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独特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独特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第2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XJC630003);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模式研究”(14ZDB014);湖南省生态旅游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4JDZB011);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基地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项目(2016ZX00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南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调查与绩效评估”(201610531003);吉首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生项目(16SKY014);吉首大学自然与文化遗产基地项目(16JDZB07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一、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湘西历史文化悠久,地处武陵山片区,湘西地区拥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居多;由于湘西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以及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在湘西逐渐形成了以苗族饮食为代表的饮食民俗、以吊脚楼为代表的建筑民俗等具有自己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下,湘西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树立和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方面具有足够并独特的资源优势。

(二)落后的旅游产品开发水平给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带来挑战。近年来,随着湘西地区交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湘西在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旅游产品的总体开发方面的水平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地区来说仍然较低,还有待提高。例如,由张家界所打造的民俗旅游产品《天门狐仙》为张家界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对比湘西打造的《烟雨凤凰》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则更加佐证这一点。湘西人民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在经济层面上,已取得了一定程度相对可观的收益,但由于过度追求商品利益化,使得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正在逐渐减少,同时面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的其他问题,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遭遇挑战。

二、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经营理念商业化日趋严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珍贵且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应最大限度地保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性,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开发。然而,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湘西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体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逐渐地忽略了地域特色文化。例如,湘西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直接的旅游经济效益,无视文化生态环境,采取过度开发,比如说在凤凰虹桥下的沿河街道旁,餐馆酒吧林立,油烟不断;王村浦市古镇为旅游而兴建的仿古吊脚楼等;这些旅游地区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特有的古朴民风,反而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这些过度商业化开发经营理念使得对湘西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伤害扩大化。同时,在过度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的支配和引导驱使下,不仅造成了民俗文化资源的滥用,还破坏了民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传统特色民俗文化逐渐消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路途迷茫。

(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质量逐渐降低。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经过发展利用以后,产品单一化、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设计和开发水平逐渐降低。目前,就湘西州各地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纷纷打造神秘湘西、烟雨凤凰等实景演出来看,在观赏全国区域内其他景点时几乎都能看到与这些演出节目内容十分相似的;再比如说下火海、上刀梯等这些具有观赏性、吸引力、刺激性的节目,湘西地区其他大大小小的苗寨榷加行⌒偷拿褡甯栉璞硌莸龋这些民俗产品表演节目在表演形式上类同,而且大多数节目平庸粗略,却在反复进行表演,逐渐的游客会产生视觉疲劳,会降低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以及游客的重游率。同时,湘西区域内各景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去提高所谓的旅游吸引力时,不注重进行市场调研,缺乏认真思考研究,从形式上或者内容上跟风地去照搬一些其他地区的具有地区自身特色的民俗活动,使得呈现在游客面前的民俗表演和旅游文化产品失去了当地特色,最终各景区和旅游企业之间为获取稳定的客源市场,只能靠打价格战进行残酷的竞争。

(三)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不够。品牌是民俗文化旅游的灵魂和生命。近年来,湘西区域对旅游品牌的树立和塑造逐渐增强,但从整体上看,民俗文化品牌意识仍然较弱。比如,在研究和开发湘西地区建筑、服饰、饮食、节庆等文化过程中,没有挖掘出不同于其他民族或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现有的民俗文化产品大都与其他地区的雷同,没有走一条“适合自身民俗文化产品发展的道路”。同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主体在发展过程中,在塑造和树立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方面力度不够,而且在开发相应的吃、住、行、娱、购、游等旅游产品的时候没能形成完整的品牌产业链。而对于湘西地区已树立起来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而言,由于缺乏对区域内的整体规划和安排,使得品牌在区域外的影响力没能扩大甚至有缩小的趋势。

(四)法律法规不完善、合作发展不和谐。在近十年来湘西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湘西自治州早已开始用“一山(张家界)、一水(猛洞河)、一村(王村古镇)、一寨(德夯苗寨)、一城(凤凰古城)”的框架来指导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一体化营销方式,小范围的协调发展湘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框架模式在某些局部的、小区域范围内已经不适用于湘西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在湘西地区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之间的行为在某些范围内没有受到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会使得经济发展不合理化。而地方政府作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开发的主导者,由于自身管理职能的不到位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使得各方面无法协调发展,以至于影响了湘西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和规模的发展,无法形成共赢的理想局面。

三、湘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一)坚持民俗文化开发独特性原则。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展现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指坚持民俗文化开发独特性原则、发挥体现湘西特色民俗文化、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对于游客而言,游客旅游的动机之一就是对异质文化感兴趣。因此,湘西地区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从自身实际出发,再结合或融入自身独特的人文和特色优势,不跟风、不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根据时展潮流与趋势,在保护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民俗精髓,丰富自身的旅游产品,开发出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

(二)注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创新开发。在如今迅速发展的品牌经济时代,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先机,夺得市场份额,需要我们树立品牌的新理念、运用创新的思维、办法、机制,从高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打造出具有自身魅力的旅游业品牌。因此,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首先要以湘西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逐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从人文建筑、民族服饰、民间习俗、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址等方面出发,加快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品牌的创新开发。而面对目前国内旅游产品逐渐单一化、同质化程度逐渐严重的现象,湘西相关部门要有独特的眼光,运用相关理论,开发出国内没有的旅游产品。同时,面对现有的民俗文化产品,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聘请相关专家和创新性人才进行考察、调研,然后根据相应的方案进行开发;面对国内外其他景区的相关先进经验,我们可以融合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并有选择地模仿,发展湘西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加强与地区间各部门的联系和合作。近年来,网上时常曝出部分旅游景区多次抬高门票价格等现象的新闻,很多地区都出现了门票价格不合理现象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文化产品品牌的树立和塑造。在发展文化旅游市场的过程中,旅游景区应当加强与当地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遵纪守法,既方便自身的经营,同时可以扩大在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地区政府及其他部门应当加强对于当地旅游业的监督管理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而湘西应当从自身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章制度,以保证湘西地区的旅游景^顺利发展。

(四)加大旅游业中的科技投入,开发独特创新资源。我们在拥有丰富传统资源的同时,可以不受本地传统旅游文化的禁锢,在原有资源形式上进行科技或者形式创新,开发一些独具匠心的、有魅力的旅游资源。在保持湘西特色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开发过程中科技比例的投入,可以吸引游客目光,扩大旅游客源,从而发展出具有湘西特色和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大悟.论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J].旅游科学,1999.1.

[2]毛勇.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与开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2.

[3]侯瑞芬.浅谈旅游目的地体验式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苏洁,李军.深度体验视角下张家界旅游价值探析[J].江淮论坛,2016.3.

第3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景观可视化渔村威海

土地是有生命的,村落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淀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同时在千百年的演化中构筑了各种人居聚落的安全模式,它是大地景观生命的元素和节点。①

任何一个村落在营造自身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延续原有的文脉,在村落原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使村落形象独具特色。伴随着我国滨海渔业转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胶东海岸村落的景观设计反映出了某些不足,表现为:第一,缺少将传统民俗文化应用于村落景观设计的科学方法,尤其对村落传统民俗文化的调研没有吸收民众的观点和意见;第二,历史人文景观的破坏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有历史价值的传统生产生活场景被破坏;第三,村落景观资源过度开发带来了生态破坏问题;第四,在一些同源文化区域,村落景观建设相互模仿,加剧了“千村一面”的现象。

本文以威海山东村传统民俗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山东村独特的村落景观,研究民俗景观与地域民俗文化之间的渊源,阐述如何在传统民俗文化中保留、延续和发展胶东民俗景观文化并实现景观的可视化表达。

一、民俗文化在村落景观设计中可视化表达的理论与方法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②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其艺术形态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食俗文化和民间节庆等,多为今天我们所说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各类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财富,并成为提升地区形象、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视化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方文化的依存性

民俗文化是一种产业,也是一种动态的旅游要素,独特的文化性是民俗景观永久的生命力。研究中涉及到地方感的概念。对于居民来说地方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在提供所有的人类生活背景的同时,给予个人或集体以安全感和身份感。③

2.民众广泛的认知性

民俗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生产、生活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与内涵的文化特征,使民众对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此外,旅游产业的开发使旅游者也感受到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3.文化营造与传播性

现代民俗活动兼具吸引当地民众、外地游客参与的双重特性,民俗景观所依托的独特文化是吸引游客的法宝,同时又是向游客传播当地文化、展示当地文化蕴涵与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民俗文化在村落民俗景观设计中可视化的表达方法

在现代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根据特定地方文化的特点,结合现今村落的具体环境,灵活地采用以下不同的表达方式,达到延续地方文脉的目的。

1.景观再现

历史久远的村落空间,经过长期的时代交替与演变,多数已被历史所湮没。结合现代村落的功能,通过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能体现特定风貌景观的空间节点进行选择性恢复,创造出既能体现历史文脉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景观空间环境。

(1)原貌的片断再现

基于历史环境原址上的景观再现一般采用局部复原的方法来表现地段历史的文化氛围,虽然这种历史景观可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但此类景观的形成能产生出拥有历史意整理味的空间,人们从文化的回味中领略到村落的沧桑美感。

(2)意象的环境再现

某些村落历史空间是结合独特的自然环境共同产生的,形成了具有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环境景观。出于突出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考虑,可以选择在异地恢复,以再现历史景观的意象。此类景观设计注重的是历史场景“神”的再现,为人们挽留住颇具特色的村落印象。

2.景观重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多往昔的村落空间不再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对待这些空间,应该通过设计将有价值的景观保留下来,让历史环境的某些物质要素能够得以有效的利用。

村落中的古建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这些建筑进行功能改造利用,也是一种景观重塑。保持其外观形象特征,经过结构改造来调整内部空间,以适应现代功能的要求,赋予古建筑以新的生命力。

3.景观标识解读

历史久远的村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沉积,其中部分历史空间残存的遗迹经考古发现和挖掘已重见天日。为了体现其特殊的文化价值,可以结合村落标识设计的方式来展示传达。

(1)遗迹自身展示性的标识

通过发掘重新显露出来的村落历史遗迹通常是原空间景观的局部,其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任何现代景观所不能替代的。可以为其开辟出一定的空间领域,满足观赏展示的要求,将其自身作为景观的主要题材,有利于做出最直观、最准确的诠释。

(2)景观纪念物揭示性的标识

如果不具备进行实物遗存展示的条件,同时又在具有特殊历史文化意义的地点上,可以根据史料文献记载,以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形式形成纪念性的景观,来对村落历史文化信息进行地点性标识,形成村落历史文化的纪念性标志。

二、胶东民俗文化在海岸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一)研究区域简介

山东村位于威海市环翠区东北面十五华里,隶属于孙家疃镇,依山傍海,特有的“妈祖文化”与“渔文化”的水融,形成了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海洋渔村。首先,村落特有的山地岩石、海水、沙滩、河流以及丰富的植被群落,这些自然要素决定了威海渔村建筑的自然群落格局,加上因捕鱼生活而逐渐形成的民俗文化的穿插,使村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④其次,村落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以广场为中心,以点、线、面的组合形态为骨架的空间结构和场所精神。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渔民们打鱼、祭祀、表演、晾晒和补网等活动所形成的有次序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学术意义上的广场。特殊的场所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色彩,也塑造了胶东村落特殊的人文特质,这充分表现了海洋文化状态下生产与生活在景观空间上的交融。

本案提出海岸村落新休闲的概念,挖掘海洋与渔文化资源,使其达到渔业的产业转型,探索胶东滨海海岸村落新的休闲和新的生活。规划分为四个区(图1-图6):新渔港、渔文化展示、新渔市和渔民公园。

(二)威海山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民俗文化的可视化要素

本文在威海山东村村落文化调查中融合了地方文献调查⑤⑥和面访两种途径,归纳出村落文化与现代民俗景观设计相互转换的关系,如表1所示。

(三)分析研究威海山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民俗文化的表达

1.新渔港区

该区是体现渔港风情的核心地段,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竖向构筑物——灯塔形成的规则视觉港湾形象,深深打动了游客的心灵。灯塔作为景观序列的重要节点,不仅承担其固有功能,更演绎了渔民的生活场景,成为渔民各种节日以及海上活动的主要聚集带。港湾向临海面的海上鱼市带全线打开,提供了一个集休闲、娱乐、渔文化感受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新空间形式。新渔港为渔船提供了更大的停泊空间,同时发展成为可提供观光和了解水产养殖和加工过程的场景式表演场地,展示了渔业的完整故事,而这里的渔民每天都是“演员”。

创意来源:渔民把渔船看作自己的伙伴,是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早期的渔船都做成近似凸起的鱼眼造型,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点睛,等到黄道吉日,船主会敲锣打鼓放鞭炮,亲自为渔船点睛。新渔港把“渔文化”作为设计的灵魂,让每一个人了解渔民的故事、渔船的故事。

2.渔文化展示区

威海渔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材料之一便是石头,博物馆设计构思即来源于此,它承载着渔村发展的历史。整个渔村设计采用石头的元素和海岸线密切结合,建筑的具体形式融入渔村建筑另一种标志性材料——海草,结合现代设计手法,突出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性与艺术性。

渔民博物馆不是对乡土建筑的克隆,也不是单纯对传统民居形式的提取,而是在追寻村落“根”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抓住乡土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稳定元素,并注入新的设计构思。石头、海草是渔村建筑的主要材料,也是渔村建筑最本质的乡土文化,设计的根本就是处理好山、海、村落和渔民之间的关系。

3.新渔市区

该区的水产交易是海滨地段最具地方特色且最能体现渔民生产活动场景的场所,它形成可以动的景观序列,对知识探索型的游人具有吸引力。每天的水产交易发生在早上3点至9点,场地清洗干净后,即可变成一个宁静开阔的临海广场,是游人喜爱的开敞空间,既是海上直销区又可以作为一个多功能游憩空间。另外,新渔市为商业贸易提供了开发餐饮型服务的机会,提供了生产型空间和旅游购物、观海休闲度假的功能,体现渔市的新功能和新技术,为游客、商人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渔文化感受和商业活动为一体的新的生活方式。

4.渔民公园

渔民公园的开发是以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整理功能,既反映胶东地区渔村的景观特征,又反映当地民俗文化,打造了一个以新休闲理念为导向的渔业新村。从景观改造角度看,该区立足于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属于海岸生态边坡植被修复和保护区,以绿色生态植被确保稳定的边坡。从旅游角度看,旅游度假风景区是以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以渔文化为主要内涵,以风海奇观、地域民俗为特色,为渔民和游人提供一个可以放松的理想区域。

第4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陕北民俗文化概述

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处,文章主要指陕西的榆林和延安两个地区,这里的民情风俗富有特色。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源泉。陕北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陕北历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陕北人的思想和信念,是劳动人民参与的大众生活文化。陕北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生活习惯和民俗事务,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陕北地区在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和宗教民俗活动中,形成了陕北民俗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使陕北民俗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是羊肚子手巾当帽戴、窑洞建筑、腰鼓、唢呐、闹秧歌、唱道情、耍狮子、剪纸等中国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也成为陕北的形象符号,一说起这些,人们就马上想到了陕北,想到了陕北人的豪爽、淳朴、真实的性格。

二、陕北民俗文化在陕西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1.表现陕北民俗文化的陕西画家陕西画家以西安美术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为主。这些画家大多接受了美术学院的正规学习,具有很强的造型功底,对色彩的认识具有很高的水准。老一辈表现陕北题材的画家有已故的蔡亮,代表作品有《延安火炬》。此画展现了抗战胜利后,延安人民手举火把、敲锣打鼓、奔走相告、连夜庆贺的场景,成为时代的光辉记录。中老年油画家郭北平、张立宪、王胜利、贺丹等以画陕北人物、人文风情为主,如《天下黄河》《沸腾的黄土地》《黄河谣》《白喜》等,这些作品从不同方面描绘陕北人民的淳朴、善良、真实,以及陕北的人文历史、精神情怀。潘晓东、崔国强、乔正东、马建飞等主要以描绘陕北风景表现陕北的风土人情。他们用自己擅长的风景画和独特的色彩风格表现陕北的自然地理特色,作品中蕴藏着浓厚的西北乡土色彩。还有一些年轻油画家也在努力表现陕北民俗文化创作的题材。这些陕西画家弘扬了浑厚、深沉、质朴的西北文人精神,也坚持了本土地域特色,创作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作品。2.陕北自然风情在陕西油画创作中的表现陕北黄土高原由于特殊的地貌特点吸引了众多画家前来表现、描绘。在陕西画家中,有很多以陕北黄高原风情作为绘画表现形式的画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崔国强。崔国强是陕西风景油画届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生长在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孕育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厚重的艺术风格。他注重生活与写生,长时间去陕北写生,陕北的黄土在他眼里已不是普通的黄土,而是带上了浓浓的情感。在描绘陕北风景时,崔国强喜欢用扇形笔,一开始采用油流、分白等水彩画技法快速描绘重色,用笔痛快、简洁。他用色湿润朴实而又高雅,笔下的黄色调陕北风景拥有浓重的自然生命色彩。类似于同类色的搭配,黄中带紫、黄中带绿、黄中带白等,色彩细微的变化描绘得非常精彩,真正探求到黄土的色彩,让人回味无穷。崔国强的《山居图》《村雪》《暖冬》系列作品,画面中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坡,普通的陕北民居,灰褐色的黄土地,能使观者与画家产生共鸣,涌现出丝丝惆怅和暖暖的乡情,蕴含着诗意之美。马建飞来自宝塔山下、延河岸边,也是一位描绘陕北风景的画家。他在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后就一直生活在陕北,坚持对景写生,他的笔触灵动漂亮,用色上吸收印象派的技法,色彩沉稳、质朴。在得到靳之林思想上的引领和技法上的亲自传授后,马建飞的思想境界、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的作品《大河悠悠》《高原长河》《红土群恋》等,一股浓郁的陕北乡土气息迎面扑来。画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反映的陕北文化、黄河文化品质,显得富有感染力、充满历史感。他在有限的画幅上为人们带来了陕北黄土高原的美丽景象,展现给人们的是一颗富有理想追求的赤子之心和独特的人文艺术情怀,用油画歌颂养育自己的黄河与黄土高原。3.陕北人文风俗在陕西油画创作中的表现陕北的黄土高原积淀了千年古老的黄土文化,独特的高原地貌孕育了陕北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这些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成为画家创作中表现的对象。黄土画派画家张立宪一直关注着陕北的人文风俗,思考着怎样表现黄土文化所呈现出的特色。陕北腰鼓气势宏伟,既是陕北民间的艺术形式,也是民间文化的象征。张立宪的作品《沸腾的黄土地》就表达出对敲打腰鼓者的深情描绘。作品中使用了众多的民间元素,画面中呈现的腰鼓、白头巾、大红衣裳、羊皮背心,构成了显著的陕北地域特征。这些人文风俗充满了地域特征,也是民族的精神符号和力量。张立宪的作品《溯源》《春暖安塞》《兰花花》等也运用了这些民间元素,用这些民间元素的细节反映陕北民俗文化、反映时代的变迁。郭北平的作品《天下黄河》,描绘了陕北的天空与宽广的大地,背景是母亲河——黄河,陕北老农坐在陕北高原的黄土高坡上,头上的白羊肚毛巾是陕北农民最显著的标志。画面色彩凝重、笔触厚实,赞扬生命精神的博大。这幅作品是他深入生活后的感受,表现了他无法忘记身后这片土地对他的养育之情。王胜利的油画创作中也有很多表现陕北民俗题材的作品,如作品《米脂姑娘》《黄河谣》《红枣》等。他在画中对陕北的历史人文有着不可言喻的表现,画中的陕北姑娘、陕北老农都穿着陕北的民间传统服饰,画面周围背景也是陕北地域特色的红枣、黄河、枣树林等。他的内心时刻保持着民族文化意识的追求。王胜利不断深入艺术实践,不断尝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语言。潘晓东的作品《黄土高原》《陕北之春》,画面中橙黄的色调中,光和影相互交织,色彩显得是那么厚重、伟岸。陕北高原那片黄土,是他对生活真切的亲密接触,是艺术境界和人格情怀的呈现,折射出他探究西北黄土地华夏文明源泉的艺术之旅。作品不仅表现了陕北的地形地貌与自然风光,更展现了他对陕北自然风情的热爱。

三、陕西油画创作对陕北民俗文化的创新与探索

陕西画家用油画表现陕北民俗文化,体现了陕北人特有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体现了陕北地域文化的艺术美学特色,并形成具有浓厚陕北民俗特色的油画风格。陕西画家弘扬了陕北那种豪爽、热情、质朴、醇厚的人文情怀,继承并创新了油画的技法。在时代的变革中,他们吸纳了当代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画家描绘陕北民俗文化作品时,将陕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直接反映在艺术作品中,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我们要保护陕北民俗文化艺术并加以继承和创新,取其精华,发掘新的表现形式,不断融入新元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提出造型艺术的本土文化基因等重大学术命题,在理论上为建构中国美术自身的造型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雄厚的陕北民俗文化传统造就了陕西油画的辉煌,我们不仅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而且要体现时代气息,发挥创造力。陕西画家一直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这个问题对每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创作中加强表现手法的自由、多元,强调表现油画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融入民族生活,深入体验,才能更加完美地在创作中表现民俗文化与自己的情感。结语陕北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陕西画家长期发掘、不断创新的创作题材。陕西画家对绘画的执着,孜孜不倦的实践与探索,值得我们学习,用这种探索精神表现陕北民俗文化,表现独特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历史人文。鲜明的地域特色与陕北民俗文化相结合,使陕西的油画创作更加光彩夺目。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陕西油画创作怎样更好地表现陕北民俗文化,这个课题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我们既要讲究传承性,又要讲究时代性;既要与民俗文化相融合,又要发挥油画艺术本身的特质。继承传统艺术、融汇中西,才能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题材作品。我们要不断创新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创新中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总结研究,使陕西油画创作表现陕北民俗文化特色。我们可以通过吸收陕北民间艺术及其他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丰富油画艺术的表现方式,从而创造出陕西油画艺术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曹宏信.陕北民俗.陕西旅游出版社,2009.[2]段双印.陕北民俗的多元化特征.延安文学,2009(1).

[3]杨波.论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的关系.新西部(下半月),2007(6).

[4]郭榆生.陕西油画现状略论.西北美术,1996(1).

[5]吕胜中.试谈陕北民间美术.美术研究,1986(3).

第5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纵观历史长河,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有许多电影工作者从民俗事项等角度创作影视作品,并融入了许多剧作家的思想情感,形成风格各异的优秀影视作品。诸多优秀民俗文化也正是通过电影这种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视听效果的艺术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眼球,征服无数世界观众。我们常说,艺术是没有国界,且艺术是属于全世界的,没有种族、肤色之分。而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化载体以及娱乐方式,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信息交流与娱乐消遣的同时,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窗口之一。

一、影视与民俗文化概述

对于民俗文化的分类,学术界已普遍达成共识,认为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及社会民俗。民俗文化的三大部分在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渗透与再现多元化的民俗文化生活,如衣食住行等物质民俗;诞生、成年、婚姻、丧葬等社会民俗;音乐、美术、舞蹈等民间艺术民俗。民俗文化的多重文化品质为影视作品的创造及影视的发展提供了独具特色文化特征和民俗现象,营造了良好的民俗氛围。影视作品作为新时代一种传播速度快捷的传播媒介,其承载着传播、娱乐、文化载体等多种功能。

二、影视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及保护作用

对于影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体形式或平台而言,其肩负着传承和传播文化两大重要任务。影视对于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于,将民俗元素运用于影视作品创作当中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意识。一般我们常认为其所体现的民族意本文由收集整理识包括社会道德取向、个人价值取向、各类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内容,利于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光大,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

(一)影视艺术的特性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

影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具备表现力强、感染力强、直观可接受性强等多种特性。因此,当人们观看时,很容易便能理解到或者接受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以及民俗事项等。不仅是影视,任何一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都具备这一特点,都能够产生震撼人心和渲染气氛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品的影响,并产生与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相类似的情感,即共鸣。影视作品以图像表达为主,与文字相比更加直观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直观可视性,逼真活动的人物影像,这种以形体语言、行为动作为主的表现形式更加利于人们建立共同理解。影视艺术不同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对文字的依赖,同时也突破了广播形式对于语言的依赖,而是采用图像信息的方式建立了一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可以接受和理解的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传播阻碍”与交流困难等问题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影视作品无疑成为推动传媒普及,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最直接与最直观的渠道之一。一部成功的民俗影视作品,是人们了解中国优秀民俗文化与各种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主要方式,更是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文化窗口,且其作为一种民族民俗风情解读和宣传的一种方式,已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社会文本。

(二)有利于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民族交往交流的过程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事项渐渐现代流行的生活方式所代替,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当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危险,如何记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拯救中国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回顾历史、温故知新、教育现代的必然要求。影视作品因其真实、科学、动态、多维等诸多特点,使其成为记录、保存、保护民族文化原生形态的必选媒介。通过影视作品以及各种先进的影视手段,可以对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更加真实的记录和再现,并成为后来了解民俗文化、民族生存状态以及各个民族自然生活、文化生活的动态记录。

(三)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都拥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但经历时间长河后,很多文化已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有一些民俗文化被传承下来了,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更能是人们对于认识文化的形式里所蕴藏的本质核心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每一部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都蕴含了作者的意愿和情韵,都是作者在对民俗生活、经历与情感进行深入发掘后的一种影像表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各不相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表达自身思想情感的方法。因此,从他们的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影视艺术,运用镜头,以视觉效应表现为主,并蕴涵多种审美意识,使其成为一种记载各类文化意识形态,包罗万象的传媒形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记录和民族文化的固化,是一种站在未来的角度拍摄现代的一种文化形态。任何一个角色或细节都能够体现着一个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精神。

(四)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

以民俗文化为创造题材的影视代表作品往往主题鲜明,吸引观众。例如,在章家瑞导演执导的电影《花腰新娘》之中,通过对我国云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其风光绮丽的风景以及花腰彝族世代相传的崇龙舞龙传统民俗活动,增加了影视作品的民俗气息。影视作品提及花腰彝族古老的族规,当新郎新娘成婚之后,最少要经过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在夫家居住。而电影主人公风美却是一个拥有花般容貌、山一样野性的彝族姑娘,在嫁给舞龙高手阿龙后,全然不顾族规,闹着要进洞房,使得阿龙完全不知所措。

这部影视作品讲述的是一对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电影之中,无不穿插了许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其具体表现在婚俗、族规等方面上。本部影视作品扎根于花腰彝族传统的舞龙习俗,并将此作为贯穿整部电影的主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社会逐步开放,多种多样的婚俗、族规、舞龙大赛、烟盒舞、花腰带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加纷繁多彩,魅力十足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着少数民族真实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让广大观众能够通过这部影片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文化心理、民俗风情以及文化底蕴等有所了解,更能使社会大众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社会的和谐、繁荣和稳定。

三、民俗文化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作用

(一)新鲜独特民俗文化元素为影视发展提供更多题材

与灵感风采各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为影视的创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促进现代影视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群体而言,民俗文化是其经历长期历史发展后,与历史更迭、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的一种先天选择和天赋的民族性。固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民俗已随着时间渐被淡忘或消亡。值得一提的是,受共同心理影响而产生的文化框架极难改变。中华民族优秀民俗文化,是一种对于中华人民人性的回归,是几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社会大众的结晶与心理情结。奇葩的中华民俗文化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同时为影视事业的发展与成熟给予了极大的推动。民俗与其他一些优秀的历史遗产一样,其所体现的是一种集体性、程式性的意识形态,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历坎坷历史长河所形成的一种群体共同文化内涵与心理素质的深层的体现,其凭借自身强大的感染力及约定俗成等固定的特性对于影视的创作及被接受十分有利。民俗支配下群体共同文化内容和共同心理素质都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品质、性格形成、气质风貌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创作者在创作电影时,都是以作者自己所在的时空背景、文化背景作为影视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当中选择与影视作品向匹配的意象实现对于影视作品主题的烘托和助推,从而使得所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民族气息和风格。民俗意识对于影视作品当中的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主题的提炼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增强了影视的艺术性

文化元素对于影视的存在、发展以及成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俗的真实性、独特性为影视作品中故事的叙述以及环境的渲染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突出影视艺术的画面语言魅力,有利于提升影视的审美娱乐性、增强影视的艺术性。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蕴含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时下许多电影工作者也将少数民族民俗为题材的影视当做一种特色的电影样式来看待。各民族民俗文化因其所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自然风景的不同而具备独特的特色,正是用民俗文化色彩的多样性使得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大胆的对其进行独特渲染、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营造,并综合运用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烘托环境气氛,如此种种皆成为影视作品之中最引关注,最突出的视觉元素,从而满足各类广州的视听,突出电影的艺术本质特性。

第6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陕北剪纸 符号学 民俗文化

一、引言

陕北民俗文化是地域性很强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丰富地展现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应的人文环境。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化身,“是一种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处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也是民族性格、心理的折射”。乌丙安在《民俗学原理》一文中认为,民俗符号作为民俗表现体,是用某一个民俗事物做代表,并在相应的背景中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即由民俗表现体和它所表现的民俗内涵这两方面的关系,成为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符号,它具有能指与所指,两者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陕北剪纸的能指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接收到剪纸这样“一个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而所指是指人们通过其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层面去理解、推知、联想而得到的民俗含义或概念”。

陕北剪纸是艺术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符号。通过解读陕北剪纸的所指即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管窥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源流,解密沉淀在民俗事象背后的绚丽多姿的精神世界。

二、陕北剪纸的民俗符号学阐释

1.对生命的崇拜所指

生育或繁衍子嗣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大事,古人有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这一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知道,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工具极为原始,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每一个家庭都要有充足的劳力,尤其是男劳力。因此,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儿育女,繁衍子嗣是头等大事,陕北人民对生命的崇拜高于一切。

陕北剪纸的许多图案以传统的吉祥事物为主题,都是一些繁衍能力强的动物或是多产的植物,意指生生不息。例如,鱼在陕北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民俗符号,鱼谐音“余”,“玉”或“裕”,汉语中有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生活富“裕”等表达美好愿望和精神慰藉的成语,因此鱼经常出现在陕北剪纸中。在陕北农村,有人结婚时,人们总会在窗户上,墙围上贴上“鱼戏莲”,“双鱼纹”这样的剪纸。鱼纹作为一定观念形态的象征性标志符号寓意着生子繁衍,多子多福。佛手、桃子、石榴,这三种水果也经常出现在陕北剪纸中,因为,佛手谐音“福”;桃子自古以来就是长寿的代言词;石榴则因为其多籽象征着多子多福。佛手、桃子、石榴这三个具体事物的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形象代码,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民俗符号,赋予了一定的民俗寓意即“福寿三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陕北剪纸的图案选择,传达了人们祈福祈寿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与崇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作用于人的感官系统的外界事物不仅可以解释为一种符号,同时这种事物也是具体可感真实而直观的,这种直观的东西也正是民俗符号的表现体,成为民俗符号的“指符”,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陕北剪纸作为民俗符号,它的隐喻与象征意义是经过长期演变和沉淀而约定俗成的,反映了陕北人民的希望、理念和信仰,这就是民俗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2.对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所指

正是陕北人民对生命的如此珍视与崇敬,进而才演化为对生殖器官的崇拜。陕北生殖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包含着对人类生命本相、生命活力执着的追求,也是陕北人顽强的生存能力的印证。陕北剪纸作为黄土高原文化孕育的民间艺术,它自然承载了这一文化内涵。像“鱼戏莲”和“双鱼纹”这样的剪纸,不仅具有对生命的崇拜所指,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殖文化所指。早在氏族社会中,人们便渴望通过对鱼的崇拜能将鱼旺盛的生殖能力转移给自身。研究表明,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所以陕北剪纸中大量出现鱼的形象,实际表明了陕北人民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崇拜和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抓髻娃娃》是陕北剪纸中对生殖崇拜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图案与纹样内容继承了非常古老的生殖崇拜意识。《陕北抓髻娃娃剪纸艺术的巫术文化》一文中指出:抓髻娃娃有着夸大突出的生殖器官,而且两腿分开、双臂平举,身体呈孕育状。在抓髻娃娃的头上、肩上、膝上各有鸡、鸟和兔等造型,鸡、鸟在古代被认为是生殖能力很强的动物,兔子产子多且与“吐子”谐音,故而被认为是一种生殖多的象征。这些都表明了它所蕴含的多产多育,生生不息的生殖文化所指,体现了陕北民俗文化中生命与繁衍的基本文化内涵。

3.红色的色彩所指

青、赤、黄、白、黑是中国传统的“五色”,也构成了“五行观”色彩体系,“五色”所指为“吉利祥瑞”。象征性是色彩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无论在有形文化中还是在无形文化中,色彩都或隐或显地诉说着情感,表达着意义。因此,陕北剪纸的色彩选择也就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色彩的使用,表达了陕北人民精神上的追求。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红色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是华夏儿女顶礼膜拜的色彩。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主流颜色,它代表着吉祥,喜庆,它的使用源于古代中国人对日神的崇拜以及对火的皈依。同样,红色在陕北也是主导色。无论是过年,或是结婚的大喜日子,或是丰收的日子,或是乔迁新居,陕北人民总是喜欢在窗户上,门上,墙壁上贴上红色的剪纸。在陕北,红色的剪纸寓意着驱邪祈佑和兴旺发达以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吉祥所指,因此红色在陕北总是无处不在。

三、结语

陕北剪纸蕴涵着陕北人民在认识自然环境,社会人生方面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价值理念,陕北剪纸的出现使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了符号性,喻意性,暗示性等功能,同时不可避免地映带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印记。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人们解读陕北文化与传承渊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杨鹘国.符号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

[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12-213.

[3]康君.从民俗符号学角度看浙西廿八都木雕文化[J].浙江工艺美术,2009,(9):22.

[4]秦燕.近代陕北地区的生殖文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

第7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生肖文化;动画;形象创作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90-01

1 十二生肖起源以及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过程。

(一)、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在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形成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统民俗文化,十二生肖的起源众说纷纭。在原始居民的生活中都有“ 万物皆有灵,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由此可知,十二生肖萌芽于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甚至植根于天文学中。十二生肖的起源大致分为图腾起源、生肖纪年和人类模仿三个方向。

(二)、十二生肖在中国传统民俗艺术中表现形式的演变过程。

十二生肖经过五千年的民俗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已经不仅仅代表的是十二种动物,而是被人们赋予着象征的意义。十二生肖作为视觉形象的载体,渗透在民俗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石壁画、陶俑、图腾、布艺、年画、剪纸和皮影等方面。生肖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变化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俗文化和雅文化,发展至今十二生肖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形态,可以分为同体造型、人形象征形态和现代卡通形式三个阶段。

从商周时期出土的古纹物到秦汉时期的生肖石画像,从北齐的墓室壁画到隋唐时代的十二生肖铜镜和十二生肖陶俑。从隋唐时期的同体造型,宋辽时期的人性象征形态一直到当代社会动漫艺术卡通形态的今天,可谓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与变化成就了十二生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十二生肖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在现代艺术中发挥着其他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民俗艺术的复杂多样的情况下包括年画、剪纸、陶艺、皮雕和邮票等都与生肖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代民俗艺术流传下来的剪纸、泥塑、泥人都已成为现代民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张正宁十二生肖剪纸,陕西的凤翔泥塑,天津的泥人张和河南浚县的泥咕咕等等。我国仍然使用的生肖纪年,邮票作为现代艺术在1982年首发生肖邮票的同时使古老中国生肖文化走向世界这些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瑰宝一直流传至今。

2 生肖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动画形象创作的分析

动画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载体形式在当代社会中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动画黄金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涌现一系列的经典动画影片,例如拥有我国特色民族风格由上海美术制片厂1964年的发行《大闹天宫》和1979年发行的《哪咤闹海》,正是诸如此类这样的作品代表着中国动画的独特艺术形式一直被世界上称为“中国学派”。

传统的生肖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念、人文理念和人文思想,将生肖文化融入动画艺术借助生肖文化的广泛群众基础打造中国动漫文化形象。1983年由上海美术制片厂制作的剪纸动画短片《老鼠嫁女》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生肖动画短片。在江南一带的汉族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的,所以旧年历三十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的平安吉祥;在上海郊区的一些地方说老鼠嫁女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为老鼠嫁女准备的喜糖,这些民间习俗是汉族传统民俗文化中影响较强的题目之一。《老鼠嫁女》短片中的动画形式是剪纸动画,而年画和剪纸作为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早已被人民群众所接受,这样就为《老鼠嫁女》奠定了群众基础。“老鼠嫁女”和“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作品被我国汉族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是都会被贴在墙上和窗户上,所以说中国动画的大众文化属性决定了它与民间艺术、传统艺术天然的联系,同时生肖文化的包容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决定了民间艺术和传统艺术对中国动画风格的影响。而中国生肖动画作为生肖文化的一种传播媒介,它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双重关系。以新的意识和和思想观念赋予传统的十二生肖新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1995年我国13集动画连续片《十二生肖》的上映更是缔造了生肖文化与动漫艺术形象创作的结合的时期,以至于后来涌现一系列的生肖动画影片,例如华强数字动漫公司的三维动画影片《十二生肖总动员》与《十二生肖闯江湖》等等。

3 生肖文化对未来动画形象创作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国广袤的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中国动画从上个世纪的形成一直发展至今天形成了“中国学派”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类似于《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经典的影片还是需要我们动画人奋起直追的。传统民俗文化是振兴中国动画产业的重要财富,是发展新时期动画的重要依托,传统的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可以打造我国动画独特的品牌形象,可以凝聚精神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价值观。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中国民族化的票房号召力,尤其是影片里的动画创作形象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画创作与传统民族文化结合是重要的,但是动画电影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形象,是否被观众接受的动画主要形象是第一位的。新时代的动画创作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生肖文化与动画形象更好的结合才能形成中国生肖动画独特的魅力。借鉴生肖文化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例如陶俑、皮影、剪纸、和水墨画等本土生肖形象的艺术造型语言,加上创新与探索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与艺术风格的动画形象。生肖文化艺术造型的独特魅力使中国生肖动画大放异彩。结合新时期的观众审美特征,将其转化为动画造型语言,使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备受新时期群众所喜爱的形象,创作出代表中国生肖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动画形象。

第8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博物馆;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45—02

朝鲜族是自19世纪中叶开始由朝鲜半岛逐渐迁入我国境内并定居下来的跨境民族,一方面其语言、传统、习俗等文化特征与朝鲜半岛民族具有同源性,另一方面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经过长期不断的文化积淀与发展,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中国朝鲜族文化既区别于朝鲜半岛的生活文化及国外其他朝鲜族群体生活风俗,又与国内其他兄弟民族的生活文化有区别,是独具特色的朝鲜族生活文化。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朝鲜族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民俗器物等正在消亡。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日益迫切。本文认为,民俗博物馆在对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抢救性整理与保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宣传的重要途径。

一、哈尔滨市朝鲜族民俗文化发展现状

哈尔滨市约有12万朝鲜族人口,占黑龙江省朝鲜族总人口数的30.86%。哈尔滨市从地理和人口分布上看都位于黑龙江省朝鲜族社会的中心,这里不仅朝鲜族人口地理分布相对集中,全省朝鲜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领域也相对集中。哈尔滨市朝鲜族在长期的生存活动中,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着风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均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餐饮、服饰、歌舞与节庆活动别具特色。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朝鲜族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加之保护和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的工作相对薄弱,导致朝鲜族民俗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一,现代化生产和生活方式对朝鲜族的影响巨大,许多民俗文化已从生存活动中脱离出来,失去了生活基础。加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变得日益活跃,有大量的朝鲜族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外出务工,使民俗文化的传承缺少了生力军。近年来,我市朝鲜族青年,尤其是市区内生活的朝鲜族青年,对朝鲜族传统文化逐渐疏离,无论在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已出现文化特征的淡化。其二,由于对朝鲜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民俗文化没有及时进行保护和挖掘,同时又对部分传统文化过度利用,导致很多朝鲜族传统文化已经流失,一些传统礼仪、舞蹈和风俗习惯已经很难看到。以上种种直接影响到了我市朝鲜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独特民俗器物等正面临消亡。

二、民俗博物馆对保护和发扬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

民俗博物馆承担着收藏、展示、研究、传习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职能,随着哈尔滨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朝鲜族传统的民俗物品正慢慢消失,传统的民俗文化也将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应该以民俗博物馆为平台,尽可能搜集朝鲜族民族文物,使之形成一个个系列,生动全面地以实物形式展示给观众;不断地去挖掘、整理、恢复、弘扬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打出我市独特的文化品牌。

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是规模比较大、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博物馆,如目前哈尔滨市朝鲜民族艺术馆建有“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另一种是设想在阿城、尚志等朝鲜族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充分利用旧有的村落、建筑等,因地制宜,将其改造建设成民俗文化陈列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平时可供人们休闲、学习、娱乐,年节时可供开展民俗活动,使其成为一处当地人传承民俗文化的基地,同时也可为建设和谐社区服务。后者将成为综合类博物馆的有力补充,使朝鲜族民俗文化得到积极的调动和良好的传承。

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位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展览展出的民俗文物约有16大类共304件,涉及朝鲜民族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同时,馆内的朝鲜民族村落微缩景观将给市民展示朝鲜民族生活常态。2012年,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展馆扩建工程顺利完成,重新开馆。扩建后的展厅采用回廊式设计,将朝鲜族人民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生活情况分类展出,使参观者仿佛游走于时光长廊,体会这个民族的发展之路。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一直以来得到了我市朝鲜族群众的大力支持,此次扩建,又得到群众无偿捐赠展品百余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也使重要的民俗文物得到了及时的收集和保护。4月末,黑龙江省博物馆专家组对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的展品作了详细考察,对民俗文物进行评级确定,其中一架具有百年历史的伽琴被评定为二级文物,另有其他四十余件民俗文物被评为三级文物。

该馆坚持每天开馆7个小时以上,平均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达5万多人次,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特色旅游资源。除定期开放展出之外,哈尔滨朝鲜族民俗博物馆还不定期地组织各种文化展览,曾先后举办了朝鲜族传统礼仪展、韩国工艺品展、朝鲜书画手工艺品展、哈尔滨市少数民族书画展、哈尔滨—清州中韩书法展等,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元化的展览展示服务。

三、扩大民俗博物馆文物保护功能的前景展望

朝鲜族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给哈尔滨市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提供了一方沃土,但要使朝鲜族民俗文化在这里继续开放出灿烂之花,则需要文化工作者辛勤的耕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工作。

第一,要继续积极主动地调查、征集朝鲜族民族文化的有形遗产,完善文物信息。前阶段的文物保护工作,由于受经费的限制,民俗文物的征集主要集中在距离城区较近的一些地区,且主要收集室内的有形文物,未能深入偏远地区,而往往在那里民俗文化受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影响相对较小,更有希望征集到价值更高的民俗文物。下阶段的工作就是要积极筹措资金,深入基层继续征集、保护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拓展保护范围,注重对大型文物的整理和保护。在前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民俗文物是征集并得到保护了,可是对于某些展品的名称和具体使用方法,却未能确定下来。由于很多民俗文物早已被现代化的生产、生活工具所替代,不再被使用,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了解这些文物的老人越来越少,因此及时正确地总结其名称和使用方法,成为关键问题。

第二,拓展保护范围,开展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和保护工作。下一阶段,要注重保护那些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朝鲜族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加强对象帽舞、农乐舞、朝鲜族传统民俗婚礼、洞箫、伽琴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深入民间挖掘整理原始的朝鲜族生活民居、民间传说、无任何文字记载的口授民歌、民谣、民间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三,积极利用现有馆藏特色资料和优势,同各地同类博物馆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交流。积极举办参与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为各地之间、各民族之间提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了解的平台,活跃区域间、民族间的交流协作。树立开拓创新的理念,广开征集调查藏品的新渠道,探索保护藏品的新措施,寻找研究藏品价值的新途径,创新藏品展示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王纪芒.全球化时代中国朝鲜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第9篇:独特的民俗文化范文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在无数次的迁移与变迁中,其民俗也在为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厚重而多层文化的痕迹,同时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为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1. 环境优势

根河市位于的最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总面积1965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5%,人口17万。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游景点有满归国家森林公园、犴玛自然保护区、木屋度假村等。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条件具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距离根河市区仅有四公里,驱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呼伦贝尔市推出的“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精品线路”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是其重要的景点。

2. 物质民俗

生产民俗:狩猎技术(弓箭、地箭、滑雪板、桦树皮船在狩猎中的运用)、饲养驯鹿经验、渔猎、采集。

交通民俗:驯鹿、爬犁、滑雪板、桦树皮船。

居住民俗:撮罗子、木刻楞。

饮食民俗:列巴、肉干、驯鹿奶、手把肉、野菜(蘑菇、野韭菜、野葱、黄花菜、柳蒿芽)、野果(红豆、稠李子、羊、山丁子、笃柿、水葡萄、草莓、坨莫)、果酱。

3. 社会民俗

民间娱乐:射箭、滑雪。

节庆民俗:“瑟宾节”、定居节。

人生礼仪:婚姻礼仪。

4. 精神民俗

信仰民俗:萨满教、东正教、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民间艺术:篝火舞、鄂温克民歌、弹奏口弦琴。

民间艺术:桦树皮制品制作、木雕、兽皮制品制作。

岁时民俗:用狩猎经验、动植物生存活动、自然的变化区划分季节、时间。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存在的不足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最朴实的文化,是最真实的文化。鄂温克族民俗旅游资源随处可见,如狩猎技艺、自然知识、撮罗子,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和挖掘的深度不够。

1. 提高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战略。鄂温克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现有的博物馆规模小,配套设备差,展示种类单调,参与性不强。并往往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把民俗文化搞成了单纯的文化活动或者商贸活动,忽视了民俗活动的旅游属性,造成文化为经济唱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盲目开发建设使旅游文化氛围丧失。

2. 提升旅游产品的民俗含金量。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转移在精神需求的消费,因此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旅游纪念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反映鄂温克民族的自然与文化,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商品市场。

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