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提升高中历史成绩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念;高中历史
对高中历史学科进行教学时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可以让高中生减轻学习负担,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发挥主动创造性,提升历史学科的成绩,增强学习信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学科的教学存在僵化的特征,缺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思想,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下面就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创新教学目标,冲破应试教育禁锢
受高考的影响,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大多数教师过度地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往往都是依靠一些题目以及一些考试来实现。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衡量标准具有单一性,有些学生对于考试有着紧张情绪,不利于能力的发挥,由此导致历史成绩不好,学习信心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历史成绩一落千丈。针对这一现状,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心理,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不断创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促使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更加鲜活,理论知识联系生活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教师不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就会让学生更加放松,在遇到难题时,会产生探究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目标就是注重历史知识生活化教学,在讲解历史题目时,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主,相对而言弱化答案,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高中生因学习环境的束缚,在学习时,对许多历史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历史知识的深远意义无法感同身受,而且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主张对学生标准化做题的禁锢,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产生障碍。所以对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目标进行设定时,教师不仅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状况、心理接受能力,更加要注重对教学目标的创新,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历史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发挥历史学科科学化、生活化的特点。创新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有效地掌握做题思路和方法,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断丰富学生做题方式,促使学生从历史学科中学习到良好的品格,实现教学目标,取得优异成绩。
二、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习历史信心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最主要的缺点就是过度的封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局限在课堂,从课本获取历史事件,对于历史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较差。追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少之又少。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和开展,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在传授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育,帮助学生塑造品格。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历史教材较为陈旧,历史知识因本身的特点,不能与时俱进,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接收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在编写教学内容时,通过一些社会热点、生活知识等,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电教化手段,为学生传授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知识。还可以通过对教学素材的有效利用,不仅让教学形式变得多样,而且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生活化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们对历史学科有了积极正面的情感,在正确态度的指引下,能够自主探索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可以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学习历史的信心,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三、开展任务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任务教学法能够有效发挥生活化历史学科的优势,促使学生将课堂与生活有效衔接,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具备生活实践能力。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探索,在生活之中,培养其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生活中的知识解决历史学科问题。在对指导学生开展教学任务时,可以为学生划分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个实践项目。小组合作的方式较个人完成任务更加具有优势,在小组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交流沟通,在完成任务时还可以互相监督,因为我们的历史学科本身具有较强探索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通过共同协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索历史知识,不断培育此过程中的人文素质,但是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能让学生的研究方向背离教学方向,让学生能够将自我研究与探索的过程达到完善的目的。促使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获取扎实的知识,不断深入到生活之中。例如,教师在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陈述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的方式,增强对这一事件的深度了解。小组之间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寻找网络资料,有的寻找书籍资料,有的寻找古迹资料等等,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习框架,让学生更加积极、热情地探索历史知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不断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因自身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发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优势,不断创设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学生历史成绩的提高。
作者:陈浩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生芳.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6(3):42-42.
[2]樊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5):49-50.
(一)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积极性比较低。
高中生一般还都处于青春期,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生活经验比较薄弱,而高中历史比较抽象,并且老师们一般采用的是平铺直叙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们理解难度很大,听不懂就导致不愿意听,不愿意听就更听不懂,这就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老师在上面不停地讲,学生在下面随便听”的现状,期间老师与学生们的互动很少,导致历史课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不活跃,老师的授课效率与学生的听课效率都很低,学生的历史成绩固然提不上去。
(二)学生们对高中历史不重视。
在高中经常听到一些老师们强调数理化与英语的重要性,认为历史是“副科”,并且都是记忆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解上的难度,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这种言论在无形中就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让他们从心底里就觉得历史学不学都无所谓,考试前突击两天死记硬背知识点就行,对历史的不重视也使得学生们对其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大大减少。
二、提高课堂质量的几点建议
高中历史的学习还是很重要的,提高课堂质量也是迫在眉睫的,那么老师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另辟途径,使用创新型教学手段,创设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历史成绩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以达到新课改的标准。关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科学合理备课,突出教学重点。
老师们只有在课前充分进行备课,才能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老师在课下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积极预习,让课代表把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计一下,这样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够对学生的理解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明确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帮助学生答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案例,以降低学生们的理解难度。
上文提到,历史是对过去事情的描写,学生们不感兴趣,难以理解,因此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熟悉的小案例,模拟当时的社会环境,尽量做到情景再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而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强度,以牢固掌握所学的新知识点。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使得教学设备有了很大的改革,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在课堂中的充分利用,可以在历史课堂上添加一些音乐元素与视频动画等,通过以前课本知识平面静态的展现到现在直观生动动态的演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在历史课堂上全神贯注,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四)建立一种奖励机制。
学生们的进步与优秀表现,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而老师对其进行积极向上的言语鼓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立学生们的信心,当然还可以对大幅度进步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发一些小奖品,以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学习。除了以上四种方法,当然还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提升高中历史课堂的质量,比如与学生经常在课下进行交流,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依据学生的历史成绩,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让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互帮互助、优势互补;还可以采用合理的提问方式,更多地关注历史基础差的学生,给予他们关心,让他们感觉历史课堂是温暖的。
三、结语
高中历史创新能力教学模式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与应用正成为这个社会越来越明显的特征,必然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重任的教育正在由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生活的中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轴心”。顺应这一趋势,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造就创新人才作为面对新世纪的价值趋向。为此,本文特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如下探讨。
一、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
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因此,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科的实用价值。
首先,我们至少应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其次,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学习。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最后,要重视对历史理论的学习,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会”学。在基本历史理论的教学中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要控制好“度”。高中学生毕竟认知水平有限,如果要求过高,理解不了,对学习历史就会怀有畏难情绪,就会“厌”“怕”。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不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二、提升高中历史的课程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对历史的兴趣,还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上,即直接兴趣。直接兴趣非常不稳定,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降低、减退。当知识简单易懂时,学生会产生较大的情趣和自信。但是当遇到知识点难懂难记时,学生容易感到乏味、枯燥,甚至觉得困难,自信心丧失,直接兴趣自然会随着消失。因此,要提升历史课程的实用价值。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历史学科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采用小研讨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所学历史知识和依据,提高积极性;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当今形势有一个大概的分析,从而认识更加深刻;也可以在班级做一些历史小竞赛的活动,根据高中生好赢、爱面子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到竞赛中,通过比赛的方式刺激学生主动去学习。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功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而言,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许多学生比较害怕学习历史,觉得自己学不会。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逐步引入,对学生要及时表扬,增加学生的成功心理,稳定兴趣。再次,要重视历史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贯穿理论知识,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掌握了方法,学生遇见难题时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三、进行研究型学习,培养创新能力
历史创新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加强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要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自学,除了要求学生明确自学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进行学法指导。一是通读全课,搞好预习。先通读了解教材的内容,再分子目读,明确各知识点的关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二是读思结合,开动脑筋,启发思维。三是善于质疑,就是在自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不但要求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指导学生研究历史的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包括:第一,让学生归纳历史事件的学习步骤:概括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过程特征,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二,让学生归纳历史现象的学习步骤:概括特征,分析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影响,表述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三,让学生归纳关于历史人物的学习步骤:明确人物的事迹,从中能学到什么,对现实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第四,让学生归纳多个历史事件或现象的学习步骤:回忆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概括其特点和发展规律。
3.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 高中学生 历史考试 应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94
考试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大事,有些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应考方法与技巧,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将个人的学科水平充分发挥出现,而一些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应考技巧,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考试能力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使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也应该对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引起重视。本文就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应考能力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
一、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对学生十分重要,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量的历史知识点,对开阔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挑战,历史作为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学科,对学生的考试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应该从最基础的着手,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应考,首先应该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定理与定义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进行历史运算。而想要使学生有效的掌握基本的历史定理与定义并有效进行运算,就需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相比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点的学习。一些学生由于难以掌握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导致学习效率较低,即使投入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并且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给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在日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难以顺利的进行历史学科学习,自然在考试的过程中很难有好的表现,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应考能力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
知识体系化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体系化,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知识点,对学生有效应用知识点也有很大帮助。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实现知识的体系化,使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框架。
我们知道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解的历史题目难度进一步增大,尤其在考试过程中,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能力,不管是针对某一知识板块的历史题目,还是综合性较强的历史题目,都需要教师通过对多个知识点的应用才能顺利解答。然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可能在学习单个的历史知识点的过程中并不存在困难,但是在通过对多个知识点进行灵活应用解一道历史题目时,可能就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不知该从何着手的情况,大脑一片空白。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那么,学生在面对一道需要对多个知识点进行应用的历史题目时,就不会显得十分被动,能够及时的从知识体系框架中找出相关的知识点,使历史题目得以顺利解决。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框架也需要讲究方法与技巧,教师应该将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建立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框架才能越来越完善。
三、引导学生考前进行正确定位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发现,为了使学生在历史考试的过程中考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应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水平进行正确定位,这样不仅对学生应考阶段的复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在考场上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有很大帮助。一些学生在考前往往不能对个人的历史水平进行正确定位,使得学生已有的水平难以有效发挥。
一些学生在考前对个人的历史水平做出过低的定位,过低的定位使学生还没有上考场就失去了有效进行历史学习的信心,学生认为自己没能有效掌握历史知识点,失去了有效备考的信心,自然在考试的过程中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些学生对个人的历史水平做出过高的定位,这也会对学生的备考产生不良影响,过高的定位会使学生难以对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复习,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一旦遇到较多自己解不出的题目,难以达到个人的心理预期,会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因此,为了使高中学生更加有效的备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个人的学科水平做出科学的定位,进而使学生从知识点学习方面与考试心态方面都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四、注重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
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应考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要在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方面多下工夫。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并收到了良好的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历史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近年来的高考题目,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有效掌握了知识点与取得优异的历史成绩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教师只有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的能力引起了重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
关键词:学案导学模式;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G633.51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育工作者们探究出了许多打造高效课堂的教W模式和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就是其中之一。学案导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很多的教学课堂,高中生物课堂也不例外。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学案导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的能力。如果将学案导学模式合理地加以运用,定会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质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情况。
一、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
(一)符合高中生的学习心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自我主动性是非常关键的。学生们的高中阶段正是心理状态发生改变的重要时期,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被动感,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情绪。利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心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移到主动学习知识上来。该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氛围,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学习心理[1]。
(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我国的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家鼓励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摒弃落后于时代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努力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教育模式就是在这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行度,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三)有助于培养理论实践双发展的人才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丰富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而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学校在传播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们能够实现论知识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向平衡发展。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引入到高中生物课堂之中,能够给学生更多的素质拓展空间,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2]。
(四)培养高中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修养,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具备各种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知识技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应用现状分析
(一)应用现状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号召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作出了很多努力去改变旧的教育模式,适应当今的时展。在诸多的尝试中,很多新型的教育模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案导学模式也是如此。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就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了主要地位,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虽然学案导学模式在师生之中都获得了高度的认可,但是实际应用起来还是做不到灵活自如、深度融合。所以,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案导学模式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存在问题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1.学案导学没有进行分层设计
学案导学模式推行的立足点在于学案,如果学案的设计不够科学,那么学案导学就无法充分发挥效用。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或一个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在生物课程上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如果老师设计学案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基础这些方面的差异性,按统一标准来要求学生,那么就会出现有的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学案而有些学生又得不到锻炼的现象。另外,在进行学案的设计时,有些教师将预习学案和探究学案混为一谈,这样,想要提高学案的难度就比较困难了。这些未对学案进行分层设计的问题,都将影响学案导学模式的实际效用,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3]。
2.传统模式的影响和制约
在教学工作中,有些老师非常希望能够有效地利用学案导学模式,并以此来实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但是,他们又总是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获得真正的突破。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教师们更多担忧在于高考。大部分学校在试行学案导学模式时,一边满怀希望,一边忧心忡忡,担心学案导学模式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降低了升学率。另外,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法,让教师的绩效与学生的成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现状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仍旧选择传统教育模式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方法。
3.教学条件的缺乏
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良好的教学条件的支持,配套的教学设施最好都能备齐。计算机硬件资源、网络条件等都是必要的教学设施,例如在翻转课堂中,就需要用到这些。大多数的高中生物教学条件,依旧停留在黑板和粉笔的时代,根本无法开展现代化的信息教育,先进的多媒体资源也无法应用于教学当中。在上《细胞生活环境》时,最好能够让学生直观、生动地认识细胞相关知识,这就需要用到实验室里的显微镜了,然而由于某些学校的实验室设备不足或老化严重,无法开放给师生使用,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设计与优化生物导学学案
众所周知,学案导学模式实施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学案的设计策划。在设计时,教师应当根据近期教学的相关内容来确定学案主题。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物基础,进行分层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学案,并从学案中得到提高。还要将预习学案和探究学案分开设计,有等级、有次序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总之,要合理设计优化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地进行生物实验和生活实践,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二.促进小组合作
将学案导学引入生物课堂,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有时比教师的讲授更有作用。在共同学习之中,能够充分表现出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互相学习,互相成长,互相进步,在探讨的过程中还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的问题,也能让学生们更加自信,更有成就感。
三.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物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将印制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了解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完成之后,将学案收回,批阅学案了解学生们的完成情况,整理学生们没有掌握的那部分知识点,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第二轮备课,设计出课堂上的重难点内容。在课堂上,简略讲解大家都已掌握的知识,重点强调学生们的疑惑之处[4]。
(四)教学过程中加强各项教学引导策略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将设计中的各项教学策略串联起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案完成之后,在课堂开始时,教师要清楚地介绍本堂课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然后由学生们发言,展示自己在学案导学环节中的自主学习成果,随后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点评之后,教师再进行总结,为学生解答疑惑之处,注意兼顾每个基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的后期,可以向学生们抛出几个发散性的问题交给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探究能力。
(五)课后师生保持沟通,巩固所学知识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不应该止步于课堂教学,它应该持续到课后。学生们在课后可以自主拓展生物知识,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拿到同学之间讨论,实在无法解决的可以求助教师,教师要及时给学生们作出反馈。另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设置一些课外的实践项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越来越深入,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也有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从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汲取这些经验教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文杰. 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薛彦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