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说服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3、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4、离别是一种美丽,用目光丈量不出的秋水,被你纵横驰骋的思想忘穿。
5、让我们开开心心的毕业吧!我的同学们。忘掉不高兴的事,保留最完美的回忆。
6、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7、前者或许还又重逢的可能,但后者却此生此世永难相见了!有时候越怕别离,别离就在眼前,越想挽留反而失去的更快。
8、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
9、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人对你的伤害,只好如此。
10、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日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我怎能不感谢您?
11、您谆谆的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育。
12、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我会珍惜你我的友情,更期待相会的时刻。
13、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径上,欢歌笑语;留在草坪上,母校的一草一木。每个角落,都铭刻着我们的友情,我们的梦想,祝前途光明。
14、想说的很多。可是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能留给你的,只有我的默默的祈祷:珍重啊,朋友!
15、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
16、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
17、我们的梦是不染尘埃的,就算不小心跌到地上,也要地将灰土拍去,还原一个梦最初的样子缺成我最孤单的想念。
18、关于爱的记忆,要好好收藏,只是今后的幸福,要各自寻找。
19、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生感激您!
20、你的轻轻一句,永别了!撕破了我心底压抑已久的情愫,撕的心尖阵阵作痛。我微笑着静静地,说声再见
21、您的眼神是无声的语言,对我充满期待;是燃烧的火焰,给我巨大的热力:它将久久地、久久地印在我的心里。
22、我宁愿与他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因为一旦相交,过了那个点就会越离越远。
23、一朝离别后,两地人消瘦,三餐没胃口,四季少春秋,五体投地愁,六亲劝不住,七情无归宿,八分是孤独。
24、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25、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句子。老师,您就是滋润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
26、眼看着离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不但没有了洒脱,而且多了愁绪。本以为可以释然,然而,真的去面对的时候,心里却无比愧疚与不舍!
27、把精魂给了我,把柔情给了我,把母亲般的一腔爱给了我,老师,您只知道给予而从不想收取,我怎能不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28、母校,伴着我走过六年的春夏秋冬;母校,载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母校,启迪我扬起远航的船帆;母校,为我把脚下的道路铺向未来!
29、不要把生活和理想看得像十五、十六的月亮那么圆,它是由阴、晴、圆、缺组成,做人要实际些,愿大家“晴”时多些。
30、有没有快乐的离别诗句呢?一时想不起来,可能除非再见之期确定,并且不遥远,否则大概都会有离愁别绪吧,加油!
31、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共享一份难忘的温馨……
32、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旺。
33、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34、别离,是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是有点遗憾,但不悲观。因为我们有相逢的希望在安慰。
35、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36、我还不懂寂寞是什么,我还未感觉恋爱的快乐,今日与你分别,才第一次觉得情的孤独,才第一次感到失落很多很多。
37、寂寥的灯火,照不清你的模样,只有无尽相思在独自徘徊。红豆轻语,唤不回的回忆,终究是如水无痕。
38、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9、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
40、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41、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4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4、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5、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4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47、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4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5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5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5、念去去,暮霭沉沉楚天阔。
56、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兄台后会有期。
5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8、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59、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60、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61、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62、你的轻轻一句,永别了!撕破了我心底压抑已久的情愫,撕的心尖阵阵作痛。我微笑着静静地,说声再见
63、有没有快乐的离别诗句呢?一时想不起来,可能除非再见之期确定,并且不遥远,否则大概都会有离愁别绪吧,加油!
64、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7、人生,既有相遇,也有分离,让我们有缘再聚。
6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9、我与他永远是两个世界的人,隔海想望,今生无缘,唯有放手,方可永恒。
70、留在心里的伤痕是长存的,新伤复旧伤,盖不及,修不好,唯有勇敢是唯一自救的武器。
71、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个小步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和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恶浪。
72、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共享一份难忘的\'温馨。
73、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
74、雪花,悠悠情思,望穿了秋水,望断了天涯人的归路。
75、在错位的情感里,我们只能各自为各自的那份痛楚买单,痛到极至,也不能埋怨旁人一分。
76、挥手告别,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心上。
77、不管有多么的舍不得,我们都只有笑过之后,长歌当哭。
78、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
“女生要有个女生的样儿。”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即可识别自己的性别,并自然而然地遵从内在的性别角色要求,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经常被父母从性别上加以否定,孩子会感到困惑,并因自己没能符合家长的期待而难过。
“怎么又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别因为怕孩子弄脏就限制她玩沙子、挖土、踩泥巴,没人规定女孩儿就一定得优雅、文静。
“看到叔叔阿姨要问好,怎么这么没礼貌!”事实上,可能是孩子没做好准备,也可能是不认识眼前的阿姨叔叔,家长也要换位思考。
“你怎么可能做得到。”女孩儿更容易受到妈妈爸爸的宠爱和过度保护。但如果从小就灌输这种限制性思维模式,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如男性,今后就很难独立,甚至在婚姻中可能依附于男方。
“什么都别说,微笑就好。”女孩儿常被教育要矜持,要笑脸迎人,即使不开心或者想要什么,也必须压抑在心里。长期压抑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能让孩子心理变得扭曲。
男孩儿篇
“不许哭,别跟小姑娘似的。”如果连哭都受到呵斥,孩子就会慢慢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另一方面,经常给男孩儿“像小姑娘”这样的心理暗示,反而会强化他们心中的性别认同,甚至出现性别认同障碍。
“再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去。”男孩儿发育稍慢,再加上生性好动、淘气,就常被家长认为学习不认真。如果总被灌输“自己学习差”的意识,久而久之就可能“破罐破摔”,以后真的变得很差。
“真后悔生了你。”连自己的出生,都被父母否定了,孩子的人格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他们今后形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埋下伏笔。
一、运用统一的观点,促进数学知识间的建构融合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数学知识作为一个大系统,其内部有很强的整体性。小学数学复习阶段,知识点交织密集,怎样实现系统论认为的“整体功能应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带领学生去寻找一条存在于知识间的主线,通过明确主线的方式可以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艺术化地拼装和组合,在打破知识壁垒地同时发展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物体的体积”时,启发大家讨论:为什么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带领大家猜想:是不是因为圆柱、长方体、正方体是上下一样粗细的物体?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分别测量底面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上下的一样粗细的物体体积,再运用计算的方法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想,至此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上,还有的同学指出,圆锥的体积在计算中之所以要除以3,就是因为圆锥的上下不一样粗细,通过测量和探索粗细的物体学生们还发现,并不是所有上下不一样物体计算体积时都是用“底面积×高÷3”的。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物体体积比“底面积×高”的结果要小,因而仅仅用“底面积×高”来计算是不行的。
这节数学复习课不仅仅是将原有的知识点重新回炉进行加工,而是让学生站在学科的高处审视所学过的知识,把握知识的网状结构,发现原有问题之间的关联,不断催生出普遍的、具有更广泛意义的认识和猜想,凸显出复习的价值。
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催生数学问题的发现研究
小学数学知识之间是前后联系、一脉相承的,所体现的解题思想和解题策略也是趋于一致的。在复习阶段我们不但要关注和强化这种一致性,更要留意知识或策略之间前后的“悖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对数学问题的意义理解,促进数学思维活动的深度开展。
比如,一位老师在复习“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整数加减法要做到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则有做到小数点对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发现,末位对齐或小数点对齐,其实质都是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可以直接相加或相减,进而有学生指出,分数加减法之所以要通分也是为了让相同的分数单位进行相加减。
三、运用变化的观点,实现学习过程的简约厚重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的刺激物、变化的刺激物比不活动、无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众多的刺激物中,个别因素独自的变化最容易引发人们对它的关注。练习是小学数学复习过程中的必要手段,科学有效的练习设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长期的实践表明,小学数学复习题的设计要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要有知识上的发展性和背景情境的稳定性。
在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时,一位老师设计了如下的练习:1.我们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百)分之几?2. 我们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百)分之几?3.男生和女生人数各是全班的几(百)分之几?4.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百)分之几?5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百)分之几?充分利用班级学生人数的实际情况编制问题,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加强了对分数、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简单高效。
一、从朗读课文入手,扶着孩子把话说完整
朗读是学习普通话,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重要手段。一年级孩子生活经验少,词汇贫乏,说话常常结结巴巴,不完整,读课文时拖声拖调,回答问题常常一个词。根据这一现象,让孩子建立句子概念,说完整的句子是孩子说好话的起步。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采用引读法来训练孩子说话的完整性。
如《我叫“神舟号”》的第一句话: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我让孩子用读出重音的朗读回答我的提问:“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干什么?”孩子们按要求朗读:“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我再问:“什么时候,谁在太空散步”?孩子们再读:“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接着再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天晚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们再读:“一天晚上,一艘飞船在太空散步”。在反复强调,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们明白了一句完整的话要说清: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再如《东方明珠》的第一段: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我同样采用提问引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琅琅读书中掌握了基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谁有什么?课文第三段:上海广播电视塔,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我继续采用提问引读的方式,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什么?谁是什么?的基本句式。在这样的朗读训练中,孩子们对怎样才能把话说完整有了清晰地概念,说话完整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从课文插图入手,扶着孩子把话说得有条理
一年级孩子思维缺乏完整性、逻辑性,说话很容易出现重复、颠三倒四的毛病。有些学生喜欢说,上课时举手很积极,可是一站起来就不知道怎么说,或者想到哪就说到哪,思维的跳跃性很大。为了纠正这些毛病,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从观察图画入手,训练孩子说话的条理性。在观察图画时,我首先引导孩子按照一定顺序来观察,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等,接着要求孩子按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并要求说之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这样孩子就能把话说得有条有理了。如教《识字1》我指导孩子们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来说一说。这样孩子们不仅言之有物,而且言之有序,让人一听就明白。
三、从模仿课文入手,扶着孩子把话说通顺、说连贯
根据一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孩子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仿说,以此来训练孩子说一段完整、通顺、连贯的话。如教《家》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掌握课文的写法,即谁是谁的家?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然后进行仿说。孩子们这样说:蓝天是星星的家,竹林是熊猫的家,大海是鲨鱼的家,泥土是蚯蚓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蓝天是太阳的家,沙漠是骆驼的家,树林是松鼠的家,小河是螃蟹的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再如教《大海睡了》一课时,我这样引趣:夜晚的大海多么宁静啊!第二天清晨,大海醒来了。休息了一晚的海风,海浪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说了起来:“风儿闹了,浪儿笑了,清晨,大海醒了”。“这时天空有什么?”我适时提醒。“太阳!”我随机点拨:“早晨的太阳叫朝阳,有朝阳的天空,我们可以叫他晴空。那我们接着往下说”。“她迎着……朝阳,她对着……晴空,那汹涌的……涛声啊,是她欢乐的……歌声。”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为将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从表演课文入手,扶着孩子把话说生动
关键词:骑桶飞行 非现实化 信仰缺失 救赎表演
《骑桶者》这篇小说从故事的情节角度来说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故事,它叙述了贫困潦倒的“我”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下向煤店老板借煤被拒绝的这样一个情节。从传统的角度去理解,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批判现实之残酷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的一种主题表达,然而,卡夫卡却让小说的主人公一下子“失重”了,他让“我”飞了起来,飞着去实行借煤的行动,这一情节设计使得小说轻盈起来,而小说的主题表达也产生了非现实化的倾向。
小说的非现实化倾向的实现是通过“骑桶飞行”这一情节的设置而实现的,然而,骑桶飞行这个表面看似荒诞的情节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却有其象征意义上的真实性。如果我们细细推敲会发现在这篇小说中真正荒诞而非现实的不是“飞行”,而是“要煤”这一看似十分“现实”的行为。小说中“我”骑着桶去问老板要煤,只是要一铲或者两铲煤,这个最卑微的要求没有得到实现。(并没有被拒绝,而是老板娘拒绝承认“我”的存在)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即使“我”的请求得到满足,但是“我”的要求仅仅是:
“我请求你们给我一铲子煤;如果你们给我两铲,那我就喜出望外了。”[1]
一铲或者两铲煤对“我”而言在当时的环境下够用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我”这一次行动的目的不是煤。关于这次行动失败,也许有读者认为是“老板娘”没有看到“我”,那么,为何“我”不能从桶上下来呢?所以,从“骑桶飞行”的行动的结果来看,“我”显然是失败了,但是,从失败行动背后的这两个疑点,即要煤的不现实和不能下桶这两点来看,恰恰能够解读出卡夫卡小说主人公“我”骑桶飞行这一行为的象征意义。笔者之前说过,“骑桶飞行”这一行为是不以外在的目的——要煤而存在的,同时这一行为不能因为要煤而被终止(不能为了要到煤而下桶),那么,“骑桶飞行”的目的只能解释为以自身为目的的行动了,即飞行的目的就是飞行本身。我们可以称这样的以自身行动为目的的行动为表演。换句话说“我”的骑桶飞行是一次表演。
作为骑桶者的“我”表演了什么呢?
联系全文的背景氛围来理解,笔者认为主人公“我”的骑桶飞行是一次宗教救赎的表演。救赎是一次表演,当我们怀着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布道者的行动时,才能真正理解布道者救赎行动的意义。在西方文明中最伟大的救赎表演者莫过于以圣子之名来到人间的耶稣基督了。耶稣基督在最后的晚餐被犹大出卖前,已经预知自己即将被出卖而被钉上十字架,他预言到:
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2]
到了晚上,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坐席。正吃的时候,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他们就甚忧愁,一个一个地问他说,主,是我吗?耶稣回答说,同我蘸手在盘子里的,就是他要卖我。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卖耶稣的犹大问他说,拉比,是我吗?耶稣说,你说的是。[3]
耶稣基督预知自己的未来,但依然选择了面对接受。因为,他知道最伟大的表演时刻即将到来,他要通过自己被钉上十字架这一行动,来揭示世间人们的“恶”;同时,他又通过这一行为揭示自己愿意替世人背负“罪”的“十字架”,最后,他通过自己“死”而“复活”,向世人表演了“神迹”,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布道。
然而,随着宗教的改革,人们之前的通向上帝的救赎之路慢慢隐去了。当尼采说出“上帝死了”的时候,其实在告诉我们,人们不再有任何超越性存在的可能,世界将会陷入虚无主义。原因很简单,人们不信了,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尼采道出的是世界在失去信仰之后的存在状态,上帝的死不是一个事实,而是在每个人内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你的信仰价值体系坍圮后,上帝便消失了,你和上帝的联系也就中断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回过来再看卡夫卡小说的第一段,我们发现小说正是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失去信仰后的世界图景。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煤铲也没有用了;火炉里透出寒气,灌得满屋冰凉。窗外的树木呆立在严霜中;天空成了一面银灰色的盾牌,挡住向苍天求助的人。
小说向读者展示的世界的“冷”,不仅仅只是物理意义上的冷,更可以理解为人们内心状态的冷漠。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中,向上天寻求拯救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但是,上帝的启示虽被人渐渐遗忘,人间依然还存有十诫的微弱影响。[4]这时,需要有人去行动起来,在冷酷的世界中扮演救赎者的形象,小说中的“我”正是以这样的形象行动的。小说一句话道明了“我”的身份:
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我的面前是同样冷酷的天空,因此我必须快马加鞭,在它们之间奔驰,在它们之间向煤店老板要求帮助。
如果这里的天空暗喻神的拯救的话,那么与此相对的冷酷的火炉应该指的就是现实了。“我”正是一个处在“神”与“现实”之间的人,“我”的行动也在这两者之间展开。“我”选择的行动方式是“骑桶飞行”,小说主人公在出发前说:“我怎么去法必将决定此行的结果”[5],而小说的结局告诉我们,这样的行动方式是无效的。这句话恰恰表明“我”的行动所要的结果不是大家认为的要到煤,而是表演救赎本身。选择飞行是因为飞行是高于地面的,换句话说“我”的行动就是超越于现实之上的。“我”的行动的意义在于向世人表演超越现实,教人们超越现实向上看。
小说中老板的形象是属于能够听到“我”的呼唤的那类人,老板敏锐地听到了我的声音:
煤店老板把一只手放在耳朵边上。“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头去问他坐在火炉旁边的长凳上织毛衣的妻子,“我没有听错吧?是一位顾客。”[6]
然而,老板娘作为一个对救赎启示毫无反应的人,却无法听到“我”的呼声。而恰恰是她,阻碍了“我”和老板的会面,在深层意义上可以说,她用自己的“不信”阻碍了老板被救赎的可能。而此时两个人的处境,作家用了一个特别的意象“地窖”来暗示,他们不仅仅处在地面上,是现实的,更是深深地陷入现实中,向下“堕落”了。
小说的是“我”和老板娘“谋面”的时刻:
他的妻子说,她走上了台阶,来到街上。她当然马上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向你问好;我只要一铲子煤;放进这儿的桶里就行了;我自己把它运回家去;一铲最次的煤也行。钱我当然是要全数照付的,不过我不能马上付,不能马上。”“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
不管是老板娘没有看到“我”还是老板娘拒绝看到“我”,这个情节无论做何种解读都不影响小说主旨的表达:老板娘是一个无法被救赎的人,或者说,她是一个拒绝被救赎并且阻碍身边的人可能被救赎的人。她没能看到“我”的“救赎表演”,没能听到“我”的呼唤,与其说她表现了人性中的“恶”,不如说她更像是一个缺乏信仰善根的人。卡夫卡写到:“不能马上,这两个词多么像钟声啊,它们和刚才听到的附近教堂尖塔上晚钟的声响混合在一起,又是怎样地使人产生了错觉啊!”其实,作家暗示,“我”的呼喊和教堂的钟声意义是相似的,然而,本该唤起人们超越现实寻求救赎的钟声(我的呼唤)在老板娘听来却成了提示她现实问题的工具了:
“外面什么也没有;我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只是听到钟敲六点,我们关门吧。真是冷得要命;看来明天我们又该忙了。”[7]
如此,救赎行动便失败了。最后“我”的结局被老板娘扇到了冰山区域,永不复再见。那么,卡夫卡遗留给读者的问题是:“我”是什么人呢?
“我”的身份的“秘密”就在桶上。在小说一开始,我们会发现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飞的,只是到了楼下才变得轻盈起来:
骑桶者的我,两手握着桶把——最简单的挽具,费劲地从楼梯上滚下去;但是到了楼下,我的煤桶就向上升起来了,妙哉,妙哉。[8]
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桶”对“我”来说是“沉重”的,而到了楼下相对于“地面”而言却是“轻盈”的。什么东西对于从事者是“重”而对于现实是“轻”的呢?在我们这个时者认为只有一样东西符合这样的特质,就是艺术。
邓晓芒先生在解读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时这样说道:
当尼采(F.W.Nietzsche,1844—1900)向世人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人们很少注意到,他说出来的是一句双关语,即:不死的上帝已死,有死的上帝诞生了。
这个新上帝就是艺术家,卑微的、受难的、遭人唾弃的但又受人崇拜的艺术家。
说艺术家成了上帝,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比说上帝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贴切得多。在从前,宗教支配着人的艺术精神,而今是艺术在锻造着人的信仰。这件事使整个基督教世界起了巨大的震荡,使西方人的宗教精神中涌进了一股非同凡响的、令人起恐慌的狂潮。艺术家以他们的艺术,在向世人宣讲新的福音;艺术家以自己的真诚,在演示着真正的“道成肉身”。艺术家背负着自己孤独的十字架,到处寻找自己所向往的各各他。[9]
是的,“我”的形象,作为救赎者,在这个时代正是以艺术家的面目出现的。然而,真正的艺术必然是曲高和寡的,真正的艺术家必定要承受不被人理解的孤独。当“我”被老板娘扇到冰山区域时,那种内心的感觉,必然也是作家卡夫卡在他的那个时代自身的某种内心写照。
注释:
[1][5][6][7][8]卡夫卡著,孙坤荣译:《卡夫卡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3]参见《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六章。
[4]见原文“煤店老板虽说非常生气,但在十诫之一‘不可杀人’的光辉照耀下,也将不得不把一铲煤投进我的煤桶。”
[9]邓晓芒:《的宗教意义》,基督教文化评论,1998年,第8辑。
参考文献:
[1]卡夫卡著,孙坤荣译.卡夫卡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邓晓芒.新批判主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张玉娟.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曾艳兵.卡夫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残雪.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叶廷芳.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J].文艺研究.1982,(6).
[7][美]韦勒克著,刘象愚译.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摘要:说服是一门学问,是沟通这门大学问中的小学问。强有力的说服力不仅仅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获得更多的机遇,但更重要的是它所带给我们的那种对自己人生把握的自信和雄心。本文将向各位叙述几种说服别人的技巧和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让各位可以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效果。
关键字:沟通说服技巧
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不可能具有同样的想法。当我们面对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时,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就是,试图通过争论赢得对方,但这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争论往往是无结果的,争论的双方并不会因为争吵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想让别人同意、赞同你的看法,说服别人才是最好的办法。它不同于争执、争论、争吵,它不会让双方成为对手,成为敌人,而是为了让他们接受那些对他们有益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没理解的东西。
说服就是让双方的想法达成一致。说服是让所有人都可以赢,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赢,就没有人赢。说服能否成功主要是看你的技巧,如果你运用的技巧好、恰当,那么你说服对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反之,你就是失败了。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说服技巧:
一、攻心为上
抓住别人的心理,根据他的心理,得知他最需要什么,然后满足其要求,进而征服其心。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别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你可以:
(1).关注他们的肢体语言
当人们谈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会以某种特殊方式“明亮”起来。他们似乎变得更有能力。更有活力。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隐含的信息就会明朗起来。
(2).留意他们的用词
当他们说“问题在于……”这些话语的时候,他们正在告诉你他们有一种需要。例如,如果他们说:“问题是我们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那么他们正在告诉你,他们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当有人说:“我真希望我可以…”的时候,他正在表现出一种需要。你就应将谈话转到那个方向去。
(3).注意看人们之间的相互反应
当你和一对夫妇交谈时,要注意他们给予对方评论。你经常可以在他们简短的交谈中发现他们想要什么。例如,“你已经工作很长时间了”,这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又如,“我们从来没去过你答应我要去的英国”,这告诉你有一个旅行的愿望没有实现。
(4).品味他们的埋怨
每一个埋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秘密的渴望。如果你能学会将人们的消极话语翻译成它所对应的积极话语,你就会知道人们想要什么,而知道人们想要什么是说服他们的金钥匙!
二、情理兼济
先动之以情,缩小自己与对方感情的差距,让他觉得你是在与他同心而交,在此基础上,晓以大义,申之利害,便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晓以利害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情。当你说服人时,应该顺应人类这一本性,晓以利害,分析得失,从而提高说服的力量。
四、刚柔并济
说服对方,应当从对方的特点出发,或根据对方的特点或刚或柔有所侧重,或者刚柔并济,两手并用。
五、以自身的感受经历为例子。
表情该严肃就严肃,该放松就放松,以游说者的亲身感受,或经验或教训说服对方,关键是表情模仿应当很像自己又身临其境。这种方法的最大益处是增加游说观点的可信程度,使人觉得你说的观点,确实、可靠,从心而服。
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游说大忌,是不看对象如何,随意地夸夸其谈。成功的游说者,应当以对象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为转移,对文化素养较高的,语言应高雅些,逻辑性强一些,理论程度高些;对象的文化素质不高,语言应当通俗些,事例多些,大众味浓些。
七、以喻说理
举出恰当的比喻,通过比喻来说服别人,是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而又很有力量的游术。
八、简洁
据心理学家研究,作为一个大体目标,人们的话语压缩在四十五秒之内最易于理解,最长一分半钟。超过了这个限度,听者便开始感到“冗长”。如果超过二分十秒,不论听者还是讲者,都会感到不易理解。
九、激将法
以激发起对方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
激将法有两种形式:
(1)、明激法,又叫直激法,是直截了当地给对方以贬低、羞辱、刺痛之,激怒之,使之犹如冷水浇头,精神一振。
(2)、暗激法,或曰间激法,这种方法是,以张扬、称赞他人他物的方式,间接贬低对方。
十、事实胜于雄辩
运用实事说服人,必须注意两点:
(1)、事实应该真实可靠,无懈可击。
(2)、选择事实要注意典型性。
十一、以问为驳
不急于反驳,从似乎与问题并不相干的角度,层层发问,以问为攻,直到水到渠成,才反戈一击,使对方处于无可奈何的困境。
十二、以其道还治其身
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辩驳对方的观点。
十三、使对方左右为难
就是经过一番辩驳,使对方的论点处于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难堪境界,唯有放弃原来的观点,方能彻底摆脱僵局,这种说服术,很有说服力量。
十四、善意威胁,以刚制刚
很多人都知道用威胁的方法可以增强说服力,而且还不时地加以运用。这是用善意的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感,从而达到说服目的的技巧。举个例子:
世界闻名的希尔顿饭店王国创始人希尔顿在事业刚刚起步时,资金缺乏,举步维艰。在修建达拉斯的希尔顿饭店时,他十分困难,饭店建筑费需要100万美元!当时希尔顿灵机一动,他找到卖地皮给他的房地产商人杜德,威胁利诱,说服了杜德按他的要求将饭店盖好。然后由希尔顿出钱买下,而且还是分期付款。
杜德之所以答应希尔顿的条件,是希尔顿威胁利诱的结果:“如果我的房子停工待料,附近的地皮价一定会大大下降;假如我再宣传一下,说饭店停工是因为位置不好而另选新址,那你的地皮可就卖不了好价钱了。”杜德无可奈何,接受了希尔顿的条件。
希尔顿在资金匮乏、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中,能巧借他人之手耍空手道,并演了一场成功说服杜德的好戏。
十五、推至极端
为了驳倒一个观点,不妨先假定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引申、推导出荒谬的结论。
并不是说你采取了以上的方法技巧,你说服别人就会“百战百胜”,只能说以上的技巧能提高你成功说服别人的机率,因为说服效果还会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说服者方面的因素:
1、说服者的可信度。这主要取决于专家资格、可靠性以及自信的表达方式。
提高自己的自信的方法之一也是要讲话叙述要明确具体,开始先强迫自己说出具体的时间或者事情处理的程度,然后让自己完成它,别人对你的信任度,和你的自信也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2、说服者的吸引力。主要指说服者受欢迎的程度。一般来说外表漂亮的人更有优势,此外是否可爱以及乐观也会影响说服效果。
二、说服信
息的因素:1、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
2、信息唤起的恐惧感。恐惧感要适度,并提供帮助人们减轻恐惧的具体建议。
3、信息呈现方式,包括使用媒体,呈现的顺序。
三、被说服者的因素:
1、被说服者的人格,包括个体的可说服性、智力和自尊。有些人容易被说服,有些人难以被改变。
2、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人更易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因此说服时采用幽默的方式,使他人心情愉快,观点更易被接受。
3、被说服者的卷入(involvment)程度。
4、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力,从而使态度改变更为困难。
不管你多么能说会道,不管你有多少事实与数字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果对方不想做某件事情,你是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他们的。所以,说服别人实际上是一个找到别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的过程。对于每个人来说,牢记有效说服别人的技巧是有必要的。但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你还必须请记住:如果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你,你就应该如何去对待那些持不同意见的别人。
参考文献
尹卿《掌握说话的技巧》甘肃文化出版社20__年8月第2版
凡禹《沟通技能的训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__年11月第1版
几天前,张越发现一只猫趴在小区的草丛里,好几天了都一动不动。她上去抚摸它也不反抗,原来猫的颈部、腹部、后腿的皮毛都没有了。张越将它送到动物医院,医生说猫的伤口完整规则,是有人用刀剥过它。
“我无法接受,怎么有人干这样的事情?这人他到底怎么了?”看到很多动物被虐待,张越很伤心,甚至有些“小愤怒”。但她说没有对人性失望,而是一直提醒自己,“不能恨这个世界,要继续去爱这个世界。”
张越,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它基金”)的理事长。她更为人知的身份,是央视“名嘴”—CCTV-12的《夜线》栏目主持人,2006年度获得“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称号。
眼前的她,跟荧屏上一样,圆框眼镜下是略显迷离的眼神,但说起话来思路清晰而又不失故事性。从“三国剧组虐马事件”到反对活熊取胆,从阻止归真堂上市到预防狂犬病,从规范动物领养到反对吃狗肉,张越讲的头头是道。
近些年,她和“它基金”在动物保护领域表现活跃。
张越与“丢丢”
张越的微信名是“丢丢”,头像是她的宠物小狗,也叫“丢丢”。
“以前我从不养宠物,跟动物没有任何关系,也不爱小猫小狗。”张越坦言自己一开始并不是动物保护者。她与动物的“结缘”,始于10年前的那次“遭遇”。
当时张越是《半边天》的主持人,2004年的大年三十去采访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天气特别冷,采访期间刚好有人送来一条被虐待的狗,混身上下几百个洞,血滴答滴答地往下流。
据说,这条狗被人用一块布满钉子的木板抽打。在这个中心,张越还看到了被人点火烧伤的小狗、四肢被掰碎的小猫、眼睛被戳瞎的各种动物。
“当时的情景让我非常震惊。以前我不了解动物处境,没有看到人性如此阴暗,残忍地虐待动物。这次真是受了天大的刺激,人怎么能这样呢?”回到家后,张越开始注意到小区附近也有很多流浪动物。于是,她把家里的剩菜剩饭放到草丛中。第二天再去看,食物都被吃得一干二净。
从此张越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会去喂养流浪动物,也碰到了很多做同样善举的邻居。但这时她还没想过自己要收养一只流浪狗。直到四年前的某天,一只“病病歪歪”的小狗一路跟着她到了楼道门口,“赶都赶不跑”。
“我老是出差,哪有时间养狗啊。”张越用门将小狗推出去,但它趴在门口就是不离开。“后来听邻居说,那只狗趴在我家门口的草地里好几天,而且流眼泪了。”此时,张越背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敢从单元大门经过,偷偷地从地下车库进出。但她还是没把小狗领回家,只是每天给小狗喂食。
几个月后,北京警察开展打狗行动。张越想起了一直在家门口的流浪狗。“它是奔着我来的,如果在我的门口被警察打死了,我特别不忍心。”她终于让小狗进了家门,但因为工作太忙,三天后又把小狗送到了怀柔的一个流浪动物基地。
没过多久,张越却接到基地的电话,说小狗已经奄奄一息。“医生说小狗的尿道始终是堵塞的,不能排尿,小狗就不断的用嘴去咬‘小jj’,都咬烂了,所以它一走路就流血。”医生决定给小狗做一个人造尿道。
“这个狗实在是太可怜了,又是奔着我来的。我就跟它说,你今天要是扛过这个手术,病好了,我保证把你带回家。”小狗果然“争气”,活过来了,留在主人身边,还有了自己的名字—丢丢。张越的同事都很喜欢它,叫它“丢哥”或“丢格尔”。
“现在我们家生活了三年多了。特别好,特别健康,特别乖。”张越人生中第一次“被迫”养了宠物。
从动保沙龙到基金会
自从收养了“丢丢”后,张越就对动物处境的事情特别关注,“动物园饿死老虎”、“用屁股坐死兔子”等恶劣新闻不断映入眼帘。她主动找到央视做公益新闻的同事探讨动物保护,开始意识到“这个领域的问题还真不是动物处境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张越和其他媒体人都意识到在报道动物保护方面,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于是,100多位北京媒体人组建了一个松散的沙龙,取名“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沙龙每个月举办一次活动,请法学、伦理学、动物学等方面的专家给记者们讲讲课。
沙龙成立后,经历的第一“波”,就是“新三国剧组虐马事件”。
2009年8月,新版《三国》导演高希希发表了一番“炫耀性”的言论。他在采访中描述该剧的“鸿篇巨制”时说:“我们的马在拍戏中一共牺牲了六匹,疯了八匹,连马都受不住了,你想想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战争场面吧。”
“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是绝对违法的。很多动物表演可以用特技呈现,不需要真的去虐待动物,要保护表演动物的权益。”此言一出,引来全国动物保护者的谴责,张越也站出来公开抗议。“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的记者们也对此话题“穷追猛打”。
《三国》剧组马上联系上动保沙龙,解释不是“故意伤害马匹”。最后双方进行了座谈,联合发出“影视剧拍摄中不再虐待动物”的倡议。这次良性互动获得当时的国家广电总局表扬,“把一个坏成了一个正面的结果”。
经过此事,张越和同仁开始反思,为什么我国对这些问题没办法处理?“因为我们没有法律,动物保护法和反虐待动物法在中国是空白,而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有。”大家认识到,通过立法保护动物才是最根本、最迫切的。
后来大家又意识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动物的个案救助很不现实。要说救助几只狗几只猫,那些退休的社区阿姨比媒体人时间更充裕、更有耐心。而媒体人更大的优势在于宣传理念,在于职业平台,在于理性专业的知识。
于是,一个致力于推动动物保护立法的基金会呼之欲出。
但张越当时对成立基金会并不热心,她说:“做电视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没精力再去做个基金会,而且谁给你捐好几百万啊?”
一个巧合的事情改变了她。一天晚上她出去看戏,偶遇有人在街边发小广告,走近一看,却是沙龙的两个成员,央视的制片人,在号召市民爱护动物。“我深受感动,同事们有这么大的决心和热情,我就说好吧,我也愿意加入基金会,一起做。”
阻击归真堂
《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最低限度的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而且必须为到账货币资金。
“找钱”成为难题。因为张越和沙龙成员都来自各媒体的采编系统,不懂怎样筹款。他们打听到中国顶级的大资本家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开会,就直接去会场上找人谈。结果资本家们都很客气,但没有一人愿意给钱。
在一次活动上,他们找到了海南旅游电视台的台长。对方终于被感动了,但仍没给钱,而是承诺提供一个播放动物保护节目的平台。
2010年6月5日,“爱及生灵”动物保护慈善晚会举行。海南旅游卫视在晚上八点的黄金时间段,直播两个小时。
这次张越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央视主持人”的优势,把李静、崔永元、赵忠祥、戴军等主持人,还有央视的摄像、导演、制片人等一大批同事都拉来当慈善晚会的志愿者。明星的作用彰显,晚会结束后网上有30万人一起承诺“善待动物,尊重生命”。
“要做这样一个大型晚会,怎么也要几百万,但我们没有花一分钱。所有人都是志愿者。晚会结束后,李静、戴军还说特别有意义,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一定要再叫他们。”张越回忆。
最后,他们分别获得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老牛基金会各100万元的资助,于2011年5月在北京市民政局成功注册“它基金”。李静、崔永元、赵忠祥、元元等“大咖”都参与到基金会筹备工作中,成为它基金的发起人,李静还担任了第一任理事长。
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它基金竟然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做动物保护的基金会。“当时我们就傻眼了,没想到是第一家。这么重要的事情早该有人做,但可悲的是我们是第一家,而且是唯一的一家。”张越认为我国在动物保护这方面的工作,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很落后。
成立不久的它基金就“遭遇”了大事件。2012年上半年,归真堂上市在全国被广泛质疑。它基金一马当先,48小时内拿到了100多位名人的联署,要求证监会“对归真堂的上市请求不予支持及批准”,其中包括冯骥才、韩红、羽泉、姚明、马伊琍、丁俊晖等。如此强大的名人资源,对于普通民间组织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现在人们为了利益驱动,可以做出任何事情来。虐待动物可以上市成功的话,养熊业一夜之间会疯狂扩展。”张越认为,反对归真堂上市使动物保护话题第一次进入主流舆论,同时也让它基金在全国“一夜闻名”。
2013年,归真堂被宣布中止上市。但促使活熊取胆产业的消失,一直是它基金的常规项目之一。
“管动物的事就是管人的事”
作为CCTV的主持人,张越认为做公益是个社会责任问题,无论“是不是名人”,只要能做好事就行,何况央视还支持她做公益事业。她经常被人问到:“人的事情都管不过来,管动物干嘛?”
“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动物,就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引用圣雄甘地的这句话,是张越最标准的回答。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动物保护法》,对动物的各项权益都有详细规定,但中国没有。
张越以它基金正在做的“消灭狂犬病”项目为例。实际上,很多国家半个世纪以来都没有出现过狂犬病例,这是因为他们给每条狗都注射了狂犬疫苗,买卖和饲养狗都有严格管理,即使狗咬人了,也不会感染狂犬病。
“但我们国家买狗卖狗都没有管理,大部分狗都没打过狂犬疫苗,人虐待狗,导致很多流浪狗。而在疫情流行后,不仅要给人打疫苗,还大规模打狗杀狗,造成大量的人员、财政消耗。”中国虽然在防治狂犬病上的投入世界第一,但是防治效果却倒数第二:80%的狂犬病疫苗是用于人而非用于狗,每年有2000人以上死于狂犬病。
张越有一次采访某警察专家,问其他国家的警察有没有打狗的任务,专家说“打狗办只有中国才有”。
“如果经济动物不被保护,那么,我们吃的肉就会是注水肉,猪在临宰杀的时候被铁钩子钩住,疯狂地注水,身体撑得圆滚圆滚,七窍冒血。如果对患病的伴侣动物缺乏保护、随便遗弃,一旦没有通过食物检验就被送上我们的餐桌,那么,就有可能暴发如非典那样的疫情。”张越说,从生态理念上讲,人和动物是多米诺骨牌效应,正是因为不善待动物,所以才会出现食品安全危机,反过来害了人类自己。
“管动物的事情就是管人的事情。”这是张越和它基金试图让所有人明白的道理。她说,普及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和推动《动物保护法》、《反虐待动物保护法》在中国的出台,是它基金的“终极目标”。
论文摘要:本文以语用移情理论为框架,结合语境探讨说服行为中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现象。该研究能够帮助人们较好地理解人称指示语非常规使用在说服行为中的移情功能,对人们在交际中行使说服行为有指导意义。
1、引言
说服,即说话者通过使信息听起来是真实可信的语言方式,影响听话者的看法和行为的动态的交际行为。成功的说服行为要求在一定的语境中以简洁、准确、妥帖的语言产生最大的可信度。
在说服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是说话者出于改变听话者态度的动机从词项系统中做出的移情选择,服务于说服行为。恰当运用人称指示语,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以实现心理趋同;或催生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以体现亲密关系;或体现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尊敬(冉永平,2007)。因此,语用移情是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最突出的功能之一,决定了人们在说服时尤为重视人称指示语运用。
2、人称指示语非常规使用的具体实例分析
为研究说服行为中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笔者对少儿英语学校招生以及保险业务推销的说服事例进行了录音及书面整理。
经分析,具备语用移情功能的人称指示语主要有第一人称单数“咱”、第一人称复数“我们”、以及称呼语,分别指代了异于常规用法的不同社会角色和态度。其中,由于“咱”的北方方言化,在语料中只出现一次;“我们”出现次数频繁,其非常规用法达到28次之多;具备移情功能的称呼语出现13次。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具有语用移情功能的人称指示在说服语言中的运用。
2.1 第一人称单数指代第二人称(-S,+A)
例1. 语境:在少儿英语学校招生过程中,孩子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家长因此拒绝招生老师的邀请。
家长:孩子不想学英语,算了吧。
招生老师:孩子目前还不知道学习英语对他来说有多么重要。孩子不懂事,咱不能也不懂事啊。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咱就不让他上学了么?您和孩子的角色颠倒了,该您决定的事情由他决定了。
第一人称“咱”多用于口语中,指代包括说话者和听话者的第二人称复数“我们”。例1中的“咱”指孩子的家长,招生老师考虑到直说“孩子不懂事,你不能也不懂事啊。如果孩子说不想上学,你就不让他上学了么?”显得莽撞不礼貌,家长的面子可能受损。因此把自己摆到家长一边向家长表达了亲切的态度,自然地体现对彼此的尊重,增加家长的认同感。
2.2 第一人称复数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是典型的增强说服力的人称指示语。排除式“我们”表示非一致性关系,具一定的权威性;包括式“我们”可缩短双方距离、加深感情。
2.2.1 第一人称复数指代第二人称(-S,+A)
例 2. 语境:家长对报名的费用意见有意见。
家长:你们学校的报名费太贵。
招生老师:在选择英语学校时,没人会想为教育投资超负荷的金钱,但投资少也有问题。投资太多,最多我们损失一些钱,但投资太少,孩子的学习效果不能带来预期的满足,我们损失的就更多了。
例2中的“我们”指家长一方。招生老师站在家长的立场陈述,亲切的话语使家长心理上相悦,从而拉近与家长情感上的距离,使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产生认同、信任感,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
2.2.2 第一人称复数指代第一人称单数(+S, -A)
例 3.语境:客户以没时间为由拒绝保险推销。
客户:我最近太忙了,没时间谈保险的事。
推销员:您这样的成功人士不忙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已经为您制定了详细的保险方案,您只需要抽五分钟过目,就会意识到这套方案的重要性。
例3中的“我们”仅指推销员自己。在推销说服时,出于委婉和谦虚,“我们”代替“我”可以使自己的观点具有较大的可信度、可接受性和较强的说服力;这样的说法显得比较系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2.3 第一人称复数泛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S,+A)
例 4.语境:客户对产品价格有异议。
客户:这个产品太贵了。
推销员:小姐,以价格引导我们做购买的决策是不完全正确的。我们很少发现可以用最低价格买到最高品质的产品,这是经济社会的真理,在购买任何产品时,有时多投资一点,是很值得的。
例4中的“我们”指代包括谈话双方及不在场的所有消费者,推销员将交际双方囊括到商品经济社会中普遍的购买现象中,避免凸显其销售方的地位,加强说服的理性力度和感情力度;使消费者想象产品可能带来的实惠和满足感,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被说服。
2.3 称呼语
例 5. 语境:家长文化程度低,担心自己不能辅导监督学习,孩子的英语学习效果不能得到保障。
家长:我不懂英语,怎么知道孩子在你们学校的学习效果好不好。
招生老师:孩子学英语还是得老师来教,妈妈只要尽监督之责,把问题直接反映给老师就够了。别让不懂英语称为辅导孩子的心理障碍。妈妈懂英语固然很好,但即使不懂也大有可为,更何况可以再充电再学习啊!
称呼语在语言行为中可作为建立、发展、改善、调节与他人关系的一种交际策略。例5中招生老师直接称呼家长为妈妈,这种亲切称呼使家长与招生老师的心理距离缩短,顺应家长的心理世界,表现出亲密友爱的语用移情,更好地达到说服者预期的语用效果。
3. 小结
在说服行为中,说服者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贴近听话者需求的人称指示语,一定程度上能使被说服者对其产生移情,从而接受说服者的交际意图。文中各例证明,具有移情作用的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可以在说服中达到鼓励、暗示、迎合等交际目的。
了解人称指示语非常规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说服交际中更加得体使用词语,更好理解其指示功能,从而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完善交际质量。关于说服的语用研究还待深入,特别是对人称指示语的非常规现象进行分析,定会对增加交际中的说服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态度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 应用
[作者简介]赵建平(1976- ),女,山东济宁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青年心理。(河南 郑州 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46-02
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思政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然而,现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巨大的投入与微小的产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问题成了思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所谓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相连。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体现出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其核心是价值观的问题。态度这一心理现象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意识层面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将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研究的理论引入思政教育教学,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从态度的构成理论看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态度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学者认为这三种要素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如果三个要素相互不协调,则个体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情感对行为的影响超过了认知对行为的影响,情感因素起着支配作用。我们常听人说“我知道这个人不错,但我就是不喜欢他”,可见,情感对一个人态度的决定性影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侧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层面的教育,忽视情感教育的作用,认为将正确的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就达到了教学任务。当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倾向不协调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对其最终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情感因素而非认知因素。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不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更要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将知识灌输与积极情感的灌输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只告诉学生应该爱国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讲一些实例、课堂讨论、演讲等方法,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爱国就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而会变成学生切实的行动。
二、从认知失调理论看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态度形成理论中,认知失调理论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该理论由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费斯廷格认为,如果个体在两个相互关联的认知之间或认知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就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不愉快的心理体验具有动机作用,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减缓或消除这种失调,力求恢复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平衡。通常消除这种失调状态的方法有三种: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通过增加新的认知来解决认知失调的状况。有时我们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感觉并不能真正改变个体的态度,即个体的认知,这时我们可以尝试从改变个体的行为入手。态度与行为之间不能长久地处于失调状态,而某种新行为的持续存在,最终必定引发内在态度的改变。由于环境本身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个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会引发行为方式的改变,当这种改变持续一段时间后,必定会带来个体内在态度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改变是持续而彻底的。在思政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方法,即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来改变学生的态度或认知。如减少课堂教师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演讲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投身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实现态度的改变,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同时改变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固有看法,增加对课程本身的认同度。
三、从态度的劝说模型看思政教育教学各要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