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

第1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不管国民经济如何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必然会保持其主导地位,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积极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近年来,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普遍,建设内容越来越多,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从建设工程项目概念入手,就项目管理的方法论做了简单的研究,仅供同行参考。

一、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工程管理项目内部控制薄弱

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很多企业喜欢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丰富的经验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控制的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处理现场管理方面具有不可以替代的作用。但工程管理经验其有很大的主观性,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和培训,缺少一套合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不少从事工程行业控制的人员,专业素质不是很高,还不能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和量化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这也是不能单方面凭借经验来判断关键环节。而且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通过以往的经验来管理新形势下的工程项目往往带来偏差,给下一步的工程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2、相关的工程管理法规和制度不完善

相关工程管理的法规和制度的不完善是严重制约着工程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国家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规范比较笼统。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企业在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时,往往将制度挂在墙上,而缺乏制度的执行力。所以,一旦发生管理事故问题,“极易出现范围不清晰,责任不明确。即使有法规制约,相关管理部门不对企业管理计划做详细的审核,常常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一些虚假的招投标流程和人情工程,依然存在。”

3、竞争中过分重视价格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中,由于业主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建筑企业“僧多粥少”,这就决定了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因此众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了能够承揽到项目,不得不纷纷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措施。而业主在选择单位时,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大部分都倾向于选择报价最低的单位,而对项目管理单位提供的服务质量则考虑的不多,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在国外,业主选择咨询单位时考虑的首先是质量,其次是价格。为了促进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健康发展,应积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防止各项目管理公司为争夺项目而互相压价的现象成为恶性循环。

4、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还不够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项目管理公司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内竞争的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管理公司要想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资源利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缩短生产和采购周期,严格控制成本、质量,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经济效益。在这一方面,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收集有关项目的信息和资料,积极实施公司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其中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而且能使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为员工提供各种自助服务,以及协同工作环境,从而大大改进工作效率。最后,信息化还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保证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二、工程项目管理改进的措施

1、更新房建工程项目管理理念

更新项目管理理念就是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使管理信息化数字化。这就意味着老一套的烂笔头功夫要被数字化取代,同时这一更换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具有全面的操作能力,不仅是对工程项目的熟悉还要对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体系通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软件系统也根据建筑行业的需求设计了相关的使用软件,方便操作,使管理更加清晰透明有条理。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系统的有效应用,在项目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上述情况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建立和数据中心的再造过程中各部门要打破单一的区域性,科学的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与工作关系。构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筑行业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引进新的项目管理理论,根据实践进行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与思想的研究创新;进行具有工程项目管理与软件开发双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借鉴国际上知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积极开展IT工程的治理工作,并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责任体制,运用IT管理技术以规避信息化应用风险。

2、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但是法律、法规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约束性。但由于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发展十分迅速,有些管理法规已经不太符合市场行情,以至于减弱了相应法律、法规的有效性。一项能有效约束行业市场的法律法规最好能组织高校的法律人才和行业龙头企业,参考国外行业法规、调查国内市场情形、经过详细论证,出台工程项目管理行业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阶段管理过程。同时,建立奖惩分明、细致缜密的行业规范体系,同时,从严从重惩处不遵守法律规范的单位和企业,尽快扭转工程项目管理行业我行我素的被动局面。

3、施工与设计有机结合

设计与施工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又是两个不可分割,紧密衔接的环节,特别是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确定,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论证工作。设计单位对大型高层建设的设计,无论它多么完善,如果从施工角度上审视,都有这样或那样不足的地方,需要补充和修订。如在装修阶段实行“样板”带路,根据现场效果进行设计调整;又如外装修时,单从设计效果图式与模型来看往往与实际效果有很大出入,一方面效果图有夸大、渲染的作用,另一方面楼盘由于所处的周边环境不同,其产生的立面效果也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修正。对设计的深化是项目经理把工程建设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进行总体策划、综合管理与实施的一个重要内容。

4、增强创新精神促进管理工作的实施

当前的项目管理中已经建立起相应的管理责任制,但是就责任制应用中的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不断精干主体,并且不断明确生产过程,减少管理层次,将金字塔式的管理改进为扁平式管理。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建立激励、约束、监管机制于一体的管理系列制度。建立竞争机制要在机制中配置“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应用;不断在企业内部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开展成员激励机制,保持机构的旺盛活力;建立管理约束机制,需要企业制订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奖惩机制,督促工作人员参照技术标准进行流程化施工作业,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并且做到文明施工。

结束语

项目管理在房建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工作还相对的较为薄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完善。相信通过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全方面努力,项目管理工作对房建工程的影响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邹亚萍.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

第2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备安装 总承包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主管部门政策推动之下,我国建筑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断地创新着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EPC模式已成为目前我国工程承包市场上大力推行的总承包模式之一。下面笔者就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进行简单阐述。

1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内涵、特征、优势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业主将设计与施工全部委托给一家公司来完成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其中还包括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和采购。采用这种模式的时候,业主在招标和订立合同时以总价合同为基础,选择EPC的总承包商,EPC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总成本负责,它可以自行设计或选择一家设计公司进行技术设计,然后采取招标的形式选择分包商和设备材料供应商,亦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设计和施工能力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此模式的特征:(1)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位置。EPC模式给承包商的主动经营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因为承包商需承担更多的风险责任。(2)业力会受到更多的限制。EPC承包商有按自己选择的方式工作的自由,而业主只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有限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应进行干预。

EPC模式的优势在于,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选择一个EPC总承包商,不需要对设计和施工分别招标,这样既减少了招标的费用,又可以使业主方管理和协调的工作大大的减少,而且由于设计和施工是一家单位,就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工程变更也会相应减少许多,工期较短。而且对业主来说,另一个优势就是风险主要由EPC承包商来承担。眼下EPC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对于那些工期紧,技术复杂,而又不想增加协调管理和其它工作量的工程项目比较适用。另外,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顺应了“小业主,大监理”的发展趋势。承包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业主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减少参与力度,必然要追求项目的最终价格并要求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有利于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

2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理念上的误解

大部分人对总承包管理的概念认识尚不清楚,甚至走向了误区。主要原因是计划体制之下各系统都有自己的基建队伍,在行业垄断、部门分隔的情况下,实施总承包阻力比较大。甚至有人认为,实施总承包管理是施工费用再加上管理费,是一种加大了管理费用的总承包,而总承包管理型公司是皮包公司。另外,在我国目前国情下,业主类型比较多,而且业主的建设目的各不相同,对建筑法、投招标法的运用理解也有所不同,有些业主为了避开有关法规的限制,把大工程解肢,进行分块,分段招标,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开展工程总承包管理。

2.2 机制方面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尚没有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很多企业在开展EPC总承包时,依然沿用的是以前的施工模式。而且项目管理体系也不完善,在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都不够健全,多数还是运用传统手段和方法进行项目管理,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进度、质量、造价、信息、合同等管理目标管理方面同先进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相关人才匮乏影响着我国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和开展。

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已推行多年,但由于观念上的分歧,目前除了1984年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以后,就再也没有制定工程总承包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只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等有规定,而对于工程总承包这种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形式,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相应的规定。在招投标管理上,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和《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没有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办法。由于对工程总承包没有相应管理法规、部门规章、实施细则和标准合同文本等,导致了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总承包不知道如何规范管理,这些都制约了工程总承包的发展。

3 如何完善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1 加强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宣传力度,使人们正确认识此模式的本质内涵。工程总承包之所以推行难度比较大,是因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业主对工程总承包的认识不够到位。在这情况下就必须加强对推行工程总承包的宣传力度,一是向社会宣传报道工程总承包的特点、优势和典型事例,使工程总承包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二是与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管理协会等单位,开展不同层次的EPC总承包研讨会、研讨班,对业主进行培训。

3.2 完善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内部机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应当重整组织结构,建立适合EPC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并多多学习国外经验,大力培养满足EPC管理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要重视对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的培训,以适应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此外还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设计、设备采办、HSE控制等方面的人才。企业内部还应该建立起七大控制体系,通过规范项目管理运作,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形成标准化管理。

3.3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极为普遍。为此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避免交叉重叠,遗漏空缺和互相抵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从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到竣工等全部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在《建筑法》修改时,明确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增加相关内容;抓紧出台《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及细则,规范对工程总承包的市场管理,这是当前亟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与有关部门一起应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工程总承包招标投标的管理办法,积极培育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市场;参照FIDIC条件,制定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总承包合同条件范本。

总而言之,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存在一些现实性的问题,但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它多集中在石油化工、制造业、交通运输和电力工业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工程项目具有以设计为主导、投资额巨大、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EPC工程总承包市场将是一个规模大、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市场,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建筑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第3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发展方向;造价管理

一、我国土建项目管理的现状

不断加强和完善土建项目工程的管理迫在眉睫,全方位、全过程、低投资、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管理将会是其发展趋势,目前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规则不完善,在我国土建工程项目尽管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因为没有一个专业范围中的监督指导性准则。于是总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地方保护严重、工程投标暗箱操作、工程承包层层转包层层剥皮、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费用不足,出现豆腐渣工程。

(二)市场运行主体不够明确,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问题还十分普遍。

(三)许多投资者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他们普遍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和损失,也为工程事故埋下了伏笔。

(四)建设行政管理的体制不合理。当前我国市政建设管理机构庞杂,对土建工程项目管理既有市区街道行使政府职能各管理部门的参与,又有代行政府职能的一些事业单位的参管,于是存在这些弊端:对微观建设主体的直接行政干预过多、责权划分不科学、手续繁杂、部门内耗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这些弊端扰乱了现有的市场秩序。

(五)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投资依然主要来源于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及其中央政府。项目法人的领导班子大部分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各级行政领导构成,而建筑市场上最大的买方仍然是各级政府、政府。它们在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使得投资体制带有极强的计划性。

浓厚的行政色彩。

(六)我国相关单位的综合能力不足。我国现有的设计单位大多为综合性的设计单位,包含结构、建筑、机电等多专业工种。由于数目繁多,使得设计不专或落后,不能够适应国际上流行的以设计为龙头的总承包体制。加之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低下,对监理的任务、性质、监理不力,机制认识够,他们只局限于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和重视,而忽略了工程项目总体过程的控制。

二、加强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举措

(一)加强激励调控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众所周知,激励调控机制是工程项目鼓励的保证,企业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就必须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调控机制,它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思想激励。通过具体的培训和再学习等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来加强项目经理、相关项目班子及其项目参与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危机感和荣誉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而他们决策稍有不慎对社会、人民和自身造成的损害。用这种责任感和荣誉感来激励他们建设优质工程、名牌工程。(2)分配激励。分配激励作为激励的主要手段,要充分的突出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在这阶段要保证:考核到位、政策明确、兑现及时、帐目清楚。要避免将内部承包合同当作儿戏,或者敷衍了事甚至久拖不决,影响项目班子的积极性。(3)评价激励。每一项工程项目完成后,企业领导者要对项目负责人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并总结教训和经验,对每位项目经理的公正公平评价,从而形成一种相互比学比成绩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工程项目创造更好的成绩。

(二)强化项目的质量和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核心是质量和造价,要把项目的质量管理好应从这几方面进行:(1)确定事故的性质、范围、原因及其影响,通过具体的调查为事故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依据。(2)严格地把好工程项目的质量关,要始终贯彻“至精至细至诚、更新、更优”的质量方针,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责、定岗、定点、强化施工中各工序的质量自检,管理工作真正地贯彻落实到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消除质量上的通病,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人、财和物的大量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3)对工程的造价管理。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要加强成本的控制,可以从技术、经济合同和组织等方面展开。在技术上,则可以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在施工中,通过对施工工艺方法的完善和改进从而来加强成本的控制和质量等保证;组织上,则是通过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来完成;在合同上,则是通过材料成本买卖合同的等的合理签订来保证价款的优势。

(三)强化创新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白炙化,给工程项目型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挑战,要使得企业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则企业必须适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更新管理观念,加大企业的控制管理力度。项目负责人必须能够树立符合时展方向的战略,在对项目工程的管理上能够同时代并进,不断地加强理念创新,重视企业的开发工作。创建一种全员经营、全员管理的浓厚企业氛围。

三、我国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策略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求,我国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必然要朝着全方位、全员化、全过程的大经营格局发展,因此,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给予支持。

(一)建立健全土建工程市场的主体责任机制

建立市场主体主要包含勘察、施工、建设、设计、中介机构、设备生产商、建筑构配件和监理单位等,针对目前市场存在的主体行政色彩过浓、市场责任不明确现象,根据实际市场经济的要求,投资人必然要成为法人,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对工程项目进行规范性的管理,投资人在市场中则以法人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的经营活动中,这项改革主要包括明确市场的主体责任,把项目工程管理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实际中,使得市场不断的成熟,适应着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二)与国际接轨,建立和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许多外商在我国大地上进行工程项目的投资,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国际化市场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要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和准则等,这些制度包括工程履约担保和保险制度、国际喷例接轨的评标定标方法及其投标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第4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方法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1)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完工散摊子的现象十分普遍。(2)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一个在行业范围内对项目管理具指导性的实施准则,而且有规不依、执纪不严的现象司空见惯。(3)不重视项目可行性论证。项目可行性论证本是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基础资料,但投资者普遍不重视可行性论证,盲目投资,从而给工程建设留下事故隐患。(4)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而且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方面,普遍忽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所有这些都是造成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和造就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鉴于以上情况,迫切需要重视项目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

一、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重建企业组织架构

建设项目需要通过一批掌握管理模式、管理秩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专门公司去完成,这种公司有资质、有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是专营工程承包业务的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应大力培育类似专营项目管理和承包的公司,以其自身的专业技术、工程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代业主组织和管理整个建设项目,开展“交钥匙”方式的总承包业务。与此同时,改革施工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并强化部门职能,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应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以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脱节的弊端。工程技术部应督促工程技术人员适应新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施工管理部应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进行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以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二、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法律法规,高度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较为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为此,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培育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勘察设计、工程承(发)包、施工等全部活动都能纳入法制轨道。可行性论证是对建设项目能否实施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此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将可行性研究纳入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加强前期工作,搞好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以便使投资项目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责任制能否落实,直接决定项目管理效果的好坏。施工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企业经理应与项目经理就施工项目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或项目责任书,以明确项目经理的地位和责权利,并对施工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促进项目经理部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同时,建筑公司应在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项目经理部认真实施,把创优良工程、树企业形象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重要指标。此外,项目经理内部也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和灵活的用工制度,运用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按施工承包合同为业主完成建筑产品,为企业赢得利润。

四、建立完善竞争、约束、监督机制

要建立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约束、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造就一流的施工队伍。一要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广泛实行竞争上岗,通过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劳动积极性。二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促使相关人员严格按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作业,推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三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与责任追究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劳力、材料、设备市场,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管理费的控制。

五、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切实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建筑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以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注重对职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立质量、安全管理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纪律、铁的手腕,确保安全施工和施工质量。特别注重发挥质检、安管人员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荣誉感。

第5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Abstract: EPC contracting model, as a new contracting model which formed in long-term practice and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matured, caught up the world, on the one hand overcomes many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contract model, for example, totally ignor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s among the design,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ely separating them; on the other hand, fully meets the strong desire and demand that the construction unit expect to get certainties of cost, schedule and risks and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project, so it gets more and more favours by construction uni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urnkey EPC contracting model are discuss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EPC total contracting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ways to complete turnkey EPC project management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关键词:EPC承发包模式特点;EPC面临的现实问题;完善EPC

Key words: features of EPC contracting model;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EPC;improve EPC

中图分类号:TU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058-02

0引言

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工程总承包管理,向我国大型建筑企业过去仅仅依靠项目成本控制和施工技术优势,以实现项目效益的传统项目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大型建筑企业要进入建筑业产业链的高端市场――工程总承包市场,不但要拥有一流的施工技术,更加重要的是要具备强大的融资能力、深化设计能力、设备采购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等,才能够具备为业主提供总承包管理服务的能力。EPC(设计一采购 施工总承包)承包方式,在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1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的特点

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又称设计-采购-施工(Engineering,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承发包模式,是一种包含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与调试,直到竣工移交的总承包模式,首先由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发包给总承包单位,然后由总承包单位承揽整个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并对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的承发包模式。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 单一的权责界面:法律关系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在传统承发包模式中,业主不仅与施工单位存在施工合同关系,还与设计单位存在设计合同关系,与甲供货物的供应商存在买卖合同关系;但是在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中,业主只与总承包商存在合同关系,总承包商将工程的设计、采购与施工全权承揽。所以,在EPC交钥匙承发包模式中,法律关系简单,合同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明确具体,总承包商必须对最后交付的建设工程承担百分之百的法律责任。应该说,双方关注的重点已经完全转向问题的解决,而不再存在责任的归属问题。

1.2 工程的系统整合:目标统一明确、各个环节统筹优化传统的承发包模式,缺乏对设计和施工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完全忽视设计与施工的有机联系并将其截然割裂开来,将设计、施工进行分别发包,客观上致使设计者考虑问题时的角度就是单纯设计,而不是整个项目,常常不考虑造价与工期就进行设计,而且设计和采购、施工整个脱节,这样采购与施工的返工就不可避免,造成造价的提升、工期被延误,如此就无法实现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但在EPC承发包模式中,工程的设计、采购及施工由承包商承揽,能够充分调动总承包商的积极性,在确保工程整体目标实现的同时,把优化设计、合理采购及文明施工有机地结合起来。EPC总承包模式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使设计、采购与施工的内部协调和深度交叉得以实现,进而实现整个工程的整合优化与系统统筹,并且因为总承包商可以在设计程序中纳入进采购纳,并且从设计、采购与施工的整个过程以及整体上考虑、处理问题,设计可以更充分地对设备、材料采购和现场施工安装的要求加以考虑,更能积极地优化设计方案,进而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1.3 合格的建筑产品:最低性能保障、实现业主目的最低性能标准条款是EPC交钥匙总承包合同的特色条款,它以更加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总承包商最终交付业主的建设工程是否是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合格的建设工程,成为业主检验建设工程能否通过竣工验收的质量检验标准。因此,EPC交钥匙总承包合同中的最低性能标准条款,有利于保障业主获得合格的建筑产品,从而实现合同目的。

2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面临的现实问题

2.1 理念上的误解很多人对总承包管理的概念认识还不清楚,甚至有错误认识。主要是因为在计划体制之下,每个系统都拥有自身的基建队伍,在部门分隔、行业垄断的情况下,施行总承包就有比较大的阻力。更有甚者觉得,实施总承包管理是一种管理费用加大的的总承包,是需要施工费用再加上管理费的,而总承包管理型公司是皮包公司。

2.2 机制方面的不完善当前我国大多数勘察设计与施工企业还未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和工程总承包对应,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组织机构不完备。大部分企业在开展EPC总承包的时候,仍然对过去的施工模式予以沿用。并且项目管理体系也不完备,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方面不够完善,作业指导文件、程序文件、工作手册、岗位职责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均不够健全,大部分的项目管理仍采用传统手段与方法,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比较缺乏。在质量、进度、信息、合同、造价等管理目标管理方面与先进企业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存在。

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虽然已经推广好些年,可是因为观念上存在歧义,现在除了在1984年国家计委与建设部颁布了《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之后有关工程总承包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就再也没有制定过。《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只规定了招标、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而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中对总承包这种属于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形式则没有相应的规定。关于招标投标管理,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颁布了《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与《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无工程总承包的招标投标办法。因为对工程总承包无相应的标准合同文本、实施细则、管理法规与部门规章等,致使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不知道怎样去规范管理工程总承包,这就对工程总承包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2.4 总包方面临问题较复杂

2.4.1 理解EPC总价固定的含义不明确在大部分人看来,EPC项目为固定总价的合同,因此不是在投标报价时过大的估计风险致使投标报价高而不能中标,就是在签约时简略看为固定总价而将合同的变更的权利放弃了。事实上所说的固定总价只是相对来说的,通常国际EPC项目的土建工程价提供的模拟工作量和单价的乘积为基础,实质为固定单价,实际工程量改变,总价就随之改变;而采购价格则以实现功能性阐述承包商应给出的货物价格为基础,若业主改变了对功能的要求、工作范围增加或者是对实现功能的设备有特别要求,那么合同价格一样会产生变化。

2.4.2 总包合同中随机备件争议较多因为EPC项目包括了设计、采购,即在签订EPC合同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设计,业主仅能提供项目功能性描述,而在合同中没能清楚的反映出采购的详细规格、范围等,这样在以后项目执行中就可能会有争议发生。这里随机备品备件的供货范围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最容易造成的争议问题。由于设备规格、型号与厂家在合同签订时不能被确定下来,因而随机配件的图号、名称也就无法被准确确定,所以有些业主就以参考项目或者是自身已有的项目为依据将配件数量与清单提出来,并且把这些数量和清单视为合同供货范围。但是总包商签订EPC合同之后将发现,利用设备招标确定的设备及备件和EPC总合同内容出入较大,将会出现下面几种状况:一个是在实质采用的设备中,业主要求的备件不能适用;再一个是在合同中没有列出设备中务必要带的备件;还有就是合同中所列备件数量与实质需要出入较大的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大型EPC项目不但有比较复杂的备件问题,同时环比需要考虑易耗品等、专用工具的数量及范围。若没有将这些问题弄明白就盲目签约,肯定会带来潜在的项目风险。

2.4.3 总分包合同的支付及其衔接不明EPC总包合同中支付条款比较复杂,根据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预付;二是中间付款;三是临时验收;四是质保期结束,各个阶段付款还要满足其相对阶段付款的条件。尤其是中间付款,相对来说更加复杂,涉及的内容有培训、土建、设备供货及安装等。以不同支付条件来约束不同内容的支付。并且,除了预付款之外,每次支付还还涉及付款额的改变,付款额的改变是由价格的调节、工作范围的改变、工作量的变更还有罚款等引起的。所以,除了要求总包商在签约时对支付条款的涵义要有准确的理解,在合同额中对垫付利息与支付风险做充分考虑之外,同时还要具备及时提出合同变更及计算变更、按工期编制支付预算及准确计算每次应付款的能力。不然,总包商即便是将合同义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也不一定能得到应该得到的业主全额付款。

3怎样完善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1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宣传力度要加大,让人们对这个模式的本质内涵有正确的认识。推行工程总承包时,之所以有比较大的难度,是因为业主、行业主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对其认识不够到位。面对这样的状况,必须要加大对推行工程总承包的宣传力度,首先就工程总承包的优势、特点及典型事例向社会做宣传报道,使社会逐步认可工程总承包;其次与企业管理协会等单位及有关部门,开展不同层次的EPC总承包研讨班、研讨会,对业主进行培训。

3.2 对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内部机制做一步完善。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应当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整,将适合EPC管理的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建立起来,并向国外经验多多学习,对能够满足EPC管理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大力进行培养,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积极展开与国际交流和合作。要重点培训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从而适应国内国外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在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起七大控制体系,利用规范项目管理运作,使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标准化管理得以形成。

第6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项目工程管理;建筑;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在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工程管理是指建筑单位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综合采取各种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在不同的阶段,项目工程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不同,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

1 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意义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是建筑管理的组成部分,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实现对建筑企业全方位的协调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明确了建筑企业的责任,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1.3 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项目工程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它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各要素的最佳组合,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体制的改革。

2 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取得了发展与进步,建筑单位日益重视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管理方式日益多样化、管理技术不断的丰富、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仍然存在着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上的重视不够

一些建设单位对项目工程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些地方的管理工作不规范,难以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有些建设单位甚至完全忽视项目工程管理,认为项目工程管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建设单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难以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即使有些建筑单位愿意参与管理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很多的管理凭借经验进行,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无疑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2.3 管理机构发展不完善

管理机构属于服务性机构,项目工程管理涉及到策划、可行性分析、手续的办理、招投标、设计、施工、运行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对于项目工程的整体管理,管理机构的水平对管

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管理机构不完善,现有的管理机构管理水平较低、专业知识较少、管理经验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较弱,不能满足项目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阻碍了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工程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对管理规则的运用不熟练。此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缺乏,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够,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5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

目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的运用不够;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形成,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没有发挥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效应。

3 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对策

为了进一步发挥项目工程管理的作用,根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建筑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进一步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3.1 提高对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认识

建筑单位要全面深入的了解项目工程的重要性,提高思想认识,积极采取措施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项目工程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2 完善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关于项目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准入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和权限。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其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建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为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规范化、正规化道路。

3.3 建立与发展项目工程管理机构

项目工程管理机构缺乏是导致项目工程管理落后的重要原因。要建立和发展一批项目工程管理机构,这些机构需要有经验、有实力,能够胜任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够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程序去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有效管理。有必要培育一批专门从事项目工程管理的公司,可以将有实力的设计院改造成为项目工程管理公司,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发挥自己的技术、经验、工程、管理优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

3.4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起步比较晚,培养方式落后。所以,为了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重视与国外进行交流与研讨,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点,开设相关的课程,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出色的完成任务。此外,还要规范资质认定工作,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

3.5 提高建筑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必须发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切实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第一、利用网络作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第二、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总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认识项目工程管理的不足,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杰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06) [5] 甘雄锋.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探索[J].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9)

[2] 陈庆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综述[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01)

[3] 本刊编辑部.理性成长 用心服务――建筑企业CIO发展联盟走进久其软件园[J]. 中国建设信息. 2011(16)

第7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龙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项目管理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发展,因此,研究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有很大必要。

一、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呈现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标志性的工程是1984年云南省鲁布革水电站的建设,该工程利用世行贷款,在国内首次采用国际招标,实行工程项目管理,工期提前5个月,造价降低了40%,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次成功的尝试引起了我国许多大中型工程负责人的重视。此后,他们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是彼此间相互独立的不同工程项目,把企业整体经营活动作为管理目标以不同工程项目作为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显然,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企业发展靠经营,项目管理是手段。但是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还处在比较低的层面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以行政和硬性指令来代替科学的管理方法,这一点在国内大型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此外,由于受到地区以及行业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低。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观念以及法律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没有完全意识到项目管理的重大作用,以至于对总体规划方面不够重视,所做的各种计划不科学,主要靠以往积累的经验,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新的结构形式的项目。另外,许多与建筑行业有关的法律内容中,均缺少对项目管理的标准,造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并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建筑工程企业的人员素质整体较低,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人员仅有高中以下学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未经任何培训,没有任何正规专业技术的农民工。由于企业更看重专业技术而对偏管理方向的人才没有足够的重视,合格的项目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员更为缺少。造成了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不能得到有效发展。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经济慢慢融入了国际市场。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正形成趋势和潮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行业壁垒下降 , 国内市场国际化, 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 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的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竞争力,运用好国际化市场的有利条件,转变固有模式,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同时,作为 WTO的成员国,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企业与其他成员国企业拥有同等的权利,享受同等的关税减免。这些都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化提供了条件,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化成为必然。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专业化人才的增加,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此外,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管理。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已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准确的说,它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在现代社会中,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专门承接目 管理业务提供全过程的专业化咨询和管理服务, 这是世界性的潮流。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解决是否利用计算技术的问题,还是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

建筑工程包括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交换及各部门内部的数据加工、整理、传递、存储等大量工作。因为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不仅可系统地收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够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因受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进行跟踪管理。

三、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

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我国建筑行业加强项目管理十分有必要。结合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相比较而言,国外的建筑业发展较早,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同时他们也有着自身一套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法规。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建筑业也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使国内的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尽快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接轨。

增强项目管理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取决于企业的项目管理观念。鉴于我国现在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淡薄,增强项目管理观念是首要任务。首先需要加大对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用一些案例来分析,让大家看到项目管理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此,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其主动参与到项目管理之中去。

健全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比较混乱,项目管理极不规范,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建立和健全各类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门类齐全,互相配套。这样项目管理实际运行时才能实现“有法可依”。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发挥和运用法律、法规的手段,培养和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体系,确保建设项目各项活动都纳入法制轨道。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对项目经理自身作出合理要求。项目经理必须能够组织和带领一个团结的项目团队;能将保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和根本目标;能够执行项目决策和承担决策风险等。要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首先要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用到真正的人才。还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在工程实施中进行考核。除了项目经理,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人员的素质也十分重要。获得美国PMI学会主办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考试的资质证书的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会被政府部门和大公司聘任和重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因此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也相对落后。为提高我国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应该经常开展项目管理学科的国内外交流和研讨,加强学会工作,多出版专业刊物。应该在高等学校建立学科点、硕士点、博士点,培养一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同时精通计算机和外语的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另外,规范项目管理培训和资质认定工作。

项目管理实现网络化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显然已跟不上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寻找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的网络化。这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方便。

结语:美国著名杂志《财富》( Fortune) 曾这样论述: 21 世纪初, 项目管理将有巨大的发展, 项目管理将成为一种潮流, 项目经理将成为 21世纪年轻人首选的职业。总之,面对我国加入 WTO 后的发展趋势,建筑企业需要深化项目管理的改革,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战略。通过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加速施工管理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增强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作为工程建筑的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只有在建设项目中进行有效果控制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按照工程合同按质按量的完成某项目工程。针对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如何去提高管理水平,主要是根据对项目管理的内容、特点、管理模式等等方面去学习,才能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和建设效益。

一、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意义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是建筑管理的组成部分,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有着重要意义。1、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建筑项目工程管理通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更新管理方法,实现对建筑企业全方位的协调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2、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可靠性。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明确了建筑企业的责任,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降低了项目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3、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项目工程管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质量保证,它能够实现建筑企业各要素的最佳组合,有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有利于深化建筑企业体制的改革。

二、现代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四大要素 建筑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管理需要用系统工程的观念 、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 科学性和程序性。 加强工程管理,必须对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 对建筑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 适量、 比例、适当、 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建筑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 组织 、协调 、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4、合理地 、高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三、我国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

1、工程项目管理还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体系

缺少专业的项目管理团队。目前我国只是一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和活动,在部分专业中开设项目管理课程和培训。但是基本上是作为课程进行。很少开设独立的工程项目管理专业。专业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多数是以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等企业法人形式出现。但是这些公司多数是在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的基础上变更生成的,从事业务也不单一,多数是具备监理、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等多项资质。但是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国家却没有建立单独的资质,这就导致相关企业从事的业务复杂,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时,仍然没有改变以往监理、造价咨询等工作习惯及作风,缺乏真正的管理意识。必须要社会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整个行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一起努力,建立健全有关机制、相关管理规定、行业标准等,才能推动管理体制的发展才能加快其健康正确的发展。

2、思想上的重视不够

一些建设单位对项目工程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将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导致个别项目管理工作不规范,难以取得相应的管理效果,有些建设单位甚至完全忽视项目工程管理,认为项目工程管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对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建设单位的职责、权限不明确,难以调动他们参与项目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即使有些建筑单位愿意参与管理工作,但是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很多的管理凭借经验进行,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这样无疑制约了项目工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工程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组织协调能力较差,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缺乏相应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对管理规则的运用不熟练。此外,一些管理机构的人员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缺乏,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够,难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5、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

目前,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效果不佳。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在项目工程管理的运用不够;信息化管理网络没有形成,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化应用程度不够,技术含量较低,没有发挥信息化在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效应。

四、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策略

1、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自身特点进行探索 由于建筑行业在世界各个地区都无处不在,而对于每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上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而工程项目管理特点也存在不同的差异。针对我国的建设项目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工程存在复杂性程度高、造价高、参与各方人数众多、环境影响幅度大以及时间周期长等特点,突出表现为建设工程复杂性程度高。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利益人群比较广,尤其是在业主与承包商、承包商与分包商以及业主与行政主管部门存在相应的利益参与。3、由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因素也制约着工程建设进度。如对于南北方气候差异性、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建筑材料价格差异化以及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开发中也存在各自有别的法律规定。

2、完善与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关于项目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准入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明确其法律地位、职责和权限。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其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与完善的建筑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为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提供依据。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积极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将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都纳入规范化、正规化道路

3、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从业人员的素质对加强建筑项目工程管理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起步比较晚,培养方式落后。所以,为了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经验,重视与国外进行交流与研讨,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在高校设置相应的人才培养点,开设相关的课程,提高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

4、提高建筑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能够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必须发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作用,切实提高项目工程管理的水平。第一、利用网络作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交流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第二、积极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各施工人员要认真进行贯彻、落实。

5、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项目成本管理是工程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工程管理本质特征可以由项目成本管理体现出来。首先,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其次,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再次,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6、加强建筑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的工期是从从工程着手建设到竣工验收结束之间的期限,它是一个建筑工程的进度也表示着建筑工程的速度。如果很好的控制工期,能使建设项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控制好工期,也就是保证了质量问题,保证了工程管理体系的快速运行。首先,施工前的工期管理。在施工前,就是招投标之后,要提前进行数据收集,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的完场准备。要制定合理的进度计划表。而工程进度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进行工期计算,是施工单位工程师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工程量与工程复杂程度计算出工期的大概时间。同时技术人员根据相关的场地,环境,绘测出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图样。还要编制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工程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条件,让企业通过图纸设计,来衡量工程的整体规划,从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其次,施工过程中工期管理。针对有经验的建设单位来说,强大的施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还有施工物资和场地的控制和管理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用专业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购买.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把关,把质最问题落实到实处,以便将来工程的如期完成。而场地的选择也是尤为重要的步骤,要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完整的勘察。要有合理的进度计划表,按照进度计划要求,稳定、和谐、科学的完成工程建设。

7、针对建筑工程中从管理内容上进行强化,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作为管理这一门学科,不仅在建筑项目管理上适用而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层次上都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对于在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等诸多方面,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水平。所以在项目管理上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7.1在项目管理内容上得知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特点,所以必须以人为本,提出安全管理。作为项目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常都涉及到生产、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理念“以人为本”,所以相应的安全部门从国家制度、企业部门、各种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7.2在项目管理内容上由于涉及相应的利益者的关系,所以必须强化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在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制定项目成本管理,对于成本的控制与业主、承包商、项目经理以及参与生产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相应涉及利益问题,而作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必须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尤其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如只是重视质量忽视成本或者只是重视成本忽视质量都是行不通,必须使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控制,再在此基础上制定合同制度管理,按照国家的法律政策进行合同管理。 7.3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针对管理者自身而言,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都是以人为主体去构建,而在企业的建设过程中能否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项目管理。而项目管理的水平在于项目管理层队伍的建设。所以提高项目经理及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修养是必要的方法。 7.4对项目经理和相关的管理层,必须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强化。在考证和相应的培训教育方面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去检验相关的建设人才,使项目管理者专业知识得到。其次,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以便更好的选拔更优秀的建设管理人才。对于那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互结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7.5在建筑工程管理界人才培养上不仅要在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上更要提高项目经理和管理层的道德素质修养。只有项目经理和管理层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修养,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不为利益所动按质按量去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为小利益出现相应的安全事故和难以挽回的质量缺陷。最终达到提高项目经理和管理层的素质修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实践能力,为企业、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的目的。

8、 进行管理技术创新

为工程管理的科学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进行管理技术创新,为工程管理的科学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是我国工程管理应用科学、健康发展的第二个措施。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工程管理能否上水平。由于工程管理方面新技术的采用,决定着我国工程管理如果能够上水平。就必须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运用工程管理集成系统进行工程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需要认识项目工程管理的不足,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的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栋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第9篇:工程项目管理法律法规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问题对策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生产技术全球化,管理技术全球化。开放的中国在接纳知识、金融、高新技术的同时,国外的施工企业已经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建筑业的技术含量低,劳动、资本密集特性决定了市场准入的门槛,目前而言,铁路施工企业、公路施工企业、水电施工企业、冶金施工企业、煤炭施工企业等各种施工企业加上国外的日本大成公司、熊谷组、韩国三环、CMC公司等土木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有的在中国己经占据了市场,还有大批的企业正向中国的建筑市场涌进。建筑市场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项目管理不完善,引出了很多工程安全问题,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损,国家的投资付之一炬。

一、我国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法管理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应该说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因素致使项目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

1.项目管理基本内涵认识模糊

项目经理部不规范,固化现象严重。项目管理的特征是优化组合,动态管理。根据建筑产品固定不动的特点,实行的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来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项目经理部应该不是固定建制的,而是一次性的、临时组织机构。目前体制表现出的问题是:项目经理部可以购置固定资产;在工程结算时不按项目进行单独核算,项目部购置的固定资产的残值不评估,而是随意调拨价值取向不明,不能形成一个项目一核算的运行机制。

2.项目管理中责权利不统一

项目经理责、权、利不统一,严重挫伤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很多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权利方面规定的比较明确,可是在项目经理的利益方面却比较含糊,有一个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由于在责权方面不够统一、不够明确,造成这个工程亏损了多少却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盈利了多少,也没有相应的奖励规定。在企业,虽然都愿意当项目经理,但由于责任制不明确,造成了两种不良现象的发生:一是项目经理吃“大锅饭”,工程一到手,就干几年,干好、干坏与自己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大,所以积极主动性也不大;另一种是不顾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趁当项目经理之机“捞一把”,是当前存在的又一个严重问题。

3.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低

我国多数施工企业还没有真正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有相当一部分还处于低水平的经验型、粗放型管理阶段。不够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亦缺乏先进、实用和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只有少数单位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集成系统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建立和二次开发集成项目管理软件系统是现代项目管理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但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机构大多数未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而影响了项目管理的水平、效率和效益。

4.缺乏复合型项目高级管理人才

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即高级项目经理)。从我国目前施工企业与国际工程公司相比,普遍缺乏高素质的、具有组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进度、质量、费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复合型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5.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

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关于总承包的管理法规除了1984年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外,近十几年来,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很少制定这方面的规章和法规。近几年来,虽亦在不同层次上认真总结过经验,但制定瞻前顾后、高瞻远瞩的政策较少。另外,我国已加入WTO,至今还没有一本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标准,实施细则和标准合同文本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运作的要求。

二、应对当前问题的对策

1.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新型运行机制

在企业经营中着力创造和处理好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劳务作业层次的关系,首先要建立适应项目管理的新型运行机制,坚持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这是企业推行项目管理逐步形成内部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和重组机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由建筑产品固定性与施工队伍流动性以及项目构成的层次性、投入产出的经济性、组织施工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因为项目本身要求管理班子相对稳定,施工队伍按需随进随出,正如企业所讲的“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当然两层分开只是手段,两层结合才是目的。调整组织结构实行两层分开的前提是两层建设、培育作业层能独立作战、自我发展、逐步形成作业层通过承包工程和向社会开展经营业务,提高其专业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向专业化、微型化、小型化企业方向发展,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有竞争能力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2.全面推进和强化项目经理责任制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实行“经理负责、全员管理、标价分离、指标考核、项目核算、确保上缴、集约增效、超额奖励”的复合性指标考核责任制是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需求的。通过强化建立项目经理全面组织生产诸要素优化配置的责任、权力、利益和风险机制,以利于对工程项目、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以及各项目标实施全过程有力的管理。否则,项目管理就缺乏动力和压力,也缺乏法律保证。

3.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推行项目管理要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合理划分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和经济利益。企业建立项目核算体系必须坚持每个项目单独核算,落实责任会计制度,加强成本管理。企业不能简单地以项目经理部创利水平来考核,而应以降低成本额度考核。

4.大力促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业过程,依据现代的管理的特点,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动态、量化、科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快速的处理大量的数据,可及时的显示当前工程建设的实际现状(进度、费用、质量等)有无偏差,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日常工作,这样一项庞大的工作量只有依靠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这个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才能完成,因此,项目管理集成系统的应用是国际工程公司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的重要手段和标志之一。

5.要把激励约束机制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保证

施工企业要想保证项目生产经营的良胜运转和健康发展,必须发挥好企业管理层调控和服务的两大职能,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调控机制。为此,应着重做好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全面推行项目考核制度和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党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将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到实处,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推行“项目公开”,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对工程项目管理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发现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指明方向,对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的讨论,有利于推进我国项目管理的发展,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平,马晓生. 浅谈施工企业从事受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J]. 江苏建筑,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