展比较早,高尔夫人口比例比较大。重庆球会目前的销售对象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但目前中国高尔夫的人口逐年在增加,重庆也是这样,而且重庆有大量的高端消费人群,所以会籍的上调有很大在空间,包括上邦球会的会籍也在上调当中。
Q:和珠三角或者长三角相比,重庆的球市正处于新兴阶段,从球场的角度出发,你觉得培育市场要做好哪些工作?
A:培育好市场并不是一两个企业可以做好的,从重庆目前的情况来看,高尔夫文化的宣传推广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我们球场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降低打球门槛,鼓励会员带动朋友消费,刺激重庆的整体高球氛围。
Q:和附近的成都、云南相比,重庆发展高尔夫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
A:重庆和云南相比较,差异性大于可比性。云南需要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重庆还是以本地人为主。但重庆的优势就在于后发优势,正因为起步比较晚,重庆可以充分吸收模仿其它地区发展高尔夫的经验。另外重庆的球场多是山地球场,而且各具特色,这对于长三角等习惯平坦球场的球友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Q:你认为重庆发展高尔夫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A:高尔夫文化的普及和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重庆高尔夫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方面重庆的高尔夫文化氛围不浓,另一方面从业人员过少,而且懂行的更少。
Q:近两年到重庆的高尔夫游客有所增加(2007年“十一”黄金周的统计数字是2万高尔夫游客),你觉得重庆有没有可能把高尔夫和旅游度假概念结合起来?上邦高尔夫俱乐部在这一方面有没有什么动作?
A: 重庆发展高尔夫游客还是有条件的,首先是重庆的景点多,每年可以吸引很多游客;另一方面,重庆酒店的价格相对便宜,这也是发展旅游的优势之一。上邦球会也很重视外地游客这一块,我们和上海,北京等地的旅游团队和商都有合作,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
Q: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日渐恶化,据我了解诸多球场都推出了不同的政策吸引客人,这场危机是否波及重庆球场?
A:我个人感觉这场危机对海南等靠外地游客消费的球场影响比较大,比如说现在韩国团不好做了,海南很多球场都得面临这个问题带来的影响。而现在的金融形势对重庆高尔夫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并没有改变重庆的供求关系,打球人数并没有明显减少,当然,这跟重庆打球人口基数比较少有关,而且重庆球场主要还是依靠本地人消费。
关键词:企业;财务分析;问题;对策
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财务进行分析,它对企业的生产起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财务分析能够明确的指出企业发展中的各项矛盾,并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一企业分析的质量并不高,实用性也不强,还存在各种的问题与不足,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财务分析工作,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较为完整的分析,提升财务分析的质量,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一)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有效手段
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是让股东权益实现最大化,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通过财务分析,不仅仅能够发现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财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根据财务情况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宏观上的指导,并就前段时间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对财务分析数据进行解读,能够发现企业在运作过程中部存在的一些矛盾,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二)反映企业的经营状态的重要依据
在对财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重新整合一些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以及现金流向表等财务相关表格,进行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微量元素,并在和以往数据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分析企业近期的营运能力以及获利能力,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运营状态有较为直观的了解,并且有助于财务部门以及出台相关措施适应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财务分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作用不够重视
财务分析在国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国外企业普遍对财务工作比较重视,财务部作为重要的决策支持部门,其地位普遍在生产经营部门之上。但是在国内的引进和发展只有10年左右的时间。由于引入财务分析的理念比较晚,加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还不够完善,财务分析在管理决策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依赖。即使在一些管理先进的大中型的国有企业,往往也是“重业务、轻职能”,财务部作为职能部门,在公司地位不高,人员配置受到限制,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根源上限制了财务分析的能力和效果。
(二)财务分析框架存在局限性
框架的关注点未能面对企业增值信息,缺乏对企业整体战略的关注;难以突破企业边界,在现代社会中,上游制造商与中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之间的互相影响越来越大,公司的管理和发展也逐渐打破公司自身的边界,需要范进行围更广、价值链更深人的全网络或全流程管理,而相对应的财务分析,目前还很难做到突破企业边界,向整个价值链、产业链的视角和思维去做总体分析;企业财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历史数据,这个基础决定了企业主要是面向过去,而在企业战略思维上很有局限。
(三)财务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
目前国内通用的财务分析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一般的比对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要求。但在此分析法下,财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只能采用历史一段时期的数据为分析基础,由于数据基础的局限性,因此使用比较分析法时,并不能完全依据数据结果进行判断。在看到数据趋势的同时,应对数据背后的企业经济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探究与分析。
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财务分析的重视力度
首先,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在落实企业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起到作用的同时,也要把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其能够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准确且可靠、真实的会计信息。企业管理者要从思想和认识上提高,把财务分析工作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步骤,只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加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才能够敦促各个部门相互加强交流和沟通,以便于努力配合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第二,财务人员在财务分析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只有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财务分析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每位财务人员都了解财务分析的业务流程,以便提升在岗职工的财务分析意识和工作能力。
(二)拓展财务分析框架
要突破财务分析原有的框架局限,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财务分析在关注“面”的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质”的分析,在关注各个分离指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将各因素整合,既尊重企业已经取得的进展和业绩,又要拓展到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需要将分析与战略、经营、资源配置和绩效衡量有机连接到一起,形成公司整体的分析框架。另外还需要将战略分析与价值驱动因素分析连接起来。第二,企业财务分析在关注自身企业的同时,还需突破边界,增加对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分析,同时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从整个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
(三)改进和完善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要尝试优化,财务分析要尝试对现有分析方法进行优化,从多角度、多维度、从整个价值链的视野进行描述和分析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如:采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财务分析,横向指标与纵向指标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财务分析指标与企业经营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等。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财务分析工作也应该在回顾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的情况下,着眼于未来,利用现有的资料,并充分结合企业动态的发展情况,采用合理的技巧和方法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完成企业财务分析工作。
作者:张东晓 单位: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