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的缺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字] 地籍测绘 GPS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41-1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将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土地问题有效解决,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应用到地籍测绘中,GPS全球定位系统就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这种技术巨头高精度、成本低、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在我国目前地籍测绘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GPS定位系统定位基本原理及特点分析
GPS定位系统主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GPS定位系统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 GPS定位系统定位基本原理
GPS定位系统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在已知卫星瞬时坐标的基础上,将卫星作为飞行的控制点,以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距离为实际观测量,在观测的过程中,卫星不间断的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通过对其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1.2 GPS定位系统的特点
1.2.1 观测时间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系统中所应用的软件也在不断更新,观测所需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1.2.2 定位精度高
定位精度高也是GPS定位系统的一个特点,实践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1.2.3 可提供三维坐标
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与高程采用不同方法分别施测。GPS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目前GPS水准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2 GPS地籍测绘优劣势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GPS技术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其优点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受到了广大地籍测绘人员的青睐。同时,GPS在地籍测绘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却要完善,从而使其更好的应用到地籍测绘工作中。
2.1 GPS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优点
GPS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优点包括很多方面:首先,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各个测站之间不需要进行通视。正是因为GPS具备这种优点,所以即使在没有现成基准控制点的条件下,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定位计算,为工程勘察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其次,GPS还有操作简便,容易使用的优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于GPS定位系统中的测量设备也越来越先进,操作起来也相对要容易很多,给地籍测绘工作带来的很大的方便。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GPS在地籍测绘工作的优点还体现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力费用以及三维系统精确、全天候作业等诸多优势。随着GPS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其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优点也必然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2.2 GPS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缺点
GPS在地籍测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首先,购买设备所投入的费用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的造价。其次,卫星可见度问题也是GPS在地籍测绘工作中的缺点之一。由于卫星系统的位置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一段时间里,卫星所覆盖的区域是有限的。最后,天空中仍然还会受到一些障碍物的影响,比如说高层建筑物、大树等等。
3 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3.1 GPS技术引入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主要是通过一些方法对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以及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测量,在地籍调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地籍细部测量传统的方法主要是有解析法、图解法以及部分解析法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在地籍细部测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2 GPS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经过勘察之后的定界结果,在确定其准确性和正确性的基础上,这些结果对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登记发证的基础资料,而且还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初期的土地勘测定界主要使用常规测量仪器,从而导致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存在很多缺点,比如说测量精度不够,测量路程短以及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等。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技术也逐渐成熟起来,目前在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各项勘界工作,而且能够保证土地勘界成果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试油技术;科技发展
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试油技术的促进作用。科学的试油技术工程都是由一系列的单项技术组成的,其中包括了中途测试技术,优质试油压井液、射孔液,还包括油管输送负压射孔技术,地层测试技术,地面油气分离计量技术测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等,我国的试油技术起步相对比较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还没有自己独创的试油工艺技术,大部分都是模仿着前苏联的石油工艺技术,大家都知道当时没有所谓的地层的测试,也没有测试资料处理来用于解释技术内容,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麻烦,还有许多的缺点缺陷,比如试油周期相对来说比较长,我们获取的地层的参数也比较的少,没有自己的测试资料,这就造成了资料的实用性以及可信度比较的差,资料的质量认为的因素影响比较的大,当然现在我们都习惯上成这些为常规的试油的方法,这些试油的方法在评价低渗透油层方面仍然还具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二、科技发展带来的试油新技术
大约我们在七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我国就率先引进了美国的一些方法工艺,来提高我过的试油工艺。这些测试的技术包括底层的一些测试技术还有测试资料处理解释的一些空间,还包括油管传输射孔、地面油气水分离计量等等的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发展的作用,在科技发展的影响日益严重的现代,好多技术都是不断的穿插使用,来借此提高科技发展在经济发展之中的作用,试油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与创新,由于射孔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深穿投射孔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七十多枪九十枪一百多枪到1md3弹射孔工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有,射孔混凝土靶测试的结果显示为平均856mm,平均的孔径12.4mm,这些已经是我国国内在目前为止穿透深度达到了最深的射孔工艺技术了,相比较普通的传统射孔工艺来说,这种工艺技术强度平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前后,这些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这些成果的产生,再比如稠油根本不能从底层中流入油井底,即使能够流到油井地下,也没有办法产生举升的情况,这些麻烦的情况,在以前依靠传统的试油工艺技术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也就不能获取地质资料了,这样的情况如是不能解决的话 ,那么我们不能搞清楚油井的产量产能,液性资料,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发明了一些新的方法,对上述的这种状况不再束手无策。那就是蒸汽吞吐试油工艺技术,蒸汽吞吐试油技术工艺主要特点是油井油层套管必须是预应力固井,并且固井水泥为特有专用的热井水泥,第二个特点,油层厚度应该大于十米,第三个特点注蒸汽使用专用高压大排亮蒸汽锅炉,并且井下管柱经常用的是隔热管,第四个特点是根据地层地下油层情况注气,闷井后自喷求产或者是泵抽求产及测试。这些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结果,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
三、试油技术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试油工艺技术也促使着科技的发展。打比方说,对于一些出沙井来说,油井出沙使得地层沙一起随着流动体流入到了井里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沉淀与井里面的某一个部分,或者干脆被一起抽出,逮到了地面上来,出较少的情况下,地层沙沉入井底之后填埋口袋,这样就不能一次性的完成整个的一套试油工艺技术流程;甚至在出较严重的情况下油井根本就没有办法正常的测试,这些问题的根本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层沙胶结比较疏松,导致地层较的容易剥落下来,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外部的原因,比如说生产压差比较的过大,或者说建立生产压差过度的快些等等,但是我们就那前一种主观的原因来说,这样的问题我们采用的试油工艺就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皆是因为试油工艺的问题,试油工艺的落后,导致试油的时候发生问题,而不能够解决,那么我们就必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了科技的发展,下面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刚才的那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出沙井的试油管柱的完成深度我们必须保证在油层以上,而且生产的压差不要过大,我们要采用一些抽吸求产的方法来加以定时和定深,而不是采用汽化水,或者是地层测试大负压值的方法等,再就是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先防沙后试油的办法,对出较严重的一些油井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期我们防沙才试油,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了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就是促进了我们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四、试油技术在高温高压方面的发展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些高温高压的油井的测试工作,我们都面临这很大的危险,因为高温高压的井里面天然气的密度比较的小,,可以进行压缩膨胀等,这就造成了容易爆炸容易发生井喷等事故的发生,这些都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情况,针对这样的难题,我们发明了高温高压油井的试油测试方法,这些解决了那些危险,甚至可以说杜绝了严重事故的发生,高压地面控制装置,这种装置重要有高压控制头,投杆器,活动管汇还有就是钻台管汇等功能部分组成的,耐压高达68.94MPA.这些装置是由哈利公司生产的,遥控安全阀的出现,对于试油测试来说,有了很大的改善,对于高压油气井来说,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远程的遥控,并且采用气开关阀门,该阀门会一直处于关闭的状态,然而一旦施加了一定的气压之后就会立刻的打开,我们持续的保持固定的外压,阀门就会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释放掉外压,阀门就会立刻关闭。这个装置就是试油工艺技术的发展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只是因为有了种种的问题,才促使科技的不断的创新,与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档案管理;缩微影像技术;数字影像技术
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无论是在档案的收集、处理、加工上,还是在档案信息的保存、传输上,电子档案都具有传统档案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快捷、方便,易于查找,便于修改等。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档案的建设更多的运用了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如缩微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区别,使得档案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本文以微缩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为例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缩微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区别及融合
缩微影像技术是将原始文件经过编排和整理之后,使用光线照射,在光学摄影的原理下,在感光胶片经过曝光而形成潜影,再利用显影加工使潜影转变为清晰的原件影像,将这些原件进行缩微图像拷贝制成缩微品,最后利用显示、检索、复印还原等手段对缩微品进行妥善管理的技术方法。由于缩微影像技术是将原始信息原封不动地用影像的方式保存在胶片上,所以它属于模拟信息技术,缩微影像的模拟特性可以使缩微品保持原件的本来面貌,反映的信息真实可靠,且不易篡改。与传统的纸质介质存储方式相比,缩微胶片比纸质介质节省空间,而且缩微胶片具有保真性能好的优点。因此,缩微影像的法律效力很强,甚至可以和原件的法律效力相同。
数字影像技术与缩微影像不同,它是将原始的影像信息使用信息化技术在一定的精度下进行数字化,并将数字后的信息输入计算机等存储设备存储起来。数字影像技术获取文件的方式有两种方式,对于自然景物,通常采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获取,对于一些印刷品,如照片、美术品、文稿等,通常采用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取。获取的原始文件输入计算机后,使用一些软件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形成数字化文件,并将之存储在光盘、磁盘和硬盘之中。光盘存储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门很有发展前景的即时存储和利用技术。数字化影像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第一是有利于实现档案的“数字化”保存,数字化保存节约存储空间,存储量非常巨大。第二是有利于档案文件的资源共享,数字化的文件很容易进行上传和下载;第三,数字化的文件更容易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或者局域网,能够实现网上阅读和浏览。
对比缩微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各自的特点,它们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缩微技术是一项很好的存储技术,但缩微品保存条件较为苛刻,对库房环境温、湿度要求严格;缩微影像技术拍摄及复制工艺过程较为复杂,专业性很强,需要培训专业工作人员;检索利用不快捷。数字技术最大的缺点是难以长期保存,数字信息的读写对软件设备的依赖性太大,尤其是很容易修改,安全性不强,法律效力小。
二、缩微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结合运用是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缩微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它的历史较数字影像技术要长。目前,缩微影像技术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世界上许多国家用它管理资料、档案、图书情报,它也为抢救我国图书、档案界重要档案、珍贵档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应该说,在20世纪70、80年代,缩微影像技术是档案管理中的主导技术。而到了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数字影像技术开始兴起,而逐步取代缩微影像技术之势。90年代末期,随着数转模和模转数复合技术的问世,使缩微技术和数字技术二者优势互补,相互转化,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迅速向高水平迈进。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档案部门大多采取两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缩微技术解决大型图纸等的存储、珍贵档案、法律效力、保存期限、标准化等方面的问题;采用光盘存储及数据交换技术,解决其阅读、利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目前国际上高水平的档案图书管理中,也是采用多种技术收集、保存、利用档案;档案部门在其它新兴技术形成规模时,仍然坚持应用缩微技术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懂得缩微技术的重要,缩微资料在他们的馆藏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形成了独立的系统。可见,缩微影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技术结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两种技术的结合运用,形成了适应现代潮流的新型档案馆,它将二者在档案保存与利用中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在档案标准化整理、存储、开发利用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档案的价值,为两种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一个灵活方便的平台。
综上所述,对于档案行业而言,新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变迁:纸张自发明以来就被用作文献永久保存的载体;近明的缩微技术,使缩微胶片又成为存储和永久保存档案的优良载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采用,一些老技术便在与新技术的结合中不断获得发展。缩微方式和数字化方式“双套制”并存,不是选择某种手段管理档案的问题,而是由于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不同特点,决定了它们对于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方式侧重点不同,只有二者融合才能使其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满足各类文献的需求。因此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缩微影像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的结合势在必行!档案管理工作应采用与时代相融合的各种技术手段,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走整合影像和复合技术的道路,这才是一条最有特色的档案现代化管理之路。这样,才能使档案馆的条件和面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充分发挥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载体作用,为把档案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目标落到实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随着生命科学和化学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微生物的线性结构来判定微生物的种类,是一种较为高端前沿的微生物检验技术,有着分析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好、精度高等优点,缺点就是对实验设备及操作要求较高,方法较为复杂。在微生物检验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核酸杂交法、质粒DNA图谱分型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染色体DNA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等等,本文仅选择核酸杂交法作为研究对象,力求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核酸杂交法是在基因探针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探针技术原理是基于基因的最小分子DNA或RNA结构中碱基的特异性配对,采用相应细菌的已知DNA序列进行同位素标记,加入到经过解旋的待测定DNA样品中,根据最终得到的双链DNA数量确定菌种数量及种类。对于具有DNA的细菌而言,其遗传物质为DNA,对于只存在RNA的细菌,其遗传物质为RNA,因此微生物检测的基因探针又分为DNA或者RNA探针。核酸杂交法很好的解决了微生物检测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问题,但是探针的制备复杂,影响其实际应用。
2快速酶触反应及代谢产物的检测技术
可以根据这些酶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底物和指示剂,将其放置于培养基中培养,观察颜色的变化,从而判断出细菌的总数以及细菌的种类,可用于微生物细菌计数以及微生物种属的快速确定。
3仪器分析监测法
仪器分析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mini-VIDAS法、Vietk-AMS法等,其中mini-VIDAS法与Vietk-AMS法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以较为常用的气相色谱分析法为研究对象。在微生物检验中,气象色谱法是利用微生物在气象色谱仪上得到的色谱图来分析微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由于是先分离后检测的特定方法,因此比较适用于多组分样品的检验,如微生物种类较多的场合。其工作原理是是将微生物细胞经过水解、甲醇分解、提取以及硅烷化、甲基化等衍生化处理后,使之分离尽可能多的化学组分供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得到色谱图,该色谱图中的大部分峰均是各种微生物的共性峰,因此这部分峰不在研究范围内,而每种微生物除了产生共性峰外,还会出现少量的特征峰,并且所有微生物的特征峰均出现在一张色谱图上,这些特征峰可用来坚定微生物的种类,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的特点,常用作细菌、霉菌以及酵母菌等的检验。
4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学科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因此作为食品安全与疾病防治基础工作的微生物检验技术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计在未来的工作中,微生物检验技术将与各领域的前沿技术间的结合更加紧密,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化学技术、原子物理技术等,并形成多学科为支撑体系的新的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第一,高检验效率;第二,检验快速;第三,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第四,高度自动化等。
5结语
【关键词】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精密加工技术
1、前言
在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主要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并且针对自动操纵以及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从而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最终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的高科技含量得到了提高。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在市场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技术对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得机械制造业能够很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要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使得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技术不断提高,从而有利于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2、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
2.1具有关联性
从制造技术的角度来说,制造过程中不仅具有先进性,而且还会涉及到产品的调研以及开发等相关内容。由于在产品的调研、开发、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以及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这些环节中如果出现了一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整个技术的效益。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技术的效益,就要合理的把握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关联性。
2.2具有系统性
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说,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与现代先进科技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产品设计、制造、生产以及销售等方面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自动化以及现代系统管理技术等。
2.3具有全球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技术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能够提升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3、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以及精密加工技术
3.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
目前,现代机械制造工艺所涉及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焊、车等。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气体保护焊、电阻焊、埋弧焊、螺柱焊以及搅拌摩擦焊。
3.1.1分析现代机械制造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气体保护焊主要是指将电弧作为热源的一种焊接工艺。气体保护焊接工艺的主要能够主要是将气体作为保护介质。然而气体保护焊接工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指在焊接的过程中,在你电弧四周会形成一层保护层,并且这层保护层能够将电弧以及熔池与空气分开,这样能够减少有害气体对焊接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要将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从而能够促进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1.2分析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高质量焊接、高程度的机械化、高生产效率、没有有害气体等优点。现代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的优点使得其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航空航天以及家电等。然而先打机械制造电阻焊焊接工艺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高设备成本、高难度的维修等缺点。
3.1.3分析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机工艺主要分为自动焊接和半自动焊接两种方式。选用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的时候,应该特备注重焊剂的选择,尤其是特别注重焊剂的碱度,从而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埋弧焊焊接工艺能够满足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相关规定。
3.1.4分析现代机械制造螺柱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螺柱焊焊接工艺主要分为储能式以及拉弧式这两种方式。储能式在焊接的时候熔深比较小,并且在薄板的焊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拉弧式主要应用在重工业之中。储能式以及拉弧式中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并且采用这两种焊接方式可以防止出现漏气以及漏水的现象,所以这种焊接工艺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
3.1.5分析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
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在英国,并且在铁路、飞机、车辆以及船舶制造业中开始广泛应用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该焊接工艺在进行焊接铝合金的时候,一个焊接搅拌头能够焊800米,并且焊接的温度是比较低的。
3.2精密加工技术
精密加工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精密切削技术、超精密研磨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精密加工技术在不断发展,最终能够提高现代机械制造业的精度。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在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过程中,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得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科技含量较高,最终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能够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现代机械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转变自身的发展目标,使得现代机械制造业拥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惠贤,田小英.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科技风,2012,15(4):267-268.
[2]谈毅.浅谈现代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J].科技风,2011,24(14):70-71.
总结是一门大学问。总结写的好,短处变长处,总结写不好,优点也会变成缺点。套用一句广告词,工作干的好,不如总结写的好。
单位领导的述职报告会在富丽堂皇的报告厅举行。领导历数了自己一年来的业绩,把单位的形势概括为八个字:“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当然最后,领导也忘不了谈谈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缺点之一:有时候为了工作,对下属要求过为严格,工作方法不够和风细雨;缺点之二:整天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新技术的学习;缺点之三:一年来为大局操劳太多,在某些具体事务上没有事必亲躬……”我在下面听着,心里嘀咕:咳!这哪里是什么缺点?分明都是优点和长处嘛。严格要求下属说明领导雷厉风行,没掌握网络技术,说明领导上班时间没有QQ,没有事必亲躬正是运筹帷幄的体现......这样的领导,连缺点都这么闪光,我等群众怎能不"一百个满意、一千个放心"呢? 普通员工的年终总结,篇幅没有领导的长,成绩没有领导的多,缺点也没有领导的有创意。但是在格式上却跟领导的述职报告没什么两样。先谈思想认识,再谈工作成绩,最后说说缺点和不足。百分之八十的总结都是这样写的:“本人思想认识端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工作中取得了以下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只注意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为领导分忧不够,对同事帮助不足。”看到这样的总结报告,领导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有大笔一挥,在总结上批示:“望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员工的思想究竟端正不端正?靠现在的科学手段,还测试不出来,只能听任他自己说吧。日常工作大家倒是有目共睹,但一个事实,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一个人业务能力差,别人一个小时能干完的活,他吭哧吭哧一天还干不完,实际上是“效率低下”,但也可以总结成“勤勤恳恳”。所谓“经常加班加点”,往往是两种情况造成的:上级管理无方,布置给下属的工作太重;下属自己太笨或太懒,该在上班时间完成的工作没有完成。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都不是什么成绩和优点。至于是不是“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停发他的年终奖试试便知。至于辅佐上级、帮助同事,那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不越俎代庖是对的,这算是什么缺点啊!
年终总结类文体,反映出汉语的多面性和欺骗性,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被这样的文体蒙骗了许多年。
【关键词】超声新技术;妇产科;医疗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上升,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型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大力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中的广泛应用,给广大女性患者的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从医学解剖学角度来看,女性生殖器官大都为软组织,常规的医学检查无法确切地对女性进行妇科诊断治疗。而超声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对女性疾病检查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为产科中胎儿的生长状况,以及具体的发育情况提供可靠的检查结果。本文对超声新技术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研究。
1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的发展
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妇产科最初的检查途径为单纯的腹壁超声检查。超声新技术在不断发展,超声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改变。现如今超声技术的主要改善和发展,归结于晶片制作工艺水平的提升,以及超声探头的改善,诸如经宫腔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腹腔镜超声检查等等。使用超声检查前,患者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便于提高妇科检查的准确性,为医师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妇科检查前,必须要使膀胱处于一定充盈的状况下,需要检查患者适度饮水,为检查做好准备。对于阴道超声检查,则需要患者将膀胱中的尿液排出,确保膀胱处于“空置”状态下。采用超声直肠检查时,要求患者必须要排空大便。在做阴超检查时,可以不用做较为特殊的检查前准备。但是,阴道超声检查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一些处女膜完整的女性,以及有严重的阴道炎、处于月经期间、阴道畸形和老年性阴道萎缩的患者,禁止此项检查[1]。对于一些盆腔肿块大于10cm的患者来说,使用TVS进行检查并不能够对盆腔内部的肿块进行完全显示,因此,必须要采用经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来获得更多准确的诊断信息,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经直肠超声技术主要是用于一些老年性阴道萎缩,阴道畸形以及一些未婚的女性。
2三维超声在妇产科临床疾病诊断中应用产生的影响
2.1三维超声的基本概念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最早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三维超声成像技术逐渐被应用在超声诊断的临床治疗中。在最早的发展中,三维超声成像仅仅只是在显示屏幕上呈现出三个不同的平面图像,称作C型超声。这种三种不同的平面图像,主要分别表示脏器的纵切面,横切面,以及冠状切面这三种,分别被称为A平面,B平面,C平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当下的医疗机构当中,临床中的实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除了上述提到的功能之外,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对器官的任何超声切面图进行重建[2]。
2.2三维超声的优点
三维超声在临床医疗当中的使用有着较强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的存在,才促进了医疗水平的进步。主要存在的优点有以下几种。2.2.1超声扫查的标准化在三维超声的实际应用下,可以对人体内的某一部分脏器进行扫描,在三维技术的应用下获得气管的立体超声图像数据库。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代替人为的医疗检查和操控,使超声检查的方式更加简化。2.2.2三维立体超声图像数据库在三维立体超声图像数据库的应用下,可以有效地使用超声展开远程会诊,以及对相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讲解[3]。2.2.3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三维超声技术的使用,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获得超声图像的切面,使医疗人员对人体器官的整体结构以及性能和健康有更加熟悉的了解。三维超声技术建立在二维超声技术的基础上,除了以上的优点之外,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三维超声技术的图像质量,也受到二维超声的限制,医疗科学技术的提升将会促进该技术的有效发展,在未来还有着较好的发展空间。
2.3三维超声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影响
三维超声技术出现之前,并没有可靠的方式来测定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容积。在三维超声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更好地对一些妇科疾病进行准确检测,诸如,三维超声技术可以测定容积,对子宫内膜癌的容积大小进行准确地测量,测量结果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指标,为医疗人员对子宫内膜癌的相关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4]。子宫内膜的容积大于13mL,以此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条件。以子宫内膜的厚度来当做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标准,往往不如以上的方式来的更加准确。三维超声与实时三维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这种技术可以对胎儿面部使用三维超声进行显示,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补充二维超声检查空间关系不强的缺点,还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使超声的观察范围更加广泛。一般来说,三维超声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还对胎儿是否畸形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在进行高危妊娠检查的时候,胎儿的面部出现异常是诊断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胎儿面部出现先天性异常时,大都是染色体异常所导致。在一些产妇产前对胎儿进行检查中,三维超声可以提高对胎儿的多方位检查效率,并且这种方式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获得了较好的检查效果[5]。
3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中的应用发展
现如今,介入性超声在我国妇产科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作为现代超声新技术在医学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性超声在妇产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介入性超声在超声的监视下,可以对各种抽吸、注药、穿刺活检、羊膜腔穿刺以及经阴道宫腔手术等进行有效的操作。近年来,“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归结于超声检测卵泡和超声引导下穿刺卵泡取卵这两种方式的结合,给人类在医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取羊水已经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效果,超声引导下盆腔肿块穿刺,除了可以给人们的疾病带来准确的诊断依据,同时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等。介入性超声可以结合以上这几种方式,对产科的胎儿作宫内介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比如从脐血穿刺输血或者取胎血,对胎儿的脑积水、肾积水等作羊膜腔内引流,还可以对胎儿的皮肤和一些器官进行活检,便于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计算机和互联网也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互联网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大,对于我国工业的发展也提供了重大的帮助,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能够使得计算机与其终端以及各个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更快更高效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反而言之,数据交换技术也大大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向前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求。
1计算机网络定义与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原理概述
通俗来讲,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其实就是一种拓扑结构,指的是将多台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电路实现相互连接。具体分为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四部分。计算机网络要求在具体的网络操作系统环境下,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和通信协议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共享以及数据的传输。资源共享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多台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当然这种多台计算机共同合作的前提基础必须是数据交换技术。
2数据通信交换关键技术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也促进了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其实就是网络中各台计算机之间或者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所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其中较为简单的数据通信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及计算机网络设备之间链路上的通信,这种通信方式是不存在节点的,较为简单,但是不适用于全球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的信息传递,需要在宿站点间设置多个节点,防止网络链路中出现故障或出现被破坏的状况,保障通信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体来说,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其实就是经过某种交换方式,将源站点发出的信息,通过多个节点或者是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做用过,顺利达到目标站点的方法。
2.1电路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在源站点和目的站点之间建立一定的电路连接,在此期间不允许其他计算机设备共享该网络,直至通信结束。如果想要进行电路交换需要三个步骤:(1)建立链路,运用呼叫找寻空闲的物理线路,进而建立链路。(2)数据传输,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在传输过程中不得有其他站点的介入,只能由发送方和接收方共同独占链路。(3)拆除链路,在数据传输工作完成以后,根据发送方或者接收方发出的拆除线路的申请,逐点拆除链路。电路交换技术优点是可以专线专享,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缺点是通信的时间长,信道的效率较低。
2.2报文交换技术
报文指的是站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块,没有长度限制,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报文交换技术就是将数据信息封装成报文的一种形式,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报文中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即控制信息和目的的具体地址,接下来进行数据交换工作主要是通过存储或转发的方式。报文交换方式的优点是它的信道利用率较高,承载的数据量较大,能将同一个报文传输到不同个目的地。
2.3光交换技术
光交换技术在当前阶段主要有四种组成形式。其一是波分光交换技术。此类交换技术是以高速、超大传输容量的波分复用技术作为基础。波分光交换技术主要是利用波长选择或者是波长变换的方式来进行光交换,利用n条输入、输出光纤和n个波长的载波信号,借助波分复用技术,达到交换n路光纤的n个波长信号的目的。其二是时分光交换技术,此种交换技术通过时隙互换的原理进行时分光交换,简单来说就是互换时分复用帧之中各个时隙信号的位置。其三是空分光交换技术,它以光开关技术为基础,以光开关信号为核心。其四是波分、时分、空分光交换的任意组合形式,选取以上三种或者任意两种技术相结合使用,实现交换数据通信。
2.4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与上文所提到的报文交换技术相类似,分组交换技术的别称是包交换。分组交换的原理是将分组头依次加到各个数据包前,使其作为地址标志,然后分组交换机会依据刚刚添加的地址标志将其转发到最终地址。分组交换技术优缺点并存,优点是交换速度快,传输的精度高,具有报文交换和线路交换的共同优点,缺点就是以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实现比较困难,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
2.5帧中继继协交换
帧中继协议是一种能够在单一的物理传输线路上提供多种虚电路的技术,其中虚线路会用DLCI进行标识。虚电路会根据要求将用户数据按照既定顺序发送至目的地。帧中继继协交换网络存储的空间较大,传输效率高。
3结语
互联网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光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交换技术有了更便利的发展条件。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数据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网络服务水准,不断提升网络数据通信技术,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网络安全,做到让每位网络用户安心使用网络,便利人们的衣食住行。
参考文献
[1]裴清福.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下的数据通信系统实现路径[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07):193-194.
[2]朱海水.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04):41+50.
[3]王书林.浅析计算机网络数字数据通信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6(04):1-2.
[4]马遥.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系统构建探析[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31.
[5]徐嘉.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通讯世界,2015(13):4-5.
[6]秦昌潜.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20.
[7]胡金霞.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探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2):27-28.
[8]周秀丽.浅谈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7):38.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项指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在2010年,我国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世界总量的8%,但是我国能源消耗约占世界的17%。通过分析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我们发现我国这项指标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因此我们仍需要制定合理的措施来实现节能。在2010年,我国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我国SO2排放总量为3.194×107t,我国的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达到2.131×107t。就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我国的这项指标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污染物将继续持续增长,由此可见,我国还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节能减排。
2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对燃煤烟尘的SO2排放量进行控制,国内外研究学者开发了多种烟气脱硫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脱硫技术,并且对最新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2]。
2.1湿法脱硫工艺湿法烟气脱硫的原理是:采用合适的吸收剂对二氧化硫烟气进行洗涤,从而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液体吸收剂主要包括水和碱性溶液等。该方法的优点为:其具有较高的效率、设备占地面积较小和投资比较少等特点;其缺点是:脱硫过程中容易产生废水,且废水不易处理,因此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2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半干法的原理是:烟气通过在气、固、液三相中进行相应的物理与化学反应来实现脱硫,而且可以利用烟气反应时产生的显热对吸收液中的水份进行蒸发,从而使最终产物变为干粉状。该方法的优点为:其工艺设备比较简单,且生成物为干粉态钙硫酸盐,因此生产物容易处理,对设备的腐蚀较小,而且耗水较少;其缺点为:设备的自动化要求较高,对于吸收剂的用量控制很难,而且吸收效率较低。
2.3最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外已经陆续开发了一些新型的脱硫技术,主要是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发的新型脱硫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很多还是还处于试验阶段,研究人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工业应用验证才能推广。例如,美国开发的NOXSO技术,该工艺利用浸渍碳酸钠的α2Al2O3进行脱硫,该方法暂时处于工业示范阶段;德国开发的DESONOX/REDOX工艺,该工艺利用氨气进行脱硫,该方法暂时处于工业中试阶段。
3烟气脱硫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减少烟尘中SO2的排放量,而减排是指减少废气的排放,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减排方面具有十分重用的作用;由于燃料的进行充分燃烧条件之一是燃烧环境中需要适量的空气。因此,我们通过烟气脱硫技术,减少烟尘中的SO2的排放量,这样能够保证空气能够顺利与燃料进行接触,从而保证燃料燃烧过程中具有充足的空气,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烟气脱硫技术在节能方面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