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黑板上的记忆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黑板上的记忆作文

第1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题记

(一)

墨绿色的黑板,清纯而苦涩;记忆的一点一滴,简单而又多样。

上课铃声还未响起,你已拿起讲桌上那笨拙而又粗糙的粉笔,在黑板上写着那一道道例题,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如此的有节奏,如此的动听。

“叮铃铃!”铃声响了。

“咳咳!”你故作深沉地咳了两声。一转眼,就面带微笑地看着我们,带着你独有的嗓音说到:“我先跟你们提个醒,过几天我要去外地为哪里的学生上堂课,所以这几天,我会用普通话讲课,说错了你们可以纠正我。”

同学们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都异常专心地听先师讲话。

“好了,接下来进入我们的正题。”听着先师那蹩脚的普通话,顿时哄堂大笑。你用那严厉的眼神扫了一眼,全班鸦雀无声。然后你继续讲到“直割三割形……。”刚闻声,讲台下的同学捂着嘴,脸憋得通红。有那么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男生齐声道:“是直角三角形。”先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纠正后,继续讲着先师那自创的青神普通话。

如今,讲台上的帅老师,偶尔用用方言,偶尔用用普通话,却不见先师那般“神话”的韵味。

黑板,热情温馨却也冰凉。

(二)

秋风吹过,落叶飘满地。“沙沙沙……”,是窗外落叶在响?还是先师在黑板上写字的节拍?

那是第四节课,班上同学焦急的看着表。不知是早餐未吃饱,还是厨房里饭菜太香的缘故。食堂里飘出的菜香,唾液腺被捅破了似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眼看就剩下几分钟要打铃了,但先师仍不慌不忙地在黑板上解题。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先师仍就在滔滔不绝地讲着。一秒,两秒,……同学们心中的那个急啊!都心急火燎地等待着下课。先师不知识听到了我们的心声还是怎的,放下粉笔,大发慈悲,“好了,我不讲了。”有些腿长的男生早已是全身武装,准备落跑。

“但是!……”不料,一个声音从黑板前的讲台上传来。同学们一听这个,顿时摆出整个儿苦瓜脸,心里埋怨着:先师,你能不能不停顿那么久啊!先师继续一本正经讲着,“我给你们出道猜成语的题,猜对就可以走了!”

说着,先师转过身,拿起粉笔,在讨厌却又无辜的黑板上“沙沙沙”地写了个“白”字。我纳闷了,一个教数学的,怎么问我们语文的问题啊?可是,顾不了三七二十一,为了香喷喷的饭菜,绞尽脑汁思考着……

群众的力量果然是强大的,千奇百怪的答案应有尽有,好多还和数学挂起钩来了,整个儿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全然忘记了吃饭这回事了。

现在,讲台上的帅老师,依旧为我们的成绩拖堂挤时间,却没有先师那般轻松愉悦,更少了许多绕梁三日的笑声。

(三)

值日的同学,极其认真地把黑板打整得干干净净。我用手轻轻用手梳理着吹散的发丝,不知何处传来悲伤的旋律,真是物是人非?

望着二(1)班的教室,我不知不觉走了进去,凝望着空空的黑板,仿佛看到了先师讲题的身影,仿佛听到了先师写字的“沙沙声”,仿佛……

走近黑板,触摸着那因用力板书而稍有些凹进去的地方——那是记忆,牢牢刻在我心里。

上课铃声快打响了,我拖着我那沉重的脚,回头看看那黑板,挪动回了三(1)班的教室,帅老师者正在黑板上板书着,那白色粉笔与黑板摩擦而发出的沙沙声,是那么苦涩,那么无趣,更是那么无味。

同样是数学老师,同样教书如此出色,同样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但先师,你在我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那独一无二的教学方式;那温柔而又幽默的话语;还有那蹩脚的普通话……

先师,你那板书的形象,定格在我记忆中,永恒。

番外

记得那次通话,你告诉我你下学期不会教我们了,不知道真的是你说的那样,我们太不好管教了,还是因为你真的太忙,没时间了。

先师,我真的好想念你,好想念你给我们讲题的身影。每当帅老师为我们讲课的时候,那似曾相识的话语,那似曾相识的动作,甚至还有黑板上那似曾相识的图形。

先师,再给我们讲一次课如何?一次都好!

前些日子,你来到我们班教室时,同学们万分激动,原以为你是来看我们的,没料到你只是驻足了几十秒钟而已,就离开了……望着你离去的背影,空留无限惆怅。也许,你真的太忙了吧。

第2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本报2015年17期第3版:《爱吃亏的妈妈》。

本报2014年35期第3版:《道歉的魅力》。

2.福建厦门:品。

本报2014年25―32期第9版:《鸡蛋里的滋味生活》。

本报2015年23期第3版:《成长中的五味瓶》。

3.湖北襄阳:“路”材料作文。

本报2015年1―8期第12版:《非走不可的弯路》。

4.湖北恩施:最难忘的那个表情。

本报2015年1―8期第29版:《永恒的微笑》。

本报2015年16期第2版:《中尉的微笑》。

5.湖北十堰:①新;②最美的 。

本报2014年41期第3版:《新起跑线上,我摔了一跤》。

本报2014年25―32期第32版:《美丽的丁香花》。

本报2014年45期第2版:《心中的绝世风景》。

6.湖北荆门: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本报2014年36期第2版:《温暖的时刻》。

7.湖北鄂州:有种幸福在心间。

本报2015年16期第4版:《河里漂来的幸福》。

8.湖北咸宁:是苦也是乐。

本报2014年25―32期第31版:《逆境,一样心怀感恩》。

9.湖北武汉:“一棵树”材料作文。

本报2014年25―32期第7版:《向一棵树鞠躬》。

10.浙江台州:“分叉路口”材料作文。

本报2015年1―8期第12版:《非走不可的弯路》。

11.浙江宁波:种子发芽以后。

本报2014年33期第3版:《种下一粒种子》。

12.浙江湖州:挥挥手,出发。

本报2014年45期第3版:《远航》。

13.浙江丽水: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

本报2014年36期第4版:《阳光就在身边》。

本报2014年44期第4版:《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14.浙江衢州:“猎豹”材料作文。

本报2014年45期第1版:《勇往直前》。

15.浙江杭州:“学者金克木”材料作文。

本报2014年25―32期第4版:《蒋方舟:好书与小伙伴们分享》。

本报2014年46期第3版:《书的魅力》。

16.江苏无锡:读书之味长。

本报2014年46期第3版:《书的魅力》。

本报2015年12期第4版:《我与书卷有个约定》。

17.江苏苏州:记得那一次出发。

本报2014年25―32期第24版:《第一次去草原》。

18.江苏扬州:苦趣。

本报2015年15期第3版:《别具匠心的拖课理由》。

本报2015年20期第3版:《苦涩的莲子汤》。

19.江苏常州:温馨的设计。

本报2015年14期第4版:《假日里的温馨》。

20.江苏连云港:凝视生活。

本报2014年39期第2版:《生活,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报2015年19期第3版:《生活中的一抹彩虹》。

21.江苏南通:一次相逢一份暖。

本报2014年39期第3版:《眷恋那份温暖》。

22.江苏盐城:从未走远。

本报2015年20期第3版:《爱的距离》。

23.山东东营:向 鞠躬。

本报2014年25―32期第7版:《向一棵树鞠躬》。

24.山东淄博:水。

本报2015年17期第2版:《一杯水的距离》。

25.山东菏泽:留在 的记忆。

本报2014年35期第4版:《我想起了那最后一课》。

本报2015年20期第3版:《黑板上的记忆》。

26.山东滨州:有你相伴真好。

本报2015年16期第3版:《有你的日子》。

27.山东德州:留在心中的那份 。

本报2015年9期第1版:《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28.山东济南: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本报2015年1―8期第12版:《花落的声音》。

29.山东聊城:风景在路上。

本报2014年40期第4版:《从丽江轻轻走过》。

本报2015年20期第1版:《沿途的风景》。

30.四川广安: 去哪儿了。

本报2014年34期第3版:《时间都去哪了》。

本报2015年13期第3版:《最疼爱我的人哪里去了》。

31.四川资阳:拐杖。

本报2015年21期第3版:《奶奶的拐杖》。

32.四川遂宁:风景。

本报2015年20期第1版:《沿途的风景》

33.四川达州:我最得意的一句话。

本报2014年41期第2版:《反思一句名言》。

34.四川南充: 伴我前行。

本报2015年19期第1版:《携反省一路前行》。

35.四川眉山: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本报2015年20期第3版:《黑板上的记忆》。

36.湖南娄底:①话说诚信;②乐在其中。

本报2014年41期第2版:《诚信是最大的招牌》。

本报2015年12期第3版:《诚信,做人之本》。

本报2015年16期第2版:《被拆掉两次的亭子》。

本报2015年1―8期第30版:《说两件好玩的事》。

37.湖南永州:①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②那一刻,我 。

本报2015年1―8期第12版:《花落的声音》。

本报2014年41期第3版:《那一刻,我们就像蒲公英一样飞走》。

38.湖南长沙:书,我的良师益友。

本报2014年46期第3版:《书的魅力》。

本报2015年12期第4版:《我与书卷有个约定》。

39.湖南衡阳:爱的力量。

本报2014年25―32期第29版:《因为有爱》。

第3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一.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之关键:在情境中即刻说文

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即师生共同创设生动活泼的作文情境,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体验、感受,放手让学生大胆去写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是一节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课――吹气球,教师创设比赛情境,请同学上台吹气球,课堂上“加油”声,气球的“啪啪”声不绝于耳,学生开怀大笑。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情景,不要等游戏结束了,才让学生去回忆和描述。因为身在其中,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感受、短时记忆,学生写起来“易如反掌”。而一旦完成游戏后再回忆,学生只记得热闹、好玩,人们表情等忘得一干二净。

二.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的素材:小组日记接龙

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大量写的实践中,在富有个性创造的实践中,在不同思路交流碰撞的实践中,在大量自改互改的实践中去感知、体味、领悟习作的技巧。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要进行大量写的实践显然不切实际,于是我想到了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素材――小组日记接龙。小组日记接龙为何能够成为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的素材呢?

传统的日记形式也能及时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新鲜事件,但“日记日记天天要记”, 老师也因为每天要批那么多的日记没有时间而草草批个等级写个日期,日记已流于形式。在这种形式已大于实效的情况下,我想到了合作日记,具体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共用一本日记本,日记本在小组的成员中传递,一周为一个轮流周期,等于每个同学只要一周写一次,减轻了负担,并且让学生在记忆依然鲜活时,快乐记录下当天的事件、情感。

小组日记中的评价内容侧重于对讨论的参与,对某一主题进行的延伸。在评价方式上,还可以有小组的互评,家长的参与。在评价层级上还可与班级的奖励制度挂钩,每一天抽出5至10分钟,表扬写得好的同学,给受表扬的合作小组以各种形式的奖励,以集体的力量让他爱上写作。

三.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的挑战:即时点评

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写现场――现场写――当堂评。个人认为,在当堂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毕竟还处于学习习写作的初级阶段,语言不免幼稚、不符合规范,思维不免有偏差。这时便需要教师在课堂的即兴评改中帮助学生锤炼语言、点拨思维。请看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自述》.

生:(读)《变色玻璃自迷》。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 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

师: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

(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

师: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 (生重写。)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你们写作文时,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

生:(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诗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

师:“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

课堂上及时,恰如其分的点评会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当堂评”要做得好,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语感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因此,这是一线教师进行动态生成式的作文教学时所遇到的最大挑战,通过阅读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写下水文则更有必要,教师写下水文时,头脑中建构了作文过程,更容易预设学生写作时思维堵塞之处,想好解决之道。

第4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吐白沫,学生作文还是思维禁锢,内容空洞,语言匮乏,无处下手,要么就是胡编瞎凑一番,应付了事。为此我也想过许多作文教学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是很理想。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口吐玑珠,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呢?一堂作文课上的意外生成,使我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

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抱着一摞学生的作文本来到了教室里。这节课打算让学生把上节语文课上,同学们仿写教材中的小诗———《我的心愿》而自创的小诗,在课堂上交流评改后誊写在作文本上。上课后,我就开始让学生拿出自己写的小诗,并指名到讲台前朗诵自己的小诗,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改好再进行誊写。我原想:这个题目比较简单,而且课本中刚学过这样个主题单元——心愿。心愿,不就是说说自己心里的愿望嘛,再把它用形象化的语言修饰一下不就好了吗?我满以为这个小练笔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不是难事。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当看了几个学生的作品以后才发觉,学生的小诗写的并不理想,不是缺乏想像,就是语言不精练不丰富,要么就是言词不鲜活,跟我想像中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相差甚远,是我要求高了吗?还是我在课堂上的指导不够?还要继续评改下去吗?还是不管内容怎样先誊写上再说?还是另换作文内容?我一时还真犯了难。几乎每个同学写的都要再斟酌,再提炼,一堂课时间怎么够用?这可怎么办?想了片刻,我向学生说出了我的想法:要不,这一首小诗咱们回去再好好锤炼吧,改好后咱们有时间再共同欣赏,这一节课改写其它的作文内容。没想到,学生们却异口同声说:“想--写--诗--”真没想到他们写诗的兴致还挺高,兴趣还挺浓,于是我就想,既然他们想写,我就顺势利导吧,迎难而上。

稍稍思考片刻,于是我就对同学们说,既然你们爱写诗,想写诗,那我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有诗人的想象力,如果有,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写诗,如果没有,我们就改写其他内容。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激了起来,高涨了许多,儿童不服输的天性显露无遗。于是我就在黑板上,用粉笔拧了一个圆点,这个点中间看起来似实非实,学生们瞪大了眼睛,好奇的看着我做完这一动作,我故作神秘的说着:“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老师画的这是什么?”问了几声也没有人敢回答。于是我就加重声音说:“连这是什么都看不出来,还说要写诗呢,话音刚落,只见坐在最前排小女生李妮妮怯声地说:“这是一个圆点”。我点点头,表示她的回答是正确的,并示意她坐下。我又把询问的眼光扫向大家,看看还象什么?只仅仅是一个圆点吗?”这一问下去,如石子掉时翠湖里激起了千迭浪,同学们的思维立刻受了启发,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老师,这是东方升起的一颗明珠。”“这是夜空中挂在天上的一轮圆月。”“这是老师播在我们心间的一粒知识的种子”。“这是我们人生的起点”。更多的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老师,这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智慧的结晶”。“这是劳动者辛勤的汗滴”。“这是战士们保卫祖国洒下的热血”。“这是空气中的一粒尘埃”。“这是沙漠里的一粒沙”。“这是伤心者流下的悲伤的眼泪”。最精彩的一句是我们班的大眼睛班长冯曼茹说的: “老师,这是失学儿童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当这个孩子刚说完时,教室里不约而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我们前几课才学的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没想到她还挺会活学活用,有一个小男生还调皮的学着电视里赵本山的口吻说:“你太有才了!”惹得同学们一齐哈哈大笑。而后,思维创造性被点燃,激情在飞扬———

第5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一 细节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注重夯实基础,速度较慢,平均每三天一个单元,复习较细、少而精。每个单元除了记忆单词和短语外,我们还从课文中抽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当堂记忆一些基本句式、重点句型。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效率。对于每节课所讲的知识有讲、有练、有测、有评,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我们采取低要求,低难度,采用小步教学法,基本上是再讲一遍,对每个知识点讲完就练习,在课堂上巩固,不把问题留给学生,不把问题留到课外,避免积少成多。在第二天上课时,及时复习,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提问。(2)找个别同学到黑板上写。(3)每名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每节课写上几个重点,之后核对答案或是同学互批,用红笔改正,形成一个基础知识的错题本,以便学生经常复习。此外,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把语法专项也穿插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单元涉及一些语法项目,一定要讲通、讲透。之后,出一些易错题起到巩固的作用。一轮复习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我们把学生应掌握的两百多个知识点逐一复习到位,摸清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储备,为第二轮复习打下了基础。

在第二轮复习中,我们采用的是专项复习,即单选专项、完型专项、阅读专项、改错专项和作文专项。对于完型专项,按照题材分类: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说明文。除了正常的讲解外,这几种做法也是相对有效的。(1)按照选项的词性归类,挑出几个同类型的文章进行类比。如记叙文里名词居多。凡是涉及名词的题,帮助学生分析这种题型的处理方式。大多数完形填空都是以动词和形容词、副词为主的。同样拿出几篇这样的文章,将同种类型题做一下总结。这样,学生清楚了完形填空的做题原则,效果不错。(2)把重复出现率高的词整理出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单词本。经常翻看,这样可避免学生在做题时对很多常见的完型单词不认识。(3)阅读理解。题型可分事实题、推断题、猜词题、判断正误题、中心思想题等。我的具体做法和完形填空的做法相似,即进行类比。与完形填空不同的是在阅读中学生有另外一个问题:学生有的时候文章读不明白、看不懂,要在阅读当中找一些句子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文章,找到一些长难句帮助学生理解,同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改错训练分为三步:先练习单句改错,按照错误的类型练习。之后,做篇章练习。最后做高考真题进行总结归纳。(5)写作练习。首先,按照作文的不同题材分为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和记叙文。其中,应用文又分为感谢类、邀请类、道歉类等。每一种类型抽出一两篇让学生练习。学生写的作文,可以收上来老师批改。也可以在上课前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抄在黑板上,学生的选择很重要。为了达到既定的效果,一定要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找到不同作文的优缺点进行点评。此外,经常印发一些学生写的优秀作文以及高考满分作文让学生背,掌握一些精美的句型和高级词汇。最后,对于卷面的规范,因为英语的卷面在高考评卷时占一个档位,所以对于卷面的练习也很重要,包括字母练习、行距、间距、大小等。

在最后的三轮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套卷练习、限时练习。定时回归了课本,温习了基础知识。从模拟考试的成绩和高考成绩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 注意要点

注意: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夯实基础;做好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把课本内容复习到位,扫清知识死角;注意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

三 克服不足

第一,学生作业的检查批改应更加具体,对目标生应尽量面批面改。

第6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75-02

1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什么问题呢?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两大问题:词汇意义认识和词汇识记学。

1.1 词汇意义教学的问题。词汇意义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有些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脱离句子和课文,把新授词汇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领读讲授词义。这种孤立地讲解词义的词汇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还不能让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2)不能正确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

(3)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均衡分配力量。

1.2 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词汇教学“三脱离”,识记效率十分低。收获。

(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而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

(3)教师采取错误的补救措施,死背词汇表。

2 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根据英语词汇的特点,教师应该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以下是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2.1 词汇与词块教学: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认为,词汇是许多词块(chunk)

的集合。词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或语块,并使用它们构成完整的句子和语篇,而不是教授独立的词语(赵小沛,2002)。对词块的教学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2 联想教学:利用联想和分类方法,可以使学生把词汇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之下,而且联想的组合愈紧密,词汇愈易于记住。

2.3 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选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不仅提供各自的词性,而且通过例句来对比说明他们的用法,这样在便于他们记忆词汇的同时,也使他们掌握了各自的词性。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来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我们的许多教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很不重视,而笔者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

2.4 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学: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测验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

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若该词或词组与先前所学的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往往可以采用作文的形式进行比较辨析进行教学。其教学方式一般是以语义和句型为主线,进行系统归纳、分类、比较并加以辨析,以达到克服混淆和灵活运用的目的。这种以语义为核心,以句型为主线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学习词汇的弊端,把词与句结合起来。有时再把句子组成文,使词汇前后联系,纵横交错。如新授动词watch(观看),可以联想到watch,look,look at,see,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比较辨析,让学生将这些词或词组编在一段话中。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终上所述,词汇教学应揭示词汇的音素、结构、性质和搭配规律;在词义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词汇,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其不同意义;依据学生不同的交际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相应类型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单词的音、形、义要求学生正确发音,注意拼写规则,构词法等;提倡读、写、听三者结合以及利用词汇的内在联系组织识记材料,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必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第7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一、基础性写作

1、抄写。写作需要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语言基础,要从词汇量积累开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在平时学英语时,边读边抄,抄写可以让他们的注意力加倍集中,还可以让他们深刻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能让他们看到抄写与朗读也是有联系的。如果有些学生对于抄写也有困难,我们可以降低要求,让他们从临摹开始。这是为他们写作打基础的,需要他们认真的完成。

2、配对。配对是学生们喜欢做的,我们可以用一些图片,可以是踢球:play football;可以是画画:draw a picture;可以是看电视:watch TV;可以是唱歌:sing a song……在图片旁边配上一两句话,让学生们把句子与图片搭配。当他们搭配完成以后,再让他们读句子,学学怎样用一两句话概况图片的大意。当他们会搭配以后,还可以让他们看着图片,自己想一想是否还能写出一些句子。如果能写出一句完整的话,我们就要给予表扬,让学生们在教师的赞扬中越来越想写。

3、选择。在最初阶段的英文写作,我们可以让学生们用选择的方式完成。比如:给出一些句子We went to the zoo. We watched a funny film. 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History Museum. Then w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t’s got many animals.然后,让学生们把这些句子填到短文中。这种形式的填空练习,学生们觉得可以轻松应付,对于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好处。

4、记忆。在上英语课时,我们可以把一些短句写在黑板上,或者用课件打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们先读一读,然后把黑板上的短句盖住,或者把课件上的短句移走。让学生们回忆并写出刚才所看到的句子。这样的训练,既可以锤炼学生们的记忆力,也可以让他们多积累一些英语知识,让他们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增加写作速度。

5、听写。对于小学生来说,听写的内容可以是他们熟悉的短语和句子。让他们在听写中积累更多的,可以在作文中运用的句型。给学生们做听写时,语速不要太快,要让他们能够接受,能在听写中达到我们训练的目的,是我们最为关注的。因此,我们要找一些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内容让他们听写。

二、指导性写作

1、填词。There are 1 people in Jack’s family. 2 father, mother, Betty, Jack and Ted. Jack’s father is a teacher. He 3 English at school. His mother works in a 4 . She is a nurse. She is a good mother. She likes 5 very much. And she often does housework at the weekends.

这样的填词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写作的思路,也能让他们知道该如何运用英文去描述自己的家庭状况。

排序。让学生们知道写作的次序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给出一段话让他们试着去排列顺序,当他们能够正确的写出句子的顺序时,他们也应该能够了解一些写作的诀窍。如:

Nice to meet you, too. 2)Oh, I see. 3)Nice to meet you, Helen! 4)What are you doing? 5) It’s about public signs. It’s interesting. 6)What is it about? 7)I’m reading a book.

补充句子。教师只说一个开头,让学生们自己写出完整的句子。我会说:I like .让学生们接着补充完整。或者说:I don’t like .学生们在补充这些句子时,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锤炼,会扩句,就会写出更多的句子。

三、自由式写作

学生们在经历了上述两项训练之后,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这时,我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自由式写作。在他们写之前,我们可以让他们先确定主题,然后想一想自己要写什么,列出提纲,之后才能动笔去写。例如:写My friend,教师可以先问: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can he/she do? ……在与学生交流时,可以把关键词汇写到黑板上,便于学生们在写得时候可以运用。接下来就可以让他们自由写作了。

第8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板画;图画示意;阅读教学;作文训练

语言可以描绘画面,图画可以反映语境,一个是间接抽象的表现,一个是直接形象的表现。而图画比起抽象的语言文字,儿童更容易接受,也更乐于接受。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语文课上恰当地运用板画,同课文插图和教学挂图相比,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首先,教师直接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轮廓、符号、颜色、线条而构成一个比较简单的图形,排除了复杂背景的掩蔽作用和无关符号、颜色、线条的干扰作用,儿童获得的表象清晰、鲜明,在记忆中留下的痕迹更为深刻,为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提供了良好的感性材料。

其次,当堂板画,可使儿童在注视教师作画时,视线随着教师手中粉笔的运动而围绕图形的轮廓运动,同时,儿童也就在自己的大脑中相应的“作画”。这是形成正确图形知觉的重要条件。而这一点,在使用插图或挂图时则往往较难达到。

第三,教师在黑板上作简笔画,感知的对象可以分层次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文字所表述的事物的关系可更清楚地表露在儿童的面前,使儿童更易理解它们。

第四,教师当堂板画,形象生动,虽寥寥数笔,却能使课堂更富于情趣,使儿童注意更为集中,学有兴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在语文课上怎样运用板画呢

1.为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根据汉子的造字特点,对一些带有规律的汉字形体,作优选择的画图示意,进行辨析。

如:“束”与“”两类字容易相混,但都可以用指示性的图像表示。我在黑板上先画两个“*”,告诉学生,它们都像树木。然后,在一个“*”的中间画上一圈绳子,告诉学生,用绳子把树木捆起来,就是束的意义。在另一个“*”的中间画上两根小刺,告诉学生,“”就是树木上的芒刺。在此基础上,再区别“速、漱、,刺、策”之类的字就不困难了。同样的道理,用板画示意,分辨“晴、睛”,“灸、炎”等也比较容易。

2.借助板画把抽象的文字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弄清词语的含义。《江雪》中有“孤舟蓑笠翁”一句,“蓑”、“笠”各是何物?对这类多数儿童不熟悉的事物,我们常常边讲边画,在黑板上信笔勾勒,儿童则一看就懂。

3.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从句段层次的实际出发,依思维的逻辑顺序作分解式的板画。这对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一边引导儿童阅读一边板画,用具体的形象引起儿童联想,调动儿童知识积累,一个个难以捉摸的抽象的概念就变得具体化了。

例如,在教低年级儿童学古诗《草》时,我先用绿色粉笔画了小草,引导儿童回忆在电脑、电视、画报上、在郊外看到的草原、原野景色,理解“离离原上草”的意思。在弄懂“一岁”、“枯荣”的意思后,我们把画面上的绿草全改为黄色。在理解“野火”一句时,我们把板画用红笔改画为红色的火苗,先引导儿童想象草原上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情景,想象大火过后的一片灰烬。在此基础上,再让儿童把三、四句联系起来思考,儿童就恍然大悟了。

4.在说话、写话、作文训练中,用板画激发儿童兴趣,唤起回忆,指导观察,启发想象,帮助儿童捕捉食物的特点,使他们头脑里的表象更加鲜明、清晰,在这样的基础上表达,儿童有话可说、想说,往往言者兴致勃勃,听者津津有味。

譬如,在参观植物园以后的一节说话、写话课上,教师当堂在黑板上勾画了五、六种形状各异的仙人掌,仙人球。有意强化其特点,让儿童一边观察一边回忆:这种仙人球(球、鞭……)是什么颜色?什么摸样?像什么?交流讨论,训练说话。而后,我们又让儿童回忆、描述其它几种仙人掌的形态,展开比赛,对能抓住特点,说的形象的,教师将其描述的内容随手画在黑板上。

二、运用板画时要注意哪几点呢

1.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板画不同于板书,课课必须。板画要因文而异,一般来说,在阅读教学中,书中有插图的,备有挂图、幻灯片的,儿童熟知的,不重要的或一说就明的内容就不必板画了。不然反而会分散他们学习的注意力。

2.要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

不能用看图代替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哪些该画,哪些不该画?画些什么,如何设计?先画后读还是先读后画?是教师自己画还是启发儿童画?都应着眼于读写能力的培养,都应在备课时考虑的。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心血来潮,随心涂抹,那样做是很不严肃的。

3.板画应是示意性的简笔画

第9篇:黑板上的记忆作文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高有巨大的帮助。我们学校有60%的学生来源于农村,这些学生中至少有50%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持之以恒,到高三英语教学效果有明显的提高,英语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可以借鉴的方法也比较多,现在我们谈谈英语简笔画对高效课堂的影响。

一、英语简笔画的教学特点。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能迅速在黑板上画上几笔,将抽象的枯燥的语言材料转化成形象的、生动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直观情景,随着画面的发展,学生不断地感知、不断地思考,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不断地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转化,积极思维接受老师所给的信息,感染教师的情绪,师生共同处于某一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就没有死记硬背,也没有老师枯燥的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学生结合这些逼真的情景,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简洁、省时、风趣的英语简笔画已经成为一个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直观情景的重要手段,英语简笔画能形象直观,激活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带来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英语简笔画是教师边画边讲简单易画,不仅便于模仿,而且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有助于直接理解所学的英语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回答问题。这种方法使学生听得明白、看得清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另外英语简笔画还便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无拘无束,自由想象。根据自己的思路,抛开语法的限制反而越说越轻松,越说越好,突然有一种感觉原来英语不是那么难学。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充实了学生的想象力,复习了新旧知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平时觉得英语平淡无味,记忆比较吃力。灵活的简笔画会给他们带来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景,甚至会给他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教师通过简笔画把课文讲得生动有趣,把生词或短语放在具体特定的环境中去教,分析特点、找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忘掉母语,轻轻松松学英语,掌握了重点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在新教材的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英语简笔画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实际运用中还要注意恰当使用简笔画。教师应该在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按照所需表达的内容与重点,将简笔画的形式、构图、数量和质量事先作以安排,不要随心所欲,毫无准备地在黑板上乱画,影响课堂气氛,使学生失去兴趣,耽误时间,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好的简笔画应略有夸张,甚至有点像漫画――生动、形象、幽默。如画人物形象时,有时为了突出重点,需要将某一部分夸大,往往一两笔就能使画面妙趣横生。另外,画动植物时根据情节的需要,还可以适当运用拟人的手法,使他们栩栩如生,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幽默的简笔画常常令学生们捧腹大笑,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强了记忆效果。很受学生的欢迎。

二、英语简笔画教学的几个关键时期。1.高一学生学习的起步期。高一阶段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与此同时高一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心理发展上的一个关键时期。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在初中是佼佼者,一进入高中,如果能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学习。

2.结合学校每年的校园文化月,学生学习的兴趣期。我们学校每年5月举行一次校园文化月,有绘画展览,是爱好绘画的学生大展身手的时候,如果结合我们的英语教学,学生画出英语简笔画,可以引起轰动效应,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3.结合英语考试的爬坡期。我们在平时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的英语考试中,作文题目一般以漫画、简笔画形式出题,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学习指导,逐渐让他们适应考试的要求,他们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教法、学法。

4.全方位教学的期。学生到了高二以后,我们平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让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出黑板报,在网上搜出我们需要的图画。再用多媒体画出简笔画,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三、英语教学中作好简笔画,应注意的几种形式

1.边讲解边画(一般适应于简单易行的画面).

2.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空隙时间画(如学生听录音或自读课文等)。

3.课前先在黑板上轻轻勾出细的线条轮廓,等待讲课时再画出来。

4.课前画在小黑板或卡片上(一般适应于情景复杂难度较大的画面)。

5.让有特长的学生结合我们的教学内容自己设计简笔画。

6.利用多媒体技术,网上下载所需要的简笔画、漫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