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

第1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烟台市 老年护理院 市场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养老问题日趋凸显重要性、紧迫性。文章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烟台市老龄化现状、养老机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养老机构的缺陷,探讨了老年护理院模式优势及发展前景。

1.烟台市老龄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烟台市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87年就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如图1显示,烟台市老龄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1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1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2.7%;到2020年将达到18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7.7%,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位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1]。

此外,烟台市老年人口也在逐渐呈现出高龄化和空巢化现象。至2011年底,全市百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为73.73/百万,8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为3.22%。全市共有老年人家庭55.79万个,其中纯老年人家庭(空巢家庭)32.05万个,占比达到57.43%,高龄化、空巢化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突出[2]。

2.养老机构调查现状综述

(1)供给不足。截止到2010年底,烟台市各类老年福利机构已发展到208处,床位20625张,每千名有养老需求的老人仅拥有床位17.22张,数量上远满足不了需求。

(2)各类养老机构存在诸多不足

① 老年福利院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聘用的服务人员90%来自下岗职工及无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对于如老年人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多项服务技能缺少,只能实现低端服务功能;

②敬老院的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县区街道财力有限,难以有效保障敬老院的运营。此外,敬老院还存在管理服务人员老化、待遇低等情况,老年人养老存在较大隐患;

③老年公寓是具有开放性特点的老年人养护和生活社区,然而政府办的老年公寓限于资金问题,数量上无法满足需求。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的实施,一些民办老年公寓也开始发展起来,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多数仍然处于敬老院的发展模式,硬件设施局限在休闲、健身的功能上,软件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服务项目单一,层次不高;

④社区养老在一些大中城市仍处于探索阶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独居老人、不能自理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老人,需要更加优质的服务,但费用较高,一些老人无法承受;社区方面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服务人员较少,专业化程度不高;同时,社区养老不能处理好盈利性与福利性的矛盾关系,政府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大,无法使社区养老得到顺利发展。

3.老年护理院的独特优势

老年护理院是为老年人提供集体居住,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配套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也是为老年人提供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随着经济及收入水平的提高,传统养老机构设施配置低,服务功能不全面无法满足现阶段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下,唯有老年护理院模式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高端化的需求。

老年护理院服务功能:

(1)提供日常起居、餐饮、医疗保健护理、文化休闲娱乐等服务,既能使老人感受到居家养老的生活氛围,又能享受社会化服务;

(2)按照入住老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租住模式,满足不同收入的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3)综合医院和普通养老机构的优点,填充医疗、保健、护理功能。弥补了普通养老机构的缺陷,对老年人养老无疑是最优选择,尤其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极大便利。

(4)配备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场所。开设各类课程如舞蹈、书法、乐器等,为老人继续学习提供便利,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使老年人仍能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4.老年护理院发展的政策建议

老年护理院是个具有集成功能的养老机构,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政府对这种新兴的企业模式积极的推广,在政策角度,宣传、引导角度做好保障工作,才能使烟台市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得以满足。

(1)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扶持护理院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护理院的建设当中;

(2)政府引导设立老年护理院的旗舰企业,形成养老市场的竞争机制,使护理院功能齐备,收费趋向合理;

(3)政府应承担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培训及上岗监督工作,保障护理院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烟台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烟台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第2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

Abstract: this paper advanc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from the increase of retire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expand capital channel, enhance th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staff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to drive our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with strong targeted and value.

Keywords: enterprise retiree; Socialization management services; community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与原企业分离,人员由原来的单位管理现交给城市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街道或者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街道和社区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我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不再由企业来管理而是实行社会化管理;二是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纳入到社区,由社区来负责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

加强企退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和“全面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的号召,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虽然但是由于我国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很多问题函待解决。社区服务作为居家养老得以发展的支持力量,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整合有限的资源,不断对其加以发展和完善,促进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确保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安享晚年。“社区服务”是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推进下,如何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如何做好社区服务的工作,使企业退休人员真正实现“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的转换,更好的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1增强退休人员的社区意识

1.1强化社区退休人员的归属感,增强参与意识

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一点在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中显得极为重要,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宣传社区化管理的意义和好处,使退休人员从心理上接纳社会化管理。积极引导退休人员“企业化”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逐步融入社会,在社区中找到家的感觉,建立起“社区意识”是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思想基础,这也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得以顺利发展的因素之一。

1.2.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社会化管理服务在我国现行企业退休人员管理体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管理体制上的一种变革。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会造成退休人员对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在思想上存有疑虑。

一是从政府到企业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为老年人创造出一个好的氛围。各地政府要根据各地的实际,制定宣传计划,抓好落实,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络等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关政策规定、措施及各地推进这项工作的安排情况等,扎实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宣传工作,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平稳与原企业分离,逐步过渡到社区管理。

二是社区要积极地引导退休人员走进社区。鼓励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社区的文体、公益各种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水平和质量。社区积极组织开展退休人员文体娱乐活动,开办各种兴趣培训班,引导广大社区群众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和活跃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企退人员外出旅游、参观见学、老年棋类(球类)赛、九九重阳节等活动,切实做到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新格局。

2建立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

2.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在完备的法律框架内,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规范、持续的发展下去。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分工,落实工作目标,就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落实情况纳入考核,定期进行检查评估测评,奖优罚劣,切实把把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完整的政策操作链。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协商沟通制度定,就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采取期或不定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与各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和探讨,对本地区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讨,充分发挥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单位的作用,特别是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社区服务组织、志愿者组织及其场所、设施的作用,广泛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退休人员提供服务。

2.2.明确企业的责任

作为企业来说,企退人员虽然实行了社会化管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退休人员是由企业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形成了特有的“企业情结”。企业不能因为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就一下子把退休人员拒之门外,企业就撒手不管了,即便是退休人员进了社区,有些思想工作企业也还要协助做好,继续承担一定的责任,对退休人员遇到的困难要耐心的去解决,加强与社区联系和配合,只有在一步步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才能逐步走上正轨。

3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畅通服务渠道

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是政府履行其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大量资源、经费的投入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关键所在,各地政府要积极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要探索多方筹集经费的渠道和方式,动员和呼吁社会各界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要把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费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标准进行拨款,探索建立财政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支出机制。依照当地社会化管理服务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开设专项资金管理,如退休人员档案库建设、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网络平台建设、退休人员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等,并把专项资金的投入和社会化管理服务项目的进度相结合,增强资金的利用率。在多渠道筹集经费方面,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多方筹资方式,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为了节省开支,要充分利用街道、社区现有的各种服务资源,特别是改制、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在资产处置时,力所能及地把原来用于职工和退休人员活动的有关场地、设施移交一部分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办公和活动之用,以便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提供便捷、良好的管理服务。以山东黄岛社区为例,社区充分利用了其辖区内单位的资源,以“共建共享”的名义,获得了辖区单位在老年活动中的支持,比如场地、活动器材等,这些在开展企业退体人员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4.1.加强退休人员服务设施建设

针对退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社区应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基础以供退休老人进行选择。社区基础设施是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硬件”,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便捷安全等特点,比如在社区内的楼道内可以统一安装楼梯扶手和声控路灯,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修理损坏的设施,确保退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街道、社区以共同筹资的形式,建立退休老年人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福利等方面的设施和活动场地。随着本地区社区建设的发展,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社会化管理服务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建设和谐社区的规划中,逐步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4.2.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当前退休老人对社区服务需求的日益提高和多样化,社区要不断丰富和完善退休人员内容,拓宽服务渠道。身体健康对退休老年人非常重要,退休人员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社区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加强老年医疗卫生设施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增加药品种类,建立退休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对高龄、重病、特殊人员定期进行上门义诊活动,减少老年人在看病途中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积极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医疗咨询等意识,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加强自我防病能力。

4.3.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体系

发挥退休人员的作用,盘活社区退休人员人力资源,针对企业退休人员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除了依靠相关保障机构和社区服务人员外,也可以依靠退休人员的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自我管理和自娱自乐活动。同时,对有一技之长的退休人员社区可以积极吸纳进来组建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有偿与无偿服务等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互助服务,提升退休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5加强社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社区服务中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服务行业发展的速度较慢,目前在社区工作的服务人员基本上没有专业服务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多为下岗职工,文化水平较低的非专业者,日常工作中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进展。

5.1.加强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甘于奉献、工作仔细、脚踏实地的同志充实到企退人员工作队伍中来;另一方要选用相应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会工作者队伍,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通过定期组织和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轮训学习、集中学习、现场观摩、工作探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社会保障业务知识、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业务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档案管理知识和老年人保健知识,大力开展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升进入社区工作的门槛,进而从源头上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5.2.大力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倡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弥补政府与相关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足。通过成立“退休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送爱心小组”等组织,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福利服务,特别是要做好退休老年人特困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我国很多地区不同程度的成立了志愿者队伍,虽然目前发展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志愿者队伍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较好。同时要适当提高社区管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的工资收入待遇,尊重和重视他们的工作,倡导和呼吁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居民组织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共同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第3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用药管理;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5-02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多发于老年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血压持续升高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血压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老年患者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差,身体机能减退,容易伴发多种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多应用降压药物治疗,但老年患者记忆力差、缺乏学习医药相关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能力,不能正确储存和应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情况达不到预想效果。社区老年人用药管理指的是非住院老年人自行储存、使用和保管药品的行为,本文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随机从我市两个社区中各选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1年11月至2013年5月随机从我市两个社区中各选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确定所选患者符合以下标准:年龄大于65岁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大于6个月的用药治疗经历;无精神障碍和沟通障碍患者。所选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74±3.2)岁,病程1年至28年,平均病程(18±4.2)年,文化程度:20例患者为大学本科及以上,39例患者为大专,31例患者为中专,10例患者为中专以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5±3.4)岁,病程1.5年至30年,平均病程(19±4.3)年,文化程度:19例患者为大学本科及以上,39例患者为大专,30例患者为中专,12例患者为中专以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设计统一的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医疗费用支付、病程、高血压分级等。根据专家组意见设计用药管理水平调查表,内容包括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和用药依从性,对药物知识的了解具体从用药方式、剂量、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副作用、不合理用药的危害、变质药物的识别、联合用药禁忌及药物的正确保管方式。按照患者的了解程度进行评分,4分:完全了解;3分:了解;2分:稍微了解;1分:不了解。总分8至32分。药物依从性包括是否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按次服用药物,总分5至20分,4分:完全遵循医嘱;3分:基本遵循医嘱;2分:偶尔遵循医嘱;1分:完全没有遵循医嘱。

1.2.2测评方法护理干预前后调查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情况及血压控制率。在第一次测评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2.3护理干预根据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进行以下护理干预:①小组活动,由心血管内科专家和药师组成授课小组,将100例观察组患者分为5组,进行小组活动,小组专家定期进行小组授课,向小组成员宣传高血压防治和正确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丰富小组授课形式,老年患者记忆力差,传统授课形式并不能让其完全吸收专家授课内容,因此可进行小组示范,在授课内容结束后邀请组内成员示范,并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检查小组成员疾病和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让药物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向大家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正确管理药物和用药的体会。将小组成员对于授课内容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将授课内容与患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高授课的实效性。针对药物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重点辅导,消除其消极的信念,纠正其不正确的用药管理方式。②健康教育手册的应用。健康教育手册在很多场合都能用到,本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手册的根据社区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手册内容除了包含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还有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正确的用药管理等内容,以便患者能够随时翻阅,肱骨药物管理知识,健康教育手册后面留有足够的空间让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录自己的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督促患者准时用药,以便自己随时掌握病情。③个体化教育。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准确,本组研究中将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了详细备案,根据患者日常药物管理和用药情况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教育,帮助患者制定并执行正确的用药管理计划,督促患者形成良好的药物依从性。④患者家属的参与。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记忆力差,无法准确记录自己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因此需患者家属参与,督促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比较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P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用药管理水平的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老年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引发老年人充血性心衰、脑卒中、主动脉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收缩压与舒张压相差较大、不同状态及季节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和合并症较多等特点,这些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通常进行药物治疗,但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药物依从性较差,血压控制率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为此本研究从我市两个社区中分别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管理水平及药物依从性的测评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针对性的用药管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管理水平和血压控制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任海静,李亚芹,任海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A):2956-2958.

[2]都艳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及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392-393.

[3]任海静.保定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

第4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1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开展的影响因素

1.1业余体育舞蹈的参与动机

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人们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因素。调查发现: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其中塑造形体占68%、兴趣培养占78%和健身健美占73%;占有运动动机中重要部分。体育舞蹈能使体态端正,以美的形体展示优美的舞姿,纠正不良的身体姿态,达到塑造美的形体的效果。参与体育舞蹈还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增进感情与交流。而少儿体育舞蹈可以扩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功效。

1.2业余体育舞蹈的经费投入

吉首市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加体育舞蹈活动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如进行练习时的专业的衣服、舞蹈鞋等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调查发现:学习体育舞蹈活动的费用主要是家人支持,其次为个人的工资支付,极少的是由单位出资。可见,体育舞蹈活动消费也属于较高水平的消费,参与者需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1.3教练员年龄结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普遍在20—30岁之间,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教师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有旺盛的,有足够的身体条件来完成教学工作。但在实践经验方面没有年长的人多,心智能力不足,都会给年轻的教练员的执教带来不利影响;而30岁以上的仅占两成,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非常承受,而且有较长的工作经验,但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却不多。

1.4教练员学缘结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所调查的10人中,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1人,本科生学历的有4人,大专学历的有5人,这说明教师的整体学历结构较合理。经过短期培训的教师有2人,通过考级考证的教师有2人,通过专业院校系统学习的教师有6人,这些教练员的舞蹈基础较好,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同时,由于大多数的教师不能外出进修的机会,导致体育舞蹈教学的信息和知识更新速度慢,新的运动技术知识得不到及时的传授。所以,吉首市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体育舞蹈教练员的教学素质,重点培养一批年轻教练员,创造更多外出进修机会。

1.5教练员执教年限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教练员中,执教年限1—2年的有4位,而执教年限3—5年的有6位。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教练员都参加过体育舞蹈训练,有些甚至参加过各地区及全国体育舞蹈比赛,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吉首市体育舞蹈教师整体上执教年限较长。所以在提升年轻教练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整个市区的教练员教学能力不断完善。

1.6管理员管理水平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管理员中,从业年限为1年以下的有4位,从业年限1年—3年的有4位,而从业年限为3—5年的有2位,从业年限为5年以上的有2位。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些管理员的管理经验较少,管理员从业年限较短。

1.7管理员业务能力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管理员中,接受过专业管理培训的有3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管理培训的有7人,通过调查了解到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管理员接受管理培训的机会较少,一些管理知识和手段过时,不利于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所以,吉首市应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体育舞蹈管理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创造更多外出进修机会。

2影响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开展的因素分析

2.1体育舞蹈宣传力度不够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对该运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在被调查的100名成员中,仅有19人表示对此项运动非常了解,25人表示比较了解,46人表示不太了解,正确地了解体育舞蹈的概念与内涵有助于促进该活动的发展。在吉首市调查人员中了解体育舞蹈活动的途径,有14%的人表明通过网络电视了解,36%的人表明通过市区广告了解;45%的人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还有5%的人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业余体育舞蹈参与者了解该项运动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但排在第一位的却是通过朋友介绍了解,而作为现代信息传递工具的网络电视却排第三位,这说明吉首市对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向广大市区人民宣传其健身、娱乐、交际的功能,应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媒介,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区人们传播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与健身功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市区体育舞蹈活动中来。

2.2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赛事较少

大众性的体育活动竞赛对市区体育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和鼓舞作用。每年定期举办一定的市区体育舞蹈比赛或表演,既能丰富市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群众参与该运动的积极性,对促进市区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作用。调查发现,吉首市每年举办的体育舞蹈赛事和表演活动少之又少,因此,相关机构应多举办或参与此相关的赛事,让广大参与者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市区业余体育舞蹈活动中来。

2.3参与者以少儿和中老年人为主,缺少年轻人的参与者

体育舞蹈是一种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业余体育舞蹈的形式更多样,适合男女老少共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进行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人群多集中在少儿和中老年人,其原因在于:少儿活泼好动,舞蹈学习对少儿的身心都有很大帮助;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舞蹈活动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又能结交一些朋友,轻松地度过闲暇时间。而年轻人由于面临学习压力和工作压力,参与业余体育舞蹈的机会很少,造成了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缺少年轻人的参与,使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参与者缺乏活力与青春。

2.4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场地不够合理、设施不够完善

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场地集中在室内舞蹈房和广场、公园,缺少较为标准的舞蹈室和器材设备等。这样使得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开展和推广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发展,提高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普及和水平,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对体育舞蹈场馆设施建设,完善硬软件条件。

3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发展对策

3.1加强对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的宣传力度

多组织各类体育舞蹈比赛,增加少儿、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参赛的频率,调动参与者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宣传体育舞蹈运动,相关机构可聘请高水平运动员来本市进行表演及宣传体育舞蹈的魅力,开阔各界人士的眼界,增强体育舞蹈的观念和意识,激发年轻人参与活动的热情。

3.2加强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培养

重视教练员队伍质量,对于各专业学校和业余培训班的教师应进行严格把关。所有体育舞蹈教师必须通过资格认证,同时也需定期外出进修,提高教练员的教学方法;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使一批在岗的青年教练员迅速成长起来。

3.3加强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场地设施的建设

通过社会赞助和其他途径来改善环境和设施。不仅起到宣传的作用,还可提高教练员的待遇,使其更好的安心服务体育舞蹈这一行业。同时,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和国标舞协会应加强对这些业余体育舞蹈培训学校和舞蹈场所的评审和监察工作,不同层次的训练应具备相应水平的场所,以保证完善场所所需的设施。

3.4加大对吉首市业余体育舞蹈活动的组织管理

第5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卫生服务;策略

1 社区健康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是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1]健康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对个人及群体的健康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为其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并对危害其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社区健康管理是指将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健康管理,在社区内将被动的疾病治疗变为主动的疾病预防与管理,是现代医学服务的一个新模式。

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调动个人及群体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程度的健康效果。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预防和控制个人疾病的发展与群体疾病的蔓延,降低发病率、病死率以及疾病致残率,可以有效防治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降低医疗成本,可以建立有效的个人、家庭及社区健康档案以形成科学、完整的健康信息系统,为医疗卫生部门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全面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对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与问题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六位”一体,承担着为社区居民提供基础预防保健服务的工作。[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良好的基础医疗条件,因此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健康管理具有良好的时效性,既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保健的需求,同时提高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在我国健康管理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加之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贫穷与患病人数众多,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因此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战略任务,既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与前景,又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社区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医疗卫生费用上涨等诸多问题。

2.1 社区人口老龄化

社区人口老龄化为社区健康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老年人群是多种疾病的易发群体,加之体质上的衰退导致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对疾病监测与预防能力下降,以及在日常保健与康复护理上都要投入较大的人力与物力。

2.2 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升高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社区人口慢性病发病率增高不仅造成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降低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2.3 医疗卫生费用上涨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与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增大,多种因素导致医疗卫生费用的增加,很多社区群众不愿将钱花在疾病预防与日常保健上,忽视了健康管理的作用,影响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建设与发展。

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的策略

3.1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合作

与政府合作主要是为了解决由于现阶段社区健康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人们还不愿意为购买健康管理而付费的实际问题。政府出资进行财政支持,主要包括社区卫生管理系统的建设费用、居民的部分医疗费用与医保费用,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宣传与教育的费用支出。社区服务中心出力,对社区居民进行档案数据系统的建立,对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与制定管理方案,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大力宣传并开展健康管理教育。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政府联手,共同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

3.2 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

社区健康管理系统是以满足社区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医疗、康复、保健、预防、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利用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以此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水平的一种系统。[3]社区健康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社区居民的健康信息,应用信息、网络、数字化技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就医情况等进行整体评估与分析,减少社区健康管理过程中的人力与物理投资,实现办公与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并逐步实现网上在线的健康监测、管理与教育。完善社区健康管理网络化,可以在社区医务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之间搭建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为社区居民的健康拉起一张保护网。

3.3 加强社区健康管理教育

疾病的发病要通过一个不断累积与发展的过程,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做到将疾病防患于未然,病患可以熟知疾病的康复与保健知识,提升社区健康的整体水平。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行为与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物遗传因素,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社区居民的生活与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使得社区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不健康的行为。加强社区健康教育,要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渠道对多人群以多种方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校园里可以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灌输健康管理知识,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上讲解健康管理的文化课程;在家庭里贴挂健康管理宣传活页;在社区里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俱乐部等。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与文化水平,知病懂病防病,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4 小结

社区健康管理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级探索阶段,社区卫生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完善是解决我国医疗矛盾的一大出路,加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医疗体系与制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改善看病难与看病贵的实际状况,实现人人享有医疗服务的权力。虽然要全面实现社区健康管理功能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发展道路任重道远,但是在我国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才能真正的将社区健康管理建设成一项惠民利民的服务项目,提升社区居民健康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邓建勋,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01).

[2]邓晨珂,等.社区发展健康管理服务的价值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26(09).

第6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医养结合运营成本定向服务

一、前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高龄老人、失独老人、慢性病老人等不断增加,其对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康复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也大量增加。而医养结合是我国养老服务的重大发展与转变,是应对未富先老状况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更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与失能化的重要措施,这也是一种有效运用企业存量资产、发挥企业医疗资源优势、实现企业服务社会、创造企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该养老机构往往经营活动的资金回报率较低,投资需求相对较小,流通过程中成本较高,利用国家政策的灵活度较低,这给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

二、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投资回报率低

养老行业本身具有前期投资大,见效慢,资金回笼率较低的缺陷。按照目前养老产业普遍较低的投资回报率计算,普通养老机构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15年。并且,与公办养老机构不同的是,民营养老机构没有政府提供免费的办公大楼,也没有稳定的财政拨款支持,因此,民营资本为主的养老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2.民间资本投资较小,以观望为主

由于当前的民营养老机构有着之前提过的投资回报率低的现状,并且在各个方面仍然比不上公立养老机构,市场认可度较低。对民间投资者来说,投资是为了获得回报,使手中的资产不断增值,所以投资养老机构这种低收益的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低。一些主动将资金投入养老机构的资本所有者的目的甚至并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慈善行为,但仅仅从公益性的角度出发并不能够很有效的促进民营养老业这一产业的发展。

3.成本管控力度不足

长期官办养老机构的行业主导形成对成本的管控力度不足,事实上,如果想要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成本控制。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立养老机构不同在于,民营养老机构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的获利,也就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价格没有很多优势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成本能够直接明显改善盈利质量。

4.缺少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当前政府对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各级政府也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但是,由于国家准许民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政策出台时间较短,一方面,大部分有关部分没有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导致政府的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另一方面,当前民营养老产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深入,在利用国家政策方面灵活度较低,忽略了对国家扶持政策的创新应用。

三、民营养老业经营管理方式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营养老机构与公私立医院、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合作。

在政府相关负责人的监督下挑选合适的合作厂商,形成“投资―分销―均利”的合作模式,拓宽引资渠道。同时了解国家政策,购买有相应国家减免或补助的医疗药品以节省开支。,同时与医疗器械供应商合作,通^网络等相关渠道购买医院更换淘汰下来功能齐全的二手设备,在保证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功能的同时节约资本。

2.运用适当的营销策略维持并且逐步增加民营养老机构的客源。

民营养老机构要想盈利就不应该仅仅考虑从成本上进行控制,减少开支,还应该主动招徕顾客。如,运用人员推销策略,聘用合适的老年人,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人口相传地向其同龄人宣传入住该养老院的优点好处。运用广告策略,在老年人汇集的老年文化中心设立广告牌宣传,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当地政府合作,定期组织参观医养结合型民营养老机构的建设,以提高养老机构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3.探索“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

针对目前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依然照搬公立养老机构较为粗放的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以高养低“分步骤的定向服务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尤其是重庆市经济仍处于较为快速的增长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服务类,尤其是高端服务类消费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中产阶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赡养老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不断加重,而公立养老机构为主体的现有养老机构仍主要提供的是中低端的养老服务,高端养老服务较为空白,所以主要前期将主要的资金、资源投入到高端养老领域,从养老院设施和人员服务两方面入手,养老院设施主要参考国外较为优秀的民营养老机构的规划建设,同时与重庆市南岸区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价格定位于高端市场,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形成稳定的现金流之后,利用良性的资金周转,早日实现盈利。

在本市高端养老市场初步取得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地位后,有稳定的现金流的前提下,可以将盈余资金投入到中端养老市场。适当扩大养老院的占地面积,购入质量较优的内部服务设备,并对中端服务客户限时开放高端服务设施的使用。同时,扩大服务人员队伍,适应中端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在建设中端市场时,也要注意维护高端市场客户的核心利益,开放的高端服务要有计划和限度,防止高端客服的流失。

四、结语

总之,我国老龄化问题的缓解依赖于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民营养老业是我国养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养老行业起步较晚,民营养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在一些现有的好的基础上,比如医养结合模式下,民营行业积极参与和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并且灵活运用民营资本的优势,利用现代管理知识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民营养老行业会获得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晔.浅谈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协同发展.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

[2]肖云,陈涛.老龄背景下民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队伍的优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3.

第7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急诊;气胸;医院感染;预防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74-02

气胸在胸外科临床上是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其是由于气体进入至胸膜腔,造成腔内积气所致[1]。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气促、心悸、咳嗽等。患者发病急骤,临床若不能给予及时治疗,可引发呼吸困难或休克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2]。气胸患者由于其肺部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易发生医院感染,为了预防感染发生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气胸急诊患者2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感染预防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气胸急诊患者52例,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5例;年龄在19―78岁,平均年龄为38.6±12.7岁。患者气胸类型分为:开放性气胸4例;张力性气胸6例;闭合性气胸16例。患者合并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糖尿病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3例;年龄在21―72岁,平均年龄为36.4±11.5岁。患者气胸类型分为:开放性气胸3例;张力性气胸5例;闭合性气胸18例。患者合并症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糖尿病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在性别、年龄、气胸类型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对开放性气胸患者,护理人员立即使用大块纱布加厚垫给予包扎并固定;对张力性气胸患者,采用大号针头于锁骨中线(伤侧)第2肋间刺入,行排气减压处置。(2)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两条,及时给予补充血容量,以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对开放性伤患者,给予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患者疼痛感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使用止痛类药物。(3)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患者面罩给氧,协助患者取舒适,并加强基础护理。(4)心理护理:患者面对突然发作的疾病,身心均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常表现出恐惧、紧张、悲观等,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并陪伴在患者身边,增加其安全感,在护理操作前,做好解释工作,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教会患者应用放松技巧,缓解疼痛,使之能够配合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感染预防护理干预:(1)加强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教育培训,强化其无菌操作观念,保证无菌操作自觉性与持久性,加强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培训,改善其认知与护理行为,以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3]。(2)保持病室内干燥与清洁,采用室内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做好室内物品的消毒,对传染患者做好隔离,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向其讲解引流装置管理知识,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外来人员探视,加强病房的环境管理。(3)加强患者基础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间隔2小时给予翻身、叩背一次,利于痰液咳出。(4)对患者呕吐物、分泌物、血液污染物等要及时清理,并使用有效氯溶液拖擦;患者转科或死亡后,将其使用过的床垫、枕芯等物品放置于紫外线下近距离照射达30分钟;对于卫生材料与监护仪器要定期给予消毒管理;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5)医护人员手部是感染传播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管理是控制感染最为简单、最为经济、最为方便的有效途径[4]。要求医护人员在洗手时,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利于消毒液体的涂擦,以保证消毒效果。(6)预防性治疗:对于年青患者,在行闭式引流后,常规给予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感染治疗即可;对于老年患者,应及时控制其原发疾病,并给予营养支持及抗感染治疗,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才能达到改善通气,降低感染的目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统计方法行卡方检验,将P

2 结 果

3 讨 论

气胸是指胸膜腔的完整性与密闭性遭受到破坏,导致气体进入并且蓄积于胸膜腔内,患者症状轻与重取决于基础病因以及肺部萎陷程度[5]。在给予患者积极救治过程中,加强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感染知识教育培训,提高了医护人员防控意识,使其能够自觉执行无菌操作规范;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加强基础护理与环境管理,有效地预防了感染的发生。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了对气胸急诊患者实施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减少或避免了医院感染的发生,对提高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传慧.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1,23(10):235-236.

[2]李玲玲,肖文星.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现状及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10):459-461.

[3]周娟,王长青. 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 中外医疗,2012,11(20):163-164.

第8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干预;疼痛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92-01

疼痛已成为既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四大生命体征中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是一类时刻反应患者生理指标的表现[1]。而术后疼痛作为一类人体组织损伤及修复的常见反应,常受术后患者心里情况的影响,因此,再行一般护理工作的同时,针对术后疼痛这一常见现象,相关护理人员应采用相关护理干预,以此有效地减少术后疼痛。现将我院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50例。该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均正常,并对手术中所使用的药物无过敏史。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1~56岁,平均年龄为(32.1±2.4)岁。试验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4~52岁,平均年龄(31.9±2.3)岁。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及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护理对策如下:术前为患者讲解术后步骤,告知手术中所需注意事项,摆好,为手术医师提供所需物品,对仪器时刻检测等[2]。

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护理对策如下:⑴术前耐心为患者讲解手术环境及手术过程,告知患者手术危险性,讲解麻醉方式及所用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常见作用及不良反应,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患者所提疑问,以此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利于手术顺利进行[2];⑵麻醉前,为患者交代麻醉方式及物可能引起的异常感觉为正常现象,适当为患者做些安抚工作,降低其紧张情绪,保证麻醉工作的进行,缩短手术时间;⑶术后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各项生理指标,包括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等,用专业知识及心理辅导给予患者安慰,帮助患者克服疼痛。⑷术后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并对其疼痛反应加以安抚,用温暖的语言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教导其采用适当方法,转移疼痛,以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⑸当患者疼痛难以缓解时,及时询问主治医师,并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谨慎用药,注意用量,以此达到止疼目的;⑹术后为患者摆好舒适,使其肌肉放松,以减少疼痛及肿胀,及时为患者更换床铺,保持室内外通风,当伤口出现化脓等现象时,进行紧急处理,严重时需与主治医生咨询解决对策;⑺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提供疼痛教育的视频或图片,耐心为患者讲解其内容,以此消除患者恐惧心理[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后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共分为6个等级,分别为0、1、2、3、4、5级。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 x ± 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 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情况

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为1级和5级的人数与试验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疼痛程度为3级或4级的总人数较试验组多,多32.00%,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质量要求就越高。疼痛作为患者恢复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机制,可受心理状态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康复进程及预后情况[5]。因此,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病情至关重要。现我院针对此类问题,实施以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从表中结果看出,实施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疼痛疼痛多维持在1级或2级,较对照组相比,缓解疼痛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实施护理干预的对策的核心内容为:相关护理工作人员更新以往的护理观念,强化护理必须知识,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面对疼痛问题时,及时应用方案,以此达到降低疼痛的目的。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焦虑、紧张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翟爱玲.骨科患者夜间疼痛135例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第20期.

[2]邹天韵.疼痛评估管理在血液科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2年第z1期.

[3]魏红,谭平.老年人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第18期.

第9篇:老年人健康管理知识范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403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1]。社区护理服务的对象为老年人、妇女和儿童、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及残障人群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也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由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分散并偏离医院,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相对薄弱,为减少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的隐患,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

医院感染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危[3]。为了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制定对策,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发挥监督、检查职能。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使医院感染的工作也逐渐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确保社区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的重要保障。

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缺乏,院感观念淡薄:16个卫生服务站中的医生大部分是原来的乡村医生,除护理人员外,院感概念均含糊不清。未意识到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淡薄,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重视不够,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操作时,不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无菌技术及消毒隔离制度,认为这样做了几十年没出大事,存在侥幸心理。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标准预防的概念不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防护知识缺乏,职业防护观念不强,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全然不知,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未配备防护用品,在医疗护理操作中,特别是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只能凭工作经验来保护自己,这样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多数服务站为了科室或个人的利益,想方设法该领的消毒物品不领,到期该换的消毒液不换,有洞的包皮布不补、不换、不洗,损坏的容器不更换,一次性物品存放、使用不规范等等。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缺乏手卫生意识,“六步”洗手法洗手操作不规范。

医务人员对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概念与区别不清:常出现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放、混装现象,将大部分废物都装入医疗废物袋内;利器盒使用不规范、不合标准要求;其中一些有可回收利用价值但被污染的医疗垃圾流入社会,造成疾病的扩散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预防和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措施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每个站各设医院感染兼职管理人员1名,并为社区医护人员不断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概念、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社区医院感染的特点、社区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等,每年考核1~2次,增强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并真正落实到实处。

制定手卫生制度,在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环节[4],落实手卫生工作,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强调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用多种形式进行手卫生宣传,配置必要的洗手设施,严格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手快速手消毒液擦手,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有正规的购货渠道,厂家资质齐全、有效,建立登记账册,记录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经办人双方签名等。一次性物品要专柜存放,柜子每周擦拭,保持清洁干燥,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

消毒灭菌物品管理:含氯消毒液每天更换,监测浓度1次/日;2%戊二醛每周更换1次,每周监测浓度1次,如有不合格及时更换;碘酒、酒精容器拿到中心消毒;针对服务站使用量小,消毒液改用小瓶装(500ml的碘伏改成60ml装,2500ml的戊二醛改成500ml),避免了浪费和过期的现象发生;纱布和棉球改用二片装的无菌纱布和小包装的消毒棉球,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换药、清创操作的安全,防止伤口感发生。

职业暴露与个人防护:实施标准预防的措施,医护人员在诊治患者、进行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用过的针头、刀片等利器立即置于利器盒内,严格禁止回套针帽,必要时采取单手回套技术,避免发生锐器伤,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

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将感染性废物置于防渗漏黄色垃圾袋内,用过的针头、刀片、缝合针等利器放入利器盒内,至3/4满时采取有效封口方式,由专门的医疗垃圾处理站进行回收处理,并做好交接、登记工作,内容包括废物类别、重量、数量、服务站,收集员与服务站人员双方交接确认签名,要求登记记录本保存3年。

监督、检查机制

医院护理部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坚持每个月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把检查的结果评分与医院科室管理的考核挂钩,有效消除医院感染的隐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涉及多环节、多领域、多学科,需要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不仅关系到医疗质量,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因此,卫生服务站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医院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

2 张惠珍,魏全珍,刘丽华,等.医院社康服务中心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27.