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草本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草本花卉是一类具备观赏价值的草本开花植物的总称。近些年来,草本花卉凭借其生长周期段、耐粗放管理、种类繁多,能适应很多生长条件,花色丰富、花型美观、花期集中,易于工厂化生产,能够为节日点缀色彩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公共绿地、广场、街头等地方。本文将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以及本地的实际情况,来谈谈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 济宁市园林绿化中大量应用的草本花卉
笔者对近几年济宁市主要绿化区域所用到的草本花卉进行了统计研究,济宁市四季用花所涉及到的种类比较稳定,根据颜色来分,主要有六种:一,红色类,如一串红、矮牵牛、秋菊等。二,紫色类,如一串紫、千屈菜、彩叶草等。三,黄色类,如三色堇、花毛莨、鸡冠花等。四,粉色类。如矮牵牛、虞美人、国庆菊等。五,蓝色类。如翠菊、马蔺、一串蓝等。六,白色类。如玉簪、翠菊、鸡冠等。
经过统计分析后可以看出,目前济宁市草本花卉用量最多的种类包括: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彩叶草、羽衣甘蓝、国庆菊、三色堇等。而角堇、百日草、翠菊、花毛莨、秋菊、四季海棠、孔雀草、半支莲、五色苋、德国报春等用量较多。相比之下,金鱼草、虞美人、石蒜、金鱼草、荷兰菊、玉簪、萱草、红叶苋、美人蕉等用得就比较少。
二、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则是利用其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多端的形态以及大量可供选择的种类等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景观,主要表现形式为花坛、花丛、花境、花群、花台等,同时,对那些蔓生型的草本花卉而言,可用来装饰柱、篱、廊和棚架等。
1. 花坛
花坛往往都具备一定的几何图形构成的栽植床,将色彩多样以及纹样优美的花卉布置在床内,所构成的图案是一幅幅具有群体美的平面图。床面通常都比地面高,或者为中央高而四周稍低的缓曲面,其边缘是水泥、栏杆、砖石或其他一些装饰性材料。花坛通常在道路或广场中央、道路两侧、建筑物前后等地。同一个花坛由1至3种花卉组成较好,种类不宜太多,要求色彩明快、图样简洁、轮廓鲜明。生长整齐、花朵繁茂、植株低矮的花卉很适合用于花坛。
在一些重点园林绿化区,想要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盛开的鲜花,则需根据季节以及花期进行实时更替。对济宁市来说,往往采用如下方法。春季花坛(3~5月):三色堇、雏菊、一串红、金盏菊、矮牵牛、花毛莨等。夏季花坛(6~9月):石竹、凤仙、一串红、万寿菊、樱花、大丽花等。秋季花坛(9~10月):一串红、、半枝莲、荷兰菊、五色草、彩叶草等。冬季花坛(11~12月):羽衣甘蓝等。
2. 花境
所谓花境,即对自然风景中一些野生花卉自然、随意的美进行艺术加工之后,应用于园林中的花卉之中而成,其主要特点是花卉的配置由人为的规则式过渡到自然式。花境在林缘、草坪边缘、墙基、路边坡地等处应用得较多,应用时间长,且四季各有风景。
花境通常是狭长形,基本组成单元为花期不一、高矮各异的5~10种花卉。花境边缘根据环境需要可直可曲。花境植物应当选择那些适应性良好、抗暑耐寒的观花灌木以及多年生花卉,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四季景色不断又能使季相交替。为此,草本花卉的花期和花色是考虑的重点,这样才能够使四季各有特色,四季都有花可赏。
济宁市春季常用草本花卉有荷包牡丹、三色堇、芍药、风信子、矮牵牛、石竹类等,夏季常用虞美人、百合、唐菖蒲、蜀葵、彩叶草、萱草类等,秋季常用荷兰菊、凤仙、美女樱、百日草、金鸡菊、鸡冠花、一串红等。
3. 花丛
花丛即以几十株小块花卉相组合而成的自然式应用,表达一种淡雅之感,极具自然之美。林下、岩缝、路旁、建筑物旁、草地等处,都是花丛很好的安身之处。花丛多用耐粗放管理、多年生的球根或者宿根花卉,如百合、文殊兰、萱草、朱顶红、野等。介于花丛面积较小,所选花卉应当少而精,以1~2种为主,栽种时注意周边环境的差异性,不要等间距种植,尽量让花卉高低搭配、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为了体现自然布置的思想,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游人的视线。
4. 花带
将花卉呈带状种植则为花带,花带的宽度在约一米,长度一般是宽度的3倍以上。花带可根据需要在道路两侧或者中央、墙基、水景岸边、草地等处设置,从而构成色彩明快、装饰效果良好的景观。花带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根据需要可设计成专类花带或者混合花带。所谓专类花带,即由1种或1类观赏性花卉的不同品种组合而成的,如石竹花带、报春花带、百合花带、郁金香花带等;混合花带则由几种或者几类花卉构成四季宜人的连续景观,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花卉的生物学特征,所选花卉应当花期一致、开花茂盛。济宁市的花带大多使用红、黄、绿三种彩叶的灌木树种,如龙柏、金叶女贞、紫叶小劈等。
5. 花台与花池
花台是一种很明显比地面高的小型花坛,花池是养花和栽树用的围栏区域。目前,这两种形式的应用在济宁市比较少见。里面种植了一些观赏性的草本花卉,比较小型的采用单一的花卉种类,稍大型的则配置多种花卉,组成斑斓亮丽的风景。
三、 济宁市草本花卉应用的特点
1. 盆栽培育,集中欣赏
大部分1~2年生观赏性的草本花卉不是直接在观赏区域种植,而是附近的农户或苗木公司盆栽培育之后,在花开之时,再统一在观赏区脱盆(或不脱盆)种植,以供人们欣赏。
2. 更新快,形式富于变化
由于景观设计中的草本花卉培育期与观赏期并不连续,因此,实际应用中,灵活多变、更新快是其特征。如果有临时性活动的需要,则能够灵敏反应,一夜之间让整个城市披上新装,成为花的海洋。
3. 观赏应用期较为稳定
对1~2年生草本花卉而言,其种植期或观赏期在济宁市较为稳定,往往是“五一”、“十一国庆”、“元旦”等重大的节日,在市组织的一些文体活动或行政场合,也不定期的需要种植欣赏。
4. 种类多样,配合得当
一是色彩上的配合,多是红、黄、绿、白等花色配合,设计成色带等。二是草本花卉与乔木、灌木等的配合。三是草本花卉和景石、园林建筑之间的配合。
关键词:草本花卉搭配;园艺;应用
1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过程中,草本花卉是不可缺少的植物,根据草本花卉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能够形成良好的观赏性绿化带,其可以在形式上充分发挥出草本花卉群体组合美观的效果。另外,草本花卉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其可以应用到城市绿化中的各个地方,比如,有的植物可以种植在城市广场的绿地中,可以充分吸收阳光,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也可以种植在大树或者是灌木下面,并且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长效果。所以,草本花卉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在园林中合理的搭配,可以使城市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并且还能够提升城市生态效益。
2 草本花卉植物的分类
根据草本花卉生长的周期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1年生草本花卉,指只有1年存活期的植物,当年进行播种,当年开花、结实,当年死亡,比如,鸡冠花、一串红以及万寿菊等。(2)2年生草本花卉,也就是生活的周期跨越2个年份的植物,一般是在秋季进行播种,在第2年的春夏季开花、结实直到死亡,比如,金盏花、金鱼草以及三色堇等。(3)多年生草本花卉,也就是生活期在2年以上的植物,它们可以保持常年不死亡,比如,文竹、大丽花、美人蕉以及四季海棠等。了解草本花卉的生长周期,对于花卉的合理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根据每种草本花卉特性的不同来进行综合性的配置,保障其既能达到很好的绿化效果,也能够具有很好的观赏性。
3 园林绿化中草本花卉的选择标准
3.1 注重草本花卉的观赏性能
在园林绿化中使用的草本花卉要尽可能满足色彩的丰富多样性,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具有较强丛生性,较长开花时间,有很强适应性,适合多次移植,适合露地栽培和规模化的生长,具有比较稳定的性状以及成本比较低的草本花卉进行栽种。此外,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修剪,保障其具有良好的观赏性,从而整体提升园林的绿化程度和观赏效果。
3.2 要和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
由于各个地域环境的不同,还有地域和气候的因素,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也不相同,这就对城市园林中的草本花卉提出了不同要求。在对于草本花卉进行搭配设计的时候主要选用和本区域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草本花卉种类,从而达到和整体园林风格以及城市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3.3 符合园林艺术设计的规律
对于草本花卉的选择要建立在园林艺术规律设计的基础之上,其主要是为园林艺术的整体效果提供服务,进而达到具有良好观赏性的效果,所以,在进行草本花卉搭配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和园林绿地的布局关系保持一致,协调好一年四季花卉的颜色,并且能够达到和当地区域环境相结合的良好的效果。
4 草本花卉搭配在园艺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由于草本花卉在培养的过程中,相应的盆体体积和数量的限制,导致花卉根系在生长的过程中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就应该对草本花卉生长的土壤进行培养和配制,保障土壤的肥力充分,并且还应该选用土质比较松软的土壤,保障其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和排水性能。另外,要保障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为草本花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在进行草本花卉植物种子点播是时候,应该选用种子的颗粒比较大的进行播种,在种子播种之后应该考虑到种子本身的好光性能,一般情况下,小颗粒的种子覆土以看不到种子为最佳,若是土层过厚,将会导致供氧性不足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种子的萌发。另外,在草本花卉进行种植之后,为了保障其能够达到很好的绿化效果,则需要对其定期进行养护和管理,做好相应的施肥和防止病虫害等工作,以此来保障草本花卉的绿化效果。
5 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草本花卉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障草本花卉搭配合理的情况下,还要将其对于其日常的养护和管理,以此来保障其能够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为城市绿化做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花卉 园林绿化现状应用栽培 养护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花卉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对城市的景观营造、生态建设起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花卉的栽培与养护都较为简单,在短时间内即可生长,在城市园林中形成五彩缤纷的植物景观,为城市的绿色生态建设奠定基础。由于当前城市园林的范围增加,景观营造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花卉的栽培与养护也有着一些区别,需要城市园林工作者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养护。在下文中,我们将根据花卉的特点,探讨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花卉的栽培与养护现状,并探索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 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中花卉应用现状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义:狭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如君子兰、水仙、、鸡冠花等;广义的花卉除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如麦冬类、景天类、丛生福禄考等地被植物,梅花、桃花、月季、山茶等乔木及花灌木等等。随着城市的发展,花卉根据生长情况与外形的不同,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取得一定效益之后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花卉品种单调,质量下降
当前的很多城市中的花卉品种多为一串红、冬青、迎春花、樱花等,品种较为单一,未能突出城市花卉特色,景观效果较为单调、乏味。再加上花卉品种逐年退化、质量下降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各地园林部门对于花卉品种选择及培育方面应进行积极探讨,以找出提升花卉质量,丰富园林景观的方法。
2、 宿根花卉发展迅速
随着地栽花卉的增加,盆栽逐年减少,使得宿根花卉得到了蓬勃发展。宿根花卉的优点便是繁殖、管理简便,一年种植可多年开花,是城镇绿化、美化极适合的植物材料,因此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同时,由于其长势良好,色彩丰富,营造出层次鲜明的园林景观,使得其开发、繁殖成为我国园林建设中的新任务。
3、 花卉使用量增大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增多,花卉作为城市绿化的点睛之笔已经被大量应用在城市生态景观建设中,由此使得花卉使用量大增,与此相对应的劳动力与劳动强度也有所增强,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中开始发展可以栽种多年的花卉品种,以使园林工作更加省时、省力、省工。
二、 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
1、花坛
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花坛一般布置在广场、公园道路、公路的中央或者两侧,以其优美的观赏性与美化性为城市园林带来丰富多彩的景观。对于花坛中植株种类的选择,通常采用植株低矮、较为整齐、花期集中、株型紧密、观赏价值高的花卉品种,并且使其在高度、大小、色彩上都符合其处的地理环境与景观,并且与周围的建筑物相协调。视觉上,花卉通常摆放成具有一定形状的花坛,例如模纹花坛、带状花坛、活动花坛等,在盛开时候有绚烂的色彩和优美的景观。
2、 花境
花境广泛应用与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中,在城市中形成独特的花卉艺术形式。虽然花境的艺术效果是由人来设计、制造的,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将人工与自然结合成为一体,形成一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独特自然艺术景观。花境在我国城市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不仅应用于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在一些住宅小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满足绿化基本要求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视觉艺术效果,丰富的花卉种类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花境主要表现的是自然风景中花卉的生长的规律,不但要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还要展现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3、 花丛和花群
花丛和花群是将自然、野生的景观应用到城市园林中,为城市园林带来活泼、生动的景观,从而增加园林景观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花丛和花群的布置方法较为灵活,高矮不限,不过最好选用茎秆挺直,不易倒伏的植株为佳。花丛与花群一般作为花坛与草坪的连接,起到过度与纽带作用,也可以布置在院落中的转折点,使园林中的造景更加自然、生动。
(二)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养护
1、种子质量选择
花卉的选种主要结合种植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降水量来进行品种的选择。在选择品种之后,要对种子的品质进行挑选,去除一些变质、有瑕疵等无法成功种植的种子,并且将一些非油松种子进行摒弃,将合格的花卉种子进行晾晒之后,加入农药搅拌。在准备好花卉种子和种植机械之后,要选择温度和湿度适当的季节进行播种,按照花卉的品种选择播种的密度和深度,并且投放适度的肥料,以满足花卉成长的需求。
2、浇水
园林绿化中的花卉浇水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花龄、土壤情况来进行确定,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浇水量,同时,每次浇水的时候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一般情况下,花卉在稳定生长之后至少要连续浇水三年,如果土壤质量较差或者花卉生长情况不良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水量与频率的更改。
3、 施肥
为了能够使园林绿化景观与城市中的花卉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要定期对花卉、草坪等景观进行施肥。施肥的量与浓度选择应依照植物的种类、年龄、土壤条件来进行。施肥一般情况下氛围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一般在花卉、植物休眠期间进行,采用复合肥对植物进行施肥。追肥一般在植物的生长期间内、采用化肥或复合肥进行施肥。化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挥洒均匀,用量不宜过多,并且在施肥过后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浓度太高烧坏植物根部。
4、修剪
对花卉、植物的修剪首先应参考景观的设计效果进行,并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了解,使花卉的生长态势均衡,生长姿态优美,符合园林景观的营造效果。
5、病虫害防治
当花卉投入种植之后,要对种植期间的病虫害、杂草、自然灾害等进行预测和排除,避免花卉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在花卉生长一段时间后,应喷洒具有除杂草目的的农药,并以一定的比例与水混合,喷淋处理土壤。当花卉出现病虫害迹象的时候,应及时采用人工或药物防治的方法,从根源上将病虫害铲除,防治产生更大的病虫害隐患。
三、结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改善居住生活提出了更多的建议,而园林绿化不仅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够治理环境污染,对于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花卉作为提升园林绿化趣味性与生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培与养护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当前园林花卉的养护与栽培,对其应用现状进行探索,并提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方法,以促进我国园林绿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兵. 浅析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4:242.
[2]李兴茂. 试谈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和养护[J]. 科技致富向导,2013,27:110+115.
[3]夏锋.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园艺,2012,22:73.
关键词:花卉;种植与养护;设计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花卉作为一项基础建设行业,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城市环境的目的。一般来说花卉的栽培管理相对比较简单,加上生长期较短,能够在短时间内长成总状花序,花姿娇美,艳丽夺目的植物景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 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栽培模式
园林绿化工作是城市建设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不断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当中,花卉的应用一般有三种形式,包括花坛、绿地片植、花器栽种,具体介绍如下:
1.1 花坛栽培一般布置于广场中央、道路交又口、大草坪中央以及其他规则式景园绿地。可用规则式、自然式、单独或连续组合,彰显城市魅力、活力和张力.融进去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在花坛的内部组成上,既可以摆放在地面上,也可以置于几架之上或组合成花坛,用不同品种、不同花色的花卉植物,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厚度,还有用多种彩色搭配的。纹样组织复杂,多用几何形图案,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例如:低矮紧密而株丛较小的花卉,适合于表现花坛平面图案的变化,可以显示出较细致的花纹,故可用于模纹花坛的布置,植株高低不同的植物搭配可以让整个花坛显得更有层次感。
1.2 绿地片植这种方式是运用人工栽培的方法模仿自然风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沟边等的景观再现于园林中。以提升园林的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形成局部的视觉中心,用鲜艳的宿根花卉造景.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花丛和花群的栽培布置当中,应该遵循花丛和花群大小不拘,简繁均宜,株少为丛,丛连成群的栽培原则,一般丛群较小者组合种类不宜多,花卉的选择.高矮不限,但以茎干挺直、内膛多枝,枝条饱满,无徒长枝,株型整齐者为栽培对象。
1.3 花器栽培花器是一种专用的园林饰品,应用到城市园林绿化中.以增强植物间的层次和色彩,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常见栽培形式,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正逐步得到发展应用。现在,在园林绿化当中花卉的种植钵讲究的是盆面较大,盆底无孔,多为陶瓷上釉。外形讲究美观精致,可提高观赏效果,在这方面施工人员可以将其设计成正多边形、蛋形、心形、方形、圆柱形等形状,这样可以利用利用样条曲线和图形创建灵活性优势,根据需要任意组合成不同的图形,美观、便捷、操作方便,供各种场合、各种环境、各种活动使用。
2 养护
花卉在栽培以后,不仅仅要想达到满足城市高雅的审美需要,更是要满足市民需求的设计目的,植物的整形修剪级后期养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进行良好的养护才能达到观赏的效果。
2.1 处理好栽植与更换工作
现在在城市绿化当中一般利用露地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通常是由多种1-2年生草本花卉及多年生宿根花卉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组成的。作为重点美化而布置的1—2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与更换才能保持其色彩和植株不影响花卉栽培的效果。在栽植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技术要求育苗,选择含苞待放、带泥团的植株,栽于营养土加入三分之一砂拌匀的花坛,花谢之后要及时清除更换。花坛布置至少应于4-11月间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在此期间需要更换花卉7-8次;如采用观赏期较长的花卉,至少要更换5次,观赏期较长的最低也需要更换三次,这样不仅能够衬托球根类花卉的,而且把其中的玄机娓娓道来,技术和审美相结合,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
2.2 土壤改良与施肥
草本花卉对土壤的要求相对不高。但是以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有利于花卉的栽培和成长。在一些城市当中园林绿化种植原土一般质量较差,甚至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长势不良,如一些受工业污染严重的地方、盐碱地等等,应该对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更换成种植土。对黄粘土要渗入30%泥炭土进行改良.才能进行花卉的移植。一般肥力较弱的土壤可以通过深翻施肥和深翻种植绿肥,在栽植以后花卉的施肥也非常重要,对于多年生花卉的施肥。通常是在分株栽植时作基肥施入,施肥量可根据土质、结构和有机质含量确定。
2.3 及时进行修剪整理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对一年生花卉在育苗期间一般不进行修剪,任其生长,保持花卉的原始形态,而在园林布置时,要使花容整洁,花色清新,修剪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经常将残花、果实及枯枝黄叶剪除,并短截或疏去过高的枝叶,保持花坛中同一色块顶面高度基本一致,特别是毛毡花坛,这种花坛由于种植的花卉生长速度较快,根系发达。须根甚多要经常修剪.这样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
3 花卉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花卉设计除了要充分了解各种花卉的生物学基本特性,掌握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发育及外貌景观的作用以外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3.1 讲求艺术性原则花卉设计不仅要注意与园林中其他的建筑景观相配合以达到动态的和谐统一,还要注意花卉景观与其他园林建筑的比例协调性。园林中,具有美感的比例是组成园林协调性美感的要素之一。最后注意均衡的稳定性与动感。园林中,对称均衡是指建筑、地貌、植物等群体的两部分在布局上同轴对应相等。中国的寺庙园林常常采用对称均衡的布局,给人以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的秩序美,也创造出安定、庄严、肃穆的环境气氛在园林花卉种植设计中要根据设计的具体用途和审美要求来考虑对称和不对称的设计要求。
3.2 色彩的搭配和审美要求要考虑统一配色原则、对比配色原则和层次配色原则。统一配色就是要求在整体花卉种植设计时,追求整体、协调的效果,而不是变化突然,对比强烈。在这个基础上花卉种植设计可以创造多种艺术效果,或华丽,或浪漫,或温馨等。花卉种植设计时,为了突出某一设计主体,在其周围适当配以对比色,会起到显著的效果,以达到突出设计的主题目的。使用对比配色时应当注意:对比配色重在表现变化、生动、活泼、丰富的效果。因此对比配色中,各种颜色不能等量出现,而应主次分明,在变化中求得统一,是对比配色的关键。色调层次配色主要是按照明度和彩度的变化来配色。层次配色时色彩的变化既可以沿花坛、花境等长轴方向渐次变化,亦可以由中心向变化,根据具体花卉种植的方式而定。
另外还要重视意境的创造,注意花卉本身的文化内涵,提高意境美。在营造园林意境时适时的使用这些花卉的人文内涵是对设计的最好补充。
4 结束语
花卉在栽植、养护与设计必须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各树种的生态习性。选择最适当的季节进行栽植及养护要求进行,保持土壤肥力、修去病虫枝、徒长枝、过密枝、枯死枝及藤蔓寄生物是保持花卉艺术设计效果的重要保证。园林绿化工作科技含量比较高,需要掌握大量的绿化知识,因此,在实践当中园林绿化工作者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打好园林巩固战;狠抓重点,提高栽植、养护与设计水平,才能让城市渠道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刘燕.园林花卉学[S]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9.
关键词:园林绿化;草本花卉;种类选择及应用
1 草本花卉园林绿化造景的基本原则
1.1 地域相宜的原则
在选择草本花卉植物来进行园林绿化设计时,应遵循地域相宜的原则。在进行其种类选择时,应以当地本土种类为主。为了满足园林绿化需求,需引进其它地域的花卉种类时,应提前对这些草本花卉植物适宜的气候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与分析,同时还应对这些植物进行适应性试验,待试验结果符合要求后再将这些草本花卉植物大规模应用于园林绿化的景观配置中。
1.2 位置相宜的原则
在我国传统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草本花卉植物的配置讲究因位制宜。在池塘的水体周围,通常设置一些观赏性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浮萍等来点缀水景。在园林道路周围常配置牡丹、芍药等多年生花卉,并在花卉周围设置一些草坪和地被植物,与花卉相互映衬,以形成良好的立体生态景观。在园林的墙面周围通常栽种紫藤、西番莲、爬墙虎、牵牛花、鸟萝、金银花、鸡血藤等草本花卉植物,这些植物的藤蔓和花朵攀爬在墙体表面,与周围的植物景观一起呈现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空间层次感。
1.3 季相相宜的原则
在选择草本花卉植物种类时,应根据季节的变化,争取月月有花,季季有景。在具体的草本花卉景观设计时,应尽量选择和人类亲和性较强的花卉元素,以一年四季中不同题材景观的呈现,带给人们一种春意盎然、积极向上的感觉。在春季,应注重草本花卉与植物叶片颜色的合理搭配;夏季应以浓郁的绿色植物为主题园林景观,同时应对于植物自身的形态和遮荫效果进行精心的组合设计,并用草本花卉植物来进行点缀,以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园林景观。园林秋景应侧重于展现秋果和秋色,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草本花卉来强化植物色彩与果实形态的变化,以植物之间分明的颜色与形态差异来增强景观效果[1]。冬季园林景观的设计应主要突出清爽与风寒的冬意,此时可以设置一些常绿的松柏等植物,与落叶植物相互映衬,体现出疏密错落的空间层次,同时可以在这些植物景观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叶甜菜、羽衣甘蓝等冬季草本花卉植物。这样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或联想,还可以让人们在观赏唯美园林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四季的变化,以增强人们视觉上的冲击和对于大自然的无限感知。
1.4 因景制宜的原则
对于一些珍稀的草本花卉景观,应将其设置在重要的位置或视线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应注意其周围其它植物景观的设置,以强调二者之间叶形、花色等特征的差异来突出具有强烈现代化气息的园林形象。当对于特色草本花卉进行集中栽种时,应强调其空间层次的变化,以营造出浓烈的景观氛围。草本花卉植物的对植通常适宜于园门、桥头等部位的两侧,同时应尽量选择冠型优美且规整对称的品种。
2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 花坛
花坛一般多设置于园林内广场或者建筑物的出入口以及道路的中央位置。花坛的种类较为丰富,根据季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以及冬花坛。根据选用草本花卉植物种类的不同还可划分为:①草花花坛:由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和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植物配合设计而成,主要以绚丽的颜色搭配来突出其景观特点。②混合花坛:由草本花卉植物与开花灌木混合配置规划而成,它以不同层次间差异性较强个体的不同特征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2]。③专类花坛:由种类繁多的同一种草本花卉植物组合设计而成,如牡丹专类花坛,月季专类花坛等,该类花坛以相同种类间不同个体所展露出的明显差异,给人一种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几何艺术美感。
2.2 花境
花境是借鉴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所呈现出的自然散布生长的生态景观,并加以一定的艺术修饰来应用于园林绿化设计的一种形式。即以树丛、绿篱、矮墙等为主要背景的生态式带状草本花卉布置,不同种类的草本花卉呈现出自然斑块状组合栽种状态,可以根据所处园林环境的不同,将其边缘设计成流畅的曲线型或直线型,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花境的布设应突出其自然的分布和延伸特性,同时应尽量选择宿根或球根草本花卉来作为花材。
2.3 花丛及花群
花丛及花群是将自然环境中野生草本花卉散生于山坡的景观运用于园林绿化施工之中,通过在开阔的草坪周围对花丛及花群的设置来使其与林缘、树丛、树群等和草坪之间形成和谐的过渡。同时也可将其布设于曲线型道路的转折点位置,使人产生移步换景的微妙感觉。在对其进行组合规划时通常选用1、2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2.4 花台和花池
花台通常是将草本花卉植物栽植于由架体支撑的台座上,花池与花坛类似,其周围多用砖石围起,以形成一个面积相对较小的封闭空间。一般将其设置于园林个体景观的中心位置或园林建筑物的墙基或入口处。
2.5 水体景观
水体景观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现代化的园林施工中通常栽种多种草本水生花卉植物,如荷花、睡莲、浮萍、芦苇、千屈菜等来对水池、湖面、喷泉、跌水、瀑布等水体景观进行必要的景观点缀,以形成极具神韵和充满大自然气息的水景园或沼泽园。
3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花卉的选择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对于草本花卉植物的使用量一般都比较大。且其在园林中的栽植时间都比较长,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草本花卉植物选择时,应对花卉的习性、花期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虑,以确保最优的组合效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颜色较为鲜艳、花期较长、喜阳草本花卉植物的颜色搭配。例如鸡冠花、金盏菊、矮牵牛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将它们的颜色进行有机的组合搭配,可以呈现给人们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在花卉植物的选择过程中,还应对它们的花形、叶形、株高等进行充分的考虑,以为后期花卉空间层次的呈现、整体形态的和谐统一打下基础。
4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草本花卉的布置
在园林绿化草本花卉布置施工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大众对于颜色的偏爱和基础的美学理论,既做到整体的和谐统一,又能突出重点。同时在进行草本花卉布置时,应将其与周边环境、构筑物等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施加一定的影响。因此,除了做好草本花卉本身的工作之外,还应对以下几点进行充分的考虑:①花卉的布置重点应强调对于周边环境的合理搭配,以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同时还应把较为名贵和醒目的品种布置在视线相对集中的部位。②要注重草本花卉与现有绿地设施之间的有效结合。在对花卉进行布置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条件,同时还应加强于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之间的相互衬托,以使原有的绿化布局能够得到很好的加强和延伸。③在花带和花境景观中,应合理选择布置一些灌木,以二者之间强烈的层次感更好地展现出花卉的立体效果。④在对花卉的整体布置过程中,应做到虚实结合,重点突出,防止雷同景观的产生,给人们一定的审美疲劳。同时,还应做好重点景观之间的过渡工作,以给人们一种舒适祥和的自然景观之美。
5 结语
在进行现代化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对于草本花卉植物的选择必须满足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因此,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我们既要对草本花卉的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等进行充分的把握与分析,又要不断的总结和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争取以科学合理的草本花卉植物配置方式,打造出集观赏性与经济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造景;植物配置;效果
1.园林植物造景的原则
1.1适树以及植物多样性原则
在选择植物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与建设项目离地条件相似的植物种类,最好可以选择当地的植物,这样树木的习性与当地的栽植条件就会得到统一,保证植物生长的更加健壮,进而将植物的园林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其中,市树与市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主要特点,存在很高的观赏价值,加大对乡土植物的应用,同时在园林植物造景中还应该将植物的选择与树种的多样性相结合,这样才能将城市绿化的地方性特色体现出来。
1.2满足绿地功能要求的原则
绿地类型不同其性质与工程也会不同,因此,在植物配置上就应该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乔、灌、花等达到一种最佳的绿化效果。例如,在小学这样儿童活动非常频繁的地区,可以选择一些耐踩踏、玩耍价值高的植物;在养老院这种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区,在植物造景时应选择一些香味浓郁、颜色鲜艳的植物。这样的布置可以使环境更加容易被感知,同时还能达到锻炼老年人感官机能的作用。
2.各种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2.1乔木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乔木是植物园林造景的一种重要素材,最常见的栽植方式是孤植,其次是丛植以及列植,因此,在绿化中,乔木多用于街道、林地等地区,都在植物造景中作为背景树出现,重点突出乔木的个体风姿。乔木的绿量非常大,存在减噪吸尘、遮阳挡雨等功能。乔木带来的生态效益非常明显,同时也是城市绿化中的一种重要植物。
2.2灌木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灌木能开出非常鲜艳的花朵,供人们观赏,随着季节的变化,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变化,植物造景的效果十分明显。通常情况下,人们偏爱将乔木与灌木混栽,既可以密植,也可以自然造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小灌木密植造景,可以代替草坪作为被覆盖植物,然后修剪这些密植的小灌木,形成一种随地形跌宕起伏的效果;也可以代替花草组合成为不同的图案,充分利用小灌木色彩的不同,将它们密植成为不同寓意的图案。
2.3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在植物造景中经常会使用草本花卉营造景观,以供他人观赏,花卉在园林中的形式主要有花带、花坛、花丛等,其中花丛是利用多株花卉组合成的自然应用形式,管理相对来说粗放一些,适合在路旁、草地以及水边布置;花带可以在道路中央或者两侧、建筑墙基、草地等位置布置,形成一种装饰性非常强的连续景观;花坛是将花卉种植在高出地面一些的台座上形成景观,面积相对较小;花境是一种结合自然散布生长规律而配置的由规则式向自然式过渡的景观形式。
3.园林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配置,一方面通过对草本、木本等植物的相互配置,综合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配合,另一方面应该对园林植物和山石、建筑等园林要素之间的相互配置进行综合考虑。从总体上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重视植物季相色彩的变化,因为四季变化形成了植物的展叶和落叶、色彩变化等,不同的树种存在不同的季相,因此,在植物配置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其次,注意植物配置中层次变化的体现,作为植物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分层配置是指结合植物的色彩搭配的一种方式,通过分层搭配可以使层次与色彩更加丰富。第三,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体现出来,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单调,最好可以形成四季分明的效果,给人们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关键词】 城市绿化 植物 研究
1 园林植物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1.1 造景植物类
造景植物主要是在公园、城市广场、休闲绿地、街头绿地、单位绿地中绿化美化环境的乔灌木(包括垂直绿化植物和水生植物),是城市绿化植物的主体。
造景植物最为丰富,计有118种,占总种数的60.8%,隶属于46科。大戟科、棕榈科、苏木科、姜科的植物较多,主要园林配置形式有孤植、丛植和群植。
(1)常见的孤植树有旅人蕉,雨树、凤凰木、缅桂、芒果、印度榕、小叶榕、火烧花等。孤植树在园林景观中,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独立成景,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旅人蕉,树形伸展,如同孔雀开屏,迎接八方宾客,再以彩色地被植物加以衬托,更显其树姿宏伟、美丽。
(2)用于丛植、群植的树种有假槟榔、变叶木、散尾葵、贝叶棕、王棕、铁刀木、酒瓶棕、椰子、苏铁、岩棕、凤尾兰、柚木等。丛植、群植是园林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方式,它们具有较强的整体感,可用作主景或配景。4~5株酒瓶棕种植在草坪中,四周再辅以低矮的龙船花、满天星,表现了酒瓶棕丛植在一起的群体美和树形美。
(3)用于垂直绿化和水体绿化的植物较少,常见的只有叶子花、炮仗花、黄金葛、睡莲等。
1.2 园林绿化植物的用途
虽然园林造景植物非常丰富,但使用范围比较狭窄。绿化植物至少在100种以上,但其中多数植物没有或很少在城市绿化中广泛运用,如杜茎山、苦丁茶、黄牛木、千果榄仁、四数木、铁屎米等;而且许多街头绿地、单位附属绿地中还是以小乔木、灌木和草本为主。观花植物种类单一,缺乏变化。叶子花是最常见的一种观花植物,绿篱、垂直绿化、道路中心绿化带、街头绿地中经常使用。其它观花植物由于园林工作人员不太了解,很少大范围的使用,如红色花系的朱樱花、红姜花、红花羊蹄甲、希漂亮等,白色花系的白玉兰、鸡蛋花、玉叶金花、紫荆等,黄色花系的垂枝无忧花、金凤花。
(1)地被植物类。园林地被植物通常是指园林绿化中覆盖地表的低矮植物,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草本、适应性强的匍匐型灌木、藤本及竹类。热带地区的地被植物一般较高,
园林城区常见的地被植物有九里香、假连翘、金叶假连翘、满天星、蚌兰沿阶草、红桑、红背桂、小叶女贞、美人蕉、红龙草、马尼拉、地毯草、白蝴蝶、马蹄金、肾蕨等。有的地被植物具有美丽和非凡的叶片、叶色、叶姿,如马蹄金、白蝴蝶、红背桂、金叶假连翘;有的四季常青、没有明显的枯黄期,如沿阶草、满天星、天门冬;有的花色艳丽或花期较长,如蟛蜞菊、龙船花、美人蕉,还有的兼备花美、叶奇、果艳等多种特征。它们多应用于乔、灌木下层绿化,建筑物基础栽植和模纹花坛栽植。
但是,园林工作人员在使这些地被植物时,忽略了它们的生态习性。比如黄金榕、金叶假连翘、红桑在全光照的条件才能充分体现出色彩美;许多喜荫植物种植在全光照条件下,会引起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一些常用作模纹或花带种植的地被植物,需要经常得进行人工修剪控制其外形和高度,保持它们紧密整洁、美观。因而,在运用地被植物时,应依据它们的观赏特性、生态习性、色彩、治理要求等,合理得配置在园林绿地中。
(2)行道树类。行道树是指有规律的种植在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中,以乔木为主,乔、灌、花相结合的遮荫绿带。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条绿色的廊道连接着城市公园、广场、小区等绿地,不仅可以改善道路及其四周的小气候条件,为行人夏季遮荫、减弱噪音、废气及尘埃污染的危害,同时对于城市防火、防风和组织交通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3)时令花卉类。时令花卉就是在某个季节,比如节日、市民和商业等活动中用于装点城市街道、广场的花卉,包括一二年生草本、宿根花卉等。常见的有一品红落地生根杜鹃等。其中,红、黄、橙等暖色调花卉过多,而能给气候炎热的城市带来一丝凉意的冷色调花卉很少见。应用方式简单,一般随意的摆放于城市广场、公园休息广场、开阔地或雕塑旁、交通环岛等地方,缺乏构图和层次搭配。
2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树木下、溪水边、山坡上、岩石旁、草坪上均可栽植,形成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其生态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地被植造景时,必须了解该地的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等,然后选择能够与之相适应的地被植物。根据选用的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与长成后可达到的覆盖面积与乔、灌、草合理搭配,使各种生物各得其所,构成和谐、稳定、能的植物群落。
(1)整形地被。萌生性强、枝叶浓密的木本类地被植物,经整形修剪后,覆盖地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意在营造简洁明快、热烈的气氛,多用于空旷地花坛边缘、路径地、林缘等处丛植、片植。
(2)空旷地被。在阳光充足的场地上栽培喜光向阳的地被植物。绝大多数的一两年生草花类和大部分宿根、球根植物、矮生灌木类都可作为空旷地地被。
(3)林缘、疏林地被。在林缘地带或稀疏树丛下栽培的地被植物,意在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要求具有一定的荫蔽性,同时在阳光充足时也能生长良好,盖地面能力强,观赏效果佳的灌木及草本植物。
(4)林下地被。在乔、灌木层基本郁闭的树丛或林下种植的地被植物,在林下增加地被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利于林木生长,同时也能突出自然群落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这要求植物具有较强的耐荫性。
(5)岩山地被。即假山置石地被,覆盖于山石表面或配置于山石、墙面等缝隙间的地被物,要求植物喜旱或耐旱、耐瘠薄,植株低矮、生长期缓慢、抗性强的多年生植物。
参考文献:
[1]马锦义.论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分类[J].中国园林,2002,18(1):23~26.
[2]候宽昭.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3]杨芳绒,李丰芹,张体英,等.城市行道树生长环境分析与养护措施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 2001,21(3):26~28.
[4]闫秀英,付雪松.城市道路行道树树种规划的探讨[J].吉林林业科技,1999,(5):42~44.
关键词:园林;水生花卉;造景;营造手法;应用
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园林中的水生花卉合理规划配置并巧妙栽植,不仅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使园林充满生机,增强园林的观赏性,还有助于增加园林与城市周边环境的协调感,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亲近融合的感觉,从而为我国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水生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营造手法及应用提出以下分析。
1.水生花卉概述
1.1水生花卉应用历史简述
水生花卉即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湿地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木本、蕨类、藻类等植物。水生花卉品种众多,不同品种的水生花卉所营造出的观赏效果也大不相同。水生花卉具有改善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等多种功能,是园林水景和水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园林水景中被广泛应用。现今,随着人民群众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水生花卉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园林水景中栽植的水生花卉除了莲、荷等植物外,香蒲、水芹、石菖蒲等植物也逐渐被应用于园林水景中。
1.2水生花卉的品种类型简述
通过对我国比较著名的园林、公园等进行调查,得知当前我国园林水景中主要栽植的水生花卉种类有荷花、水芹、旱伞草、芦苇等。水生花卉同园林中的其他植物一样,都存在地质气候性差异,因此,我们在栽植水生花卉时,最好是因地制宜,优先考虑采用乡土的水生花卉。通过长时间对不同城市间园林进行调查表明,在园林水景建设中采取因地制宜栽植乡土水生花卉是最佳的选择,乡土水生花卉不仅成活率极高且千姿百态,对于营造本土化的景观、丰富园林植物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水生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重要意义
世界各国的园林不外乎都在营造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意境,而我国的园林除了这点之外还特别强调了一种山、水自然与人合而为一的意境,如道家所说天人合一的意境。这是由于我国的园林古往今来都具有其独特的将山景、水景融为一体特点,园林中除了用植物和假山、奇石营造景观外,还利用水生花卉植物营造出的自然水景。正是通过营造出这样的独特景观造就了我国园林享誉中外的美名。当前,一些西方国家虽然也在园林中应用到了水生花卉,但是其仅仅做到给园林添加景观,而非给园林营造景观,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我国的园林中,水生花卉的应用经常使得园林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境,即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十分耐人寻味。这点在我国著名的杭州西湖的水景景观中得到了非常好的体现,例如茅家埠景区中,就将乡土植物中的斑茅作为基调类植物,并在整个景区中水边的草坡、桥头堤岸以及卵石滩等进行了大量的种植,芦花的花期可以从9月持续到霜前,且花色由乳白色变幻为红色,从而游客带来一种茅乡水情的良好意境,这样既能在营造良好意境的同时彰显园林造景中加强水生花卉应用的重要性[1]。
2.水生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营造手法及应用
2.1水生花卉造景设计
虽然我们都知道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使用乡土水生花卉是最佳的选择,但是在实际园林配置水生花卉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结合园林景观特点及园林水景布置要求,选择成活率高、观赏性强、经济价值较好的水生花卉合理配置在园林水景中。以下就配置不同水生花卉的生态类型进行介绍:
第一,挺水类水生花卉。由于挺水花卉在园林造景中作为重要的配景植物之一,尤其在园林水景景观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此类花卉种类较多、风格各异,可以将其散植于假山之中,也可以将其成片成块地种植在大江湖畔之中,给水景园增添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应用过程中,挺水花卉主要分为深水生植物和浅水生植物,其中,深水生植物一般在30厘米及以上深度的水景园之中,例如一些耐深水的再力花和荷花,而浅水生植物则主要在15里面以内的深度进行种植,因而其又叫边缘生植物,例如慈菇和鸢尾等。因此,此类水生花卉广泛应用于园林水景的岸边浅水、湿地中。
第二,浮水类水生花卉。浮水类水生花卉有睡莲、芡实等,该类水生花卉能栽植在较深的水体当中,因此,应从水生花卉的定植池考虑,若是搭配各种几何形定植池,便使得从水面上观赏能够形成一种优美的水景图画。再从水生花卉的开花季节进行考虑,通常水生花卉的开花季节在5到11月份,根据这一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水生花卉,使园林水景在这段时间一直处于一种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水生景观中。
第三,沉水类水生花卉。沉水类水生花卉长期在水下沉没,只有在开花过程中将花朵和花柄露出睡眠,沉水类水生花卉的品种较多,例如黑藻、马来眼子菜、哭草、金鱼藻、车轮藻、狸藻等。通常情况下,沉水类水生花卉的表皮细胞不会有蜡质层或角质层,从而在直接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水中的氧气以及其它营养物质。由此可见,沉水类水生花卉种类繁多,具有花期短、花朵小、观叶为主的特点,在开花季节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例如选用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金鱼藻等在水景园的进水口处,从而更好地适应流水环境的同时增强观赏性。此外,还可选用狸藻、茨藻、小茨藻、范草等在缓流以及静水环境之中[2]。
2.2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
采用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形成的水景景观十分丰富,四周绿树成荫,观赏价值也较高。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所采用的水生花卉包括:沉水类水生花卉、浮水类水生花卉、挺水类水生花卉。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在配置上注重前后高低错落有致,这样能使景观层次更加丰富,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由于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使用的水生花卉种类繁多,且水生花卉特点不一,容易形成一种百花争艳的感觉。采用自然式水生花卉造景时,应充分考虑园林水景的水面大小,从而预留一定的空间,配合水景周边的树木,例如红枫、乔木等,以此使水面形成倒影,这样不仅丰富的观景层次,还增加了观景价值[3]。
2.3动静结合的水生花卉造景
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对于园林绿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水生花卉所营造出的园林水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能是园林的核心所在。园林布置在合理、错落有致、观赏价值高等,若是缺少水景都将使得园林景观不再完整,不仅缺乏了我国园林景观独有的特点,还大大的降低了人与自然亲近融合一体的感觉。所以,在园林中水景的存在至关重要。而园林水景中的水体又有动态与静态之分,动态水体有溪流、瀑布、喷泉等;而静态水体有湖泊、池塘等。水体是动态还是静态与园林水景的观赏价值紧密相关,动态的水体在栽植的水生花卉下缓缓流动,立即就使得整个水景生机勃勃;而在静态水体中,栽植的水生花卉千姿百态、色彩绚丽,其倒影于水中,配上水景周边栽植的花草树木,这极大的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给人一种身处画卷般的感觉。因此,我们在园林水生花卉造景中,应做到动与静相结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
3.结语
综上所述,水生花卉在园林造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园林造景人员,必须在园林造景过程中结合园林特点选择合适的水生花卉植物的特性,并合理配置规划,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景观,增加了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还使得园林景观与周边生态环境巧妙结合,从而达到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业全.浅谈水生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69.
[2]李改焕,李孟虎.水生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0,07:45-46.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Abstract: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elerat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a higher demand, especially plant landscape garden and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widely. This paper will plant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application by research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plant scenery; Landscape; Desig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建设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植物园林景观的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概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它主要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建筑物、喷泉以及假山等非生态体硬质景观的建设太多,而提出了以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设计种植一些乔木、藤本植物、灌木等素材,结合生态因素进行艺术设计,从而有效的发挥植物形体、线条以及色彩上的等自然美。近年来,随着生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展,它不仅表现为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而且在生态和文化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植物本身具有单一性、易受病虫害侵袭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园林时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同时还要注意管理。在植物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仅要注意种植植物的观赏性,更要注重生态效益。目前来看,城市园林和绿地建设仿照西方古典园林模式进行,其特点是大面积草坪与小灌木林相互搭配,拼成各种图案,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流。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草坪与色块图案形成的各种拼图,可以使人们产生心旷神怡之感,但较之于中国传统乔灌草的复合群落,效果生态效益并不佳,而且养护的费用也比较高。2、要避免树种单调,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从当前我国城市绿化中的树种配置情况来看,树种种类相对比较单一,品种较少、规格不大,这对园林建设非常不利。笔者建议在园林建设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多种树种,比如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类植物之间的合理搭配,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3、树种的选择,应当考虑地方特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仅考虑树种配置的多样性是不够的,还应当注意新树种的应用,尤其是乡土树种。要加强对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利用,这有利于植物的成活和稳定植物群落的形成。
二、植物的配置及其基本应用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一般而言,植物在景观建设中的配置多采用自然式,局部地区尤其是一些主体建筑物与主干道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的配置。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布置而言,主要表现为孤植、列植、对植、丛植以及群植等方式。孤植主要是为了显示所选树种的个体之美,一般不与其它的树种搭配种植,经常被用作园林空间主景。孤植树木应当具有姿态优美、体形略大、色彩鲜明以及长寿等特色,否则不能用作园林主景。如果在其周围必须配置其他类型的树木,一定要保持合理的观赏距离,以免影响个体特色的彰显。需要注意的是:珍贵古树名木的周围,最好不要栽种乔木与灌木,将其单独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才能保持独特的风姿。采用孤植种植模式,最好选种树冠宽大、叶片大、枝叶浓密、病虫害少、以及圆球或伞形的树冠为最佳,不仅可以观赏,而且还能起到遮阴纳凉的功效。列植又称带植,从形式上看它是成行成带地栽植树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式作为背景或者隔离带(应当密植,可以作为一道绿色屏风)。对植,顾名思义就是对称种植,要求种植树木的数量应当大致相等,多用于园林园门、广场以及桥头两侧。丛植,主要是指将三株及以上不同的树种进行优化组合,这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最常用到的造景方式,即可作为主景,也可用作配景。丛植时,讲究的是配置自然,能够符合艺术构图之规律,既能表现植物组合中的群体之美,也能看出各树种自身之美。群植,主要是指相同的树种之间进行的群体组合,一般情况下树木数量比较多,它不像孤植那样表现个体之美,相反表现的是群体之美。在确定了植物配置方式以后,更为重要的就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艺术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比与烘托手法的使用,叶形、叶色等的相互搭配,以及合欢、石楠等树种的动势与均衡性设计。
(二)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本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可选的植物种类非常的多,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两大类。其中木本植物主要有观花、观叶、观枝以及观果等各类灌木与乔木;而草本植物则主要是各种花卉与草坪植物。以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为例,说明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乔木。乔木主要种植在园林中的四周,可以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一般而言,乔木绿量比较大,且具有遮阳、挡雨、吸尘以及减少噪音之功效,在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经常被用作行道树和孤植树。乔木成片栽植后,其发挥的生态效益非常的明显,因此乔木也是现代城市园林和绿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园林植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乔木这种高大的树种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选用这些较大的乔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时,一定要根据园林的实际需要选择栽种方式。
2、灌木。灌木主要是种植在园林门口的两侧,或者在休息位置的附近,种植时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体积。灌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灌木可与乔木进行混栽,主要应用与自然造景。从实践来看,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就是小灌木(密植)造景,其具体应用主要表现为:将灌木替代草坪作为地被覆盖植物,将密植的小灌木进行艺术修剪,使其符合造景需要,从而改造成随地形起伏跌宕,彰显自然之美的各种灌木丛;将灌木替代草花组合成各自色块和图案,利用灌木叶、枝、花、果的不同色彩,将其修整或栽植成寓意不同的各种曲线、花形以及色块等图案;将小灌木密植于花坛之中,从而形成形状各异的花台或者花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花卉。花卉主要种植在园林中一角或者最适宜观赏的位置,花卉造景即应用草本花卉营造各种景观,以供欣赏之用,按照实际运行的样式可将这些花卉分为立体美化、草坪镶嵌和花坛用花。在园林中的角门或者宽阔的地方采用立体美化的形式,主要是将花卉设计成垂直的绿化装饰、花球、花柱以及吊袋等;对园林中的一些较为单调的草坪处,点缀或者制造一些花境,从而使草坪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园林小路边,可设置一些花坛,并且采用脱盆种植的方式进行装饰,以保证全年都有花。通过以上设计和装饰,花卉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造景功效将很快凸显,尤其是那些多年生花卉,只需一次种植,便可多年观赏。
4、草坪。园林景观设计中用到的草坪,主要是指经过人工栽培的草皮,它具有改善环境、吸滞尘土、净化空气以及杀菌防病、保持水土之功效。因此在园林空旷处,或者地面较多的位置,增加一些人工草坪,可以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舒适度。
结语:总而言之,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植物就是设计者的素材,只有加强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合理应用,才能创造出富有美感和幸福感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新林.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1(03).
[2]齐冰.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效果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6).
[3]于华云.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景观的常见问题及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4]薛思艾.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