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金融资产管理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融资产管理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金融资产管理模式

第1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资本运作模式资产管理;运作模式;研究

完善的资本运作模式可以促进组织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资本运作模式,并加以利用,使它很好地为组织金融资产管理做出贡献,获得更多的效益,同时提高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水平,这也是我国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金融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的步骤

金融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的步骤,分为如下几步:(1)对组织资产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2)处置并及时备案组织的资产;(3)接受委托,对组织资产进行购买,并完善备案;(4)根据完善后的备案对资产进行处理;(5)获取对资产处理的利益。

二、组织价值评估

1.评估组织价值的意义

组织自身的价值可以通过一个完善的资本运作模式来实现,由此可见必须对组织的价值进行合理的评估,进而提高组织自身的价值,由此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2.对组织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原因

确保组织能够有足够的资本进行对外合作的基本方法就是组织价值的评估,组织价值评估,同时也让组织在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自身的利益。

3.分析组织价值评估的技术

现在有多种实现组织价值评估的方法,其中有资产现金的流量评估技术、加和法评估技术,这些组织价值的评估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影响组织价值的不利因素,还可以让组织对自身的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带动组织的发展,使组织产生更多的效益。

4.评估组织价值的具体方法

衡量组织自身价值是重要的财务性能指标。在对组织价值进行评估的时候,不仅需要对组织的财务性能指标进行权衡,还要对组织各方面的价值,进行综合的评估,从而确保组织整体价值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可以采用平衡计分法,平衡计分法这一评估方式的理念是对组织各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从而得出组织整体价值评估的数据。对组织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对组织的财务进行分析和评估,对组织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等等。对财务进行分析评估,这种评估主要包括组织资产的目前状况,组织有没有能够创造资产的能力,以及组织的资产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对组织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重点观察组织当前的营销模式,是否能够满足对市场进行开拓的要求。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析组织自身的管理能力能否达到客户的需求。

三、对组织的资源进行综合处理

组织对自身的资源进行综合处理,并以此来实现组织价值的提升,这就是资本运作的实际意义。资源的综合处理分为两部分:组织外部资源的处理和组织内部资源的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处理和组织的资产相关,因此,它的处理具有很高的控制性,处理的成功率高,一旦成功效果会十分显著。相反,组织外部资源的处理,就没有那么高的控制性,如组织外部资源的处理能够成功,那么它将给组织带来更多的利益。

综合处理资源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收购、被收购、兼并、被兼并、资产剥离、债务剥离、股权置换债权、置换股权与债权置换等等。我们要充分运用资本运作这一工具,进行内外资源的整合。对组织资源进行处理的办法多种多样,比如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对资产进行收购,对资产进行分离,对股权进行购买等等。

由现代价值理论可知,组织的经营过程是由各种价值流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等构成的价值链。对于不同的组织,其在价值链中的价值优劣势也各不相同。资源整合的本质就是通过组织间价值流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更高的目的。因此投资方应积极协助配置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进一步强化战略价值流或弥补虚拟价值流,赋予组织新的生命,从而提升组织的自身价值,这也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责任所在。

四、提升组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在资本运作中占主导地位。人力资源在组织经营过程中,随着组织的改变而随之发生改变。其员工的能力可以动态转变为资本,员工在资本运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参与组织的改造,资源的处理,培育新一代上市公司的活动,因此,资产管理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包括:组织经营、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而且,资本运营又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也就要求员工知识结构是复合的,能够做到一人多用。此外,人力资本运作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文化输出和渗透,这就要通过多种机会例如会议、培训等,向相关人员如其他投资者、董事、组织管理人员,传达本组织的经营文化、经营理念等,让其成为重要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从而一起努力完成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的使命。综上所述,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组织价值的高低。

五、充分重视组织财务管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日益活跃,总的来说我国经济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特别是在近些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国内的市场经济竞争十分的激烈。组织作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其发展也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势,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实行一系列有关运作机制、经营管理、管理机制、项目管理、经营目标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财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事业单位为例,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体制中一种特殊的组成,其运营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重要的是应该发挥其社会职能,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基于此,只有不断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取得发展的成效。

六、将组织培育成一个上市公司

组织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自身的资本价值也随之增强,那么就有必要将组织培育成一个健全的上市公司,只有这样才能让组织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资产市场具有极高的流动性。目前看来,某些上市公司就有将资产抵押出去的组织,但是他们自身的价值却没有一丁点的减少。由此可见,提高组织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是完善资本运作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把组织培育成一个上市公司。

综上所述,金融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是组织实现自身价值提升最直接的方法。资本运作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由此可见,将资本运作变成一个完善的状态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组织自身的价值,还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林山.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社出版企业的资本运作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15);113.

[2]吴小华.EVA与平衡计分法相结合的企业业绩评估[J].会计师,2013(21):163-164,170.

第2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商业化;转型;问题

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优势

1.1 在商业化转型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良好的条件

首先,依靠多年的实际管理经验以及资产管理策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对相关的金融风险进行预防以及应对,还可以帮助国有企业进行革新,使国家的经济损失得到有效降低。另外,通过多年的实际管理以及研究,对于我国资产市场的情况,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有深入了解的,也参与到了资产证券化、投资委托以及银行投资等业务当中,并为我国培养出了一些专业的资产管理人才。其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对风险进行应对,并帮助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终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再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进行商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发展策略以及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进,使商业化业务平台得到了建立。最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商业银行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而这也使得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扩大。

1.2 在商业化转型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拥有良好的外在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经济结构也得到了逐步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就面临着新的挑战,需以改革的方式来跟上时代的步伐。当前,金融机构施行了综合经营试点工作,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主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进行综合经营。另外,目前的格局依旧是金融分业监管,综合经营这一方式还不够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使商业化业务的范围得到拓展,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商业银行期望依靠票据以及贷款资产的证券化来使资产的规模、构成等得到调整,进而和银行进行更好地合作,推进理财信托产品的发展;另外,随着银行信贷紧缩情况的出现,企业也随之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企业就需寻求其他金融机构的帮助和支持,这样一来,投资、租赁以及信托等银行业务就获得了更多的机会。[1]

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商业化转型所面临的困难

2.1 转型初期生存压力巨大

以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政府为公司的唯一委托人。公司需对国有银行所剥离的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国有独资为其产权的结构,而其治理方式则为行政型,管理内容需和公司的政策性业务以及政策性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倘若公司要进行商业化转型,其治理类型就需由经济型取代行政型,并严格依据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进行发展。在转型初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失去了国家在政策以及资源上的双重支持。与此同时,在稳定资金缺失的情况下,相关的业务平台就无法得到支持,商业化转型也就受到了阻碍。

2.2 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不够完善的。一般来说,为了向商业化转型,公司所经营的业务就需具备多样性,但员工的专业技能、思想理念以及职业素养还无法达到转型所需求的标准。

2.3 商业化业务的拓展将面临更多风险

可以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进行商业化转型,就需面临诸多新的风险。因此,风险管理的模式也需进行革新,主要由传统的单一性转变为全面性。另外,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制度建设工作以及组织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2.4 管理机制无法和商业化市场的需求相适应

当前,在业务考核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对不同职位所承担的风险进行明确。在这样的情况下,考核工作和分配工作就出现了问题。在员工的待遇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采用了实物奖励以及补贴的方式。另外,当前的企业文化机制也阻碍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2]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商业化转型的有效策略

3.1 对治理机制以及产权结构进行调整完善

一般来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倘若要转变为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就需先对治理机制以及产权结构进行完善和提升。100亿元为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注册的资本,而这些资金都来源于国家财政部。对当前的商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机制以及产权结构是不够完善的,因此也无法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有效转型得到保障。在转型以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先的国有单一产权变为多元化股权结构,而治理机制也需具有高度的商业性。由此可见,为了使股权制衡的目的得到实现,使法人治理机制具有商业性,公司就需从实际出发使股权变得多元化。首先,在股东大会的权力机构里面,公司需对监事会以及董事会进行建立,经营管理者则由董事会来进行招聘。其次,要依据现代金融企业的相关标准对公司里面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以及治理结构等进行完善和提升。最后,还需大力引进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并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实例,对股份制以及投资方法进行调整,最终使商业化转型工作能顺利、有效进行。

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来说,治理结构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相关标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需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革新和完善。当前,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改革方面,国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也就是希望公司在具有一定条件以后再对股份制进行调整和改造,而这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完成商业化转型以后,就需开展多元化的业务。一方面,公司需对当前所采用的管理机制进行革新,转变管理模式,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公司需将融资渠道的拓宽工作作为重点。所以,公司就要依靠改革股份制来使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建立和完善,最终使商业化转型工作的实现得到有效保障。[3]

3.2 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想更好地完成商业化转型,就需先使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在不良资产的收购以及处置方面,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拥有丰富的经验,并对不良资产的具体处理方法进行了建立,进一步将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变成了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业务。但是,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完成商业化转型以后,公司的业务范围就得到了大力拓宽,证券、租赁、担保、信托以及期货等业务都包含在这里面。因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需和民营机构以及外资机构等进行市场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就需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自身的战略方法进行调整。

另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了使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继而推动公司的稳步、持续发展,就需对怎样进入企业控制权市场进行思考和分析。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方面是占据优势地位的,但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仍需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

3.3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首先,公司需对自身的经营理念进行革新,以市场规律为基础树立起科学合理的经营理念,旨在使员工的成本意识、风险意识以及效益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公司还需将管理意识和实际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旨在使经营管理机制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其次,公司还需对现有的制度进行革新。具体来说,公司需依据转型的具体要求对管理模式以及步骤进行完善,使制度执行工作的开展得到保障。最后,公司需对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在实际工作当中,公司可采取合理的措施对一系列机制进行完善,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分配机制、风险预测机制、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等。一般来说,公司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就需依靠科学合理的机制使员工的工作热情得到激发。

3.4 加强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

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稳步、飞速发展来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公司就需从实际出发对员工进行严格培养,旨在完善队伍结构,使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公司需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旨在提高其经营能力以及业务素质。具体来说,公司需依据其业务发展需求以及实际发展目标开展特定的培训班,让员工都参与培训,对专业的管理知识以及业务经营技能进行学习,最终使自身的经营理念得到革新。其次,企业需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主要从管理能力、经营理念以及专业知识面等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培训。最后,企业还需对员工们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公司需对当前的道德风险防范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对道德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探讨。这样一来,企业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最终推动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4]

参考文献

[1] 张心智;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昌大学;2012(12)

[2]朱满华;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2(05)

第3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创新;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模式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的银行发展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动趋势却不容乐观。对于银行来说,只有加大对不良资产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控制和处置不良资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因此我国的银行应该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不良资产经营管理模式。

一、不良资产对银行的危害

1.致使财产受损

首先,不良资产会导致银行的财产受损。信用贷款部分是不良贷款中的关键环节,信用贷款会造成银行财产的损失。大多数的信用贷款都是有抵质押物的,虽然可以把这些抵质押物处置变现,但仍然可能带来一定的资金损失[1]。不良资产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进而影响银行的资金来源。

2.影响资金运转

其次,不良资产会影响银行的资金运转。不良资产会使银行的正常业务运转困难,具体包括以下的两个原因:第一,对于金融企业而言,负债对银行的约束性最强,存款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时提取存款,而金融企业必须满足存款人的取款要求。第二,当出现不良资产之后,银行就不能及时收回贷款。这两方面的因素会共同影响银行的现金流,一旦国家的银根缩紧,银行便不能满足客户的提款要求,在信誉上出现问题。

3.影响银行利润

最后,不良资产会影响银行的整体利润。不良贷款是不良资产的一部分,对不良贷款进行财务计算时,会影响到银行的利润。如果不良资产超过了90天以上,在计算利息时需要把其纳为营业收入,也就是说银行要为这部分资金缴纳税费,支付相应的存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因此不良资产的计算会对银行的整体利润产生不利影响,增加银行的经济负担。

二、不良资产的创新型经营管理模式

1.借鉴国外先进资产管理公司经验

首先,我国的银行在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将银行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转移到社会投资者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上,让银行承担更多的服务职能。国外银行应用这种转移策略的屡见不鲜,因此我国银行应该借鉴这些经验,充分发挥银行收购不良资产的专业职能,继续应用传统手段,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形成一定的风险认知,提高对财务风险的掌控能力。同时,银行也可以设立专项的不良资产收购基金,开发与不良资产有关的创新业务,如证券等等,扩大银行的管理规模,提高管理水平[2]。

2.发展银行自身特色资产管理业务

其次,我国的银行在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发展银行自身的特色资产管理业务。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特色业务,因此我国银行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整合旗下的相关银行、证券公司、理财平台等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项目资源。银行在发展特色资产管理业务的同时,应该建立资金池,利用分支机构的渠道优势,对不良资产进行多维度地管理。比如,银行可以依托不良资产的收购基金、证券化商品等手段,来引导资本对接,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水融。在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时,应该发挥银行的品牌优势,接受政府平台贷款的委托,对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并提供资产转让和重组、收购和简并的业务等等,发挥自身的服务职能。

3.积极提供逆周期救助型金融服务

再次,我国的银行在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可以积极提供逆周期救助型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和非金融不良资产的利率都处在上升期,为了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银行可以提供逆周期救助型的金融服务,具体包括以下的三个方面:第一,银行应该加大收购不良资产的创新力度,更新收购方式,创新组织机制,形成混合收购的新模式。银行应当提高自己的定价能力,以一定的不良资产规模为依据,化解金融机构的风险。逆经济周期的特点较为突出,银行应该结合周期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发挥管理不良资产的专业优势。第二,银行应该遵循本息清收、诉讼追偿一批的思路,创新传统的处理不良资产的手段,把不良资产进行重组,再应用多元化的平台实现收益目标。第三,银行应该以资产管理为中心,以资产危机为切入点,整合银行项目,让闲置的资金发挥巨大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3]。

三、结论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的银行发展处在上升阶段,但是信贷资产质量的变动趋势却不容乐观。不良资产会导致银行的财产受损、影响银行的资金运转、降低银行的整体利润。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必须创新对不良资产的经营管理模式,借鉴国外先进资产管理公司经验、发展银行自身特色资产管理业务、积极提供逆周期救助型金融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晓丹 单位: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梅琳琳.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新时期转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6.

第4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平安保险投资管理中心50人的团队由深圳北上,在上海静安广场落户;中国人寿的投资管理中心9月份挂牌成立,办公地点从公司总部迁至北京金融街;因为看好上海将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华泰财险的投资部即将从北京南下上海,从形式上开始独立运作;人保设立的投资管理部,从一开始就在财务上单独核算,人员上单独招聘,体制上已经是“一司两制”;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公司对投资部门的改组也已列入议事日程,有消息称,保监会有意支持保险公司根据自己的情况成立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经营保险公司的金融资产。

《金周刊》记者分析:国内几家主要的财产险、人寿险保险公司对投资部门的外挂、改制或搬迁,不是普通的机构调整,而是反映了保险业对提高保险资金运用专业化程度的空前重视,预示着我国保险业面临一次结构变革,保险公司延伸出来的资产管理公司也许很快就会浮出水面。一位业内人士说:“(新的投资机构)将参照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的管理运作模式进行构建。”

管理着7133亿欧元资产的德国安联集团下一步是在中国拿到资产管理业务的许可证

中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可能超过很多市场人士预料。保险(集团)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在我国尚未“出世”,但在国际保险业,却几乎已是“标准模式”了。

记者在多次采访德国安联、英国商联、美国信诺、美国信安、林肯金融集团、瑞士丰泰、加拿大宏利、瑞典斯堪的亚保险集团等国际保险大鳄的过程中了解到,国外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部门往往比银行和基金公司更具有融资能力,巨大的融资能力造就了管理财富、消化资金、专业投资理财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对巨额资产的管理经验随着保险公司的百年历史日臻成熟,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又会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不断“放大”融资水平。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包括三大块业务:寿险、非寿险和资产管理。令安联引以骄傲的是,安联还是世界10大机构投资者之一,最近的数字中,安联集团管理的资产7133亿欧元。目前,安联已获准在中国开展寿险业务和非寿险业务,据说,安联的下一步是在中国拿到资产管理业务的许可证。

另一家主要的国际性的机构投资者茂利资产管理公司属于英国商联保险CGUplc的控股公司。商联是一家国际性保险集团,它的业务包括四大块:寿险、非寿险、国际业务和资产管理。作为机构投资者,它还是欧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人之一。至1998年12月31日,商联保险管理下的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近20倍的资产。

瑞士苏黎士保险集团的业务也分为四大块:寿险、非寿险、再保险和资产管理公司,其资产管理公司属于独立性质的公司,除负责母公司的资产管理和投资外,还代客理财及负责第三方基金管理。

这些国际保险集团内部的资产管理公司都具有完全独立的董事会、管理团队和组织结构,有着各自不同的投资理念和鲜明的业务特色,拥有投资领域内最出色的专业队伍。

中国人保投资管理部的组织架构已能看出基金公司的“身形”

保险投资部门上演“独立运动”

国内保险业的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大,催生出专业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的诞生。

今年年初,新华人寿董事长在他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推行投资银行运作模式……将金融投资部比照投资银行管理模式,模拟独立法人实体运作,财务上单独核算……”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张鸿翼接受采访时亦认为:“保险与证券两个行业确实是有隔膜。这两个行当在运作机制、决策机制、工作效率、人事制度、薪金制度很难对接。从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安全性方面考虑,也应该在保险公司内部对保险业务和保险资金实行分业管理。”

来自保险人士的共识是:由于投资部门的工作性质、专业方向、管理手段都与保险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大相径庭,因此,按照现资银行或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模式成立相对独立的投资公司或单设投资机构,有利于从组织上避免不同性质的业务工作间互相掣肘、提升保险投资业务的专业化程度,使保险投资能真正按照专业化投资业务的要求去做。

记者了解到,几家欲成立独立资产管理机构的方案都是比照基金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如下辖投资研究部门、基金管理部门和业务操作部门。

于2000年底筹建,今年年初建立的中国人保投资管理部的组织架构已能看出基金公司的“身形”,人保投资管理部分为四个部门,即研究部、运营部、核算部、投资管理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家保险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狭窄而着急,但果真渠道打开,如保险资金入市,面对成千只股票,成千家上市公司,保险公司假如不在组织和人才方面做好准备,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将难以控制。从这方面考虑,与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相配套的政策应该是让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形成专业化、独立运作的机构。

“保险公司狭窄的投资渠道也是保险公司长期以来没有大力发展投资专业队伍的重要原因。”新华的沈志卫说。那么,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与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相比,存在哪些专业方面的不足呢?“主要体现在投资专业队伍的单薄,特别是市场研究力量普遍存在比较大的欠缺,但现有的保险公司的管理模式和薪酬水平又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因此,成立独立运作的投资管理公司,可以从根上理顺管理体制,以专业化公司的结构组成专业化的投资团队。”

从这个意义上说,保险投资部门的“独立运动”也正反映和顺应了保险公司投资渠道的逐渐放宽。

对于何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各公司似乎并不着急。张鸿翼认为,“这件事,政策一放开,就会水到渠成的。”

第5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多部门监管;金融创新;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4-0061-04

一、流动性过剩与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及其原因

1.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流动性过剩。在经过2002-2004年的一轮高涨之后,这一特点更加明显。在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银行存贷比持续下降。从1995年开始,我国银行体系从贷差变为存差,此后存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下降。除了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加大等原因外,银行资金过剩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2001-2005年年末人民币存贷差分别为3.13万亿元、3.96万亿元、4.9l万亿元,6.32万亿元、9.25万亿元,2006年6月末达到10.32万亿元,流动性过剩加剧的态势十分明显。

第二,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差距拉大。2005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增速持续出现分化,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狭义货币供应量的差距出现“喇叭口”现象。2005年M2与M1增速月均差值为4.35个百分点,2006年3-6月的差值分别为6.1、6.4、5.1和4.49个百分点。这说明经济运行中用于交易和结算的货币需求减少,资金流动性和活跃度降低。其真正原因在于,受货币需求的限制,大量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以定期储蓄和存款等方式留在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及银行体系。

第三,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使银行持有的央行负债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时的2.18%下降至最低时的1.1%左右,部分期限较短的国债收益率不仅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甚至还低于银行间拆借利率,利率倒挂问题突出。

2.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有三类: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看,中国储蓄率持续高于投资率是决定性因素;从经济周期波动的中期角度看,本轮经济周期已经进入趋势性回调阶段;从短期来看,汇率机制改革后的人民币升值与外资加速进入,从而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则是直接原因。由于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因素相当复杂,特别是其中的长期因素远非着眼于短期的需求政策可以改变,因此,加快金融创新,并依托新产品的推出和扩展来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的金融体系,便成为中国货币当局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战略。

(二)流动性过剩对金融创新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所谓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流动性资产的过剩,更多的是来自金融体系的内部矛盾,是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与实体经济资金结构性匮乏并存的流动性过剩。与银行体系资金非常充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类工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等经济实体、个人贷款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得到满足。从短期来看,流动性过剩将导致短期利率倒挂,会进一步减少银行的利润水平,降低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从长期看,金融体系效率会进一步损失,在信贷总量收缩的同时,信贷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具体体现为,信贷进一步向发达地区和大企业集中、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中小企业贷款难等问题更加严重,这必然造成缺乏资金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严重后果,最终会增加整个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增大了金融创新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第一,许多银行推出的较高年利率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就是为了在目前低利率的情况下吸收到比其他银行更多的存款,这一变相提高年利率的做法与监管部门规定的利率水平是相违背的。一旦银行的投资环节出了问题,银行就只能自己承担给付高利率的风险。

第二,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不遗余力地推销信用卡的做法也加大了银行体系的风险。许多银行营销人员在企业办公楼中进行“扫地式”的推销,并以向一家企业所有员工发行信用卡的方式来增加发卡数量,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客户的收入水平。这一重规模、轻效益、产品遍地开花的做法将增大银行的风险。

第三,商业银行不顾成本以极低的贴现率来拓宽市场的过度竞争的做法,损害了银行的利益,最终使银行的票据风险增加。

第四,表外业务的增加使得资产负债表无法全面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会计报表中隐含的风险加大。

(三)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20世纪30年代严格的金融管制到60年代的逐步放松管制,再到后来的重新管制,最后到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政策,为了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经历了一个动态博弈的发展过程,即“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可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监管约束,而当监管不能适应创新的发展时,也必须随之变化,最后共同推进金融业的繁荣。因此,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深入新的形势下,监管部门也应不断调整金融监管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变化了的金融创新。

二、多部门监管格局下金融创新的特点及领域

(一)我国各金融监管当局管辖权限分析

中国的分业监管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保留了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中国的分业监管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金融机构的分业监管,即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承担着对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的机构进行管理和规范的功能。在这种框架下,各类金融机构的所有活动,包括其金融创新活动,首先均需获得其主管当局的批准或认可。其次,对各类金融活动的分业监管,即涉及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的各类金融活动,必须“归口”获得各相应监管当局的批准。再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同时负有保持金融稳定的职责。后者使得人民银行获得了一定处理跨部门金融问题的功能。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及领域

1.多部门监管格局下金融创新的特点。

从近几年金融产品的发展来看,在多部门监管的格局下,由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具有非常明显的两大特点。

第一,在权限无交叉的领域,金融创新相对滞缓,即使有所创新,也多由外部压力所致。这突出表现在分业监管格局下金融子行业的传统业务和

产品,如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场外市场的建设以及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等等,虽然不断以创新为导向,但进展缓慢。创业板市场在发行机制、交易机制等方面与主板完全一样,而且在上市企业的特征方面并未与主板市场拉开差距。至于三板市场,由于兼具“垃圾桶”的功能,并且在交易机制方面与主板雷同,其发展前景亦不可乐观。在以做市商为核心的场外市场难以建立的情况下,不仅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难以满足,而且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公司的经纪业务开展也受到了限制。

第二,在权限交叉领域,由于主管部门及主管部门下辖的机构问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金融创新则相对活跃。然而,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些年来流动性过剩压力所致的被动结果。表现在过剩的流动性迫使银行业越来越多地持有债券资产,从而在信用风险相对下降的同时,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汇率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大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并带来了额外的风险一一汇率风险。银行业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迅速累积,是银行间市场持续推出相关衍生品的主要原因。

2.多部门监管格局下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

在各监管部门管辖权限交叉领域中发生的金融创新,在2005年表现最突出,如果以部门监管权限交叉的程度大小来衡量,主要有非政府债券、政府支持证券、私募性质的理财产品这三类金融产品。几表1。

其中短期融资券的推出,尤其是非金融机构企业债券的推出,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直接融资规模扩大,而且带动了相关制度的创新。如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试行备案制,从而打破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方面长期存在的过度行政管制;短期融资券还取消了担保,成为真正意义的基于企业信用的债券品种。在多部门监管格局下,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还产生了额外效应――极大地刺激了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企业债券的发行。

2005年8月,证监会依据《证券法》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首先推出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2005年4月,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制定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随后在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发行了开元一期资产支持证券和建元一期抵押支持证券。若说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是中国私募性质证券化产品的先河,那么,开元一期和建元一期的发行则为中国公募性质的证券化产品开辟了道路。由于证券化产品是转移银行业风险、发展固定收益证券市场的重要工具,因此,这将为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改变中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作出重要贡献。私募性质的理财产品中,除了基金、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和证券公司的委托理财产品外,商业银行开发的理财产品也迅速发展。

三、金融创新良性发展的方向与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看,如果按创新主体来划分,可以将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划分为两类: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市场主导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其金融创新的主体是各种市场机构,监管当局对证券的发行和交易较少管制,其证券发行的制度以注册制为主;相反,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证券的发行和交易都受到严格的管制,监管部门取代了市场参与机构而成为主要的创新主体。中国和1998年金融大爆炸改革前的日本都归属于政府主导。详情见表2。

按照金融监管的模式,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可以分为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两类。分散管理源于分业监管的传统,如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法案》颁布前的美国和目前的中国。比较起来,美国少了一个国家发改委,但美国财政部下属的货币审计署的职能较强,因此,中国的模式与美国的大体相同。集中管理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日趋混业经营。

从上述的四种模式来看,最不利于金融创新,同时又不利于金融稳定的是实行政府主导和集中管理的模式,典型代表是1998年前的日本。市场主导与集中管理的金融体系可谓是最佳模式,目前英国就是这种模式,1999年之后美国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余两种模式属于次优模式。在混业经营格局下,市场主导、分散管理的金融体系有利于金融创新,但不利于监管。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属于政府主导、分散管理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但其弊端也比较明显。根本原因在于,就促进金融创新和保持金融稳定这两个目标来说,当前我们并非处于二者只能择其一的状态,相反,由于目前对金融稳定的最大威胁在于流动性过剩,而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手段只能依靠金融创新,因此,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在监管目标上是统一的。我们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是分散管理导致的缺陷。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放松过度的行政管制,用市场主导的金融创新逐渐取代政府主导的金融创新,从而实现由政府主导分散管理模式向市场主导、分散管理模式的过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国际协调机制,统一监管标准,适应混业经营的大趋势,最终达到市场主导、集中管理的最佳状态。

(三)通过多方面的金融创新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

第一,进行金融资产结构创新。根据Raymondw.Goldsmith的理论,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表现为金融结构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是典型的大银行特征,银行资产占整个金融资产的90%以上,而90年代以来,债券余额和股票发行规模逐年扩大,直接融资工具在金融资产中的比例迅速增长,金融资产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势态。虽然我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有所改善,但是,我国金融结构失衡现象仍然存在,银行存贷款仍占金融资产的绝对规模。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与GDP的比例明显偏低。这制约了我国经济主体的金融资产选择空间和渠道,不利于银行存款的分流,不利于银行流动性困境的缓解,因此,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企业发行更多的短期融资券、长期债券、公司债券以及资产支持票据等直接融资证券工具,促进各类投资基金的发展,进而创新金融资产结构,是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重要举措。

第二,进行信贷投资结构创新。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并呈现出一种以大企业批发信贷为主导的信贷结构体系。这种信贷结构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是批发性信贷与消费信贷严重非均衡,公司贷款远远高于消费信贷;二是大企业信贷与小企业信贷严重非均衡,中小企业信贷在我国银行信贷中的比例尚未达到20%。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本监管约束的强化,这种以批发性大企业信贷为主的信贷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而且也不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更为重要的是,片面地单纯强调以大企业为主,必将对银行的资产运用构成日益严重的约束。因此,银行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拓展小企业业务和消费信贷业务,大力进行客户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以降低交易本,进行信贷投资结构的创新。

第6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一、证券业重组是大势所趋

(一)券商合理结构的要求

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出现了一段时期的市场准入混乱局面。由于证券业高额利润的吸引,全国各地一窝蜂地、盲目地组建了许多证券机构,造成券商数量偏多、分布集中,规模过小、资本实力弱的局面。在美国,位居证券业前列的美林、所罗门兄弟、高励等十大投资银行,资本额占同业资本总额的3/4.而在中国,位于前15位的证券公司的资本和资产,仅为整个证券业的一半。可见,为改变目前我国券商市场集中率低、竞争激烈、低效无序的状况,建成金字塔式的中国投资银行体系,有必要对券商进行重组。

(二)维护证券业稳定的要求

由于券商间的无序竞争,券商违规操作从而发生巨额亏损的事件屡见不鲜。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保护广大投资者,需要对这些券商进行重组。例如1995年,万国证券由于在“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蓄意违规,濒于破产之际,由政府牵头将申银证券公司和万国证券公司合并组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1998年在君安因管理层少数人涉嫌违法,政府又促成国泰君安的重组。

(三)应对WTO竞争的要求

1988年4月,美国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花旗集团公司,形成一个大型的“金融超市”,业务范围遍布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最后文本。该法案将取消30年代大萧条时期实行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分业经营的壁垒终于被打破,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这种大型“金融超市”出现。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国际化的形势下,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是必然,我国券商将不可避免地与国外那些“航空母航”竞争,所以我国必须培育自己的超级大券商,而最佳捷径就是商间的重组。

二、证券业重组面临的问题

宏观上,券业重组是大势所趋;微观上,券商动力不足。

券业要重组,这是趋势。且不从远处说理由,单就眼前看,券业重组也势在必然。目前124家证券公司的数量是太多了点,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目前证券公司累加资产总规模7814.57亿元,相当国内一个中等银行的资产规模。尽管银、证、信、保的资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很难作简单类比,但是仅仅从绝对数量来说,证券公司数量过多、市场集中度过低是十分明显的。

从业务空间和盈利能力看,由于证券公司业务种类比银行和保险要多,想象中业务空间非常大。人们常从中国经济增长率,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和需要改制的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来说明证券业务的发展空间如何大。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测,现实中比较稳定的就两块:证券经纪佣金(包括息差)收入和证券发行收入。前者随着佣金自由化改革将大大下降(如果再推行银证通和网上交易,牺牲掉息差,影响就更大);后者近几年没有大的增长,每年一百家左右企业股票上市,筹资总量近年逐年减小,再加上国债和企业债发行,发行收入总量是可以计算的。单就这两项相对稳定的业务收入来说,养不活124家高成本运作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应该成为券商的主营业务,可惜一出世就捅了娄子。如果不来大行情,两三年这项业务不会成为券商的利润来源。至于券商开展的其他业务,目前总体是只打鸣不下蛋。这两种情况决定,券业必然要重组,重组的目的不是要扩大规模,而是总体上要收缩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

券业宏观上要重组,这十分明确,但是微观上券商自身缺乏动力。了解一下各大券商的发展战略,增资扩股、上市、集团化经营是基本思路,没有多少把兼并重组放在重要位置。当然券商也有自己的理由。经过这几年的“比、学、赶、超”,大部分券商业务结构甚至存在的问题都趋同,合并后很难达到优势互补。大部分券商仍然受地方政府或某主管部门制约,并非完全独立企业。领导希望的是你要做大做强,不是被合并。从兼并双方来看,兼并者一般看重的是被兼并者的业务、市场和营业部资源;而被兼并者往往存在严重的资产质量或人员负担过重问题。实施兼并往往要付出沉重代价,且不透明。经过几年改制,大部分券商已经改造成股份制了,但是总体来说股权为国有部门或国有企业所控制,流动性差,要收购兼并很难有规范形式。从经营者角度看,大部分券商的核心管理层仍然是组织部挂号的准国家干部。只要企业不出现生存危机,一般不会轻易放弃经营权,被别人兼并。所有这些因素客观上阻碍了券业重组。

眼下的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业务竞争力。当然,重组热不起来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重组并不能解决券商面临的核心问题。在短期内有效业务空间不会大幅度增加情况下,要生存并做大做强,就要解决业务竞争力问题。

讲到业务竞争能力,人们往往会列出一大堆,其实核心就四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能力。券商的业务说到底都是以不同方式帮助客户管理资产。从咨询、到、到资产委托,都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证券承销能力。这反映券商的客户资源。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销售网络。三是企业并购能力。这反映券商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四是研究开发能力。这反映券商业务开发和创新能力。至于具体业务形式,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券商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严重受挫,正在调整和收缩。但是从方向上来说,中国有着20多万亿金融资产,资产管理空间很大,创新方式很多。现在大券商热衷于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尤其是中外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参股或控股一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其意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代替不了对自己资产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经纪业务上,我们存在着“为经纪而经纪”的思想。总是在经纪业务形式上动脑筋。经纪业务原则上只能是资产管理业务的副产品。以多样化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理财顾问)来带动经纪业务的发展是基本方向。单纯的证券经纪佣金只是金融中介业务的手续费,不可能在业务收入中占多大比重;在国际大证券公司中,谁也没有把单纯的经纪业务作为核心竞争力。

券商的证券承销能力尚没有得到市场检验。像过去那种无风险股票承销,竞争的是承销机会而不是定价能力、营销能力和网络资源,承销多少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要是综合类券商,家家都重视投资银行部门,但是往往只重视股票发行,忽视财务顾问。券商做惯了股票发行项目,都想挣大钱。做财务顾问,一个项目十万二十万;太费力;收费又难。投资银行能力本质上是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做财务顾问项目最能锻炼和检验你的这种服务能力。小项目不愿做甚至做不了,又怎能证明你能做大项目?目前,国内大企业每年成百上千万的财务顾问和管理咨询费,都让国外公司赚走了,国内投资银行界无动于衷。有项目就发,无项目就等,这怎能培养出对企业的服务能力?

至于研究开发能力,那更处于尝试阶段。研究归研究,经营归经营,还是普遍现象。经营部门希望研究部门开发新产品;研究部门希望经营部门提出明确需求。两者之间相互扯皮,缺乏分工配合。一些券商热衷于设计新的管理模式,为模式而模式情况十分普遍。管理是为了经营,管理的核心是有利于形成业务竞争能力。不跟业务经营结合起来,又怎能证明你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效。

对整个业界来说,重组是为了控制数量,压缩规模,提高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对单个券商来说,重组是为了提高业务竞争力。

三、券商战略选择

加入WTO后,发展仅十年的证券市场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雨绸缪,及早研究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是国内每一家券商的明智选择。主要包括:

(一)实现规模经济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1.证券研究由目前的市场研究为主提升到以拓展传统业务和开展新业务研究为主。2.以开拓业务为基础,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业网络,并坚定的步入海外市场。

(二)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纵深发展,券商走多元化经营之路是大势所趋。考虑当前国内金融管制较为严格,以及国内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需要一个过程,最近几年国内券商可以在以下三项业务上有所作为:一是资产管理业务。二是融资业务。三是财务顾问和某些金融衍生产品业务。

(三)打造自己的业务品牌

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必须拥有核心业务,即品牌优势,而且要不断对其品牌赋予新的内容。证券公司的发展壮大,亦要走品牌之路。世界著名的券商,尽管经营广泛,但都有一项或几项独具特色的业务,在业内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们靠自己的品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经营效益。

(四)完善证券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目前的证券公司除少量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基本上是采取有限责任的形式,按《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设置了三权分立的模式,而且通过增资扩股也使股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分散。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产权明晰、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任重道远。因为,我国证券公司国有性质未得以根本性的改变,即便增资扩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也多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由此导致的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1.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2.在证券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在引入独立董事过程中要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独立董事的来源问题。二是独立董事的职责和独立性问题。

(五)迈向金融控股公司之路

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证券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一条可选之路。随着资本市场全球一体化的逐步深入和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券商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巨大竞争压力。而以目前我国券商的规模和实力,要想与国外的大牌投资银行一争天下,无异与舢板对航母,以卵击石。1.通过上市筹资藉以扩大规模是上策。2.通过优势互补进行强强联合。3.积极拓展。我国证券界极力呼吁证券公司扩大规模并实行集约化经营,这说明证券界已经认识到规模小制约了证券公司发展的空间。扩大证券公司规模至少有两种方式,增资扩股,增加公司的自有资本,减轻公司运营资金的压力;兼并收购可以扩大公司营业网络。4.并购依然是我国券商迈向金融控股公司的必然之途。最后,结合我国改革进程中试点先行的特点,少数管理规范、成长迅速并有志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券商可在一定范围内追求成为金融业内的特许经营试点企业。在这方面,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中信模式和光大模式是可借鉴的案例。但由于它们不具有普遍性,因而应当慎行。

第7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人民银行在处置城市信用社风险过程中,撤销或重组自办城市信用社之前,通过注入专项再贷款清偿城信社个人债务或用于弥补亏损和资产损失,同时按照规定收购、置换该社相应资产而形成了部分“代位求偿资产”。这部分资产数量多、质量差、风险大,是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缺位、央行对有问题金融机构过多承担救助责任的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人民银行对这些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经验很少。目前,各级人民银行在管理该类资产时面临许多困难,普遍存在管理粗放、进展慢、效果差的问题,给央行再贷款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本文力图从剖析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难点及存在问题人手,探讨管理及处置该项资产的有效办法。

一、当前管理代位求偿资产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指导不力,管理经验缺乏。代位求偿资产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法律活动,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指导。但是到目前为止,上级行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规范指导意见,即使一些分散的、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对管理目标、管理原则、管理者的权利义务、管理费用核算等关键问题均没有明确的规定,甚至还存在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地方,给管理者理解和执行造成混乱。目前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无政策来指导,无经验可借鉴,因此管理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管理部门要么等待观望,要么盲目出击,管理工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

(二)法律概念不准确,管理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障碍。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代位求偿资产的概念及法律性质,有必要澄清三个问题。一是人民银行用于清偿城市信用社债务或弥补亏损和资产损失的专项再贷款是有偿的还是无偿的?如果是有偿的,应由谁承担归还责任?如果是无偿的,再贷款损失应如何处置?对此都应有明确的规定。笔者认为,专项再贷款如果是有偿的,人民银行就不能取得代位求偿资产,如果取得代位求偿资产,该再贷款就应当是无偿的。在此作者只能推定该项再贷款是无偿的,或者在一定期限内是有偿的。二是“代位求偿”是代何人之位,向何人求偿?通常的理解应当是人民银行代替城市信用社向其存款人清偿债务之后,应当取得代位存款人向城市信用社求偿的权利,在人民银行与城市信用社之间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可能是代城市信用社之位向其贷款人求偿。三是人民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债权是如何转化为人民银行对该社借款人的债权的?从前面的分析来看,代位求偿资产是指人民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债权,而人民银行管理的资产是对该社借款人的债权,该债权是取得代位求偿资产之后,受让城市信用社借款合同的权利及从权利而形成的。因此,目前人民银行管理的资产是行使代位求偿权和转让合同权利形成的,“代位求偿资产”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人民银行管理资产的来源和法律性质,在管理和处置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误区,在取得和行使权利时可能存在一些法律障碍。

(三)管理目标模糊,管理的针对性不强。制定明确的管理工作目标是做好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处置手段。当前对于资产管理目标没有明确的规定,诸如管理目标是单一的还是综合的,是以保全资产还是以处置资产为主,资产回收目标和处置进度是什么,管理的期限是多长,作为管理者不能准确把握,这样就难以结合目标和实际资产状况,制定出本单位的管理工作计划和资产处置方案,造成管理和处置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资产清收效果不能达到最优化。

(四)责权利不明确和不平衡,管理和处置的动力不足。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不可避免有风险、有损失,如果对损失的处置和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管理者可能因不愿承担责任选择消极管理而不是积极变现,选择等待指导而不是主动处置。目前上级行针对资产管理的责任规定比较含糊,且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措施,管理者在处置资产、管理费用提取和使用等方面权限不足,难以适时择优选择有效的处置手段,实践中大部分管理行采取委托城市信用社管理的单一形式。偏低的、没有差别的委托费用,难以调动托管机构的管理积极性,加之对其没有明确的委托管理目标和责任约束规定,实践中存在很多弊端,管理效果很差。

(五)管理和处置手段不足,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实践中,司法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都把人民银行管理和处置代位求偿资产与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活动同等对待,适用相同的法律和政策规定,造成人民银行管理费用多,处置成本高。人民银行管理时缺少灵活的工具和手段,在通过诉讼追偿债务时,普遍存在执行难和作价抵贷资产过多的问题,处置时还需要交纳诉讼费、申请执行费、评估费、产权过户费、拍卖手续费以及其他行政事业性收费、税收等费用,甚至在不同环节重复交费和重复纳税,造成管理成本支出偏高,资产变现净收入过低的现象。

二、加强代位求偿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加强对代位求偿资产的管理,是降低人民银行再贷款风险的必然选择。代位求偿资产的形成原因、质量状况和人民银行现有的管理能力,决定了人民银行管理行为的短期性、处置进度的快速化和选择以委托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在人民银行管理和处置手段不多的情况下,应当在最大限度保全资产的基础上,以加快处置、减少损失作为管理的主要目标,以资产保全比例、资产回收率、资产变现率、综合费用率、资产处置进度等指标为中间目标,并制定切合实际的短期工作目标,调动管理主体的管理积极性,实现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最优化。为此建议如下:

(一)加强指导、检查和考核。建议上级行加强研究和经验总结,及早制订详细的管理和处置规范,明确管理目标、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力、处置的主要方式及法律和政策依据、处置的期限、资产损失的处置办法以及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损失的处置办法等问题。借鉴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针对不同的处置方式分类指导,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降低管理和处置的法律风险。赋予管理行相应的处置权限,同时建立个案请示快速批复制度,提高处置的灵活性和时效性。上级行要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奖罚结合,对管理工作不力造成资产较大损失的,还要追究相应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时要加强检查监督,纠正不规范的做法,防止道德风险。

(二)推行专业化管理。在人民银行内部成立资产管理指导决策机构和相对独立的资产管理组织,其中资产管理组织是管理工作的执行部门,应当配备适量的专职人员,可以聘请必要的专业人员。资产管理组织主要负责管理处置方案的执行、自行管理和处置资产、指导和监督托管机构的管理行为、管理变现回收资产等。人民银行要明确资产管理组织的管理工作目标,赋予其相应的责任和权力,可以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或风险管理模式,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依法管理、及时处置、市场化处置的原则。管理代位求偿资产是人民银行参与的民事活动,管理者作为民事主体,必须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和处置资产,依法行使求偿权、抵销权、撤销权、代位权等权利,履行法律和合同确定的义务,降低法律风险;坚持效率与效益相结合,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努力降低因债务人履行债务能力继续下降、债权超过诉讼时效、增加抵贷资产保管费用、抵贷资产毁损灭失等原因带来的风险;坚持市场化处置的原则,借助市场化的理念,调动市场有关主体参与处置的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处置效果。

第8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资金短缺 原因 措施

资金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的状况是资金运作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资金短缺问题逐渐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迫在眉睫。

一、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内部因素

1.中小企业诚信度不足

诚信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规模较小、资本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组织结构不稳定等特征,使得企业即使实现利润,具有偿还能力,但为进一步扩大利润,还是不及时、不足额、不主动偿还贷款,导致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严重损害了资金供给方的利益,挫伤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中小企业资金短缺。

2.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会加重中小企业财务负担,减弱偿付能力,由此带来财务风险。因此,资本结构不合理是引发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重要内因。一是自有资金不足,流动资金比重过低,必定引起固定投入不足,效率低下,使其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计划投放比例失衡,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具有不同的周转特点,固定资产通过多次的生产过程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而流动资金一次周转即可实现其价值。

3.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

受多年来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仍然未改变管理模式,缺乏对目前多样化市场的了解。生产经营决策缺乏科学性,技术装备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

4.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

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成本管理薄弱,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原材料、燃料利用率低,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占用大量资金,带来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在产品供应过程中,缺乏综合性计划管理,导致产品供应时多时少、引起断档的现象。

(二)中小企业外部因素

1.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我国的金融体制始终保持着国有经济为导向,因主要是为国有企业融资需要而建立的,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导致中小企业无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次,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中小企业立法,造成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不平等。再者,我国法律执行环境差,法律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能力低,加剧了金融机构的“恐贷”心理。

2.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不够

目前,银行的信贷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主要针对大型国有企业,而对众多中小企业信贷需求重视不够,甚至有些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一些信贷歧视政策,加大了中小企业贷款难度。这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开拓,也引起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

二、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措施

(一)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发展遵循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原则,每一个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需要信用的支持和保障。信用不但影响企业的商誉,还影响企业的市场形象,也就是企业的市场效益。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才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二)优化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反映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能提高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也就是说可以增强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这样,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的资本周转,还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的流动资金。

(三)优化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

在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须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多样化市场的了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能保住原有的市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样,优化的产品结构能够使企业缩短生产周期,带动企业资金安全正常运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有量,促使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向更深领域发展。

(四)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努力提高人员素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主要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而缺乏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因此,中小企业需要对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改善资金管理工作。其次,中小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防止现金的滥用和流失,使管理更加规范、合理、有序。再次,中小企业应该加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这样可以减轻企业资金的短缺。最后,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财务制度,在财务决策中做到科学、严谨,杜绝由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

(五)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有效地引导地方政府支持那些高科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同时,政府也应该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保障。

(六)加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

银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银行可以出售不良债权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可以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这样既可以促进银企集团的共同发展,又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出现的银行不良债券问题和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敏.浅谈企业资金短缺原因及管理对策[J]. 现代商业,2009(06).

第9篇: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范文

经过市场浪潮的洗涤和磨砺,经过多年的自我锻造,2011年年底,宁夏长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得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认可,被正式批准更名为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4年间,从注册成立时仅有1.5亿元资产的项目公司发展成为超过13亿元总资产的商业化平台公司,饱含了“长城人”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执着精神,也凝聚了“长城人”辛勤耕耘、不辞辛劳的心血和汗水。“长信春天”是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塞上江南树立起来的第一座丰碑,也是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飞跃发展的见证。

“长信春天”――一种全新资产处置模式的诞生

伴随着财政部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政策指引,从2007年开始,各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开始了商业化转型的探索:入股商业银行、重组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公司,入驻能源、地产、交通等实业领域,形式多样、各施其数。在此背景下,宁夏长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因地制宜,力争做到单个项目处置价值回收的最大化,力争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宁夏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拖欠银行贷款达8000多万元。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该债权之后,根据企业经营现状,与债务企业共同协商以72亩土地资产抵偿了所欠贷款及利息。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通过开发抵债土地、提升价值,弥补免除剩余债权带来的损失。“长信春天”就是在这种处置模式下诞生的。它是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试图提升价值的一种有益探索,是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全面合作的开始,也是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实现共赢的良好开端。

“长信春天”――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

“长信春天”项目肩负着商业化转型的责任,肩负着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良好合作的重担,也肩负着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本地区的社会声誉和形象的塑造。为此,长城(宁夏)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精心挑选了责任意识强、管理水平高的成员,组建了房地产开发团队――宁夏长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年初正式起航。

行业差异、专业不对口等各种困难摆在了这支队伍面前,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抱怨,更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以忠诚长城公司事业的高度敬业精神、负责任的经营理念探索做好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方法和措施。一个全新管理模式在长信源房地产有限公司推广开来,即所有与项目开发有关的竞争性分项工程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面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通过比方案、比价格择优选择了一批优秀的设计、监理、施工、勘测、造价等企业;对非竞争性的水、电、暖、环境等配套项目实行双人协调有效沟通的方法,从而为“长信春天”项目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实施中所需的钢材、混凝土、门窗、管材、电梯,甚至景观设计,都按照品质最优、价格合理的方式公开选择。企业内部管理得到了优化,项目品质得到了保证,客户需要得到了满足。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同时也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警示,房屋不仅是为居住者挡风遮雨,更应该是一个安全牢固的港湾。“长信春天”项目团队深刻认识到打造安全高品质居住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增加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中钢筋的含量,将本项目已批准的8级抗震烈度地震加速度第一组水准设防的标准,提高到第二组水准设防标准,材料主要选择国内大型钢铁企业3级钢,最大限度地提升抗震性能。同时,该项目按要求配套建设了4355平方米人防工程;项目配套建设了两层地下车库,配备车位近500个,使每位住户拥有了一个停车位。抗震、人防工程、停车位,“长信春天”项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国有房地产企业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