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与相关媒介广告的对比分析
由于播客平台可以将音频、视频和文本内容分流到移动终端设备上,播客广告呈现出与现有的广告媒介共有的特征。在合理选择受众群体上,播客广告依然具有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
电台广告。电台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使用相对低廉的、符合成本收益的方式广告,还可以即时对已投放的广告定期更新,并且能配合同步的印刷体广告,实现多平台互动的商业模式。但同时,电台广告也存在一些劣势,如电台广告在对可视性强的产品进行推广时,难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独立播放的电台广告无法被听众主动选择听取和循环播放。最主要的一点是,电台广告往往容易被听众忽视。此外,数量繁多的广播电台无疑分散了广大的收听人数,并稀释了既定的广告投放群体的密度。
电视广告。电视是主流的广告投放平台,同时也是广告费用最昂贵的投放平台。电视可以赋予商品极强的可视性效果,从而有效地突出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所在。同时,电视也能够确保商业理念对于目标群体的输送,并充分运用广告创意理念进行商业营销。与电台一样,电视广告也存在着如高额的广告费用这样的劣势。此外,电视广告的费用是依据时长来进行收费的,而某些商品的广告不允许在电视上播出。另外,电视广告也容易被观众所忽视。
微博广告。微博是通过嵌入社会关系网的方式而打造的社交平台,在信息流和关系链的交互连通中实现网站平台的赢利。在这一强关系和弱关系交织的既定营销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商业信息的获取不会占用太多的人际交流的空间和时间。一旦广告投放的刻意行为引起用户的反感,非但不能将关系链中的商业价值挖掘出来,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也正是基于信息交互式体验之上架构的复合型电子商务平台面临的普遍困境。
微信广告。基于及时通讯工具的设计理念,融合实时通话、LBS定位等便捷功能的微信,在腾讯强大平台的支持下已经开始有了明晰的营销策略。广告定位的精准投放、信息推送的成本低廉都极大地吸引了广告主的注意。但微信广告也存在着一些劣势,垃圾广告的泛滥、信息的过量推送、品牌关联度偏弱和目标人群的定位模糊都成为困扰用户使用的主要原因。
RSS(简易信息聚合)广告。播客最重要的使用要素之一是在于它能够提供直接下载的流媒体内容,并通过使用软件能够自动读取标准的数据格式,如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依据维基百科的定义,RSS(简易信息聚合)是一种消息来源格式规范、用以聚合经常更新数据的网站,例如博客文章、新闻、音频或视频的网摘。RSS文件(简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内容)包含了全文或是节录的文字,为终端用户提供内容的这种能力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的出现迫使营销人员更加关注目标受众的需求,随时了解用户的使用偏好。利用RSS这一平台,营销者可以将他们的商业理念轻松、便捷、快速地发送至他们的目标客户、合作伙伴和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其他用户。总而言之,RSS平台可以将既定内容传送至其他网站、搜索引擎和专门的RSS目录。RSS是一种特定的内容传输通道,使得营销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将内容提供给目标受众,同时消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他服务和销售渠道的缺点。
播客的赢利模式分析
个性化内容定制营销。一个独立的播客,其中已经包含了可供自动下载的音频和视频文件。当新的播客节目时,更新的内容会自动推送到操作终端,已经订阅该栏目的用户不需要再次访问目标网站进行更新。这项特殊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市场营销和通讯工具。由于播客用户的迅速增长,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它为未来市场提供了大量新增的业务领域。在实现利益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中,播客都符合商业化运作所需的基本要求,一种全新的业务和商业模式开始出现。播客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听定制化的节目,接收媒体文件并将其下载到自己的手持移动终端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收听的自由性和便捷性。正因如此,播客这一形式的出现说明传统的大众媒体正逐步向定制的个性化媒体转变。
移动性用户体验营销。在谈到移动设备上的广告投放,如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移动广告不仅提供了独特的方式,其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广告内容也使大量的消费者愿意与广告商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和交易。作为一个科学化的广告投放平台,播客上推送的广告可以将用户的个人利益和当前的需求进行匹配,确保用户们主动接受广告商投放的广告,最终实现精准的定位推送以及较高的广告点击量和阅览量。这种专业化的广告和有针对性的广告,可以帮助增加受众的反馈效果,并优化广告预算,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便捷型品牌推广营销。现如今,由于各种垃圾邮件的泛滥和因之而生的垃圾邮件过滤器的广泛运用,通过传统的大面积发送电子邮件方式实现营销推广的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商家的广告内容无法顺利地推送至用户面前。用户对网站的品牌忠诚度也急剧下滑,商家在维系网站的点击量的同时,无法再次吸引用户的重复浏览。而播客的出现则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访问途径,并同时能确保商家的同类型的新资讯持续地呈现在目标受众的访问终端,接收效果可以得到科学的监测。因此,播客可以帮助企业扩大自身的营销领域,提高网络知名度,获取定期与用户沟通的渠道,从而建立品牌忠诚度。
精准式广告投放营销。在企业营销的领域中,播客有别于其他的平台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拥有了数量足够多的用户群体。企业营销者可以将播客作为传统营销渠道的补充。植入式广告可以插入播客的音频文件中,作为既定的目标用户群体,此类型的广告可以做到精准的投放。如果植入的广告时长合适或者是穿插在节目间隙中,受众不会刻意去避免接受广告。最行之有效的播客广告投放途径是精准投放式的品牌赞助。这是最有利于品牌推广的途径之一,相较于特定的产品推广要有成效得多。
中国播客的未来赢利模式探索
网站与用户共赢模式。播客网站的运营者们已经意识到高质量的视频作品是吸引用户群体的重要原因,在提高网站视频节目质量的同时,用户自主上传的原创性视频越来越多地吸引了用户的重复性点阅。这些用户将播客网站作为社会化平台,以分享的方式将感兴趣的内容推荐至熟人圈,这一行为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推送,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流量。现阶段,部分播客网站已实现将原创视频作品产生的一部分广告收入作为奖励回馈给作者。通过这种广告分成的方式,播客网站维系了原创作者的忠诚度。
个性差异化定制模式。个性差异化定制模式是以用户为主的广告推广模式之一,在品牌凝聚力和用户忠诚度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首选优势。以土豆网为例的播客网站针对不同类型的播客,量身定制出差异化的营销方案,以本地化的推送和个性化的兴趣分类形式,针对目标用户进行营销。利用分层分级赋予优先推荐权的筛选方式,将优秀的原创播客定为独家或首发视频,并给予网站首页推荐和频道的置顶推广支持。
合理化增值服务模式。任何一种基于技术平台进行产品营销的行为,均能由这一基本载体衍生出多种增值服务方式。技术不断更新升级的同时,也提升了附属的用户体验的多维度拓展。随着播客这一模式在中国市场环境下的日趋成熟,各种不同的应用程序大量出现。当支持播客的设备需求增加时,这种趋势就会为播客广告的创新带来机遇。无论是移动增值服务的提供还是应用程序的捆绑式推荐,都为播客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契机。
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批准号:13g461)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直觉模糊逻辑;直觉模糊规则;区间值描述;自适应直觉模糊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4-0045-02
基于自适应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ANFIS)采用反向传播算法和最小二乘法调整模糊推理系统的参数,并能自动产生模糊规则,堪称模糊神经网络的经典之作。自此,由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通过控制模糊规则的自动生成和修剪,可得到一个规则数更小和泛化能力更佳的网络结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就成为模糊神经网络研究的热点。为了克服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高斯隶属度函数的不足,文献[1]在采用椭圆基函数使隶属函数宽度自适应输入变量的基础上,提出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GD-FNN)。Gang等进一步将隶属函数宽度自适应于神经元,提出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SOFNN)。
直觉模糊集是对模糊集最有影响的扩展,语义描述上具有独到的优势,并成功拓展到模糊推理、信息决策、非线性计算等领域。本文针对T-S模糊规则在语义描述上存在不足,在Xu最近提出的直觉模糊数运算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合网络计算的直觉模糊规则,并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拓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直觉模糊神经网(AIFNN)结构。
1 直觉模糊逻辑和规则
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值仅是一个单一值,不能同时描述支持、反对和犹豫。20世纪80年代末,Atanassov对Zadeh的模糊集合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拓展,提出了直觉模糊集的概念和理论。Gau于1993年提Vague集合理论,并构造了Vague集隶属度的子区间描述。最近,徐泽水教授提出了基于隶属度的区间值描述的直觉模糊集,并在直觉模糊集上构造了一系列运算规则。
定义1:(直觉模糊集)设是一个给定论域,则上的一个直觉模糊集为
(1)
其中定义隶属函数为:
非隶属函数为:
且恒有
并定义犹豫度或不确定度为:
定义2:(基于Vague集隶属度的直觉模糊集)设为上的一个Vague集,则的隶属函数满足:
(2)
即为[0,1]的子区间,重新定义直觉模糊集为,其中满足式(1),当退化为模糊集。
定义3:(基于区间值描述的直觉模糊规则)设区间值为神经网络结构中定义2给定的直觉模糊数区间值表示,表示直觉模糊数的隶属度中心,表示直觉模糊数的隶属度宽度,且满足
如是自然的将T-S模糊神经网络规则拓展为直觉模糊规则,具有以下的形式:
(3)
其中是直觉模糊集,为输入变量数,是直觉模糊规则数。
2 AIFNN结构和直觉模糊算子的数值计算
AIFNN的结构是一个六层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AIFNN的结构
第一层:输入层,每个节点分别表示一个输入语言变量。
第二层:隶属函数层,每个节点分别表示一个直觉模糊隶属函数。隶属函数如下式所示:
(4)
其中,作为高斯隶属函数的中心,和 ( )是高斯隶属函数的宽度。因此,节点隶属度函数的区间值输出。
第三层:范数层,每个节点分别代表一条直觉模糊规则中的if部分,采用一个简化的直觉模糊Bonferroni平均算子,第个节点的条件输出为区间值:
(5)
第四层:结论层,每个节点分别代表一条直觉模糊规则中的then部分,采用直觉模糊权重平均算子的变形,计算第个节点的结论输出为一区间值:
(6)
第五层:输出处理层,输出为,通过面积中心法进行求解,如下式所示:
(7)
其中和由归一化计算隶属度函数求得:
(8)
第六层:输出层,每一个节点都与一个语言变量相关联,通过去模糊化算子计算输出。
(9)
3 基于AIFNN的非线性函数逼近
通过典型的非线性函数逼近验证AIFNN算法的有效性,其试验效果图如图2所示。从图(a)可以看出,规则是一条一条地生成的;从图(b)可以看出,均方根误差陡峭的地方,表明该处生成了或删除了规则;图(c)为训练集的目标值和AIFNN输出的实际值的比较,期望值与实际值基本重合在一起;图(d)为训练集目标值与AIFNN输出的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图(e)为测试集的目标值和AIFNN输出的实际值的比较;图(f)为测试集目标值与AIFNN输出的实际值之间的误差。
为评估非线性函数逼近性能,采用误差平均百分比(APE)度量算法性能。
定义如下:
(10)
其中为第个样本的理想目标值,为第个样本的网络实际输出。
采用典型的三变量非线性函数为例,描述如下:
(11)
在定义域中随机选取216个训练样本和125个测试样本。
表1 非线性函数逼近性能比较
算法 规则数目 参数数目 训练APE 测试APE
ANFIS 8 50 0.043 1.066
GD-FNN 10 64 2.11 1.54
SOFNN 9 60 1.1380 1.1244
FAOS-PFNN 7 35 1.89 2.95
AIFNN 5 50 0.7420 0.9051
从表1可以看出,AIFNN生成的规则数最小,测试的APE最小,因此,生成的网络具有结构最紧凑和泛化性能最佳的特点。相对于GD-FNN和SOFNN性能显著提高,究其原因,高斯隶属函数的宽度对网络的结构和泛化能力影响巨大。AIFNN采用UKF学习高斯隶属函数宽度的环节,减小了对初值的依赖,并且精度能够达到二阶以上。更重要的是,AIFNN将高斯隶属函数的宽度定义为一个直觉模糊数的区间值表示,在不确定性表达和处理上更为灵活。
(a)规则的生成和删除 (b)均方根误差
(c)训练期望值与实际值 (d)训练函数值的误差
(e)测试期望值与实际值 (f)测试函数值的误差
图2 AIFNN非线性函数逼近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AIFNN的结构,结构辨识和参数学习同时进行,采用动态的模糊规则的修剪策略。AIFNN将高斯隶属函数的宽度定义为一个直觉模糊数描述的区间值,在不确定性表达和处理上更为灵活。此外,AIFNN增加了一个用UKF学习高斯隶属函数宽度的环节,减小了对初值的依赖,并且精度能够达到二阶以上。因此,AIFNN训练的网络结构更为紧凑,泛化性能更佳。通过函数逼近实例,表明本文算法训练的神经网络的有效性,并且性能具有整体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听力;自主教学;自主学习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以及网络在教育应用中的飞速发展,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现成文本内容在师生间机械位移)越来越不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就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而言,随着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的大规模扩建及校园网络的不断完善,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它应用网络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语音实验室自主进行听力学习,这种新兴的听力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外语学习的规律,有利于改变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
一、自主教学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自主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外的很多学者早就对它进行了界定。Little(1995)将教师自主界定为自主的职业行为能力,体现在他们对于自己教学工作的个人责任感,通过不断的反思和分析,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和认知,并善于利用课堂的自主空间。McGrath(2000)认为,自主教学包括“自我管理的行为或发展”以及“不受他人控制”。Aoki(2000)提出,自主教学涉及“个人教学过程中进行选择的能力、自由及责任”。也就是说自主教学是教师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为中心目标,以服务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而对教学各环节进行选择和整合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自主教学中的“自主”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进行选择和整合的能力,是个性化教学的体现。
自主教学主要基于以下三大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后教学法理论。人本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价值、潜力和个体差异,重视的是人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本主义认为,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帮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为学习者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帮助学习者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的理解(袁平华,2006:16-20)。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以学生为中心;二.学习情境的重要性;三.“协作学习”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四.学习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总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后教学法理论中Kumaravadivelu(2001)的理论最具代表性,该理论是一个以教师自主性为核心的三维系统:具体性、实践性和可能性。简而言之,具体性表明了教学的多样性,实践性展示了教学理论的个性化特征,可能性阐释了社会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以人本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后教学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创新型自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者的潜能发挥,能够体现教师教学特色和教学观点的个性化。
二、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现状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听的技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班级人数多,教师任务重的情况越来越凸显,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和听力教学手段已很难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英语水平。另外,即使是在同一学校,同一班级的学生,其英语水平和能力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传统课堂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求,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这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在教育领域催生了新的变革(邱能生,邱晓琴 2015:75)。2011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技[2012]5号)。在这样的信息化大环境下,迫切要求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师。因此,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者开始针对听力自主教学这种创新型模式进行大量调研和实证研究。
三、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的建成,移动学习,慕课,多模态教学等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不断涌现,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不再只局限在课堂上,那么如何上好大学英语听力课,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学就成了教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基于角色换位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的出现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能够让学生换位扮演教师的角色,教师担任“导演”的角色,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教学能力不仅体现教师主体的参与(即教师自主),而且包括具体的教学行为(即教学自主)。教师自主包括教师的行为能力、教师的发展能力以及教师的行为和发展(Smith 2005:38-54)。教学自主包括课程自主和一般教学自主,前者针对课程计划层面,后者指的是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和决定等(Pearson 2006:47)。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专业本科生为例,随着学校无线wifi的全面覆盖,多媒体语音室的投入使用,学生对于英语的输入已经变的无处不在,而自主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听力教材中可学习的价值所在,而老师要深入到学生对教学材料的学习和处理的过程,形成一个师生,生生,学生与教材的良性互动。笔者所担任的课程为听力教程,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丰富主题内容的自主学习。学生利用网络和原声影碟等多媒体资源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更有利于他们多看,多听,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使其逐步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在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中也在要起到帮助学生进行选择鉴别材料,解决问题,拓展知识,制作适合自己学生英语水平的音频,视频,从而达到学生和教师双方受益的自主教与学的资源库。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实现了素质教育,它在高等教育阶段具有普适性,值得教学者推广使用。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的外语教学以其多样化的媒介、多元化的选择的特点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输入”,也让学习者自主选择教材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成为可能。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能够更好把自主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自主教学的责任感,让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在日积月累的“输入”过程中形成很好的“输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那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所占的主导地位,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导和积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和国际接轨,和时代需求相适应,也是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总之,大学英语听力自主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人才素质,有利于培养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Toward a postmethod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2001,35(04).
[2]Little D.Learning as Dialogue: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 System[J].System,1995,23(2).
[3]McGrath,I.Teacher autonomy[P].In B.Sinclair,I.McGrath and T.Lamb(eds.).Learner Autono-my,Teacher Autonomy:Future Directions[M].London:Longman,2000.
[4]Pearson,L.C.& W.Moomaw.Continuing validation of the teaching autonomy scal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6(1).
[5]Smith,R.C.Teacher education for teacher-learner autonomy and stress work satisfaction,empowerment and professionalism[J].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2005(29).
[6]关晓燕.英语教师自主教学“四大板块”体系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8(6).
[7]邱能生,邱晓琴.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效果评估及改进方法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04).
关键词:数字环境;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障碍;共享模式
一、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特征和技术环境
与传统的出版供应链不同,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表现出新的特征,体现了数字出版网络和技术对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影响。同时,供应链信息交流和运行条件需要一定的技术环境,这也反映了数字技术在出版产业的应用基础和发展要求。
1.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的特征
供应链信息交流电子化。出版供应链数字技术日益应用和成熟,大多数出版社已经构建自身的编辑出版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经销商的图书进销存计算机系统逐步完善,供应链信息传递运行的电子化是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的基本特征。
供应链信息传递集成化。数字化技术推动了出版供应链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供应链上的供应、生产、经销、零售等环节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横向的协作不断深入,供应链信息交流和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这要求供应链整合集成环节各方的利益和功能,使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集成化成为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
供应链信息传递实时化。结合即时通讯技术如IM(Instant Messaging)发展和应用,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有效借助即时通讯技术和软件支持,各要素间通过相互沟通建立起集产品展示、业务联系、企业推广和在线洽谈等多功能的通讯系统,体现了信息交流实时化的特征。
2.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的技术环境构成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的技术环境构成有如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基于基础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标识代码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和互联网技术等。第二,基于信息技术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及时生产制(JIT)和计算机辅助类(CAD)等。第三,基于网络和实时通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获取和物流支持(CALS)、实时信息系统和实时信息采集技术等。①目前,我国出版单位第一类信息技术基本具备,第二、第三类信息技术一部分出版单位已具备并实施,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在企业资源计划(ERP)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益。同时,还有大部分的出版单位由于在第二、第三类信息技术方面的短板而影响出版供应链信息传递的顺利运行。
二、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是对出版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的信息进行集成管理,这对于信息技术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客观环境因素和节点企业主体自身的利益诉求差异,出版供应链信息的交流环节存在突出的问题和障碍。
1.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不足。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中的信息往往比较复杂,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例如在基于EDI的供应链信息技术体系中,其所处理的信息,包括了商品的数量、品种、客户信息等各种内容,采用何种报文的形式,如何确保信息传递的完整性是客观存在的难题。
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不够。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环节较多,各种共享信息的迅速、及时传递和反馈便显得尤其重要,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依赖于共享信息及时传递,而实际中信息交流的实时性传递较难实现。
共享信息的标准化和安全性保障不充分。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交流和共享信息的采集、存储格式、传输都应有相应的标准。同时,制定共享信息标准既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又要与国际标准接轨。共享信息的标准化建设很难一步对位实现。在数字环境条件下,出版供应链共享信息的安全性显得尤为突出。如果在实际的交易中属于商业机密的信息外露,必将给企业带来严重后果。②
在数字环境下,我国出版供应链的信息交流环节理论上应当具有较好的改进条件,但实际上出版供应链在信息交流和传递环节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③目前,我国出版单位普遍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MIS),但由于各节点企业缺乏信任和协作意识,这些系统大多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在供应链上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流。信息的分段存储和单独使用,不仅造成供应链中的功能重叠、效率低下,而且导致已建成的信息系统封闭运行,形同虚设。对需求分析的每日(周)POS机销售数据,零售店往往将其作为商业秘密,限制流动。因此,出版供应链在信息交流和传递环节存在障碍是比较突出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加以解决。
2. 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障碍的解决策略
对于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在信息交流环节存在的障碍,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但首要的对策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协调机制,切实改善供应链企业间协作关系,保证节点企业间的信息畅通。同时,逐步解决信息交流的标准化和安全性发展障碍,大力推进信息交流的标准化和安全机制建设步伐。
首先,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激励、协调、约束机制。为吸引出版供应链合作企业共同参与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协作,应建立多阶段的、长期的供应链信息共享制度,设计出合理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在供应链合作者之间设计和签订契约时,应根据合作者贡献大小,公平合理地分配信息共享带来的利益。出版供应链合作企业在执行信息交流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实际问题,如信任危机、紧急例外情况等。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之间必须在一定协调机制指导下,通过协商解决好信息共享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利润分配问题。出版供应链的合作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与某一合作商共享信息的合作者,同时也在与该合作商的竞争对手进行合作,甚至他们之间也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共享。在这种情况下,与合作者签订信息共享契约时,要明确信息共享的层次和范围,包括对泄露共享信息的处罚及其他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监督评估机制,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并据此定期对成员企业在信息共享上的行为进行评估,形成规范化的制度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④
其次,加强信息交流的标准化建设。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的标准化,是指在供应链中使一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准确顺利传达到另一个信息系统,并使其信息内容和结构等形成一个整体的标准化过程。供应链信息交流的标准化建设主要有如下三点内容:信息规范化,有统一的名称、明确的定义、标准的格式和字段要求;信息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明确定义,信息的处理程序必须规范化,处理信息要遵守一定的规程;企业各部门按照统一数据库所提供的信息和处理准则进行管理决策,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最后,科学应用供应链信息安全技术。出版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空间上分布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这将要求传输和共享的信息保密。所以,共享信息在网络外部的安全对于供应链来说意义重大。在供应链管理中,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技术等。这将为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中信息交流提供技术安全保障和应用选择。
三、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和共享模式选择
目前,我国出版集团化建设和地域重组不断推进,发行集团连锁经营范围不断扩张,出版供应链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既为出版单位的合作和重组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发展保障,也对供应链信息交流和共享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依据不同的出版单位类型,数字环境下的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有不同的实施类型,主要分为分散型、集中型和综合型三种类型。
分散型是指出版业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建立起自身的内部信息系统,供应链上的各成员企业直接把对方企业传递来的信息存放在自己的数据库中。如出版企业大多有自身的业务和财务管理系统。在这种类型中,信息直接从提供方传递给需求方,不需要经由其他数据转换,信息的提供和获取是多对多关系,即共享信息在多个信息系统间进行两两传递。这是一种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的初级模式,也是数字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构建基础。
集中型是将供应链中的共享信息集中在一个公共数据库(信息平台)中,各企业根据权限对其进行操作,实现与多个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流。按照公共数据库的提供者划分,这种模式又可分为第三方模式和信息平台模式。第三方模式是借助第三方信息企业作为中介平台,收集、加工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通过第三方信息公共数据库向供应链成员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有一定的安全和诚信风险,需要较高的市场信用和成熟的法律环境。信息平台模式是指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间的数据传输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其实质是用信息平台取代上述的第三方信息企业。如出版集团建立的信息中心,提供给成员出版单位作为进行出版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共同平台。这种模式一般供应链成员不太大、数量偏多且集成程度有限。
综合型是对分散型和集中型信息交流模式的结合运用。它以一个主要信息平台为中心进行构建,对出版供应链上不同级别的成员单位信息共享采用集成的方法,建立形式多样的企业间信息综合运行模式,从而有效地满足供应链上各成员企业对共享信息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类型一般适用于集成化程度较高的出版企业供应链。随着我国出版业整合和重组步伐加快推进,跨地域的大型出版集团将由此逐步培育和降生,这种数字环境下供应链信息交流和共享综合型模式将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⑤
(何国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讲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发行学博士生)
注释:
① 程兆铭.我国出版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及技术策略研究∥黄先蓉, 罗紫初.数字出版与出版教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② 张美娟.市场一体化环境下出版供应链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J]. 出版科 学,2010(3).
③ 潘旭阳、张红星.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障碍和对策分析[J]. 商品储运与 养护,2007(6).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93-01
信息技术时代教条化、静态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性学生个性及社会要求,必然要实施课堂改革。数字化环境下,搭建了教学资源平台,形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集中了网络教学、数字化课堂、翻转课堂,为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突破口。“翻转课堂”即,学生课后学习教师的视频,学习知识,课堂变成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场所,解答疑难问题、运用知识等。探究数字化环境下新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英语学习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习。
一、实验教学环境、对象和工具
教学实验通过MOOC平台中SPOC的功能,自主开设大学体验英语学校专有课程,让优秀教师结合不同的话题录制微视频。结合课程进度,通知学生新话题上线。评分标准:观看视频、完成练习、测验等。实验对象: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在校学生。实验工具:利用设置参和准入条件,生成小型私有在线课程。
二、实验过程
(一)线上教学
教师团队在线授课,并通知给学生。教师设计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以视频为重点,通过提问的方式植入微视频中;在线解答学生疑问和学生开展交流,在线评估数字化环境教学功能,跟进记录,整理学生问题,把握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提出意见,促使教师调整课程设计。
(二)线下教学
教师团队通过主题和任务驱动法划分大学体验英语为六个不同的话题,结合各阶段教育要求,考虑学生实际,分清教学重难点,细分教学目标,整体规划英语教学;采用各种方式,对各话题涉及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同时显示其内容:导入新奇、线索明晰、收尾迅速、主题突出。微课制作分为话题导入、总结两种类型,真实拍摄;录制单词拓展、难句分析、文化对比等视频。提供辅助教学资源,数字化环境下,分享知识,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结合学生练习、测试和结果,课下辅导学习效果低的同学;课堂上将学生划分为3~5人的讨论小组,配置任务,小组间协同解决问题,汇报成果,转化知识;教师定期组织小组责任人开展交流,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便于针对学生开展后续服务,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表现及教学成果做出评价,将评价结果写进学生电子学档,记录学生英语成长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调动学习热情。
(三)线上学习
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实时获取学习资源,反馈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加深知识的巩固,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合理掌控学习时间、地点和内容等,采取多种交流方式,和同学协作学习。
(四)线下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理念引导下,教师课堂上采取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单独辅导等,完成知识的内化,活跃学生交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自我阐述、评价,展示成果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吸收知识。此外,教师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写入英语报告中。
三、实验反馈
首先,新教学模式的践行,结合教师教学形式及学生学习适应情况。一些学生认为,教师在录制课程中的教学风格和形式不同,花费较长时间调整课堂录制,这就需要形成统一的录制风格。偏远农村的学生不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因为他们不适应现代技术的学习;使得课堂教学压力较大,有许多课堂任务没有完成。从实验结果反馈的信息看,新教学模式减少了教师多次研读和反馈问题的时间,避免了重复性操作,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效果[1]。
其次,新的教学模式监督了学生学习,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学习注意力。一些学生认为,节省课堂时间,做笔记,反复看自己不懂的地方,延长了学习时间;实时配置学习时间,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较好地巩固了单词、短语、句式,并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多次修改自己作文,一段时间过后,自己作文水平得到提升。一些同学认为,新教学模式无益于自己学习,因为在网站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时间过长,无法集中注意力,希望提炼内容,同一教师教学过于单一,希望授课模式多样化,以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四、结束语
数字化环境下,采用大学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动态化,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迎合了新时期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多媒体形式展现学习知识,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而需要正视的是,翻转课堂下,学生不主动提问,影响翻转课堂效果。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变引导角色,家长看来,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无法量化。新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还不成熟,需要增加学生样本数量,拓宽学生样本范围,还需深入研究,展现大学英语教学新视角,提供教学实证范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印刷;出版经营;模式创新
近年来,我国出版行业迅猛发展,图书品种总数逐年增长。根据开卷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整体动销品种数量约175万种,新书品种数量约21万种。在图书品种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单品种平均效益的下滑以及带来的整个产业链条沉重的库存压力。事实表明,出版行业原有的品种规模型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所谓的大品种、大生产、大库存、大报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已无法支撑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图书的库存是衡量一个出版企业产品供给是否过剩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当出版企业的库存增长达到一个相对高点的时候,就意味着产销率下降,图书产品出现了明显的过剩,企业经营进入下行周期。在图书品种异常丰富的今天,“试错式出版”的经营模式必然给图书出版企业带来很低的库存周转率和极高的库存报废率。
1“新技术”和“新思路”开创“新模式”
出版企业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出版市场及逐年递增的图书库存,有必要跳出原有思维定式,利用生产新技术,更多学习互联网思维,从中借鉴可取之处,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在出版经营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
1.1新技术
数字印刷是印刷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全数字生产流程,它将印前、印刷和印后整合为一个整体,由计算机操作、控制和管理。数字印刷相对于传统印刷而言更加灵活可控。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印刷生产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其适用领域逐渐渗透出版行业。而高速喷墨数字印刷技术的出现以及成熟应用,在其印刷质量水平满足大多数单色图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使数字印刷在一定条件下突破了成本限制和产能限制,单品种图书可以采用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也可以进行多品种、高效率的规模化生产。高速喷墨印刷设备较平张数字印刷机的耗材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生产效率又有大幅度提升;而和传统印刷机比较,其不存在固定成本(印版),即在一定印数条件下高速喷墨数字印刷机的生产成本要远远低于传统印刷机,同时还能够实现可变数据印刷,具有传统印刷无法比拟的生产灵活性。高速喷墨印刷设备的出现,填补了图书生产环节超短版印刷和传统印刷起印数量之间的产能空缺,同时也给出版企业解决行业顽疾—“图书库存”问题带来了希望。
1.2新思路
针对出版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出版企业应着重从供给入手,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实现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落在提升出版企业的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上。此外笔者认为出版企业要想在行业大环境中继续良性发展,还要侧重于研究市场的特点、读者的需求,采用适合自身图书产品特点的精益化生产支撑体系,在合理控制图书印制成本和确保印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走向“以需定产”,减少图书库存,降低图书报废率,来推动现代出版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1.3新模式
出版企业通过采用高速喷墨印刷生产方式来推动出版经营模式创新,主要的优势在于出版企业具有充足的生产订单,同时通过自身生产节奏的合理调整,可以达到生产节奏相对均衡,确保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高效能地运转。笔者所在的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从出版全局考虑,以数字印刷应用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出版”生产经营新模式,积极加强数字印刷生产支撑系统建设,通过优化图书出版流程,全面推广数字印刷生产方式,采取购入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等措施,逐步推进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的转变,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升级,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2推动“新模式”的实施措施
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如何使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高效能、低成本的运行,是人民邮电出版社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正是出版企业经营创新模式落地实施的关键。笔者通过出版社自身的探索和对国内多家高速喷墨印刷生产企业的调研以及对高速喷墨设备特点的充分研究,总结出以下4个方面。
2.1具备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的支撑
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用以支撑生产体系实现图书订单处理智能化、生产流程自动化、生产管理透明化,满足营销模式创新带来的碎片化图书订单、多批次小订数图书订单的需求。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将通过对订单业务的统一管理,进行材料管理、成本核算和对接印刷企业等工作,处理我社出版物生产用途的电子文件在排版公司、出版社和印刷企业之间的传递管理,有效地解决出版社与印刷企业之间多次不间断的往返取送校样、确认生产文件准确性等诸多问题,使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快速地生产所有的超短版图书,并且使出版社能自始至终监控整个生产和供应链过程。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大大提高印制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人员配置,提高综合效率,及时满足我社出版物的生产需求。
2.2对生产文件进行标准化的处理
生产文件的标准化为高速喷墨印刷的顺畅进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出版物数字化生产的载体不再是传统的软片而变为抽象的电子文件,技术的革新缩短了出版物生产工序,但也对出版物生产文件的正确性以及完整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出版社数字印刷用的生产文件统一要求为PDF格式文件,做好文件字体嵌入或将文字转为曲线,文件的图片分辨率要不低于300dpi,色彩模式为CMYK模式。生产文件标准化,不仅减少了出版社内部编辑环节和印制环节的繁琐沟通,同时生产文件在出版社和印刷企业之间传递管理的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2.3保持生产饱满,充分释放设备产能
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精密,设备运行前都需要经过严密的自检启动过程,一般用时比较长,需要2小时左右,所以设备频繁启停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采用非接触式生产,印刷设备通过喷头将墨水高速喷射到承印物上,这种非接触式生产能最大程度减少设备磨损,所以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适用长时间开机运转,如果出版社能提供均匀且稳定的生产订单,这样高速喷墨数字印刷设备的产能也能充分释放。
2.4根据设备特点整体设计图书工艺
数字印刷较传统印刷还存在一些工艺局限,而这可以在图书前期策划中避免。(1)白页问题。白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编辑在策划图书面数时,考虑的是传统印刷印张数,但数字卷筒印刷分切方式和传统印刷折页方式不同,传统整印张的面数用在数字印刷中不一定整印张,所以有产生白页的可能。目前没有设备能够清理多余的白页,只能靠数字印装企业手工撕白页,此工序费时费力,这点使数字印刷的生产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建议保留白页。为避免多余白页影响图书美观,可以统一设计图书推荐目录、出版社宣传页、反侵权盗版声明以及出版社防伪LOGO等内容。(2)开本多样化局限。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工干预,生产线将极具成本效益。但生产线又是全流程、多设备协同生产,在生产不同规格的图书时需要各个环节设备调整尺寸,因此一旦图书订单开本形式多样,造成用纸规格多样,将大大增加各环节设备调试时间,从而降低生产线生产效率。为保障生产线的高效生产,需要规划数字印刷图书的开本尺寸,一条高速喷墨数字印刷生产线尽可能集中安排常规开本来生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图书的生产效率。(3)专色局限。由于数字印刷设备无法印刷专色,对于有专色的封面只能用近似颜色模拟印刷。另外数字印刷成像原理和传统印刷有本质区别,所以两种方式生产会出现色差。(4)复杂工艺制约效率。相比复杂工艺的图书,平装图书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复杂工艺图书整体工序多,不但生产成本较高,而且部分工艺还需要手工操作,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速数字印刷生产线主要依靠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来提高生产效率,所以一旦图书工艺复杂、需要手工处理,数字印刷生产效率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此外复杂工艺都设有开机费,若工艺较多,图书的数字印刷成本也将大幅增加。
3结语
考虑到现阶段高速喷墨印刷的生产成本问题,对于图书出版企业来说,笔者认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数字印刷方式和传统印刷方式将两者并存、相互补充。所以为了更快地实现图书生产向以销定产的方向转变并且更好地推动图书出版企业出版经营模式的创新,在图书策划的初期就需要对产品未来的市场有相对准确的预测,对图书类型也要有明确的定位,充分考虑在图书的生命周期中,确保采用数字印刷方式和传统印刷方式相互转换的顺畅,围绕数字印刷生产的优势特点来设计。
参考文献
[1]滕泰.供给侧的觉醒:从财富原点再出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贾康,苏京春.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刘筱霞,陈勇常.数字印刷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4]陈黎欧.高速喷墨印刷迈向新时代[J].印刷技术,2016(8):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07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的变化和发展冲击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技术,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如此,无论是景区、酒店还是各种旅游产品,都可以利用相关平台进行出售,随时随地可以查看最新的旅游资讯、旅游动态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和影响。而随着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和影响,那么,我们作为培养旅游行业应用技术人员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一味的遵从于传统的模式,势必是不行的,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因此,我们也应该更新观念,打开思路,踩着新节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创新人才。
1认识数字化旅游
所谓的数字化旅游,是指运用音视频资料、电子地图、手机彩信等技术,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景点资讯、线路、价格。游客只要通过手机“移动电子旅游平台”购买电子门票后,在景区门口进行扫描,便可轻松进入景区,通过推广“电子门票”、“电子导游系统”等信息化业务让景区预订更便捷、管理更高效低碳,极大推动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自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我国旅游业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更是加快了脚步。
2?底只?旅游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信息通信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加,促进了网络在线消费。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每年以30%的速度迅速成长,经济发达国家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也逐年扩大。因此,旅游数字化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旅游数字化建设将是未来旅游经济中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发展方向。而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无论作为世界客源输出国或旅游目的地国,旅游收入的数值趋于增长的趋势,且数字化旅游起步较发达国家晚,还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这样的现状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但也存在挑战。数字化的旅游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培育旅游应用型人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提供了改革动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数字化旅游的发展,正好为人才培养的改革注入新的动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矛盾的一面,无论是数字化旅游,还是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与就业衔接,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应该有新的思考。
3高职旅游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3.1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数采用2+1或2.5+0.5,在近一年来提的较多的现代师徒制下,结合旅游行业需求,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院校还推出了1.5+0.5+0.5+0.5的模式。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跟校企合作的企业的进行衔接,学生可以在课程需要的时候,以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营业为前提,学生可以进入相关的岗位进行体验,并请企业安排对应的师傅,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特别是订单培养的学生,在企业中师傅的传、帮、带作用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
3.2结合行业需求,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数字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传统的不太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较多,而信息化课程较少的局面需要得以改善,可以适当的增开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同时加大这些课程的实践课时,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了解信息技术、走进信息技术,依靠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对传统行业的新认识。
3.3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信息技术的培养
数字化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经营企业的模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销售方式仍需要,但是不能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学生就不能全面发展。因此,为了顺应这样的一些变化,特别是我们在各大景区、机场等看到了智慧旅游,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懂互联网技术,那又如何更好的去从事旅游行业呢?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职业院校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培养,通过熟悉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所在企业或旅游行业获取到更有效的信息,并服务于相关企业,利用有效的信息,去研发出更好的产品,开拓更宽的客源市场,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业的形象。
3.4加强旅游人才应用能力培养
数字化旅游人才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熟练的掌握各种信息化相关的设备设施。数字化旅游的发展是以信息技术设备为物质载体的,所有的智慧景区、智慧酒店等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设施来实现。所以,旅游专业的人才必须要能够熟练的操作设备设施,并能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保养,才能讲所学的专业理论与信息化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也使自己在大数据发展的时代,不要因为不懂网络而被社会所淘汰。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现代信息处理能力、创新的思维,是现代旅游人才应当具备的特点。
3.5着重培养旅游人才的创新能力
数字化旅游的发展是时展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产物。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经营方式继续保持,但是新型的经营模式将会对传统的经营模式有很大的冲击,就如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购物的重要方式,未来在线旅游产品的销售会成为主要经营模式。而我们在线旅游产品如何去经营和销售,如何进行宣传,一方面,我们的促销方式会通过微信、微博、APP等方式进行,另一方面,旅游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怎样说服游客购买相关的旅游产品,这些都是需要旅游人才必须具备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应对市场,通过这样的能力,既可以扩大产品销量,也能够根据游客所需,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也就是常说的定制化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势必对旅游人才在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 广电 经营模式
进入新世纪,随着宽带网络技术、无线通信传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指的是传统三大媒体之外的有线付费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IPTV(接收终端为电视机的网络电视)、楼宇(户外)电视等,它们大多是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媒体,在媒介形态上和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以内容多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接收终端多样化、需求种类多样化、消费模式多样化等得天独厚的特质开辟了全新的数字化传媒时代,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拟以媒介产业经营为研究视角,探讨在新媒体全新经营模式的刺激下,广电产业将探索发展出不同以往的新的经营模式。
广电产业应不再单纯依赖广告收入,而是依靠多种方式获得利润。
传统的广电媒体以广告收入来支撑整个媒体的运转,因为有95%的收入来自广告,必然对广告商产生很大的依赖,在广告商施加的压力下。媒介的自主性受到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广告作为服务行业,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广电媒体过度依赖广告,将带来媒介的不稳定性。例如,近年来房地产广告和汽车广告成为广告投放的前两名。传统的广电媒体获利很多,而在2005年之后,随着户外媒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房地产广告主要投放在了户外媒体(如楼宇电视、户外电视),这种变化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得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大大降低。目前,广电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还是依靠广告收入和有线电视收视费,利润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
而新媒体除了广告收入之外还有多种收入来源。一是来自用户的主动订阅或者购买。例如,用户定期缴纳数字电视订阅费:手机用户付费向内容供应商订阅新闻、游戏、图片、铃声等;如果要使用大容量的网络邮箱也需要付费;还有在网上普遍存在的视频点播和资料下载,都是以用户付费为基础:网络游戏则完全依靠用户付费盈利,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盛大集团总裁陈天桥因此登上中国富豪榜。二是增值产品售卖,指的是将媒体资源通过二次开发。延长产品链。例如,腾讯企鹅的形象被印在各种各样的毛绒玩具、杯子、手表等商品上,并且还成为品牌服饰的商标。新浪则将网站的原创小说结集出版,这种先网上发表再出版成书的方式越来越普及,能够实现作者收益和网站收益的双赢。此外还有网上流行的表情符号。被印制在各种毛绒玩具上,很受欢迎。这些都说明了媒体的附加值具有很好的盈利前景。
新媒体的发展为广电产业依靠多种方式获得利润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一是付费数字电视,即用户缴纳一定费用后收看相关高清数字电视节目。二是互动点播节目,即用户缴费后可随时从节目库中点播收看节目。实现收看时间上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三是各类生活服务类收费,即通过数字电视网络或电视台专业网站为用户提供购物、订票、旅行、银行缴费等电子商务服务并收取相关费用。四是为政府部门、商业机构提供远程专网通信类服务。以上几种盈利模式尚处于市场探索阶段,随着新媒体的日益普及,它们将给广电产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广电媒体应重视内容开发,加强互动性,拓展生存空间。
“技术为先,内容为王”,用内容吸引高端用户,培养自身的核心优势是媒介经营新模式的重点。广电媒体虽然意识到内容开发的重要,但付诸行动却很少,例如电视媒体仍然充满了雷同的节目,一到黄金时间就充满了面容相似的综艺节目或者是同一部播了又播的电视连续剧。而新媒体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例如腾讯公司在QQ聊天软件的基础上,推出了QQ群的服务,旨在和搜狐的校友录竞争,为了迎合企业用户的需要,又开发出企业QQ,此外还开发出QQ家园、QQ秀,营造网上虚拟社区,同时还涉足游戏,推出包括连连看、各种牌类、棋类和网络游戏的QQ游戏,吸引了众多用户,这些服务全部都可以通过一小块电脑界面来操作。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使得QQ成为国内即时通讯媒体的老大,也树立了腾讯“娱乐”的核心竞争力。再如数字付费的电视频道可以提供各类型电视节目并使受众进行自由选择,IPTV则能实现受众在电视机接收终端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视频点播,随时点击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电影电视剧。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媒体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内容开发将越来越重要,随着国内3G的应用。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内多家企业都在准备3G的全面上市,其中就需要很多内容提供商。2004年6月,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成立上海东方龙移动信息有限公司,负责手机电视的内容集成和节目编辑制作及相关的增值业务运营、市场推广等具体工作。2005年3月,SMG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手机电视全国集成运营许可。2005年11月上海文广与东方明珠投资2亿元成立合资公司运营数字多媒体移动广播(DMMB)手机电视项目。该项目通过广播的方式直接将节目信号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今年以来,北京、广东、江苏也启动了数字多媒体广播方式的手机电视项目。再以日本的3G为例,他们就很重视内容开发,不仅有专门为手机定制的音乐剧,还有专门的手机杂志,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国内许多SP(Service Provider)已经通过手机彩铃、天气预报等初级服务尝到了内容开发的甜头,将来的3G将会给新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受众与媒体的互动交流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征。传统广电产业最大的劣势在于缺乏与受众的实时互动沟通,一方面使得受众收看电视受到“单向传播”的限制,另一方面电视台无法及时得到受众方的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节目内容设置。有线数字电视的兴起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互动性不足的瓶颈,在具体的节目制作方式上也有值得广电媒体借鉴的方面。一是通过栏目策划制造新闻热点。鼓励观众通过宽带网络终端、互动数字电视终端、手机短信等方式参与。二是由观众“决定”节目的进程。在资讯类及娱乐类节目制作上,由观众发表评论、投票,甚至观众通过视频参与到节目中来。在影视短剧制作过程中。根据观众的投票、投稿体现出的喜好、意愿来决定剧情发展。三是由受众制作节目,把有兴趣参与节目制作的观众调动起来。数字化时代,受众与广播电视媒体互动的方式是非常多样化的。各种互动形式将不断创新、层出不穷,从而吸引受众,增强竞争力。
广电媒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开展多媒体经营,实现战略意义上的营销转变。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广电媒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打破了以往媒体之间互相隔离的关系。带来了“聚合与共享”的全新理念。新媒体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互相链接比较容易。互连互通可以使其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例如2003年之前互联网一直没有盈利,是因为没有找到有效的收费途径,直到2003年手机和互联网实现了互通,才扭转了局面,用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手机号码就可以通过手机账户缴费。现在,手机短信和联网金融系统的发展给互联网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收费渠道。新媒体经营模式有利于各种媒体之间的互连互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网络与电视结合就产生了IPTV(网络电视),手机与电视联姻则成了手机电视。
在信息化时代,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实际上是互为平台、互为载体、互为终端的。彼此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因此,广电产业应考虑利用铺设到千家万户的有线网络资源,开展多媒体经营,拓展业务空间,积极谋求营销方式的转变。
第一,有线电视系统具有垄断性的特征,有线网络运营商可逐步将其改造成多媒体服务平台,使有线电视用户家中的电视机成为类似电脑终端的接收装置。在此基础上,开辟节目存储、视频点播、点击购物、远程教育、银行缴费、旅行服务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增值业务,用户在家中通过电视遥控器即可享受到信息化远程服务。
第二,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宽带接入服务,与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争夺市场。有线网络在带宽、传输速率、信号传送量等硬件方面毫不逊色。在网络铺设方面还具有相当优势。广电网络凭借其带宽的优势和大量影视节目资源,个人用户规模将不断扩大。
第三,可考虑进军手机电视、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市场。手机的5亿用户和便携的特点使得手机电视这片市场前景十分诱人,预期盈利空间十分乐观。移动通信运营商开发手机电视业务面临着节目资源缺乏的难题。广电产业应充分利用自身节目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自身的技术支撑,抢占这块市场份额。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一方是终端和电信通道的控制者。一方是音视频内容的提供者,二者都是手机电视业务所必须的。这注定了手机电视业务领域将存在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的博弈。事实上,无论是基于移动网络的流媒体手机电视,还是基于无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广播手机电视都需要广电、电信的合作。从政策层面讲,广电部门握有手机电视运营牌照和手机电视节目版权,而移动运营商掌握着承载手机电视业务的移动网络。目前两大行业互相不能进入,唯有二者合作,手机电视才能开展起来。从业务层面讲,移动运营商开发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需要广电部门内容的支持:广电部门推出的广播手机电视尽管不需要通过电信网络来传输电视信号。但仍然需要借助运营商提供手机用户管理系统,以便完善业务计费、客户维护服务等功能。因此,采取电视台提供节目内容、通信运营商提供技术平台支持、双方利润分成的形式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合作,共同发展手机电视目前看来是一条共赢之路。此外,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具有收视人群密集、广告到达率高的特点,广电产业可积极介入这个市场,制作出符合移动电视收视规律的节目,和广告运营商合作,做好移动电视的内容供应方。
广电产业应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提升有线网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广电媒体多数掌控着“广电有线网络”,拥有庞大的内容资源和网络资源,面对电信等通信运营商所开发的网络电视的挑战,应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进程。根据AC尼尔森媒介最近研究的样本数据,我国一些城市的数字电视渗透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杭州、南京和深圳分别以93%、88%和49%排在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占有量的前三位,而其他地区的数字电视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体现了稳步上升的势头。预计到2015年,现有的模拟电视系统将全部关闭,全面实现数字电视。此外,将有线网络由“单向传输”向“双向交互”方式转换,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视视频点播功能,促进IPTV的进一步推广也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极大地提升了有线电视网络的科技含量,不但带来了广播电视频道频率资源的扩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而且为广播电视的盈利模式解构和营业收入转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前文提到过,对于传统的广电事业而言,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广告客户的开发上。但是在数字电视时代,广电经营的终端用户,甚至海外用户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盈利点,不仅是收视费的来源,也是广电开展多元业务如电视会议、电视银行、电视购物、电视短信,收取各种服务费的来源。但这一现象对广电事业来说也是一种“幸福的折磨”,因为用户的观看时问是有限的,在盈利模式增多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吸引用户。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产业融资
就融资来说,在如今这个传媒经济时代,各个传媒机构更需要全球一体化的视野,同时更要拥有自己具有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经营眼光。毫无疑问,现在传媒产业融资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在政策层面需要一些新突破,但是中国的传媒机构在经过多年摸索后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方式,诸如贷款融资、与业外资本合作以及寻求各种渠道上市融资等等。尤其在通过各种渠道上市方面,又有投资其它产业,上市募集资金的投资上市型;剥离经营资产,实现边缘上市的剥离上市型;购买上市公司,注入传媒业务的借壳上市型;依附上市公司,通过合作融资的依附上市型以及直接上市型等等诸多方式(骆正林,2006)。就现在来看融资这一块相对以前有了很多突破,一些广告公司和网站这样的传媒都得以实现了整体上市。但是另一方面这也带来了很多挑战。融资毕竟是一件大事,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传媒本身都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更要能关注新形势。最近几年,市场上关于融资的好消息多半来自新技术扩散后出现的新兴传媒,比如分众传媒在纳斯达克的上市,还有各种风险投资大举进入巴士和出租车传媒,以及炎黄健康传媒这样的公司在医院的扩张,都展示了视频分众模式的力量。但是自金融危机扩散以来,这些分众媒体也开始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比如炎黄健康传媒企图在去年末进行再次融资就遭遇了寒流(廖鸿翔,2008)。 而中国最大的数字传媒集团天极传媒也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大环境不好的原因,天极传媒将暂时不考虑原本准备已久的融资事宜(何军,2009)。
由于跨国融资者和金融危机的全球化等因素,传媒融资也在一定程度上趋向全球化,此种情况下,融资时全球化的视野是必要的,而拥有自己具有前瞻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经营眼光则更是必要的。就在众多传媒在金融危机的寒风中步履维艰的前进之时,另一些传媒却是别有一番景色,融资显得顺风顺水。比如易传媒公司前不久由新闻集团再次融资3000万美元(杨杨,2009)。为什么易传媒这么容易吸引投资?其实很简单,这一传媒顺应了一个传媒的技术新趋势――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整合。媒介融合的趋势就是传媒终端、生产与传播渠道以及传媒机构都会有大的整合(熊澄宇,2006)。而易传媒就恰好迎合了这个趋势,将优势的互联网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客户精准地将广告投放给目标受众,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多里把将近400家优质媒体资源整合在了一起,覆盖2.5亿互联网用户,每个月的流量超过60亿。到2009年7月末,其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08年全年的1.3倍(何军,2009)。这样的公司,自然会引来众多投资,成为吸金大户。
二、新型经营模式吸引融资
就现在来看,一家传媒的融资与其业绩分不开,而其业绩又与其经营模式分不开。而那些成功的传媒经营模式有哪些共同的诀窍呢?在笔者看来,这些传媒往往会具有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⒈多元型经营模式
多元经营模式是最近几年网络技术发展和全球化下的一个趋势。特别是在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大环境下,比较传统的传媒纷纷开始进入新兴媒介领域。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大量的机遇。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华淘书网”,该网站在改版后,将各种折扣等营销手段、建立新型数据库和图书的直投和快递业务联系起来。仅仅在2007年1至11月,这一网上书店就已实现销售净额2600余万元,是2006年改版前的上海书城网上书店全年销售额的8.7倍(徐新海,2007)。可谓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⒉外向型经营模式
早在几年前就已有人提出来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营模式,所谓的外向型经营模式就是说一个文化共同体为推动产业发展而面向域外市场建立起一个开放的产业结构和运行体系。在这种体系中资源的利用是开放性的,市场范围也是对外放开的(彭永斌,2003)。比如好莱坞利用全球性的文化资源来进行创作,并将产品卖向世界各地,去年好莱坞制作的《功夫熊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也是在世界各地选景并向世界各地发售节目的。当然这样的经营模式通常都是要以高效率的管理、高素质的团队和大量资本等具有很高竞争力的传媒实体作为基础。
⒊开放平台型经营模式
现代传媒,尤其是新兴传媒,很多都需要顾客的亲自参与和共享资源,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传媒是像优酷这样的视频社区和像校内网这样的网络社区,这也就是所谓的UGC(用户创造内容)。而传媒所需要做的只是搭建平台和通过平台来广告赚钱。然而这些新兴传媒平台现在最大的限制瓶颈就是受众基数不够大,所以这种经营模式往往会出现“路径依赖”,那就是在推出新平台的同时,那些原有一定受众基础的传媒往往能够迅速得到推广。如腾讯推出的迷你新闻首页,校内推出开心农场等游戏,都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并处于领先地位。现在就新兴传媒来说虽然内容竞争是基础,但是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内容的竞争,更上升到平台的竞争了。有眼光的网站都在不惜血本搭建平台,吸引人参加,这几天搜狗推出的“搜狗问答――答问题送话费”就是对搜狗问答这一平台的一种营销,主办方企图通过送话费这种方式来吸引受众参加,搭建一个和百度知道一样的知识问答平台。
三、创意创造品牌,品牌吸引融资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中国传媒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创意问题,创意才能创造品牌,品牌自然就能带来融资。曾经有学者举过一个例子,讲电影《集结号》剧本写成以后没有资金,后来华谊兄弟的老总王中军找到了招商银行,招商银行就凭这个剧本和导演冯小刚的牌子砸下了5000万元无担保贷款。当然也有互惠在里面,后来《集结号》拿下了2.6亿元的内地票房,招商银行自然也赚得盆满钵满。虽然中国的传媒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向西方学习,但是那些做大的传媒至少在中国市场上往往是具有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办好传媒也是做大文化产业的诀窍,而以上提到的那些经营模式就是为传媒提供这些能力的基础。
如果一个传媒能够关注新技术、放眼全球并且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那么这样的传媒多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有很多独特的创意就是这样出现并斩获颇丰的。新兴传媒业中,有一个经营特色是R&V ( Reality and Virtuality ,现实和虚拟)经营。这种模式将网络游戏和广告传媒结合了起来,将现实世界植入到网络游戏之中。2005年末网络科技公司天畅和食品公司绿盛的联盟首创了这一模式。天畅和绿盛结为“R&V跨业态战略联盟”,并将各自的产品“直接嵌入”对方的产品中。于是在天畅公司推出的游戏《大唐风云》中,绿盛不仅开起了牛肉店铺,其新品QQ能量枣更成为游戏中最具神效的“全能补品”,是新手开始玩游戏时的必备装备之一。另一方面,《大唐风云》的游戏形象和LOGO也出现在了绿盛两亿多个产品包装袋上及相关的电视、报纸、路牌之上。这种联盟的结果令人惊叹,2006年1月,由于《大唐风云》的宣传效应,绿盛QQ能量枣在进入市场“一个月后出货量就达到了2700万元人民币,是2005年同期另一款新品的9倍。更有甚者,绿盛仅仅在2006年l月就完成了2005年全年营业额的1/3,达到1.2亿元人民币。”同时天畅科技的游戏《大唐风云》则因此声名鹊起,引来了众多投资,2007年5月,香港财华社斥资约2亿港币全资收购天畅科技,并承诺3年之内分拆上市(张瑜,2007)。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全球化和不断创新带来的效益有多大。
在传媒经济时代,投资方往往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并总在以前瞻性的眼光关注着最新的技术和创意的动态。所以各家传媒与其面对着别人获得的大笔资金临渊羡鱼,还不如退而结网,完善自己的经营模式,找到自己的那些具有原创性、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色,并善于抓住机遇进行推广,也许某天大量风险投资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身上。当然,这就需要各家传媒苦练内功,以全球化视野看待融资,以创新精神对待经营。
注释
①赵雅萍:《传媒经济时代对企业文化的新要求》,《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56
参考文献
[1] 彭永斌,姜太碧,刘涌泉:《中国传媒产业经营基本模式及政策取向》,《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87-191
[2] 徐新海:《上海新华传媒“新华淘书网”改版一年 创新经营模式销售增长7倍》,《中国图书商报》,2007.12 .7
[3] 骆正林:《传媒上市的模式选择和经营业绩》,《声屏世界》,2006.10:42
[4] 牟荣:《传媒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构》,《建贵州化工》,2002(5):31
[5] 廖鸿翔:《炎黄健康传媒融资遇冷 分众模式现泡沫》,《通信信息报》,2008.11.12
[6] 何军:《天极传媒副总裁王海晶:公司今年不考虑上市和融资》,《证券日报》,2009. 4.8第C02版
[7] 杨杨:《易传媒再融资3000万美元:强势凭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2009. 7.20
[8] 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200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